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37954B - 攝影系統鏡片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Google Patents
攝影系統鏡片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837954B TWI837954B TW111144189A TW111144189A TWI837954B TW I837954 B TWI837954 B TW I837954B TW 111144189 A TW111144189 A TW 111144189A TW 111144189 A TW111144189 A TW 111144189A TW I837954 B TWI837954 B TW I837954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lens
- optical axis
- photographic system
- image side
- object side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05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47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7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7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0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3
- 201000009310 astigmatism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9
- 101100233916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ATCC 204508 / S288c) KAR5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6641 stabili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1105 stabil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654 addit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996 add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101001121408 Homo sapiens L-amino-acid oxidas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3
- 102100026388 L-amino-acid oxidase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CNQCVBJFEGMYDW-UHFFFAOYSA-N lawrencium atom Chemical compound [Lr] CNQCVBJFEGMYDW-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101000827703 Homo sapiens Polyphosphoinositide phosphatas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102100023591 Polyphosphoinositide phosphatase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3256 coordination polym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1 CMOS Chemical compound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10071 Com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355 Hal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059 cover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5357 flat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313 glar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227 gr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1700 light absorp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634 optical ima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747 pupi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285 shape-memory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38 somatosens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728 strength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834 transmitt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04—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made of organic materials, e.g. plastics
- G02B1/041—Lens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our lens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ive or more lens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5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employing a special optical element
- G02B13/006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employing a special optical element having a beam-folding prism or mirror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5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employing a special optical element
- G02B13/006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employing a special optical element having a beam-folding prism or mirror
- G02B13/007—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employing a special optical element having a beam-folding prism or mirror the beam folding prism having at least one curved surface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18—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with lenses having one or more non-spherical faces, e.g. for reducing geometrical aberration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9/0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 G02B9/34—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four components only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9/0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 G02B9/34—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four components only
- G02B9/36—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four components only arranged + -- +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9/0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 G02B9/34—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four components only
- G02B9/36—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four components only arranged + -- +
- G02B9/44—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four components only arranged + -- + both - components being biconcave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9/0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 G02B9/6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five components onl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一種攝影系統鏡片組,包含四片透鏡。四片透鏡沿光路由物側至像側依序為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與第四透鏡。四片透鏡分別具有朝向物側方向的物側表面與朝向像側方向的像側表面。攝影系統鏡片組中至少一片透鏡的至少一表面具有至少一反曲點。第一透鏡具有正屈折力,第一透鏡物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凸面,且第一透鏡像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凸面。第二透鏡物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凹面。第三透鏡像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凹面。當滿足特定條件時,攝影系統鏡片組能同時滿足微型化和高成像品質的需求。
Description
本揭示係關於一種攝影系統鏡片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特別是一種適用於電子裝置的攝影系統鏡片組及取像裝置。
隨著半導體製程技術更加精進,使得電子感光元件性能有所提升,畫素可達到更微小的尺寸,因此,具備高成像品質的光學鏡頭儼然成為不可或缺的一環。
而隨著科技日新月異,配備光學鏡頭的電子裝置的應用範圍更加廣泛,對於光學鏡頭的要求也是更加多樣化。由於往昔之光學鏡頭較不易在成像品質、敏感度、光圈大小、體積或視角等需求間取得平衡,故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光學鏡頭以符合需求。
本揭示提供一種攝影系統鏡片組、取像裝置以及電子裝置。其中,攝影系統鏡片組包含四片透鏡沿著光路由物側至像側依序排列。當滿足特定條件時,本揭示提供的攝影系統鏡片組能同時滿足微型化和高成像品質的需求。
本揭示提供一種攝影系統鏡片組,包含四片透鏡。四片透鏡沿光路由物側至像側依序為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與第四透鏡。四片透鏡分別具有朝向物側方向的物側表面與朝向像側方向的像側表面。較佳地,攝影系統鏡片組中至少一片透鏡的至少一表面具有至少一反曲點。較佳地,第一透鏡具有正屈折力。較佳地,第一透鏡物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凸面。較佳地,第一透鏡像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凸面。較佳地,第二透鏡物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凹面。較佳地,第三透鏡像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凹面。第四透鏡像側表面至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BL,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第四透鏡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D,第三透鏡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5,第三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6,第一透鏡與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12,第三透鏡與第四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34,攝影系統鏡片組的光圈值為Fno,攝影系統鏡片組中最大視角的一半為HFOV,其較佳地滿足下列條件:
2.00 < BL/TD < 12.00;
0.05 < (R5+R6)/(R5-R6) < 12.00;
0.03 < T12/T34 < 15.00;
1.00 < Fno < 4.20;以及
6.0度 < HFOV < 22.0度。
本揭示另提供一種攝影系統鏡片組,包含四片透鏡。四片透鏡沿光路由物側至像側依序為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與第四透鏡。四片透鏡分別具有朝向物側方向的物側表面與朝向像側方向的像側表面。較佳地,第一透鏡具有正屈折力。較佳地,第一透鏡物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凸面。較佳地,第一透鏡像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凸面。第四透鏡像側表面至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BL,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第四透鏡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D,第一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1,第二透鏡與第三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23,第一透鏡的焦距為f1,第三透鏡與第四透鏡的合成焦距為f34,第三透鏡的阿貝數為V3,第四透鏡的阿貝數為V4,其較佳地滿足下列條件:
1.35 < BL/TD < 15.00;
4.20 < CT1/T23 < 95.00;
-1.20 < f1/f34 < 0.03;以及
1.55 < V4/V3 < 5.00。
本揭示再提供一種攝影系統鏡片組,包含四片透鏡。四片透鏡沿光路由物側至像側依序為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與第四透鏡。四片透鏡分別具有朝向物側方向的物側表面與朝向像側方向的像側表面。較佳地,攝影系統鏡片組中所有相鄰透鏡之間於光軸上皆具有一空氣間隔。較佳地,第一透鏡具有正屈折力。較佳地,第一透鏡物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凸面。較佳地,第一透鏡像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凸面。較佳地,第二透鏡物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凹面。較佳地,第三透鏡具有負屈折力。第四透鏡像側表面至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BL,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第四透鏡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D,第一透鏡的焦距為f1,第一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2,第三透鏡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5,第三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6,第一透鏡的阿貝數為V1,第二透鏡的阿貝數為V2,第三透鏡的阿貝數為V3,第四透鏡的阿貝數為V4,第i透鏡的阿貝數為Vi,第一透鏡的折射率為N1,第二透鏡的折射率為N2,第三透鏡的折射率為N3,第四透鏡的折射率為N4,第i透鏡的折射率為Ni,Vi/Ni的最小值為(Vi/Ni)min,其較佳地滿足下列條件:
2.20 < BL/TD < 10.00;
-20.00 < R2/f1 < -0.01;
1.25 < |R5/R6| < 100.00;
7.00 < (Vi/Ni)min < 20.00,其中i = 1、2、3或4;以及
1.420 < N4 < 1.710。
本揭示提供一種取像裝置,其包含前述的攝影系統鏡片組以及一電子感光元件,其中電子感光元件設置於攝影系統鏡片組的成像面上。較佳地,攝影系統鏡片組更包含至少一反射元件。
本揭示提供一種電子裝置,其包含前述的取像裝置。
當BL/TD滿足上述條件時,可調整適當的後焦長度,以利於光路折疊。
當(R5+R6)/(R5-R6)滿足上述條件時,可調整第三透鏡兩表面之曲率半徑,有助於修正周邊視場的像散等像差。
當T12/T34滿足上述條件時,可平衡攝影系統鏡片組之鏡間距分布,有助於增加攝影系統鏡片組的對稱性並減少中心視場之光斑大小。
當Fno滿足上述條件時,可在照度與景深間取得平衡,並加強進光量來提升影像品質。
當HFOV滿足上述條件時,可讓攝影系統鏡片組具有適當的視角以配合望遠應用。
當CT1/T23滿足上述條件時,可平衡第一透鏡的中心厚度以及第二透鏡與第三透鏡之間的距離,以提升系統穩定性,達成更多樣的應用設計。
當f1/f34滿足上述條件時,可使攝影系統鏡片組的前後端透鏡相互配合以平衡後焦與修正像差。
當V4/V3滿足上述條件時,可調整第三透鏡與第四透鏡的材質配置,有助於在色差與像散之間取得平衡。
當R2/f1滿足上述條件時,可有效維持第一透鏡的屈折力強度,並避免透鏡表面曲率過大而產生過多像差。
當|R5/R6|滿足上述條件時,可調整第三透鏡物側表面與像側表面曲率半徑之比值,有助於減少中心球差大小。
當(Vi/Ni)min滿足上述條件時,可調整透鏡透鏡的材質配置,有助於在色差與像散之間取得平衡,並有效提升光線偏折能力,以達成產品微型化。
當N4滿足上述條件時,可調整第四透鏡之材質,有助於分散透鏡屈折力,避免單一透鏡因折射力過強而造成像差過度修正。
攝影系統鏡片組包含四片透鏡,並且四片透鏡沿光路由物側至像側依序為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與第四透鏡。其中,四片透鏡分別具有朝向物側方向的物側表面與朝向像側方向的像側表面。
第一透鏡至第四透鏡中各兩相鄰透鏡間於光軸上可皆具有一空氣間隔,亦即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與第四透鏡可為四片單一非黏合透鏡。由於黏合透鏡的製程較非黏合透鏡複雜,特別是在兩透鏡的黏合面需擁有高準度的曲面,以便達到兩透鏡黏合時的高密合度,且在黏合的過程中,更可能因偏位而造成移軸缺陷,影響整體光學成像品質。因此,第一透鏡至第四透鏡中任兩相鄰透鏡間於光軸上皆具有一空氣間隔,可有效避免黏合透鏡所產生的問題,進而有利於透鏡的組裝,以提升製造良率。
第一透鏡具有正屈折力;藉此,有助於壓縮攝影系統鏡片組在近物側端之光軸的長度,進而縮減整個裝置在近物側端之光軸方向上的厚度。第一透鏡物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凸面;藉此,可調整第一透鏡物側表面的面型,以強化第一透鏡入光表面的光路控制能力。第一透鏡像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凸面;藉此,可調整第一透鏡像側表面的面型,有助於修正像散等像差。
第二透鏡可具有負屈折力;藉此,可平衡為壓縮攝影系統鏡片組所產生的像差。第二透鏡物側表面於近光軸處可為凹面;藉此,可調整光線的行進方向,有助於平衡攝影系統鏡片組物側端的體積配置。
第三透鏡可具有負屈折力;藉此,可與物側端透鏡相互配合以降低周邊視場之彗差。第三透鏡像側表面於近光軸處可為凹面;藉此,可調整第三透鏡像側表面之面型,以調整光線的行進方向,有助於增大成像面。
第四透鏡像側表面於近光軸處可為凸面。藉此,可調整第四透鏡像側表面之面型,有助於提升中心視場的聚光品質。
攝影系統鏡片組的這四片透鏡中,可有至少一片透鏡具有至少一反曲點。詳細來說,第一透鏡至第四透鏡中,可有一片或多片透鏡具有至少一反曲點,並且所述單一透鏡具有至少一反曲點,係指此單一透鏡之物側表面與像側表面中至少一表面具有至少一反曲點。藉此,可提升設計自由度,有助於改善影像品質。請參照圖37,係繪示依照本揭示第一實施例中第一透鏡E1、第二透鏡E2、第三透鏡E3和第四透鏡E4的反曲點P的示意圖。圖37繪示本揭示第一實施例作為示例性說明,然於本揭示的其他實施例中,各透鏡皆可具有一個或多個反曲點。
攝影系統鏡片組的這四片透鏡中,可有至少一片透鏡為塑膠材質。藉此,可有效降低生產成本,有助於增加量產能力。
本揭示所揭露的攝影系統鏡片組可包含至少一反射元件。反射元件可包含稜鏡或反射鏡,並且反射元件可將光路轉折至少兩次。反射元件可設置於一被攝物與成像面之間。藉此,可提供攝影系統鏡片組有不同的光路走向,使鏡頭空間配置更為靈活,有助於減少機構上之限制與達成攝影系統鏡片組的微型化。其中,反射元件可設置於第一透鏡物側表面的物側或第四透鏡像側表面的像側。其中,反射元件可設置於第四透鏡與成像面之間。
本揭示所揭露的攝影系統鏡片組可包含一光圈,且光圈可設置於一被攝物與第三透鏡之間;藉此,可確保攝影系統鏡片組有適當的入光口徑,同時可控制視角,因而達成望遠拍攝效果。其中,光圈可具有垂直於光軸且彼此不同的一長軸方向與一短軸方向,且光圈於長軸方向上的有效半徑不同於光圈於短軸方向上的有效半徑;藉此,可調整光圈之形狀,有助於減少雜散光。舉例來說,請參照圖49和圖50,係繪示依照本揭示的非圓形光圈的示意圖,其中圖49繪示依照本揭示的光圈的一種形狀配置的示意圖,且圖50繪示依照本揭示的光圈的另一種形狀配置的示意圖。如圖49所示,在本揭示的部分實施態樣中,光圈ST的形狀為橢圓形,其具有垂直於光軸OA的長軸方向LX與短軸方向SY,長軸方向LX與短軸方向SY為相異的方向,且光圈ST於長軸方向LX上的有效半徑Ra大於光圈ST於短軸方向SY上的有效半徑Rb。如圖50所示,在本揭示的部分實施態樣中,光圈ST的形狀在外徑處具有切邊,其具有垂直於光軸OA的長軸方向LX與短軸方向SY,長軸方向LX與短軸方向SY為相異的方向,且光圈ST於長軸方向LX上的有效半徑Ra大於光圈ST於短軸方向SY上的有效半徑Rb。
第四透鏡像側表面至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BL,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第四透鏡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D,其滿足下列條件:1.35 < BL/TD < 15.00。藉此,可調整適當的後焦長度,以利於光路折疊。其中,亦可滿足下列條件:2.00 < BL/TD < 12.00。其中,亦可滿足下列條件:2.20 < BL/TD < 10.00。其中,亦可滿足下列條件:2.80 < BL/TD < 9.50。其中,亦可滿足下列條件:2.80 < BL/TD < 8.50。其中,亦可滿足下列條件:3.50 < BL/TD < 7.00。
第三透鏡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5,第三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6,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05 < (R5+R6)/(R5-R6) < 12.00。藉此,可調整第三透鏡兩表面之曲率半徑,有助於修正周邊視場的像散等像差。其中,亦可滿足下列條件:0.15 < (R5+R6)/(R5-R6) < 9.00。其中,亦可滿足下列條件:0.40 < (R5+R6)/(R5-R6) < 7.00。
