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39723B - 天線裝置 - Google Patents

天線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39723B
TWI839723B TW111116395A TW111116395A TWI839723B TW I839723 B TWI839723 B TW I839723B TW 111116395 A TW111116395 A TW 111116395A TW 111116395 A TW111116395 A TW 111116395A TW I839723 B TWI839723 B TW I83972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auxiliary
main
grounding
ground plan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163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39348A (zh
Inventor
劉海
鐘光永
張平
張春霞
成康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莫仕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2210259312.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16799490A/zh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莫仕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莫仕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393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393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397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39723B/zh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種天線裝置,包含介質基板以及設在介質基板的第一面上且彼此相隔離的第一接地面、第二接地面和第三接地面,設在第一面並與第一接地面共同作用以工作在第一頻率範圍且彼此相隔離的第一主天線和第一輔天線、與第一接地面共同作用以工作在第二頻率範圍且彼此相隔離的第二主天線和第二輔天線,與第二接地面共同作用以工作在第三頻率範圍的第三主天線,以及與第三接地面共同作用以工作在第三頻率範圍的第三輔天線。

Description

天線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天線,特別是指一種整合多功能天線的天線裝置。
隨著市場對通信需求的不斷提升,第五代(5G)移動通信正在蓬勃發展,快速普及。而汽車、醫療及物聯網設備對移動通信、WIFI通信以及全球定位導航的融合需求也越來越廣泛。因此,以上多種通信制式的需求對天線的設計提出新的挑戰。此外,為了提高通信系統的通信容量、資料傳輸速度以及抗多徑衰落能力,在發射端與接收端利用多個天線同時進行通信的多輸入多輸出系統(Multi-input Multi-output ; 簡稱MIMO)成為一項關鍵的技術。
而移動通信終端的MIMO通信需要至少兩個天線(主天線與副天線),且為了保證主天線與副天線之間的隔離度,通常要求天線尺寸儘量大一些。但是,移動通信終端的尺寸都比較小,即使是車載天線,由於車上安裝空間限制,也要求天線尺寸儘量小。另外,由於5G天線需要相容2G和3G和Sub 6G頻段,所以天線頻帶比較寬,天線尺寸需要增大。這樣一來就出現了矛盾,一方面天線為了性能好,需要較大的尺寸,另一方面實際使用中又要求天線尺寸儘量小。而目前5G MIMO天線不是尺寸較大,就是要把主天線與副天線分成兩個獨立的天線,分別安裝。但這將增加天線整體的製造成本和安裝成本。不然,就是藉由降低天線性能的方法來縮小天線尺寸,但此做法將使MIMO天線的主副天線之間隔離度大大降低,使得通信系統整體資料吞吐率難以提高。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即在提供一種天線裝置,其整合多種天線並兼顧天線尺寸與天線性能,以提供滿足多頻段和高隔離度需求的小尺寸多合一天線。
於是,本發明一種天線裝置包括一電路板,該電路板包含:一介質基板,該介質基板具有一第一面;工作在第一頻率範圍的一第一主天線及一第一輔天線,其分別設在該介質基板的該第一面且相互隔離;工作在第二頻率範圍的一第二主天線及一第二輔天線,其分別設在該介質基板的該第一面且相互隔離;工作在第三頻率範圍的一第三主天線及一第三輔天線,其分別設在該介質基板的該第一面且相互隔離;及一接地單元,包括設在該介質基板的該第一面且相互隔離的一第一接地面、一第二接地面及一第三接地面,該第一接地面位於該第一主天線和該第一輔天線之間而隔開該第一主天線和該第一輔天線並與該第一主天線和該第一輔天線共同作用,並且該第一接地面位於該第二主天線和該第二輔天線之間而隔開該第二主天線和該第二輔天線並與該第二主天線和該第二輔天線共同作用,該第二接地面鄰近該第三主天線並與該第三主天線共同作用,該第三接地面鄰近該第三輔天線並與該第三輔天線共同作用。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態樣中,該第一接地面設有一第一主接地部、一第一輔接地部、一第二主接地部和一第二輔接地部,且該第一主天線具有一與該第一主接地部相鄰且被該第一接地面包圍並與該第一接地面相間隔的第一主饋入部,該第一輔天線具有一與該第一輔接地部相鄰且被該第一接地面包圍並與該第一接地面相間隔的第一輔饋入部,該第二主天線具有一與該第二主接地部相鄰且被該第一接地面包圍並與該第一接地面相間隔的第二主饋入部,該第二輔天線具有一與該第二輔接地部相鄰且被該第一接地面包圍並與該第一接地面相間隔的第二輔饋入部;該第二接地面設有一第三主接地部,且該第三主天線具有一與該第三主接地部相鄰且被該第二接地面包圍並與該第二接地面相間隔的第三主饋入部,該第三接地面設有一第三輔接地部,且該第三輔天線具有一與該第三輔接地部相鄰且被該第三接地面包圍並與該第三接地面相間隔的第三輔饋入部。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態樣中,該第一主饋入部和該第一主接地部分別供一第一射頻傳輸線的一內導體和一外導體焊接;該第一輔饋入部和該第一輔接地部分別供一第二射頻傳輸線的一內導體和一外導體焊接;該第二主饋入部和該第二主接地部分別供一第三射頻傳輸線的一內導體和一外導體焊接;該第二輔饋入部和該第二輔接地部分別供一第四射頻傳輸線的一內導體和一外導體焊接;該第三主饋入部和該第三主接地部分別供一第五射頻傳輸線的一內導體和一外導體焊接;該第三輔饋入部和該第三輔接地部分別供一第六射頻傳輸線的一內導體和一外導體焊接。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態樣中,該介質基板具有界定該介質基板之邊緣且相對的一第一側邊和一第二側邊,以及與該第一側邊和該第二側邊連接且相對的一第三側邊和一第四側邊,該第一主天線位於該第一側邊與該第三側邊圍成的角落,該第一輔天線位於該第一側邊與該第四側邊圍成的角落,該第二主天線靠近該第一側邊且位於該第一主天線和該第一輔天線之間,該第二輔天線靠近該第四側邊且位於該第一輔天線與該第三輔天線之間,該第三主天線位於該第二側邊與該第三側邊圍成的角落,該第三輔天線位於該第二側邊與該第四側邊圍成的角落。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態樣中,該第一主天線包括一與該第一主饋入部連接的第一主單極天線,以及一由該第一接地面向外延伸並與該第一主單極天線相間隔且鄰近以互相電耦合的第一主寄生天線;該第一輔天線包括一與該第一輔饋入部連接的第一輔單極天線以及一由該第一接地面向外延伸並與該第一輔單極天線相間隔且鄰近以互相電耦合的第一輔寄生天線,該第二主天線包括一與該第二主饋入部連接的第二主單極天線,該第二輔天線包括一與該第二輔饋入部連接的第二輔單極天線,該第三主天線包括一與該第三主饋入部連接的第三主單極天線,該第三輔天線包括一與該第三輔饋入部連接的第三輔單極天線。