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72438U - 箱框提把 - Google Patents

箱框提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72438U
TWM472438U TW102217066U TW102217066U TWM472438U TW M472438 U TWM472438 U TW M472438U TW 102217066 U TW102217066 U TW 102217066U TW 102217066 U TW102217066 U TW 102217066U TW M472438 U TWM472438 U TW M472438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ortable
groove
box
guiding
grip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2170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Shou-Mao Chen
Original Assignee
Shou-Mao Che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ou-Mao Chen filed Critical Shou-Mao Chen
Priority to TW1022170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72438U/zh
Publication of TWM4724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72438U/zh

Links

Landscapes

  • Purses, Travelling Bags, Baskets, Or Suitcases (AREA)

Description

箱框提把
本創作係涉及一種提把,特別是指一種能配合裝設於一既有容物箱外周側所形成的箱框溝槽內,藉由抬升作動裝置來連動而能呈抬升凸出箱框溝槽之可提取握持使用型態或者下降饋縮於箱框溝槽內呈平置隱藏型態之創新結構揭示者。
按,對於長途旅行的人們而言,常會利用一容物箱(如行李箱)容裝衣物或個人用品等,以便於整理收納,且一般習知的容物箱上方多半會額外設置一提把供使用者提取,以提升攜帶時之便利性。
惟,習知的容物箱設有提把之結構型態雖已相當普遍,亦已沿革使用多年,但為人詬病之處在於習知的提把大多係設置於容物箱外部而無法隱藏,因此常顯得相當突兀,且影響容物箱整體之美觀性,縱使有業者後續發展出能將提把隱藏於容物箱、待使用時再提取之結構型態,但為了能容設該提把,係必須於容物箱的前面板或後面板上方向內凹設有一組裝空間,以使提把能裝設於該組裝空間內,如此一來即導致容物箱的內部空間減少,造成容納空間縮減、影響使用便利性等缺弊產生,由此可知,習知的提把結構仍舊存在相當大的空間有待改良突破。
是以,針對上述習知提把結構所存在之問題點,如何開發一種更具理想實用性之創新結構,實使用者所企盼,亦係相關業者須努力研發突破之目標及方向。
有鑑於此,創作人本於多年從事相關產品之製造開發與設計經驗,針對上述之目標,詳加設計與審慎評估後,終得一確具實用性之本創作。
本創作之主要目的,係在提供一種箱框提把,其所欲解決之技術問題,係針對如何研發出一種更具理想實用性之新式提把為目標加以創新突破。
