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40444B - 具有毛狀體之熱塑性樹脂片及其成形品 - Google Patents

具有毛狀體之熱塑性樹脂片及其成形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40444B
TWI840444B TW108141525A TW108141525A TWI840444B TW I840444 B TWI840444 B TW I840444B TW 108141525 A TW108141525 A TW 108141525A TW 108141525 A TW108141525 A TW 108141525A TW I840444 B TWI840444 B TW I84044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richomes
resin sheet
resin
less
base lay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415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30077A (zh
Inventor
前田圭史
遠山寬子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電化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電化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電化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300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300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404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40444B/zh

Links

Abstract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展現良好的觸感性及表面質感之樹脂片及其成形品。 本發明之解決手段為一種樹脂片,其係具有在基底層之至少一面上規則排列的毛狀體,在基底層與毛狀體之間無結構上的邊界且形成連續相之熱塑性樹脂片,其中毛狀體的平均高度為30μm以上500μm以下,具有毛狀體之面的以色差測定(JIS Z 8729)為基礎的L*a*b*表色系中的L*值為20以下,具有毛狀體之面的60度鏡面光澤度(JIS Z 8741)為1.5%以下。

Description

具有毛狀體之熱塑性樹脂片及其成形品
本發明係關於具有毛狀體之熱塑性樹脂片及其成形品。
自以往以來,使用紙材、高分子材料之片作為汽車的內裝材或附屬零件的殼體、電子機器或家電的殼體、壁紙等之建材用、玩具或遊戲機的殼體、生活用品的構件用。又,作為將良好的觸感性賦予至片表面之方法,例如專利文獻1中提案一種樹脂片,其具有在表面上規則排列的毛狀體。
另一方面,例如汽車的儀表板或片等的內裝品之表面質感,被稱為是在車室內空間中提高駕駛員或乘務員的舒適性或滿足感等感受性的價值之重要的一個因素,希望提供具有良好的表面質感之樹脂片。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國際公開第2018/016562號
[發明欲解決之課題]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具有良好的觸感性及表面質感之樹脂片及其成形品。 [用以解決課題之手段]
即,本發明者檢討各式各樣的手段,結果發現:藉由將毛狀體的形狀調整至一定的範圍,而一邊維持良好的觸感性,一邊使明度及光澤度成為一定以下,展現良好的表面質感,終於完成本發明。
解決上述課題的本發明係由下述所構成。 (1)一種樹脂片,其係具有在基底層之至少一面上規則排列的毛狀體,在基底層與毛狀體之間無結構上的邊界且形成連續相之熱塑性樹脂片,其中毛狀體的平均高度為30μm以上500μm以下,具有毛狀體之面的以色差測定(JIS Z 8729)為基礎的L*a*b*表色系中的L*值為20以下,具有毛狀體之面的60度鏡面光澤度(JIS Z 8741)為1.5%以下。 (2)如(1)記載之樹脂片,其中毛狀體的平均高度為30μm以上250μm以下,毛狀體的平均高度相對於平均長度之比為0.9以上1.0以下。 (3)如(1)或(2)記載之樹脂片,其中L*值為15以下,60度鏡面光澤度為0.2%以下。 (4)如(1)至(3)中任一項記載之樹脂片,其中毛狀體的平均直徑為1μm以上50μm以下,毛狀體的平均間隔為20μm以上200μm以下。 (5)如(1)至(4)中任一項記載之樹脂片,其中熱塑性樹脂包含烯烴系樹脂。 (6)如(1)至(4)中任一項記載之樹脂片,其中熱塑性樹脂包含胺基甲酸酯系彈性體。 (7)如(1)至(6)中任一項記載之樹脂片,其係多層樹脂片。 (8)一種成形品,其係使用如(1)至(7)中任一項記載之樹脂片而成。 (9)如(8)記載之成形品,其係被真空加壓成形於汽車內裝構件、電子機器、電子機器外裝材、化妝品容器或容器構件之表面。 [發明之效果]
依照本發明,可提供一種具有良好的觸感性及表面質感之片及其成形品。
[用以實施發明的形態]
以下,說明樹脂片之各種實施形態,接著說明樹脂片之製造方法,但針對一實施形態所記載的特定說明亦適用於其它實施形態時,在其它實施形態中省略其說明。
[第一實施形態] 本發明之第一實施形態之樹脂片,係具有在基底層之至少一面上規則排列的毛狀體,在基底層與毛狀體之間無結構上的邊界且形成連續相之熱塑性樹脂片,其中毛狀體的平均高度為30μm以上500μm以下,具有毛狀體之面的以色差測定(JIS Z 8729)為基礎的L*a*b*表色系中的L*值為20以下,具有毛狀體之面的60度鏡面光澤度(JIS Z 8741)為1.5%以下。
