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78990U - 攜帶型電子器件放置架 - Google Patents

攜帶型電子器件放置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78990U
TWM478990U TW103202193U TW103202193U TWM478990U TW M478990 U TWM478990 U TW M478990U TW 103202193 U TW103202193 U TW 103202193U TW 103202193 U TW103202193 U TW 103202193U TW M478990 U TWM478990 U TW M478990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electronic device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placement
ar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2021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Li-Gang Wang
Original Assignee
K H S Musical Inst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 H S Musical Instr Co Ltd filed Critical K H S Musical Instr Co Ltd
Priority to TW1032021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78990U/zh
Publication of TWM4789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78990U/zh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Description

攜帶型電子器件放置架
本創作有關於一種適用於各種不同攜帶型物品尺寸的擺放架,尤指一種可依照個人使用偏好以及環境空間樣態,嫁接外物及/或調整任意擺放角度的電子器件放置架。
近年由於個人化產品需求大增,又將個人化產品與電子產業結合後,便發展出個人化便於隨身攜帶應用之電子產品。隨著電子產品不斷推陳出新,針對平板式電子產品(例如:手機、平板電腦及iPad)而言,其具有較大的觸碰式平面空間供使用者操控滑動點選觸碰,發展到現在其往往具有數多種功能而能以單一產品即具備有多用途的特性,然手機、平板電腦及iPad等平板式電子產品又較筆記型電腦為輕薄容易隨身攜帶,故至今已成為多數大眾最受歡迎之電子類產品之一。
且隨著平板電子產品應用產業由最初為工作或商業化開發等目地的功能性,逐漸轉變為應用於多領域性,尤指多種娛樂或閱讀目地之相關產業,其擁有人數比例以及使用頻率與時間皆拉長。
一般而言,現行平板電子產品本身設計上並無任何支撐結構以供其硬體保護以及架設於物品平面上或是空間當中,導致使用者僅能以手持式或平擺於平坦物品上方,然而,使用者以若手持或是俯視方式進行讀取資訊或觸碰操控操作平板電子產品一段時間下來,容易造成身體僵硬、痠痛、手指病變、頸椎彎曲與病變以及視覺疲勞等不良習性與慢性 傷害。是故,相關改善平板電子產品使用方式的周邊商品便相繼產生。
然而,就現有市場中所設計創造以及販售之平板 式電子產品相關保護以及支撐裝置,大多數是以使用者使用於平坦桌面上的概念為主去設計,觀察多數使用者隨身攜帶平板電子產品使用的習性卻近乎有多數時間皆是在沙發、車上、床面上、通勤中等時空上實際應用之;市面上現有相關裝置雖具有支撐功用,然卻不具有可配合現場環境變化或使用者意願隨意調整至其想要最方便操作平板電子產品的角度及方位,故,現有設計產品並無法滿足人類使用便利性等以人性化為出發點之需求,這種現象所可能造成的多種使用不舒適性,實為本創作設計欲加以改良的目的。
