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79780U - 可折疊健美輪 - Google Patents

可折疊健美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79780U
TWM479780U TW103201372U TW103201372U TWM479780U TW M479780 U TWM479780 U TW M479780U TW 103201372 U TW103201372 U TW 103201372U TW 103201372 U TW103201372 U TW 103201372U TW M479780 U TWM479780 U TW M479780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rotating rod
bearing
ring
roll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2013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ui-Ching Huang
Original Assignee
Jui-Ching Hua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ui-Ching Huang filed Critical Jui-Ching Huang
Priority to TW1032013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79780U/zh
Priority to CN201420234509.8U priority patent/CN203842248U/zh
Publication of TWM4797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79780U/zh

Links

Landscapes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 Toys (AREA)

Description

可折疊健美輪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健美輪,尤指一種可以折疊方式縮小體積,以方便收納及攜帶的健美輪。
習知健美輪一般係由至少一滾輪及一軸桿所組成,其中該滾輪中心設有一軸承,該軸桿係緊套設於軸承內圈,並突出於滾輪的兩端,分別形成二對稱把手,讓使用者以雙手握住該二把手,並以跪姿在地面上前後反覆滑移該滾輪,使滾輪相對於該軸承內圈及軸桿轉動,以達到對腹肌拉伸鍛鍊的健身功效。
但習知健美輪的軸桿均以穿設方式固定在軸承內圈,無法拆解,以致於習用健美輪在不使用時,非常佔空間。因此,已有業者針對此缺點加以改良,利用較短的軸桿穿設於軸承內圈,再於軸桿兩端和把手間設置相對應的螺紋,使突出於滾輪兩端的軸桿分別螺合一把手,讓滾輪、軸桿及把手成為可拆卸式的構件,在健美輪不使用時將其拆解收納,節省空間,亦提高其攜帶的方便性。
但健美輪的組裝及拆解步驟繁雜,耗時又費力,雖然提高了攜帶的方便性,卻也增加了使用前後組裝及拆解的麻煩,尤其對於手勁較小的女性朋友而言更是一種困擾,故現階段急需一種能夠不需拆解,並藉由簡單動作即可縮小健美輪體積,達到方便收納與攜帶功效的健美輪。
有鑑於現有技術之種種缺點以及不便之處,本創作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折疊的健美輪。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創作之可折疊健美輪,其係包括:一滾輪、一軸桿、二旋轉桿以及二握把;其中該滾輪中心設有一軸承,該軸桿係緊套設於軸承內圈,使軸桿的兩端平均突出於滾輪兩側,並於軸桿的兩端分別樞接一旋轉桿,再於旋轉桿相對於軸桿的一側連接一握把。
