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51787B - 顯示器上旋鈕裝置以及相關的系統、方法及裝置 - Google Patents

顯示器上旋鈕裝置以及相關的系統、方法及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51787B
TWI851787B TW109127644A TW109127644A TWI851787B TW I851787 B TWI851787 B TW I851787B TW 109127644 A TW109127644 A TW 109127644A TW 109127644 A TW109127644 A TW 109127644A TW I851787 B TWI851787 B TW I85178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kod
electrode pad
touch
push
dome switch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276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15535A (zh
Inventor
奈傑爾 欣森
葛瑞斯 麥可 瓊斯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愛特梅爾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愛特梅爾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愛特梅爾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155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155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517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51787B/zh

Links

Abstract

揭露顯示器上旋鈕(KoD)裝置以及相關的系統、方法及裝置。一種KoD裝置包括包含有導電材料的觸控表面。觸控表面配置成定位在釋放位置及在下壓位置。觸控表面配置成定位在下壓位置,以回應施加至觸控表面的壓力。此KoD裝置亦包括推動電極墊,其係配置成在釋放位置及下壓位置中皆與觸控螢幕裝置的觸控感測器近接。推動電極墊係電連接至觸控表面的導電材料以回應其下壓位置,而在其釋放位置中則與觸控表面的導電材料電隔離。

Description

顯示器上旋鈕裝置以及相關的系統、方法及裝置
本發明整體上係有關於用於觸控螢幕裝置的顯示器上旋鈕裝置,並且更具體地,係有關於包括基座組件的顯示器上旋鈕裝置。
顯示器上旋鈕(KoD,在本文中亦可互換地稱為「KoD裝置」)係附接至觸控螢幕裝置的實體旋鈕。例如,有時係將這些KoD膠合至觸控螢幕裝置。KoD係配置成與觸控螢幕裝置的觸控感測器進行互動。觸控螢幕裝置可以提供各種不同的圖形使用者介面,KoD則可用以經由觸控感測器而與之互動。
在下面的詳細描述中,參考構成其一部分的附圖,並且在附圖中藉由圖示方式顯示可以實施本發明之具體例的特定實例。充分詳細地描述這些具體例,以使所屬技術領域中具通常知識者能夠實施本發明。然而,可以利用本文允許的其它具體例,並且可以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範圍之情況下進行結構、材料及製程的改變。
在此所呈現的說明並不意味著是任何特定方法、系統、裝置或結構的實際觀點,而僅僅是用於描述本發明的具體例之理想化表示。在某些情況下,為了方便讀者,各種附圖中之相似結構或組件可以保留相同或相似的編號。然而,編號的相似性並不一定意味著結構或組件在尺寸、組成、配置或任何其它特性方面是相同的。
下面描述可以包括諸多實例,以協助使所屬技術領域中具通常知識者能夠實踐本發明的具體例。術語「示例性」、「藉由實例」及「例如」的使用意味著相關描述係用於說明的,並且雖然本發明的範圍意欲包含實例及合法的均等物,但是這樣的術語之使用無意將具體例或本發明的範圍限制為指定的組件、步驟、特徵、功能等。
可以容易理解的是,能以各種不同的配置來佈置及設計如本文所整體上描述及在附圖中說明之具體例的組件。因此,下面各種具體例的描述並無意限制本發明的範圍,而僅僅是各種具體例的代表。儘管可以在附圖中呈現具體例的各個態樣,但是除非特別指出,否則附圖不必按比例來繪製。
再者,所顯示及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是實例,並且,除非本文另有說明,否則不應該解讀為實施本發明的唯一方式。能以方塊圖的形式顯示元件、電路及功能,以免以不必要的細節使本發明難以理解。相反地,所顯示及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是示例性的,並且除非本文另有說明,否則不應解讀為實施本發明的唯一方式。此外,方塊定義及不同方塊之間的邏輯劃分是具體實施方式的示例。對於所屬技術領域中具通常知識者而言,將明瞭可以藉由許多其它劃分解決方案來實踐本發明。在大多數情況下,已經省略關於時序考量等的細節,其中,這樣的細節對於獲得本發明的完整理解是沒有必要的,且是在相關技術領域中具通常知識者的能力範圍內。
所屬技術領域中具通常知識者可以理解,資訊及信號可以使用各種不同技術中任何一種來表示。為了清楚呈現及描述,一些附圖可以將信號圖示為單一信號。所屬技術領域中具通常知識者應該理解,信號可以代表信號匯流排,其中,匯流排可以具有各種位元寬度,並且,本發明可以在包括單一資料信號之任何數量的資料信號上實施。
關於本文揭露之具體例所述的各種說明性邏輯方塊、模組及電路,可以用一般用途處理器、特殊用途處理器、數位信號處理器(DSP)、積體電路(IC)、特定應用積體電路(ASIC)、現場可程式閘陣列(FPGA)或其它可程式邏輯裝置、離散閘或電晶體邏輯、離散硬體組件或者設計成執行本文所述功能之其任何組合來實施或執行。一般用途處理器(在本文中亦可以稱為主機處理器或簡稱為主機)可以是微處理器,但是在替代方案中,所述處理器可以是任何傳統處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狀態機。處理器亦可以被實施為計算裝置的組合,例如,一個DSP與一個微處理器的組合、複數個微處理器的組合、一個或多個微處理器與一個DSP核心結合或任何其它這樣的配置。當包含處理器的一般用途電腦配置成執行與本發明的具體例有關之計算指令(例如,軟體代碼)時,將一般用途電腦視為特殊用途電腦。
具體例可以根據被描繪為流程圖、結構圖或方塊圖的過程來進行描述。雖然流程圖可以將操作動作描述為順序過程,但是這些動作中的許多動作能以另一個順序、並行或實質上同時執行。此外,可以重新安排動作的順序。過程可以對應於方法、線程、函數、程序、次常式、子程式、其它結構或其組合。再者,本文所揭露之方法能以硬體、軟體或兩者來實施。如果以軟體實施,則函數可以作為在電腦可讀取媒體上的一個或多個指令或代碼來進行儲存或傳送。電腦可讀取媒體包括電腦儲存媒體及通信媒體,而該通信媒體則包括有助於將電腦程式從一個地方轉移至另一個地方的任何媒體。
本文中使用諸如「第一」、「第二」等的命名對元件的任何引用參照並非限制那些元件的數量或順序,除非有明確說明這樣的限制。更確切地說,這些命名在本文中可用以作為區分兩個或更多個元件或元件實例的便利方法。因此,對第一及第二元件的引用參照並不意味著在那裡只能使用兩個元件,或者第一元件必須以某種方式位於第二元件之前。此外,除非另有說明,否則一組元件可以包括一個或多個元件。
如本文所用,關於給定的參數、特性或條件之術語「實質上」在所屬技術領域中具通常知識者可以理解的程度上表示且包括使給定的參數、特性或條件符合小的變化程度,例如,在可接受的製造公差範圍內。舉例來說,取決於實質上符合的特定參數、特性或條件,參數、特性或條件可以符合至少90%,符合至少95%或甚至符合至少99%。如基於本發明所述之具體例的目的所理解,電容式感測器可以回應物體(例如,手指或觸控筆)與電容式感測器的接觸敏感區域接觸或接近。在本發明中,「接觸」及「觸摸」意旨在包含物體與接觸敏感區域(例如,一個電極或覆蓋一個電極或一組電極的一個或多個覆蓋物,但不限於此)的實體接觸,以及物體在沒有實體接觸下出現在接觸敏感區域附近。不一定需要與電容式感測器進行實際實體接觸。
作為一個實例,當物體接觸電容式感測器時,電容的變化可能發生在接觸位置處或附近的電容式感測器內。如果類比擷取前端(analog acquisition front-end)符合特定的臨界值,則它可以偵測到接觸。「先充電再轉移(charge-then-transfer)」是在一些觸摸擷取前端中實施之用於偵測電容變化的技術之非限制性實例,藉此使感測電容器進行充電,以回應電容的變化(例如,更快或更慢的充電),然後將電荷在多個充電轉移循環(charge-transfer cycle)期間轉移至積分電容器。可以藉由類比至數位轉換器(ADC)將與這樣的充電轉移相關的電荷量轉換為數位信號,並且,數位控制器可以處理那些數位信號(通常稱為「增量計數」或僅稱為「增量」),以確定測量值及/或偵測物體是否接觸感測器。
自電容感測器(self-capacitance sensor/self-cap sensor)是回應對地電容的變化之電容電場感測器。它們通常係以列與行的陣列來佈置,這些列與行對觸摸獨立地做出反應。作為非限制性實例,自電容感測器可以包括一種利用重複的先充電再轉移循環的電路,其使用具有浮動(floating)端子的一般整合CMOS推挽驅動器電路。
互電容感測器(mutual capacitance sensor)是可偵測/回應兩個電極(驅動電極與感測電極)之間的電容變化之電容電場感測器。在驅動線與感測線的每個交點處之驅動電極及感測電極對偶形成電容器。自電容及互電容技術可以用於同一個觸控介面系統,且可以彼此互補,例如,自電容可以用於確認使用互電容偵測到的觸摸。
作為實例,觸控感測器能以二維(2-D)配置(亦即,2-D觸控感測器)來設置用於例如觸控板或顯示螢幕的2-D接觸敏感表面,並且可以促進使用者與相關聯的家用電器或裝置的互動。絕緣保護層(例如但不限於樹脂、玻璃及/或塑料)可用於覆蓋觸控感測器,且在本文中可稱為「覆蓋層」或「觸控螢幕」。如本文所使用,「觸控螢幕裝置」是包含2-D觸控感測器(例如,觸控感測器在顯示器上方的透明介質中實現,有時在觸控感測器前面使用包括諸如玻璃之附加透明介質的覆蓋層或觸控螢幕)的顯示器(例如,液晶顯示器(LCD)、薄膜電晶體(TFT)LCD或發光二極體(LED)顯示器)。
以使用採用充電轉移技術之互電容感測器的矩陣感測器方法之觸控感測器為例,驅動電極可以在基板的一側成列延伸,而感測電極可以在基板的第二側成行延伸,以便定義一個NM個節點的「矩陣」陣列。每個節點對應於一個驅動電極與一個感測電極的導電線之間的交點。一個驅動電極同時驅動一個給定列中之所有節點,而一個感測電極感測一個給定行中之所有節點。可以在一個節點位置處分別測量或同時測量驅動電極與感測電極的電容耦合(互電容)、或者感測電極與接地的耦合(自電容),以回應表示觸摸事件的電容變化。例如,如果將驅動信號施加至第二列的驅動電極,並且第三行的感測電極處於作用狀態,則節點位置為:第二列、第三行。可以藉由用驅動電極與感測電極的不同組合進行排序來掃描節點。在一種模式中,可以相繼地驅動驅動電極,同時持續地監視所有感測電極。在另一種模式中,可以相繼地對每個感測電極進行取樣。
