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36059B - 無線通訊設備和無線通訊方法 - Google Patents

無線通訊設備和無線通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36059B
TWI836059B TW109112159A TW109112159A TWI836059B TW I836059 B TWI836059 B TW I836059B TW 109112159 A TW109112159 A TW 109112159A TW 109112159 A TW109112159 A TW 109112159A TW I836059 B TWI836059 B TW I83605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raining
data
phas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hanne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121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46650A (zh
Inventor
李俊鎬
諸喜元
Original Assignee
南韓商三星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南韓商三星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南韓商三星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466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466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360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3605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beams, i.e. beam divers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36Feedback format
    • H04B7/0639Using selective indices, e.g. of a codebook, e.g. pre-distortion matrix index [PMI] or for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86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95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68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combining
    • H04B7/088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combining using beam sel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無線通訊方法,其中波束訓練階段與資料傳輸階段交替。方法包含:在第一波束訓練階段中基於使用一或多個第一訓練波束接收到的訊號估計第一通道;以及在第一波束訓練階段中根據一或多個第一訓練波束基於所估計第一通道及對應於所估計第一通道的第一目標函數計算用於第一資料傳輸階段的第一資料波束,第一資料傳輸階段在第一波束訓練階段之後。

Description

無線通訊設備和無線通訊方法
本揭露內容是關於無線通訊,且更特定言之,是關於包含波束訓練的無線通訊的設備和方法。
無線通訊的高通量可能需要寬頻寬。針對此類寬帶通訊,可使用例如至少約24千兆赫(GHz)的毫米波(mmWave)頻帶。類似於mmWave的高頻帶中的訊號可容易衰減,且因此,可使用波束成形來確保服務範圍。波束訓練可在傳輸有效負載之前執行以使傳輸器及接收器的波束對準,且可由於可變無線通訊環境而重複。因此,無線通訊的品質可視波束訓練的準確度及效率而定。
一態樣為提供高效地判定無線通訊中的最佳波束的設備及方法。
根據一實例實施例的一態樣,提供一種無線通訊設備,包含:天線陣列;收發器,經組態以將訊號提供至天線陣列以形成資料波束,且經組態以使用資料波束處理經由天線陣列接收到的訊號;以及控制器,經組態以在波束訓練階段中計算資料波束且經組態以在資料傳輸階段中根據經計算資料波束來控制傳輸,其中在波束訓練階段中,控制器經組態以使用至少一個第一訓練波束來估計通道且基於所估計通道以及基於對應於所估計通道的目標函數而根據至少一個第一訓練波束計算資料波束。
根據一實例實施例的另一態樣,提供一種無線通訊方法,其中波束訓練階段與資料傳輸階段交替,所述無線通訊方法包括:在第一波束訓練階段中基於使用至少一個第一訓練波束接收到的訊號估計第一通道;以及在第一波束訓練階段中根據至少一個第一訓練波束基於所估計第一通道及對應於所估計第一通道的第一目標函數計算用於第一資料傳輸階段的第一資料波束,所述第一資料傳輸階段在所述第一波束訓練階段之後。
根據一實例實施例的另一態樣,提供一種無線通訊方法,其中波束訓練階段與資料傳輸階段交替,所述無線通訊方法包括:在第一波束訓練階段中根據至少一個第一訓練波束計算用於第一資料傳輸階段的第一資料波束,所述第一資料傳輸階段在所述第一波束訓練階段之後;在第一資料傳輸階段之後的第二波束訓練階段中基於第一資料波束判定至少一個第二訓練波束;以及在第二波束訓練階段中根據至少一個第二訓練波束計算用於第二資料傳輸階段的第二資料波束,所述第二資料傳輸階段在所述第二波束訓練階段之後。
如本文中所使用,術語「第一」及「第二」可使用對應組件而不顧及重要性或次序,且用於區分一個組件與另一組件而不限制所述組件。
圖1為根據一實例實施例的無線通訊系統1的方塊圖。如圖1中所示,無線通訊系統1可包含基地台200及用戶裝備100。
作為一非限制性實例,無線通訊系統1可包含第五代(fifth generation;5G)無線系統、長期演進(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統、先進LTE系統、分碼多重存取(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系統或全球行動通訊系統(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系統,使用蜂巢式網路、無線個人區域網路(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WPAN)系統或另一任意無線通訊系統。下文中,將在以下描述中主要參考使用蜂巢式網路的無線通訊系統,但實例實施例不限於此。
用戶裝備100可以是固定的或行動的無線通訊裝置,且可指代可經由無線通訊將資料及/或控制資訊傳輸至基地台200以及自所述基地台200接收資料及/或控制資訊的任意裝置。舉例而言,用戶裝備100可稱為終端、終端裝備、行動台(mobile station;MS)、行動終端(mobile terminal;MT)、用戶終端(user terminal;UT)、訂戶台(subscriber station;SS)、無線裝置或攜帶型裝置。參考圖1,用戶裝備100可包含多個天線120、預編碼器140、收發器160以及訊號處理器180。
