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21915B - 具有原位電偏壓的半導體處理系統 - Google Patents

具有原位電偏壓的半導體處理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21915B
TWI821915B TW111106188A TW111106188A TWI821915B TW I821915 B TWI821915 B TW I821915B TW 111106188 A TW111106188 A TW 111106188A TW 111106188 A TW111106188 A TW 111106188A TW I821915 B TWI821915 B TW I82191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emiconductor wafer
electrode
heating source
processing chamber
fiel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061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42968A (zh
Inventor
大衛 赫爾利
艾昂 德姆沙
伊恩 科爾根
格哈杜斯 范德林狄
派崔克 休斯
馬切伊 比雷爾
貝瑞 克拉克
米哈埃拉 伊萬納 波波維奇
拉爾斯 艾可 拉格納松
赫里特 J 盧森克
羅伯特 克拉克
蒂娜 特里優索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東京威力科創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7/185,231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11894240B2/en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東京威力科創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東京威力科創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429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429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219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21915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05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11Apparatus for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H01L21/67098Apparatus for thermal treatment
    • H01L21/67103Apparatus for thermal treatment mainly by condu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05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11Apparatus for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H01L21/67098Apparatus for thermal treatment
    • H01L21/67109Apparatus for thermal treatment mainly by conve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05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11Apparatus for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H01L21/67098Apparatus for thermal treatment
    • H01L21/67115Apparatus for thermal treatment mainly by radi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05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242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sorting or marking
    • H01L21/67253Process monitoring, e.g. flow or thickness monitor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83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supporting or gripping
    • H01L21/68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supporting or gripping using mechanical means, e.g. chucks, clamps or pinches
    • H01L21/68714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supporting or gripping using mechanical means, e.g. chucks, clamps or pinches the wafers being placed on a susceptor, stage or support
    • H01L21/6875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supporting or gripping using mechanical means, e.g. chucks, clamps or pinches the wafers being placed on a susceptor, stage or support characterised by a coating or a hardness or a materi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Insulated Gate Type Field-Effect Transistor (AREA)
  •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AREA)
  • Electrodes Of Semiconductors (AREA)
  •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s (AREA)
  • Formation Of Insulating Films (AREA)