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態樣中,該第一主單極天線還包括一第一微帶線,該第一微帶線從該第一主單極天線向外延伸且與該第一接地面相間隔地穿入該第一接地面並連接該第一主饋入部;該第一輔單極天線還包括一第二微帶線,該第二微帶線從該第一輔單極天線向外延伸且與該第一接地面相間隔地穿入該第一接地面並連接該第一輔饋入部;該第二主單極天線還包括一第三微帶線,該第三微帶線從該第二主單極天線向外延伸且與該第一接地面相間隔地穿入該第一接地面並連接該第二主饋入部;該第二輔單極天線還包括一第四微帶線,該第四微帶線從該第二輔單極天線向外延伸且與該第一接地面相間隔地穿入該第一接地面並連接該第二輔饋入部;該第三主單極天線還包括一第五微帶線,該第五微帶線從該第三主單極天線向外延伸且與該第二接地面相間隔地穿入該第二接地面並連接該第三主饋入部;該第三輔單極天線還包括一第六微帶線,該第六微帶線從該第三輔單極天線向外延伸且與該第三接地面相間隔地穿入該第三接地面並連接該第三輔饋入部。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態樣中,該介質基板還具有相反於該第一面的一第二面,該接地單元還包括設在該介質基板的該第二面的一第一延伸接地面、一第二延伸接地面及一第三延伸接地面,該第一延伸接地面與該第一接地面相對應且兩者之間形成有電連接兩者的複數導通貫孔;該第二延伸接地面與該第二接地面相對應且兩者之間形成有電連接兩者的複數導通貫孔;該第三延伸接地面與該第三接地面相對應且兩者之間形成有電連接兩者的複數導通貫孔。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態樣中,於該第一接地面和該第一延伸接地面之間形成有圍繞該第一主饋入部且沿該第一微帶線兩側延伸之電連接該第一接地面和該第一延伸接地面的複數導通貫孔,圍繞該第一輔饋入部且沿該第二微帶線兩側延伸之電連接該第一接地面和該第一延伸接地面的複數導通貫孔,圍繞該第二主饋入部且沿該第三微帶線兩側延伸之電連接該第一接地面和該第一延伸接地面的複數導通貫孔,以及圍繞該第二輔饋入部且沿該第四微帶線兩側延伸之電連接該第一接地面和該第一延伸接地面的複數導通貫孔;於該第二接地面和該第二延伸接地面之間形成有圍繞該第三主饋入部且沿該第五微帶線兩側延伸之電連接該第二接地面和該第二延伸接地面的複數導通貫孔;於該第三接地面和該第三延伸接地面之間形成有圍繞該第三輔饋入部且沿該第六微帶線兩側延伸之電連接該第三接地面和該第三延伸接地面的複數導通貫孔。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態樣中,該第一延伸接地面中設有一第一主接地焊墊、一第一輔接地焊墊、一第二主接地焊墊以及一第二輔接地焊墊,且該第二面上設有一與該第一主接地焊墊相鄰且被該第一延伸接地面包圍並與該第一延伸接地面相間隔的第一主饋入焊墊,該第二面上設有一與該第一輔接地焊墊相鄰且被該第一延伸接地面包圍並與該第一延伸接地面相間隔的第一輔饋入焊墊,該第二面上設有一與該第二主接地焊墊相鄰且被該第一延伸接地面包圍並與該第一延伸接地面相間隔的第二主饋入焊墊,該第二面上設有一與該第二輔接地焊墊相鄰且被該第一延伸接地面包圍並與該第一延伸接地面相間隔的第二輔饋入焊墊;該第二延伸接地面中設有一第三主接地焊墊,且該第二面上設有一與該第三主接地焊墊相鄰且被該第二延伸接地面包圍並與該第二延伸接地面相間隔的第三主饋入焊墊;該第三延伸接地面中設有一第三輔接地焊墊,且該第二面上設有一與該第三輔接地焊墊相鄰且被該第三延伸接地面包圍並與該第三延伸接地面相間隔的第三輔饋入焊墊;其中,該第一主饋入焊墊與該第一主饋入部相對應且兩者之間形成有電連接兩者的複數導通貫孔,該第一主接地焊墊與該第一主接地部相對應且兩者之間形成有電連接兩者的複數導通貫孔;該第一輔饋入焊墊與該第一輔饋入部相對應且兩者之間形成有電連接兩者的複數導通貫孔,該第一輔接地焊墊與該第一輔接地部相對應且兩者之間形成有電連接兩者的複數導通貫孔;該第二主饋入焊墊與該第二主饋入部相對應且兩者之間形成有電連接兩者的複數導通貫孔,該第二主接地焊墊與該第二主接地部相對應且兩者之間形成有電連接兩者的複數導通貫孔;該第二輔饋入焊墊與該第二輔饋入部相對應且兩者之間形成有電連接兩者的複數導通貫孔,該第二輔接地焊墊與該第二輔接地部相對應且兩者之間形成有電連接兩者的複數導通貫孔,該第三主饋入焊墊與該第三主饋入部相對應且兩者之間形成有電連接兩者的複數導通貫孔,該第三主接地焊墊與該第三主接地部相對應且兩者之間形成有電連接兩者的複數導通貫孔;該第三輔饋入焊墊與該第三輔饋入部相對應且兩者之間形成有電連接兩者的複數導通貫孔,該第三輔接地焊墊與該第三輔接地部相對應且兩者之間形成有電連接兩者的複數導通貫孔。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態樣中,該第一主饋入焊墊是用以與一第一射頻傳輸線的一內導體焊接,該第一主接地焊墊是用以與該第一射頻傳輸線的一與該內導體絕緣的外導體焊接;該第一輔饋入焊墊是用以與一第二射頻傳輸線的一內導體焊接,該第一輔接地焊墊是用以與該第二射頻傳輸線的一與該內導體絕緣的外導體焊接;該第二主饋入焊墊是用以與一第三射頻傳輸線的一內導體焊接,該第二主接地焊墊是用以與該第三射頻傳輸線的一與該內導體絕緣的外導體焊接;該第二輔饋入焊墊是用以與一第四射頻傳輸線的一內導體焊接,該第二輔接地焊墊是用以與該第四射頻傳輸線的一與該內導體絕緣的外導體焊接;該第三主饋入焊墊是用以與一第五射頻傳輸線的一內導體焊接,該第三主接地焊墊是用以與該第五射頻傳輸線的一與該內導體絕緣的外導體焊接;該第三輔饋入焊墊是用以與一第六射頻傳輸線的一內導體焊接,該第三輔接地焊墊是用以與該第六射頻傳輸線的一與該內導體絕緣的外導體焊接。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態樣中,該天線裝置還包括一收容該電路板的外殼及至少一填塞於該外殼的至少一開口的彈性塞體,且該第一至該第六射頻傳輸線經由該至少一開口穿入該外殼內,且該至少一彈性塞體供該第一至該第六射頻傳輸線穿設,以將該第一至該第六射頻傳輸線固定在該外殼上。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態樣中,該天線裝置還包括一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天線,該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天線包括一與該電路板分離的子電路板以及工作在一第四頻率範圍的一陶瓷介質天線,該陶瓷介質天線設在該子電路板的一面上。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態樣中,該陶瓷介質天線具有一饋電針腳,該子電路板的該面設有一接地部,該饋電針腳和該接地部分別供一第七射頻傳輸線的一內導體和一外導體電連接。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態樣中,該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天線還包括一低雜訊放大電路,該低雜訊放大電路設在該子電路板的另一面上,該陶瓷介質天線藉由穿過該子電路板的一饋電針腳與該低雜訊放大電路電連接;且該低雜訊放大電路的一饋入端與一第七射頻傳輸線的一內導體電連接,而該第七射頻傳輸線的一與該內導體絕緣的外導體和形成於該另一面上的一接地焊墊電連接,且該接地焊墊與設在該子電路板的該面上的一接地部導接。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態樣中,該天線裝置還包括一設在該介質基板上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天線,該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天線包括工作在一第四頻率範圍的一陶瓷介質天線,該陶瓷介質天線設在該介質基板的該第一面上。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態樣中,該陶瓷介質天線具有一饋電針腳,該介質基板的該第一面設有一接地部,該饋電針腳和該接地部分別供一第七射頻傳輸線的一內導體和一外導體電連接。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態樣中,該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天線還包括一低雜訊放大電路,該低雜訊放大電路設在該介質基板的該第二面上,該陶瓷介質天線藉由穿過該介質基板的一饋電針腳與該低雜訊放大電路電連接;且該低雜訊放大電路的一饋入端與一第七射頻傳輸線的一內導體電連接,而該第七射頻傳輸線的一與該內導體絕緣的外導體和形成於該第二面上的一接地焊墊電連接,且該接地焊墊與設在該第一面上的一接地部導接。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態樣中,該第一主天線、該第一輔天線、該第二主天線、該第二輔天線、該第三主天線、該第三輔天線、該接地單元以及該第一至該第六微帶線是分別由印刷於該介質基板之該第一面和該第二面上的銅箔所形成。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態樣中,該第一主天線 為L T E / 5 G 寬 頻 段 主 天 線,該第一輔天線為L T E / 5 G 寬 頻 段輔天 線,該第二主天線為WiFi寬 頻 段 主 天 線,該第二輔天線為WiFi寬 頻 段 副天 線,該第三主天線為5G寬 頻 段 主 天 線以及該第三輔天線為5G寬 頻 段 副天 線。