基地台200可大體上指代與用戶裝備及/或另一基地台通訊且可與用戶裝備及/或另一基地台交換資料及控制資訊的固定台。基地台200亦可稱為網路存取裝置。舉例而言,基地台200可稱為節點B、演進節點B(evolved-node B;eNB)、下一代節點B(next generation node B;gNB)、區段、位點、基地收發器系統(base transceiver system;BTS)、存取點(access point;AP)、中繼節點、遠端無線電頭端(remote radio head;RRH)、無線電單元(radio unit;RU)及/或小型小區。在本說明書中,基地台或小區可從廣義上解釋為指代由以下覆蓋的局部區域或功能:CDMA中的基地台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BSC)、寬帶CDMA(wideband CDMA;WCDMA)中的節點B、LTE中的eNB、5G中的gNB或區段(或位點)或類似物,且可包含各種覆蓋區,諸如兆小區(mega cell)、巨型小區、微型小區、微微小區、超微型小區、中繼節點、RRH、RU以及小型小區通訊範圍。
用戶裝備100及基地台200可使用波束成形執行無線通訊,且無線通訊系統1可針對波束成形定義用戶裝備100及基地台200的要求。舉例而言,無線通訊系統1可使用mmWave頻帶來增大通量且使用波束成形來解決mmWave的路徑損耗。使用波束成形的無線通訊可能需要用戶裝備100及基地台200的波束的對準,且用戶裝備100及基地台200可針對波束對準執行波束訓練。舉例而言,如圖1中所示,基地台200可在波束訓練期間使用傳輸波束20反覆地傳輸資訊(例如一個符號),且用戶裝備100可使用不同接收波束10來接收所述符號。用戶裝備100可基於接收波束10判定待用於具有基地台200的無線通訊的資料波束,且可將關於資料波束的資訊提供至基地台200,且資料波束可用於用戶裝備100與基地台200之間的無線通訊,亦即,有效負載的傳輸及/或接收。在本說明書中,波束訓練中使用的波束可稱為訓練波束且由於波束訓練而用於有效負載的傳輸及/或接收的波束可稱為資料波束。
隨著用戶裝備100與基地台200之間的無線通訊環境由於用戶裝備100的遷移、接近於多個天線120中的至少一些的障礙物或類似物而變化,可頻繁地執行波束訓練。因此,在無線通訊系統1中經由波束訓練迅速判定最佳資料波束可為有利的。如下文參考圖式所描述,根據各種實例實施例,資料波束可能並不受限於預定義訓練波束,而是可在波束訓練階段中根據至少一個訓練波束計算。舉例而言,可使用至少一個訓練波束來估計用戶裝備100與基地台200之間的通道,且基於所估計通道計算的最佳資料波束可用於無線通訊。資料波束亦可用於在後續層級(下文進一步描述)中判定對應於更高解析度的至少一個訓練波束,且因此,提供高效率(例如波束成形增益)的最佳資料波束可用於無線通訊。下文中,雖然實例實施例的描述將聚焦於用戶裝備100判定訓練波束且計算資料波束的操作,但應理解,根據其他實例實施例,基地台200可以相同方式或類似方式判定訓練波束且計算資料波束。
用戶裝備100可包含用於波束成形的多個天線120,且多個天線120可稱為天線陣列。在一些實施例中,多個天線120可分別包含形成多個波束的多個子陣列。在一些實施例中,子陣列可共同地指代本文中所包含的元件天線以及對應於所述元件天線的預編碼器140的組件(例如移相器)。子陣列可自收發器160中包含的RF鏈接收射頻(radio frequency;RF)訊號,或將RF訊號傳輸至RF鏈。在子陣列的數目不同於收發器160中的RF鏈的數目時,切換器及/或多工器可配置於子陣列與RF鏈之間。在本說明書中,假定子陣列及RF鏈的數目為K(其中K為大於1的整數)且因此彼此相同,但實施例不限於此。在一些實施例中,多個天線120可用於空間分集、極化分集、空間多工等等。
預編碼器140可根據控制訊號CTRL將用於形成波束的訊號提供至多個天線120。在一些實施例中,預編碼器140可包含多個移相器及/或放大器且可稱為類比預編碼器,所述多個移相器接收控制訊號CTRL,所述放大器例如功率放大器或低雜訊放大器。舉例而言,如圖1中所示,在傳輸模式中,預編碼器140可自收發器160接收第一RF訊號RF_1至第K RF訊號RF_K,根據控制訊號CTRL放大第一RF訊號RF_1至第K RF訊號RF_K,且/或根據控制訊號CTRL調整第一RF訊號RF_1至第K RF訊號RF_K的相位。在接收模式中,預編碼器140可藉由根據控制訊號CTRL放大經由多個天線120接收到的訊號且/或藉由根據控制訊號CTRL調整經由多個天線120接收到的訊號的相位來產生第一RF訊號RF_1至第K RF訊號RF_K。
收發器160可包含第一RF鏈161_1至第K RF鏈161_K,且在一些實施例中,收發器160可稱為RF積體電路(RF integrated circuit;RFIC)。RF鏈可指代用於獨立地處理RF訊號的路徑,且可包含例如放大器、濾波器及/或混合器。在一些實施例中,RF鏈可進一步包含類比至數位轉換器(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ADC)及/或數位至類比轉換器(digital-to-analog converter;DAC)。在一些實施例中,收發器160可包含切換器及/或多工器,且RF鏈可藉由切換器及/或多工器重新組態。第一RF鏈161_1至第K RF鏈161_K可藉由在傳輸模式中分別處理第一基頻訊號BB_1至第K基頻訊號BB_K來分別產生第一RF訊號RF_1至第K RF訊號RF_K,且可藉由在接收模式中分別處理第一RF訊號RF_1至第K RF訊號RF_K來分別產生第一基頻訊號BB_1至第K基頻訊號BB_K。
訊號處理器180可將第一基頻訊號BB_1至第K基頻訊號BB_K提供至收發器160,且自收發器160接收第一基頻訊號BB_1至第K基頻訊號BB_K。訊號處理器180可稱為通訊處理器、基頻處理器或類似物,且可包含經由邏輯合成設計的邏輯硬體,且/或可包含含有核心的中央處理單元以及包含藉由核心執行的一系列指令的軟體。如圖1中所示,訊號處理器180可包含資料處理器182及波束控制器184。
資料處理器182可產生包含待提供至基地台200的資訊的傳輸資料,且可自所述傳輸資料產生第一基頻訊號BB_1至第K基頻訊號BB_K(或對應於第一基頻訊號BB_1至第K基頻訊號BB_K的數位訊號)。另外,資料處理器182可自第一基頻訊號BB_1至第K基頻訊號BB_K(或對應於第一基頻訊號BB_1至第K基頻訊號BB_K的數位訊號)產生接收資料,所述接收資料包含藉由基地台200提供的資訊。舉例而言,資料處理器182可包含編碼器、解碼器、調變器及/或解調器。在一些實施例中,資料處理器182可包含用於波束成形的預編碼器,亦即,數位預編碼器。因此,資料處理器182可自波束控制器184接收波束成形資訊且基於所述波束成形資訊執行預編碼。
波束控制器184可執行根據一實例實施例的無線通訊方法,且可定義用於藉由多個天線120形成的波束的波束成形資訊。舉例而言,波束控制器184可在波束訓練階段中定義用於訓練波束的波束成形資訊,且根據波束成形資訊產生控制訊號CTRL。另外,波束控制器184可在資料傳輸階段中定義用於資料波束的波束成形資訊,且根據波束成形資訊產生控制訊號CTRL。在一些實施例中,在資料處理器182包含數位預編碼器時,波束控制器184可將波束成形資訊提供至數位預編碼器。在本說明書中,定義波束成形資訊可僅指代定義對應於波束成形資訊的波束,且計算及判定波束成形資訊可僅指代計算及判定對應於波束成形資訊的波束。在本說明書中,波束控制器184可僅稱為控制器。
