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54173U - 雙向循環式吸塵器 - Google Patents

雙向循環式吸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54173U
TWM454173U TW101224197U TW101224197U TWM454173U TW M454173 U TWM454173 U TW M454173U TW 101224197 U TW101224197 U TW 101224197U TW 101224197 U TW101224197 U TW 101224197U TW M454173 U TWM454173 U TW M454173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collecting
aperture
radius
dust
inner tub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2241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chun-li Zhang
Chang-Ru Zhang
shi-han Zhang
Original Assignee
Univ Taje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 Tajen filed Critical Univ Tajen
Priority to TW1012241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54173U/zh
Publication of TWM4541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54173U/zh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ic Suction Cleaners (AREA)
  • Electric Vacuum Cleaner (AREA)

Description

雙向循環式吸塵器
本新型是有關於一種吸塵器,特別是指一種雙向循環式吸塵器。
現今由於汽、機車及工業污染的因素影響,空氣中的灰塵等懸浮粒子濃度是越來越高、也愈來愈髒。因此,對於一般家庭而言,灰塵等懸浮粒子的積聚不但會影響環境清潔,也容易造成如氣管過敏等身體不適現象,特別是對於有使用地毯的家庭來說,更是嚴重。所以吸塵器對於一般家庭而言,早已是不可或缺的清潔工具之一。
然而,現今一般吸塵器的原理,大多是利用馬達高速運轉,在內部產生負壓,使得灰塵、細小垃圾等物質經過吸塵管吸引之後,傳送到集塵袋累積,以達成清除灰塵之目的。
對於這種採用前端吸氣,後端排氣之原理而製成的吸塵器而言。這種方式往往容易將廢氣排放於空氣中,更有甚者會導致所吸入的灰塵外洩,進而使得空氣中的灰塵濃度反而增加,反倒不易有助於達到清潔之目的。
因此,隨著吸塵器的日益普及,如何改善這種前端吸氣、後端排氣式的吸塵器的缺點,是所屬相關領域人士急待改善之議題。
因此,本新型之目的,即在提供一種雙向循環式吸塵 器,包含:一本體,用以吸收及排放氣體,其包括:一基座,用以支撐以立於地面上且具有一容置空間;一傳送元件,具有一吸氣孔徑及一排氣孔徑;及一集塵模組,與該傳送元件連接以置於該容置空間中;及一除塵管,與該集塵模組連接,其包括:一集塵控制件,與該集塵模組連接,用以控制該集塵模組之電源開啟或關閉;及一吸塵件,與該集塵控制件連接,其具有:一內管,與該集塵控制件連接;一外管,包覆該內管並與該集塵控制件連接;一內管集塵端部,與該內外管連接且其相對於該內管之孔徑半徑先向外擴大其孔徑半徑至概略大於該內管之孔徑半徑,然後再向內縮小其孔徑半徑至概略與該內管之孔徑半徑相當並且其孔徑半徑小於該內管之孔徑半徑;及一外管集塵端部,與該外管連接且其相對於該外管之孔徑半徑先向外擴大其孔徑半徑至概略大於該外管之孔徑半徑,然後再向內縮小其孔徑半徑至概略與該外管之孔徑半徑相當。
於是,本新型之功效在於提供一種利用該吸塵件具有 一內外管設計,將其區分為內管用以吸收灰塵等懸浮粒子或是小型垃圾,而外管用以將吸收進容置空間內之氣體排放,經濾清後形成噴吹方式作用於被清潔地面或物體,旋即再次由內管被吸回至該容置空間中,可達吸收排放雙向循環之效果,進而大幅降低吸塵器運轉時的廢氣排放量。
有關本新型之相關申請專利特色與技術內容,在以下配合參考圖式之一個較佳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中,將可清楚的呈現。
參閱圖1,本新型之一較佳實施例,包含:一本體7,及一與該本體7連接之除塵管8。其中,該本體7包括:一基座71、一傳送元件72,及一分別與該除塵管8及該傳送元件72連接之集塵模組73。
