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368952U - High-frequency coaxial electrical connector - Google Patents

High-frequency coaxial electrical connector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368952U
TWM368952U TW98212443U TW98212443U TWM368952U TW M368952 U TWM368952 U TW M368952U TW 98212443 U TW98212443 U TW 98212443U TW 98212443 U TW98212443 U TW 98212443U TW M368952 U TWM368952 U TW M368952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nsulator
wire
electrical connector
pair
plu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82124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qing-yong Zeng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Jiahua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Jiahua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Jiahua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TW982124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368952U/zh
Publication of TWM3689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368952U/zh

Link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Description

M368952
五、新型說明: 【新型所屬之技術領域】 特別是一種在南頻信號傳 本新型涉及一種電連接器 輸中使用的電連接器。 【先前技術】 局頻同軸電連接器异β種太古 ^ 在阿頰信號傳輸中使用的用 π將兩5又備連接在一起的備, 牙、益蠄烟,々 幻侑目别主要應用在手機藍 細雷能㈣α * 4領域。現有技術中的同 軸電連接器線材易產生鬆動,導 ^ , ^ σ 導致在使用的時候產生斷 路,產品的使用可靠性报低。 Μ至士㊣綠很低此外’產品組裝困難,組褒 不良率大,導致生產成本較高,I 【新型内容】 …Μ足市場的需要。 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 從而避免線材鬆動的高 本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 提供一種端子可與線材緊密配合, 頻同軸電連接器。 為解決以上技術本新轉取如下技術方案: :種面頻同軸電連接器’包括一端子、一金屬殼體以 及没置在該金屬殼體内的一絕緣體,該絕緣體具有一貫穿 孔,該端子收容於軸緣體的貫穿孔内,朗子、該絕緣 體及該金屬殼體上分別開設有供—線材穿㈣一第一開 口、-第二開口及一第三開口’該端子包括沿該線材的插 入方向延伸並對該線材進行域的—平面_部、用於將 該端子定位在該貫穿孔内的―固持部以及形成_插口的〆 插接部,特別是:該平面賴部的與該線材接_表面上 M368952 ‘具有複數摩擦紋。 作為本新型的優選實施 材接觸的表面上開設有沿著奸面接觸部的與該線 分佈的多個凹槽’該多個凹槽形成該=延伸方向間隔 該端子的該固持部進一步包括 .一端上的兩處向增延伸形成的第面:觸部的 -彎曲臂的兩相對的側面 該-對第 U在該平面接觸部的鄰近該―對第1 上。該一對第一彎曲劈沾 #的上表面 形成多個第一卡點多第該^緣體的側表面向外凸起 干涉且刺入該絕緣體二體的侧壁相 該絕緣體上。該固持部還包 ^有效疋位在 的兩處向上考折延伸形成的第二彎曲臂,該一對第_ 料臂的面向該絕緣體的侧表面也向外凸起形成多個_ 絕緣體的侧壁相干涉㈣人該絕緣體的侧㈣的第二; 點、、,該一對第二料臂與該一對第一弯曲臂與該絕緣體的 干涉配σ ’保證了該端子與該絕緣體的緊密配合。另外, 在該端子的該平面接觸部上開設有一觀察孔,在產品包線 牯,可起到檢查該線材是否放入到位的作用。 