第一透鏡與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12,第三透鏡與第四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34,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03 < T12/T34 < 15.00。藉此,可平衡攝影系統鏡片組之鏡間距分布,有助於增加攝影系統鏡片組的對稱性並減少中心視場之光斑大小。其中,亦可滿足下列條件:0.08 < T12/T34 < 12.00。其中,亦可滿足下列條件:0.10 < T12/T34 < 8.00。
攝影系統鏡片組的光圈值(F-number)為Fno,其可滿足下列條件:1.00 < Fno < 4.20。藉此,可在照度與景深間取得平衡,並加強進光量來提升影像品質。其中,亦可滿足下列條件:1.20 < Fno < 3.80。其中,亦可滿足下列條件:1.80 < Fno < 3.50。其中,亦可滿足下列條件:2.20 < Fno < 3.20。
攝影系統鏡片組中最大視角的一半為HFOV,其可滿足下列條件:6.0度 < HFOV < 22.0度。藉此,可讓攝影系統鏡片組具有適當的視角以配合望遠應用。其中,亦可滿足下列條件:8.0度 < HFOV < 20.0度。其中,亦可滿足下列條件:11.0度 < HFOV < 19.0度。
第一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1,第二透鏡與第三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23,其可滿足下列條件:4.20 < CT1/T23 < 95.00。藉此,可平衡第一透鏡的中心厚度以及第二透鏡與第三透鏡之間的距離,以提升系統穩定性,達成更多樣的應用設計。其中,亦可滿足下列條件:5.00 < CT1/T23 < 80.00。其中,亦可滿足下列條件:6.00 < CT1/T23 < 60.00。
第一透鏡的焦距為f1,第三透鏡與第四透鏡的合成焦距為f34,其可滿足下列條件:-5.00 < f1/f34 < 0.30。藉此,可使攝影系統鏡片組的前後端透鏡相互配合以平衡後焦與修正像差。其中,亦可滿足下列條件:-3.00 < f1/f34 < 0.20。其中,亦可滿足下列條件:-1.50 < f1/f34 < 0.10。其中,亦可滿足下列條件:-1.20 < f1/f34 < 0.03。
第三透鏡的阿貝數為V3,第四透鏡的阿貝數為V4,其可滿足下列條件:1.55 < V4/V3 < 5.00。藉此,可調整第三透鏡與第四透鏡的材質配置,有助於在色差與像散之間取得平衡。其中,亦可滿足下列條件:1.65 < V4/V3 < 4.00。其中,亦可滿足下列條件:1.90 < V4/V3 < 3.50。
第一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2,第一透鏡的焦距為f1,其可滿足下列條件:-20.00 < R2/f1 < -0.01。藉此,可有效維持第一透鏡的屈折力強度,並避免透鏡表面曲率過大而產生過多像差。其中,亦可滿足下列條件:-13.00 < R2/f1 < -0.10。其中,亦可滿足下列條件:-9.00 < R2/f1 < -0.30。
第三透鏡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5,第三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6,其可滿足下列條件:1.25 < |R5/R6| < 100.00。藉此,可調整第三透鏡物側表面與像側表面曲率半徑之比值,有助於減少中心球差大小。其中,亦可滿足下列條件:1.30 < |R5/R6| < 75.00。其中,亦可滿足下列條件:1.45 < |R5/R6| < 50.00。
第一透鏡的阿貝數為V1,第二透鏡的阿貝數為V2,第三透鏡的阿貝數為V3,第四透鏡的阿貝數為V4,第i透鏡的阿貝數為Vi,第一透鏡的折射率為N1,第二透鏡的折射率為N2,第三透鏡的折射率為N3,第四透鏡的折射率為N4,第i透鏡的折射率為Ni,Vi/Ni的最小值為(Vi/Ni)min,其可滿足下列條件:7.00 < (Vi/Ni)min < 20.00,其中i = 1、2、3或4。藉此,可調整透鏡透鏡的材質配置,有助於在色差與像散之間取得平衡,並有效提升光線偏折能力,以達成產品微型化。其中,亦可滿足下列條件:9.00 < (Vi/Ni)min < 18.00,其中i = 1、2、3或4。其中,亦可滿足下列條件:10.00 < (Vi/Ni)min < 17.00,其中i = 1、2、3或4。
第四透鏡的折射率為N4,其可滿足下列條件:1.420 < N4 < 1.710。藉此,可調整第四透鏡之材質,有助於分散透鏡屈折力,避免單一透鏡因折射力過強而造成像差過度修正。其中,亦可滿足下列條件:1.500 < N4 < 1.650。其中,亦可滿足下列條件:1.530 < N4 < 1.590。
第二透鏡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3,第二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4,其可滿足下列條件:-30.00 < (R3+R4)/(R3-R4) < 0.10。藉此,可使第二透鏡物側表面具備足夠的偏折能力,以控制光路走向。其中,亦可滿足下列條件:-15.00 < (R3+R4)/(R3-R4) < 0.00。
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L,攝影系統鏡片組的焦距為f,其可滿足下列條件:1.20 < TL/f < 2.00。藉此,可有效平衡攝影系統鏡片組的總長與焦距間的比例,以滿足產品應用需求。其中,亦可滿足下列條件:1.25 < TL/f < 1.70。
第二透鏡與第三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23,第二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4,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01 < T23×100/|R4| < 10.00。藉此,可調整第二透鏡與第三透鏡之間空氣透鏡之面型,從而可強化攝影系統鏡片組中段的結構強度,並降低敏感度。其中,亦可滿足下列條件:0.08 < T23×100/|R4| < 6.00。其中,亦可滿足下列條件:0.10 < T23×100/|R4| < 3.40。值得一提的是,空氣透鏡係利用兩片透鏡之間的空間,以空氣作為介質,並以此兩片透鏡相鄰的表面作為折射介面,調整光路走向並修正周邊影像。
第一透鏡物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位置至第一透鏡像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位置平行於光軸的距離為ET1,第四透鏡物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位置至第四透鏡像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位置平行於光軸的距離為ET4,第一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1,第四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4,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20 < (ET1+ET4)/(CT1+CT4) < 0.80。藉此,可調整第一透鏡與第四透鏡周邊與中心厚度之比例,有助於減少機構設計難度。請參照圖38,係繪示有依照本揭示第一實施例中參數ET1和ET4的示意圖。
第四透鏡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7,第四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8,其可滿足下列條件:-1.00 < (R7+R8)/(R7-R8) < 30.00。藉此,可調整第四透鏡之面型,有助於增加中心與鄰近視場之聚光品質。其中,亦可滿足下列條件:0.03 < (R7+R8)/(R7-R8) < 20.00。
第一透鏡物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為Y1R1,攝影系統鏡片組的最大成像高度為ImgH(其可為電子感光元件之有效感測區域對角線總長的一半),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40 < Y1R1/ImgH < 1.50。藉此,可調整光線行進方向,有助於在視角大小、體積分布與成像品質之間取得平衡。其中,亦可滿足下列條件:0.50 < Y1R1/ImgH < 1.20。請參照圖37,係繪示有依照本揭示第一實施例中參數Y1R1和ImgH的示意圖。
攝影系統鏡片組的最大成像高度為ImgH,其可滿足下列條件:1.00公釐 < ImgH < 10.00公釐。藉此,可使攝影系統鏡片組有適當的成像面大小,以滿足產品應用需求。其中,亦可滿足下列條件:3.00公釐 < ImgH < 7.00公釐。
第三透鏡像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位置至第四透鏡物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位置平行於光軸的距離為ET34,第三透鏡與第四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34,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01 < ET34/T34 < 0.50。藉此,可調整第三透鏡與第四透鏡之間的距離,有助於在減少組裝難度與降低透鏡內雜散光之間取得平衡。其中,亦可滿足下列條件:0.03 < ET34/T34 < 0.35。請參照圖38,係繪示有依照本揭示第一實施例中參數ET34的示意圖。
第二透鏡物側表面於光軸上的交點至第二透鏡物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位置平行於光軸的位移量為SAG2R1,第三透鏡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交點至第三透鏡像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位置平行於光軸的位移量為SAG3R2,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2,第三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3,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40 < (|SAG2R1|+|SAG3R2|)/(CT2+CT3) < 2.50。藉此,可調整第二透鏡與第三透鏡周邊面型的彎曲程度,有助於使周邊具備足夠的控制光束方向能力。請參照圖38,係繪示有依照本揭示第一實施例中參數SAG2R1和SAG3R2的示意圖,其中所述位移量朝像側方向則其值為正,朝物側方向則其值為負。
攝影系統鏡片組的最大視場主光線於成像面之入射角度為CRA_D,其可滿足下列條件:5.0度 < CRA_D < 35.0度。藉此,可調整光線於成像面有合適的入射角度,以配合光路轉折與望遠之應用。其中,亦可滿足下列條件:10.0度 < CRA_D < 25.0度。請參照圖39,係繪示依照本揭示中參數CRA_D的示意圖,其中最大視場主光線CR入射於成像面IMG的成像位置,且成像面IMG的法線方向與最大視場主光線CR之間的夾角即為最大視場主光線入射角度CRA_D。
攝影系統鏡片組所有透鏡中的阿貝數最小值為Vmin,其可滿足下列條件:6.0 < Vmin < 29.0。藉此,可修正攝影系統鏡片組所產生之色差,並有助於發揮長焦距小視角鏡頭的望遠特徵。其中,亦可滿足下列條件:10.0 < Vmin < 26.0。
第一透鏡物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為Y1R1,第四透鏡像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為Y4R2,其可滿足下列條件:1.10 < Y1R1/Y4R2 < 1.60。藉此,可調整第一透鏡與第四透鏡有效半徑之比例,有助於控制光束大小使光線於反射元件有適當的入射角。請參照圖37,係繪示有依照本揭示第一實施例中參數Y1R1和Y4R2的示意圖。
第一透鏡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交點至第一透鏡像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位置平行於光軸的位移量為SAG1R2,第四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4,其可滿足下列條件:-2.50 < SAG1R2/CT4 < -0.10。藉此,可調整第一透鏡像側面之離軸面型與第四透鏡中心厚度的比值,有助於控制透鏡周邊形狀以修正離軸像差。其中,亦可滿足下列條件:-2.00 < SAG1R2/CT4 < -0.25。請參照圖38,係繪示有依照本揭示第一實施例中參數SAG1R2的示意圖。
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第四透鏡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D,第一透鏡與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12,其可滿足下列條件:2.00 < TD/T12 < 80.00。藉此,可調整第一透鏡與第二透鏡鏡間距之大小,有助於在鏡組體積使用率以及組裝良率之間取得平衡。其中,亦可滿足下列條件:3.50 < TD/T12 < 50.00。
上述本揭示所揭露的攝影系統鏡片組中的各技術特徵皆可組合配置,而達到對應之功效。
本揭示所揭露的攝影系統鏡片組中,透鏡的材質可為玻璃或塑膠。若透鏡的材質為玻璃,則可增加攝影系統鏡片組屈折力配置的自由度,並降低外在環境溫度變化對成像的影響,而玻璃透鏡可使用研磨或模造等技術製作而成。若透鏡材質為塑膠,則可以有效降低生產成本。此外,可於鏡面上設置球面(SPH)或非球面(ASP),其中球面透鏡可減低製造難度,而若於鏡面上設置非球面,則可藉此獲得較多的控制變數,用以消減像差、縮減透鏡數目,並可有效降低本揭示攝影系統鏡片組的總長。進一步地,非球面可以塑膠射出成型或模造玻璃透鏡等方式製作而成。
本揭示所揭露的攝影系統鏡片組中,若透鏡表面為非球面,則表示該透鏡表面光學有效區全部或其中一部分為非球面。
本揭示所揭露的攝影系統鏡片組中,可選擇性地在任一(以上)透鏡材料中加入添加物,產生光吸收或光干涉效果,以改變透鏡對於特定波段光線的穿透率,進而減少雜散光與色偏。例如:添加物可具備濾除系統中600奈米至800奈米波段光線的功能,以助於減少多餘的紅光或紅外光;或可濾除350奈米至450奈米波段光線,以減少多餘的藍光或紫外光,因此,添加物可避免特定波段光線對成像造成干擾。此外,添加物可均勻混和於塑料中,並以射出成型技術製作成透鏡。此外,添加物亦可配置於透鏡表面上的鍍膜,以提供上述功效。
本揭示所揭露的攝影系統鏡片組中,若透鏡表面係為凸面且未界定該凸面位置時,則表示該凸面可位於透鏡表面近光軸處;若透鏡表面係為凹面且未界定該凹面位置時,則表示該凹面可位於透鏡表面近光軸處。若透鏡之屈折力或焦距未界定其區域位置時,則表示該透鏡之屈折力或焦距可為透鏡於近光軸處之屈折力或焦距。
本揭示所揭露的攝影系統鏡片組中,所述透鏡表面的反曲點(Inflection Point),係指透鏡表面曲率正負變化的交界點。
本揭示所揭露的攝影系統鏡片組中,攝影系統鏡片組之成像面依其對應的電子感光元件之不同,可為一平面或有任一曲率之曲面,特別是指凹面朝往物側方向之曲面。
本揭示所揭露的攝影系統鏡片組中,於成像光路上最靠近成像面的透鏡與成像面之間可選擇性配置一片以上的成像修正元件(平場元件等),以達到修正影像的效果(像彎曲等)。該成像修正元件的光學性質,比如曲率、厚度、折射率、位置、面型(凸面或凹面、球面或非球面、繞射表面及菲涅爾表面等)可配合取像裝置需求而做調整。一般而言,較佳的成像修正元件配置為將具有朝往物側方向為凹面的薄型平凹元件設置於靠近成像面處。
本揭示所揭露的攝影系統鏡片組可包含至少一反射元件,如稜鏡或反射鏡等,其中,所述稜鏡表面或反射鏡面可為平面、球面、非球面或自由曲面等,以提供攝影系統鏡片組較高彈性的空間配置。反射元件可設置於被攝物與成像面之間,而有利於壓縮攝影系統鏡片組的體積。光路可透過反射元件反射至少一次,反射面的法線方向與光軸的夾角並不限於45度,可依空間配置等需求而有其它角度。反射元件可將光路由近物側端之光軸轉折至近像側端之光軸。近物側端之光軸向量與近像側端之光軸向量間的夾角可為任意角度,並非限制為0、90或180度。反射元件的面型(例如稜鏡表面或反射鏡面的面型)可依據光學設計等需求而為平面、球面、非球面或是自由曲面等,但本揭示不限於此。反射元件依設計需求可為一個以上稜鏡組合而成。稜鏡可依設計需求選用材質,如玻璃或塑膠等。另外,具有光路轉折功能的稜鏡不計算在所述透鏡之中,也就是說,攝影系統鏡片組的四片透鏡不包括具有光路轉折功能的稜鏡。
進一步說明,請參照圖40和圖41,係繪示依照本揭示的反射元件在攝影系統鏡片組中的一種配置關係示意圖。如圖40和圖41所示,攝影系統鏡片組可沿光路由被攝物(未繪示)至成像面IMG,依序包含反射元件LF、透鏡群LG以及成像面IMG。反射元件LF沿光路的走向依序具有通光面LP1、反射面RF1以及通光面LP2。光路沿第一光軸OA1經過通光面LP1至反射面RF1上,反射面RF1將光路由第一光軸OA1轉折至第二光軸OA2,且光路沿第二光軸OA2經過通光面LP2後進入透鏡群LG。在圖40中,通光面LP1和通光面LP2可皆為平面。在圖41中,通光面LP1和通光面LP2可皆為弧面。
此外,請參照圖42和圖43,係繪示依照本揭示的兩個反射元件在攝影系統鏡片組中的一種配置關係示意圖。如圖42及圖43所示,攝影系統鏡片組可沿光路由被攝物(未繪示)至成像面IMG,依序包含反射元件LF1、透鏡群LG、反射元件LF2以及成像面IMG。光路沿第一光軸OA1抵達至反射元件LF1的反射面RF1上,且反射面RF1將光路由第一光軸OA1轉折至第二光軸OA2。光路沿第二光軸OA2通過透鏡群LG。接著,光路沿第二光軸OA2抵達至反射元件LF2的反射面RF2上,且反射面RF2將光路由第二光軸OA2轉折至第三光軸OA3。光路沿第三光軸OA3抵達至成像面IMG上。在圖42中,反射元件LF1、LF2可皆為稜鏡。在圖43中,反射元件LF1、LF2可分別為稜鏡及平面反射鏡。
另外,請參照圖44至圖46,係繪示依照本揭示的反射元件在攝影系統鏡片組中的另一種配置關係示意圖。如圖44所示,攝影系統鏡片組可沿光路由被攝物(未繪示)至成像面IMG,依序包含透鏡群LG、反射元件LF以及成像面IMG。反射元件LF可為稜鏡,其沿光路的走向依序具有通光面LP1、反射面RF1、反射面RF2以及通光面LP2。光路沿第一光軸OA1經過通光面LP1至反射面RF1上,反射面RF1將光路由第一光軸OA1轉折至第二光軸OA2,反射面RF2將光路由第二光軸OA2轉折至第三光軸OA3,且光路沿第三光軸OA3經過通光面LP2至成像面IMG上。
如圖45所示,攝影系統鏡片組可沿光路由被攝物(未繪示)至成像面IMG,依序包含透鏡群LG、反射元件LF以及成像面IMG。反射元件LF可為稜鏡,其沿光路的走向依序具有通光面LP1、反射面RF1、反射面RF2、反射面RF3以及通光面LP2。光路沿第一光軸OA1經過通光面LP1至反射面RF1上,反射面RF1將光路由第一光軸OA1轉折至第二光軸OA2,反射面RF2將光路由第二光軸OA2轉折至第三光軸OA3,反射面RF3將光路由第三光軸OA3轉折至第四光軸OA4,且光路沿第四光軸OA4經過通光面LP2至成像面IMG上。
如圖46所示,攝影系統鏡片組可沿光路由被攝物(未繪示)至成像面IMG,依序包含透鏡群LG、反射元件LF以及成像面IMG。反射元件LF可為稜鏡,其沿光路的走向依序具有通光面LP1、反射面RF1、反射面RF2、反射面RF3、反射面RF4以及通光面LP2。光路沿第一光軸OA1經過通光面LP1至反射面RF1上,反射面RF1將光路由第一光軸OA1轉折至第二光軸OA2,反射面RF2將光路由第二光軸OA2轉折至第三光軸OA3,反射面RF3將光路由第三光軸OA3轉折至第四光軸OA4,反射面RF4將光路由第四光軸OA4轉折至第五光軸OA5,且光路沿第五光軸OA5經過通光面LP2至成像面IMG上。
此外,請參照圖47和圖48,係繪示依照本揭示的反射元件在攝影系統鏡片組中的又另一種配置關係示意圖。如圖47及圖48所示,攝影系統鏡片組可沿光路由被攝物(未繪示)至成像面IMG,依序包含透鏡群LG、反射元件LF以及成像面IMG。反射元件LF可為五稜鏡(Pentaprism),其沿光路的走向依序具有通光面LP1、反射面RF1、反射面RF2以及通光面LP2。光路沿第一光軸OA1經過通光面LP1至反射面RF1上,反射面RF1將光路由第一光軸OA1轉折至第二光軸OA2,反射面RF2將光路由第二光軸OA2轉折至第三光軸OA3,且光路沿第三光軸OA3經過通光面LP2至成像面IMG上。在圖47中,通光面LP1和通光面LP2可皆為平面。在圖48中,通光面LP1和通光面LP2可皆為弧面。
此外,為減少攝影系統鏡片組占用空間,面鏡長寬可不相等,稜鏡的長寬高可互不相等,並可於非光學有效徑區域設計切邊或凹槽,以減輕重量、縮減體積並配合電子設備內部元件的配置。另外,並可於所述凹槽表面配置光線吸收塗層,以達到抗反射、遮蔽雜散光之功效。請參照圖51至圖53,其中圖51繪示依照本揭示第一實施例中的反射元件的一種實施態樣的示意圖,圖52繪示圖51之反射元件尚未形成有切邊及凹槽的立體示意圖,且圖53繪示圖51之反射元件的立體示意圖。如圖51所示,可見反射元件E5具有非光學有效徑區域NPR,亦即成像光線在反射元件E5中不會通過非光學有效徑區域NPR,因此在設計上,可將圖52中反射元件E5的非光學有效徑區域NPR的部分移除,從而使反射元件E5形成有切邊CP及凹槽RP(如圖53所示)。
本揭示所揭露的攝影系統鏡片組亦可選擇性配置三個以上的反射元件,因此本揭示不以圖式所揭露之反射元件的種類、數量與位置為限。
本揭示所揭露的攝影系統鏡片組中,可設置有至少一光闌,其可位於第一透鏡之前、各透鏡之間或最後一透鏡之後,該光闌的種類如耀光光闌(Glare Stop)或視場光闌(Field Stop)等,可用以減少雜散光,有助於提升影像品質。
本揭示所揭露的攝影系統鏡片組中,光圈之配置可為前置光圈或中置光圈。其中前置光圈意即光圈設置於被攝物與第一透鏡間,中置光圈則表示光圈設置於第一透鏡與成像面間。若光圈為前置光圈,可使出射瞳(Exit Pupil)與成像面產生較長的距離,使其具有遠心(Telecentric)效果,並可增加電子感光元件的CCD或CMOS接收影像的效率;若為中置光圈,係有助於擴大攝影系統鏡片組的視場角。
本揭示可適當設置一可變孔徑元件,該可變孔徑元件可為機械構件或光線調控元件,其可以電或電訊號控制孔徑的尺寸與形狀。該機械構件可包含葉片組、屏蔽板等可動件;該光線調控元件可包含濾光元件、電致變色材料、液晶層等遮蔽材料。該可變孔徑元件可藉由控制影像的進光量或曝光時間,強化影像調節的能力。此外,該可變孔徑元件亦可為本揭示之光圈,可藉由改變光圈值以調節影像品質,如景深或曝光速度等。
本揭示可適當放置一個或多個光學元件,藉以限制光線通過攝影系統鏡片組的形式,所述光學元件可為濾光片、偏光片等,但本揭示不以此為限。並且,所述光學元件可為單片元件、複合組件或以薄膜等方式呈現,但本揭示不以此為限。所述光學元件可置於攝影系統鏡片組之物端、像端或透鏡之間,藉以控制特定形式的光線通過,進而符合應用需求。
本揭示所揭露的攝影系統鏡片組中,可包含至少一光學鏡片、光學元件或載體,其至少一表面具有低反射層,所述低反射層可有效減少光線在介面反射產生的雜散光。所述低反射層可設置於所述光學鏡片的物側表面或像側表面的非有效區,或物側表面與像側表面間的連接表面;所述的光學元件可為一種遮光元件、環形間隔元件、鏡筒元件、平板玻璃(Cover glass)、藍玻璃(Blue glass)、濾光元件(Filter、Color filter)、光路轉折元件(反射元件)、稜鏡或面鏡等;所述的載體可為鏡頭組鏡座、設置於感光元件上的微透鏡(Micro lens)、感光元件基板周邊或是用於保護感光元件的玻璃片等。
本揭示所揭露的攝影系統鏡片組可包含遮光元件。遮光元件的開口可為非圓形,且開口可在垂直於光軸的不同方向上具有不同大小的有效徑。藉此,可配合非圓形的透鏡或光圈,從而有效地節省空間,並可充分地利用通過所述非圓形透鏡或光圈的光線,而有助於減少雜散光。其中,遮光元件的內孔周緣可含有波浪狀或鋸齒狀等結構。
本揭示所揭露的攝影系統鏡片組中,所述物側和像側係依照光軸方向而定,並且,所述於光軸上的數據係沿光軸計算,且若光軸經由反射元件轉折時,所述於光軸上的數據亦沿光軸計算。
根據上述實施方式,以下提出具體實施例並配合圖式予以詳細說明。
<第一實施例>
請參照圖1至圖2,其中圖1繪示依照本揭示第一實施例的取像裝置示意圖,圖2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一實施例的球差、像散以及畸變曲線圖。由圖1可知,取像裝置1包含攝影系統鏡片組(未另標號)與電子感光元件IS。攝影系統鏡片組沿光路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光闌S1、第一透鏡E1、第二透鏡E2、光圈ST、第三透鏡E3、第四透鏡E4、反射元件E5、濾光元件(Filter)E6與成像面IMG。其中,電子感光元件IS設置於成像面IMG上。攝影系統鏡片組包含四片單一非黏合透鏡(E1、E2、E3、E4),並且各透鏡之間無其他內插的透鏡。其中,第一透鏡E1至第四透鏡E4中任兩相鄰透鏡間於光軸上均具有一空氣間隔。
第一透鏡E1具有正屈折力,且為玻璃材質,其物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且其物側表面具有一個反曲點。
第二透鏡E2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其物側表面具有兩個反曲點,且其像側表面具有一個反曲點。
第三透鏡E3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其物側表面具有兩個反曲點,且其像側表面具有一個反曲點。
第四透鏡E4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其物側表面具有三個反曲點,且其像側表面具有兩個反曲點。
