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54664U - 無線電力傳輸之燈具結構 - Google Patents

無線電力傳輸之燈具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54664U
TWM454664U TW101215823U TW101215823U TWM454664U TW M454664 U TWM454664 U TW M454664U TW 101215823 U TW101215823 U TW 101215823U TW 101215823 U TW101215823 U TW 101215823U TW M454664 U TWM454664 U TW M454664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connecting portion
wireless power
power transmission
light transmitt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2158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zhi-qun Li
zheng-xiu Wu
Original Assignee
Feto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eton Ltd filed Critical Feton Ltd
Priority to TW1012158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54664U/zh
Priority to CN2013200929818U priority patent/CN203215324U/zh
Publication of TWM4546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54664U/zh
Priority to US13/968,555 priority patent/US9226483B2/en

Links

Description

無線電力傳輸之燈具結構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無線電力傳輸之燈具結構,特別係可透過無線電力傳輸而供應光源所需電力且具有模組化光學構件的燈具結構。
習知燈具結構所使用的電力,通常是利用電源線或電源插座,藉以將市電或電源產生裝置的電力導引至該燈具結構,以作為燈具結構之光源所需電力供應源。然而這類電力配置往往受到結構體的限制。例如如果是水缸結構,則水缸中的水可能導致店器損壞或是露電災害而不方便或是無法佈置電線;或是如其它的傢俱結構,為了進行電線的佈置,而必須破壞結構物。再者,一般燈具,尤其是裝飾用的燈具,其裝飾造型的部分係與燈體本身為一體,未具有模組化的界面以提供使用者希望應應節慶或是不同季節等各種狀況、需求去更換該裝飾造型。因此本創作基於習知燈具的缺失進行創作。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無線電力傳輸之燈具結構,其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無需電氣連接線且可以進行電氣能量傳輸的燈具結構,因此可將電力透過無線傳輸的方式傳送至該燈具結構,且該燈具結構具有一光學構件,而可 增進該燈具結構的美觀效果與功能性。
本創作無線電力傳輸之燈具結構的次一目的係可提供一模組化的光學構件,使得透過模組化的機械耦接機構可依需要更換該燈具結構中的光學構件。
本創作無線電力傳輸之燈具結構的再一目的係可提供無需電氣連接線並可透過諧振能量型態進行電氣能量傳輸的燈具結構並用於水缸中,且透過該燈具結構產生的光源以及該光學構件,可增進該水缸的照明功效或是裝飾效果。
本創作係一種無線電力傳輸之燈具結構,其係包括一燈體,其係包括一發光元件以及一可透光之第一透光部,該發光元件係設置於該燈體內部並對應該燈體之透光部;一光學構件,其係包括可透光之第二透光部的一構件並係設置於該燈體上;一接收器,其係接收無線電力型態傳輸之諧振能量並將該諧振能量轉換為電力的一電氣裝置,且係電氣連接該燈體中的發光元件並供給該發光元件所需之電力;以及一發射器,其係配合該接收器並將電力轉換為諧振能量的一電氣裝置,並透過無線電力型態發送該諧振能量;其中,該燈體之第一透光部係一透光材質於該燈體中對應該發光元件的局部所構成的透光結構;以及該光學構件之第二透光部係一透光材質於該光學構件的局部所構成的透光結構,且該第二透光部係對應該燈體之第一透光部。
前述之實施例中,該燈體係進一步包括一第一連接部;以及該光學構件係進一步包括一第二連接部,該第二 透光部係對應該燈體之第一透光部,該第二連接部係對應機械耦接該燈體之第一連接部,且該第一連接部與該第二連接部之機械耦接係一可拆卸之結構。其中,該燈體中的第一透光部係設置於該第一連接部處,且該光學構件中的第二透光部係設置於該第二連接部處。
另外,該第一連接部可以係進一步包括一柱狀體,該柱狀體係形成於該燈體頂端部,該第一透光部可以係形成於該柱狀體中並對應該發光元件;以及該第二連接部係進一步包括一連接凹槽,該連接凹槽係對應可嚙合該第一連接部之柱狀體並形成於該光學構件底端部,且該第二透光部係形成於該第二連接部頂端部。
前述之實施例中,該燈體之第一透光部以及該第一連接部係形成於該燈體之上部,該第一連接部係進一步包括一柱狀體,該柱狀體係形成於該燈體頂端部,該第一透光部係環繞形成於該柱狀體周圍,且該發光元件係對應該第一透光部;以及該光學構件之第二連接部係進一步包括一連接凹槽,該連接凹槽係對應可嚙合該第一連接部之柱狀體並形成於該光學構件底端部,且該第二透光部係環繞形成於該第二連接部周圍,並在該第一連接部與該第二連接部相互機械耦接的狀態中,該第一透光部係對應該第二透光部。其中,該燈體中的發光元件係包括複數個發光二極體所構成,且該些發光二極體係環繞該第一連接部並設置於該燈體內而對應該第一透光部。