本發明之功效在於:將多種天線整合在單一小尺寸的電路板上並使天線具有良好的輻射性能和高隔離度,解決傳統多合一天線無法同時滿足小尺寸、多頻段操作以及高隔離度的問題。
在本發明被詳細描述之前,應當注意在以下的說明內容中,類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編號來表示。
參閱圖1及圖2所示,本發明天線裝置的一實施例包括一電路板1,其包含一介質基板100,該介質基板100具有相反的一第一面101及一第二面102;且該電路板1還包含工作在第一頻率範圍並分別設在該介質基板100的該第一面101且相互隔離的一第一主天線11及一第一輔天線12,工作在第二頻率範圍並分別設在該介質基板100的該第一面101且相互隔離的一第二主天線13及一第二輔天線14,工作在第三頻率範圍並分別設在該介質基板100的該第一面101且相互隔離的一第三主天線15及一第三輔天線16,以及一接地單元17。
該接地單元17包括設在該介質基板100的該第一面101且相互隔離的一第一接地面171、一第二接地面172及一第三接地面173,以及設在該介質基板100的該第二面102的一第一延伸接地面174、一第二延伸接地面175及一第三延伸接地面176,該第一延伸接地面174與該第一接地面171相對應且兩者之間形成有電連接兩者的複數導通貫孔170;該第二延伸接地面175與該第二接地面172相對應且兩者之間形成有電連接兩者的複數導通貫孔170;該第三延伸接地面176與該第三接地面173相對應且兩者之間形成有電連接兩者的複數導通貫孔170。
該第一接地面171位於該第一主天線11和該第一輔天線12之間而隔開該第一主天線11和該第一輔天線12並與該第一主天線11和該第一輔天線12共同作用;且該第一接地面171位於該第二主天線13和該第二輔天線14之間而隔開該第二主天線13和該第二輔天線14並與該第二主天線13和該第二輔天線14共同作用;該第二接地面172鄰近該第三主天線15並與該第三主天線15共同作用,且該第三接地面173鄰近該第三輔天線16並與該第三輔天線16共同作用。
具體而言,該介質基板100具有界定該介質基板100之邊緣且相對的一第一側邊103和一第二側邊104,以及與該第一側邊103和該第二側邊104連接且相對的一第三側邊105和一第四側邊106。
該第一接地面171靠近該介質基板100的該第一側邊103且其中設有110一第一主接地部1712、120一第一輔接地部1714、130一第二主接地部1716,以及140一第二輔接地部1718。且該第一主天線11具有一與該第一主接地部1712相鄰且被該第一接地面171包圍並與該第一接地面171相間隔的第一主饋入部110,該第一輔天線12具有一與該第一輔接地部1714相鄰且被該第一接地面171包圍並與該第一接地面171相間隔的第一輔饋入部120,該第二主天線13具有一與該第二主接地部1716相鄰且被該第一接地面171包圍並與該第一接地面171相間隔的第二主饋入部130,該第二輔天線14具有一與該第二輔接地部1718相鄰且被該第一接地面171包圍並與該第一接地面171相間隔的第二輔饋入部140。
該第二接地面172靠近該介質基板100的該第二側邊104與第三側邊105且其中設有150一第三主接地部1722,且該第三主天線15具有一與該第三主接地部1722相鄰且被該第二接地面172包圍並與該第二接地面172相間隔的第三主饋入部150;該第三接地面173靠近該介質基板100的該第二側邊104與該第四側邊106且其中設有一第三輔接地部1732,且該第三輔天線16具有一與該第三輔接地部1732相鄰且被該第三接地面173包圍並與該第三接地面173相間隔的第三輔饋入部160。
該第一主天線11大致位於該第一側邊103與該第三側邊105圍成的角落,並包括一與該第一主饋入部110連接的第一主單極天線111,以及一由該第一接地面171向外延伸並與該第一主單極天線111相間隔且鄰近以互相電耦合的第一主寄生天線112;該第一輔天線12大致位於該第一側邊103與該第四側邊106圍成的角落,並包括一與該第一輔饋入部120連接的第一輔單極天線121以及一由該第一接地面171向外延伸並與該第一輔單極天線121相間隔且鄰近以互相電耦合的第一輔寄生天線122。
該第二主天線13靠近該第一側邊103且位於該第一主天線11和該第一輔天線12之間,並包括一與該第二主饋入部130連接的第二主單極天線131;該第二輔天線14靠近該第四側邊106且位於該第一輔天線12與該第三輔天線16之間,並包括一與該第二輔饋入部140連接的第二輔單極天線141。
該第三主天線15位於該第二側邊104與該第三側邊105圍成的角落,並包括一與該第三主饋入部150連接的第三主單極天線151;該第三輔天線16位於該第二側邊104與該第四側邊106圍成的角落,並包括一與該第三輔饋入部160連接的第三輔單極天線161。
在本實施例中,該第一主單極天線111還包括一第一微帶線113,該第一微帶線113從該第一主單極天線111向外延伸且與該第一接地面171相間隔地穿入該第一接地面171並連接該第一主饋入部110;且該第一輔單極天線121還包括一第二微帶線123,該第二微帶線123從該第一輔單極天線121向外延伸且與該第一接地面171相間隔地穿入該第一接地面171並連接該第一輔饋入部120。
該第二主單極天線131還包括一第三微帶線132,該第三微帶線132從該第二主單極天線131向外延伸且與該第一接地面171相間隔地穿入該第一接地面171並連接該第二主饋入部130;且該第二輔單極天線141還包括一第四微帶線142,該第四微帶線142從該第二輔單極天線141向外延伸且與該第一接地面171相間隔地穿入該第一接地面171並連接該第二輔饋入部140。
該第三主單極天線151還包括一第五微帶線152,該第五微帶線152從該第三主單極天線151向外延伸且與該第二接地面172相間隔地穿入該第二接地面172並連接該第三主饋入部150;該第三輔單極天線161還包括一第六微帶線162,該第六微帶線162從該第三輔單極天線161向外延伸且與該第三接地面173相間隔地穿入該第三接地面173並連接該第三輔饋入部160。
且本實施例的該電路板1是印刷電路板,該介質基板100是採用聚四氟乙烯基板,上述的該第一主天線11、該第一輔天線12、該第二主天線13、該第二輔天線14、該第三主天線15、該第三輔天線16、該接地單元17以及該第一至該第六微帶線113、123、132、142、152、162是分別由印刷於該介質基板100之該第一面101和該第二面102上的銅箔所形成之具有特定形狀的圖案。
因此,該第一主單極天線111(包含第一微帶線113)和該第一主寄生天線112與該第一接地面171共同作用而構成一工作在該第一頻率範圍的LTE/5G寬頻段主天線,該第二主單極天線121(包含第二微帶線123)和該第二主寄生天線122與該第一接地面171共同作用而構成一工作在該第一頻率範圍的LTE/5G寬頻段輔天線;該第二主單極天線131(包含第三微帶線132)與該第一接地面171共同作用而構成一工作在該第二頻率範圍的WiFi寬頻段主天線,該第二輔單極天線141(包含第四微帶線142)與該第一接地面171共同作用而構成一工作在該第二頻率範圍的WiFi寬頻段輔天線;該第三主單極天線151(包含第五微帶線152)與該第二接地面172共同作用而構成一工作在該第三頻率範圍的5G寬頻段主天線,該第三輔單極天線161(包含第六微帶線162)與該第三接地面173共同作用而構成一工作在該第三頻率範圍的5G寬頻段輔天線。其中,第一頻率範圍包含600-960MHz、1400-1550MHz、1710-2690MHz、3300-4200MHz、4400-5000MHz;第二頻率範圍包含2400-2485MHz、5150-5850MHz、5925-7125MHz;第三頻率範圍包含1400-1550MHz、1710-2690MHz、3300-4200MHz、4400-5000MHz。