<基底層> 基底層(1a)係如圖1所示,成為毛狀體的基底之層,於符號1之中,指表面的毛狀體1b以外之部分。基底層的厚度係指從毛狀體的根部到基底層的相反側的表面為止之厚度。基底層的平均厚度較佳為15μm~1000μm,更佳為150μm~800μm。藉由成為15μm以上,能充分展現毛狀體的高度。又,藉由成為1000μm以下,可高效率形成毛狀體。在基底層與毛狀體之間無結構上的邊界,形成連續相。所謂無結構上的邊界,就是意指基底層與毛狀體係形成一體型,在此等之間無結構上明確的邊界部。又,所謂形成連續相,就是指在基底層與毛狀體之間無接縫,且非不連續(成為連續相)的狀態。此點係與在基底層植入毛狀體的結構不同。基底層及毛狀體可為相同組成,於基底層與毛狀體之鍵結中可包含共價鍵。所謂共價鍵,係指藉由在2個原子共用電子對而形成的化學鍵,但在單體連接成的鏈狀分子之熱塑性樹脂中,各個聚合物係藉由共價鍵而鍵結,比在聚合物分子間作用的凡得瓦鍵或氫鍵更強地鍵結。 又,基底層及毛狀體亦可來自非個別的相同固體之熱塑性樹脂片。所謂來自相同固體之熱塑性樹脂片,就是意指例如毛狀體及基底層係以相同之樹脂片為基礎而直接或間接地獲得。 又,基底層及毛狀體亦可由相同固體之熱塑性樹脂片所形成。所謂由相同固體之熱塑性樹脂片所形成,就是意指毛狀體及基底層係藉由加工一個樹脂片而直接形成。 藉由在基底層與毛狀體之間無結構上的邊界,形成連續相,可抑制因外在刺激而毛狀體從基底層分離,成為觸感性良好之片。又,能以比植入毛狀體的情況更少的步驟來製造。
基底層及毛狀體係由以熱塑性樹脂為主成分的相同樹脂組成物所成。所謂以熱塑性樹脂為主成分,就是意指含有50質量%以上、60質量%以上、70質量%以上、80質量%以上或90質量%以上的熱塑性樹脂。作為熱塑性樹脂,可使用包含苯乙烯系樹脂、烯烴系樹脂、聚氯乙烯樹脂、熱塑性彈性體、氟系樹脂之至少1種類以上的樹脂。
作為苯乙烯系樹脂,可使用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對甲基苯乙烯、二甲基苯乙烯、對三級丁基苯乙烯、氯苯乙烯等之苯乙烯系單體的均聚物或共聚物、彼等苯乙烯系單體與其它單體之共聚物,例如苯乙烯-乙烯共聚物(SE樹脂)、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AS樹脂)、或前述苯乙烯系單體與更其它的聚合物,例如在聚丁二烯、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聚異戊二烯、聚氯平等二烯系橡膠質聚合物之存在下接枝聚合的接枝聚合物,例如高衝擊聚苯乙烯(HIPS樹脂)、苯乙烯-丙烯腈接枝聚合物(ABS樹脂)等之聚苯乙烯。又,亦可使用苯乙烯系的熱塑性彈性體。
聚烯烴系樹脂係意指由包含α-烯烴作為單體的聚合物所成之樹脂,包含聚乙烯系樹脂及聚丙烯系樹脂。作為聚乙烯(PE)樹脂,可使用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直鏈狀低密度聚乙烯、直鏈狀中密度聚乙烯等,而且不僅單質,例如還可舉出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乙烯-乙酸乙烯酯-氯乙烯共聚物等。若考慮電子線照射的交聯性,則宜使用直鏈狀低密度聚乙烯、直鏈狀中密度聚乙烯。
又,作為聚丙烯(PP)樹脂,可使用均聚聚丙烯、隨機聚丙烯、嵌段聚丙烯等。使用均聚聚丙烯時,該均聚聚丙烯之結構可為同排、雜排、對排之任一者。使用隨機聚丙烯時,作為與丙烯共聚合的α-烯烴,較佳為碳數2~20,更佳為碳數4~12者,例如可使用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1-庚烯、1-辛烯、1-壬烯、1-癸烯。使用嵌段聚丙烯時,可使用嵌段共聚物(嵌段聚丙烯)、含有橡膠成分的嵌段共聚物或接枝共聚物等。除了單獨使用此等烯烴樹脂以外,還可併用其它的烯烴系樹脂。若考慮電子線照射的交聯性,則宜使用隨機聚丙烯、嵌段聚丙烯。
作為聚氯乙烯,可使用氯乙烯均聚物或氯乙烯與其它的共聚單體之共聚物。聚氯乙烯為共聚物時,可為隨機共聚物,也可為接枝共聚物。作為接枝共聚物之一例,例如可舉出將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或熱塑性胺基甲酸酯聚合物當作主幹聚合物,將氯乙烯接枝聚合於其者。本實施形態之聚氯乙烯係表示能擠出成形的軟質聚氯乙烯,為含有高分子可塑劑等添加物之組成物。作為高分子可塑劑,可使用眾所周知的高分子可塑劑,例如可舉出乙烯-乙酸乙烯酯-一氧化碳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酯-一氧化碳共聚物、乙酸乙烯酯含量多的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等之乙烯共聚物高分子可塑劑作為較佳例。
作為熱塑性彈性體,包含具有將軟質高分子物質與硬質高分子物質組合成之結構者。具體而言,可舉出苯乙烯系彈性體、烯烴系彈性體、氯乙烯系彈性體、聚酯系彈性體、聚醯胺系彈性體、聚胺基甲酸酯系彈性體等。關於聚胺基甲酸酯系彈性體,作為原料的異氰酸酯與多元醇之組合,可選擇異氰酸酯為MDI系、H12 MDI系、HDI系,多元醇為聚醚系、聚酯系、聚碳酸酯系之任一組合,又亦可組合複數。此等彈性體可從一般市售者之中選擇而使用。
作為氟樹脂,可使用偏二氟乙烯的均聚物及以偏二氟乙烯為主成分的偏二氟乙烯共聚物。聚偏二氟乙烯(PVDF)樹脂係顯示α型、β型、γ型、αp型等各式各樣的結晶構造之結晶性樹脂,作為偏二氟乙烯共聚物,例如可舉出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偏二氟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偏二氟乙烯-氯三氟乙烯共聚物、偏二氟乙烯-三氟乙烯共聚物、偏二氟乙烯-四氟乙烯-六氟丙烯三元共聚物、偏二氟乙烯-氯三氟乙烯-六氟丙烯三元共聚物、及此等的2種以上之混合物。
熱塑性樹脂之190℃至300℃下的熔體質量流動速率較佳為1g/10分鐘以上。藉由成為1g/10分鐘以上,可提高毛狀體的形狀之轉印性。還有,熔體質量流動速率係依據JIS K 7210,在試驗溫度190℃至300℃中的任一溫度下,於各荷重(2.16Kg至10.0Kg)之任一條件下所測定的值。
