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80578U - 可電動上鎖的圓柱型鎖具 - Google Patents

可電動上鎖的圓柱型鎖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80578U
TWM480578U TW103203632U TW103203632U TWM480578U TW M480578 U TWM480578 U TW M480578U TW 103203632 U TW103203632 U TW 103203632U TW 103203632 U TW103203632 U TW 103203632U TW M480578 U TWM480578 U TW M480578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ongitudinal axis
along
shaft
sleeve
shaft tub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2036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Chun-Meng Shen
Original Assignee
I Tek Metal Mf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 Tek Metal Mfg Co Ltd filed Critical I Tek Metal Mfg Co Ltd
Priority to TW1032036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80578U/zh
Publication of TWM4805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80578U/zh

Link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Description

可電動上鎖的圓柱型鎖具
  本創作涉及一種附帶電子自動上鎖功能的圓柱型鎖具,尤指可能與防盜系統配合遠端控制進行上鎖或解鎖操作之圓柱型鎖具。
  市面上有一種利用電力控制上鎖或解鎖的圓柱型鎖具,這種圓柱型鎖具進一步可與一防盜系統連接,藉由防盜系統控制圓柱型鎖具內部之電磁驅動器通電或不通電達到設定為上鎖或解鎖功能,詳細地說,電磁驅動器通電時會產生電磁吸力,造成與電磁驅動器連結的一滑桿連動圓柱型鎖具內部零件產生位移,如此圓柱型鎖具就能改變為上鎖功能或解鎖功能。
  而且這種圓柱型鎖具應用在不同的場合,圓柱型鎖具可以組裝成電磁驅動器通電後設定為上鎖功能或者電磁驅動器通電後設定為解鎖功能,然而無論圓柱型鎖具組裝成電磁驅動器通電後為上鎖功能或電磁驅動器通電後為解鎖功能都存在相同的問題,即當電力系統出問題而無法供電給電磁驅動器時,圓柱型鎖具就無法保持在電磁驅動器通電上鎖功能或電磁驅動器通電解鎖功能,也就是說,在喪失電力的狀態下,原本設定為上鎖功能的圓柱型鎖具無法保持在上鎖功能轉變成解鎖功能,而原本設定為解鎖功能的圓柱型鎖具無法保持在解鎖功能轉變成上鎖功能。
  為解決此問題,本創作提供一種一外座體,包括沿縱軸隔開的一第一部份與一第二部分,一第一容室沿縱軸由第一部分之端面朝第二部分之端面延伸但與之隔開,一第二容室沿縱軸由第二部分之端面朝第一容室延伸但與之隔開,一軸孔沿縱軸在第一與第二容室之間延伸,外座體係要被安裝於一門之一安裝空間中,可轉動地容置於外座體之軸孔中的一外軸管,外軸管包括沿縱軸隔開的一第一端與一第二端,一通道沿縱軸由外軸管之第一端朝外軸管之第二端延伸但與之隔開,外軸管之第一端面向外座體之第一容室,外軸管之第二端位於外座體之外側,一撥動件具有沿縱軸隔開的一第一端與一第二端,一空間沿縱軸由撥動件之第一端朝撥動件之第二端延伸但與之隔開,一限位槽沿縱軸由撥動件之第一端的端面朝撥動件之第二端延伸但與之隔開且與撥動件之空間連通,撥動件之限位槽相互連通的一大槽道與一小槽道,撥動件之各大與小槽道沿著繞縱軸的圓周方向延伸,大槽道具有在圓周方向的第一弧,小槽道具有在圓周方向較第一弧小的第二弧,撥動件進一步包括與撥動件之限位槽在垂直於縱軸之徑向隔開的一連動耳,撥動件可轉動地容置於外軸管中,限位槽與外軸管之通道對齊且連動耳位於外軸管外側並容置在外座體之第一容室中;一外把手連接於外軸管之第二端,因而外把手與外軸管一起轉動,一牽縮件容置於外座體之第一容室中,嵌縮件與撥動件之連動耳可操作地連結,牽縮件可沿垂直於縱軸之方向在第三位置與第四位置之間位移,一閂頭與牽縮件可操作地連結且在位於門之外側的上閂位置與位於門內側之解閂位置之間位移,一內座體與外座體接合且面向第一容室,內座體包括沿縱軸隔開的第一與第二端,內座體包括一軸孔,內座體係要被安裝於門之安裝空間中,一內軸管可轉動地容置於內座體之軸孔中,內座體包括沿縱軸隔開的一第一端部與一第二端部,一容置孔沿縱軸由第一端部延伸至第二端部,一嵌合部沿縱軸由內軸管之第一端部延伸,內軸管之第二端部位於內座體外側,一馬達固定於內軸管之容置孔內,固定於內軸管之容置孔內且與馬達連動地結合的一減速機構,減速機構包括被馬達驅動而旋轉的一驅動軸,一連接軸,包括沿縱軸隔開且與減速機構之驅動軸套接的一連接端以及驅動端,連接軸進一步包括沿縱軸在連接端與驅動端之間延伸的一中間段,一螺紋段形成在驅動端之外周面,截面非圓形的一推動環,包括與連接軸之螺紋段螺接的一螺孔,當連接軸旋轉時,推動環係沿縱軸位移,套設於推動環與連接軸之驅動端外周圍且不可隨著連接軸一起轉動的一套筒,套筒包括沿縱軸隔開的一內端與外端,一凹室沿縱軸由內端朝外端延伸但與之隔開,截面非圓形的一容置孔沿縱軸由凹室之底面朝外端延伸但與之隔開,推動環係不可轉動地容置於容置孔中,套筒之外端穿入撥動件之空間內,一軸承,安裝在套筒的凹室內且與連接軸之中間段樞接,一第一彈簧,安裝在套筒之容置孔與連接軸之間且位於推動環與軸承之間,與第一彈簧相同的一第二彈簧安裝在套筒之容置孔與連接軸之間且位於推動環與容置孔之底壁之間,樞設於套筒之外端上且一起移動的一帶動件,帶動件包括容置於撥動件其中一者之限位槽內以及外軸管之通道內的一腿部,帶動件係隨著套筒沿縱軸在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之間位移,當外軸筒轉動時係連動帶動件之腿部一起旋轉,一內把手連接於內軸管之第二端部,因而內把手與內軸管起轉動。
  當帶動件位於第一位置時,帶動件的腿部位於撥動件之大槽道內。
  當帶動件位於第二位置時,帶動件的腿部位於撥動件之小槽道內。
  當帶動件位於第一位置時,連接軸正向轉動係造成推動環以第一或第二彈簧的任意一者推動套筒沿縱軸推動帶動件由第一位置位移至第二位置。
  當帶動件位於第二位置時,連接軸反向轉動係造成推動環以第一或第二彈簧的另一者推動套筒沿縱軸推動帶動件由第二位置位移至第一位置。
  當帶動件位於第一位置,腿部容置於撥動件之大槽道時,轉動外把手造成帶動件之腿部在撥動件之大槽道內轉動,撥動件與閂頭沒有移動。