反射元件E5的材質為玻璃,其設置於第四透鏡E4及成像面IMG之間,並不影響攝影系統鏡片組的焦距。反射元件E5為一稜鏡,其具有光路轉折功能。為了方便說明,圖1省略繪出反射元件E5對光路所造成的偏折效果。
圖3繪示圖1之取像裝置的一種光路轉折示意圖,而圖4至圖9則分別繪示圖1之取像裝置的另一種光路轉折示意圖。在圖3至圖5中,反射元件E5沿光路的走向依序具有通光面LP1、兩個反射面RF1、RF2以及通光面LP2。反射面RF1將光路由第一光軸OA1轉折至第二光軸OA2,反射面RF2將光路由第二光軸OA2轉折至第三光軸OA3,並且光路沿第三光軸OA3抵達至成像面IMG。在圖3至圖5中,反射元件E5將光路轉折兩次。其中,圖3的通光面LP1與通光面LP2彼此平行且共平面,反射面RF1的法線方向與第一光軸OA1和第二光軸OA2的夾角皆為45.0度,且反射面RF2的法線方向與第二光軸OA2和第三光軸OA3的夾角皆為45.0度。圖4的通光面LP1與通光面LP2彼此平行且非共平面,反射面RF1的法線方向與第一光軸OA1和第二光軸OA2的夾角皆為42.0度,且反射面RF2的法線方向與第二光軸OA2和第三光軸OA3的夾角皆為48.0度。圖5的通光面LP1與通光面LP2彼此不平行且非共平面,反射面RF1的法線方向與第一光軸OA1和第二光軸OA2的夾角皆為47.0度,且反射面RF2的法線方向與第二光軸OA2和第三光軸OA3的夾角皆為55.6度。
在圖6和圖7中,反射元件E5沿光路的走向依序具有通光面LP1、三個反射面RF1、RF2、RF3以及通光面LP2。反射面RF1將光路由第一光軸OA1轉折至第二光軸OA2,反射面RF2將光路由第二光軸OA2轉折至第三光軸OA3,反射面RF3將光路由第三光軸OA3轉折至第四光軸OA4,並且光路沿第四光軸OA4抵達至成像面IMG。在圖6和圖7中,反射元件E5將光路轉折三次。其中,圖6的通光面LP1與通光面LP2彼此平行且共平面,反射面RF1的法線方向與第一光軸OA1和第二光軸OA2的夾角皆為30.0度,反射面RF2的法線方向與第二光軸OA2和第三光軸OA3的夾角皆為60.0度,且反射面RF3的法線方向與第三光軸OA3和第四光軸OA4的夾角皆為30.0度。圖7的通光面LP1與通光面LP2彼此不平行且非共平面,反射面RF1的法線方向與第一光軸OA1和第二光軸OA2的夾角皆為40.0度,反射面RF2的法線方向與第二光軸OA2和第三光軸OA3的夾角皆為55.0度,且反射面RF3的法線方向與第三光軸OA3和第四光軸OA4的夾角皆為27.5度。
在圖8中,反射元件E5沿光路的走向依序具有通光面LP1、四個反射面RF1、RF2、RF3、RF4以及通光面LP2。反射面RF1將光路由第一光軸OA1轉折至第二光軸OA2,反射面RF2將光路由第二光軸OA2轉折至第三光軸OA3,反射面RF3將光路由第三光軸OA3轉折至第四光軸OA4,反射面RF4將光路由第四光軸OA4轉折至第五光軸OA5,並且光路沿第五光軸OA5抵達至成像面IMG。在圖8中,反射元件E5將光路轉折四次,其中反射面RF1的法線方向與第一光軸OA1和第二光軸OA2的夾角皆為28.0度,反射面RF2的法線方向與第二光軸OA2和第三光軸OA3的夾角皆為56.0度,反射面RF3的法線方向與第三光軸OA3和第四光軸OA4的夾角皆為56.0度,且反射面RF4的法線方向與第四光軸OA4和第五光軸OA5的夾角皆為28.0度。
在圖9中,反射元件E5為五稜鏡,其沿光路的走向依序具有通光面LP1、兩個反射面RF1、RF2以及通光面LP2。反射面RF1將光路由第一光軸OA1轉折至第二光軸OA2,反射面RF2將光路由第二光軸OA2轉折至第三光軸OA3,並且光路沿第三光軸OA3抵達至成像面IMG。在圖9中,反射元件E5將光路轉折兩次,反射面RF1的法線方向與第一光軸OA1和第二光軸OA2的夾角皆為23.5度,且反射面RF2的法線方向與第二光軸OA2和第三光軸OA3的夾角皆為21.5度。
濾光元件E6的材質為玻璃,其設置於第四透鏡E4及成像面IMG之間,並不影響攝影系統鏡片組的焦距。
上述各透鏡的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下:
X:非球面與光軸的交點至非球面上距離光軸為Y的點平行於光軸的位移;
Y:非球面曲線上的點與光軸的垂直距離;
R:曲率半徑;
k:錐面係數;以及
Ai:第i階非球面係數。
第一實施例的攝影系統鏡片組中,攝影系統鏡片組的焦距為f,攝影系統鏡片組的光圈值為Fno,攝影系統鏡片組中最大視角的一半為HFOV,其數值如下:f = 13.81公釐(mm),Fno = 2.55,HFOV = 16.0度(deg.)。
第四透鏡E4像側表面至成像面IMG於光軸上的距離為BL,第一透鏡E1物側表面至第四透鏡E4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D,其滿足下列條件:BL/TD = 5.09。
第一透鏡E1物側表面至成像面IMG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L,攝影系統鏡片組的焦距為f,其滿足下列條件:TL/f = 1.46。
攝影系統鏡片組的最大成像高度為ImgH,其滿足下列條件:ImgH = 3.98公釐。
第一透鏡E1的焦距為f1,第三透鏡E3與第四透鏡E4的合成焦距為f34,其滿足下列條件:f1/f34 = -0.27。
第一透鏡E1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2,第一透鏡E1的焦距為f1,其滿足下列條件:R2/f1 = -1.46。
第一透鏡E1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2,第三透鏡E3與第四透鏡E4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34,其滿足下列條件:R2/T34 = -10.44。在本實施例中,兩相鄰透鏡於光軸上之間隔距離,係指兩相鄰透鏡的兩相鄰鏡面之間於光軸上的間距。
第二透鏡E2與第三透鏡E3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23,第二透鏡E2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4,其滿足下列條件:T23×100/|R4| = 0.51。
第一透鏡E1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1,第二透鏡E2與第三透鏡E3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23,其滿足下列條件:CT1/T23 = 7.97。
第一透鏡E1與第二透鏡E2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12,第三透鏡E3與第四透鏡E4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34,其滿足下列條件:T12/T34 = 0.60。
第一透鏡E1物側表面至第四透鏡E4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D,第一透鏡E1與第二透鏡E2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12,其滿足下列條件:TD/T12 = 9.16。
第一透鏡E1物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位置至第一透鏡E1像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位置平行於光軸的距離為ET1,第四透鏡E4物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位置至第四透鏡E4像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位置平行於光軸的距離為ET4,第一透鏡E1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1,第四透鏡E4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4,其滿足下列條件:(ET1+ET4)/(CT1+CT4) = 0.40。
第三透鏡E3像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位置至第四透鏡E4物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位置平行於光軸的距離為ET34,第三透鏡E3與第四透鏡E4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34,其滿足下列條件:ET34/T34 = 0.12。
第一透鏡E1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交點至第一透鏡E1像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位置平行於光軸的位移量為SAG1R2,第四透鏡E4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4,其滿足下列條件:SAG1R2/CT4 = -1.04。於本實施例中,SAG1R2的方向指向物側,因此數值為負值。
第二透鏡E2物側表面於光軸上的交點至第二透鏡E2物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位置平行於光軸的位移量為SAG2R1,第三透鏡E3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交點至第三透鏡E3像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位置平行於光軸的位移量為SAG3R2,第二透鏡E2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2,第三透鏡E3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3,其滿足下列條件:(|SAG2R1|+|SAG3R2|)/(CT2+CT3) = 1.07。於本實施例中,SAG2R1的方向指向物側,因此數值為負值;SAG3R2的方向指向像側,因此數值為正值。
第二透鏡E2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3,第二透鏡E2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4,其滿足下列條件:(R3+R4)/(R3-R4) = -0.71。
第三透鏡E3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5,第三透鏡E3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6,其滿足下列條件:(R5+R6)/(R5-R6) = 1.50。
第四透鏡E4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7,第四透鏡E4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8,其滿足下列條件:(R7+R8)/(R7-R8) = 0.93。
第三透鏡E3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5,第三透鏡E3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6,其滿足下列條件:|R5/R6| = 4.97。
第一透鏡E1物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為Y1R1,第四透鏡E4像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為Y4R2,其滿足下列條件:Y1R1/Y4R2 = 1.26。
第一透鏡E1物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為Y1R1,攝影系統鏡片組的最大成像高度為ImgH,其滿足下列條件:Y1R1/ImgH = 0.71。
攝影系統鏡片組的最大視場主光線於成像面IMG之入射角度為CRA_D,其滿足下列條件:CRA_D = 19.9度。
攝影系統鏡片組所有透鏡中的阿貝數最小值為Vmin,其滿足下列條件:Vmin = 19.5。在本實施例中,在第一透鏡E1至第四透鏡E4當中,第三透鏡E3的阿貝數小於其餘透鏡的阿貝數,因此Vmin等於第三透鏡E3的阿貝數。
第一透鏡E1的阿貝數為V1,第二透鏡E2的阿貝數為V2,第三透鏡E3的阿貝數為V3,第四透鏡E4的阿貝數為V4,第i透鏡的阿貝數為Vi,第一透鏡E1的折射率為N1,第二透鏡E2的折射率為N2,第三透鏡E3的折射率為N3,第四透鏡E4的折射率為N4,第i透鏡的折射率為Ni,Vi/Ni的最小值為(Vi/Ni)min,其滿足下列條件:(Vi/Ni)min = 11.68,其中i = 1、2、3或4。在本實施例中,在第一透鏡E1至第四透鏡E4當中,第三透鏡E3的阿貝數與折射率之比值(V3/N3)小於其餘透鏡的阿貝數與折射率之比值,因此(Vi/Ni)min等於第三透鏡E3的阿貝數與折射率之比值。
第三透鏡E3的阿貝數為V3,第四透鏡E4的阿貝數為V4,其滿足下列條件:V4/V3 = 2.87。
第四透鏡E4的折射率為N4,其滿足下列條件:N4 = 1.534。
請配合參照下列表1A以及表1B。
表1A、第一實施例 | ||||||||
f(焦距)=13.81公釐(mm),Fno(光圈值)=2.55,HFOV(半視角)=16.0度 | ||||||||
表面 | 曲率半徑 | 厚度 | 材質 | 折射率 | 阿貝數 | 焦距 | ||
0 | 被攝物 | 平面 | 無限 | |||||
1 | 光闌 | 平面 | -0.400 | |||||
2 | 第一透鏡 | 7.0103 | (ASP) | 1.228 | 玻璃 | 1.806 | 40.7 | 4.28 |
3 | -6.2637 | (ASP) | 0.362 | |||||
4 | 第二透鏡 | -4.9935 | (ASP) | 0.300 | 塑膠 | 1.544 | 56.0 | -7.84 |
5 | 29.9160 | (ASP) | 0.199 | |||||
6 | 光圈 | 平面 | -0.045 | |||||
7 | 第三透鏡 | 18.6735 | (ASP) | 0.290 | 塑膠 | 1.669 | 19.5 | -7.09 |
8 | 3.7598 | (ASP) | 0.600 | |||||
9 | 第四透鏡 | 204.6246 | (ASP) | 0.383 | 塑膠 | 1.534 | 56.0 | 14.29 |
10 | -7.9276 | (ASP) | 0.268 | |||||
11 | 稜鏡 | 平面 | 15.832 | 玻璃 | 1.697 | 55.5 | - | |
12 | 平面 | 0.100 | ||||||
13 | 濾光元件 | 平面 | 0.210 | 玻璃 | 1.517 | 64.2 | - | |
14 | 平面 | 0.485 | ||||||
15 | 成像面 | 平面 | - | |||||
參考波長(d-line)為587.6 nm | ||||||||
於表面1(光闌S1)的有效半徑為2.850 mm |
表1B、非球面係數 | ||||
表面 | 2 | 3 | 4 | 5 |
k = | -4.35589E+00 | -3.68744E-02 | -3.56796E+01 | 8.13082E+01 |
A4 = | -2.6524050E-04 | 9.9293651E-03 | 2.9750659E-02 | 7.2630774E-02 |
A6 = | 1.6113259E-05 | -1.4028009E-03 | -2.9030899E-02 | -1.0780374E-01 |
A8 = | -9.5950369E-05 | 7.8049987E-05 | 2.6429145E-02 | 1.0515097E-01 |
A10 = | 3.2308574E-05 | 4.3483635E-05 | -1.6840590E-02 | -6.6108788E-02 |
A12 = | -4.7244191E-06 | -1.7368608E-05 | 7.2183118E-03 | 2.7538506E-02 |
A14 = | 1.3495235E-07 | 3.0042081E-06 | -2.1188860E-03 | -7.9470025E-03 |
A16 = | 3.4038227E-08 | -2.7792819E-07 | 4.2710083E-04 | 1.6300342E-03 |
A18 = | -3.2133944E-09 | 1.3394433E-08 | -5.8015729E-05 | -2.3674892E-04 |
A20 = | 7.1134565E-11 | -2.7121642E-10 | 5.0648713E-06 | 2.3300619E-05 |
A22 = | - | - | -2.5620993E-07 | -1.3920114E-06 |
A24 = | - | - | 5.6995751E-09 | 3.7888844E-08 |
表面 | 7 | 8 | 9 | 10 |
k = | 2.83431E+01 | -4.74840E+00 | 9.69125E+01 | 2.38362E+00 |
A4 = | -6.2932714E-03 | -3.1388162E-02 | -1.4161964E-02 | -1.7417218E-03 |
A6 = | -5.7794766E-02 | -1.0020397E-02 | -4.1837686E-03 | -4.3471931E-03 |
A8 = | 9.0710202E-02 | 4.3223590E-02 | 6.3650063E-03 | 5.9006929E-03 |
A10 = | -7.0315991E-02 | -4.3415959E-02 | -3.9978395E-03 | -4.2588406E-03 |
A12 = | 3.4407192E-02 | 2.5690503E-02 | 1.5092315E-03 | 1.9948431E-03 |
A14 = | -1.1471479E-02 | -1.0146111E-02 | -3.2014462E-04 | -5.7939437E-04 |
A16 = | 2.6719196E-03 | 2.7772316E-03 | 3.3257042E-05 | 1.0186401E-04 |
A18 = | -4.3068284E-04 | -5.2545597E-04 | -5.6779975E-07 | -9.7918281E-06 |
A20 = | 4.5865999E-05 | 6.5817040E-05 | -1.1608561E-07 | 3.8700799E-07 |
A22 = | -2.8991875E-06 | -4.9001736E-06 | - | - |
A24 = | 8.2144899E-08 | 1.6316551E-07 | - | - |
表1A為圖1第一實施例詳細的結構數據,其中曲率半徑、厚度及焦距的單位為公釐(mm),且表面0到15依序表示由物側至像側的表面。表1B為第一實施例中的非球面數據,其中,k為非球面曲線方程式中的錐面係數,A4到A24則表示各表面第4到24階非球面係數。此外,以下各實施例表格乃對應各實施例的示意圖與像差曲線圖,表格中數據的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的表1A及表1B的定義相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第二實施例>
請參照圖10至圖11,其中圖10繪示依照本揭示第二實施例的取像裝置示意圖,圖11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二實施例的球差、像散以及畸變曲線圖。由圖10可知,取像裝置2包含攝影系統鏡片組(未另標號)與電子感光元件IS。攝影系統鏡片組沿光路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光圈ST、第一透鏡E1、第二透鏡E2、第三透鏡E3、第四透鏡E4、光闌S1、反射元件E5、濾光元件E6與成像面IMG。其中,電子感光元件IS設置於成像面IMG上。攝影系統鏡片組包含四片單一非黏合透鏡(E1、E2、E3、E4),並且各透鏡之間無其他內插的透鏡。其中,第一透鏡E1至第四透鏡E4中任兩相鄰透鏡間於光軸上均具有一空氣間隔。
第一透鏡E1具有正屈折力,且為玻璃材質,其物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且其像側表面具有一個反曲點。
第二透鏡E2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其物側表面具有一個反曲點,且其像側表面具有一個反曲點。
第三透鏡E3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且其物側表面具有一個反曲點。
第四透鏡E4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其物側表面具有兩個反曲點,且其像側表面具有兩個反曲點。
反射元件E5的材質為玻璃,其設置於第四透鏡E4及成像面IMG之間,並不影響攝影系統鏡片組的焦距。反射元件E5為一稜鏡,其具有光路轉折功能。為了方便說明,圖10省略繪出反射元件E5對光路所造成的偏折效果。其中,本實施例的反射元件E5可例如具有類似圖3至圖9的結構,可參照前述對應圖3至圖9之說明,在此不再加以贅述。
濾光元件E6的材質為玻璃,其設置於第四透鏡E4及成像面IMG之間,並不影響攝影系統鏡片組的焦距。
請配合參照下列表2A以及表2B。
表2A、第二實施例 | ||||||||
f(焦距)=13.49公釐(mm),Fno(光圈值)=2.55,HFOV(半視角)=16.6度 | ||||||||
表面 | 曲率半徑 | 厚度 | 材質 | 折射率 | 阿貝數 | 焦距 | ||
0 | 被攝物 | 平面 | 無限 | |||||
1 | 光圈 | 平面 | -0.527 | |||||
2 | 第一透鏡 | 5.2683 | (ASP) | 1.284 | 玻璃 | 1.806 | 40.7 | 4.57 |
3 | -10.8850 | (ASP) | 0.284 | |||||
4 | 第二透鏡 | -16.4537 | (ASP) | 0.300 | 塑膠 | 1.587 | 28.3 | -7.28 |
5 | 5.8103 | (ASP) | 0.030 | |||||
6 | 第三透鏡 | 4.5998 | (ASP) | 0.300 | 塑膠 | 1.669 | 19.5 | -14.86 |
7 | 3.0624 | (ASP) | 0.786 | |||||
8 | 第四透鏡 | -10.2918 | (ASP) | 0.336 | 塑膠 | 1.544 | 56.0 | 47.82 |
9 | -7.4591 | (ASP) | -0.020 | |||||
10 | 光闌 | 平面 | 0.300 | |||||
11 | 稜鏡 | 平面 | 13.540 | 玻璃 | 1.603 | 60.6 | - | |
12 | 平面 | 0.100 | ||||||
13 | 濾光元件 | 平面 | 0.210 | 玻璃 | 1.517 | 64.2 | - | |
14 | 平面 | 0.462 | ||||||
15 | 成像面 | 平面 | - | |||||
參考波長(d-line)為587.6 nm | ||||||||
於表面10(光闌S1)的有效半徑為1.870 mm |
表2B、非球面係數 | ||||
表面 | 2 | 3 | 4 | 5 |
k = | -1.94901E+00 | 3.64126E+00 | -8.50808E+01 | 0.00000E+00 |
A4 = | 1.0000037E-03 | 1.0359189E-02 | 3.4756916E-02 | 8.3761026E-02 |
A6 = | -5.2683894E-05 | -4.7317847E-03 | -4.0860619E-02 | -1.8862353E-01 |
A8 = | -5.3585380E-05 | 1.6470842E-03 | 2.9411527E-02 | 2.0554632E-01 |
A10 = | -2.1599944E-06 | -3.4816739E-04 | -1.2969369E-02 | -1.2793526E-01 |
A12 = | 4.0524932E-06 | 4.4519129E-05 | 3.7735439E-03 | 4.8674384E-02 |
A14 = | -6.8314988E-07 | -3.2751717E-06 | -7.3361875E-04 | -1.1432186E-02 |
A16 = | 3.7725917E-08 | 1.1216001E-07 | 9.1251133E-05 | 1.5656690E-03 |
A18 = | - | - | -6.5091117E-06 | -1.0002720E-04 |
A20 = | - | - | 2.0094446E-07 | -4.7650004E-07 |
A22 = | - | - | - | 2.8310346E-07 |
表面 | 6 | 7 | 8 | 9 |
k = | 0.00000E+00 | -8.50910E-01 | -9.84510E+01 | -1.46970E+01 |
A4 = | 4.4169779E-02 | -7.3846313E-03 | -5.9581728E-03 | 1.6529366E-03 |
A6 = | -1.4138589E-01 | -1.1731983E-02 | 2.2104767E-03 | -2.0878077E-03 |
A8 = | 1.7699427E-01 | 3.2125449E-02 | 4.2841271E-03 | 5.9154850E-03 |
A10 = | -1.2216928E-01 | -3.2426262E-02 | -5.2519118E-03 | -6.0573100E-03 |
A12 = | 5.0635179E-02 | 1.7525979E-02 | 2.8475004E-03 | 3.5549038E-03 |
A14 = | -1.2967731E-02 | -5.5893087E-03 | -8.6491068E-04 | -1.2743196E-03 |
A16 = | 2.0180446E-03 | 1.0747945E-03 | 1.4849990E-04 | 2.7556887E-04 |
