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81452U - 觸控面板與觸控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觸控面板與觸控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81452U
TWM481452U TW103203214U TW103203214U TWM481452U TW M481452 U TWM481452 U TW M481452U TW 103203214 U TW103203214 U TW 103203214U TW 103203214 U TW103203214 U TW 103203214U TW M481452 U TWM481452 U TW M481452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panel
substrate
touch
disposed
lay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2032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Chih-Hsien Lien
Su-Ming Lin
Pheng-Chih Yu
Ping-Wen Huang
Original Assignee
Winte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ntek Corp filed Critical Wintek Corp
Priority to TW1032032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81452U/zh
Publication of TWM4814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81452U/zh

Links

Description

觸控面板與觸控顯示裝置
本新型創作是有關於一種觸控面板與觸控顯示裝置,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非顯示區設計富有彈性的觸控面板與觸控顯示裝置。
觸控顯示裝置是由顯示面板以及觸控面板所構成。其中觸控面板為了傳遞這些訊號,於觸控面板的非顯示區皆佈局有多條傳輸線路,且為了遮蔽傳輸線路,而會在觸控顯示裝置對應非顯示區所在位置配置有裝飾層,以遮蔽這些傳輸線路,以供觸控顯示裝置形成有邊框。
一般而言,觸控面板是設置於電子產品最外側的構件。受限於觸控面板的邊框設計,電子產品往往僅能具有單色邊框。然而,單色邊框並無法滿足使用者對外觀的要求。因此,如何改善產品外觀,對於觸控面板的設計是重要的議題之一。。
本新型創作提供一種觸控面板及觸控顯示裝置,其邊框 除了呈現單色之外,更可以具有其他色彩的圖樣。
本新型創作提出一種觸控面板,包括基板、觸控元件、裝飾層、裝飾圖案以及一透明部。觸控元件配置於基板。裝飾層配置於基板,且裝飾層具有至少一開槽。裝飾圖案配置於基板上,並且對應於裝飾層的開槽。透明部為透明導電材料,且配置於基板上,並且透明部至少部分位於裝飾層之開槽上。
本新型創作另提出一種觸控顯示裝置,包括觸控面板與配置於觸控面板之上的顯示面板。觸控面板包括基板、觸控元件、裝飾層、裝飾圖案以及一透明部。觸控元件配置於基板。裝飾層配置於基板,且裝飾層具有至少一開槽。裝飾圖案配置於基板上,並且對應於裝飾層的開槽。透明部為透明導電材料,且配置於基板上,並且透明部至少部分位於裝飾層之開槽上。
基於上述,本新型創作在非顯示區中所設置的裝飾層上設置開槽,並且對應開槽位置設置裝飾圖案。因此,觸控面板的非顯示區除了單色邊框之外,更具有其他的彩色圖案。藉此設計,本新型創作的觸控面板與觸控顯示裝置在外觀設計上更富有彈性以利於滿足使用者的需求。
為讓本新型創作之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10‧‧‧基板
20‧‧‧底部絕緣層
100‧‧‧觸控面板
101‧‧‧顯示面板
102‧‧‧顯示區
104‧‧‧非顯示區
110‧‧‧第一觸控元件
120‧‧‧第二觸控元件
130‧‧‧裝飾層
132‧‧‧開槽
140‧‧‧裝飾圖案
150、150a‧‧‧傳輸線
152‧‧‧透明部
154‧‧‧不透明部
160‧‧‧電路板
170‧‧‧保護層
180‧‧‧遮蔽層
