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64730U - 個人化參數自動同步系統與相關裝置 - Google Patents

個人化參數自動同步系統與相關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64730U
TWM464730U TW102209969U TW102209969U TWM464730U TW M464730 U TWM464730 U TW M464730U TW 102209969 U TW102209969 U TW 102209969U TW 102209969 U TW102209969 U TW 102209969U TW M464730 U TWM464730 U TW M464730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devi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rameter
communication circuit
portab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2099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Hung-Wen Chen
Original Assignee
Gemte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emte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emtek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M4647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64730U/zh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Description

個人化參數自動同步系統與相關裝置
本新型有關個人化參數自動同步系統,尤指一種可在多個電子裝置間自動對使用者的個人化操作參數進行同步處理的系統與相關裝置。
在日常生活中,一般使用者經常會在不同環境中使用各種類型的不同電子裝置。例如,使用者在家中、車上、辦公室等不同環境中可能都會使用音響、空調系統、電腦、照明系統、導航裝置等電子裝置。使用者可以依據自己的喜好,設定各電子裝置的操作參數,例如,空調溫度、音量高低、預設的音樂播放清單、亮度大小、預定路線的導航參數、預定位置的衛星定位座標等等。
然而,現有技術中並沒有適當的工具可供使用者快速、方便地在多個電子裝置間,進行個人化操作參數的同步處理。因此,即便使用者要為不同的電子裝置設置相同的操作參數,使用者還是必須逐一手動地為不同的電子裝置分別設定操作參數,這顯然是非常耗時、沒有效率的參數設定方式。
有鑑於此,如何提供可在多個電子裝置間自動對使用者的個人化 操作參數進行同步處理的系統,以提升電子裝置的參數設定效率,實為業界有待解決的問題。
本說明書提供一種個人化參數自動同步系統的實施例,其包含:一來源端電子裝置,設置成顯示一第一參數設定畫面、依據使用者的指示產生一或多筆個人化參數、以及傳送該一或多筆個人化參數;一或多個目的端電子裝置,位於該來源端電子裝置的無線信號傳送範圍之外,且包含一第一目的端電子裝置;以及一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設置成透過一無線廣域網路進行一身分認證程序、接收該無線廣域網路傳來的一第一語音資料、以無線傳輸方式將該第一語音資料傳送給該來源端電子裝置、以及以無線傳輸方式接收該來源端電子裝置傳來的該一或多筆個人化參數;其中,當該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偵測到該第一目的端電子裝置時,該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會以無線傳輸方式將該一或多筆個人化參數傳送給該第一目的端電子裝置;其中,該來源端電子裝置會播放該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傳來的該第一語音資料,且該第一目的端電子裝置會依據該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傳來的該一或多筆個人化參數調整運作,或調整耦接於該第一目的端電子裝置的其他電子裝置的運作或參數設定。
本說明書另提供一種用於一個人化參數自動同步系統中的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的實施例。該個人化參數自動同步系統包含一來源端電子裝置和一第一目的端電子裝置,且該第一目的端電子裝置位於該來源端電子裝置的無線信號傳送範圍之外。該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包含:一身分認證裝置,設置成透過一無線廣域網路進行一身分認證程序;一第三無線通信電路,設置成接收該來源端 電子裝置傳來的一或多筆個人化參數;一第四無線通信電路,設置成接收該無線廣域網路傳來的一第一語音資料;一儲存裝置,設置成儲存該第三無線通信電路所接收到的該一或多筆個人化參數;以及一第三處理電路,耦接於該身分認證裝置、該第三無線通信電路、該第四無線通信電路、以及該儲存裝置,並設置成控制該第三無線通信電路將該第一語音資料傳送給該來源端電子裝置;其中,當該第三無線通信電路偵測到該第一目的端電子裝置時,該第三處理電路會控制該第三無線通信電路將該一或多筆個人化參數傳送給該第一目的端電子裝置;其中,該來源端電子裝置會播放該第三無線通信電傳來的該第一語音資料,且該第一目的端電子裝置會依據該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傳來的該一或多筆個人化參數調整運作,或調整耦接於該第一目的端電子裝置的其他電子裝置的運作或參數設定。
本說明書另提供一種用於一個人化參數自動同步系統中的來源端電子裝置的實施例。該個人化參數自動同步系統包含一第一目的端電子裝置和一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且該第一目的端電子裝置位於該來源端電子裝置的無線信號傳送範圍之外。該來源端電子裝置包含:一第一螢幕,設置成顯示一第一參數設定畫面;一輸入裝置,設置成依據使用者的指示產生一或多筆個人化參數;一音訊裝置;一第一無線通信電路,設置成接收該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傳來的一第一語音資料;以及一第一處理電路,耦接於該第一螢幕、該輸入裝置、該音訊裝置、以及該第一無線通信電路,並設置成控制該音訊裝置播放該第一語音資料,以及控制該第一無線通信電路將該一或多筆個人化參數傳送至該可攜式參數轉發 裝置;其中,該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會以無線傳輸方式,將該一或多筆個人化參數傳送給該第一目的端電子裝置,使得該第一目的端電子裝置依據該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傳來的該一或多筆個人化參數調整運作,或調整耦接於該第一目的端電子裝置的其他電子裝置的運作或參數設定。
本說明書另提供一種用於一個人化參數自動同步系統中的目的端電子裝置的實施例。該個人化參數自動同步系統包含一來源端電子裝置和一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且該目的端電子裝置位於該來源端電子裝置的無線信號傳送範圍之外。該目的端電子裝置包含:一第二螢幕;一第二無線通信電路,設置成接收該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傳來的一或多筆個人化參數,其中,該一或多筆個人化參數是由該來源端電子裝置傳送給該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以及一第二處理電路,耦接於該第二螢幕和該第二無線通信電路,並設置成依據該一或多筆個人化參數調整該目的端電子裝置的運作,或調整耦接於該目的端電子裝置的其他電子裝置的運作或參數設定。
上述實施例的優點之一,是藉由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的運作,可快速、方便地在來源端電子裝置與目的端電子裝置之間,自動完成使用者的個人化操作參數的同步處理。
上述實施例的另一優點,是可利用來源端電子裝置和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的搭配,來實現行動電話的語音通話功能。
本新型的其他優點將藉由以下的說明和圖式進行更詳細的解說。
100‧‧‧個人化參數自動同步系統
110‧‧‧來源端電子裝置
111、121‧‧‧螢幕
112、122‧‧‧輸入裝置
113、123‧‧‧音訊裝置
114‧‧‧第一無線通信電路
115、125、135‧‧‧處理電路
116、126、136‧‧‧電池
120、150‧‧‧目的端電子裝置
124‧‧‧第二無線通信電路
127‧‧‧控制介面
130‧‧‧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
131‧‧‧身分認證裝置
132‧‧‧第三無線通信電路
133‧‧‧第四無線通信電路
134‧‧‧儲存裝置
140‧‧‧無線廣域網路
162、164‧‧‧受控裝置
202~218、302~318、402~422、502~522、602~614、702~714‧‧‧方法流程
圖1為本新型一實施例的個人化參數自動同步系統簡化後的功能方塊圖。
圖2和圖3為圖1中的個人化參數自動同步系統進行個人化參數同步處理的方法的一實施例簡化後的流程圖。
圖4和圖5為圖1中的個人化參數自動同步系統透過無線廣域網路進行語音通話的方法的一實施例簡化後的流程圖。
圖6和圖7為圖1中的個人化參數自動同步系統所採用的分離式運算方法的一實施例簡化後的流程圖。
以下將配合相關圖式來說明本新型的實施例。在圖式中,相同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流程步驟。