該基座71用以支撐以立於地面上,且其具有:一機體件711、一提取件712,及一移動件713。其中,該機體711具有一驅動集塵作用之馬達裝置(圖未示),以及一可容置該集塵模組73之殼體7110。該提取件712設置於該殼體7110上,以方便使用者可藉以提取或移動該殼體7110。最後,該移動件713是一輪子,用以使得該殼體7110得以於地面上自由移動之。
此外,該殼體7110包圍形成一容置空間700。
該傳送元件72具有:一吸氣孔徑721及一排氣孔徑722。其中,該吸氣孔徑721中的氣體流動方向為由該集塵模組73流動至該基座71中,而該排氣孔徑722的氣體流 動方向為由該基座71流動至該集塵模組73中。
較佳地,該吸氣孔徑721與該排氣孔徑722為一同心圓且該吸氣孔徑721之孔徑半徑小於該排氣孔徑722之孔徑半徑。
該集塵模組73具有一集塵件731及一開關件732。其中,該集塵件731與該傳送元件72連接,並可與該傳送元件72結合後以設置於該容置空間700中,且該開關件732可用以切換該集塵模組73之電源開啟或關閉。
該除塵管8包括:一集塵控制件81及一吸塵件82。其中,該集塵控制件81與該集塵件731連接,並用以控制該開關件732之開啟或關閉,該吸塵件82與該集塵控制件81連接,用以吸收灰塵及小型垃圾物。
值得說明的是,本較佳實施例最大的特色在於:參閱圖3,該吸塵件82具有一內管821、一外管822、一內管集塵端部823及一外管集塵端部824,其中,該內管821與該外管822為共同心圓且不同孔徑半徑,該外管822孔徑半徑大於該內管821孔徑半徑,此外,該內管集塵端部823與該內管821連接且其相對於該內管821之孔徑半徑先向外擴大其孔徑半徑至概略大於該內管821之孔徑半徑,然後再向內縮小其孔徑半徑至概略與該內管821之孔徑半徑相當,相似地,該外管集塵端部824與該外管822連接且其相對於該外管822之孔徑半徑先向外擴大其孔徑半徑至概略大於該外管822之孔徑半徑,然後再向內縮小其孔徑半徑至概略與該外管822之孔徑半徑相當。
該內管821用以吸收灰塵以達集塵之目的,而該內管821與該外管822之間為一排氣空間800,作為噴吹氣體之用,也就是說,該內管821吸入夾雜著灰塵及懸浮粒子之氣體後,經由該集塵控制件81傳送至該集塵件731經由過濾後,將過濾後的氣體經由該吸氣孔徑721傳送至該容置空間700後,再由該馬達裝置將過濾後的氣體由該排氣孔徑722,經由該集塵件731、該集塵控制件81傳送至該外管822與該內管821所形成的排氣空間800,最後由該排氣空間800噴出。
補充說明的是,該外管822與該內管821亦可設計為二單獨輸送之管狀物,而此時,該外管822之孔徑半徑可大於、小於或等於該內管821之孔徑半徑。
換句話說,聯合參閱圖2、3,該內管821吸收之灰塵經由該集塵控制件81、該集塵件731、該吸氣孔徑721傳送至該容置空間700以進行集塵;而該容置空間700之氣體經由該排氣孔徑722、該集塵件731、該集塵控制件81、排氣空間800,最後由於該內管集塵端部823與該外管集塵端部824之形狀,可使得該排氣空間800中的氣體被擾流而以向內集中的方式噴出,因此,該內管821可於該內管集塵端部823與該外管集塵端部824之出口處,將該排放之氣體再度由內管821吸收回去,所以可以達成循環之效。
綜合上述,本新型利用該吸塵件具有一內外管設計,將其區分為內管用以吸收灰塵等懸浮粒子或是小型垃圾, 而外管用以將吸收進容置空間內之氣體排放,經濾清後形成噴吹方式作用於被清潔地面或物體,旋即再次由內管被吸回至該容置空間中,可達吸收排放雙向循環之效果,因此,相較於先前技術,本新型運作時將會大幅降低廢氣的排放量,故可以達成本新型之目的。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新型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新型實施之範圍,即大凡依本新型申請專利範圍及新型說明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新型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7‧‧‧本體
71‧‧‧基座
711‧‧‧機體
7110‧‧‧殼體
712‧‧‧提取件
713‧‧‧移動件
72‧‧‧傳送元件
721‧‧‧吸氣孔徑
722‧‧‧排氣孔徑
73‧‧‧集塵模組
731‧‧‧集塵件
732‧‧‧開關件
700‧‧‧容置空間
8‧‧‧除塵管
81‧‧‧集塵控制件
82‧‧‧吸塵件
821‧‧‧內管
822‧‧‧外管
823‧‧‧內管集塵端部
824‧‧‧外管集塵端部
800‧‧‧排氣空間
圖1是本新型之一較佳實施例之立體圖;圖2是該較佳實施例之組合分解圖;及圖3是該較佳實施例之吸塵件之細部構造圖。
71‧‧‧基座
711‧‧‧機體
7110‧‧‧殼體
712‧‧‧提取件
713‧‧‧移動件
72‧‧‧傳送元件
721‧‧‧吸氣孔徑
722‧‧‧排氣孔徑
73‧‧‧集塵模組
731‧‧‧集塵件
732‧‧‧開關件
700‧‧‧容置空間
81‧‧‧集塵控制件
82‧‧‧吸塵件