吞為子的該插接部包括自該平面接觸部的相對兩側向 下曾折並延伸形成的一對插接臂’該一對插接臂之間形成 该插口,且該插口自内而外直徑逐漸變小。另外,該一對 插接臂的自由端部向著背離該插口的方向各自彎折形成一 卷邊。如此,可順利將該端子置於該絕緣體中,並使該端 M368952 • 子和該絕緣體接觸良好。 纟新型的該絕緣體上開設有二連接孔,如此可通過料 橋連接方式將多個電連接器連接在一起,有效解決產品短 小不易組裝的問題。 本新型的電連接器還包括下端部與該絕緣體相連接且 ^目對絕緣體f折的—延伸部,該延伸部的上端部為自由 、端’在該自由端的面向該線材的側面上開設有一凹槽,在 '該自由端的面向該金屬殼體的側面上設置有一凸起。曰另 外,該絕緣體還具有位於該貫穿孔下方的呈錐形、中介的 =頭部,且該插頭部的-個外側面為—平面以防^品 與對插頭配合時產生掛擦不良。 本新型的該金屬殼體具有一用於容納該絕緣體的筒狀 二、一可相對該筒狀㈣折並將該筒狀部的—端封閉的蓋 二:ΠΓ上端向上延伸形成的用於包裹該線 I覆和其中,該包覆部又包括可f折的二第一片 Γ體贷位於該二第一片體上方的多個可腎折的第二片體,該 ‘才:以二片?與該多個第二片體的連接處各自形成-翻折結 構以增加連接處的強度。該二第―片體、該多 ==折處形成有多個折彎凹槽,該多個折彎曝 外=制,既方便㈣又使組裝後的產品美觀。另 凸台。〜個苐二片體内側設置有用於夾緊該線材的多個 該絕殼體的該筒狀部的内壁上設置有多個凸包,而 /、、夕側面上開設有與該多個凸包相對應的多個嵌合 5 M368952 . 槽,該多個凸包對應嵌合在該多個嵌合槽内,使該絕緣體 與該筒狀部的緊密配合。該金屬殼體還具有設置在該筒狀 部外側壁上的一對用於夾持該絕緣體的夾緊臂,該一對夾 緊臂的遠離該筒狀部的端部各自向内彎折形成鉤狀的一彎 折部,該一對夾緊臂之間形成該第三開口。該一對夾緊臂 進一步保證了該絕緣體與該金屬殼體的配合作用。 . 由於以上技術方案的實施,本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 有如下優點: I 該端子的該平面接觸部的與該線材接觸的表面上設置 有該摩擦紋,當產品包線時,通過該摩擦紋與該線材緊密 配合,增強該端子對該線材的夾持力,避免了在使用時由 於該線材的鬆動造成斷路而影響正常通信,從而使得本創 作能夠滿足市場的需要。 【實施方式】 茲有關本創作的詳細内容及技術說明,現以實施例來 作進一步說明,但應瞭解的是,該等實施例僅為例示說明 • 的用途,而不應被解釋為本創作實施的限制。 ' 請參閱「圖1、2」所示,按照本實施例的高頻同轴 電連接器包括一金屬殼體3、設置在一金屬殼體3内具有 一貫穿孔21的一絕緣體2、設置在該絕緣體2的該貫穿孔 21内的一端子1,使用時,將一線材4插設在該同轴電連 接器内使得該線材4的芯線與該端子1相接觸,而該線材 4的遮罩導電層與該金屬殼體3相導通。下面結合「圖2〜 圖10」詳細介紹該同轴電連接器各部件結構以及各部件的 6 M368952 - 連接方式。 請再參閱「圖2、 )-1和9-2」所示,該端子i 包括用於對該線材4進行支撐的—平面制部13、用於將 該端子1定位在該貫穿孔21_—㈣部15以及形成一插 口 U1的-插接部14。該端子i的該固持部15包括一對分 & u平面接觸# 13的__端上的兩處向上彎折延伸开)成的 弟H臂150以及-對分別自該平面接觸部㈣另一端
亡4的兩,向上彎折延伸形成的第二彎曲臂152,該一對第 —彎曲臂150的面向該絕緣體2的側表面向外凸起形成多 個第-卡點151 ’該—對第二彎曲臂152的面向絕緣體? 的側表面向外凸起形成多個第二卡點153,該多個第-卡 點151和該多個第二卡點153與該絕緣體2的侧壁相干涉 且刺入該絕緣體2 __,從而使該端子丨有效定位在 該絕緣體2上。 上述的該一對第一彎曲臂15〇之間形成了供該線材4 L形的第-開口 11,當該線材4插入時可起到導向 方面保5登該線材4插入後與該平面接觸部丨3能夠 +、、、觸另方面夾緊該線材4,使得該線材4不容易 ^鮮面接觸部13上滑動。該平面接㈣13在鄰近該一對 彎=臂150的上表面上設有複數摩擦紋16,該摩擦紋 在本λ施例t由沿該平面接觸部13的延伸方向間隔分佈 的夕個凹槽⑽構成,當產品包線時,由該多個凹槽160 構成的該轉紋16可增加朗子1對職材4的夾持力, 、§、、友材4的秦動造成的斷路影響正常通信。另外,在 7 M368952 * 該端子1的該平面接觸部13上還開設有一觀察孔17,在產 . 品包線時,可起到檢查該線材4是否放入到位的作用。 該端子1的該插接部14具體包括自該平面接觸部13的 相對兩側向下彎折並延伸形成的一對插接臂140,該一對 插接臂140之間形成自内而外直徑逐漸變小的喇队形的該 插口 141,且該一對插接臂140的自由端部向著背離該插 • 口 141的方向各自彎折形成一卷邊142。該插接部14呈喇 -σ八口形,一方面起導向作用,另一方面,可夾緊與它連接 • 的插頭,保證對方插頭順利插入並保持良好接觸。 請一併參閱「圖2、4和5」所示,本實施例的該絕 緣體2材質可為塑膠從而具有一定的彈性。