圖2為示出根據一實例實施例的無線通訊方法的時序圖。在一些實施例中,圖2的無線通訊方法可由圖1中所示出的用戶裝備100執行。下文將參考圖1描述圖2。
在一些實施例中,波束訓練階段與資料傳輸階段交替。舉例而言,如圖2中所示,波束訓練階段及資料傳輸階段可在層級「s」中依序執行,且波束訓練階段及資料傳輸階段可在下一層級(亦即層級「s+1」)中依序執行(其中「s」為大於0的整數)。一對波束訓練階段及資料傳輸階段(其中資料傳輸階段使用波束訓練階段中定義的資料波束)可稱為單一層級。如下文參考圖3A及圖3B所描述,依序的層級中的各別波束訓練階段可彼此連接。應注意,不管名稱如何,用戶裝備100可在資料傳輸階段中使用資料波束在接收模式中操作。
參考圖2,波束訓練可在層級「s」中的波束訓練階段中使用Ms 個訓練波束來執行,其中Ms 為大於0的整數。在一些實施例中,基地台200可使用傳輸波束20(其為固定的)來將已知訓練符號傳輸Ms 次。在一些實施例中,傳輸波束20可以是固定傳輸波束,且基地台200可將已知訓練符號傳輸Ms 次。舉例而言,基地台200可使用傳輸波束20(其為固定的)經由正交分頻多工(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符號傳輸單位符號通道狀態資訊參考訊號(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reference signal;CSI-RS)資源。用戶裝備100(或波束控制器184)可使用Ms 個訓練波束來接收已知訓練符號以組合接收到的訊號,且可基於接收結果定義資料波束。Ms 個訓練波束可藉由訓練波束矩陣判定。舉例而言,定義第m訓練波束(其中1 ≦ m ≦ Ms )的波束矩陣可由等式1給出:…(1) 其中可為層級「s」中的第k子陣列的訓練波束向量(其中1 ≦ k ≦ K)。
可根據層級「s」的碼簿CBs 定義Ms 個訓練波束。碼簿可包含預定義訓練波束矩陣及/或定義此類訓練波束矩陣的資訊,所述預定義訓練波束矩陣對應於可藉由多個天線120形成的訓練波束。舉例而言,碼簿可包含預定義波束向量,所述預定義波束向量分別對應於可藉由子陣列形成的波束。在一些實施例中,如下文參考圖3A及圖3B所描述,碼簿可在一個層級中定義具有彼此至少部分地交疊的圖案的訓練波束。
用戶裝備100可包含分別對應於多個層級的多個碼簿。如下文參考圖3A及圖3B所描述,對應於多個層級之中的更高層級的碼簿可比對應於多個層級之中的更低層級的碼簿具有更高解析度。舉例而言,層級「s+1」的碼簿CBs+1 可比層級「s」的碼簿CBs 具有更高解析度,且因此,由層級「s+1」的碼簿CBs+1 定義的訓練波束可相較於由層級「s」的碼簿CBs 定義的訓練波束具有寬度減小且定向更強的圖案(例如主瓣)。可使用具有不同解析度的碼簿經由階層式搜尋執行波束訓練。因此,根據各種實例實施例,可相較於檢查所有波束對的竭盡式搜尋情況更有效地執行波束訓練。在本說明書中,階層式搜尋的整個層級(或高度)可由S表示,其中1 ≦ s ≦ S。在本說明書中,具有不同解析度的碼簿可統稱為多解析度碼簿。
在一些實施例中,可藉由均一地或非均一地量化其中通道方向可供使用的區來定義訓練波束。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基於通道方向的統計特性來量化其中通道方向可供使用的區。在層級「s」中經量化的方向可由等式2給出:…(2) 其中Gs 可視預編碼器140的性能(或在包含數位預編碼器時,數位預編碼器的性能)而定,且例如視移相器的解析度而定。如上文所描述,隨著層級增大,可由碼簿定義具有更高解析度的訓練波束。舉例而言,Gs+1 可大於Gs (亦即,Gs+1 > Gs )。包含定義對應於在層級「s」中經量化的方向的訓練波束的訓練波束矩陣的訓練波束組可由等式3給出:…(3) 其中向量為陣列回應向量,且可包含對應於給定方向的值作為要素。在本說明書中,可陳述訓練波束組包含訓練波束。
在一些實施例中,資料傳輸階段中使用的資料波束可根據處於與資料傳輸階段相同的層級中的波束訓練階段中使用的至少一個訓練波束來計算。舉例而言,定義層級「s」中的資料傳輸階段中使用的資料波束的資料波束矩陣可根據定義層級「s」中的波束訓練階段中使用的Ms 個訓練波束的訓練波束矩陣來計算。類似地,定義層級「s+1」中的資料傳輸階段中使用的資料波束的資料波束矩陣可根據定義層級「s+1」中的波束訓練階段中使用的Ms+1 個訓練波束的訓練波束矩陣來計算。在一些實施例中,波束控制器184可使用至少一個訓練波束來估計用戶裝備100與基地台200之間的通道,且基於所估計通道根據訓練波束計算資料波束。因此,根據各種實例實施例,資料波束可能並不受限於由多解析度碼簿定義的訓練波束,且可提供符合要求的波束成形增益。將在下文參考圖6描述根據至少一個訓練波束計算資料波束的方法的實例。
在一些實施例中,波束訓練階段中使用的至少一個訓練波束可自前一層級中的資料傳輸階段中使用的資料波束來判定。舉例而言,定義層級「s+1」中的波束訓練階段中使用的Ms+1 個訓練波束的訓練波束矩陣可基於定義層級「s」中的資料傳輸階段中使用的資料波束的資料波束矩陣而自由用於層級「s+1」的碼簿CBs+1 定義的訓練波束矩陣中選出。如上文所描述,可使用不受限於訓練波束的資料波束,且由於後續層級中的訓練波束是自前一層級中使用的資料波束中選出的,因此可提高階層式搜尋的準確度。因此,可提高波束訓練的準確度及效率。將在下文參考圖8描述基於前一層級中的資料波束判定訓練波束的方法的實例。
圖3A及圖3B為示出根據一實例實施例的因波束訓練而導致的訓練波束中的變化的圖。詳細地,圖3A及圖3B繪示各層級中的訓練波束的角度範圍,介於0至π到達角(angle of arrival;AOA)範圍內。假定圖3A及圖3B中使用兩個訓練波束,亦即,Ms = 2且1 ≦ s ≦ 4。將參考圖1描述圖3A及圖3B,且將省略冗餘描述。
參考圖3A,在用戶裝備100與基地台200之間的通道在一個方向上形成時,訓練波束可隨著層級增大而在方向上逐漸對準。舉例而言,如圖3A中所示,第一層級L1中的兩個訓練波束可由訓練波束矩陣定義,且第二層級L2中的兩個訓練波束可由訓練波束矩陣定義,且第三層級L3中的兩個訓練波束可由訓練波束矩陣定義,且第四層級L4中的兩個訓練波束可由訓練波束矩陣定義。隨著層級增大,亦即,「s」增大,訓練波束的角度範圍可減小,亦即,訓練波束可具有寬度減小的圖案,且訓練波束可在通道的方向上對準。
在一些實施例中,一個層級中的訓練波束可具有至少部分地彼此交疊的圖案。舉例而言,雖然由第一層級L1中的訓練波束矩陣定義的訓練波束可具有不彼此交疊的圖案,但第二層級L2、第三層級L3以及第四層級L4中的每一者中的兩個訓練波束可具有至少部分地彼此交疊的圖案。如上文所描述,在選擇彼此交疊的訓練波束時,可甚至在相對低層級中實現高解析度波束對準。
參考圖3B,在用戶裝備100與基地台200之間的通道在至少兩個方向上形成時,訓練波束可在此等方向上逐漸對準。舉例而言,如圖3B中所示,隨著層級增大,亦即,「s」增大,訓練波束的角度範圍可減小且一個層級中的訓練波束可分別在不同方向上對準。
圖4為根據一實例實施例的無線通訊方法的流程圖。如上文參考圖2所描述,波束訓練階段與資料傳輸階段交替,且圖4的流程圖繪示重複波束訓練階段及資料傳輸階段直至判定最終資料波束的操作的實例。在一些實施例中,圖4的方法可重複。舉例而言,操作S600之後可為圖4中的操作S200。如圖4中所示,操作S200可在波束訓練階段中執行,且操作S400、操作S600以及操作S800可在資料傳輸階段中執行。在一些實施例中,與圖4不同,操作S800可在波束訓練階段中執行。在一些實施例中,圖4的方法可由圖1中的波束控制器184執行,且可稱為操作波束控制器184的方法。下文將參考圖1描述圖4。