以使用自電容感測器的矩陣感測器方法之觸控感測器為例,電極可以成列與行延伸,以定義N×M個節點的「矩陣」陣列。矩陣感測器可以被構造成在每個節點處具有電極的相交點,每個電極是可個別定址的,或者每個列與行可以是可定址電極,並且每個節點對應於唯一的列/行對偶。將驅動信號(亦即,A/C激源)重複地提供至感測器的電極。當物體接觸感測器時,物體與電極之間的耦合增加在電極上汲取的電流,這會增加感測器的視在電容,並且可以偵測到這種感測器電容的增加。例如,如果在將驅動信號施加至第二電極列及第三電極行時偵測到電容增加,則觸摸的位置可以是第二列、第三行。可以使用內插技術來識別節點之間的位置。可以藉由用電極列與電極行的組合進行排序來相繼地掃描節點。
上述驅動信號(亦即,A/C激源)是電磁發射(EME)的原因之一。電容通常與驅動信號同步地進行測量。因此,測量的取樣率與EME的發射頻率之間存在直接關係。
本發明所揭露之KoD裝置在KoD裝置之面向觸控感測器的一側上具有一個或多個導電墊。這些導電墊由控制電路(例如,微控制器)透過觸控感測器面板來進行偵測,以通報KoD的位置、角度及/或按鈕下壓。與習知的KoD裝置相比,本文所揭露之KoD可以具有以下一項或多項優點: 減少機械組件,簡化設計; 減小Z方向的推動行程距離(其中Z是朝觸控螢幕裝置的方向); 增加電氣連接的可靠性; 在汽車安全法規方面,KoD的Z總高度小於十毫米(10mm)。
本文所揭露之KoD裝置可以提供以下一項或多項優點: 當推動KoD時,充當觸覺反饋,以提供使用者「卡嗒聲」的感覺; 因推動而提供彈簧回位(圓頂開關的圓頂材料(例如,金屬)轉向並返回其自然形成的釋放狀態); 提供從KoD的觸控表面(例如,KoD頂部的表面)至旋轉電極墊的電連接路徑; 一旦壓下圓頂,例如,藉由使用者推動KoD的觸控表面,可提供從KoD的觸控表面至推動電極墊的電連接路徑; 形成KoD的穩定觸控表面,其在手指在其表面上移動時,可提供均勻的推動感; 提供與電極墊之相對良好的電連接; 與具有在被壓下時朝觸控螢幕移動之電極墊的KoD相較,更簡化機械結構化; 生產結合了傳統全機械解決方案的設計原理之KoD感測器(亦即,不在觸控感測器上); 偵測電極墊的旋轉; 偵測觸覺圓頂的推動。
本具體例之KoD的電極墊實際上始終有效地近接觸控螢幕裝置的觸控感測器。例如,KoD的電極墊可以與觸控螢幕及觸控螢幕裝置的觸控感測器保持固定距離,而與KoD的下壓位置或釋放位置無關。旋轉電極墊始終電連接至KoD的觸控表面,然而當釋放(亦即,未壓下)KoD開關時,推動電極墊在電浮接狀態下與KoD的觸控表面電斷開,而當壓下KoD開關時,推動電極墊電連接至KoD的觸控表面。結果,與靠在推動電極墊上(當使用者在KoD的觸控表面上推動時,推動電極墊本身實際朝觸控感測器表面移動)相較,本具體例的推動電極墊保持近接觸控感測器,但選擇性地電連接至KoD的觸控表面,以回應KoD的下壓。當KoD在下壓位置與釋放位置之間轉變時,推動電極墊及旋轉電極墊可以與觸控螢幕裝置的觸控螢幕及觸控感測器保持固定距離。結果,本文所揭露之具體例避免了與在壓下KoD開關時會實際朝觸控感測器移動之推動電極墊相關聯的問題。例如,習知技藝之一個可避免問題是在移動推動電極墊中使用KoD開關之較大的Z方向行程距離(例如,一至二毫米,這比典型觸覺圓頂開關所需的距離大得多),以確保推動電極在未被壓下時不會進入觸控感測器的偵測臨界距離。習知技藝之另一個可避免問題是具有移入及移出觸控螢幕裝置的觸控感測器表面之近接範圍的推動墊之KoD的組件之機械公差的難度。
在一些具體例中,可以在觸控螢幕上直接使用印刷電路板(PCB)或撓性印刷電路(FPC)作為KoD的基底。 PCB/FPC可以具有連接至觸覺圓頂開關的旋轉及推動電極墊。旋轉電極墊連接至圓頂的外腳,並且,圓頂的中心(例如,選擇性地根據KoD的下壓或非下壓狀態)連接至推動電極墊。於是,不需要使用具有彈簧向後連接至KoD觸控表面的分離實體旋轉電極墊。並且,在這樣的具體例中Z方向(朝觸控螢幕裝置的方向)行程距離可以小於一毫米(例如,0.3毫米至0.5毫米),其中1毫米是觸覺圓頂開關所特有的。
在一些具體例中,KoD包括折疊式FPC,以使FPC的一部分能夠平坦地放置在觸控螢幕附近,而FPC的其它部分不表現為觸控螢幕上的額外電極。並且,折疊式FPC可以包括用於容納中心轂的孔,中心轂可以用黏著劑黏附至觸控螢幕。KoD可以繞著中心轂旋轉,以使旋轉電極墊能夠繞著中心轂旋轉。
在一些具體例中,使用雙料共射射出成型(twin shot injection molding)來製造用於電極墊部件的導電塑料。在一些具體例中,使用埋入式射出成型(insert molding)在塑料射出之前將金屬電極埋入模具中。在一些具體例中,可以使用兩種材料的三維(3D)印刷,其中,細根絲包含導電材料。在一些具體例中,可以使用雷射直接構型(laser direct structuring)來產生模製的互連裝置。
本文所揭露之具體例可以用於汽車及消費產品市場。作為非限制性實例,本文所揭露之KoD可以使用在汽車中控台及消費電器中。然而,可以理解,本文所揭露之具體例可以使用在觸控螢幕裝置上之KoD可能是有用或有益的任何環境中。
本文亦揭露具有堅固耐用的電極設計之KoD裝置,其電極設計已降低對異物(例如,水及污物)進入的敏感性,並且已改善附著在觸控螢幕裝置的觸控螢幕上之附著面積。藉由觸控螢幕裝置的控制電路(例如,藉由觸控螢幕裝置的觸控感測器)偵測KoD裝置背面的一個或多個導電墊,以通報一個或多個導電墊的位置/角度。
本文所揭露之某些KoD裝置是可提供至少一些防異物(例如水、灰塵、污物)保護的機電解決方案。在一些具體例中,用於KoD裝置的基座組件至少部分地圍繞KoD裝置的電極。可以使用基座組件的整個表面積將基座組件直接附著至觸控螢幕,從而使黏著力最大化(與僅使用基座組件的一部分表面積黏附至觸控螢幕的情況相比)。防止任何異物(例如,水及污物)進入電極區域,因為基座組件的邊緣唇或側壁可以減少水及污物的流入。在一些具體例中,可以在基座組件與上旋轉組件之間使用密封件(例如,橡膠密封件)來產生完全密封的KoD裝置。
與將一個或多個電極墊放置成與觸控螢幕裝置的觸控螢幕表面接觸相比,本文所揭露之KoD裝置避免允許(亦即,抑制,但不一定總是防止)諸如灰塵及液體的異物進入電極下方,從而降低電氣及機械性能。並且,與具有僅相當於內部中心區域的黏附面積來將KoD附著至觸控感測器的KoD裝置相比,本文所揭露之具體例允許將黏著劑施加至基座組件的整個底面。結果,與本案發明人已知之其它KoD裝置相比,本文所揭露之KoD裝置不允許(亦即,抑制,但不一定總是防止)異物進入觸控螢幕與KoD裝置的電極之間。結果,本文所揭露之具體例相當於可抑制液體及污物進入,進行至少部分密封且增加黏著表面積以使KoD裝置能夠良好地黏合至觸控螢幕裝置之堅固耐用的解決方案。
與本案發明人已知之裝置相比,本文所揭露之具體例提供改進的性能及抗水性。並且,因為由於黏著劑完全覆蓋基座組件的底面而防止污物及液體進入本文所揭露之KoD裝置下方,所以可以避免污物或液體進入。這種改進的黏著表面積可以增強KoD裝置與觸控螢幕裝置之間連接的強度、耐用性及穩定性中之一個或多個。
雖然本發明以特別指出並明確請求保護特定具體例之申請專利範圍請求項作為結尾,但是當結合附圖閱讀時,根據下面描述可以更容易地確定本發明範圍內之具體例的各種特徵及優點。圖1係依據一些具體例之KoD系統100的方塊圖。KoD系統100包括KoD 102及觸控螢幕裝置104。觸控螢幕裝置104包括可操作地耦接至觸控感測器106的控制電路108及觸控感測器106上方之觸控螢幕120。KoD 102包括觸控表面116、開關114、旋轉電極墊112及推動電極墊110。觸控表面116係電連接至旋轉電極墊112,且經由開關114選擇性地電連接至推動電極墊110。KoD 102係配置成在旋轉電極墊112及推動電極墊110與觸控感測器106近接118的情況下安裝至觸控螢幕裝置104。
如本文所使用,術語「近接」意指對觸控螢幕(例如,觸控螢幕120)的接近,觸控螢幕裝置(例如,觸控螢幕裝置104)的觸控感測器(例如,觸控感測器106)可以在此近接範圍內在推動電極墊(例如,推動電極墊110)或旋轉電極墊(例如,旋轉電極墊112)電連接至觸控表面(例如,觸控表面116)時,可測量地回應觸控表面(例如,觸控表面116)上的接觸。在一些情況下,電極墊可以稱為與觸控螢幕裝置的觸控螢幕近接,並且在其它情況下,電極墊可以稱為與觸控螢幕裝置的觸控感測器近接,兩者可互換地意指上面所提供之「近接」的定義。
在一些具體例中,KoD 102包括包含有導電材料(未顯示)的觸控表面116,觸控表面116係配置成使得觸控表面可操作地在預設情況下處於釋放位置,且可回應被施加至觸控表面116的壓力(觸發開關114的壓力)而處於下壓位置。KoD 102亦包括推動電極墊110,其係配置成在釋放位置及下壓位置中皆與觸控螢幕裝置104的觸控感測器106近接。不論是KoD 102的釋放位置或下壓位置,推動電極墊110皆與觸控螢幕120保持固定距離。推動電極墊110係電連接至觸控表面116的導電材料,以回應觸控表面116的下壓位置,並且與觸控表面116的導電材料電隔離,以回應觸控表面116的釋放位置。在一些具體例中,KoD 102進一步包括旋轉電極墊112,其係配置成在觸控表面116的釋放位置及下壓位置中皆與觸控螢幕裝置104的觸控感測器106近接。旋轉電極墊112在觸控表面116的釋放位置及下壓位置中皆電連接至觸控表面116的導電材料。於是,可以對觸控螢幕裝置104的控制電路108進行程式化(例如,使用韌體或軟體),以偵測使用者觸摸觸控表面116(例如,「抓握偵測」)。
在一些具體例中,KoD 102進一步包括FPC(撓性印刷電路),其係配置成將推動電極墊110及旋轉電極墊112電連接至觸控表面116。在一些具體例中,KoD 102包括PCB,其係配置成將推動電極墊110及旋轉電極墊112電連接至觸控表面116。在一些具體例中,KoD 102包括折疊式FPC,其係配置成將推動電極墊110及旋轉電極墊112電連接至觸控表面116。在一些具體例中,KoD 102包括導電包覆成型件,其係包括了推動電極墊110及旋轉電極墊112。
在一些具體例中,觸控表面116的釋放位置與觸控表面116的下壓位置之間的距離小於一毫米,較佳地,在十分之三毫米(0.3mm)與二分之一毫米(0.5mm)之間。在一些具體例中,觸控表面116的釋放位置與觸控表面116的下壓位置之間的距離約為十分之六毫米(0.6mm)。在一些具體例中,推動電極墊110係配置成保持在電浮動(electrically floating)狀態(例如,未電連接至觸控表面116),以回應觸控表面116處於釋放位置。KoD 102進一步包括開關114,其係配置成選擇性地將推動電極墊110可操作地耦接至觸控表面116的導電材料,以回應下壓位置(例如,開關114可以在其上包括觸控表面116)。現在詳細描述本具體例,其中,推動電極墊110係耦接至觸控表面116的導電材料,以回應下壓位置,而未電連接至觸控表面116,以回應觸控表面116處於釋放位置,而可以理解可類似地完成相反的描述。因此,通常,觸控表面116係電連接至推動電極墊110,以回應KoD裝置102的第一位置(例如,下壓),而觸控表面116係與推動電極墊110電隔離,以回應KoD裝置102的第二位置(例如,釋放)。在一些具體例中,開關114包括一圓頂開關。在一些具體例中,開關114包括多個圓頂開關(例如,用於足夠大以容納多個KoD的KoD裝置)。
圖2係依據一些具體例之用於KoD的扁平電路200之一個實例的底視圖。扁平電路200包括PCB 208及經由一個或多個圓頂開關墊210以電連接至PCB 208的觸覺圓頂開關206。PCB 208包括推動電極墊202及旋轉電極墊204。旋轉電極墊204係電連接至圓頂開關墊210,使得,旋轉電極墊204電連接至觸覺圓頂開關206的觸控表面212,而無關於觸覺圓頂開關206的位置。於是,如果使用者的手指、觸控筆或其它觸控工具與觸覺圓頂開關206接觸,則旋轉電極墊204會經由圓頂開關墊210及觸控表面212以電連接至使用者的手指、手寫筆或其它觸控工具。