較佳的是,該滾輪圓心處設有一軸孔,該軸承裝設於軸孔中,並於軸承的兩相對側分別裝設有一固定片,以固定該軸承於軸孔中;另該軸承及固定片中心分別具有相對應的穿孔,供軸桿貫穿並緊套設於軸承內圈。
較佳的是,該軸桿的兩端分別形成一樞接端,該樞接端的兩相對側緣各自突出形成有二相對應的弧形柱體,並於該二弧形柱體的曲面中間形成一垂直於柱體延伸方向並貫穿該柱體的樞接孔,而該二相對應的柱體間具有一中空插槽。
較佳的是,該樞接端外緣套設有一樞接環,該樞接環為一中空環體,並於環體的曲面上設有二相對應的插孔,該二插孔分別對應於軸桿上的樞接孔;而該樞接環之環體曲面上進一步形成有一朝向遠離滾輪方向開口的缺槽,該缺槽位置對應於軸桿的中空插槽。
較佳的是,該旋轉桿朝向軸桿的一端為一板狀結構,該板狀結構插設於軸桿的中空插槽中,並於板狀結構中間形成有一開孔,其開孔位置對應於軸桿的樞接孔以及樞接環的插孔,並以一固定插銷穿設於插孔、樞接孔與開孔中,固定並樞接該軸桿與旋轉桿;另該樞接環上的缺槽位置亦與板狀結構插設位置相對應,使該旋轉桿可以固定插銷為軸心相對於軸桿折疊旋轉。
較佳的是,該旋轉桿相對於軸桿的一端為一周緣平滑的圓柱狀結構,旋轉桿朝向軸桿的一端為一周緣具有螺紋的圓柱狀結構,並朝軸桿方向突出一周緣同樣具有螺紋的該板狀結構;旋轉桿經由穿設過一套筒進而插設於軸桿的中空插槽中,且旋轉桿上的螺紋可與套筒內緣相螺合,使套筒與旋轉桿可藉由旋轉該套筒相對移動;並於軸桿之周緣平滑的圓柱狀結構上套設有一握把,並該握把選擇性地插設於套筒之相對於軸桿的一端。
最佳的是,該握把為一中空圓柱體,並於握把相對於旋轉桿的一端設有一把蓋,以密封該該中空圓柱體的內部空間。
本創作之可折疊健美輪的旋轉桿及握把可由軸桿向外延伸突出並與軸桿呈一直線排列,並該套筒藉由旋轉桿上的螺紋旋轉移動至與樞接環相接合,使旋轉桿無法相對於軸桿折疊旋轉,供使用者以雙手握住該握把,以跪姿在地面上前後反覆滑移該滾輪,使滾輪相對於該軸承內圈及軸桿轉動,達到健身的功效。
另本創作之可折疊健美輪藉由將該套筒沿旋轉桿上的螺紋旋轉朝向遠離樞接環方向移動一距離,使握把插設於套筒之相對於旋轉桿的一端,再使旋轉桿及與其相連結的握把以固定插銷為軸相對於軸桿折疊旋轉,其中該旋轉桿的板狀結構經旋轉插入樞接環的缺槽中,使旋轉桿及握把與軸桿夾一角度,形成一經摺疊的收納狀態。
綜上所述,本創作之可折疊健美輪藉由軸桿與握把間的旋轉構件設置,使軸桿與握把不僅可以呈一直線狀態,更可經由簡單彎折使軸桿與握把夾一角度,呈一收納狀態,減少健美輪所佔空間,方便其收納與攜帶。
以下請配合圖式及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創作為達成預定創作目的所採取的技術手段。
如圖1所示,並請同時參酌圖2及圖3,本創作之可折疊健美輪其包括:一滾輪10、一軸桿20、一樞接環30、一旋轉桿40、一套筒50、一固定插銷60以及一握把70。
該滾輪10圓心處設有一軸孔11,該軸孔11中裝設有一軸承12,並於軸承12的兩相對側分別裝設有一固定片13於滾輪10的截面上,以固定該軸承12於軸孔11中。
軸承12及固定片13中心分別具有相對應的穿孔121、131。
該軸桿20係貫穿軸承12及固定片13的穿孔121、131,使軸桿20緊套設於軸承12內圈,且平均突出於滾輪10兩側。而該軸桿20的兩端分別形成一樞接端21,該二樞接端21的兩相對側緣各自突出形成有二相對應的弧形柱體,並於該二弧形柱體的曲面中間形成一垂直於柱體延伸方向並貫穿弧形柱體的樞接孔211,而該二相對應的弧形柱體間具有一中空插槽212。
前述樞接環30係套設於軸桿20的二樞接端21外緣,該樞接環30為一中空環體,樞接環30的曲面上設有二相對應的插孔31,該二插孔31進一步對應於軸桿20上的樞接孔211;而該樞接環30之曲面上的二插孔31間形成一朝向遠離滾輪方向開口的缺槽32,該缺槽32位置對應於軸桿20的中空插槽212。
前述旋轉桿40相對於軸桿20的一端為一周緣平滑的圓柱狀結構,旋轉桿40朝向軸桿20的一端為一周緣具有螺紋的圓柱狀結構,並朝軸桿20方向突出一板狀結構,該板狀結構周緣同樣具有該螺紋,並經由穿設過套筒50而插設於軸桿20的中空插槽212中。
