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82773U - 保護蓋裝置 - Google Patents

保護蓋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82773U
TWM482773U TW103206402U TW103206402U TWM482773U TW M482773 U TWM482773 U TW M482773U TW 103206402 U TW103206402 U TW 103206402U TW 103206402 U TW103206402 U TW 103206402U TW M482773 U TWM482773 U TW M482773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member
bottom plate
plate
protective cover
cover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2064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Ching-Chin Chang
Wen-Yu Tsai
Ling-Hsi Chao
Original Assignee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TW1032064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82773U/zh
Publication of TWM4827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82773U/zh

Link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Description

保護蓋裝置
本創作關於一種裝置的保護蓋,尤指一種可攜式電子裝置的保護蓋。
平板電腦以其輕便的特性,於消費市場廣受歡迎。使用時,使用者通常以一手托持平板電腦,另一手觸碰螢幕,若雙手需同時操作時,例如雙手同時觸碰螢幕、使用外接鍵盤輸入等,則需將平板電腦放置於桌面或是其他支架上。目前市面已有折疊式的保護蓋,當保護蓋攤平時,剛好可覆蓋螢幕;當折疊成支撐架時,則可傾斜支撐平板電腦,以配合使用者不同的使用姿態。此類保護蓋本身通常僅具螢幕保護及支撐的功能。目前市面有一類外接式鍵盤,其可提供平板電腦支撐功能,使用者即可對著被傾斜支撐的平板電腦,雙手使用鍵盤操作。此類外接式鍵盤通常不具有保護蓋的功能,且收納時,其需佔的面積大於平板電腦,不利於兩者一併收納。某些外接式鍵盤雖兼具支撐及保護的功能,但保護的功能也僅及於螢幕的保護。前述具支撐功能的保護蓋或是兼具支撐及保護功能的外接鍵盤,多僅能保護平板電腦的螢幕部分,無法對平板電腦整體進行保護,故實際上,使用者仍會在兩者的外側在套上保護套,以提供平板電腦整體的保護。因此,目前實有對能兼具支撐能功及完整保護功能之裝置的需求。
鑑於先前技術中的問題,本創作的目的之一在於提供一種保護蓋裝置,以提供外部裝置於使用時支撐的功能及於收納時完整保護的功能。
根據本創作之一保護蓋裝置,其包含一第一底板、一第二底板、 一支撐板、一固定板、一第一磁性件、一背架及一第二磁性件。該第二底板與該第一底板連接以能相對於該第一底板旋轉。該支撐板具有一第一側部及相對於該第一側部之一第二側部,該支撐板以該第一側部與該第一底板連接以能相對於該第一底板旋轉。該固定板與該第二側部連接以能相對於該支撐板旋轉,該固定板具有一第一板面及相對於該第一板面之一第二板面。該第一磁性件設置於該固定板。該背架與該第一底板及該第二底板其中之一可旋轉地連接且於該第一底板與該第二底板之間,該背架具有一第三板面。該第二磁性件設置於該背架,該第一磁性件與該第二磁性件能相互吸引。其中,當該保護蓋裝置展開使得該第一板面與該第三板面透過該第一磁性件與該第二磁性件相互吸引而結合時,該背架以相對於該第一底板之一傾斜角度由該支撐板及該第一底板穩定支撐;當該保護蓋裝置折疊使得該第一底板及該支撐板位於該第二底板之下方,而該背架位於該第二底板之上方,且該固定板相對於該支撐板設置於該背架上使得該第二板面與該第三板面透過該第一磁性件與該第二磁性件相互吸引而結合時,該保護蓋裝置處於一閉合狀態。藉此,外部裝置(例如平板電腦)容置於處於該閉合狀態之該保護蓋裝置內時,該保護蓋裝置即可對平板電腦的正面(即觸控螢幕)及背面(即背殼)提供完整的保護,無需額外的保護套或其他類似物件來提供完整的保護。
