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48951U - 軟墊構造 - Google Patents

軟墊構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48951U
TWM448951U TW101215486U TW101215486U TWM448951U TW M448951 U TWM448951 U TW M448951U TW 101215486 U TW101215486 U TW 101215486U TW 101215486 U TW101215486 U TW 101215486U TW M448951 U TWM448951 U TW M448951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el
support
cushion
substrate
support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2154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Fu-Jing Chen
Original Assignee
Forsound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rsound Corp filed Critical Forsound Corp
Priority to TW1012154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48951U/zh
Publication of TWM4489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48951U/zh

Links

Landscapes

  • Mattresses And Other Support Structures For Chairs And Beds (AREA)

Description

軟墊構造
本創作是有關一種軟墊,特別是一種適合作為床墊、座墊、靠墊和枕墊這類用於支撐與分散人體重量的軟墊結構。
由於社會型態的轉變,現代人普遍缺乏運動,而且經常在一段長時間內維持同一種姿勢,長久下來容易發生腰痠背痛的毛病。除了定時活動四肢舒展筋骨之外,保持正確的姿勢以及如何使身體獲得適當的支撐,都是可以預防上述問題產生的方法。基於保健和舒適的目的,日常生活中到處可以看到多種用於支撐人體使用的軟墊或是墊體,例如:床墊、座墊、靠墊和枕墊。軟墊應有的功能,除了提供柔軟的舒適感,更應具備分散重量和充分支撐人體重量的功效。
已知的軟墊透過不同的材料以及結構設計實現支撐、散壓和柔軟的功效,一般常見的材料包括:泡棉、記憶棉(聚氨酯材料)、天然棉花,乳膠,和凝膠(Gel),這些已知的材料各有不同的特性和適用條件。其中的凝膠是一種具有優異的壓力傳導性以及衝擊力吸收性優異的高分子化合物亦可為高分子共聚物,可為熱可塑性,如SEBS(氫化苯乙烯及丁二烯共聚物)以適度之礦物油(Mineral Oil)均勻塑化後冷卻在烘烤後能充分形成一具柔韌性之彈性膠體,另外它的硬度高低可以視需要調整,具備了低反撥彈性所以特別適用於製作高柔軟性之坐/躺/臥墊體,因此已有愈來愈多的軟墊使用凝膠材料。
凝膠由於具有優異的特性而適合作為軟墊的散壓材料,已知的一種使 用凝膠的軟墊構造如「第1圖」所示,通常是採用單一個且大面積的凝膠材料60承載重量,這種軟墊會較使用泡棉材料製作的軟墊重許多,由於凝膠本身並不透氣,一些已知使用凝膠材料60的軟墊通常會在凝膠材料60的外表包覆一層織物或是其他透氣性材料61(見「第1圖」),但是在這層織物或是透氣性材料61的下方仍然是大面積而且不透氣的凝膠材料60,長時間將這種軟墊當作座墊使用,在人體和軟墊接觸的一側表面仍然會產生悶熱感;另一方面,凝膠材料60的礦物油成份佳,為了防止其滲透出,某些已知的軟墊會利用膠膜或是其他包覆材料緊緊的將凝膠材料60包裹在其中,在凝膠材料60的表面形成一種密封膜,但是這種構造反而會限制凝膠材料60受到外力壓迫時的變形能力,影響凝膠材料60的吸震散壓效果。