  • Container, Conveyance, Adherence, Positioning, Of Wafer (AREA)

Abstract

一種用於處理半導體晶圓的系統,該系統包括:一處理腔室;一加熱源;一基板固持器,其設置以暴露一半導體晶圓至該加熱源;第一電極,其設置為可拆卸地耦合到該半導體晶圓的第一主要表面;及第二電極,其耦合至該基板固持器,該第一電極與該第二電極共同設置成在該半導體晶圓中施加一電場。

Description

具有原位電偏壓的半導體處理系統
本發明大致關於半導體處理系統以及方法,及在特定實施例中,關於具有原位電偏壓的半導體處理系統。 [共同申請案之交互參照]
本申請案參照美國非臨時專利申請案第16/841,342號(申請於2020年4月6日),該申請案乃藉由參考文獻方式合併於此。
一般而言,半導體積體電路(IC)的製造係按順序將材料(例如介電質、金屬、半導體等等)層沉積在一半導體基板之上並使用光微影術及蝕刻將該等疊層圖案化以形成電路構件(例如電晶體及電容器)及連接元件(例如線路、接點、及介層窗)。最小的特徵尺寸隨著如浸潤式微影及多重圖案化之創新而週期性地減少,以藉由增加填充密度而減少成本。可藉由增加構件每單位面積的輸出而增強構件佔用面積(footprint)的微型化。舉例來說,每單位寬度的電晶體驅動電流或電容器存儲電荷密度可分別藉由使用較薄的閘極介電質或較薄的電容器介電質而增加。
然而,微型化的益處會在製程複雜度、電路速度、及待機功率消耗之中帶來若干成本,這可能需要被解決。朝較窄的線寬及在導體與電極之間縮小空間的微縮趨勢有著性能折衷。這些折衷的若干者可能藉由使用新材料而減輕。舉例而言,在連接系統之中,因為線路及介層窗較高的電阻及線路間增加的電容而導致IR壓降及RC延遲的增加,可能藉由使用如釕及鈷(取代鎢及銅)之金屬、及如氟矽酸鹽玻璃及碳摻雜氧化物之低k金屬間介電質(IMD)而減輕。在電晶體之中源極至汲極間隔的減少及較薄的閘極介電質或電容器介電質可能增加待機漏電。此問題可能藉由使用一高k介電質或一鐵電介電材料而減輕。
新材料的納入需要進一步的創新以更佳地利用由它們在IC中的使用所提供的優勢。
依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一種用於處理半導體晶圓的系統,其中該系統包括一處理腔室;一加熱源;一基板固持器,其設置以暴露一半導體晶圓至該加熱源;第一電極,其設置為可拆卸地耦合到該半導體晶圓的第一主要表面;及第二電極,其耦合至該基板固持器,該第一電極與該第二電極共同設置成在該半導體晶圓中施加一電場。
依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一種用於處理半導體晶圓的系統,其中該系統包括一處理腔室;一加熱源;一基板固持器,其設置以暴露複數半導體晶圓至該加熱源;第一匯流排,包括用於接觸該複數半導體晶圓之各者的第一側之第一複數電極;及第二匯流排,包括用於接觸該複數半導體晶圓之各者的第二側之第二複數電極,該第一匯流排與該第二匯流排共同設置成在該複數半導體晶圓之各者中施加一電場。
依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一種用於處理半導體晶圓的快速熱處理(RTP)系統,其中該系統包括一RTP腔室;一基板固持器設置以支撐一基板;一電磁能量源設置以加熱被該基板固持器所支撐的該基板;第一電極設置以可拆卸地耦合至該基板的第一側,該第一電極耦合至第一電位節點;及第二電極設置以可拆卸地耦合至該基板的相反第二側,該第二電極耦合至一第二電位節點,該第一電極與該第二電極共同設置以通過該基板施加一電場。
此揭露描述用於處理半導體晶圓的設備及方法,同時在處理期間跨晶圓的二導體層施加電偏壓電壓。該偏壓係經由與該晶圓直接電性接觸且連接至位在該處理腔室之外的功率供給件之電極而施加。在本說明書之中,與該電偏壓同時實施的退火製程稱為E場退火,且用以實施E場退火的處理設備被稱為E場退火器。該處理腔室可稱為E場退火腔室。在例示實施例中,在沉積後退火(PDA)處理步驟期間,該電偏壓用以使該晶圓之中的介電膜經受理想大小的DC電場(E場)。
在包括例如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電晶體(MOSFET)及/或電容器之鐵電介電質基礎電子構件的製造之若干製造處理流程中,如以下所解釋,使用E場PDA可能為有利的。用以形成一鐵電層的處理步驟可能包含沉積一鐵電氧化物,例如摻雜氧化鉿、或摻雜鋯酸鉿、或鈣鈦礦氧化物(例如鈦酸鋇鍶)、或鉍金屬氧化物。許多摻雜劑,如La、Al、Si、Sr、Gd及Y,已顯示可藉由扭曲晶體結構而改進鐵電性能。然而,在HfO 2、HfAlO x或HfZrO x的情形中,可能有著複數的晶相。在這些材料之中,該沉積後退火(PDA)條件在誘發具有鐵電性能的理想的非中心對稱斜方晶相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被稱為鐵電退火(FEA)的該PDA步驟可能將沉積的氧化鉿層轉化為穩定或亞穩的多晶鐵電氧化鉿層。包含使用氧化鉿基礎鐵電介電質的電子構件之IC的製造流程,通常包括一電性循環步驟(在本文中稱為喚醒(wake-up)循環)以獲得穩定的鐵電性質。在本揭露中的實施例之中,鐵電MOSFET (FE-FET)及鐵電電容器可能使用例如鐵電介電質(包含例如氧化鉿)所製成,其中在結晶化FEA期間,該介電質經受上文提及的、使用以下將進一步細節描述的設備及方法所施加的DC E場。在例示實施例之中所使用的該E場FEA技術可能提供縮短及(在若干實施例之中)剔除該喚醒循環的優勢。喚醒效果在以下進一步詳細描述。應當理解到,使用本揭露的各種不同實施例加以描述的該E場FEA技術,可對使用氧化鉿基礎材料之外的材料形成鐵電層提供類似的益處。
介電材料可能以一電場(E)加以極化。響應該E場的電性極化向量(P)通常係電場E的一函數,其對於中心對稱的介電質而言大致為線性及對稱的。中心對稱介電質為非鐵電性的(即,在E = 0時,P = 0)。然而,若干非中心對稱介電質為鐵電性的,亦即,它們顯示出自發或殘留極化;在E = 0時,P = P R≠ 0,稱為剩餘極化(P R)。必須施加反極性的矯頑電場(E C)以在鐵電介電質之中迫使P為零。該鐵電性的P對E曲線為非線性的,有著大致上對稱的磁滯迴線。如本技術領域中具通常知識者所知,如氧化鉿基礎鐵電薄膜之若干鐵電膜展現出一喚醒效應,其中,使用習用製程(未使用E場退火)所製造的原膜具有一收縮的磁滯曲線(小P R),在其循環經過相對高的正向(正值)及反向(負值)E場複數次之後(例如,大約10 2循環至大約10 5循環),該磁滯曲線會打開成為穩定、較寬的磁滯迴線(較大的P R)。通常而言,包含有著不穩定P R之原介電膜的鐵電構件之每一者必須藉由喚醒循環加以穩定,以使相對應的電路如所設計地作用。因此,可確認,在本揭露之中所描述的該創新的E場退火技術,藉由減少喚醒循環的次數以及在若干實施例之中剔除該喚醒循環步驟,而提供了顯著的優勢。
在它的P對E性質中,磁滯現象的存在允許一鐵電電容器被用作一非揮發性記憶體(NVM)元件。舉例而言,可能藉由分別利用高的正或負偏壓電壓迫使該鐵電電容器進入其P對E磁滯迴線的上部或下部分支,使其處於相對應之高的正或負極化狀態,以儲存「1」或「0」的二進位邏輯態。在該偏壓移除(E = 0)之後,根據該鐵電電容器被迫使進入其P對E磁滯迴線的上部或下部分支的何者,一部份的極化被保留作為剩餘極化,+P R或 –P R。由於在該磁滯曲線的每一分支之中的最大位移電流(對應於P對E的最大斜率)會發生在相反的極性,因此可藉由例如對響應於一給定極性的電壓斜坡之電容器電流進行感測,而擷取所儲存的資訊。如來自上文所解釋的資料儲存及擷取機制的理解,因為穩定及高的P R的重要性,在IC製造之中通常會實施一喚醒循環步驟,該IC包含在沒有上文所提及的E場FEA之情況下所形成的氧化鉿基礎鐵電NVM。然而,使用在本揭露之中所述的E場退火器及E場FEA,可藉由減少喚醒循環的數量以及在若干實施例之中自製造流程之中剔除喚醒循環步驟,而提供減少氧化鉿基礎鐵電NVM成本的優勢。