圖1為本新型一實施例的個人化參數自動同步系統(personal parameters automatic synchronizing system)100簡化後的功能方塊圖。個人化參數自動同步系統100包含一來源端電子裝置(source electronic device)110、一或多個目的端電子裝置(destination electronic device)、以及一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portable parameter forwarding device)130。前述的一或多個目的端電子裝置位於來源端電子裝置110的無線信號傳送範圍之外,且來源端電子裝置110也位於前述的目的端電子裝置的無線信號傳送範圍之外。因此,來源端電子裝置110與各目的端電子裝置間不能直接進行無線通信。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130則扮演來源端電子裝置110與各目的端電子裝置間的操作參數傳輸媒介。
為了便於說明,圖1中繪示了第一目的端電子裝置120和第二目的端電子裝置150為例。在實際應用上,第一目的端電子裝置120和第二目的端電子裝置150通常位於不同地點。例如,來源端電子裝置110可設置於使用者的家中、第一目的端電子裝置120可設置於使用者的車上、第二目的端電子裝置150可設置於使用者的辦公室、而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130則可由使用者隨身攜帶。
來源端電子裝置110設置成顯示一參數設定畫面、依據使用者的指示產生一或多筆個人化參數、以及傳送該一或多筆個人化參數。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130設置成透過一無線廣域網路(WWAN)140進行一身分認證程序、接收無線廣域網路140傳來的語音資料、以無線傳輸方式將該語音資料傳送給來源端電子裝置110、以及以無線傳輸方式接收來源端電子裝置110傳來的該一或多筆個人化參數。當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130偵測到第一目的端電子裝置120時,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130會以無線傳輸方式自動將該一或多筆個人化參數傳送給第一目的端電子裝置120。來源端電子裝置110會播放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130傳來的該第一語音資料,且第一目的端電子裝置120會依據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130傳來的該一或多筆個人化參數調整運作,或調整耦接於第一目的端電子裝置120的其他電子裝置的運作或參數設定。
在運作時,使用者可將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130隨身攜帶,並於來源端電子裝置110所在的地點,對來源端電子裝置110進行操作以設定一或多筆個人化參數。此時,來源端電子裝置110會將該一或多筆個人化參數傳送至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130進行儲存。之後,當使用者攜帶著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130移動到其他地點 時,若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130偵測到第一目的端電子裝置120的存在,則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130便會自動將該一或多筆個人化參數傳送給第一目的端電子裝置120。因此,即便第一目的端電子裝置120位於來源端電子裝置110的無線信號傳送範圍之外,仍可藉由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130的運作,自動完成來源端電子裝置110與第一目的端電子裝置120間的操作參數同步處理。
在圖1的實施例中,來源端電子裝置110包含一第一螢幕111、一第一輸入裝置112、一第一音訊裝置113、一第一無線通信電路114、一第一處理電路115、以及一第一電池116。第一目的端電子裝置120包含一第二螢幕121、一第二輸入裝置122、一第二音訊裝置123、一第二無線通信電路124、一第二處理電路125、一第二電池126、以及一控制介面127。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130包含一身分認證裝置131、一第三無線通信電路132、一第四無線通信電路133、一儲存裝置134、一第三處理電路135、以及一第三電池136。
在來源端電子裝置110中,第一螢幕111設置成顯示參數設定畫面,例如,參數設定選單或設定指引。第一輸入裝置112設置成依據使用者的指示產生一或多筆個人化參數。第一處理電路115耦接於第一螢幕111、第一輸入裝置112、第一音訊裝置113、以及第一無線通信電路114,並設置成控制第一螢幕111、第一音訊裝置113、以及第一無線通信電路114的運作。第一電池116用於提供來源端電子裝置110運作時所需的電力。實作上,第一螢幕111可以用傳統顯示螢幕來實現,也可以和第一輸入裝置112共同整合成一觸控螢幕。
在第一目的端電子裝置120中,第二螢幕121設置成顯示參數設定畫面,例如,參數設定選單或設定指引。第二輸入裝置122設置成依據使用者的指示產生一或多筆修改後的個人化參數。第二處理電路125耦接於第二螢幕121、第二輸入裝置122、第二音訊裝置123、第二無線通信電路124、以及控制介面127,並設置成控制第二螢幕121、第二輸入裝置122、第二音訊裝置123、第二無線通信電路124、以及控制介面127的運作。第二電池126用於提供第一目的端電子裝置120運作時所需的電力。實作上,第二螢幕121可以用傳統顯示螢幕來實現,也可以和第二輸入裝置122共同整合成一觸控螢幕。
在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130中,身分認證裝置131設置成進行前述的身分認證程序。第三無線通信電路132設置成接收第一無線通信電路114傳來的該一或多筆個人化參數。第四無線通信電路133設置成接收無線廣域網路140傳來的語音資料。儲存裝置134設置成儲存第三無線通信電路132所接收到的該一或多筆個人化參數。第三處理電路135耦接於身分認證裝置131、第三無線通信電路132、第四無線通信電路133、以及儲存裝置134,並設置成控制身分認證裝置131、第三無線通信電路132、第四無線通信電路133、以及儲存裝置134的運作。例如,第三處理電路135可控制第三無線通信電路132將第四無線通信電路133接收到的語音資料,傳送給來源端電子裝置110的第一無線通信電路114。另外,第三處理電路135還可控制身分認證裝置131,利用第四無線通信電路133透過無線廣域網路140進行身分認證程序進行。在一實施例中,身分認證裝置131中設置有網路服務業者配發給個人化參數 自動同步系統100的使用者的SIM卡(未繪示),可供進行前述的身分認證程序之用。第三電池136則用於提供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130運作時所需的電力。
實作上,前述的第一處理電路115、第二處理電路125、和第三處理電路135皆可用一或多個處理器單元來實現。另外,前述的第一電池116、第二電池126、和第三電池136皆可用一或多個相連或分離的電池模塊來實現。
如圖1所示,來源端電子裝置110和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130是分離的兩個裝置,且來源端電子裝置110與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130間並無實體連接。同樣地,各目的端電子裝置與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130間也沒有實體連接。在運作時,來源端電子裝置110與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130會透過第一無線通信電路114和第三無線通信電路132以無線傳輸的方式來彼此通信,以實現來源端電子裝置110與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130間的資料通信。另外,當第三無線通信電路132偵測到一特定目的端電子裝置時,第三處理電路135會控制第三無線通信電路132將儲存在儲存裝置134中的該一或多筆個人化參數,傳送給該特定目的端電子裝置的無線通信電路。例如,當第三無線通信電路132偵測到第一目的端電子裝置120的第二無線通信電路124時,第三處理電路135會控制第三無線通信電路132將該一或多筆個人化參數傳送給第二無線通信電路124。
由前述可知,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130中的第三無線通信電路132和第四無線通信電路133具有不同的用途。具體而言,第三無線通信電路132是用於與來源端電子裝置110、第一目的端電子裝置 120、以及第二目的端電子裝置150進行通信之用,而第四無線通信電路133則是用於與無線廣域網路140進行通信之用。因此,第三無線通信電路132和第四無線通信電路133可採用不同的無線通信協定。實作上,第三無線通信電路132可採用藍芽、WiFi、近場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協定、IEEE 802.11系列協定、或其他適用於較短傳輸距離的通信協定,來與第一無線通信電路114和第二無線通信電路124進行資料通信。在本實施例中,第四無線通信電路133的信號傳輸距離,會大於第三無線通信電路132的信號傳輸距離。例如,第四無線通信電路133可以用採用2G、3G、4G、或是其他更先進傳輸協定的通信電路來實現。
