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43965B - 透鏡組合 - Google Patents

透鏡組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43965B
TWI843965B TW110134834A TW110134834A TWI843965B TW I843965 B TWI843965 B TW I843965B TW 110134834 A TW110134834 A TW 110134834A TW 110134834 A TW110134834 A TW 110134834A TW I843965 B TWI843965 B TW I84396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linear portion
cut
optical axis
barre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348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40208A (zh
Inventor
梁召渼
許宰赫
金炳賢
李知秀
Original Assignee
南韓商三星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21004415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2651831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南韓商三星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南韓商三星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402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402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439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43965B/zh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透鏡組合,包含:第一D切口透鏡;以及鏡筒,圍繞第一D切口透鏡的側表面的一部分。第一D切口透鏡的側表面包含線性部分,且鏡筒經組態以在垂直於光軸的方向上暴露第一D切口透鏡的線性部分的至少一部分。

Description

透鏡組合
以下描述是關於一種透鏡組合,且更特定言之,是關於一種透鏡及容納透鏡的筒的結構,其可增加透鏡組合的光學效能。
相關申請案的交叉參考
本申請案主張2021年4月5日在韓國智慧財產局(Korean Intellectual Property Office)申請的韓國專利申請案第10-2021-0044155號的優先權權益,所述申請案的全部揭露內容出於所有目的以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
攝影機可採用提供高放大率影像的D切口透鏡。D切口透鏡為具有將圓形透鏡的一部分切割成直線的形狀的透鏡。在此類D切口透鏡的情況下,展現光學效能的部分的面積小於圓形透鏡的面積,且光學效能(例如,解析度、F/no等)可能相對較低。另外,由於D切口透鏡具有不對稱形狀,因此與圓形透鏡相比,D切口透鏡難以製造。
提供此發明內容來以簡化的形式引入下文在實施方式中進一步描述的概念選擇。此發明內容不欲識別所主張主題的關鍵 特徵或基本特徵,亦不欲在判定所主張主題的範疇中用作輔助。
