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215324U - 无线电力传输的灯具结构 - Google Patents

无线电力传输的灯具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215324U
CN203215324U CN2013200929818U CN201320092981U CN203215324U CN 203215324 U CN203215324 U CN 203215324U CN 2013200929818 U CN2013200929818 U CN 2013200929818U CN 201320092981 U CN201320092981 U CN 201320092981U CN 203215324 U CN203215324 U CN 2032153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ortion
transmittance section
lamp body
wireless power
optical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09298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志群
吴政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eton Ltd
Original Assignee
Feto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eton Ltd filed Critical Feton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2153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21532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无线电力传输的灯具结构,其包括一灯体、一光学构件、一接收器以及一发射器;该灯体包括一发光组件、一第一透光部以及一第一连接部;该光学构件包括一第二透光部以及一第二连接部并设置于该灯体上;该接收器接收无线电力型态传输的谐振能量并将该谐振能量转换为电力的一电气装置;以及该发射器将电力转换为谐振能量并通过无线电力型态发送该谐振能量的一电气装置;其中该第一透光部、该第二透光部以及该发光组件是相互对应,该第一连接部与该第二连接部是可相互机械耦接的一可拆卸机构,且该接收器是电气连接该灯体中的发光组件并供给该发光组件所需的电力。

Description

无线电力传输的灯具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无线电力传输的灯具结构,特别是可通过无线电力传输而供应光源所需电力且具有模块化光学构件的灯具结构。
背景技术
公知灯具结构所使用的电力,通常是利用电源线或电源插座,藉以将市电或电源产生装置的电力导引至该灯具结构,以作为灯具结构的光源所需电力供应源。然而这类电力配置往往受到结构体的限制。例如如果是水缸结构,则水缸中的水可能导致电器损坏或是漏电灾害而不方便或是无法布置电线;或是如其它的家具结构,为了进行电线的布置,而必须破坏结构物。再者,一般灯具,尤其是装饰用的灯具,其装饰造型的部分是与灯体本身为一体,未具有模块化的界面以提供使用者希望因应节庆或是不同季节等各种状况、需求去更换该装饰造型。因此本实用新型基于公知灯具的缺失进行创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无线电力传输的灯具结构,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电气连接线且可以进行电气能量传输的灯具结构,因此可将电力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传送至该灯具结构,且该灯具结构具有一光学构件,而可增进该灯具结构的美观效果与功能性。
本实用新型无线电力传输的灯具结构的又一目的是可提供一模块化的光学构件,使得通过模块化的机械耦接机构可依需要更换该灯具结构中的光学构件。
本实用新型无线电力传输的灯具结构的再一目的是可提供无需电气连接线并可通过谐振能量型态进行电气能量传输的灯具结构并用于水缸中,且通过该灯具结构产生的光源以及该光学构件,可增进该水缸的照明功效或是装饰效果。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无线电力传输的灯具结构,其包括一灯体,其包括一发光组件以及一可透光的第一透光部,该发光组件设置于该灯体内部并对应该灯体的透光部;一光学构件,其包括可透光的第二透光部的一构件并设置于该灯体上;一接收器,其接收无线电力型态传输的谐振能量并将该谐振能量转换为电力的一电气装置,且电气连接该灯体中的发光组件并供给该发光组件所需的电力;以及一发射器,其配合该接收器并将电力转换为谐振能量的一电气装置,并通过无线电力型态发送该谐振能量;其中,该灯体的第一透光部是一透光材质于该灯体中对应该发光组件的局部所构成的透光结构;以及该光学构件的第二透光部是一透光材质于该光学构件的局部所构成的透光结构,且该第二透光部是对应该灯体的第一透光部。
前述的实施例中,该灯体进一步包括一第一连接部;以及该光学构件进一步包括一第二连接部,该第二透光部对应该灯体的第一透光部,该第二连接部对应机械耦接该灯体的第一连接部,且该第一连接部与该第二连接部的机械耦接一可拆卸的结构。其中,该灯体中的第一透光部是设置于该第一连接部处,且该光学构件中的第二透光部是设置于该第二连接部处。
另外,该第一连接部可以进一步包括一柱状体,该柱状体形成于该灯体顶端部,该第一透光部可以形成于该柱状体中并对应该发光组件;以及该第二连接部进一步包括一连接凹槽,该连接凹槽对应可啮合该第一连接部的柱状体并形成于该光学构件底端部,且该第二透光部是形成于该第二连接部顶端部。