在操作S200中,可根據至少一個訓練波束計算資料波束。舉例而言,波束控制器184可根據至少一個訓練波束計算資料波束,且因此,資料波束可能並不受限於由碼簿定義的訓練波束。在一些實施例中,波束控制器184可基於所估計通道定義目標函數,且可計算使目標函數最大化的資料波束。下文將參考圖6描述操作S200的實例。
在操作S400中,可設定預編碼器。舉例而言,波束控制器184可將控制訊號CTRL提供至預編碼器140,使得產生在波束訓練階段中在操作S200中經計算的資料波束。在一些實施例中,如上文參考圖1所描述,在資料處理器182包含數位預編碼器時,波束控制器184亦可設定數位預編碼器。因此,資料波束可由多個天線120形成,且可使用資料波束執行資料傳輸及接收。
波束成形增益可與第一臨限值THR1相比較,且在操作S600中,可判定波束成形增益是否大於第一臨限值THR1。波束成形增益為指示由當前資料波束獲得的效率的度量值。可認為給予更高波束成形增益的資料波束更適當,且所述給予更高波束成形增益的資料波束可稱為波束增益。舉例而言,可基於自資料波束獲得的所接收功率來定義波束成形增益。第一臨限值THR1可指示符合要求的無線通訊的波束成形增益。因此,在波束成形增益高於第一臨限值THR1時,可維持當前資料波束。然而,在波束成形增益等於或低於第一臨限值THR1時,將執行定義新資料波束的操作。在波束成形增益等於或低於第一臨限值THR1時,可執行操作S800。
在操作S800中,可基於資料波束判定至少一個訓練波束。舉例而言,波束控制器184可基於資料傳輸階段中使用的資料波束自由碼簿CB定義的多個訓練波束中選擇至少一個。在一些實施例中,波束控制器184可選擇至少一個訓練波束,所述至少一個訓練波束可提供與資料波束的性能最類似的性能。下文將參考圖8描述操作S800的實例。
圖5為示出在根據一實例實施例的無線通訊方法中的訓練波束及資料波束中的變化的圖。詳細地,圖5繪示各層級中的訓練波束及資料波束的角度範圍,介於0至π AOA範圍內。假定圖5中使用兩個訓練波束,亦即,Ms = 2且1 ≦ s ≦ 4。將參考圖1及圖4描述圖5。
參考圖5,隨著層級增大,亦即,「s」增大,訓練波束及資料波束的角度範圍可減小,且訓練波束及資料波束可在通道所形成的方向上逐漸對準。舉例而言,在第一層級L1中,兩個訓練波束可由訓練波束矩陣定義,且資料波束可由根據訓練波束矩陣計算的資料波束矩陣定義。在第二層級L2中,兩個訓練波束可由基於第一層級L1中的資料波束矩陣選擇的訓練波束矩陣定義,且資料波束可由根據訓練波束矩陣計算的資料波束矩陣定義。在第三層級L3中,兩個訓練波束可由基於第二層級L2中的資料波束矩陣選擇的訓練波束矩陣定義,且資料波束可由根據訓練波束矩陣計算的資料波束矩陣定義。在第四層級L4中,兩個訓練波束可由基於第三層級L3中的資料波束矩陣選擇的訓練波束矩陣定義,且資料波束可由根據訓練波束矩陣計算的資料波束矩陣定義。
圖6為根據一實例實施例的無線通訊方法的流程圖。詳細地,圖6的流程圖繪示圖4中的操作S200的實例。如上文參考圖4所描述,在圖6的操作S200'中,可根據至少一個訓練波束計算資料波束。如圖6中所示,操作S200'可包含操作S220及操作S240。下文中,假定操作S200'在層級「s」中的波束訓練階段中執行。在一些實施例中,圖6的操作S200'可由圖1中的波束控制器184執行。將在下文參考圖1描述圖6。
參考圖6,在操作S220中,可基於使用至少一個訓練波束接收到的訊號來估計通道。舉例而言,波束控制器184可基於使用Ms 個訓練波束接收到的訊號來估計通道,所述Ms 個訓練波束由層級「s」中的訓練波束矩陣定義。下文將參考圖7描述操作S220的實例。
在操作S240中,可基於所估計通道及目標函數來計算資料波束。舉例而言,波束控制器184可基於所估計通道推斷目標函數,且可計算使目標函數最大化的資料波束。可不同地定義目標函數以便評估波束成形的效率。舉例而言,目標函數可根據由下述者中選出的一者或至少兩者的組合來定義:對應於所估計通道的訊號雜訊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訊號對干擾加雜訊比(signal-to-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SINR)、通道容量或能效。
在對應於第k(其中1 ≦ k ≦ K)子陣列的訓練波束的矩陣定義為時,定義層級「s」中的資料波束的資料波束矩陣可由等式4給出:…(4) 其中為係數矩陣且定義為,且可為第k子陣列的向量且可定義為。當指示在操作S220中估計的通道的通道矩陣為時,指示通道容量或光譜效率的目標函數 R 可由等式5給出:…(5) 其中可由接收到的功率及傳輸波束矩陣定義,且在下文將參考圖7描述。因此,可使用以下等式6推斷使目標函數最大化的係數矩陣,且最終定義層級「s」中的資料波束的資料波束矩陣可由等式7給出:…(6)…(7)
圖7為根據一實例實施例的無線通訊方法的流程圖。詳細地,圖7的流程圖繪示圖6中的操作S220的實例。如上文參考圖6所描述,在圖7的操作S220'中,可基於使用至少一個訓練波束接收到的訊號來估計通道。如圖7中所示,操作S220'可包含操作S222及操作S224。下文中,假定操作S220'在層級「s」中的波束訓練階段中執行。在一些實施例中,圖7的操作S220'可由圖1中的波束控制器184執行。將在下文參考圖1及圖6描述圖7。
參考圖7,在操作S222中,可收集藉由接收傳輸Ms 次的訊號而產生的量測值。在使用定義第m訓練波束的訓練波束矩陣接收訊號時,接收到的訊號可由等式8給出:…(8) 其中P為接收到的功率,H為通道矩陣,F為由基地台200使用的傳輸波束矩陣,「x」為傳輸訊號,且為通道雜訊。訓練波束矩陣可由等式1給出,且因此,在層級「s」中的波束訓練階段中接收到的訊號可由等式9給出:…(9) 在操作S224中,可基於至少一個訓練波束及量測值產生經組合通道矩陣。當在操作S222中使用等式9收集量測值時,指示所估計通道的經組合通道矩陣可定義為等式10:…(10)
如上文參考圖6所描述,可根據經組合通道矩陣推斷目標函數,且可計算使目標函數最大化的資料波束矩陣。舉例而言,目標函數 R 可定義為表示通道容量或光譜效率的等式5。在由基地台200使用的傳輸波束矩陣F為矩陣且等式8中的通道雜訊為具有方差的高斯(Gaussian)雜訊時,則等式5中的可定義為
圖8為根據一實例實施例的無線通訊方法的流程圖,且圖9為示出根據一實例實施例的選擇訓練波束的操作的圖。詳細地,圖8的流程圖繪示圖4中的操作S800的實例,且圖9的圖繪示圖8中的操作S824的實例。下文中,假定圖8的方法及圖9的操作在層級「s」中的波束訓練階段中執行。在一些實施例中,圖8的方法及圖9的操作可由圖1中的波束控制器184執行。將在下文參考圖1及圖4描述圖8及圖9。
參考圖8,如上文參考圖4所描述,在圖8的操作S800'中,可基於資料波束判定至少一個訓練波束。如圖8中所示,操作S800'可包含操作S820及操作S840,且操作S820可包含操作S822及操作S824。
在操作S820中,可判定資料波束與碼簿中定義的多個訓練波束之間的相似性。舉例而言,波束控制器184可計算層級「s」中的資料波束與層級「s+1」中的碼簿CBs+1 中定義的多個訓練波束之間的相似性。如圖8中所示,操作S820可包含操作S822及操作S824。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執行操作S822及操作S824兩者,且可藉由分別將操作S822的結果(亦即,誤差)及操作S824的結果(亦即,相關度)進行組合(例如對所述結果執行加權總和)來產生相似性。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僅執行操作S822,且可判定訓練波束與資料波束之間的誤差愈低,其間的相似性愈大。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僅執行操作S824,且可判定訓練波束與資料波束之間的相關度愈高,其間的相似性愈高。
