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33905B - 攝像透鏡系統 - Google Patents

攝像透鏡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33905B
TWI833905B TW109105233A TW109105233A TWI833905B TW I833905 B TWI833905 B TW I833905B TW 109105233 A TW109105233 A TW 109105233A TW 109105233 A TW109105233 A TW 109105233A TW I833905 B TWI833905 B TW I83390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refractive power
lens system
imaging
imag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052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11373A (zh
Inventor
蔡奎玟
黃孝眞
朴桓秀
Original Assignee
南韓商三星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9011139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20210030007A/ko
Application filed by 南韓商三星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南韓商三星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113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113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339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33905B/zh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種攝像透鏡系統包括: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第五透鏡、第六透鏡及第七透鏡,自物側依次設置;以及光闌,設置於第一透鏡至第六透鏡中的一者的像側上,且設置於光闌的像側上的第二透鏡至第七透鏡中的一或多者各自具有正的折射力及負的折射率溫度係數。

Description

攝像透鏡系統
以下闡述是有關於一種攝像透鏡系統,所述攝像透鏡系統可實施恆定的光學效能,而無論環境溫度的變化如何。
小型監視照像機被配置成自監視區域獲得影像資訊。舉例而言,小型監視照像機可安裝在車輛的前保險杠及後保險杠上,且可向駕駛員提供所獲得的影像。
由於早期型號的小型監視照像機被配置成對車輛附近的障礙物進行攝像,因此早期型號的小型監視照像機具有相對低的解析度,且解析度可能相依於-40℃至80℃之間的溫度變化而變化。近來,車輛被要求具有自動駕駛功能(self-driving function),且一直需要具有高解析度且可在苛刻的溫度條件下實施恆定光學性質的監視照像機。
提供此發明內容是為了以簡化形式介紹下文在實施方式中所進一步闡述的一系列概念。此發明內容並不旨在辨識所主張標的的關鍵特徵或本質特徵,亦非旨在用於幫助確定所主張標的的範圍。
一種攝像透鏡系統,所述攝像透鏡系統可實施恆定的光學性質,而無論環境溫度如何。
在一個一般態樣中,一種攝像透鏡系統包括: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第五透鏡、第六透鏡及第七透鏡,自物側依次設置;以及光闌,設置於所述第一透鏡至所述第六透鏡中的一者的像側上,且設置於所述光闌的像側上的所述第二透鏡至所述第七透鏡中的一或多者各自具有正的折射力(refractive power)及負的折射率溫度係數(refractive index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所述光闌可設置於所述第三透鏡與所述第四透鏡之間。
所述第四透鏡或所述第六透鏡可具有正的折射力。
所述第四透鏡或所述第六透鏡可具有負的折射率溫度係數。
所述第四透鏡或所述第六透鏡的折射率溫度係數可大於-10* 10-6 /℃且小於-0.5* 10-6 /℃。
所述第二透鏡可具有凹的物側表面。
所述第六透鏡可具有凸的像側表面。
所述第七透鏡可具有負的折射力。
所述第七透鏡可具有凹的物側表面。
在另一一般態樣中,一種攝像透鏡系統包括:第一透鏡組,設置於光闌的物側表面上;以及第二透鏡組,設置於所述光闌與像側表面之間。所述第一透鏡組中所包括的透鏡的折射率溫度係數與所述第二透鏡組中所包括的透鏡的折射率溫度係數之和DTnT為-3.5 [10-6 /℃]或大於-3.5 [10-6 /℃]且為3.5 [10-6 /℃]或小於3.5 [10-6 /℃]。
所述第一透鏡組中所包括的所述透鏡的折射率溫度係數之和DTnF可為5.0 [10-6 /℃]或大於5.0 [10-6 /℃]且為15 [10-6 /℃]或小於15 [10-6 /℃]。
所述第二透鏡組中所包括的所述透鏡的折射率溫度係數之和DTnR可為-20 [10-6 /℃]或大於-20 [10-6 /℃]且為-8.0 [10-6 /℃]或小於-8.0 [10-6 /℃]。
所述第一透鏡組中所包括的所述透鏡的所述折射率溫度係數之和DTnF及所述第二透鏡組中所包括的所述透鏡的所述折射率溫度係數之和DTnR可滿足0.8 ≤ |DTnF/DTnR| ≤ 1.2。
在所述第一透鏡組中所包括的所述透鏡中,與所述光闌最鄰近的透鏡可具有正的折射力。
在所述第二透鏡組中所包括的所述透鏡中,與所述光闌最鄰近的透鏡可具有正的折射力。
在所述第二透鏡組中所包括的所述透鏡中,與所述像側表面最鄰近的透鏡可具有負的折射力。
在另一一般態樣中,一種攝像透鏡系統包括:光闌;第一透鏡組,設置於所述光闌的物側上且包括二或更多個透鏡,所述第一透鏡組的所述二或更多個透鏡各自具有正的折射率溫度係數;以及第二透鏡組,設置於所述光闌的像側與影像感測器之間,且包括二或更多個透鏡,所述第二透鏡組的所述二或更多個透鏡各自具有負的折射率溫度係數。
所述第一透鏡組可包括三個透鏡,且所述第二透鏡組可包括四個透鏡。
所述第二透鏡組的與所述光闌最鄰近地設置的透鏡可具有正的折射率溫度係數。
所述第一透鏡組的所述透鏡中的至少兩者可各自具有負的折射力,且所述第二透鏡組的所述透鏡中的至少兩者可各自具有負的折射力。
藉由閱讀以下詳細說明、圖式及申請專利範圍,其他特徵及態樣將顯而易見。