在個人化參數自動同步系統100中,用來顯示影像畫面供使用者觀看的螢幕,是設置在來源端電子裝置110或目的端電子裝置上,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130上則無需設置任何螢幕。因此,在不需降低第三電池136容量的情況下,便可大幅減少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130的成本、體積、和重量,進而降低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130的元件複雜度,並提升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130的製造良率。這樣的架構亦可使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130的體積小於來源端電子裝置110的體積,使得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130的總表面積小於來源端電子裝置110的總表面積,進而提升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130的攜帶便利性。
另外,由於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130中的第三電池136無需提供電力給來源端電子裝置110和目的端電子裝置上的螢幕,故可有效降低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130的耗電量,進而延長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130的使用時間和待機時間。
再者,由於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130中無需設置高解析度的大螢幕,故可降低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130的製造複雜度,進而提升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130的製造良率。
實作上,如有需要也可在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130上裝設用來指示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130的運作狀態或電力狀態的簡易指示燈(例如LED燈,圖中未繪示),或是裝設尺寸較小、耗電量較少的簡單螢幕,以節省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130的電力消耗。
以下將搭配圖2和圖7來進一步說明個人化參數自動同步系統100的運作方式。
圖2和圖3為個人化參數自動同步系統100進行個人化參數同步處理的方法的一實施例簡化後的流程圖。在後續的各流程圖中,位於一特定裝置所屬欄位中的流程,即代表由該特定裝置所進行的流程。例如,標記為「來源端電子裝置」的欄位中的部分,代表來源端電子裝置110所進行的流程,標記為「目的端電子裝置」的欄位中的部分,代表目的端電子裝置120所進行的流程,標記為「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的欄位中的部分,代表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130所進行的流程,標記為「無線廣域網路」的欄位中的部分,則代表無線廣域網路140所進行的流程,其餘依此類推。
當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130的使用者要利用來源端電子裝置110進行個人化參數的設定時,第一處理電路115會進行流程202以控制第一螢幕111顯示一參數設定畫面,例如,一參數設定選單或一設定指引影像。
接著,使用者可依據自己的喜好和第一螢幕111所顯示的參數設 定畫面的引導,對來源端電子裝置110的第一輸入裝置112進行操作以下達參數設定指令。在一實施例中,第一輸入裝置112是用一聲控裝置來實現。在此情況下,使用者可用語音輸入方式對第一輸入裝置112下達參數設定指示。在另一實施例中,第一螢幕111和第一輸入裝置112則是共同整合成一觸控螢幕。在此情況下,使用者可在該觸控螢幕上進行點擊,以下達參數設定指示。
此時,第一處理電路115會進行流程204,依據使用者對於第一輸入裝置112下達的指示產生一或多筆個人化參數。實作上,前述的個人化參數可以是特定裝置的操作參數,例如,空調溫度、車輛座椅的高度、後照鏡擺設角度、音量高低、預設的音樂播放清單、亮度大小、預定路線的導航參數、預定位置的衛星定位座標等等。
在流程206中,第一處理電路115會利用第一無線通信電路114發送前述的一或多筆個人化參數。
在流程208中,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130的第三無線通信電路132會接收第一無線通信電路114傳來的該一或多筆個人化參數。
在流程210中,第三處理電路135會將第三無線通信電路132接收到的該一或多筆個人化參數,儲存在儲存裝置134中。
如前所述,使用者可攜帶著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130移動到其他地點。在一實施例中,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130可在無需使用者介入操作的情況下,間歇性地或週期性地自動進行流程212。在另一實施例中,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130則可於使用者下達啟動指令時,才進行流程212。
在流程212中,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130的第三處理電路135會利用第三無線通信電路132進行偵測,以判斷在第三無線通信電路132的無線信號傳送範圍之內,是否有任何目的端電子裝置存在。當第三無線通信電路132偵測到一目的端電子裝置時,第三處理電路135便會進行流程214,利用第三無線通信電路132以無線傳輸方式自動將該一或多筆個人化參數傳送給偵測到的目的端電子裝置。
為了後續說明上的方便,在此假設在前述的流程212中,第三無線通信電路132偵測到第一目的端電子裝置120位於第三無線通信電路132當時的無線信號傳送範圍之內。因此,第三處理電路135會於流程214中利用第三無線通信電路132自動將該一或多筆個人化參數傳送給第一目的端電子裝置120。
在流程216中,第一目的端電子裝置120的第二無線通信電路124會接收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130傳來的該一或多筆個人化參數。
接著,第一目的端電子裝置120的第二處理電路125會進行流程218,依據第二無線通信電路124接收到的該一或多筆個人化參數,調整第一目的端電子裝置120的運作,或是調整耦接於控制介面127的其他電子裝置(例如,受控裝置162)的運作或參數設定。前述的受控裝置162可以是各種可調整操作參數的設備,例如,空調系統、車輛電子控制系統、音響、照明系統、電腦、導航裝置、或是智慧型家電等等。實作上,也可將第一目的端電子裝置120整合在前述的受控裝置162中,以成為受控裝置162的控制電路的一部分。
之後,若使用者攜帶著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130移動到其他地點,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130會重複進行前述的流程212。此時,假設第三無線通信電路132偵測到第二目的端電子裝置150位於第三無線通信電路132當時的無線信號傳送範圍之內,則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130和第二目的端電子裝置150會進行如同前述流程214至218的運作,將使用者在來源端電子裝置110上設定的個人化參數,自動同步到第二目的端電子裝置150中。如此一來,第二目的端電子裝置150便會依據接收到的該一或多筆個人化參數,調整第二目的端電子裝置150的運作,或是調整耦接於第二目的端電子裝置150的其他電子裝置(例如,受控裝置164)的運作或參數設定。前述的受控裝置164可以是各種可調整操作參數的設備,例如,空調系統、車輛電子控制系統、音響、照明系統、電腦、導航裝置、或是智慧型家電等等。同樣地,也可將第二目的端電子裝置150整合在前述的受控裝置164中,以成為受控裝置164的控制電路的一部分。
由前述說明可知,即便第一目的端電子裝置120和第二目的端電子裝置150位於來源端電子裝置110的無線信號傳送範圍之外,導致來源端電子裝置110無法將使用者設定的個人化參數直接傳送給第一目的端電子裝置120,仍可藉由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130將這些個人化參數自動傳送到第一目的端電子裝置120和第二目的端電子裝置150中。藉此,便可快速、方便地在來源端電子裝置110與各目的端電子裝置之間,自動完成使用者的個人化操作參數的同步處理。
使用者對於各種裝置的操作參數的喜好設定,可儲存在可攜式參 數轉發裝置130中,並由使用者隨身攜帶。一旦使用者到達的地點中有對應的目的端電子裝置存在,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130便可將使用者喜好的個人化參數,自動傳送到該目的端電子裝置中,使得該目的端電子裝置或與該目的端電子裝置耦接的其他電子裝置,能自動依照使用者的喜好來進行運作。因此,使用者無需逐一手動地為不同的目的端電子裝置分別設定操作參數,可大幅提升各項設備的操作便利性和有效節省時間。
當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130的使用者要修改原先設定的個人化參數時,個人化參數自動同步系統100可以重複前述圖2的流程,使得使用者可利用來源端電子裝置110修改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130中儲存的個人化參數。
倘若使用者當時並非位於來源端電子裝置110的所在地點,而是位於第一目的端電子裝置120的附近,則個人化參數自動同步系統100也允許使用者利用附近的第一目的端電子裝置120,來修改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130中儲存的個人化參數。
例如,當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130的使用者要利用第一目的端電子裝置120來修改個人化參數的設定時,第二處理電路125可進行圖3中的流程302以控制第二螢幕121顯示一參數設定畫面,例如,一參數設定選單或一設定指引影像。
