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58478U - 鎖扣機構及使用該機構之電子裝置 - Google Patents

鎖扣機構及使用該機構之電子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58478U
TWM458478U TW102204812U TW102204812U TWM458478U TW M458478 U TWM458478 U TW M458478U TW 102204812 U TW102204812 U TW 102204812U TW 102204812 U TW102204812 U TW 102204812U TW M458478 U TWM458478 U TW M458478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pair
recess
latch
slo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2048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Ping-Hsu Chu
Chun-Yen Yeh
Original Assignee
Inven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ventec Corp filed Critical Inventec Corp
Priority to TW1022048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58478U/zh
Publication of TWM4584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58478U/zh

Link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Description

鎖扣機構及使用該機構之電子裝置
本創作是有關於一種鎖扣機制,尤其是指一種利用具有卡榫的結構以彈性滑動的方式選擇鎖扣或者是解除鎖扣狀態之一種鎖扣機構及使用該機構之電子裝置。
可攜式運算處理電腦,由於具有輕、薄的優點,可以隨身攜帶,而且在任何地方與環境下,都可以立刻使用,因此可以說是商務人士或者是學生的最愛。然而,為了方便筆記型電腦的使用,最重要的問題就是在於電源的提供。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可攜式運算處理電腦上通常都會耦接一電池單元。該電池單元在沒有插頭可以使用時,提供電力給可攜式運算處理電腦所需電力。
在某些場合,例如:電池單元可能需要被拆卸下來減輕重量或者是更換其他新的電池單元,又或者是在攜帶可攜式運算處理電腦移動的情況下,電池單元需要具有可以提供拆卸以及固鎖的機制。也就是說,一方面電池單元的固鎖機制可以提供好的固鎖力以確保電池單元與電腦耦接的狀態,另一方面電池單元的固鎖機制也要容易讓使用者釋放以取下電池單元。
基於這樣的設計需求,習用技術中,例如:中華民國專利TW471714號就揭露一種栓鎖滑塊之機構,其係在殼體之兩側設置導軌,而在滑塊的兩側設置與導軌相互滑接之滑槽,以利滑塊之滑動。此外,又如美國專利US.Pat.No.5,028083則揭露一種具有栓鎖滑塊之機構,其係在殼體之兩側設置凹槽,而在滑塊的兩側設置與凹槽相互滑接之導軌,以利滑塊之滑動。
另外,中華民國公告新型專利M326229號也揭露一種電子裝置,其係具有按鍵,按鍵之底部設有卡榫,而電子裝置之機殼上更設有按鍵槽,連桿上更設有一連接部,該連接部係為一孔洞態樣,當按鍵設置於按鍵槽時,按鍵底部之卡榫會穿過按鍵槽並與連接部卡固,故使用者可藉由推動按鍵以連動連桿將電池推出。又如,中華民國專利號第563908號則教導一種固鎖機制,其係具有鎖鉤體,該鎖鉤體在該第一彈簧之配合下可於殼體內之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間滑動,並可滑動地將一電池固定於該殼體內。裝入電池時,該鎖鉤體處於該殼體之第一位置,而該安全按鈕則嵌入殼體上之嵌槽內而不能滑動,以達成電池鎖固於殼體內;當按下安全按鈕使其脫離嵌槽並滑動至第二位置時,即可使該電池釋放於該殼體。