在一個通用態樣中,透鏡組合包含:第一D切口透鏡;以及鏡筒,圍繞第一D切口透鏡的側表面的一部分。第一D切口透鏡的側表面包含線性部分,且鏡筒經組態以在垂直於光軸的方向上暴露第一D切口透鏡的線性部分的至少一部分。
鏡筒可包含對應於線性部分的開口,且線性部分可經由開口暴露。
線性部分可在垂直於光軸的第一方向上延伸,且開口經組態以在垂直於光軸及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暴露線性部分。
第一D切口透鏡可延伸至開口的內部。
線性部分可位於開口內部。
鏡筒可在平行於光軸的方向上具有第一長度,且開口可在平行於光軸的方向上具有第二長度。第二長度與第一長度的比可大於或等於0.1且小於或等於0.5。
在垂直於光軸的方向上的D切口透鏡的視圖中,線性部分可包含朝向像側表面延伸的第一區段及自第一區段的末端朝向像側表面延伸的第二區段,第一區段可經由開口在垂直於光軸的方向上暴露,且第二區段可由鏡筒覆蓋。
第一區段可包含第一傾斜表面,第二區段可包含第二傾斜表面,且第一傾斜表面可比第二傾斜表面更陡峭地朝向光軸彙聚。
第一傾斜表面可相對於光軸具有第一角度,且第二傾斜表面可相對於光軸具有小於第一角度的第二角度。
開口可在平行於光軸的方向上打開。
開口可具有位於鏡筒的內部部分處的孔形狀。
自光軸至線性部分的高度可小於自光軸至鏡筒的外表面的高度。
線性部分可包含彼此平行延伸的第一線性部分及第二線性部分。第一線性部分及第二線性部分可在鏡筒的厚度方向上彼此間隔開,且第一線性部分與第二線性部分之間的距離可小於鏡筒的厚度。
透鏡組合可更包含鄰近於第一D切口透鏡安置的第二D切口透鏡。第二D切口透鏡可包含形成於第二D切口透鏡的側表面中的另一線性部分。鏡筒可經組態以在垂直於光軸的方向上暴露另一線性部分的至少一部分。
第一D切口透鏡的較短軸長度與第一D切口透鏡的較長軸長度的比可大於或等於0.5且小於或等於0.8。
鏡筒可包含界定鏡筒的側表面中的開口的邊緣,且線性部分可位於由邊緣圍繞的空間中。
整個線性部分可位於由邊緣圍繞的空間中。
在另一通用態樣中,透鏡組合包含:透鏡,包含側表面,側表面具有弧形部分及橫向延伸至弧形部分的線性部分;以及鏡筒,圍繞透鏡的側表面的一部分。開口形成於鏡筒的側壁中,且經組態以在垂直於光軸的方向上暴露線性部分的至少一部分。
線性部分可安置於側壁的內表面與側壁的外表面之間的位置處。
開口可形成於鏡筒的末端部分中。
其他特徵及態樣自以下詳細描述、圖式以及申請專利範 圍將顯而易見。
1、1':透鏡組合
100:鏡筒
100a:前表面
110:平板部分
111:外表面
112、161:內表面
120:圓柱形部分
130、160:開口
131:邊緣
210:第一D切口透鏡
211、221:線性部分
212、222:弧形部分
220:第二D切口透鏡
223:第一傾斜表面
224:第二傾斜表面
230:D切口透鏡
a:較長軸長度
b:較短軸長度
C1:第一長度
C2:第二長度
d1、d2、d3、d4:距離
I-I'、II-II':線
O:光軸
t1:第一區段
t2:第二區段
W:寬度
X、Y、Z:方向
θ1:第一角度
θ2:第二角度
圖1為根據實施例的透鏡組合的透視圖。
圖2為根據實施例的在平行於光軸的方向上截取的D切口透鏡的視圖。
圖3為沿著圖1的線I-I'截取的橫截面圖。
圖4為沿著圖1的線II-II'截取的橫截面圖。
圖5為根據實施例的開口位於鏡筒的內部部分處的透鏡組合的透視圖。
貫穿圖式及詳細描述,應將相同圖式附圖標號理解為指代相同元件、特徵以及結構。圖式可能未按比例繪製,且為了清晰、示出以及便利起見,可放大圖式中的元件的相對大小、比例以及描繪。
本文中所描述的特徵可以不同形式體現,且不應解釋為受限於本文中所描述的實例。實情為,僅提供本文中所描述的實例以示出實施本文中所描述的方法、設備及/或系統的許多可能方式中的在理解本申請案的揭露內容之後將顯而易見的一些方式。
貫穿本說明書,當諸如層、區或基底的元件描述為「在」另一元件「上」、「連接至」另一元件或「耦接至」另一元件時,所述元件可直接「在」另一元件「上」、「連接至」另一元件或「耦接 至」另一元件,或其間可介入一或多個其他元件。相反,當元件描述為「直接在」另一元件「上」、「直接連接至」另一元件或「直接耦接至」另一元件時,其間可不介入其他元件。