鐵電性可能被用以形成FE-FET的閘極介電堆疊體。如果該閘極介電堆疊體的剩餘極化足夠地高,則相似於該鐵電電容器,該電晶體一旦被程式化,即便在該程式化電壓被移除之後,該電晶體仍可保持其狀態且維持「開」或「關」。如此的FE-FET亦可被用於在NVM單元之中儲存數位資訊。如在以上的該氧化鉿基礎鐵電電容器NVM的上下文之中所解釋,氧化鉿基礎鐵電FE-FET NVM的製造成本可藉由使用創新的E場退火器及E場FEA而降低。
在數位邏輯件或類比電路之中使用時,相較於習用的(即,非鐵電性的)MOSFET,FE-FET可提供若干優勢。被用在數位邏輯件及/或類比電路的FE-FET之閘極介電堆疊體包含了鐵電及非鐵電薄膜。當用在電路之中時,例如用作一數位開關時,該閘極介電堆疊體的鐵電部份提供一動態電容,該動態電容在特定的偏壓掃描條件之下(如,掃描速率或頻率),可由於該鐵電質的極化之轉換而導致一電壓突返(snap-back)。此突返可能導致該FE-FET之理想的較陡次臨界值及較高的I ON/I OFF比。在此上下文之中,該FE-FET一般被稱為負電容場效電晶體(NCFET)。在此,更正確的說法是陡坡鐵電場效電晶體(SSFEFET)。然而,在該閘極介電堆疊體之中的鐵電性質(例如,P R)以及膜的厚度可能必須被適當地調整以達到無磁滯電晶體的I-V及C-V曲線。如本技術領域中通常知識者所知,無磁滯I-V及C-V曲線意味著穩定的電晶體作業,而磁滯的出現可能導致電路不穩定及意外的電震盪。應當理解到,由於電路穩定性的考量,P R必須維持穩定且在一設計窗口之內,以使SSFEFET在不令該電路不穩定之情況下提供預期的電路益處。因此,不包含E場FEA的SSFEFET製造流程可能包含一喚醒循環步驟,而在本揭露中所述之創新的E場退火技術之使用可藉由在減少喚醒循環及在若干實施例之中沒有喚醒循環的情況下達到穩定的鐵電性質,提供減少成本的優勢。
在本揭露中,首先,該E場退火技術係使用在E場退火(例如,E場FEA)處理步驟期間的E場退火器之處理腔室的示意橫剖面圖而加以描述,如圖1A以及圖1B中的替代實施例所顯示。該E場退火器進一步參考圖2-5之中所繪示的E場退火器之裝載導軌的各種不同透視圖加以描述。在FE-FET/SSFEFET及/或MOS鐵電電容器的閘極介電層之E場FEA期間的電性連接,係分別參考在圖6A及6B之中所繪示的平面塊體互補式MOS(CMOS)及絕緣層上矽晶(SOI)CMOS半導體晶圓的橫剖面圖而加以描述。除了MOS電容器之外,在IC之中的電容器構件(通常稱為MIM電容器)可使用該電容器的頂電極及底電極二者之金屬層而形成。在本揭露中,縮寫用以在非鐵電及鐵電絕緣層之間做區分;非鐵電絕緣層縮寫為I,而鐵電絕緣層縮寫為F。在E場FEA期間對MFM電容器的電極所做成的電性連接係參考圖6C之中所繪示的橫剖面圖而加以敘述。
如參考圖1A與1B而加以敘述,E場退火可能在單一晶圓處理腔室 (例如,處理腔室225) 中或在複數晶圓(或批次)處理腔室(例如,處理腔室226)中執行。使用熱處理系統(例如,熱處理系統235以及236)將半導體晶圓50加熱至理想溫度並維持在該理想溫度,該熱處理系統包含加熱源、溫度感測器、以及調節傳輸至加熱源的功率之溫度控制器。E場退火器可設置帶有具備緩慢升溫且穩定時間約為幾分鐘的烘箱,或是帶有適用於快速熱處理 (rapid thermal processing,RTP)的加熱源,其中半導體晶圓通常在幾秒或幾毫秒內被快速加熱至高溫,在若干實施例中,在微秒之內。RTP技術可減少處理時間,對設置用於單一晶圓處理的E場退火器提供許多好處。然而,設有單一或複數晶圓處理腔室之E場退火器可配置用於RTP。各種不同E場退火器實施例可設置帶有各種不同熱處理系統,其包含以諸多不同方式相對於半導體晶圓定向的各種不同加熱源,如下文進一步描述的。
又如參考圖1A與1B而加以敘述,在單一晶圓或複數晶圓處理腔室中的E場退火期間,半導體晶圓50被電性偏置。可透過將半導體晶圓50的電極和處理腔室(例如,處理腔室225和226)的導電部分電性耦合到處理腔室外部的電性構件(例如DC功率供給件130、伏特計150、以及參考電位,該參考電位被稱為接地)而提供並監測電偏壓。在各種不同實施例中,該E場退火器可設置為具有不同電性連接,如下文進一步描述的。
圖7A-7B、8A-8D、以及9繪示設置用於單一晶圓處理之E場退火器的各種不同配置。圖10A-10C繪示適用於批次處理之E場退火器的配置。
在各種不同實施例中,熱處理系統在E場退火期間使用傳導、輻射或對流的熱傳遞機制,或上述熱傳遞機制的組合,達到半導體晶圓的理想溫度。圖7A-7B繪示使用來自熱板加熱源的傳導熱傳遞之實施例。圖8A-8D繪示設置為使用來自各種不同類型之加熱源的輻射熱傳遞之實施例,並且參考圖9敘述對流加熱。
在各種不同實施例中,各種不同配置可能進行電性連接以施加E場並監測半導體晶圓上的電位。圖10A-10C繪示設置用於批次處理的三個例示實施例,該等例示實施例具有不同電性連接方式以將半導體晶圓50和處理腔室的各種不同導電部分電性耦合到DC功率供給件130、伏特計150、以及接地。
E場退火處理腔室可為獨立的處理腔室、設置以執行E場退火以及同時或順序執行的若干其他處理(例如,沉積)的處理腔室、或在具有其他腔室之半導體處理系統的集群配置中的E場退火腔室。參考圖11A-11D敘述包含被稱為集群工具的處理模塊集群之半導體處理系統的若干範例。
材料層的各種不同組合之堆疊體可能為了在鐵電電子裝置(例如,電晶體及電容器)之中使用而形成。該堆疊體可能包含鐵電層,以及非鐵電介電層、金屬層、及半導體。其中的範例包含,但不侷限於以下堆疊體(疊層以由上至下加以表列):金屬-鐵電-金屬(MFM)、金屬-鐵電-絕緣體-金屬(MFIM)、金屬-鐵電-絕緣體-半導體(MFIS)、金屬-鐵電-金屬-半導體(MFMS)、金屬-鐵電-金屬-絕緣體-半導體(MFMIS)、半導體-鐵電-半導體(SFS)、及半導體-鐵電-絕緣體-半導體(SFIS)。在本揭露中,例示堆疊體可能為MFIS(例如,在FEFET/SSFEFET電晶體之中)或MFM(例如,在有著頂及底金屬電極的電容器之中)。
圖1A示意地繪示放置在E場退火器的處理腔室225之內的基板固持器10之上的半導體晶圓50之橫剖面圖,該E場退火器係被裝備以實施E場退火的退火器。該處理腔室225包含熱處理系統235,其被設計以對放置在該處理腔室225之內的晶圓進行熱處理。在各種不同實施例之中,該熱處理系統235包含對加熱及冷卻元件進行控制的溫度控制器,藉由使用燈具、電阻性元件、及放置在處理腔室225之內或之外的各種不同位置之其他元件,以將處理腔室225之內的半導體晶圓50維持在理想的溫度。於下文進一步描述在E場退火器的處理腔室之實施例中所使用的一些熱處理系統。
半導體晶圓50包含一基板20、形成在基板20之上的一MOS介電層30、及形成在MOS介電層30之上的一傳導頂電極層40。
如在圖1A之中所示意地繪示,第一E場退火器電極與傳導頂電極層40呈實體及電性接觸。該第一E場退火器電極可能包含不受高溫處理影響的傳導材料。在一實施例中,該第一E場退火器電極可能包含鎢。該第一E場退火器電極包含主要電極211(例如,鎢絲帶),該主要電極211使用合適的導體(例如,鎢)的主要導線110連接至DC功率供給件130的第一終端,該合適導體可能在退火期間被加熱至高溫而不受損害。絲帶形狀的主要電極211在該退火製程期間提供了類彈簧行為,以在其被加熱時協助避免滑動及維持與半導體晶圓50之表面的良好實體接觸。傳導頂電極層40的電位可能可選擇地使用一伏特計150加以監控,該伏特計150藉由監控導線112(相似於主要導線110)連接至另一監控電極212,例如,被放置以與傳導頂電極層40接觸的另一鎢絲帶。該二個電極係藉由傳導頂電極層40加以電性地短路在一起。該主要電極211及該監控電極212可集合地被稱為第一E場退火器電極210。主要導線110及監控導線112可集合地被稱為雙導線115。