前述的实施例中,该灯体的第一透光部以及该第一连接部形成于该灯体的上部,该第一连接部进一步包括一柱状体,该柱状体形成于该灯体顶端部,该第一透光部环绕形成于该柱状体周围,且该发光组件对应该第一透光部;以及该光学构件的第二连接部进一步包括一连接凹槽,该连接凹槽对应可啮合该第一连接部的柱状体并形成于该光学构件底端部,且该第二透光部环绕形成于该第二连接部周围,并在该第一连接部与该第二连接部相互机械耦接的状态中,该第一透光部对应该第二透光部。其中,该灯体中的发光组件包括多个发光二极管所构成,且该些发光二极管环绕该第一连接部并设置于该灯体内而对应该第一透光部。
前述的实施例中,该接收器设置于该灯体内部,并电气连接该发光组件。其中,该灯体进一步包括一上盖以及一下盖,该灯体是该上盖是设置于该下盖顶端所构成的一防水中空盒体结构,且该第一连接部以及该第一透光部形成于该上盖;以及该发光组件与该接收器设置于该上盖与该下盖中,且该发光组件对应该上盖中的该第一透光部。
另外,该灯体可以进一步包括一内盒,该内盒具有一通孔柱的一中空结构,该第一连接部包括一柱状体且该第二连接部包括一连接凹槽,该内盒设置于该上盖与该下盖之间,该通孔柱是自该内盒顶端向上延伸并对应该上盖的柱状体位置所形成的一中央贯穿的管状结构,且该灯体中的发光组件对应设置于该内盒中,该发光组件的光源是经由该通孔柱并自该第一透光部穿透出该上盖。
前述本实用新型无线电力传输的灯具结构中,进一步包括一水缸结构,该灯体、该光学构件以及该接收器设置于该结构体中,且该发射器设置于该接收器接收该发射器发射谐振能量的有效范围内的位置处。
前述本实用新型无线电力传输的灯具结构中,该第二透光部形成一透镜结构所构成的光学结构。其中,该第二透光部可以选择为一聚光透镜结构以及一散光透镜结构中的一光学结构。
前述本实用新型无线电力传输的灯具结构中,该光学构件中的第二透光部是可透光的一镂空部。
前述本实用新型无线电力传输的灯具结构中,该光学构件整体个是由透光材质所构成。
前述本实用新型无线电力传输的灯具结构中,该光学构件进一步包括一上壳体以及一下壳体,该第二连接部的连接凹槽分别形成于该下壳体底部,该上壳体与该下壳体形成一蚌壳状体。其中,该第一连接部进一步包括一柱状体,该柱状体形成于该灯体顶端部,该第一透光部形成于该柱状体中并对应该发光组件;以及该第二连接部进一步包括一连接凹槽,该连接凹槽形成于该光学构件底端部,该第二透光部形成于该第二连接部顶端部,且该连接凹槽是对应可啮合该第一连接部的柱状体而形成可拆卸的机械耦接结构。
另外,该发光组件设置于该柱状体中。
再者,该上壳体与该下壳体可以形成张开一特定角度的蚌壳状体,且该光学构件中的第二透光部是该上壳体与该下壳体之间的空间所构成。其中,该第一构件与该第二构件是相互枢接的可相对枢转机构。
前述本实用新型无线电力传输的灯具结构中,该光学构件进一步包括一容置槽,该容置槽形成于该光学构件顶端部的一凹槽状结构,且该第二连接部形成于该光学构件底部。其中,该光学构件的容置槽用以放置植栽或装饰物。
另外,该第一连接部进一步包括一柱状体,该柱状体形成于该灯体顶端部,该第一透光部形成于该柱状体中并对应该发光组件;以及该第二连接部进一步包括一连接凹槽,该连接凹槽形成于该光学构件底端部,且该连接凹槽是对应可啮合该第一连接部的柱状体而形成可拆卸的机械耦接结构。
前述本实用新型无线电力传输的灯具结构中,该灯体的第一透光部以及该第一连接部形成于该灯体的顶端部,该第一连接部包括一固定槽,该第二连接部是一柱状体结构,该固定槽是自该灯体顶端部向下凹入的凹结构,该第一透光部设置于该第一连接部的固定槽的底面中,该第一连接部的固定槽的内径对应该光学构件的第二连接部的外径,该第一透光部对应该第二透光部,且该第一连接部的固定槽与该第二连接部形成相互机械耦接机构。其中,该第一连接部的固定槽可以是一柱状的凹槽结构且包括多个固定筋,该些固定筋是沿轴向延伸而于该固定槽内环周围表面上凸出的筋条结构,该些固定筋所环绕形成的内径是与该第二连接部外径形成紧配合的机构关系。
前述本实用新型无线电力传输的灯具结构中,该光学构件中的第二透光部中是具有金葱分布其中。
前述本实用新型无线电力传输的灯具结构中,该光学构件中的第二透光部中是具有气泡分布其中。
前述本实用新型无线电力传输的灯具结构中,该接收器进一步包括一接收电路以及一整流电路,该接收电路至少包括一接收线圈的一谐振电路,且该接收电路是对应该发射器的发射电路而可接收该发射电路的发射线圈所发射的谐振信号并对应转换为一电力输出,该整流电路是一电气信号调节电路,并用以将该接收电路所输出的电力调节转换为该发光组件所需的电力形态。
前述本实用新型无线电力传输的灯具结构中,该发射器进一步包括一电源、一谐振发射驱动电路以及一发射电路,且该电源是一电力供应源并供应该发射器操作所需的电力,该谐振发射驱动电路是一电气信号调节电路,并是将该电源所提供的部分电力转换为一电气信号输出至该发射电路,该发射电路至少包括一发射线圈,该发射线圈是将该谐振发射驱动电路所产生的电气信号转换为谐振能量并向外发射。其中,该发射器进一步包括一发射器构件,该发射器构件底部具有一底盖并构成一发射器容置部;以及该发射器容置部是该发射器构件中所形成的一中空结构,且该发射器容置部底部是由该底盖所封闭,而该电源、该谐振发射驱动电路以及该发射电路是设置于该发射器构件的发射器容置部中。再者,该发射器的电源是一交流电源线,且该电源是向外延伸并外露于该发射器构件外部,并是电气连接一电力系统。
另外,本实用新型无线电力传输的灯具结构中可以进一步包括一结构体,该发射器构件设置于该结构体的构件中,且该接收器设置在该发射器的发射谐振能量的有效范围内;以及该灯体、该光学构件以及该接收器设置于该结构体中。
前述本实用新型无线电力传输的灯具结构中,各个实施例中的接收器、发射器以及传递器可以符合无线充电联盟(Wireless Power Consortium)的Qi标准。
为使熟悉该项技术人员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功效,兹通过下述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的附图,详加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本实用新型无线电力传输的灯具结构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视图;