上述旋轉桿40上的螺紋可與套筒50內緣相螺合,使套筒50與旋轉桿40可藉由旋轉該套筒50相對移動。
另於突出於旋轉桿40的板狀結構中間形成有一開孔41,其開孔41位置對應於軸桿20的樞接孔211以及樞接環30的插孔31,並以一固定插銷60穿設於樞接孔211、插孔31與開孔41中,以固定並樞接該軸桿20、樞接環30以及旋轉桿40。另該樞接環30上的缺槽32亦與板狀結構插設位置相對應,使該旋轉桿40可以固定插銷60為軸心相對於軸桿20折疊旋轉,並插入該缺槽32中。
前述握把70套設於旋轉桿40之周緣平滑的圓柱狀結構上,並可選擇性地插設於套筒50之相對於軸桿20的一端;該握把70為一中空圓柱體,該中空圓柱體內徑與平滑的圓柱狀結構外徑相對應,其外徑與套筒50的內徑相對應,並於握把70相對於旋轉桿40的一端設有一把蓋71,以密封該中空圓柱體的內部空間。
圖2及圖3所示為本創作之第一實施狀態,該旋轉桿40及握把70由軸桿20朝向遠離滾輪10的方向延伸突出,並與軸桿20呈一直線排列,其中該套筒50係藉由旋轉桿40上的螺紋旋轉移動至與樞接環30相接合,使旋轉桿40無法相對於軸桿20折疊旋轉,供使用者以雙手握住二握把70,並以跪姿在地面上前後反覆滑移該滾輪10,達到健身的功效。
如圖4及圖5所示,本創作之第二實施狀態為將該套筒50藉由旋轉桿40上的螺紋旋轉朝向遠離樞接環30方向移動一距離,使握把70插設於套筒50之相對於旋轉桿40的一端,並使旋轉桿40可以固定插銷60為軸,相對於軸桿20折疊旋轉一直角;其中該旋轉桿40的板狀結構經旋轉插入樞接環30的缺槽32中,使旋轉桿40及握把70平行於滾輪10的截面,形成一經摺疊的收納狀態。該經摺疊的健美輪大為縮小了其所佔空間,達到方便收納與攜帶的功效。
綜上所述,本創作之可折疊健美輪藉由軸桿與握把間的旋轉構件設置,使軸桿與握把不僅可以呈一直線排列狀態,更可經由簡單彎折使軸桿與握把呈一垂直收納狀態,減少健美輪所佔空間,方便其收納與攜帶。
以上所述僅是本創作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對本創作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創作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並非用以限定本創作,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創作技術方案的範圍內,當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作出些許更動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創作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創作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於本創作技術方案的範圍內。
10‧‧‧滾輪
11‧‧‧軸孔
12‧‧‧軸承
121‧‧‧穿孔
13‧‧‧固定片
131‧‧‧穿孔
20‧‧‧軸桿
21‧‧‧樞接端
211‧‧‧樞接孔
212‧‧‧中空插槽
30‧‧‧樞接環
31‧‧‧插孔
32‧‧‧缺槽
40‧‧‧旋轉桿
41‧‧‧開孔
50‧‧‧套筒
60‧‧‧固定插銷
70‧‧‧握把
71‧‧‧把蓋
圖1係本創作之可折疊健美輪的立體分解圖。圖2係本創作之可折疊健美輪的第一實施狀態立體圖。圖3係本創作之可折疊健美輪的第一實施狀態剖面圖。圖4係本創作之可折疊健美輪的第二實施狀態立體圖。圖5係本創作之可折疊健美輪的第二實施狀態剖面圖。
10‧‧‧滾輪
13‧‧‧固定片
20‧‧‧軸桿
21‧‧‧樞接端
212‧‧‧中空插槽
30‧‧‧樞接環
32‧‧‧缺槽
40‧‧‧旋轉桿
50‧‧‧套筒
60‧‧‧固定插銷
70‧‧‧握把
71‧‧‧把蓋