如本文中所使用,術語「及/或」包含相關聯所列項中的任何兩者或大於兩者中的任一者及任何組合;同樣地,「......中的至少一者」包含相關聯所列項中的任何兩者或大於兩者中的任一者及任何組合。
儘管在本文中可使用諸如「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的術語來描述各種部件、組件、區、層或區段,但此等構件、組件、區、層或區段並非限於此等術語。實情為,這些術語僅用於區分一個部件、組件、區、層或區段與另一部件、組件、區、層或區段。因此,在不脫離實例的教示的情況下,本文中所描述的實例中所指代的第一部件、組件、區、層或區段亦可稱為第二部件、組件、區、層或區段。
為易於描述,可在本文中使用諸如「在......上方」、「上部」、「在......下方」、「下部」以及類似者的空間相對術語來描述如圖式中所示出的一個元件與另一元件的關係。除圖式中所描繪的定向之外,此類空間相對術語意欲涵蓋裝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定向。舉例而言,若圖式中的裝置翻轉,則描述為相對於另一元件在「上方」或「上部」處的元件將相對於另一元件在「下方」或「下部」處。因此,視裝置的空間定向而定,術語「在......上方」涵蓋上方定向及下方定向兩者。裝置亦可以其他方式定向(旋轉90度或處於其他定向),且因此相應地解釋本文中所使用的空間相對術語。
本文中所使用的術語僅用於描述各種實例,且不用於限制本揭露。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確指示,否則冠詞「一(a/an)」及「所述」意欲同樣包含複數形式。術語「包括」、「包含」以及「具有」指定存在所陳述的特徵、數值、操作、部件、元件以及/或其組合,但並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或多個其他特徵、數值、操作、構件、元件以及/或其組合。
如在理解本揭露之後將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描述的實例的特徵可以各種方式組合。此外,儘管本文中所描述的實例具有各種組態,但如在理解本揭露之後將顯而易見的,其他組態是可能的。
在本文中,應注意,關於實例(例如,關於實例可包含或實施的內容)使用術語「可」意謂存在至少一個包含或實施此特徵的實例,但所有實例不限於此。
圖1為根據實施例的透鏡組合1的透視圖。圖2為在平行於光軸的方向上的D切口透鏡的視圖。圖3為沿著圖1的線I-I'截取的橫截面圖。圖4為沿著圖1的線II-II'截取的橫截面圖。
參考圖1,在實例中,透鏡組合1包含鏡筒100及容納於鏡筒100中的D切口透鏡210及D切口透鏡220。透鏡組合1可包含兩個或多於兩個D切口透鏡210及D切口透鏡220。舉例而言,透鏡組合1可包含第一D切口透鏡210及第二D切口透鏡220。
參考圖3及圖4,示出只有第一D切口透鏡210及第二D切口透鏡220容納於鏡筒100中,但此是為了便於描述,且其他透鏡可安置於鏡筒100內部。舉例而言,額外的D切口透鏡或 圓形透鏡可位於鏡筒100中。
參考圖2,D切口透鏡210及D切口透鏡220的側表面可包含線性部分211及線性部分221以及弧形部分212及弧形部分222。線性部分211及線性部分221可為在垂直於光軸O的方向(例如,X方向)上自側面延伸的部分。弧形部分212及弧形部分222可為在相對於光軸O的圓周方向上自側面延伸的部分。
線性部分211及線性部分221可包含彼此平行延伸的兩個線性部分。舉例而言,參考圖2,兩個線性部分可在Y方向上間隔開,且可在X方向上彼此平行地延伸。弧形部分212及弧形部分222可包含面向彼此的兩個弧形部分。參考圖2,弧形部分212及弧形部分222分別包含相對於光軸O的左弧形部分及右弧形部分。