接著,使用者可依據自己的喜好和第二螢幕121所顯示的參數設定畫面的引導,對第一目的端電子裝置120的第二輸入裝置122進行操作以下達參數設定指令。在一實施例中,第二輸入裝置122是用一聲控裝置來實現。在此情況下,使用者可用語音輸入方式 對第二輸入裝置122下達參數設定指示。在另一實施例中,第二螢幕121和第二輸入裝置122則是共同整合成一觸控螢幕。在此情況下,使用者可在該觸控螢幕上進行點擊,以下達參數設定指示。
此時,第二處理電路125會進行流程304,依據使用者對於第二輸入裝置122下達的指示產生一或多筆修改後的個人化參數。實作上,前述的修改後的個人化參數同樣是特定裝置的操作參數,例如,空調溫度、車輛座椅的高度、後照鏡擺設角度、音量高低、預設的音樂播放清單、亮度大小、預定路線的導航參數、預定位置的衛星定位座標等等。
在流程306中,第二處理電路125會利用第二無線通信電路124發送前述的一或多筆修改後的個人化參數。
在流程308中,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130的第三無線通信電路132會接收第二無線通信電路124傳來的該一或多筆修改後的個人化參數。
在流程310中,第三處理電路135會將第三無線通信電路132接收到的該一或多筆修改後的個人化參數,儲存到儲存裝置134中。
如前所述,使用者可攜帶著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130移動到其他地點。在一實施例中,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130可在無需使用者介入操作的情況下,間歇性地或週期性地自動進行流程312。在另一實施例中,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130則可於使用者下達啟動指令時,才進行流程312。
在流程312中,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130的第三處理電路135會利 用第三無線通信電路132進行偵測,以判斷在第三無線通信電路132的無線信號傳送範圍之內,是否有任何來源端電子裝置110存在。當第三無線通信電路132偵測到來源端電子裝置110時,第三處理電路135便會進行流程314,利用第三無線通信電路132以無線傳輸方式自動將該一或多筆修改後的個人化參數傳送給來源端電子裝置110。
在流程316中,來源端電子裝置110的第一無線通信電路114會接收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130傳來的該一或多筆修改後的個人化參數。
接著,來源端電子裝置110的第一處理電路115會進行流程318,依據第一無線通信電路114接收到的該一或多筆修改後的個人化參數,調整來源端電子裝置110的運作,或是調整耦接於來源端電子裝置110的其他電子裝置(未繪示)的運作或參數設定。實作上,來源端電子裝置110可整合在其他電子裝置中,例如,空調系統、車輛電子控制系統、音響、照明系統、電腦、導航裝置、或是智慧型家電等等,以成為這些電子裝置的控制電路的一部分。
由前述說明可知,即便來源端電子裝置110位於第一目的端電子裝置120的無線信號傳送範圍之外,導致第一目的端電子裝置120無法將修改後的個人化參數直接傳送給來源端電子裝置110,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130仍可將修改後的個人化參數,自動同步到來源端電子裝置110中。
因此,只要使用者附近的目的端電子裝置設置有適當的輸入裝置 ,使用者便可隨時利用該目的端電子裝置來修改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130中儲存的個人化參數,故可大幅提升修改個人化參數時的便利性和彈性。
此外,個人化參數自動同步系統100還允許使用者透過來源端電子裝置110與遠端的一受話端裝置進行語音通話。以下將搭配圖4和圖5來進一步說明個人化參數自動同步系統100進行語音通話的運作方式。
圖4和圖5為個人化參數自動同步系統100透過無線廣域網路140進行語音通話的方法的一實施例簡化後的流程圖。
當使用者要利用個人化參數自動同步系統100與遠端的一受話端裝置進行語音通話時,可對來源端電子裝置110的第一輸入裝置112進行操作以下達撥號指令。在一實施例中,第一輸入裝置112是用一聲控裝置來實現。在此情況下,使用者可用語音輸入方式對第一輸入裝置112下達撥號指令。在另一實施例中,第一螢幕111和第一輸入裝置112則是共同整合成一觸控螢幕。在此情況下,使用者可在該觸控螢幕上進行點擊,以下達撥號指令。
此時,第一輸入裝置112會進行圖4中的流程402,接收使用者下達的撥號指令。另外,第一處理電路115還會於流程402中產生一相對應的第一撥號請求(call request)。
在流程404中,第一處理電路115會利用第一無線通信電路114發送第一撥號請求。
在流程406中,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130的第三無線通信電路132會接收第一無線通信電路114傳來的第一撥號請求。
在流程408中,第三處理電路135會控制身分認證裝置131利用第四無線通信電路133,透過無線廣域網路140與一遠端的身分認證伺服器(未繪示)進行一身分認證程序。實作上,身分認證裝置131可於流程408中存取SIM卡的資料,以取得進行身分認證程序所需的身分識別資料。
在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130通過了身分認證程序後,無線廣域網路140會進行流程410,傳送該受話端裝置產生的第一語音資料給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130。
在流程412中,第四無線通信電路133會接收無線廣域網路140傳來的第一語音資料。另外,第三處理電路135會於流程412中利用第三無線通信電路132將接收到的第一語音資料,傳送至來源端電子裝置110。
在流程414中,來源端電子裝置110的第一處理電路115,會利用第一無線通信電路114接收第三無線通信電路132傳來的第一語音資料。
在流程416中,第一處理電路115會利用第一音訊裝置113播放接收到的第一語音資料的內容。
當使用者對來源端電子裝置110說話時,第一音訊裝置113會進行流程418,以產生相對應的第二語音資料。此時,第一處理電路115會利用第一無線通信電路114將第二語音資料傳送至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130。
在流程420中,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130的第三無線通信電路132會接收第一無線通信電路114傳來的第二語音資料。此時,第三 處理電路135會利用第四無線通信電路133傳送第二語音資料給無線廣域網路140。
在流程422中,無線廣域網路140會接收第四無線通信電路133傳來的第二語音資料,並傳遞給前述的受話端裝置。
利用前述圖4的方法,便能實現個人化參數自動同步系統100與該受話端裝置間的語音通話。換言之,在個人化參數自動同步系統100中,來源端電子裝置110和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130的搭配可用來實現行動電話的通話功能。
倘若使用者當時並非位於來源端電子裝置110的所在地點,而是位於第一目的端電子裝置120的附近,則個人化參數自動同步系統100也允許使用者利用附近的第一目的端電子裝置120,搭配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130來實現行動電話的通話功能。
例如,使用者可對第一目的端電子裝置120的第二輸入裝置122進行操作以下達撥號指令。在第二輸入裝置122是用一聲控裝置來實現的實施例中,使用者可用語音輸入方式對第二輸入裝置122下達撥號指令。在第二螢幕121和第二輸入裝置122共同整合成一觸控螢幕的實施例中,使用者可在該觸控螢幕上進行點擊,以下達撥號指令。
此時,第二輸入裝置122會進行圖5中的流程502,接收使用者下達的撥號指令。另外,第二處理電路125還會於流程502中產生一相對應的第二撥號請求。
在流程504中,第二處理電路125會利用第二無線通信電路124發送第二撥號請求。
在流程506中,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130的第三無線通信電路132會接收第二無線通信電路124傳來的第二撥號請求。
接著,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130會進行前述的流程408,透過無線廣域網路140與一遠端的身分認證伺服器(未繪示)進行一身分認證程序。同樣地,身分認證裝置131可於流程408中存取SIM卡的資料,以取得進行身分認證程序所需的身分識別資料。
在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130通過了身分認證程序後,無線廣域網路140會進行流程510,傳送該受話端裝置產生的第三語音資料給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130。
在流程512中,第四無線通信電路133會接收無線廣域網路140傳來的第三語音資料。另外,第三處理電路135會於流程512中利用第三無線通信電路132將接收到的第三語音資料,傳送至第一目的端電子裝置120。
在流程514中,第一目的端電子裝置120的第二處理電路125,會利用第二無線通信電路124接收第三無線通信電路132傳來的第三語音資料。
在流程516中,第二處理電路125會利用第二音訊裝置123播放接收到的第三語音資料的內容。
當使用者對第一目的端電子裝置120說話時,第二音訊裝置123會進行流程518,以產生相對應的第四語音資料。此時,第二處理電路125會利用第二無線通信電路124將第四語音資料傳送至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130。
在流程520中,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130的第三無線通信電路132會接收第二無線通信電路124傳來的第四語音資料。此時,第三處理電路135會利用第四無線通信電路133傳送第四語音資料給無線廣域網路140。