图2是显示本实用新型图1实施例的立体分解视图;
图3是显示本实用新型无线电力传输的灯具结构一实施例局部组件的电气关联图;
图4是显示本实用新型无线电力传输的灯具结构实施例的局部组件的立体组合视图;
图5是显示本实用新型图4所示组件的组合状态的剖视图;
图6是显示本实用新型图4所示组件的分解状态的剖视图;
图7是显示本实用新型无线电力传输的灯具结构一实施例的局部组件的立体分解视图;
图8是显示本实用新型无线电力传输的灯具结构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的立体组合视图;
图9是显示本实用新型无线电力传输的灯具结构实施例的局部组件的立体组合视图;
图10是显示本实用新型图9所示组件的组合状态的剖视图;
图11是显示本实用新型图9所示组件的分解状态的剖视图;
图12是显示本实用新型无线电力传输的灯具结构实施例的局部组件的立体组合视图;
图13是显示本实用新型图12所示组件的组合状态的剖视图;
图14是显示本实用新型图12所示组件的分解状态的剖视图;
图15是显示本实用新型无线电力传输的灯具结构实施例的局部组件的立体组合视图;
图16是显示本实用新型图15所示组件的组合状态的剖视图;
图17是显示本实用新型图15所示组件的分解状态的剖视图;
图18是显示本实用新型无线电力传输的灯具结构实施例的局部组件的立体分解视图;
图19是显示本实用新型图18所示组件的立体组合视图;
图20是显示本实用新型图19所示组件的剖视图;
图21是显示本实用新型无线电力传输的灯具结构实施例的局部组件的立体分解视图;
图22是显示本实用新型图21所示组件的立体组合视图;
图23是显示本实用新型图21所示组件的剖视图;
图24是显示本实用新型无线电力传输的灯具结构实施例的局部组件的立体分解视图;以及
图25是显示本实用新型图24所示组件的剖视图。
符号说明
结构体100                   灯体1
发光组件11                  发光二极管111
第一透光部12                第一连接部13
柱状体131                   固定槽132
固定筋133                   上盖14
下盖15                      内盒16
通孔柱161                   光学构件2
第二透光部21                第二连接部22
连接凹槽221                 第一构件23
第二构件24                  容置槽25
接收器3                     接收电路31
接收线圈311                 整流电路32
发射器4                     发射电路41
发射线圈411                 电源42
谐振发射驱动电路43          发射器构件44
底盖45                      发射器容置部4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能被更清楚的了解,以下将以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无线电力传输的灯具结构,其主要是一灯具结构可通过无线传输的电力传输方式接收到所需的电力,且该无线电力传输因此电气信号的谐振特性进行电气能量的传输,并用以提供本实用新型无线电力传输的灯具结构运作所需的电力。图1是显示本实用新型无线电力传输的灯具结构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视图;图2是显示本实用新型图1实施例的立体分解视图;以及图3是显示本实用新型无线电力传输的灯具结构一实施例局部组件的电气关联图。参考图1、图2以及图3所显示,本实用新型无线电力传输的灯具结构包括一灯体1、一光学构件2、一接收器3以及一发射器4,其中,该灯体1内部设置一发光组件11,且该灯体1至少局部可透光,使得该发光组件11的光线可经由该灯体1可透光的局部穿透出;该光学构件2是至少局部可透光的一构件,并对应该发光组件11的位置,且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于该灯体1上;该接收器3是可接收无线电力型态传输的谐振能量并可将该谐振能量转换为电力的一电气装置,且是电气连接该灯体1中的发光组件11而用以供给该发光组件11所需的电力;以及该发射器4是配合该接收器3并可将电力转换为谐振能量的一电气装置,而可经由无线电力型态发送该谐振能量,且当该接收器3在该发射器4发射谐振能量的有效范围内时,该接收器3可接收该谐振能量并可将该谐振能量转换为电力输出。
基于前述本实用新型无线电力传输的灯具结构,该灯体1、该光学构件2与该接收器3可以是设置于一结构体100上,且该发射器4是设置于该结构体100附近而使得该接收器3在该发射器4发射谐振能量的有效范围内时,该接收器3可接收该谐振能量并可将该谐振能量转换为电力输出,而提供该发光组件11运作所需的电力,进一步使得该发光组件11所发射出的光线可经由该光学构件2的可透光局部穿透出。
再次参考图3所显示,前述的接收器3进一步包括一接收电路31以及一整流电路32,该接收电路31至少包括一接收线圈311的一谐振电路,且该接收电路31是对应该发射器4的发射电路41而可接收该发射电路41的发射线圈411所发射的谐振信号并对应转换为一电力输出,该整流电路32是一电气信号调节电路,并用以将该接收电路31所输出的电力调节转换为该发光组件11所需的电力形态且该整流电路32是电气连接该发光组件11而供给该发光组件11运作所需的电力。再者,前述的发射器4进一步包括一电源42、一谐振发射驱动电路43以及一发射电路41,且该电源42是一电力供应源并供应该发射器4操作所需的电力,该谐振发射驱动电路43是一电气信号调节电路,并是将该电源42所提供的部分电力转换为一电气信号输出至该发射电路41,该发射电路41至少包括一发射线圈411,该发射线圈411是将该谐振发射驱动电路43所产生的电气信号转换为谐振能量并向外发射。