該絕緣體2開 設有容納該端子1的該貫穿孔21、供該線材4穿過的一第 二開口 22,且該絕緣體2上還連接有可相對其彎折的一延 伸部23的下端部,在該延伸部23的上端也即自由端的面向 線材4的側面上開設有一凹槽231。在該延伸部23的與該 凹槽231相反的一側也即面向該金屬殼體3的側面上設置 有一凸起232,該延伸部23在包線時,該凹槽231將該線 材4卡緊,該凸起232將該金屬殼體3抵緊,此一凸一凹 結構將該線材4夾緊與固定住,保證了該線材4與該端子 1間良好的接觸。 此外,該絕緣體2還具有位於貫穿孔21下方呈錐形、 中空的一插頭部26,且該插頭部26的一個外侧面為一平面 260。該絕緣體2的該插頭部26為錐形,可以保證與對插 頭順利對插,而當錐形的該插頭部26背向該線材的一面為 8 M368952 χ平面260化,可防止產品與對插頭配合使用時產生刮捧 ' 不良。 ’ —請再一併參閱「圖2、6」所示,該金屬殼體3選用 銅材料衣成’具有一中空的用於容納該絕緣體2的筒狀部 31 —人可相對該筒狀部31彎折並將該筒狀部31的一端封閉 • ^32 °又置在該蓋合部32的兩侧用於扣住該筒狀部 31的二翼部321以及自該蓋合部32的上端向上延伸形成的 於u裹該線材4的-包覆部33 ’其+該包覆部33包括可 折彎的—第一片體331、位於該二第一片體咖上方的多 個可#折的第二片體332,且在每個該多個第二片體332 ^設置有多個凸台3321,當包線時可以增加對該線材4 目金持力’從而保證在使用時不會出現該線材4被拉出的 1匕外忒一第一片體331和該多個第二片體332在 可折号處衝麈成多個㈣凹槽333,該多個 ==到預折的作用,既方便組農,又可_^^ 1 在該二第一片體331與該多個第二片請 - ^自形成向上的一翻折結構咖,以增強此處的 強度,避免因強度㈣產生的變形導致接觸不良。 另外,該金屬殼體3的該筒狀部31的内壁上机 ==體2外侧的多個細25相配合連接:多“ ^ 5時,在該筒狀部31的外側壁上還設置了一 臂341 ,該一對央緊臂^ 子夾緊 狀的折部、 、&各自向内彎折形成鉤 古募叙 防止該絕緣體2插入該筒狀部31後左 "動’保證與對插頭良好的接觸。該一對夾緊臂如之 9 M368952 •間形成一第三開口 34,該第三開口 34與該第一開口 u和該 .第二開口 22相連通,供該線材4穿過。 另外,如「圖2、10」所示,為了解決產品短小不易 組裝的問題,該絕緣體2上部開設有二連接孔27,從而可 通過料橋連接方式將多個該絕緣體2連接起來,方便組 ^ ° 、” . 按照本實施例的電連接器的具體組裝和包線過程如 .下: . 首先,對準該端子1的該第一開口u和該絕緣體2的 該第二開口 22,將該端子1安裝在該絕緣體2的該貫穿孔 21内;接著將安裝有該端子丨的該絕緣體2置入該金屬殼 體3的該筒狀部31中,且調節該絕緣體2的位置使得該絕 緣體2外側的該多個嵌合槽25與該筒狀部31内壁的相應位 置的該多個凸包35相卡接,從而使得該絕緣體2與該筒狀 部31相牢固結合,且此時該金屬殼體3上的該第三開口⑽ 與該絕緣體2上的該第二開口 22、該端子1上的該第一開 ’口 11相連通,該絕緣體2的該延伸部23外側與該金屬殼體 3的該蓋合部32的内側相貼,如「圖8」所示,該線材4 一端部依次穿過該第三開口 34、該第二開口 22、該第一開 口 11最終與該子1相接觸,然後進行包線,如「圖7」 所示,將該延伸部23繞圖中所示的(]點進行彎折,使得該 延伸部23的該凹槽231與該線材4相接觸,再將該金屬殼 體3沿「圖7」中標示的B處進行彎折,使得該蓋合部32 與該延伸部23的該凸起232相接觸,進一步迫使該絕緣體 M368952 .2壓緊該線材4從而與該端子1接觸相導通,將該蓋合部 .32的該二翼部321扣住該筒狀部31,再將該金屬殼體3上 的該二第一片體331相折從而防止該筒狀部31左右、上下 晃動,保證了該同軸電連接器與對插頭對插時良好接觸, 最後將該多個第二片體332包裹住該線材4,使得該線材 4不容易從該電連接器中抽出。 - 綜上所陳,本創作之轉向機構,其整體構造確為首先 _創作且具增進功效者,應符合新型專利之要件,懇請貴 # 審查委員不吝撥冗詳為審查,並早曰賜准專利為禱。 【圖式簡單說明】 圖1為本創作的立體示意圖。 圖2為本創作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3為本創作的端子的立體示意圖。 圖4為本創作的絕緣體的立體示意圖。 圖5為本創作的絕緣體的又一立體示意圖。 I 圖6為本創作的金屬殼體的立體示意圖。 圖7為本創作金屬殼體蓋合部彎折前剖視圖。 圖8為本創作金屬殼體蓋合部彎折後剖視圖。 J圖9-1為本創作端子位於絕緣體中時的示意圖。 圖9-2為圖9-1中A-A方向的剖視示意圖。 圖10為多個本創作的絕緣體採取料橋方式連接在一起的示 意圖。 μ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端子 M368952