推動電極墊202選擇性地電連接至觸覺圓頂開關206的觸控表面212,以回應觸覺圓頂開關206的下壓位置,而與觸控表面212電隔離,以回應觸覺圓頂開關206的釋放位置。結果,當使用者的手指、觸控筆或其它觸控工具接觸並壓下觸覺圓頂開關206至下壓位置時,推動電極墊202便經由觸控表面212電連接至手指、觸控筆或其它觸控工具。另一方面,當觸覺圓頂開關206處於釋放位置時,即使使用者的手指、觸控筆或其它觸控工具與觸控表面212接觸,推動電極墊202亦與使用者的手指、觸控筆或其它觸控工具電隔離。作為非限制性實例,電連接至推動電極墊202的走線可以在觸覺圓頂開關206下方延伸至觸覺圓頂開關206下方的接觸墊214。在將KoD應用於觸控螢幕裝置的觸控螢幕之情況下,觸覺圓頂開關206係在外部與觸控螢幕裝置的觸控感測器近接。當壓下觸覺圓頂開關206時,觸覺圓頂開關206可以接觸觸覺圓頂開關206下方的接觸墊,而該接觸墊係將觸覺圓頂開關206電連接至推動電極墊202。
圖3A至圖3C係依據一些具體例之KoD 300的各種視圖。圖3A係KoD 300的頂部透視立體圖。圖3B係圖3A之KoD 300的底視圖。圖3C係圖3A及圖3B之KoD 300的底部透視立體圖。
KoD 300包括帶有導電(例如,金屬)結構之主體306,而該導電結構則包括推動電極墊310、旋轉電極墊312、圓頂開關墊314、推動接觸走線308、旋轉走線316、導電結構402及導電結構404。主體306可以包括剛性電絕緣材料(例如,丙烯酸材料(如,壓克力))。推動電極墊310及旋轉電極墊312可以位於KoD 300的底面上,可以配置成可旋轉地固定在觸控螢幕附近(例如,直接在觸控螢幕上,與觸控螢幕的觸控感測器近接)。
圓頂開關墊314及推動接觸走線308可以位於KoD 300的頂面上。KoD 300亦包括可操作地耦接至圓頂開關墊314之圓頂開關302。圓頂開關墊314經由主體306的頂面上之旋轉走線316以電連接至旋轉電極墊312。作為非限制性實例,導電結構404可以將主體306的頂面上之旋轉走線316連接至主體306的底面上之旋轉電極墊312。推動接觸走線308可以在圓頂開關302下方延伸至推動接觸件406。推動接觸件406係配置成電連接至圓頂開關302,以回應圓頂開關302處於下壓位置,而與圓頂開關302電隔離,以回應圓頂開關302處於釋放位置。推動接觸走線308係藉由導電結構402以電連接至推動電極墊310。
KoD 300包括圓頂開關302及位於圓頂開關302上之觸控表面304。觸控表面304包含導電材料,以將觸控表面304電連接至與KoD 300互動之使用者的手指或觸控筆。在圓頂開關302的釋放位置及下壓位置兩者中,對觸控表面304的觸摸可以經由圓頂開關302、圓頂開關墊314、旋轉走線316及導電結構404以電耦接至旋轉電極墊312。在圓頂開關302的釋放位置中,對觸控表面304的觸摸可以與推動電極墊310電隔離。在圓頂開關302的下壓位置中,對觸控表面304的觸摸可以經由圓頂開關302、推動接觸件406、推動接觸走線308及導電結構402以電連接至推動電極墊310。
KoD 300進一步包括凹口408,其係配置成容納一中心轂(未顯示)。該中心轂可以被固定(例如,黏附)至觸控螢幕,並且,KoD 300可以繞著中心轂旋轉。於是,在操作中,KoD 300可以繞著KoD 300的中心軸線410旋轉412,並且,推動電極墊310及旋轉電極墊312的位置可以繞著中心軸線410旋轉412。
圖4係依據一些具體例之KoD系統700中的圖3A、圖3B及圖3C之KoD 300的透視立體圖。KoD系統700包括觸控螢幕裝置(例如,圖5的觸控螢幕裝置806),其係包括觸控螢幕702。KoD 300係固定在觸控螢幕702上(例如,使用諸如黏著劑以黏貼至觸控螢幕702上)。在KoD 300定位在觸控螢幕702上之情況下,KoD 300的旋轉電極墊312及推動電極墊202(圖3A)持續地與觸控螢幕702(例如,與觸控螢幕702的觸控感測器)近接。旋轉電極墊312係永久地連接至圓頂,而推動電極墊202在預設情況下係處於電浮動狀態(例如,與觸控表面304電斷開(圖3A))。KoD 300的旋轉706導致旋轉電極墊312隨著KoD 300一起旋轉。如先前所述,圓頂開關302(圖3A)的推動使推動電極墊202電連接至觸控表面304。
圖5係在KoD 300處於釋放位置808的情況下之KoD系統700的透視立體圖。圖5說明觸控螢幕裝置806、觸控螢幕裝置806的觸控螢幕702、KoD 300以及使用者的手指804,而使用者在未按下圓頂開關302(圖3A)至下壓位置的情況下觸摸觸控表面304(圖3A)。換句話說,KoD處於釋放位置808。結果,旋轉電極墊312(圖3B)電連接至觸控表面304,並且,轉而電連接至使用者的手指804。因此,觸控螢幕702偵測到靠近旋轉電極墊312的觸摸。在觸控螢幕702上靠近旋轉電極墊312處顯示有旋轉環802,以指示經由旋轉電極墊312偵測到的觸摸。可以旋轉KoD 300,從而隨著旋轉電極墊312的旋轉使偵測到的觸摸位置繞著KoD 300的縱向中心軸線徑向地移動。
圖6係在KoD 300處於下壓位置904的情況下之KoD系統700的透視立體圖。圖6說明使用者的手指804向圓頂開關302施加壓力906(圖3A)。結果,KoD 300處於下壓位置904。圓頂開關302的按下將觸控表面304(圖3A)電連接至推動電極墊310(圖3A、3B、3C),從而將使用者的手指804電連接至推動電極墊310。結果,觸控螢幕裝置806的觸控感測器偵測到靠近推動電極墊310的觸摸,而其觸摸則由顯示在觸控螢幕702上的推動環902來說明,以指示回應推動電極墊310所偵測到的觸摸。亦圖示有旋轉環802,因為,旋轉電極墊312(圖3B)總是電連接至觸控表面304,並且當使用者的手指804與觸控表面304接觸時,亦因而電連接至使用者的手指804,從而,由觸控螢幕702在靠近旋轉電極墊312的位置處偵測到觸摸。在一些具體例中,如圖6中所示,下壓位置904可以導致觸控表面相對於在釋放位置808(圖5)中之觸控表面的位置之位移小於一毫米(例如,0.3毫米至0.5毫米,但不限於此)。
在一些具體例中,觸控螢幕裝置806係配置成在不同的時間顯示靠近KoD 300之多個不同的圖形使用者介面元件,以使使用者能夠藉由KoD 300在不同的時間點與不同的圖形使用者介面元件進行互動。作為非限制性實例,觸控螢幕裝置806可以配置成在不同時間顯示各種不同的汽車圖形使用者介面元件。作為特定的非限制性實例,第一組圖形使用者介面元件可以包括氣候控制使用者介面元件,第二組圖形使用者介面元件可以包括立體聲控制使用者介面元件,而第三組圖形使用者介面元件可以包括汽車座椅及/或後視鏡控制元素。觸控螢幕裝置806及KoD 300可以一起操作,以使使用者能夠藉由KoD 300的旋轉及按壓以與這些元件連結。
圖7係依據一些具體例之KoD(例如,圖8的KoD 1100)的扁平FPC 1000之一個實例的底視圖。FPC 1000具有中心孔1006、圓頂開關接觸件1008及下壓接觸件1014。FPC1000亦括電極墊,其係包括有推動電極墊1010及旋轉電極墊1012。
旋轉電極墊1012可以電連接至圓頂開關接觸件1008(例如,經由FPC 1000的一個或多個導電走線)。於是,當使用者觸摸耦接至圓頂開關接觸件1008的圓頂開關時,使用者的手指可以電連接至旋轉電極墊1012,而無關於KoD(例如,圖8的KoD 1100)之開關(例如,圖1的開關114)的位置。
推動電極墊1010可以電連接至下壓接觸件1014(例如,經由FPC 1000的一個或多個導電走線)。於是,當使用者壓下耦接至圓頂開關接觸件1008的圓頂開關時,使用者的手指可以電連接至推動電極墊1010,以回應圓頂開關的下壓(例如,在開關的下壓位置中使圓頂開關接觸下壓接觸件1014)。
圖8係包括圖7的FPC 1000之KoD 1100的一個實例之剖面圖。與圖7之處於扁平配置(亦即,未折疊)的扁平FPC 1000相比,FPC 1000係配置成折疊式FPC配置。KoD 1100包括圓頂開關1104,其係可操作地耦接(例如,電連接且機械連接)至FPC 1000的圓頂開關接觸件1008(圖7)。KoD1100亦包括配置成支持FPC 1000的主體1110。KoD 1100進一步包括延伸穿過FPC 1000的中心孔1006之中心固定栓(center retaining spigot)1106。在一些具體例中,主體1110可以配置成繞著中心固定栓1106旋轉。於是,KoD 1100係配置成繞著KoD 1100的中心軸線1112旋轉。主體1110、中心固定栓1106或此二者可以包括諸多鎖定特徵件,以使主體1110能夠繞著中心固定栓1106旋轉的方式,將中心固定栓1106固定至主體1110。作為非限制性實例,主體1110及中心固定栓1106中之一者可以包括止動件(未顯示),並且,主體1110及中心固定栓1106中之另一者可以包括止動致動器(未顯示),以機械地將主體1110連接至中心固定栓1106。在一些具體例中,中心固定栓1106可以配置成直接固定(例如,膠合)至觸控螢幕。在一些具體例中,可以在KoD 1100與觸控螢幕之間放置一個或多個中間結構。作為非限制性實例,可以將基座組件(例如,圖20的基座組件2318、圖21A的基座組件2504、圖21B的基座組件2504)設置在KoD 1100與觸控螢幕之間。
KoD 1100亦包括可操作地耦接至圓頂開關1104之致動器1108。致動器1108包括觸控表面1102(例如,致動器1108的頂面及/或側面)。於是,當使用者觸摸觸控表面1102時,使用者的手指可以經由致動器1108以電連接至圓頂開關1104及圓頂開關接觸件1008。例如,回應於對觸控表面1102的觸摸,使用者的手指可以電連接至旋轉電極墊1012(圖7),而該旋轉電極墊係經由FPC 1000(例如,持續地)電連接至圓頂開關接觸件1008。結果,當使用者旋轉KoD 1100時,旋轉電極墊1012可以持續地被固定有KoD 1100之觸控螢幕的觸控感測器偵測到,而無關於KoD 1100的位置(例如,下壓位置或釋放位置)。結果,隨著旋轉電極墊1012在觸控螢幕裝置的觸控螢幕之前面行進,觸控螢幕裝置的觸控感測器可以追蹤旋轉電極墊1012的位置。圓頂開關1104亦配置成當KoD 1100處於下壓位置時,將觸控表面1102經由下壓接觸件1014選擇性地電連接至FPC 1000的推動電極墊1010(圖7)。結果,回應使用者在KoD 1100處於下壓位置的情況下按下致動器1108,觸控表面1102係電連接至推動電極墊1010,從而由觸控感測器記錄觸摸,以回應推動電極墊1010電連接至使用者的手指。雖然推動電極墊1010可以隨著KoD 1100的旋轉而旋轉,但是可以偵測對KoD 1100的推動,以回應推動電極墊1010及旋轉電極墊1012兩者的偵測。僅有一個墊的偵測可以與KoD 1100的釋放狀態相關聯。
圖9A至9C係依據一些具體例之雙PCB的KoD之一部分1208的一組視圖。圖9A係頂部透視立體圖,圖9B係底部透視立體圖,以及圖9C係具有部分1208的圓頂開關1228之頂部透視立體圖。部分1208包括底部PCB 1214、頂部PCB 1218以及在底部PCB 1214與頂部PCB 1218之間的止動致動器1216。可以使用黏著劑以連接該部分1208的各個層。作為非限制性實例,可以在底部PCB 1214與止動致動器1216之間使用黏著劑,以將底部PCB 1214固定至止動致動器1216。並且,可以在止動致動器1216與頂部PCB 1218之間使用黏著劑,以將止動致動器1216固定至頂部PCB 1218。
圖9B說明底部PCB 1214包括旋轉電極墊1210及推動電極墊1212(例如,諸如銅電極的金屬電極)。於是,如果期望有不同數量、尺寸或配置的電極墊,則可以輕易地以具有所期望的數量、尺寸及配置的電極墊之不同的底部PCB來取代底部PCB 1214。圖9A及圖9C說明頂部PCB 1218包括圓頂開關墊1222及旋轉走線1226,其圓頂開關墊係配置成在其上安裝有圓頂開關1228,而旋轉走線1226係配置成將圓頂開關墊1222電連接至旋轉電極墊1210。頂部PCB 1218亦包括推動接觸件1220,其係配置成電連接至圓頂開關1228,以回應圓頂開關1228的下壓位置,而係與圓頂開關1228電隔離,以回應圓頂開關1228的釋放位置。頂部PCB 1218進一步包括推動接觸走線1224,其係配置成將推動接觸件1220電連接至推動電極墊1212。