本創作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擺放各種不同規格的攜帶型電子器件(如: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的置放架,且該置放架可依照個人使用偏好以及環境空間樣態,進行不同角度以及方位的調整,讓使用者可將電子器件擺置於最佳觀看視角。
本創作之另一目的在於置放架可以嫁接在其他支架(如:鍵盤架或麥克風支架)或是各種具有厚度之平面(如:桌面或傢俱邊緣)使用,可適用於多樣性的場合以及各種不同的情況,大幅提升實用性以及使用便利性。
本創作之再一目的在於置放架採用多組連桿設計方便使用者組裝拆卸以及維修更換,並可依據使用需求重複組接增加實際使用長度之外,亦能堆疊收納佔據極小空間樣態,大幅提升攜帶便利性以及收納擺放問題。
本創作攜帶型電子器件放置架包含一伸縮機構、一旋轉機構、一調整桿機構以及一夾持機構四部分,其中,上述旋轉機構裝設於上述伸縮機構另一側面,上述調整 桿機構一端可旋轉地裝設於上述旋轉機構,而上述夾持機構組裝於上述調整桿機構另一端,並用以嫁接固定於一外部構件。
本創作伸縮機構具一板狀件以及一套設於上述板狀件的位移板,並於上述板狀件與上述位移板的兩相對端部分別形成一夾合件,由上述兩夾合件共同於上述伸縮機構一側面構成一定位攜帶型電子器件的定位空間。
其中,上述兩夾合件分別以一栓軸樞設於上述板狀件與位移板,且上述兩夾合件之間以一彈性件相互連接,由上述彈性件帶動上述兩夾合件樞轉,並驅使上述位移板朝向上述板狀件移動;除此之外,上述板狀件與位移板一側表面設有一緩衝墊片。
本創作旋轉機構設有一形成第一夾槽的第一夾固組件,並於上述第一夾槽內部活動安裝一擺動件,上述擺動件能夠自由地改變與上述第一夾固組件之間的角度及方位,而上述第一夾固組件另受到至少一第一迫壓件穿設,使上述第一夾固組件以及擺動件之間可選擇性地緊迫夾持定位或是鬆脫調整角度及方位。
又,上述第一夾固組件具有一第一夾體以及一對應鄰接的第二夾體,而上述第一迫壓件具有一螺栓以及一安裝於上述螺栓的旋鈕,上述螺栓穿入一由上述第一夾體與上述第二夾體共同形成的螺孔相互螺接固定。
其中,上述第一夾槽設為一球狀凹槽,而上述擺動件一端對應上述球狀凹槽設計為一共同形成球窩軸承的球狀桿件,又上述擺動件另一端一體連接於上述板狀件。
本創作調整桿機構具有一第一桿件以及一第二桿件,並於上述第一桿件與第二桿件之間設有一調節器相互組接。其中,上述調節器包含一第二夾固組件以及一調節管件,上述第二夾固組件具有一第三夾槽,而上述調節管件一 端具有一受到上述第三夾槽夾持的連接部,另一端形成一延伸管部,又上述連接部與第三夾槽之間的壁面分別形成一組相互卡合的凸盤面以及凹盤面。
其中,上述凸盤面中央設有一凸柱,並於上述凸柱周圍隔設一環狀凸起,上述環狀凸起表面形成一連續的鋸齒結構;上述凹盤面中央設有一供上述凸柱穿設的凹孔,且上述凹孔周圍隔設一供上述環狀凸起穿設的環狀凹槽,而上述環狀凹槽槽面同樣形成一連續性的鋸齒結構,使上述連接部與第三夾槽能夠進行階段性轉動,藉以變化上述第一桿件與第二桿件之間的相對位置。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上述第一夾固組件進一步具有一第二夾槽,上述第二夾槽設為一具有第一管徑以及第二管徑的階梯狀凹槽,而上述第一桿件對應上述第一管徑,並於端部形成一對應上述第二管徑的環凸緣。
本創作夾持機構包含一第一夾臂、一第二夾臂以及至少一第二迫壓件,上述第一夾臂與第二夾臂是以一栓軸相互樞設連結,而上述第二迫壓件由上述第一夾臂或第二夾臂的其中之一穿入抵頂上述栓軸,限制上述第一夾臂與第二夾臂之間的樞轉動作。
上述第一夾臂與第二夾臂之間進一步設有至少一捲簧,使上述捲簧一端抵頂於上述第一夾臂內側面,另一端則抵頂於上述第二夾壁內側面。
本創作的特點在於透過兩板件之間的伸縮,並配合彈性件與夾合件的設計,使得伸縮機構可改變縱向長度來符合各種不同尺寸規格的攜帶型電子器件,另外由第一夾固組件、擺動件以及第一桿件三者之間的相對旋轉變位,進而達到不同角度以及方位的調整。