1 1 : 第一開口 1 3 : 平面接觸部 1 4 : 插接部 14 0 插接臂 14 1 插口 14 2 卷邊 1 5 : 固持部 15 0 第一彎曲臂 15 1 第一卡點 15 2 第二彎曲臂 15 3 第二卡點 1 6 : 摩擦紋 16 0 凹槽 1 7 : 觀察孔 2 :絕緣體 2 1 : 貫穿孔 2 2 : 第二開口 2 3 :延伸部 2 3 1: 凹槽 2 3 2: 凸起 2 5 : 嵌合槽 2 6 :插頭部 2 6 0: 平面 2 7 :連接孔 M368952 ' 3 :金屬殼體 • 3 1 :筒狀部 3 2 :蓋合部 3 2 1 :翼部 3 3 :包覆部 3 3 1 :第一片體 332:第二片體 • 3321:凸台 • 3 4 :第三開口 3 5 :凸包 3 3 3 :折彎凹槽 3 3 4 :翻折結構 341:夾緊臂 3 4 2 :彎折部 4 :線材
13

Claims (1)

  1. M368952 六、申請專利範圍: 1、-種高頻同軸電連接器,包括一端子 =錢置找金屬錄_ —絕緣體,賴緣體具有1 貝穿孔’該端子收容於該絕緣體的貫穿孔内,該端子、咳 絕緣體及金屬殼體上分別開設有供_線材穿過的一第一開 口二第二開Π及—第三開口,該端子包括沿該線材的插 入方向延伸並對該線材進行支撐的—平面接觸部、用於將
    該端衫位在該貫穿孔⑽—固持部以及形成_插口的一 其改良在於··鮮面接觸部與該騎接觸的表面 上具有複數摩擦紋。 2·如申4專利gm第1項高頻同轴電連接^,其中該 平面接觸部的與該線材接觸的表面上開設有沿著該平面^ :::延伸方向間隔分佈的多個凹槽’該多個凹槽形成該 ▲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i或2項高頻同軸電連接器,其 :該固持部包括一對自該平面接觸部的一端上的兩處向上 請延伸形成的第-f曲臂,該—對第—f曲臂的兩相對 的側面之間形成該第-開口,在該平面接觸部的鄰近談一 對第一彎曲臂的上表面上設有該摩擦紋。 〆 4.如申&專利範圍第3項南頻同軸電連接器,其中兮 一對第一彎曲臂的面向該絕緣體的側表面向外凸起ς成= 個第卡點,該多個第一卡點與該絕緣體的側壁相干涉且 刺入該絕緣體的侧壁内。 "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高頻同軸電連接器,其中該 14 08952 * .固持部還包括-對自該平面接觸 彎折延伸形成的第二彎曲臂,該一端上的兩處向上 絕緣體的側表面向外凸起形 :-彎曲臂的面向該 涉且刺入該絕緣體的侧壁二絕緣體的㈣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項高頻 •該平面接觸部上開設有—觀察孔。電連接為,其中在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項高頻 插接部包括自該平面接觸部的相對兩侧其中該 =:Γ該,接f,成二=: 自内而外直徑逐漸變小。 立这插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高 一對插接臂的自由端部向電連接,其中該 成一卷邊。 的方向各自管折形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β高頻同 絕緣體上還開設有二連接孔。 4接器其中該 該電:接=利範圍第1項高頻同輛電連接器,其中 只電連接㈣包括下端部與該絕緣體 〒 緣體.f折的1伸部,該延伸部的 目,絕 自由端的面向該線材的侧面上開設有— 的面向該金屬殼體的側面上設置有—凸:槽“自由端 兮n.如申請專利範㈣1項高_軸電連接器,1中 部,且該插頭部的一個外侧面為一=、中空的-插頭 1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高頻同轴電連接器,其中 15 M368952 .該金屬殼體具有一用於容%今绍这 -該筒狀部f折並將該筒狀部;:;!=的筒㈣、一可相對 該蓋合部的上端向上延伸形成的用於合部以及自 部。 %包晨線材的一包覆 1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 該包覆部包括可彎折的二第―片:頻同輛電連接器,其中 •方的多個可f折的第二片體,該二第位第-片體上 •片體的連接處各自形成一翻折結構。片體與該多個第二 K如申料利範圍第13 該二第一片體、該多個第-牌乂扣軸電連接器,其中 彎凹槽。 第一片體在可彎折處形成有多個折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高 該多個第二片體内側讯 认/貝问轴電連接器,其中 16 J 於夾緊線材的多個凸〜 1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高 、固凸口。 該筒狀部的内壁上設置有多個凸包,:電連接器,其中 設有與該多個.包相對應的多個丧合側面上開 甘欠合在該多個嵌合槽内。 该夕個凸包對應 1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以或以項 二中該金屬殼懸還具有設置在該筒狀接器, 於夾持該絕緣體的夹緊臂,該一對央J =的—對用 的端部各自向内彎折形成鉤狀的一-折的:離:筒狀部 之間形成該第三開口。 H對夹緊臂 16