根據本創作之另一保護蓋裝置,其包含一第一底板、一第二底板、 一支撐板、一固定板、一第一磁性件、一背架、一第二磁性件及一固定磁性件。該第二底板與該第一底板連接以能相對於該第一底板旋轉。該支撐板具有一第一側部及相對於該第一側部之一第二側部,該支撐板以該第一側部與該第一底板連接以能相對於該第一底板旋轉。該固定板與該第二側部連接以能相對於該支撐板旋轉,該固定板具有一第一板面及相對於該第一板面之一第二板面。該第一磁性件設置於該固定板。該背架與該第一底板及該第二底板其中之一可旋轉地連接且於該第一底板與該第二底板之間,該背架具有一第三板面。該第二磁性件設置於該背架,該第一磁性件與該第二磁性件能相 互吸引。該固定磁性件設置於該第二底板。其中,當該保護蓋裝置展開使得該第一板面與該第三板面透過該第一磁性件與該第二磁性件相互吸引而結合時,該背架以相對於該第一底板之一傾斜角度由該支撐板及該第一底板穩定支撐;當該保護蓋裝置折疊使得該第一底板及該支撐板位於該背架之下方,而該第二底板位於該背架之上方,且該固定板相對於該支撐板設置於該第二底板上使得該第一板面與該第二底板透過該第一磁性件與該固定磁性件相互吸引而結合時,該保護蓋裝置處於一閉合狀態。同樣的,平板電腦容置於處於該閉合狀態之該保護蓋裝置內時,無需額外的保護套或其他類似物件,平板電腦的正面及背面均可獲得完整的保護。
關於本創作之優點與精神可以藉由以下的創作詳述及所附圖式得到進一步的瞭解。
1‧‧‧保護蓋裝置
4‧‧‧可攜式電子裝置
10‧‧‧第一底板
12‧‧‧第二底板
14‧‧‧支撐板
16‧‧‧固定板
18‧‧‧背架
19a、19b、19c‧‧‧傾斜角度
20‧‧‧第一磁性件
22‧‧‧第二磁性件
24‧‧‧第三磁性件
26‧‧‧第四磁性件
28‧‧‧輸入裝置
30‧‧‧固定磁性件
102‧‧‧主體部
104‧‧‧延伸部
142‧‧‧第一側部
144‧‧‧第二側部
162‧‧‧第一板面
164‧‧‧第二板面
180‧‧‧第三板面
182‧‧‧架體
184‧‧‧對接座
1822‧‧‧側邊
1842‧‧‧連接埠
第1圖為根據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之保護蓋裝置之示意圖。
第2圖為第1圖中保護蓋裝置於另一視角之示意圖。
第3圖為第1圖中保護蓋裝置之側視圖。
第4圖為第1圖中保護蓋裝置於第一磁性件與第四磁性件相互吸引時之側視圖。
第5圖為第1圖中保護蓋裝置於第一磁性件與第三磁性件相互吸引時之側視圖。
第6圖為第1圖中保護蓋裝置以第二板面與第三板面緊貼提供多種支撐角度之側視圖。
第7圖為第1圖中保護蓋裝置以第一板面與第三板面緊貼提供多種支撐角度之側視圖。
第8圖為第1圖中保護蓋裝置之背架之架體沿線X-X之剖面圖。
第9圖為第1圖中保護蓋裝置折疊後處於一第一閉合狀態之側視圖。
第10圖為第1圖中保護蓋裝置折疊後處於一第二閉合狀態之側視圖。
請參閱第1至第3圖,第1圖為根據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之保護蓋裝置1之示意圖,第2圖為保護蓋裝置1於另一視角之示意圖,第3圖為保護蓋裝置1之側視圖。保護蓋裝置1包含一第一底板10、一第二底板12、一支撐板14、一固定板16、一背架18、一第一磁性件20、一第二磁性件22、一第三磁性件24及一第四磁性件26,其中磁性件20、22、24、26於第1圖及第2圖中以虛線表示其位置,於第3圖及後續的側視圖中以實心矩形表示其對應位置。第二底板12與第一底板10連接以能相對於第一底板10旋轉。支撐板14具有一第一側部142及相對於第一側部142之一第二側部144,支撐板14以第一側部142與第一底板10連接以能相對於第一底板10旋轉。固定板16與第二側部144連接以能相對於支撐板14旋轉,固定板16具有一第一板面162及相對於第一板面162之一第二板面164。背架18與第一底板10可旋轉地連接且於第一底板10與第二底板12之間並具有一第三板面180,於本實施例中,背架18連接至第一底板10鄰近第二底板12的一側;藉此,第一底板10、第二底板12及背架18可旋轉折疊在一起。但本創作不以此為限,例如背架18可替換地與第二底板12可旋轉地連接且於第一底板10與第二底板12之間。此外,於本實施例中,各板件10、12、14、16得以相連的塑膠皮膜包覆,即可實現連接目的,但本創作不以此為限。