再者,本創作採多連桿安裝調節器所構成的調整桿機構來配合一夾持機構使用,讓置放架可以嫁接在其他支 架或是各種具有厚度的平面上,適用於多樣性的場合以及各種不同的情況,且組裝使用與拆卸收納亦相對方便容易,大幅提升使用便利性並改善收納擺放問題。
10‧‧‧伸縮機構
11‧‧‧板狀件
12‧‧‧位移板
13‧‧‧間板
14‧‧‧夾合件
15‧‧‧栓軸
16‧‧‧彈性件
17‧‧‧定位空間
18‧‧‧緩衝墊片
20‧‧‧旋轉機構
21‧‧‧第一夾固組件
211‧‧‧第一夾體
212‧‧‧第二夾體
213‧‧‧第一夾槽
214‧‧‧第二夾槽
215‧‧‧球狀凹槽
216‧‧‧第一管徑
217‧‧‧第二管徑
22‧‧‧螺孔
23‧‧‧擺動件
231‧‧‧球狀桿件
24‧‧‧第一迫壓件
241‧‧‧螺栓
242‧‧‧旋鈕
30‧‧‧調整桿機構
31‧‧‧第一桿件
311‧‧‧環凸緣
32‧‧‧第二桿件
33‧‧‧調節器
34‧‧‧第二夾固組件
341‧‧‧第三夾體
342‧‧‧第四夾體
35‧‧‧第三夾槽
351‧‧‧凸盤面
352‧‧‧凸柱
353‧‧‧環狀凸起
354‧‧‧鋸齒結構
355‧‧‧凹盤面
356‧‧‧凹孔
357‧‧‧環狀凹槽
36‧‧‧調節管件
361‧‧‧連接部
362‧‧‧延伸管部
40‧‧‧夾持機構
41‧‧‧第一夾臂
411‧‧‧延伸部
42‧‧‧第二夾臂
421‧‧‧槽位
43‧‧‧捲簧
44‧‧‧第三夾固組件
441‧‧‧第五夾體
442‧‧‧第六夾體
443‧‧‧第四夾槽
45‧‧‧第二迫壓件
451‧‧‧螺栓
452‧‧‧旋鈕
第1圖為本創作攜帶型電子器件放置架之立體圖;第2圖為本創作伸縮機構與旋轉機構之分解圖;第3圖為本創作調整桿機構之放大圖;第4圖為第3圖調節器之分解圖;第5圖為本創作夾持機構之放大圖:第6圖為第5圖夾持機構之分解圖;以及第7圖為本創作攜帶型電子器件放置架之收合樣態示意圖。
茲為便於更進一步對本創作之構造、使用及其特徵有更深一層明確、詳實的認識與瞭解,爰舉出較佳實施例,配合圖式詳細說明如下:請參照第1圖所示,本創作攜帶型電子器件放置架主要是由一伸縮機構10、一旋轉機構20、一調整桿機構30以及一夾持機構40等四部分構成,如圖所示,上述伸縮機構10後方安裝上述旋轉機構20,而上述旋轉機構20可旋轉地安裝於上述調整桿機構30一端,隨後,上述夾持機構40則安裝於上述調整桿機構30另一端。
其中,上述伸縮機構10主要是透過一伸縮手段來固定各種不同尺寸規格的攜帶型電子器件,而上述旋轉機構20主要用以調整上述伸縮機構10的垂直角度,並與上述調整桿機構30產生水平方位的變化,而上述夾持機構40用以配合一外部構件(如:鍵盤架、麥克風支架、桌面或家具面板)夾持定位。
請參照第2圖所示,上述伸縮機構10具一板狀件11以及一套設於上述板狀件11的位移板12,且上述板狀件11與上述位移板12之間的穿設端設有一間板13,上述間板13可卡合套進入上述板狀件11中空中心,使上述板狀件11與上述位移板12之間不直接接觸碰撞受損以及使上述位移板12能夠順利由上述板狀件11中空中心滑出移動。
此外,上述板狀件11與上述位移板12的兩相對端部分別形成一凸部,且上述凸部位置又分別以一栓軸15樞設一夾合件14,使上述夾合件14可相對於兩板件樞轉變位,而上述兩夾合件14分別具有一勾環,且上述兩勾環之間設有一穿設於上述板狀件11與位移件12之間的彈性件16互相勾定。
當上述位移板12由上述板狀件11內部向外拉伸時,上述夾合件14的勾部將致使上述彈性件16拉伸延長,此時,上述彈性件16將提供一彈性恢復力致使上述兩夾合件14分別進行一定角度內的樞轉,並於上述伸縮機構10前方構成一可容置攜帶型電子器件的定位空間17,隨後將攜帶型電子器件放置於上述定位空間17內部,由上述彈性件16的彈性恢復力致使上述位移板12朝向上述板狀件11內縮,由分別位於兩端的夾合件14共同夾持固定攜帶型電子器件。
換言之,當使用者以手部拉開樞轉上述伸縮機構10的上述夾合件14並置放上述攜帶型電子器件於上述定位空間17,此時上述伸縮機構10受到上述攜帶型電子器件所產生之左右撐持力量,上述位移板12連帶上述間版13因而作平行滑移出上述板狀件11中空中心,直至上述定位空間17大小恰合於上述攜帶型電子器件大小;上述夾合件14並能透過上述彈性件16所供給的內縮彈力同時形成一朝向上述定位空間17中心的夾持力,進而造成一將上述攜帶型電子器件相對左右平面兩端夾持與定位的狀態。再者,上述板狀件11與位 移板12於同一側表面的全部或部分範圍,設有一對應其形狀之緩衝墊片18,避免使用者碰撞或刮花到上述攜帶型電子器件表面,並可減緩使用者置放上述攜帶型電子器件時所承受之內部衝擊力量,如此亦能保護本創作機構組件並增加使用期限。
