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77753U - 可拆卸式具觸發功能之握把 - Google Patents

可拆卸式具觸發功能之握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77753U
TWM477753U TW102224993U TW102224993U TWM477753U TW M477753 U TWM477753 U TW M477753U TW 102224993 U TW102224993 U TW 102224993U TW 102224993 U TW102224993 U TW 102224993U TW M477753 U TWM477753 U TW M477753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isposed
bottom wall
trigger
detachable
hand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2249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Chin-Huang Huang
Kuan-Hung Lin
Original Assignee
Cipherlab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ipherlab Co Ltd filed Critical Cipherlab Co Ltd
Priority to TW1022249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77753U/zh
Publication of TWM4777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77753U/zh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Description

可拆卸式具觸發功能之握把
本創作係關於一種可拆卸式具觸發功能之握把,尤指一種適用於手持終端機之可拆卸式具觸發功能之握把。
手持終端機為了符合不同的使用模式,有許多種不同的機型,像是單純握把式的手持終端機、具有顯示螢幕的手持終端機、或是具有螢幕及按鍵的可攜式手持終端機。可攜式手持終端機是為使資料收集後,可以在螢幕上顯示相關資料,並可以進一步編輯相關資料。但對於不用編輯相關資料下,僅需收集資料時,使用者會想裝設握把來進行使用。
由於組設握把後,即可使可攜式手持終端機形成槍把式的手持終端機,使用者可握持握把的部分,並經由按壓槍把上的扳鈕的方式觸發手持終端機進行資料收集。而當不需要握把時,即可將握把拆下,恢復成可攜式手持終端機使用。
而可拆卸式握把有二種,一種是接觸式,而一種是非接觸式的。接觸式是指按壓握把上的扳鈕後,藉由握把內部機構,進而轉向按壓可攜式手持終端機上之機械式按壓開關。此種接觸式的按壓方式,是利用機構來進行按壓做動,但需要將按壓的方向由向後扳動扳鈕,而轉向向上作動按壓可攜式手持終端機上之機械式按壓開關。要在握把的有限空間內設置轉向機構,較為困難。即使完成轉向設置,亦容易因在多次按壓下而造成斷裂、磨耗、異音或壽命不足等問題。
而非接觸式即是不用轉向機構來按壓可攜式手持終端機上之機械式按壓開關。它是將可攜式手持終端機上之開關設計為紅外線接收器或磁簧開關,而在握把端則是利用發射紅外線或是產生磁力來對可攜式手持終端機上的開關進行觸發。但此種非接觸式的觸發方式常會有反應較慢而造成時間差的問題。亦或是按壓動作太快,無法產生間斷多個觸發訊號,而是變成一個連續觸發訊號,進而只有產生一次資料收集,而非多次資料收集。如此,使用者在操作時不夠直覺,亦無法確定是否每一次都已準確完成資料之收集,而需要停下來確認。
有鑑於此,本創作提出一種可拆卸式具觸發功能之握把,其為可拆卸地設置於一手持終端機之下方,且在手持終端機下方設置二電性接點。可拆卸式具觸發功能之握把包括:一握把、一扳鈕、以及一觸發組件。握把包括一把手及一容置槽。容置槽包括一底壁及一側壁,側壁自底壁的前側及二側邊緣向上延伸而與底壁之間形成可套接手持終端機之前端的一容置空間。其中,把手之上端對應於容置空間連接於底壁的另一面。
扳鈕是設置於把手前側並鄰近容置槽,並可自一常態位置移動至一觸發位置。觸發組件設置於握把中,且觸發組件包括:二連接元件、一彈性凸件、及一導電元件。二連接元件為彼此獨立設置,且一端外露於容置槽之底壁而分別接觸手持終端機之二電性接點,另一端延伸至把手中並鄰近扳鈕處。彈性凸件設置於二連接元件與扳鈕之間,導電元件則是設置於彈性凸件上相鄰於二連接元件之一側。當扳鈕由常態位置移動至觸發位置時,扳鈕頂抵彈性凸件而使導電元件接觸二連接元件以使二連接元件及二電性接點之間電性導通。