A18 = | -1.7525787E-04 | -1.1618442E-04 | -1.2410187E-05 | -3.3043465E-05 |
A20 = | 6.5099320E-06 | 5.4213406E-06 | 2.6307596E-07 | 1.6631930E-06 |
第二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2C所述的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表2C、多項式數據 | |||
f [公釐] | 13.49 | ET34/T34 | 0.09 |
Fno | 2.55 | SAG1R2/CT4 | -0.51 |
HFOV [度] | 16.6 | (|SAG2R1|+|SAG3R2|)/(CT2+CT3) | 1.12 |
BL/TD | 4.40 | (R3+R4)/(R3-R4) | 0.48 |
TL/f | 1.33 | (R5+R6)/(R5-R6) | 4.98 |
ImgH [公釐] | 4.06 | (R7+R8)/(R7-R8) | 6.27 |
f1/f34 | -0.20 | |R5/R6| | 1.50 |
R2/f1 | -2.38 | Y1R1/Y4R2 | 1.40 |
R2/T34 | -13.85 | Y1R1/ImgH | 0.65 |
T23×100/|R4| | 0.52 | CRA_D [度] | 20.4 |
CT1/T23 | 42.80 | Vmin | 19.5 |
T12/T34 | 0.36 | (Vi/Ni)min | 11.68 |
TD/T12 | 11.69 | V4/V3 | 2.87 |
(ET1+ET4)/(CT1+CT4) | 0.46 | N4 | 1.544 |
<第三實施例>
請參照圖12至圖13,其中圖12繪示依照本揭示第三實施例的取像裝置示意圖,圖13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三實施例的球差、像散以及畸變曲線圖。由圖12可知,取像裝置3包含攝影系統鏡片組(未另標號)與電子感光元件IS。攝影系統鏡片組沿光路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光圈ST、第一透鏡E1、第二透鏡E2、第三透鏡E3、第四透鏡E4、光闌S1、反射元件E5、濾光元件E6與成像面IMG。其中,電子感光元件IS設置於成像面IMG上。攝影系統鏡片組包含四片單一非黏合透鏡(E1、E2、E3、E4),並且各透鏡之間無其他內插的透鏡。其中,第一透鏡E1至第四透鏡E4中任兩相鄰透鏡間於光軸上均具有一空氣間隔。
第一透鏡E1具有正屈折力,且為玻璃材質,其物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其物側表面具有一個反曲點,且其像側表面具有兩個反曲點。
第二透鏡E2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且其像側表面具有兩個反曲點。
第三透鏡E3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其物側表面具有兩個反曲點,且其像側表面具有一個反曲點。
第四透鏡E4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其物側表面具有兩個反曲點,且其像側表面具有一個反曲點。
反射元件E5的材質為玻璃,其設置於第四透鏡E4及成像面IMG之間,並不影響攝影系統鏡片組的焦距。反射元件E5為一稜鏡,其具有光路轉折功能。為了方便說明,圖12省略繪出反射元件E5對光路所造成的偏折效果。其中,本實施例的反射元件E5可例如具有類似圖3至圖9的結構,可參照前述對應圖3至圖9之說明,在此不再加以贅述。
濾光元件E6的材質為玻璃,其設置於第四透鏡E4及成像面IMG之間,並不影響攝影系統鏡片組的焦距。
請配合參照下列表3A以及表3B。
表3A、第三實施例 | ||||||||
f(焦距)=13.49公釐(mm),Fno(光圈值)=2.48,HFOV(半視角)=16.6度 | ||||||||
表面 | 曲率半徑 | 厚度 | 材質 | 折射率 | 阿貝數 | 焦距 | ||
0 | 被攝物 | 平面 | 無限 | |||||
1 | 光圈 | 平面 | -0.430 | |||||
2 | 第一透鏡 | 7.8861 | (ASP) | 1.166 | 玻璃 | 1.806 | 40.7 | 5.45 |
3 | -9.2633 | (ASP) | 0.632 | |||||
4 | 第二透鏡 | -6.8379 | (ASP) | 0.300 | 塑膠 | 1.544 | 56.0 | -9.49 |
5 | 21.3657 | (ASP) | 0.034 | |||||
6 | 第三透鏡 | 15.8240 | (ASP) | 0.418 | 塑膠 | 1.639 | 23.5 | -5.33 |
7 | 2.7707 | (ASP) | 0.496 | |||||
8 | 第四透鏡 | 7.7072 | (ASP) | 0.643 | 塑膠 | 1.534 | 56.0 | 6.66 |
9 | -6.4130 | (ASP) | -0.327 | |||||
10 | 光闌 | 平面 | 0.800 | |||||
11 | 稜鏡 | 平面 | 13.280 | 玻璃 | 1.569 | 56.1 | - | |
12 | 平面 | 0.200 | ||||||
13 | 濾光元件 | 平面 | 0.210 | 玻璃 | 1.517 | 64.2 | - | |
14 | 平面 | 1.233 | ||||||
15 | 成像面 | 平面 | - | |||||
參考波長(d-line)為587.6 nm | ||||||||
於表面10(光闌S1)的有效半徑為2.209 mm |
表3B、非球面係數 | ||||
表面 | 2 | 3 | 4 | 5 |
k = | -1.66386E+00 | 5.72770E+00 | 1.28251E-02 | -6.91815E+01 |
A4 = | -1.0315213E-03 | -3.4007262E-03 | -5.6507347E-02 | -1.3774657E-02 |
A6 = | 1.8890023E-04 | 4.0239330E-03 | 5.7706585E-02 | -2.5804281E-02 |
A8 = | 2.0831895E-05 | -1.2768161E-03 | -3.2225162E-02 | 3.1587667E-02 |
A10 = | -1.8061725E-05 | 2.3216628E-04 | 1.1369306E-02 | -1.6643073E-02 |
A12 = | 3.0749367E-06 | -2.4094318E-05 | -2.6380847E-03 | 4.8979812E-03 |
A14 = | -1.6706092E-07 | 1.3624971E-06 | 4.0470451E-04 | -8.4760479E-04 |
A16 = | 2.0288735E-10 | -3.4370831E-08 | -3.9819732E-05 | 8.4167425E-05 |
A18 = | - | - | 2.2897638E-06 | -4.2966727E-06 |
A20 = | - | - | -5.8706468E-08 | 8.1562235E-08 |
表面 | 6 | 7 | 8 | 9 |
k = | 0.00000E+00 | -8.01088E+00 | -4.42275E+01 | 5.28709E+00 |
A4 = | -2.5088066E-02 | -5.5987107E-02 | -2.2277829E-02 | 5.0164247E-04 |
A6 = | -2.7548622E-02 | 4.0657248E-02 | 1.1776364E-04 | -3.6035700E-03 |
A8 = | 3.6207813E-02 | -1.9326595E-02 | 5.5423071E-03 | 4.4660210E-03 |
A10 = | -1.7940576E-02 | 7.7105789E-03 | -4.4491114E-03 | -2.9027464E-03 |
A12 = | 4.7782948E-03 | -2.5678979E-03 | 1.8806442E-03 | 1.1442227E-03 |
A14 = | -7.1261721E-04 | 6.2373890E-04 | -4.9070297E-04 | -2.7990283E-04 |
A16 = | 5.4338754E-05 | -9.8212084E-05 | 7.8925301E-05 | 4.1749680E-05 |
A18 = | -1.3685934E-06 | 8.8410538E-06 | -6.9755280E-06 | -3.3594421E-06 |
A20 = | -2.9767537E-08 | -3.4425171E-07 | 2.5394317E-07 | 1.0983395E-07 |
第三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3C所述的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表3C、多項式數據 | |||
f [公釐] | 13.49 | ET34/T34 | 0.14 |
Fno | 2.48 | SAG1R2/CT4 | -0.49 |
HFOV [度] | 16.6 | (|SAG2R1|+|SAG3R2|)/(CT2+CT3) | 1.29 |
BL/TD | 4.17 | (R3+R4)/(R3-R4) | -0.52 |
TL/f | 1.41 | (R5+R6)/(R5-R6) | 1.42 |
ImgH [公釐] | 4.06 | (R7+R8)/(R7-R8) | 0.09 |
f1/f34 | -0.10 | |R5/R6| | 5.71 |
R2/f1 | -1.70 | Y1R1/Y4R2 | 1.23 |
R2/T34 | -18.68 | Y1R1/ImgH | 0.67 |
T23×100/|R4| | 0.16 | CRA_D [度] | 17.6 |
CT1/T23 | 34.29 | Vmin | 23.5 |
T12/T34 | 1.27 | (Vi/Ni)min | 14.34 |
TD/T12 | 5.84 | V4/V3 | 2.38 |
(ET1+ET4)/(CT1+CT4) | 0.37 | N4 | 1.534 |
<第四實施例>
請參照圖14至圖15,其中圖14繪示依照本揭示第四實施例的取像裝置示意圖,圖15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四實施例的球差、像散以及畸變曲線圖。由圖14可知,取像裝置4包含攝影系統鏡片組(未另標號)與電子感光元件IS。攝影系統鏡片組沿光路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光圈ST、第一透鏡E1、第二透鏡E2、第三透鏡E3、第四透鏡E4、光闌S1、反射元件E5、濾光元件E6與成像面IMG。其中,電子感光元件IS設置於成像面IMG上。攝影系統鏡片組包含四片單一非黏合透鏡(E1、E2、E3、E4),並且各透鏡之間無其他內插的透鏡。其中,第一透鏡E1至第四透鏡E4中任兩相鄰透鏡間於光軸上均具有一空氣間隔。
第一透鏡E1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且其像側表面具有一個反曲點。
第二透鏡E2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其物側表面具有三個反曲點,且其像側表面具有三個反曲點。
第三透鏡E3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其物側表面具有兩個反曲點,且其像側表面具有三個反曲點。
第四透鏡E4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其物側表面具有兩個反曲點,且其像側表面具有一個反曲點。
反射元件E5的材質為塑膠,其設置於第四透鏡E4及成像面IMG之間,並不影響攝影系統鏡片組的焦距。反射元件E5為一稜鏡,其具有光路轉折功能。為了方便說明,圖14省略繪出反射元件E5對光路所造成的偏折效果。其中,本實施例的反射元件E5可例如具有類似圖3至圖9的結構,可參照前述對應圖3至圖9之說明,在此不再加以贅述。
濾光元件E6的材質為玻璃,其設置於第四透鏡E4及成像面IMG之間,並不影響攝影系統鏡片組的焦距。
請配合參照下列表4A以及表4B。
表4A、第四實施例 | ||||||||
f(焦距)=14.58公釐(mm),Fno(光圈值)=2.73,HFOV(半視角)=16.0度 | ||||||||
表面 | 曲率半徑 | 厚度 | 材質 | 折射率 | 阿貝數 | 焦距 | ||
0 | 被攝物 | 平面 | 無限 | |||||
1 | 光圈 | 平面 | -0.524 | |||||
2 | 第一透鏡 | 5.9392 | (ASP) | 1.321 | 塑膠 | 1.562 | 44.6 | 4.28 |
3 | -3.7233 | (ASP) | 0.100 | |||||
4 | 第二透鏡 | -13.5000 | (ASP) | 0.350 | 塑膠 | 1.614 | 25.6 | 19.53 |
5 | -6.4118 | (ASP) | 0.162 | |||||
6 | 第三透鏡 | 11.4981 | (ASP) | 0.300 | 塑膠 | 1.587 | 28.3 | -3.07 |
7 | 1.5453 | (ASP) | 0.738 | |||||
8 | 第四透鏡 | -13.1944 | (ASP) | 0.429 | 塑膠 | 1.534 | 56.0 | 18.76 |
9 | -5.7612 | (ASP) | 0.032 | |||||
10 | 光闌 | 平面 | 0.300 | |||||
11 | 稜鏡 | 平面 | 14.300 | 塑膠 | 1.545 | 56.1 | - | |
12 | 平面 | 0.100 | ||||||
13 | 濾光元件 | 平面 | 0.210 | 玻璃 | 1.517 | 64.2 | - | |
14 | 平面 | 0.822 | ||||||
15 | 成像面 | 平面 | - | |||||
參考波長(d-line)為587.6 nm | ||||||||
於表面10(光闌S1)的有效半徑為2.002 mm |
表4B、非球面係數 | ||||
表面 | 2 | 3 | 4 | 5 |
k = | -3.16635E+00 | -4.37777E+00 | -6.76230E+01 | 0.00000E+00 |
A4 = | -7.8439835E-05 | 6.1659652E-02 | 7.7269210E-02 | 7.4210135E-02 |
A6 = | 4.0093442E-04 | -5.4445194E-02 | -5.4008061E-02 | -5.7527305E-02 |
A8 = | -2.8408411E-04 | 3.0327914E-02 | 7.4454730E-03 | 3.8892116E-02 |
A10 = | -1.3562097E-05 | -1.1018514E-02 | 2.1808494E-02 | -5.3607132E-03 |
A12 = | 5.5562622E-05 | 2.6671572E-03 | -1.9356972E-02 | -7.2899565E-03 |
A14 = | -1.9500452E-05 | -4.2902703E-04 | 8.4497320E-03 | 5.1946365E-03 |
A16 = | 3.1808648E-06 | 4.4221926E-05 | -2.3004409E-03 | -1.7718681E-03 |
A18 = | -2.5935323E-07 | -2.6500020E-06 | 4.0859901E-04 | 3.6562715E-04 |
A20 = | 8.6116450E-09 | 7.0394021E-08 | -4.6129474E-05 | -4.6262905E-05 |
A22 = | - | - | 3.0048754E-06 | 3.3005208E-06 |
A24 = | - | - | -8.5890545E-08 | -1.0142497E-07 |
表面 | 6 | 7 | 8 | 9 |
k = | 0.00000E+00 | -4.71611E+00 | 0.00000E+00 | -1.71816E+01 |
A4 = | -1.0959523E-01 | -8.8327140E-02 | -3.2282416E-03 | -6.6906822E-03 |
A6 = | 1.0103273E-01 | 1.1854496E-01 | -1.2515571E-02 | -5.0792911E-03 |
A8 = | -2.6890133E-02 | -7.0114804E-02 | 3.0817044E-02 | 1.4875648E-02 |
A10 = | -1.4702365E-02 | 1.7047232E-02 | -2.5113477E-02 | -1.1349022E-02 |
A12 = | 1.6295537E-02 | 1.9722740E-03 | 1.1282171E-02 | 4.7295189E-03 |
A14 = | -7.3703391E-03 | -2.5084734E-03 | -3.1085481E-03 | -1.1452077E-03 |
A16 = | 2.0664686E-03 | 7.1312642E-04 | 5.3277656E-04 | 1.6089399E-04 |
A18 = | -3.8574174E-04 | -9.3283166E-05 | -5.1916108E-05 | -1.1929893E-05 |
A20 = | 4.7022769E-05 | 4.7800221E-06 | 2.1472389E-06 | 3.3161866E-07 |
A22 = | -3.3974781E-06 | - | - | - |
A24 = | 1.1036734E-07 | - | - | - |
第四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4C所述的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表4C、多項式數據 | |||
f [公釐] | 14.58 | ET34/T34 | 0.11 |
Fno | 2.73 | SAG1R2/CT4 | -0.91 |
HFOV [度] | 16.0 | (|SAG2R1|+|SAG3R2|)/(CT2+CT3) | 1.44 |
BL/TD | 4.64 | (R3+R4)/(R3-R4) | 2.81 |
TL/f | 1.31 | (R5+R6)/(R5-R6) | 1.31 |
ImgH [公釐] | 4.25 | (R7+R8)/(R7-R8) | 2.55 |
f1/f34 | -1.08 | |R5/R6| | 7.44 |
R2/f1 | -0.87 | Y1R1/Y4R2 | 1.33 |
R2/T34 | -5.05 | Y1R1/ImgH | 0.63 |
T23×100/|R4| | 2.53 | CRA_D [度] | 19.1 |
CT1/T23 | 8.15 | Vmin | 25.6 |
T12/T34 | 0.14 | (Vi/Ni)min | 15.86 |
TD/T12 | 34.00 | V4/V3 | 1.98 |
(ET1+ET4)/(CT1+CT4) | 0.37 | N4 | 1.534 |
<第五實施例>
請參照圖16至圖17,其中圖16繪示依照本揭示第五實施例的取像裝置示意圖,圖17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五實施例的球差、像散以及畸變曲線圖。由圖16可知,取像裝置5包含攝影系統鏡片組(未另標號)與電子感光元件IS。攝影系統鏡片組沿光路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光闌S1、第一透鏡E1、第二透鏡E2、光圈ST、第三透鏡E3、第四透鏡E4、光闌S2、反射元件E5、濾光元件E6與成像面IMG。其中,電子感光元件IS設置於成像面IMG上。攝影系統鏡片組包含四片單一非黏合透鏡(E1、E2、E3、E4),並且各透鏡之間無其他內插的透鏡。其中,第一透鏡E1至第四透鏡E4中任兩相鄰透鏡間於光軸上均具有一空氣間隔。
第一透鏡E1具有正屈折力,且為玻璃材質,其物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且其物側表面具有一個反曲點。
第二透鏡E2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其物側表面具有一個反曲點,且其像側表面具有三個反曲點。
第三透鏡E3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且其物側表面具有三個反曲點。
第四透鏡E4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其物側表面具有兩個反曲點,且其像側表面具有一個反曲點。
反射元件E5的材質為塑膠,其設置於第四透鏡E4及成像面IMG之間,並不影響攝影系統鏡片組的焦距。反射元件E5為一稜鏡,其具有光路轉折功能。為了方便說明,圖16省略繪出反射元件E5對光路所造成的偏折效果。其中,本實施例的反射元件E5可例如具有類似圖3至圖9的結構,可參照前述對應圖3至圖9之說明,在此不再加以贅述。
濾光元件E6的材質為玻璃,其設置於第四透鏡E4及成像面IMG之間,並不影響攝影系統鏡片組的焦距。
請配合參照下列表5A以及表5B。
表5A、第五實施例 | ||||||||
f(焦距)=13.90公釐(mm),Fno(光圈值)=2.80,HFOV(半視角)=16.2度 | ||||||||
表面 | 曲率半徑 | 厚度 | 材質 | 折射率 | 阿貝數 | 焦距 | ||
0 | 被攝物 | 平面 | 無限 | |||||
1 | 光闌 | 平面 | -0.412 | |||||
2 | 第一透鏡 | 6.0741 | (ASP) | 1.169 | 玻璃 | 1.806 | 40.7 | 4.80 |
3 | -9.7181 | (ASP) | 0.597 | |||||
4 | 第二透鏡 | -2.8207 | (ASP) | 0.270 | 塑膠 | 1.566 | 37.4 | -6.84 |
5 | -10.7324 | (ASP) | -0.050 | |||||
6 | 光圈 | 平面 | 0.080 | |||||
7 | 第三透鏡 | -60.0268 | (ASP) | 0.286 | 塑膠 | 1.639 | 23.5 | -8.51 |
8 | 5.9838 | (ASP) | 0.409 | |||||
9 | 第四透鏡 | 19.9184 | (ASP) | 0.409 | 塑膠 | 1.544 | 56.0 | 10.82 |
10 | -8.2996 | (ASP) | -0.088 | |||||
11 | 光闌 | 平面 | 0.513 | |||||
12 | 稜鏡 | 平面 | 14.180 | 塑膠 | 1.545 | 56.1 | - | |
13 | 平面 | 0.100 | ||||||
14 | 濾光元件 | 平面 | 0.210 | 玻璃 | 1.517 | 64.2 | - | |
15 | 平面 | 0.706 | ||||||
16 | 成像面 | 平面 | - | |||||
參考波長(d-line)為587.6 nm | ||||||||
於表面1(光闌S1)的有效半徑為2.483 mm | ||||||||
於表面11(光闌S2)的有效半徑為1.908 mm |
表5B、非球面係數 | ||||
表面 | 2 | 3 | 4 | 5 |
k = | -1.03170E+00 | 2.79505E+00 | -1.13526E+01 | 0.00000E+00 |
A4 = | 1.2712886E-04 | 6.5869991E-03 | 5.5432185E-02 | 5.6011064E-02 |
A6 = | 7.9597310E-04 | 1.7045325E-03 | -6.8979549E-02 | -2.2540950E-02 |
A8 = | -4.2747457E-04 | -2.7927149E-03 | 3.7094063E-02 | -6.0112690E-02 |
A10 = | 1.0071956E-04 | 1.3792234E-03 | -8.9051728E-03 | 9.2970990E-02 |
A12 = | -9.4580508E-06 | -3.6607107E-04 | -1.7583639E-04 | -6.3133043E-02 |
A14 = | -5.0142196E-07 | 5.5334936E-05 | 6.7383681E-04 | 2.4779679E-02 |
A16 = | 1.6573905E-07 | -4.4938574E-06 | -1.7897836E-04 | -5.9580872E-03 |
A18 = | -9.4723767E-09 | 1.5233852E-07 | 2.2322783E-05 | 8.6667411E-04 |
A20 = | - | - | -1.3441968E-06 | -7.0076214E-05 |
A22 = | - | - | 2.9089365E-08 | 2.4177775E-06 |
表面 | 7 | 8 | 9 | 10 |
k = | 0.00000E+00 | 1.48360E-01 | 0.00000E+00 | 0.00000E+00 |
A4 = | -7.5356487E-02 | -6.0097462E-02 | -1.7526599E-02 | 2.9620605E-03 |
A6 = | 1.4552970E-01 | 8.5431726E-02 | -1.1700565E-02 | -1.4413474E-02 |
A8 = | -1.5050348E-01 | -4.7617383E-02 | 3.1611544E-02 | 2.2055010E-02 |
A10 = | 1.0013553E-01 | 2.6933888E-03 | -3.6008118E-02 | -2.1002172E-02 |
A12 = | -4.1814682E-02 | 1.1834679E-02 | 2.4043424E-02 | 1.2878685E-02 |
A14 = | 9.0346562E-03 | -7.8137472E-03 | -9.9479906E-03 | -5.0015807E-03 |