上述旋轉機構20主要是由一第一夾固組件21、一擺動件23以及一第一迫壓件24構成,上述擺動件23一端一體連接於上述板狀件11,另一端則是形成一球狀桿件231;上述第一夾固組件21上方形成一第一夾槽213,另於下方形成一第二夾槽214,其中,上述第一夾槽213設為一對應上述球狀桿件231的球狀凹槽215,並由上述球狀桿件231與球狀凹槽215共同形成一球窩軸承,使上述擺動件23能夠自由地改變與上述第一夾固組件21之間的角度。
除此之外,上述第一夾固組件21主要是由一第一夾體211以及一對應鄰接的第二夾體212組成,上述第一夾體211與第二夾體212共同形成一螺孔22,而上述第一迫壓件24具有一螺栓241以及一安裝於上述螺栓241的旋鈕242,其中,上述第一夾固組件21主要是透過上述螺栓241穿入螺孔22迫使上述第一夾體211與第二夾體212之間所包含的體積縮減,進而讓使用者可選擇性地緊迫夾持定位或是鬆脫調整角度。
請再參第2圖及第3圖所示,上述調整桿機構30具有一與上述第一夾固組件21連接的第一桿件31以及一配合上述夾持機構40組裝的第二桿件32,且上述第一桿件31與第二桿件32之間透過一可改變兩桿件角度的調節器33相互組接。
如圖所示,上述第二夾槽214設為一具有第一管徑216以及第二管徑217的階梯狀凹槽而上述第一桿件31的直徑對應上述第一管徑216,並於端部形成一對應上述第二管 徑217的環凸緣311。如此一來當上述第一迫壓件24於鬆脫狀態時,便能使上述旋轉機構20自由地旋轉改變與上述調整桿機構30之間的水平方位。
請再參照第3圖及第4圖所示,上述調節器33包含一第二夾固組件34以及一調節管件36。上述第二夾固組件34是由一第三夾體341以及一對應鄰接的第四夾體342所組成,上述第三夾體341及上述第四夾體342一端共同形成一第三夾槽35,且上述兩夾體341及342皆具有可被與上述第一迫壓件24相同之迫壓元件加以穿設之螺孔22。
其中,上述調節管件36一端具有一受到上述第三夾槽35夾持的連接部361,另一端形成一延伸管部362,上述延伸管部362與上述第一桿件31組接連結,上述第二桿件32與上述第二夾固組件34組接連結,又上述連接部361與第三夾槽35之間的壁面分別形成一組相互卡合的凸盤面351以及凹盤面355。
上述凸盤面351中央設有一凸柱352,並於上述凸柱352周圍隔設一環狀凸起353,上述環狀凸起353表面形成一連續的鋸齒結構354;上述凹盤面355中央設有一供上述凸柱352穿設的凹孔356,且上述凹孔356周圍隔設一供上述環狀凸起353穿設的環狀凹槽357,而上述環狀凹槽357槽面同樣地形成一連續性的鋸齒結構354,上述兩環狀鋸齒354結構能夠於同一平面上進行階段性卡合並轉動,使上述連接部361與第三夾槽35能夠進行階段性轉動,藉以變化上述第一桿件31與第二桿件32之間的相對位置。
請再參照第5圖及第6圖所示,上述夾持機構40以一第三夾固組件44組裝於上述調整桿機構30之第二桿件32另一端,並用以夾持嫁接固定於一外部構件。此外,上述夾持機構40包含一第一夾臂41、一其上述第一夾臂41對應且兩側分別設有一槽位421的第二夾臂42以及至少一第二迫 壓件45。且第一夾臂41或第二夾臂42的其中之一被上述至少一第二迫壓件45之上述栓軸15抵頂穿入並加以限制上述第一夾臂41與第二夾臂42之間的樞轉動作。
上述第三夾固組件44是由一第五夾體441以及一對應鄰接的第六夾體442所組成,上述第五夾體441及上述第六夾體442一端共同形成一第四夾槽443,且上述兩夾體441及442皆具有可被與上述第一迫壓件24相同之迫壓元件加以穿設之螺孔22。上述第四夾槽443與上述第一夾臂41之延伸部411相互夾持連接,又上述延伸部411與上述第四夾槽443的壁面分別形成一組相互卡合的凸盤面351以及凹盤面355。