图4是显示本实用新型无线电力传输的灯具结构实施例的局部组件的立体组合视图;图5是显示本实用新型图4所示组件的组合状态的剖视图;以及图6是显示本实用新型图4所示组件的分解状态的剖视图。参考图4、图5以及图6所显示,前述本实用新型无线电力传输的灯具结构中,该灯体1进一步包括一第一透光部12以及一第一连接部13,且该第一透光部12是一透光材质于该灯体1中对应该发光组件11的局部所构成的透光结构,使得该发光组件11所发出的光线可经由该第一透光部12穿透而出;以及该光学构件2进一步包括一第二透光部21以及一第二连接部22,该第二透光部21是一透光材质于该光学构件2的局部所构成的透光结构,且该第二透光部21是对应该灯体1的第一透光部12,该第二连接部22是对应机械耦接该灯体1的第一连接部13。因此,当该第一连接部13与该第二连接部22是处于机械耦接状态时,该发光组件11所发出的光线会经由该第一透光部12并自该第二透光部21穿透而出,且该光学构件2是与该灯体1相互固接。
前述本实用新型无线电力传输的灯具结构中,该灯体1中的第一透光部12设置于该第一连接部13处,且该光学构件2中的第二透光部21设置于该第二连接部22处。因此,当该第一连接部13与该第二连接部22相互机械耦接时,该第一透光部12会对应该第二透光部21。
再者,前述实施例中,该第一连接部13进一步包括一柱状体131,该柱状体131形成于该灯体1顶端部,该第一透光部12形成于该柱状体131中并对应该发光组件11;以及该第二连接部22进一步包括一连接凹槽221,该连接凹槽221是对应可啮合该第一连接部13的柱状体131并形成于该光学构件2底端部,且该第二透光部21是形成于该第二连接部22顶端部。因此,当该第二连接部22的连接凹槽221套置于该第一连接部13的柱状体131而相互机械耦接时,该光学构件2会固设于该灯体1顶端,且该第一连接部13的柱状体131中的第一透光部12会对应该第二连接部22的连接凹槽221顶端的第二透光部21,使得该灯体1的发光组件11所发出的光线会经由该第一透光部12并自该第二透光部21穿透而出。
再次参考图4、图5以及图6所显示,前述的光学构件2中,该第二透光部21可以是形成一聚光的光学结构。因此,当该灯体1的发光组件11所发出的光线会经由该第一透光部12并自该第二透光部21穿透而出时,该光线会被聚集并形成投射光源的效果。
另外,前述的光学构件2中,该第二透光部21也可以是形成一散光的光学结构。因此,当该灯体1的发光组件11所发出的光线会经由该第一透光部12并自该第二透光部21穿透而出时,该光线会自该光学构件2形成散光效果。
前述实施例中,该光学构件2中的第二透光部21可以是一透镜结构,因此可以形成聚光或是散光的光学效果。
前述实施例中,该光学构件2中的第二透光部21可以是一镂空部,因此该第二透光部21是可以透光。
前述实施例中,该光学构件2可以整个是由透光材质所构成。
前述本实用新型无线电力传输的灯具结构中,该接收器3设置于该灯体1内部,并电气连接该发光组件11,使得该接收器3所输出的电力可供给该发光组件11运作所需。
前述的发光组件11可以是一发光二极管所构成的光源,且该发光组件11是设置于该第一连接部13的柱状体131中。
图7是显示本实用新型无线电力传输的灯具结构一实施例的局部组件的立体分解视图。参考图7所显示,并再次参考图1以及图3所显示,前述本实用新型无线电力传输的灯具结构中,该灯体1进一步是一上盖14以及一下盖15所构成的中空盒体结构。其中该上盖14设置于该下盖15顶端并构成一防水的中空盒体结构,且该第一连接部13以及该第一透光部12形成于该上盖14;以及该发光组件11设置于该上盖14与该下盖15中并对应该上盖14中的该第一透光部12。
图8是显示本实用新型无线电力传输的灯具结构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的立体组合视图。参考图8所显示,并再次参考图1、图3以及图7所显示,前述图1实施例中的结构体100可以是一水缸结构,如图8所显示。其中,该灯体1、该光学构件2以及该接收器3是设置于该结构体100中,且该发射器4是设置于该接收器3接收该发射器4发射谐振能量的有效范围内的位置处。因此,当该接收器3是放置于在该结构体100内部并在该发射器4发射谐振能量的有效范围内时,该接收器3可接收该谐振能量并转换为电力供给该灯体1中的发光组件11使用,且该发光组件11所产生的光线会经过该第一透光部12而穿透出该上盖14,而在该结构体100中提供照明或是装饰效果所需的光源;以及该上盖14与该下盖15所构成的密闭且防水结构,可以保护设置于该上盖14与该下盖15中的该发光组件11不会被该结构体100中的水侵入破坏。
前述本实用新型无线电力传输的灯具结构的一实施例中,该第一连接部13包括该柱状体131且该第二连接部22包括该连接凹槽221,并进一步该灯体1包括一内盒16,该内盒16是具有一通孔柱161的一中空结构,且该内盒16是设置于该上盖14与该下盖15之间,该通孔柱161是自该内盒16顶端向上延伸并对应该上盖14的柱状体131位置所形成的一中央贯穿的管状结构,且该灯体1中的发光组件11是对应设置于该内盒16中,该发光组件11的光源是经由该通孔柱161并自该第一透光部12穿透出该上盖14。
前述的接收器3可以是设置于该灯体1的上盖14与下盖15所构成的防水结构中,因此可以保护该接收器3不会被该结构体100中的水侵入破坏。
图9是显示本实用新型无线电力传输的灯具结构实施例的局部组件的立体组合视图;图10是显示本实用新型图9所示组件的组合状态的剖视图;以及图11是显示本实用新型图9所示组件的分解状态的剖视图。参考图9、图10以及图11所显示,前述本实用新型无线电力传输的灯具结构中,该光学构件2进一步一包括一第一构件23以及一第二构件24,该第二连接部22的连接凹槽221分别形成于该第二构件24底部,该第一构件23与该第二构件24形成一蚌壳状体。
前述该第一构件23与该第二构件24形成张开一特定角度的蚌壳状体。
前述该光学构件2中的第二透光部21是该第一构件23与该第二构件24之间的空间所构成。
前述该光学构件2中的该第一构件23与该第二构件24是透光材质所构成并形成该第二透光部21。
另外,前述的该第一构件23与该第二构件24是相互枢接,且该第一构件23与该第二构件24是可相对枢转,并使得可进一步调整该第一构件23与该第二构件24之间的开合角度。