此外,於該第一接地面171和該第一延伸接地面174之間還形成有圍繞該第一主饋入部110且沿該第一微帶線113兩側延伸之電連接該第一接地面171和該第一延伸接地面174的複數導通貫孔177,圍繞該第一輔饋入部120且沿該第二微帶線123兩側延伸之電連接該第一接地面171和該第一延伸接地面174的複數導通貫孔177,圍繞該第二主饋入部130且沿該第三微帶線132兩側延伸之電連接該第一接地面171和該第一延伸接地面174的複數導通貫孔177,以及圍繞該第二輔饋入部140且沿該第四微帶線142兩側延伸之電連接該第一接地面171和該第一延伸接地面174的複數導通貫孔177;且於該第二接地面172和該第二延伸接地面175之間形成有圍繞該第三主饋入部150且沿該第五微帶線152兩側延伸之電連接該第二接地面172和該第二延伸接地面175的複數導通貫孔177;於該第三接地面173和該第三延伸接地面176之間形成有圍繞該第三輔饋入部160且沿該第六微帶線162兩側延伸之電連接該第三接地面173和該第三延伸接地面176的複數導通貫孔177。而且,藉由該等導通貫孔177將該等饋入部110、120、130、140、150、160與相對應的該等接地部1712、1714、1716、1718、1722、1732相隔離並延伸於該等微帶線113、123、132、142、152、162兩側,可確保該等微帶線阻抗維持50歐姆並防止電磁(EMC)干擾。
另外,如圖2所示,該第一延伸接地面174中設有一第一主接地焊墊1742、一第一輔接地焊墊1744、第二主接地焊墊1746以及一第二輔接地焊墊1748;且該第二面172上設有一與該第一主接地焊墊1742相鄰且被該第一延伸接地面174包圍並與該第一延伸接地面174相間隔的第一主饋入焊墊181,該第二面102上設有一與該第一輔接地焊墊1744相鄰且被該第一延伸接地面174包圍並與該第一延伸接地面174相間隔的第一輔饋入焊墊182,且該第二面102上設有一與該第二主接地焊墊1746相鄰且被該第一延伸接地面174包圍並與該第一延伸接地面174相間隔的第二主饋入焊墊183,並且該第二面102上設有一與該第二輔接地焊墊1748相鄰且被該第一延伸接地面174包圍並與該第一延伸接地面174相間隔的第二輔饋入焊墊184;其中,該第一主饋入焊墊181與該第一主饋入部110相對應且兩者之間形成有電連接兩者的複數導通貫孔178,該第一主接地焊墊1742與該第一主接地部1712相對應且兩者之間形成有電連接兩者的複數導通貫孔178;該第一輔饋入焊墊182與該第一輔饋入部120相對應且兩者之間形成有電連接兩者的複數導通貫孔178,該第一輔接地焊墊1744與該第一輔接地部1714相對應且兩者之間形成有電連接兩者的複數導通貫孔178;該第二主饋入焊墊183與該第二主饋入部130相對應且兩者之間形成有電連接兩者的複數導通貫孔178,該第二主接地焊墊1746與該第二主接地部1716相對應且兩者之間形成有電連接兩者的複數導通貫孔178;該第二輔饋入焊墊184與該第二輔饋入部140相對應且兩者之間形成有電連接兩者的複數導通貫孔178,該第二輔接地焊墊1748與該第二輔接地部1718相對應且兩者之間形成有電連接兩者的複數導通貫孔178。
且如圖2所示,該第二延伸接地面175中設有一第三主接地焊墊1752,且該第二面102上設有一與該第三主接地焊墊1752相鄰且被該第二延伸接地面175包圍並與該第二延伸接地面175相間隔的第三主饋入焊墊185,且該第三延伸接地面176中設有一第三輔接地焊墊1762,而且該第二面102上設有一與該第三輔接地焊墊1762相鄰且被該第三延伸接地面176包圍並與該第三延伸接地面176相間隔的第三輔饋入焊墊186;其中,該第三主饋入焊墊185與該第三主饋入部150相對應且兩者之間形成有電連接兩者的複數導通貫孔178,該第三主接地焊墊1752與該第三主接地部1722相對應且兩者之間形成有電連接兩者的複數導通貫孔178;該第三輔饋入焊墊186與該第三輔饋入部160相對應且兩者之間形成有電連接兩者的複數導通貫孔178,該第三輔接地焊墊1762與該第三輔接地部1732相對應且兩者之間形成有電連接兩者的複數導通貫孔178。
且如圖3所示,該第一主饋入焊墊181是用以與一第一射頻傳輸線31的一內導體311焊接,該第一主接地焊墊1742是用以與該第一射頻傳輸線31的一與該內導體311絕緣的外導體312焊接,以饋送射頻訊號進出該第一射頻傳輸線31;該第一輔饋入焊墊182是用以與一第二射頻傳輸線32的一內導體321焊接,該第一輔接地焊墊1744是用以與該第二射頻傳輸線32的一與該內導體321絕緣的外導體322焊接,以饋送射頻訊號進出該第二射頻傳輸線32;該第二主饋入焊墊183是用以與一第三射頻傳輸線33的一內導體331焊接,該第二主接地焊墊1746是用以與該第三射頻傳輸線33的一與該內導體331絕緣的外導體332焊接,以饋送射頻訊號進出該第三射頻傳輸線33;該第二輔饋入焊墊184是用以與一第四射頻傳輸線34的一內導體341焊接,該第二輔接地焊墊1748是用以與該第四射頻傳輸線34的一與該內導體341絕緣的外導體342焊接,以饋送射頻訊號進出該第四射頻傳輸線34;該第三主饋入焊墊185是用以與一第五射頻傳輸線35的一內導體351焊接,該第三主接地焊墊1752是用以與該第五射頻傳輸線35的一與該內導體351絕緣的外導體352焊接,以饋送射頻訊號進出該第五射頻傳輸線35;該第三輔饋入焊墊186是用以與一第六射頻傳輸線36的一內導體361焊接,該第三輔接地焊墊1762是用以與該第六射頻傳輸線36的一與該內導體361絕緣的外導體362焊接,以饋送射頻訊號進出該第六射頻傳輸線36。因此,藉由將該第一~第六射頻傳輸線31~36全部匯整於該電路板1的第二面102,可避免該第一~第六射頻傳輸線31~36對形成於第一面101上的天線造成干擾。
而且,藉由該第一接地面171隔開該第一主天線11和該第一輔天線12,使得該第一主天線11和該第一輔天線12能各自獨立運作並保持一定距離而被有效地隔離,從而保證兩者在該第一頻率範圍內具有良好的隔離度;並且,藉由該第一接地面171隔開該第二主天線13和該第二輔天線14,使得該第二主天線13和該第二輔天線14能各自獨立運作且保持一定距離而有效地隔離,從而保證兩者在該第二頻率範圍內具有良好的隔離度。再者,藉由第三主天線15與第三輔天線16彼此各自獨立運作並完全隔離且保持一定的距離,並且第三主天線15、第三輔天線16與第一主天線11、第一輔天線12、第二主天線13和第二輔天線14彼此各自獨立運作並完全隔離且保持一定的距離,而且第一接地面171、第二接地面172和第三接地面173彼此不連接,從而提高第三主天線15與第三輔天線16之間的隔離度,以及第三主天線15、第三輔天線16和第一主天線11、第一輔天線12、第二主天線13及第二輔天線14之間的隔離度。
此外,如圖1至圖5所示,本實施例還包括一可分離地固定在該電路板1上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GNSS)天線2,因為GNSS天線2內有電阻電感等元件,如果直接做在該電路板1上製作成本較高,因此,為了降低製作成本,該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天線2包括一子電路板20、一工作在一第四頻率範圍的一陶瓷介質天線21及一低雜訊放大電路22,該陶瓷介質天線21設在該子電路板20的一面並位於該電路板1的該第一接地面171、該第二接地面172和該第三接地面173之間,該子電路板20的該面設有一接地部200,且如圖4和圖6所示,該陶瓷介質天線21上方設有一具有保護及緩衝作用的泡棉23;該低雜訊放大電路22設在該子電路板20的另一面並位於該電路板1的該第一延伸接地面174、該第二延伸接地面175和該第三延伸接地面176之間,且如圖5所示,該低雜訊放大電路22的上方罩設一阻隔電磁波的金屬罩體24以及一具有保護及緩衝作用的泡棉25;且該陶瓷介質天線21藉由穿過該子電路板20的一饋電針腳211與該低雜訊放大電路22電連接。且如圖3所示,該低雜訊放大電路22的一饋入端221可供一第七射頻傳輸線37的一內導體371電連接,而該第七射頻傳輸線37的一與該內導體371絕緣的外導體372和形成於該子電路板20上之與該接地部200導接且設在該子電路板20的另一面的一接地焊墊201電連接,以將該陶瓷介質天線21接收且經由該低雜訊放大電路22放大的射頻訊號饋送至該第七射頻傳輸線37。其中,該第四頻率範圍包含 1555-1610MHz。值得一提的是,該低雜訊放大電路22並非必要元件,也可視實際應用場合或需求而省略。當然,在其它實施態樣中,也可將GNSS天線2直接設在該電路板1中,亦即將該子電路板20整合於該電路板1中,則該陶瓷介質天線21及該接地部200設在該介質基板100的該第一面101,該低雜訊放大電路22及該接地焊墊201設在該介質基板100的該第二面102,且該陶瓷介質天線21是藉由穿過該介質基板100的該饋電針腳211與該低雜訊放大電路22電連接。。
此外,如圖3至圖7所示,本實施例的天線裝置還包括一收容該電路板1的外殼4以及填塞於該外殼4的一第一開口41的一第一彈性塞體42和填塞於該外殼4的一第二開口43的一第二彈性塞體44,該第一、第三和第五射頻傳輸線31、33、35經由該第一開口41穿入該外殼4內,且該第一彈性塞體42供該第一、第三和第五射頻傳輸線31、33、35穿設,以將第一、第三和第五射頻傳輸線31、33、35固定在該外殼4上;該第二、第四、第六和第七射頻傳輸線32、34、36、37經由該第二開口43穿入該外殼4內,且該第二彈性塞體44供該第二、第四、第六和第七射頻傳輸線32、34、36、37穿設,以將該第二、第四、第六和第七射頻傳輸線32、34、36、37固定在該外殼4上。該外殼4的材質可以是聚碳酸酯(PC)或熱塑性塑料合成聚合物樹脂(ABS),且該外殼4的外部尺寸為160毫米x115毫米x22.5毫米,由此可知本實施例天線裝置之尺寸小於160毫米x115毫米x22.5毫米。
