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75104U - 電子交易系統 - Google Patents

電子交易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75104U
TWM475104U TW102222100U TW102222100U TWM475104U TW M475104 U TWM475104 U TW M475104U TW 102222100 U TW102222100 U TW 102222100U TW 102222100 U TW102222100 U TW 102222100U TW M475104 U TWM475104 U TW M475104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processing module
analog signal
analog
receiv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2221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Chiang-Chuan Chen
Original Assignee
Chiang-Chuan Che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ang-Chuan Chen filed Critical Chiang-Chuan Chen
Priority to TW1022221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75104U/zh
Publication of TWM4751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75104U/zh

Links

Landscapes

  • 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Description

電子交易系統
本創作係有關一種電子交易系統,尤其是一種可用於讀卡機以及可攜式載具之間做長距離訊號傳遞的電子交易系統。
以目前來說,一般常用的電子交易系統中的電子訊號傳遞均使用一種短距離的高頻無線通訊技術,又稱近場通訊(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這種技術允許多個電子設備之間進行非接觸式點對點資料傳輸,例如在一張IC卡與一台讀卡機之間的資料傳輸,有效傳輸距離約在十公分之內。舉凡現在大眾普遍使用的悠遊卡、門禁卡、車票、即時信用卡扣款等皆為此技術之應用範圍。
以悠遊卡為例,除了可以利用來搭乘大眾運輸工具,例如捷運以及公車之外,還可以用在一般便利超商消費,或是停車場扣款等。目前在停車場使用悠遊卡之類的IC卡進行停車費用繳款已相當普及,但是因為傳輸距離上的限制,使得駕駛必須將悠遊卡之類的IC卡靠近繳費機才能夠有效感應,因此若能提供一種長距離通訊技術,則駕駛只需坐在車內便可利用如悠遊卡等IC卡繳交停車費用,既方便又省時。
如先前技術所提到的近場通訊技術,因其在資料 傳輸上有距離的限制,且傳輸規格必須遵守國際規範,一般IC卡以及讀卡機也因此有固定規格,在此種情況下,本創作提供了一種長距離的無線通訊技術,這種通訊技術可沿襲遵守目前的國際規範,也就是說不需要對目前舊有的IC卡以及讀卡機做規格上的變更即可達到長距離無線資料傳輸的目的。
本創作所提供的一種電子交易系統,適用於讀卡機與可攜式載具之間,這種電子交易系統具有第一訊號傳送/接收器以及第二訊號傳送/接收器。上述第一訊號傳送/接收器係與讀卡機建立連線,以傳送/接收第一射頻訊號,並將第一射頻訊號轉換為第二射頻訊號。上述第二訊號傳送/接收器係與可攜式載具及第一訊號傳送/接收器建立連線,以傳送/接收第二射頻訊號,並將第二射頻訊號轉換為第三射頻訊號,進而使可攜式載具能夠傳送/接收第三射頻訊號。