  當帶動件位於第二位置,腿部容置於撥動件之小槽道時,轉動外把手造成帶動件與撥動件一起轉動,閂頭由上閂位置位移至解閂位置。
  本創作之圓柱型鎖具透過上鎖驅動裝置之馬達驅動帶動件位移,而達到將圓柱型鎖具設定為上鎖或解鎖功能,當發生無法供電給馬達的情況時,圓柱型鎖具能夠保持在本來就已設定的上鎖功能或解鎖功能,詳細地說,當圓柱型鎖具設定為上鎖功能後發生斷電情況,圓柱型鎖具的馬達不會驅動帶動件位移,因此圓柱型鎖具不會由上鎖功能轉變成解鎖功能,同樣地,當圓柱型鎖具設定為解鎖功能後發生斷電情況,圓柱型鎖具也不會由解鎖功能轉變為上鎖功能。
5‧‧‧鎖閂裝置
7‧‧‧螺絲
10‧‧‧圓柱型鎖具
11‧‧‧內把手
12‧‧‧內飾蓋
16‧‧‧內鎖板
20‧‧‧外操作裝置
22‧‧‧內操作裝置
31‧‧‧外把手
32‧‧‧外飾蓋
34‧‧‧鎖心
35‧‧‧隔板
36‧‧‧外鎖板
37‧‧‧迫緊環
41‧‧‧外軸管
51‧‧‧閂頭
52‧‧‧牽縮件
53‧‧‧墊片
110‧‧‧定位槽
230A‧‧‧撥動件
230B‧‧‧撥動件
232‧‧‧空間
234‧‧‧限位槽
236‧‧‧大槽道
238‧‧‧小槽道
240‧‧‧連動耳
242‧‧‧結合孔
244‧‧‧從動銷
246‧‧‧從動件
248‧‧‧凹部
250‧‧‧抵靠壁
258‧‧‧外彈簧
260‧‧‧柄
262‧‧‧外蓋板
264‧‧‧外扣環
311‧‧‧定位孔
338‧‧‧承座
340‧‧‧固設壁
341‧‧‧尾片
342‧‧‧缺口
344‧‧‧卡合部
346‧‧‧卡槽
348‧‧‧定位柱
350‧‧‧鎖孔
351‧‧‧穿孔
352‧‧‧限位柱
354‧‧‧螺固件
356‧‧‧偵測件
358‧‧‧壓桿
360‧‧‧鎖固件
361‧‧‧安裝棒
362‧‧‧內彈簧
364‧‧‧柄
366‧‧‧內蓋板
368‧‧‧內扣環
370‧‧‧門
372‧‧‧外側面
374‧‧‧內側面
375‧‧‧側端面
376‧‧‧安裝空間
377‧‧‧橫孔
378‧‧‧供電系統
379‧‧‧螺絲
380‧‧‧防盜系統
412‧‧‧第一端
414‧‧‧第二端
416‧‧‧通道
418‧‧‧凸部
420‧‧‧外卡合片
510‧‧‧卡接部
522‧‧‧第一推動壁
524‧‧‧第二推動壁
526‧‧‧連接端
528‧‧‧彈簧
535‧‧‧外座體
536‧‧‧外連動環
537‧‧‧第一部分
538‧‧‧外驅動臂
539‧‧‧第二部分
540‧‧‧卡槽
542‧‧‧內座體
544‧‧‧凸緣
546‧‧‧鎖接部
548‧‧‧第一區間
548A‧‧‧嵌合槽
548B‧‧‧螺固孔
549‧‧‧內襯套
550‧‧‧第二區間
551‧‧‧第一容室
552‧‧‧缺槽
553‧‧‧第二容室
554‧‧‧軸孔
555‧‧‧第三容室
556‧‧‧階面
557‧‧‧內襯套
558‧‧‧固定槽
559‧‧‧軸孔
560‧‧‧限制槽
560A‧‧‧限制壁
561‧‧‧階面
562‧‧‧內連動環
564‧‧‧內驅動臂
566‧‧‧卡槽
571‧‧‧限位槽
568‧‧‧抵壓件
570‧‧‧抵壓塊
572‧‧‧帶動耳
574‧‧‧嵌合槽
576‧‧‧通孔
593‧‧‧壓板
595‧‧‧內軸管
597‧‧‧第一端部
598‧‧‧嵌合部
599‧‧‧第二端部
611‧‧‧容置孔
613‧‧‧突出部
615‧‧‧內卡合片
617‧‧‧上鎖驅動裝置
619‧‧‧第一殼體
631‧‧‧第二殼體
633‧‧‧延伸臂
635‧‧‧第一容室
637‧‧‧第二容室
639‧‧‧馬達
640‧‧‧導線
651‧‧‧齒輪
653‧‧‧減速機構
655‧‧‧驅動軸
657‧‧‧連接軸
659‧‧‧連接端
671‧‧‧驅動端
673‧‧‧中間段
674‧‧‧軸接段
675‧‧‧螺紋段
677‧‧‧套接孔
679‧‧‧銷孔
691‧‧‧連結銷
693‧‧‧軸承
695‧‧‧推動環
699‧‧‧螺孔
711‧‧‧第一彈簧
713‧‧‧第二彈簧
715‧‧‧套筒
717‧‧‧內端
719‧‧‧外端
731‧‧‧凹室
733‧‧‧容置孔
735‧‧‧導槽
736‧‧‧階面
737‧‧‧穿孔
739‧‧‧帶動件
751‧‧‧樞部
753‧‧‧腿部
755‧‧‧第三彈簧
757‧‧‧限制件
759‧‧‧頭部
771‧‧‧桿部
773‧‧‧軸孔

第1圖顯示部分的門以及本創作第一實施例可電動上鎖的圓柱型鎖具之立體爆炸圖。
第1A圖顯示第1圖之可電動上鎖的圓柱型鎖具安裝於門之後的俯視圖。
第2圖顯示第1圖之可電動上鎖的圓柱型鎖具的外操作裝置之立體爆炸圖。
第3圖顯示第1圖之可電動上鎖的圓柱型鎖具的內操作裝置之立體爆炸圖。
第4圖顯示第三圖之內操作裝置的立體爆炸圖。
第5圖顯示第1圖之可電動上鎖的圓柱型鎖具的剖視圖。
第6圖顯示第1圖之可電動上鎖的圓柱型鎖具沿第1A圖之6-6線所取的剖視圖。
第6A圖為第6圖圈選部分的放大圖。
第7圖顯示第1圖之可電動上鎖的圓柱型鎖具沿第1A圖之7-7線所取的剖視圖。
第8圖顯示在近似於第6圖且外把手轉動一角度後之狀態圖。
第9圖顯示在近似於第5圖且帶馬達通電之後套筒推動帶動件位移的狀態圖。
第9A圖為第9圖圈選部分的放大圖。
第10圖顯示依據第9圖10-10線所取之剖視圖。
第11圖顯示近似於第9圖且外把手轉動之狀態圖。
第12圖顯示沿第11圖12-12線所取的剖視圖。
第13圖顯示近沿第11圖13-13線所取的剖視圖。
第14圖顯示近似於第6圖且以鑰匙轉動撥動件一角度且套筒移動而帶動件保持在第一位置時之狀態圖。
第14A圖為第14圖圈選部分的放大圖。
第15圖顯示本創作第二實施例之可電動上鎖的圓柱型鎖具的局部立體爆炸圖。
第16圖顯示第14圖之可電動上鎖的圓柱型鎖具的剖視圖。
第17圖顯示近似於第15圖且帶馬達通電之後套筒推動帶動件位移之剖視圖。
  依據本發明第1至14A圖所示之第一實施例的一圓筒鎖10包括一外座體535,外座體535包括沿一縱軸隔開的一第一部分537與一第二部分539,第一及第二部分537、539各具有一端面,一第一容室551沿縱軸由第一部分537之端面朝向第二部分539之端面延伸但與之隔開,一缺槽552沿垂直於縱向的徑向由第一部分537之外周面延伸至容置第一容室551,一第二容室553由第二部分539之端面朝第一部份537延伸但與之隔開,一第三容室555由第一容室551之底面沿縱軸延伸至第二容室553,外座體535包括不可轉動地嵌合在第三容室555內的一內襯套557,內襯套557包括沿縱軸隔開的且朝向第一容室551之一第一端面與一第二端面,內襯套557包括由第一端面沿縱軸延伸至另第二端面且具有大孔與小孔的一軸孔559,軸孔559的大、小孔交界處形成一階面561,軸孔559與第一容室551及第二容室553連通,一限位槽571形成在軸孔559的內周面且延伸至第一端面,限位槽571大致上具有C形截面。
  圓柱型鎖具10進一步包括一外軸管41,外軸管41包括沿縱向隔開的一第一端412與一第二端414,第一端412具有形成在外周面且環形排列的數個凸塊形成一擋部,一通道416由第一端412端面沿朝第二端414延伸但與第二端414隔開,外軸管41進一步包括由第一端412之外周面延伸的一凸部418,一外卡合片420彈性定位地容置在外軸管41中,且外卡合片420的其中一端位於外軸管41之外。外軸管41可旋轉地與外座體535樞接並,詳細地說,外軸管41的第一端412位於內襯套557之軸孔559內,外軸管41之第一端412的外周面抵靠在襯套557之軸孔559的內周面,外軸管41之第一端412的擋部可轉動地抵靠在軸孔559之階面561,外軸管41之通道416與限位槽571對齊,外軸管41之凸部418容置在第二容室553中。