上述熱塑性樹脂之組成物,在不妨礙本發明的效果之範圍內,尤其在不妨礙毛狀體的形成之範圍內,可與上述各熱塑性樹脂以任意之比例摻合。例如,摻合聚乙烯與苯乙烯系熱塑性彈性體時,相對於樹脂組成物100質量%,較佳為包含50質量%以上的聚乙烯。再者,亦可含有其它的添加物。作為其它的添加物,在不妨礙本發明的效果之範圍內,可添加如顏料、染料等著色劑、撥水劑、撥油劑、矽油或烷酯系等滑材・脫模劑、玻璃纖維等纖維狀強化劑、作為填充劑的滑石、黏土、矽石等粒狀微粒子或雲母等的鱗片狀微粒子、磺酸與鹼金屬等的鹽化合物等之低分子型抗靜電劑或聚醚酯醯胺等之高分子型抗靜電劑、紫外線吸收劑、阻燃劑、抗菌劑、抗病毒劑、熱安定劑的添加劑等。又,亦可混合使用樹脂片製程中所產生的邊角料樹脂。
作為著色劑,可舉出色母、著色丸粒、乾色料、色漿、色液、印墨等,可在擠壓機中與樹脂混煉而著色,也可在毛狀體之表面印刷・塗布而著色。其中,將色母在擠壓機中與樹脂混煉而著色之手法係較宜。作為著色劑所使用的色材,可舉出碳黑、無機顏料、有機顏料、鹼性染料、酸性染料等,其中較宜使用碳黑。著色劑之添加量,就最終的色劑之含量而言,較佳為0.01質量%至5質量%,更佳為0.02質量%至3質量%,尤佳為0.05質量%至2質量%。藉由成為0.01質量%以上,可減少未充分著色之虞,藉由成為5質量%以下,可減少材質變脆而變得無法均勻地形成毛狀體之虞。 本發明之樹脂片的顏色只要滿足一定以下的明度及光澤度,則沒有特別的限定,但較佳為HSV模式下的明度成為80%以下的暗色系之顏色。
作為撥水劑・撥油劑,可舉出矽系撥水劑、棕櫚蠟、氟系撥水撥油劑。作為矽,可舉出有機聚矽氧烷、二甲基聚矽氧烷、甲基苯基聚矽氧烷、甲基氫聚矽氧烷等,其中較宜使用二甲基聚矽氧烷。作為市售品,例如可舉出在樹脂中摻合有矽之「Clinbell CB50-PP」、「Clinbell CB-30PE」、「Clinbell CB-1」、「Clinbell CB-50AB」(富士化學公司製)等。棕櫚蠟就市售品而言,可舉出「Carnauba 1號」(NIKKO RICA公司製)等,氟系撥水撥油劑可舉出具有全氟烷基的界面活性劑,作為市售品,可舉出「Surflon KT-PA」(AGC SEIMI化學公司製)等。撥水・撥油劑之添加量較佳為0.5質量%至25質量%。小於0.5質量%時,有得不到充分的撥水・撥油性效果之虞,超過25質量%時,有成形性變差之虞。
作為抗靜電劑,可舉出聚醚酯醯胺系高分子型抗靜電劑、離子聚合物系高分子型抗靜電劑等。聚醚酯醯胺系高分子型抗靜電劑就市售品而言,可舉出「Pelestat 230」、「Pelestat 6500」、「Pelectron AS」、「Pelectron HS」(三洋化成公司製)等。離子聚合物系高分子型抗靜電劑就市售品而言,可舉出「Entira SD100」、「Entira MK400」(三井-杜邦聚化學公司製)等。抗靜電劑之添加量較佳為5質量%至30質量%。小於5質量%時,有得不到充分的抗靜電性之虞,超過30質量%時,生產成本會上升。
作為抗菌劑,可添加無機系、有機系中之任一者。若考慮分散性,則較佳為無機系。具體而言,可舉出金屬離子(Ag、Zn、Cu)的無機系抗菌劑、貝殻燒成鈣系抗菌劑等。作為金屬離子的無機系抗菌劑之市售品,可舉出「Bactekiller BM102VT」(富士化學公司製)、「Novaron VZF200」、「Novaron (AG300)」(東亞合成公司製)、「KM-10D-G」、「IM-10D-L」(Sinanen Zeomic公司製)等。作為貝殻燒成鈣系抗菌劑,可舉出「Scallow」(FID公司製)等。抗菌劑之添加量較佳為0.5質量%~5質量%。小於0.5質量%時,有得不到充分的抗菌性之虞,超過5質量%時,生產成本會上升。
作為紫外線吸收劑,可使用無機系或有機系的紫外線吸收劑。 作為無機系紫外線吸收劑,例如可使用氧化鈦、氧化鋅、氧化銫、氧化鐵及其它許多種類者。其中,尤其氧化鋅係在透明性或紫外線不穿透性之點上優異而良好。作為市售品,例如可使用三系紫外線吸收劑「TINUVIN 1600」(BASF公司製)等。 使用無機系紫外線吸收劑時,相對於樹脂組成物之合計100質量份,其添加量較佳為1~5質量份。添加量小於1質量份時,有抑制因紫外線所致的片之劣化的效果變低之虞,超過5質量份時,生產成本會變高。
又,亦可使用預先將無機系紫外線吸收劑摻合至熱塑性樹脂中而成的母料等。例如,作為以胺基甲酸酯系熱塑性彈性體為基底之母料的市售品,可舉出「耐候母料UNS(聚酯系)」(FIC公司製)、「耐候母料UNE(聚醚系)」(FIC公司製),若考慮生產效率,則較佳為使用母料者。相對於樹脂組成物100質量份,母料之添加量較佳為1~5質量份。
又,作為有機系紫外線吸收劑,例如可使用三系、苯并三唑系、草酸系、二苯基酮系、受阻胺系及其它許多種類者。較佳為,為了使薄膜之製造時或使用時的揮發成為最小限度,宜使用分子量為300以上的高分子量型紫外線吸收劑。
使用有機系紫外線吸收劑時,相對於樹脂組成物之合計100質量份,其添加量較佳為4質量份以上。含量小於4質量份時,有無法充分地得到抑制因紫外線所致的片之劣化的效果之虞。另一方面,即使超過8質量份,不僅抑制因紫外線所致的片之劣化的效果到達頂點,而且從成本方面來看亦不宜。
作為滑劑・脫模劑,可使用脂肪族烴系化合物、高級脂肪酸系化合物、高級脂肪族醇系化合物、脂肪酸醯胺系化合物等之烷基系脫模劑、矽系脫模劑、氟系脫模劑等。使用脫模劑時,其添加量於與樹脂組成物之合計100質量份之中,較佳為0.01~5質量份,更佳為0.05~3質量份,尤佳為0.1~2質量份。添加量小於0.01質量份時,有脫模效果變低之虞,超過5質量份時,有滲出至片表面之虞。
又,亦可使用預先將滑劑・脫模劑摻合至熱塑性樹脂中而成的母料等。例如,作為以胺基甲酸酯系熱塑性彈性體為基底之母料的市售品,可舉出「Wax Master V」(FIC公司製),若考慮生產效率,則較佳為使用母料者。母料之添加量於與樹脂組成物之合計100質量份之中,較佳為1~8質量份,更佳為2~7質量份,尤佳為3~6質量份。
<毛狀體> 所謂毛狀體(1b),就是如圖1所示,指從基底層(1a)之表面伸展成毛狀的部分。毛狀體係規則排列於基底層之表面。此處,所謂規則排列,就是意指毛狀體並非隨機的排列狀態,即於一方向或二方向中整齊排列之狀態。以毛狀體的根部之排列狀態來判斷毛狀體的排列是否規則。於某一實施形態中,毛狀體係以特定的間隔位於基底層上,且毛狀體之底面的位置係整齊排列於基底層之長邊方向及短邊方向。又,毛狀體之配置形態係沒有特別的限定,可選擇縱橫配置的棋盤格配置或交錯配置等。藉由將毛狀體規則排列於基底層之表面,而均勻且無不一致,良好觸感性變得容易展現。毛狀體例如係藉由手指描摹等施加荷重而發生倒毛,可形成與周圍的部分看起來光澤、色調不同的指痕。又,藉由毛狀體,可成為如仿麂皮的起毛片之觸感。