图12是显示本实用新型无线电力传输的灯具结构实施例的局部组件的立体组合视图;图13是显示本实用新型图12所示组件的组合状态的剖视图;以及图14是显示本实用新型图12所示组件的分解状态的剖视图。参考图12、图13以及图14所显示,前述本实用新型无线电力传输的灯具结构中,并基于前述的光学构件2中包括该第二透光部21,该光学构件2进一步包括一容置槽25。其中,该容置槽25是该光学构件2顶端部形成的一凹槽状结构,且该第二连接部22是形成于该光学构件2底部。使得该光学构件2顶端部的容置槽25可用以放置植栽或装饰物,且当该光学构件2第二连接部22与该灯体1第一连接部13相互机械耦接时,该灯体1的发光组件11的光源会经由该灯体1的第一透光部12并自该光学构件2的第二透光部21发散出去。
前述实施例中,该第二连接部22也是可进一步包括前述的连接凹槽221,该连接凹槽221形成于该光学构件2底部;以及该灯体1第一连接部13也可进一步包括前述的柱状体131。因此,当该光学构件2第二连接部22的连接凹槽221与该灯体1第一连接部13的柱状体131相互机械耦接时,该灯体1的第一透光部12与该光学构件2的第二透光部21会自动相互对应位置,使得该灯体1的发光组件11的光源会经由该灯体1的第一透光部12并自该光学构件2的第二透光部21发散出去。
图15是显示本实用新型无线电力传输的灯具结构实施例的局部组件的立体组合视图;图16是显示本实用新型图15所示组件的组合状态的剖视图;以及图17是显示本实用新型图15所示组件的分解状态的剖视图。参考图15、图16以及图17所显示,前述本实用新型无线电力传输的灯具结构中,该光学构件2是透光材质所构成并形成该第二透光部21,且该第二连接部22的连接凹槽221分别形成于该光学构件2底部。因此,当该光学构件2第二连接部22的连接凹槽221与该灯体1第一连接部13的柱状体131相互机械耦接时,该灯体1的发光组件11的光源会经由该灯体1的第一透光部12并自该光学构件2的第二透光部21发散出去。其中,该光学构件2形成一具有观赏性的造型,如动物、几何造型等,使得当该发光组件11的光源自该光学构件2发散出去时,该光学构件2会发散出光芒,而增进该光学构件2的可观赏性。
图18是显示本实用新型无线电力传输的灯具结构实施例的局部组件的立体分解视图;图19是显示本实用新型图18所示组件的立体组合视图;以及图20是显示本实用新型图19所示组件的剖视图。参考图18、图19以及图20所显示,前述本实用新型无线电力传输的灯具结构中,该灯体1的第一透光部12以及该第一连接部13形成于该灯体1的上部。其中该第一透光部12设置于该第一连接部13的外环周围,且该光学构件2中的第二透光部21与该第二连接部22分别是对应该第一透光部12与该第一连接部13,该第二透光部21环绕形成于该第二连接部22周围并对应该第一透光部12,以及在该第一连接部13与该第二连接部22相互机械耦接的状态中,该第一透光部12是对应该第二透光部21。因此,当该灯体1中的发光组件11所发出的光源自该第一透光部12穿透出后,会再经由该第二透光部21穿透出该光学构件2。
前述实施例中,该灯体1中的发光组件11包括多个发光二极管111所构成,且该些发光二极管111是环绕该第一连接部13并设置于该灯体1内而对应该第一透光部12。
前述实施例的灯体1中,该第一连接部13是进一步包括一柱状体131,该柱状体131是形成于该灯体1顶端部,该第一透光部12环绕形成于该柱状体131周围,且该发光组件11中的各个发光二极管111是对应该第一透光部12;以及前述实施例的光学构件2中,该第二连接部22进一步包括一连接凹槽221,该连接凹槽221对应可啮合该第一连接部13的柱状体131并形成于该光学构件2底端部,且该第二透光部21环绕形成于该第二连接部22周围并对应该第一透光部12。因此,当该第二连接部22的连接凹槽221套置于该第一连接部13的柱状体131而相互机械耦接时,该光学构件2会固设于该灯体1顶端,且该第一透光部12会对应该第二透光部21,使得该灯体1的发光组件11所发出的光线会经由该第一透光部12并自该第二透光部21穿透而出。
前述本实用新型无线电力传输的灯具结构的各个实施例中,该光学构件2中的第二透光部21是一透光材质所构成,且该第二透光部21中是具有金葱分布其中,使得当光线进入该第二透光部21时,该光线会被该些金葱所反射。
前述本实用新型无线电力传输的灯具结构的各个实施例中,该光学构件2中的第二透光部21是一透光材质所构成,且该第二透光部21中是具有气泡分布其中,使得当光线进入该第二透光部21时,该光线会被该些气泡所反射。
图21是显示本实用新型无线电力传输的灯具结构实施例的局部组件的立体分解视图;图22是显示本实用新型图21所示组件的立体组合视图;以及图23是显示本实用新型图21所示组件的剖视图。参考图21、图22以及图23所显示,基于前述本实用新型无线电力传输的灯具结构的实施例,该灯体1的第一透光部12以及该第一连接部13是形成于该灯体1的顶端部。其中该第一连接部13包括一固定槽132,该第二连接部22是一柱状体结构,该固定槽132是自该灯体1顶端部向下凹入的凹结构,该第一透光部12设置于该第一连接部13的固定槽132的底面中,该第一连接部13的固定槽132的内径对应该光学构件2的第二连接部22的外径,且该第一连接部13的固定槽132与该第二连接部22形成可相互机械耦接的机构,并在该第一连接部13的固定槽132与该第二连接部22相互机械耦接的状态中,该第一透光部12是对应该第二透光部21。因此,当该灯体1中的发光组件11所发出的光源自该第一透光部12穿透出后,会再经由该第二透光部21穿透出该光学构件2。
前述的实施例中,该第一连接部13的固定槽132是一柱状的凹槽结构,且在内环周围表面上形成多个沿轴向延伸的固定筋133,该些固定筋133是自该固定槽132环周围表面凸出的筋条结构,且该些固定筋133所环绕形成的内径是与该光学构件2的第二连接部22的外径形成紧配合的机构关系,使得该第一连接部13的固定槽132可通过该些固定筋133而增进与该光学构件2的第二连接部22机械耦接的结合性。
图24是显示本实用新型无线电力传输的灯具结构实施例的局部组件的立体分解视图;以及图25是显示本实用新型图24所示组件的剖视图。参考图24以及图25所显示,并再次参考图3所显示,前述本实用新型无线电力传输的灯具结构的各个实施例中,该发射器4进一步包括一发射器构件44,该发射器构件44底部具有一底盖45并构成一发射器容置部46;以及该发射器容置部46是该发射器构件44中所形成的一中空结构,且该发射器容置部46底部是由该底盖45所封闭,而前述的发射器4中的该电源42、该谐振发射驱动电路43以及该发射电路41是设置于该发射器构件44的发射器容置部46中。
