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61167U - 插座連接器及電連接器組合 - Google Patents

插座連接器及電連接器組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61167U
TWM461167U TW101220117U TW101220117U TWM461167U TW M461167 U TWM461167 U TW M461167U TW 101220117 U TW101220117 U TW 101220117U TW 101220117 U TW101220117 U TW 101220117U TW M461167 U TWM461167 U TW M461167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ng
base
terminal
extending
elastic pie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2201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un-fang Yang
Original Assignee
Molex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lex Inc filed Critical Molex Inc
Publication of TWM4611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61167U/zh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Description

插座連接器及電連接器組合
本新型是有關於一種電連接器,特別是指一種具有偵測開關的插座連接器及電連接器組合。
一般用於傳輸訊號的插頭連接器與插座連接器的電連接器組合,會設有偵測端子以確定插頭連接器與插座連接器完成插接後,再啟動訊號的傳輸或開啟電源供應或是達到其他偵測的作用。
例如台灣新型專利公告號第M318233號(對應中國專利CN200720047985.9;美國專利US7413467)公開一種高解析多媒體介面連接器,包括母連接器及與母連接器插接的公連接器。公連接器包括第一對接部及包覆第一對接部的第一鐵殼。母連接器包括第二本體、第二鐵殼及指示端子,指示端子固定在第二本體上且第二鐵殼包覆第二本體。當公連接器插入母連接器時,公連接器的第一鐵殼與母連接器的第二鐵殼相接觸做為一極,且指示端子與公連接器的第一鐵殼彈性接觸做為另一極,從而使電路板上的指示電路導通,起到偵測的作用。
然而,前述專利的指示端子安裝在母連接器的側邊以與公連接器的第一鐵殼接觸,由於母連接器的內部空間緊湊,而需要額外增加側邊的空間來安裝指示端子,如此增加了母連接器的體積,也使得母連接器安裝於電子裝置內需佔據較多的空間。再者,前述指示電路的導通需利用公 連接器的第一鐵殼來連接指示端子及母連接器的第二鐵殼,因此電訊號傳遞的路徑較長,而且公連接器的鐵殼通常帶有靜電或其他的電磁干擾,容易干擾電訊號的傳遞造成偵測訊號的誤判,需要加以改進。
因此,本新型之一目的,即在提供一種可以充分利用內部結構設置偵測開關以達到小型化的插座連接器及含有該插座連接器的電連接器組合。
本新型之另一目的,在提供一種可使偵測訊號穩定確實的插座連接器及含有該插座連接器的電連接器組合。
於是,依據一實施態樣,本新型電連接器組合,包含可互相對接的一插座連接器及一插頭連接器。該插座連接器包含一絕緣本體、多個導電端子、一金屬殼及一偵測端子。該絕緣本體具有一基座及一由該基座往前延伸的舌板。該基座具有一前後貫穿的穿孔。該等導電端子設置於該絕緣本體的舌板。該金屬殼與該絕緣本體的基座相組合且圍繞該舌板界定一插接空間,並具有一伸入該插接空間再往後伸入該穿孔的偵測彈片,且該金屬殼與一接地線路電連接。該偵測端子對應該穿孔設置於該絕緣本體的基座並與一偵測線路電連接,且與該偵測彈片共同構成一偵測開關。該插頭連接器包含一可容置於該插接空間的插頭,且該插頭進入該插接空間會推壓該偵測彈片而改變該偵測彈片與該偵測端子的電連接狀態。
其中,該偵測彈片具有一伸入該插接空間的抵推部及 一伸入該穿孔的第一接觸部。該偵測端子具有一能與該第一接觸部對應接觸的第二接觸部及一伸出該基座的接腳部。
其中,該偵測端子還具有互成L形的一固定部及一延伸部,該固定部干涉固定於該基座,該第二接觸部形成於該延伸部的一表面。