毛狀體的平均高度(h)較佳為30μm~500μm,更佳為30μm~250μm,尤佳為30μm~200μm。藉由使平均高度成為30μm以上,可充分確保良好觸感性,藉由使平均高度成為500μm以下,可減少毛狀體的高度對長度之比變成一定以下之虞,可使明度成為一定以下。 毛狀體對於基底層幾乎直立時,毛狀體之長度表示毛狀體的高度。另一方面,毛狀體對於基底層呈傾斜時或毛狀體具有捲繞的部分時,將毛狀體最遠離基底層的表面之地方到基底層的表面之距離當作毛狀體的高度h。又,藉由多點間計測從毛狀體之前端到根部的中央部為止,將經細分化的間隔之合計值當作毛狀體的長度L。 毛狀體的平均高度及毛狀體的平均長度係可使用電子顯微鏡及顯像處理軟體,於樹脂片的任意之數處,測定毛狀體的高度及毛狀體的長度,使用其測定值的算術平均值。 毛狀體的平均高度相對於平均長度之比較佳為0.9以上1.0以下,更佳為0.93以上1.0以下,尤佳為0.95以上1.0以下。藉由使毛狀體的平均高度相對於平均長度之比成為0.9以上,可使明度及光澤度成為一定以下。
毛狀體的平均直徑(d)較佳為1μm~50μm,更佳為5μm~30μm。藉由使毛狀體的平均直徑成為1μm以上,可確保良好觸感性,藉由使毛狀體的平均直徑成為50μm以下,可得到濕潤感、柔軟感、蓬鬆感等之良好觸感性。毛狀體的平均直徑係使用電子顯微鏡及顯像處理軟體,從樹脂片之數處,測定毛狀體的中間高度(h/2)的直徑,使用其測定值的算術平均值之值。 又,毛狀體的縱橫比係可以(毛狀體的平均高度/毛狀體的平均直徑)表示。毛狀體的縱橫比較佳為2~20,更佳為2~10,尤佳為2~5。藉由使縱橫比成為2以上,可確保良好觸感性,藉由使縱橫比成為20以下,不僅可得到濕潤感、柔軟感、蓬鬆感等之良好觸感性,而且可減少毛狀體的高度對長度之比成為一定以下之虞。 另一方面,縱橫比亦可以毛狀體的平均底面直徑為基準。毛狀體的平均底面直徑較佳為10μm~150μm。毛狀體的平均底面直徑係於樹脂片的數處中,測定鄰接的毛狀體之間隔,使用其測定值的算術平均值之值。以毛狀體的底面直徑為基準時之縱橫比,較佳為1.0~10,更佳為1.0~5,尤佳為1.0~2.5。藉由使縱橫比成為1.0以上,可確保良好觸感性,藉由使縱橫比成為120以下,不僅可得到濕潤感、柔軟感、蓬鬆感等之良好觸感性,而且可減少毛狀體的高度對長度之比變成一定以下之虞。
毛狀體的平均間隔(t)較佳為20μm~200μm,更佳為40μm~150μm。所謂毛狀體的間隔,就是意指毛狀體的根部之中心與鄰接的毛狀體的根部之中心的距離。藉由使平均間隔成為20μm以上,可確保良好觸感性,藉由使其成為200μm以下,可得到濕潤感、柔軟感、蓬鬆感等之良好觸感性。毛狀體的平均間隔係在樹脂片之數處中,測定鄰接之毛狀體的間隔,使用其測定值的算術平均值之值。
毛狀體之形狀係沒有特別的限定,但可為在離開基底層的方向中伸展成毛狀,隨著接近前端而逐漸變細之形狀,或於其前端形成有鼓起之構成。即,可為隨著離開基底層,剖面積逐漸變小後,一旦變大後終結之形狀。又,毛狀體的前端部之形狀可為花蕾狀或蘑菇形狀。又,毛狀體可具有:位於在離開基底層的方向中延伸出的基端之部分,與從位於該基端之部分延伸出而以一定的曲率、或使曲率逐漸變化而彎曲之部分,及進一步被捲為螺旋狀或漩渦狀的部分。於此情況下,亦可為毛狀體之前端部被折入內側之形狀。藉由為這樣的形狀,展現良好的觸感。又,藉由花蕾狀或蘑菇形狀的部分為中空,展現更良好的觸感。將花蕾狀或蘑菇形狀形成在毛狀前端時,花蕾狀或蘑菇形狀之寬度的平均直徑相對於毛狀體的平均直徑之比較佳為1.1倍以上。花蕾狀或蘑菇形狀的高度較佳為7μm以上。毛狀體的平均直徑、花蕾狀或蘑菇形狀之寬度的平均直徑、高度係由電子掃描型顯微鏡照相來測定,為使用算術平均值之值。毛狀體係由熱塑性樹脂所構成。作為熱塑性樹脂,可使用與在上述基底層可用的樹脂同樣之樹脂。
所謂基底層及毛狀體係至少部分地具有交聯結構,就是意指基底層及毛狀體所含有的熱塑性樹脂係至少部分地形成三維的交聯結構(例如三維網狀結構)。於某一實施形態中,毛狀體之至少一部分係成為交聯體,於另一實施形態中,毛狀體之表面全體係成為交聯體,於又另一實施形態中,毛狀體之全體(從與基底層的邊界到前端部)係成為交聯體。作為形成交聯體之方法,例如可舉出在成形樹脂片後,將電子線照射至具有毛狀體之面的方法,或添加有機過氧化物,在樹脂片之成形時或成形後,藉由加熱及加濕而形成的方法。作為已添加有機過氧化物的樹脂,於市售品中,可舉出三菱化學公司製「Linklon」等。於本實施形態中,較佳為藉由電子線的照射而形成交聯體(電子線交聯體)。
[樹脂片]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中,所謂樹脂片的厚度,就是指將毛狀體的平均高度與基底層的平均厚度合計之片厚度。片厚度較佳為50μm~1500μm,更佳為50~1050μm,尤佳為120~200μm。藉由使厚度成為50μm以上,可充分確保良好觸感性,藉由使其成為1500μm以下,可降低製造成本。
於本實施形態中,所謂「觸感性」,就是意指樹脂片之表面的手感、肌膚觸感。判斷於觸摸了樹脂片表面之際是否可感到舒適度,感到時,將濕潤、柔軟、蓬鬆等之具體的肌膚觸感良好者當作良好觸感。又,良好觸感性係除了肌膚觸感等之感官試驗以外,還可藉由前述之縱橫比規定。
於本實施形態中,所謂「表面質感」,就是意指樹脂片表面之外觀印象。此處,於觀看樹脂片表面之際,例如當感覺深度感或高級感時,當作具有良好的表面質感,將明度及光澤度當作有助於深度感或高級感之因素而規定。
本發明之樹脂片係具有毛狀體之面的以色差測定(JIS Z 8729)為基礎的L*a*b*表色系中的L*值(明度)為20以下,更佳為15以下,尤佳為10以下。藉由使以色差測定(JIS Z 8729)為基礎的L*a*b*表色系中的L*值成為20以下,而深度感增加,成為良好的表面質感。
鏡面光澤度係表示所入射的光之反射程度的參數,此值愈小愈被視為低光澤度,愈低光澤度則判斷愈具有消光效果。所謂60度鏡面光澤度,就是將樹脂片表面之垂直方向當作0度,表示以與其傾斜60度的角度所入射的100之光有多少反射至(入射至受光部)在反射側傾斜60度之受光部的參數。本發明之樹脂片係具有毛狀體之面的60度鏡面光澤度(JIS Z 8741、G60)為1.5%以下,更佳為1.0%以下,尤佳為0.2%以下。藉由使60度鏡面光澤度成為1.5%以下,而高級感增加,成為良好的表面質感。