第一磁性件20設置於固定板16,第二磁性件22、第三磁性件24及第四磁性件26依序設置於背架18,其設置方向與背架18相對於第一底板10之旋轉軸垂直。於本實施例中,當以第一板面162及第三板面180相對時,第一磁性件20與第二磁性件22及第四磁性件26能相互吸引,第一磁性件20與第三磁性件24能相互排斥;當以第二板面164及第三板面180相對時,第一磁性件20與第三磁性件24能相互吸引。其中,第一磁性件20與第三磁性件24得以磁鐵實作,第二磁性件22及第四磁性件26得以磁鐵或其他順磁 性物件(例如鐵質件,能受磁性作用而暫時性產生磁性)實作。因此,透過第一磁性件20與第二磁性件22、第三磁性件24及第四磁性件26之相吸或相斥關係,固定板16與背架18結合,可形成能穩定支撐一可攜式電子裝置4(例如平板電腦,以粗虛線繪示於第1圖中)之支架結構。
當保護蓋裝置1展開使得第一板面162與第三板面180透過第一 磁性件20與第二磁性件22相互吸引而結合時,背架18以相對於第一底板10之一傾斜角度19a由支撐板14及第一底板10穩定支撐。其中,傾斜角度19a定義為背架18與第一底板10及第二底板12展開時所在平面(以鍵線表示於第3圖中)之夾角,且基於使用者對於折疊式電子裝置蓋體、底座相對打開的角度定義習知,傾斜角度19a大致等於第二底板12與背架18之夾角。由於第一磁性件20亦得與第四磁性件26相互吸引,故如第4圖所示,當第一板面162與第三板面180透過第一磁性件20與第四磁性件26相互吸引而結合時,背架18以相對於第一底板10之一傾斜角度19b由支撐板14及第一底板10穩定支撐;此時,傾斜角度19b小於傾斜角度19a。另外,由於以第二板面164及第三板面180相對時,第一磁性件20與第三磁性件24能相互吸引,故如第5圖所示,當第二板面164與第三板面180透過第一磁性件20與第三磁性件24相互吸引而結合時,背架18以相對於第一底板10之一傾斜角度19c由支撐板14及第一底板10穩定支撐;此時,傾斜角度19c大於傾斜角度19a。
如前述說明,透過固定板16與背架18間不同的結合樣態,背架 18能以預定的支撐角度(例如前述傾斜角度19a、19b、19c)支撐,以提供使用者可攜式電子裝置4(可參閱1圖)多種傾斜角度支撐,其傾斜角度大小將由實際結合情形而定,本創作不以前述傾斜角度19a、19b、19c所示之關係為限。 補充說明的是,於固定板16與背架18透過第一板面162與第三板面180緊貼而結合之情形(例如第3圖或第4圖所示之情形),由於第一磁性件20與第三磁性件24相互排斥,此排斥力對第一磁性件20具有定位功能以驅使第一 磁性件20朝向第二磁性件22(如第3圖所示者)或第四磁性件26(如第4圖所示者)移動;同樣地,當第二磁性件22及第四磁性件26亦以磁鐵實作時,於固定板16與背架18透過第二板面164與第三板面180緊貼而結合之情形(例如第5圖所示之情形),第一磁性件20與第二磁性件22及第四磁性件26相互排斥,此排斥力對第一磁性件20具有定位功能以驅使第一磁性件20朝向第三磁性件24移動。另外,當第二磁性件22及第四磁性件26僅以其他順磁性物件(例如鐵質件)實作時,於固定板16與背架18透過第二板面164與第三板面180緊貼而結合之情形,第一磁性件20與第二磁性件22及第四磁性件26亦可相互吸引,此時,背架18亦能透過第一磁性件20選擇性地與第二磁性件22、第三磁性件24或第四磁性件26相互吸引而獲得不同的傾斜角度支撐,如第6圖所示。
前述實施例係以於固定板16與背架18透過第一板面162與第三 板面180緊貼而結合之情形(例如第3圖或第4圖所示之情形)時,第一磁性件20與第三磁性件24相互排斥為基礎說明,但本創作不以此為限。於實作上,亦可採用第一磁性件20與第二磁性件22、第三磁性件24及第四磁性件26均可相互吸引之設計,例如第一磁性件20為磁鐵而第二磁性件22、第三磁性件24及第四磁性件26為順磁性物件,或第一磁性件20為順磁性物件而第二磁性件22、第三磁性件24及第四磁性件26為磁鐵。此時,固定板16與背架18無論透過第一板面162(如第7圖所示之情形)或第二板面164(如第6圖所示之情形)以與第三板面180緊貼而結合,第一磁性件20均得與第二磁性件22、第三磁性件24及第四磁性件26選擇性相吸而結合,背架18即得以多種傾斜角度支撐。於實作上,前述傾斜角度(包含傾斜角度19a、19b、19c)可設計為選自下列角度群組:90度、110度、120度、130度、135度、170度或其他所需角度;但本創作不以此為限。再補充說明的是,於本實施例中,第二磁性件22、第三磁性件24及第四磁性件26實際分別以單橫排磁性件(平行於背架18相對於第一底板10之旋轉軸排列)實作,有助於提昇固定板16 與背架18間結合的穩定度(包含結合力(即磁吸力)及結構平衡)。