圖10係依據一些具體例之包括圖9A至9C的部分1208之雙PCB的KoD 1300之剖面圖。圖11A係依據一些具體例之另一個雙PCB的KoD1400之剖面圖。圖10的KoD 1300包括在墊子1304上的觸控蓋1306。圖11A的KoD 1400包括藉由夾子1320以保持在適當位置的觸控蓋1308。KoD 1300及KoD 1400圖示了包括底部PCB 1214、止動致動器1216及頂部PCB 1218以及頂部PCB 1218上之圓頂開關1228的部分1208。KoD 1300及KoD 1400亦包括延伸穿過底部PCB 1214之轂1310。轂1310可以配置成固定至觸控螢幕(例如,圖4的觸控螢幕702)。作為非限制性實例,轂1310可以藉由轂1310的底部上之黏著劑1316以固定至觸控螢幕。相似於KoD 1100繞著圖8的中心固定栓1106旋轉,部分1208係配置成繞著轂1310旋轉,以使旋轉電極墊1210(圖9B)能夠隨著部分1208旋轉而運動。在一些具體例中,轂1310可以包括多個止動件1312,其係配置成當部分1208相對於轂1310旋轉時提供對止動致動器1216的機械阻力。止動致動器1216及止動件1312亦可以用作為部分1208與轂1310之間的鎖定特徵件1330,以使部分1208能夠繞著轂1310旋轉的方式將部分1208固定至轂1310。
KoD 1300包括可操作地耦接至圓頂開關1228之觸控蓋1306,以使使用者能夠藉由壓下觸控蓋1306以將圓頂開關1228壓至下壓位置。KoD 1300亦包括位於頂部PCB 1218的周圍上的墊子1304。墊子1304係配置成為回應觸控蓋1306的按壓而壓縮,以使觸控蓋1306能夠相對於部分1208移位。作為非限制性實例,墊子1304可以包括開孔泡沫材料(open cell foam)或可壓縮並返回其壓縮前體積及形狀的其它材料(例如,彈性聚合物)或物體(例如,彈簧)。
觸控蓋1306在其上包括觸控表面1314。觸控蓋1306的至少一部分包括導電材料,以將觸控表面1314電連接至圓頂開關1228。於是,當使用者觸摸觸控表面1314時,使用者的手指便電連接至圓頂開關1228。因為圓頂開關1228始終電連接至旋轉電極墊1210,所以使用者的手指在KoD 1300的下壓位置及在KoD 1300的釋放位置皆電連接至旋轉電極墊1210。並且,當KoD 1300處於下壓位置時,使用者的手指係電連接至推動電極墊1212(圖9B),而當KoD 1300處於釋放位置時,使用者的手指係與推動電極墊1212電隔離。
KoD 1400亦包括可操作地耦接至圓頂開關1228之觸控蓋1308,以使使用者能夠藉由壓下觸控蓋1308以將圓頂開關1228壓至下壓位置。觸控蓋1308包括諸多觸控蓋側面1318,其係圍繞部分1208之諸側面向下延伸,以在將觸控蓋壓至下壓位置時引導觸控蓋1308。KoD 1400亦包括夾子1320,其係延伸穿過頂部PCB 1218,以將觸控蓋1308相對於部分1208保持在適當的位置。止動致動器1216可以包括通道1322,以使夾子1320能夠穿過止動致動器1216。雖然頂部PCB 1218亦可以包括用於夾子1320延伸穿過之通道,但是,每個夾子1320的遠端之水平尺寸可以大於穿過頂部PCB 1218的通道,以防止觸控蓋1308從部分1208被拉出。每個夾子1320的近端可以固定至觸控蓋1308。
觸控蓋1308在其上包括觸控表面1324。觸控表面1324可以沿著觸控蓋1308的頂表面及/或沿著觸控蓋1308的側面1318之外表面延伸。觸控蓋1308的至少一部分包括導電材料,以將觸控表面1324電連接至圓頂開關1228。於是,當使用者觸摸觸控表面1324時,使用者的手指便電連接至圓頂開關1228。因為圓頂開關1228始終電連接至旋轉電極墊1210,所以,使用者的手指在KoD 1400的下壓位置及KoD 1400的釋放位置皆電連接至旋轉電極墊1210。並且,當KoD 1400處於下壓位置時,使用者的手指係電連接至推動電極墊1212,而當KoD 1400處於釋放位置時,使用者的手指係與推動電極墊1212電隔離。
圖11B係圖11A的KoD 1400之一個實例的分解圖。如先前所論述,KoD 1400包括上面具有觸控表面1324之觸控蓋1308、圓頂開關1228、夾子1320(例如,導電夾子)、頂部PCB 1218、止動致動器1216、底部PCB 1214、轂1310及黏著劑1316(例如,用於將KoD 1400貼附於觸控螢幕裝置的觸控螢幕之黏著劑)。
圖11C至11H係圖11A及圖11B的KoD 1400之各種視圖。圖11C係是底視圖,圖11D係沿著圖11C之線D-D所截取的剖面圖,圖11E係頂視圖,圖11F係沿著圖11C之線F-F所截取的剖面圖,圖11G係頂部透視立體圖,以及圖11H係底部透視立體圖。
圖12係依據一些具體例之射出成型KoD 1600的剖面圖。作為非限制性實例,KoD 1600可以包括雙料共射射出成型KoD。KoD 1600可以與圖10的KoD 1300具有某些相似性。例如,KoD 1600包括止動致動器1606、轂1610、止動件1612、黏著劑1628、觸控蓋1616、觸控表面1618、圓頂開關1608及墊子1614,這些分別相似於圖10之KoD 1300的止動致動器1216、轂1310、止動件1312、黏著劑1628、觸控蓋1306、觸控表面1314、圓頂開關1228及墊子1304。然而,KoD 1600包括基材1604(例如,ABS基材)及包覆成型件1602(例如,導電包覆成型件),而不是圖10之KoD 1300的底部PCB 1214及頂部PCB 1218。
包覆成型件1602包括諸多導電結構,例如,推動電極墊1624、旋轉電極墊1626、圓頂開關墊1622及推動接觸件1620,它們相似於圖9A至9C之推動電極墊1212、旋轉電極墊1210、圓頂開關墊1222及推動接觸件1220。然而,與PCB上的導電走線材料(例如,圖10的KoD 1300中之它們的對應物)相比,推動電極墊1624、旋轉電極墊1626、圓頂開關墊1622及推動接觸件1620可以包括射出材料。作為非限制性實例,射出材料可以包括導電聚合物、塗覆有導電材料的電絕緣聚合物、或其它導電包覆成型材料。推動電極墊1624係經由包覆成型件1602以電連接至推動接觸件1620。並且,旋轉電極墊1626係經由包覆成型件1602以電連接至圓頂開關墊1622。然而,推動電極墊1624及推動接觸件1620係藉由基材1604以與旋轉電極墊1626及圓頂開關墊1622電絕緣。注意到,為簡單起見,圖12所示之推動電極墊1624、推動接觸件1620、旋轉電極墊1626及圓頂開關墊1622未被詳細顯示來說明它們的分離結構。然而,這樣的細節係顯示在圖13A及13B。
基材1604係配置成對包覆成型件1602提供結構支撐,並且使推動電極墊1624及推動接觸件1620與旋轉電極墊1626及圓頂開關墊1622絕緣。基材1604包括電絕緣材料。在圖13A及13B中說明關於KoD 1600的更多細節。
圖13A及13B係圖12的KoD 1600之基材1604及包覆成型件1602的一個實例之視圖。圖13A係底部透視立體圖,而圖13B係基材1604及包覆成型件1602的頂部透視立體圖。圖13A顯示推動電極墊1624及旋轉電極墊1626。圖13B顯示推動接觸件1620及圓頂開關墊1622。
圖14A及14B係依據一些具體例之另一個KoD 2000的一組視圖。圖14A係底部透視立體圖,而圖14B係KoD 2000的頂部透視立體圖。KoD 2000包括包覆成型結構1806及觸控蓋1808。觸控蓋1808包括觸控表面1810。包覆成型結構1806包括推動電極墊1812及旋轉電極墊1814。不管KoD 2000處於下壓位置或釋放位置,觸控表面1810係電連接至旋轉電極墊1814。觸控表面1810係電連接至推動電極墊1812,以回應KoD 2000處於下壓位置。觸控表面1810係與推動電極墊1812電隔離,以回應KoD 2000處於釋放位置。
KoD 2000亦包括插入包覆成型結構1806中之轂1816。轂1816係配置成固定至觸控螢幕,並且,包覆成型結構1806係配置成繞著轂1816旋轉。於是,旋轉電極墊1814係配置成在繞著轂1816的旋轉方向上沿著觸控螢幕移動,以回應包覆成型結構1806繞著轂1816的旋轉。推動電極墊1812亦可以繞著轂1816旋轉。結果,可以偵測推動電極墊1812及旋轉電極墊1814,以回應KoD 2000的下壓位置及對觸控表面1810的觸摸。在KoD 2000之這樣的下壓位置中,可以藉由追蹤旋轉電極墊1814、推動電極墊1812或此二者的旋轉來追蹤KoD的旋轉。
圖15A至15C係圖14A及14B的KoD 2000之包覆成型結構1806的一個實例之視圖。圖15A係頂部透視立體圖,圖15B係底部透視立體圖,以及圖15C係包覆成型結構1806的側面透視立體圖,而該包覆成型結構係包括位於基材1918內之包覆成型件1916。包覆成型結構1806包括包覆成型件1916及配置成支撐包覆成型件1916的基材1918。在一些具體例中,包覆成型件1916係配置成在基材1918內進行卡扣配合。在一些具體例中,包覆成型件1916及/或基材1918包括有配置成與基材1918及/或包覆成型件1916的一個或多個凹口配合之一個或多個結構。
圖16係圖15A至15C之包覆成型結構1806的包覆成型件1916之側面透視立體圖。包覆成型件1916包括電連接至旋轉電極墊1814之圓頂開關墊1922。圓頂開關墊1922係配置成使圓頂開關能夠安裝至其上。圓頂開關可操作地耦接至觸控蓋1808,使得,觸控蓋1808的觸控表面1810經由圓頂開關以電連接至圓頂開關墊1922及旋轉電極墊1814,以回應KoD 2000的下壓位置及釋放位置。
包覆成型件1916亦包括電連接至推動電極墊1812之推動接觸件1920。推動接觸件1920係配置成電連接至觸控蓋1808(圖14A及14B)的觸控表面1810(圖14B),以回應KoD 2000的下壓位置(圖14A及14B)。作為非限制性實例,圓頂開關可以配置成接觸推動接觸件1920,以回應KoD 2000的壓下位置。並且,圓頂開關可以配置成不接觸推動接觸件1920,以回應KoD 2000的釋放位置。
圖17係圖15A至15C之包覆成型結構1806的基材1918之頂部透視立體圖。基材1918包括配置成將觸控蓋1808(圖14A及圖14B)固定至包覆成型結構1806的蓋夾1912。基材1918亦包括配置成與轂1816(圖14A)中之諸多止動件配合的止動致動器1914(例如,彈簧止動致動器)。在一些具體例中,如圖17所示,止動致動器1914係呈鏡像(例如,兩邊對稱),以提供使用者朝KoD 2000的兩個旋轉方向旋轉KoD 2000的類似體驗。
圖18A至18F係圖14A及14B的KoD 2000之視圖。圖18A係圖14A及14B的KoD 2000之分解圖。如先前所述,KoD 2000包括具有觸控表面1810的觸控蓋1808、圓頂開關2004、包覆成型結構1806、具有止動件2006(配置成與圖17的止動致動器1914配合)的轂1816以及 黏著劑2002(例如,用於將轂1816固定至觸控螢幕裝置)。
圖18B至18F係以標註標識如上所述之各種元件的圖14A、14B及圖18A之KoD 2000的其它視圖。圖18B係底視圖,圖18D係頂視圖,圖18C係沿著圖18B的線C-C所截取之剖面圖,圖18E係沿著圖18B的線E-E所截取之剖面圖,以及圖18F係沿著圖18B的線F-F所截取之剖面圖。
圖19係說明依據一些具體例操作KoD裝置(例如,本文所揭露之任何KoD裝置)的方法2200之流程圖。在操作2202中,方法2200包括不管KoD裝置處於下壓位置或釋放位置,係將接觸KoD裝置的觸控表面之使用者的手指電連接至旋轉電極墊,以回應手指與觸控表面的接觸。