上述凸盤面351中央設有一凸柱352,並於上述凸柱352周圍隔設一環狀凸起353,上述環狀凸起353表面形成一連續的鋸齒結構354;上述凹盤面355中央設有一供上述凸柱352穿設的凹孔356,且上述凹孔356周圍隔設一供上述環狀凸起353穿設的環狀凹槽357,而上述環狀凹槽357槽面同樣地形成一連續性的鋸齒結構354,上述兩環狀鋸齒354結構能夠於同一平面上進行階段性卡合並轉動,使上述延伸部411與上述第三夾固組件44能夠進行階段性轉動,藉以變化上述第二桿件32與上述夾持機構40之間的相對位置。
進一步來說,上述第一夾臂41與第二夾臂42之間進一步設有至少一捲簧43,上述捲簧43套設於上述栓軸15,又上述捲簧43的其中一垂直端平行頂觸於上述第一夾臂41內側表面,上述捲簧43的另一垂直端平行頂觸於上述第二夾臂42內側表面所設槽位421。
使用者透過手動調整上述第一夾臂41及上述第二夾臂42欲夾固之外部構件相對兩夾臂所張開的大小,再透過轉動上述第二迫壓件45之上述旋鈕452旋入上述螺栓451直至上述螺栓451位移移動並抵觸至上述栓軸15一側,達到 上述栓軸15之定位效果,進一步使得使用者可選擇性地緊迫夾持定位或是鬆脫調整相對於所夾持外部物件的角度及方位。
請參照第7圖所示,更進一步地來說,本創作構設單元多能以輕易旋轉拆卸方式拆解而變得方便清理及維修更換,同時,亦能藉由調整上述旋轉機構20之上述擺動件23與定位功用之上述旋鈕242旋轉使上述伸縮機構10變位至與上述第一桿件31平行位置、再利用上述調節器33的旋轉將上述第二桿件32變位至與上述第一桿件31平行位置、最後調整上述兩夾臂41與42平行於上述第二桿件32,終而將本創作疊收並形成一最小化體積之收合樣態;又當使用者未以手部拉開上述夾合件14時,由於上述夾合件14尚未被其所勾設之上述彈性件16施加向內縮力量,上述夾合件14呈現一平行幾近乎貼合於上述板狀件11與上述位移板12之樣態,以上設計能夠讓使用者行收納之便,其輕巧容易提取樣態亦能讓使用者便於攜帶並提高使用者應用在於多種場合的實用性。
上述所舉實施例,僅用為方便說明本創作並非加以限制,在不離本創作精神範疇,熟悉此一行業技藝人士依本創作申請專利範圍及創作說明所作之各種簡易變形與修飾,均仍應含括於以下申請專利範圍中。
10‧‧‧伸縮機構
11‧‧‧板狀件
12‧‧‧位移板
14‧‧‧夾合件
15‧‧‧栓軸
17‧‧‧定位空間
18‧‧‧緩衝墊片
20‧‧‧旋轉機構
21‧‧‧第一夾固組件
211‧‧‧第一夾體
212‧‧‧第二夾體
216‧‧‧第一管徑
217‧‧‧第二管徑
231‧‧‧球狀桿件
24‧‧‧第一迫壓件
241‧‧‧螺栓
242‧‧‧旋鈕
30‧‧‧調整桿機構
31‧‧‧第一桿件
32‧‧‧第二桿件
33‧‧‧調節器
341‧‧‧第三夾體
342‧‧‧第四夾體
36‧‧‧調節管件
361‧‧‧連接部
362‧‧‧延伸管部
40‧‧‧夾持機構
41‧‧‧第一夾臂
411‧‧‧延伸部
42‧‧‧第二夾臂
44‧‧‧第三夾固組件
441‧‧‧第五夾體
442‧‧‧第六夾體
452‧‧‧旋鈕

Claims (13)

  1. 一種攜帶型電子器件放置架,包含:一伸縮機構,具一板狀件以及一套設於上述板狀件的位移板,並於上述板狀件與上述位移板的兩相對端部分別形成一夾合件,由上述兩夾合件共同於上述伸縮機構一側面構成一定位攜帶型電子器件的定位空間;一旋轉機構,裝設於上述伸縮機構另一側面,設有一形成第一夾槽的第一夾固組件,並於上述第一夾槽內部活動安裝一擺動件,上述擺動件能夠自由地改變與上述第一夾固組件之間的角度及方位,而上述第一夾固組件另受到至少一第一迫壓件穿設,使上述第一夾固組件以及擺動件之間可選擇性地緊迫夾持定位或是鬆脫調整角度及方位。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攜帶型電子器件放置架,其中,上述兩夾合件分別以一栓軸樞設於上述板狀件與位移板,且上述兩夾合件之間以一彈性件相互連接,由上述彈性件帶動上述兩夾合件樞轉,並驅使上述位移板朝向上述板狀件移動。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攜帶型電子器件放置架,其中,上述第一夾固組件具有一第一夾體以及一對應鄰接的第二夾體,而上述第一迫壓件具有一螺栓以及一安裝於上述螺栓的旋鈕,上述螺栓穿入一由上述第一夾體與上述第二夾體共同形成的螺孔相互螺接固定。