另參見圖8所示可知,本實施例的第一主天線11、第一輔天線12、第二主天線13、第二輔天線14、第三主天線15和第三輔天線16在其工作頻段的返回損失皆小於-5dB,且參見圖9所示可知,第一主天線11、第一輔天線12、第二主天線13、第二輔天線14、第三主天線15和第三輔天線16在其工作頻段的輻射率大部分都超過50%,表示其輻射效能良好;再者,參見圖10所示可知,第一主天線11和第一輔天線12的隔離度S21、第一主天線11和第二主天線13的隔離度S31、第一主天線11和第二輔天線14的隔離度S41、第一主天線11和第三主天線15的隔離度S51、第一主天線11和第三輔天線16的隔離度S61皆在-10dB以下;且如圖11所示,第一輔天線12和第二主天線13的隔離度S32、第一輔天線12和第二輔天線14的隔離度S42、第一輔天線12和第三主天線15的隔離度S52、第一輔天線12和第三輔天線16的隔離度S62、第二主天線13和第二輔天線14的隔離度S43皆在-10dB以下;而且如圖12所示,第二主天線13和第三主天線15的隔離度S53、第二主天線13和第三輔天線16的隔離度S63、第二輔天線14和第三主天線15的隔離度S54、第二輔天線14和第三輔天線16的隔離度S64、第三主天線15和第三輔天線16的隔離度S65幾乎皆在-20dB以下,表示天線之間確實具有良好的隔離度。
值得一提的是,在其它實施態樣中,也可省略第一至第六微帶線113、123、132、142、152、162,且該等饋入部110、120、130、140、150、160直接各別設在相對應的該等天線11、12、13、14、15、16上;或者,本實施例只使用該介質基板100的該第一面101也是可以實現本發明技術,亦即不使用該介質基板100的第二面102,而直接以該第一射頻傳輸線31的該內導體311和該外導體312分別焊接於該第一主饋入部110和該第一主接地部1712;該第二射頻傳輸線32的該內導體321和該外導體322分別焊接於該第一輔饋入部120和該第一輔接地部1714;該第三射頻傳輸線33的該內導體331和該外導體332分別焊接於該第二主饋入部130和該第二主接地部1716;該第四射頻傳輸線34的該內導體341和該外導體342分別焊接於該第二輔饋入部140和該第二輔接地部1718;該第五射頻傳輸線35的該內導體351和該外導體352分別焊接於該第三主饋入部150和該第三主接地部1722;及該第六射頻傳輸線36的該內導體361和該外導體362分別焊接於該第三輔饋入部160和該第三輔接地部1732。此外,該第七射頻傳輸線37的該內導體371和該外導體372也可以分別與該饋電針腳211和該接地部200電連接。
綜上所述,上述實施例將多種天線整合在單一小尺寸的電路板上,並藉由互不連接的第一接地面171、第二接地面172和第三接地面173,使各天線除了保持良好的輻射性能外,天線之間還具有良好的隔離度,解決了傳統多合一天線無法同時滿足小尺寸、多頻段操作以及高隔離度(<-10dB)的問題,確實達到本發明的功效與目的。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凡是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專利說明書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1:電路板 100:介質基板 101:第一面 102:第二面 1021:接地焊墊 103:第一側邊 104:第二側邊 105:第三側邊 106:第四側邊 11:第一主天線 111:第一主單極天線 112:第一主寄生天線 113:第一微帶線 12:第一輔天線 121:第一輔單極天線 122:第一輔寄生天線 123:第二微帶線 13:第二主天線 131:第二主單極天線 132:第三微帶線 14:第二輔天線 141:第二輔單極天線 142:第四微帶線 15:第三主天線 151:第三主單極天線 152:第五微帶線 16:第三輔天線 161:第三輔單極天線 162:第六微帶線 17:接地單元 171:第一接地面 110:第一主饋入部 1712:第一主接地部 120:第一輔饋入部 1714:第一輔接地部 130:第二主饋入部 1716:第二主接地部 140:第二輔饋入部 1718:第二輔接地部 172:第二接地面 150:第三主饋入部 1722:第三主接地部 173:第三接地面 160:第三輔饋入部 1732:第三輔接地部 174:第一延伸接地面 181:第一主饋入焊墊 1742:第一主接地焊墊 182:第一輔饋入焊墊 1744:第一輔接地焊墊 183:第二主饋入焊墊 1746:第二主接地焊墊 184:第二輔饋入焊墊 1748:第二輔接地焊墊 175:第二延伸接地面 185:第三主饋入焊墊 1752:第三主接地焊墊 176:第三延伸接地面 186:第三輔饋入焊墊 1762:第三輔接地焊墊 170、177、178:導通貫孔 2:全球衛星導航系統(GNSS)天線 20:子電路板 200:接地部 201:接地焊墊 21:陶瓷介質天線 211:饋電針腳 22:低雜訊放大電路 221:饋入端 23、25:泡棉 24:金屬罩體 31:第一射頻傳輸線 311:內導體 312:外導體 32:第二射頻傳輸線 321:內導體 322:外導體 33:第三射頻傳輸線 331:內導體 332:外導體 34:第四射頻傳輸線 341:內導體 342:外導體 35:第五射頻傳輸線 351:內導體 352:外導體 36:第六射頻傳輸線 361:內導體 362:外導體 37:第七射頻傳輸線 371:內導體 372:外導體 4:外殼 41:第一開口 42:第一彈性塞體 43:第二開口 44:第二彈性塞體
本發明之其他的特徵及功效,將於參照圖式的實施方式中清楚地顯示,其中: 圖1是本發明天線裝置的一實施例的電路板第一面構造示意圖; 圖2是本實施例的電路板第二面構造示意圖; 圖3是本實施例的電路板第二面與多條射頻傳輸線連接的示意圖; 圖4是本實施例之GNSS天線的陶瓷介質天線設置示意圖; 圖5是本實施例之GNSS天線的低雜訊放大電路設置示意圖; 圖6是本實施例的電路板容置在一外殼內的示意圖; 圖7是本實施例的電路板被圖4的外殼密封後的示意圖; 圖8顯示本實施例的各個天線在其工作頻段的返回損失數據; 圖9顯示本實施例的各個天線在其工作頻段的輻射效能數據;及 圖10至圖12顯示本實施例的天線之間的隔離度數據。
1:電路板
100:介質基板
101:第一面
103:第一側邊
104:第二側邊
105:第三側邊
106:第四側邊
11:第一主天線
111:第一主單極天線
112:第一主寄生天線
113:第一微帶線
12:第一輔天線
121:第一輔單極天線
122:第一輔寄生天線
123:第二微帶線
13:第二主天線
131:第二主單極天線
132:第三微帶線
14:第二輔天線
141:第二輔單極天線
142:第四微帶線
15:第三主天線
151:第三主單極天線
152:第五微帶線
16:第三輔天線
161:第三輔單極天線
162:第六微帶線
17:接地單元
170、177、178:導通貫孔
171:第一接地面
110:第一主饋入部
1712:第一主接地部
120:第一輔饋入部
1714:第一輔接地部
130:第二主饋入部
1716:第二主接地部
140:第二輔饋入部
1718:第二輔接地部
172:第二接地面
150:第三主饋入部
1722:第三主接地部
173:第三接地面
160:第三輔饋入部
1732:第三輔接地部
2:全球衛星導航系統(GNSS)天線
20:子電路板
200:接地部
21:陶瓷介質天線
211:饋電針腳

Claims (34)