在操作2204中 ,方法2200包括將手指電連接至KoD裝置的推動電極墊,以回應KoD裝置的下壓位置。在一些具體例中,將手指電連接至推動電極墊以回應下壓位置的操作係包括使推動接觸件與電連接至觸控表面的圓頂開關接觸,以回應圓頂開關下壓至推動接觸件,而推動接觸件係電連接至推動電極墊。
在操作2206中,方法2200包括使手指與KoD裝置的推動電極墊電隔離,以回應KoD裝置的釋放位置。在一些具體例中,使手指與推動電極墊電隔離以回應釋放位置的操作係包括使推動接觸件與電連接至觸控表面的圓頂開關電隔離,而推動接觸件係電連接至推動電極墊。
在操作2208中,方法2200包括將推動電極墊與觸控螢幕裝置的觸控螢幕保持固定距離,而無關於KoD裝置的下壓位置及釋放位置。
圖20係依據一些具體例的KoD系統2300之方塊圖。KoD系統2300可以相似於圖1的KoD系統100。例如,KoD系統2300包括與圖1的KoD 102及觸控螢幕裝置104相似之KoD裝置2302及觸控螢幕裝置2304。相似於圖1之觸控螢幕裝置104的控制電路108及觸控感測器106,觸控螢幕裝置2304包括可操作地耦接至觸控感測器2306的控制電路2308。KoD裝置2302包括與圖1的觸控表面116、開關114、旋轉電極墊112及推動電極墊110相似之觸控表面2316、開關2314、旋轉電極墊2312及推動電極墊2310。至少一個電極(例如,推動電極墊2310、旋轉電極墊2312)包括導電材料。觸控表面2316電連接至旋轉電極墊2312,並且經由開關2314選擇性地電連接至推動電極墊2310。KoD裝置2302係配置成以至少一個電極(例如,旋轉電極墊2312及推動電極墊2310)近接觸控感測器2306的方式安裝至觸控螢幕裝置2304的觸控螢幕2320。作為非限制性實例,旋轉電極墊2312及推動電極墊2310可以定位成與觸控螢幕裝置2304的觸控螢幕2320相距固定距離。
KoD裝置2302亦包括配置成位於觸控螢幕裝置2304的觸控螢幕2320與推動電極墊2310及旋轉電極墊2312之間的基座組件2318。至少一個電極配置成經由基座組件2318及觸控螢幕2320以與觸控感測器2306互動。例如,基座組件2318可以足夠薄,以使觸控感測器2306能夠經由基座組件2318及觸控螢幕2320以偵測至少一個電極(例如,推動電極墊2310及旋轉電極墊2312)。換句話說,至少一個電極經由基座組件以與觸控感測器2306近接2322。在一些具體例中,基座組件2318係配置成至少部分地覆蓋KoD裝置2302之包括一個或多個電極的一端。基座組件2318的厚度包括用以將基座組件2318固定至觸控螢幕裝置2304的黏著劑,可以大約為0.5毫米(0.5mm)或更小,但不限於此。
在一些具體例中,基座組件2318包括朝KoD裝置2302的導電蓋延伸之一個或多個側壁(例如,至少部分地容納諸如圖21B的內部殼體2626之內部殼體)。在一些具體例中,KoD裝置2302包括在基座組件2318的一個或多個側壁與導電蓋之間的一個或多個密封件,以密封KoD裝置2302的內部(例如,防止液體、灰塵、污垢或其它污染物)。在一些具體例中,基座組件2318包括配置成從其處延伸至KoD裝置2302的內部殼體(例如,圖21B的內部殼體2626)中之柱桿(例如,圖21B的柱桿2630),以使內部殼體能夠繞著柱桿旋轉。內部殼體的旋轉可以使旋轉電極墊2312及推動電極墊2310能夠隨著內部殼體繞著柱桿旋轉,而諸電極墊係機械地耦接至內部殼體。在一些具體例中,基座組件包括多個止動件(例如,圖21B的止動件2628),並且,內部殼體包括止動致動器(例如,圖21B的止動球2618及止動彈簧2622),以對內部殼體繞著柱桿的旋轉提供機械阻力,並且在一些情況下,提供觸覺「卡嗒聲」反饋。止動件及止動致動器可以用作為鎖定機構,以將基座組件固定至內部殼體,同時允許內部殼體在基座組件內繞著柱桿旋轉。
KoD裝置2302包括包含有導電材料的觸控表面2316,而該觸控表面係配置成在預設情況下位於釋放位置,然而於下壓位置回應施加至觸控表面2316的壓力(壓力使開關2314關閉,以便使觸控表面2316電連接至推動電極墊2310)。KoD裝置2302亦包括配置成在釋放位置及下壓位置兩者中皆與觸控螢幕裝置2304的觸控感測器2306近接之推動電極墊2310。例如,推動電極墊2310可以定位成與觸控螢幕2320及觸控感測器2306相距固定距離,而無關於KoD裝置2302的釋放位置及下壓位置。推動電極墊2310係電連接至觸控表面2316的導電材料,以回應下壓位置,然而係與觸控表面2316的導電材料電隔離,以回應釋放位置。KoD裝置2302進一步包括配置成在釋放位置及下壓位置兩者中皆與觸控螢幕裝置2304的觸控感測器2306近接之旋轉電極墊2312。例如,旋轉電極墊2312可以定位成與觸控螢幕2320及觸控感測器2306相距固定距離,而無關於KoD裝置2302的釋放位置及下壓位置。旋轉電極墊2312在釋放位置及下壓位置兩者中均電連接至觸控表面2316的導電材料。
在一些具體例中,基座組件2318係配置成在基座組件2318之與至少一個電極相對立的面(例如,基座組件2318之面向觸控螢幕裝置2304的觸控螢幕2320之表面)上帶有黏著劑(例如,圖21B的黏著劑2624)。黏著劑係配置成將KoD裝置2302固定至觸控螢幕裝置2304的觸控螢幕2320。於是,基座組件2318係配置成固定至觸控螢幕2320。在一些具體例中,基座組件之與至少一個電極相對立的至少實質上整個面係配置成帶有黏著劑。
在一些具體例中,KoD裝置2302進一步包括配置成將推動電極墊2310及旋轉電極墊2312電連接至觸控表面2316的FPC。在一些具體例中,KoD裝置2302包括配置成將旋轉電極墊2312電連接至觸控表面2316且進一步可切換地將推動電極墊2310連接至觸控表面2316之PCB。在一些具體例中,KoD裝置2302包括配置成將旋轉電極墊2312電連接至觸控表面2316且進一步可切換地將推動電極墊2310連接至觸控表面2316之折疊式FPC。在一些具體例中,KoD裝置2302包括導電包覆成型件,其係包括推動電極墊2310及旋轉電極墊2312。
在一些具體例中,觸控表面2316的釋放位置與觸控表面2316的下壓位置之間的距離小於一毫米(例如,0.3mm至1mm)。在一些具體例中,觸控表面2316的釋放位置與觸控表面2316的下壓位置之間的距離大約為0.6mm。在一些具體例中,推動電極墊2310係配置成保持在電浮動狀態,以回應觸控表面2316處於釋放位置。KoD裝置2302進一步包括開關2314,其係配置成選擇性地將推動電極墊2310可操作地耦接至觸控表面2316的導電材料,以回應下壓位置。在一些具體例中,開關2314包括圓頂開關。
相似於圖1的KoD 102,KoD裝置2302可以包括諸如KoD 300、KoD 1100、KoD 1300、KoD 1400、KoD 1600、KoD 2000的任何KoD或外加基座組件2318的其它KoD裝置。作為非限制性實例,KoD裝置2302可以包括外加基座組件的包覆成型內殼實施方式(例如,相似於KoD 1600或KoD 2000)。
圖21A至21J係KoD裝置2500的視圖,其係圖20的KoD裝置2302之實例。圖21A係KoD裝置2500的透視立體圖。KoD裝置2500包括觸控表面2502及基座組件2504。基座組件2504包括配置成黏附至觸控螢幕裝置的觸控螢幕之面2506。基座組件2504的面2506係配置成面向觸控螢幕,並且與基座組件2504之面向KoD裝置2500的一個或多個電極之面相對立。為了將KoD裝置2500黏附至觸控螢幕,可以將黏著劑施加至基座組件2504的面2506之至少實質上整個表面,而該表面係與基座組件2504之面向一個或多個電極的面相對。
圖21B係圖21A的KoD裝置2500之分解圖。KoD裝置2500包括導電裝飾環2602(例如,包括雷射切割金屬)、環形黏著劑2604(例如,可以用夾子來取代,以將導電裝飾環2602夾在導電蓋2606上)、導電蓋2606(例如,包括觸控表面2502)、圓頂開關2608、圓頂PCB 2610、星形鎖定護圈2612、軸承2614、連接彈簧2616(例如,兩個連接彈簧)、止動球2618(例如,充當止動致動器的球,在某些情況下,由諸如Delrin®的熱塑性塑料形成之3 mm的球)、電極PCB 2620(例如,包括至少一個電極,例如,圖20的旋轉電極墊2312及/或推動電極墊2310)、止動彈簧2622、基座組件2504(例如,由ABS形成)及黏著劑2624(例如,3M的467黏著劑)。在一些具體例中,黏著劑2624係按可至少實質上覆蓋住基座組件2504之與電極PCB 2620的一個或多個電極相對立之面2506(亦即,基座組件2504之配置成面向觸控螢幕裝置的面2506)的整個表面之尺寸來製作。例如,如圖21B所示,黏著劑2624的尺寸與基座組件2504的面2506之尺寸相同。
基座組件2504及導電蓋2606一起圍住其它組件(例如,電極PCB 2620、內部殼體2626、止動彈簧2622、止動球2618、軸承2614、連接彈簧2616、星形鎖定護圈2612、圓頂PCB 2610及圓頂開關2608)。基座組件2504可以用黏著劑2624直接固定至觸控螢幕(例如,圖20的觸控螢幕2320)。基座組件2504亦可以包括多個止動件2628,以與止動球2618接合,並提供對KoD裝置2500的旋轉之機械阻力,且將基座組件2504機械地固定至內部殼體2626。基座組件2504進一步包括配置成耦接至軸承2614的柱桿2630,這使得內部殼體2626及與其耦接的組件(例如,電極PCB 2620、圓頂PCB 2610、圓頂開關2608、導電蓋2606、環形黏著劑2604、導電裝飾環2602)能夠相對於柱桿2630旋轉。
在一些具體例中,連接彈簧2616係配置成將圓頂PCB 2610連接至內部殼體2626。在一些具體例中,可以使用星形鎖定護圈2612及連接彈簧2616以將組件固定至基座組件2504。然而,在一些具體例中,可以使用焊料,將圓頂PCB 2610連接至電極PCB 2620。在一些具體例中,相對較薄的軸承2614(1-2mm厚)可用於減小KoD裝置2500的整體高度。在一些具體例中,不是使用軸承2614,而是可以將兩種不同塑料之間的界面用作軸承,這可以是相對低成本的實施方式。如上所述,KoD裝置的總高度較佳地應該不超過10mm。
可以經由基座組件2504及黏著劑2624來感測電極PCB 2620的至少一個電極(例如,圖20的推動電極墊2310、旋轉電極墊2312)。當基座組件變成觸控感測器表面的延伸部分時,基座組件2504的厚度可能影響性能。
圖21C至21H說明具有如上所述之標註的KoD裝置之各種視圖。圖21C係底視圖。圖21E係頂視圖,以及圖21G係KoD裝置2500的透視立體圖。圖21D係沿著圖21C的線D-D截取之剖面圖,圖21F係沿著圖21C的線F-F截取之剖面圖,以及圖21H係沿著圖21C的線H-H截取之剖面圖。
圖21I及21J係KoD裝置2500的剖面圖。圖21I說明止動球2618與基座組件2504的側壁2812之內壁的止動件2628接合。止動彈簧2622係配置成向止動球2618施加向外的力,以維持止動球2618與止動件2628之間的接合。圖21I亦說明黏著劑2624被施加至基座組件2504之配置成面向觸控螢幕裝置的面2506(或由其所攜帶)。作為非限制性實例,如圖21I所示,黏著劑2624可以配置成至少實質上橫跨基座組件2504的整個面2506。同樣作為非限制性實例,基座組件2504的厚度2810可以實質上為0.5mm或更小。
如圖21J所示,KoD裝置2500可以在基座組件2504與導電蓋2606之間包括至少一個密封件2806,以防止異物進入KoD裝置2500。在一些具體例中,如圖21J所示,導電蓋2606包括配置成將導電蓋2606固定至內部殼體2626的一個或多個夾子2808。