[第二實施形態] 作為本發明之第二實施形態之樹脂片之例,如圖3所示,為在基底層(1a)與基材層(3)之間形成有密封劑樹脂層(2)之樹脂片。即,第二實施形態之樹脂片的層構成係從上到下為毛狀體及基底層(1)、密封劑樹脂層(2)、基材層(3)。此處,毛狀體係與第一實施形態中說明者相同,故省略說明。但是,以毛狀體的平均高度及基底層的平均厚度之合計所表示之毛狀體及基底層的厚度,較佳為115~900μm。藉由成為115μm以上,可確保良好觸感性,藉由成為900μm以下,可降低生產成本。
<基材層> 基材層較佳為苯乙烯系樹脂、烯烴系樹脂、聚酯系樹脂、尼龍系樹脂、丙烯酸系樹脂、熱塑性彈性體等之熱塑性樹脂。又,積層時,有藉由共擠出成形之積層或藉由使用無延伸薄膜、雙軸延伸薄膜的擠出層壓成形、乾層壓成形之積層。
作為聚酯系樹脂,可使用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聚-2,6-萘二甲酸乙二酯、聚對苯二甲酸甲二酯,及作為共聚合成分,例如可使用將二乙二醇、新戊二醇、聚烷二醇等二醇成分或己二酸、癸二酸、鄰苯二甲酸、間苯二甲酸、2,6-萘二甲酸等二羧酸成分等共聚合的聚酯樹脂等。
作為尼龍系樹脂,可使用己內醯胺、月桂內醯胺等之內醯胺聚合物、6-胺基己酸、11-胺基十一酸、12-胺基十二酸等之胺基羧酸的聚合物、六亞甲基二胺、十亞甲基二胺、十二亞甲基二胺、2,2,4-或2,4,4-三甲基六亞甲基二胺等之脂肪族二胺、1,3-或1,4-雙(胺基甲基)環己烷、雙(對胺基環己基甲烷)等之脂環式二胺、間或對苯二甲基二胺等之芳香族二胺等的二胺單元與己二酸、辛二酸、癸二酸等之脂肪族二羧酸、環己烷二甲酸等之脂環式二羧酸、對苯二甲酸、間苯二甲酸等之芳香族二羧酸等之二羧酸單元的聚縮合物、及此等之共聚物等。例如有尼龍6、尼龍9、尼龍11、尼龍12、尼龍66、尼龍610、尼龍611、尼龍612、尼龍6T、尼龍6I、尼龍MXD6、尼龍6/66、尼龍6/610、尼龍6/6T、尼龍6I/6T等,其中較宜為尼龍6、尼龍MXD6。
只要是以甲基丙烯酸酯單體為基礎的乙烯基聚合物,則可作為丙烯酸系樹脂使用,其結構等係沒有特別的限定。作為甲基丙烯酸酯單體,例如可舉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戊酯及甲基丙烯酸己酯等。又,甲基丙烯酸酯單體中的丙基、丁基、戊基及己基等烷基可為直鏈,也可為分支。甲基丙烯酸酯樹脂可為甲基丙烯酸酯單體之均聚物、或複數的甲基丙烯酸酯單體之共聚物,也可具有來自甲基丙烯酸酯以外之眾所周知的乙烯基化合物之乙烯、丙烯、丁二烯、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丙烯腈及丙烯酸等的單體單元。
於基材層中,視需要在不妨礙本發明的效果之範圍內,亦可與上述各熱塑性樹脂以任意之比例摻合。再者,也可含有其它的添加物。作為其它的添加物,在不妨礙本發明的效果之範圍內,可添加如撥水・撥油劑、顏料、染料等著色劑、矽油或烷酯系等滑材・脫模劑、玻璃纖維等纖維狀強化劑、作為填充劑的滑石、黏土、矽石等粒狀微粒子或雲母等的鱗片狀微粒子、磺酸與鹼金屬等的鹽化合物等之低分子型抗靜電劑或聚醚酯醯胺等之高分子型抗靜電劑、紫外線吸收劑、阻燃劑、抗菌劑、抗病毒劑、熱安定劑之添加劑等。又,亦可混合使用在樹脂片製程中所產生的邊角料樹脂。 又,於本實施形態中,在不妨礙本發明的效果之範圍內,基材層亦可部分地具有交聯結構。
<密封劑樹脂層> 密封劑樹脂層係用於展現基底層與基材層之接著性者,作為樹脂成分,可使用改質烯烴系樹脂、氫化苯乙烯系熱塑性彈性體等。
作為改質烯烴系樹脂,可使用乙烯、丙烯、丁烯-1等碳數2~8左右的烯烴、彼等的烯烴與乙烯、丙烯、丁烯-1、3-甲基丁烯-1、戊烯-1、4-甲基戊烯-1、己烯-1、辛烯-1、癸烯-1等碳數2~20左右的其它烯烴之共聚物,或與乙酸乙烯酯、氯乙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苯乙烯等乙烯基化合物之共聚物等烯烴系樹脂,或將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丙烯-二烯共聚物、乙烯-丁烯-1共聚物、丙烯-丁烯-1共聚物等之烯烴系橡膠,以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巴豆酸、異巴豆酸、馬來酸、富馬酸、伊康酸、檸康酸、四氫鄰苯二甲酸等不飽和羧酸、或其醯鹵、醯胺、醯亞胺、酐、酯等之衍生物,具體而言以馬來醯氯、馬來醯亞胺、馬來酸酐、檸康酸酐、馬來酸單甲酯、馬來酸二甲酯、馬來酸環氧丙酯等,在接枝反應條件下改質者。
其中,經不飽和二羧酸或其酐,尤其馬來酸或其酐所改質的「乙烯-丙烯-二烯共聚物」或乙烯-丙烯或丁烯-1共聚物橡膠係較宜。
作為氫化苯乙烯系熱塑性彈性體,可使用苯乙烯系單體與丁二烯或異戊二烯的共聚物之氫化物、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之氫化物(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苯乙烯-異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之氫化物(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等,特佳為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密封劑樹脂層的厚度較佳為20~90μm,更佳為40~80μm。藉由成為20μm以上,可抑制在基底層與基材層間發生層間剝離,藉由成為90μm以下,可降低生產成本。
於密封劑樹脂層中,視需要在不妨礙本發明的效果之範圍內,可將上述各熱塑性樹脂以任意之比例摻合。再者,亦可含有其它的添加物。作為其它的添加物,在不妨礙本發明的效果之範圍內,可添加如撥水劑、撥油劑、顏料、染料等著色劑、矽油或烷酯系等滑材・脫模劑、玻璃纖維等纖維狀強化劑、作為填充劑的滑石、黏土、矽石等粒狀微粒子或雲母等的鱗片狀微粒子、磺酸與鹼金屬等的鹽化合物等之低分子型抗靜電劑或聚醚酯醯胺等之高分子型抗靜電劑、紫外線吸收劑、阻燃劑、抗菌劑、抗病毒劑、熱安定劑的添加劑等。又,於本實施形態中,在不妨礙本發明的效果之範圍內,密封劑樹脂層亦可部分地具有交聯結構。