  圓柱型鎖具10進一步包括一外彈簧258、一外蓋板262、一外連動環536與一外扣環264,外連動環536係套設在外軸管41之外周緣且位於第二容室553內,外連動環536包括形成在外周的一外驅動臂538以及形成在外周面且與外軸管41之凸部418嵌合的一卡槽540,外彈簧258為一扭轉彈簧且包括二個柄260。外彈簧258套設於外連動環536外周緣上且位於第二容室553內,各柄260分別位於外連動環536之外驅動臂538的二側且各柄260更各自與樞設空間206的第二段210內壁卡合(圖未示),如此,當外軸管41樞轉時會帶動外連動環536之外驅動臂538連動其中一柄260樞轉,且外彈簧258的另一柄260保持不動,產生使外軸管41復位的彈力。外蓋板262套設在外軸管41的外周緣上,且將外座體535的第二容室553端口封閉,防止外彈簧258脫離第二容室553。外扣環264扣設於外軸管41的外周緣上並位於外座體535之外,且外扣環264貼靠在外蓋板262的外表面,此外,外軸管41之第一端412抵靠在內襯套557之階面561,因而,外軸管41無法相對外座體535沿縱軸位移。
  圓柱型鎖具10另包括可旋轉地套裝在外軸管41中的一撥動件230A,一空間232由撥動件230A之第一端沿縱軸朝撥動件230A之第二端延伸但與撥動件230A的第二端隔開,一限位槽234由撥動件230A之第一端端面朝撥動件230A的第二端沿縱軸沿伸但與之隔開且與空間232連通,限位槽234具有繞縱軸之圓周方向延伸的大及小槽道236、238,大及小槽道236、238相互連通,在圓周方向上大槽道236的弧長大於小槽道238,小槽道238延伸至第一端端面且沿縱軸位於大槽道236與連動耳240之間,撥動件230A另外包括由撥動件230A之第一端向外且沿圓周方向沿伸成扇形的一連動耳240,此外,一結合孔242由撥動件230A之外周面沿垂直於通過空間232之縱軸的一徑向延伸,一從動銷244固設於結合孔242且一端位於空間232中。撥動件230A的限位槽234與外軸管41之通道416對齊,連動耳240位於外軸管41之外,且容置於外座體535的第一容室551中。
  圓柱型鎖具10進一步包括的一從動件246具有位於其末端的一凹部248,凹部248包括二抵靠壁250,從動件246係可轉動地容置在撥動件230A之空間232中,凹部248與從動銷244對齊,而且從動銷244位於二抵靠壁250之間。
  圓柱型鎖具10進一步包括一隔板35、一牽縮件52、一墊片53以及二彈簧528,隔板35具有沿縱軸隔開的二表面以及由隔板35一表面沿縱向延伸至另一表面的一穿孔351,而牽縮件52包括沿縱軸隔開的一第一推動壁522與一第二推動壁524以及位於第一及第二推動壁522、524之間的一連接端526。隔板35容置在的第一容室551中,隔板35的一表面抵靠於第一容室551壁面上,而且穿孔351與內襯套557的軸孔559對齊,牽縮件52可移動地設置在外座體535之第一容室551中,且第一推動壁522面向隔板35,牽縮件52的連接端526與外座體535的缺槽552對齊,二彈簧528則設在墊片53與牽縮件52之間,詳細地說,各彈簧528的一端固定於墊片53,各彈簧528的另一端抵靠牽縮件52,撥動件230A的連動耳240與牽縮件52之第一推動壁522接合,牽縮件52能沿垂直於縱軸的方向在靠近缺槽552的第三位置(如第5圖所示)與遠離缺槽552的第四位置(如第11圖所示)間位移,而二彈簧528則偏壓牽縮件52由第三位置移動至第四位置。
  圓柱型鎖具10包括與外座體535結合的一內座體542,內座體542包括沿縱向隔開的第一與第二端,以及分別具有沿縱軸隔開的一鎖接部546與一凸緣544,一第一區間548沿縱軸由第一端之端面朝第二端延伸但與第二端隔開,一第二區間550由第二端之端面沿縱軸延伸至第一區間548,一扇形的嵌合槽548A形成在凸緣544面向外座體535的面上,嵌合槽548A具有位於其底面的一螺固孔548B內座體542的第一區間548中不可轉動地固設一內襯套549,內襯套549包括由一端面沿縱軸沿伸至另一端面的且具有大孔與小孔的一軸孔554,軸孔554的大、小孔交界處形成一階面556,截面為C形的一限制槽560形成在軸孔554之大孔的內壁,限制槽560包括繞縱軸之圓周方向隔開的二限制壁560A,一固定槽558形成在限制槽560之底壁且與軸孔554之大孔連通,此外內座體542內且位於第一區間548的出口處設置一壓板593將第一區間548覆蓋。
  圓柱型鎖具10另包括樞設在內襯套549之軸孔554中的一內軸管595,內軸管595包括沿縱向隔開的一第一端部597與一第二端部599,一嵌合部598由第一端部597沿縱軸延伸,複數個凸塊形成的一擋部在內軸管595之外周面且位於第一端部597,一容置孔611由內軸管595的第一端部597沿縱軸延伸至第二端部599,,一突出部613形成在內軸管595外周緣且靠近第一端部597,一內卡合片615彈性定位地容置在內軸管595中,內卡合片615的一端位於內軸管595之外側。內軸管595的第一端部597位於內襯套549之軸孔554內,第一端部597的擋部貼靠於內襯套549之階面556,內軸管595的突出部613位於內座體542的第二區間550中,內軸管595的第二端部599位於內座體542的之外側。
  圓柱型鎖具10進一步包括一內彈簧362、一內蓋板366、一內連動環562與一內扣環368,內連動環562係套設在內軸管595之外周面且位於內座體542之第二區間550內,內連動環562包括形成在外周的一內驅動臂564以及形成在外周面的且與內軸管595之突出部613嵌合的一卡槽566,內彈簧362為一扭轉彈簧且包括二個柄364。內彈簧362套設於內連動環562之外周緣上且位於內座體542的第二區間550內,內彈簧362的二柄364各自與內連動環562之內驅動臂564卡合,且內彈簧362的二柄364各自與內座體542之第二區間550內表面卡合(圖未示),如此當內軸管595樞轉時會帶動內連動環562之內驅動臂564偏壓其中一柄364樞轉,而另一柄364保持不動,產生使內軸管595復位的彈力。內蓋板366套設在內軸管595的外周緣上,且將內座體542的第二區間550端口封閉,防止內彈簧362脫離第二區間550。內扣環368扣設於內軸管595的外周圍上並位於內座體542之外,且內扣環368抵靠在內蓋板366的外側,如此,內軸管595無法沿縱軸脫離內座體542。
  依據圖式所示,圓柱型鎖具10進一步包括安裝於內軸管595之容置孔611中的一上鎖驅動裝置617,上鎖驅動裝置617包括可拆卸地結合的一第一殼體619與一第二殼體631,第一及第二殼體619、631共同區隔出位於內部的一第一容室635與一第二容室637,以及位於第一及第二殼體619、631外周面且沿垂直於縱軸之徑向延伸的一延伸臂633,第一及第二殼體619、631係容置於內軸管595之容置孔611內,且延伸臂633與內襯套549之固定槽558嵌合,如此,當內軸管595轉動時,第一及第二殼體619、631不會轉動。