前述的发射器构件44是设置于该结构体100中,且使得该接收器3是在该发射器4的发射谐振能量的有效范围内,并可接收该发射器4的谐振能量。
前述该发射器4中的电源42可以是用以外接一电力,供应该发射器4所需的电力。
前述实施例中,该发射器4的电源42可以是选择为一交流电源线,且该电源42是向外延伸并外露于该发射器构件44外部,并用以电气连接市电系统,以将市电系统的交流电力传输进入该发射器4中,藉以提供该发射器4使用。
前述本实用新型无线电力传输的灯具结构中,各个实施例中的该接收器3以及该发射器4可以是符合无线充电联盟(Wireless Power Consortium)的Qi标准。
因此,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灯具结构,并已将本实用新型作一详细说明,但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等,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内。

Claims (25)

1.一种无线电力传输的灯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灯体,其包括一发光组件以及一可透光的第一透光部,该发光组件设置于该灯体内部并对应该灯体的透光部;
一光学构件,其包括一可透光的第二透光部并设置于该灯体上;
一接收器,其接收无线电力型态传输的谐振能量并将该谐振能量转换为电力的一电气装置,且是电气连接该灯体中的发光组件并供给该发光组件所需的电力;以及
一发射器,其配合该接收器并将电力转换为谐振能量的一电气装置,并通过无线电力型态发送该谐振能量;
其中,该灯体的第一透光部是一透光材质于该灯体中对应该发光组件的局部所构成的透光结构;以及该光学构件的第二透光部是一透光材质于该光学构件的局部所构成的透光结构,且该第二透光部是对应该灯体的第一透光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力传输的灯具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灯体进一步包括一第一连接部;以及该光学构件进一步包括一第二连接部,该第二透光部是对应该灯体的第一透光部,该第二连接部是对应机械耦接该灯体的第一连接部,且该第一连接部与该第二连接部的机械耦接是一可拆卸的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电力传输的灯具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灯体中的第一透光部设置于该第一连接部处,且该光学构件中的第二透光部设置于该第二连接部处;
其中该第一连接部进一步包括一柱状体,该柱状体形成于该灯体顶端部,该第一透光部形成于该柱状体中并对应该发光组件;以及该第二连接部进一步包括一连接凹槽,该连接凹槽对应可啮合该第一连接部的柱状体并形成于该光学构件底端部,且该第二透光部形成于该第二连接部顶端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电力传输的灯具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灯体的第一透光部以及该第一连接部是形成于该灯体的上部,该第一连接部进一步包括一柱状体,该柱状体形成于该灯体顶端部,该第一透光部环绕形成于该柱状体周围,且该发光组件对应该第一透光部;以及该光学构件的第二连接部进一步包括一连接凹槽,该连接凹槽对应可啮合该第一连接部的柱状体并形成于该光学构件底端部,且该第二透光部环绕形成于该第二连接部周围,并在该第一连接部与该第二连接部相互机械耦接的状态中,该第一透光部对应该第二透光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电力传输的灯具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接收器设置于该灯体内部,并电气连接该发光组件;
其中该灯体进一步包括一上盖以及一下盖,该灯体是该上盖设置于该下盖顶端所构成的一防水中空盒体结构,且该第一连接部以及该第一透光部形成于该上盖;以及该发光组件与该接收器设置于该上盖与该下盖中,且该发光组件对应该上盖中的该第一透光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电力传输的灯具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灯体进一步包括一内盒,该内盒是具有一通孔柱的一中空结构,该第一连接部包括一柱状体且该第二连接部包括一连接凹槽,该内盒设置于该上盖与该下盖之间,该通孔柱是自该内盒顶端向上延伸并对应该上盖的柱状体位置所形成的一中央贯穿的管状结构,且该灯体中的发光组件对应设置于该内盒中,该发光组件的光源是经由该通孔柱并自该第一透光部穿透出该上盖。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电力传输的灯具结构,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水缸结构,该灯体、该光学构件以及该接收器设置于该结构体中,且该发射器设置于该接收器接收该发射器发射谐振能量的有效范围内的位置处。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电力传输的灯具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透光部是形成一透镜结构所构成的光学结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电力传输的灯具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透光部是选择为一聚光透镜结构以及一散光透镜结构中的一光学结构。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电力传输的灯具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光学构件中的第二透光部是可透光的一镂空部。