[第三實施形態] 本發明之第三實施形態之樹脂片係如圖4所示,不使用第二實施形態所示的密封劑樹脂層(2),而是將毛狀體及基底層(1)與基材層(3)直接積層者。即,第三實施形態之樹脂片之層構成係從上到下為毛狀體及基底層(1)/基材層(3),具有從第二實施形態之熱塑性樹脂片去除密封劑樹脂層後的層構成。此處,毛狀體及基底層係與第一實施形態及第二實施形態中的層相同,故省略說明。另一方面,本實施形態中的基材層(3)較佳為具備與基底層的充分接著性者。
又,於第三實施形態之樹脂片中,作為基材層,較佳為使用與基底層的接著性優異之熱塑性樹脂。例如,基底層為胺基甲酸酯系熱塑性彈性體時,可使用ABS樹脂,基底層為氟系樹脂時,可使用丙烯酸系樹脂,基底層為烯烴系樹脂時,亦可使用氫化苯乙烯系熱塑性彈性體。併用苯乙烯系樹脂與氫化苯乙烯系熱塑性彈性體時,相對於苯乙烯系樹脂為90~95質量份,較佳為添加5~10質量份的氫化苯乙烯系熱塑性彈性體。此時,由於氫化苯乙烯系熱塑性彈性體之添加量成為5質量份以上,而與基底層的接著性變充分,可抑制層間剝離之發生,由於成為10質量份以下,可降低生產成本。
於基材層中,與第二實施形態相同,在不妨礙本發明的效果之範圍內,可將上述各熱塑性樹脂以任意之比例摻合。再者,亦可含有其它的添加物。作為其它的添加物,在不妨礙本發明的效果之範圍內,可添加如撥水劑、撥油劑、顏料、染料等著色劑、矽油或烷酯系等滑材・脫模劑、玻璃纖維等纖維狀強化劑、作為填充劑的滑石、黏土、矽石等粒狀微粒子或雲母等的鱗片狀微粒子、磺酸與鹼金屬等的鹽化合物等之低分子型抗靜電劑或聚醚酯醯胺等之高分子型抗靜電劑、紫外線吸收劑、阻燃劑、抗菌劑、抗病毒劑、熱安定劑之添加劑等。又,於本實施形態中,在不妨礙本發明的效果之範圍內,基材層亦可部分地具有交聯結構。
[樹脂片之製造] 本發明之樹脂片之製造方法係沒有限定,可藉由任何的方法,但典型上包含將原料樹脂熔融擠出,在所得之擠出樹脂片的至少一面上賦予規則排列的毛狀體之步驟而成。
製作單層片或多層樹脂片時,可使用任意的樹脂片成形方法。例如可舉出:單層時係使用1台的單軸擠壓機,複層時係使用複數台的單軸擠壓機,將各個原料樹脂熔融擠出,藉由T字模得到樹脂片之方法。多層時可使用供料頭(feed block)或多歧管模頭。還有,本發明之樹脂片之各實施形態的層構成係基本上如前述,但此外例如只要未見到物性等之劣化,則可將本發明之樹脂片或成形容器之製程中所產生的邊角料原料添加至基材層,也可積層作為另一層。
賦予毛狀體之方法係沒有特別的限制,可使用本業者所已知的任意之方法。例如,使用擠出成形方式進行製造之方法、使用卷對卷方式進行製造之方法、使用光蝕刻方式進行製造之方法、使用熱壓方式進行製造之方法、使用圖案輥與UV硬化樹脂進行製造之方法、使用3D列印機進行製造之方法、將毛狀體埋入樹脂層中後,藉由聚合反應使其共價鍵結之方法等。
例如,使用擠出成形方式時,可藉由T字模法,擠出樹脂片,以將毛狀體形狀賦予至該樹脂片之表面的方式,藉由完成凹凸加工的轉印輥與接觸輥進行鑄造,而製造本發明之樹脂片。 作為完成凹凸加工的轉印輥,可使用藉由雷射雕刻法或電鑄法、蝕刻法、鋼蕊(mill)雕刻法等,於輥之表面規則地施予微細凹凸者。此處,所謂規則地,就是意指凹凸為非隨機的排列狀態,即於一方向或二方向中整齊排列之狀態。作為某一實施形態中的凹凸之配置,可選擇縱橫配置的棋盤格配置或交錯配置等。作為凹凸部之形狀,例如若為凹部的形狀,則可舉出錐形(圓錐、四角錐、三角錐、六角錐等)、半圓形、矩形(四角柱)等。就其尺寸而言,凹部的開口徑、凹部深度、凹部形狀的間隔為數μm至數百μm。可藉由調節轉印輥之凹部的間隔而調節毛狀體的間隔,藉由調節轉印輥之凹部深度而調節毛狀體高度,亦可藉此而調節觸感。 轉印輥表面之至少一部分係被陶瓷噴鍍,該經陶瓷噴鍍的表面較佳為被凹凸加工。藉由陶瓷噴鍍而凹凸的加工性會提高,且變得可從轉印輥安定地釋放樹脂片。 又,較佳為對轉印輥表面進行高縱橫比的凹凸加工。例如,對轉印輥表面加工凹部形狀時的縱橫比(凹部深度/凹部開口徑)較佳為1.0~9.0。為了對轉印輥表面進行高縱橫比的凹凸加工,相較於蝕刻法或噴砂法、鋼蕊雕刻法等,雷射雕刻法或電鑄法由於較適合於在深度方向中進行精密加工之情況,故特宜使用。 作為轉印輥之材質,例如可使用金屬、陶瓷等。另一方面,作為接觸輥,可使用各式各樣的材質,例如可使用矽系橡膠、NBR系橡膠、EPT系橡膠、丁基橡膠、氯平橡膠、氟橡膠製之輥。於某一實施形態中,可使用橡膠硬度(JIS K 6253)40~100的接觸輥。又,亦可於接觸輥之表面上形成鐵氟龍層。 藉由使用上述轉印輥及接觸輥之輥組,可製造本實施形態之樹脂片。 於某一實施形態中,藉由將轉印輥的溫度調節至熱塑性樹脂的結晶熔解溫度、玻璃轉移點或熔點附近的溫度(例如,使用直鏈狀中密度聚乙烯時為90~150℃),將轉印輥與接觸輥之夾壓設為30~150Kgf/cm而進行鑄造,可製造本實施形態之樹脂片。經鑄造的樹脂片係使用夾送輥等,以0.5~30m/分鐘之線速度取回。 又,雖然具體地顯示上述實施形態,但不受該等所限定。
[成形品] 本發明之成形品係使用本發明之樹脂片之成形品。本發明之樹脂片係可對應於一般的成形,作為成形方法,除了插入成形、模內成形之外,還可舉出使樹脂片在真空狀態化下加熱軟化,在大氣壓下開放而覆蓋(成形)至既有的成形品表面之方法等,作為一般的真空成形、加壓成形或此等之應用,但不受此等所限定。又,作為在成形前使片加熱軟化之方法,可採用非接觸加熱的紅外線加熱器等之輻射加熱等眾所周知之片加熱方法。於某一實施形態的真空加壓成形中,例如樹脂片係在表面溫度為60℃~220℃,加熱20秒~480秒後,成形到既有的成形品表面,依照表面的形狀,可被延伸至1.05~2.50倍。
[物品] 本發明之在表面上賦予有毛狀體之樹脂片,係可適用於需要前述所示的良好觸感性之用途。例如,本發明之樹脂片係可適用作為汽車內裝構件、電子機器、電子機器外裝材、化妝品容器或容器構件、文具構件、照明器具構件、生活用品構件。
作為汽車內裝材,就於汽車公司內手觸摸的部分而言,可舉出方向盤、儀表板、操縱桿、開關等。例如,可舉出在眾所周知的儀表板、支柱上貼合有上述樹脂片之內裝材。藉由貼合樹脂片,可成為賦予有良好觸感性的內裝材。作為貼合的樹脂片之材質,考慮耐候性、耐化學性,較佳為烯烴系樹脂、氯乙烯系樹脂、胺基甲酸酯系彈性體。貼合樹脂片與內裝材之方法係沒有特別的限定。
作為電子機器外裝材,可舉出智慧型手機殼體、智慧型手機外殼、音樂播放器盒、遊戲機殼體、數位相機殼體、電子筆記本殼體、電子計算機殼體、平板電腦殼體、攜帶型個人電腦殼體、鍵盤、滑鼠等。例如,可舉出在眾所周知的遊戲機器基材上貼合本發明樹脂片而成之遊戲機器零件。藉由貼合樹脂片,可成為賦予有良好觸感性的遊戲機器零件。作為貼合的樹脂片之材質,較佳為烯烴系樹脂、胺基甲酸酯系彈性體。貼合樹脂片與遊戲機器零件之方法係沒有特別的限定。