另外又如圖一A與圖一B所示,該圖係為習用之鎖扣機構立體示意圖。在該技術中,該鎖扣機構1具有鎖扣部10以及滑槽11。該鎖扣部10具有一觸板100、一滑座102、一彈性體103以及一容置座104。該觸板100其下方具有一對卡勾101。該滑座102具有一開口105以提供該對卡勾101通過而卡扣於該滑座102上。該滑座102更具有一凸桿106。該容置座104提供容置該滑座102,該容置座104之一端與該凸桿相對應之位置上具有一孔洞107,以提供該凸桿106通過。該彈性體103係套設於該凸桿106上。藉由該觸板100之移動以帶動該滑座102的滑動,進而控制該凸桿凸出該孔洞107。在圖一A與圖一B所示之技術中,由於需要將好幾個元件相組合,因此無形中增加了組裝所需的時間與人力,進而增加了生產的成本。
本創作提供一種鎖扣機構,其係藉由一彈性元件提供該鎖扣機構卡扣以及釋放的機制,該鎖扣機構之鎖扣部係可直接滑設於一凹座內。由於本創作之鎖扣部為單一元件,因此簡化了組裝的困難度與減少組裝所需的時間,進而可以降低生產製造 的成本。
本創作提供一種電子裝置,其係具有一電池單元,在該電子裝置本體上設置有鎖扣機構,以提供固鎖該電池單元或者是釋放該電池單元,由於該鎖扣機構具有定位的機制,因此可以避免電池單元卸除時,因為不當之外力作用而使得鎖扣機構上的鎖扣部脫落。
在一實施例中,本創作提供一種鎖扣機構,其係具有:一凹座,其內兩側壁上分別凸設有一滑軌,每一滑軌具有一第一面以及一第二面,每一第二面上具有一擋塊;一容置槽,其係設置於該兩滑軌間且與該凹座相連接;一鎖扣部,其係滑設於該凹座之兩滑軌上,該鎖扣部更具有一觸板、一對滑槽以及一卡榫,該觸板與該對滑軌相對應之一側面之兩側分別設置有該對滑槽,以分別與該對滑軌相滑接,該卡榫則連接於該觸板之一端,每一滑槽之一側具有一定位槽,每一定位槽之兩端壁面係分別於該卡榫凸出該凹座或容置於該凹座時,抵靠於對應之該擋塊上;以及一彈性體,其係容置於該容置槽內,該彈性體之一端係抵靠於該容置槽之壁面上,而另一端抵靠於該鎖扣部上。
在另一實施例中,本創作更提供一種電子裝置,其係具有:一電子裝置本體,其一側具有一電池容置槽;一電池單元,其係容置於該電池容置槽內與該電子裝置本體相耦接,該電池單元具有一卡合槽;以及一鎖扣機構,其係設置於電子裝置本體上且位於該電池容置槽之一側,該鎖扣機構與該卡合槽相對應,該鎖扣機構具有:一凹座,其內的兩側壁上分別凸設有一滑軌,每一滑軌具有一第一面以及一第二面,每一第二面上具有一擋塊;一容置槽,其係設置於該兩滑軌間且與該凹座相連接;一鎖扣部,其係滑設於該凹座之兩滑軌上,該鎖扣部更具有一觸板、一對滑槽以及一卡榫,該觸板與該對滑軌相對應之一側面之兩側分別設置有該對滑槽,以分別與該對滑軌相滑 接,該卡榫則連接於該觸板之一端,每一滑槽之一側具有一定位槽,每一定位槽之兩端壁面係分別於該卡榫凸出該凹座而嵌入對應卡合槽時或容置於該凹座時,抵靠於對應之該擋塊上;以及一彈性體,其係容置於該容置槽內,該彈性體之一端係抵靠於該容置槽之壁面上,而另一端抵靠於該鎖扣部上。
1‧‧‧鎖扣機構
10‧‧‧鎖扣部
100‧‧‧觸板
102‧‧‧滑座
103‧‧‧彈性體
104‧‧‧容置座
105‧‧‧開口
106‧‧‧凸桿
107‧‧‧孔洞
11‧‧‧滑槽
2‧‧‧鎖扣機構
20‧‧‧凹座
200‧‧‧滑軌
2000‧‧‧定位結構
201‧‧‧第一面
202‧‧‧第二面
203‧‧‧擋塊
204‧‧‧支撐板
205‧‧‧連接板
21‧‧‧容置槽
22‧‧‧鎖扣部
220‧‧‧觸板
2201‧‧‧第四面
2202‧‧‧凸紋
221‧‧‧滑槽
2210‧‧‧L型凹槽
2211‧‧‧定位槽
2212‧‧‧導引面
2213‧‧‧定位結構
222‧‧‧卡榫
2220‧‧‧導引面
223‧‧‧推板
23‧‧‧彈性體
3‧‧‧電子裝置
30‧‧‧電子裝置本體
300‧‧‧容置槽
31‧‧‧電池單元
310‧‧‧卡合槽
311‧‧‧側面
90‧‧‧手指
91、92‧‧‧方向
圖一A與圖一B係為習用之鎖扣機構立體示意圖。
圖二係為本創作之鎖扣機構實施例分解立體示意圖。
圖三A係為本創作之凹座底視立體示意圖。
圖三B係為本創作之鎖扣部底視立體示意圖。
圖四係為本創作之鎖扣部要滑設入該凹座示意圖。
圖五係為本創作之鎖扣機構組合剖面示意圖。
圖六A與圖六B係為本創作之鎖扣部之卡榫凸出凹座示意圖。
圖七A與圖七B係為本創作之鎖扣部之卡榫容置於凹座示意圖。
圖八A與圖八B係為本創作之滑軌表面所具有之定位結構示意圖。
圖九係為本創作之電子裝置示意圖。
圖十A至圖十C係分別為本創作鎖扣機構鎖扣與釋放電池單元示意圖。