圖22A及22B係相似於圖20的KoD系統2300之KoD系統3002的視圖。KoD系統包括相似於圖20的觸控螢幕裝置2304之觸控螢幕裝置3008。觸控螢幕裝置3008包括相似於圖20的觸控螢幕2320之觸控螢幕3010。觸控螢幕裝置3008亦包括相似於圖20的觸控感測器2306及控制電路2308之觸控感測器及控制電路(未顯示)。KoD系統3002進一步包括圖21A之固定至觸控螢幕3010的KoD裝置2500。作為非限制性實例,可以使用黏著劑2624(圖21B)以將KoD裝置2500的基座組件2504(未顯示)固定至觸控螢幕3010。導電蓋2606的旋轉3018可以使KoD裝置2500的旋轉電極墊隨著導電蓋2606一起旋轉。KoD裝置2500的推動電極墊及旋轉電極墊可以與觸控螢幕裝置3008的觸控感測器近接3016。
圖22B說明使用者的手指3012接觸KoD裝置2500的觸控表面2502。回應於手指3012接觸觸控表面2502,觸控螢幕裝置3008係配置成在觸控螢幕3010上顯示對應於對推動電極墊及旋轉電極墊中之一個或多個的偵測之環3014。這種偵測是如上所述之觸控表面2502與旋轉電極墊的電連接以及觸控表面2502與推動電極墊的可切換連接之結果。於是,KoD裝置2500係配置成將手指3012電連接至推動電極墊及旋轉電極墊中之一個或多個。
在存在基座組件2504的情況下,可以根據KoD裝置2500的靈敏度性能來調整觸控螢幕裝置3008的控制電路(例如,圖20的控制電路2308)之韌體,以提供足夠的性能。
圖23係說明依據一些具體例組裝KoD系統(例如,圖20的KoD系統2300)的方法3100之流程圖。在操作3102中,方法3100包括將黏著劑(例如,圖21B的黏著劑2624)施加至KoD裝置(例如,圖20的KoD裝置2302、圖21A的KoD裝置2500)的基座組件(例如,圖20的基座組件2318、圖21A的基座組件2504),而該基座組件係至少部分容納一個或多個電極(例如,圖20的推動電極墊2310及/或旋轉電極墊2312),該等電極則係配置成與觸控螢幕裝置(例如,圖20的觸控螢幕裝置2304、圖22A及22B的觸控螢幕裝置3008)的觸控感測器(例如,圖20的觸控感測器2306)互動。作為非限制性實例,圖21B顯示被施加至基座組件2504的黏著劑2624。在一些具體例中,將黏著劑施加至基座組件的操作係包括將黏著劑施加至配置成面向觸控螢幕裝置之基座組件的實質上整個表面。
在操作3104中,方法3100包括在基座組件位於一個或多個電極與觸控螢幕裝置的觸控螢幕之間的情況下將KoD裝置固定至觸控螢幕。作為非限制性實例,圖22A及22B顯示藉由圖21B的黏著劑2624固定至觸控螢幕裝置3008的KoD裝置2500。
圖24係可以在一些具體例中使用之計算裝置3200的方塊圖。計算裝置3200包括可操作地耦接至一個或多個資料儲存裝置(在本文中有時稱為「儲存器3204」)的一個或多個處理器3202(在本文中有時稱為「諸多處理器3202」)。儲存器3204包含儲存在其上的電腦可讀取指令(例如,軟體、韌體)。電腦可讀取指令係配置成指示處理器3202執行本文所揭露之具體例的操作。作為非限制性實例,電腦可讀取指令可以配置成指示處理器3202執行圖1之控制電路108及/或圖20之控制電路2308的至少一部分或全部。
在一些具體例中,處理器3202包括中央處理單元(CPU)、微控制器、可程式邏輯控制器(PLC)、其它可程式裝置或其任意組合。在一些具體例中,儲存器3204包括揮發性(volatile)資料儲存器(例如,隨機存取記憶體(RAM))、非揮發性資料儲存器(例如,快閃記憶體、硬碟、固態硬碟、可抹除可程式唯讀記憶體(EPROM),但不限於此)。在一些具體例中,處理器3202係配置成將儲存在非揮發性資料儲存器中之電腦可讀取指令傳送至揮發性資料儲存器,以供執行。在一些具體例中,可以將處理器3202及儲存器3204實施成為單一裝置(例如,半導體裝置產品、系統晶片(SOC))。
應該注意,要小心避免圓頂開關與推動電極墊之間的電容耦合觸發錯誤的推動偵測。如果此電容比處於下壓狀態的電極節點電容小至少四倍(甚至十倍),則錯誤偵測應該是最少或排除的。並且,應該小心避免中心圓頂的放置太靠近觸控螢幕,從而干擾觸控螢幕。再者,對於極低扁平的KoD,應該小心使觸控表面在觸控感測器的近接範圍外,尤其是在釋放位置中,避免觸控表面本身觸發由觸控感測器偵測的觸摸。再者,在具有相對大直徑的KoD中,可以使用在直徑附近的多個推動電極墊。最靠近推動位置的一個推動電極墊可以電連接至KoD的觸控表面,以回應對KoD的推動。
實例:以下列出非窮盡列舉性及非限制性的示例性具體例。並非下面列出的每個示例性具體例被明確地及個別地指示為可與下面列出之所有其它示例性具體例及上面論述的具體例組合。然而,期望這些示例性具體例可以與所有其它示例性具體例及上面論述的具體例組合,除非對所屬技術領域中具通常知識者而言,這些具體例顯然是不可組合。
實例1:一種顯示器上旋鈕(KoD)裝置,包括:一觸控表面,包含導電材料,該觸控表面係配置成在預設情況下處於一釋放位置,且可回應被施加至該觸控表面的壓力而處於一下壓位置;以及,一推動電極墊,配置成在該釋放位置及該下壓位置中皆與一觸控螢幕裝置的一觸控感測器近接,該推動電極墊係電連接至該觸控表面的導電材料,以回應該下壓位置,而在該釋放位置中與該觸控表面的導電材料電隔離。
實例2:依據實例1之KoD裝置,進一步包括:一旋轉電極墊,配置成在該釋放位置及該下壓位置中皆與該觸控螢幕裝置的該觸控感測器近接,旋轉電極墊係在該釋放位置及該下壓位置中皆電連接至該觸控表面的導電材料。
實例3:依據實例2之KoD裝置,進一步包括:一撓性印刷電路,配置成將該推動電極墊及該旋轉電極墊電連接至該觸控表面。
實例4:依據實例2之KoD裝置,進一步包括:一印刷電路板,配置成將該推動電極墊及該旋轉電極墊電連接至該觸控表面。
實例5:依據實例2之KoD裝置,進一步包括:一折疊式撓性印刷電路,配置成將該推動電極墊及該旋轉電極墊電連接至該觸控表面。
實例6:依據實例2之KoD裝置,進一步包括:一導電包覆成型件,包括該推動電極墊及該旋轉電極墊。
實例7:依據實例1至6中任一者之KoD裝置,其中,該觸控表面的該釋放位置與該觸控表面的該下壓位置之間的距離小於一毫米(1mm)(例如,0.3-0.5mm)。
實例8:依據實例1至7中任一者之KoD裝置,其中,該觸控表面的該釋放位置與該觸控表面的該下壓位置之間的距離係在十分之三毫米(0.3 mm)與五毫米(5mm)之間。
實例9:依據實例1至8中任一者之KoD裝置,其中,該推動電極墊係配置成保持在電浮動狀態,以回應該觸控表面處於該釋放位置。
實例10:依據實例1至9中任一者之KoD裝置,進一步包括:一開關,配置成選擇性地將該推動電極墊可操作地耦接至該觸控表面的導電材料,以回應該下壓位置。
實例11:依據實例10之KoD裝置,其中,該開關包括一圓頂開關。
實例12:一種顯示器上旋鈕(KoD)裝置,包括:至少一個電極,包含導電材料,該至少一個電極係配置成與一觸控螢幕裝置的一觸控感測器近接;以及,一基座組件,配置成位於該觸控螢幕裝置的一觸控螢幕與該至少一個電極之間,該至少一個電極係配置成經由該基座組件以與該觸控感測器互動。
實例13:依據實例12之KoD裝置,其中,該基座組件係配置成在該基座組件之與該至少一個電極相對的觸控感測器側上帶有黏著劑,以將該KoD裝置固定至該觸控螢幕裝置的該觸控螢幕。
實例14:依據實例13之KoD裝置,其中,該基座組件的至少實質上整個觸控感測器側係配置成帶有黏著劑。
實例15:依據實例12至14中任一者之KoD裝置,其中,該基座組件配置成至少部分地覆蓋該KoD裝置之包括該至少一個電極的一端。
實例16:依據實例12至15中任一者之KoD裝置,其中,該基座組件的厚度大約為0.5毫米(0.5mm)。
實例17:依據實例12至16中任一者之KoD裝置,其中,該基座組件包括朝該KoD裝置的一導電蓋延伸之一個或多個側壁。
實例18:依據實例17之KoD裝置,進一步包括:一個或多個密封件,位於該基座組件的該一個或多個側壁與該KoD裝置的該導電蓋之間。
實例19:依據實例12至18中任一者之KoD裝置,其中,該至少一個電極包括一推動電極墊,其係配置成與該觸控感測器互動,以回應使用者壓下該KoD裝置的該導電蓋。
實例20:依據實例12至19中任一者之KoD裝置,其中,該至少一個電極包括一旋轉電極墊,其係配置成在該觸控感測器的近接範圍內旋轉,以回應使用者旋轉該KoD裝置的該導電蓋。
實例21:一種車輛,包括一KoD系統,其係包括有依據實例12至20中任一者之觸控螢幕裝置及KoD裝置。
實例22:一種顯示器上旋鈕(KoD)裝置,包括:至少一個電極,包含導電材料,該至少一個電極係配置成與一觸控螢幕裝置的一觸控螢幕近接;以及,一基座組件,配置成位於該觸控螢幕裝置的該觸控螢幕與該至少一個電極之間,該至少一個電極係配置成經由該基座組件以與該觸控螢幕裝置的該觸控螢幕近接。
實例23:依據實例22之KoD裝置,進一步包括:一黏著劑,設在該基座組件之與該至少一個電極相對立的面上,以將此KoD裝置固定至該觸控螢幕裝置的該觸控螢幕。
實例24:依據實例23之KoD裝置,其中,該黏著劑係被施加至該基座組件之與該至少一個電極相對立的至少實質上整個面,使得該黏著劑與該基座組件之與該至少一個電極相對立的整個面具有相同的尺寸。
實例25:依據實例22至24中任一者之KoD裝置,其中,該基座組件係配置成至少部分地覆蓋該KoD裝置的一端。
實例26:依據實例22至25中任一者之KoD裝置,其中,該基座組件呈現0.5毫米或更小的厚度。
實例27:依據實例22至26中任一者之KoD裝置,其中,該基座組件包括朝該KoD裝置的一導電蓋延伸之一個或多個側壁。
實例28:依據實例27之KoD裝置,進一步包括:一個或多個密封件,位於該基座組件的該一個或多個側壁與該KoD裝置的該導電蓋之間。
實例29:依據實例22至28中任一者之KoD裝置,其中,該至少一個電極包括一推動電極墊,其係配置成與該觸控感測器互動,以回應壓下該KoD裝置的一導電蓋。
實例30:依據實例22至29中任一者之KoD裝置,其中,該至少一個電極包括一旋轉電極墊,其係配置成在該觸控感測器的近接範圍內旋轉,以回應該KoD裝置的該導電蓋之旋轉。
實例31:依據實例22至30中任一者之KoD裝置,進一步包括:一內部殼體,耦接至該至少一個電極;以及,一軸承,耦接至該內部殼體,其中,該基座組件包括一柱桿,其係耦接至該軸承,以使該內部殼體及該至少一個電極能夠繞著該柱桿旋轉。
實例32:依據實例31之KoD裝置,其中,該基座組件包括止動件,並且,該內部殼體包括一個或多個止動致動器,以對該內部殼體繞著該柱桿的旋轉提供機械阻力。
實例33:一種顯示器上旋鈕(KoD)系統,包括:一觸控螢幕裝置,包括一觸控感測器及一觸控螢幕;以及,一KoD裝置,其包括:一基座組件,其係固定至該觸控螢幕裝置的該觸控螢幕;以及,一個或多個電極,其係經由該基座組件以與該觸控螢幕裝置的該觸控感測器近接。
實例34:依據實例33之KoD系統,其中,該基座組件包括從其延伸的一柱桿;以及,該KoD裝置進一步包括一內部殼體,其係耦接至該一個或多個電極,該基座組件係配置成至少部分地容納該內部殼體,該內部殼體及該一個或多個電極係配置成繞著該基座組件的該柱桿旋轉。
實例35:依據實例33及34中任一者之KoD系統,其中,該觸控螢幕裝置進一步包括一控制電路,其係配置成控制該觸控螢幕裝置,以顯示複數個不同的圖形使用者介面,而該KoD裝置係配置成與該等圖形使用者介面互動。
實例36:依據實例33至35中任一者之KoD系統,其中,該基座組件使用一黏著劑以固定至該觸控螢幕。
實例37:依據實例36之KoD系統,其中,該黏著劑至少實質上橫跨該基座組件之面向該觸控螢幕的整個表面。
實例38:依據實例33至37中任一者之KoD系統,其中,該KoD裝置進一步包括一觸控表面,其係電連接至該一個或多個電極的一推動電極墊,以回應該KoD裝置的一第一位置,而該觸控表面係與該推動電極墊電隔離,以回應該KoD裝置的一第二位置。
實例39:依據實例38之KoD系統,其中,該一個或多個電極包括一旋轉電極墊,其係配置成電連接至該KoD裝置的一觸控表面,而無關於該KoD裝置的該第一位置及該KoD裝置的該第二位置。