  上鎖驅動裝置617具有的一馬達639安裝於第一容室635中,延伸出馬達639外之一轉軸的末端結合一齒輪651,與馬達639電連接的一導線640經由延伸臂633穿出第一及第二殼體619、631外側,上鎖驅動裝置617具有的一減速機構653安裝於第二容室637內,減速機構653與齒輪651齒合,如此,馬達639運轉時透過減速機構653降低轉速地驅動減速機構653的一驅動軸655轉動。
  依據圖式所示,上鎖驅動裝置617進一步包括與減速機構653之驅動軸655結合而的一連接軸657,連接軸657包括沿縱軸隔開的一連接端659與一驅動端671,以及在連接端659與驅動端671之間延伸的一中間段673,一軸接段674由驅動端671之端面沿縱軸延伸,一套接孔677沿縱軸由連接端659朝中間段673延伸但與之隔開,一銷孔679沿垂直於縱軸的徑向由連接端659之外周面延伸通過銷孔679,一螺紋段675形成在驅動端671的外周面。連接軸657的套接孔677與減速機構653之驅動軸655套接,一連結銷691插入銷孔679中,如此連接軸657與驅動軸655一起繞縱軸轉動。
  依據圖式所示,上鎖驅動裝置617進一步包括一套筒715、一軸承693與一推動環695,其中套筒715包括沿縱軸隔開的一內端717與一外端719,一凹室731沿縱軸由內端717朝外端719延伸但與之隔開,一容置孔733沿縱軸由凹室731之底壁沿縱軸朝外端719延伸但與之隔開,容置孔733包括形成在內周面且沿縱軸延伸的二個導槽735,造成容置孔733的截面形狀為非圓形,凹室731與容置孔733的交界處形成一階面736,此外一穿孔737沿縱軸由套筒715之外端719朝內端717延伸至容置孔733。推動環695具有與套筒715之容置孔733相同的截面形狀,推動環695進一步包括形成在中央的一螺孔,推動環695係可滑動地容置於套筒715的容置孔733中,此外軸承693則安裝於套筒715的凹室731內並貼靠於階面736上。連接軸657之驅動端671係穿入套筒715之容置孔733內,造成連接軸657之中間端673與軸承693樞接,且螺紋段675與推動環695之螺孔699螺接,此外連接軸657之外周面且位於套筒715外側結合貼靠於軸承693的一扣環,因而軸承693無法沿縱軸脫離套筒715。
  一第一彈簧711容置在套筒715之容置孔733與連接軸657之間且位於軸承693與推動環695之間,與第一彈簧711完全相同的一第二彈簧713容置在套筒715之容置孔733與連接軸657之間且位於推動環695與容置孔733的底壁之間,第一及第二彈簧711、713具有相同的彈性係數且具有沿縱軸相同的長度,如此在外受外力的自然狀態下,推動環695沿縱軸大致位於套筒715之容置孔733的中央。
  依據圖式所示,上鎖驅動裝置617進一步包括一帶動件739、一限制件757以及一第三彈簧755,帶動件739包括一樞部751以及沿垂直於縱軸之徑向由樞部751之外周延伸的一腿部753,限制件757包括一頭部759以及外徑小於頭部759的一桿部771,一軸孔773由頭部759沿縱軸延伸至桿部771的末端。帶動件739係安裝於套筒715之外端719外側且樞部751與穿孔737對齊,限制件757之桿部771係穿過帶動件739之樞部751且固設在套筒715之穿孔737中,此外,連接軸657之連接段674可轉動且可沿縱軸位移容置在軸孔773內,如此帶動件739繞桿部771相對限制件757與套筒715轉動,第三彈簧755係套設在限制件757之桿部771的外周且位於帶動件739的樞部751與限制件757之頭部759之間,第三彈簧755偏壓帶動件739的樞部751抵靠套筒715之外端719,造成帶動件739之樞部751與套筒715之外端719的端面之間產生摩擦阻力,套筒715受到軸承693及連接軸657之軸接段674支撐,因而造成套筒715的縱軸與連接軸657的縱軸重疊,確保連接軸657轉動時螺紋段675能夠確實與推動環695的螺孔699嚙合。
  圓柱型鎖具10包括的一抵壓件568安裝於內座體542之第一區間548中,抵壓件568包括由抵壓件568之外周緣沿垂直於縱軸之徑向延伸的一抵壓塊570,一通孔576沿縱軸由抵壓件568的第一側延伸至抵壓件568的第二側,一嵌合槽574形成在抵壓件568之第一側,一帶動耳572形成在抵壓件568之第二側且沿垂直於縱軸之徑向凸出抵壓件568之外周圍。內軸管595之嵌合部598與抵壓件568之嵌合槽574嵌合,如此抵壓件568與內軸管595一起繞縱軸樞轉,此外抵壓件568之抵壓塊570位於內襯套549之限制槽560內,抵壓件568的帶動耳572沿縱軸位於內座體542之第一區間548之外側且與牽縮件52之第二推動壁524接合,此外通孔576提供連接軸657穿過的空間。
  圓柱型鎖具10包括安裝於內座體542之嵌合槽548A中的一承座338,承座338包括的一固設壁340具有沿縱軸隔開的第一與第二面,一鎖孔350由固設壁340之第一面延伸至第二面,一卡合部344形成在固設壁340的第一面,卡合部344包括沿垂直於縱軸之一軸向隔開的第一及第二側面,一卡槽346由卡合部344之第一側面延伸至第二側面,承座338進一步包括由固設壁340之第二面延伸的一定位柱348,另外,一限位柱352形成在承座338之側壁,進一步,一缺口342形成在承座338之另一側壁且位置靠近定位柱348。承座338嵌設在內座體542之嵌合槽548A中,承座338以一螺固件354穿過固設壁340鎖入內座體542的螺固孔548B中,將承座338鎖固在內座體542的嵌合槽548A中,上鎖驅動裝置617之導線640嵌合在卡合部344的卡槽346中固定,以防止導線640因扭轉而損毀。
  圓柱型鎖具10包括安裝在承座338上的一如微動開關構成的一偵測件356,偵測件356安裝在承座338的固設壁340上且包括可被觸壓的一壓桿358。詳細地說,偵測件356固定於承座338之固設壁340上且定位柱348穿入偵測件356的一孔內,一鎖固件360穿過偵測件356鎖固在承座338之鎖孔350上,如此偵測件356穩固的固定於承座338上,且壓桿358與抵壓件568的抵壓塊570對齊且被觸壓,偵測件356與一防盜系統380電性連接。
  圓柱型鎖具10包括一內把手11、一內飾蓋12與一內鎖板16,其中內鎖板16鎖接於內座體542的鎖接部546上,而內飾蓋12套設在內鎖板16外周圍而覆蓋內座體542的鎖接部546,內把手11包括一定位槽110,內把手11套設於內軸管595的第二端部599上,且內卡合片615的末端穿過內軸管595嵌入內把手11的定位槽110中,因而,內把手11無法沿縱軸從內軸管595脫離,當內把手11繞縱向樞轉時,內軸管595與內把手11透過內卡合片615一起轉動,藉此構成由內把手11操作的內操作裝置22。