有鑑於傳統使用單一凝膠材料之軟墊存在的的問題,本創作提出了一種能分散人體重量,並且能減輕凝膠材料的重量的軟墊。為實現上述功效,本創作之軟墊構造的一實施例,包括:一泡棉墊體,具有一底面和位於底面之相對側的一支撐面;一凝膠墊,疊置在泡棉墊體的支撐面,凝膠墊包含一基底和數個凝膠支撐體,凝膠支撐體分散設置於基底的上表面,凝膠支撐體是一種上窄下寬的錐型元件,凝膠支撐體的頂面和基底的上表面平行,任兩個相鄰的凝膠支撐體之間具有一間距;以及一包覆體,將泡棉墊體和凝膠墊一起包覆成軟墊,凝膠支撐體能穩固的支撐施加於頂面的重量,並透過上窄下寬的錐型結構將重量均勻分散至下方的基底和泡棉墊體,提供一種可以分散人體重量,能減輕凝膠材料的 重量並且具有通風散熱效果的軟墊構造。
依據本創作的一種實施例構造,其中的數個凝膠支撐體具有相同的尺寸和高度,這些凝膠支撐體被平均分散設置於凝膠墊的基底的上表面。
依據本創作的一種實施例構造,其中具有兩種或以上不同尺寸和高度的凝膠支撐體,其中一種尺寸的凝膠支撐體的高度相對小於另一種尺寸的凝膠支撐體的高度。
依據本創作的一種實施例構造,其中的數個凝膠支撐體是以矩陣排列的方式平均分散設置於凝膠墊的基底的上表面。
依據本創作的一種實施例構造,其中的數個凝膠支撐體是以交錯排列的方式平均分散設置於凝膠墊的基底的上表面。
依據本創作的一種實施例構造,其中包覆體的材料是選自於包含人造纖維布料、天然纖維布、人造皮革和天然皮革所組成的群組其中之任一種或其組合。
依據本創作的一種實施例構造,其中還包括利用多個尺寸和高度不同的凝膠支撐體,在凝膠墊的基底的上表面排列成一種由軟墊的外側周緣朝向軟墊的中心方向逐漸降低的受力面。
依據本創作軟墊的一種實施例構造,還具有一第一支撐體,第一支撐體設於泡棉墊體的底面下方,第一支撐體具有至少一空穴,空穴位於軟墊用於支撐重量的主要位置。
依據本創作軟墊的一種實施例構造,還具有一位於第一支撐體之下方的墊高體,視軟墊的用途及需要可以選擇性的增設墊高體用以增加軟墊的高度。
有鑑於傳統使用單一個且大面積的凝膠材料會造成悶墊的問題,本創作提出了種具有透氣和通風散熱功效的軟墊;為實現上述功效,本創作之軟墊的一實施例構造,其中包覆體還具有多個透氣孔,由於泡棉墊體具有多孔性,數個分散設置的凝膠支撐體之間還具有一間距,以及包覆體具有多個透氣孔,當這種軟墊構造受到重量擠壓致其形狀發生收縮和回復的過程中,可以讓包覆體內部空間的氣體產生流動,而具有透氣和通風散熱的功效。
有關本創作的其他功效及實施例,將配合圖式說明如下。
首先請參閱「第2圖」,其中顯示了本創作軟墊構造的一種實施例構造,包括:一泡棉墊體10,具有一底面11(見「第3圖」)和位於底面11之相對側的一支撐面12;一凝膠墊20,疊置在泡棉墊體10的支撐面12,凝膠墊20包含一基底21和數個凝膠支撐體22a,凝膠支撐體22a分散設置於基底21的上表面211,凝膠支撐體22a是一種上窄下寬的錐型元件,凝膠支撐體22a的頂面221a和基底21的上表面211平行,任兩個相鄰的凝膠支撐體22a之間具有一間距;以及一包覆體30,將泡棉墊體10和凝膠墊20一起包覆成軟墊。
泡棉墊體10具有多孔性和柔軟的特性;凝膠墊20的基底21和數個凝膠支撐體22a,可以透過一體成型的方法製造,例如將熔融狀態的凝膠材料注入模具,等凝膠材料冷卻定型之後就可一體成型成為一種包含基底21和 數個凝膠支撐體22a的凝膠墊20。
在本創作的一實施例,凝膠墊20疊置在泡棉墊體10的支撐面12,再藉由包覆體30將泡棉墊體10和凝膠墊20全部包覆成為軟墊;另一實施例,可以將凝膠墊20的基底21黏結在泡棉墊體10的支撐面12,再藉由包覆體30將泡棉墊體10和凝膠墊20全部包覆成為軟墊。