前述之實施例中,該接收器係設置於該燈體內部,並電氣連接該發光元件。其中,該燈體進一步係包括一上蓋以及一下蓋,該燈體係該上蓋係設置於該下蓋頂端所構 成的一防水中空盒體結構,且該第一連接部以及該第一透光部係形成於該上蓋;以及該發光元件與該接收器係設置於該上蓋與該下蓋中,且該發光元件係對應該上蓋中的該第一透光部。
另外,該燈體可以係進一步包括一內盒,該內盒係具有一通孔柱的一中空結構,該第一連接部係包括一柱狀體且該第二連接部係包括一連接凹槽,該內盒係設置於該上蓋與該下蓋之間,該通孔柱係自該內盒頂端向上延伸並對應該上蓋之柱狀體位置所形成的一中央貫穿的管狀結構,且該燈體中的發光元件係對應設置於該內盒中,該發光元件之光源係經由該通孔柱並自該第一透光部穿透出該上蓋。
前述本創作無線電力傳輸之燈具結構中,進一步包括一水缸結構,該燈體、該光學構件以及該接收器係設置於該結構體中,且該發射器係設置於該接收器接收該發射器發射諧振能量的有效範圍內的位置處。
前述本創作無線電力傳輸之燈具結構中,該第二透光部係形成一透鏡結構所構成的光學結構。其中,該第二透光部可以係選擇為一聚光透鏡結構以及一散光透鏡結構中的一光學結構。
前述本創作無線電力傳輸之燈具結構中,該光學構件中的第二透光部係可透光的一鏤空部。
前述本創作無線電力傳輸之燈具結構中,該光學構件整體個係由透光材質所構成。
前述本創作無線電力傳輸之燈具結構中,該光學構件進 一步係一包括一上殼體以及一下殼體,該第二連接部之連接凹槽分別係形成於該下殼體底部,該上殼體與該下殼體係形成一蚌殼狀體。其中,該第一連接部係進一步包括一柱狀體,該柱狀體係形成於該燈體頂端部,該第一透光部係形成於該柱狀體中並對應該發光元件;以及該第二連接部係進一步包括一連接凹槽,該連接凹槽係形成於該光學構件底端部,該第二透光部係形成於該第二連接部頂端部,且該連接凹槽係對應可嚙合該第一連接部之柱狀體而形成可拆卸之機械耦接結構。
另外,該發光元件係設置於該柱狀體中。
再者,該上殼體與該下殼體可以係形成張開一特定角度的蚌殼狀體,且該光學構件中的第二透光部係該上殼體與該下殼體之間的空間所構成。其中,該第一構件與該第二構件係相互樞接之可相對樞轉機構。
前述本創作無線電力傳輸之燈具結構中,該光學構件係進一步包括一容置槽,該容置槽係形成於該光學構件頂端部的一凹槽狀結構,且該第二連接部係形成於該光學構件底部。其中,該光學構件之容置槽係用以放置植栽或裝飾物。
另外,該第一連接部係進一步包括一柱狀體,該柱狀體係形成於該燈體頂端部,該第一透光部係形成於該柱狀體中並對應該發光元件;以及該第二連接部係進一步包括一連接凹槽,該連接凹槽係形成於該光學構件底端部,且該連接凹槽係對應可嚙合該第一連接部之柱狀體而形成可拆卸之機械耦接結構。
前述本創作無線電力傳輸之燈具結構中,該燈體之第一 透光部以及該第一連接部係形成於該燈體之頂端部,該第一連接部係包括一固定槽,該第二連接部係一柱狀體結構,該固定槽係自該燈體頂端部向下凹入之凹結構,該第一透光部係設置於該第一連接部之固定槽的底面中,該第一連接部之固定槽的內徑係對應該光學構件之第二連接部的外徑,該第一透光部係對應該第二透光部,且該第一連接部之固定槽與該第二連接部形成相互機械耦接機構。其中,該第一連接部之固定槽可以係一柱狀的凹槽結構且包括複數個固定筋,該些固定筋係沿軸向延伸而於該固定槽內環週圍表面上凸出的筋條結構,該些固定筋所環繞形成之內徑係與該第二連接部外徑形成緊配合的機構關係。
前述本創作無線電力傳輸之燈具結構中,該光學構件中的第二透光部中係具有金蔥分佈其中。
前述本創作無線電力傳輸之燈具結構中,該光學構件中的第二透光部中係具有氣泡分佈其中。
前述本創作無線電力傳輸之燈具結構中,該接收器係進一步包括一接收電路以及一整流電路,該接收電路係至少包括一接收線圈的一諧振電路,且該接收電路係對應該發射器之發射電路而可接收該發射電路之發射線圈所發射之諧振訊號並對應轉換為一電力輸出,該整流電路係一電氣訊號調節電路,並用以將該接收電路所輸出之電力調節轉換為該發光元件所需之電力形態。
前述本創作無線電力傳輸之燈具結構中,該發射器係進一步包括一電源、一諧振發射驅動電路以及一發射電路, 且該電源係一電力供應源並供應該發射器操作所需之電力,該諧振發射驅動電路係一電氣訊號調節電路,並係將該電源所提供之部分電力轉換為一電氣訊號輸出至該發射電路,該發射電路係至少包括一發射線圈,該發射線圈係將該諧振發射驅動電路所產生之電氣訊號轉換為諧振能量並向外發射。其中,該發射器係進一步包括一發射器構件,該發射器構件係底部具有一底蓋並構成一發射器容置部;以及該發射器容置部係該發射器構件中所形成的一中空結構,且該發射器容置部底部係由該底蓋所封閉,而該電源、該諧振發射驅動電路以及該發射電路係設置於該發射器構件之發射器容置部中。再者,該發射器之電源係一交流電源線,且該電源係向外延伸並外露於該發射器構件外部,並係電氣連接一電力系統。
另外,本創作無線電力傳輸之燈具結構中可以係進一步包括一結構體,該發射器構件係設置於該結構體的構件中,且該接收器係設置在該發射器的發射諧振能量的有效範圍內;以及該燈體、該光學構件以及該接收器係設置於該結構體中。
前述本創作無線電力傳輸之燈具結構中,各個實施例中的接收器、發射器以及傳遞器可以係符合無線充電聯盟(Wireless Power Consortium)之Qi標準。
為使熟悉該項技藝人士瞭解本創作之目的、特徵及功效,茲藉由下述具體實施例,並配合所附之圖式,詳加說明如後。
為使本創作能被更清楚的了解,以下將以一個具體實施方式作為本創作之說明。
本創作無線電力傳輸之燈具結構,其主要係一燈具結構可透過無線傳輸的電力傳輸方式接收到所需的電力,且該無線電力傳輸係以電氣訊號的諧振特性進行電氣能量的傳輸,並用以提供本創作無線電力傳輸之燈具結構運作所需的電力。圖1係顯示本創作無線電力傳輸之燈具結構一實施例之立體組合視圖;圖2係顯示本創作圖1實施例之立體分解視圖;以及圖3係顯示本創作無線電力傳輸之燈具結構一實施例局部元件的電氣關聯圖。參考圖1、圖2以及圖3所顯示,本創作無線電力傳輸之燈具結構係包括一燈體(1)、一光學構件(2)、一接收器(3)以及一發射器(4),其中,該燈體(1)係內部設置一發光元件(11),且該燈體(1)係至少局部可透光,使得該發光元件(11)的光線可經由該燈體(1)可透光之局部穿透出;該光學構件(2)係至少局部可透光之一構件,並係對應該發光元件(11)之位置,且以可拆卸之方式設置於該燈體(1)上;該接收器(3)係可接收無線電力型態傳輸之諧振能量並可將該諧振能量轉換為電力的一電氣裝置,且係電氣連接該燈體(1)中的發光元件(11)而用以供給該發光元件(11)所需之電力;以及該發射器(4)係配合該接收器(3)並可將電力轉換為諧振能量的一電氣裝置,而可經由無線電力型態發送該諧振能量,且當該接收器(3)在該發射器(4)發射諧振能量的有效範圍內時,該接收器(3)可接收該諧振能量並可將該諧振能量轉換為電力輸出。