  1. 一種天線裝置,包括:一電路板,其包含:一介質基板,該介質基板具有一第一面;工作在第一頻率範圍的一第一主天線及一第一輔天線,其分別設在該介質基板的該第一面且相互隔離;工作在第二頻率範圍的一第二主天線及一第二輔天線,其分別設在該介質基板的該第一面且相互隔離;工作在第三頻率範圍的一第三主天線及一第三輔天線,其分別設在該介質基板的該第一面且相互隔離;及一接地單元,包括設在該介質基板的該第一面且相互隔離的一第一接地面、一第二接地面及一第三接地面,該第一接地面位於該第一主天線和該第一輔天線之間而隔開該第一主天線和該第一輔天線並與該第一主天線和該第一輔天線共同作用,並且該第一接地面位於該第二主天線和該第二輔天線之間而隔開該第二主天線和該第二輔天線並與該第二主天線和該第二輔天線共同作用,該第二接地面鄰近該第三主天線並與該第三主天線共同作用,該第三接地面鄰近該第三輔天線並與該第三輔天線共同作用;其中該第一接地面設有一第一主接地部、一第一輔接地部、一第二主接地部和一第二輔接地部,且該第一主天線具有一與該第一主接地部相鄰且被該第一接地面包圍並與該第一接地面相間隔的第一主饋入部,該第一輔 天線具有一與該第一輔接地部相鄰且被該第一接地面包圍並與該第一接地面相間隔的第一輔饋入部,該第二主天線具有一與該第二主接地部相鄰且被該第一接地面包圍並與該第一接地面相間隔的第二主饋入部,該第二輔天線具有一與該第二輔接地部相鄰且被該第一接地面包圍並與該第一接地面相間隔的第二輔饋入部;該第二接地面設有一第三主接地部,且該第三主天線具有一與該第三主接地部相鄰且被該第二接地面包圍並與該第二接地面相間隔的第三主饋入部,該第三接地面設有一第三輔接地部,且該第三輔天線具有一與該第三輔接地部相鄰且被該第三接地面包圍並與該第三接地面相間隔的第三輔饋入部。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天線裝置,其中該第一主天線包括一與該第一主饋入部連接的第一主單極天線,以及一由該第一接地面向外延伸並與該第一主單極天線相間隔且鄰近以互相電耦合的第一主寄生天線;該第一輔天線包括一與該第一輔饋入部連接的第一輔單極天線以及一由該第一接地面向外延伸並與該第一輔單極天線相間隔且鄰近以互相電耦合的第一輔寄生天線,該第二主天線包括一與該第二主饋入部連接的第二主單極天線,該第二輔天線包括一與該第二輔饋入部連接的第二輔單極天線,該第三主天線包括一與該第三主饋入部連接的第三主單極天線,該第三輔天線包括一與該第三輔饋入部連接的第三輔單極天線。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天線裝置,其中該第一主單極天線還包括一第一微帶線,該第一微帶線從該第一主單極天線向外延伸且與該第一接地面相間隔地穿入該第一接地面並連接該第一主饋入部;該第一輔單極天線還包括一第二微帶線,該第二微帶線從該第一輔單極天線向外延伸且與該第一接地面相間隔地穿入該第一接地面並連接該第一輔饋入部;該第二主單極天線還包括一第三微帶線,該第三微帶線從該第二主單極天線向外延伸且與該第一接地面相間隔地穿入該第一接地面並連接該第二主饋入部;該第二輔單極天線還包括一第四微帶線,該第四微帶線從該第二輔單極天線向外延伸且與該第一接地面相間隔地穿入該第一接地面並連接該第二輔饋入部;該第三主單極天線還包括一第五微帶線,該第五微帶線從該第三主單極天線向外延伸且與該第二接地面相間隔地穿入該第二接地面並連接該第三主饋入部;該第三輔單極天線還包括一第六微帶線,該第六微帶線從該第三輔單極天線向外延伸且與該第三接地面相間隔地穿入該第三接地面並連接該第三輔饋入部。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天線裝置,其中該介質基板還具有相反於該第一面的一第二面,該接地單元還包括設在該介質基板的該第二面的一第一延伸接地面、一第二延伸接地面及一第三延伸接地面,該第一延伸接地面與該第一接地面相對應且兩者之間形成有電連接兩者的複數導通貫孔;該第二延伸接地面與該第二接地面相對應且兩者之 間形成有電連接兩者的複數導通貫孔;該第三延伸接地面與該第三接地面相對應且兩者之間形成有電連接兩者的複數導通貫孔。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天線裝置,其中,於該第一接地面和該第一延伸接地面之間形成有圍繞該第一主饋入部且沿該第一微帶線兩側延伸之電連接該第一接地面和該第一延伸接地面的複數導通貫孔,圍繞該第一輔饋入部且沿該第二微帶線兩側延伸之電連接該第一接地面和該第一延伸接地面的複數導通貫孔,圍繞該第二主饋入部且沿該第三微帶線兩側延伸之電連接該第一接地面和該第一延伸接地面的複數導通貫孔,以及圍繞該第二輔饋入部且沿該第四微帶線兩側延伸之電連接該第一接地面和該第一延伸接地面的複數導通貫孔;於該第二接地面和該第二延伸接地面之間形成有圍繞該第三主饋入部且沿該第五微帶線兩側延伸之電連接該第二接地面和該第二延伸接地面的複數導通貫孔;於該第三接地面和該第三延伸接地面之間形成有圍繞該第三輔饋入部且沿該第六微帶線兩側延伸之電連接該第三接地面和該第三延伸接地面的複數導通貫孔。
  6. 如請求項4所述的天線裝置,其中該第一延伸接地面中設有一第一主接地焊墊、一第一輔接地焊墊、一第二主接地焊墊以及一第二輔接地焊墊,且該第二面上設有一與該第一主接地焊墊相鄰且被該第一延伸接地面包圍並與該第一延伸接地面相間隔的第一主饋入焊墊,該第二 面上設有一與該第一輔接地焊墊相鄰且被該第一延伸接地面包圍並與該第一延伸接地面相間隔的第一輔饋入焊墊,該第二面上設有一與該第二主接地焊墊相鄰且被該第一延伸接地面包圍並與該第一延伸接地面相間隔的第二主饋入焊墊,該第二面上設有一與該第二輔接地焊墊相鄰且被該第一延伸接地面包圍並與該第一延伸接地面相間隔的第二輔饋入焊墊;該第二延伸接地面中設有一第三主接地焊墊,且該第二面上設有一與該第三主接地焊墊相鄰且被該第二延伸接地面包圍並與該第二延伸接地面相間隔的第三主饋入焊墊;該第三延伸接地面中設有一第三輔接地焊墊,且該第二面上設有一與該第三輔接地焊墊相鄰且被該第三延伸接地面包圍並與該第三延伸接地面相間隔的第三輔饋入焊墊;其中,該第一主饋入焊墊與該第一主饋入部相對應且兩者之間形成有電連接兩者的複數導通貫孔,該第一主接地焊墊與該第一主接地部相對應且兩者之間形成有電連接兩者的複數導通貫孔;該第一輔饋入焊墊與該第一輔饋入部相對應且兩者之間形成有電連接兩者的複數導通貫孔,該第一輔接地焊墊與該第一輔接地部相對應且兩者之間形成有電連接兩者的複數導通貫孔;該第二主饋入焊墊與該第二主饋入部相對應且兩者之間形成有電連接兩者的複數導通貫孔,該第二主接地焊墊與該第二主接地部相對應且兩者之間形成有電連接兩者的複數導通貫孔;該第二輔饋入焊墊與該第二輔饋入部相對應且兩者之間形成有電連 接兩者的複數導通貫孔,該第二輔接地焊墊與該第二輔接地部相對應且兩者之間形成有電連接兩者的複數導通貫孔,該第三主饋入焊墊與該第三主饋入部相對應且兩者之間形成有電連接兩者的複數導通貫孔,該第三主接地焊墊與該第三主接地部相對應且兩者之間形成有電連接兩者的複數導通貫孔;該第三輔饋入焊墊與該第三輔饋入部相對應且兩者之間形成有電連接兩者的複數導通貫孔,該第三輔接地焊墊與該第三輔接地部相對應且兩者之間形成有電連接兩者的複數導通貫孔。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天線裝置,其中該第一主饋入焊墊是用以與一第一射頻傳輸線的一內導體焊接,該第一主接地焊墊是用以與該第一射頻傳輸線的一與該內導體絕緣的外導體焊接;該第一輔饋入焊墊是用以與一第二射頻傳輸線的一內導體焊接,該第一輔接地焊墊是用以與該第二射頻傳輸線的一與該內導體絕緣的外導體焊接;該第二主饋入焊墊是用以與一第三射頻傳輸線的一內導體焊接,該第二主接地焊墊是用以與該第三射頻傳輸線的一與該內導體絕緣的外導體焊接;該第二輔饋入焊墊是用以與一第四射頻傳輸線的一內導體焊接,該第二輔接地焊墊是用以與該第四射頻傳輸線的一與該內導體絕緣的外導體焊接;該第三主饋入焊墊是用以與一第五射頻傳輸線的一內導體焊接,該第三主接地焊墊是用以與該第五射頻傳輸線的一與該內導體絕緣的外導體焊接;該第三輔饋入焊墊是用以與一第六射頻傳輸線的一內導體 焊接,該第三輔接地焊墊是用以與該第六射頻傳輸線的一與該內導體絕緣的外導體焊接。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天線裝置,還包括一收容該電路板的外殼及至少一填塞於該外殼的至少一開口的彈性塞體,且該第一至該第六射頻傳輸線經由該至少一開口穿入該外殼內,且該至少一彈性塞體供該第一至該第六射頻傳輸線穿設,以將該第一至該第六射頻傳輸線固定在該外殼上。
  9. 如請求項1所述的天線裝置,還包括一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天線,該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天線包括工作在一第四頻率範圍的一陶瓷介質天線,該陶瓷介質天線設在該介質基板的該第一面上。
  10. 如請求項9所述的天線裝置,其中該介質基板還具有相反於該第一面的一第二面,該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天線還包括一低雜訊放大電路,該低雜訊放大電路設在該介質基板的該第二面上,該陶瓷介質天線藉由穿過該介質基板的一饋電針腳與該低雜訊放大電路電連接;且該低雜訊放大電路的一饋入端與一第七射頻傳輸線的一內導體電連接,而該第七射頻傳輸線的一與該內導體絕緣的外導體和形成於該第二面上的一接地焊墊電連接,且該接地焊墊與設在該第一面上的一接地部導接。
  11. 如請求項6所述的天線裝置,其中該第一主天線、該第一輔天線、該第二主天線、該第二輔天線、該第三主天線、該第三輔天線、該接地單元以及該第一至該第六微帶線 是分別由印刷於該介質基板之該第一面和該第二面上的銅箔所形成。