提供以下詳細說明以幫助讀者獲得對本文中所述方法、設備及/或系統的全面理解。然而,對於此項技術中具有通常知識者而言,本文中所述方法、設備及/或系統的各種改變、潤飾及等效形式將顯而易見。本文中所述的操作順序僅為實例,且不旨在限於本文中所述操作順序,而是如對於此項技術中具有通常知識者而言將顯而易見,除必需以特定次序進行的操作以外,亦可有所改變。此外,為提高清晰性及簡潔性,可省略對將為此項技術中具有通常知識者眾所習知的功能及構造的說明。
本文中所述特徵可以不同形式實施,且不被理解為限於本文中所述實例。確切而言,提供本文中所述實例是為了使此揭露內容將透徹及完整,並將向此項技術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充分傳達本揭露內容的範圍。
注意,在本文中,關於實例或實施例使用用語「可」(例如,關於實例或實施例可包括或實施什麼)意指存在其中包括或實施此種特徵的至少一個實例或實施例,而所有實例及實施例並非僅限於此。
在說明書通篇中,當例如層、區域或基板等元件被闡述為位於另一元件「上」、「連接至」或「耦合至」另一元件時,所述元件可直接位於所述另一元件「上」、直接「連接至」或直接「耦合至」所述另一元件,或者可存在介於其間的一或多個其他元件。反之,當一元件被闡述為「直接位於」另一元件「上」、「直接連接至」或「直接耦合至」另一元件時,則可不存在介於其間的其他元件。
本文中所使用的用語「及/或」包括相關列出項中的任意一項或者相關列出項中的任意兩項或更多項的任意組合。
儘管本文中可能使用例如「第一(first)」、「第二(second)」及「第三(third)」等用語來闡述各種構件、組件、區域、層或區段,然而該些構件、組件、區域、層或區段不受該些用語限制。確切而言,該些用語僅用於區分各個構件、組件、區域、層或區段。因此,在不背離實例的教示內容的條件下,本文中所述實例中所提及的第一構件、組件、區域、層或區段亦可被稱為第二構件、組件、區域、層或區段。
在本文中,為易於說明,可使用例如「上方」、「上部的」、「下方」及「下部的」等空間相對性用語來闡述圖中所示的一個元件相對於另一元件的關係。此種空間相對性用語旨在除圖中所繪示定向以外亦囊括裝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定向。舉例而言,若翻轉圖中的裝置,則被闡述為相對於另一元件位於「上方」或「上部」的元件此時將相對於所述另一元件位於「下方」或「下部」。因此,用語「上方」同時囊括視裝置空間定向而定的上方與下方兩種定向。所述裝置亦可以其他方式定向(例如,旋轉90度或處於其他定向),且本文中所使用的空間相對性用語要相應地進行解釋。
本文中所使用的術語僅是為了闡述各種實例,而並非用於限制本揭露。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示,否則冠詞「一(a、an)」及「所述(the)」旨在亦包括複數形式。用語「包括(comprises)」、「包含(includes)」及「具有(has)」規定所陳述的特徵、數目、操作、構件、元件及/或其組合的存在,但不排除一或多個其他特徵、數目、操作、構件、元件及/或其組合的存在或添加。
由於製造技術及/或容差,圖式中所示形狀可能發生變化。因此,本文中所述實例不限於圖式中所示的特定形狀,而是包括在製造期間發生的形狀變化。
如將在理解本申請案的揭露內容之後顯而易見,本文中所述實例的特徵可以各種方式加以組合。此外,如在理解本申請案的揭露內容之後將顯而易見,儘管本文中所述實例具有多種配置,然而可能存在其他配置。
在實例中,第一透鏡是指與物體最鄰近的透鏡,且第七透鏡是指與像側表面(或影像感測器)最鄰近的透鏡。在實例中,曲率半徑、厚度、第一透鏡的自物側表面至像側表面的距離(TTL)、像側表面的對角線長度的一半(IMG HT)及焦距的單位以毫米(mm)表示。
透鏡的厚度、透鏡之間的間隙及TTL是指透鏡在光軸方向上的距離。此外,在對透鏡的形狀的說明中,其中一個表面是凸的配置指示所述表面的近軸區域是凸的,且其中一個表面是凹的配置指示所述表面的近軸區域是凹的。因此,即使當透鏡的一個表面被闡述為凸的時,透鏡的邊緣亦可為凹的。相似地,即使當透鏡的一個表面被闡述為凹的時,透鏡的邊緣亦可為凸的。
攝像透鏡系統包括七個透鏡。舉例而言,攝像透鏡系統可包括自物側表面依次設置的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第五透鏡、第六透鏡及第七透鏡。第一透鏡至第七透鏡可設置成在鄰近的透鏡中的每一者之間具有一定的間隙。舉例而言,鄰近的透鏡的像側表面與物側表面在近軸區域可能不彼此接觸。因此,即使當在圖式中示出一側上的透鏡的像側表面與另一表面上的透鏡的物側表面彼此接觸時,在所述兩個透鏡之間像側表面與物側表面亦不彼此接觸。
第一透鏡具有折射力。舉例而言,第一透鏡具有負的折射力。第一透鏡的一個表面可為凸的。舉例而言,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可為凸的。
第一透鏡包括球面表面。舉例而言,第一透鏡的兩個表面均可為球面的。第一透鏡可使用具有高透光率及極佳可加工性(workability)的材料製造。舉例而言,第一透鏡可使用玻璃或塑膠材料製造。第一透鏡具有高折射率。舉例而言,第一透鏡的折射率可為1.7或大於1.7。作為另一實例,第一透鏡的折射率可為1.7或大於1.7且為1.8或小於1.8。
第二透鏡具有折射力。舉例而言,第二透鏡可具有負的折射力。第二透鏡的一個表面可為凹的。舉例而言,第二透鏡的物側表面或像側表面可為凹的。
第二透鏡可包括球面表面。舉例而言,第二透鏡的兩個表面均可為球面的。第二透鏡可使用具有高透光率及極佳可加工性的材料製造。舉例而言,第二透鏡可使用玻璃或塑膠材料製造。第二透鏡可具有較第一透鏡的折射率大的折射率。舉例而言,第二透鏡的折射率可為1.8或大於1.8。作為另一實例,第二透鏡的折射率可為1.8或大於1.8且小於2.0。
第三透鏡可具有折射力。舉例而言,第三透鏡可具有正的折射力。第三透鏡的一個表面可為凸的。舉例而言,第三透鏡的物側表面可為凸的。
第三透鏡可包括球面形狀。舉例而言,第三透鏡的兩個表面均可為球面的。第三透鏡可使用具有高透光率及極佳可加工性的材料製造。舉例而言,第三透鏡可使用玻璃或塑膠材料製造。第三透鏡可具有與第二透鏡的折射率相似的折射率。舉例而言,第三透鏡的折射率可為1.8或大於1.8。作為另一實例,第三透鏡的折射率可為1.8或大於1.8且小於2.0。
第四透鏡可具有折射力。舉例而言,第四透鏡可具有正的折射力。第四透鏡的一個表面可為凸的。舉例而言,第四透鏡的物側表面可為凸的。
第四透鏡可包括非球表面。舉例而言,第四透鏡的兩個表面均可為非球面的。第四透鏡可使用具有高透光率及極佳可加工性的材料製造。舉例而言,第四透鏡可使用玻璃或塑膠材料製造。在第一透鏡至第七透鏡中,第四透鏡可具有最低的折射率。作為實例,第四透鏡的折射率可小於1.6。作為另一實例,第四透鏡的折射率可為1.2或大於1.2且小於1.6。
第五透鏡可具有折射力。第五透鏡可具有負的折射力。第五透鏡的一個表面可為凹的。舉例而言,第五透鏡的物側表面可為凹的。