本創作因採用訊號轉換的技術,因此可以將原本僅能做短距離資料傳輸的射頻訊號透過轉換為基頻訊號以及訊號調變/解調變的方式,將傳輸訊號的距離提升。
100‧‧‧電子交易系統
200‧‧‧讀卡機
300‧‧‧可攜式載具
10第一訊號傳送/接收器
20‧‧‧第二訊號傳送/接收器
1‧‧‧第一射頻訊號
2‧‧‧第二射頻訊號
3‧‧‧第三射頻訊號
101、201‧‧‧傳輸介面
102、202‧‧‧基頻處理模組
103、203‧‧‧射頻處理模組
11‧‧‧第一類比訊號
12‧‧‧第二類比訊號
1021‧‧‧第一控制單元
1022‧‧‧基頻調變單元
31‧‧‧起始訊號
32‧‧‧第一控制訊號
33‧‧‧第二控制訊號
1031‧‧‧第二控制單元
1032‧‧‧射頻調變單元
34‧‧‧第三控制訊號
圖1係依照本創作一實施例之電子交易系統的示意圖。
圖2係繪示本創作之第一訊號傳送/接收器與第二訊號傳送/接收器的電路示意圖。
圖3係繪示本創作之基頻處理模組的電路示意圖。
圖4係繪示本創作之射頻處理模組的電路示意圖。
圖1係依照本創作一實施例之電子交易系統的示意圖。如圖1所示,電子交易系統100適合使用於讀卡機200以及可攜式載具300之間。電子交易系統100包括有第一訊號傳送/接收器10以及第二訊號傳送/接收器20。第一訊號傳送/接收器10可與讀卡機200建立連線,並藉此連線來傳送/接收第一射頻訊號1,此第一射頻訊號1可由第一訊號傳送/接收器轉換為第二射頻訊號2。第二訊號傳送/接收器20可以在可攜式載具300以及第一訊號傳送/接收器10之間建立連線,並藉由與第一訊號傳送/接收器10所建立的連線來傳送/接收第二射頻訊號2,此第二射頻訊號2可由第二訊號傳送/接收器20轉換為第三射頻訊號3,第二訊號傳送/接收器20則會藉由與可攜式載具300之間所建立的連線來傳送/接收此第三射頻訊號3。
圖2創作係繪示本創作之第一傳送/接收器與第二傳送/接收器的電路示意圖。如圖2所示,第一訊號傳送/接收器10分別包括有傳輸介面101、基頻處理模組102以及射頻處理模組103。其中,傳輸介面101可與讀卡機200建立連線,並藉此連線傳送/接收第一射頻訊號1,且可將第一射頻訊號1轉換為第一類比訊號11。而基頻處理模組102則與傳輸介面101電姓耦接,以藉此傳送/接收第一類比訊號11,且進一步將第一類比訊號11轉換為第二類比訊號12。至於射頻處理模組103則是與基頻處理模組102電性耦接,以藉此傳送/接收第二類比訊號12,且進一步將第二類比訊號轉換為第二射頻訊號2。需要特別一提的是,上述第一類比訊號11以及第二類比訊號12皆為基頻訊號,且傳輸介面101是根據ISO 7816或ISO14443的規範而將第一射頻訊號1轉換為第一類比訊號11(基頻訊號)。
請繼續參照圖2,如圖2所示,第二訊號傳送/接收器20分別包括有傳輸介面201、基頻處理模組202以及射頻處理模組203。其中,傳輸介面201可與可攜式載具300建立連線,並藉此連線傳送/接收第三射頻訊號3,且可將第三射頻訊號3轉換為第一類比訊號11。而基頻處理模組202則與傳輸介面201電性耦接,以藉此傳送/接收第一類比訊號11,且進一步將第一類比訊號11轉換為第二類比訊號12。至於射頻處理模組203則是與基頻處理模組202電性耦接,以藉此傳送/接收第二類比訊號12,且進一步將第二類比訊號轉換為第二射頻訊號2。需要特別一提的是,上述第一類比訊號11以及第二類比訊號12皆為基頻訊號,且傳輸介面201是根據ISO 7816或ISO14443的規範而將第三射頻訊號3轉換為第一類比訊號11(基頻訊號)。