1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电力传输的灯具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光学构件整体个是由透光材质所构成。
1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电力传输的灯具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光学构件进一步包括一上壳体以及一下壳体,该第二连接部的连接凹槽分别形成于该下壳体底部,该上壳体与该下壳体形成一蚌壳状体;
其中该第一连接部进一步包括一柱状体,该柱状体形成于该灯体顶端部,该第一透光部形成于该柱状体中并对应该发光组件;以及该第二连接部进一步包括一连接凹槽,该连接凹槽形成于该光学构件底端部,该第二透光部形成于该第二连接部顶端部,且该连接凹槽是对应可啮合该第一连接部的柱状体而形成可拆卸的机械耦接结构。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无线电力传输的灯具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发光组件是设置于该柱状体中。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无线电力传输的灯具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上壳体与该下壳体是形成张开一特定角度的蚌壳状体,且该光学构件中的第二透光部是该上壳体与该下壳体之间的空间所构成。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线电力传输的灯具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构件与该第二构件是相互枢接的可相对枢转机构。
1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电力传输的灯具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光学构件进一步包括一容置槽,该容置槽是形成于该光学构件顶端部的一凹槽状结构,且该第二连接部形成于该光学构件底部;
其中该光学构件的容置槽是用以放置植栽或装饰物。
1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电力传输的灯具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光学构件进一步包括一容置槽,该容置槽是形成于该光学构件顶端部的一凹槽状结构,且该第二连接部形成于该光学构件底部;
其中该第一连接部进一步包括一柱状体,该柱状体形成于该灯体顶端部,该第一透光部形成于该柱状体中并对应该发光组件;以及该第二连接部进一步包括一连接凹槽,该连接凹槽形成于该光学构件底端部,且该连接凹槽是对应可啮合该第一连接部的柱状体而形成可拆卸的机械耦接结构。
1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电力传输的灯具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灯体的第一透光部以及该第一连接部形成于该灯体的顶端部,该第一连接部包括一固定槽,该第二连接部是一柱状体结构,该固定槽是自该灯体顶端部向下凹入的凹结构,该第一透光部是设置于该第一连接部的固定槽的底面中,该第一连接部的固定槽的内径对应该光学构件的第二连接部的外径,该第一透光部对应该第二透光部,且该第一连接部的固定槽与该第二连接部形成相互机械耦接机构。
1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电力传输的灯具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接部的固定槽是一柱状的凹槽结构且包括多个固定筋,该些固定筋是沿轴向延伸而于该固定槽内环周围表面上凸出的筋条结构,该些固定筋所环绕形成的内径与该第二连接部外径形成紧配合的机构关系。
2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电力传输的灯具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光学构件中的第二透光部中是具有金葱分布其中。
2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电力传输的灯具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光学构件中的第二透光部中是具有气泡分布其中。
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力传输的灯具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接收器进一步包括一接收电路以及一整流电路,该接收电路至少包括一接收线圈的一谐振电路,且该接收电路是对应该发射器的发射电路而可接收该发射电路的发射线圈所发射的谐振信号并对应转换为一电力输出,该整流电路是一电气信号调节电路,并用以将该接收电路所输出的电力调节转换为该发光组件所需的电力形态。