TW98212443U 2009-07-09 2009-07-09 High-frequency coaxial electrical connector TWM368952U (en)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8212443U TWM368952U (en) 2009-07-09 2009-07-09 High-frequency coaxial electrical connecto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8212443U TWM368952U (en) 2009-07-09 2009-07-09 High-frequency coaxial electrical connector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368952U true TWM368952U (en) 2009-11-11

Family

ID=443906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8212443U TWM368952U (en) 2009-07-09 2009-07-09 High-frequency coaxial electrical connector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3689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357077U (en) Socket connector
JP3161161U (ja) 電気コネクタ
TWM327109U (en) Microwave connector socket used in RF communication
TWM270525U (en) An improved terminal structure of a coaxial connector
TWM368952U (en) High-frequency coaxial electrical connector
WO2017008553A1 (zh) 一种电连接器
TWM395294U (en) RF connector
TWM287521U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TW200939585A (en) Audio plug connector
TWM332294U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TWM394607U (en) Structure of electrical connector
TWM288046U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TWM382616U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TWM369560U (en) Ground structure for board-to-board connector
CN201656024U (zh) 电连接器
CN202076563U (zh) 电连接器及其组合
TWM288442U (en) Improved structure for electrical connector
TWM361810U (en)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TWM298261U (en) Assembly structure of power supply connector
TWM362549U (en) Fool-proof structure for connector
TWM442605U (en) Rj connector assembly
TWM523982U (zh) 訊號傳輸連接器
TWM376984U (en) The cable connector and assembly thereof
TWM394590U (en) Connector plug
TWM348408U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