本創作亦提出一種可拆卸式具觸發功能之握把,其為可拆卸地設置於一手持終端機之下方,且在手持終端機下方設置二電性接點。可拆卸式具觸發功能之握把包括:一握把、一扳鈕、以及一觸發組件。握把包括一把手及一容置槽。容置槽包括一底壁及一側壁,側壁自底壁的前側及二側邊緣向上延伸而與底壁之間形成可套接手持終端機之前端的一容置空間。其中,把手之上端對應於容置空間連接於底壁的另一面。
扳鈕是設置於把手前側並鄰近容置槽,並可自一常態位置移動至一觸發位置。觸發組件設置於握把中,且觸發組件包括:二連接元件及一導電元件。二連接元件為彼此獨立設置,且一端外露於容置槽之底壁而分別接觸手持終端機之二電性接點,另一端延伸至把手中並鄰近扳鈕處。導電元件則是設置於扳鈕上鄰近二連接元件之一側。當扳鈕移動至觸發位置時,設置於扳鈕之導電元件接觸二連接元件以使二連接元件及二電性接點之間電性導通。
經由上述結構,本創作之可拆卸式具觸發功能之握把是利用電路導通的方式來進行觸發。在手持終端機背面設置二電性接點,而組裝至握把後會對應至觸發組件之二連接元件。而二連接元件間是利用導電元件來進行連接元件之導通。當施力於扳鈕上,使扳鈕由常態位置移動到觸發位置時,可以扳扭頂抵彈性凸件使導電元件接觸二連接元件,或是使設置於扳鈕上之導電元件接觸二連接元件,進而使二連接元件間導通。而此時,由於二連接元件與手持終端機之二電性接點相接觸,會使得整個迴路形成導通,進而產生觸發訊號。
當停止施力於扳鈕上,經由彈性凸件或扳鈕之彈性恢復力,會帶動扳鈕由觸發位置回復至常態位置。此時,導電元件亦會離開二連接元件而使二連接元件間斷路,進而使迴路形成斷路。藉由迴路之導通與斷路,即可形成觸發手持終端機進行資料收集之開關訊號。
而由於是利用電路之導通與否來進行觸發,所以按壓結構只需朝向同一方向來回按壓或恢復,而不需要設計轉向按壓施力的結構。因此,按壓結構較為簡單,亦較不容易因為長時間多次按壓下造成按壓結構斷裂、磨耗、異音或壽命不足等問題。再者,由於是採用按壓結構來使二連接元件間形成通路或斷路,依舊是利用機械結構的方式進行按壓觸發,對於使用者來說可藉由彈性凸件被按壓或回彈時之彈力,直接感受到是否已完成一次的觸發。
另外,由於觸發結構僅為二連接元件及導電元件來使得迴路形成通路或斷路,並未設置任何的電子零件。因此,產品不需再另外進行安規認證。且由於無電子零件,不用擔心握把的防水性問題,亦可使得可拆卸式具觸發功能之握把之生產製造更為簡易,節省製造成本並簡化製造流程。
請參閱第1圖及第2圖,其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可拆卸式具觸發功能之握把與手持終端機之立體圖及分解圖。本實施例之可拆卸式具觸發功能之握把10包括一握把11、一扳鈕12、以及一觸發組件13。手持終端機20包括一本體21、一讀取部22及二電性接點23。讀取部22設置於本體21前端,而二電性接點23則是設置於本體21後側鄰近本體21前端。二電性接點23是做為觸發迴路使用,其位置可隨可拆卸式具觸發功能之握把10之組裝位置進行調整,不一定是位於本體21後側之前端。當二電性接點23彼此被電性連接導通時,即使內部讀取開關形成通路,進而觸發手持終端機20內部的讀取電路(圖未示)透過讀取部22進行資料收集。換言之,讀取電路會偵測二電性接點23係為通路或斷路,若為通路則可得知扳鈕12被按壓而可進行資料收集。
當手持終端機20組設於可拆卸式具觸發功能之握把10上,即形成如第1圖所示之狀態。當要讀取條碼時,僅需施力於扳鈕12,使扳鈕12由未受力時之一常態位置向後側移動至一觸發位置。此時,施力於扳鈕12使其移動至觸發位置後,觸發組件13即會使手持終端機20之二電性接點23導通,而形成開始資料收集的觸發迴路。而當使用者停止施力於扳鈕12後,扳鈕12即會回復至常態位置,此時二電性接點23形成斷路,即停止資料收集。
接下來將進一步說明可拆卸式具觸發功能之握把10之細部結構。請同時參閱第3圖至第5圖,其分別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可拆卸式具觸發功能之握把之立體圖及分解圖(一)、(二)。握把11包括一把手111及一容置槽112。容置槽112包括一底壁1121及一側壁1122,側壁1122是自底壁1121的前側及二側邊緣向上延伸而與底壁1121之間以形成可套接手持終端機20之前端的一容置空間1123。其中,把手111之上端對應於容置空間1123連接於底壁1121的另一面。將設置扳鈕12之一側設定為前側,則容置槽112在朝向前側的位置開設有一讀取口1124。當手持終端機20如第1圖所示組設於可拆卸式具觸發功能之握把10上時,手持終端機20之讀取部22即會對應至讀取口1124,使收集資料之光線能經由讀取口1124穿出以進行資料收集。