Claims (6)

  1. 一種雙向循環式吸塵器,包含:一本體,用以吸收及排放氣體,其包括:一基座,用以支撐以立於地面上且具有一容置空間;一傳送元件,具有一吸氣孔徑及一排氣孔徑;及一集塵模組,與該傳送元件連接以置於該容置空間中;及一除塵管,與該集塵模組連接,其包括:一集塵控制件,與該集塵模組連接,用以控制該集塵模組之電源開啟或關閉;及一吸塵件,與該集塵控制件連接,其具有:一內管,與該集塵控制件連接;一外管,包覆該內管並與該集塵控制件連接;一內管集塵端部,與該內管連接且其相對於該內管之孔徑半徑先向外擴大其孔徑半徑至概略大於該內管之孔徑半徑,然後再向內縮小其孔徑半徑至概略與該內管之孔徑半徑相當;及一外管集塵端部,與該外管連接且其相對 於該外管之孔徑半徑先向外擴大其孔徑半徑至概略大於該外管之孔徑半徑,然後再向內縮小其孔徑半徑至概略與該外管之孔徑半徑相當。
  2.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雙向循環式吸塵器,其中,該吸氣孔徑與該排氣孔徑為一共同心圓,且該吸氣孔徑之半徑小於該排孔徑之半徑。
  3.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雙向循環式吸塵器,其中,該內管與該外管間形成一排氣空間。
  4.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雙向循環式吸塵器,其中,該集塵模組包括一與該傳送元件連接之集塵件,及一用以切換該集塵模組之電源開啟或關閉之開關件。
  5.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雙向循環式吸塵器,其中,該基座包括一機體、一提取件及一移動件。
  6.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雙向循環式吸塵器,其中,該機體具有一包圍形成一容置空間之一殼體。
TW101224197U 2012-12-14 2012-12-14 雙向循環式吸塵器 TWM4541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224197U TWM454173U (zh) 2012-12-14 2012-12-14 雙向循環式吸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224197U TWM454173U (zh) 2012-12-14 2012-12-14 雙向循環式吸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54173U true TWM454173U (zh) 2013-06-01

Family

ID=490302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224197U TWM454173U (zh) 2012-12-14 2012-12-14 雙向循環式吸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45417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27137A (zh) * 2021-04-23 2022-10-25 苏州爱普电器有限公司 真空吸尘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27137A (zh) * 2021-04-23 2022-10-25 苏州爱普电器有限公司 真空吸尘器
CN115227137B (zh) * 2021-04-23 2023-06-16 苏州爱普电器有限公司 真空吸尘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932850U (zh) 一种旋风吸尘器
WO2017181484A1 (zh) 手持式吸尘器
CN103251348B (zh) 一种表面清洁装置
CN204467956U (zh) 一种小型清洁机
CN103284658A (zh) 集尘筒内中央型旋风分离结构
CN206880629U (zh) 手持式吸尘器
CN205699839U (zh) 一种集吹吸功能为一体的除尘器结构
CN101658404A (zh) 具有上盖组件打开装置的吸尘器
TWM454173U (zh) 雙向循環式吸塵器
JP2007216046A5 (zh)
CN101897559A (zh) 一种真空吸尘器集尘桶的固定结构
CN204445691U (zh) 一种吸尘器
CN205548456U (zh) 一种新型吸尘器
CN102551602A (zh) 卧式吸尘器
CN208524749U (zh) 一种无线手持吸尘器
JP2009072627A5 (zh)
CN111317397A (zh) 手持式吸尘设备及尘筒组件
WO2020015251A1 (zh) 手持吸尘器及空气处理组件
CN204889867U (zh) 一种吸尘器
CN202442379U (zh) 一种排油烟尘机
CN205054027U (zh) 一种具有多级过滤功能的吸尘器
CN208851375U (zh) 一种吸口向上的手持式吸尘器
CN208709742U (zh) 一种手持式吸尘器
CN103974652A (zh) 纵型电动吸尘器
CN209610995U (zh) 一种降噪型手持式吸尘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