D切口透鏡210及D切口透鏡220的形狀可由較短軸長度及較長軸長度界定。參考圖2,兩個線性部分彼此面向的方向(亦即,Y軸)為較短軸,且兩個弧形部分彼此面向的方向(亦即,X軸)為較長軸。舉例而言,較短軸長度可為D切口透鏡210及D切口透鏡220在Y方向上的寬度,且較長軸長度可為D切口透鏡210及D切口透鏡220在X方向上的寬度。較短軸長度可對應於D切口透鏡210及D切口透鏡220的線性部分之間的距離。在實施例中,D切口透鏡210及D切口透鏡220的較短軸長度與較長軸長度的比可在大於或等於0.5且小於或等於0.8的範圍內。
在本文中的揭露內容中,D切口透鏡210及D切口透鏡220包含物側表面及像側表面。物側表面為相對靠近物體的表面,且像側表面為相對靠近成像平面的表面。入射於D切口透鏡210 及D切口透鏡220上的光在依序穿過物側表面及像側表面的同時被折射。
參考圖1,鏡筒100經組態以圍繞D切口透鏡210及D切口透鏡220的至少一部分。在實施例中,鏡筒100可包含平板部分110及圓柱形部分120。平板部分110安置於上D切口透鏡210及D切口透鏡220的兩側。舉例而言,平板部分110可包含兩個平板,所述兩個平板在D切口透鏡210及D切口透鏡220的+Y方向及-Y方向上彼此間隔開,且面向彼此並在XZ平面中延伸。圓柱形部分120具有在圓周方向上圍繞D切口透鏡210及D切口透鏡220的弧形部分212及弧形部分222的形狀。弧形部分212及弧形部分222由鏡筒100圍繞且未暴露於鏡筒100的外部。
參考圖1及圖3,D切口透鏡210及D切口透鏡220的線性部分211及線性部分221可暴露於鏡筒100外部。當在垂直於光軸O的方向上(例如,在Y方向上)觀察鏡筒100時,D切口透鏡210及D切口透鏡220的線性部分211及線性部分221的一部分或全部作為鏡筒100的外部可能為可見的。舉例而言,在第一D切口透鏡210中,整個線性部分211及線性部分221在Y方向上暴露,且在第二D切口透鏡220中,線性部分211及線性部分221的部分區段在Y方向上暴露。
在實施例中,鏡筒100經組態以使得D切口透鏡210及D切口透鏡220的線性部分211及線性部分221暴露於外部。舉例而言,鏡筒100的平板部分110可包含對應於D切口透鏡210及D切口透鏡220的線性部分211及線性部分221的開口130,且線性部分211及線性部分221可經由開口130暴露於鏡筒100 的外部。開口130可組態為矩形窗口。
在實施例中,開口130可具有在平行於光軸O的方向(例如,+Z方向)上打開的窗口形狀。當線性部分211及線性部分221在垂直於光軸O的第一方向(例如,X方向)上延伸時,線性部分211及線性部分221可在垂直於光軸O及第一方向兩者的方向(例如,Y方向)上暴露。
參考圖1及圖4,在實施例中,開口130可經組態以具有對應於D切口透鏡210及D切口透鏡220的線性部分211及線性部分221的寬度W。開口130的寬度W對應於D切口透鏡210及D切口透鏡220的線性部分211及線性部分221在X方向上的長度。
在實施例中,D切口透鏡210及D切口透鏡220可延伸至開口130。亦即,D切口透鏡210及D切口透鏡220的線性部分211及線性部分221可位於開口130內部。舉例而言,鏡筒100可包含界定開口130的邊緣131,且D切口透鏡210及D切口透鏡220可延伸至由邊緣131圍繞的空間。亦即,線性部分211及線性部分221的一部分或全部可位於由邊緣131圍繞的空間中。
舉例而言,參考圖3,第一D切口透鏡210的線性部分211及線性部分221與光軸O之間的距離d1可大於光軸O與平板部分110的內表面112之間的距離d3。第二D切口透鏡220的線性部分211及線性部分221與光軸O之間的距離d2可大於光軸O與平板部分110的內表面112之間的距離d3。
儘管先前技術的鏡筒經組態以使得D切口透鏡210及D切口透鏡220的所有側面被覆蓋,但本文中所揭露的實施例中的 鏡筒100經組態以使得D切口透鏡210及D切口透鏡220的線性部分211及線性部分221的至少一部分暴露。