基於前述本創作無線電力傳輸之燈具結構,該燈體(1)、該光學構件(2)與該接收器(3)可以係設置於一結構體(100)上,且該發射器(4)係設置於該結構體(100)附近而使得該接收器(3)在該發射器(4)發射諧振能量的有效範圍內時,該接收器(3)可接收該諧振能量並可將該諧振能量轉換為電力輸出,而提供該發光元件(11)運作所需之電力,進一步使得該發光元件(11)所發射出的光線可經由該光學構件(2)之可透光局部穿透出。
再次參考圖3所顯示,前述之接收器(3)係進一步包括一接收電路(31)以及一整流電路(32),該接收電路(31)係至少包括一接收線圈(311)的一諧振電路,且該接收電路(31)係對應該發射器(4)之發射電路(41)而可接收該發射電路(41)之發射線圈(411)所發射之諧振訊號並對應轉換為一電力輸出,該整流電路(32)係一電氣訊號調節電路,並用以將該接收電路(31)所輸出之電力調節轉換為該發光元件(11)所需之電力形態且該整流電路(32)係電氣連接該發光元件(11)而供給該發光元件(11)運作所需之電力。再者,前述之發射器(4)係進一步包括一電源(42)、一諧振發射驅動電路(43)以及一發射電路(41),且該電源(42)係一電力供應源並供應該發射器(4)操作所需之電力,該諧振發射驅動電路(43)係一電氣訊號調節電路,並係將該電源(42)所提供之部分電力轉換為一電氣訊號輸出至該發射電路(41),該發射電路(41)係至少包括一發射線圈(411),該發射線圈(411)係將該諧振發射驅動電路(43)所產生之電氣訊號轉換為諧振能量並向外發射。
圖4係顯示本創作無線電力傳輸之燈具結構實施例 之局部元件的立體組合視圖;圖5係顯示本創作圖4所示元件之組合狀態的剖視圖;以及圖6係顯示本創作圖4所示元件之分解狀態的剖視圖。參考圖4、圖5以及圖6所顯示,前述本創作無線電力傳輸之燈具結構中,該燈體(1)係進一步包括一第一透光部(12)以及一第一連接部(13),且該第一透光部(12)係一透光材質於該燈體(1)中對應該發光元件(11)的局部所構成的透光結構,使得該發光元件(11)所發出的光線可經由該第一透光部(12)穿透而出;以及該光學構件(2)係進一步包括一第二透光部(21)以及一第二連接部(22),該第二透光部(21)係一透光材質於該光學構件(2)的局部所構成的透光結構,且該第二透光部(21)係對應該燈體(1)之第一透光部(12),該第二連接部(22)係對應機械耦接該燈體(1)之第一連接部(13)。因此,當該第一連接部(13)與該第二連接部(22)係處於機械耦接狀態時,該發光元件(11)所發出的光線會經由該第一透光部(12)並自該第二透光部(21)穿透而出,且該光學構件(2)係與該燈體(1)相互固接。
前述本創作無線電力傳輸之燈具結構中,該燈體(1)中的第一透光部(12)係設置於該第一連接部(13)處,且該光學構件(2)中的第二透光部(21)係設置於該第二連接部(22)處。因此,當該第一連接部(13)與該第二連接部(22)相互機械耦接時,該第一透光部(12)會對應該第二透光部(21)。
再者,前述實施例中,該第一連接部(13)係進一步包括一柱狀體(131),該柱狀體(131)係形成於該燈體(1)頂端部,該第一透光部(12)係形成於該柱狀體(131)中並對應該 發光元件(11);以及該第二連接部(22)係進一步包括一連接凹槽(221),該連接凹槽(221)係對應可嚙合該第一連接部(13)之柱狀體(131)並形成於該光學構件(2)底端部,且該第二透光部(21)係形成於該第二連接部(22)頂端部。因此,當該第二連接部(22)之連接凹槽(221)套置於該第一連接部(13)之柱狀體(131)而相互機械耦接時,該光學構件(2)會固設於該燈體(1)頂端,且該第一連接部(13)之柱狀體(131)中的第一透光部(12)會對應該第二連接部(22)之連接凹槽(221)頂端的第二透光部(21),使得該燈體(1)之發光元件(11)所發出的光線會經由該第一透光部(12)並自該第二透光部(21)穿透而出。
再次參考圖4、圖5以及圖6所顯示,前述之光學構件(2)中,該第二透光部(21)可以係形成一聚光的光學結構。因此,當該燈體(1)之發光元件(11)所發出的光線會經由該第一透光部(12)並自該第二透光部(21)穿透而出時,該光線會被聚集並形成投射光源的效果。
另外,前述之光學構件(2)中,該第二透光部(21)也可以係形成一散光的光學結構。因此,當該燈體(1)之發光元件(11)所發出的光線會經由該第一透光部(12)並自該第二透光部(21)穿透而出時,該光線會自該光學構件(2)形成散光效果。
前述實施例中,該光學構件(2)中的第二透光部(21)可以係一透鏡結構,因此可以形成聚光或是散光的光學效果。
前述實施例中,該光學構件(2)中的第二透光部(21) 可以係一鏤空部,因此該第二透光部(21)係可以透光。
前述實施例中,該光學構件(2)可以整個係由透光材質所構成。
前述本創作無線電力傳輸之燈具結構中,該接收器(3)係設置於該燈體(1)內部,並電氣連接該發光元件(11),使得該接收器(3)所輸出的電力可供給該發光元件(11)運作所需。
前述之發光元件(11)可以係一發光二極體所構成的光源,且該發光元件(11)係設置於該第一連接部(13)之柱狀體(131)中。
圖7係顯示本創作無線電力傳輸之燈具結構一實施例之局部元件的立體分解視圖。參考圖7所顯示,並再次參考圖1以及圖3所顯示,前述本創作無線電力傳輸之燈具結構中,該燈體(1)進一步係一上蓋(14)以及一下蓋(15)所構成之中空盒體結構。其中該上蓋(14)係設置於該下蓋(15)頂端並構成一防水的中空盒體結構,且該第一連接部(13)以及該第一透光部(12)係形成於該上蓋(14);以及該發光元件(11)係設置於該上蓋(14)與該下蓋(15)中並對應該上蓋(14)中的該第一透光部(12)。