請參閱第1至第3圖。於本實施例中,背架18更包含一架體182 及與架體182連接之一對接座184,第二磁性件22、第三磁性件24及第四磁性件26設置於架體182(例如鑲埋於其內部或表面),架體182於其相對之兩側邊1822配合可攜式電子裝置4形成圓弧形,提供支撐、固定結構,對接座184上的連接埠1842能與設置於架體182上的可攜式電子裝置4之連接埠結構銜接並達到電性連接的效果。其中,架體182的輪廓及對接座184與可攜式電子裝置4的結構連接界面即形成背架18之固定機構,用於固定可攜式電子裝置4於背架18上。此外,請併參閱第8圖,第8圖為架體182沿第1圖中線X-X之剖面圖。於本實施例中,此固定機構尚包含側邊1822的末端形成卡勾結構,可用於卡住可攜式電子裝置4(亦以粗虛線繪示於第8圖中)。另外,第一底板10包含一主體部102及一延伸部104,支撐板14以第一側部142與主體部102樞接,延伸部104自主體部102與第一側部142樞接處相對於主體部102延伸。由於延伸部104相對於第二底板12自主體部102延伸,故可增加第一底板10的支撐面積,使得由保護蓋裝置1展開而形成的支撐結構不致因可攜式電子裝置4的重心而翻倒,尤其是當傾斜角度較大時。
此外,於本實施例中,保護蓋裝置1更包含一輸入裝置28(例如 鍵盤),設置於第二底板12上,當可攜式電子裝置4設置於由保護蓋裝置1展開形成的支撐結構的背架18上時,輸入裝置28即位於可攜式電子裝置4前方,便於使用者操作,如第1圖所示。於實作上,輸入裝置28可與第二底板12整合,例如鍵盤底板即作為第二底板,輸入裝置28的通訊電路(例如軟性電路板)可經由塑膠皮膜內連接至對接座184以與連接埠1842電連接,以能與可攜式電子裝置4電連接;但本創作不以此為限,例如輸入裝置28單純由使用者額外放置或事先固定於第二底板12上,輸入裝置28再直接或經由對接座184間接與可攜式電子裝置4無線通訊連接,例如透過藍牙技術。
當使用者需將保護蓋裝置1及可攜式電子裝置4收納時,可攜式 電子裝置4可無需自保護蓋裝置1脫離,而直接先將第二底板12朝向背架18旋轉、疊合,使得輸入裝置28及可攜式電子裝置4位於第二底板12與背架18之間。接著,使用者可選擇地將第一底板10(及支撐板14)朝向背架18或第二底板12旋轉、疊合,固定板16再對應地貼附於第二底板12或背架18上,以完成收納。請參閱第9圖,其為保護蓋裝置1折疊後處於一第一閉合狀態之側視圖。當保護蓋裝置1折疊使得第一底板10及支撐板14位於第二底板12之下方,而背架18位於第二底板12之上方,且固定板16相對於支撐板14設置於背架18上使得第二板面164與第三板面180透過第一磁性件20與第二磁性件22相互吸引而結合時,保護蓋裝置1即處於該第一閉合狀態,如第9圖所示。其中,當保護蓋裝置1處於該第一閉合狀態時,輸入裝置28位於第二底板12與背架18之間,可攜式電子裝置4(於第9圖中以粗虛線繪示其位置)位於輸入裝置28與背架18之間。補充說明的是,關於當保護蓋裝置1處於該第一閉合狀態時,第一磁性件20與第二磁性件22間形成磁吸力之相關說明(包含磁極、材料等問題),可參閱前文中關於各磁性件20、22、24、26之說明,不另贅述。另外,前述各部件的設置方向(例如前述之上、之下等)係以圖式方向為參考,非指實際限制收納的狀態。
請參閱第10圖,其為保護蓋裝置1折疊後處於一第二閉合狀態之 側視圖。於本實施例中,保護蓋裝置1更包含一固定磁性件30,設置於第二底板12。當保護蓋裝置1折疊使得第一底板10及支撐板14位於背架18之下方,而第二底板12位於背架18之上方,且固定板16相對於支撐板14設置於第二底板12上使得第一板面162與第二底板12透過第一磁性件22與固定磁性件30相互吸引而結合時,保護蓋裝置1即處於該第二閉合狀態,如第10圖所示。其中,當保護蓋裝置1處於該第二閉合狀態時,輸入裝置28亦位於第二底板12與背架18之間,且可攜式電子裝置4(於第10圖中以粗虛線繪示其位置)亦位於輸入裝置28與背架18之間。同樣地,關於當保護蓋裝置1處於該第一閉合狀態時,第一磁性件20與固定磁性件30間形成磁吸力之 相關說明(包含磁極、材料等問題),可參閱前文中關於各磁性件20、22、24、26之說明,不另贅述。另外,前述各部件的設置方向(例如前述之上、之下等)係以圖式方向為參考,非指實際限制收納的狀態。