A16 = | 8.9450106E-05 | 2.5390600E-03 | 2.5081153E-03 | 1.1927649E-03 |
A18 = | -5.7813160E-04 | -4.6078811E-04 | -3.5023870E-04 | -1.5855362E-04 |
A20 = | 1.4451083E-04 | 4.3263677E-05 | 2.0627032E-05 | 8.9467372E-06 |
A22 = | -1.5700625E-05 | -1.5572209E-06 | - | - |
A24 = | 6.6349217E-07 | - | - | - |
第五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5C所述的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表5C、多項式數據 | |||
f [公釐] | 13.90 | ET34/T34 | 0.18 |
Fno | 2.80 | SAG1R2/CT4 | -0.52 |
HFOV [度] | 16.2 | (|SAG2R1|+|SAG3R2|)/(CT2+CT3) | 1.41 |
BL/TD | 4.93 | (R3+R4)/(R3-R4) | -1.71 |
TL/f | 1.35 | (R5+R6)/(R5-R6) | 0.82 |
ImgH [公釐] | 4.06 | (R7+R8)/(R7-R8) | 0.41 |
f1/f34 | -0.09 | |R5/R6| | 10.03 |
R2/f1 | -2.03 | Y1R1/Y4R2 | 1.29 |
R2/T34 | -23.76 | Y1R1/ImgH | 0.61 |
T23×100/|R4| | 0.28 | CRA_D [度] | 19.9 |
CT1/T23 | 38.97 | Vmin | 23.5 |
T12/T34 | 1.46 | (Vi/Ni)min | 14.34 |
TD/T12 | 5.31 | V4/V3 | 2.38 |
(ET1+ET4)/(CT1+CT4) | 0.44 | N4 | 1.544 |
<第六實施例>
請參照圖18至圖19,其中圖18繪示依照本揭示第六實施例的取像裝置示意圖,圖19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六實施例的球差、像散以及畸變曲線圖。由圖18可知,取像裝置6包含攝影系統鏡片組(未另標號)與電子感光元件IS。攝影系統鏡片組沿光路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光圈ST、第一透鏡E1、第二透鏡E2、第三透鏡E3、第四透鏡E4、光闌S1、反射元件E5、濾光元件E6與成像面IMG。其中,電子感光元件IS設置於成像面IMG上。攝影系統鏡片組包含四片單一非黏合透鏡(E1、E2、E3、E4),並且各透鏡之間無其他內插的透鏡。其中,第一透鏡E1至第四透鏡E4中任兩相鄰透鏡間於光軸上均具有一空氣間隔。
第一透鏡E1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且其像側表面具有三個反曲點。
第二透鏡E2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其物側表面具有兩個反曲點,且其像側表面具有三個反曲點。
第三透鏡E3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其物側表面具有兩個反曲點,且其像側表面具有兩個反曲點。
第四透鏡E4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其物側表面具有兩個反曲點,且其像側表面具有一個反曲點。
反射元件E5的材質為塑膠,其設置於第四透鏡E4及成像面IMG之間,並不影響攝影系統鏡片組的焦距。反射元件E5為一稜鏡,其具有光路轉折功能。為了方便說明,圖18省略繪出反射元件E5對光路所造成的偏折效果。其中,本實施例的反射元件E5可例如具有類似圖3至圖9的結構,可參照前述對應圖3至圖9之說明,在此不再加以贅述。
濾光元件E6的材質為玻璃,其設置於第四透鏡E4及成像面IMG之間,並不影響攝影系統鏡片組的焦距。
請配合參照下列表6A以及表6B。
表6A、第六實施例 | ||||||||
f(焦距)=14.77公釐(mm),Fno(光圈值)=2.73,HFOV(半視角)=15.9度 | ||||||||
表面 | 曲率半徑 | 厚度 | 材質 | 折射率 | 阿貝數 | 焦距 | ||
0 | 被攝物 | 平面 | 無限 | |||||
1 | 光圈 | 平面 | -0.597 | |||||
2 | 第一透鏡 | 5.6772 | (ASP) | 1.327 | 塑膠 | 1.562 | 44.6 | 4.57 |
3 | -4.2998 | (ASP) | 0.112 | |||||
4 | 第二透鏡 | -9.8000 | (ASP) | 0.350 | 塑膠 | 1.614 | 25.6 | -92.72 |
5 | -12.0000 | (ASP) | 0.200 | |||||
6 | 第三透鏡 | 3.9964 | (ASP) | 0.300 | 塑膠 | 1.587 | 28.3 | -4.85 |
7 | 1.6173 | (ASP) | 0.745 | |||||
8 | 第四透鏡 | -5.2230 | (ASP) | 0.466 | 塑膠 | 1.534 | 56.0 | 42.48 |
9 | -4.3778 | (ASP) | 0.034 | |||||
10 | 光闌 | 平面 | 0.300 | |||||
11 | 稜鏡 | 平面 | 14.300 | 塑膠 | 1.545 | 56.1 | - | |
12 | 平面 | 0.100 | ||||||
13 | 濾光元件 | 平面 | 0.210 | 玻璃 | 1.517 | 64.2 | - | |
14 | 平面 | 0.814 | ||||||
15 | 成像面 | 平面 | - | |||||
參考波長(d-line)為587.6 nm | ||||||||
於表面10(光闌S1)的有效半徑為2.012 mm |
表6B、非球面係數 | ||||
表面 | 2 | 3 | 4 | 5 |
k = | -2.38270E+00 | -4.36059E+00 | -3.70318E+01 | 0.00000E+00 |
A4 = | 2.0082119E-03 | 6.0471695E-03 | -2.4590270E-02 | 3.2112217E-02 |
A6 = | -1.9460750E-03 | 2.2312871E-02 | 8.1569090E-02 | -1.1089874E-02 |
A8 = | 1.4340240E-03 | -1.8509935E-02 | -6.8874252E-02 | 1.8740521E-02 |
A10 = | -7.6288589E-04 | 7.4521011E-03 | 4.3306213E-02 | -6.8995953E-03 |
A12 = | 2.5215178E-04 | -1.8078057E-03 | -2.1048315E-02 | -2.7821245E-04 |
A14 = | -5.0411575E-05 | 2.7582579E-04 | 7.5220799E-03 | 5.4387791E-04 |
A16 = | 5.9898681E-06 | -2.5901724E-05 | -1.8992196E-03 | 1.5619776E-05 |
A18 = | -3.9123470E-07 | 1.3663343E-06 | 3.2592822E-04 | -6.7796882E-05 |
A20 = | 1.0882761E-08 | -3.0858430E-08 | -3.5990938E-05 | 1.7891450E-05 |
A22 = | - | - | 2.3027001E-06 | -1.9368124E-06 |
A24 = | - | - | -6.4862202E-08 | 7.8028672E-08 |
表面 | 6 | 7 | 8 | 9 |
k = | 0.00000E+00 | -3.77463E+00 | 0.00000E+00 | -1.77127E+01 |
A4 = | 5.5837291E-02 | 9.0660318E-02 | 3.3195545E-02 | -9.5244035E-03 |
A6 = | -1.8522208E-01 | -1.9842279E-01 | -1.0147560E-02 | 7.8661246E-03 |
A8 = | 2.0880377E-01 | 2.2226993E-01 | -2.0890235E-03 | -7.0598788E-03 |
A10 = | -1.3475995E-01 | -1.4799668E-01 | 1.2719413E-02 | 8.5281534E-03 |
A12 = | 5.5604679E-02 | 6.1060733E-02 | -1.0461480E-02 | -5.8575218E-03 |
A14 = | -1.5812815E-02 | -1.5913658E-02 | 4.1210891E-03 | 2.3238229E-03 |
A16 = | 3.2992365E-03 | 2.5633240E-03 | -8.7922033E-04 | -5.2444147E-04 |
A18 = | -5.2250637E-04 | -2.3293701E-04 | 9.8535970E-05 | 6.2594603E-05 |
A20 = | 6.0405581E-05 | 9.1005829E-06 | -4.5984488E-06 | -3.0855279E-06 |
A22 = | -4.4159463E-06 | - | - | - |
A24 = | 1.4742256E-07 | - | - | - |
第六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6C所述的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表6C、多項式數據 | |||
f [公釐] | 14.77 | ET34/T34 | 0.10 |
Fno | 2.73 | SAG1R2/CT4 | -0.70 |
HFOV [度] | 15.9 | (|SAG2R1|+|SAG3R2|)/(CT2+CT3) | 1.60 |
BL/TD | 4.50 | (R3+R4)/(R3-R4) | -9.91 |
TL/f | 1.30 | (R5+R6)/(R5-R6) | 2.36 |
ImgH [公釐] | 4.25 | (R7+R8)/(R7-R8) | 11.36 |
f1/f34 | -0.79 | |R5/R6| | 2.47 |
R2/f1 | -0.94 | Y1R1/Y4R2 | 1.34 |
R2/T34 | -5.77 | Y1R1/ImgH | 0.64 |
T23×100/|R4| | 1.67 | CRA_D [度] | 19.0 |
CT1/T23 | 6.64 | Vmin | 25.6 |
T12/T34 | 0.15 | (Vi/Ni)min | 15.86 |
TD/T12 | 31.25 | V4/V3 | 1.98 |
(ET1+ET4)/(CT1+CT4) | 0.36 | N4 | 1.534 |
<第七實施例>
請參照圖20至圖21,其中圖20繪示依照本揭示第七實施例的取像裝置示意圖,圖21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七實施例的球差、像散以及畸變曲線圖。由圖20可知,取像裝置7包含攝影系統鏡片組(未另標號)與電子感光元件IS。攝影系統鏡片組沿光路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光闌S1、第一透鏡E1、第二透鏡E2、光圈ST、第三透鏡E3、第四透鏡E4、光闌S2、反射元件E5、濾光元件E6與成像面IMG。其中,電子感光元件IS設置於成像面IMG上。攝影系統鏡片組包含四片單一非黏合透鏡(E1、E2、E3、E4),並且各透鏡之間無其他內插的透鏡。其中,第一透鏡E1至第四透鏡E4中任兩相鄰透鏡間於光軸上均具有一空氣間隔。
第一透鏡E1具有正屈折力,且為玻璃材質,其物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且其像側表面具有一個反曲點。
第二透鏡E2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且其像側表面具有三個反曲點。
第三透鏡E3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其物側表面具有五個反曲點,且其像側表面具有一個反曲點。
第四透鏡E4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其物側表面具有兩個反曲點,且其像側表面具有一個反曲點。
反射元件E5的材質為塑膠,其設置於第四透鏡E4及成像面IMG之間,並不影響攝影系統鏡片組的焦距。反射元件E5為一稜鏡,其具有光路轉折功能。為了方便說明,圖20省略繪出反射元件E5對光路所造成的偏折效果。其中,本實施例的反射元件E5可例如具有類似圖3至圖9的結構,可參照前述對應圖3至圖9之說明,在此不再加以贅述。
濾光元件E6的材質為玻璃,其設置於第四透鏡E4及成像面IMG之間,並不影響攝影系統鏡片組的焦距。
請配合參照下列表7A以及表7B。
表7A、第七實施例 | ||||||||
f(焦距)=13.59公釐(mm),Fno(光圈值)=2.55,HFOV(半視角)=16.6度 | ||||||||
表面 | 曲率半徑 | 厚度 | 材質 | 折射率 | 阿貝數 | 焦距 | ||
0 | 被攝物 | 平面 | 無限 | |||||
1 | 光闌 | 平面 | -0.410 | |||||
2 | 第一透鏡 | 8.9986 | (ASP) | 1.141 | 玻璃 | 1.806 | 40.7 | 5.25 |
3 | -7.5350 | (ASP) | 0.602 | |||||
4 | 第二透鏡 | -6.0540 | (ASP) | 0.384 | 塑膠 | 1.544 | 56.0 | -7.85 |
5 | 14.8172 | (ASP) | 0.002 | |||||
6 | 光圈 | 平面 | 0.030 | |||||
7 | 第三透鏡 | 11.4744 | (ASP) | 0.388 | 塑膠 | 1.639 | 23.5 | -5.84 |
8 | 2.7786 | (ASP) | 0.474 | |||||
9 | 第四透鏡 | 8.2797 | (ASP) | 0.738 | 塑膠 | 1.534 | 56.0 | 6.74 |
10 | -6.1824 | (ASP) | 0.013 | |||||
11 | 光闌 | 平面 | 0.515 | |||||
12 | 稜鏡 | 平面 | 14.240 | 塑膠 | 1.545 | 56.1 | - | |
13 | 平面 | 0.300 | ||||||
14 | 濾光元件 | 平面 | 0.210 | 玻璃 | 1.517 | 64.2 | - | |
15 | 平面 | 0.506 | ||||||
16 | 成像面 | 平面 | - | |||||
參考波長(d-line)為587.6 nm | ||||||||
於表面1(光闌S1)的有效半徑為2.666 mm | ||||||||
於表面11(光闌S2)的有效半徑為2.105 mm |
表7B、非球面係數 | ||||
表面 | 2 | 3 | 4 | 5 |
k = | 2.07768E-01 | 2.51563E+00 | -1.92393E+00 | -1.10036E+01 |
A4 = | -1.0252882E-03 | 2.4907168E-03 | -1.3528280E-02 | -6.1750144E-02 |
A6 = | 4.1994592E-04 | 2.6601919E-03 | 1.7548121E-02 | 1.0976264E-01 |
A8 = | -3.0540800E-05 | -1.2668207E-03 | -1.9680518E-02 | -1.4294611E-01 |
A10 = | -2.2649943E-05 | 3.0019906E-04 | 1.3553550E-02 | 1.1271399E-01 |
A12 = | 6.7794273E-06 | -3.9368444E-05 | -6.1211195E-03 | -5.6552362E-02 |
A14 = | -7.4171483E-07 | 2.7516611E-06 | 1.9332763E-03 | 1.8828999E-02 |
A16 = | 3.1399375E-08 | -7.8231074E-08 | -4.3330719E-04 | -4.2252397E-03 |
A18 = | - | - | 6.7383652E-05 | 6.3228056E-04 |
A20 = | - | - | -6.8753460E-06 | -6.0372866E-05 |
A22 = | - | - | 4.1183637E-07 | 3.3126814E-06 |
A24 = | - | - | -1.0941382E-08 | -7.8946378E-08 |
表面 | 7 | 8 | 9 | 10 |
k = | 0.00000E+00 | -5.09057E+00 | -7.79833E+00 | 4.23848E+00 |
A4 = | -1.0510462E-01 | -8.1292164E-02 | -2.6542900E-02 | 3.5269431E-03 |
A6 = | 1.4914892E-01 | 8.2930014E-02 | -2.6751516E-03 | -9.0620052E-03 |
A8 = | -1.4044620E-01 | -4.2455959E-02 | 1.8534165E-02 | 1.3233594E-02 |
A10 = | 9.0642414E-02 | 1.0826180E-02 | -1.6407633E-02 | -1.0740684E-02 |
A12 = | -3.9379377E-02 | 4.2514203E-04 | 6.9831336E-03 | 5.3777769E-03 |
A14 = | 1.1372843E-02 | -1.3326084E-03 | -1.0980099E-03 | -1.6747468E-03 |
A16 = | -2.1491047E-03 | 4.5056067E-04 | -2.8499336E-04 | 3.1517834E-04 |
A18 = | 2.5560898E-04 | -7.2283674E-05 | 1.7236738E-04 | -3.2627755E-05 |
A20 = | -1.7392961E-05 | 5.6001140E-06 | -3.4495713E-05 | 1.4240685E-06 |
A22 = | 5.1678708E-07 | -1.5945280E-07 | 3.2188075E-06 | - |
A24 = | - | - | -1.1645454E-07 | - |
第七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7C所述的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表7C、多項式數據 | |||
f [公釐] | 13.59 | ET34/T34 | 0.16 |
Fno | 2.55 | SAG1R2/CT4 | -0.41 |
HFOV [度] | 16.6 | (|SAG2R1|+|SAG3R2|)/(CT2+CT3) | 1.32 |
BL/TD | 4.20 | (R3+R4)/(R3-R4) | -0.42 |
TL/f | 1.44 | (R5+R6)/(R5-R6) | 1.64 |
ImgH [公釐] | 4.06 | (R7+R8)/(R7-R8) | 0.15 |
f1/f34 | -0.03 | |R5/R6| | 4.13 |
R2/f1 | -1.44 | Y1R1/Y4R2 | 1.22 |
R2/T34 | -15.90 | Y1R1/ImgH | 0.66 |
T23×100/|R4| | 0.22 | CRA_D [度] | 19.0 |
CT1/T23 | 35.66 | Vmin | 23.5 |
T12/T34 | 1.27 | (Vi/Ni)min | 14.34 |
TD/T12 | 6.24 | V4/V3 | 2.38 |
(ET1+ET4)/(CT1+CT4) | 0.37 | N4 | 1.534 |
<第八實施例>
請參照圖22至圖23,其中圖22繪示依照本揭示第八實施例的取像裝置示意圖,圖23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八實施例的球差、像散以及畸變曲線圖。由圖22可知,取像裝置8包含攝影系統鏡片組(未另標號)與電子感光元件IS。攝影系統鏡片組沿光路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光闌S1、第一透鏡E1、第二透鏡E2、第三透鏡E3、第四透鏡E4、光圈ST、反射元件E5、濾光元件E6與成像面IMG。其中,電子感光元件IS設置於成像面IMG上。攝影系統鏡片組包含四片單一非黏合透鏡(E1、E2、E3、E4),並且各透鏡之間無其他內插的透鏡。其中,第一透鏡E1至第四透鏡E4中任兩相鄰透鏡間於光軸上均具有一空氣間隔。
第一透鏡E1具有正屈折力,且為玻璃材質,其物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且其像側表面具有一個反曲點。
第二透鏡E2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其物側表面具有兩個反曲點,且其像側表面具有三個反曲點。
第三透鏡E3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且其物側表面具有五個反曲點。
第四透鏡E4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其物側表面具有一個反曲點,且其像側表面具有一個反曲點。
反射元件E5的材質為玻璃,其設置於第四透鏡E4及成像面IMG之間,並不影響攝影系統鏡片組的焦距。反射元件E5為一稜鏡,其具有光路轉折功能。為了方便說明,圖22省略繪出反射元件E5對光路所造成的偏折效果。其中,本實施例的反射元件E5可例如具有類似圖3至圖9的結構,可參照前述對應圖3至圖9之說明,在此不再加以贅述。
濾光元件E6的材質為玻璃,其設置於第四透鏡E4及成像面IMG之間,並不影響攝影系統鏡片組的焦距。
請配合參照下列表8A以及表8B。
表8A、第八實施例 | ||||||||
f(焦距)=13.49公釐(mm),Fno(光圈值)=2.80,HFOV(半視角)=16.7度 | ||||||||
表面 | 曲率半徑 | 厚度 | 材質 | 折射率 | 阿貝數 | 焦距 | ||
0 | 被攝物 | 平面 | 無限 | |||||
1 | 光闌 | 平面 | -0.400 | |||||
2 | 第一透鏡 | 5.9833 | (ASP) | 1.187 | 玻璃 | 1.806 | 40.7 | 4.42 |
3 | -8.0264 | (ASP) | 0.396 | |||||
4 | 第二透鏡 | -5.6013 | (ASP) | 0.340 | 塑膠 | 1.544 | 56.0 | -8.64 |
5 | 29.9160 | (ASP) | 0.071 | |||||
6 | 第三透鏡 | 12.4927 | (ASP) | 0.290 | 塑膠 | 1.669 | 19.5 | -6.85 |
7 | 3.3200 | (ASP) | 0.518 | |||||
8 | 第四透鏡 | -112.6412 | (ASP) | 0.475 | 塑膠 | 1.534 | 56.0 | 14.21 |
9 | -7.1246 | (ASP) | -0.128 | |||||
10 | 光圈 | 平面 | 0.582 | |||||
11 | 稜鏡 | 平面 | 14.420 | 玻璃 | 1.697 | 55.5 | - | |
12 | 平面 | 0.100 | ||||||
13 | 濾光元件 | 平面 | 0.210 | 玻璃 | 1.517 | 64.2 | - | |
14 | 平面 | 0.706 | ||||||
15 | 成像面 | 平面 | - | |||||
參考波長(d-line)為587.6 nm | ||||||||
於表面1(光闌S1)的有效半徑為2.410 mm |
表8B、非球面係數 | ||||
表面 | 2 | 3 | 4 | 5 |
k = | -1.34761E+00 | 9.25294E-01 | -2.55612E+01 | 0.00000E+00 |
A4 = | 3.2966278E-04 | 1.4167576E-02 | 6.6160055E-02 | 7.3581705E-02 |
A6 = | 6.4353907E-04 | -5.2965335E-03 | -9.5631186E-02 | -7.0790750E-02 |
A8 = | -4.2702657E-04 | 7.0570671E-04 | 6.8008694E-02 | -3.9790576E-02 |
A10 = | 8.0195051E-05 | 5.2995988E-04 | -2.7122954E-02 | 1.1726310E-01 |
A12 = | 2.1266018E-05 | -3.1406987E-04 | 5.2362405E-03 | -9.2738847E-02 |
A14 = | -1.3667041E-05 | 7.6305048E-05 | 2.5715343E-04 | 3.7275344E-02 |
A16 = | 2.7674286E-06 | -9.6530403E-06 | -4.1887044E-04 | -7.8346845E-03 |
A18 = | -2.5719487E-07 | 6.0855673E-07 | 1.1038187E-04 | 5.8743804E-04 |
A20 = | 9.2741741E-09 | -1.4370101E-08 | -1.4871845E-05 | 7.9644765E-05 |
A22 = | - | - | 1.0560425E-06 | -1.8989847E-05 |
A24 = | - | - | -3.1198167E-08 | 1.0844770E-06 |
表面 | 6 | 7 | 8 | 9 |
k = | 0.00000E+00 | -4.03128E+00 | 0.00000E+00 | -3.66778E+00 |