圖8係顯示本創作無線電力傳輸之燈具結構一實施例之使用狀態的立體組合視圖。參考圖8所顯示,並再次參考圖1、圖3以及圖7所顯示,前述圖1實施例中的結構體(100)可以係一水缸結構,如圖8所顯示。其中,該燈體(1)、該光學構件(2)以及該接收器(3)係設置於該結構體(100)中,且該發射器(4)係設置於該接收器(3)接收該發 射器(4)發射諧振能量的有效範圍內的位置處。因此,當該接收器(3)係放置於在該結構體(100)內部並在該發射器(4)發射諧振能量的有效範圍內時,該接收器(3)可接收該諧振能量並轉換為電力供給該燈體(1)中的發光元件(11)使用,且該發光元件(11)所產生的光線會經過該第一透光部(12)而穿透出該上蓋(14),而在該結構體(100)中提供照明或是裝飾效果所需的光源;以及該上蓋(14)與該下蓋(15)所構成的密閉且防水結構,可以保護設置於該上蓋(14)與該下蓋(15)中的該發光元件(11)不會被該結構體(100)中的水侵入破壞。
前述本創作無線電力傳輸之燈具結構的一實施例中,該第一連接部(13)係包括該柱狀體(131)且該第二連接部(22)係包括該連接凹槽(221),並進一步該燈體(1)係包括一內盒(16),該內盒(16)係具有一通孔柱(161)的一中空結構,且該內盒(16)係設置於該上蓋(14)與該下蓋(15)之間,該通孔柱(161)係自該內盒(16)頂端向上延伸並對應該上蓋(14)之柱狀體(131)位置所形成的一中央貫穿的管狀結構,且該燈體(1)中的發光元件(11)係對應設置於該內盒(16)中,該發光元件(11)之光源係經由該通孔柱(161)並自該第一透光部(12)穿透出該上蓋(14)。
前述之接收器(3)可以係設置於該燈體(1)之上蓋(14)與下蓋(15)所構成的防水結構中,因此可以保護該接收器(3)不會被該結構體(100)中的水侵入破壞。
圖9係顯示本創作無線電力傳輸之燈具結構實施例之局部元件的立體組合視圖;圖10係顯示本創作圖9所示元件之組合狀態的剖視圖;以及圖11係顯示本創作圖 9所示元件之分解狀態的剖視圖。參考圖9、圖10以及圖11所顯示,前述本創作無線電力傳輸之燈具結構中,該光學構件(2)進一步係一包括一第一構件(23)以及一第二構件(24),該第二連接部(22)之連接凹槽(221)分別係形成於該第二構件(24)底部,該第一構件(23)與該第二構件(24)係形成一蚌殼狀體。
前述該第一構件(23)與該第二構件(24)係形成張開一特定角度的蚌殼狀體。
前述該光學構件(2)中的第二透光部(21)係該第一構件(23)與該第二構件(24)之間的空間所構成。
前述該光學構件(2)中的該第一構件(23)與該第二構件(24)係透光材質所構成並形成該第二透光部(21)。
另外,前述之該第一構件(23)與該第二構件(24)係相互樞接,且該第一構件(23)與該第二構件(24)係可相對樞轉,並使得可進一步調整該第一構件(23)與該第二構件(24)之間的開合角度。
圖12係顯示本創作無線電力傳輸之燈具結構實施例之局部元件的立體組合視圖;圖13係顯示本創作圖12所示元件之組合狀態的剖視圖;以及圖14係顯示本創作圖12所示元件之分解狀態的剖視圖。參考圖12、圖13以及圖14所顯示,前述本創作無線電力傳輸之燈具結構中,並基於前述之光學構件(2)中包括該第二透光部(21),該光學構件(2)係進一步包括一容置槽(25)。其中,該容置槽(25)係該光學構件(2)頂端部形成的一凹槽狀結構,且該第二連接部(22)係形成於該光學構件(2)底部。使得該光學 構件(2)頂端部之容置槽(25)可用以放置植栽或裝飾物,且當該光學構件(2)第二連接部(22)與該燈體(1)第一連接部(13)相互機械耦接時,該燈體(1)之發光元件(11)的光源會經由該燈體(1)之第一透光部(12)並自該光學構件(2)之第二透光部(21)發散出去。
前述實施例中,該第二連接部(22)也係可進一步包括前述之連接凹槽(221),該連接凹槽(221)係形成於該光學構件(2)底部;以及該燈體(1)第一連接部(13)也係可進一步包括前述之柱狀體(131)。因此,當該光學構件(2)第二連接部(22)之連接凹槽(221)與該燈體(1)第一連接部(13)之柱狀體(131)相互機械耦接時,該燈體(1)之第一透光部(12)與該光學構件(2)之第二透光部(21)會自動相互對應位置,使得該燈體(1)之發光元件(11)的光源會經由該燈體(1)之第一透光部(12)並自該光學構件(2)之第二透光部(21)發散出去。
圖15係顯示本創作無線電力傳輸之燈具結構實施例之局部元件的立體組合視圖;圖16係顯示本創作圖15所示元件之組合狀態的剖視圖;以及圖17係顯示本創作圖15所示元件之分解狀態的剖視圖。參考圖15、圖16以及圖17所顯示,前述本創作無線電力傳輸之燈具結構中,該光學構件(2)係透光材質所構成並形成該第二透光部(21),且該第二連接部(22)之連接凹槽(221)分別係形成於該光學構件(2)底部。因此,當該光學構件(2)第二連接部(22)之連接凹槽(221)與該燈體(1)第一連接部(13)之柱狀體(131)相互機械耦接時,該燈體(1)之發光元件(11)的光源會經由該燈體(1)之第一透光部(12)並自該光學構件 (2)之第二透光部(21)發散出去。其中,該光學構件(2)係形成一具有觀賞性的造型,如動物、幾何造型等,使得當該發光元件(11)的光源自該光學構件(2)發散出去時,該光學構件(2)會發散出光芒,而增進該光學構件(2)的可觀賞性。
圖18係顯示本創作無線電力傳輸之燈具結構實施例之局部元件的立體分解視圖;圖19係顯示本創作圖18所示元件之立體組合視圖;以及圖20係顯示本創作圖19所示元件之剖視圖。參考圖18、圖19以及圖20所顯示,前述本創作無線電力傳輸之燈具結構中,該燈體(1)之第一透光部(12)以及該第一連接部(13)係形成於該燈體(1)之上部。其中該第一透光部(12)係設置於該第一連接部(13)的外環周圍,且該光學構件(2)中的第二透光部(21)與該第二連接部(22)分別係對應該第一透光部(12)與該第一連接部(13),該第二透光部(21)係環繞形成於該第二連接部(22)周圍並對應該第一透光部(12),以及在該第一連接部(13)與該第二連接部(22)相互機械耦接的狀態中,該第一透光部(12)係對應該第二透光部(21)。因此,當該燈體(1)中的發光元件(11)所發出的光源自該第一透光部(12)穿透出後,會再經由該第二透光部(21)穿透出該光學構件(2)。