在操作S822中,可計算資料波束與訓練波束中的每一者之間的誤差。舉例而言,波束控制器184可計算層級「s+1」中的碼簿CBs+1 中定義的多個訓練波束矩陣(亦即,訓練波束組的要素)與層級「s」中的資料波束矩陣之間的誤差。在一些實施例中,可計算訓練波束組的要素與資料波束矩陣之間的均方根誤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
在操作S824中,可計算訓練波束矩陣與資料波束之間的相關度。舉例而言,波束控制器184可計算層級「s+1」中的碼簿CBs+1 中定義的訓練波束矩陣(亦即,訓練波束組的要素)與層級「s」中的資料波束矩陣之間的相關度。
在操作S840中,可自碼簿中定義的訓練波束中選擇至少一個訓練波束。舉例而言,波束控制器184可基於在操作S820中判定的相似性而自碼簿CBs+1 中定義的訓練波束矩陣(亦即,訓練波束組的要素)中選擇Ms+1 個訓練波束矩陣。參考圖9,可按所判定相似性的降序來對訓練波束組的要素進行排序,且可選擇包含給予最高相似性的訓練波束矩陣的Ms+1 個訓練波束矩陣。在一些實施例中,Ms+1 可不同於Ms ,如在下文參考圖11所描述。
在一些實施例中,在計算訓練波束組的要素與資料波束矩陣之間的RMSE時,可按升序對RMSE進行排序且可使用等式11選擇包含給予最低RMSE的訓練波束矩陣的Ms+1 個訓練波束矩陣…(11) 其中向量,且可指示包含非零Ms+1 個要素。在一些實施例中,在計算訓練波束組的要素與資料波束矩陣之間的相關度時,可按降序對相關度進行排序,且可選擇包含給予最高相關度的訓練波束矩陣的Ms+1 個訓練波束矩陣
圖10為根據一實例實施例的無線通訊方法的流程圖。詳細地,圖10為針對波束訓練判定階層式搜尋中的層級的方法的流程圖。在一些實施例中,圖10的操作S810可包含在圖8的操作S800'中且在圖8中的操作S820之前執行。如圖10中所示,操作S810可包含多個操作S811、操作S813、操作S815、操作S817以及操作S819。下文中,假定操作S810在層級「s」中的波束訓練階段中執行。在一些實施例中,圖10的操作S810可由圖1中的波束控制器184執行。將在下文參考圖1及圖9描述圖10。
參考圖10,在操作S811中,可獲得波束成形增益。如上文參考圖4所描述,波束成形增益可以是定義為指示由資料波束獲得的效率的度量值,且可認為給予更高波束成形增益的資料波束更適當。
在操作S813中,可判定波束成形增益是否增大。舉例而言,波束控制器184可根據在前一層級中獲得的波束成形增益來判定在當前層級(亦即,層級「s」)中獲得的波束成形增益是否增大,且可認識到在波束成形增益增大時階層式搜尋符合要求地執行。在一些實施例中,在當前層級中的波束成形增益自前一層級中的波束成形增益增大至少臨限比率(例如大於1的比率)或至少臨限值幅值時,波束控制器184可判定波束成形增益增大。臨限比率可經預定義,且臨限值幅值可經預定義。如圖10中所示,在波束成形增益增大(操作S813,是(YES))時,可執行操作S815。否則,在波束成形增益未增大(操作S813,否(NO))時,可執行操作S817。
當在操作S813中判定波束成形增益增大(操作S813,是)時,可在操作S815中選擇層級「s+1」的碼簿CBs+1 。如上文參考圖2所描述,對應於更高層級的碼簿可具有更高解析度,且在波束成形增益增大時,波束控制器184可選擇高於當前層級(亦即,層級「s」)層級「s+1」的碼簿CBs+1 以形成具有更高定向的資料波束。
當在操作S813中判定波束成形增益未增大(操作S813,否)時,可在操作S817中判定波束成形增益是否降低。舉例而言,波束控制器184可判定在當前層級(亦即,層級「s」)中獲得的波束成形增益是否自在前一層級中獲得的波束成形增益降低,且可認識到在波束成形增益降低時使用具有更高解析度的碼簿並不適當。在一些實施例中,在當前層級中的波束成形增益自前一層級中的波束成形增益降低至多臨限比率(例如小於1的比率)或至少臨限值幅值時,波束控制器184可判定波束成形增益降低。臨限比率可經預定義,且臨限值幅值可經預定義。如圖10中所示,在波束成形增益降低(操作S817,是)時,可執行操作S819。否則,在波束成形增益未降低(操作S817,否)時,可判定實質上維持波束成形增益且可再使用當前層級(亦即,層級「s」)的碼簿。
當在操作S817中判定波束成形增益降低(操作S817,是)時,可在操作S819中選擇層級「s-1」的碼簿CBs-1 。如上文參考圖2所描述,對應於更低層級的碼簿可具有更低解析度,且在波束成形增益降低時,波束控制器184可選擇低於當前層級(亦即,層級「s」)的層級「s-1」的碼簿CBs-1 以搜尋以更寬範圍形成的通道所處的方向。
圖11為根據一實例實施例的無線通訊方法的流程圖。詳細地,圖11為適應性地調整波束訓練階段的方法的流程圖。在一些實施例中,圖11的操作S500可包含在圖4的無線通訊方法中且可在圖4中的操作S400與操作S600之間執行。如圖11中所示,圖11的操作S500可包含操作S510、操作S530、操作S550、操作S570以及操作S590。下文中,假定操作S500在層級「s」中的資料傳輸階段中執行。在一些實施例中,圖11的操作S500可由圖1中的波束控制器184執行。將在下文參考圖1及圖4描述圖11。
參考圖11,在操作S510中,可獲得波束成形增益。如上文參考圖4所描述,波束成形增益可以是定義為指示由資料波束獲得的效率的度量值,且可認為給予更高波束成形增益的資料波束更適當。如下文所描述,波束訓練階段可基於波束成形增益而減少或擴增。舉例而言,在層級「s+1」中的波束訓練階段相較於層級「s」中的波束訓練階段減少時,波束訓練階段中使用的訓練波束的數目可減小(亦即,Ms+1 < Ms )。相反地,在層級「s+1」中的波束訓練階段相較於層級「s」中的波束訓練階段擴增時,波束訓練階段中使用的訓練波束的數目可增大(亦即,Ms+1 > Ms )。
波束成形增益可與第二臨限值THR2相比較,且在操作S530中,可判定波束成形增益是否大於第二臨限值THR2。第二臨限值THR2可指示允許後繼波束訓練階段減少的足夠波束成形增益。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臨限值THR2可大於圖4中的第一臨限值THR1。因此,在波束成形增益大於第二臨限值THR2(操作S530,是)時,後繼波束訓練階段可減少。如圖11中所示,在波束成形增益大於第二臨限值THR2(操作S530,是)時,可執行操作S550。否則,在波束成形增益並不大於第二臨限值THR2(操作S530,否)時,可執行操作S570。
在判定波束成形增益大於第二臨限值THR2(操作S530,是)時,在操作S550中,可請求減小Ms+1 。舉例而言,波束控制器184可請求基地台200減小Ms+1 ,以減少當前層級「s」之後的層級「s+1」的波束訓練階段。波束控制器184可將資訊提供至資料處理器182,使得用於減小Ms+1 的請求包含在傳輸資料中。在一些實施例中,波束控制器184可在請求中包含Ms+1 的減少。基地台200可回應於請求而在層級「s+1」中減少傳輸用於波束訓練的已知符號的階段。
否則,在判定波束成形增益並不大於第二臨限值THR2(操作S530,否)時,波束成形增益可與第三臨限值THR3相比較,且可在操作S570中判定波束成形增益是否小於第三臨限值THR3。第三臨限值THR3可指示需要擴增後繼波束訓練階段的不足夠波束成形增益。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三臨限值THR3可小於圖4中的第一臨限值THR1。因此,在波束成形增益小於第三臨限值THR3(操作S570,是)時,可擴增後繼波束訓練階段。如圖11中所示,在波束成形增益並不小於第三臨限值THR3(操作S570,否)時,操作S500可結束。因此,在層級「s+1」中的波束訓練階段中使用的訓練波束的數目可與在層級「s」中的波束訓練階段中使用的訓練波束的數目相同(亦即,Ms+1 = Ms )。否則,在波束成形增益小於第三臨限值THR3(操作S570,是)時,可執行操作S590。
