TWM487070U - 拐扙 - Google Patents

拐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87070U
TWM487070U TW103205609U TW103205609U TWM487070U TW M487070 U TWM487070 U TW M487070U TW 103205609 U TW103205609 U TW 103205609U TW 103205609 U TW103205609 U TW 103205609U TW M487070 U TWM487070 U TW M487070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grip
item
crutches
latch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2056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Fang-Sheng Lin
Original Assignee
Green Young In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n Young Ind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en Young Ind Co Ltd
Priority to TW1032056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87070U/zh
Priority to JP2014004542U priority patent/JP3194124U/ja
Priority to US14/475,601 priority patent/US9050239B1/en
Publication of TWM4870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87070U/zh

Link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Description

拐扙
本新型係關於一種拐杖。
圖1至圖3為一種習知拐扙1的示意圖,其中圖1為拐扙1的外觀示意圖,圖2為拐扙1之一握把單元12的示意圖,圖3為握把單元12的剖面示意圖。如圖1至圖3所示,拐扙1包含一本體11及一握把單元12。本體11係由兩桿子組成,握把單元12設置於本體11上並套住本體11,且握把單元12可上下移動以調整高度,以致使用者能在一合適高度握住握把單元12而利用拐扙1行走。
本體11具有複數定位孔111以讓握把單元12調整高度。握把單元12包含一握把本體121以及兩定位座122,握把本體121套設本體11,定位座122分別位於握把本體121之兩側。定位座122具有一定位部1221及兩卡合部1222。當定位座122位於一第一位置時(如圖3之左邊的定位座122),定位部1221可插入定位孔111,同時卡合部1222穿設握把本體121並與一限位部1211相互卡合,藉此可使握把單元12固定在該定位孔111所對應之高度。當定位座122位於一第二位置時(如圖3之右邊的定位座122),卡合部1222可脫離限位部1211但定位座122之一鉤部1223係卡設於限位部1211,同時定位部1221係脫離定位孔111,藉此可讓握把單元12上下移動以調整高度。
然而,當使用者的施力過大時,鉤部1223會脫離限位部1211,以致整個定位座122脫離握把本體121,而造成使用上的麻煩與不便。此外,由於定位座122之兩卡合部1222係沿定位部1221之長軸方向移動,當其受到其他方向的力時(例如是使用者所施的力、組裝時所施的力,亦或碰撞時遭受的外力),其係容易被折斷。
因此,如何提供一種新設計之拐扙,能避免定位座完全脫離握把且不易被損壞,進而提升產品效能,實為當前重要課題之一。
有鑒於上述課題,本新型之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新設計之拐扙,能避免定位座完全脫離握把且不易被損壞,進而提升產品效能。
為達上述目的,本新型之一種拐杖包含一本體以及一握把。本體具有複數定位孔。握把具有一握把本體及至少一定位座。握把本體套設本體並具有至少一容置空間。定位座位於握把本體之一側並容置於容置空間,且定位座係具有一定位部及一封閉部,當定位座位於一第一位置時,定位部係插設該等定位孔之其中之一且封閉部係套設本體,當定位座位於一第二位置時,定位部係離開定位孔且封閉部係套設本體。
在一實施例中,拐杖具有二定位座,該等定位座分別位於握把本體之相對二側。
在一實施例中,封閉部係具有一卡設部,握把本體更具有一卡設槽,卡設部用以與卡設槽對應卡設。
在一實施例中,封閉部係具有一卡設槽,握把本體更具有一卡設部,卡設部用以與卡設槽對應卡設。
在一實施例中,封閉部具有至少二曲率段,該等曲率段之曲率不相同。
在一實施例中,封閉部之至少一部分係由彈性材質製成。
在一實施例中,定位座更具有一操作部,操作部與定位部連結。
在一實施例中,定位座更具有一操作部,操作部與封閉部連結。
在一實施例中,操作部之一外表面具有一非平坦結構。
在一實施例中,定位座係可沿定位部之一長軸方向移動。
承上所述,在本新型之拐扙中,握把本體之定位座具有一定位部及一封閉部,當定位座位於一第一位置時,定位部係插設定位孔且封閉部係套設本體,當定位座位於一第二位置時,定位部係離開定位孔且封閉部依然套設本體。亦即,不管定位部插設定位孔或離開定位孔,定位座之封閉部皆套設本體,以致定位座無法從本體或握把本體離開,因而能提升使用效能。此外,由於定位座之封閉部係套設本體,因此封閉部可承受多方向的施力,使其不易被折斷及損壞,進而能提升產品效能。
1、2‧‧‧拐扙
11、21‧‧‧本體
111、211‧‧‧定位孔
12‧‧‧握把單元
121、221‧‧‧握把本體
122、222‧‧‧定位座
1221、223‧‧‧定位部