前述實施例中,該燈體(1)中的發光元件(11)係包括複數個發光二極體(111)所構成,且該些發光二極體(111)係環繞該第一連接部(13)並設置於該燈體(1)內而對應該第一透光部(12)。
前述實施例之燈體(1)中,該第一連接部(13)係進一步包括一柱狀體(131),該柱狀體(131)係形成於該燈體(1)頂 端部,該第一透光部(12)係環繞形成於該柱狀體(131)周圍,且該發光元件(11)中的各個發光二極體(111)係對應該第一透光部(12);以及前述實施例之光學構件(2)中,該第二連接部(22)係進一步包括一連接凹槽(221),該連接凹槽(221)係對應可嚙合該第一連接部(13)之柱狀體(131)並形成於該光學構件(2)底端部,且該第二透光部(21)係環繞形成於該第二連接部(22)周圍並對應該第一透光部(12)。因此,當該第二連接部(22)之連接凹槽(221)套置於該第一連接部(13)之柱狀體(131)而相互機械耦接時,該光學構件(2)會固設於該燈體(1)頂端,且該第一透光部(12)會對應該第二透光部(21),使得該燈體(1)之發光元件(11)所發出的光線會經由該第一透光部(12)並自該第二透光部(21)穿透而出。
前述本創作無線電力傳輸之燈具結構的各個實施例中,該光學構件(2)中的第二透光部(21)係一透光材質所構成,且該第二透光部(21)中係具有金蔥分佈其中,使得當光線進入該第二透光部(21)時,該光線會被該些金蔥所反射。
前述本創作無線電力傳輸之燈具結構的各個實施例中,該光學構件(2)中的第二透光部(21)係一透光材質所構成,且該第二透光部(21)中係具有氣泡分佈其中,使得當光線進入該第二透光部(21)時,該光線會被該些氣泡所反射。
圖21係顯示本創作無線電力傳輸之燈具結構實施例之局部元件的立體分解視圖;圖22係顯示本創作圖21所示元件之立體組合視圖;以及圖23係顯示本創作圖21 所示元件之剖視圖。參考圖21、圖22以及圖23所顯示,基於前述本創作無線電力傳輸之燈具結構的實施例,該燈體(1)之第一透光部(12)以及該第一連接部(13)係形成於該燈體(1)之頂端部。其中該第一連接部(13)係包括一固定槽(132),該第二連接部(22)係一柱狀體結構,該固定槽(132)係自該燈體(1)頂端部向下凹入之凹結構,該第一透光部(12)係設置於該第一連接部(13)之固定槽(132)的底面中,該第一連接部(13)之固定槽(132)的內徑係對應該光學構件(2)之第二連接部(22)的外徑,且該第一連接部(13)之固定槽(132)與該第二連接部(22)形成可相互機械耦接之機構,並在該第一連接部(13)之固定槽(132)與該第二連接部(22)相互機械耦接的狀態中,該第一透光部(12)係對應該第二透光部(21)。因此,當該燈體(1)中的發光元件(11)所發出的光源自該第一透光部(12)穿透出後,會再經由該第二透光部(21)穿透出該光學構件(2)。
前述之實施例中,該第一連接部(13)之固定槽(132)係一柱狀的凹槽結構,且在內環週圍表面上形成複數個沿軸向延伸之固定筋(133),該些固定筋(133)係自該固定槽(132)環週圍表面凸出的筋條結構,且該些固定筋(133)所環繞形成之內徑係與該光學構件(2)之第二連接部(22)的外徑形成緊配合的機構關係,使得該第一連接部(13)之固定槽(132)可透過該些固定筋(133)而增進與該光學構件(2)之第二連接部(22)機械耦接的結合性。
圖24係顯示本創作無線電力傳輸之燈具結構實施例之局部元件的立體分解視圖;以及圖25係顯示本創作圖24所示元件之剖視圖。參考圖24以及圖25所顯示,並 再次參考圖3所顯示,前述本創作無線電力傳輸之燈具結構的各個實施例中,該發射器(4)係進一步包括一發射器構件(44),該發射器構件(44)係底部具有一底蓋(45)並構成一發射器容置部(46);以及該發射器容置部(46)係該發射器構件(44)中所形成的一中空結構,且該發射器容置部(46)底部係由該底蓋(45)所封閉,而前述之發射器(4)中的該電源(42)、該諧振發射驅動電路(43)以及該發射電路(41)係設置於該發射器構件(44)之發射器容置部(46)中。
前述之發射器構件(44)係設置於該結構體(100)中,且使得該接收器(3)係在該發射器(4)的發射諧振能量的有效範圍內,並可接收該發射器(4)之諧振能量。
前述該發射器(4)中的電源(42)可以係用以外接一電力,供應該發射器(4)所需之電力。
前述實施例中,該發射器(4)之電源(42)可以係選擇為一交流電源線,且該電源(42)係向外延伸並外露於該發射器構件(44)外部,並用以電氣連接市電系統,以將市電系統之交流電力傳輸進入該發射器(4)中,藉以提供該發射器(4)使用。
前述本創作無線電力傳輸之燈具結構中,各個實施例中的該接收器(3)以及該發射器(4)可以係符合無線充電聯盟(Wireless Power Consortium)之Qi標準。
是以,本創作所提供之一種無線電力傳輸之燈具結構,並已將本創作作一詳細說明,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創作之一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限定本創作實施之範圍。即凡依本創作申請範圍所作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等,皆 應仍屬本創作之專利涵蓋範圍內。
(100)‧‧‧結構體
(1)‧‧‧燈體
(11)‧‧‧發光元件
(111)‧‧‧發光二極體
(12)‧‧‧第一透光部
(13)‧‧‧第一連接部
(131)‧‧‧柱狀體
(132)‧‧‧固定槽
(133)‧‧‧固定筋
(14)‧‧‧上蓋
(15)‧‧‧下蓋
(16)‧‧‧內盒
(161)‧‧‧通孔柱
(2)‧‧‧光學構件
(21)‧‧‧第二透光部
(22)‧‧‧第二連接部
(221)‧‧‧連接凹槽
(23)‧‧‧第一構件
(24)‧‧‧第二構件
(25)‧‧‧容置槽
(3)‧‧‧接收器
(31)‧‧‧接收電路
(311)‧‧‧接收線圈