在鏡筒100的平板部分110中無開口130的情況下,D切口透鏡210及D切口透鏡220的縮短長度受安置於D切口透鏡210及D切口透鏡220的兩側上的平板之間的間隙限制。相反,根據實施例,在平板部分110上具有開口130的情況下,D切口透鏡210及D切口透鏡220可製造成使得較短軸長度(亦即,2×d2)大於平板部分110的間隙(亦即,2×d3)。
根據實施例,D切口透鏡210及D切口透鏡220在較短軸方向上的長度可比先前技術的長度更長,且可增加在D切口透鏡210及D切口透鏡220中展現光學效能的有效表面。此可有助於改良D切口透鏡210及D切口透鏡220或採用D切口透鏡210及D切口透鏡220的透鏡組合1的光學效能。
自鏡筒100的厚度的視角看,D切口透鏡210及D切口透鏡220的有效表面可在不增加鏡筒100的厚度的情況下增加。此可促進透鏡組合1或採用透鏡組合1的裝置變薄。
另外,由於較短軸長度與較長軸長度之間的差減小,因此D切口透鏡210及D切口透鏡220的製造相對容易。亦即,容納於鏡筒100中的D切口透鏡210及D切口透鏡220可製造成相對更接近設計規格。
在實施例中,D切口透鏡210及D切口透鏡220在較短軸方向上的厚度可小於鏡筒100的厚度(b或2×d4)。因此,當鏡筒100安裝於平面上時,D切口透鏡210及D切口透鏡220可不與平面接觸。參考圖3,自光軸O至第一D切口透鏡210的線性 部分211及線性部分221的距離d1及距離d2可小於自光軸O至鏡筒100的外表面111的距離d4。此有助於防止外部衝擊力直接施加至D切口透鏡210及D切口透鏡220。然而,取決於安放有鏡筒100的物體的形狀,D切口透鏡210及D切口透鏡220的線性部分211及線性部分221可在Y方向上比鏡筒100的外表面111突出得更遠。
與不具有開口130的鏡筒相比,包含開口130的鏡筒100可具有相對較低的剛度。因此,開口130可設置至不損害鏡筒100的結構穩定性的程度。
參考圖3或圖4,開口130在-Z方向上自鏡筒100的前表面100a延伸第一長度C1,且鏡筒100具有第二長度(例如,鏡筒100的總長度)C2。在此情況下,第一長度C1與第二長度C2的比C1/C2可大於或等於0.1且小於或等於0.5。
在實施例中,鏡筒100可經組態以使D切口透鏡210及D切口透鏡220的線性部分211及線性部分221的僅一部分暴露於外部。由於開口130經組態以僅暴露D切口透鏡210及D切口透鏡220的一部分,因此開口130的面積可減小,此可使鏡筒100的剛度降低最小化。
參考圖1及圖3,在實施例中,鏡筒100經組態以使第二D切口透鏡220的線性部分211及線性部分221的僅一部分暴露於外部。第二D切口透鏡220的線性部分211及線性部分221的僅一部分暴露於鏡筒100的外部。
舉例而言,第二D切口透鏡220的線性部分211及線性部分221包含在第二D切口透鏡220的厚度方向(亦即,光軸(O) 方向或Z方向)上的第一區段t1及第二區段t2。在線性部分211及線性部分221中,比第一區段t1更靠近物側的一部分經由開口130在Y方向上暴露。線性部分211及線性部分221的第一區段t1在Y方向上經由開口130僅部分地暴露。線性部分211及線性部分221的第二區段t2由鏡筒100覆蓋且未暴露於外部。
在實施例中,線性部分211及線性部分221的第一區段t1及第二區段t2可形成為傾斜表面。舉例而言,第一區段t1可具有相對於光軸O具有第一角度θ1的第一傾斜表面223。第二區段t2可具有相對於光軸O具有第二角度θ2的第二傾斜表面224。第一角度θ1與第二角度θ2可彼此不同。在實施例中,第一傾斜表面223可比第二傾斜表面224更陡峭地朝向光軸O彙聚。亦即,第二角度θ2可小於第一角度θ1。
在實施例中,D切口透鏡210及D切口透鏡220的線性部分211及線性部分221的僅一部分暴露於鏡筒100的外部。
在容納於鏡筒100中的透鏡當中,第一D切口透鏡210及第二D切口透鏡220在圖1、圖3以及圖4中暴露於鏡筒100的外部。然而,此組態僅為實例,且在另一實施例中,僅第一D切口透鏡210可暴露於鏡筒100的外部。舉例而言,第二D切口透鏡220的線性部分211及線性部分221可能未暴露於鏡筒100的外部。