在圖1A中所繪示的例示實施例之中,與半導體晶圓50的背面實體連接之基板固持器10的表面被用作第二E場退火器電極。基板固持器10的表面可能以合適的導體材料塗佈,例如矽基礎、碳基礎、矽及碳複合物基礎、或金屬氮化物基礎塗層,以獲得適用於在退火溫度下用作一電極之導體表面。半導體晶圓50的背面及與背面相鄰的一部份可能係一導體材料,例如n型或p型摻雜矽或鍺,且可能與基板固持器10的表面電性接觸。在若干實施例之中,可利用背面蝕刻以暴露在該背面處的導體表面,以在半導體晶圓50的背面及基板固持器10的表面之間建立一電性接觸。
如在圖1A中所示意地繪示,可將基板固持器10的表面連接至一參考電位,因此亦將半導體晶圓50的背面連接至該參考電位,該參考電位被稱為接地,且在圖1A之中以GND表示。該接地連接可使用相似於主要導線110的次要導線113加以建立。在此實施例中,次要導線113電性連接至接地導線,該接地導線將設備的主要結構之導體部份連接至系統接地。DC功率供給件130的第二終端亦連接至接地(GND)以在半導體晶圓50之上施加偏壓電壓。如本技術領域中通常知識者所理解及以下的進一步解釋,在該DC功率供給件的二終端之間的電壓降可能被調整,以在MOS介電層30之中實現具有理想極性及在理想範圍內的E場強度之E場。在各種不同實施例中,DC功率供給件130可能被配置以供給一合適的電壓,如在1 V與100 V之間,及在一實施例之中在3 V與10 V之間。
應注意,在退火期間所施加的偏壓可能為固定電壓或時變電壓,且幅度和波形可能依據材料、層厚度、退火條件及具體的裝置應用而廣泛地變化。上述DC偏壓電壓僅用於說明,且不應解釋為限制。時變電壓波形可包括脈衝DC、交替脈衝、正弦、鋸齒等。應進一步注意,所施加的偏壓可參考共用接地電位、若干其他固定參考電位、受控可變參考電位、時變電位、或浮動節點電位。
雖然在圖1A中的實施例係繪示處理腔室225之內的單一半導體晶圓50,惟需要理解到,可在合適地設計的處理腔室之內放置複數的晶圓,包含擋片晶圓。在圖1A中所示的E場退火器電極及電性連接被配置為單晶圓處理。然而,該E場退火器配置可能被改變以對一批半導體晶圓進行退火。適合用於批次處理的一例示實施例在圖1B之中加以繪示。
在圖1B中,複數的半導體晶圓50在開槽的基板固持器14之上水平地堆疊,該開槽的基板固持器14包含不受高溫處理影響的絕緣層(例如,一陶瓷絕緣層)。該絕緣材料防止該基板固持器14在半導體晶圓50的傳導頂面及背面之間產生電性短路。該堆疊晶圓顯示為被裝載在該E場退火器的一處理腔室226之內。位在處理腔室226之內的為二個傳導匯流排:第一傳導匯流排108及第二傳導匯流排109,分別固定在開槽的基板固持器14之上方及下方。處理腔室226之內的溫度可藉由熱處理系統236所控制。
每一晶圓的傳導頂面被顯示為藉由與圖1A中的主要電極211相似的主要電極215而電性連接至第一傳導匯流排108。如圖1B中所繪示,在第一傳導匯流排108及主要電極215之間的該連接,可使用通過在開槽的基板固持器14中之開口的連接導線加以建立。在此實施例中,該第一E場退火器電極包含主要電極215及第一傳導匯流排108。該第一E場退火器電極使用相同於圖1A的主要導線110而連接至一DC功率供給件130。每一晶圓的傳導背面可使用次要電極216及連接導線(相似於頂面)連接至第二傳導匯流排109。在此實施例中,包含次要電極216及第二傳導匯流排109的第二E場退火器電極使用次要導線114加以連接至GND。如圖1B所繪示,藉由將第一傳導匯流排108使用監控導線112連接至伏特計150,可對該等晶圓的頂面之電位進行監控。
上文參考圖1B所述的E場退火器適合用於對水平堆疊設置之晶圓進行批次處理。處理腔室226的設計可能被修飾以提供相似的E場退火器,其中半導體晶圓50可能被垂直地堆疊而非被水平地堆疊。
各種不同配置可能用於在E場退火期間進行電性連接以對處理腔室中的半導體晶圓施加偏壓。下文進一步敘述描繪此些可能性中的若干之些許實施例。
圖2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繪示一E場退火器之裝載導軌100的透視圖。裝載導軌100可被用以將晶圓導入E場退火器的處理腔室225。該等晶圓首先被裝入安裝在裝載導軌台(圖2)的基板固持器的開槽之中。該等電極接著定位以對該晶圓/每一晶圓進行適當的電性連接。接著,該裝載導軌台被用以將在該基板固持器中的該等晶圓放入烘箱的加熱區。
在圖2中,雙導線115(相似於圖1A的主要導線110及監控導線112)顯示為通往一區域B1(在圖2之中以虛線圓圈標記)。區域B1包括第一E場退火器電極210,該第一E場退火器電極210包含接觸半導體晶圓50之傳導頂電極層40的二鎢絲帶。如上所述,在該退火製程期間,該絲帶形狀有助於與半導體晶圓50維持良好的實體連接。第一E場退火器電極210附接在雙導線115的暴露金屬(例如,暴露的鎢)部份。雙導線115的其他部份係藉由絕緣材料(例如,絕緣瓷珠)與該設備的其他導體部份電性絕緣。雙導線115的該絕緣部份被稱為絕緣導線(insulated conductive wire)310。圖3以區域D1的放大透視圖繪示絕緣導線310(例如,使用瓷珠以絕緣),該區域D1在圖2之中以虛線圓圈所標示。
雙導線115的第一者通過功率饋通120(顯示在圖2之中)且可能被連接至DC功率供給件130,如上所述,該DC功率供給件130係用以在介電層 (例如,半導體晶圓50的MOS-介電層30)中提供一E場。如圖2中所示意地顯示,雙導線115的另一導線(相似於圖1A的監控導線112)可一端連接在第一E場退火器電極210,且相反端可被連接至一伏特計150,以監控半導體晶圓50的傳導頂電極層40的電位。該設備的主要結構之傳導部份,包括與半導體晶圓50的背面接觸的一基板固持器(例如,在圖1A之中的基板固持器10),係藉由一接地導線140連接至接地GND。半導體晶圓50的基板固持器在以下參考圖5A進一步加以描述,圖5A繪示區域B1(在圖2之中以虛線圓圈所標記)的放大透視圖。
在圖4中係繪示來自不同角度的裝載導軌100之透視圖,該不同角度在圖2之中以一箭頭C標記。圖4顯示藉由將瓷珠自通過二個相對應開口之相對應的二絕緣導線310加以移除所露出的雙導線115的導體。雙導線115連接至第一E場退火器電極210的二鎢絲帶,該第一E場退火器電極210與半導體晶圓50的頂表面接觸。在圖4中的此些雙導線115係與在圖2之中所示自第一E場退火器電極210分別延伸至DC功率供給件130及伏特計150的導線為相同的導線。在圖4的透視圖中,第一E場退火器電極210係位在區域C1(以虛線圓圈標記)之中。在圖2的透視圖中,該第一E場退火器電極210係位在區域B1之中。
圖2的區域B1及圖4的區域C1,分別在圖5A及圖5B所繪示的放大透視圖之中以較多的細節加以顯示。在圖5A之中的透視圖更清楚地顯示在雙導線115的其中一者與第一E場退火器電極210之間的連接。由在圖5B之中的透視圖所顯示的角度,提供了與半導體晶圓50的傳導頂電極層40實體接觸的第一E場退火器電極210的鎢絲帶的較清晰視圖。在圖5A及5B之中的半導體晶圓50係顯示為藉由一支撐板230自底部加以支撐。支撐板230係在圖2及圖3所示開槽的基板固持器的一部份,且亦可為圖1A的基板固持器10的一例示實施例。支撐板230的表面可為金屬的,包含例如不鏽鋼,且可與半導體晶圓50的傳導背面呈實體及電性接觸。支撐板230在一實施例之中可為一環的形式。該環形狀支撐了該晶圓的外徑,但使大部分的背面表面暴露於加熱源。支撐板230可包含連接至接地GND的一傳導材料。
圖5A顯示數個可選擇的緩衝晶圓240,在退火期間,該緩衝晶圓240有助於在半導體晶圓50的表面之上實現更均勻的溫度分佈。為求清晰,可選的緩衝晶圓240未顯示在圖4及圖5B之中。如圖5B之中所繪示,絕緣陶瓷片250可能沿著靠近半導體晶圓50及支撐板230的邊緣的載體導軌放置,以減少在半導體晶圓50及該E場退火器的傳導表面之間意外地產生不理想的電性短路的可能性。