(32)‧‧‧整流電路
(4)‧‧‧發射器
(41)‧‧‧發射電路
(411)‧‧‧發射線圈
(42)‧‧‧電源
(43)‧‧‧諧振發射驅動電路
(44)‧‧‧發射器構件
(45)‧‧‧底蓋
(46)‧‧‧發射器容置部
圖1係顯示本創作無線電力傳輸之燈具結構一實施例之立體組合視圖;圖2係顯示本創作圖1實施例之立體分解視圖;圖3係顯示本創作無線電力傳輸之燈具結構一實施例局部元件的電氣關聯圖;圖4係顯示本創作無線電力傳輸之燈具結構實施例之局部元件的立體組合視圖;圖5係顯示本創作圖4所示元件之組合狀態的剖視圖;圖6係顯示本創作圖4所示元件之分解狀態的剖視圖;圖7係顯示本創作無線電力傳輸之燈具結構一實施例之局部元件的立體分解視圖;圖8係顯示本創作無線電力傳輸之燈具結構一實施例之使用狀態的立體組合視圖;圖9係顯示本創作無線電力傳輸之燈具結構實施例之局部元件的立體組合視圖;圖10係顯示本創作圖9所示元件之組合狀態的剖視圖;圖11係顯示本創作圖9所示元件之分解狀態的剖視圖;圖12係顯示本創作無線電力傳輸之燈具結構實施例之局部元件的立體組合視圖; 圖13係顯示本創作圖12所示元件之組合狀態的剖視圖;圖14係顯示本創作圖12所示元件之分解狀態的剖視圖;圖15係顯示本創作無線電力傳輸之燈具結構實施例之局部元件的立體組合視圖;圖16係顯示本創作圖15所示元件之組合狀態的剖視圖;圖17係顯示本創作圖15所示元件之分解狀態的剖視圖;圖18係顯示本創作無線電力傳輸之燈具結構實施例之局部元件的立體分解視圖;圖19係顯示本創作圖18所示元件之立體組合視圖;圖20係顯示本創作圖19所示元件之剖視圖;圖21係顯示本創作無線電力傳輸之燈具結構實施例之局部元件的立體分解視圖;圖22係顯示本創作圖21所示元件之立體組合視圖;圖23係顯示本創作圖21所示元件之剖視圖;圖24係顯示本創作無線電力傳輸之燈具結構實施例之局部元件的立體分解視圖;以及圖25係顯示本創作圖24所示元件之剖視圖。
(1)‧‧‧燈體
(2)‧‧‧光學構件
(4)‧‧‧發射器
(100)‧‧‧結構體

Claims (31)

  1. 一種無線電力傳輸之燈具結構,其係包括:一燈體,其係包括一發光元件以及一可透光之第一透光部,該發光元件係設置於該燈體內部並對應該燈體之透光部;一光學構件,其係包括一可透光之第二透光部並係設置於該燈體上;一接收器,其係接收無線電力型態傳輸之諧振能量並將該諧振能量轉換為電力的一電氣裝置,且係電氣連接該燈體中的發光元件並供給該發光元件所需之電力;以及一發射器,其係配合該接收器並將電力轉換為諧振能量的一電氣裝置,並透過無線電力型態發送該諧振能量;其中,該燈體之第一透光部係一透光材質於該燈體中對應該發光元件的局部所構成的透光結構;以及該光學構件之第二透光部係一透光材質於該光學構件的局部所構成的透光結構,且該第二透光部係對應該燈體之第一透光部。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無線電力傳輸之燈具結構,其中該燈體係進一步包括一第一連接部;以及該光學構件係進一步包括一第二連接部,該第二透光部係對應該燈體之第一透光部,該第二連接部係對應機械耦接該燈體之第一連接部,且該第一連接部與該第二連接部之機械耦接係一可拆卸之結構。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無線電力傳輸之燈具結構,其中該燈體中的第一透光部係設置於該第一連接部處,且該光學構件中的第二透光部係設置於該第二連接部處。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無線電力傳輸之燈具結構,其中該第一連接部係進一步包括一柱狀體,該柱狀體係形成於該燈體頂端部,該第一透光部係形成於該柱狀體中並對應該發光元件;以及該第二連接部係進一步包括一連接凹槽,該連接凹槽係對應可嚙合該第一連接部之柱狀體並形成於該光學構件底端部,且該第二透光部係形成於該第二連接部頂端部。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無線電力傳輸之燈具結構,其中該燈體之第一透光部以及該第一連接部係形成於該燈體之上部,該第一連接部係進一步包括一柱狀體,該柱狀體係形成於該燈體頂端部,該第一透光部係環繞形成於該柱狀體周圍,且該發光元件係對應該第一透光部;以及該光學構件之第二連接部係進一步包括一連接凹槽,該連接凹槽係對應可嚙合該第一連接部之柱狀體並形成於該光學構件底端部,且該第二透光部係環繞形成於該第二連接部周圍,並在該第一連接部與該第二連接部相互機械耦接的狀態中,該第一透光部係對應該第二透光部。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無線電力傳輸之燈具結構,其中該燈體中的發光元件係包括複數個發光二極體所構成,且該些發光二極體係環繞該第一連接部並設置於該燈體內而對應該第一透光部。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無線電力傳輸之燈具結構,其中該接收器係設置於該燈體內部,並電氣連接該發光元件。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無線電力傳輸之燈具結構,其中該燈體進一步係包括一上蓋以及一下蓋,該燈體係該上蓋係設置於該下 蓋頂端所構成的一防水中空盒體結構,且該第一連接部以及該第一透光部係形成於該上蓋;以及該發光元件與該接收器係設置於該上蓋與該下蓋中,且該發光元件係對應該上蓋中的該第一透光部。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無線電力傳輸之燈具結構,其中該燈體係進一步包括一內盒,該內盒係具有一通孔柱的一中空結構,該第一連接部係包括一柱狀體且該第二連接部係包括一連接凹槽,該內盒係設置於該上蓋與該下蓋之間,該通孔柱係自該內盒頂端向上延伸並對應該上蓋之柱狀體位置所形成的一中央貫穿的管狀結構,且該燈體中的發光元件係對應設置於該內盒中,該發光元件之光源係經由該通孔柱並自該第一透光部穿透出該上蓋。