為使 貴審查委員能對本創作之特徵、目的及功能有更進一步的認知與瞭解,下文特將本創作之裝置的相關細部結構以及設計的理念原由進行說明,以使得 審查委員可以了解本創作之特點,詳細說明陳述如下:請參閱圖二所示,該圖係為本創作之鎖扣機構實施例分解立體示意圖。該鎖扣機構2包括有一凹座20、一容置槽21、一鎖扣部22以及一彈性體23。如圖二與圖三A所示,該凹座20,其內兩側壁上分別凸設有一滑軌200,每一滑軌200具有一第一面201以及一第二面202。其中,該對滑軌200之第一面201係藉由一支撐板204而相互連接,藉由該支撐板204以 提供承載該鎖扣部22。每一第二面202上具有一擋塊203。該凹座20在開口處具有一連接板205。該容置槽21,其係設置於該兩滑軌200間且與該凹座20相連接。在本實施例中,該容置槽21之端部向下延伸而與該連接板205相連接。
如圖二與圖三B所示,該鎖扣部22,其係滑設於該凹座20之兩滑軌200上,該鎖扣部22更具有一觸板220、一對滑槽221以及一卡榫222。該觸板220具有第三面2200與第四面2201。其中,該第三面2200係與該對滑軌相對應,該第三面2200之兩側分別設置有該對滑槽221,以分別與該對滑軌200相滑接。該第四面2201上則形成有複數個凸紋2202以增加使用者觸碰該觸板時的摩擦力。本實施例之滑槽221係由該第三面2200以及一L型凹槽2210所構成的結構。要說明的是,滑槽221的結構是熟悉此項技術之人可以根據本創作的精神予以變化,並不以本實施例的滑槽結構為限制。
該卡榫222則連接於該觸板220之一端,該卡榫222之外緣具有一導引面2220。在本實施例中,該對滑槽221係延伸至與該卡榫222之一側面2221相連接,該側面2221係與該觸板220滑接於該對滑軌200之第三面2200相連接。而該側面2221位於該對滑槽221之間的位置上更具有一推板223。另外,每一個滑槽221之一側具有一定位槽2211,而在每一個滑槽221位於該定位槽2211的一端更具有一導引面2212。如圖四所示,該導引面2212可以在該鎖扣部22滑設入該凹座20時,滑槽221與該擋塊203接觸時,產生導引的效果,使得鎖扣部22可以順利滑設到凹座20內,而讓該擋塊容置於該定位槽內。再回到圖二所示,該彈性體23,本實施例係為彈簧,其係容置於該容置槽21內,該彈性體23之一端係抵靠於該容置槽21之壁面上,而另一端抵靠於該鎖扣部22上。
當該鎖扣部22滑設於該凹座20內時,如圖五所示,該鎖扣部22之推板223會抵靠於該彈性體23之一端。如圖六A與 圖六B所示,當該鎖扣部22的卡榫222凸出於該凹座20外時,由於該鎖扣部22之滑槽221具有定位槽2211,因此定位槽2211之一側壁會抵靠於擋塊203上,藉由擋塊203限制了鎖扣部22向外凸出的位置。同樣地,如圖七A與圖七B所示,當有外力作用於該鎖扣部22而向方向91移動時,該定位槽2211之另一側壁會抵靠於擋塊203上,以對該鎖扣部22產生限制位移的效果。藉由該擋塊203與定位槽2211的組合,可以讓鎖扣部22穩固地滑設於該凹座20內之連接板205上。
如圖八A與圖八B所示,為了增加鎖扣部22的滑槽於該滑軌200上滑動時的定位效果,在該滑軌200與相配合的滑槽221間可以設置至少一個相互共軛的定位結構2213與2000。例如在圖八A中,滑軌200上為凹槽的定位結構2000,則在滑槽221上與該滑軌接觸之面上具有凸出的定位結構2213。同樣地,如圖八B所示,滑軌200上為凸出的定位結構2000,則在滑槽221上與該滑軌接觸之面上具有凹槽的定位結構2213。另外,如圖八A所示,為了加強固定彈性體,在該容置槽21與該彈性體抵靠的側面上亦可以設置一彈性體定位座210,使該彈性體可以套設在該彈性體定位座210上。
如圖九所示,該圖係為本創作之電子裝置示意圖。該電子裝置3包括有一電子裝置本體30、一電池單元31以及一鎖扣機構2。該電子裝置本體30之一側具有一容置槽300。在本實施例中,該電子裝置本體30係為一筆記型電腦,但不以此為限。該電池單元31,其係容置於該容置槽300內與該電子裝置本體30相耦接,該電池單元31具有一卡合槽310。該鎖扣機構2,其係設置於電子裝置本體30上且位於該容置槽300之一側,該鎖扣機構2係於該電池單元31容置於該容置槽300內時,與該卡合槽310相對應。該鎖扣機構2之細部結構係如前所述,在此不作贅述。要說明的是,在圖二A所顯示的凹座20係與該電子裝置本體30一體成形,使得該鎖扣部21可以滑 設於該電子裝置本體30上。