第一D切口透鏡210的線性部分211及線性部分221完全暴露於鏡筒100的外部,但在另一實施例中,僅第一D切口透鏡210的線性部分211及線性部分221的部分區段可暴露於鏡筒100的外部。舉例而言,第一D切口透鏡210可組態成與第二D 切口透鏡220相同的形狀。舉例而言,第一D切口透鏡210的線性部分211及線性部分221可包含第一傾斜表面及第二傾斜表面,第二傾斜表面可由鏡筒100覆蓋,且第一傾斜表面可暴露於鏡筒100的外部。
參考圖3,僅第二D切口透鏡220的線性部分211及線性部分221的部分區段暴露於鏡筒100的外部,但此僅為實例,且在另一實施例中,第二D切口透鏡220的整個線性部分211及線性部分221可暴露於鏡筒100的外部。
參考圖3及圖4,鏡筒100的較短軸長度(b)與較長軸長度(a)的比(b/a)可在0.5或大於0.5及0.8或小於0.8的範圍內。
圖5為開口160位於鏡筒100的內部部分處的透鏡組合1'的透視圖。
參考圖5,在實施例中,透鏡組合1'包含鏡筒100及容納於鏡筒100中的D切口透鏡230。D切口透鏡230具有與圖2中所繪示的第一D切口透鏡210及第二D切口透鏡220的形狀類似的形狀。
在實施例中,D切口透鏡230的線性部分可暴露於鏡筒100的外部。當在垂直於光軸O的方向上(例如,在Y方向上)觀察鏡筒100時,D切口透鏡230的線性部分的一部分或全部在鏡筒100的外部可能為可見的。
在實施例中,鏡筒100經組態以使D切口透鏡230的線性部分暴露於外部。舉例而言,鏡筒100可包含對應於D切口透鏡230的線性部分的開口160,且線性部分可經由開口160暴露於 鏡筒100的外部。
參考圖5,開口160可以位於鏡筒100中間的正方形孔的形式提供。舉例而言,開口160可由形成閉合環路的內表面161界定。
根據實施例的透鏡組合(例如,圖1的透鏡組合1)可包含第一D切口透鏡(例如,圖1的第一D切口透鏡210)及部分地圍繞第一D切口透鏡的側表面的鏡筒(例如,圖1的鏡筒100),其中第一D切口透鏡的側表面包含線性部分(例如,圖3的線性部分211)且鏡筒可經組態以在垂直於光軸的方向上暴露第一D切口透鏡的線性部分的至少一部分。
在實施例中,鏡筒可包含對應於線性部分的開口(例如,圖1的開口130),且線性部分可經由開口暴露。
在實施例中,線性部分可經組態以在垂直於光軸的第一方向上延伸,且線性部分可經組態以使得線性部分在垂直於光軸及第一方向兩者的第二方向上暴露。
在實施例中,第一D切口透鏡可延伸至開口的內部。
在實施例中,線性部分可位於開口內部。
在實施例中,自光軸至線性部分的高度可低於自光軸至鏡筒的外表面的高度。
在實施例中,線性部分可包含彼此平行延伸的第一線性部分及第二線性部分,第一線性部分及第二線性部分可在鏡筒的厚度方向上彼此間隔開,且第一線性部分與第二線性部分之間的距離可小於鏡筒的厚度。
在實施例中,當鏡筒在平行於光軸的方向上具有第一長 度,且開口在平行於光軸的方向上具有第二長度時,第二長度與第一長度的比可大於或等於0.1且小於或等於0.5。
在實施例中,當在垂直於光軸的方向上觀察第一D切口透鏡時,線性部分可包含朝向像側表面延伸的第一區段及自第一區段的末端朝向像側表面延伸的第二區段。第一區段可經由開口在垂直於光軸的方向上暴露,且第二區段可由鏡筒覆蓋。
在實施例中,第一區段可包含第一傾斜表面,第二區段可包含第二傾斜表面,且第一傾斜表面可比第二傾斜表面更陡峭地彙聚於光軸上。
在實施例中,第一傾斜表面可相對於光軸具有第一角度,且第二傾斜表面可具有小於第一角度的角度。
在實施例中,開口可在平行於光軸的方向上打開。
在實施例中,開口可具有位於鏡筒的內部的孔形狀。
在實施例中,透鏡組合可更包含鄰近於第一D切口透鏡的第二D切口透鏡(例如,圖1的第二D切口透鏡220),且鏡筒可經組態以在垂直於光軸的方向上暴露第二D切口透鏡的線性部分的至少一部分。
在實施例中,第一D切口透鏡的較短軸長度與其較長軸長度的比可為0.5或大於0.5及0.8或小於0.8。
根據本文中所揭露的實施例的透鏡組合可在採用D切口透鏡的同時提供相對較高的光學效能。另外,根據本文中的揭露內容,可使包含D切口透鏡的透鏡組合的厚度最小化,同時增加D切口透鏡的易於製造性或光學效能。