以上所述僅為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凡依本創作申請專利範圍所做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創作之涵蓋範圍。
1‧‧‧保護蓋裝置
10‧‧‧第一底板
12‧‧‧第二底板
14‧‧‧支撐板
16‧‧‧固定板
18‧‧‧背架
19a‧‧‧傾斜角度
20‧‧‧第一磁性件
22‧‧‧第二磁性件
24‧‧‧第三磁性件
26‧‧‧第四磁性件
28‧‧‧輸入裝置
30‧‧‧固定磁性件
102‧‧‧主體部
104‧‧‧延伸部
142‧‧‧第一側部
144‧‧‧第二側部
162‧‧‧第一板面
164‧‧‧第二板面
180‧‧‧第三板面
182‧‧‧架體
184‧‧‧對接座

Claims (28)

  1. 一種保護蓋裝置,包含:一第一底板;一第二底板,與該第一底板連接以能相對於該第一底板旋轉;一支撐板,具有一第一側部及相對於該第一側部之一第二側部,該支撐板以該第一側部與該第一底板連接以能相對於該第一底板旋轉;一固定板,與該第二側部連接以能相對於該支撐板旋轉,該固定板具有一第一板面及相對於該第一板面之一第二板面;一第一磁性件,設置於該固定板;一背架,與該第一底板及該第二底板其中之一可旋轉地連接且於該第一底板與該第二底板之間,該背架具有一第三板面;以及一第二磁性件,設置於該背架,該第一磁性件與該第二磁性件能相互吸引;其中,當該保護蓋裝置展開使得該第一板面與該第三板面透過該第一磁性件與該第二磁性件相互吸引而結合時,該背架以相對於該第一底板之一傾斜角度由該支撐板及該第一底板穩定支撐;以及當該保護蓋裝置折疊使得該第一底板及該支撐板位於該第二底板之下方,而該背架位於該第二底板之上方,且該固定板相對於該支撐板設置於該背架上使得該第二板面與該第三板面透過該第一磁性件與該第二磁性件相互吸引而結合時,該保護蓋裝置處於一第一閉合狀態。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保護蓋裝置,更包含一輸入裝置,設置於該第二底板上,其中當該保護蓋裝置處於該第一閉合狀態時,該輸入裝置位於該第二底板與該背架之間。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保護蓋裝置,其中該輸入裝置可以有線或無線方式通訊連接設置於該背架上之一可攜式電子裝置,當該保護蓋裝置處於該第一閉 合狀態時,該可攜式電子裝置位於該輸入裝置與該背架之間。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保護蓋裝置,更包含一固定磁性件,設置於該第二底板,其中當該保護蓋裝置折疊使得該第一底板及該支撐板位於該背架之下方,而該第二底板位於該背架之上方,且該固定板相對於該支撐板設置於該第二底板上使得該第一板面與該第二底板透過該第一磁性件與該固定磁性件相互吸引而結合時,該保護蓋裝置處於一第二閉合狀態。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保護蓋裝置,更包含一輸入裝置,設置於該第二底板上,其中當該保護蓋裝置處於該第二閉合狀態時,該輸入裝置位於該第二底板與該背架之間。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保護蓋裝置,更包含一第三磁性件及一第四磁性件,設置於該背架,該第一磁性件與該第四磁性件能相互吸引,該第一磁性件與該第三磁性件能相互排斥,其中當該保護蓋裝置展開使得該第一板面與該第三板面透過該第一磁性件與該第四磁性件相互吸引而結合時,該背架以相對於該第一底板之另一傾斜角度由該支撐板及該第一底板穩定支撐。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保護蓋裝置,更包含一可攜式電子裝置,其中該背架更包含一固定機構,該可攜式電子裝置透過該固定機構固定於該背架上。
  8. 如請求項6所述之保護蓋裝置,其中該第一底板包含一主體部及一延伸部,該支撐板以該第一側部與該主體部樞接,該延伸部自該主體部與該第一側部樞接處相對於該主體部延伸。
  9. 如請求項6所述之保護蓋裝置,其中當該保護蓋裝置展開使得該第二板面與該第三板面透過該第一磁性件與該第三磁性件相互吸引而結合時,該背架以相對於該底板之另一傾斜角度由該支撐板及該第一底板穩定支撐。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保護蓋裝置,其中該傾斜角度係選自下列角度群組:90度、110度、120度、130度、135度及170度。