由於是要將手持終端機20之前端對應卡固至容置槽112中,因此,底壁1121與側壁1122所圍繞形成之容置空間1123的形狀為符合手持終端機20之前端之外型,使得手持終端機20可剛好置入容置空間1123中。而在其他態樣下,亦可隨設置位置而更改容置空間1123所形成之形狀,如若將手持終端機20之中間或後端對應卡固至容置槽112中,則亦可隨手持終端機20之外型改變所圍繞形成之容置空間1123的形狀。而將可拆卸式具觸發功能之握把10套設於手持終端機20前端,一方面是因手持終端機20之讀取部22是位於手持終端機20之前端,使用者在握持可拆卸式具觸發功能之握把10時,讀取部22的位置會較靠近可拆卸式具觸發功能之握把10使操作上更為直覺性,但本創作不以此為限。且可拆卸式具觸發功能之握把10靠近手持終端機20前端,當使用者握持握把11時,手持終端機20可延伸靠在手上,減少長時間握持時之手部的負擔。
另外,因可拆卸式具觸發功能之握把10是設置於手持終端機20前端,當可拆卸式具觸發功能之握把10組設於手持終端機20上時,不會影響手持終端機20的其他相關功能。例如,電池是設置於手持終端機20之後端,要更換電池時,不會影響電池蓋之開闔。要資料收集或充電時而要連接訊號線時,因訊號接頭亦是在手持終端機20之後端,在使用可拆卸式具觸發功能之握把10時,亦可以直接插上訊號線。或是當手持終端機20如第1圖所示有組裝保護套30時,因保護套30前側之套蓋31可以取下,亦可在有組設保護套30的情形下,直接套設可拆卸式具觸發功能之握把10。
而為加強固定容設於容置槽112中之手持終端機20,在容置槽112之側壁1122穿設一U型開口1125,以於U型開口1125內側形成一彈性臂1126。因此,彈性臂1126具有相對的一固定端及一自由端,固定端鄰近於讀取部22,自由端則遠離於讀取部22。可拆卸式具觸發功能之握把10更包括一滑動件14滑設於彈性臂1126上。且在容置槽112之側壁1122相鄰於容置空間1123之一側凸設有一卡條1127,且卡條1127與U型開口1125相對。
而由第1圖可見在手持終端機20之側壁上凹設有二卡槽24。在第1圖中僅示出一側之卡槽24,在手持終端機20上另一側相對應的位置上,則設置有另一卡槽24。當手持終端機20滑設至容置槽112時,卡條1127及彈性臂1126會分別卡固至對應的卡槽24中。此時,再扳動滑動件14,將滑動件14由彈性臂1126之固定端向後推動至自由端並卡固,會使得彈性臂1126被固定於固定位置而無法開合。因此,手持終端機20即會被卡固於容置槽112,且無論甩動或拔取皆不會使得手持終端機20自容置槽112脫離。
而滑動件14與彈性臂1126間之卡固,則是利用在彈性臂1126上設置一凸塊141,當滑動件14由彈性臂1126之固定端推至自由端時,滑動件14會卡在彈性臂1126自由端上的凸塊141,進而使滑動件14卡固於自由端而不會向前端滑動。此時,彈性臂1126因滑動件14的阻擋而無法向外側彈開,因此,彈性臂1126會卡固在手持終端機20之卡槽24中,進而固定手持終端機20。當要卸下時,即將滑動件14向彈性臂1126之固定端滑動,彈性臂1126失去滑動件14之頂抵,即可被向外側推動而使手持終端機20可脫離容置槽112。
再請參閱第4圖及第5圖,扳鈕12設置於把手111前側並鄰近容置槽112。扳鈕12包括一樞接部121、一彈性頂抵部122及一按壓部123。樞接部121連接於彈性頂抵部122及按壓部123之間且樞設於容置槽112之底壁1121。在容置槽112之底壁1121鄰近讀取口1124處,設置有一樞接槽1128,扳鈕12之樞接部121可卡設於樞接槽1128中,使扳鈕12可以樞接部121為軸心樞轉。
彈性頂抵部122則頂抵於容置槽112底部且鄰近讀取口1124。為使彈性頂抵部122可頂抵於固定位置,避免左右滑動,在容置槽112之底壁1121上亦設有對應彈性頂抵部122外型之一凹槽1129。當扳鈕12組設定位後,彈性頂抵部122即頂抵於凹槽1129中。彈性頂抵部122之作用為提供扳鈕12彈性恢復力,使扳鈕12在受到施力按壓至觸發位置後,當施力消失可因彈性頂抵部122之彈性恢復力回彈至常態位置。按壓部123則是凸設於把手111前側,以方便使用者施力按壓。
請同時參閱第1圖、第4圖、及第5圖,觸發組件13設置於握把11中並包括二連接元件131、一彈性凸件132、及一導電元件133。二連接元件131為彼此獨立設置,且一端外露於容置槽112之底壁1121而分別接觸手持終端機20之二電性接點23,另一端延伸至把手111中並鄰近扳鈕12處。在本實施例中二連接元件131為二金屬彈片,而導電元件133為一導電橡膠。然而在其他態樣下,二連接元件131可為二金屬線或二銅箔等具有導電性之元件皆可,導電元件133亦可為金屬片等具導電性之元件。