本創作解決問題之技術特點,主要在於所述箱框提把係能配合裝設於一既有容物箱外周側所形成的箱框溝槽內,且該箱框提把係包括一手提式握持部以及一抬升作動裝置共構而成,其中該抬升作動裝置係設置於該容物箱之箱框溝槽內,且與該手提式握持部呈連動配合關係,構成該手提式握持部常態下係饋縮於箱框溝槽內呈平置隱藏狀態,使用者係能藉由撥動或按壓至少其中一種方式控制該抬升作動裝置來連動手提式握持部呈抬升凸出箱框溝槽之可提取握持使用型態,或者下降饋縮於箱框溝槽內呈平置隱藏型態;藉此獨特創新結構,使本創作對照先前技術而言,使用者俾能依照使用需求任意控制該手提式握持部之使用型態,當手提式握持部於未提取狀態下,係能藉由控制抬升作動裝置連動而饋縮於箱框溝槽內呈平置隱藏狀態,藉以能使容物箱整體保持乾淨、美觀,不會因手提式握持部凸伸於容物箱外而顯得突兀,待使用時則再藉由抬升作動裝置切換該手提式握持部為抬升凸出之可提取使用型態,以方便使用者提取,另一方面,由於本創作箱框提把係裝設於容物箱外周側既有的箱框溝槽內,故無需於容物箱另外凹設容置空間來容置手提式握持部,藉以能保持容物箱內部空間的完整性,進一步達到兼具提升產品美觀性、使用便利性、實用性以及附加價值等諸多實用效益。
05‧‧‧箱框提把
10‧‧‧容物箱
11‧‧‧箱框溝槽
12‧‧‧前面板
13‧‧‧後面板
20‧‧‧手提式握持部
30‧‧‧抬升作動裝置
31‧‧‧固定座
32‧‧‧撥動部
33‧‧‧樞軸
34‧‧‧連接部
35‧‧‧按壓切換式頂撐構件
36‧‧‧按壓部
40‧‧‧導引座
41‧‧‧導引槽
42‧‧‧導引撥動元件
43‧‧‧勾狀定位部
第1圖係本創作配合組設於一既有容物箱之立體分解圖。
第2圖係本創作組設於容物箱整體型態之立體圖。
第3圖係本創作使用動作狀態示意圖。
第4圖係本創作使用動作狀態示意圖。
第5圖係本創作另一實施型態之使用動作狀態示意圖。
第6圖係本創作另一實施型態之使用動作狀態示意圖。
請參閱第1至4圖所示,係本創作箱框提把之較佳實施例,惟此等實施例僅供說明之用,在專利申請上並不受此結構之限制。所述箱框提把05係能配合裝設於一既有容物箱10外周側所形成的箱框溝槽11內,所述容物箱10係可為行李箱、手提箱或登機箱任其中一種型態,本實施例係以行李箱型態為例,但不侷限於此,而該箱框溝槽11實施上係繞設形成於該容物箱10的前、後面板12、13之間;該箱框提把05係包括一手提式握持部20(該手提式握持部20實施上係為具有可撓性之長型扁平實體型態為較佳)以及一抬升作動裝置30共構而成,其中該抬升作動裝置30係設置於該容物箱10之箱框溝槽11內,且與該手提式握持部20呈連動配合關係,構成該手提式握持部20常態下係饋縮於箱框溝槽11內呈平置隱藏狀態,使用者係能藉由撥動或按壓至少其中一種方式控制該抬升作動裝置30來連動手提式握持部20呈抬升凸出箱框溝槽11之可提取握持使用型態,或者下降饋縮於箱框溝槽內11呈平置隱藏型態;此如第2至4圖所示,本創作抬升作動裝置30實施上係可為撥動控制作動型態,包括有間隔設置於該箱框溝槽11內之二固定座31以及分別樞組於該固定座31之二撥動部32所構 成,該撥動部32之一端係藉由一樞軸33(如第3圖所示)樞設於該固定座31,使得撥動部32能以該樞軸33為軸心呈可樞擺狀態;而所述手提式握持部20相對二端係分別連結於該撥動部32相異於樞軸33之一端,使得手提式握持部20係位於二撥動部32之間,構成當使用者朝向內側撥動二撥動部32時,係使得二撥動部32相對向內樞擺而推壓該手提式握持部20(如第3圖標示箭號L1),使其能拱起抬升凸出箱框溝槽11外而呈可提取握持之使用型態,待使用者朝向外側撥動二撥動部32時,則使二撥動部32相對向外樞擺而拉平該手提式握持部20(圖面省略),使其能饋縮於箱框溝槽11內呈平置隱藏狀態。