  11. 如請求項1所述之保護蓋裝置,更包含一第三磁性件及一第四磁性件,設置於該背架,該第一磁性件與該第三磁性件及該第四磁性件能相互吸 引,其中當該保護蓋裝置展開使得該第一板面與該第三板面透過該第一磁性件與該第三磁性件相互吸引而結合時,該背架以相對於該第一底板之另一傾斜角度由該支撐板及該第一底板穩定支撐,以及當該保護蓋裝置展開使得該第一板面與該第二板面透過該第一磁性件與該第四磁性件相互吸引而結合時,該背架以相對於該第一底板之另一傾斜角度由該支撐板及該第一底板穩定支撐。
  12. 如請求項11所述之保護蓋裝置,更包含一可攜式電子裝置,其中該背架更包含一固定機構,該可攜式電子裝置透過該固定機構固定於該背架上。
  13. 如請求項11所述之保護蓋裝置,其中該第一底板包含一主體部及一延伸部,該支撐板以該第一側部與該主體部樞接,該延伸部自該主體部與該第一側部樞接處相對於該主體部延伸。
  14. 如請求項11所述之保護蓋裝置,其中當該保護蓋裝置展開使得該第二板面與該第三板面透過該第一磁性件與該第二磁性件相互吸引而結合時,該背架以相對於該底板之另一傾斜角度由該支撐板及該第一底板穩定支撐。
  15. 如請求項14所述之保護蓋裝置,其中該傾斜角度係選自下列角度群組:90度、110度、120度、130度、135度及170度。
  16. 一種保護蓋裝置,包含:一第一底板;一第二底板,與該第一底板連接以能相對於該第一底板旋轉;一支撐板,具有一第一側部及相對於該第一側部之一第二側部,該支撐板以該第一側部與該第一底板連接以能相對於該第一底板旋轉;一固定板,與該第二側部連接以能相對於該支撐板旋轉,該固定板具有一第一板面及相對於該第一板面之一第二板面;一第一磁性件,設置於該固定板;一背架,與該第一底板及該第二底板其中之一可旋轉地連接且於該第一底板與該第二底板之間,該背架具有一第三板面; 一第二磁性件,設置於該背架,該第一磁性件與該第二磁性件能相互吸引;以及一固定磁性件,設置於該第二底板;其中,當該保護蓋裝置展開使得該第一板面與該第三板面透過該第一磁性件與該第二磁性件相互吸引而結合時,該背架以相對於該第一底板之一傾斜角度由該支撐板及該第一底板穩定支撐;以及當該保護蓋裝置折疊使得該第一底板及該支撐板位於該背架之下方,而該第二底板位於該背架之上方,且該固定板相對於該支撐板設置於該第二底板上使得該第一板面與該第二底板透過該第一磁性件與該固定磁性件相互吸引而結合時,該保護蓋裝置處於一閉合狀態。
  17. 如請求項16所述之保護蓋裝置,更包含一輸入裝置,設置於該第二底板上,其中當該保護蓋裝置處於該閉合狀態時,該輸入裝置位於該第二底板與該背架之間。
  18. 如請求項17所述之保護蓋裝置,其中該輸入裝置可以有線或無線方式通訊連接設置於該背架上之一可攜式電子裝置,當該保護蓋裝置處於該閉合狀態時,該可攜式電子裝置位於該輸入裝置與該背架之間。
  19. 如請求項16所述之保護蓋裝置,更包含一第三磁性件及一第四磁性件,設置於該背架,該第一磁性件與該第四磁性件能相互吸引,該第一磁性件與該第三磁性件能相互排斥,其中當該保護蓋裝置展開使得該第一板面與該第三板面透過該第一磁性件與該第四磁性件相互吸引而結合時,該背架以相對於該第一底板之另一傾斜角度由該支撐板及該第一底板穩定支撐。
  20. 如請求項19所述之保護蓋裝置,更包含一可攜式電子裝置,其中該背架更包含一固定機構,該可攜式電子裝置透過該固定機構固定於該背架上。
  21. 如請求項19所述之保護蓋裝置,其中該第一底板包含一主體部及一延伸部,該支撐板以該第一側部與該主體部樞接,該延伸部自該主體部與該第一側部樞接處相對於該主體部延伸。
  22. 如請求項19所述之保護蓋裝置,其中當該保護蓋裝置展開使得該第二板面與該第三板面透過該第一磁性件與該第三磁性件相互吸引而結合時,該背架以相對於該底板之另一傾斜角度由該支撐板及該第一底板穩定支撐。
  23. 如請求項22所述之保護蓋裝置,其中該傾斜角度係選自下列角度群組:90度、110度、120度、130度、135度及170度。
  24. 如請求項16所述之保護蓋裝置,更包含一第三磁性件及一第四磁性件,設置於該背架,該第一磁性件與該第三磁性件及該第四磁性件能相互吸引,其中當該保護蓋裝置展開使得該第一板面與該第三板面透過該第一磁性件與該第三磁性件相互吸引而結合時,該背架以相對於該第一底板之另一傾斜角度由該支撐板及該第一底板穩定支撐,以及當該保護蓋裝置展開使得該第一板面與該第二板面透過該第一磁性件與該第四磁性件相互吸引而結合時,該背架以相對於該第一底板之另一傾斜角度由該支撐板及該第一底板穩定支撐。
