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32162U - Adapting line module - Google Patents

Adapting line modul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32162U
TWM432162U TW100224117U TW100224117U TWM432162U TW M432162 U TWM432162 U TW M432162U TW 100224117 U TW100224117 U TW 100224117U TW 100224117 U TW100224117 U TW 100224117U TW M432162 U TWM432162 U TW M432162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pair
wiring
terminals
flexible cab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2241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Chien-Chun Wang
Cheng-I You
Original Assignee
P Two Ind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 Two Ind Inc filed Critical P Two Ind Inc
Priority to TW1002241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32162U/zh
Publication of TWM4321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32162U/zh

Links

Description

M432162 五、新型說明·· 【新型所屬之技術領域】
撓性排線與電源連接器進行連結之接線模組。 【先前技術】 傳統發光二極體燈條所使用的基材為電路板或軟性電 路板,發光二極體以SMT或DIP方式排列於電路板上,並 在電路板末端處連接—電源線作為供電線路。此電源線可 私用直接焊接於電路板末端的導體上的方式形成導通,亦 可採用於電路板末端焊固—板端連接器,並與電源線接頭 >成可插拔模組,以供電源線與電路板連接。 ^而現7 ’隨著撓性排線(Flexible Flat Cable : FFC)的製 作技術愈趨成熟,. 極體燈條的基材上 產、小型化、你 ’技術人員開始將撓性排線應用在發光二 上’使發光二極體燈條具備能連續性生 不耐而溫的性質, 性排線形成連接, 組的方式,於強度 低成本且高撓曲性等優勢,但撓性排線較為 質’使電源線不適合以直接焊接的方式與撓 接’而在電路板及電源線上分別設可插拔模 線上實施。 重量及成本考量下亦不適合於撓性排 【新型内容】 3 M432162 能取代傳統焊接技術,使撓 本創作提供一種接線模組, 使撓性排線與電源線之間形 性排線與電源線之間形成連接導通。 本創作長:供一種接線模組,你墙 成可拆卸式連接’低重量且連接強度佳。 可同時運用在撓性排線與撓
本創作提供一種接線模組, 性排線間的連接,使發光二搞 構,該上本體部及該下本體部之間形成分別朝相反方向開 放之第一接線部及第二接線部,於該上本體部或該下本體 部形成一對端子槽,該端子槽同時連通於該第一接線部及 該第二接線部;一對接線端子,分別組裝於該對端子槽中, 該接線端子具有一前接線端及一後接線端,該前接線端通 過該端子槽並伸入該第一接線部中,而該後接線端通過該 端子槽並伸入該第二接線部中。 本創作提供一種接線模組,其中更包含一撓性排線,該 撓性排線的末端設有—對接觸點並置入該第一接線部中, 該對接線端子之前接線端分別與該對接觸點形成一對一導 本創作提供一種接線模組,其中更包含一對線纜,該第 二接線部係分隔成二個對應該線纜形狀的區域,該對線纜 的末端分別置入該第二接線部中,該對接線端子之後接線 端分別刺破該對線纜,並與該對線纜形成一對一導通。 M432162 【實施方式】 明參照第®JL第五圖’為本創作之接線模組之較佳 實施方式,適用於-種以撓性排線為基材之可發光裝置, 可將該可發光裝置與電源連接H之間進行連結。 本創作之接線模組包括:絕緣本體ι〇、一對接線端子 2〇、撓性排線30及-對線纜4〇。撓性排線3〇及—對線纜 4〇分別組裝於絕緣本體10相對兩側,並與接線端子20形 成接觸導通。 絕緣本體1G為上本體部u及下本體部12相互疊合組 成’於上本體部U及下本體部12之間形成朝相反方向開 放之第-接線部U及第二接線部14,第一接線部η為可 谷納撓性排線30末端的空間,而第二接線部^為可容納 輯40末端的空間,於第_接線部13及第二接線部狀 間設有用於分隔兩接線部的擋牆15。於上本體部U且有 :對端子槽16 ’各端子槽16向外連通於上本體部U的外 表面,同時向内連通至第一接線部13及第二接線部14。 絕緣本體U)的側邊設有由突塊17 的固定機構,固定機構才172所構成 及下本體部u相互’當上本體部11 .本較佳實W示:絕綾太::機構17保持穩定。 -側上設置_機構…使—^ —側為相連結構’另 式操作。