在該E場PDA的期間,DC功率供給件130可設定的DC偏壓電壓通常不僅僅取決於要實施該E場PDA的目標介電層的厚度 t ox(例如,在圖1A之中的MOS介電層30),亦取決於其他膜層的性質,例如在傳導頂電極層40之中所使用的材料,以及如下所述的,在目標介電層之下的該等膜層的材料、厚度、及性質。在若干實施例之中,DC功率供給件130的DC偏壓電壓可能被控制以在E場退火期間維持不變。
圖6A及6B分別繪示在平面塊體CMOS流程及平面SOI CMOS流程的E場退火步驟之半導體晶圓50的橫剖面圖。在圖6A及6B之中所繪示的例示實施例中,該E場退火步驟係在傳導頂電極層40已被形成在MOS介電層30之上之後所實施的一E場鐵電退火(FEA)。傳導頂電極層40可被用作一FE-FET/SSFEFET或一鐵電MOS電容器的閘極電極,且可包含一或更多的導體材料,例如TiN、TaN、W、金屬合金等等。
在圖6A及6B之中,一種閘極優先製程整合方法可被用以製造使用MOS介電層30的鐵電構件(例如,FE-FET/SSFEFET、及鐵電MOS電容器)。然而,本技術領域中通常知識者將理解到,這些實施例的創新觀點可應用在使用閘極最後(或替換閘極)製程整合方法所生產的相對應之鐵電構件。
在圖6A及6B所繪示的例示實施例之中,MOS介電層30包含一摻雜的非晶質氧化鉿膜,及相鄰於該半導體(例如矽)的表面的一介面介電膜(例如氧化矽)。MOS介電層30的厚度 t ox取決於應用方式,且可能在大約1 nm至大約100 nm之間變化。可調整該退火溫度,使得在退火期間,該非晶質氧化鉿將結晶化以形成一多晶氧化鉿膜。舉例來說,該E場FEA可能在例如低壓的惰性氣體環境之中,在大約200℃至大約1200℃的溫度下加以實施。低於200℃的溫度可能不適合將該非晶質層加以結晶化,而高於1200℃的溫度可能改變在較早的處理步驟期間所形成的其他膜層的性質。氧化鉿的斜方晶相係鐵電性的,但純的非晶質HfO 2可能自然地轉換為單斜晶相或立方晶相的晶粒,因為純HfO 2的斜方晶相係不穩定的。然而,如本技術領域中通常知識者所知,HfO 2的斜方晶相可藉由特定的摻雜原子(例如鋯、矽、或鑭原子)加以穩定。因此,當MOS介電層30之中的摻雜非晶質氧化鉿膜結晶時,形成HfO 2的斜方晶相,且可藉由在介穩的斜方晶相(其為鐵電性的)中的摻雜劑而加以穩定。在該E場FEA期間的電場強度可能被調整為在1 MV/cm至約100 MV/cm之間。雖然太低的E場可能無法在減少/消除喚醒循環上提供足夠的益處,但太高的E場可能對MOS介電層30造成傷害且/或減損其壽命。如以下所進一步解釋, DC功率供給件130的相對應DC偏壓電壓設定(用以在MOS介電層30之中提供在理想範圍之中的E場)係取決於該製造流程係用於塊體CMOS的製造還是SOI CMOS的製造。
在圖6A-6C之中,其上形成有鐵電構件特有膜層之半導體晶圓50之膜層被統稱為基板20。因此,對平面FE-FET/SSFEFET或鐵電MOS電容器而言,在圖6A及6B所示,基板20包含MOS介電層30形成之前所形成的所有膜層。對一MFM鐵電電容器而言,在圖6C之中所示,基板20包含了MFM傳導底電極層45形成之前所形成的所有膜層。
對平面FE-FET/SSFEFET或鐵電MOS電容器而言,基板20包含了第一傳導性類型(例如, p型)的第一半導體區域21、第二傳導性類型(例如, n型)的第二半導體區域22、及一絕緣區域,該絕緣區域被稱為淺溝槽隔離(STI)區域25,其用以電性隔離相鄰的電子構件。該電子構件可能在任何二個半導體區域中(第一半導體區域21及第二半導體區域22)。如本技術領域中通常知識者所知,在第一半導體區域21及第二半導體區域22之上的傳導頂電極層40可包含以相同製程所形成的相同材料,或包含以明顯不同的製程所形成的不同材料。當使用明顯不同的製程時,可使用各種不同的遮罩步驟以遮罩及暴露適當的區域。
如圖6A之中所繪示,在塊體CMOS之中,第一傳導性類型的第一半導體區域21一路延伸至半導體晶圓50的背面,而第二傳導性類型的第二半導體區域22延伸至一深度以與第一半導體區域21形成一 p- n接面。該 p- n接面通常稱為n井對p井接面。如圖6B之中所示,在SOI CMOS之中,第一半導體區域21、第二半導體區域22、及STI區域25在下方由被稱為埋入式氧化物(BOX)層15的絕緣區域所終止,該BOX層15包含例如氧化矽。如本技術領域中通常知識者所知,有著BOX層15的半導體晶圓可能使用數種方法加以製造,例如氧植入隔離(SIMOX)製程、晶圓接合製程(例如智能切割技術)等等。在BOX層15之下的一摻雜半導體區域12一路延伸至半導體晶圓50的背面。
如上文參考圖1A及2所述,半導體晶圓50的背面及DC功率供給件130的第二終端被連接至接地GND,且使用主要導線110將該DC功率供給件的第一終端連接至該第一E場退火器電極的主要電極211。(為求簡潔,監控電極212及監控導線112未顯示在圖6A-6C之中。)在圖6A及6B之中所示,主要電極211與傳導頂電極層40實體及電性接觸,相似於圖1A之中的橫剖面圖及在圖5A及5B之中的詳細透視圖。因此,藉由DC功率供給件130所供給的總DC偏壓電壓跨越傳導頂電極層40及半導體晶圓50的底面而施加。
再次參考圖6A,在塊體CMOS之中,在第一半導體區域21之中,MOS介電層30的半導體側之電位大約與半導體晶圓50的背面之電位相同。因此,跨MOS介電層30的電壓降係以由DC功率供給件130所提供的DC偏壓電壓以及在第一半導體區域21與於此區域上方的傳導頂電極層40之間的功函數之差所決定。然而,在第二半導體區域22之中,跨越n井對p井接面的電壓降必須被包含在MOS介電層30的半導體側之電位的決定之中,從而決定跨MOS介電層30的電壓降。因此,藉由對(由DC功率供給件130供給的)DC偏壓電壓之極性進行選擇,使得該p-n接面呈順向偏壓,以最小化跨越n井對p井接面的電壓降,可為有利的。在一實施例之中,在E場FEA期間DC功率供給件130的DC偏壓電壓設定,對 t ox值係大約10 nm的MOS介電層30而言,可為大約3V至大約10V。DC偏壓可能依據材料、層厚度、以及退火條件而有很大的變化。上述提及之數值僅用於說明之目的,且不應解釋為限制的。
參考圖6B,在SOI CMOS之中,取決於MOS介電層30及BOX層15之厚度的比率以及介電常數的比率,由DC功率供給件130所供給的DC偏壓電壓的相當大的一部分可能跨BOX層15而下降。因此,在SOI CMOS製程流程之中用於E場FEA的DC偏壓電壓可能必須相對於在塊體CMOS製程流程之中的相對應數值而增加。
相對先進的CMOS IC可使用被稱為FinFET結構的三維MOS結構,其中,通常該閘極及閘極介電質包裹在自一半導體基板突出的薄且長的半導體鰭片的三側周圍。在藉由參考圖6A及6B之中所繪示的平面MOS結構所述的E場FEA期間,對FE-FET/SSFEFET及MOS鐵電電容器的電性連接可能被本技術領域中通常知識者調適以實施相對應FinFET結構的E場FEA。
圖6C繪示包含MFM鐵電電容器之製造的一製程流程之中所實施的E場FEA步驟。在圖6C之中的MFM鐵電電容器結構包含了被夾在傳導頂電極層40及傳導底電極層45之間的摻雜氧化鉿基礎的鐵電介電層35。顯示為與傳導頂電極層40接觸的主要電極211,使用主要導線110以連接至DC功率供給件130(未顯示)的第一終端。半導體晶圓50的背面及DC功率供給件130的第二終端連接至GND,如同在圖6A及6B之中的半導體晶圓50。然而,如以下所解釋,如果傳導底電極層45藉由在基板20中的介電層之過於高的累積厚度而變得有效地電性隔離於圖6C之中的半導體晶圓50的背面GND連接,則單單這些連接可能不足以在該MFM電容器的鐵電介電層35之中產生適當高的E場。