  25. 如請求項24所述之保護蓋裝置,更包含一可攜式電子裝置,其中該背架更包含一固定機構,該可攜式電子裝置透過該固定機構固定於該背架上。
  26. 如請求項24所述之保護蓋裝置,其中該第一底板包含一主體部及一延伸部,該支撐板以該第一側部與該主體部樞接,該延伸部自該主體部與該第一側部樞接處相對於該主體部延伸。
  27. 如請求項24所述之保護蓋裝置,其中當該保護蓋裝置展開使得該第二板面與該第三板面透過該第一磁性件與該第二磁性件相互吸引而結合時,該背架以相對於該底板之另一傾斜角度由該支撐板及該第一底板穩定支撐。
  28. 如請求項27所述之保護蓋裝置,其中該傾斜角度係選自下列角度群組:90度、110度、120度、130度、135度及170度。
TW103206402U 2014-04-11 2014-04-11 保護蓋裝置 TWM4827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06402U TWM482773U (zh) 2014-04-11 2014-04-11 保護蓋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06402U TWM482773U (zh) 2014-04-11 2014-04-11 保護蓋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82773U true TWM482773U (zh) 2014-07-21

Family

ID=517248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206402U TWM482773U (zh) 2014-04-11 2014-04-11 保護蓋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482773U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99014A (zh) * 2015-01-26 2016-08-24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携带式电子产品及配件
TWI558296B (zh) * 2015-01-26 2016-11-11 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攜帶式電子產品及配件
US9778702B2 (en) 2014-02-27 2017-10-03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rotective cover for a device
TWI613539B (zh) * 2016-05-03 2018-02-01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保護套
US10114410B2 (en) 2016-05-03 2018-10-30 Asustek Computer Inc. Cover
CN108810445A (zh) * 2017-05-07 2018-11-13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10580082A (zh) * 2018-06-11 2019-12-17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778702B2 (en) 2014-02-27 2017-10-03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rotective cover for a device
CN105899014B (zh) * 2015-01-26 2018-12-28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携带式电子产品及配件
TWI558296B (zh) * 2015-01-26 2016-11-11 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攜帶式電子產品及配件
CN105899014A (zh) * 2015-01-26 2016-08-24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携带式电子产品及配件