實例39A:依據實例33至39中任一者之KoD系統,其中,該一個或多個電極包括一旋轉電極墊,其係配置成電連接至該KoD裝置的一觸控表面,而無關於該KoD裝置的一下壓位置及該KoD裝置的一釋放位置。
實例40:一種組裝顯示器上旋鈕(KoD)系統之方法,此方法包括:將黏著劑施加至一KoD裝置的一基座組件,該基座組件係至少部分地容納一個或多個電極;以及,將該KoD裝置固定至一觸控螢幕裝置的一觸控螢幕,而該基座組件係位於該一個或多個電極與該觸控螢幕之間,而且該一個或多個電極係定位成經由該基座組件以與該觸控螢幕裝置的觸控感測器近接。
實例41:依據實例40之方法,其中,將該黏著劑施加至該基座組件的步驟係包括:將該黏著劑施加至該基座組件之配置成面向該觸控螢幕的實質上整個表面。
實例41A:依據實例40之方法,其中,該一個或多個電極係定位成與該觸控螢幕裝置的觸控感測器相距固定距離。
實例42:一種顯示器上旋鈕(KoD)裝置,包括:一觸控表面,包含導電材料,該觸控表面係配置成定位在一釋放位置及一下壓位置;以及,一推動電極墊,配置成在該釋放位置及該下壓位置中皆與一觸控螢幕裝置的一觸控感測器近接,該推動電極墊係電連接至該觸控表面的導電材料,以回應該下壓位置及該釋放位置中之一者,而在該下壓位置及該釋放位置中之另一者中,係與該觸控表面的導電材料電隔離。
實例42A:依據實例42之KoD裝置,其中,該推動電極墊係電連接至該觸控表面的導電材料,以回應該下壓位置,而在該釋放位置中,係與該觸控表面的導電材料電隔離。
實例43:依據實例42之KoD裝置,進一步包括:一旋轉電極墊,配置成在該釋放位置及該下壓位置中皆與該觸控螢幕裝置的該觸控感測器近接,該旋轉電極墊係在該釋放位置及該下壓位置中皆電連接至該觸控表面的導電材料。
實例44:依據實例43之KoD裝置,進一步包括:一撓性印刷電路,配置成將該推動電極墊及該旋轉電極墊電連接至該觸控表面,以回應該下壓位置及該釋放位置中之一者。
實例45:依據實例43之KoD裝置,進一步包括:一印刷電路板,配置成將該推動電極墊及該旋轉電極墊電連接至該觸控表面,以回應該下壓位置及該釋放位置中之一者。
實例46:依據實例43之KoD裝置,進一步包括:一折疊式撓性印刷電路,配置成將該推動電極墊及該旋轉電極墊電連接至該觸控表面,以回應該下壓位置及該釋放位置中之一者。
實例47:依據實例43之KoD裝置,進一步包括:一導電包覆成型件,包括有該推動電極墊及該旋轉電極墊。
實例48:依據實例43至47中任一者之KoD裝置,進一步包括:一轂,配置成固定至一觸控螢幕裝置的一觸控螢幕,該旋轉電極墊係配置成繞著該轂旋轉。
實例49:依據實例48之KoD裝置,進一步包括:多個止動致動器,機械地耦接至該旋轉電極墊,其中,該轂包括多個止動件,其係配置成對該等止動致動器提供機械阻力,以回應該等止動致動器繞著該轂的旋轉。
實例50:依據實例42至49中任一者之KoD裝置,其中,該觸控表面的該釋放位置與該觸控表面的該下壓位置之間的距離小於一毫米(1mm)(例如,0.3-0.5mm)。
實例51:依據實例42至50中任一者之KoD裝置,其中,該觸控表面的該釋放位置與該觸控表面的該下壓位置之間的距離係在0.3毫米與0.5毫米之間(0.3-0.5mm)。
實例52:依據實例42至51中任一者之KoD裝置,其中,該推動電極墊係配置成保持在電浮動狀態,以回應該觸控表面處於該釋放位置。
實例53:依據實例42至52中任一者之KoD裝置,進一步包括:一開關,配置成選擇性地將該推動電極墊可操作地耦接至該觸控表面的導電材料,以回應該下壓位置。
實例54:依據實例53之KoD裝置,其中,該開關包括一圓頂開關。
實例55:一種操作顯示器上旋鈕(KoD)裝置之方法,此方法包括:將一KoD裝置的一觸控表面電連接至一旋轉電極墊,而無關於該KoD裝置的一下壓位置或該KoD裝置的一釋放位置;將該觸控表面電連接至該KoD裝置的一推動電極墊,以回應該KoD裝置的該下壓位置;以及,使該觸控表面與該KoD裝置的該推動電極墊電隔離,以回應該KoD裝置的該釋放位置。
實例56:依據實例55之方法,進一步包括:使該推動電極墊及該旋轉電極墊與一觸控螢幕裝置的一觸控螢幕保持固定距離,而無關於該KoD裝置的該下壓位置及該釋放位置。
實例57:依據實例55及56中任一者之方法,其中,回應該下壓位置而將該觸控表面電連接至該推動電極墊的操作係包括:使一圓頂開關接觸一推動接觸件,以回應將該圓頂開關下壓至該推動接觸件,該圓頂開關係電連接至該觸控表面,該推動接觸件係電連接至該推動電極墊。
實例58:依據實例55至57中任一者之方法,其中,回應該釋放位置而使該觸控表面與該推動電極墊電隔離的操作係包括:使一推動接觸件與一圓頂開關電隔離,該圓頂開關係電連接至該觸控表面,該推動接觸件係電連接至該推動電極墊。
實例59:一種顯示器上旋鈕(KoD)系統,包括:一觸控螢幕裝置,包括一觸控螢幕及一觸控感測器;以及,一KoD裝置,固定至該觸控螢幕,而該KoD裝置包括:一觸控表面;以及,一推動電極墊及一旋轉電極墊,配置成與該觸控螢幕保持固定距離,而無關於該KoD裝置的一下壓位置及一釋放位置。
實例60:依據實例59之KoD系統,其中,該KoD裝置進一步包括一轂,其係固定至該觸控螢幕,而其中,該旋轉電極墊係配置成繞著該轂旋轉,以回應該KoD裝置的旋轉。
實例61:依據實例59及60中任一者之KoD系統,其中,該旋轉電極墊係電連接至該觸控表面,而無關於該KoD裝置的該下壓位置及該釋放位置,且其中,該推動電極墊係電連接至該觸控表面,以回應該下壓位置,而係與該觸控表面電隔離,以回應該釋放位置。
結論:如本發明所使用,術語「模組」或「組件」可以意指配置成執行模組或組件的動作之特定硬體實施方式,及/或可儲存在計算系統的一般用途硬體(例如,電腦可讀取媒體、處理裝置等)上及/或由其執行之軟體物件或軟體常式。在一些具體例中,本發明所述之不同組件、模組、引擎及服務可以被實施為在計算系統上執行之物件或過程(例如,分別的線程)。雖然本發明所述之一些系統及方法通常被描述為以軟體(儲存在一般用途硬體上及/或由一般用途硬體執行)來實施,但是,特定硬體實施方式或軟體與特定硬體實施方式的組合亦是可能的且可以預期的。
如本發明所使用,關於複數個元件的術語「組合」可以包括所有元件的組合,或一些元件的各種不同次組合中之任何一個次組合。例如,片語「A、B、C、D或其組合」可以意指A、B、C或D中之任何一個;A、B、C及D各自的組合;A、B、C或D的任何次組合,例如,A、B及C;A、B及D;A、C及D;B、C及D;A及B;A及C;A及D;B及C;B及D;或C及D。
在本發明中且特別是在所附申請專利範圍請求項(例如,所附申請專利範圍請求項的主體)中使用的術語通常意旨作為「開放」術語(例如,術語「包括」應該被解釋為「包括但不限於」,術語「具有」應該被解釋為「至少具有」等)。
此外,如果意欲引入特定數量的申請專利範圍敘述,則將在申請專利範圍請求項中明確地陳述這種意圖,並且在沒有這種敘述的情況下,不存在這種意圖。例如,為了幫助理解,下面所附申請專利範圍請求項可以包含引入性片語「至少一個」及「一個或多個」的使用,以引入申請專利範圍敘述。然而,即使當同一個申請專利範圍請求項包括引入性片語「一個或多個」或「至少一個」及諸如「一個」的不定冠詞(例如,「一個」應該被解釋為表示「至少一個」或「一個或多個」)時,使用這樣的片語不應該被解讀為暗示由不定冠詞「一個」引入的申請專利範圍敘述將任何包含這樣引入的申請專利範圍敘述之特定申請專利範圍請求項限制為僅包含一個這樣的敘述之具體例;對於用於引入申請專利範圍敘述之定冠詞的使用亦是如此。
此外,即使明確地陳述所引入之特定數量的申請專利範圍敘述,熟悉該項技藝者將認識到,這樣的敘述應該被解釋為至少表示所敘述的數量(例如,在沒有其它修飾語的情況下,「兩個的敘述」之無修飾敘述表示至少兩個的敘述或者兩個或更多個的敘述)。再者,在使用類似於「A、B及C等中之至少一個」或「A、B及C等中之一個或多個」的慣例之那些實例中,通常這樣的結構意欲單獨包括A,單獨包括B,單獨包括C,一起包括A及B,一起包括A及C,一起包括B及C,或者一起包括A,B及C等。
另外,無論在說明書、申請專利範圍請求項或附圖中呈現兩個或更多個替代術語的任何歧義詞或片語,都應該被理解為考慮包括術語中之一個、任一個術語或兩個術語的可能性。例如,片語「A或B」應該被理解為包括「A」或「B」或「A及B」的可能性。
雖然在此已經描述關於某些說明具體例之本發明,但是所屬技術領域中具通常知識者將認識並理解,本發明並非侷限於此。而是,可以在不脫離如其後所要請求保護之本發明的範圍及其合法均等物的情況下,對所說明及描述的具體例進行許多的添加、刪除及修改。此外,來自一個具體例的特徵可以與另一具體例的特徵組合,同時仍然包含在本發明人所預期之發明的範圍內。
相關申請案之對照參考資料:本專利申請案主張2019年8月15日提出之發明名稱為「使用觸覺圓頂開關推動的顯示器上旋鈕以及相關系統、方法及裝置」的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2/887,657號以及2019年9月17日提出之發明名稱為「具有內部電極的顯示器上旋鈕」的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2/901,383號之申請日的優先權;在此以引用參照方式將其全部揭露內容併入本文。
100:顯示器上旋鈕(KoD)系統 102:顯示器上旋鈕(KoD) 104:觸控螢幕裝置 106:觸控感測器 108:控制電路 110:推動電極墊 112:旋轉電極墊 114:開關 116:觸控表面 118:近接 120:觸控螢幕 200:扁平電路 202:推動電極墊 204:旋轉電極墊 206:觸覺圓頂開關 208:印刷電路板(PCB) 210:圓頂開關墊 212:觸控表面 214:接觸墊 300:KoD 302:圓頂開關 304:觸控表面 306:(KoD)主體 308:推動接觸走線 310:推動電極墊 312:旋轉電極墊 314:圓頂開關墊 316:旋轉走線 402:導電結構 404:導電結構 406:推動接觸件 408:(KoD)凹口 410:(KoD)中心軸線 412:(KoD/電極墊)旋轉(方向/操作) 700:KoD系統 702:觸控螢幕 706:(KoD)旋轉(方向/操作) 802:旋轉環 804:手指 806:觸控螢幕裝置 808:釋放位置 902:推動環 904:下壓位置 906:(施加)壓力 1000:撓性印刷電路(FPC) 1006:中心孔 1008:圓頂開關接觸件 1010:推動電極墊 1012:旋轉電極墊 1014:下壓接觸件 1100:KoD 1102:觸控表面 1104:圓頂開關 1106:中心固定栓 1108:致動器 1110:(KoD)主體 1112:(KoD)中心軸線 1208:(KoD)部分 1210:旋轉電極墊 1212:推動電極墊 1214:(底部)PCB 1216:止動致動器 1218:(頂部)PCB 1220:推動接觸件 1222:圓頂開關墊 1224:推動接觸走線 1226:旋轉走線 1228:圓頂開關 1300:(雙PCB)KoD 1304:墊子 1306:觸控蓋 1308:觸控蓋 1310:轂 1312:止動件 1314:觸控表面 1316:黏著劑 1318:(觸控蓋)側面 1320:夾子 1322:通道 1324:觸控表面 1330:鎖定特徵件 1400:(雙PCB)KoD 1600:(射出成型)KoD 1602:包覆成型件 1604:(KoD)基材 1606:止動致動器 1608:圓頂開關 1610:轂 1612:止動件 1614:墊子 1616:觸控蓋 1618:觸控表面 1620:推動接觸件 1622:圓頂開關墊 1624:推動電極墊 1626:旋轉電極墊 1628:黏著劑 1806:包覆成型結構 1808:觸控蓋 1810:觸控表面 1812:推動電極墊 1814:旋轉電極墊 1816:轂 1912:蓋夾 1914:止動致動器 1916:包覆成型件 1918:(KoD/包覆成型結構)基材 1920:推動接觸件 1922:圓頂開關墊 2000:KoD 2002:黏著劑 2004:圓頂開關 2006:止動件 2200:(操作KoD裝置)方法 2202:(手指電連接旋轉電極墊)操作 2204:(手指電連接推動電極墊)操作 2206:(手指隔離於推動電極墊)操作 2208:(推動電極墊與觸控螢幕保持固定距離)操作 2300:KoD系統 2302:KoD裝置 2304:觸控螢幕裝置 2306:觸控感測器 2308:控制電路 2310:推動電極墊 2312:旋轉電極墊 2314:開關 2316:觸控表面 2318:基座組件 2320:觸控螢幕 2322:近接(部位) 2500:KoD裝置 2502:觸控表面 2504:基座組件 2506:(基座組件)面 2602:導電裝飾環 2604:環形黏著劑 2606:導電蓋 2608:圓頂開關 2610:(圓頂)PCB 2612:星形鎖定護圈 2614:軸承 2616:連接彈簧 2618:止動球 2620:(電極)PCB 2622:止動彈簧 2624:黏著劑 2626:內部殼體 2628:止動件 2630:柱桿 2806:密封件 2808:夾子 2810:(基座組件)厚度 2812:側壁 3002:KoD系統 3008:觸控螢幕裝置 3010:觸控螢幕 3012:手指 3014:(偵測)環 3016:近接(部位) 3018:(導電蓋)旋轉(方向/操作) 3100:(組裝KoD系統)方法 3102:(施加黏著劑)操作 3104:(固定KoD裝置)操作 3200:計算裝置 3202:處理器 3204:儲存器