在流程522中,無線廣域網路140會接收第四無線通信電路133傳來的第四語音資料,並傳遞給前述的受話端裝置。
利用前述圖5的方法,同樣能實現個人化參數自動同步系統100與該受話端裝置間的語音通話。亦即,第一目的端電子裝置120和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130的搭配,也可用來實現行動電話的通話功能。
換言之,使用者只要隨身攜帶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130,便可隨時利用所在位置附近的來源端電子裝置110或第一目的端電子裝置120,透過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130與遠端的受話端裝置進行語音通話。此外,用來與無線廣域網路140進行通信的第四無線通信電路133,和用來進行身分認證的身分認證裝置131,只需設置於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130中即可,來源端電子裝置110及各目的端電子裝置中都無需設置相同功能的電路,故可有效降低來源端電子裝置110及各目的端電子裝置的元件複雜度和硬體成本,進而可提升來源端電子裝置110及各目的端電子裝置的製造良率和量產速度。
另一方面,由於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130中無需設置進行語音通話時所需的音訊裝置,甚至無需設置接收播號指令所需的輸入裝置,故可降低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130的元件複雜度,並提升可 攜式參數轉發裝置130的製造良率和量產速度。
在個人化參數自動同步系統100中,還可利用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130來分攤來源端電子裝置110的部分運算量,以降低來源端電子裝置110所需進行的運算量,藉此降低來源端電子裝置110的電力消耗。以下將搭配圖6和圖7來進一步說明個人化參數自動同步系統100採用的分離式運算方法。
圖6和圖7為個人化參數自動同步系統100所採用的分離式運算方法的一實施例簡化後的流程圖。
當使用者對來源端電子裝置110進行操作時,若第一處理電路115需要處理一預定類型的運算,第一處理電路115可進行圖6中的流程602,以產生與該預定類型的運算相對應的一第一運算請求(computing request)。實作上,該第一運算請求中可包含與該預定類型的運算相對應的一或多個運算參數。
在一實施例中,前述預定類型的運算是一預定類型的繪圖運算(rendering operation)。在此情況下,第一處理電路115在流程602中會產生與該預定類型的繪圖運算相對應的一第一運算請求,且該第一運算請求中可包含與該預定類型的繪圖運算相對應的一或多個運算參數。例如,前述的預定類型的繪圖運算可以是一3D繪圖運算,或是需要耗用超過一預定運算資源量的其他繪圖運算。
在另一實施例中,前述預定類型的運算,是指使用者輸入來源端電子裝置110的控制指令為一預定類型指令時所需進行的運算。實作上,個人化參數自動同步系統100的設計者可以依據與所牽 涉的運算量有關的各種準則,來定義使用者輸入的控制指令的類型。
例如,在一實施例中,前述的預定類型指令指的是第一處理電路115處理該控制指令所需的運算量大於一預定運算量的指令。在另一實施例中,前述的預定類型指令指的是第一處理電路115處理該控制指令所需的運算時間大於一預定時間的指令。在另一實施例中,前述的預定類型指令指的是與多媒體運算有關的指令。在另一實施例中,前述的預定類型指令指的是與影像處理有關的指令。在另一實施例中,前述的預定類型指令指的是與信號編、解碼處理有關的指令。在另一實施例中,前述的預定類型指令指的是與資料加、解密處理有關的指令。
在流程604中,第一處理電路115會利用第一無線通信電路114發送第一運算請求。
在流程606中,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130的第三無線通信電路132會接收第一無線通信電路114傳來的第一運算請求。
在流程608中,第三處理電路135會依據接收到的第一運算請求進行運算,以產生第一運算結果。在前述預定類型的運算是一預定類型的繪圖運算的實施例中,第三處理電路135會依據該第一運算請求進行一繪圖運算以產生一第一影像資料。在此情況下,流程608中所稱的第一運算結果,即為第三處理電路135進行繪圖運算後所產生的第一影像資料。
在流程610中,第三處理電路135會利用第三無線通信電路132發送第一運算結果。
在流程612中,來源端電子裝置110的第一無線通信電路114會接收第三無線通信電路132傳來的第一運算結果。
在流程614中,來源端電子裝置110的第一處理電路115會依據接收到的第一運算結果,調整至少第一螢幕111所顯示的影像內容或第一音訊裝置113所播放的聲音內容。例如,在前述流程608中所產生的第一運算結果為第一影像資料的實施例中,第一處理電路115可於流程614中利用第一螢幕111顯示該第一影像資料的內容。
實作上,來源端電子裝置110的第一處理電路115可於每次需要處理預定類型的運算時,都進行前述圖6中的流程,以利用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130來分攤部分的運算量,藉此降低來源端電子裝置110所需進行的運算量。
在另一實施例中,第一處理電路115則會在需要處理預定類型的運算、且第一電池116的剩餘電力低於一預定水平時,才進行前述圖6中的流程。在本實施例中,當第一處理電路115需要處理預定類型的運算時,若第一電池116的剩餘電力高於預定水平,則第一處理電路115會選擇自行進行該預定類型的運算,並依據運算的結果,調整至少第一螢幕111所顯示的影像內容或第一音訊裝置113所播放的聲音內容。
由前述說明可知,個人化參數自動同步系統100中的來源端電子裝置110,可將部分的運算負荷交給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130分攤,以藉此降低來源端電子裝置110的運算量及耗電量。因此,可在不縮短來源端電子裝置110的使用時間的情況下,降低對第一 電池116容量的需求,進而可減少來源端電子裝置110的體積和重量,以提升來源端電子裝置110的使用便利性。
如此一來,來源端電子裝置110中便可無需設置高效能的處理電路,故可進一步降低來源端電子裝置110的製造複雜度和硬體成本,並提升來源端電子裝置110的製造良率和量產速度。
同樣地,在個人化參數自動同步系統100中,還可利用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130來分攤目的端電子裝置的部分運算量,以降低目的端電子裝置所需進行的運算量,藉此降低目的端電子裝置的電力消耗。
例如,當使用者對第一目的端電子裝置120進行操作時,若第二處理電路125需要處理一預定類型的運算,第二處理電路125可進行圖7中的流程702,以產生與該預定類型的運算相對應的一第二運算請求。實作上,該第二運算請求中可包含與該預定類型的運算相對應的一或多個運算參數。
在一實施例中,前述預定類型的運算是一預定類型的繪圖運算。在此情況下,第二處理電路125在流程702中會產生與該預定類型的繪圖運算相對應的一第二運算請求,且該第二運算請求中可包含與該預定類型的繪圖運算相對應的一或多個運算參數。例如,前述的預定類型的繪圖運算可以是一3D繪圖運算,或是需要耗用超過一預定運算資源量的其他繪圖運算。
在另一實施例中,前述預定類型的運算,是指使用者輸入第一目的端電子裝置120的控制指令為一預定類型指令時所需進行的運算。實作上,個人化參數自動同步系統100的設計者可以依據與 所牽涉的運算量有關的各種準則,來定義使用者輸入的控制指令的類型。
例如,在一實施例中,前述的預定類型指令指的是第二處理電路125處理該控制指令所需的運算量大於一預定運算量的指令。在另一實施例中,前述的預定類型指令指的是第二處理電路125處理該控制指令所需的運算時間大於一預定時間的指令。在另一實施例中,前述的預定類型指令指的是與多媒體運算有關的指令。在另一實施例中,前述的預定類型指令指的是與影像處理有關的指令。在另一實施例中,前述的預定類型指令指的是與信號編、解碼處理有關的指令。在另一實施例中,前述的預定類型指令指的是與資料加、解密處理有關的指令。
在流程704中,第二處理電路125會利用第二無線通信電路124發送第二運算請求。
在流程706中,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130的第三無線通信電路132會接收第二無線通信電路124傳來的第二運算請求。
在流程708中,第三處理電路135會依據接收到的第二運算請求進行運算,以產生第二運算結果。在前述預定類型的運算是一預定類型的繪圖運算的實施例中,第三處理電路135會依據該第二運算請求進行一繪圖運算以產生一第二影像資料。在此情況下,流程708中所稱的第二運算結果,即為第三處理電路135進行繪圖運算後所產生的第二影像資料。
在流程710中,第三處理電路135會利用第三無線通信電路132發送第二運算結果。
在流程712中,第一目的端電子裝置120的第二無線通信電路124會接收第三無線通信電路132傳來的第二運算結果。
在流程714中,第一目的端電子裝置120的第二處理電路125會依據接收到的第二運算結果,調整至少第二螢幕121所顯示的影像內容或第二音訊裝置123所播放的聲音內容。例如,在前述流程708中所產生的第二運算結果為第二影像資料的實施例中,第二處理電路125可於流程714中利用第二螢幕121顯示該第二影像資料的內容。
同樣地,第一目的端電子裝置120的第二處理電路125可於每次需要處理預定類型的運算時,都請求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130來分攤部分的運算量,藉此降低第一目的端電子裝置120所需進行的運算量。
或者,第二處理電路125可於需要處理預定類型的運算、且第二電池126的剩餘電力低於一預定水平時,才請求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130來分攤部分的運算量。在本實施例中,當第二處理電路125需要處理預定類型的運算時,若第二電池126的剩餘電力高於預定水平,則第二處理電路125會選擇自行進行該預定類型的運算,並依據運算的結果,調整至少第二螢幕121所顯示的影像內容或第二音訊裝置123所播放的聲音內容。