第五透鏡可包括球面形狀。舉例而言,第五透鏡的兩個表面均可為球面的。第五透鏡可使用具有高透光率及極佳可加工性的材料製造。舉例而言,第五透鏡可使用玻璃或塑膠材料製造。第五透鏡可具有與第三透鏡的折射率相似的折射率。舉例而言,第五透鏡的折射率可為1.8或大於1.8。作為另一實例,第五透鏡的折射率可為1.8或大於1.8且小於2.0。
第六透鏡可具有折射力。舉例而言,第六透鏡可具有正的折射力。第六透鏡的一個表面可為凸的。舉例而言,第六透鏡的像側表面可為凸的。
第六透鏡可包括球面表面。舉例而言,第六透鏡的兩個表面可為球面的。第六透鏡可使用具有高透光率及極佳可加工性的材料製造。舉例而言,第六透鏡可使用玻璃或塑膠材料製造。第六透鏡可具有與第四透鏡的折射率相似的折射率。舉例而言,第六透鏡的折射率可為1.5或大於1.5且小於1.7。
第七透鏡可具有折射力。舉例而言,第七透鏡可具有負的折射力。第七透鏡的至少一個表面可為凹的。舉例而言,第七透鏡的物側表面可為凹的。
第七透鏡可包括非球形狀。舉例而言,第七透鏡的兩個表面均可為非球面的。第七透鏡可使用具有高透光率及極佳可加工性的材料製造。舉例而言,第七透鏡可使用玻璃或塑膠材料製造。第七透鏡可具有與第一透鏡的折射率相似的折射率。舉例而言,第七透鏡的折射率可為1.7或大於1.7。作為另一實例,第七透鏡的折射率可為1.7或大於1.7且小於1.9。
第四透鏡及第七透鏡可包括如上所述的非球表面。第四透鏡及第七透鏡的非球表面可由以下方程式1表示。 方程式1:
在方程式1中,「c」是相應透鏡的曲率半徑的倒數,「k」是圓錐常數,「r」是自透鏡的非球表面上某一點至光軸的距離,「A」、「B」、「C」及「D」是非球面常數,「Z」(或SAG)是在光軸方向上獲取的自透鏡的非球表面上某一點至非球表面頂點的高度。
所述攝像透鏡系統可包括濾波器、影像感測器及光闌。所述攝像透鏡系統可更包括蓋玻璃(cover glass)。
濾波器可設置於第七透鏡與影像感測器之間。濾波器可阻擋具有特定波長的光。舉例而言,濾波器可阻擋具有紅外波長的光。影像感測器可形成像側表面。光闌可被配置成調節入射至透鏡的光量。舉例而言,光闌可設置於第三透鏡與第四透鏡之間。蓋玻璃可設置於濾波器與影像感測器之間,且可防止由異物引起的影像感測器的污染及損壞。
第一透鏡至第七透鏡中的每一者可具有一定的折射率溫度係數(10-6 /℃)。透鏡的折射率溫度係數(DTn)可藉由設置於所述透鏡之間的光闌來彼此區分。作為實例,設置於光闌的物側表面上的透鏡(第一透鏡組)中的大部分透鏡可具有正的折射率溫度係數,而設置於光闌與像側表面之間的透鏡(第二透鏡組)中的大部分透鏡可具有負的折射率溫度係數。然而,第二透鏡組中所包括的所有透鏡並非皆可具有負的折射率溫度係數。作為實例,在第二透鏡組中所包括的透鏡中,與物側表面最鄰近地設置的透鏡可具有正的折射率溫度係數。
第二透鏡組中所包括的透鏡中具有正的折射力的透鏡可具有負的折射率溫度係數。舉例而言,第二透鏡組中所包括的透鏡的第四透鏡或第六透鏡可具有正的折射力,且可具有負的折射率溫度係數。
透鏡組中的每一者中所包括的透鏡可在特定位置中具有特定的折射力。作為實例,在第一透鏡組中所包括的透鏡中,與光闌最鄰近的透鏡可具有正的折射力。作為另一實例,在第二透鏡組中所包括的透鏡中,與光闌最鄰近的透鏡可具有正的折射力。作為另一實例,在第二透鏡組中所包括的透鏡中,與像側表面最鄰近的透鏡可具有負的折射力。
所述攝像透鏡系統中所包括的透鏡可滿足以下關於折射率溫度係數(在下文中稱為「DTn」)的條件方程式中的一或多者。 條件方程式1:-3.5 ≤ DTnT ≤ 3.5 [10-6 /℃] 條件方程式2:5.0 ≤ DTnF ≤ 15 [10-6 /℃] 條件方程式3:-20 ≤ DTnR ≤ -8.0 [10-6 /℃] 條件方程式4:0.8 ≤ |DTnF/DTnR| ≤ 1.2 [10-6 /℃]
在條件方程式1-4中,「DTnT」是所述攝像透鏡系統中所包括的透鏡的DTn之和,「DTnF」是設置於光闌的物側上的透鏡(第一透鏡組)的DTn之和,且「DTnR」是設置於光闌與像側之間的透鏡(第二透鏡組)的DTn之和。
第二透鏡組中所包括的透鏡的DTn可具有一定的範圍。作為實例,第四透鏡的折射率溫度係數(DTn4)或第六透鏡的折射率溫度係數(DTn6)可大於-10*10-6 /℃且小於-0.5*10-6 /℃。
所述攝像透鏡系統中所包括的透鏡可具有一定的熱膨脹常數(constant of thermal expansion,CTE)(10-6 /℃)。舉例而言,第一透鏡至第七透鏡的熱膨脹常數(CTE)可為2.0 [10-6 /℃]或大於2.0 [10-6 /℃]且為20 [10-6 /℃]或小於20 [10-6 /℃]。所述攝像透鏡系統中所包括的透鏡中的至少一者可具有與其他透鏡的熱膨脹常數不同的熱膨脹常數。作為實例,第六透鏡的熱膨脹常數(CTE6)可大於其他透鏡的熱膨脹常數(CTE1、CTE2、CTE3、CTE4、CTE5及CTE7)。作為另一實例,第七透鏡的熱膨脹常數(CTE7)可小於第六透鏡的熱膨脹常數(CTE6)。
第六透鏡的熱膨脹常數(CTE6)與第七透鏡的熱膨脹常數(CTE7)之間的差(CTE6-CTE7)可為1.0 [10-6 /℃]或大於1.0 [10-6 /℃]且為5.0 [10-6 /℃]或小於5.0 [10-6 /℃]。
所述攝像透鏡系統中所包括的透鏡中的每一者可具有隨溫度變化而變化的焦距溫度係數(focal length temperature coefficient)(VT)。透鏡中的每一者的焦距溫度係數(VT)可藉由以下方程式獲得。 VTi = [DTni/(Ndi-1)-CTEi]-1
在方程式中,「VTi」是第i透鏡的焦距溫度係數,「DTni」是第i透鏡的折射率溫度係數,「Ndi」是第i透鏡的折射率,且「CTEi」是第i透鏡的熱膨脹常數。
由以上方程式獲得的焦距溫度係數可滿足以下條件方程式。 條件方程式5:VT5 > VT4 條件方程式6:|1/(f5*VT5)| > |1/(f4*VT4)| 條件方程式7:1/(F4*VT4) + 1/(F6*VT6) > -2/(F5*VT5)
在條件方程式5-7中,「f4」是第四透鏡的焦距,「f5」是第五透鏡的焦距,「f6」是第六透鏡的焦距,「VT4」是第四透鏡的焦距溫度係數,「VT5」是第五透鏡的焦距溫度係數,且「VT6」是第六透鏡的焦距溫度係數。
所述攝像透鏡系統中所包括的透鏡中的每一者可具有負的焦距溫度係數。負的焦距溫度係數可由以下條件方程式表示。 條件方程式8:VTi > 0
所述攝像透鏡系統中被設置成其間夾置有光闌的透鏡的焦距溫度係數可滿足以下條件方程式。 條件方程式9:100 > VTS1-VTS2 > 400[10-6 /℃]
在條件方程式9中,「VTS1」是與光闌的物側最鄰近地設置的透鏡的焦距溫度係數,且「VTS2」是與光闌的像側最鄰近地設置的透鏡的焦距溫度係數。
在所述攝像透鏡系統中,與像側表面鄰近的透鏡的焦距溫度係數可滿足以下條件方程式。 條件方程式10:300 > VTM2-VTM1 > 900 [10-6 /℃]
在所述攝像透鏡系統中,與像側表面鄰近的透鏡之間的焦距溫度係數可大於與物體鄰近的透鏡的焦距溫度係數。所述配置可由以下條件方程式來表示。 條件方程式11:0 > (VTO1-VTO2)/(VTM1-VTM2) > 1.0