在操作S590中,可請求增大Ms+1 。舉例而言,波束控制器184可請求基地台200增大Ms+1 ,以擴增當前層級「s」之後的層級「s+1」中的波束訓練階段。波束控制器184可將資訊提供至資料處理器182,使得用於增大Ms+1 的請求包含在傳輸資料中。在一些實施例中,波束控制器184可在請求中包含Ms+1 的增大。基地台200可回應於請求而在層級「s+1」中擴增傳輸用於波束訓練的已知符號的階段。
圖12A及圖12B為根據實例實施例的波束控制器的實例的方塊圖。詳細地,圖12A及圖12B的方塊圖繪示圖1中的波束控制器184的實例。如上文參考圖式所描述,圖12A的波束控制器300及圖12B的波束控制器400可執行根據一實例實施例的無線通訊方法中包含的至少一個操作。下文中,將省略冗餘描述。
參考圖12A,波束控制器300可包含預編碼控制器302、通道估計器304、波束計算器306以及波束選擇器308作為經由邏輯合成設計的邏輯硬體組件。預編碼控制器302可根據訓練波束矩陣或資料波束矩陣產生用於控制預編碼器140的控制訊號CTRL。在一些實施例中,在資料處理器182包含數位預編碼器時,預編碼控制器302可控制數位預編碼器。通道估計器304可基於在波束訓練階段中使用至少一個訓練波束接收到的訊號來估計通道。舉例而言,通道估計器304可產生通道矩陣,如上文參考等式8、等式9以及等式10所描述。波束計算器306可基於所估計通道及目標函數計算資料波束,亦即,資料波束矩陣,且可將資料波束矩陣提供至預編碼控制器302。波束選擇器308可自碼簿中定義的多個訓練波束中選擇至少一個訓練波束。舉例而言,波束選擇器308可計算資料波束與訓練波束之間的相似性,基於相似性選擇至少一個訓練波束,且將對應於所選擇訓練波束的訓練波束矩陣提供至預編碼控制器302。
參考圖12B,波束控制器400可包含處理器410及記憶體420。處理器410可以是中央處理單元且可包含至少一個核心,且記憶體420可包含各自由處理器410執行的一系列指令或程式。作為一非限制性實例,記憶體420可包含:揮發性記憶體,諸如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或靜態RAM(static RAM;SRAM);或非揮發性記憶體,諸如快閃記憶體或電可抹除可程式化唯讀記憶體(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如圖12B中所示,記憶體420可包含預編碼控制器422、通道估計器424、波束計算器426以及波束選擇器428作為藉由處理器410執行的軟體模組。處理器410可存取記憶體420且執行本文中所儲存的軟體模組,以藉由執行預編碼控制器422、通道估計器424、波束計算器426以及波束選擇器428來執行分別對應於圖12A中的預編碼控制器302、通道估計器304、波束計算器306以及波束選擇器308的操作。
在一些實施例中,可藉由將邏輯硬體及軟體模組進行組合來形成圖1中的波束控制器184。舉例而言,波束控制器184可包含由邏輯硬體實施的預編碼控制器,以及處理器,以及包含通道估計器、波束計算器以及波束選擇器作為軟體模組的記憶體。
雖然本發明概念已參考其實施例具體展示及描述,但應理解,可在不偏離以下申請專利範圍的精神及範疇的情況下作出形式及細節的各種改變。
1:無線通訊系統 10:接收波束 20:傳輸波束 100:用戶裝備 120:天線 140:預編碼器 160:收發器 161_1~161_K:RF鏈 180:訊號處理器 182:資料處理器 184、300、400:波束控制器 200:基地台 302、422:預編碼控制器 304、422:通道估計器 306、426:波束計算器 308、426:波束選擇器 410:處理器 420:記憶體 BB_1~BB_K:基頻訊號 CB、CBs、CBs+1、CBs-1:碼簿 CTRL:控制訊號 L1、L2、L3、L4:層級 RF_1~RF_K:RF訊號 S200、S200'、S220、S220'、S222、S224、S240、S400、S500、S510、S530、S550、S570、S590、S600、S800、S800'、S810、S811、S813、S815、S817、S819、S820、S822、S824、S840:操作 THR1、THR2、THR3:臨限值
將自結合隨附圖式進行的以下詳細描述更清楚地理解實施例,在隨附圖式中: 圖1為根據一實例實施例的無線通訊系統的方塊圖。 圖2為示出根據一實例實施例的無線通訊方法的時序圖。 圖3A及圖3B為示出根據一實例實施例的因波束訓練而導致的訓練波束中的變化的圖。 圖4為根據一實例實施例的無線通訊方法的流程圖。 圖5為示出在根據一實例實施例的無線通訊方法中的訓練波束及資料波束中的變化的圖。 圖6為根據一實例實施例的無線通訊方法的流程圖。 圖7為根據一實例實施例的無線通訊方法的流程圖。 圖8為根據一實例實施例的無線通訊方法的流程圖。 圖9為示出根據一實例實施例的選擇訓練波束的操作的圖。 圖10為根據一實例實施例的無線通訊方法的流程圖。 圖11為根據一實例實施例的無線通訊方法的流程圖。 圖12A及圖12B為根據實例實施例的波束控制器的實例的方塊圖。
1:無線通訊系統
10:接收波束
20:傳輸波束
100:用戶裝備
120:天線
140:預編碼器
160:收發器
161_1~161_K:RF鏈
180:訊號處理器
182:資料處理器
184:波束控制器
200:基地台
BB_1~BB_K:基頻訊號
CTRL:控制訊號
RF_1~RF_K:RF訊號

Claims (21)

  1. 一種無線通訊設備,包括:天線陣列;收發器,經組態以將訊號提供至所述天線陣列以形成資料波束,且經組態以使用所述資料波束處理經由所述天線陣列接收到的訊號;以及控制器,經組態以在波束訓練階段中計算所述資料波束且經組態以在資料傳輸階段中根據經計算資料波束來控制傳輸,其中在所述波束訓練階段中,所述控制器經組態以使用至少一個第一訓練波束來估計通道且基於所估計的所述通道以及基於對應於所估計的所述通道的目標函數而根據所述至少一個第一訓練波束計算所述資料波束,以及其中所述控制器進一步經組態以收集由使用所述至少一個第一訓練波束接收到的訊號產生的量測值,接收到的所述訊號使用同一傳輸波束依序傳輸M次,且經組態以基於所述至少一個第一訓練波束及所述量測值產生經組合通道矩陣,其中M為大於1的整數。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無線通訊設備,其中所述目標函數是基於所估計的所述通道的訊號雜訊比(SNR)、訊號對干擾加雜訊比(SINR)、通道容量或能效中的至少一者。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無線通訊設備,其中所述控制器進一步經組態以基於經計算的所述資料波束判定待在所述資料傳輸階段之後的後續波束訓練階段中使用的至 少一個第二訓練波束。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無線通訊設備,其中所述控制器經組態以基於經計算的所述資料波束與所述至少一個第二訓練波束之間的誤差及/或相關度判定所述至少一個第二訓練波束。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無線通訊設備,其中所述控制器進一步經組態以獲得波束成形增益且經組態以在所述資料傳輸階段中基於所述波束成形增益產生包含關於M的增大或減小的資訊的傳輸資料。