依據本創作的一種實施例構造,其中包覆體30的材料是選自於包含人造纖維布料、天然纖維布、人造皮革和天然皮革所組成的群組其中之任的一種或其組合。視軟墊用途和種類的不同,可以選擇適合的材料,例如作為座墊使用的軟墊構造,可以選用皮革材料以獲得較佳的觸感與質感,若是作為床墊使用的軟墊構造,則可以選用人造纖維布料或是天然纖維布這類材料;另一種實施例構造,也可以選擇人造纖維布料、天然纖維布、人造皮革和天然皮革其中一種以上的材料混合使用,例如選擇具有氣性的人造纖維布料或是天然纖維布作為內層材料,再選擇透氣性相對較差的人造皮革或是天然皮革作為外層材料。
依據本創作的一種實施例,其中的包覆體30還具有多個透氣孔31(見「第4圖」),透氣孔31位於軟墊和人體接觸的一側或是承受重量的一側,還有一些透氣孔31位於軟墊的側邊,當這種軟墊構造在受到重量擠壓致其形狀發生收縮和回復的過程中,可以讓包覆體30內部空間的氣體經由透氣孔31進出,而具有透氣和散熱的功效,尤其是在選擇透氣性相對較差的皮革類材料製作包覆體30之時,透氣孔31更具效用。
依據本創作的一種實施例構造,其中的數個凝膠支撐體22a都具有相同的尺寸和高度,這些凝膠支撐體22a被平均分散設置於基底21的上表面 211;在「第2圖」所顯示的一種實施例,數個尺寸和高度相同的凝膠支撐體22a是以矩陣排列的方式平均分散設置於基底21的上表面211。另一種排列方式的實施例如「第8圖」所示,數個尺寸和高度相同的凝膠支撐體22a是以交錯排列的方式平均分散設置於基底21的上表面211。
依據本創作的一種實施例構造,其中包括有兩種或以上不同高度和尺寸的凝膠支撐體22a(見「第6圖」)和凝膠支撐體22b(見「第7圖」),其中一種尺寸的凝膠支撐體22b的高度h1相對小於另一種尺寸的凝膠支撐體22a的高度H1,這些凝膠支撐體22a和凝膠支撐體22b被平均分散設置於基底21的上表面211;在「第9圖」所顯示的一種實施例,數個高度和尺寸不同之凝膠支撐體22a和凝膠支撐體22b是以矩陣排列的方式平均分散設置於基底21的上表面211。另一種排列方式的實施例如「第10圖」所示,數個高度和尺寸不同之凝膠支撐體22a和凝膠支撐體22b是以交錯排列的方式平均分散設置於基底21的上表面211。
凝膠支撐體22a和凝膠支撐體22b都是一種上窄下寬的錐型元件,以「第6圖」所示的凝膠支撐體22a為例,以縱斷面的形狀而言,凝膠支撐體22a的底面的寬度D1大於頂面221a的寬度D2,任兩個相鄰的凝膠支撐體22a之間具有一間距,本創作的凝膠墊20具有數個分散設置的凝膠支撐體22a的構造,相對於習知軟墊採用單一個且大面積的凝膠材料,本創作的凝膠墊20具有重量較輕的優點,另一方面任兩個相鄰的凝膠支撐體22a之間具有一間距,更有利於氣體的流動而具有透氣散熱的功效。
凝膠材料富具彈性成分及具壓力分散性,在受到外力擠壓時會產生緩慢變形故具有散壓與緩衝的功能,本創作的凝膠支撐體22a和22b採用上 窄下寬的錐型結構,以相對較窄的頂面221a直接承受施加的重量或是外力,頂面221a所受到的重量多為正向的壓力,由於頂面221a和基底21的上表面211互相平行,依據力學的原理可以避免凝膠支撐體22a和22b歪斜變形,並且能將重量均勻分散至下方的基底21和泡棉墊體10,另一方面,任兩個相鄰的凝膠支撐體22a之間具有一間距,當凝膠支撐體22a被外力或是重量擠壓變形之時,會讓任兩個相鄰的凝膠支撐體22a朝向側邊的方向橫向變形甚至互相靠緊(如「第5圖」所示),每一個凝膠支撐體22a都能穩固的支撐施加於頂面221a的重量,除了可以避免凝膠支撐體22a受到外力或重量產生歪斜的情形,任兩個相鄰的凝膠支撐體22a之間的間距也能提供凝膠支撐體22a變形所需的空間,改善傳統技術中的凝膠材料在變形時受到限制的問題。
依據本創作的一種實施例,其中凝膠支撐體22a的高度H1和凝膠支撐體22b的高度h1以介於1-5公分(cm)為佳,凝膠支撐體22a的底面的斷面形狀的寬度D1(見「第6圖」)約為7公分(cm),頂面221a的斷面形狀的寬度D2約為5公分(cm)較佳;凝膠支撐體22b的底面的斷面形狀的寬度d1(見「第7圖」)約為4.5公分(cm),頂面221b的斷面形狀的寬度d2約為3公分(cm)較佳。