由前述說明可知,個人化參數自動同步系統100中的第一目的端電子裝置120,可將部分的運算負荷交給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130分攤,以藉此降低第一目的端電子裝置120的運算量及耗電量。因此,可在不縮短第一目的端電子裝置120的使用時間的情況下 ,降低對第二電池126容量的需求,進而可減少第一目的端電子裝置120的體積和重量,以提升第一目的端電子裝置120的使用便利性。
如此一來,第一目的端電子裝置120中便可無需設置高效能的處理電路,故可進一步降低第一目的端電子裝置120的製造複雜度和硬體成本,並提升第一目的端電子裝置120的製造良率和量產速度。
同樣地,個人化參數自動同步系統100中的其他目的端電子裝置,也可以採用前述圖7的方法,請求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130來分攤部分的運算量。
實作上,視來源端電子裝置110和第一目的端電子裝置120的電力供應設計方式而定,也可將來源端電子裝置110的第一電池116或第一目的端電子裝置120的第二電池126省略。另外,當來源端電子裝置110被設計成不支持語音通話功能時,可將來源端電子裝置110的第一音訊裝置113省略。同樣地,當第一目的端電子裝置120被設計成不支持語音通話功能時,可將第一目的端電子裝置120的第二音訊裝置123省略。當第一目的端電子裝置120被設計成不支持使用者修改個人化參數時,可將第一目的端電子裝置120的第二輸入裝置122省略。
在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中使用了某些詞彙來指稱特定的元件。然而,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應可理解,同樣的元件可能會用不同的名詞來稱呼。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並不以名稱的差異做為區分元件的方式,而是以元件在功能上的差異來做為區 分的基準。在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所提及的「包含」為開放式的用語,故應解釋成「包含但不限定於」。另外,「耦接」在此包含任何直接及間接的連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第一元件耦接於第二元件,則代表第一元件可通過電性連接或無線傳輸、光學傳輸等信號連接方式而直接地連接於第二元件,或者通過其他元件或連接手段間接地電性或信號連接至該第二元件。
在此所使用的「及/或」的描述方式,包含所列舉的其中之一或多個項目的任意組合。另外,除非說明書中特別指明,否則任何單數格的用語都同時包含複數格的涵義。
以上僅為本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新型請求項所做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新型的涵蓋範圍。
100‧‧‧個人化參數自動同步系統
110‧‧‧來源端電子裝置
111、121‧‧‧螢幕
112、122‧‧‧輸入裝置
113、123‧‧‧音訊裝置
114‧‧‧第一無線通信電路
115、125、135‧‧‧處理電路
116、126、136‧‧‧電池
120、150‧‧‧目的端電子裝置
124‧‧‧第二無線通信電路
127‧‧‧控制介面
130‧‧‧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
131‧‧‧身分認證裝置
132‧‧‧第三無線通信電路
133‧‧‧第四無線通信電路
134‧‧‧儲存裝置
140‧‧‧無線廣域網路
162、164‧‧‧受控裝置

Claims (29)

  1. 一種個人化參數自動同步系統,包含:一來源端電子裝置,設置成顯示一第一參數設定畫面、依據使用者的指示產生一或多筆個人化參數、以及傳送該一或多筆個人化參數;一或多個目的端電子裝置,位於該來源端電子裝置的無線信號傳送範圍之外,且包含一第一目的端電子裝置;以及一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設置成透過一無線廣域網路進行一身分認證程序、接收該無線廣域網路傳來的一第一語音資料、以無線傳輸方式將該第一語音資料傳送給該來源端電子裝置、以及以無線傳輸方式接收該來源端電子裝置傳來的該一或多筆個人化參數;其中,當該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偵測到該第一目的端電子裝置時,該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會以無線傳輸方式將該一或多筆個人化參數傳送給該第一目的端電子裝置;其中,該來源端電子裝置會播放該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傳來的該第一語音資料,且該第一目的端電子裝置會依據該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傳來的該一或多筆個人化參數調整運作,或調整耦接於該第一目的端電子裝置的其他電子裝置的運作或參數設定。
  2. 如請求項1的個人化參數自動同步系統,其中,該來源端電子裝置包含:一第一螢幕,設置成顯示該第一參數設定畫面; 一輸入裝置,設置成依據使用者的指示產生該一或多筆個人化參數;一音訊裝置;一第一無線通信電路;以及一第一處理電路,耦接於該第一螢幕、該輸入裝置、該音訊裝置、以及該第一無線通信電路,並設置成控制該第一無線通信電路傳送該一或多筆個人化參數;其中,該第一目的端電子裝置包含:一第二螢幕;一第二無線通信電路;以及一第二處理電路,設置成控制該第二螢幕及該第二無線通信電路的運作;其中,該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包含:一身分認證裝置,設置成進行該身分認證程序;一第三無線通信電路,設置成接收該第一無線通信電路傳來的該一或多筆個人化參數;一第四無線通信電路,設置成接收該無線廣域網路傳來的該第一語音資料;一儲存裝置,設置成儲存該第三無線通信電路所接收到的該一或多筆個人化參數;以及一第三處理電路,耦接於該身分認證裝置、該第三無線通信電路、該第四無線通信電路、以及該儲存裝置,並設置成控制該第三無線通信電路將該第一語音資料傳送給該第一無線通信電路,且當該第三無線通信電路偵測到該第二無線通信電路時,該第三處理電路會控制該第三無線通信電路將該一或多筆個人化參數傳送 給該第二無線通信電路;其中,該第一處理電路會控制該音訊裝置播放該第三無線通信電路傳來的該第一語音資料,且該第二處理電路會依據該第三無線通信電路傳來的該一或多筆個人化參數,調整該第一目的端電子裝置的運作,或調整耦接於該第一目的端電子裝置的其他電子裝置的運作或參數設定。
  3. 如請求項2的個人化參數自動同步系統,其中,該第三無線通信電路採用藍牙、WiFi、近場通信協定、或是IEEE 802.11系列協定,與該第一無線通信電路和該第二無線通信電路進行資料通信。
  4. 如請求項3的個人化參數自動同步系統,其中,當該第一處理電路需要處理一預定類型的繪圖運算時,該第一處理電路會控制該第一無線通信電路發送與該預定類型的繪圖運算相對應的一第一運算請求,而當該第三無線通信電路接收到該第一運算請求時,該第三處理電路會依據該第一運算請求進行一第一繪圖運算以產生一第一影像資料,並利用該第三無線通信電路將該第一影像資料傳送至該第一無線通信電路;其中,在該第一無線通信電路接收到該第一影像資料後,該第一處理電路會控制該第一螢幕顯示該第一影像資料。
  5. 如請求項4的個人化參數自動同步系統,其中,該第一運算請求中包含與該預定類型的繪圖運算相對應的一或多個運算參數。
  6. 如請求項5的個人化參數自動同步系統,其中,該預定類型的繪圖運算包含一3D繪圖運算。
  7. 如請求項5的個人化參數自動同步系統,其中,該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的總表面積小於該來源端電子裝置的總表面積,且該可攜 式參數轉發裝置與該來源端電子裝置間無實體連接。
  8. 如請求項5的個人化參數自動同步系統,其中,當該第二處理電路需要處理該預定類型的繪圖運算時,該第二處理電路會控制該第二無線通信電路發送與該預定類型的繪圖運算相對應的一第二運算請求,而當該第三無線通信電路接收到該第二運算請求時,該第三處理電路會依據該第二運算請求進行一第二繪圖運算以產生一第二影像資料,並利用該第三無線通信電路將該第二影像資料傳送至該第二無線通信電路;其中,在該第二無線通信電路接收到該第二影像資料後,該第二處理電路會控制該第二螢幕顯示該第二影像資料。
  9. 如請求項1的個人化參數自動同步系統,其中,該一或多個目的端電子裝置中另包含一第二目的端電子裝置;其中,當該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偵測到該第二目的端電子裝置時,該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會以無線傳輸方式將該一或多筆個人化參數傳送給該第二目的端電子裝置,且該第二目的端電子裝置會依據該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傳來的該一或多筆個人化參數調整運作,或調整耦接於該第二目的端電子裝置的其他電子裝置的運作或參數設定。
  10. 如請求項1的個人化參數自動同步系統,其中,該來源端電子裝置位於該第一目的端電子裝置的無線信號傳送範圍之外,該第一目的端電子裝置還設置成顯示一第二參數設定畫面、依據使用者的指示產生一或多筆修改後的個人化參數、以及傳送該一或多筆修改後的個人化參數;其中,該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還設置成以無線傳輸方式接收該第一目的端電子裝置傳來的該一或多筆修改後的個人化參數,且該 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會以無線傳輸方式將該一或多筆修改後的個人化參數傳送給該來源端電子裝置;其中,該來源端電子裝置會依據該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傳來的該一或多筆修改後的個人化參數調整運作,或調整耦接於該來源端電子裝置的其他電子裝置的運作或參數設定。