接下來說明鎖扣電池單元之動作流程,請參閱圖十A至圖十C所示,該圖係分別為本創作鎖扣機構鎖扣與釋放電池單元示意圖。在圖十A中,當電池單元31要裝置於容置槽300內時,由於該卡榫222具有導引面2220,因此隨著電池單元31向容置槽300內移動時,電池單元31之側面311會先抵靠到導引面2220,隨著電池單元31往內移動,而提供作用力於該導引面2220上,進而產生水平分量的推力,將該卡榫222往方向91推移。如圖十B所示,當電池單元31完全容置於容置槽300內時,由於卡榫222與卡合槽310相對應,因此彈性體所蓄積的彈力得以釋放,進而將該卡榫222往方向92推入至對應的卡合槽內,進而將電池單元31固鎖於該電子裝置本體30上。
反之,如圖十C所示,當要將該電池單元31取出時,只要使用者之手指90施力於該觸板210上向方向91推動,根據前述之動作原理,即可將卡榫222推離該卡合槽310,而將電池單元31取出。此外,要說明的是,雖然在圖九中,該電子裝置本體30僅具有一鎖扣機構2,但是在另一實施例中,也可在圖九之鎖扣機構2的對面之電子裝置本體30上再設置一鎖扣機構。這是熟悉此項技術之人可以根據本創作之精神與以變化,因此並不以圖九所示之實施例為限制。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創作之實施例,當不能以之限制本創作範圍。即大凡依本新型申請專利範圍所做之均等變化及修飾,仍將不失本創作之要義所在,亦不脫離本創作之精神和範圍,故都應視為本創作的進一步實施狀況。
2‧‧‧鎖扣機構
20‧‧‧凹座
200‧‧‧滑軌
201‧‧‧第一面
204‧‧‧承載板
205‧‧‧連接板
21‧‧‧容置槽
22‧‧‧鎖扣部
220‧‧‧觸板
2201‧‧‧第四面
2202‧‧‧凸紋
221‧‧‧滑槽
222‧‧‧卡榫
2220‧‧‧導引面
23‧‧‧彈性體

Claims (10)

  1. 一種鎖扣機構,其係具有:一凹座,其內兩側壁上分別凸設有一滑軌,每一滑軌具有一第一面以及一第二面,每一第二面上具有一擋塊;一容置槽,其係設置於該兩滑軌間且與該凹座相連接;一鎖扣部,其係滑設於該凹座之兩滑軌上,該鎖扣部更具有一觸板、一對滑槽以及一卡榫,該觸板與該對滑軌相對應之一側面之兩側分別設置有該對滑槽,以分別與該對滑軌相滑接,該卡榫則連接於該觸板之一端,每一滑槽之一側具有一定位槽,每一定位槽之兩端壁面係分別於該卡榫凸出該凹座或容置於該凹座時,抵靠於對應之該擋塊上;以及一彈性體,其係容置於該容置槽內,該彈性體之一端係抵靠於該容置槽之壁面上,而另一端抵靠於該鎖扣部上。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鎖扣機構,其中該對滑槽係分別與該卡榫之一側面相連接,該側面係與該觸板滑接於該對滑軌之面相連接,且每一滑槽位於該定位槽的一端更具有一導引面,其係在該鎖扣部滑設入該凹座時,該滑槽之端部與該擋塊接觸時,導引該滑槽使該擋塊容置於該定位槽內。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鎖扣機構,其中該對滑槽之間更具有一推板,其係連接於該側面上且與該彈性體之一端相觸接,該推板係於該卡榫凸出該凹座或容置於該凹座時,於該容置槽內滑動。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鎖扣機構,其中該容置槽內與該彈性體抵靠之端面上更具有一彈性體定位座。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鎖扣機構,其中每一滑軌之第一面上更具有至少一定位結構。
  6. 一種電子裝置,其係具有:一電子裝置本體,其一側具有一電池容置槽;一電池單元,其係容置於該電池容置槽內與該電子裝置本體相 耦接,該電池單元具有一卡合槽;以及一鎖扣機構,其係設置於電子裝置本體上且位於該電池容置槽之一側,該鎖扣機構與該卡合槽相對應,該鎖扣機構具有:一凹座,其內的兩側壁上分別凸設有一滑軌,每一滑軌具有一第一面以及一第二面,每一第二面上具有一擋塊;一容置槽,其係設置於該兩滑軌間且與該凹座相連接;一鎖扣部,其係滑設於該凹座之兩滑軌上,該鎖扣部更具有一觸板、一對滑槽以及一卡榫,該觸板與該對滑軌相對應之一側面之兩側分別設置有該對滑槽,以分別與該對滑軌相滑接,該卡榫則連接於該觸板之一端,每一滑槽之一側具有一定位槽,每一定位槽之兩端壁面係分別於該卡榫凸出該凹座而嵌入對應卡合槽時或容置於該凹座時,抵靠於對應之該擋塊上;以及一彈性體,其係容置於該容置槽內,該彈性體之一端係抵靠於該容置槽之壁面上,而另一端抵靠於該鎖扣部上。