TWI613539B (zh) * 2016-05-03 2018-02-01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保護套
US10114410B2 (en) 2016-05-03 2018-10-30 Asustek Computer Inc. Cover
CN108810445A (zh) * 2017-05-07 2018-11-13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TWI676365B (zh) * 2017-05-07 2019-11-0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
US10785360B2 (en) 2017-05-07 2020-09-22 Compal Electronics, Inc. Electronic device used for video conference
CN110580082A (zh) * 2018-06-11 2019-12-17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US10936018B2 (en) 2018-06-11 2021-03-02 Compal Electronics, Inc.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magnetic attraction positioning mechanism
TWI760618B (zh) * 2018-06-11 2022-04-1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
CN110580082B (zh) * 2018-06-11 2023-07-21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482773U (zh) 保護蓋裝置
US8186639B2 (en) Bracket for tablet electronic device
TWI488563B (zh) 周邊輸入裝置
TWI664891B (zh) 具有支撐件的電子裝置
TWI410778B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
US9072174B2 (en) Electronic device
CN105164600B (zh) 可调整的显示器壳体组件
TWI432128B (zh) 電子裝置之支撐裝置
JP6077060B2 (ja) スタンド機構、および電子機器
US9179567B2 (en) Electronic device
US11137797B2 (en) Adjustable stand and mobile computing device system
US20150288405A1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support
TWM464715U (zh) 用來固定可攜式電子裝置之固定裝置與可攜式電子設備
JP2013025420A (ja) 電子機器用ケース及びキーボード装置、並びに電子機器
TW201547355A (zh) 配件及控制方法
TW201509265A (zh) 可撓式電子裝置
CN104166433B (zh) 保护盖装置
JP2013011977A (ja) タブレットコンピュータ用ケース
JP2015087908A (ja) 電子機器用スタンド
TWI259986B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image configuration thereof
TW201349999A (zh) 電子裝置
EP3821318B1 (en) Adjustable stand and mobile computing device system
TWI616742B (zh) 擴充基座與應用其之電子組件
JP5956523B2 (ja) 着脱構造、携帯用情報機器、アクセサリ機器及び情報機器セット
JP2020194409A (ja) モバイル電子機器カバ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