圖1係一些具體例之KoD系統之第一具體例之方塊圖。 圖2係一些具體例之KoD之扁平電路之實例之底視圖。 圖3A係一些具體例之KoD之頂部透視立體圖。 圖3B係圖3A之KoD之底視圖。 圖3C係圖3A及圖3B之KoD之底部透視立體圖。 圖4係一些具體例之KoD系統中圖3A、圖3B及圖3C之KoD之透視立體圖。 圖5係在KoD處於釋放位置情況下包括圖3A、圖3B、圖3C及圖4之KoD的KoD系統之透視立體圖。 圖6係在KoD處於下壓位置情況下圖4及圖5之KoD系統之透視立體圖。 圖7係一些具體例之KoD之扁平撓性印刷電路之實例之底視圖。 圖8係包括圖7之FPC的KoD之實例之剖面圖。 圖9A至9C係一些具體例之雙PCB的KoD之一部分之一組視圖。 圖10係一些具體例之包括圖9A至9C之部分的雙PCB的KoD之剖面圖。 圖11A係一些具體例之包括圖9A至9C之部分的另一個雙PCB的KoD之剖面圖。 圖11B係圖11A之KoD之實例之分解圖。 圖11C至11H係圖11A之KoD之各種視圖。 圖12係一些具體例之射出成型KoD之剖面圖。 圖13A及圖13B係圖12之KoD之基材及包覆成型件之實例之各別的視圖。 圖14A及圖14B係一些具體例之另一個KoD之視圖。 圖15A至15C係圖14A及14B之KoD之包覆成型結構之實例之視圖。 圖16係圖15A至15C之包覆成型結構之包覆成型件之側面透視立體圖。 圖17係圖15A至15C之包覆成型結構之基材之頂部透視立體圖。 圖18A至18F係圖14A及14B之KoD之視圖。 圖19係說明一些具體例之操作KoD裝置的方法之流程圖。 圖20係一些具體例之KoD系統之第二具體例之方塊圖。 圖21A至21J係圖20之KoD裝置之實例的KoD裝置之視圖。 圖22A及22B係類似於圖20之KoD系統的KoD系統之視圖。 圖23係說明一些具體例之組裝KoD系統的方法之流程圖。 圖24係可以在一些具體例中使用的計算裝置之方塊圖。
100:顯示器上旋鈕(KoD)系統
102:顯示器上旋鈕(KoD)
104:觸控螢幕裝置
106:觸控感測器
108:控制電路
110:推動電極墊
112:旋轉電極墊
114:開關
116:觸控表面
118:近接
120:觸控螢幕

Claims (17)

  1. 一種顯示器上旋鈕(KoD)裝置,包括:一觸控表面,包含導電材料,該觸控表面係配置成定位在一釋放位置及一下壓位置;一圓頂開關;一圓頂開關墊,在其上安裝有該圓頂開關;一推動電極墊,在該釋放位置及該下壓位置中皆與一觸控螢幕裝置的一觸控感測器近接,該推動電極墊係經由該圓頂開關電連接至該觸控表面的導電材料,以回應該下壓位置及該釋放位置中之一者,而在該下壓位置及該釋放位置中之另一者中,係與該觸控表面的導電材料電隔離;以及一旋轉電極墊,在該釋放位置及該下壓位置中皆與該觸控螢幕裝置的該觸控感測器近接,該旋轉電極墊係在該釋放位置及該下壓位置中皆經由該圓頂開關及該圓頂開關墊電連接至該觸控表面的該導電材料。
  2. 如請求項1之KoD裝置,其中,該推動電極墊係經由該圓頂開關電連接至該觸控表面的導電材料,以回應該下壓位置,而在該釋放位置中,係與該觸控表面的導電材料電隔離。
  3. 如請求項1之KoD裝置,其中進一步包括:一推動接觸件,電連接至該推動電極墊,該推動接觸件電連接至該圓頂開關,以回應該下壓位置。
  4. 如請求項3之KoD裝置,其中進一步包括:一印刷電路板,包含該推動電極墊及該旋轉電極墊。
  5. 如請求項4之KoD裝置,其中該印刷電路板係一折疊式撓性印刷電路,進一步包含該圓頂開關墊及該推動接觸件。
  6. 如請求項1之KoD裝置,其中進一步包括:一導電包覆成型件,包括該推動電極墊及該旋轉電極墊。
  7. 如請求項1之KoD裝置,其中進一步包括一轂,配置成固定至該觸控螢幕裝置的一觸控螢幕,該旋轉電極墊係配置成繞著一轂而旋轉。
  8. 如請求項7之KoD裝置,其中進一步包括:多個止動致動器,機械地耦接至該旋轉電極墊,而其中,該轂包括多個止動件,其係配置成對該等止動致動器提供機械阻力,以回應該等止動致動器繞著該轂的旋轉。
  9. 如請求項3之KoD裝置,其中進一步包括:一觸控蓋,包含該觸控表面;一墊子,配置成為回應該觸控蓋的按壓而壓縮以在該下壓位置中定位該觸控表面。
  10. 如請求項9之KoD裝置,其中,該觸控蓋包含夾子,用以將該觸控蓋固定到包括該圓頂開關墊及該推動接觸件的一印刷電路板。
  11. 一種操作顯示器上旋鈕(KoD)裝置之方法,此方法包括: 將一KoD裝置的一觸控表面經由一圓頂開關電連接至一旋轉電極墊,而無關於該KoD裝置的一下壓位置或該KoD裝置的一釋放位置,該圓頂開關安裝至電連接至該旋轉電極墊的一圓頂開關墊;將該觸控表面經由該圓頂開關及在該圓頂開關下方的一推動接觸件電連接至一推動電極墊,以回應該KoD裝置的該下壓位置,該推動接觸件電連接至該推動電極墊;以及使該觸控表面與該推動電極墊電隔離,以回應該KoD裝置的該釋放位置。
  12. 如請求項11之方法,其中進一步包括:使該推動電極墊及該旋轉電極墊與一觸控螢幕裝置的一觸控螢幕保持固定距離,而無關於該KoD裝置的該下壓位置及該釋放位置。
  13. 如請求項11之方法,其中,回應該下壓位置而將該觸控表面電連接至該推動電極墊的操作係包括:使該圓頂開關接觸該推動接觸件,以回應將該圓頂開關下壓至該推動接觸件,而該圓頂開關係電連接至該觸控表面。
  14. 如請求項11之方法,其中,回應該釋放位置而使該觸控表面與該推動電極墊電隔離的操作係包括:使該推動接觸件與該圓頂開關電隔離,而該圓頂開關係電連接至該觸控表面。
  15. 一種顯示器上旋鈕(KoD)系統,包括:一觸控螢幕裝置,包括一觸控螢幕及一觸控感測器;以及一KoD裝置,固定至該觸控螢幕,而該KoD裝置係包括:一觸控表面,包括導電材料; 一圓頂開關;一圓頂開關墊,在其上安裝有圓頂開關;一推動電極墊,用以與該觸控螢幕保持固定距離,而無關於該KoD裝置的一下壓位置及一釋放位置,該推動電極墊係經由該圓頂開關電連接至該觸控表面的該導電材料以回應該下壓位置,該推動電極墊係在該釋放位置中與該觸控表面的該導電材料電隔離;以及一旋轉電極墊,與該觸控螢幕保持一固定距離,而無關於該KoD裝置的該下壓位置及該釋放位置,該旋轉電極墊係在該釋放位置及該下壓位置中皆經由該圓頂開關及該圓頂開關墊電連接至該觸控表面的該導電材料。
  16. 如請求項15之KoD系統,其中,該KoD裝置進一步包括一轂,其係固定至該觸控螢幕,而其中,該旋轉電極墊係配置成繞著該轂旋轉,以回應該KoD裝置的旋轉。
  17. 如請求項15之KoD系統,其中,該KoD裝置包括:一推動接觸件,電連接至該推動電極墊,該推動接觸件電連接至該圓頂開關,以回應該下壓位置。
TW109127644A 2019-08-15 2020-08-14 顯示器上旋鈕裝置以及相關的系統、方法及裝置 TWI85178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962887657P 2019-08-15 2019-08-15
US62/887,657 2019-08-15
US201962901383P 2019-09-17 2019-09-17
US62/901,383 2019-09-1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15535A TW202115535A (zh) 2021-04-16
TWI851787B true TWI851787B (zh) 2024-08-11

Family

ID=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220779A1 (en) 2012-02-28 2013-08-29 Grayhill, Inc. Rotary pushbutton and touchpad device and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rotary movement, axial displacement and touchpad gestures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220779A1 (en) 2012-02-28 2013-08-29 Grayhill, Inc. Rotary pushbutton and touchpad device and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rotary movement, axial displacement and touchpad gestures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258519B (zh) 显示器上旋钮设备以及相关系统、方法和设备
JP7560515B2 (ja) 自動車用の操作装置
CN102378955B (zh) 检测弯曲表面上的触摸
AU2010260482B2 (en) Detecting touch on a curved surface
US20110001704A1 (en) Capacitive mouse
US20010013855A1 (en) Resistive and capacitive touchpad
CN105474148A (zh) 静电电容型输入装置
TWI851787B (zh) 顯示器上旋鈕裝置以及相關的系統、方法及裝置
US20210173542A1 (en) Base assemblies having conductive pads for knob on display devices and related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JP4426209B2 (ja) スライド入力キー
US20080018622A1 (en) Information inputting device and inputting method therefor
JP2024511257A (ja) 周辺入力装置モジュール
WO2024054246A1 (en) Computer gaming device with docking features
AU3893301A (en) A programmable user input de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