  內座體542之凸緣544抵靠在外座體535的第一部分537端面上,二螺絲379穿過內座體542之凸緣544鎖入外座體535之第一部分537中,將外座體535與內座體542結合,此外,上鎖驅動裝置617之套筒715的外端719、限制件757、第三彈簧755以及帶動件739係位於撥動件230A之空間232內,且帶動件739的腿部753位於撥動件230A的限位槽234、外軸管41之通道416中以及內襯套557之限位槽571內,因此當轉動外把手31連動外軸管41時,外軸管41之通道416的內壁係抵壓帶動件739之腿部753樞轉,而內襯套557之限位槽571則透過帶動件739限制外軸管41可轉動的角度(如第7、8圖所示,大約60 ),此外,當連接軸657轉動時,由於外軸管41限制帶動件739無法轉動,因而帶動件739之樞部751與套筒715之外端719之間的摩擦阻力防止套筒715及推動環695與連接軸657一起轉動,如此,連接接軸657係透過螺紋段675移動推動環695沿縱軸位移,進一步造成帶動件739在第一位置(如第5圖所示)與第二位置(如第9圖所示)之間位移,此外,當外軸管41轉動時係連動帶動件739一起樞轉。
  用來安裝圓柱型鎖具10的一門370具有沿縱軸隔開的一外側面372與一內側面374,以及在內、外側面374、372之間延伸的一側端面375,門370另外包括由外側面372延伸至內側面374的一安裝空間376,門370更包括在垂直於縱軸的方向由側端面375延伸至安裝空間376的一橫孔377。圓柱型鎖具10的內、外座體542、535安裝於門370的安裝空間376中,外座體535的第二部分539伸出安裝空間376外側且位於門370之外側面372,內座體542的鎖接部546穿出安裝空間376外且位於門370內側面374,內鎖板16抵靠於門370之內側面374上,內把手11位於門370之內側面374。
  圓柱型鎖具10包括一外飾蓋32、一外鎖板36與一迫緊環37,二安裝棒361與外鎖板36結合。外鎖板36套設在外座體535的第二部分539上,且外鎖板36的安裝棒361穿入門370中,二螺絲7穿過內鎖板16鎖入各安裝棒361之螺孔中,將內、外鎖板16、36分別固定在門370的內、外側面374、372,因而,內、外座體542、535固定在門370上,迫緊環37螺接在外座體535的第二部分539且抵壓外鎖板36,外飾蓋32套設在外鎖板36外,迫緊環37及外座體535的第二部分539位於外飾蓋32內側。
  圓柱型鎖具10另外包括一外把手31與一鎖心34,外把手31包括一定位孔311,鎖心34包括沿縱軸延伸的一尾片341。鎖心34套設在外把手31中,外把手31與外軸管41的第二端414套接且外卡合片420的末端嵌入外把手31的定位孔311中,因而,外把手31無法沿縱軸脫離外軸管41,當外把手31繞縱軸樞轉時,連動外軸管41與外把手31一起轉動,鎖心34的尾片341穿過撥動件230A與從動件246連動地結合,當鎖心34以鑰匙轉動時,尾片341能帶動從動件246一起繞縱軸樞轉,藉此構成由外把手31操作的一外操作裝置20。
  圓柱型鎖具10包括的一鎖閂裝置5具有在伸出門370外的一上閂位置與內縮入門370內的一解閂位置間位移之一閂頭51,鎖閂裝置5另包括位於其內端的一卡接部510。鎖閂裝置5安裝於門370的橫孔377中且閂頭51位於側端面375外側,以及卡接部510穿過外座體535的缺槽552與牽縮件52的連接端526連動地結合。
  現在,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圓柱型鎖具10的基本架構已說明,圓柱型鎖具10的操作和優點可以加以說明和理解,特別是,為了方便說明,係假設門370是關閉的狀態,且圓柱型鎖具10是處於未被操作的狀態(如第5圖所示),如此,內、外把手11、31在水平位置,牽縮件52位於第三位置,閂頭51位於上閂位置,帶動件739位於第一位置,帶動件739的凸伸部256容置於大槽道236內,且防盜系統380被啟動,抵壓件568的抵壓塊570觸壓偵測件356的壓桿358(如第7圖所示)。
  由於大槽道236之弧長大於外把手31及外軸管41在圓周方向轉動的角度(約與水平位置夾60 ),當帶動件739轉動,帶動件739可以只在大槽道236內轉動不會驅動撥動件230A,因為撥動件230A未轉動,牽縮件52被二彈簧528抵靠維持在靠近外座體535之缺槽552的第三位置上,鎖閂裝置5的閂頭51維持在上閂位置,這樣的狀態下,轉動外把手31為不連動撥動件230A的空行程,此外,外把手31樞轉外軸管41會同時扭轉外彈簧258,使外彈簧258產生使外把手31復位的彈性力,使外把手31在外力釋放後能夠自動復位。
  當供電系統378對上鎖驅動裝置617供電後,上鎖驅動裝置617之馬達639正轉透過減速機構653連動連接軸657旋轉,由於連接軸657之軸接段674與限制件757的軸孔773可沿縱軸滑動地樞接,因而允許連接軸657相對限制件757旋轉,當連接軸657旋轉時由於套筒715與帶動件739之間的摩擦阻力,造成套筒715及推動環695不會與連接軸657一起轉動,進一步連接軸657之螺紋段675旋轉造成推動環695沿縱軸朝靠近內座體542的方向位移,推動環695透過第二彈簧713抵壓套筒715沿縱軸朝靠近內座體542位移,由於連接軸657的軸接段674與限制件757之軸孔773可沿縱軸滑動地書接,因而允許帶動件739由第一位置(如第5圖所示)位移至第二位置(如第9圖所示),帶動件739的凸伸部256容置於小槽道238內,在此狀態下,當繞縱軸轉動外把手31,外軸管41因為外卡合420限制而與外把手31一起轉動,通道416之壁面抵壓帶動件739的腿部753,所以帶動件739與外把手41一起轉動,帶動件739的腿部753抵壓小槽道238的周圍壁,如此撥動件230A與帶動件739繞縱軸一起轉動,撥動件230A的連動耳240推抵牽縮件52的第一推動壁522,並且從而造成牽縮件52由第三位置(如第5圖所示)位移至第四位置(如第11圖所示),並使閂頭51位移至解閂位置(如第11圖所示),在這樣的狀態下,當外把手31轉動時門370解鎖且可被開啟,圓柱型鎖具10組裝成該圓柱型鎖具10在上鎖驅動裝置617通電後為解鎖狀態且可操作外把手31開門370。
  當帶動件739位於第二位置時,對上鎖驅動裝置617供電造成馬達639逆轉,推動環695沿縱軸朝靠近內座體542位移,進一步以第一彈簧711抵壓軸承693端面造成套筒715沿縱軸朝靠近內座體542位移,因而帶動件739由第二位置位移至第一位置。
  此外,無論帶動件739位於第一或第二位置都可利用轉動內操作裝置22之內把手11開啟門370,詳細地說,當繞縱軸樞轉內把手11時,內軸管595被內卡合片615連動而與內把手11一起樞轉,如此,內軸管595的嵌合部598推動抵壓件568之嵌合槽574的周圍壁,造成抵壓件568與內軸管595一起樞轉,抵壓件568的帶動耳572推動牽縮件52由第三位置沿徑向位移至第四位置(如第11圖所示),牽縮件52的第一推動壁522也遠離連動耳240,牽縮件52的連接端526拉動鎖閂裝置5的卡接部510,因而,閂頭51由上閂位置沿垂直於軸向的徑向位移至解閂位置,同時抵壓件568的抵壓塊570脫離偵測件356的壓桿358(如第13圖所示),此外,抵壓件568的抵壓塊570抵靠在內襯套549之限制槽560的限制壁560A,以限制內把手11樞轉的角度,此外,偵測件356之壓桿358被阻擋在承座338之限位柱352內,這樣,防止偵測件356的壓桿358妨礙抵壓件568復位,此外,當內軸管595轉動後連動內連動環536,內彈簧362被內驅動臂564扭轉,當內把手11被釋放提供內把手11復位的彈力。