料 吏上本體部11可以轉動掀開方 並於不同側上本體部11及下本體部12完全分離 夕個固定機構17的方式進行紕合。 5 M432162 - 一對接線端子20分別組裝於前述一對端子槽16中’接 線端子20係為金屬製成之板狀元件,其具有接線本體2卜 前接線端22及後接線端23 ’前接線端22及後接線端23 形成於接線本體21並朝著相同方向延伸’於前接線端22 及後接線端23的末端上形成尖銳部分,於接線本體23上 形成複數個干涉點24。 如第一圖及第三圖所示,接線端子20可由上本體部11 的外表面組裝入端子槽16中,使前接線端22通過端子槽 • 16且部分伸入第一接線部13内,而後前接線端23通過端 子槽16且部分伸入第二接線部14内。 撓性排線30’為一種絕緣材料包覆複數扁平導線所構 成的線材,可作為裝設發光二極體的基材,而構成一種可 發光裝置,撓性排線30的末端設有至少一對接觸點31作 為正/負極電源導通處。如第三圖及第四圖所示,撓性排線 30的末端可置入第一接線部π内,再將上本體部u及下 φ 本體部12予以閉合,使一對接線端子20的前接線端22與 一對接觸點31形成一對一壓接導通,亦可利用前接線端 22末端上的尖銳部份直接刺破撓性排線3〇的接觸點y, 以同時形成導通及辅助固定。在絕緣本體1〇的上本體部 11面對第一接線部13的面上更可形成壓合部m,此壓; 部ill位於前述一對前接線端22之間,當上本體部 下本體部12閉合時,壓合部1U可直接壓制在撓性 30的末端’以形成定位。 、線 6 M432162 一對線纜40,為内部包覆金屬線41的圓形電纜線。為 配合此線纜40的末端形狀,本較佳實施方式的第二接線部 14係左右分隔成二個線纜容置區域,一對線纜40可分別 置入線纜容置區域内,前述一對接線端子20的後接線端 23分別伸入二個線纜容置區域内,當上本體部11及下本 體部12閉合時,後接線端23的尖銳部份可直接穿入線纜 40内,並與線纜40内的金屬線形成導通。 撓性排線30末端所形成之一對接觸點31,係作為提供 • 裝設於撓性排線30上之電子元件所需的正/負極電源導通 處。也就是說,一對接觸點31為一正極接觸點311及一負 極接觸點312所組成。因此,正極接觸點311可經由接線 端子20而與一條線纜40形成導通,負極接觸點312可經 由另一接線端子20而與另一條線纜40形成導通。 於一對線纜40的另端可安裝一電源連接器50。 此較佳實施例所示結構,有兩種不同組裝順序。第一 φ 種:於組裝前,可先將接線端子20完全的組入上本體部 11的端子槽16内,再將撓性排線30與線纜40置入,最 後閉合上本體部11及下本體部12,使元件之間形成導通。 第二種:可採用預組接線端子20的方式,也就是於組裝 前,先將接線端子20 —部份預組入端子槽16内,待置入 撓性排線30與線纜40並閉合上本體部11及下本體部12 後,再將接線端子20向下完全壓入,使接線端子20同時 7 M432162 刺破撓性排線30與線瘦40並形成導通’第二種組裝方式 能提供接線端子20較強的刺破力。 端子槽16及接線端子20的位置不限於在上本體部I1’ 亦可形成於下本體部12。 前述較佳實施方式之接線模組用於連接一撓性排線與 電源連接器,而在下述另一較佳實施方式中,可作為連結 撓性排線之用: 請參照第六圖及第七圖所示,同樣的絕緣本體10由上 修本體部11及下本體部12所組成,於上本體部11及下本體 部12之間形成具有相同空間之第一接線部13及第二接線 部14,分別可容納撓性排線30與撓性排線60 ’第一接線 部13及第二接線部14異有分隔用擋牆15。當上本體部11 及下本體部12相互閉合後’兩側的壓合部111固定撓性排 線30、40的末端,接線端子20的前接線端22可接觸於撓
性線纜30的接觸點31上’而接線端子20的後接線端23 接觸在撓性線纜60的接觸點61上,使撓性線纜30與撓性 線纜60能相互導通it形成固定。 綜上所述’本創作所述之接線模組,以非焊接方式使撓 性排線與電源線之間形成連接導通’避免對撓性排線本身 低重量且連接強度佳, 間的連接,使發光二極 造成損壞,使用上易於拆卸組裝, 同時可運用在換性排線與繞性排線 體燈條裝置使用上更具彈性。 8 M432162 上述詳細說明為針對本創作—種 明’惟該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定本 :…例說 其它未脫離本創作所揭示之技藝精神下所 與修飾變更,均應包含於本創作所涵蓋之專·圍中 【圖式簡單說明】 第-圖為本創作之接線馳—較佳實施方式之示意圖。 第二圖為前述較佳實施方式之示意圖。 第三圖為前述較佳實施方式之組裝前示意圖。 第四圖為前述較佳實施方式之組裝後示意圖。 第五圖為前述較佳實施方式之接線端子處剖面圖。 第六圖為本創作之接線模組另一較佳實施方式之組裝前示 意圖。 第七圖為第六圖之另一較佳實施方式之接線端子處剖面 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絕緣本體 11 上本體部 12 下本體部 13 第一接線部 14 第二接線部 15擋牆 9 M432162 16 端子槽 17 固定機構 171突塊 172凹扣 20 接線端子 21 接線本體 22 前接線端 23 後接線端 • 24干涉點 30、 60 撓性排線 31、 61 接觸點 311正極接觸點 312負極接觸點 40 線鐵 41 金屬線 電源連接器 50