作為化妝品容器構件,可舉出面霜、敷料乳霜、粉底、眼影的容器,例如可舉出於眾所周知的粉底用容器之蓋構件上貼合本發明樹脂片而成之化妝品容器。藉由貼合樹脂片,可成為賦予有良好觸感性的化妝品容器。作為貼合的樹脂片之材質,較佳為烯烴系樹脂、胺基甲酸酯系彈性體。與樹脂片貼合之方法係沒有特別的限定。
作為文具構件,可舉出書套、筆記本套、筆盒套等,例如可使用本發明樹脂片製作眾所周知的書套,而成為賦予有良好觸感性、防水性之書套。作為片之材質,較佳為烯烴系樹脂、胺基甲酸酯系彈性體。使用樹脂片製作之方法係沒有特別的限定。
作為照明機器構件,可舉出室內用、車內用的照明機器,例如可舉出於眾所周知的LED照明裝置之蓋構件上貼合本發明樹脂片而成之照明裝置。藉由貼合樹脂片,可成為賦予有良好觸感性、光的擴散性之LED照明裝置。作為貼合的樹脂片之材質,較佳為烯烴系樹脂、氟系樹脂。與樹脂片貼合之方法係沒有特別的限定。
作為生活用品構件,可舉出廁所用品、室內用墊、桌子用片等,例如可舉出於廁所裝置的馬桶座構件上貼合本發明樹脂片而成之廁所裝置。藉由貼合樹脂片,可成為賦予有良好觸感性的馬桶座之廁所裝置。作為貼合的樹脂片之材質,較佳為烯烴系樹脂、氯乙烯樹脂、氟系樹脂。與樹脂片貼合之方法係沒有特別的限定。
再者,製作以一般的印刷方法(平版印刷法、凹版印刷法、柔版印刷法、網版印刷法、燙金等)在毛狀體之表面印刷有圖樣之毛狀體片,可適用於上述之用途。作為印刷的樹脂片之材質,並沒有特別的限定,但較佳為考慮與使用於印刷的印墨劑之印刷性。
又,本發明樹脂片係可製作與印刷有文字、圖案等的印刷物(紙、金屬薄膜等)、不織布等進行層壓成形(乾層壓成形、擠出層壓成形)而成的積層體,例如,可在名片的印刷面上層壓成形,製作具有觸感性的名片。層壓的樹脂片之材質係沒有特別的限定。 [實施例]
以下,舉出實施例及比較例而更具體地說明本發明,但本發明完全不受實施例等之內容所限定。
實施例等所用之各種原料係如以下。 (1)毛狀體及基底層 ・(A)直鏈狀低密度PE(C4)「NEO-ZEX 45200」(Prime Polymer公司製) ・(B)TPU(胺基甲酸酯系彈性體)「ET880:聚醚系」(BASF公司製) ・(C)脫模劑「Wax Master V」(FCI公司製) (2)基材層 ・(D)ABS「GT-R-61A」(DENKA公司製) (3)著色劑 ・(E-1)著色劑「Elastollan Master Color黑590M50」(FCI公司製) ・(E-2)著色劑「PE-M AZ 90086(KE)40黑」(大日精化工業公司製) ・(E-3)著色劑 「AB-M 98H 845黑」(大日精化工業公司製)
對於實施例及比較例所製作的樹脂片與將該樹脂片真空成形的成形品之各種特性之評價方法係如以下。
(1)明度及光澤度之評價 使用日本電色工業公司製測色色差計「ZE-6000」,依照JIS Z 8729中規定者,以反射方式測定。測定從寬度500mm的樹脂片之兩端部去掉30mm的部分且具有毛狀體之面的任意10處,將其算術平均值當作明度。 又,使用BYK製光澤計「Micro Gloss」,測定JIS Z 8741所規定的60度鏡面光澤度(G60、入射角60°  受光角60°)。測定從寬度500mm的樹脂片之兩端部去掉30mm的部分且具有毛狀體之面的任意10處,將其算術平均值當作光澤度。 若L*值為20以下且60度鏡面光澤度為1.5%以下,則具有深度感、高級感,判斷有助於良好的表面質感。
(2)毛狀體的平均高度、毛狀體的平均長度、毛狀體的平均直徑、毛狀體的平均間隔、基底層的平均厚度 使用雷射顯微鏡VK-X100(KEYENCE公司製),測定樹脂片之毛狀體的高度(h)、毛狀體的平均長度(L)、毛狀體的直徑(d)、毛狀體的間隔(t)、基底層的厚度。還有,所測定之試料係使用切片機,從樹脂片的任意3處切出剖面切片而使用。毛狀體的平均高度係對於各自的試料,測定毛狀體10個的高度,使用其30測定值的算術平均值。毛狀體的平均長度以多點間計測模式,等間隔地標繪11點從毛狀體的前端到根部的中心為止,作為以線連接相鄰之標繪彼此時的10個間隔之合計值,對於各自的試料測定毛狀體10個的長度,使用其30測定值的算術平均值。關於毛狀體的平均直徑,對於各自的試料,測定10個毛狀體的中間高度(h/2)之直徑,使用其30測定值的算術平均值。關於毛狀體的平均間隔,對於各自的試料,測定10處毛狀體的根部之中心與鄰接之毛狀體的根部之中心的距離,使用其30測定值的算術平均值。關於基底層的平均厚度,對於各自的試料,測定10處從毛狀體的根部到另一方的層界面為止之厚度,使用其30測定值的算術平均值。
(3)良好觸感性感官評價 良好觸感性係實施請男性15人、女性15人之合計30人觸摸樹脂片之感官評價。以觸摸樹脂片表面時是否感覺舒適者來判斷「○」、「×」,判斷為「○」時,以濕潤、柔軟、蓬鬆等具體的肌膚觸感進行評價。其中,8成以上評價為相同的肌膚觸感時,當作其肌膚觸感。又,對於使用樹脂片進行真空成形的成形品之表面,亦評價是否維持相同的肌膚觸感。
[實施例1及2、比較例2、3及4] 從1台的40mm單軸擠壓機流出(B)熱塑性樹脂與(C)脫模劑、(E)著色劑之乾摻品,從1台的65mm單軸擠壓機流出(D)熱塑性樹脂與(E)著色劑的乾摻品,將經由T字模法所擠出的樹脂片,使用以氧化鉻噴鍍且雷射雕刻法完成凹凸加工,且經調節至60~150℃的金屬製轉印輥,與經調節至10~90℃的橡膠硬度70的矽系橡膠製接觸輥進行鑄造,藉由使用夾送輥以線速度2~15m/分鐘取回,而得到在一面具有表1所示的起毛形狀,且表1所示的組成、厚度之寬度500mm的2層樹脂片。
[實施例3、比較例5] 從1台的65mm單軸擠壓機流出(A)熱塑性樹脂與(E)著色劑之乾摻品,將經由T字模法所擠出的1層樹脂片,使用以氧化鉻噴鍍且雷射雕刻法完成凹凸加工,且經調節至60~150℃的金屬製轉印輥,與經調節至10~90℃的橡膠硬度70的矽系橡膠製接觸輥進行鑄造,藉由使用夾送輥以線速度2~15m/分鐘取回,而得到在一面具有表1所示的起毛形狀,且表1所示的組成、厚度之寬度500mm的單層樹脂片。
[比較例1] 除了代替轉印輥,使用未完成凹凸加工的輥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得到具有平滑狀的兩表面,且表1所示的組成、厚度之寬度500mm的2層樹脂片。
使用各實施例、比較例所得之樹脂片,對於各種特性實施評價試驗,表1中顯示結果。
[表1]