包含傳導底電極層45的該等MFM電容器層,一般係形成於該IC製造流程的後段製程(BEOL)期間。由於在圖6C之中的基板20包含形成在傳導底電極層45之下的所有膜層,該基板20可能包含實體上位在該MOSFET的傳導半導體及閘極層之上的相對厚的層間介電(ILD)層及金屬間介電(IMD)層。因此,除非傳導底電極層45係藉由介層窗及接點加以連接至圖6C之中所繪示的在製造的中間階段之MOSFET的傳導半導體層及閘極層,否則在半導體晶圓50的背面與傳導底電極層45之間的電性耦合可能太弱以致無法在該MFM電容器的鐵電介電層35之中產生適當高的E場。在如此的實施例之中,與半導體晶圓50的背面電性接觸之基板固持器,例如在圖1A之中的基板固持器10或在圖5A之中的支撐板230,可能並非有效的第二E場退火器電極。在如此的實例之中,如以下參考圖6C所述,可能使用額外的處理以產生有效的第二E場退火器電極連接。
在IC設計之中,在需要E場FEA之製造流程的中間階段,於傳導底電極層45與半導體晶圓50的背面呈電性地去耦合之情況下,如圖6C之中所繪示,一遮罩步驟可能被用以對該MFM電容器的鐵電介電層35及傳導頂電極層40進行圖案化,以將傳導底電極層45的一部份暴露。舉例而言,傳導底電極層45的暴露區域可能係為沿著半導體晶圓50之邊緣的一環之形狀。額外的次要電極214(結構相似於在圖1A的橫剖面圖及圖5A與5B的詳細透視圖之中所顯示的第一E場退火器電極210的電極)可能被放置以與傳導底電極層45的暴露部份呈實體及電性接觸。次要電極214,作為傳導底電極層45的直接電性連接,可為有效的第二E場退火器電極連接。如圖6C之中所繪示,額外的次要電極214可使用次要導線114(相似於主要導線110)連接至GND。因此,整個DC偏壓電壓跨該MFM電容器的鐵電介電層35而下降。在一實施例之中,在E場FEA期間,對 t ox值大約10 nm的MFM電容器之鐵電介電層35而言,DC功率供給件130的DC偏壓電壓設定可能為大約3 V至大約10 V。在另一實施例中,DC偏壓電壓設定可能為大約0.5 V至大約3 V。
儘管,在E場退火器的實施例之描述中,我們所指的是向半導體晶圓50施加DC電壓,但是在各種不同實施例中,在退火期間所施加的偏壓可能為脈衝的、循環的、交替的。在若干實施例中,DC偏壓電壓可相對於除GND之外的固定或可變電位而設置,以跨鐵電介電層提供期望的偏壓電壓。例如,產生電場的所有電極可能不連接到接地電位,或該電極之一者可能連接到浮動電位節點。
可能有各種不同方式以設置E場退火器而執行上述E場退火。參考圖7A-7B、8A-8D、9及10A-10C而加以敘述E場退火器配置之各種不同實施例。
圖7A與7B繪示使用傳導熱傳遞以加熱半導體晶圓50的E場退火器配置。傳導熱傳遞係使用放置與半導體晶圓50直接接觸的加熱體來實現。傳導熱傳遞的方法可使用包括作為加熱源的加熱板,例如,陶瓷加熱板、金屬加熱板等。
半導體晶圓50包含基板20、形成在基板20之上的MOS介電層30、及形成在MOS介電層30之上的傳導頂電極層40,該半導體晶圓50放置在處理腔室225中,相似於上文參考圖1A所描述的配置。在圖7A與7B中,半導體晶圓50配置在亦為基板固持器之部件的加熱板加熱源之上。DC功率供給件130及伏特計150使用主要電極211及監控電極212連接至傳導頂電極層40,相似於上文於圖1A中所繪示。
在圖7A所繪示之E場退火器的配置701中,半導體晶圓50配置在加熱板710之上。加熱板710的表面與半導體晶圓50的背面實體接觸。該表面包含一材料,其為良好的電與熱導體,例如,包含金屬或金屬基化合物的塗層,例如氮化鈦、或碳基礎塗層。
相對地,圖7B繪示配置702,其中E場退火器可配置具有具備電絕緣但導熱表面的加熱板720。導電板730(稱為接地板)包含導電和導熱材料(例如,金屬如不鏽鋼,或元素如鎢、銅、鋁、銀、鋅、鎂、鎳、鈦、錫或包含此些元素的合金),其可放置在加熱板720的表面之上,且半導體晶圓50放置在導電板730之上。可選擇在退火處理期間是熱穩定的、同時不會將汙染物引入處理腔室的導電板730材料。加熱板720的表面可以包括陶瓷,例如氮化鋁、氧化鋁、氮化矽或碳化矽。
如圖7A與7B之中所繪示,在配置701和702兩者之中,半導體晶圓50的背面可使用導電線而電性連接至共用接地(以GND表示)。在若干實施例中,該腔室壁227的導電部分亦可電性耦合至該共用接地。
在圖7A與7B之中所繪示的配置701和702之中,E場退火器可藉由半導體晶圓50的背面及相應加熱板710或720之間的熱傳導而調整半導體晶圓50的溫度。加熱板710及720係設置具有熱能來源,由加熱器740示意地繪示。在各種不同實施例中,加熱器740可包括電阻或感應加熱器或流經熱交換器的流體。在各種不同實施例中,使用來自加熱板的傳導熱傳遞之配置,例如例示配置701及702通常用於在中等溫度下相對較長的退火,例如200 °C 至 600 °C。
圖8A-8D繪示使用輻射熱傳遞以將能量由加熱源傳遞到半導體晶圓50的E場退火器配置。可用於輻射熱傳遞方法的加熱源為絕緣電阻絲加熱器、包含陶瓷塗層電阻器之加熱板、廣譜紅外線(IR)及紫外線(UV)燈加熱器、以及在可見光和UV範圍內發射單色光的雷射器。輻射加熱源可遠離半導體晶圓50而放置在處理腔室225內部或外部的各種不同位置。在若干實施例中,可使用掃描儀移動半導體晶圓50通過從加熱源發出的輻射束。
配置801、802、以及803(分別繪示於圖8A、8B、以及8C)利用輻射熱傳遞而使用複數加熱源從上方和下方加熱半導體晶圓50。配置804(繪示於圖8D)使用提供雷射束852的雷射系統850以從半導體晶圓50的頂側將其加熱。在配置804中,通過雷射束852掃描半導體晶圓50以暴露整個表面。
E場退火器配置801、802、803及804的例示實施例在處理腔室225內部的位置具有加熱源。然而,應理解,在若干其他實施例中,加熱源可位在處理腔室225外部或附接到腔室壁227。
在E場退火器配置801、802、803及804中,半導體晶圓50可放置在凸起的晶圓支撐件810上,其沿著半導體晶圓50的周邊提供支撐。凸起的晶圓支撐件810使半導體晶圓50的頂部與底部表面之主要部分暴露於從配置在半導體晶圓50上方及下方的加熱源所發出之輻射。
此外,晶圓支撐件810可用以電性接觸半導體晶圓50的背面。半導體晶圓50的背面可藉由提供接地連接至晶圓支撐件810而電性耦合至共用接地,如圖8A-8D中所繪示。藉由使用例如包含金屬或金屬塗層的晶圓支撐件810,可達成良好的電性連接。在配置801、802、803及804中,到腔室壁227的可選接地連接以及半導體晶圓50與DC功率供給件130和伏特計150之間的電性耦合可相似於參考圖7A和7B所述者。
在E場退火器配置801(圖8A)和802(圖8B)中位於半導體晶圓50上方以及下方的加熱源包含電阻加熱元件。使用電阻加熱元件的配置,例如例示配置801和802,通常具有較長的熱時間常數,且可使用中等退火溫度,例如200 °C 至 1000 °C。
在配置801中(圖8A)中使用的電阻加熱元件820包括礦物絕緣(mineral insulated,MI)纜線822及纜線支撐件824。MI纜線為包含導電絲電阻元件之半剛性電阻加熱纜線,其使用導熱礦物(例如氧化鎂)而電性絕緣。即使在高退火溫度下,礦物也可提供安全的電絕緣。
在E場退火器配置802(圖8B)中,電阻加熱元件830包含塗布有熱解氮化硼(PBN)的石墨電阻器,以實現高溫能力和延長的加熱器壽命。高純度PBN塗層可為石墨構件提供電絕緣、熱穩定性、抗熱震性和化學惰性。
圖8C繪示配置803,其中燈加熱器840用於照射半導體晶圓50的頂部與底部表面,以將其加熱至退火溫度。該輻射加熱整個半導體晶圓50且可提供足夠的能量以快速地將半導體晶圓50加熱至非常高的退火溫度(例如,800 °C 至 1200 °C);因此配置803適用於RTP。燈加熱器840可包含發射廣譜輻射的IR燈或UV燈,通常延伸至可見光範圍。IR燈可發射具有非常高功率密度的近紅外光,能夠提供快速的溫度上升(例如,每秒200 °C)。在若干實施例中,IR燈用於快速熱退火(RTA),退火時間為約1毫秒至約10秒。具有更短退火時間且需要更快升溫速度 (例如,10 3°C/s至10 6°C/s)的RTP,稱為閃光燈退火(FLA),可使用例如在UV到可見光範圍內具有平滑的發射曲線之一排閃光氙弧燈來實現。