Claims (1)

  1. M432162 六、申請專利範圍: 1、一種接線模組,包括: 一絕緣本體,該絕緣本體具有一上本體部、一下本體部 及至少一組固定機構,該上本體部及該下本體部之間形成 分別朝相反方向開放之第一接線部及第二接線部,於該上 本體部或該下本體部形成一對端子槽,該端子槽同時連通 於該第一接線部及該第二接線部; 一對接線端子,分別組裝於該對端子槽中,該接線端子 具有一别接線端及一後接線端,該前接線端通過該端子槽 並伸入該第-接線部中,而該後接線端通過朗子槽並伸 入該第二接線部中。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之接線模組,其中更包含一撓性 排線°亥撓性排線的末端設有一對接觸點並置入該第一接 線部中,該對接線端子之前接線端分別與該對接觸點形成 一對一導通。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接線模組,其中更包含一對線 纜,該第二接線部係分隔成二個對應該線纜形狀的區域, 該對線_末端分別置人該第二接線部中,該對接線端子 之後接線端分別刺破該對線纜,並與該對線纜形成一對一 導通。 4、 如申請專利範㈣2項之接線模組,其中於該絕緣本體 更^有-壓合部,合部對應於該第—接線部形成於該 對前接線端之間’該壓合部用於岐該撓性排線末端。 M432162 5、如申凊專利範圍第2項之接線模組,其中該對接線端子 之前接線端係刺破該撓性排線並分別與該對接觸點形成一 對一導通。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接線模組,其中該接線端子係 為金屬裝板狀元件,其具有一接線本體,該接線本體固定 於該端子槽中,該前接線端及該後接線端係形成於該接線 本體並朝相同方向延伸,於該接線本體上形成複數個干涉 〇
    7、 如申請專利範㈣3項之接線模組,其中該撓性排線之 該對接觸點係由-正極接觸點及—負鋪觸點所組成,該 正極接觸點經㈣接線端子與其巾—該輯形成導通,該 負極接觸點經由該接線端子與另一該線纜形成導通。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i項之接線模組,其中更包含一對棱 性排線’該對撓性排線末端各設有_對接觸點並分別置入 該第-接線部及該第二接線部’該對接線端子之前接線端 與其中一該撓性排線之該對接觸點形成一對一導通該對 接線端子之後接線端與另-該撓性排線之該對點^成 一對一導通。 "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接線模組,其中該 與該對撓性排線之間係以刺破方式形成導通厂’線鈿 H)、如申請專利範圍第!項之接線模組,其切 側 ㈣-突塊及-凹扣所構成,並形成於該絕緣本體疋 該端子槽係連通至該絕緣本體的外表面。 12
TW100224117U 2011-12-20 2011-12-20 Adapting line module TWM432162U (en)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224117U TWM432162U (en) 2011-12-20 2011-12-20 Adapting line modul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224117U TWM432162U (en) 2011-12-20 2011-12-20 Adapting line modul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32162U true TWM432162U (en) 2012-06-21

Family

ID=467239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224117U TWM432162U (en) 2011-12-20 2011-12-20 Adapting line module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43216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72866B (zh) * 2018-02-13 2019-09-21 凡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電連接器
TWI734290B (zh) * 2019-12-04 2021-07-21 禾昌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光源連接模組及其連接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72866B (zh) * 2018-02-13 2019-09-21 凡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電連接器
TWI734290B (zh) * 2019-12-04 2021-07-21 禾昌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光源連接模組及其連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432162B (en) Engine operated machine
US9331410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8043109B2 (en) Wire to board connector
TWM413241U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TWM472152U (zh) 安裝座與照明裝置
US10673160B2 (en) Circuit board assembly
WO2012142606A3 (en) High density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CN202111303U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US9748723B2 (en) Solder-less board-to-wire connector
TW200908461A (en) Cable connecting connector
CN203039128U (zh) 电连接装置及其电连接器
EP2398299A3 (en) Light emitting diode interconnection system
TWM432162U (en) Adapting line module
CN108092031B (zh) 插头连接器组件
CN201142373Y (zh) 电源连接器
US11063375B2 (en) Connection instrument
CN204190004U (zh) 电连接器
TW432161B (en) Method and means for varying piston-in-cylinder motion
CN219534931U (zh) 一种大电流免焊端子连接器
CN204558826U (zh) 线缆连接器
US7857627B2 (en) Base board with golden fingers at one end and a plurality of wires attached at the other end
CN204333362U (zh) 具有缆线的探针式连接器
CN219833090U (zh) 一种绝缘置换连接器以及包含其的缆线组件
TW200952267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10744214U (zh) 复合式连接端子及电连接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