在條件方程式10及11中,「VTO1」是與物體最鄰近地設置的透鏡的焦距溫度係數,「VTO2」是與物體第二最鄰近地設置的透鏡的焦距溫度係數,「VTM1」是與像側表面最鄰近地設置的透鏡的焦距溫度係數,且「VTM2」是與物側表面第二最鄰近地設置的透鏡的焦距溫度係數。
所述攝像透鏡系統可滿足以下條件方程式中的一者。 條件方程式12:30 > V4 - V5 條件方程式13:|f4| > 2*f 條件方程式14:|f5| > 2*f
在條件方程式12-14中,「V4」是第四透鏡的阿貝數(Abbe number),「V5」是第五透鏡的阿貝數,且「f」是所述攝像透鏡系統的焦距。
在以下說明中,將根據一或多個實例闡述攝像透鏡系統。
將參照圖1闡述攝像透鏡系統的第一實例。
攝像透鏡系統100可包括第一透鏡110、第二透鏡120、第三透鏡130、第四透鏡140、第五透鏡150、第六透鏡160及第七透鏡170。
第一透鏡110可具有負的折射力,且可具有凸的物側表面及凹的像側表面。第二透鏡120可具有負的折射力,且可具有凹的物側表面及凸的像側表面。第三透鏡130可具有正的折射力,且可具有凸的物側表面及凸的像側表面。第四透鏡140可具有正的折射力,且可具有凸的物側表面及凸的像側表面。第五透鏡150可具有負的折射力,且可具有凹的物側表面及凹的像側表面。第六透鏡160可具有正的折射力,且可具有凸的物側表面及凸的像側表面。第七透鏡170可具有負的折射力,且可具有凹的物側表面及凸的像側表面。
攝像透鏡系統100可更包括濾波器182、蓋玻璃184、影像感測器190及光闌ST。濾波器182及蓋玻璃184可設置於第七透鏡170與影像感測器190之間。光闌ST可設置於第三透鏡130與第四透鏡140之間。
圖2及圖3示出攝像透鏡系統100的像差性質及MTF性質。圖4示出攝像透鏡系統100的後焦距隨溫度變化的變化量(ΔBFL:微米)。如圖4中所示,所述攝像透鏡系統的後焦距的變化量在-40℃或小於-40℃處及在80℃或大於80℃處分別為2.2微米及2.6微米,但在-20℃至60℃範圍內為1.5微米或小於1.5微米。
表1及表2列出攝像透鏡系統100的透鏡性質及非球表面值。
表1
表面編號 備註 曲率半徑 厚度/間隙 折射率 阿貝數 DTn CTE VT(103
1 第一透鏡 65.772 2.500 1.7725 49.62 3.60 8.00 -301.8
2   13.56 9.131          
3 第二透鏡 -25.204 6.049 1.8348 42.72 3.80 8.00 -284.2
4   -35.65 15.173          
5 第三透鏡 62.362 4.599 1.8042 46.5 3.70 8.00 -292.8
6   -62.362 6.918          
7 光闌 無窮大 4.000          
8 第四透鏡 19.35 6.496 1.4971 81.56 -6.80 8.00 -46.4
9   -34.344 3.768          
10 第五透鏡 -90.178 2.550 1.8081 22.76 -3.70 8.00 -79.5
11   18.264 4.535          
12 第六透鏡 26.083 7.204 1.5928 68.62 -7.00 11.10 -43.7
13   -31.09 8.682          
14 第七透鏡 -45.976 3.050 1.7555 45.59 4.90 8.00 -658.8
15   -120 0.500          
16 濾波器 無窮大 1.100 1.5168 64.17      
17   無窮大 0.500          
18 蓋玻璃 無窮大 1.100 1.5168 64.17      
19   無窮大 3.388          
20 像側表面 無窮大 0.000          
表2
表面編號 K A B C D
8 -7.7205E-01 5.2940E-06 3.4185E-08 - -
9 -3.4660E+00 2.7021E-05 -3.4495E-08 - -
15 - -7.9572E-05 -2.2783E-07 -9.8448E-10 1.3392E-11
16 - -7.5011E-05 -3.6238E-07 1.9905E-09 5.4521E-13
將參照圖5闡述攝像透鏡系統的第二實例。
攝像透鏡系統200可包括第一透鏡210、第二透鏡220、第三透鏡230、第四透鏡240、第五透鏡250、第六透鏡260及第七透鏡270。
第一透鏡210可具有負的折射力,且可具有凸的物側表面及凹的像側表面。第二透鏡220可具有負的折射力,且可具有凹的物側表面及凸的像側表面。第三透鏡230可具有正的折射力,且可具有凸的物側表面及凸的像側表面。第四透鏡240可具有正的折射力,且可具有凸的物側表面及凸的像側表面。第五透鏡250可具有負的折射力,且可具有凹的物側表面及凹的像側表面。第六透鏡260可具有正的折射力,且可具有凸的物側表面及凸的像側表面。第七透鏡270可具有負的折射力,且可具有凹的物側表面及凸的像側表面。
攝像透鏡系統200可更包括濾波器282、蓋玻璃284、影像感測器290及光闌ST。濾波器282及蓋玻璃284可設置於第七透鏡270與影像感測器290之間。光闌ST可設置於第三透鏡230與第四透鏡240之間。
圖6及圖7示出攝像透鏡系統200的像差性質及MTF性質。圖8示出攝像透鏡系統200的後焦距隨溫度變化的變化量(ΔBFL:微米)。如圖8中所示,所述攝像透鏡系統的後焦距的變化量預計在-40℃或小於-40℃處及在80℃或大於80℃處分別為近似2.2微米及2.8微米。然而,利用焦距可隨溫度變化而變化的透鏡性質(ΔLENS BACK),攝像透鏡系統200的後焦距的實質變化量(散焦(DEFOCUS))即使在-40℃至80℃範圍內亦會降低至±0.5微米。
表3及表4列出攝像透鏡系統200的透鏡性質及非球表面值。
表3
表面編號 備註 曲率半徑 厚度/間隙 折射率 阿貝數 DTn CTE VT(103
1 第一透鏡 62.561 2.518 1.773 49.62 3.60 8.00 -301.8
2   13.565 9.077          
3 第二透鏡 -27.214 5.900 1.835 42.72 3.80 8.00 -284.2
4   -42.497 15.027          
5 第三透鏡 61.159 4.691 1.804 46.50 3.70 8.00 -292.8
6   -61.159 7.788          
7 光闌 無窮大 4.000          
8 第四透鏡 19.140 6.496 1.497 81.56 -6.80 8.00 -46.4
9   -35.374 3.858          
10 第五透鏡 -96.821 2.550 1.808 22.76 -3.70 8.00 -79.5
11   18.101 4.458          
12 第六透鏡 26.191 7.327 1.593 68.62 -7.00 11.10 -43.7