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無線電力傳輸之燈具結構,其中進一步包括一水缸結構,該燈體、該光學構件以及該接收器係設置於該結構體中,且該發射器係設置於該接收器接收該發射器發射諧振能量的有效範圍內的位置處。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無線電力傳輸之燈具結構,其中該第二透光部係形成一透鏡結構所構成的光學結構。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無線電力傳輸之燈具結構,其中該第二透光部係選擇為一聚光透鏡結構以及一散光透鏡結構中的一光學結構。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無線電力傳輸之燈具結構,其中該光學構件中的第二透光部係可透光的一鏤空部。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無線電力傳輸之燈具結構,其中該光學構件整體個係由透光材質所構成。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無線電力傳輸之燈具結構,其中該光學構件進一步係一包括一上殼體以及一下殼體,該第二連接部之連接凹槽分別係形成於該下殼體底部,該上殼體與該下殼體係形成一蚌殼狀體。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無線電力傳輸之燈具結構,其中該第一連接部係進一步包括一柱狀體,該柱狀體係形成於該燈體頂端部,該第一透光部係形成於該柱狀體中並對應該發光元件;以及該第二連接部係進一步包括一連接凹槽,該連接凹槽係形成於該光學構件底端部,該第二透光部係形成於該第二連接部頂端部,且該連接凹槽係對應可嚙合該第一連接部之柱狀體而形成可拆卸之機械耦接結構。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無線電力傳輸之燈具結構,其中該發光元件係設置於該柱狀體中。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無線電力傳輸之燈具結構,其中該上殼體與該下殼體係形成張開一特定角度的蚌殼狀體,且該光學構件中的第二透光部係該上殼體與該下殼體之間的空間所構成。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之無線電力傳輸之燈具結構,其中該上殼體與該下殼體係相互樞接之可相對樞轉機構。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無線電力傳輸之燈具結構,其中該光學構件係進一步包括一容置槽,該容置槽係形成於該光學構件頂端部的一凹槽狀結構,且該第二連接部係形成於該光學構件底部。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之無線電力傳輸之燈具結構,其中該光學構件之容置槽係用以放置植栽或裝飾物。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之無線電力傳輸之燈具結構,其中該第一連接部係進一步包括一柱狀體,該柱狀體係形成於該燈體頂端部,該第一透光部係形成於該柱狀體中並對應該發光元件;以及該第二連接部係進一步包括一連接凹槽,該連接凹槽係形成於該光學構件底端部,且該連接凹槽係對應可嚙合該第一連接部之柱狀體而形成可拆卸之機械耦接結構。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無線電力傳輸之燈具結構,其中該燈體之第一透光部以及該第一連接部係形成於該燈體之頂端部,該第一連接部係包括一固定槽,該第二連接部係一柱狀體結構,該固定槽係自該燈體頂端部向下凹入之凹結構,該第一透光部係設置於該第一連接部之固定槽的底面中,該第一連接部之固定槽的內徑係對應該光學構件之第二連接部的外徑,該第一透光部係對應該第二透光部,且該第一連接部之固定槽與該第二連接部形成相互機械耦接機構。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所述之無線電力傳輸之燈具結構,其中該第一連接部之固定槽係一柱狀的凹槽結構且包括複數個固定筋,該些固定筋係沿軸向延伸而於該固定槽內環週圍表面上凸出的筋條結 構,該些固定筋所環繞形成之內徑係與該第二連接部外徑形成緊配合的機構關係。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無線電力傳輸之燈具結構,其中該光學構件中的第二透光部中係具有金蔥分佈其中。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無線電力傳輸之燈具結構,其中該光學構件中的第二透光部中係具有氣泡分佈其中。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無線電力傳輸之燈具結構,其中該接收器係進一步包括一接收電路以及一整流電路,該接收電路係至少包括一接收線圈的一諧振電路,且該接收電路係對應該發射器之發射電路而可接收該發射電路之發射線圈所發射之諧振訊號並對應轉換為一電力輸出,該整流電路係一電氣訊號調節電路,並用以將該接收電路所輸出之電力調節轉換為該發光元件所需之電力形態。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無線電力傳輸之燈具結構,其中該發射器係進一步包括一電源、一諧振發射驅動電路以及一發射電路,且該電源係一電力供應源並供應該發射器操作所需之電力,該諧振發射驅動電路係一電氣訊號調節電路,並係將該電源所提供之部分電力轉換為一電氣訊號輸出至該發射電路,該發射電路係至少包括一發射線圈,該發射線圈係將該諧振發射驅動電路所產生之電氣訊號轉換為諧振能量並向外發射。
  2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8項所述之無線電力傳輸之燈具結構,其中該發射器係進一步包括一發射器構件,該發射器構件係底部具有一底蓋並構成一發射器容置部;以及該發射器容置部係該發射器構件中 所形成的一中空結構,且該發射器容置部底部係由該底蓋所封閉,而該電源、該諧振發射驅動電路以及該發射電路係設置於該發射器構件之發射器容置部中。