其中,該偵測端子還具有一介於該固定部與該延伸部之間的鏤空部,及對應該鏤空部所形成的一階部。
其中,該偵測端子的延伸部前端呈階狀而具有一凸出段。
其中,該基座具有對應容置該偵測端子之固定部及延伸部的偵測端子槽。
其中,該等導電端子為用於傳輸符合USB3.0訊號傳輸規範之訊號的端子組,且其中一部分亦為用於傳輸符合USB2.0訊號傳輸規範之訊號的端子組。
本新型之功效:藉由偵測彈片一體形成在金屬殼上,而偵測端子位於偵測彈片的後方且安裝在絕緣本體的基座內部,能夠充分利用內部結構、節省外部空間以達到小型化。再者,偵測彈片與金屬殼一體連接且能直接接觸偵測端子,從而縮短電訊號傳遞的路徑並避免插頭連接器的金屬殼,即插頭的外殼對偵測訊號的干擾,使偵測訊號穩定確實。
有關本新型之前述及其他技術內容、特點與功效,在 以下配合參考圖式之四個較佳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中,將可清楚的呈現。
在本新型被詳細描述之前,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說明內容中,類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編號來表示。
參閱圖1至圖3,本新型電連接器組合之第一較佳實施例包含可互相對接的一插座連接器100及一插頭連接器200。在本實施例,插座連接器100是以板下沉板型式安裝於一電路板9。
參閱圖1、圖4至圖7,該插座連接器100包含一絕緣本體1、多個導電端子2、一金屬殼3、一偵測端子4及一端子定位件5(見圖2及圖3)。
該絕緣本體1具有一基座11、一由該基座11往前延伸的舌板12及多個由該基部11延伸至該舌板12的端子槽13。該基座11具有一前後貫穿的穿孔111。該等導電端子2設置於該絕緣本體1的舌板12,分別具有一固定部21、一接觸部22、一延伸部23及一接腳部24。該等導電端子2的固定部21呈上下兩排分別固定於該舌板12,而接觸部22呈前後兩排露出於該舌板12的同一板面121,此外接腳部24呈前後兩排伸出該基座11以焊接於電路板9(見圖1)。在本實施例,該等導電端子2為用於傳輸符合USB3.0訊號傳輸規範之訊號的端子組,且其中一部分亦為用於傳輸符合USB2.0訊號傳輸規範之訊號的端子組,即下排四根端子亦為用於傳輸符合USB2.0訊號傳輸規範之訊號的端子組。
該金屬殼3與該絕緣本體1的基座11相組合且圍繞該舌板12界定一插接空間301,並具有一伸入該插接空間301再往後伸入該穿孔111的偵測彈片31,且該金屬殼3與一接地線路(未圖示)電連接。詳細而言,該金屬殼3由一金屬板沖壓彎折而成,還具有一頂壁32、一底壁33及兩個側壁34共同圍繞該舌板12,其中該底壁33與該舌板12露出導電端子2之接觸部22的板面121相對。該偵測彈片31即由該底壁33一體延伸,具有一伸入該插接空間301的抵推部311及一伸入該穿孔111的第一接觸部312。在本實施例,第一接觸部312的末端伸出穿孔111後方。此外,該金屬殼3還具有分別由兩側壁34往外側伸出的兩個側焊腳35及分別由兩側壁34往後延伸的兩個後固定腳36,以焊接固定於該電路板9。可藉由該等側焊腳35及後固定腳36其中之一與該接地線路電連接。
參閱圖4、圖6至圖10,該偵測端子4對應該穿孔111設置於該絕緣本體1的基座11,且與該偵測彈片31共同構成一偵測開關。詳細而言,該偵測端子4具有一固定部41、一延伸部42、一第二接觸部43及一接腳部44。該固定部41干涉固定於該基座11,且該固定部41及該延伸部42互成L形。該第二接觸部43形成於該延伸部42的一表面,並能與該偵測彈片31的第一接觸部312對應接觸。該接腳部44伸出該基座11,在本實施例,該接腳部44與該等導電端子2的接腳部24同向凸伸,用以焊接於該電路板9,並與一偵測線路(未圖示)電連接。該等導電端子2的接腳 部24及該偵測端子4的接腳部44可藉由端子定位件5(見圖2及圖3)固定。此外,該偵測端子4還具有一介於該固定部41與該延伸部42之間的鏤空部45,及對應該鏤空部45所形成的一階部46,而且延伸部42前端呈階狀而具有一凸出段421。另外,該基座11還具有對應容置該偵測端子4之固定部41及延伸部42的偵測端子槽112,偵測端子槽112成L形。如圖7及圖9所示,偵測端子4容置於偵測端子槽112中,其固定部41兩側具有凸刺411以與基座11干涉固定。如圖6、圖7及圖10所示,在偵測端子槽112中,偵測端子4的延伸部42之下半部被基座11夾置,亦即,延伸部42之下半部兩側貼靠於基座11界定偵測端子槽112的內壁面,而且延伸部42之底面422亦貼靠於基座11界定偵測端子槽112的內壁面上,使延伸部42得到較佳的支撐而不會左右晃動及下移。再者,其凸出段421上下限位於偵測端子槽112內,可避免延伸部42前端往上翹起。此外,偵測端子4的階部46亦抵靠於基座11界定偵測端子槽112的內壁面,具有定位功能,使偵測端子4不會過度往前移。所以,偵測端子4構成L形的固定部41及延伸部4與L形的偵測端子槽112的組裝,能夠使偵測端子4具有更佳的固定效果。