儘管本揭露包含特定實例,但在理解本申請案的揭露內 容之後將顯而易見的是,可在不脫離申請專利範圍及其等效物的精神及範疇的情況下在此等實例中作出形式及細節的各種改變。應僅以描述性意義而非出於限制性目的來考慮本文中所描述的實例。每一實例中的特徵或態樣的描述應視為適用於其他實例中的類似特徵或態樣。若以不同次序執行所描述技術,及/或若以不同方式組合所描述系統、架構、裝置或電路中的組件及/或用其他組件或其等效物來替換或補充,則可達成合適結果。因此,本揭露的範疇並非由實施方式所定義,而是由申請專利範圍及其等效物定義,且應將屬於申請專利範圍及其等效物的範疇內的所有變化解釋為包含於本揭露中。
1:透鏡組合
100:鏡筒
100a:前表面
120:圓柱形部分
130:開口
131:邊緣
210:第一D切口透鏡
220:第二D切口透鏡
I-I'、II-II':線
O:光軸
X、Y、Z:方向

Claims (20)

  1. 一種透鏡組合,包括:第一D切口透鏡;以及鏡筒,圍繞所述第一D切口透鏡的側表面的一部分,其中所述第一D切口透鏡的所述側表面包含線性部分,所述線性部分包含彼此平行延伸的第一線性部分及第二線性部分,且所述鏡筒經組態以在垂直於光軸的方向上暴露所述第一D切口透鏡的所述線性部分的至少一部分。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透鏡組合,其中所述鏡筒包含對應於所述線性部分的開口,且所述線性部分經由所述開口暴露。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透鏡組合,其中所述線性部分在垂直於所述光軸的第一方向上延伸,且所述開口經組態以在垂直於所述光軸及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暴露所述線性部分。
  4. 如請求項2所述的透鏡組合,其中所述第一D切口透鏡延伸至所述開口的內部。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透鏡組合,其中所述線性部分位於所述開口內部。
  6. 如請求項2所述的透鏡組合,其中所述鏡筒在平行於所述光軸的方向上具有第一長度,所述開口在平行於所述光軸的方向上具有第二長度,且所述第二長度與所述第一長度的比大於或等於0.1且小於或等於0.5。
  7. 如請求項2所述的透鏡組合,其中,在垂直於所述光軸的方向上的所述D切口透鏡的視圖中,所述線性部分包含朝向像側表面延伸的第一區段及自所述第一區段的末端朝向所述像 側表面延伸的第二區段,所述第一區段經由所述開口在垂直於所述光軸的方向上暴露,且所述第二區段由所述鏡筒覆蓋。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透鏡組合,其中所述第一區段包含第一傾斜表面,所述第二區段包含第二傾斜表面,且所述第一傾斜表面比所述第二傾斜表面更陡峭地朝向所述光軸彙聚。
  9. 如請求項8所述的透鏡組合,其中所述第一傾斜表面相對於所述光軸具有第一角度,且所述第二傾斜表面相對於所述光軸具有小於所述第一角度的第二角度。
  10. 如請求項2所述的透鏡組合,其中所述開口在平行於所述光軸的方向上打開。
  11. 如請求項2所述的透鏡組合,其中所述開口具有貫穿所述鏡筒的孔形狀。
  12. 如請求項1所述的透鏡組合,其中自所述光軸至所述線性部分的高度小於自所述光軸至所述鏡筒的外表面的高度。
  13. 如請求項1所述的透鏡組合,其中所述第一線性部分及所述第二線性部分在所述鏡筒的厚度方向上彼此間隔開,且所述第一線性部分與所述第二線性部分之間的距離小於所述鏡筒的厚度。
  14. 如請求項1所述的透鏡組合,更包括鄰近於所述第一D切口透鏡安置的第二D切口透鏡,其中所述第二D切口透鏡包含形成於所述第二D切口透鏡的側表面中的另一線性部分,且其中所述鏡筒經組態以在垂直於所述光軸的所述方向上暴露所述另一線性部分的至少一部分。
  15. 如請求項1所述的透鏡組合,其中所述第一D切口透鏡的較短軸長度與所述第一D切口透鏡的較長軸長度的比大於或等於0.5且小於或等於0.8。