  6. 一種無線通訊方法,其中波束訓練階段與資料傳輸階段交替,所述無線通訊方法包括:在第一波束訓練階段中基於使用至少一個第一訓練波束接收到的訊號估計第一通道;以及在所述第一波束訓練階段中根據所述至少一個第一訓練波束基於所估計的所述第一通道及對應於所估計的所述第一通道的第一目標函數計算用於第一資料傳輸階段的第一資料波束,所述第一資料傳輸階段在所述第一波束訓練階段之後,其中估計所述第一通道包括:收集由使用所述至少一個第一訓練波束接收到的訊號產生的量測值,接收到的所述訊號使用同一傳輸波束依序傳輸M次,其中M為大於1的整數;以及基於所述量測值及所述至少一個第一訓練波束產生經組合通道矩陣。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無線通訊方法,更包括: 在所述第一資料傳輸階段中獲得相對於所述第一資料波束的波束成形增益;以及在所述第一資料傳輸階段中基於所述波束成形增益產生包含關於M的增大或減小的資訊的傳輸資料。
  8. 如請求項6所述的無線通訊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目標函數是基於所估計的所述第一通道的訊號雜訊比(SNR)、訊號對干擾加雜訊比(SINR)、通道容量或能效中的至少一者。
  9. 如請求項6所述的無線通訊方法,更包括:在所述第一資料傳輸階段之後的第二波束訓練階段中基於所述第一資料波束判定至少一個第二訓練波束。
  10. 如請求項9所述的無線通訊方法,更包括:在所述第一波束訓練階段中自第一碼簿中定義的訓練波束中選擇所述至少一個第一訓練波束,其中判定所述至少一個第二訓練波束包括自具有比所述第一碼簿中定義的所述訓練波束更高解析度的第二碼簿中定義的訓練波束中選擇所述至少一個第二訓練波束。
  11. 如請求項9所述的無線通訊方法,更包括:在所述第一波束訓練階段中自第一碼簿中定義的訓練波束中選擇所述至少一個第一訓練波束;以及在所述第一資料傳輸階段中獲得相對於所述第一資料波束的波束成形增益,其中判定所述至少一個第二訓練波束包括:基於所述波束成形增益自所述第一碼簿、具有比所述第一碼 簿更高解析度的第二碼簿以及具有比所述第一碼簿更低解析度的第三碼簿中選擇碼簿;以及自所選擇碼簿中定義的訓練波束中選擇所述至少一個第二訓練波束。
  12. 如請求項9所述的無線通訊方法,其中判定所述至少一個第二訓練波束包括基於所述第一資料波束與所述至少一個第二訓練波束之間的誤差及/或相關度選擇所述至少一個第二訓練波束。
  13. 如請求項9所述的無線通訊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個第二訓練波束包括分別具有至少部分地彼此交疊的圖案的訓練波束。
  14. 如請求項9所述的無線通訊方法,更包括:在所述第二波束訓練階段中基於使用所述至少一個第二訓練波束接收到的訊號估計第二通道;以及在所述第二波束訓練階段中根據所述至少一個第二訓練波束基於所估計的所述第二通道及對應於所估計的所述第二通道的第二目標函數計算用於第二資料傳輸階段的第二資料波束,所述第二資料傳輸階段在所述第二波束訓練階段之後。
  15. 一種無線通訊方法,其中波束訓練階段與資料傳輸階段交替,所述無線通訊方法包括:在第一波束訓練階段中根據至少一個第一訓練波束計算用於第一資料傳輸階段的第一資料波束,所述第一資料傳輸階段在所述第一波束訓練階段之後;在所述第一資料傳輸階段之後的第二波束訓練階段中基於所 述第一資料波束判定至少一個第二訓練波束;在所述第二波束訓練階段中根據所述至少一個第二訓練波束計算用於第二資料傳輸階段的第二資料波束,所述第二資料傳輸階段在所述第二波束訓練階段之後;在所述第一波束訓練階段中自第一碼簿中定義的訓練波束中選擇所述至少一個第一訓練波束;以及其中判定所述至少一個第二訓練波束包括自具有比所述第一碼簿中定義的訓練波束更高解析度的第二碼簿中定義的訓練波束中選擇所述至少一個第二訓練波束。
  16. 如請求項15所述的無線通訊方法,其中判定所述至少一個第二訓練波束包括基於所述第一資料波束與所述至少一個第二訓練波束之間的誤差及/或相關度選擇所述至少一個第二訓練波束。
  17. 如請求項15所述的無線通訊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個第二訓練波束包括分別具有至少部分地彼此交疊的圖案的訓練波束。
  18. 如請求項15所述的無線通訊方法,更包括:在所述第一波束訓練階段中基於使用所述至少一個第一訓練波束接收到的訊號估計通道,其中計算所述第一資料波束包括基於所估計通道及對應於所估計的所述通道的目標函數計算所述第一資料波束。
  19. 如請求項18所述的無線通訊方法,其中估計所述通道包括:收集由使用所述至少一個第一訓練波束接收到的訊號產生的 量測值,接收到的所述訊號使用同一傳輸波束依序傳輸M次,其中M為大於1的整數;以及基於所述量測值及所述至少一個第一訓練波束產生經組合通道矩陣。
  20. 如請求項19所述的無線通訊方法,更包括:在所述第一資料傳輸階段中獲得相對於所述第一資料波束的波束成形增益;以及在所述第一資料傳輸階段中基於所述波束成形增益產生包含關於M的增大或減小的資訊的傳輸資料。
  21. 如請求項18所述的無線通訊方法,其中所述目標函數是基於所估計的所述通道的訊號雜訊比(SNR)、訊號對干擾加雜訊比(SINR)、通道容量或能效中的至少一者。
TW109112159A 2019-04-12 2020-04-10 無線通訊設備和無線通訊方法 TWI83605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9-0043298 2019-04-12
KR20190043298 2019-04-12
KR1020190074120A KR20200120458A (ko) 2019-04-12 2019-06-21 빔 학습을 포함하는 무선 통신을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KR10-2019-0074120 2019-06-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46650A TW202046650A (zh) 2020-12-16
TWI836059B true TWI836059B (zh) 2024-03-21

Family

ID=730349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12159A TWI836059B (zh) 2019-04-12 2020-04-10 無線通訊設備和無線通訊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20200120458A (zh)
TW (1) TWI836059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94586A (zh) * 2016-04-05 2017-10-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波束训练阶段自动增益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US20180049042A1 (en) * 2016-08-12 2018-02-15 Mediatek Inc. Beam management in beamforming systems