再參閱圖1、圖7及圖10,該插頭連接器200包含一可容置於該插座連接器100的插接空間301的插頭201,且該插頭201進入該插接空間301會推壓該偵測彈片31而改變該偵測彈片31與該偵測端子4的電連接狀態。在本實施 例,該偵測彈片31未受插頭201作用時,並未與偵測端子4接觸。而當插頭201進入該插接空間301到達定位後,插頭201推壓該偵測彈片31的抵推部311使其往下移動,且抵推部311帶動該第一接觸部312往下移動,進而使該第一接觸部312與偵測端子4的第二接觸部43相接觸形成電連接而能產生偵測訊號。在插頭201退出該插接空間301後,偵測彈片31即回復原位而與偵測端子4分開形成斷路。藉此,偵測彈片31與偵測端子4共同構成偵測開關以偵測插頭201是否進入插接空間301。其中該偵測彈片31一體形成在金屬殼3上,而偵測端子4位於偵測彈片31的後方且安裝在絕緣本體1的基座11內部,能夠充分利用內部結構、節省外部空間以達到小型化。再者,偵測彈片31與金屬殼3一體連接且能直接接觸偵測端子4,從而縮短電訊號傳遞的路徑並避免插頭連接器200的金屬殼,即插頭201的外殼對偵測訊號的干擾,使偵測訊號穩定確實。
參閱圖11至圖14,為本新型電連接器組合之插座連接器100之第二較佳實施例,其與第一較佳實施例大致相同,但是適用以板上沉板型式安裝於一電路板9,所以其基座11、金屬殼3及偵測端子4的有部分調整以配合安裝於電路板9。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二較佳實施例中,偵測端子4的固定部41與延伸部42也是互成L形,但是第二較佳實施例的固定部41位於垂直位置而延伸部42位於水平位置,與第一較佳實施例的位置相反,而且第二較佳實施例的延伸部42較短而未設置凸出段421。此外,第二較佳實施例 的延伸部42部分伸入穿孔111內且位於偵測彈片31的第一接觸部312上方,第二接觸部43形成於延伸部42下表面以與第一接觸部312接觸。在本實施例中,該偵測彈片31未受插頭201作用時,即與偵測端子4保持接觸形成電連接,當插頭201(見圖1)進入該插接空間301到達定位後,插頭201推壓該偵測彈片31的抵推部311使其往下移動,且抵推部311帶動該第一接觸部312往下移動,進而使該第一接觸部312與偵測端子4的第二接觸部43分開形成斷路而能產生偵測訊號。在插頭201退出該插接空間301後,偵測彈片31即回復原位而與偵測端子4再接觸形成電連接。藉此,偵測彈片31與偵測端子4共同構成偵測開關以偵測插頭201是否進入插接空間301。
參閱圖15至圖18,為本新型電連接器組合之插座連接器100之第三較佳實施例,其與第一較佳實施例大致相同,但是適用以板上型式安裝於一電路板9,所以其基座11、金屬殼3及偵測端子4的有部分調整以配合安裝於電路板9。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三較佳實施例中,偵測端子4的延伸部42部分伸入穿孔111內且位於偵測彈片31的第一接觸部312下方,第二接觸部43形成於延伸部42上表面以與第一接觸部312接觸。在本實施例中,該偵測彈片31與偵測端子4的作動關係與第一較佳實施例相同,於此不再重述。
參閱圖19至圖22,為本新型電連接器組合之插座連接器100之第四較佳實施例,其與第三較佳實施例大致相同 ,皆適用以板上型式安裝於一電路板9。但是在第四較佳實施例中,偵測彈片31及偵測端子4的型態及作動關係是與第二較佳實施例相同,於此不再重述。
綜上所述,本新型各實施例的插座連接器100,藉由偵測彈片31一體形成在金屬殼3上,而偵測端子4位於偵測彈片31的後方且安裝在絕緣本體1的基座11內部,能夠充分利用內部結構、節省外部空間以達到小型化。再者,偵測彈片31與金屬殼3一體連接且能直接接觸偵測端子4,從而縮短電訊號傳遞的路徑並避免插頭連接器200的金屬殼,即插頭201的外殼對偵測訊號的干擾,使偵測訊號穩定確實。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新型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新型實施之範圍,即大凡依本新型申請專利範圍及新型說明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新型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100‧‧‧插座連接器