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攜帶型電子器件放置架,其中,上述板狀件與位移板一側表面設有一緩衝墊片。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攜帶型電子器件放置架,其中,上述第一夾槽設為一球狀凹槽,而上述擺動 件一端對應上述球狀凹槽設計為一共同形成球窩軸承的球狀桿件。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攜帶型電子器件放置架,其中,上述放置架進一步包含一調整桿機構,上述調整桿機構一端可旋轉地裝設於上述旋轉機構。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攜帶型電子器件放置架,其中,上述調整桿機構具有一第一桿件以及一第二桿件,並於上述第一桿件與第二桿件之間設有一調節器相互組接。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攜帶型電子器件放置架,其中,上述第一夾固組件進一步具有一第二夾槽,上述第二夾槽設為一具有第一管徑以及第二管徑的階梯狀凹槽,而上述第一桿件對應上述第一管徑,並於端部形成一對應上述第二管徑的環凸緣。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攜帶型電子器件放置架,其中,上述調節器包含一第二夾固組件以及一調節管件,上述第二夾固組件具有一第三夾槽,而上述調節管件一端具有一受到上述第三夾槽夾持的連接部,另一端形成一延伸管部,又上述連接部與第三夾槽之間的壁面分別形成一組相互卡合的凸盤面以及凹盤面。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攜帶型電子器件放置架,其中,上述凸盤面中央設有一凸柱,並於上述凸柱周圍隔設一環狀凸起,上述環狀凸起表面形成一連續的鋸齒結構;上述凹盤面中央設有一供上述凸柱穿設的凹孔,且上述凹孔周圍隔設一供上述環狀凸起穿設的環狀凹槽,而上述環狀凹槽槽面同樣形成一連續性的鋸齒結構,使上述連接部與第三夾槽能夠進行階段性轉動,藉以變化上述第一桿件與第二桿件之間的相對位置。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攜帶型電子器件放置 架,其中,上述放置架更包含一夾持機構,上述夾持機構組裝於上述調整桿機構另一端,並用以嫁接固定於一外部構件。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攜帶型電子器件放置架,其中,上述夾持機構包含一第一夾臂、一第二夾臂以及至少一第二迫壓件,上述第一夾臂與第二夾臂是以一栓軸相互樞設連結,而上述第二迫壓件由上述第一夾臂或第二夾臂的其中之一穿入抵頂上述栓軸,限制上述第一夾臂與第二夾臂之間的樞轉動作。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攜帶型電子器件放置架,其中,上述第一夾臂與第二夾臂之間進一步設有至少一捲簧,使上述捲簧一端抵頂於上述第一夾臂內側面,另一端則抵頂於上述第二夾壁內側面。
TW103202193U 2014-02-07 2014-02-07 攜帶型電子器件放置架 TWM4789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02193U TWM478990U (zh) 2014-02-07 2014-02-07 攜帶型電子器件放置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02193U TWM478990U (zh) 2014-02-07 2014-02-07 攜帶型電子器件放置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78990U true TWM478990U (zh) 2014-05-21

Family