  1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天線裝置,其中該第一主天線為LTE/5G寬頻段主天線,該第一輔天線為LTE/5G寬頻段輔天線,該第二主天線為WiFi寬頻段主天線,該第二輔天線為WiFi寬頻段副天線,該第三主天線為5G寬頻段主天線以及該第三輔天線為5G寬頻段副天線。
  13. 如請求項9所述的天線裝置,其中第一頻率範圍包含600-960MHz、1400-1550MHz、1710-2690MHz、3300-4200MHz、4400-5000MHz;第二頻率範圍包含2400-2485MHz、5150-5850MHz、5925-7125MHz;第三頻率範圍包含1400-1550MHz、1710-2690MHz、3300-4200MHz、4400-5000MHz;第四頻率範圍包含1555-1610MHz。
  14. 如請求項1所述的天線裝置,其中該第一主饋入部和該第一主接地部分別供一第一射頻傳輸線的一內導體和一外導體焊接;該第一輔饋入部和該第一輔接地部分別供一第二射頻傳輸線的一內導體和一外導體焊接;該第二主饋入部和該第二主接地部分別供一第三射頻傳輸線的一內導體和一外導體焊接;該第二輔饋入部和該第二輔接地部分別供一第四射頻傳輸線的一內導體和一外導體焊接;該第三主饋入部和該第三主接地部分別供一第五射頻傳輸線的一內導體和一外導體焊接;該第三輔饋入 部和該第三輔接地部分別供一第六射頻傳輸線的一內導體和一外導體焊接。
  15. 一種天線裝置,包括:一電路板,其包含:一介質基板,該介質基板具有一第一面;工作在第一頻率範圍的一第一主天線及一第一輔天線,其分別設在該介質基板的該第一面且相互隔離;工作在第二頻率範圍的一第二主天線及一第二輔天線,其分別設在該介質基板的該第一面且相互隔離;工作在第三頻率範圍的一第三主天線及一第三輔天線,其分別設在該介質基板的該第一面且相互隔離;一接地單元,包括設在該介質基板的該第一面且相互隔離的一第一接地面、一第二接地面及一第三接地面,該第一接地面位於該第一主天線和該第一輔天線之間而隔開該第一主天線和該第一輔天線並與該第一主天線和該第一輔天線共同作用,並且該第一接地面位於該第二主天線和該第二輔天線之間而隔開該第二主天線和該第二輔天線並與該第二主天線和該第二輔天線共同作用,該第二接地面鄰近該第三主天線並與該第三主天線共同作用,該第三接地面鄰近該第三輔天線並與該第三輔天線共同作用;及一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天線,該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天線包括一與該電路板分離的子電路板以及工作在一第四頻率範圍的一陶瓷介質天線,該陶瓷介質天線設在該子電路板的一面上。
  16. 如請求項15所述的天線裝置,其中該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天線還包括一低雜訊放大電路,該低雜訊放大電路設在該子電路板的另一面上,該陶瓷介質天線藉由穿過該子電路板的一饋電針腳與該低雜訊放大電路電連接;且該低雜訊放大電路的一饋入端與一第七射頻傳輸線的一內導體電連接,而該第七射頻傳輸線的一與該內導體絕緣的外導體和形成於該另一面上的一接地焊墊電連接,且該接地焊墊與設在該子電路板的該面上的一接地部導接。
  17. 如請求項15所述的天線裝置,還包括一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天線,該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天線包括工作在一第四頻率範圍的一陶瓷介質天線,該陶瓷介質天線設在該介質基板的該第一面上。
  18. 如請求項17所述的天線裝置,其中該介質基板還具有相反於該第一面的一第二面,該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天線還包括一低雜訊放大電路,該低雜訊放大電路設在該介質基板的該第二面上,該陶瓷介質天線藉由穿過該介質基板的一饋電針腳與該低雜訊放大電路電連接;且該低雜訊放大電路的一饋入端與一第七射頻傳輸線的一內導體電連接,而該第七射頻傳輸線的一與該內導體絕緣的外導體和形成於該第二面上的一接地焊墊電連接,且該接地焊墊與設在該第一面上的一接地部導接。
  19. 如請求項15所述的天線裝置,其中該第一主天線為LTE/5G寬頻段主天線,該第一輔天線為LTE/5G寬頻段輔 天線,該第二主天線為WiFi寬頻段主天線,該第二輔天線為WiFi寬頻段副天線,該第三主天線為5G寬頻段主天線以及該第三輔天線為5G寬頻段副天線。
  20. 如請求項17所述的天線裝置,其中第一頻率範圍包含600-960MHz、1400-1550MHz、1710-2690MHz、3300-4200MHz、4400-5000MHz;第二頻率範圍包含2400-2485MHz、5150-5850MHz、5925-7125MHz;第三頻率範圍包含1400-1550MHz、1710-2690MHz、3300-4200MHz、4400-5000MHz;第四頻率範圍包含1555-1610MHz。
  21. 如請求項15所述的天線裝置,其中該陶瓷介質天線具有一饋電針腳,該子電路板的該面設有一接地部,該饋電針腳和該接地部分別供一第七射頻傳輸線的一內導體和一外導體電連接。
  22. 如請求項17所述的天線裝置,其中該陶瓷介質天線具有一饋電針腳,該介質基板的該第一面設有一接地部,該饋電針腳和該接地部分別供一第七射頻傳輸線的一內導體和一外導體電連接。
  23. 一種天線裝置,包括:一電路板,其包含:一介質基板,該介質基板具有一第一面;工作在第一頻率範圍的一第一主天線及一第一輔天線,其分別設在該介質基板的該第一面且相互隔離; 工作在第二頻率範圍的一第二主天線及一第二輔天線,其分別設在該介質基板的該第一面且相互隔離;工作在第三頻率範圍的一第三主天線及一第三輔天線,其分別設在該介質基板的該第一面且相互隔離;及一接地單元,包括設在該介質基板的該第一面且相互隔離的一第一接地面、一第二接地面及一第三接地面,該第一接地面位於該第一主天線和該第一輔天線之間而隔開該第一主天線和該第一輔天線並與該第一主天線和該第一輔天線共同作用,並且該第一接地面位於該第二主天線和該第二輔天線之間而隔開該第二主天線和該第二輔天線並與該第二主天線和該第二輔天線共同作用,該第二接地面鄰近該第三主天線並與該第三主天線共同作用,該第三接地面鄰近該第三輔天線並與該第三輔天線共同作用;其中該介質基板具有界定該介質基板之邊緣且相對的一第一側邊和一第二側邊,以及與該第一側邊和該第二側邊連接且相對的一第三側邊和一第四側邊,該第一主天線位於該第一側邊與該第三側邊圍成的角落,該第一輔天線位於該第一側邊與該第四側邊圍成的角落,該第二主天線靠近該第一側邊且位於該第一主天線和該第一輔天線之間,該第二輔天線靠近該第四側邊且位於該第一輔天線與該第三輔天線之間,該第三主天線位於該第二側邊與該第三側邊圍成的角落,該第三輔天線位於該第二側邊與該第四側邊圍成的角落。
  24. 如請求項23所述的天線裝置,還包括一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天線,該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天線包括工作在一第四頻率範圍的一陶瓷介質天線,該陶瓷介質天線設在該介質基板的該第一面上。
  25. 如請求項24所述的天線裝置,其中該介質基板還具有相反於該第一面的一第二面,該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天線還包括一低雜訊放大電路,該低雜訊放大電路設在該介質基板的該第二面上,該陶瓷介質天線藉由穿過該介質基板的一饋電針腳與該低雜訊放大電路電連接;且該低雜訊放大電路的一饋入端與一第七射頻傳輸線的一內導體電連接,而該第七射頻傳輸線的一與該內導體絕緣的外導體和形成於該第二面上的一接地焊墊電連接,且該接地焊墊與設在該第一面上的一接地部導接。
  26. 如請求項23所述的天線裝置,其中該第一主天線為LTE/5G寬頻段主天線,該第一輔天線為LTE/5G寬頻段輔天線,該第二主天線為WiFi寬頻段主天線,該第二輔天線為WiFi寬頻段副天線,該第三主天線為5G寬頻段主天線以及該第三輔天線為5G寬頻段副天線。
  27. 如請求項24所述的天線裝置,其中第一頻率範圍包含600-960MHz、1400-1550MHz、1710-2690MHz、3300-4200MHz、4400-5000MHz;第二頻率範圍包含2400-2485MHz、5150-5850MHz、5925-7125MHz;第三頻率範圍包含1400-1550MHz、1710-2690MHz、 3300-4200MHz、4400-5000MHz;第四頻率範圍包含1555-1610MHz。