CN107820272A (zh) * 2016-09-10 2018-03-20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波束跟踪的方法及装置
WO2018099190A1 (zh) * 2016-11-29 2018-06-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接收机及发射机
TW201838355A (zh) * 2017-02-28 2018-10-16 美商高通公司 用於多天線陣列設備的基於扇區級掃瞄(sls)的分離波束成形細化階段(brp)
WO2019006730A1 (zh) * 2017-07-06 2019-01-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波束赋形训练的方法、接收设备和发送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94586A (zh) * 2016-04-05 2017-10-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波束训练阶段自动增益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US20180049042A1 (en) * 2016-08-12 2018-02-15 Mediatek Inc. Beam management in beamforming systems
CN107820272A (zh) * 2016-09-10 2018-03-20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波束跟踪的方法及装置
WO2018099190A1 (zh) * 2016-11-29 2018-06-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接收机及发射机
TW201838355A (zh) * 2017-02-28 2018-10-16 美商高通公司 用於多天線陣列設備的基於扇區級掃瞄(sls)的分離波束成形細化階段(brp)
WO2019006730A1 (zh) * 2017-07-06 2019-01-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波束赋形训练的方法、接收设备和发送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00120458A (ko) 2020-10-21
TW202046650A (zh) 2020-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sang et al. Coding the beams: Improving beamforming training in mmwav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9845133B (zh) 混合天线架构的分级波束成形和秩自适应的系统和方法
US8040278B2 (en) Adaptive antenna beamforming
US7312750B2 (en) Adaptive beam-forming system using hierarchical weight banks for antenna arra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0098856B (zh) 一种天线装置及相关设备
KR102345351B1 (ko) 무선 접속 시스템에서 다중 랭크 지원을 위한 하이브리드 빔포밍 방법 및 장치
KR101772040B1 (ko)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빠른 빔 링크 형성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EP1344276B1 (en) Base station, base station module and method for direction of arrival estimation
EP2037594A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ng in a 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 using adaptive beamforming
De Donno et al. Hybrid analog-digital beam training for mmWave systems with low-resolution RF phase shifters
CN113728558A (zh) 用于mimo通信的混合波束成形的方法和系统
Palacios et al. Speeding up mmWave beam training through low-complexity hybrid transceivers
WO2018221431A1 (ja) 無線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Wu et al. Two-stage 3D codebook design and beam training for millimeter-wave massive MIMO systems
EP3411958B1 (en) A method for adapting a beam shape of a beam
JP3932456B2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の受信信号補正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US7069052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in base station of radio system, base station of radio system, and antenna array of base station
JP7031738B2 (ja) リモート無線ヘッド、ビームフォーミング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TWI836059B (zh) 無線通訊設備和無線通訊方法
US11258501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including beam training
Mercy Sheeba et al. Beamforming Techniques for Millimeter Wave Communications-A Survey
CN114039638A (zh) 一种混合波束成形器与模数转换器联合设计方法
JP4260653B2 (ja) 空間多重伝送用送信装置
WO2024023915A1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制御方法及び無線通信装置
Wadhwani et al. A Review of Smart Antenna System (SAS) with Array Processing Algorith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