  本發明的圓柱型鎖具10將偵測件356與抵壓件568安裝於內操作裝置22,這樣,防盜系統380能夠偵測圓柱型門鎖10是否被由內操作裝置22開啟,偵測件356與防盜系統380與使用情境的不同能有不同的配置方式,例如使用於大空間的賣場中客戶不能進出只有員工才能使用的限制區域,這樣,因此需要安裝能偵測門370是由內操作裝置22開啟的鎖具,當防盜系統380啟動且門370被由內操作裝置22一側開啟時,防盜系統380將會產生警示效果,以通知大賣場工作人員可能有顧客誤闖管制區域。
  第15、16圖顯示本創作之圓柱型鎖具10的第二實施例,詳細地說,第二實施例之圓柱型鎖具10包括一個撥動件230B,其基本上與撥動件230A大致相同,除了撥動件230B之大槽道236延伸至第一端的端面且沿縱軸位於小槽道238與連動耳240之間之外,詳細地說,腿部753的寬度只比撥動件230B之小槽道238之弧的圓周方向略小,此外,腿部753的寬度比撥動件230B之大槽道236之弧的圓周方向還小,撥動件230B之大槽道236在圓周方向的弧長與撥動件230A之大槽道236的弧長相同,撥動件230B之小槽道238在圓周方向的弧長最佳與撥動件230A之小槽道238的弧長相同。
  第二實施例之圓柱型鎖具10的操作說明如下,為了方便說明,假設門370是關閉的狀態,且圓柱型鎖具10是處於未被操作的狀態(內、外把手11、31位於水平位置),牽縮件52位於第三位置,閂頭51位於上閂位置,,帶動件739位於第二位置且腿部753容置於撥動件230B之小槽道238內(如第16圖所示)。
  由於撥動件230B小槽道238只比與帶動件739的腿部753的寬度稍大,轉動外把手31,外軸管41被外卡合片420連動而與外把手31一起樞轉,帶動件739將會與外軸管41一起樞轉,並帶動撥動件230B樞轉,使得牽縮件52位移至第四位置讓鎖閂裝置5的閂頭51位移至解閂位置。
  當供電系統378對上鎖驅動裝置617之馬達639供電後,上鎖驅動裝置617之馬達639透過減速機構653帶動連接軸657轉動,推動環695以第二彈簧713推動套筒715沿縱軸朝靠近內座體542位移,如此,帶動件739由第二位置(如第16圖所示)位移至第一位置(如第17圖所示),帶動件739的腿部753位於撥動件230B之大槽道236中,在這樣的狀態下,當繞縱軸轉動外把手31,由於撥動件230B之大槽道236之弧大於外把手31及外軸管41在圓周方向轉動的角度(約與水平位置夾60 ),當帶動件739轉動,帶動件739只會在大槽道236內樞轉不帶動撥動件230B,由於撥動件230B沒有轉動,牽縮件52被各彈簧528偏壓在第三位置,鎖閂裝置5的閂頭51保持在上閂位置。
第二實施例之圓柱型鎖具10的內操作裝置22之操作與第一實施例之圓柱型鎖具10相同。
  值得注意的是,如第1~16圖所示之第一與第二實施例的圓柱型鎖具10操作外把手31在圓柱型鎖具10處於上鎖狀態時都是空轉。
  在第一至第二的任一實施例中,圓柱型鎖具10是處於上鎖或解鎖狀態,可以利用一鑰匙操作外操作裝置20之鎖心34開啟門370,詳細地說,當轉動鑰匙,鎖心34的尾片341旋轉造成從動件246轉動,隨後從動件246之抵靠壁250抵壓撥動件230A或撥動件230B的從動銷244,進一步轉動鎖心34驅使撥動件230A或撥動件230B經由從動件246被從動銷244推動,牽縮件52由第三位置位移至第四位置且閂頭51由上閂位置位移至解閂位置。
  另外第一與第二的任一實施例中,上鎖驅動裝置617具有防止馬達639被卡死而無法運轉的保護設計,詳細地說,並配合參閱第14圖所示,假設第一實施例之圓柱型鎖具10以鑰匙轉動鎖心34或轉動內把手11操作閂頭51位移至解閂位置,在這樣的情況下若有第三人以遠端操作上鎖驅動裝置617設定上鎖功能時,由於帶動件739之腿部753被撥動件230A之大槽道236的內壁阻擋無法沿縱軸位移(帶動件739位於第一位置),如此,連接軸657轉動時,套筒715受限於帶動件739也無法沿縱軸位移,因而套筒715保持不動,但推動環695仍沿縱軸朝靠近內座體542位移且壓縮第一彈簧711(如第14A圖所示)。相同的情況也適用於第二實施例之圓柱型鎖具10,當以鑰匙或內把手11操作撥動件230B轉動操作閂頭51內縮至解閂位置後,有第三人以遠端操作上鎖驅動裝置617設定上鎖功能,帶動件739被撥動件230B之大槽道236之內壁阻擋無法沿縱軸朝靠近外座體535位移(圖未顯示),因而套筒715保持不動,推動環695則沿縱軸朝靠近外座體535位移且壓縮第二彈簧713。如此,上鎖驅動裝置617的不會因為帶動件739及套筒715無法沿縱軸位移的情況下馬達639被卡死無法轉動。
  本創作之圓柱型鎖具10透過上鎖驅動裝置617之馬達639驅動帶動件739位移,而達到將圓柱型鎖具10設定為上鎖或解鎖功能,當發生無法供電給馬達639的情況時,圓柱型鎖具10能夠保持在本來就已設定的上鎖功能或解鎖功能,詳細地說,當圓柱型鎖具10設定為上鎖功能後發生斷電情況,圓柱型鎖具10的馬達639不會驅動帶動件739位移,因此圓柱型鎖具10不會由上鎖功能轉變成解鎖功能,同樣地,當圓柱型鎖具10設定為解鎖功能後發生斷電情況,圓柱型鎖具10也不會由解鎖功能轉變為上鎖功能。
  此外,上鎖驅動裝置617之套筒715係受第一或第二彈簧711、713推動產生位移,當帶動件739及套筒715卡住無法位移時,連接軸657轉動仍可連動推動環695壓縮第一或第二彈簧711、713位移,防止馬達639通電後無法運轉的問題發生,如此能夠降低馬達639損壞的機率。
  再者,套筒715受到軸承693與連接軸657之軸接段674支撐,因而套筒715的縱軸保持與連接軸657之縱軸重疊,進一步確保連接軸657轉動時螺紋段675得以順利地與推動環695的螺孔699嚙合,造成推動環695得以確實地被連接軸657推動。
  本創作的基本教導已加以說明,對具有本領域通常技能的人而言,許多延伸和變化將是顯而易知者。舉例言之,例如上鎖驅動裝置617可以不包括第三彈簧755與限制件757,如此帶動件739直接樞接於套筒715的外端719外側,而套筒715的外周面沿縱軸設置一縱向槽,並且在撥動件230A、230B之空間232的內壁對應縱向槽處設置一端穿入縱向槽內的銷,如此在撥動件230A、230B不轉動的情況下連接軸657旋轉即無法造成推動環695與套筒715一起旋轉,進一步連動軸657旋轉造成套筒715及帶動件739沿縱軸在第一與第二位置之間位移。或者,套筒715之容置733孔可以不包括各導槽735,例如容置孔733的內周壁可以形成沿縱軸延伸的凸條,而推動環695的外周面形成對應凸條的凹槽,如此推動環695也無法相對套筒715旋轉。
  再者,上鎖驅動裝置617可以不包括第一及第二殼體619、631,如此馬達639及減速機構653可以直接固定在內軸管595之容置孔611內,雖然馬達639與減速機構653因此與內軸管595一起轉動,但並不影響馬達639及減速機構653驅動帶動件739在第一及第二位置之間位移的功能。
  由於說明書揭示的本創作可在未脫離本創作精神或大體特徵的其它特定形式來實施,且這些特定形式的一些形式已經被指出,所以,說明書揭示的實施例應視為舉例說明而非限制。本創作的範圍是由所附的申請專利範圍界定,而不是由上述說明所界定,對於落入申請專利範圍的均等意義與範圍的所有改變仍將包含在其範圍之內。