在進一步的實施例中,燈加熱器840可包含微波功率源,例如微波燈。
雖然例示配置801、802及803,繪示於圖8A-8C中,半導體晶圓50從頂部和底部兩者都被照射,但在其他實施例中,可從頂部或底部照射半導體晶圓50。
圖8D繪示例示配置804,其中能源或熱源是雷射系統850中的雷射,且能量藉由雷射束852輻射傳輸到半導體晶圓50。雷射束852被聚焦以相交半導體晶圓50表面的小區域。因此,可使用雷射加熱技術獲得非常高的功率密度,從而導致局部溫度峰值為約10 7°C/s至約10 9°C/s,該技術稱為雷射尖峰退火(laser spike anneal,LSA)。
如上所述,對整個半導體晶圓50退火可能必須透過使用掃描儀來達成。在各種不同實施例中,掃描設備可在處理腔室225內移動雷射束852或半導體晶圓50(在晶圓支撐件810中具有移動部件)或兩者。移動可為平行於半導體晶圓50的主要頂部表面之平面中的線性掃描或旋轉掃描。在圖8D的橫剖面圖中,雷射束852垂直於半導體晶圓50的主要頂部表面入射。然而,在若干實施例中,雷射束852可由高傾斜角入射,從而與主要頂部表面相交,作為延伸橫跨半導體晶圓50之整個範圍的線。此可透過將掃描方向的數量減少一個以幫助減少掃描時間。
圖9繪示使用對流熱傳遞以加熱半導體晶圓50的例示E場退火器配置900。對流熱傳遞係透過使用加熱介質到處理腔室225以將熱從加熱源傳遞到半導體晶圓50而實現。可使用的對流熱傳導方法為直接或間接加熱的氣體和其他。
如圖9之中所繪示,處理腔室225配置為具有氣體入口管910和氣體出口管920。包含幫浦及各種不同氣體來源的氣體流動系統可用於在半導體晶圓50上方流動氣體(通常是惰性氣體(例如氮氣和氬氣))。氣體通過氣體入口管910流入處理腔室225,並通過氣體出口管920從處理腔室225中去除。在圖9所繪示的範例中,加熱線圈930纏繞在氣體入口管910周圍並配置以加熱進入氣體。加熱器線圈930可耦合至溫度控制器而透過調節供給至加熱器線圈930的功率,以將進入氣體的溫度調整至期望值。在配置900中,加熱器線圈930為熱源,且當加熱的進入氣體流過半導體晶圓50的表面時,加熱的進入氣體將熱能從加熱器線圈930傳遞到半導體晶圓50。
圖10A-10C分別繪示第一、第二、及第三配置1001、1002、及1003,各具有多晶圓處理腔室1026(相似於上文參考圖1B所描述之處理腔室226)。如圖10A-10C中的例示實施例所繪示,在處理腔室1026內部,一批半導體晶圓50處於由晶圓支撐結構所保持的垂直堆疊體中。處理腔室1026可成形為管狀,具有例如石英腔室壁1020和基座1024,該基座1024包含例如支撐半導體晶圓支撐結構的金屬基座。基座板納入電饋通以允許通過基座板將電性連接傳遞至晶圓接觸件1018及1016,同時基座板保持與施加的E場之偏壓源(例如,DC功率供給件130)電絕緣。如圖10A-10C之中所繪示,可在各種不同位置使用若干加熱源1010以將半導體晶圓50的堆疊體均勻地加熱到期望的溫度。晶圓支撐結構可包含耐火材料。該耐火材料可包含絕緣體如石英(例如晶圓支撐件1022)或導電材料或塗層,例如不鏽鋼或碳基礎塗層(例如晶圓支撐件1028)。使用導電的晶圓支撐件1028是因為在圖10B和10C之中的晶圓處理腔室內,晶圓支撐結構本身用作與半導體晶圓50的背面之電性接觸。如圖10B及10C之中所繪示,導電的晶圓支撐件1028藉由可與基座1024絕緣的電饋通連接到GND。
在各種不同實施例中,可使用諸多配置以電性耦合DC功率供給件130與接地至半導體晶圓50的堆疊體。在若干實施例中,例如第一和第二配置1001(圖10A)和1002(圖10B)沒有監控電極(例如圖1A中的監控電極212)來使用伏特計150監控半導體晶圓50處的電位。在若干其他實施例中,例如第三配置1003(圖10C),伏特計150電性耦合至監控電極1044,該監控電極1044接觸經歷E場退火的半導體晶圓50。
如圖10A-10C中的小圓圈所示意地指示,來自處理腔室1026外部的電器構件之絕緣線可使用位於基座1024上的適當絕緣連接器電性耦合至處理腔室1026內部的電性導體。
圖10A繪示在第一配置1001中的電性耦合。在第一配置1001中的DC功率供給件130使用第一傳導匯流排1016(相似於圖1B中的第一傳導匯流排108)而電性耦合至主要電極1040(相似於圖1B中的主要電極215)。共用接地(以GND表示)使用第二傳導流排1018(相似於圖1B中的第二傳導匯流排109)而電性耦合至次要電極1042(相似於圖1B中的次要電極216)。主要電極與半導體晶圓50的頂部表面之一部分接觸且次要電極與半導體晶圓50的背面之一部分接觸。
圖10B繪示第二配置1002中的電性耦合。在第二配置1002中,DC功率供給件130使用第一傳導匯流排1016耦合至主要電極1040,相似於於在第一配置1001中的相應連接。然而,代替具有單獨的第二傳導匯流排,晶圓支撐件的一者(例如,晶圓支撐件1028)可用作傳導匯流排以耦合接地至半導體晶圓50的背面。因此,在第二配置1002(圖10B)中,晶圓支撐件1028包含一導電耐火材料或塗層。如圖10B所繪示,共用接地(以GND表示)電性耦合至晶圓支撐件1028,該晶圓支撐件1028與半導體晶圓50的背面接觸。
圖10C繪示第三配置1003。在第三配置1003中,半導體晶圓50之各者的頂部表面與二個電極接觸:主要電極1040及監控電極1044(相似於圖1A中的主要電極211及監控電極212)。主要電極1040藉由第一傳導匯流排1016電性耦合至DC功率供給件130,且監控電極1044藉由第二通訊匯流排1018電性耦合至伏特計150。如圖10C所繪示,第三配置1003的共用接地藉由包含導電材料或塗層的晶圓支撐件1028電性耦合至半導體晶圓50的背面,相似於第二配置1002(圖10B)中的接地連接。
到半導體晶圓50的背面和頂面之電性連接(使用E場退火器電極210而作成,例如,主要電極211及監控電極212)提供配置E場退火器的各種不同實施例之附加優勢,如上文所描述以結合可用於製程控制的原位電性測量。例如,電性連接可為製程控制系統的測量探針之一部分,該測量探針被設置為在E場退火期間測量通過半導體晶圓50的一層之電流-電壓曲線。在一例示實施例中,其中E場退火為一FEA,其執行以將例如沉積的氧化鉿介電層轉換為穩定或亞穩的多晶鐵電氧化鉿層,勻變的電流-電壓曲線可能與在介電層中的鐵電斜方晶相之形成相關。例如,電流-電壓曲線可用於偵測膜中剩餘極化(P R)強度飽和的點,相似於自限制過程。該製程控制系統可使用如此具有前向控制或「虛擬計量(virtual metrology)」的原位診斷來實現所需的最佳膜特性。
如前所述,E場退火可能執行於獨立處理腔室、設置以執行E場退火與同時或依序地進行之其它製程(例如沉積)的處理腔室、或具有其他腔室的半導體製程系統集群配置中的E場退火腔室中。
E場退火處理腔室已被描述為用於E場退火器配置的各種不同實施例之獨立腔室。然而,半導體製程系統可能被設置為使用單一處理腔室而進行複數處理技術。例如,在若干實施例中,可添加額外的氣體管線、感測器、射頻(RF)來源、RF天線、DC偏壓源、濺射靶等以擴展E場退火腔室的配置,俾以擴展其功能性而執行額外的處理,例如化學氣相沉積、電漿增強化學氣相沉積(PECVD)、物理氣相沉積(PVD)、及電漿處理(例如,電漿預清潔)。
獨立的E場退火處理腔室或具有擴展功能性的處理腔室可包括在若干半導體處理腔室的集群配置中。圖11A-11C繪示三個集群工具1101、1102、及1103之示意圖,包含設置以執行E場退火的模塊。此外,該集群工具可能包含若干其他模塊。例如,電漿蝕刻處理腔室1150、電漿預清潔處理腔室1116、及PVD處理腔室1118,顯示為包括在集群工具1101、1102、及1103中。