33‧‧‧底壁
1‧‧‧絕緣本體
34‧‧‧側壁
11‧‧‧基座
35‧‧‧側焊腳
111‧‧‧穿孔
36‧‧‧後固定腳
112‧‧‧偵測端子槽
4‧‧‧偵測端子
12‧‧‧舌板
41‧‧‧固定部
121‧‧‧板面
411‧‧‧凸刺
13‧‧‧端子槽
42‧‧‧延伸部
2‧‧‧導電端子
421‧‧‧凸出段
21‧‧‧固定部
422‧‧‧底面
22‧‧‧接觸部
43‧‧‧第二接觸部
23‧‧‧延伸部
44‧‧‧接腳部
24‧‧‧接腳部
45‧‧‧鏤空部
3‧‧‧金屬殼
46‧‧‧階部
301‧‧‧插接空間
5‧‧‧端子定位件
31‧‧‧偵測彈片
200‧‧‧插頭連接器
311‧‧‧抵推部
201‧‧‧插頭
312‧‧‧第一接觸部
9‧‧‧電路板
32‧‧‧頂壁
圖1是一立體圖,說明本新型電連接器組合之第一較佳實施例;圖2是一立體圖,說明該第一較佳實施例之一插座連接器;圖3是圖2的部分分解圖,說明該第一較佳實施例之一端子定位件與端子接腳部的組合關係;圖4是一立體分解圖,說明該第一較佳實施例之插座連接器,其中端子定位件未示出; 圖5是圖4的另一角度視圖;圖6是一類似圖3的視圖,其中該第一較佳實施例之導電端子及端子定位件未示出;圖7是一立體剖切圖,其中該第一較佳實施例之插座連接器的部分結構未示出,以說明該第一較佳實施例之一偵測端子、一偵測彈片及一絕緣本體的組合關係;圖8是一後視圖;圖9是一沿圖8中IX-IX直線所取的剖視圖;圖10是一沿圖8中X-X直線所取的剖視圖;圖11是一立體圖,說明本新型電連接器組合之插座連接器的第二較佳實施例;圖12是一立體剖切圖,其中該第二較佳實施例之插座連接器的部分結構未示出,以說明該第二較佳實施例之一偵測端子、一偵測彈片及一絕緣本體的組合關係;圖13是說明該第二較佳實施例之插座連接器的一後視圖;圖14是一沿圖13中XIV-XIV直線所取的剖視圖;圖15是一立體圖,說明本新型電連接器組合之插座連接器的第三較佳實施例;圖16是一立體剖切圖,其中該第三較佳實施例之插座連接器的部分結構未示出,以說明該第三較佳實施例之一偵測端子、一偵測彈片及一絕緣本體的組合關係;圖17是說明該第三較佳實施例之插座連接器的一後視圖; 圖18是一沿圖17中XVIII-XVIII直線所取的剖視圖;圖19是一立體圖,說明本新型電連接器組合之插座連接器的第四較佳實施例;圖20是一立體剖切圖,其中該第四較佳實施例之插座連接器的部分結構未示出,以說明該第四較佳實施例之一偵測端子、一偵測彈片及一絕緣本體的組合關係;圖21是說明該第四較佳實施例之插座連接器的一後視圖;圖22是一沿圖21中XXII-XXII直線所取的剖視圖。
11‧‧‧基座
111‧‧‧穿孔
112‧‧‧偵測端子槽
12‧‧‧舌板
13‧‧‧端子槽
23‧‧‧延伸部
24‧‧‧接腳部
3‧‧‧金屬殼
31‧‧‧偵測彈片
311‧‧‧抵推部
312‧‧‧第一接觸部
32‧‧‧頂壁
33‧‧‧底壁
36‧‧‧後固定腳
4‧‧‧偵測端子
41‧‧‧固定部
411‧‧‧凸刺
42‧‧‧延伸部
421‧‧‧凸出段
422‧‧‧底面
43‧‧‧第二接觸部
44‧‧‧接腳部
45‧‧‧鏤空部
46‧‧‧階部

Claims (14)

  1. 一種插座連接器,包含:一絕緣本體,具有一基座及一由該基座往前延伸的舌板,該基座具有一前後貫穿的穿孔;多個導電端子,設置於該絕緣本體的舌板;一金屬殼,與該絕緣本體的基座相組合且圍繞該舌板界定一插接空間,並具有一伸入該插接空間再往後伸入該穿孔的偵測彈片;及一偵測端子,對應該穿孔設置於該絕緣本體的基座,且與該偵測彈片共同構成一偵測開關。
  2.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插座連接器,其中,該偵測彈片具有一伸入該插接空間的抵推部及一伸入該穿孔的第一接觸部;該偵測端子具有一能與該第一接觸部對應接觸的第二接觸部及一伸出該基座的接腳部。
  3.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插座連接器,其中,該偵測端子還具有互成L形的一固定部及一延伸部,該固定部干涉固定於該基座,該第二接觸部形成於該延伸部的一表面。