在本實施例中,觸發組件13更包括一固定板134及一延伸件135。固定板134與延伸件135相連接形成略呈T形之結構,組設時,是將固定板134經由四螺絲136鎖固於容置槽112之底壁1121。在其他態樣下,固定板134與容置槽112之底壁1121之固設方式亦可使用黏固、卡固等方式,本創作不以此為限。
當固定板134固設於容置槽112之底壁1121時,延伸件135一端固設於固定板134,另一端則會延伸至把手111中鄰近扳鈕12處。而二連接元件131即是設置於延伸件135上,以延伸設置於鄰近扳鈕12處。延伸件135具有一第一側面1351、一第二側面1352、及貫穿第一側面1351及第二側面1352的一穿孔1353。二連接元件131是平行設置於第一側面1351,且二連接元件131之一部分會經由穿孔1353凸設至第二側面1352。而彈性凸件132是設置於第二側面1352並覆蓋凸設至第二側面1352之二連接元件131之部分。
由第5圖可知,導電元件133是設置彈性凸件1322中相鄰於二連接元件131之一側,且會對應凸設至第二側面1352之二連接元件131之部分。當觸發組件13設置於握把11中時,由於延伸件135延伸至把手111中鄰近扳鈕12處,因此設置於延伸件135之第二側面1352的彈性凸件132即會對應至扳鈕12。在扳鈕12上對應彈性凸件132處凸設有一凸柱124。當使用者施力按壓扳鈕12時,凸柱124會抵壓彈性凸件132,而使得彈性凸件132按壓於二連接元件131。此時,設置於彈性凸件132中之導電元件133即會被推壓至同時接觸二連接元件131,而使得二連接元件131被電性連接。
因二連接元件131外露於容置槽112之底壁1121的部分,會分別接觸手持終端機20之二電性接點23,而使二連接元件131有如內部觸發迴路的外部延長接線。因此,當二連接元件131彼此電性連接時,即會使觸發迴路被導通,而當二連接元件131彼此間未電性連接時,即形成斷路。進而可將二連接元件131之電性連接與否做為手持終端機20進行資料收集之開關訊號。
由於二連接元件131係與手持終端機20之二電性接點23保持接觸,並且是利用二連接元件131間電性連接與否來進行觸發而無需使二連接元件131相對於電性接點23進行物理性移動,所以觸發組件13只需朝向同一方向來回按壓或恢復,而不需要設計轉向按壓施力的結構。因此,觸發組件13較為簡單,亦較不容易因為長時間多次按壓下造成按壓結構斷裂、磨耗、異音或壽命不足等問題。再者,由於是採用扳鈕12按壓於彈性凸件132使導電元件133接觸或遠離二連接元件131,來使二連接元件131間形成通路或斷路。此種方式依舊是利用機械結構的方式進行按壓觸發,對於使用者來說可藉由彈性凸件132被按壓或回彈時之彈力,直接感受到是否已完成一次的觸發。
且由於彈性凸件132具有彈性恢復力,要將彈性凸件132按壓至導電元件133接觸二連接元件131時需施加一定程度之按壓力。對於使用者來說,在操作上會較具有按壓的手感,而停止按壓時彈性凸件132的彈性恢復力除了使導電元件133遠離二連接元件131外,亦可提供扳鈕12恢復力。
另外,為使二連接元件131間不會因為組設時離太近而造成電性連接,或是長久使用下二連接元件131移位等問題,在延伸件135之第一側面1351凸設有一凸肋1354。二連接元件131則是分別設置於凸肋1354之二側。使二連接元件131間可隔離開來,而不會因位移等原因而彼此連接。
經由上述可知,本實施例之可拆卸式具觸發功能之握把10是利用電路導通的方式來進行觸發。在手持終端機20背面設置二電性接點23,且組裝至可拆卸式具觸發功能之握把10後會二電性接點23會分別對應至觸發組件13之二連接元件131。而二連接元件131間是利用導電元件133來進行連接元件131之導通。當施力於扳鈕12上,使扳鈕12由常態位置移動到觸發位置時,扳扭12頂抵彈性凸件132使導電元件133接觸二連接元件131,使二連接元件131間導通。而此時,由於二連接元件131與手持終端機20之二電性接點23相接觸,會使得整個觸發迴路形成導通,進而產生觸發訊號。
當停止施力於扳鈕12上,經由彈性凸件132之彈性恢復力,會帶動扳鈕12由觸發位置恢復至常態位置。此時,導電元件133亦會離開二連接元件131而使二連接元件131間斷路,進而使觸發迴路形成斷路。藉由觸發迴路之導通與斷路,即可形成觸發手持終端機20進行資料收集之開關訊號。
由於觸發組件13是使用二連接元件131及導電元件133來使得觸發迴路形成通路或斷路,並未設置任何的電子零件。因此,產品不需再另外進行安規認證。且由於無電子零件,不用擔心可拆卸式具觸發功能之握把10的防水性問題,亦可使得可拆卸式具觸發功能之握把10之生產製造更為簡易,節省製造成本並簡化製造流程。