Claims (7)

  1. 一種可折疊健美輪,其係包括:一滾輪、一軸桿、二旋轉桿以及二握把;其中該滾輪中心設有一軸承,該軸桿係緊套設於軸承內圈,使軸桿的兩端平均突出於滾輪兩側,並於軸桿的兩端分別樞接一旋轉桿,再於旋轉桿相對於軸桿的一側連接一握把。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可折疊健美輪,其中該軸桿的兩端分別形成一樞接端,該樞接端的兩相對側緣各自突出形成有二相對應的弧形柱體,並於該二弧形柱體的曲面中間形成一垂直於柱體延伸方向並貫穿該柱體的樞接孔,而該二相對應的柱體間具有一中空插槽;該樞接端外緣套設有一樞接環,該樞接環為一中空環體,並於環體的曲面上設有二相對應的插孔,該二插孔分別對應於軸桿上的樞接孔;而該樞接環之環體曲面上進一步形成有一朝向遠離滾輪方向開口的缺槽,該缺槽位置對應於軸桿的中空插槽;該旋轉桿朝向軸桿的一端為一板狀結構,該板狀結構插設於軸桿的中空插槽中,並於板狀結構中間形成有一開孔,其開孔位置對應於軸桿的樞接孔以及樞接環的插孔,並以一固定插銷穿設於插孔、樞接孔與開孔中,固定並樞接該軸桿與旋轉桿;另該樞接環上的缺槽位置亦與板狀結構插設位置相對應。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可折疊健美輪,其中該旋轉桿相對於軸桿的一端為一周緣平滑的圓柱狀結構,旋轉桿朝向軸桿的一端為一周緣具有螺紋的圓柱狀結構,並朝軸桿方向突出一周緣同樣具有螺紋的該板狀結構;旋轉桿經由穿設過一套筒進而插設於軸桿的中空插槽中,且旋轉桿上的螺紋可與套筒內緣相螺合;並於軸桿之周緣平滑的圓柱狀結構外緣套設有一握把,並該握把選擇性地插設於套筒之相對於軸桿的一端。
  4.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可折疊健美輪,其中該滾輪圓心處設有一軸孔,該軸承裝設於軸孔中,並於軸承的兩相對側分別裝設有一固定片;另該軸承及固定片中心分別具有相對應的穿孔,供軸桿貫穿並緊套設於軸承內圈。
  5. 如請求項3所述之可折疊健美輪,其中該滾輪圓心處設有一軸孔,該軸承裝設於軸孔中,並於軸承的兩相對側分別裝設有一固定片;另該軸承及固定片中心分別具有相對應的穿孔,供軸桿貫穿並緊套設於軸承內圈。
  6. 如請求項3所述之可折疊健美輪,其中該握把為一中空圓柱體,並於握把相對於旋轉桿的一端設有一把蓋。
  7. 如請求項5所述之可折疊健美輪,其中該握把為一中空圓柱體,並於握把相對於旋轉桿的一端設有一把蓋。
TW103201372U 2014-01-23 2014-01-23 可折疊健美輪 TWM4797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01372U TWM479780U (zh) 2014-01-23 2014-01-23 可折疊健美輪
CN201420234509.8U CN203842248U (zh) 2014-01-23 2014-05-08 可折叠健美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01372U TWM479780U (zh) 2014-01-23 2014-01-23 可折疊健美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79780U true TWM479780U (zh) 2014-06-11

Family

ID=513950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201372U TWM479780U (zh) 2014-01-23 2014-01-23 可折疊健美輪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3842248U (zh)
TW (1) TWM479780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649521B2 (en) 2014-05-19 2017-05-16 Xystus, Llc Multipurpose fitness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ssembly
WO2018064201A1 (en) * 2016-09-27 2018-04-05 Xystus, Llc Multipurpose fitness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ssembl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842248U (zh) 2014-09-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72745B2 (en) Massage roller device
US8672815B1 (en) Barbell system
US8684778B1 (en) Paddle
US20130237386A1 (en) Pedal exerciser
US10251807B2 (en) Massage attachment device and system and method therefor
US9421418B2 (en) Multi-functional exercise shaft device
US9180335B1 (en) Exercise wheel
TWM479780U (zh) 可折疊健美輪
TWM540667U (zh) 滾輪健身器
TWI609712B (zh) 滾輪健身器
US20120184420A1 (en) Bodybuilding assistor structure
CN204442470U (zh) 一种手机支撑架
TWM545611U (zh) 滾輪健身器
TWM547405U (zh) 滾動輪健身器結構
TWM473227U (zh) 健身器
TWM494626U (zh) 具有固持裝置之自行車訓練器
TWM540666U (zh) 滾動輪健身器
TWM330157U (en) Tool configuration
CN210131321U (zh) 多功能俯卧撑架
CN203731949U (zh) 收弹器手柄
JP3222645U (ja) 多機能プッシュアップバー
CN109042562B (zh) 一种便携式手抄网
CN204114502U (zh) 一种康复机的折叠机构
CN201203746Y (zh) 便携式薄板相机脚架
CN204070218U (zh) 一种钓鱼用卷线轮的摇柄握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