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對滑槽係分別與該卡榫之一側面相連接,該側面係與該觸板滑接於該對滑軌之面相連接,且每一滑槽位於該定位槽的一端更具有一導引面,其係在該鎖扣部滑設入該凹座時,該滑槽之端部與該擋塊接觸時,導引該滑槽使該擋塊容置於該定位槽內。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對滑槽之間更具有一推板,其係連接於該側面上且與該彈性體之一端相觸接,該推板係於該卡榫凸出該凹座或容置於該凹座時,於該容置槽內滑動。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容置槽內與該彈性體抵靠之端面上更具有一彈性體定位座。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每一滑軌之第一面上更具有至少一定位結構。
TW102204812U 2010-06-09 2010-06-09 鎖扣機構及使用該機構之電子裝置 TWM4584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204812U TWM458478U (zh) 2010-06-09 2010-06-09 鎖扣機構及使用該機構之電子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204812U TWM458478U (zh) 2010-06-09 2010-06-09 鎖扣機構及使用該機構之電子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58478U true TWM458478U (zh) 2013-08-01

Family

ID=494800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204812U TWM458478U (zh) 2010-06-09 2010-06-09 鎖扣機構及使用該機構之電子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4584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15530B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之擴充平台
TWI493129B (zh) 一種閂鎖裝置及使用此閂鎖裝置的擴充座
TWI612871B (zh) 電子裝置
TWI495801B (zh) 滑動機構及滑板式電子裝置
TWI435680B (zh) 鎖固機構及具有該鎖固機構的電子裝置
TW200912899A (en) Optical disk device and the laptop disposed the same
TWI527969B (zh) 滑動開關及其相關電子裝置
US20090008948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TWI509389B (zh) 擴充底座
US8728646B2 (en) Battery lock structure for electronic device
TWI485931B (zh) 電子設備
TWI503487B (zh) 鎖扣機構及使用該機構之電子裝置
TWM458478U (zh) 鎖扣機構及使用該機構之電子裝置
TWI457744B (zh) 可固定於可攜式電腦之外殼之電腦周邊裝置
TWI433378B (zh) 鎖固機構及具有該鎖固機構的電子裝置
US9004549B2 (en) Locking apparatus for case and case having the same
TWM468700U (zh) 用於電子裝置之電池卡合結構
TW201521547A (zh) 具電池卡扣機構之電子裝置
TWI407291B (zh) 鎖扣機構及使用該機構之電子裝置
TW201501608A (zh) 電子裝置殼體
TWI554182B (zh) 握把組件與具有該握把組件的伺服器
US20080024446A1 (en) Computer mouse
TWI585576B (zh) 具有電池模組的電子裝置
TWI700977B (zh) 固定組件
TWI384135B (zh) 多段式退出結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