13   -29.622 8.772          
14 第七透鏡 -42.943 3.050 1.756 45.59 4.90 8.00 -658.8
15   -120.000 0.500          
16 濾波器 無窮大 1.100 1.517 64.17      
17   無窮大 0.500          
18 蓋玻璃 無窮大 1.100 1.517 64.17      
19   無窮大 3.388          
20 像側表面 無窮大 0.000          
表4
表面編號 K A B C D
8 -7.72E-01 5.01E-06 3.53E-08 - -
9 -3.47E+00 2.80E-05 -3.40E-08 - -
15 - -8.19E-05 -1.97E-07 -7.33E-10 1.23E-11
16 - -8.14E-05 -3.05E-07 1.95E-09 4.71E-13
將參照圖9闡述攝像透鏡系統的第三實例。
攝像透鏡系統300可包括第一透鏡310、第二透鏡320、第三透鏡330、第四透鏡340、第五透鏡350、第六透鏡360及第七透鏡370。
第一透鏡310可具有負的折射力,且可具有凸的物側表面及凹的像側表面。第二透鏡320可具有負的折射力,且可具有凸的物側表面及凹的像側表面。第三透鏡330可具有正的折射力,且可具有凸的物側表面及凸的像側表面。第四透鏡340可具有正的折射力,且可具有凸的物側表面及凸的像側表面。第五透鏡350可具有負的折射力,且可具有凹的物側表面及凹的像側表面。第六透鏡360可具有正的折射力,且可具有凸的物側表面及凸的像側表面。第七透鏡370可具有負的折射力,且可具有凹的物側表面及凸的像側表面。
攝像透鏡系統300可更包括濾波器382、蓋玻璃384、影像感測器390及光闌ST。濾波器382及蓋玻璃384可設置於第七透鏡370與影像感測器390之間。光闌ST可設置於第三透鏡330與第四透鏡340之間。
圖10及圖11示出攝像透鏡系統300的像差性質及MTF性質。圖12示出攝像透鏡系統300的後焦距隨溫度變化的變化量(ΔBFL:微米)。如圖12中所示,所述攝像透鏡系統的後焦距的變化量預計在-40℃或小於-40℃處及在80℃或大於80℃處分別為近似1.0微米及4.6微米。然而,利用焦距可隨溫度變化而變化的透鏡性質(ΔLENS BACK),攝像透鏡系統300的後焦距的實質變化量(散焦)即使在-40℃至80℃範圍內亦會降低至±2.0微米。
表5及表6列出攝像透鏡系統300的透鏡性質及非球表面值。
表5
表面編號 備註 曲率半徑 厚度/間隙 折射率 阿貝數 DTn CTE VT(103
1 第一透鏡 24.328 2.598 1.773 49.62 3.60 8.00 -301.8
2   15.264 9.725          
3 第二透鏡 500.000 2.500 1.835 42.72 3.80 8.00 -284.2
4   20.273 21.609          
5 第三透鏡 49.060 4.691 1.804 46.50 3.70 8.00 -292.8
6   -85.802 10.081          
7 光闌 無窮大 6.266          
8 第四透鏡 20.279 6.546 1.497 81.56 -6.80 8.00 -46.4
9   -36.788 4.915          
10 第五透鏡 -302.321 2.500 1.808 22.76 -3.70 8.00 -79.5
11   17.125 1.521          
12 第六透鏡 22.180 6.392 1.593 68.62 -7.00 11.10 -43.7
13   -37.145 11.003          
14 第七透鏡 -53.514 3.050 1.756 45.59 4.90 8.00 -658.8
15   -120.000 0.500          
16 濾波器 無窮大 1.100 1.517 64.17      
17   無窮大 0.500          
18 蓋玻璃 無窮大 1.100 1.517 64.17      
19   無窮大 3.390          
20 像側表面 無窮大 0.000          
表6
表面編號 K A B C D
8 -7.72E-01 3.51E-06 4.83E-08 - -
9 -3.47E+00 2.82E-05 -1.04E-08 - -
15 - 1.33E-05 -4.56E-07 2.63E-10 -4.37E-12
16 - 1.04E-05 -6.41E-07 1.66E-10 2.85E-12
將參照圖13闡述攝像透鏡系統的第四實例。
攝像透鏡系統400可包括第一透鏡410、第二透鏡420、第三透鏡430、第四透鏡440、第五透鏡450、第六透鏡460及第七透鏡470。
第一透鏡410可具有負的折射力,且可具有凸的物側表面及凹的像側表面。第二透鏡420可具有負的折射力,且可具有凹的物側表面及凸的像側表面。第三透鏡430可具有正的折射力,且可具有凸的物側表面及凸的像側表面。第四透鏡440可具有正的折射力,且可具有凸的物側表面及凸的像側表面。第五透鏡450可具有負的折射力,且可具有凹的物側表面及凹的像側表面。第六透鏡460可具有正的折射力,且可具有凸的物側表面及凸的像側表面。第七透鏡470可具有負的折射力,且可具有凹的物側表面及凸的像側表面。
攝像透鏡系統400可更包括濾波器482、蓋玻璃484、影像感測器490及光闌ST。濾波器482及蓋玻璃484可設置於第七透鏡470與影像感測器490之間。光闌ST可設置於第三透鏡430與第四透鏡440之間。
圖14及圖15示出攝像透鏡系統400的像差性質及MTF性質。圖16示出攝像透鏡系統400的後焦距隨溫度變化的變化量(ΔBFL:微米)。如圖16中所示,攝像透鏡系統400的後焦距的變化量在-40℃或小於-40℃處及在80℃或大於80℃處分別為近似-6.0微米及12微米。然而,利用焦距可隨溫度變化而變化的透鏡性質(ΔLENS BACK),攝像透鏡系統400的後焦距的實質變化量(散焦)即使在-40℃至80℃範圍內亦會降低至3.0微米。
表7及表8列出攝像透鏡系統400的透鏡性質及非球表面值。
表7
表面編號 備註 曲率半徑 厚度/間隙 折射率 阿貝數 DTn CTE VT(103
1 第一透鏡 73.796 2.549 1.773 49.62 3.60 8.00 -301.8
2   13.356 9.898          
3 第二透鏡 -21.157 6.310 1.835 42.72 3.80 8.00 -284.2
4   -27.375 12.715          
5 第三透鏡 74.491 4.790 1.835 42.72 3.80 8.00 -284.2
6   -74.491 5.794          
7 光闌 無窮大 4.847          
8 第四透鏡 19.719 6.925 1.497 81.56 -6.80 8.00 -46.4