承上述結構設置,使用者俾能依照使用需求任意控制該手提式握持部20之使用型態,當使用者於未提取手提式握持部20狀態下,係能藉由上述手段令手提式握持部20饋縮於箱框溝槽內11呈平置隱藏狀態,藉以能使容物箱10整體保持乾淨、美觀,且不會因手提式握持部20凸伸於容物箱10外而顯得突兀,此外,由於本創作箱框提把05係裝設於容物箱10外周側既有的箱框溝槽11內,故無需於容物箱10的前、後面板12、13另外凹設容置空間用以容置手提式握持部20,藉以能保持容物箱10內空間的完整性,以增進可容納空間;而當使用者欲攜帶該容物箱10時則能切換該手提式握持部20為抬升凸出之可提取使用型態,藉以達到兼具提升產品美觀性、使用便利性、實用性以及附加價值等諸多實用效益。
另如第5圖所示,係為本創作另一實施型態,其中該抬升作動裝置30係為按壓控制作動型態,包括有間隔設置於該箱框溝槽11內之二連接部34以及設置於該箱框溝槽11且位於二連接部34之間的一按壓切換式頂撐構件35所組成,其中該按壓切換式頂撐構件35係具有一按壓部36,該按壓部36於受壓後係能切換為向上凸伸狀,待下次 受壓後則切換為向下饋縮狀,且於每次受壓後係依序切換為凸伸或饋縮任其中一種狀態(該按壓部36係藉由內部所設之彈簧、嚙合部以及嚙合元件而能達到前述於每次按壓後能依序切換為凸伸或饋縮之動作狀態,此部分結構型態係為習知技術,故在此不再贅述);所述手提式握持部20相對二端係分別連結於該連接部34,使得手提式握持部20係位於二連接部34之間,且覆靠於按壓切換式頂撐構件35上方,構成當使用者按壓該手提式握持部20時係能間接抵壓該按壓部36,藉由該按壓部36呈向上凸伸或向下饋縮狀態,而能頂推該手提式握持部20呈拱起抬升之可提取握持型態或饋縮於箱框溝槽11內呈平置隱藏狀態。
又如第6圖所示,係為本創作另一實施型態,其中該抬升作動裝置30係為撥動控制作動型態,包括有間隔設置於該箱框溝槽11二導引座40,所述各導引座40預定位置係穿設有導引槽41,而該手提式握持部20相對二端係分別設有導引撥動元件42,且令該導引撥動元件42能配合組設於該導引座40之導引槽41內,使得該導引撥動元件42能沿著導引槽41位移,構成當使用者由手提式握持部20二端朝中央方向撥動二導引撥動元件42時(如標示箭號L2),係能使手提式握持部20中央拱起抬升凸出箱框溝槽11外而呈可提取握持之使用型態,待使用者由手提式握持部20中央朝二端方向撥動二導引撥動元件42時,則令二導引撥動元件42復位移動而能拉平該手提式握持部20,使其能饋縮於箱框溝槽11內呈平置隱藏狀態;該導引槽41實施上係會於端部向上延伸形成有一勾狀定位部43,令該導引撥動元件42移動至導引槽41端部時係能向上卡入該勾狀定位部43內,以使導引撥動元件42能獲得固定限位。
功效說明:本創作功效增進之事實如下:本創作所揭「箱框提把」主要係藉由設置於既有容物箱之箱框溝槽內的抬升作動裝置以及與該抬升作動裝置呈 連動配合關係之手提式握持部共構而成之獨特創新結構;使本創作對照先前技術而言,使用者俾能依照使用需求任意控制該手提式握持部之使用型態,當手提式握持部於未提取狀態下,係能藉由控制抬升作動裝置而令手提式握持部饋縮於箱框溝槽內呈平置隱藏狀態,藉以能使容物箱整體保持乾淨、美觀,不會因手提式握持部凸伸於容物箱外而顯得突兀,待使用時則再藉由抬升作動裝置切換該手提式握持部為抬升凸出之可提取使用型態,以方便使用者提取,另一方面,由於本創作箱框提把係裝設於容物箱外周側既有的箱框溝槽內,故無需於容物箱另外凹設容置空間來容置手提式握持部,藉以能保持容物箱內部空間的完整性,進一步達到兼具提升產品美觀性、使用便利性、實用性以及附加價值等諸多實用效益。
上述實施例所揭示者係藉以具體說明本創作,且文中雖透過特定的術語進行說明,當不能以此限定本新型創作之專利範圍;熟悉此項技術領域之人士當可在瞭解本創作之精神與原則後對其進行變更與修改而達到等效目的,而此等變更與修改,皆應涵蓋於如后所述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之範疇中。
05‧‧‧箱框提把
10‧‧‧容物箱
11‧‧‧箱框溝槽
12‧‧‧前面板
13‧‧‧後面板
20‧‧‧手提式握持部
30‧‧‧抬升作動裝置
31‧‧‧固定座
32‧‧‧撥動部