617‧‧‧上鎖驅動裝置
619‧‧‧第一殼體
631‧‧‧第二殼體
633‧‧‧延伸臂
635‧‧‧第一容室
637‧‧‧第二容室
639‧‧‧馬達
640‧‧‧導線
651‧‧‧齒輪
653‧‧‧減速機構
655‧‧‧驅動軸
657‧‧‧連接軸
659‧‧‧連接端
671‧‧‧驅動端
673‧‧‧中間段
675‧‧‧螺紋段
677‧‧‧套接孔
679‧‧‧銷孔
691‧‧‧連結銷
693‧‧‧軸承
695‧‧‧推動環
699‧‧‧螺孔
711‧‧‧第一彈簧
713‧‧‧第二彈簧
715‧‧‧套筒
717‧‧‧內端
719‧‧‧外端
731‧‧‧凹室
733‧‧‧容置孔
735‧‧‧導槽
736‧‧‧階面
737‧‧‧穿孔
739‧‧‧帶動件
751‧‧‧樞部
753‧‧‧腿部
755‧‧‧第三彈簧
757‧‧‧限制件
759‧‧‧頭部
771‧‧‧桿部

Claims (4)

  1. 一種可電動上鎖的圓柱型鎖具包括:
    一外座體(535),包括沿縱軸隔開的一第一部份(537)與一第二部分(539),一第一容室(551)沿縱軸由第一部分(537)之端面朝第二部分(539)之端面延伸但與之隔開,一第二容室(553)沿縱軸由第二部分(539)之端面朝第一容室(551)延伸但與之隔開,一軸孔(559)沿縱軸在第一與第二容室(551、553)之間延伸,外座體(535)係要被安裝於一門(370)之一安裝空間(376)中;
    一外軸管(41),可轉動地容置於外座體(535)之軸孔(559)中,外軸管(41)包括沿縱軸隔開的一第一端(412)與一第二端(414),一通道(416)沿縱軸由外軸管(41)之第一端(412)朝外軸管(41)之第二端(414)延伸但與之隔開,外軸管(41)之第一端(412)面向外座體(535)之第一容室(551),外軸管(41)之第二端(414)位於外座體(535)之外側;
    一撥動件(230A、230B)具有沿縱軸隔開的一第一端與一第二端,一空間(232)沿縱軸由撥動件(230A、230B)之第一端朝撥動件(230A、230B)之第二端延伸但與之隔開,一限位槽(234)沿縱軸由撥動件(230A、230B)之第一端的端面朝撥動件(230A、230B)之第二端延伸但與之隔開且與撥動件(230A、230B)之空間(232)連通,撥動件(230A、230B)之限位槽(234)包括相互連通的一大槽道(236)與一小槽道(238),撥動件(230A、230B)之各大與小槽道(236、238)沿著繞縱軸的圓周方向延伸,大槽道(236)具有在圓周方向的第一弧,小槽道(238)具有在圓周方向較第一弧小的第二弧,撥動件(230A、230B)進一步包括與撥動件(230A、230B)之限位槽(234)在垂直於縱軸之徑向隔開的一連動耳(240),撥動件(230A、230B)可轉動地容置於外軸管(41)中,限位槽(234)與外軸管(41)之通道(416)對齊且連動耳(240)位於外軸管(41)外側並容置在外座體(535)之第一容室(551)中;
    一外把手(31)連接於外軸管(41)之第二端(414),因而外把手(31)與外軸管(41)一起轉動;
    一牽縮件(52)容置於外座體(535)之第一容室(551)中,嵌縮件(52)與撥動件(230A、230B)之連動耳(240)可操作地連結,牽縮件(52)可沿垂直於縱軸之方向在第三位置與第四位置之間位移,一閂頭(51)與牽縮件(52)可操作地連結且在位於門(370)之外側的上閂位置與位於門(370)內側之解閂位置之間位移;
    一內座體(542)與外座體(535)接合且面向第一容室(551),內座體(542)包括沿縱軸隔開的第一與第二端,內座體(542)包括一軸孔(554),內座體(542)係要被安裝於門(370)之安裝空間(376)中;
    一內軸管(595)可轉動地容置於內座體(542)之軸孔(554)中,內座體(542)包括沿縱軸隔開的一第一端部(597)與一第二端部(599),一容置孔(611)沿縱軸由第一端部(597)延伸至第二端部(599),一嵌合部(598)沿縱軸由內軸管(595)之第一端部(597)延伸,內軸管(595)之第二端部(599)位於內座體(542)外側;
    一馬達(639)固定於內軸管(595)之容置孔(611)內;
    一減速機構(653),固定於內軸管(595)之容置孔(611)內且與馬達(639)連動地結合,減速機構(653)包括被馬達(639)驅動而旋轉的一驅動軸(655);
    一連接軸(657),包括沿縱軸隔開且與減速機構(653)之驅動軸(655)套接的一連接端(659)以及驅動端(671),連接軸(657)進一步包括沿縱軸在連接端(659)與驅動端(671)之間延伸的一中間段(673),一螺紋段(675)形成在驅動端(671)之外周面;
    截面非圓形的一推動環(695),包括與連接軸(657)之螺紋段(675)螺接的一螺孔(699),當連接軸(657)旋轉時,推動環(695)係沿縱軸位移;
    一套筒(715),套設於推動環(695)與連接軸(657)之驅動端(671)外周圍且不可隨著連接軸(657)一起轉動,套筒(715)包括沿縱軸隔開的一內端(717)與外端(719),一凹室(731)沿縱軸由內端(717)朝外端(719)延伸但與之隔開,截面非圓形的一容置孔(733)沿縱軸由凹室(731)之底面朝外端(719)延伸但與之隔開,推動環(695)係不可轉動地容置於容置孔(733)中,套筒(715)之外端(719)穿入撥動件(230A、230B)之空間(232)內;
    一軸承(693),安裝在套筒(715)的凹室(731)內且與連接軸(657)之中間段(673)樞接;
    一第一彈簧(711),安裝在套筒(715)之容置孔(733)與連接軸(657)之間且位於推動環(695)與軸承(693)之間;
    與第一彈簧(711)相同的一第二彈簧(713)安裝在套筒(715)之容置孔(733)與連接軸(657)之間且位於推動環(695)與容置孔(733)之底壁之間;
    一帶動件(739),樞設於套筒(715)之外端(719)上且一起移動,帶動件(739)包括容置於撥動件(230A、230B)其中一者之限位槽(234)內以及外軸管(41)之通道(416)內的一腿部(753),帶動件(739)係隨著套筒(715)沿縱軸在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之間位移,當外軸筒(41)轉動時係連動帶動件(739)之腿部(753)一起旋轉;
    一內把手(11)連接於內軸管(595)之第二端部(599),因而內把手(11)與內軸管(595)起轉動;
    當帶動件(739)位於第一位置時,帶動件(739)的腿部(753)位於撥動件(230A、230B)之大槽道(236)內;
    當帶動件(739)位於第二位置時,帶動件(739)的腿部(753)位於撥動件(230A、230B)之小槽道(238)內;
    當帶動件(739)位於第一位置時,連接軸(657)正向轉動係造成推動環(695)以第一或第二彈簧(711、713)的任意一者推動套筒(715)沿縱軸推動帶動件(739)由第一位置位移至第二位置,