A4 = | -5.1836040E-02 | -6.5189817E-02 | -8.4197537E-03 | 3.0616495E-05 |
A6 = | 1.3201692E-01 | 1.3514419E-01 | 1.2728407E-02 | 7.2411889E-03 |
A8 = | -2.3512998E-01 | -1.8863539E-01 | -1.9905595E-02 | -1.5377053E-02 |
A10 = | 2.4962113E-01 | 1.7881526E-01 | 8.3430814E-03 | 1.2959763E-02 |
A12 = | -1.6148345E-01 | -1.1777215E-01 | 4.1743373E-03 | -5.2903075E-03 |
A14 = | 6.5428705E-02 | 5.4794074E-02 | -5.6732141E-03 | 8.2287501E-04 |
A16 = | -1.6711258E-02 | -1.8148670E-02 | 2.3646449E-03 | 1.1859335E-04 |
A18 = | 2.6284305E-03 | 4.2124542E-03 | -4.4937421E-04 | -5.7680311E-05 |
A20 = | -2.3769167E-04 | -6.4715303E-04 | 3.2943010E-05 | 5.5384412E-06 |
A22 = | 1.0555780E-05 | 5.7994892E-05 | - | - |
A24 = | -1.5251409E-07 | -2.2258797E-06 | - | - |
第八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8C所述的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表8C、多項式數據 | |||
f [公釐] | 13.49 | ET34/T34 | 0.15 |
Fno | 2.80 | SAG1R2/CT4 | -0.45 |
HFOV [度] | 16.7 | (|SAG2R1|+|SAG3R2|)/(CT2+CT3) | 0.92 |
BL/TD | 4.85 | (R3+R4)/(R3-R4) | -0.68 |
TL/f | 1.42 | (R5+R6)/(R5-R6) | 1.72 |
ImgH [公釐] | 4.06 | (R7+R8)/(R7-R8) | 1.14 |
f1/f34 | -0.30 | |R5/R6| | 3.76 |
R2/f1 | -1.82 | Y1R1/Y4R2 | 1.33 |
R2/T34 | -15.49 | Y1R1/ImgH | 0.59 |
T23×100/|R4| | 0.24 | CRA_D [度] | 23.0 |
CT1/T23 | 16.72 | Vmin | 19.5 |
T12/T34 | 0.76 | (Vi/Ni)min | 11.68 |
TD/T12 | 8.28 | V4/V3 | 2.87 |
(ET1+ET4)/(CT1+CT4) | 0.51 | N4 | 1.534 |
<第九實施例>
請參照圖24至圖25,其中圖24繪示依照本揭示第九實施例的取像裝置示意圖,圖25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九實施例的球差、像散以及畸變曲線圖。由圖24可知,取像裝置9包含攝影系統鏡片組(未另標號)與電子感光元件IS。攝影系統鏡片組沿光路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光圈ST、第一透鏡E1、第二透鏡E2、第三透鏡E3、第四透鏡E4、光闌S1、反射元件E5、濾光元件E6與成像面IMG。其中,電子感光元件IS設置於成像面IMG上。攝影系統鏡片組包含四片單一非黏合透鏡(E1、E2、E3、E4),並且各透鏡之間無其他內插的透鏡。其中,第一透鏡E1至第四透鏡E4中任兩相鄰透鏡間於光軸上均具有一空氣間隔。
第一透鏡E1具有正屈折力,且為玻璃材質,其物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且其像側表面具有一個反曲點。
第二透鏡E2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其物側表面具有兩個反曲點,且其像側表面具有一個反曲點。
第三透鏡E3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凹面,且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
第四透鏡E4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其物側表面具有一個反曲點,且其像側表面具有一個反曲點。
反射元件E5的材質為玻璃,其設置於第四透鏡E4及成像面IMG之間,並不影響攝影系統鏡片組的焦距。反射元件E5為一稜鏡,其具有光路轉折功能。為了方便說明,圖24省略繪出反射元件E5對光路所造成的偏折效果。其中,本實施例的反射元件E5可例如具有類似圖3至圖9的結構,可參照前述對應圖3至圖9之說明,在此不再加以贅述。
濾光元件E6的材質為玻璃,其設置於第四透鏡E4及成像面IMG之間,並不影響攝影系統鏡片組的焦距。
請配合參照下列表9A以及表9B。
表9A、第九實施例 | ||||||||
f(焦距)=14.24公釐(mm),Fno(光圈值)=2.54,HFOV(半視角)=16.5度 | ||||||||
表面 | 曲率半徑 | 厚度 | 材質 | 折射率 | 阿貝數 | 焦距 | ||
0 | 被攝物 | 平面 | 無限 | |||||
1 | 光圈 | 平面 | -0.624 | |||||
2 | 第一透鏡 | 5.3405 | (ASP) | 1.300 | 玻璃 | 1.806 | 40.7 | 4.58 |
3 | -10.6328 | (ASP) | 0.153 | |||||
4 | 第二透鏡 | -11.4452 | (ASP) | 0.300 | 塑膠 | 1.587 | 28.3 | -10.38 |
5 | 13.1604 | (ASP) | 0.194 | |||||
6 | 第三透鏡 | 7.1898 | (ASP) | 0.350 | 塑膠 | 1.669 | 19.5 | -13.35 |
7 | 3.9053 | (ASP) | 0.734 | |||||
8 | 第四透鏡 | -7.2361 | (ASP) | 0.469 | 塑膠 | 1.544 | 56.0 | -62.09 |
9 | -9.4189 | (ASP) | 0.136 | |||||
10 | 光闌 | 平面 | 0.300 | |||||
11 | 稜鏡 | 平面 | 14.000 | 玻璃 | 1.603 | 60.6 | - | |
12 | 平面 | 0.100 | ||||||
13 | 濾光元件 | 平面 | 0.210 | 玻璃 | 1.517 | 64.2 | - | |
14 | 平面 | 0.336 | ||||||
15 | 成像面 | 平面 | - | |||||
參考波長(d-line)為587.6 nm | ||||||||
於表面10(光闌S1)的有效半徑為1.912 mm |
表9B、非球面係數 | ||||
表面 | 2 | 3 | 4 | 5 |
k = | -1.66042E+00 | 2.57207E+00 | -4.71008E+01 | 1.07015E+01 |
A4 = | 8.7086079E-04 | 8.0862753E-03 | 2.2530007E-02 | 2.8232284E-02 |
A6 = | -1.8321636E-04 | -2.9578154E-03 | -1.9091030E-02 | -4.5137745E-02 |
A8 = | 6.9753282E-05 | 9.4239256E-04 | 1.1370441E-02 | 3.6789468E-02 |
A10 = | -3.8309868E-05 | -1.7195407E-04 | -4.1681412E-03 | -1.6799848E-02 |
A12 = | 9.2730745E-06 | 1.8461528E-05 | 9.9805382E-04 | 4.4685469E-03 |
A14 = | -1.0021832E-06 | -1.1732748E-06 | -1.5750018E-04 | -6.6650181E-04 |
A16 = | 4.1733117E-08 | 3.7855450E-08 | 1.5581848E-05 | 4.1854842E-05 |
A18 = | - | - | -8.6103570E-07 | 1.9527553E-06 |
A20 = | - | - | 1.9871841E-08 | -4.5091634E-07 |
A22 = | - | - | - | 1.9476471E-08 |
表面 | 6 | 7 | 8 | 9 |
k = | 1.36395E+00 | -6.07218E-01 | -9.41011E+01 | -9.90000E+01 |
A4 = | 1.2137066E-02 | 2.8914525E-03 | -1.5467342E-02 | -5.3045537E-04 |
A6 = | -4.8058838E-02 | -2.8884924E-02 | 1.5431577E-02 | 3.3113549E-03 |
A8 = | 5.1569870E-02 | 3.8045036E-02 | -6.2464618E-03 | 2.4527484E-03 |
A10 = | -2.9194248E-02 | -2.4830450E-02 | 2.1585330E-03 | -3.3523462E-03 |
A12 = | 9.7777436E-03 | 9.5230906E-03 | -7.0702776E-04 | 1.9312391E-03 |
A14 = | -2.0003182E-03 | -2.2396536E-03 | 1.9086149E-04 | -6.5702272E-04 |
A16 = | 2.4632960E-04 | 3.2273478E-04 | -3.3602465E-05 | 1.3449171E-04 |
A18 = | -1.6806174E-05 | -2.6515943E-05 | 3.2502883E-06 | -1.5326566E-05 |
A20 = | 4.8778896E-07 | 9.6012891E-07 | -1.3215777E-07 | 7.4562842E-07 |
第九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9C所述的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表9C、多項式數據 | |||
f [公釐] | 14.24 | ET34/T34 | 0.13 |
Fno | 2.54 | SAG1R2/CT4 | -0.36 |
HFOV [度] | 16.5 | (|SAG2R1|+|SAG3R2|)/(CT2+CT3) | 0.92 |
BL/TD | 4.31 | (R3+R4)/(R3-R4) | -0.07 |
TL/f | 1.30 | (R5+R6)/(R5-R6) | 3.38 |
ImgH [公釐] | 4.28 | (R7+R8)/(R7-R8) | -7.63 |
f1/f34 | -0.41 | |R5/R6| | 1.84 |
R2/f1 | -2.32 | Y1R1/Y4R2 | 1.45 |
R2/T34 | -14.49 | Y1R1/ImgH | 0.65 |
T23×100/|R4| | 1.47 | CRA_D [度] | 21.0 |
CT1/T23 | 6.70 | Vmin | 19.5 |
T12/T34 | 0.21 | (Vi/Ni)min | 11.68 |
TD/T12 | 22.88 | V4/V3 | 2.87 |
(ET1+ET4)/(CT1+CT4) | 0.51 | N4 | 1.544 |
<第十實施例>
請參照圖26至圖27,其中圖26繪示依照本揭示第十實施例的取像裝置示意圖,圖27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十實施例的球差、像散以及畸變曲線圖。由圖26可知,取像裝置10包含攝影系統鏡片組(未另標號)與電子感光元件IS。攝影系統鏡片組沿光路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光圈ST、第一透鏡E1、第二透鏡E2、第三透鏡E3、第四透鏡E4、光闌S1、反射元件E5、濾光元件E6與成像面IMG。其中,電子感光元件IS設置於成像面IMG上。攝影系統鏡片組包含四片單一非黏合透鏡(E1、E2、E3、E4),並且各透鏡之間無其他內插的透鏡。其中,第一透鏡E1至第四透鏡E4中任兩相鄰透鏡間於光軸上均具有一空氣間隔。
第一透鏡E1具有正屈折力,且為玻璃材質,其物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且其像側表面具有三個反曲點。
第二透鏡E2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其物側表面具有三個反曲點,且其像側表面具有一個反曲點。
第三透鏡E3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且其物側表面具有三個反曲點。
第四透鏡E4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其物側表面具有一個反曲點,且其像側表面具有一個反曲點。
反射元件E5的材質為玻璃,其設置於第四透鏡E4及成像面IMG之間,並不影響攝影系統鏡片組的焦距。反射元件E5為一稜鏡,其具有光路轉折功能。為了方便說明,圖26省略繪出反射元件E5對光路所造成的偏折效果。其中,本實施例的反射元件E5可例如具有類似圖3至圖9的結構,可參照前述對應圖3至圖9之說明,在此不再加以贅述。
濾光元件E6的材質為玻璃,其設置於第四透鏡E4及成像面IMG之間,並不影響攝影系統鏡片組的焦距。
請配合參照下列表10A以及表10B。
表10A、第十實施例 | ||||||||
f(焦距)=19.34公釐(mm),Fno(光圈值)=2.35,HFOV(半視角)=12.0度 | ||||||||
表面 | 曲率半徑 | 厚度 | 材質 | 折射率 | 阿貝數 | 焦距 | ||
0 | 被攝物 | 平面 | 無限 | |||||
1 | 光圈 | 平面 | -1.260 | |||||
2 | 第一透鏡 | 7.0228 | (ASP) | 1.850 | 玻璃 | 1.744 | 44.7 | 6.29 |
3 | -12.4474 | (ASP) | 0.611 | |||||
4 | 第二透鏡 | -20.7768 | (ASP) | 0.320 | 塑膠 | 1.669 | 19.5 | -16.51 |
5 | 23.7399 | (ASP) | 0.077 | |||||
6 | 第三透鏡 | 15.1865 | (ASP) | 0.350 | 塑膠 | 1.669 | 19.5 | -41.03 |
7 | 9.6871 | (ASP) | 0.156 | |||||
8 | 第四透鏡 | -9.9717 | (ASP) | 0.386 | 塑膠 | 1.544 | 56.0 | -16.30 |
9 | 81.1885 | (ASP) | 0.950 | |||||
10 | 光闌 | 平面 | 0.300 | |||||
11 | 稜鏡 | 平面 | 19.084 | 玻璃 | 1.603 | 60.6 | - | |
12 | 平面 | 0.100 | ||||||
13 | 濾光元件 | 平面 | 0.210 | 玻璃 | 1.517 | 64.2 | - | |
14 | 平面 | 0.115 | ||||||
15 | 成像面 | 平面 | - | |||||
參考波長(d-line)為587.6 nm | ||||||||
於表面10(光闌S1)的有效半徑為2.780 mm |
表10B、非球面係數 | ||||
表面 | 2 | 3 | 4 | 5 |
k = | -1.15051E+00 | 5.34666E+00 | -5.95872E+01 | 4.44045E+01 |
A4 = | 5.6144605E-04 | 8.5272872E-03 | 2.6401990E-02 | 1.5169544E-02 |
A6 = | 4.2200183E-05 | -1.6140726E-03 | -1.1732207E-02 | -1.4399265E-02 |
A8 = | -1.2827875E-05 | 2.1945485E-04 | 2.7403533E-03 | 5.1120714E-03 |
A10 = | 1.2557392E-06 | -1.8334740E-05 | -3.7037073E-04 | -6.6200378E-04 |
A12 = | -4.8125377E-08 | 9.1589385E-07 | 2.8975174E-05 | -3.9261079E-05 |
A14 = | -2.9406646E-10 | -2.5388841E-08 | -1.1022345E-06 | 2.3467299E-05 |
A16 = | 4.0409154E-11 | 3.0790101E-10 | -2.3389170E-09 | -3.2064075E-06 |
A18 = | - | - | 1.7052562E-09 | 2.1880933E-07 |
A20 = | - | - | -4.2602359E-11 | -7.6192394E-09 |
A22 = | - | - | - | 1.0670184E-10 |
表面 | 6 | 7 | 8 | 9 |
k = | 1.00124E+01 | 2.59295E+00 | -8.65687E+01 | 9.90000E+01 |
A4 = | 4.7017084E-03 | 1.4044062E-02 | 2.4813054E-02 | 2.7747011E-02 |
A6 = | -1.4629903E-02 | -1.2468603E-02 | -4.4340681E-04 | -1.9547907E-03 |
A8 = | 7.6013469E-03 | 5.6590638E-03 | 1.8356623E-04 | 1.5107255E-03 |
A10 = | -1.7753482E-03 | -1.6183279E-03 | -5.2803345E-04 | -1.0338611E-03 |
A12 = | 2.1999860E-04 | 3.1066871E-04 | 2.0499422E-04 | 3.1139638E-04 |
A14 = | -1.3836233E-05 | -3.8885101E-05 | -3.7687505E-05 | -5.2079543E-05 |
A16 = | 2.5218724E-07 | 2.9912506E-06 | 3.7747607E-06 | 5.0796682E-06 |
A18 = | 1.5469153E-08 | -1.2583763E-07 | -1.9829176E-07 | -2.7172444E-07 |
A20 = | -6.5540787E-10 | 2.1554333E-09 | 4.2713538E-09 | 6.1732169E-09 |
第十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10C所述的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表10C、多項式數據 | |||
f [公釐] | 19.34 | ET34/T34 | 0.70 |
Fno | 2.35 | SAG1R2/CT4 | -0.54 |
HFOV [度] | 12.0 | (|SAG2R1|+|SAG3R2|)/(CT2+CT3) | 1.35 |
BL/TD | 5.54 | (R3+R4)/(R3-R4) | -0.07 |
TL/f | 1.27 | (R5+R6)/(R5-R6) | 4.52 |
ImgH [公釐] | 4.15 | (R7+R8)/(R7-R8) | -0.78 |
f1/f34 | -0.54 | |R5/R6| | 1.57 |
R2/f1 | -1.98 | Y1R1/Y4R2 | 1.48 |
R2/T34 | -79.79 | Y1R1/ImgH | 0.99 |
T23×100/|R4| | 0.32 | CRA_D [度] | 16.0 |
CT1/T23 | 24.03 | Vmin | 19.5 |
T12/T34 | 3.92 | (Vi/Ni)min | 11.68 |
TD/T12 | 6.14 | V4/V3 | 2.87 |
(ET1+ET4)/(CT1+CT4) | 0.43 | N4 | 1.544 |
<第十一實施例>
請參照圖28至圖29,其中圖28繪示依照本揭示第十一實施例的取像裝置示意圖,圖29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十一實施例的球差、像散以及畸變曲線圖。由圖28可知,取像裝置11包含攝影系統鏡片組(未另標號)與電子感光元件IS。攝影系統鏡片組沿光路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光圈ST、第一透鏡E1、第二透鏡E2、第三透鏡E3、第四透鏡E4、光闌S1、反射元件E5、濾光元件E6與成像面IMG。其中,電子感光元件IS設置於成像面IMG上。攝影系統鏡片組包含四片單一非黏合透鏡(E1、E2、E3、E4),並且各透鏡之間無其他內插的透鏡。其中,第一透鏡E1至第四透鏡E4中任兩相鄰透鏡間於光軸上均具有一空氣間隔。
第一透鏡E1具有正屈折力,且為玻璃材質,其物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且其物側表面具有一個反曲點。
第二透鏡E2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其物側表面具有三個反曲點,且其像側表面具有兩個反曲點。
第三透鏡E3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且其物側表面具有一個反曲點。
第四透鏡E4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且其像側表面具有一個反曲點。
反射元件E5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物側表面為球面,其像側表面為非球面,且其設置於第四透鏡E4及成像面IMG之間。反射元件E5為一稜鏡,其具有光路轉折功能。為了方便說明,圖28省略繪出反射元件E5對光路所造成的偏折效果。其中,本實施例的反射元件E5可例如具有類似圖3至圖9的結構,可參照前述對應圖3至圖9之說明,在此不再加以贅述。
濾光元件E6的材質為玻璃,其設置於第四透鏡E4及成像面IMG之間,並不影響攝影系統鏡片組的焦距。
請配合參照下列表11A以及表11B。
表11A、第十一實施例 | ||||||||
f(焦距)=15.26公釐(mm),Fno(光圈值)=2.90,HFOV(半視角)=15.5度 | ||||||||
表面 | 曲率半徑 | 厚度 | 材質 | 折射率 | 阿貝數 | 焦距 | ||
0 | 被攝物 | 平面 | 無限 | |||||
1 | 光圈 | 平面 | -0.441 | |||||
2 | 第一透鏡 | 6.6065 | (ASP) | 1.250 | 玻璃 | 1.749 | 35.0 | 5.15 |
3 | -8.5286 | (ASP) | 0.448 | |||||
4 | 第二透鏡 | -6.5992 | (ASP) | 0.300 | 塑膠 | 1.587 | 28.3 | -9.39 |
5 | 34.1627 | (ASP) | 0.220 | |||||
6 | 第三透鏡 | -30.5135 | (ASP) | 0.290 | 塑膠 | 1.639 | 23.5 | -5.97 |
7 | 4.3741 | (ASP) | 0.322 | |||||
8 | 第四透鏡 | 12.5000 | (ASP) | 0.520 | 塑膠 | 1.566 | 37.4 | 10.14 |
9 | -10.4485 | (ASP) | 0.040 | |||||
10 | 光闌 | 平面 | 0.300 | |||||
11 | 稜鏡 | 33.3333 | (SPH) | 15.900 | 塑膠 | 1.545 | 56.1 | 2064.74 |
12 | 28.5714 | (ASP) | 0.376 | |||||
13 | 濾光元件 | 平面 | 0.210 | 玻璃 | 1.517 | 64.2 | - | |
14 | 平面 | 0.523 | ||||||
15 | 成像面 | 平面 | - | |||||
參考波長(d-line)為587.6 nm | ||||||||
於表面10(光闌S1)的有效半徑為2.044 mm |
表11B、非球面係數 | |||||
表面 | 2 | 3 | 4 | 5 | 6 |
k = | -2.23593E+00 | 2.60517E+00 | -4.43440E+01 | 0.00000E+00 | 0.00000E+00 |
A4 = | -5.0447018E-04 | 3.3734800E-03 | 4.8272615E-03 | 2.6669357E-02 | -2.3628347E-02 |
A6 = | 5.7833844E-04 | 6.3669533E-03 | 3.0353694E-02 | -5.7241762E-04 | 1.6321275E-02 |
A8 = | -1.2244163E-04 | -4.4126079E-03 | -3.6937927E-02 | -1.2318481E-02 | -9.0823911E-03 |
A10 = | -1.0870022E-05 | 1.5363720E-03 | 2.2215830E-02 | 3.3115498E-03 | 1.7741260E-03 |
A12 = | 8.6575782E-06 | -3.3583205E-04 | -8.9537013E-03 | 2.1982566E-03 | 1.8857121E-03 |
A14 = | -1.7469044E-06 | 4.7624731E-05 | 2.6111999E-03 | -1.8722585E-03 | -1.7150420E-03 |
A16 = | 1.6530189E-07 | -4.2716176E-06 | -5.5383005E-04 | 6.6069338E-04 | 6.8263691E-04 |
A18 = | -7.0654504E-09 | 2.2065419E-07 | 8.2998932E-05 | -1.3667620E-04 | -1.5715987E-04 |