請參閱第6A圖及第6B圖,其為本創作第二實施例觸發組件之前視圖及後視圖。本實施例中與第一實施例相同之元件及結構將以同樣之元件符號標示,且不再贅述。本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不同之處在於觸發組件13之延伸件137。本實施例之延伸件137具有一第一側面1371及一第二側面1372,二連接元件131是設置於第一側面1371且二連接元件之末端會延伸至第二側面1372。而彈性凸件132亦設置於第二側面1372並對應覆蓋延伸至第二側面1372之二連接元件131。
本實施例之延伸件137並未如第一實施例在延伸件135上設置穿孔1353。而是使二連接元件131直接延伸至延伸件137之第二側面1372,再將彈性凸件132覆蓋於延伸至第二側面1372之二連接元件131。藉由此種方式,除可減少穿孔1353之穿設,亦不需如第一實施例將二連接元件131之部分穿過穿孔1353再凸設於第二側面1352,可使製程簡化,亦避免二連接元件131未完全凸設至第二側面1352的問題。
接著請參閱第7圖及第8圖,其分別為本創作第三實施例可拆卸式具觸發功能之握把之分解圖(一)、(二)。本實施例中與第一實施例相同之元件及結構將以同樣之元件符號標示,且不再贅述。本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不同之處在於觸發組件13僅包括二連接元件131及一導電元件133。而導電元件133是設置於扳鈕12上鄰近二連接元件131之一側。如第7圖所示,導電元件133可直接設置於扳鈕12之凸柱124,當扳鈕12移動至觸發位置時,設置於扳鈕12上之導電元件133即會接觸二連接元件131,使二連接元件131及二電性接點23之間電性導通。
藉此,本實施例雖較第一實施例減少設置彈性凸件132,但仍可使二連接元件131電性連接。而減少彈性凸件132而將導電元件133直接設置於扳鈕12上,亦可減化製程並減少所需元件數量,同時降低成本。
雖然本創作以前述之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創作,任何熟習相像技藝者,在不脫離本創作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創作之專利保護範圍須視本說明書所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可拆卸式具觸發功能之握把
11‧‧‧握把
111‧‧‧把手
112‧‧‧容置槽
1121‧‧‧底壁
1122‧‧‧側壁
1123‧‧‧容置空間
1124‧‧‧讀取口
1125‧‧‧U型開口
1126‧‧‧彈性臂
1127‧‧‧卡條
1128‧‧‧樞接槽
1129‧‧‧凹槽
12‧‧‧扳鈕
121‧‧‧樞接部
122‧‧‧彈性頂抵部
123‧‧‧按壓部
124‧‧‧凸柱
13‧‧‧觸發組件
131‧‧‧連接元件
132‧‧‧彈性凸件
133‧‧‧導電元件
134‧‧‧固定板
135、137‧‧‧延伸件
1351、1371‧‧‧第一側面
1352、1372‧‧‧第二側面
1353‧‧‧穿孔
1354‧‧‧凸肋
136‧‧‧螺絲
14‧‧‧滑動件
141‧‧‧凸塊
20‧‧‧手持終端機
21‧‧‧本體
22‧‧‧讀取部
23‧‧‧電性接點
24‧‧‧卡槽
[第1圖] 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可拆卸式具觸發功能之握把與手持終端機之立體圖。 [第2圖] 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可拆卸式具觸發功能之握把與手持終端機之分解圖。 [第3圖] 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可拆卸式具觸發功能之握把之立體圖。 [第4圖] 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可拆卸式具觸發功能之握把之分解圖(一)。 [第5圖] 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可拆卸式具觸發功能之握把之分解圖(二)。 [第6A圖] 為本創作第二實施例觸發組件之前視圖。 [第6B圖] 為本創作第二實施例觸發組件之後視圖。 [第7圖] 為本創作第三實施例可拆卸式具觸發功能之握把之分解圖(一)。 [第8圖] 為本創作第三實施例可拆卸式具觸發功能之握把之分解圖(二)。
10‧‧‧可拆卸式具觸發功能之握把
11‧‧‧握把
111‧‧‧把手
112‧‧‧容置槽
1121‧‧‧底壁
1122‧‧‧側壁