「第11圖」是本創作的另一種實施例構造,其中利用多個高度和尺寸不同的凝膠支撐體22a和凝膠支撐體22b,在基底21的上表面211排列成一種由軟墊的外側周緣朝向軟墊的中心方向逐漸降低的受力面F,這種受力面F的外緣較中心位置高,在作為座墊時可以提供臀部較佳的包覆感;雖然此一實施例構造是以座墊為例,舉凡熟悉此項技術具有通常知識者,在 瞭解本創作的上述實施例的技術特徵之後,應可以再轉用於其他用於承載人體的軟墊,例如床墊、靠墊和枕墊,並依據需要或是人體工學原理,利用高度和尺寸不同的數個凝膠支撐體22a和凝膠支撐體22b組成不同曲度的受力面F,或是直接將泡棉墊體10的支撐面12設計為所需的曲度,再以數個高度相同的凝膠支撐體22a(或是凝膠支撐體22b)組成所需的受力面F。
「第12圖」是本創作的另一種實施例構造,其中還具有一第一支撐體40,第一支撐體40設於泡棉墊體10的底面11的下方,第一支撐體40具有至少一空穴41a,空穴41a位於軟墊用於支撐重量的主要位置,以「第12圖」作為座墊的軟墊為例,其中有兩個空穴41a和空穴41b分別於臀部之左右受力位置的下方,可以提供使用者穩定與較佳的支撐效果,同理,若是作為其他用途的軟墊,空穴41a的位置及數量應視實際需要再作變化。
在本創作的另一種實施例,還具有一位於第一支撐體40之下方的墊高體50(見「第13圖」),視軟墊的用途及需要可以選擇性的增設墊高體50,用以增加軟墊的高度,其中第一支撐體40和墊高體50可以選用泡棉(聚胺基甲酸酯塑膠)材料製造。
雖然本創作已透過上述之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創作,任何熟習相像技藝者,在不脫離本創作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創作之專利保護範圍須視本說明書所附之請求項所界定者為準。
習知技術之圖式
60‧‧‧凝膠材料
61‧‧‧透氣性材料
本創作之圖式
10‧‧‧泡棉墊體
11‧‧‧底面
12‧‧‧支撐面
20‧‧‧凝膠墊
21‧‧‧基底
211‧‧‧上表面
22a‧‧‧凝膠支撐體
22b‧‧‧凝膠支撐體
221a‧‧‧頂面
221b‧‧‧頂面
30‧‧‧包覆體
31‧‧‧透氣孔
H1‧‧‧凝膠支撐體的高度
h1‧‧‧凝膠支撐體的高度
D1‧‧‧底面的寬度
d1‧‧‧底面的寬度
D2‧‧‧頂面的寬度
d2‧‧‧頂面的寬度
40‧‧‧第一支撐體
41a‧‧‧空穴
41b‧‧‧空穴
50‧‧‧墊高體
F‧‧‧受力面
第1圖,是已知軟墊的斷面構造圖,並顯示了局部構造的放大圖。
第2圖,是本創作的一種實施例構造,顯示軟墊構造的立體構造圖。
第3圖,是本創作的一種實施例構造,顯示軟墊的斷面構造。
第4圖,是本創作的另一種實施例構造,顯示軟墊構造的包覆體具有多個透氣孔的構造圖。
第5圖,是本創作軟墊構造的凝膠支撐體的變形示意圖,顯示任兩個相鄰的凝膠支撐體朝向側邊的方向橫向變形甚至互相靠緊的情形。
第6圖,是本創作軟墊構造的一種凝膠支撐體的實施例構造圖。
第7圖,是本創作軟墊構造的一種凝膠支撐體的實施例構造圖。
第8圖,是本創作的一種實施例構造,顯示數個凝膠支撐體以交錯排列的方式平均分散設置於基底的上表面。
第9圖,是本創作的一種實施例構造,顯示兩種高度和尺寸不同的凝膠支撐體以矩陣排列的方式平均分散設置於基底的上表面。
第10圖,是本創作的一種實施例構造,顯示兩種高度和尺寸不同的凝膠支撐體以交錯排列的方式平均分散設置於基底的上表面。
第11圖,是本創作的另一種實施例構造,顯示數個高度和尺寸不同的凝膠支撐體在基底的上表面排列成一種由軟墊的外側周緣朝向軟墊的中心方向逐漸降低的一受力面。
第12圖,是本創作的另一種實施例構造,顯示還具有一第一支撐體及空穴的構造斷面圖。
第13圖,是本創作的另一種實施例構造,顯示還具有一位於第一支撐體之下方的墊高體的構造斷面圖。
10‧‧‧泡棉墊體
11‧‧‧底面
12‧‧‧支撐面
20‧‧‧凝膠墊
21‧‧‧基底
211‧‧‧上表面
22a‧‧‧凝膠支撐體
221a‧‧‧頂面
30‧‧‧包覆體