  3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9項所述之無線電力傳輸之燈具結構,其中進一步包括一結構體,該發射器構件係設置於該結構體的構件中,且該接收器係設置在該發射器的發射諧振能量的有效範圍內;以及該燈體、該光學構件以及該接收器係設置於該結構體中。
  3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9項所述之無線電力傳輸之燈具結構,其中該發射器之電源係一交流電源線,且該電源係向外延伸並外露於該發射器構件外部,並係電氣連接一電力系統。
TW101215823U 2012-08-16 2012-08-16 無線電力傳輸之燈具結構 TWM4546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215823U TWM454664U (zh) 2012-08-16 2012-08-16 無線電力傳輸之燈具結構
CN2013200929818U CN203215324U (zh) 2012-08-16 2013-02-28 无线电力传输的灯具结构
US13/968,555 US9226483B2 (en) 2012-08-16 2013-08-16 Aquarium with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215823U TWM454664U (zh) 2012-08-16 2012-08-16 無線電力傳輸之燈具結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54664U true TWM454664U (zh) 2013-06-01

Family

ID=490306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215823U TWM454664U (zh) 2012-08-16 2012-08-16 無線電力傳輸之燈具結構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3215324U (zh)
TW (1) TWM45466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823384B1 (en) 2019-10-08 2020-11-03 Ds Power Co., Ltd. Wireless induction lamp for emitting light using wireless electric energy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01128B (zh) * 2017-05-07 2019-01-11 广东先朗照明有限公司 无线供电发光砖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823384B1 (en) 2019-10-08 2020-11-03 Ds Power Co., Ltd. Wireless induction lamp for emitting light using wireless electric energ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215324U (zh) 2013-09-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66392B2 (en) Multi-function replaceable modular LED lamp
US9541270B2 (en) Integral LED light fixture
US9322520B1 (en) Portable multi-functional light emitting device
KR101368205B1 (ko) 엘이디 조명등
JP2010520604A (ja) 発光ダイオード(led)に基づくライティングシステム
TWM454664U (zh) 無線電力傳輸之燈具結構
US20150138762A1 (en) Lighting Device
CN102022621A (zh) 提灯装置
KR100742314B1 (ko) 내부전원으로 작동하는 연등용 조명장치.
KR200477712Y1 (ko) 조명등이 구비된 미끄럼틀
EP2273190A1 (en) Multi-function replaceable modular LED lamp
CN205782126U (zh) 一种改良型led灯
KR20160003134U (ko) 엘이디 조명등기구
KR200472239Y1 (ko) Led랜턴
TWI467112B (zh) Can be sub-type assembly structure to achieve the function of the stacked lamp holder
TWI531760B (zh) 照明燈具
AU2009100619A4 (en) Multi-function replaceable modular led lamp
JP2011228151A (ja) 照明装置及び照明システム
KR200448185Y1 (ko) 조명등 및 이에 이용되는 접속지지장치
KR200468834Y1 (ko) 회전수단이 구비된 엘이디램프
US20050078470A1 (en) Megaphone
CN210069553U (zh) 适合用于灯串的灯泡
TWM448904U (zh) 具無線電力傳輸裝置之水缸結構
US8672527B2 (en) Luminous light apparatus
KR100922299B1 (ko) 광유도확산체 교체가 용이한 엘이디 조명기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