圖3創作係繪示本創作之基頻處理模組的電路示意圖。需要特別一提的是,在本實施例中,由於第二訊號傳送/接收器20之基頻處理模組202與第一傳送/接收器10之基頻處理模組102係具有相同的結構以及功能,因此接下來僅針對第一傳送/接收器10之基頻處理模組102做敘述。如圖3所示,基頻處理模組102包括有第一控制單元1021以及射頻調變單元1022。其中,第一控制單元1021會受到一個啟始訊號31的觸發而輸出第一控制訊號32以及第二控制訊號33。而基頻調變單元1022則與第一控制單元1021電性耦接,以藉此根據第一控制訊號32而將第一類比訊號11與第二類比訊號12進行加密處理。
圖4創作係繪示本創作之射頻處理模組的電路示意圖。需要特別一提的是,在本實施例中,由於第二訊號傳 送/接收器20之射頻處理模組203與第一傳送/接收器10之基頻處理模組103係具有相同的結構以及功能,因此接下來僅針對第一傳送/接收器10之基頻處理模組103做敘述。如圖4所示,射頻處理模組103包括有第二控制單元1031以及射頻調變單元1032。其中,第二控制單元1031會根據第二控制訊號33而輸出第三控制訊號34。而射頻調變單元1032則與第二控制單元1031電性耦接,且第二控制單元1031會根據第二控制單元1031產生的第三控制訊號34而被決定是否致能,當射頻調變單元1032被致能,則其會將第二類比訊號12轉換為第二射頻訊號2。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可攜式載具300在實施時可以是任何一種具有傳送/接收射頻訊號功能的IC晶片卡,例如可以是iCash卡、悠遊卡、智慧卡或是手持電子裝置等。而上述所提的第二射頻訊號2,在實施時可以是任何一種形式的無線傳輸訊號,其傳輸距離在數公分至數公尺之間,例如可以是無線保真訊號(Wi-Fi)、紅外線訊號、藍芽訊號或Zigbee訊號等。
藉由上述實施例之說明,可歸納出本創作之電子交易系統的詳細訊號傳輸方式。而需要注意的是,以下所要描述的訊號傳輸方向,是由讀卡機200將訊號傳輸至可攜式載具300。請同時參照圖2至圖4,當第一訊號傳送/接收器10的基頻處理模組102受到啟始訊號31的觸發後,基頻處理模組102的第一控制單元1021會產生第一控制訊號32送至基頻調變單元1022,以及產生第二控制訊號33送至射頻處理模組103的第二控制單元1031。基頻調變單元1022收到第一控制訊號32後進一步將第一類比訊號11加密後產生第二類比訊號12,並將 加密後的第二類比訊號12傳送至射頻處理模組103。射頻處理模組103會受到第二控制訊號33的觸發而將第二類比訊號12以一個預先定義的調變方式調變成第二射頻訊號2。第二射頻訊號2會經由無線傳輸的方式在空間中傳遞至第二訊號傳送/接收器20的射頻處理模組203,並由射頻處理模組203將調變後的第二射頻訊號2解調變成第二類比訊號12。解調變後的第二類比訊號12會接著被基頻處理模組202解密而產生第一類比訊號11。傳輸介面201再將解密後的第一類比訊號11轉換成第三射頻訊號3而傳送至可攜式載具300。可攜式載具300在受到第三射頻訊號3的觸發後便會接著產生同樣為射頻訊號的資料訊號給第二傳送/接收器20,並經由上述相同的訊號傳輸方式與讀卡機200做資料傳輸。
綜上所述,透過本創作之電子交易系統100,可以將原本僅能做近距離資料傳輸的可攜式載具300以及讀卡機200轉換成具有更長資料傳輸距離的無線訊號。本創作電子交易系統100會將原本可攜式載具300以及讀卡機200之間傳輸的短距離射頻訊號轉換成基頻訊號,並且進一步將此基頻訊號透過調變以及解調變的方式,使其不需要更改硬體規格便能實現更長距離的資料傳輸。除此之外,本創作並透過訊號加密的方式來增加資料傳輸的安全性,避免因為有多個可攜式載具同時對一個讀卡機發送訊號而造成資料的判讀錯誤,例如誤扣款項等問題的發生。
100‧‧‧電子交易系統
200‧‧‧讀卡機
300‧‧‧可攜式載具
10‧‧‧第一訊號傳送/接收器
20‧‧‧第二訊號傳送/接收器
1‧‧‧第一射頻訊號
2‧‧‧二射頻訊號
3‧‧‧第三射頻訊號