  28. 一種天線裝置,包括:一電路板,其包含:一介質基板,該介質基板具有一第一面;工作在第一頻率範圍的一第一主天線及一第一輔天線,其分別設在該介質基板的該第一面且相互隔離;工作在第二頻率範圍的一第二主天線及一第二輔天線,其分別設在該介質基板的該第一面且相互隔離;及一接地單元,包括設在該介質基板的該第一面的一第一接地面,該第一接地面位於該第一主天線和該第一輔天線之間而隔開該第一主天線和該第一輔天線並與該第一主天線和該第一輔天線共同作用,並且該第一接地面位於該第二主天線和該第二輔天線之間而隔開該第二主天線和該第二輔天線並與該第二主天線和該第二輔天線共同作用;其中該第一接地面設有一第一主接地部、一第一輔接地部、一第二主接地部和一第二輔接地部,且該第一主天線具有一與該第一主接地部相鄰且被該第一接地面包圍並與該第一接地面相間隔的第一主饋入部,該第一輔天線具有一與該第一輔接地部相鄰且被該第一接地面包圍並與該第一接地面相間隔的第一輔饋入部,該第二主天線具有一與該第二主接地部相鄰且被該第一接地面包圍並與該第一接地面相間隔的第二主饋入部,該第二 輔天線具有一與該第二輔接地部相鄰且被該第一接地面包圍並與該第一接地面相間隔的第二輔饋入部。
  29. 如請求項28所述的天線裝置,其中該第一主天線還包括一第一微帶線,該第一微帶線與該第一接地面相間隔地穿入該第一接地面並連接該第一主饋入部;該第一輔天線還包括一第二微帶線,該第二微帶線與該第一接地面相間隔地穿入該第一接地面並連接該第一輔饋入部;該第二主天線還包括一第三微帶線,該第三微帶線與該第一接地面相間隔地穿入該第一接地面並連接該第二主饋入部;該第二輔天線還包括一第四微帶線,該第四微帶線與該第一接地面相間隔地穿入該第一接地面並連接該第二輔饋入部。
  30. 如請求項28所述的天線裝置,其中該介質基板還具有相反於該第一面的一第二面,該接地單元還包括設在該介質基板的該第二面的一第一延伸接地面,該第一延伸接地面與該第一接地面相對應且兩者之間形成有電連接兩者的複數導通貫孔。
  31. 如請求項29所述的天線裝置,其中該介質基板還具有相反於該第一面的一第二面,該接地單元還包括設在該介質基板的該第二面的一第一延伸接地面,該第一延伸接地面與該第一接地面相對應且兩者之間形成有電連接兩者的複數導通貫孔,且於該第一接地面和該第一延伸接地面之間形成有圍繞該第一主饋入部且沿該第一微帶線兩側延伸之電連接該第一接地面和該第一延伸接地面的 複數導通貫孔,圍繞該第一輔饋入部且沿該第二微帶線兩側延伸之電連接該第一接地面和該第一延伸接地面的複數導通貫孔,圍繞該第二主饋入部且沿該第三微帶線兩側延伸之電連接該第一接地面和該第一延伸接地面的複數導通貫孔,以及圍繞該第二輔饋入部且沿該第四微帶線兩側延伸之電連接該第一接地面和該第一延伸接地面的複數導通貫孔。
  32. 如請求項31所述的天線裝置,其中該第一延伸接地面中設有一第一主接地焊墊、一第一輔接地焊墊、一第二主接地焊墊以及一第二輔接地焊墊,且該第二面上設有一與該第一主接地焊墊相鄰且被該第一延伸接地面包圍並與該第一延伸接地面相間隔的第一主饋入焊墊,該第二面上設有一與該第一輔接地焊墊相鄰且被該第一延伸接地面包圍並與該第一延伸接地面相間隔的第一輔饋入焊墊,該第二面上設有一與該第二主接地焊墊相鄰且被該第一延伸接地面包圍並與該第一延伸接地面相間隔的第二主饋入焊墊,該第二面上設有一與該第二輔接地焊墊相鄰且被該第一延伸接地面包圍並與該第一延伸接地面相間隔的第二輔饋入焊墊;其中,該第一主饋入焊墊與該第一主饋入部相對應且兩者之間形成有電連接兩者的複數導通貫孔,該第一主接地焊墊與該第一主接地部相對應且兩者之間形成有電連接兩者的複數導通貫孔;該第一輔饋入焊墊與該第一輔饋入部相對應且兩者之間形成有電連接兩者的複數導通貫孔,該第一輔接地焊墊與 該第一輔接地部相對應且兩者之間形成有電連接兩者的複數導通貫孔;該第二主饋入焊墊與該第二主饋入部相對應且兩者之間形成有電連接兩者的複數導通貫孔,該第二主接地焊墊與該第二主接地部相對應且兩者之間形成有電連接兩者的複數導通貫孔;該第二輔饋入焊墊與該第二輔饋入部相對應且兩者之間形成有電連接兩者的複數導通貫孔,該第二輔接地焊墊與該第二輔接地部相對應且兩者之間形成有電連接兩者的複數導通貫孔。
  33. 如請求項32所述的天線裝置,其中該第一主饋入焊墊是用以與一第一射頻傳輸線的一內導體焊接,該第一主接地焊墊是用以與該第一射頻傳輸線的一與該內導體絕緣的外導體焊接;該第一輔饋入焊墊是用以與一第二射頻傳輸線的一內導體焊接,該第一輔接地焊墊是用以與該第二射頻傳輸線的一與該內導體絕緣的外導體焊接;該第二主饋入焊墊是用以與一第三射頻傳輸線的一內導體焊接,該第二主接地焊墊是用以與該第三射頻傳輸線的一與該內導體絕緣的外導體焊接;該第二輔饋入焊墊是用以與一第四射頻傳輸線的一內導體焊接,該第二輔接地焊墊是用以與該第四射頻傳輸線的一與該內導體絕緣的外導體焊接。
  34. 如請求項33所述的天線裝置,還包括一收容該電路板的外殼及至少一填塞於該外殼的至少一開口的彈性塞體,且該第一至該第四射頻傳輸線經由該至少一開口穿入該外殼內,且該至少一彈性塞體供該第一至該第四射頻傳 輸線穿設,以將該第一至該第四射頻傳輸線固定在該外殼上。
TW111116395A 2022-03-16 2022-04-29 天線裝置 TWI83972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59312.9A CN116799490A (zh) 2022-03-16 2022-03-16 天线装置
CN202210259312.9 2022-03-1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39348A TW202339348A (zh) 2023-10-01
TWI839723B true TWI839723B (zh) 2024-04-21

Family

ID=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104609U (zh) 2015-10-21 2016-03-23 环胜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天线装置与使用此天线装置的电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104609U (zh) 2015-10-21 2016-03-23 环胜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天线装置与使用此天线装置的电子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75442B2 (en) Broadband sub 6GHz massive MIMO antennas for electronic device
US10720695B2 (en)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antenna modules for devices with metal frame
FI114259B (fi) Radiotaajuisen etupään rakenne
WO2021104336A1 (zh) 无线耳机
US6891505B2 (en) EMC- arrangement for a device employing wireless data transfer
KR20000019433A (ko) 송수신 일체형 마이크로 스트립 패치 안테나
EP1923951A1 (en) Antenna sub-assembly for electronic device
US8193993B2 (en) Antenna sub-assembly for electronic device
CN113851839B (zh) 高隔离度天线装置以及终端设备
JP2011077608A (ja) アンテナ装置
TWI839723B (zh) 天線裝置
TWI766546B (zh) 天線裝置
TW202339348A (zh) 天線裝置
CN107994329B (zh) 一种紧凑型4g lte mimo与gps三合一天线
CN217719965U (zh) 终端设备
JP7444022B2 (ja) 車両用無線通信装置
US20230335916A1 (en) Antenna device
WO2024021780A1 (zh) 一种天线和通信设备
JP7040647B2 (ja) アンテナ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それを搭載した通信装置
US20230378638A1 (en) Electronic device
US7148857B2 (en) Antenna assembly
CN117203855A (zh) 天线装置
KR101027013B1 (ko) 동일방향전류분포를 가지는 이동통신단말기 내장형 안테나
CN111416213A (zh) 天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