  11. 如請求項10的個人化參數自動同步系統,其中,該一或多個目的端電子裝置中另包含一第二目的端電子裝置;其中,當該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偵測到該第二目的端電子裝置時,該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會以無線傳輸方式將該一或多筆修改後的個人化參數傳送給該第二目的端電子裝置,且該第二目的端電子裝置會依據該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傳來的該一或多筆修改後的個人化參數調整運作,或調整耦接於該第二目的端電子裝置的其他電子裝置的運作或參數設定。
  12. 如請求項1的個人化參數自動同步系統,其中,該來源端電子裝置會產生並發送一第二語音資料至該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且該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會以無線傳輸方式將該第二語音資料轉送至該無線廣域網路;其中,該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還會接收該無線廣域網路傳來的一第三語音資料,並以無線傳輸方式將該第三語音資料傳送給該第一目的端電子裝置,且該第一目的端電子裝置會播放該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傳來的該第三語音資料。
  13. 一種用於一個人化參數自動同步系統中的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該個人化參數自動同步系統包含一來源端電子裝置和一第一目的端電子裝置,且該第一目的端電子裝置位於該來源端電子裝置的無線信號傳送範圍之外,該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包含: 一身分認證裝置,設置成透過一無線廣域網路進行一身分認證程序;一第三無線通信電路,設置成接收該來源端電子裝置傳來的一或多筆個人化參數;一第四無線通信電路,設置成接收該無線廣域網路傳來的一第一語音資料;一儲存裝置,設置成儲存該第三無線通信電路所接收到的該一或多筆個人化參數;以及一第三處理電路,耦接於該身分認證裝置、該第三無線通信電路、該第四無線通信電路、以及該儲存裝置,並設置成控制該第三無線通信電路將該第一語音資料傳送給該來源端電子裝置;其中,當該第三無線通信電路偵測到該第一目的端電子裝置時,該第三處理電路會控制該第三無線通信電路將該一或多筆個人化參數傳送給該第一目的端電子裝置;其中,該來源端電子裝置會播放該第三無線通信電路傳來的該第一語音資料,且該第一目的端電子裝置會依據該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傳來的該一或多筆個人化參數調整運作,或調整耦接於該第一目的端電子裝置的其他電子裝置的運作或參數設定。
  14. 如請求項13的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其中,當該第三無線通信電路接收到該來源端電子裝置傳來的一第一運算請求時,該第三處理電路會依據該第一運算請求進行一第一繪圖運算以產生一第一影像資料,並利用該第三無線通信電路將該第一影像資料傳送至該來源端電子裝置,使得該來源端電子裝置顯示該第一影像資料。
  15. 如請求項14的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其中,該第一運算請求中包 含與一預定類型的繪圖運算相對應的一或多個運算參數。
  16. 如請求項15的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其中,該預定類型的繪圖運算包含一3D繪圖運算。
  17. 如請求項15的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其中,當該第三無線通信電路接收到該第一目的端電子裝置傳來的一第二運算請求時,該第三處理電路會依據該第二運算請求進行一第二繪圖運算以產生一第二影像資料,並利用該第三無線通信電路將該第二影像資料傳送至該第一目的端電子裝置,使得該第一目的端電子裝置顯示該第二影像資料。
  18. 如請求項13的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其中,該個人化參數自動同步系統中另包含位於該第一目的端電子裝置的無線信號傳送範圍之外的一第二目的端電子裝置,且當該第三無線通信電路偵測到該第二目的端電子裝置時,該第三無線通信電路會以無線傳輸方式將該一或多筆個人化參數傳送給該第二目的端電子裝置,使得該第二目的端電子裝置依據該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傳來的該一或多筆個人化參數調整運作,或調整耦接於該第二目的端電子裝置的其他電子裝置的運作或參數設定。
  19. 如請求項13的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其中,該來源端電子裝置位於該第一目的端電子裝置的無線信號傳送範圍之外,該第三無線通信電路還設置成以無線傳輸方式接收該第一目的端電子裝置傳來的一或多筆修改後的個人化參數,該第三處理電路會將該一或多筆修改後的個人化參數儲存在該儲存裝置中,並控制該第三無線通信電路將該一或多筆修改後的個人化參數傳送給該來源端電子裝置;其中,該來源端電子裝置會依據該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傳來的該 一或多筆修改後的個人化參數調整運作,或調整耦接於該來源端電子裝置的其他電子裝置的運作或參數設定。
  20. 一種用於一個人化參數自動同步系統中的來源端電子裝置,該個人化參數自動同步系統包含一第一目的端電子裝置和一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且該第一目的端電子裝置位於該來源端電子裝置的無線信號傳送範圍之外,該來源端電子裝置包含:一第一螢幕,設置成顯示一第一參數設定畫面;一輸入裝置,設置成依據使用者的指示產生一或多筆個人化參數;一音訊裝置;一第一無線通信電路,設置成接收該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傳來的一第一語音資料;以及一第一處理電路,耦接於該第一螢幕、該輸入裝置、該音訊裝置、以及該第一無線通信電路,並設置成控制該音訊裝置播放該第一語音資料,以及控制該第一無線通信電路將該一或多筆個人化參數傳送至該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其中,該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會以無線傳輸方式,將該一或多筆個人化參數傳送給該第一目的端電子裝置,使得該第一目的端電子裝置依據該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傳來的該一或多筆個人化參數調整運作,或調整耦接於該第一目的端電子裝置的其他電子裝置的運作或參數設定。
  21. 如請求項20的來源端電子裝置,其中,該來源端電子裝置位於該第一目的端電子裝置的無線信號傳送範圍之外,該第一無線通信電路還設置成以無線傳輸方式接收該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傳來的一或多筆修改後的個人化參數,且該第一處理電路會依據該一或 多筆修改後的個人化參數調整該來源端電子裝置的運作,或調整耦接於該來源端電子裝置的其他電子裝置的運作或參數設定;其中,該一或多筆修改後的個人化參數是由該第一目的端電子裝置傳送給該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
  22. 如請求項20的來源端電子裝置,其中,當該第一處理電路需要處理一預定類型的繪圖運算時,該第一處理電路會產生與該預定類型的繪圖運算相對應的一第一運算請求,並控制該第一無線通信電路將該第一運算請求傳送至該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其中,該第一無線通信電路會接收該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傳來的與該第一運算請求相對應的一第一影像資料,且該第一處理電路會控制該第一螢幕顯示該第一影像資料。
  23. 如請求項22的來源端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一運算請求中包含與該預定類型的繪圖運算相對應的一或多個運算參數。
  24. 如請求項23的來源端電子裝置,其中,該預定類型的繪圖運算包含一3D繪圖運算。
  25. 一種用於一個人化參數自動同步系統中的目的端電子裝置,該個人化參數自動同步系統包含一來源端電子裝置和一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且該目的端電子裝置位於該來源端電子裝置的無線信號傳送範圍之外,該目的端電子裝置包含:一第二螢幕;一第二無線通信電路,設置成接收該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傳來的一或多筆個人化參數,其中,該一或多筆個人化參數是由該來源端電子裝置傳送給該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以及一第二處理電路,耦接於該第二螢幕和該第二無線通信電路,並設置成依據該一或多筆個人化參數調整該目的端電子裝置的運作 ,或調整耦接於該目的端電子裝置的其他電子裝置的運作或參數設定。
  26. 如請求項25的目的端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二螢幕設置成顯示一第二參數設定畫面,且該目的端電子裝置另包含:一第二輸入裝置,設置成依據使用者的指示產生一或多筆調整後的個人化參數;其中,該第二處理電路會控制該第二無線通信電路將該一或多筆修改後的個人化參數,傳送給該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其中,該來源端電子裝置位於該目的端電子裝置的無線信號傳送範圍之外,且該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會以無線傳輸方式將該一或多筆修改後的個人化參數傳送給該來源端電子裝置,使得該來源端電子裝置依據該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傳來的該一或多筆修改後的個人化參數調整運作,或調整耦接於該來源端電子裝置的其他電子裝置的運作或參數設定。
