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67007U - 平板燈 - Google Patents
平板燈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M467007U TWM467007U TW102210998U TW102210998U TWM467007U TW M467007 U TWM467007 U TW M467007U TW 102210998 U TW102210998 U TW 102210998U TW 102210998 U TW102210998 U TW 102210998U TW M467007 U TWM467007 U TW M467007U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side frame
- light guiding
- light
- light source
- frame
- Prior art date
Link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 Fastening Of Light Sources Or Lamp Holders (AREA)
Description
一種平板燈,尤指適用於懸吊式燈具,利用一光源投射以產生正面與背面之二方向光源的平板燈,達到增加照明範圍之功效。
按,習知平板燈安裝於建築物時,為利用嵌入或懸吊之方式進行安裝,其中,當懸吊式平板燈懸掛安裝於天花板時,因平板燈僅具有單向光源,故只能以單一方向進行照明,所以懸吊於天花板之平板燈背面即形成暗區,因此,當懸吊式平板燈於使用時,則讓待照明空間產生亮區與暗區之強烈對比,讓該空間極為不美觀,且產生大範圍之照明死角,是以,要如何解決上述習知技術所產生之問題,進而可增加照明空間之照明亮度,同時亦可產生美觀之效果,即為相關業者所亟欲研發之課題所在。
本創作之目的乃在於,將光線同時由二反向設置之投射面進行光線投射,進而讓平板燈產生正面與背面之照明,故讓懸吊式平板燈可提升照明範圍,進而增加整體亮度,同時亦具有美觀性。
為達上述目的,本創作之平板燈包含複數邊框架、導光組與第一光源模組,每一邊框架相互連接形成封閉之框體,導光組安裝於各邊框架所形成之框體內,第一光源模組設置於導光組與邊框架之間,該導光組具有相互層疊之第一導光板與第二導光板,第一導光板與第二導光板分別具有第一投射面與第二投射面,第一投射面與第二投射面呈反向設置,該邊框架具有基部,各邊框
架由基部朝向導光組處延伸出有擋止片,邊框架遠離擋止片處設有壓板,擋止片與壓板用以對層疊之第一導光板與第二導光板形成夾擠定位。
前述之平板燈,該邊框架位於基部二側形成有第一面與第二面,第一光源模組為連接於第一面,而第二面連接有第二光源模組。
前述之平板燈,該邊框架位於第二面二側處延伸出有卡摯部,第二面罩覆有透光罩,透光罩用以卡摯定位於卡摯部,以及將第二光源模組固定於第二面處。
前述之平板燈,該二相鄰之邊框架之間為具有框接件,而邊框架之基部穿設有定位孔,框接件二側分別穿入定位孔形成定位。
藉由上述,將第一導光板與第二導光板相互層疊,且其第二投射面與第一投射面呈反向設置,用以將光源分別朝平板燈上下二側投射,故可產生大範圍照明,達到提高照明範圍,並增加亮度之優點,同時亦具有美觀性。
1‧‧‧邊框架
11‧‧‧基部
111‧‧‧第一面
112‧‧‧第二面
113‧‧‧定位孔
12‧‧‧擋止片
121‧‧‧滑槽
13‧‧‧卡摯部
2‧‧‧導光組
21‧‧‧第一導光板
211‧‧‧第一投射面
212‧‧‧第一反射面
22‧‧‧第二導光板
221‧‧‧第二投射面
222‧‧‧第二反射面
3‧‧‧第一光源模組
4‧‧‧第二光源模組
5‧‧‧透光罩
6‧‧‧壓板
7‧‧‧框接件
8‧‧‧飾板
9‧‧‧鎖固元件
第一圖係為本創作之立體外觀圖。
第二圖係為第一圖A-A剖線之剖面圖。
第三圖係為本創作之局部剖面圖。
第四圖係為本創作局部構件之立體分解圖。
第五圖係為本創作實施狀態之示意圖。
請參閱第一圖至第四圖,本創作之平板燈包含複數邊框架1、導光組2、第一光源模組3、第二光源模組4、透光罩5、複數壓板6與複數框接件7,其中:該每一邊框架1係相互連接形成封閉之框體,每一邊框架1
具有基部11,該邊框架1位於基部11二側形成有第一面111與第二面112,第一面111位於框體內側,第二面112位於框體外側,基部11穿設有定位孔113,每一邊框架1位於第一面111處延伸出有擋止片12,擋止片12靠近第一面111處凹設有滑槽121,邊框架1位於第二面112二側處延伸出有卡摯部13;其中,上述框接件7為位於二相鄰邊框架1之間,框接件7二側分別穿入相鄰邊框架1之定位孔113內,並以鎖固元件9進行鎖固形成定位,並於框接件7外套設飾板8,故每一邊框架1利用框接件7相互連接即形成封閉之框體。
該導光組2安裝於各邊框架1所形成之框體內,導光組2具有相互層疊之第一導光板21與第二導光板22,第一導光板21相對二面分別具有第一投射面211與第一反射面212,第二導光板22相對二面分別具有第二投射面221與第二反射面222,第一反射面212正對第二反射面222,而第一投射面211與第二投射面221呈反向設置,上述之各壓板6依序設置於邊框架1遠離擋止片12之表面處,壓板6與擋止片12用以對層疊之第一導光板21與第二導光板22形成夾擠定位;其中壓板6係利用鎖固元件9鎖固於邊框架1,以及第一投射面211與第二投射面221為具有擴散作用。
該第一光源模組3設置於導光組2與邊框架1之間,並連接於每一邊框架1之第一面111上,且第一光源模組3之側邊為位於邊框架1之滑槽121內形成限位;其中,本較佳實施例中為利用螺絲鎖固第一光源模組3與邊框架1,讓第一光源模組3抵靠至邊框架1表面,以讓熱能直接傳導至邊框架1,以提升散熱效率。
該第二光源模組4為設置於每一邊框架1之第二面112上。
該透光罩5為罩覆於邊框架1之第二面112上,且讓透光罩5二端卡摯定位於邊框架1之二卡摯部13,用以將第二光源模組4
固定於第二面112處,即可阻擋第二光源模組4退出第二面112。
請參閱第五圖,當本創作於使用狀態時,預先將本創作之平板燈懸吊於建築物之天花板(圖未示),第一光源模組3被啟動以產生光源,光線由第一導光板21與第二導光板22之側邊入射,最後再分別於第一導光板21之第一投射面211與第二導光板22之第二投射面221投射出,其中因第一投射面211與第二投射面221呈反向設置,故即可由平板燈之上下二面進行光線投射產生照明,以大幅提高照明範圍。
其中,第二光源模組4為提供本創作平板燈之側向光源。
是以,本創作為可解決習知之問題與缺失,其關鍵技術在於,同時設置第一導光板21與第二導光板22,並使其第一投射面211與第二投射面221呈反向設置,故光源同時投射至第一導光板21與第二導光板22,並同時將光線由第一投射面211與第二投射面221投射出,因此可讓平板燈產生正面朝下照明與背面朝上照明,進而增加照明範圍,達到提升照度,同時具有美觀性之優點。