1127‧‧‧卡條
12‧‧‧扳鈕
13‧‧‧觸發組件
131‧‧‧連接元件
14‧‧‧滑動件

Claims (10)

  1. 一種可拆卸式具觸發功能之握把,可拆卸地設置於一手持終端機之下方,該手持終端機之下方設置二電性接點,該可拆卸式具觸發功能之握把包括: 一握把,包括一把手及一容置槽,該容置槽包括一底壁及一側壁,該側壁自該底壁的前側及二側邊緣向上延伸而與該底壁之間形成可套接該手持終端機之前端的一容置空間,其中該把手之上端對應於該容置空間連接於該底壁的另一面; 一扳鈕,設置於該把手前側並鄰近該容置槽,並可自一常態位置移動至一觸發位置;以及 一觸發組件,設置於該握把中,該觸發組件包括: 二連接元件,該二連接元件係彼此獨立設置,且一端外露於該容置槽之該底壁而分別接觸該手持終端機之該二電性接點,另一端延伸至該把手中並鄰近該扳鈕處; 一彈性凸件,設置於該二連接元件與該扳鈕之間;及 一導電元件,設置於該彈性凸件上相鄰於該二連接元件之一側,當該扳鈕移動至該觸發位置時,該扳鈕頂抵該彈性凸件使該導電元件接觸該二連接元件以使該二連接元件及該二電性接點之間電性導通。
  2. 一種可拆卸式具觸發功能之握把,可拆卸地設置於一手持終端機之下方,該手持終端機之下方設置二電性接點,該可拆卸式具觸發功能之握把包括: 一握把,包括一把手及一容置槽,該容置槽包括一底壁及一側壁,該側壁自該底壁的前側及二側邊緣向上延伸而與該底壁之間形成可套接該手持終端機之前端的一容置空間,其中該把手之上端對應於該容置空間連接於該底壁的另一面; 一扳鈕,設置於該把手前側並鄰近該容置槽,並可自一常態位置移動至一觸發位置;以及 一觸發組件,設置於該握把中,該觸發組件包括: 二連接元件,該二連接元件係彼此獨立設置,且一端外露於該容置槽之該底壁而分別接觸該手持終端機之該二電性接點,另一端延伸至該把手中並鄰近該扳鈕處;及 一導電元件,設置於該扳鈕上鄰近該些連接元件之一側,當該扳鈕移動至該觸發位置時,設置於該扳鈕之該導電元件接觸該二連接元件以使該二連接元件及該二電性接點之間電性導通。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可拆卸式具觸發功能之握把,其中該側壁前端開設一讀取口,該扳鈕包括一樞接部、一彈性頂抵部及一按壓部,該樞接部連接於該彈性頂抵部及該按壓部之間且樞設於該容置槽之該底壁,該彈性頂抵部頂抵於該容置槽底部且鄰近該讀取口,該按壓部凸設於該把手前側。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可拆卸式具觸發功能之握把,其中該觸發組件更包括一固定板及一延伸件,該固定板固設於該容置槽之該底壁,該延伸件一端固設於該固定板,另一端延伸至該把手中鄰近該扳鈕處。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可拆卸式具觸發功能之握把,其中該延伸件具有一第一側面及一第二側面,該些連接元件係設置於該第一側面且各該些連接元件之末端係延伸至該第二側面。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可拆卸式具觸發功能之握把,其中該延伸件之該第一側面凸設有一凸肋,該二連接元件係分別設置於該凸肋之二側。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可拆卸式具觸發功能之握把,其中該延伸件具有一第一側面、一第二側面及一穿孔,該些連接元件係設置於該第一側面,且各該些連接元件之一部分係經由該穿孔凸設至該第二側面。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可拆卸式具觸發功能之握把,其中該延伸件之該第一側面凸設有一凸肋,該二連接元件係分別設置於該凸肋之二側。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可拆卸式具觸發功能之握把,其中該容置槽之該側壁穿設一U型開口,以於該U型開口內側形成一彈性臂,該可拆卸式具觸發功能之握把更包括一滑動件,滑設於該彈性臂上。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可拆卸式具觸發功能之握把,其中該容置槽之該側壁相鄰於該容置空間之一側凸設有一卡條,且該卡條與該U型開口相對。