    當帶動件(739)位於第二位置時,連接軸(657)反向轉動係造成推動環(695)以第一或第二彈簧(711、713)的另一者推動套筒(715)沿縱軸推動帶動件(739)由第二位置位移至第一位置,
    當帶動件(739)位於第一位置,腿部(753)容置於撥動件(230A、230B)之大槽道(236)時,轉動外把手(31)造成帶動件(739)之腿部(753)在撥動件(230A、230B)之大槽道(236)內轉動,撥動件(230A、230B)與閂頭(51)沒有移動,
    當帶動件(739)位於第二位置,腿部(753)容置於撥動件(230A、230B)之小槽道(238)時,轉動外把手(31)造成帶動件(739)與撥動件(230A、230B)一起轉動,閂頭(51)由上閂位置位移至解閂位置。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可電動上鎖的圓柱型鎖具,其中,套筒(715)之容置孔(733)進一步包括形成在內周面且沿縱軸由凹室(731)之底面延伸至容置孔(733)之底面的一導槽(735),推動環(695)的外周面形成可滑動地容置在導槽(735)中的一凸部,造成推動環(695)可滑動地與套筒(715)結合且不可相對套筒(715)轉動。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可電動上鎖的圓柱型鎖具,進一步包括:
    一限制件(757)固設於套筒(715)之外端(719)外側,限制件(757)包括末端穿過帶動件(739)且固定於套筒(715)之外端(719)的一桿部(771),以及外徑大於桿部(771)的一頭部(759);
    一第三彈簧(755)套設在限制件(757)之桿部(771)的外周圍且位於帶動件(739)與限制件(757)之頭部(759)之間,第三彈簧(755)偏壓帶動件(739)抵靠於套筒(715)之外端(719)的端面,因而帶動件(739)與套筒(715)之間的摩擦阻力大於連接軸(657)轉動時推動環(695)施加於套筒(715)之扭力,造成套筒(715)與推動環(695)不會隨著連接軸(657)一起轉動。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可電動上鎖的圓柱型鎖具,其中限制件(757)進一步包括形成在桿部(771)端面的一軸孔(773),一軸接段(674)沿縱軸形成在連接軸(657)之驅動端(671)的端面上,軸接段(674)可轉動且可沿縱軸滑動地安裝於限制件(757)的軸孔(773)中,允許帶動件(739)及限制件(757)一起沿縱軸在第一與第二位置之間位移。
TW103203632U 2014-03-04 2014-03-04 可電動上鎖的圓柱型鎖具 TWM4805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03632U TWM480578U (zh) 2014-03-04 2014-03-04 可電動上鎖的圓柱型鎖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03632U TWM480578U (zh) 2014-03-04 2014-03-04 可電動上鎖的圓柱型鎖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80578U true TWM480578U (zh) 2014-06-21

Family

ID=513958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203632U TWM480578U (zh) 2014-03-04 2014-03-04 可電動上鎖的圓柱型鎖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4805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35143B2 (en) Cylindrical lock with automatic electronic locking function
US5177987A (en) Key-in-lever type door lock used for handicapped people
US9371671B2 (en) Lockable lockset operable by either axial or rotational knob movement
US6851287B1 (en) Lock having a quick unlocking function
US6412318B1 (en) Electric cylindrical lock unlockable by a key
US6601270B2 (en) Fitting for a window or door
US7076977B2 (en) Lock assembly
US20170016252A1 (en) Door handle
KR101871838B1 (ko) 디지털 도어락
US8051689B1 (en) Cylindrical lock with automatic electronic locking function
JP5982440B2 (ja) 扉のポップアウト型ロックハンドル装置
US11525279B2 (en) Handle device
GB2492829A (en) Double lock cylinder with key cylinder, thumbturn, and mis-alignment clutch
KR101533194B1 (ko) 도어 래치 어셈블리
CN108193954B (zh) 一种柜门锁止装置及储物柜
KR200447937Y1 (ko) 강제해정 방지수단이 마련된 내측 손잡이
US20150345178A1 (en) Cylinder lock device
TWM480578U (zh) 可電動上鎖的圓柱型鎖具
KR20110008451U (ko) 클러치 구조를 갖는 문 잠금장치
KR20110009790U (ko) 오링 내장형 동력 전달수단을 구비한 패닉 기능을 갖는 도어록
KR20140004895U (ko) 슬립 기능을 갖는 회전동력 전달 구조체가 장착된 도어록
TWI811850B (zh) 電子圓筒鎖
US20210230909A1 (en) Security lock
TWI815529B (zh) 電動控制門鎖
GB2226359A (en)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lockable handle assembli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K4K Expiration of patent term of a granted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