  4.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插座連接器,其中,該偵測端子還具有一介於該固定部與該延伸部之間的鏤空部,及對應該鏤空部所形成的一階部。
  5.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插座連接器,其中,該偵測端子的延伸部前端呈階狀而具有一凸出段。
  6.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至5項中任一項所述之插座連接 器,其中,該基座具有對應容置該偵測端子之固定部及延伸部的偵測端子槽。
  7.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插座連接器,其中,該等導電端子為用於傳輸符合USB3.0訊號傳輸規範之訊號的端子組,且其中一部分亦為用於傳輸符合USB2.0訊號傳輸規範之訊號的端子組。
  8. 一種電連接器組合,包含可互相對接的一插座連接器及一插頭連接器;該插座連接器包含一絕緣本體,具有一基座及一由該基座往前延伸的舌板,該基座具有一前後貫穿的穿孔,多個導電端子,設置於該絕緣本體的舌板,一金屬殼,與該絕緣本體的基座相組合且圍繞該舌板界定一插接空間,並具有一伸入該插接空間再往後伸入該穿孔的偵測彈片,且該金屬殼與一接地線路電連接,及一偵測端子,對應該穿孔設置於該絕緣本體的基座並與一偵測線路電連接,且與該偵測彈片共同構成一偵測開關;該插頭連接器包含一可容置於該插接空間的插頭,且該插頭進入該插接空間會推壓該偵測彈片而改變該偵測彈片與該偵測端子的電連接狀態。
  9.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電連接器組合,其中,該偵測彈片具有一伸入該插接空間的抵推部及一伸入該 穿孔的第一接觸部;該偵測端子具有一能與該第一接觸部對應接觸的第二接觸部及一伸出該基座的接腳部。
  10.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電連接器組合,其中,該偵測端子還具有互成L形的一固定部及一延伸部,該固定部干涉固定於該基座,該第二接觸部形成於該延伸部的一表面。
  11.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電連接器組合,其中,該偵測端子還具有一介於該固定部與該延伸部之間的鏤空部,及對應該鏤空部所形成的一階部。
  12.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電連接器組合,其中,該偵測端子的延伸部前端呈階狀而具有一凸出段。
  13.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0至12項中任一項所述之電連接器組合,其中,該基座具有對應容置該偵測端子之固定部及延伸部的偵測端子槽。
  14.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電連接器組合,其中,該等導電端子為用於傳輸符合USB3.0訊號傳輸規範之訊號的端子組,且其中一部分亦為用於傳輸符合USB2.0訊號傳輸規範之訊號的端子組。
TW101220117U 2012-08-15 2012-10-18 插座連接器及電連接器組合 TWM461167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90730.0A CN103594881B (zh) 2012-08-15 2012-08-15 插座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61167U true TWM461167U (zh) 2013-09-01

Family

ID=496287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220117U TWM461167U (zh) 2012-08-15 2012-10-18 插座連接器及電連接器組合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94881B (zh)
TW (1) TWM461167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38129B (zh) * 2018-07-26 2024-01-30 成都九洲电子信息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连接检测输出端子的同轴连接器