TW102224993U 2013-12-31 2013-12-31 可拆卸式具觸發功能之握把 TWM4777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224993U TWM477753U (zh) 2013-12-31 2013-12-31 可拆卸式具觸發功能之握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224993U TWM477753U (zh) 2013-12-31 2013-12-31 可拆卸式具觸發功能之握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77753U true TWM477753U (zh) 2014-05-01

Family

ID=512951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224993U TWM477753U (zh) 2013-12-31 2013-12-31 可拆卸式具觸發功能之握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47775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436226B2 (en) 2014-06-04 2016-09-06 Posiflex Technology, Inc. Tablet computer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436226B2 (en) 2014-06-04 2016-09-06 Posiflex Technology, Inc. Tablet computer
TWI548968B (zh) * 2014-06-04 2016-09-11 Posiflex Technology Inc Tablet PC with detachable grip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96266B (zh) 侧键结构及应用该侧键结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JP5411197B2 (ja) 可動式タッチコントロール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れ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US7638725B2 (en) Switch for electric power tool
EP2101341B1 (en) Compound operation input device
JP4717032B2 (ja) スライド装置並びにスライド装置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CN211319978U (zh) 按键式智能墙壁开关
JP2013254878A (ja) 電子機器
TWM477753U (zh) 可拆卸式具觸發功能之握把
TWI536684B (zh) 卡連接器
EP2153741A2 (en) Zipper assembly with a circuit actuating capability and bag having the zipper assembly
CN203659021U (zh) 可拆卸式具有触发功能的握把
US9099255B2 (en) Housing having activated structure
JP4149907B2 (ja) 電源コンセント
TW201506973A (zh) 按鈕裝置
JP2007157644A (ja) スイッチ装置
TWI608669B (zh) 連接器模組及可攜式電子裝置
US20120032884A1 (en) Wireless mouse
WO2018068538A1 (zh) 一种弹性按键及其终端设备
KR20180038218A (ko) 기어 변환 패들 스위치
CN111177064B (zh) 具有翻页功能的电子设备附件装置
JP4524247B2 (ja) スイッチ装置
KR200464163Y1 (ko) 다방향 스위치
JP3594402B2 (ja) 操作釦を具えた電子機器
TW201005778A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key module thereof
KR101452970B1 (ko) 휴대 단말기의 사이드 키 모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K4K Expiration of patent term of a granted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