Claims (5)

  1. 一種箱框提把,所述箱框提把係能配合裝設於一既有容物箱外周側所形成的箱框溝槽內,該箱框提把係包括一手提式握持部以及一抬升作動裝置共構而成,其中該抬升作動裝置係設置於該容物箱之箱框溝槽內,且與該手提式握持部呈連動配合關係,構成該手提式握持部常態下係饋縮於箱框溝槽內呈平置隱藏狀態,使用者係能藉由撥動或按壓至少其中一種方式控制該抬升作動裝置來連動手提式握持部呈抬升凸出箱框溝槽之可提取握持使用型態,或者下降饋縮於箱框溝槽內呈平置隱藏型態;藉此,於未使用狀態下,係藉由手提式握持部饋縮於箱框溝槽內而能提升容物箱整體之美觀性,待欲使用時則切換該手提式握持部為抬升凸出之可提取使用型態,藉以達到兼具美觀與使用便利性之目的。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箱框提把,其中該抬升作動裝置係為撥動控制作動型態,包括有間隔設置於該箱框溝槽內之二固定座以及分別樞組於該固定座之二撥動部所構成,該撥動部之一端係藉由一樞軸樞設於該固定座,使得撥動部能以該樞軸為軸心呈可樞擺狀態;且其中,該手提式握持部係為具有可撓性之長型扁平實體型態,所述手提式握持部相對二端係分別連結於該撥動部相異於樞軸之一端,使得手提式握持部係位於二撥動部之間,構成當使用者朝向內側撥動二撥動部時,係使得二撥動部相對向內樞擺而推壓該手提式握持部,使其能拱起抬升凸出箱框溝槽外而呈可提取握持之使用型態,待使用者朝向外側撥動二撥動部時 ,則使二撥動部相對向外樞擺而拉平該手提式握持部,使其能饋縮於箱框溝槽內呈平置隱藏狀態。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箱框提把,其中該抬升作動裝置係為按壓控制作動型態,包括有間隔設置於該箱框溝槽內之二連接部以及設置於該箱框溝槽且位於二連接部之間的一按壓切換式頂撐構件所組成,其中該按壓切換式頂撐構件係具有一按壓部,該按壓部於受壓後係能切換為向上凸伸狀,待下次受壓後則切換為向下饋縮狀,且於每次受壓後係依序切換為凸伸或饋縮任其中一種狀態;且其中,該手提式握持部係為具有可撓性之長型扁平實體型態,所述手提式握持部相對二端係分別連結於該連接部,使得手提式握持部係位於二連接部之間,且覆靠於按壓切換式頂撐構件上方,構成當使用者按壓該手提式握持部時係能間接抵壓該按壓部,藉由該按壓部呈向上凸伸或向下饋縮狀態,而能頂推該手提式握持部呈拱起抬升之可提取握持型態或饋縮於箱框溝槽內呈平置隱藏狀態。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箱框提把,其中該抬升作動裝置係為撥動控制作動型態,包括有間隔設置於該箱框溝槽內之二導引座,所述各導引座預定位置係穿設有導引槽;且其中,該手提式握持部係為具有可撓性之長型扁平實體型態,該手提式握持部相對二端係分別設有導引撥動元件,且令該導引撥動元件能配合組設於該導引座之導引槽內,使得該導引撥動元件能沿著導引槽位移,構成當使用者由手提式握持部二端朝中央方向撥動二導引撥動元件時,係能使手提式握持部中央拱起 抬升凸出箱框溝槽外而呈可提取握持之使用型態,待使用者由手提式握持部中央朝二端方向撥動二導引撥動元件時,則令二導引撥動元件復位移動而能拉平該手提式握持部,使其能饋縮於箱框溝槽內呈平置隱藏狀態。
  5. 如請求項1至4任其中一項所述之箱框提把,其中該容物箱係為行李箱、手提箱或登機箱任其中一種型態者。
TW102217066U 2013-09-11 2013-09-11 箱框提把 TWM4724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217066U TWM472438U (zh) 2013-09-11 2013-09-11 箱框提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217066U TWM472438U (zh) 2013-09-11 2013-09-11 箱框提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72438U true TWM472438U (zh) 2014-02-21

Family

ID=505519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217066U TWM472438U (zh) 2013-09-11 2013-09-11 箱框提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4724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D563620S1 (en) Rolling shopping basket
USD562285S1 (en) Mobile phone
USD608095S1 (en) Soft-sided container with elongated ventilation panel
USD635828S1 (en) Insulated bag with lifting apparatus
CN104010544B (zh) 用于卡片和/或钞票的存放装置
USD872360S1 (en) Cordless curling iron
US7237660B2 (en) Transporting wheel structure of storage or luggage container
EP1160169A2 (en) A plastic box with collapsible walls provided with folding support legs
TWM472438U (zh) 箱框提把
JP3210715U (ja) 化粧品容器
CN201210272Y (zh) 笔记本电脑
KR20140102453A (ko) 바퀴가방
USD567792S1 (en) Mobile phone
WO2015097003A1 (en) Kitchen device with suction foot
KR101396118B1 (ko) 한 손으로 뚜껑을 개방할 수 있는 식품 보관용 용기
CN201156425Y (zh) 硬盘抽取盒
KR101246791B1 (ko) 휴대폰 훼손방지용 2중 케이스 구조물
USD596171S1 (en) Handset front cover
USD604122S1 (en) Barbecue grid lifter
USD557863S1 (en) Heated hair styling device
JP4909865B2 (ja) 電気掃除機
CN202698128U (zh) 一种方便操作的卷发棒
CN202924027U (zh) 一种嵌合式提手
KR20170002426U (ko) 매트리스
USD576996S1 (en) Mobile phon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