  16. 如請求項1所述的透鏡組合,其中所述鏡筒包括界定所述鏡筒的側表面中的開口的邊緣,且所述線性部分位於由所述邊緣圍繞的空間中。
  17. 如請求項16所述的透鏡組合,其中整個所述線性部分位於由所述邊緣圍繞的空間中。
  18. 一種透鏡組合,包括:透鏡,包含側表面,所述側表面具有弧形部分及橫向延伸至所述弧形部分的線性部分,所述線性部分包含彼此平行延伸的第一線性部分及第二線性部分;以及鏡筒,圍繞所述透鏡的側表面的一部分,其中開口形成於所述鏡筒的側壁中,且經組態以在垂直於光軸的方向上暴露所述線性部分的至少一部分。
  19. 如請求項18所述的透鏡組合,其中所述線性部分安置於所述側壁的內表面與所述側壁的外表面之間的位置處。
  20. 如請求項18所述的透鏡組合,其中所述開口形成於所述鏡筒的末端部分中。
TW110134834A 2021-04-05 2021-09-17 透鏡組合 TWI84396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1-0044155 2021-04-05
KR1020210044155A KR102651831B1 (ko) 2021-04-05 2021-04-05 렌즈 조립체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40208A TW202240208A (zh) 2022-10-16
TWI843965B true TWI843965B (zh) 2024-06-01

Family

ID=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10072488A1 (en) 2017-12-12 2021-03-11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amera module, and lens assembly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10072488A1 (en) 2017-12-12 2021-03-11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amera module, and lens assembly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40118513A1 (en) Lens assembly
US10996420B2 (en) Lens assembly
TWI821706B (zh) 透鏡組
US20210199925A1 (en) Lens assembly
TWI794641B (zh) 相機模組
TW202405482A (zh) 稜鏡與光學成像系統
TWI843965B (zh) 透鏡組合
US11269238B2 (en) Camera module
TWI782440B (zh) 鏡頭模組以及相機模組
TWI821640B (zh) 反射構件以及包括反射構件之反射模組
TWI808615B (zh) 透鏡模組及相機模組
US11747717B2 (en) Camera module
US20220221682A1 (en) Lens assembly
TWI838101B (zh) 相機模組
TW202340757A (zh) 用於光學成像系統的稜鏡和用於光學成像的稜鏡
US10162172B2 (en) Optical lens and fixture thereof
TWI843672B (zh) 間隙物以及包括間隙物之透鏡組合
TW202401064A (zh) 透鏡組合
TWI824227B (zh) 間隙物以及包括間隙物之透鏡組合
TWM646078U (zh) 透鏡以及包括其之透鏡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