ID=512963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202193U TWM478990U (zh) 2014-02-07 2014-02-07 攜帶型電子器件放置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47899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16607A (zh) * 2018-07-10 2018-10-30 刘乐 一种拉伸后可转向支架
CN109458036A (zh) * 2018-12-03 2019-03-12 厦门宏朋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帐篷挑檐支架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16607A (zh) * 2018-07-10 2018-10-30 刘乐 一种拉伸后可转向支架
CN109458036A (zh) * 2018-12-03 2019-03-12 厦门宏朋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帐篷挑檐支架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35182B2 (en) Mobile device and computer device stand
US9062823B2 (en) Adjustable stand mechanism for electronic device
US9689523B2 (en) Foldable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 stand
US10039378B2 (en) Adjustable table
US20140130304A1 (en) Laptop keyboard tilting assembly
US20130168288A1 (en) Support for portable computing device
TWI736266B (zh) 可撓式電子裝置
US20080087790A1 (en) Brace stand and an electronic device for using the same
US11290585B2 (en) Mobile device and computer device stand
US11013317B2 (en) Folding stand for electronic device
KR101383647B1 (ko) 독서대
TWM478990U (zh) 攜帶型電子器件放置架
CN103445497A (zh) iPad床上两用折叠桌
US9756747B1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supporting module thereof
CN112325118A (zh) 一种支撑装置及电子设备
KR20160000023U (ko) 탁상용 독서대
CN203703560U (zh) 携带型电子器件放置架
TWM608261U (zh) 物品支撐結構
TWM492379U (zh) 可連動樞轉的鉸鏈
KR101166791B1 (ko) 모니터 지지장치
TWM517506U (zh) 可調整吸附電子用品座
WO2018033695A1 (en) Improvements in supporting computer tablets & laptops
CN203979799U (zh) 电子产品支撑组合架
CN219432981U (zh) 一种可锁止的折叠支架
TWM502865U (zh) 平板電腦的支架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K4K Expiration of patent term of a granted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