190、192、194、196‧‧‧絕緣結構
198‧‧‧絕緣層
A‧‧‧區域
B1‧‧‧第一橋接線
B2‧‧‧第二橋接線
D1‧‧‧第一延伸方向
D2‧‧‧第二延伸方向
E1‧‧‧第一感測墊
E2‧‧‧第二感測墊
I-I’、II-II’、III-III’‧‧‧剖線
S1‧‧‧第一感測串列
S2‧‧‧第二感測串列
V‧‧‧接觸開口
圖1繪示為本新型創作一實施例的觸控面板的局部示意圖。
圖2繪示為圖1之觸控面板區域A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3與圖4繪示為本新型創作一實施例的觸控面板沿區域A的剖線II-II’以及剖線III-III’繪示的剖面示意圖。
圖5為圖1的觸控面板沿剖線I-I’所繪示之第一觸控元件的第一種剖面示意圖。
圖6為圖1的觸控面板中第一觸控元件的第二種剖面示意圖。
圖7為圖1的觸控面板中第一觸控元件的第三種剖面示意圖。
圖8為圖1的觸控面板中第一觸控元件的第四種剖面示意圖。
圖9為圖1的觸控面板中第一觸控元件的第五種剖面示意圖。
圖10為圖1的觸控面板中第一觸控元件的第六種剖面示意圖。
圖11為圖1的觸控面板中第一觸控元件的第七種剖面示意圖。
圖12為本新型創作一種觸控顯示裝置的剖面示意圖。
請參照圖1,觸控面板100具有顯示區102以及圍繞顯示區102的非顯示區104。觸控面板100包括第一觸控元件110、第二觸控元件120、裝飾層130、裝飾圖案140以及多條傳輸線150。在一實施例中,觸控面板100可以與顯示面板組立在一起而構成觸控顯示裝置,其中觸控面板100可以是裝置中的外層構件而當做覆蓋板。
第一觸控元件110至少位於顯示區102中,本實施例之第一觸控元件110位於顯示區102中,第二觸控元件120位於非顯示區104中。裝飾層130位於非顯示區104中,且裝飾層130具有至少一開槽132。開槽132不限定為何種形狀,如圖面為環形以環繞非顯示區104。裝飾圖案140的位置至少重疊於開槽132的位置。傳輸線150位於非顯示區104中,且傳輸線150跨越開槽132,傳輸線可以電性連接於第二觸控元件120。另外,觸控面板100連接至電路板160,以藉由電路板160使第一觸控元件110以及第二觸控元件120連接至驅動晶片(未繪示)而進行觸控感測。在一實施例中,驅動晶片(未繪示)可以配置於電路板160上或是配置於外部電路中。
其中,裝飾層130的材質可以為類鑽碳、陶瓷、光阻或是油墨。以本實施例而言,裝飾圖案140與裝飾層130可以具有不同的色彩。使用者觀看觸控面板100時,可以由開槽132中看到裝飾圖案140所構成的彩色變化。藉此,觸控面板100可以提 供不同的邊框設計而有助於滿足使用者對於產品外觀的需求。
由圖1可知,第一觸控元件110與第二觸控元件120分別地位在開槽132的相對兩側。此外,電路板160連接於傳輸線150之連接處也位於所圍的環形圖案之內,其與第二觸控元件120分別地位在開槽132的相對兩側。為了讓傳輸線150由第二觸控元件120延伸至電路板160,傳輸線150勢必要跨越開槽132所在位置。因此,傳輸線150的佈局可能影響裝飾圖案140所呈現的視覺效果,而本實施例提出以下設計來克服這樣的問題。
請參照圖2,在本實施例中,每一條傳輸線150包括透明部152以及多個不透明部154,其中透明部152至少對應於裝飾層130的開槽132,且不透明部154連接於透明部152的相對兩側。此外,透明部152的材質為透明導電材料,而不透明部154的材質可為金屬等。整體而言,每一條傳輸線150可以提供電子訊號的傳輸功能,同時不會影響開槽132所呈現的視覺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實施例中,跨越開槽132的傳輸線150也可以是電性連接於第一觸控元件110的走線150a(如圖1所示),本新型創作並不限定傳輸線的應用範圍,只要佈局於非顯示區104上且跨越開槽132與裝飾圖案140位置的任何傳輸線150皆可適用本新型創作。
請同時參照圖2至圖4,觸控面板100之基板10上可選擇性地配置有一底部絕緣層20,其他構件則位於底部絕緣層20上。且觸控面板100還包括覆蓋住第一觸控元件110、第二觸控元 件120、裝飾層130及傳輸線150的保護層170,而裝飾圖案140配置於保護層140異於裝飾層130之一面。
本實施例不限定保護層170上僅設置有裝飾圖案140的設計。觸控面板100更包括配置於裝飾圖案140旁或全面覆蓋住裝飾圖案140的遮蔽層180,其中遮蔽層180可以設置於圖1所繪示的非顯示區104中且裝飾圖案130與遮蔽層180可如圖面同平面地設置在部份的保護層170上或遮蔽層180非同平面的覆蓋住裝飾圖案130及部份的保護層170。在遮蔽層180的設置下,能夠提供非顯示區104的遮光效果更為提昇。