1‧‧‧邊框架
11‧‧‧基部
111‧‧‧第一面
112‧‧‧第二面
113‧‧‧定位孔
12‧‧‧擋止片
121‧‧‧滑槽
2‧‧‧導光組
21‧‧‧第一導光板
211‧‧‧第一投射面
212‧‧‧第一反射面
22‧‧‧第二導光板
221‧‧‧第二投射面
222‧‧‧第二反射面
3‧‧‧第一光源模組
4‧‧‧第二光源模組
5‧‧‧透光罩
6‧‧‧壓板
9‧‧‧鎖固元件
Claims (4)
- 一種平板燈,包含複數邊框架、導光組與第一光源模組,每一邊框架相互連接形成封閉之框體,導光組安裝於各邊框架所形成之框體內,第一光源模組設置於導光組與邊框架之間,其特徵在於:該導光組具有相互層疊之第一導光板與第二導光板,第一導光板相對二面分別具有第一投射面與第一反射面,第二導光板相對二面分別具有第二投射面與第二反射面,第一反射面正對第二反射面,第一投射面與第二投射面呈反向設置,該邊框架具有基部,各邊框架由基部朝向導光組處延伸出有擋止片,邊框架遠離擋止片處設有壓板,擋止片與壓板用以對層疊之第一導光板與第二導光板形成夾擠定位。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平板燈,其中該邊框架位於基部二側形成有第一面與第二面,第一光源模組為連接於第一面,而第二面連接有第二光源模組。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平板燈,其中該邊框架位於第二面二側處延伸出有卡摯部,第二面罩覆有透光罩,透光罩用以卡摯定位於卡摯部,以及將第二光源模組固定於第二面處。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平板燈,其中該二相鄰之邊框架之間為具有框接件,而邊框架之基部穿設有定位孔,框接件二側分別穿入定位孔形成定位。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2210998U TWM467007U (zh) | 2013-06-13 | 2013-06-13 | 平板燈 |
CN201420131866.1U CN203868808U (zh) | 2013-06-13 | 2014-03-21 | 平板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2210998U TWM467007U (zh) | 2013-06-13 | 2013-06-13 | 平板燈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M467007U true TWM467007U (zh) | 2013-12-01 |
Family
ID=501546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2210998U TWM467007U (zh) | 2013-06-13 | 2013-06-13 | 平板燈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868808U (zh) |
TW (1) | TWM467007U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712976B (zh) * | 2015-04-10 | 2017-11-14 | 深圳市同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背光源及其入射光源的设置结构 |
-
2013
- 2013-06-13 TW TW102210998U patent/TWM467007U/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4
- 2014-03-21 CN CN201420131866.1U patent/CN20386880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868808U (zh) | 2014-10-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2014150049A5 (zh) | ||
WO2016086454A1 (zh) | 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
WO2016074475A1 (zh) | 照明装置 | |
WO2013075354A1 (zh) | 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 |
CN104763937A (zh) | 一种背光源背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
TWI500884B (zh) | 照明裝置與應用此照明裝置之隱蔽式照明模組 | |
TWM467007U (zh) | 平板燈 | |
TWM467008U (zh) | 具側向光源之平板燈 | |
CN203585949U (zh) | 超薄高透光led平板灯 | |
TWI468805B (zh) | 背光模組及其光源裝置 | |
TWM380444U (en) | Structure of LED down-light with retroreflective sheeting | |
CN203907481U (zh) | 一种led平板灯 | |
CN204153539U (zh) | 低成本的led面板灯 | |
TW201237324A (en) | Flat lighting apparatus | |
JP3175812U (ja) | 照明付き額縁 | |
TWM443133U (en) | Flat type lighting | |
TWI564626B (zh) | 光源模組 | |
JP2010086755A5 (zh) | ||
RU130373U1 (ru) | Двусторонняя светящаяся панель | |
TWM483549U (zh) | 平板燈具改良 | |
TWM487399U (zh) | 薄型燈具 | |
KR101531219B1 (ko) | 조명장치 | |
TWI422778B (zh) | 光源模組 | |
TWM552110U (zh) | 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 |
CN102269894B (zh) | 电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K |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