1222‧‧‧卡合部
1223‧‧‧鉤部
212‧‧‧桿體
22‧‧‧握把
224‧‧‧封閉部
224a、224b‧‧‧曲率段
225‧‧‧操作部
A‧‧‧容置空間
EP‧‧‧卡設部
ER‧‧‧卡設槽
R‧‧‧非平坦結構
S‧‧‧支持部
圖1為一種習知拐杖,顯示握把單元於該本體移動的示意圖。
圖2為圖1習知拐扙之握把單元的分解示意圖。
圖3為圖1習知拐扙之握把單元的組裝剖面示意圖。
圖4為本新型拐扙之一實施例的外觀示意圖。
圖5為本新型拐扙之一實施例,顯示握把單元調整高度的示意圖。
圖6為本新型拐扙之一實施例,顯示握把單元之組合示意圖。
圖7為本新型拐扙之一實施例,顯示握把單元之分解示意圖。
圖8為本新型拐扙之一實施例,顯示握把單元之組裝剖面示意圖。
以下將參照相關圖式,說明依本新型較佳實施例之一種拐杖,其中相同的元件將以相同的參照符號加以說明。
圖4至圖8為本新型一實施例之一種拐扙2的示意圖,其中圖4為拐扙2的外觀示意圖,圖5為拐扙2調整高度的示意圖,圖6為拐杖2之一握把22的示意圖,圖7為拐杖2之握把22的分解示意圖,以及圖8為拐杖2之一握把22的剖面示意圖。
請參照圖4至圖8所示,本實施例之拐杖2係包含一本體21以及一握把22。本體21具有複數定位孔211,定位孔211可位於本體21之兩側。於此,本體21例如包含複數桿體212,該等桿體212相互連結以構成本體21。本實施例係以三桿體212為例,其中兩桿體具有相同長度,另一桿體的長度較其他桿體短,三桿體212相互連結以構成本體21。定位孔211係位於其中兩桿體212上且對齊設置。需注意者,上述本體21之構造僅為舉例說明,非用以限制本新型。另外,本體21之一端可設置一支持部S,支持部S可讓使用者靠肩。
握把22具有一握把本體221以及至少一定位座222。握把22係套設本體21,並可上、下移動以讓使用者調整其高度。於此,握把22之兩端分別套設本體21之一桿體212。
握把本體221套設本體2並具有至少一容置空間A。本實施例係以兩容置空間A為例,且容置空間A分別位於握把本體221之相對兩側。握把本體221藉由該等容置空間A而套設本體21。
定位座222位於握把本體221之一側並容置於容置空間A。本實施例係以兩定位座222為例,該等定位座222分別位於握把本體221之相對二側且各自容置於一容置空間A。定位座222係具有一定位部223及一封閉部224。於此,定位部223係以一凸柱為例,定位部223可插設於定位孔211之其中之一,故二者之形狀係相互對應。藉由定位部223插設於不同的定位孔211,可調整握把22之高度。封閉部224係為一封閉之環形結構,或者封閉部224與定位座222之一操作部225連結而形成一環形結構。封閉部224係設置於容置空間A並套設本體21(桿體212),由於封閉部224係套設本體21,因此不管使用者的施力方向如何,封閉部224皆無法自本體21脫開,因而能方便使用。
定位座222可沿定位部223之一長軸方向移動。當定位座222位於一第一位置(例如圖8之左邊定位座222)時,定位部223係插設定位孔211之其中之一且封閉部224係套設本體21,當定位座222位於一第二位置(例如圖8之右邊定位座222)時,定位部223係離開定位孔211且封閉部224係套設本體21。當定位座222位於第二位置時,使用者可調整握把本體221及定位座222之高度,等調整完畢後,可使定位座222位於第一位置而將定位部223插設新的定位孔211以固定握把22。
另外,為提升連結強度,如圖8所示,封閉部224係具有一卡設部EP,握把本體221更具有一卡設槽ER,卡設部EP用以與卡設槽ER對應卡設。當定位座222位於第一位置時,卡設部EP與卡設槽ER對應卡設,當定位座222位於第二位置時,卡設部EP係離開卡設槽ER。在其他實施例中,封閉部224可具有一卡設槽,握把本體221更具有一卡設部,卡設部用以與卡設槽對應卡設。
此外,封閉部224之至少一部分可由彈性材質製成,例如是卡設部EP或是整個封閉部224皆由彈性材質製成。當定位座222往外移動時,封閉部224可由於彈性材質的關係而沿桿體212之外緣變形,以致定位部223能完全脫離定位孔211。當然,在其他實施例中,定位部223亦可在封閉部224未由彈性材質製成的情況下完全脫離定位孔211。另外,在一實施例中,封閉部224可具有至少二曲率段,該等曲率段之曲率不相同。於此係以曲率段224a、224b為例,其中曲率段224a之曲率大於曲率段224b。藉由不同曲率段的設計可使封閉部224之應用更多樣化而能提升其效能。
另外,定位座222可更具有一操作部225,操作部225與定位部223連結,或是定位部223係由操作部225凸設。另外,在一實施例中,操作部225係與封閉部224連結,封閉部224可視為由操作部225延伸而形成。實際上,操作部225、定位部223以及封閉部224可為一體成型,但本新型不以此為限,三者亦可藉由其他方式(例如卡合、黏合、焊合)連結。此外,操作部225之一外表面可具有一非平坦結構R,非平坦結構R可讓使用者方便施力抓住,進而容易移動操作部225。非平坦結構R例如為複數間隔的凸狀結構。
綜上所述,在本新型之拐扙中,握把本體之定位座具有一定位部及一封閉部,當定位座位於一第一位置時,定位部係插設定位孔且封閉部係套設本體,當定位座位於一第二位置時,定位部係離開定位孔且封閉部依然套設本體。亦即,不管定位部插設定位孔或離開定位孔,定位座之封閉部皆套設本體,以致定位座無法從本體或握把本體離開,因而能提升使用效能。此外,由於定位座之封閉部係套設本體,因此封閉部可承受多方向的施力,使其不易被折斷及損壞,進而能提升產品效能。
以上所述僅為舉例性,而非為限制性者。任何未脫離本新型之精神與範疇,而對其進行之等效修改或變更,均應包含於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中。
2‧‧‧拐扙
211‧‧‧定位孔
212‧‧‧桿體
221‧‧‧握把本體
222‧‧‧定位座
223‧‧‧定位部
224‧‧‧封閉部
224a、224b‧‧‧曲率段
225‧‧‧操作部
A‧‧‧容置空間
EP‧‧‧卡設部
ER‧‧‧卡設槽
R‧‧‧非平坦結構