9   -30.988 3.171          
10 第五透鏡 -121.884 2.500 1.808 22.76 -3.70 8.00 -79.5
11   20.397 1.792          
12 第六透鏡 25.066 6.017 1.593 68.62 -7.00 11.10 -43.7
13   -67.459 10.091          
14 第七透鏡 -86.229 6.000 1.770 49.35 3.80 7.40 -401.9
15   -120.000 0.500          
16 濾波器 無窮大 1.100 1.517 64.17      
17   無窮大 0.500          
18 蓋玻璃 無窮大 1.100 1.517 64.17      
19   無窮大 3.388          
20 像側表面 無窮大 0.000          
表8
表面編號 K A B C D
8 -7.72E-01 4.69E-06 2.63E-08 - -
9 -3.47E+00 1.96E-05 -2.34E-08 - -
15 - -5.35E-05 -3.29E-07 -9.15E-10 -4.88E-12
16 - -3.68E-05 -3.84E-07 3.62E-10 1.79E-12
將參照圖17闡述攝像透鏡系統的第五實例。
攝像透鏡系統500可包括第一透鏡510、第二透鏡520、第三透鏡530、第四透鏡540、第五透鏡550、第六透鏡560及第七透鏡570。
第一透鏡510可具有負的折射力,且可具有凸的物側表面及凹的像側表面。第二透鏡520可具有負的折射力,且可具有凹的物側表面及凸的像側表面。第三透鏡530可具有正的折射力,且可具有凸的物側表面及凸的像側表面。第四透鏡540可具有正的折射力,且可具有凸的物側表面及凸的像側表面。第五透鏡550可具有負的折射力,且可具有凹的物側表面及凹的像側表面。第六透鏡560可具有正的折射力,且可具有凸的物側表面及凸的像側表面。第七透鏡570可具有負的折射力,且可具有凹的物側表面及凸的像側表面。
攝像透鏡系統500可更包括濾波器582、蓋玻璃584、影像感測器590及光闌ST。濾波器582及蓋玻璃584可設置於第七透鏡570與影像感測器590之間。光闌ST可設置於第三透鏡530與第四透鏡540之間。
圖18及圖19示出攝像透鏡系統500的像差性質及MTF性質。圖20示出攝像透鏡系統500的後焦距隨溫度變化的變化量(ΔBFL:微米)。如圖20中所示,所述攝像透鏡系統的後焦距的變化量預計在-20℃或小於-20℃處及在80℃或大於80℃處分別為近似-4.0微米及10微米。然而,利用焦距可隨溫度變化而變化的透鏡性質(ΔLENS BACK),攝像透鏡系統500的後焦距的實質變化量(散焦)即使在-20℃至80℃範圍內亦會降低至2.5微米。
表9及表10列出攝像透鏡系統500的透鏡性質及非球表面值。
表9
表面編號 備註 曲率半徑 厚度/間隙 折射率 阿貝數 DTn CTE VT(103
1 第一透鏡 73.449 2.590 1.773 49.62 3.60 8.00 -301.8
2   13.367 9.679 1.000 0.00      
3 第二透鏡 -21.099 6.296 1.835 42.72 3.80 8.00 -284.2
4   -27.339 12.933 1.000 0.00      
5 第三透鏡 70.821 4.826 1.835 42.72 3.80 8.00 -284.2
6   -70.821 5.420 1.000 0.00      
7 光闌 無窮大 5.435 1.000 0.00      
8 第四透鏡 19.439 6.942 1.497 81.56 -6.80 8.00 -46.4
9   -30.510 2.682 1.000 0.00      
10 第五透鏡 -94.519 2.500 1.808 22.76 -3.70 8.00 -79.5
11   21.323 2.469 1.000 0.00      
12 第六透鏡 25.687 6.178 1.593 68.62 -7.00 11.10 -43.7
13   -62.987 9.450 1.000 0.00      
14 第七透鏡 -72.856 6.000 1.770 49.35 3.80 7.40 -401.9
15   -120.000 0.500 1.000 0.00      
16 濾波器 無窮大 1.100 1.517 64.17      
17   無窮大 0.500 1.000 0.00      
18 蓋玻璃 無窮大 1.100 1.517 64.17      
19   無窮大 3.389 1.000 0.00      
20 像側表面 無窮大 0.000 1.000 0.00      
表10
表面編號 K A B C D
8 -7.72E-01 6.35E-06 2.83E-08 - -
9 -3.47E+00 2.19E-05 -3.10E-08 - -
15 - -5.36E-05 -3.43E-07 -1.03E-09 -2.78E-12
16 - -3.30E-05 -4.21E-07 6.41E-10 1.35E-12
將參照圖21闡述攝像透鏡系統的第六實例。
攝像透鏡系統600可包括第一透鏡610、第二透鏡620、第三透鏡630、第四透鏡640、第五透鏡650、第六透鏡660及第七透鏡670。
第一透鏡610可具有負的折射力,且可具有凸的物側表面及凹的像側表面。第二透鏡620可具有負的折射力,且可具有凹的物側表面及凸的像側表面。第三透鏡630可具有正的折射力,且可具有凸的物側表面及凸的像側表面。第四透鏡640可具有正的折射力,且可具有凸的物側表面及凸的像側表面。第五透鏡650可具有負的折射力,且可具有凹的物側表面及凹的像側表面。第六透鏡660可具有正的折射力,且可具有凸的物側表面及凸的像側表面。第七透鏡670可具有負的折射力,且可具有凹的物側表面及凸的像側表面。
攝像透鏡系統600可更包括濾波器682、蓋玻璃684、影像感測器690及光闌ST。濾波器682及蓋玻璃684可設置於第七透鏡670與影像感測器690之間。光闌ST可設置於第三透鏡630與第四透鏡640之間。
圖22及圖23示出攝像透鏡系統600的像差性質及MTF性質。圖24示出攝像透鏡系統600的後焦距隨溫度變化的變化量(ΔBFL:微米)。如圖24中所示,所述攝像透鏡系統的後焦距的變化量預計在-20℃或小於-20℃處及在80℃或大於80℃處分別為近似-4.0微米及10微米。然而,利用焦距可隨溫度變化而變化的透鏡性質(ΔLENS BACK),攝像透鏡系統600的後焦距的實質變化量(散焦)即使在-20℃至80℃範圍內亦會降低至2.5微米。
表11及表12列出攝像透鏡系統600的透鏡性質及非球表面值。
表11
表面編號 備註 曲率半徑 厚度/間隙 折射率 阿貝數 DTn CTE VT(103
1 第一透鏡 69.503 1.500 1.773 49.62 3.60 8.00 -301.8
2   12.132 6.891 1.000 0.00      