A20 = | 6.8788236E-11 | -5.0175025E-09 | -8.2897177E-06 | 1.7202073E-05 | 2.1521425E-05 |
A22 = | - | - | 4.9304183E-07 | -1.2247322E-06 | -1.6308014E-06 |
A24 = | - | - | -1.3166395E-08 | 3.8010350E-08 | 5.2836517E-08 |
表面 | 7 | 8 | 9 | 12 | - |
k = | -4.70641E+00 | 0.00000E+00 | -9.36895E+00 | 0.00000E+00 | - |
A4 = | -5.5012654E-02 | -2.9636457E-02 | -3.3504694E-03 | -2.2718915E-04 | - |
A6 = | 4.9682124E-02 | 2.0126902E-02 | 3.0156045E-03 | 1.9346689E-05 | - |
A8 = | -3.3321537E-02 | -6.2351824E-03 | 1.9940955E-03 | -1.5602335E-06 | - |
A10 = | 1.7267957E-02 | -2.5301493E-03 | -3.6127657E-03 | 4.0594186E-08 | - |
A12 = | -5.8470928E-03 | 3.5056860E-03 | 2.3512861E-03 | -1.5298984E-09 | - |
A14 = | 1.1459633E-03 | -1.5930991E-03 | -8.4483483E-04 | - | - |
A16 = | -1.0664394E-04 | 3.7932099E-04 | 1.7710250E-04 | - | - |
A18 = | 9.7540043E-07 | -4.7020244E-05 | -2.0212191E-05 | - | - |
A20 = | 3.6491952E-07 | 2.3902770E-06 | 9.6834472E-07 | - | - |
第十一實施例中,各透鏡及稜鏡的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11C所述的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表11C、多項式數據 | |||
f [公釐] | 15.26 | ET34/T34 | 0.22 |
Fno | 2.90 | SAG1R2/CT4 | -0.55 |
HFOV [度] | 15.5 | (|SAG2R1|+|SAG3R2|)/(CT2+CT3) | 0.98 |
BL/TD | 5.18 | (R3+R4)/(R3-R4) | -0.68 |
TL/f | 1.36 | (R5+R6)/(R5-R6) | 0.75 |
ImgH [公釐] | 4.16 | (R7+R8)/(R7-R8) | 0.09 |
f1/f34 | -0.31 | |R5/R6| | 6.98 |
R2/f1 | -1.66 | Y1R1/Y4R2 | 1.27 |
R2/T34 | -26.49 | Y1R1/ImgH | 0.63 |
T23×100/|R4| | 0.64 | CRA_D [度] | 18.8 |
CT1/T23 | 5.68 | Vmin | 23.5 |
T12/T34 | 1.39 | (Vi/Ni)min | 14.34 |
TD/T12 | 7.48 | V4/V3 | 1.59 |
(ET1+ET4)/(CT1+CT4) | 0.45 | N4 | 1.566 |
<第十二實施例>
請參照圖30,係繪示依照本揭示第十二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立體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取像裝置100為一相機模組。取像裝置100包含成像鏡頭101、驅動裝置102、電子感光元件103以及影像穩定模組104。成像鏡頭101包含上述第一實施例的攝影系統鏡片組、用於承載攝影系統鏡片組的鏡筒(未另標號)以及支持裝置(Holder Member,未另標號),成像鏡頭101亦可改為配置上述其他實施例的攝影系統鏡片組,本揭示並不以此為限。取像裝置100利用成像鏡頭101聚光產生影像,並配合驅動裝置102進行影像對焦,最後成像於電子感光元件103並且能作為影像資料輸出。
驅動裝置102可具有自動對焦(Auto-Focus)功能,其驅動方式可使用如音圈馬達(Voice Coil Motor,VCM)、微機電系統(Micro 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MEMS)、壓電系統(Piezoelectric)以及記憶金屬(Shape Memory Alloy)等驅動系統。驅動裝置102可讓成像鏡頭101取得較佳的成像位置,可提供被攝物於不同物距的狀態下,皆能拍攝清晰影像。此外,取像裝置100搭載一感光度佳及低雜訊的電子感光元件103(如CMOS、CCD)設置於攝影系統鏡片組的成像面,可真實呈現攝影系統鏡片組的良好成像品質。
影像穩定模組104例如為加速計、陀螺儀或霍爾元件(Hall Effect Sensor)。驅動裝置102可搭配影像穩定模組104而共同作為一光學防手震裝置(Optical Image Stabilization,OIS),藉由調整成像鏡頭101不同軸向的變化以補償拍攝瞬間因晃動而產生的模糊影像,或利用影像軟體中的影像補償技術,來提供電子防手震功能(Electronic Image Stabilization,EIS),進一步提升動態以及低照度場景拍攝的成像品質。
<第十三實施例>
請參照圖31至圖33,其中圖31繪示依照本揭示第十三實施例的一種電子裝置之一側的立體示意圖,圖32繪示圖31之電子裝置之另一側的立體示意圖,且圖33繪示圖31之電子裝置的系統方塊圖。
在本實施例中,電子裝置200為一智慧型手機。電子裝置200包含第十二實施例之取像裝置100、取像裝置100a、取像裝置100b、取像裝置100c、取像裝置100d、取像裝置100e、閃光燈模組201、對焦輔助模組202、影像訊號處理器203(Image Signal Processor)、顯示模組204以及影像軟體處理器205。取像裝置100、取像裝置100a及取像裝置100b係皆配置於電子裝置200的同一側且皆為單焦點。對焦輔助模組202可採用雷射測距或飛時測距(Time of Flight,ToF)模組,但本揭示並不以此為限。取像裝置100c、取像裝置100d、取像裝置100e及顯示模組204係皆配置於電子裝置200的另一側,並且顯示模組204可為使用者介面,以使取像裝置100c、取像裝置100d及取像裝置100e可作為前置鏡頭以提供自拍功能,但本揭示並不以此為限。並且,取像裝置100a、取像裝置100b、取像裝置100c、取像裝置100d及取像裝置100e皆可包含本揭示的攝影系統鏡片組且皆可具有與取像裝置100類似的結構配置。詳細來說,取像裝置100a、取像裝置100b、取像裝置100c、取像裝置100d及取像裝置100e各可包含一成像鏡頭、一驅動裝置、一電子感光元件以及一影像穩定模組,並且各可包含反射元件來作為轉折光路的元件。其中,取像裝置100a、取像裝置100b、取像裝置100c、取像裝置100d及取像裝置100e的成像鏡頭各可包含例如為本揭示之攝影系統鏡片組、用於承載攝影系統鏡片組的鏡筒以及支持裝置。
取像裝置100為光路有轉折的一望遠取像裝置,取像裝置100a為一廣角取像裝置,取像裝置100b為一超廣角取像裝置,取像裝置100c為一廣角取像裝置,取像裝置100d為一超廣角取像裝置,且取像裝置100e為一飛時測距取像裝置。本實施例之取像裝置100、取像裝置100a與取像裝置100b具有相異的視角,使電子裝置200可提供不同的放大倍率,以達到光學變焦的拍攝效果。另外,取像裝置100e係可取得影像的深度資訊。其中,取像裝置100的光路轉折配置可例如具有類似圖40至圖48的結構,可參照前述對應圖40至圖48之說明,在此不再加以贅述。上述電子裝置200以包含多個取像裝置100、100a、100b、100c、100d、100e為例,但取像裝置的數量與配置並非用以限制本揭示。
當使用者拍攝被攝物206時,電子裝置200利用取像裝置100、取像裝置100a或取像裝置100b聚光取像,啟動閃光燈模組201進行補光,並使用對焦輔助模組202提供的被攝物206之物距資訊進行快速對焦,再加上影像訊號處理器203進行影像最佳化處理,來進一步提升攝影系統鏡片組所產生的影像品質。對焦輔助模組202可採用紅外線或雷射對焦輔助系統來達到快速對焦。此外,電子裝置200亦可利用取像裝置100c、取像裝置100d或取像裝置100e進行拍攝。顯示模組204可採用觸控螢幕,配合影像軟體處理器205的多樣化功能進行影像拍攝以及影像處理(或可利用實體拍攝按鈕進行拍攝)。經由影像軟體處理器205處理後的影像可顯示於顯示模組204。
<第十四實施例>
請參照圖34和圖35,其中圖34繪示依照本揭示第十四實施例的一種電子裝置之一側的立體示意圖,且圖35繪示圖34之電子裝置之另一側的立體示意圖。
在本實施例中,電子裝置300為一智慧型手機。電子裝置300包含第十二實施例之取像裝置100、取像裝置100f、取像裝置100g、取像裝置100h以及顯示模組304。如圖34所示,取像裝置100、取像裝置100f及取像裝置100g係皆配置於電子裝置300的同一側且皆為單焦點。如圖35所示,取像裝置100h及顯示模組304係皆配置於電子裝置300的另一側,取像裝置100h可作為前置鏡頭以提供自拍功能,但本揭示並不以此為限。並且,取像裝置100f、取像裝置100g及取像裝置100h皆可包含本揭示的攝影系統鏡片組且皆可具有與取像裝置100類似的結構配置。詳細來說,取像裝置100f、取像裝置100g及取像裝置100h各可包含一成像鏡頭、一驅動裝置、一電子感光元件以及一影像穩定模組。其中,取像裝置100f、取像裝置100g及取像裝置100h的成像鏡頭各可包含例如為本揭示之攝影系統鏡片組、用於承載攝影系統鏡片組的鏡筒以及支持裝置。
取像裝置100為一望遠取像裝置,取像裝置100f為一廣角取像裝置,取像裝置100g為一超廣角取像裝置,且取像裝置100h為一廣角取像裝置。本實施例之取像裝置100、取像裝置100f與取像裝置100g具有相異的視角,使電子裝置300可提供不同的放大倍率,以達到光學變焦的拍攝效果。此外,如圖35所示,取像裝置100h的開口可為非圓形,且取像裝置100h內的鏡筒或透鏡可於外徑處進行切割而具有切邊以配合非圓形的開口。藉此,可使得取像裝置100h的單軸長度能進一步地縮小,以利於減少鏡頭體積,提高顯示模組304相對電子裝置300的面積佔比,並可降低電子裝置300的厚度,進一步達成模組微型化。上述電子裝置300以包含多個取像裝置100、100f、100g、100h為例,但取像裝置的數量與配置並非用以限制本揭示。
<第十五實施例>
請參照圖36,係繪示依照本揭示第十五實施例的一種電子裝置之一側的立體示意圖。
在本實施例中,電子裝置400為一智慧型手機。電子裝置400包含第十二實施例之取像裝置100、取像裝置100i、取像裝置100j、取像裝置100k、取像裝置100m、取像裝置100n、取像裝置100p、取像裝置100q、取像裝置100r、閃光燈模組401、對焦輔助模組、影像訊號處理器、顯示模組以及影像軟體處理器(未繪示)。取像裝置100、取像裝置100i、取像裝置100j、取像裝置100k、取像裝置100m、取像裝置100n、取像裝置100p、取像裝置100q與取像裝置100r係皆配置於電子裝置400的同一側,而顯示模組則配置於電子裝置400的另一側。並且,取像裝置100i、取像裝置100j、取像裝置100k、取像裝置100m、取像裝置100n、取像裝置100p、取像裝置100q與取像裝置100r皆可包含本揭示的攝影系統鏡片組且皆可具有與取像裝置100類似的結構配置,在此不再加以贅述。
取像裝置100為光路有轉折的一望遠取像裝置,取像裝置100i為光路有轉折的一望遠取像裝置,取像裝置100j為一廣角取像裝置,取像裝置100k為一廣角取像裝置,取像裝置100m為一超廣角取像裝置,取像裝置100n為一超廣角取像裝置,取像裝置100p為一望遠取像裝置,取像裝置100q為一望遠取像裝置,且取像裝置100r為一飛時測距取像裝置。本實施例之取像裝置100、取像裝置100i、取像裝置100j、取像裝置100k、取像裝置100m、取像裝置100n、取像裝置100p與取像裝置100q具有相異的視角,使電子裝置400可提供不同的放大倍率,以達到光學變焦的拍攝效果。另外,取像裝置100r係可取得影像的深度資訊。其中,取像裝置100和100i的光路轉折配置可例如具有類似圖40至圖48的結構,可參照前述對應圖40至圖48之說明,在此不再加以贅述。上述電子裝置400以包含多個取像裝置100、100i、100j、100k、100m、100n、100p、100q、100r為例,但取像裝置的數量與配置並非用以限制本揭示。當使用者拍攝被攝物時,電子裝置400利用取像裝置100、取像裝置100i、取像裝置100j、取像裝置100k、取像裝置100m、取像裝置100n、取像裝置100p、取像裝置100q或取像裝置100r聚光取像,啟動閃光燈模組401進行補光,並且以類似於前述實施例的方式進行後續處理,在此不再加以贅述。
本揭示的取像裝置並不以應用於智慧型手機為限。取像裝置更可視需求應用於移動對焦的系統,並兼具優良像差修正與良好成像品質的特色。舉例來說,取像裝置可多方面應用於三維(3D)影像擷取、數位相機、行動裝置、數位平板、智慧型電視、網路監控設備、行車記錄器、倒車顯影裝置、多鏡頭裝置、辨識系統、體感遊戲機、空拍機、穿戴式裝置與隨身影像紀錄器等電子裝置中。前揭電子裝置僅是示範性地說明本揭示的實際運用例子,並非限制本揭示之取像裝置的運用範圍。
雖然本揭示以前述之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揭示,任何熟習相像技藝者,在不脫離本揭示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揭示之專利保護範圍須視本說明書所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2,3,4,5,6,7,8,9,10,11,100,100a,100b,100c,100d,100e,100f,100g,100h,100i,100j,100k,100m,100n,100p,100q,100r:取像裝置
101:成像鏡頭
102:驅動裝置
103:電子感光元件
104:影像穩定模組
200,300,400:電子裝置
201,401:閃光燈模組
202:對焦輔助模組
203:影像訊號處理器
204,304:顯示模組
205:影像軟體處理器
206:被攝物
OA:光軸
LX:長軸方向
SY:短軸方向
Ra,Rb:有效半徑
OA1:第一光軸
OA2:第二光軸
OA3:第三光軸
OA4:第四光軸
OA5:第五光軸
LF,LF1,LF2:反射元件
LP1,LP2:通光面
RF1,RF2,RF3,RF4:反射面
LG:透鏡群
ST:光圈
S1,S2:光闌
E1:第一透鏡
E2:第二透鏡
E3:第三透鏡
E4:第四透鏡
E5:反射元件
E6:濾光元件
IMG:成像面
IS:電子感光元件
P:反曲點
NPR:非光學有效徑區域
CP:切邊
RP:凹槽
BL:第四透鏡像側表面至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
CRA_D:攝影系統鏡片組的最大視場主光線於成像面之入射角度
CR:主光線
CT1:第一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
CT2: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
CT3:第三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
CT4:第四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
ET1:第一透鏡物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位置至第一透鏡像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位置平行於光軸的距離
ET4:第四透鏡物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位置至第四透鏡像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位置平行於光軸的距離
ET34:第三透鏡像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位置至第四透鏡物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位置平行於光軸的距離
f:攝影系統鏡片組的焦距
f1:第一透鏡的焦距
f34:第三透鏡與第四透鏡的合成焦距
Fno:攝影系統鏡片組的光圈值
HFOV:攝影系統鏡片組中最大視角的一半
ImgH:攝影系統鏡片組的最大成像高度
R2:第一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
R3:第二透鏡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
R4:第二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
R5:第三透鏡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
R6:第三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
R7:第四透鏡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
R8:第四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
SAG1R2:第一透鏡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交點至第一透鏡像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位置平行於光軸的位移量
SAG2R1:第二透鏡物側表面於光軸上的交點至第二透鏡物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位置平行於光軸的位移量
SAG3R2:第三透鏡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交點至第三透鏡像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位置平行於光軸的位移量
TD: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第四透鏡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
TL: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
T12:第一透鏡與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
T23:第二透鏡與第三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
T34:第三透鏡與第四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
Vmin:攝影系統鏡片組所有透鏡中的阿貝數最小值
V1:第一透鏡的阿貝數
V2:第二透鏡的阿貝數
V3:第三透鏡的阿貝數
V4:第四透鏡的阿貝數
Vi:第i透鏡的阿貝數
N1:第一透鏡的折射率
N2:第二透鏡的折射率
N3:第三透鏡的折射率
N4:第四透鏡的折射率
Ni:第i透鏡的折射率
(Vi/Ni)min:Vi/Ni的最小值
Y1R1:第一透鏡物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
Y4R2:第四透鏡像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
圖1繪示依照本揭示第一實施例的取像裝置示意圖。
圖2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一實施例的球差、像散以及畸變曲線圖。
圖3繪示圖1之取像裝置的一種光路轉折示意圖。
圖4繪示圖1之取像裝置的另一種光路轉折示意圖。
圖5繪示圖1之取像裝置的另一種光路轉折示意圖。
圖6繪示圖1之取像裝置的另一種光路轉折示意圖。
圖7繪示圖1之取像裝置的另一種光路轉折示意圖。
圖8繪示圖1之取像裝置的另一種光路轉折示意圖。
圖9繪示圖1之取像裝置的另一種光路轉折示意圖。
圖10繪示依照本揭示第二實施例的取像裝置示意圖。
圖11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二實施例的球差、像散以及畸變曲線圖。
圖12繪示依照本揭示第三實施例的取像裝置示意圖。
圖13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三實施例的球差、像散以及畸變曲線圖。
圖14繪示依照本揭示第四實施例的取像裝置示意圖。
圖15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四實施例的球差、像散以及畸變曲線圖。
圖16繪示依照本揭示第五實施例的取像裝置示意圖。
圖17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五實施例的球差、像散以及畸變曲線圖。
圖18繪示依照本揭示第六實施例的取像裝置示意圖。
圖19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六實施例的球差、像散以及畸變曲線圖。
圖20繪示依照本揭示第七實施例的取像裝置示意圖。
圖21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七實施例的球差、像散以及畸變曲線圖。
圖22繪示依照本揭示第八實施例的取像裝置示意圖。
圖23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八實施例的球差、像散以及畸變曲線圖。
圖24繪示依照本揭示第九實施例的取像裝置示意圖。
圖25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九實施例的球差、像散以及畸變曲線圖。
圖26繪示依照本揭示第十實施例的取像裝置示意圖。
圖27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十實施例的球差、像散以及畸變曲線圖。
圖28繪示依照本揭示第十一實施例的取像裝置示意圖。
圖29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十一實施例的球差、像散以及畸變曲線圖。
圖30繪示依照本揭示第十二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立體示意圖。
圖31繪示依照本揭示第十三實施例的一種電子裝置之一側的立體示意圖。
圖32繪示圖31之電子裝置之另一側的立體示意圖。
圖33繪示圖31之電子裝置的系統方塊圖。
圖34繪示依照本揭示第十四實施例的一種電子裝置之一側的立體示意圖。
圖35繪示圖34之電子裝置之另一側的立體示意圖。
圖36繪示依照本揭示第十五實施例的一種電子裝置之一側的立體示意圖。
圖37繪示依照本揭示第一實施例中參數Y1R1、Y4R2和ImgH以及各透鏡的反曲點的示意圖。
圖38繪示依照本揭示第一實施例中參數SAG1R2、SAG2R1、SAG3R2、ET1、ET4和ET34的示意圖。
圖39繪示依照本揭示參數CRA_D的示意圖。
圖40和圖41繪示依照本揭示的反射元件在攝影系統鏡片組中的一種配置關係示意圖。
圖42和圖43繪示依照本揭示的兩個反射元件在攝影系統鏡片組中的一種配置關係示意圖。
圖44至圖46繪示依照本揭示的反射元件在攝影系統鏡片組中的另一種配置關係示意圖。
圖47和圖48繪示依照本揭示的反射元件在攝影系統鏡片組中的又另一種配置關係示意圖。
圖49繪示依照本揭示的光圈的一種形狀配置的示意圖。
圖50繪示依照本揭示的光圈的另一種形狀配置的示意圖。
圖51繪示依照本揭示第一實施例中的反射元件的一種實施態樣的示意圖。
圖52繪示圖51之反射元件尚未形成有切邊及凹槽的立體示意圖。
圖53繪示圖51之反射元件的立體示意圖。
1:取像裝置
ST:光圈
S1:光闌
E1:第一透鏡
E2:第二透鏡
E3:第三透鏡
E4:第四透鏡
E5:反射元件
E6:濾光元件
IMG:成像面
IS:電子感光元件
Claims (30)