Claims (10)

  1. 一種軟墊構造,適用於支撐和分散重量,包括:一凝膠墊,該凝膠墊包含一基底和數個凝膠支撐體,該數個凝膠支撐體分散設置於該基底的上表面,該凝膠支撐體是一種上窄下寬的錐型元件,該凝膠支撐體的頂面和該基底的該上表面平行,任兩個相鄰的該凝膠支撐體之間具有一間距。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軟墊構造,其中該數個凝膠支撐體具有相同的尺寸和高度。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軟墊構造,其中該數個凝膠支撐體具有兩種或以上不同尺寸和高度的,其中一種尺寸的該凝膠支撐體的高度相對小於另一種尺寸的該凝膠支撐體的高度。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軟墊構造,其中該數個凝膠支撐體是以矩陣排列的方式平均分散設置於該基底的該上表面。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軟墊構造,其中該數個凝膠支撐體是以交錯排列的方式平均分散設置於該基底的該上表面。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軟墊構造,其中該數個凝膠支撐體具有不同的尺寸和高度,該數個凝膠支撐體在該基底的該上表面排列成一種由該軟墊的外側周緣朝向該軟墊的中心方向逐漸降低的一受力面。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軟墊構造,更包含一泡棉墊體,該泡棉墊體具有一底面和位於該底面之相對側的一支撐面,該凝膠墊之基底係疊置在該泡棉墊體的該支撐面。
  8. 一種軟墊構造,適用於支撐和分散重量,包括: 一泡棉墊體,具有一底面和位於該底面之相對側的一支撐面;一凝膠墊,疊置在該泡棉墊體的該支撐面,該凝膠墊包含一基底和數個凝膠支撐體,該些凝膠支撐體分散設置於該基底的上表面,該凝膠支撐體是一種上窄下寬的錐型元件,該凝膠支撐體的頂面和該基底的該上表面平行,任兩個相鄰的該凝膠支撐體之間具有一間距。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軟墊構造,更包含一包覆體,該包覆體還具有多個透氣孔。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軟墊構造,其中還具有一第一支撐體,該第一支撐體設於該泡棉墊體的該底面下方,該第一支撐體具有至少一空穴,該空穴位於該軟墊用於支撐重量的主要位置。
TW101215486U 2012-08-10 2012-08-10 軟墊構造 TWM4489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215486U TWM448951U (zh) 2012-08-10 2012-08-10 軟墊構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215486U TWM448951U (zh) 2012-08-10 2012-08-10 軟墊構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48951U true TWM448951U (zh) 2013-03-21

Family

ID=484724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215486U TWM448951U (zh) 2012-08-10 2012-08-10 軟墊構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44895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13585B (zh) * 2013-12-19 2015-12-21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13585B (zh) * 2013-12-19 2015-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60327113A1 (e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absorbing mechanical energy
US20130205509A1 (en) Cushion structure
CN107105891A (zh) 蜂窝结构座垫
TWI739308B (zh) 反重力平衡按摩式緩衝對流氣囊墊及製造方法
US20140115789A1 (en) Therapeutic cushion for relieving lower back pain
EP3005907B1 (en) Mattress for evenly gathering and dispersing human body gravity
CN104665192A (zh) 一种弹性背包垫
JP3180755U (ja) クッション構造
CN202820472U (zh) 软垫构造
TWM448951U (zh) 軟墊構造
CN202636289U (zh) 软垫
TWI549631B (zh) The structural improvement of the comfortable pad
KR20130026347A (ko) 서로 다른 강도의 탄성 스프링을 이용한 기능성 매트
CN209661122U (zh) 一种按摩型透气凉垫
TWM607307U (zh) 多功能枕墊結構
CN201395670Y (zh) 一种弹性透气布
TWM501784U (zh) 舒適墊具之結構改良
CN103169299B (zh) 透气散压垫
TWM613432U (zh) 輕量彈性墊
CN215738031U (zh) 一种分区深睡弹簧床垫
JP2006061641A (ja) 人体の姿勢保持装置とその製造方法
CN203633582U (zh) 透气缓冲复合结构
TWM642767U (zh) 透氣泡棉結構及透氣枕
TWM642103U (zh) 墊子結構
TW201320932A (zh) 透氣散壓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