2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力传输的灯具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发射器进一步包括一电源、一谐振发射驱动电路以及一发射电路,且该电源是一电力供应源并供应该发射器操作所需的电力,该谐振发射驱动电路是一电气信号调节电路,并将该电源所提供的部分电力转换为一电气信号输出至该发射电路,该发射电路至少包括一发射线圈,该发射线圈将该谐振发射驱动电路所产生的电气信号转换为谐振能量并向外发射。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无线电力传输的灯具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发射器进一步包括一发射器构件,该发射器构件底部具有一底盖并构成一发射器容置部;以及该发射器容置部是该发射器构件中所形成的一中空结构,且该发射器容置部底部由该底盖所封闭,而该电源、该谐振发射驱动电路以及该发射电路是设置于该发射器构件的发射器容置部中;
其中进一步包括一结构体,该发射器构件设置于该结构体的构件中,且该接收器设置在该发射器的发射谐振能量的有效范围内;以及该灯体、该光学构件以及该接收器设置于该结构体中。
25.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无线电力传输的灯具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发射器进一步包括一发射器构件,该发射器构件底部具有一底盖并构成一发射器容置部;以及该发射器容置部是该发射器构件中所形成的一中空结构,且该发射器容置部底部由该底盖所封闭,而该电源、该谐振发射驱动电路以及该发射电路设置于该发射器构件的发射器容置部中;
其中该发射器的电源是一交流电源线,且该电源是向外延伸并外露于该发射器构件外部,并电气连接一电力系统。
CN2013200929818U 2012-08-16 2013-02-28 无线电力传输的灯具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215324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215823U TWM454664U (zh) 2012-08-16 2012-08-16 無線電力傳輸之燈具結構
TW101215823 2012-08-1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215324U true CN203215324U (zh) 2013-09-25

Family

ID=490306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092981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215324U (zh) 2012-08-16 2013-02-28 无线电力传输的灯具结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3215324U (zh)
TW (1) TWM45466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01128A (zh) * 2017-05-07 2017-08-29 广东先朗照明有限公司 无线供电发光砖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97930B (zh) 2019-10-08 2020-07-01 鼎信傳能股份有限公司 無線感應式燈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01128A (zh) * 2017-05-07 2017-08-29 广东先朗照明有限公司 无线供电发光砖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54664U (zh) 2013-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215410U (zh) 具无线电力传输电器的水缸结构
US9739431B2 (en) Modular light-string system having independently addressable lighting elements
US10709278B2 (en) Illumination system for an artificial tree
CA2906337A1 (en) Modularized artificial light tree
US20080211412A1 (en) Remotely controlled light fixture system
CN203215324U (zh) 无线电力传输的灯具结构
US20080198595A1 (en) Electronic candle
CN202738520U (zh) 促进植物生长的容置件
CN101368712B (zh) 一种led灯单元和系统
CN209165186U (zh) 组合式灯具及其led发光模块
CN208886483U (zh) 一种室内使用的植物照明设备
CN206932431U (zh) 一种可遥控不同单色和变色的太阳能灯
CN203218992U (zh) 无线电力传输装置的水缸结构
CN213777374U (zh) 一种太阳能灯饰灯串
CN109424890A (zh) 具有led植物栽培灯的装置
CN210987186U (zh) 模块化植物灯
CN206890126U (zh) 一种球泡型led植物生长灯
CN205002009U (zh) 组合式整体发光灯具
CN217302651U (zh) 一种太阳能花园地插灯
CN204922781U (zh) 遥控装饰灯
CN209782428U (zh) 一种造型蒲公英灯
CN210801068U (zh) 一种智能家居用蓝牙灯
CN201289016Y (zh) 一种led灯单元和系统
CN101368695B (zh) 一种led灯单元和系统
CN205535539U (zh) 一种遥控太阳能草坪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925

Termination date: 2021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