- 一種攝影系統鏡片組,包含四片透鏡,該四片透鏡沿光路由物側至像側依序為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以及第四透鏡,且該四片透鏡分別具有朝向物側方向的物側表面與朝向像側方向的像側表面; 其中,該攝影系統鏡片組中至少一片透鏡的至少一表面具有至少一反曲點,該第一透鏡具有正屈折力,該第一透鏡物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凸面,該第一透鏡像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凸面,該第二透鏡物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凹面,且該第三透鏡像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凹面; 其中,該第四透鏡像側表面至一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BL,該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該第四透鏡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D,該第三透鏡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5,該第三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6,該第一透鏡與該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12,該第三透鏡與該第四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34,該攝影系統鏡片組的光圈值為Fno,該攝影系統鏡片組中最大視角的一半為HFOV,其滿足下列條件: 2.00 < BL/TD < 12.00; 0.05 < (R5+R6)/(R5-R6) < 12.00; 0.03 < T12/T34 < 15.00; 1.00 < Fno < 4.20;以及 6.0度 < HFOV < 22.0度。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攝影系統鏡片組,其中該第二透鏡具有負屈折力,該第二透鏡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3,該第二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4,其滿足下列條件: -30.00 < (R3+R4)/(R3-R4) < 0.10。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攝影系統鏡片組,其中該攝影系統鏡片組中至少一片透鏡為塑膠材質; 其中,該第三透鏡的阿貝數為V3,該第四透鏡的阿貝數為V4,其滿足下列條件: 1.55 < V4/V3 < 5.00。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攝影系統鏡片組,其中該第三透鏡具有負屈折力; 其中,該第四透鏡像側表面至該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BL,該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該第四透鏡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D,其滿足下列條件: 2.80 < BL/TD < 8.50。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攝影系統鏡片組,其中該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該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L,該攝影系統鏡片組的焦距為f,其滿足下列條件: 1.20 < TL/f < 2.00。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攝影系統鏡片組,其中該第一透鏡的焦距為f1,該第三透鏡與該第四透鏡的合成焦距為f34,其滿足下列條件: -5.00 < f1/f34 < 0.30。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攝影系統鏡片組,其中該第二透鏡與該第三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23,該第二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4,其滿足下列條件: 0.01 < T23×100/|R4| < 10.00。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攝影系統鏡片組,其中該第一透鏡物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位置至該第一透鏡像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位置平行於光軸的距離為ET1,該第四透鏡物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位置至該第四透鏡像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位置平行於光軸的距離為ET4,該第一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1,該第四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4,其滿足下列條件: 0.20 < (ET1+ET4)/(CT1+CT4) < 0.80。
- 一種取像裝置,包含: 如請求項1所述之攝影系統鏡片組,其中該攝影系統鏡片組更包含至少一反射元件;以及 一電子感光元件,設置於該攝影系統鏡片組的該成像面上。
- 如請求項9所述之取像裝置,其中該至少一反射元件設置於該第一透鏡物側表面的物側或設置於該第四透鏡像側表面的像側。
- 一種電子裝置,包含: 如請求項9所述之取像裝置。
- 一種攝影系統鏡片組,包含四片透鏡,該四片透鏡沿光路由物側至像側依序為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以及第四透鏡,且該四片透鏡分別具有朝向物側方向的物側表面與朝向像側方向的像側表面; 其中,該第一透鏡具有正屈折力,該第一透鏡物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凸面,且該第一透鏡像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凸面; 其中,該第四透鏡像側表面至一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BL,該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該第四透鏡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D,該第一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1,該第二透鏡與該第三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23,該第一透鏡的焦距為f1,該第三透鏡與該第四透鏡的合成焦距為f34,該第三透鏡的阿貝數為V3,該第四透鏡的阿貝數為V4,其滿足下列條件: 1.35 < BL/TD < 15.00; 4.20 < CT1/T23 < 95.00; -1.20 < f1/f34 < 0.03;以及 1.55 < V4/V3 < 5.00。
- 如請求項12所述之攝影系統鏡片組,其中該攝影系統鏡片組中所有相鄰透鏡之間於光軸上皆具有一空氣間隔,且該第四透鏡像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凸面; 其中,該第四透鏡像側表面至該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BL,該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該第四透鏡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D,其滿足下列條件: 2.80 < BL/TD < 9.50。
- 如請求項12所述之攝影系統鏡片組,其中該第二透鏡具有負屈折力,該第二透鏡物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凹面,且該第三透鏡像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凹面。
- 如請求項12所述之攝影系統鏡片組,其中該第四透鏡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7,該第四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8,其滿足下列條件: -1.00 < (R7+R8)/(R7-R8) < 30.00。
- 如請求項12所述之攝影系統鏡片組,其中該第一透鏡物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為Y1R1,該攝影系統鏡片組的最大成像高度為ImgH,其滿足下列條件: 0.40 < Y1R1/ImgH < 1.50。
- 如請求項16所述之攝影系統鏡片組,其中該攝影系統鏡片組的光圈值為Fno,該攝影系統鏡片組的最大成像高度為ImgH,其滿足下列條件: 1.20 < Fno < 3.80;以及 1.00公釐 < ImgH < 10.00公釐。
- 如請求項12所述之攝影系統鏡片組,其中該第三透鏡像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位置至該第四透鏡物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位置平行於光軸的距離為ET34,該第三透鏡與該第四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34,其滿足下列條件: 0.01 < ET34/T34 < 0.50。
- 如請求項12所述之攝影系統鏡片組,其中該第二透鏡物側表面於光軸上的交點至該第二透鏡物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位置平行於光軸的位移量為SAG2R1,該第三透鏡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交點至該第三透鏡像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位置平行於光軸的位移量為SAG3R2,該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2,該第三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3,其滿足下列條件: 0.40 < (|SAG2R1|+|SAG3R2|)/(CT2+CT3) < 2.50。
- 如請求項12所述之攝影系統鏡片組,其中該第一透鏡的阿貝數為V1,該第二透鏡的阿貝數為V2,該第三透鏡的阿貝數為V3,該第四透鏡的阿貝數為V4,第i透鏡的阿貝數為Vi,該第一透鏡的折射率為N1,該第二透鏡的折射率為N2,該第三透鏡的折射率為N3,該第四透鏡的折射率為N4,第i透鏡的折射率為Ni,Vi/Ni的最小值為(Vi/Ni)min,其滿足下列條件: 10.00 < (Vi/Ni)min < 17.00,其中i = 1、2、3或4。
- 如請求項12所述之攝影系統鏡片組,更包含一光圈,其中該光圈設置於一被攝物與該第三透鏡之間。
- 如請求項21所述之攝影系統鏡片組,其中該光圈具有垂直於光軸且彼此不同的一長軸方向與一短軸方向,且該光圈於該長軸方向上的有效半徑不同於該光圈於該短軸方向上的有效半徑。
- 一種攝影系統鏡片組,包含四片透鏡,該四片透鏡沿光路由物側至像側依序為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以及第四透鏡,且該四片透鏡分別具有朝向物側方向的物側表面與朝向像側方向的像側表面; 其中,該攝影系統鏡片組中所有相鄰透鏡之間於光軸上皆具有一空氣間隔,該第一透鏡具有正屈折力,該第一透鏡物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凸面,該第一透鏡像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凸面,該第二透鏡物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凹面,且該第三透鏡具有負屈折力; 其中,該第四透鏡像側表面至一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BL,該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該第四透鏡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D,該第一透鏡的焦距為f1,該第一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2,該第三透鏡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5,該第三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6,該第一透鏡的阿貝數為V1,該第二透鏡的阿貝數為V2,該第三透鏡的阿貝數為V3,該第四透鏡的阿貝數為V4,第i透鏡的阿貝數為Vi,該第一透鏡的折射率為N1,該第二透鏡的折射率為N2,該第三透鏡的折射率為N3,該第四透鏡的折射率為N4,第i透鏡的折射率為Ni,Vi/Ni的最小值為(Vi/Ni)min,其滿足下列條件: 2.20 < BL/TD < 10.00; -20.00 < R2/f1 < -0.01; 1.25 < |R5/R6| < 100.00; 7.00 < (Vi/Ni)min < 20.00,其中i = 1、2、3或4;以及 1.420 < N4 < 1.710。
- 如請求項23所述之攝影系統鏡片組,其中該攝影系統鏡片組的最大視場主光線於成像面之入射角度為CRA_D,該攝影系統鏡片組中最大視角的一半為HFOV,其滿足下列條件: 5.0度 < CRA_D < 35.0度;以及 8.0度 < HFOV < 20.0度。
- 如請求項23所述之攝影系統鏡片組,其中該攝影系統鏡片組所有透鏡中的阿貝數最小值為Vmin,其滿足下列條件: 6.0 < Vmin < 29.0。
- 如請求項23所述之攝影系統鏡片組,其中該第一透鏡物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為Y1R1,該第四透鏡像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為Y4R2,其滿足下列條件: 1.10 < Y1R1/Y4R2 < 1.60。
- 如請求項23所述之攝影系統鏡片組,其中該第一透鏡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交點至該第一透鏡像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位置平行於光軸的位移量為SAG1R2,該第四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4,其滿足下列條件: -2.50 < SAG1R2/CT4 < -0.10。
- 如請求項23所述之攝影系統鏡片組,其中該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該第四透鏡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D,該第一透鏡與該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12,其滿足下列條件: 2.00 < TD/T12 < 80.00。
- 如請求項23所述之攝影系統鏡片組,更包含至少一反射元件,其中該至少一反射元件設置於該第四透鏡與該成像面之間。
- 如請求項29所述之攝影系統鏡片組,其中該至少一反射元件包含一稜鏡,且該稜鏡將光路轉折至少兩次。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11144189A TWI837954B (zh) | 2022-11-18 | 2022-11-18 | 攝影系統鏡片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CN202310016449.6A CN118057221A (zh) | 2022-11-18 | 2023-01-06 | 摄影系统镜片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US18/120,340 US20240168261A1 (en) | 2022-11-18 | 2023-03-10 | Photographing system lens assembly, image capturing unit and electronic device |
EP23164339.6A EP4372443A1 (en) | 2022-11-18 | 2023-03-27 | Photographing system lens assembly, image capturing unit and electronic devic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11144189A TWI837954B (zh) | 2022-11-18 | 2022-11-18 | 攝影系統鏡片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837954B true TWI837954B (zh) | 2024-04-01 |
TW202422141A TW202422141A (zh) | 2024-06-01 |
Family
ID=857760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11144189A TWI837954B (zh) | 2022-11-18 | 2022-11-18 | 攝影系統鏡片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40168261A1 (zh) |
EP (1) | EP4372443A1 (zh) |
CN (1) | CN118057221A (zh) |
TW (1) | TWI83795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240176104A1 (en) * | 2022-11-24 | 2024-05-30 |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 Imaging lens system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341539A (zh) * | 2021-05-20 | 2021-09-03 | 江西晶超光学有限公司 | 光学系统、镜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
CN114114636A (zh) * | 2021-12-13 | 2022-03-01 |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 光学镜片组 |
TW202212900A (zh) * | 2019-08-30 | 2022-04-01 | 南韓商三星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學成像系統 |
TWI763290B (zh) * | 2021-02-01 | 2022-05-01 |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攝像光學鏡片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CN115202015A (zh) * | 2022-09-14 | 2022-10-18 | 江西晶超光学有限公司 | 光学系统、镜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613481B (zh) * | 2017-02-08 | 2018-02-01 |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影像擷取光學鏡片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TWI685675B (zh) * | 2019-08-16 | 2020-02-21 |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成像鏡頭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US11940599B2 (en) * | 2019-08-30 | 2024-03-26 |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 Optical imaging system |
-
2022
- 2022-11-18 TW TW111144189A patent/TWI837954B/zh active
-
2023
- 2023-01-06 CN CN202310016449.6A patent/CN118057221A/zh active Pending
- 2023-03-10 US US18/120,340 patent/US20240168261A1/en active Pending
- 2023-03-27 EP EP23164339.6A patent/EP4372443A1/en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202212900A (zh) * | 2019-08-30 | 2022-04-01 | 南韓商三星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學成像系統 |
TWI763290B (zh) * | 2021-02-01 | 2022-05-01 |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攝像光學鏡片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CN113341539A (zh) * | 2021-05-20 | 2021-09-03 | 江西晶超光学有限公司 | 光学系统、镜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
CN114114636A (zh) * | 2021-12-13 | 2022-03-01 |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 光学镜片组 |
CN115202015A (zh) * | 2022-09-14 | 2022-10-18 | 江西晶超光学有限公司 | 光学系统、镜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8057221A (zh) | 2024-05-21 |
US20240168261A1 (en) | 2024-05-23 |
TW202422141A (zh) | 2024-06-01 |
EP4372443A1 (en) | 2024-05-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743721B (zh) | 取像用光學鏡片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
TWI685675B (zh) | 成像鏡頭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
TW202223473A (zh) | 光學影像鏡頭組及電子裝置 | |
TWI792350B (zh) | 攝像鏡片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
TWI763290B (zh) | 攝像光學鏡片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
TWI837954B (zh) | 攝影系統鏡片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
TWI844137B (zh) | 取像系統透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
TWI847212B (zh) | 折疊光學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
TWI799063B (zh) | 影像擷取系統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
TWI756070B (zh) | 光學影像鏡片系統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
CN116931224A (zh) | 光学影像透镜系统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
TWI843144B (zh) | 攝像系統鏡頭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
TWI852472B (zh) | 光學攝影鏡頭、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
TWI845167B (zh) | 影像系統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
TWI843281B (zh) | 影像系統透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
TWI839832B (zh) | 取像系統鏡片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
TWI850640B (zh) | 成像系統鏡頭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
TWI840840B (zh) | 影像鏡片系統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
TWI840823B (zh) | 影像透鏡系統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
TWI816366B (zh) | 攝影光學系統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
TWI840979B (zh) | 影像系統鏡頭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
TWI840036B (zh) | 影像系統鏡片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
TWI769719B (zh) | 光學影像擷取鏡頭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
TWI819545B (zh) | 光學影像擷取系統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
TWI827073B (zh) | 影像系統透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