以下將舉例說明本實施例的第一觸控元件110的設計。請同時參照圖1與圖5,觸控面板100的第一觸控元件110包括位於基板10上的多個第一感測串列S1以及多個第二感測串列S2,各第一感測串列S1的第一延伸方向D1相交於各第二感測串列S2的第二延伸方向D2,且第一感測串列S1電性獨立於第二感測串列S2。第一感測串列S1及第二感測串列S2可別設於基板10之一面或兩面,第一感測串列S1及第二感測串列S2不限其形狀。
詳言之,第一感測串列S1包括多個第一感測墊E1與多個將第一感測墊E1沿第一方向D1串接的第一橋接線B1。第二感測串列S2包括多個第二感測墊E2與多個將第二感測墊E2沿第二方向D2串接的第二橋接線B2。第一橋接線B1配置於底部絕緣層20上,第一橋接線B1連接於第一感測墊E1之兩端,而第二橋接線B2配置於第一橋接線B1的上方,其中第一橋接線B1與第二 橋接線B2由絕緣結構190分隔開來,且絕緣結構190例如是島狀絕緣圖案。複數第一感測墊E1及複數第二感測墊E2不限於設呈菱形、三角形、直線形等幾何形狀。或者,第一感測串列S1及第二感測串列S2亦可為直線、三角形、矩形或其他形狀。另外,第一觸控元件110的剖面結構不以此為限,以下將舉出數個實例來說明。
請同時參照圖6與圖1,第一觸控元件110在本實施例中的剖面結構類似於圖5所繪示的剖面結構,而兩者的主要差異在於本實施例的絕緣結構192為層狀的結構而非島狀絕緣圖案,並且層狀的絕緣結構192具有多個接觸開口V以使第一感測墊E1電性連接於第一橋接線B1。
請同時參照圖7與圖1,隨著各元件的製作順序不同,第一觸控元件110的剖面結構將有所變化。第一觸控元件110中,第二感測串列S2的第二感測墊E2與第二橋接線B2、第一感測串列S1的第一感測墊E1由同一膜層製作而成。因此,第一感測墊E1與第二感測墊E2是同平面地配置於覆蓋板110。
另外,觸控面板100包括層狀的絕緣結構194,其覆蓋於相同膜層所構成的第一感測墊E1以及第二感測串列S2上,並且絕緣結構194具有暴露出第一感測墊E1的多個接觸開口V。第二橋接線B1則配置於絕緣結構194上並透過接觸開口V電性連接於第一感測墊E1。
請同時參照圖8與圖1,第一觸控元件110在本實施例中 的設計方式與圖7的設計方式大致相同,而兩者之間的主要差異在於,本實施例的第一橋接線B1可以採用透明導電材料製作而成。第一橋接線B1在本實施例中的製作方式可以是先於絕緣結構194上沉積透明導電層,並且透過微影蝕刻製程圖案化透明導電層以形成第一橋接線B1。所以,第一橋接線B1可以填滿絕緣結構194的接觸開口V。
請同時參照圖9與圖1,本實施例與圖8所繪示的設計類似,兩者的主要差異在於,本實施例的絕緣結構196為島狀絕緣圖案,其局部地配置於第一橋接線B1以及第二橋接線B2之間。
請參照圖10,本實施例可以採用不同膜層在不同平面上形成第一感測串列S1與第二感測串列S2,並且構成此兩感測串列的不同膜層藉由絕緣層198分隔開來。
請參照圖11,配置於基板10上的第一觸控元件110中,第一感測串列S1與第二感測串列S2分別配置於基板10的相對兩側。此時,不需設置如圖10中所示的絕緣層198。
此外,上述之觸控面板可與一顯示面板結合以構成一觸控顯示裝置。舉例而言,如圖12所示,一顯示面板101可藉由光學膠貼附至觸控面板100以構成一觸控顯示裝置200,其中觸控面板100可以是上述任一實施例中的觸控面板。顯示面板101的種類不限定,可為液晶顯示器、有機發光顯示器、電潤濕顯示器或電泳顯示器等。
綜上所述,本新型創作在觸控面板的裝飾層中設置開 槽,並且對用開槽位置配置有彩色的裝飾圖案。如此一來,觸控面板的邊框不再是單調的黑色邊框,而可以具有彩色的圖案。此外,本新型創作的實施例將橫跨開槽的傳輸線以透明導電材料製作而成,所以開槽所呈現的視覺效果不因傳輸線的存在而受到影響。
雖然本新型創作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新型創作,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新型創作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故本新型創作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30‧‧‧裝飾層
132‧‧‧開槽
140‧‧‧裝飾圖案
150‧‧‧傳輸線
152‧‧‧透明部
154‧‧‧不透明部
A‧‧‧區域
II-II’、III-III’‧‧‧剖線