Claims (10)

  1. 【第1項】
    一種拐杖,包含:
    一本體,具有複數定位孔;以及
    一握把,具有:
    一握把本體,套設該本體並具有至少一容置空間;及
    至少一定位座,位於該握把本體之一側並容置於該容置空間,且該定位座係具有一定位部及一封閉部,當該定位座位於一第一位置時,該定位部係插設該等定位孔之其中之一且該封閉部係套設該本體,當該定位座位於一第二位置時,該定位部係離開該定位孔且該封閉部係套設該本體。
  2. 【第2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拐杖,其係具有二該定位座,該等定位座分別位於該握把本體之相對二側。
  3. 【第3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拐杖,其中該封閉部係具有一卡設部,該握把本體更具有一卡設槽,該卡設部用以與該卡設槽對應卡設。
  4. 【第4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拐杖,其中該封閉部係具有一卡設槽,該握把本體更具有一卡設部,該卡設部用以與該卡設槽對應卡設。
  5. 【第5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拐杖,其中該封閉部具有至少二曲率段,該等曲率段之曲率不相同。
  6. 【第6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拐杖,其中該封閉部之至少一部分係由彈性材質製成。
  7. 【第7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拐杖,其中該定位座更具有一操作部,該操作部與該定位部連結。
  8. 【第8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拐杖,其中該定位座更具有一操作部,該操作部與該封閉部連結。
  9. 【第9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或第8項所述之拐杖,其中該操作部之一外表面具有一非平坦結構。
  10. 【第10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拐杖,其中該定位座係可沿該定位部之一長軸方向移動。
TW103205609U 2014-04-01 2014-04-01 拐扙 TWM4870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05609U TWM487070U (zh) 2014-04-01 2014-04-01 拐扙
JP2014004542U JP3194124U (ja) 2014-04-01 2014-08-26
US14/475,601 US9050239B1 (en) 2014-04-01 2014-09-03 Crutc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05609U TWM487070U (zh) 2014-04-01 2014-04-01 拐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87070U true TWM487070U (zh) 2014-10-01

Family

ID=521080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205609U TWM487070U (zh) 2014-04-01 2014-04-01 拐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4870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D822927S1 (en) Combined scrubbing sponge with handle and holder
USD850117S1 (en) Double-sided hair brush
USD821652S1 (en) Hair clipper
USD825192S1 (en) Back invigorator brush
USD788319S1 (en) Canopy
USD697157S1 (en) Free standing grappling bag with tripod base
USD731009S1 (en) Double handle dumbbell
USD806023S1 (en) Charger
USD705141S1 (en) Transition fairing
USD778508S1 (en) Clip for a universal accessory slot of a hard hat
USD876347S1 (en) Wireless charger
USD685882S1 (en) Faucet handle
USD835394S1 (en) Umbrella top
USD834913S1 (en) Vehicle door handle
USD699647S1 (en) Transition fairing
USD804726S1 (en) Hair clip
USD828667S1 (en) Power mop
USD929141S1 (en) Chair with an articulated joint
USD741554S1 (en) Clip for a universal accessory slot of a hard hat
USD721371S1 (en) Code scanner
USD793377S1 (en) Shade for mobile telephone
USD873518S1 (en) End cap for mop stick
USD837710S1 (en) Automotive wheel
USD837711S1 (en) Automotive wheel
USD788251S1 (en) Pistol charging handle grip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