毛狀體及基底層 基材層 起毛形狀 色差 L* 60°鏡面光澤度 (%) 良好觸感性 (肌膚觸感)
LLDPE (A) TPU (B) 脫模劑 (C) 著色劑 (E-1) 著色劑 (E-2) ABS (D) 著色劑 (E-3) 平均高度,H (μm) 平均長度,L (μm) 平均直徑,d (μm) 平均間隔,t (μm) 高度對長度之比 H/L
實施例1 組成(質量%) - 95 5 1 - 100 1 102 105 32 64 0.98 9.8 0.1 濕潤
厚度(μm) 67 351
實施例2 組成(質量%) - 95 5 1 - 100 1 42 43 20 41 0.98 10 0.1 清爽
厚度(μm) 51 362
實施例3 組成(質量%) 100 - - - 1 - - 169 174 26 62 0.97 11 0.1 清爽
厚度(μm) 160 - -
比較例1 組成(質量%) - 95 5 1 - 100 1 0 0 8.4 84.2 × 滑溜
厚度(μm) 53 356
比較例2 組成(質量%) - 95 5 1 - 100 1 24 24 32 61 1 8.8 2.5 × 滑溜
厚度(μm) 53 356
比較例3 組成(質量%) - 95 5 - - 100 - 127 130 31 63 0.98 54 1.2 濕潤
厚度(μm) 51 362
比較例4 組成(質量%) - 95 5 1 - 100 1 164 215 38 62 0.76 27 0.6 濕潤
厚度(μm) 64 335
比較例5 組成(質量%) 100 - - - 1 - - 286 325 18 63 0.88 23 0.3 清爽
厚度(μm) 299 - -
由表1中所示的結果可明顯得知以下者。 關於良好觸感性,於實施例1~3及比較例3~5之樹脂片中得到滿足評價基準之結果。相對於此,於比較例1及2之樹脂片中,得不到滿足關於良好觸感性的評價基準之結果。 關於表面質感,於實施例1~3之樹脂片中得到滿足評價基準之結果。相對於此,於比較例1~5之樹脂片中,明度與光澤度之兩者或任一者係成為一定以上,得不到滿足關於良好的表面質感的評價基準之結果。
以上,用各式各樣的實施形態說明了本發明,惟當然本發明之技術範圍不受上述實施形態中記載的範圍所限定。本業者明瞭可對於上述實施形態加以多樣的變更或改良。又,由專利申請範圍之記載可明知:那樣加以變更或改良之形態亦可包含於本發明之技術範圍中。
1:毛狀體及基底層 1a:基底層 1b:毛狀體 d:毛狀體直徑 h:毛狀體的高度 t:毛狀體的間隔 2:密封劑樹脂層 3:基材層
圖1係顯示本發明之第一實施形態之樹脂片的示意縱側剖面圖。 圖2係圖1之樹脂片的示意平面圖。 圖3係顯示本發明之第二實施形態之樹脂片之積層結構的示意縱側剖面圖。 圖4係顯示本發明之第三實施形態之樹脂片之積層結構的示意縱側剖面圖。
1:毛狀體及基底層
1a:基底層
1b:毛狀體
d:毛狀體直徑
h:毛狀體的高度
t:毛狀體的間隔

Claims (7)

  1. 一種樹脂片,其係具有在基底層之至少一面上規則排列的毛狀體,在基底層與毛狀體之間無結構上的邊界且形成連續相之熱塑性樹脂片,其中毛狀體的平均高度為30μm以上250μm以下,毛狀體的平均高度相對於平均長度之比為0.9以上1.0以下,具有毛狀體之面的以色差測定(JIS Z 8729)為基礎的L*a*b*表色系中的L*值為15以下,具有毛狀體之面的60度鏡面光澤度(JIS Z 8741)為0.2%以下。
  2. 如請求項1之樹脂片,其中毛狀體的平均直徑為1μm以上50μm以下,毛狀體的平均間隔為20μm以上200μm以下。
  3. 如請求項1或2之樹脂片,其中熱塑性樹脂包含烯烴系樹脂。
  4. 如請求項1或2之樹脂片,其中熱塑性樹脂包含胺基甲酸酯系彈性體。
  5. 如請求項1或2之樹脂片,其係多層樹脂片。
  6. 一種成形品,其係使用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樹脂片而成。
  7. 如請求項6之成形品,其係被真空加壓成形於汽車內裝構件、電子機器、電子機器外裝材、化妝品容器或容器構件之表面。
TW108141525A 2018-11-16 2019-11-15 具有毛狀體之熱塑性樹脂片及其成形品 TWI84044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215926 2018-11-16
JP2018215926 2018-11-1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30077A TW202030077A (zh) 2020-08-16
TWI840444B true TWI840444B (zh) 2024-05-01

Family

ID=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815542A (zh) 2016-07-20 2018-05-01 Denka Company Ltd 具有毛狀體之熱塑性樹脂片及其成形品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815542A (zh) 2016-07-20 2018-05-01 Denka Company Ltd 具有毛狀體之熱塑性樹脂片及其成形品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320450B2 (ja) 毛状体を有する樹脂シート及びその成形品
TWI752061B (zh) 具有毛狀體之熱塑性樹脂片及其成形品
JP7361044B2 (ja) 毛状体を有する熱可塑性樹脂シート及びその成形品
JP6935045B1 (ja) 毛状体を有する樹脂シート及びその成形品
TWI726517B (zh) 具有毛狀體之樹脂片及其成形品
EP3928955B1 (en) Resin sheet having hair-like bodies and molded article thereof
JP7321770B2 (ja) 毛状体を有する樹脂シート及びその成形品
TWI840444B (zh) 具有毛狀體之熱塑性樹脂片及其成形品
JP7487309B2 (ja) 毛状体を有する樹脂シート及びその成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