Claims (11)

  1. 一種觸控面板,包括:一基板;一觸控元件,配置於該基板;一裝飾層,配置於該基板,且該裝飾層具有至少一開槽;一裝飾圖案,配置於該基板上,並且對應於該裝飾層的該開槽;以及一透明部,該透明部為透明導電材料,且配置於該基板上,並且該透明部至少部分位於該裝飾層之該開槽上。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面板,其中該裝飾層環繞於該基板周緣。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面板,其中該裝飾圖案與該裝飾層具有不同的顏色。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面板,其中該透明部位於該裝飾圖案與該基板之間。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面板,更包括一保護層,覆蓋於該基板、該觸控元件及該裝飾層。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觸控面板,其中該保護層至少覆蓋部份之該透明部。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觸控面板,更包括一遮蔽層,配置於該基板上,且至少部份位於該裝飾層上,並覆蓋部分該保護層。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觸控面板,其中該遮蔽層與該裝飾圖案同平面。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觸控面板,其中該遮蔽層覆蓋住該裝飾圖案。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面板,其中該觸控元件包括多個第一感測串列以及多個第二感測串列,各該第一感測串列的一第一延伸方向相交於各該第二感測串列的一第二延伸方向,且該些第一感測串列電性獨立於該些第二感測串列。
  11. 一種觸控顯示裝置,包括:一觸控面板,包括:一基板;一觸控元件,配置於該基板;一裝飾層,配置於該基板,且該裝飾層具有至少一開槽;一裝飾圖案,配置於該基板上,並且對應於該開槽;以及一透明部,該透明部為透明導電材料,且配置於該基板上,並且該透明部至少部分位於該裝飾層之該開槽上;以及一顯示面板,配置於該觸控面板之上。
TW103203214U 2011-07-12 2011-07-12 觸控面板與觸控顯示裝置 TWM4814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03214U TWM481452U (zh) 2011-07-12 2011-07-12 觸控面板與觸控顯示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03214U TWM481452U (zh) 2011-07-12 2011-07-12 觸控面板與觸控顯示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81452U true TWM481452U (zh) 2014-07-01

Family

ID=517235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203214U TWM481452U (zh) 2011-07-12 2011-07-12 觸控面板與觸控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48145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75443B (zh) * 2012-08-21 2015-03-01 Tpk Touch Solutions Xiamen Inc 觸控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75443B (zh) * 2012-08-21 2015-03-01 Tpk Touch Solutions Xiamen Inc 觸控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71773B (zh) 觸控面板及觸控顯示裝置
TWI551916B (zh) 觸控面板
TWI489336B (zh) 觸控面板及其觸控顯示模組
TWI448948B (zh) 觸控顯示裝置
KR102386654B1 (ko) 커버 윈도우, 이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US9104061B2 (en) Color filter substrate and touch screen display device
TWI438666B (zh) 觸控面板以及觸控顯示裝置
CN202189343U (zh) 触控面板以及触控显示装置
TWI438662B (zh) 觸控面板及具有此觸控面板的觸控顯示面板
CN105528568B (zh) 指纹辨识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TWM454579U (zh) 觸控面板
TWI426475B (zh) 顯示裝置
TW201411443A (zh) 觸控面板
KR20130037182A (ko) 터치 패널 및 그 제조 방법
TWM454581U (zh) 觸控面板及其應用之觸控顯示裝置
TWI594154B (zh) 觸控面板及其製作方法
TW201441737A (zh) 觸控彩色濾光片及其製造方法以及觸控顯示面板
TWM472241U (zh) 觸控面板及觸控顯示裝置
TW201525806A (zh) 觸控面板及觸控顯示裝置
CN102929417A (zh) 触控面板以及触控显示装置
TWM481452U (zh) 觸控面板與觸控顯示裝置
TW201512915A (zh) 觸控面板
TWI538593B (zh) 觸控裝置及其覆蓋模組
TW201541300A (zh) 裝飾基板及其觸控面板
TWI530835B (zh) 觸控面板、觸控顯示裝置及觸控面板之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