3 第二透鏡 -19.552 6.214 1.835 43.13 3.80 8.00 -289.7
4   -27.113 3.304 1.000 0.00      
5 第三透鏡 52.797 3.324 1.835 43.13 3.80 8.00 -289.7
6   -55.126 9.687 1.000 0.00      
7 光闌 無窮大 2.811 1.000 0.00      
8 第四透鏡 17.961 5.432 1.553 71.68 -7.40 8.00 -46.9
9   -23.868 1.423 1.000 0.00      
10 第五透鏡 -101.211 1.500 1.808 22.76 -3.70 8.00 -79.5
11   19.934 6.972 1.000 0.00      
12 第六透鏡 20.272 6.096 1.619 63.85 -4.20 8.80 -64.3
13   -34.491 5.846 1.000 0.00      
14 第七透鏡 -22.863 3.000 1.810 40.95 5.60 7.40 -888.4
15   -120.000 0.500 1.000 0.00      
16 濾波器 無窮大 0.500 1.517 64.17      
17   無窮大 0.500 1.000 0.00      
18 蓋玻璃 無窮大 0.500 1.517 64.17      
19   無窮大 4.006 1.000 0.00      
20 像側表面 無窮大 -0.012 1.000 0.00      
表12
表面編號 K A B C D
8 -7.72E-01 4.99E-08 6.95E-09 - -
9 -3.47E+00 2.45E-05 -5.69E-08 - -
15 - -9.06E-05 -2.41E-07 1.27E-09 8.58E-12
16 - -4.84E-05 -3.36E-07 2.69E-09 -4.94E-12
實例中的攝像透鏡系統可具有如下光學性質。舉例而言,所述攝像透鏡系統的總長度TTL可在60至100毫米範圍內,焦距f可在12.0至16.0毫米範圍內,第一透鏡的焦距f1可在-18毫米或小於-18毫米範圍內,第二透鏡的焦距f2可在-20毫米或小於-20毫米範圍內,第三透鏡的焦距f3可在30至50毫米範圍內,第四透鏡的焦距f4可在17至30毫米範圍內,第五透鏡的焦距f5可在-30至-10毫米範圍內,第六透鏡的焦距f6可在15至40毫米範圍內,且第七透鏡的焦距可在-20毫米或小於-20毫米範圍內。
圖13列出根據第一實例至第六實例的攝像透鏡系統的光學性質。
表13
備註 第一實例 第二實例 第三實例 第四實例 第五實例 第六實例
f1 -22.583 -22.935 -60.605 -21.505 -21.558 -19.245
f2 -139.896 -109.963 -25.371 -207.282 -204.707 -134.125
f3 39.421 38.686 39.424 45.278 43.086 32.756
f4 25.940 26.014 27.339 25.393 25.042 19.421
f5 -18.599 -18.686 -19.986 -21.454 -21.324 -20.495
f6 25.104 24.653 24.406 31.594 31.599 21.550
f7 -100.433 -90.051 -130.420 -431.523 -255.117 -35.358
TTL 91.243 92.100 99.987 89.987 89.989 70.006
BFL 6.588 6.588 6.590 6.588 6.589 6.006
f 14.257 14.268 14.236 14.189 14.186 14.110
表14列出根據第一實例至第六實例的攝像透鏡系統的條件方程式的值。
表14
方程式 第一實例 第二實例 第三實例 第四實例 第五實例 第六實例
DTnT -1.500 -1.500 -1.500 -2.500 -2.500 1.500
DTnF 11.100 11.100 11.100 11.200 11.200 11.200
DTnR -12.600 -12.600 -12.600 -13.700 -13.700 -9.700
|DTnF/DTnR| 0.8810 0.8810 0.8810 0.8175 0.8175 1.1546
CTE6-CTE7 3.1000 3.1000 3.1000 3.7000 3.7000 1.4000
1/(f4*Vt4) -0.0008 -0.0008 -0.0008 -0.0008 -0.0009 -0.0011
1/(f5*Vt5) 0.0007 0.0007 0.0006 0.0006 0.0006 0.0006
1/(f6*Vt6) -0.0009 -0.0009 -0.0009 -0.0007 -0.0007 -0.0007
VT4-VT3 246.4 246.4 246.4 237.8 237.8 242.8
VT6-VT7 615.1 615.1 615.1 358.2 358.2 824.1
|(VT1-VT2)/(VT6-VT7)| 0.0286 0.0286 0.0286 0.0491 0.0491 0.0147
V4-V5 58.80 58.80 58.80 58.80 58.80 48.92
根據前述實例,可提供可在高或低環境溫度下實施恆定光學性質的攝像透鏡系統。
儘管本揭露包括特定實例,然而對於此項技術中具有通常知識者而言將顯而易見,在不背離申請專利範圍及其等效範圍的精神及範圍的條件下,可對該些實例作出形式及細節上的各種改變。本文中所闡述的實例欲被視為僅為闡述性的,而非用於限制目的。對每一實例中的特徵或態樣的說明欲被視為適用於其他實例中的相似特徵或態樣。若所闡述的技術被以不同的次序執行,及/或若所闡述的系統、架構、裝置或電路中的組件被以不同的方式組合及/或被其他組件或其等效物替換或補充,則可達成適合的結果。因此,本揭露的範圍不由詳細說明界定,而是由申請專利範圍及其等效範圍界定,且申請專利範圍的範圍及其等效範圍內的所有變型均欲被理解為包括於本揭露中。
100、200、300、400、500、600:攝像透鏡系統 110、210、310、410、510、610:第一透鏡 120、220、320、420、520、620:第二透鏡 130、230、330、430、530、630:第三透鏡 140、240、340、440、540、640:第四透鏡 150、250、350、450、550、650:第五透鏡 160、260、360、460、560、660:第六透鏡 170、270、370、470、570、670:第七透鏡 182、282、382、482、582、682:濾波器 184、284、384、484、584、684:蓋玻璃 190、290、390、490、590、690:影像感測器 IMG HT:對角線長度的一半 ST:光闌 ΔBFL:變化量 ΔLENS BACK:透鏡性質