TW202013827A (zh) * 2018-09-27 2020-04-0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插座連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E483205A (zh) * 1942-06-27
US3259968A (en) * 1961-08-04 1966-07-12 Circuit Controls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brication and in situ testing of wire harness structures
CN201113013Y (zh) * 2007-09-03 2008-09-10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201142483Y (zh) * 2007-12-27 2008-10-29 实盈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插座连接器改良结构
CN201438516U (zh) * 2009-04-17 2010-04-14 上海莫仕连接器有限公司 插座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CN201515053U (zh) * 2009-07-28 2010-06-23 博崴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94881A (zh) 2014-02-19
CN103594881B (zh) 2015-1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14698B (zh) 電連接器
TWI558006B (zh) 對接的第一連接器及第二連接器
US7607926B2 (en) Connector with a switch terminal
US7798832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a pair of improved detacting pins
TWI451645B (zh) 電連接器組合
US7654866B2 (en) Upright electrical connector
TWI583074B (zh) 電連接器
US7744418B2 (en) Upright electrical connector
US8926367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detect function
US20140364013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US9583873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detecting structure
US9325123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detecting contacts
TWM462994U (zh) 插頭連接器
TWM467195U (zh) 電連接器
TWM505730U (zh) 連接器
TW201340501A (zh) 電連接器
TWM309791U (en)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TWM461167U (zh) 插座連接器及電連接器組合
CN107887729B (zh) 一种多功能连接器和电气检测方法
CN106486821B (zh) 电连接器
TWM561936U (zh) 防水網路型板端連接器
TWI415333B (zh) 電連接器
TWM475057U (zh) 具偵測效用的usb插座連接器(三)
US20050059277A1 (en) Board-moun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TWI697159B (zh) 電連接器組件及其電連接器插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