Claims (6)

  1. 一種電子交易系統,適用於一讀卡機與一可攜式載具之間,該電子交易系統包括:一第一訊號傳送/接收器,與該讀卡機建立連線,以傳送/接收一第一射頻訊號,並將該第一射頻訊號轉換為一第二射頻訊號;以及一第二訊號傳送/接收器,與該可攜式載具及該第一訊號傳送/接收器建立連線,以傳送/接收該第二射頻訊號,並將該第二射頻訊號轉換為一第三射頻訊號,進而使該可攜式載具能夠傳送/接收該第三射頻訊號。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子交易系統,其中該第一訊號傳送/接收器與該第二訊號傳送/接收器皆包括:一傳輸介面,與該讀卡機或該可攜式載具建立連線,以傳送/接收該第一射頻訊號或該第三射頻訊號,並將該第一射頻訊號或該第三射頻訊號轉換為一第一類比訊號;一基頻處理模組,電性耦接至該傳輸介面以傳送/接收該第一類比訊號,並將該第一類比訊號轉換為一第二類比訊號;以及一射頻處理模組,電性耦接至該基頻處理模組以傳送/接收該第二類比訊號,並將該第二類比訊號轉換為該第二射頻訊號,其中該第一類比訊號與該第二類比訊號皆為基頻訊號。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電子交易系統,其中該基 頻處理模組包括:一第一控制單元,用以根據一起始訊號而輸出一第一控制訊號與一第二控制訊號;以及一基頻調變單元,電性耦接至該第一控制單元以接收該第一控制訊號,並根據該第一控制訊號將該第一類比訊號與該第二類比訊號進行加密處理。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電子交易系統,其中該射頻處理模組包括:一第二控制單元,用以根據該第二控制訊號而輸出一第三控制訊號;以及一射頻調變單元,電性耦接至該第二控制單元以接收該第三控制訊號,並根據該第三控制訊號決定是否致能該射頻調變單元,當該射頻調變單元致能時,該射頻調變單元將該第二類比訊號轉換為該第二射頻訊號。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子交易系統,其中該可攜式載具為一iCash卡、一悠遊卡、一智慧卡或一手持式電子裝置。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子交易系統,其中該第二射頻訊號為一無線保真訊號、一紅外線訊號、一藍芽訊號或一ZigBee訊號。
TW102222100U 2013-11-26 2013-11-26 電子交易系統 TWM4751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222100U TWM475104U (zh) 2013-11-26 2013-11-26 電子交易系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222100U TWM475104U (zh) 2013-11-26 2013-11-26 電子交易系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75104U true TWM475104U (zh) 2014-03-21

Family

ID=508239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222100U TWM475104U (zh) 2013-11-26 2013-11-26 電子交易系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4751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31662B2 (en) Secure communications via NFC device
ES2569083T3 (es) Aparato de radio frecuencia (RF), lector de tarjetas RF, sistema de comunicación relativa y método de comunicación
US9793960B2 (en) NFC apparatus capable to perform a contactless tag reading function
US10740746B2 (en) Secure NFC forwarding from a mobile terminal through an electronic accessory
KR20130138355A (ko) 카드 에뮬레이션에서 근거리 필드 통신 어플리케이션 아이덴티피케이션 라우팅
JP6786710B2 (ja) ビーコンを利用した決済方法及び装置
RU2013142267A (ru) Способ электронной обработки данных о нарушениях правил дорожного движения и бортовой модуль для такой обработки
US9686041B2 (en) End of communication detection
US9219519B2 (en) Proximity wireless transmission/reception device
US10210357B2 (en) Wireless tag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wireless tag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3701501A (zh) 近场通信设备及其中的天线模块
CN104239945A (zh) 一种万能卡
Finkenzeller et al. Range extension of an ISO/IEC 14443 type a RFID system with actively emulating load modulation
KR20140031025A (ko) 차량 내에서 모바일단말기와 연동되는 하이패스 단말기 및 그 단말기를 이용한 결제방법
TWM475104U (zh) 電子交易系統
EP2725736B1 (en) Methods and terminals for secure radio frequency communication
US20130015948A1 (en) Card device
JP5701464B1 (ja) 非接触通信装置
Dudwadkar et al.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in mobile phones
CN103178875A (zh) 一种通过接触实现通信的通讯设备、通信系统及方法
CN205139929U (zh) 一种基于rfid的电子社保卡识别系统
CN204463175U (zh) 一种射频智能卡的读写设备
CN103971231A (zh) 交通系统音频数据传输近场支付系统
CN209842725U (zh) 一种基于无线技术的无源电子锁控制系统
KR101511298B1 (ko) 반송파 억압안테나를 구비한 초고속통신 전자신분증 판독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K4K Expiration of patent term of a granted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