圖1是示出攝像透鏡系統的第一實例的圖。 圖2示出圖1中所示攝像透鏡系統的像差曲線(aberration curve)。 圖3示出圖1中所示攝像透鏡系統的調變傳遞函數(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MTF)曲線。 圖4示出表示圖1中所示攝像透鏡系統的後焦距(back focal length,BFL)隨溫度變化而變化的曲線。 圖5是示出攝像透鏡系統的第二實例的圖。 圖6示出圖5中所示攝像透鏡系統的像差曲線。 圖7示出圖5中所示攝像透鏡系統的MTF曲線。 圖8示出表示圖5中所示攝像透鏡系統的後焦距(BFL)隨溫度變化而變化的曲線。 圖9是示出攝像透鏡系統的第三實例的圖。 圖10示出圖9中所示攝像透鏡系統的像差曲線。 圖11示出圖9中所示攝像透鏡系統的MTF曲線。 圖12示出表示圖9中所示攝像透鏡系統的後焦距(BFL)隨溫度變化而變化的曲線。 圖13是示出攝像透鏡系統的第四實例的圖。 圖14示出圖13中所示攝像透鏡系統的像差曲線。 圖15示出圖13中所示攝像透鏡系統的MTF曲線。 圖16示出表示圖13中所示攝像透鏡系統的後焦距(BFL)隨溫度變化而變化的曲線。 圖17是示出攝像透鏡系統的第五實例的圖。 圖18示出圖17中所示攝像透鏡系統的像差曲線。 圖19示出圖17中所示攝像透鏡系統的MTF曲線。 圖20示出表示圖17中所示攝像透鏡系統的後焦距(BFL)隨溫度變化而變化的曲線。 圖21是示出攝像透鏡系統的第六實例的圖。 圖22示出圖21中所示攝像透鏡系統的像差曲線。 圖23示出圖21中所示攝像透鏡系統的MTF曲線。 圖24示出表示圖17中所示攝像透鏡系統的後焦距(BFL)隨溫度變化而變化的曲線。 在所有圖式中且在詳細說明通篇中,相同的參考編號指代相同的元件。圖式可能並非按比例繪製,且為清晰、例示及方便起見,可誇大圖式中的元件的相對尺寸、比例及繪示。
100:攝像透鏡系統
110:第一透鏡
120:第二透鏡
130:第三透鏡
140:第四透鏡
150:第五透鏡
160:第六透鏡
170:第七透鏡
182:濾波器
184:蓋玻璃
190:影像感測器
ST:光闌

Claims (8)

  1. 一種攝像透鏡系統,包括: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包括凹的物側表面的第五透鏡、第六透鏡及第七透鏡,自物側依次設置;以及光闌,設置於所述第三透鏡與所述第四透鏡之間,其中設置於所述光闌的像側上的所述第四透鏡至所述第七透鏡中的一或多者各自具有正的折射力及負的折射率溫度係數,且所述第六透鏡具有正的折射力,所述攝像透鏡系統總共有七個具有折射力的透鏡。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攝像透鏡系統,其中所述第四透鏡具有正的折射力。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攝像透鏡系統,其中所述第四透鏡或所述第六透鏡具有負的折射率溫度係數。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攝像透鏡系統,其中所述第四透鏡或所述第六透鏡的折射率溫度係數大於-10*10-6/℃且小於-0.5*10-6/℃。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攝像透鏡系統,其中所述第二透鏡具有凹的物側表面。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攝像透鏡系統,其中所述第六透鏡具有凸的像側表面。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攝像透鏡系統,其中所述第七透鏡具有負的折射力。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攝像透鏡系統,其中所述第七透鏡 具有凹的物側表面。
TW109105233A 2019-09-09 2020-02-19 攝像透鏡系統 TWI83390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9-0111393 2019-09-09
KR1020190111393A KR20210030007A (ko) 2019-09-09 2019-09-09 촬상 광학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11373A TW202111373A (zh) 2021-03-16
TWI833905B true TWI833905B (zh) 2024-03-01

Family

ID=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90235196A1 (en) 2016-09-26 2019-08-01 Sekonix Co., Ltd. Lens system for head-up display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90235196A1 (en) 2016-09-26 2019-08-01 Sekonix Co., Ltd. Lens system for head-up display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52914B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108241199B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112558270B (zh) 成像透镜系统
US11906708B2 (en) Optical imaging system
TWI684806B (zh) 光學成像系統與行動終端
TW202208926A (zh) 成像透鏡系統
TWI814225B (zh) 成像透鏡系統
CN110471162B (zh) 图像捕捉镜头系统
TW202146973A (zh) 光學成像系統
TWI751905B (zh) 成像透鏡系統
TWI772123B (zh) 成像透鏡系統
TWI783592B (zh) 光學成像系統
TWI833905B (zh) 攝像透鏡系統
TWI769714B (zh) 光學成像系統
TWI750994B (zh) 光學成像系統
TWI838786B (zh) 光學成像系統
TWI795234B (zh) 成像透鏡系統
TWI804162B (zh) 成像透鏡系統及照相機模組
TWM634897U (zh) 光學成像系統
TW202338425A (zh) 成像透鏡系統
TWM651376U (zh) 光學成像系統
TW202407413A (zh) 光學成像系統
TW202414019A (zh) 光學成像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