  27. 如請求項25的目的端電子裝置,其中,當該第二處理電路需要處理一預定類型的繪圖運算時,該第二處理電路會產生與該預定類型的繪圖運算相對應的一第二運算請求,並控制該第二無線通信電路將該第二運算請求傳送至該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其中,該第二無線通信電路會接收該可攜式參數轉發裝置傳來的與該第二運算請求相對應的一第二影像資料,且該第二處理電路會控制該第二螢幕顯示該第二影像資料。
  28. 如請求項27的目的端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二運算請求中包含與該預定類型的繪圖運算相對應的一或多個運算參數。
  29. 如請求項28的目的端電子裝置,其中,該預定類型的繪圖運算包含一3D繪圖運算。
TW102209969U 2013-03-29 2013-05-28 個人化參數自動同步系統與相關裝置 TWM464730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155258 2013-03-2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64730U true TWM464730U (zh) 2013-11-01

Family

ID=49991639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209969U TWM464730U (zh) 2013-03-29 2013-05-28 個人化參數自動同步系統與相關裝置
TW102212551U TWM470977U (zh) 2013-03-29 2013-07-03 個人化參數自動同步系統與相關裝置
TW102123898A TWI512543B (zh) 2013-03-29 2013-07-03 個人化參數自動同步系統與相關裝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212551U TWM470977U (zh) 2013-03-29 2013-07-03 個人化參數自動同步系統與相關裝置
TW102123898A TWI512543B (zh) 2013-03-29 2013-07-03 個人化參數自動同步系統與相關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79691A (zh)
TW (3) TWM46473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07870A (zh) * 2014-12-03 2015-03-11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在远程实现操作系统环境设定的系统及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98812B (zh) * 2019-12-31 2023-04-11 鍾國誠 用於控制照明裝置的控制裝置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99083B (zh) * 2010-07-28 2013-06-11 Compal Communication Inc 具遙控功能之無線通訊系統及其無線通訊模組
US8612580B2 (en) * 2011-05-31 2013-12-17 Microsoft Corporation Distributed computing framework
US9369820B2 (en) * 2011-08-23 2016-06-14 Htc Corpo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application interface switching method
TWM444003U (en) * 2012-06-27 2012-12-21 Weistech Technology Co Ltd Smart television integrated application devic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07870A (zh) * 2014-12-03 2015-03-11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在远程实现操作系统环境设定的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70977U (zh) 2014-01-21
TWI512543B (zh) 2015-12-11
TW201437843A (zh) 2014-10-01
CN104079691A (zh) 2014-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46842B2 (en) Commercial television-interfacing dongle and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e of same
KR102279600B1 (ko) 휴대 기기에서의 동작 방법, 컨텐츠 재생 장치에서의 동작 방법, 휴대 기기 및 컨텐츠 재생 장치
US20200336786A1 (en) Method for outputting audio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the same
KR102450840B1 (ko) 전자 기기 및 전자 기기의 제어 방법
US10394331B2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establishing a communicative coupling in response to a gesture
US20190141492A1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method of recommending application or content
EP3799454A1 (en)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audio data to multiple external devices
JP2023082122A (ja) 携帯用通信装置による実行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KR102288726B1 (ko) 웨어러블 전자 장치, 메인 전자 장치,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 방법
KR102275033B1 (ko) 데이터 처리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CN114245256A (zh) 移动通信设备及其操作方法以及移动系统
US2013017625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multi-vision system by using multiple portable terminals
KR102199030B1 (ko) 주변 장치와의 통신 방법, 전자 장치 및 저장 매체
KR20170011178A (ko) 휴대 장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의 사진 표시방법
CN111095935A (zh) 显示装置及用于控制显示装置的终端
US2015006752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senting content using electronic devices
KR20150099272A (ko) 전력 공유 방법 및 이를 구현하는 전자 장치
WO2015025080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management of connected devices, such as in a wireless docking environment
US10015304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udio device, and method that is performable by the electronic apparatus to set network of the audio device
KR20140101958A (ko) 휴대 단말기의 충전 경로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US962596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power consumption of a portable terminal
KR102591902B1 (ko) 외부 장치 액션 설정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전자 장치
EP3118720B1 (en) Apparatus for displaying an image and management of a plurality of processing cores,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US9370042B2 (en) Terminal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KR20150061475A (ko)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의 메모리 관리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