一般而言,半導體晶圓(例如半導體晶圓50)在裝載隔間中排隊等待透過設備前端模塊(EFEM)1130傳送並裝載到集群工具(例如,集群工具1101、1102、及1103)中,在圖11A-11C中示意地繪示。半導體晶圓可能接著被傳送至另一模塊以由若干晶圓傳送模塊1120進行處理。
圖11A繪示集群工具1101的示意圖,包含具有擴展功能性的二個E場退火處理腔室。在一實施例中,處理腔室1110可設置以執行PVD處理及E場退火,且處理腔室1114可設置以執行電漿預清潔處理及E場退火。如上文所述,電漿蝕刻處理腔室1150、電漿預清潔處理腔室1116、及PVD處理腔室1118,亦包括在集群工具1101中。
圖11B繪示集群工具1102的示意圖,包含E場退火處理腔室1140,且集群工具1103(繪示於圖11C中)包含專門執行E場退火的二個處理腔室1140。
圖11D繪示集群工具1102的一部分,其中該E場退火處理腔室1140及該PVD處理腔室1118兩者皆可由晶圓傳送模塊1120存取。該處理腔室1140可能相似於配置802(見圖8B)中的處理腔室225。半導體晶圓可透過晶圓傳送模塊1120的晶圓傳送機器人由一模塊傳送至另一模塊,如圖11D中的雙箭頭所表示。在該集群工具的另一部分中,晶圓傳送模塊1120可能將半導體晶圓50傳送於不同對的處理腔室之間。
在此總結本發明的例示實施例。其他實施例亦可由本說明書整體以及在此提出的申請專利範圍而理解。 範例1、一種用於處理半導體晶圓的系統,其中該系統包括一處理腔室;一加熱源;一基板固持器,其設置以暴露一半導體晶圓至該加熱源;第一電極,其設置為可拆卸地耦合到該半導體晶圓的第一主要表面;及第二電極,其耦合至該基板固持器,該第一電極與該第二電極共同設置成在該半導體晶圓中施加一電場。 範例2、如範例1之系統,其中該加熱源為放置在該半導體晶圓之背面下方的一加熱板。 範例3、如範例1或2之一者的系統,其中該加熱板包括具有外表面的一基板,該外表面包括一電絕緣層,且其中該電絕緣層被一導電板覆蓋,該導電板被設置成電性耦合至該半導體晶圓之背面。 範例4、如範例1至3之一者的系統,其中該加熱板為一導電材料,該加熱板設置以電性耦合至該半導體晶圓之背面。 範例5、如範例1至4之一者的系統,其中該加熱源包括設置成輻射加熱該半導體晶圓的複數加熱源。 範例6、如範例1至5之一者的系統,其中該加熱源配置在該處理腔室外部且設置成透過輻射熱傳遞加熱該半導體晶圓。 範例7、如範例1至6之一者的系統,其中該加熱源配置在該處理腔室內部且設置成透過輻射熱傳遞加熱該半導體晶圓。 範例8、如範例1至7之一者的系統,其中該加熱源包括一電阻加熱源。 範例9、如範例1至8之一者的系統,其中該加熱源包括一礦物絕緣(MI)纜線、塗布有陶瓷的一電阻器、或塗布有熱解氮化硼(PBN)的一石墨電阻器。 範例10、如範例1至9之一者的系統,其中該加熱源包括一紅外線(IR)燈、一紫外線(UV)燈、或一閃光弧燈。 範例11、如範例1至10之一者的系統,其中該電場係設置成藉由維持跨該第一電極與該第二電極的一固定電壓而施加,或維持跨該第一電極與該第二電極的一時變電壓而施加,其中該時變電壓包括一脈衝電壓或一正弦電壓。 範例12、如範例1至11之一者的系統,其中該第一電極或該第二第電極係耦合至一浮動電位節點。 範例13、如範例1至12之一者的系統,更包括一掃描器,其中該加熱源為一雷射束之源,該雷射束被設置以加熱與該雷射束相交的該半導體晶圓之主要表面的一部分,且其中該掃描器係設置以移動與該雷射束相交的該主要表面的該部分,以將該主要表面的全部暴露於該雷射束。 範例14、如範例1至13之一者的系統,更包括一流體入口與一流體出口,設置在該處理腔室中;及一加熱線圈,其設置以加熱流入該處理腔室中的一流體。 範例15、如範例1至14之一者的系統,更包括:一集群的模塊,包括一設備前端模塊、一晶圓傳送模塊、及一處理模塊,該處理腔室為該處理模塊的部分。 範例16、一種用於處理半導體晶圓的系統,其中該系統包括一處理腔室;一加熱源;一基板固持器,其設置以暴露複數半導體晶圓至該加熱源;第一匯流排,包括用於接觸該複數半導體晶圓之各者的第一側之第一複數電極;及第二匯流排,包括用於接觸該複數半導體晶圓之各者的第二側之第二複數電極,該第一匯流排與該第二匯流排共同設置成在該複數半導體晶圓之各者中施加一電場。 範例17、如範例16之系統,其中該基板固持器係設置為在該處理腔室中垂直堆疊該複數半導體晶圓。 範例18、如範例16或17之一者的系統,其中該第一匯流排與該第二匯流排係設置以同時在該複數半導體晶圓之各者中施加一電場,且其中該基板固持器係設置以同時將該複數半導體晶圓暴露至該加熱源。 範例19、如範例16至18之一者的系統,其中該基板固持器包括一石英晶圓支撐件。 範例20、如範例16至19之一者的系統,其中該基板固持器包括一導電晶圓支撐件,且其中該導電晶圓支撐件包括該第二匯流排。 範例21、如範例16至20之一者的系統,更包含第三匯流排,包括第三複數電極,該第三複數電極設置以可拆卸地接觸該複數半導體晶圓之各者的該第一側,該第三匯流排耦合至一電壓監測器。 範例22、如範例16至21之一者的系統,更包括:一集群的模組,包括一設備前端模塊、一晶圓傳送模塊、及一處理模塊,該處理腔室為該處理模塊的部分。 範例23、一種用於處理半導體晶圓的快速熱處理(RTP)系統,其中該系統包括一RTP腔室;一基板固持器設置以支撐一基板;一電磁能量源設置以加熱被該基板固持器所支撐的該基板;第一電極設置以可拆卸地耦合至該基板的第一側,該第一電極耦合至第一電位節點;及第二電極設置以可拆卸地耦合至該基板的相反第二側,該第二電極耦合至一第二電位節點,該第一電極與該第二電極共同設置以通過該基板施加一電場。 範例24、如範例23之系統,其中該基板固持器係設置以在系統中支撐待處理的複數半導體晶圓之單一者。 範例25、如範例23或24之一者的系統,更包括:第一匯流排,包括第一複數電極並耦合至該第一電位節點,該第一複數電極包括該第一電極;及第二匯流排,包括第二複數電極並耦合至該第二電位節點,該第二複數電極包括該第二電極,其中該基板固持器更設置以支撐複數半導體晶圓,該複數半導體晶圓包括該基板,其中該電磁能量源係設置以同時加熱該複數半導體晶圓,其中該第一複數電極係設置以接觸該複數半導體晶圓之各者的第一側且該第二複數電極係設置以接觸該複數半導體晶圓之各者的第二側,該第一匯流排與該第二匯流排共同設置以在該複數半導體晶圓之各者中施加該電場。
範例26、如範例23至25之一者的系統,其中該電磁能量源為一閃光燈、一雷射、一IR燈、一UV燈、或一微波燈。
雖然本發明已藉由參考說明性實施例加以敘述,此實施方法章節不旨在被理解為限制性的意義。說明性實施例的各種不同修飾及組合,以及本發明的其他實施例,藉由參考本實施方法章節,對本技術領域中通常知識者將係顯而易見的。因此,附隨的申請專利範圍旨在涵蓋任何此類的修飾或實施例。
10:基板固持器 12:摻雜半導體區域 14:基板固持器 15:埋入式氧化物(BOX)層 20:基板 21:第一半導體區域 22:第二半導體區域 25:STI區域 30:MOS介電層 35:鐵電介電層 40:傳導頂電極層 45:傳導底電極層 50:半導體晶圓 100:裝載導軌 108:第一傳導匯流排 109:第二傳導匯流排 110:主要導線 112:監控導線 113:次要導線 114:次要導線 115:雙導線 120:功率饋通 130:DC功率供給件 140:接地導線 150:伏特計 210:第一E場退火器電極 211:主要電極 212:監控電極 214:次要電極 215:主要電極 216:次要電極 225:處理腔室 226:處理腔室 227:腔室壁 230:支撐板 235:熱處理系統 236:熱處理系統 240:緩衝晶圓 250:絕緣陶瓷片 310:絕緣導線 701:配置 702:配置 710:加熱板 720:加熱板 730:導電板 740:加熱器 801:E場退火器配置 802:E場退火器配置 803:E場退火器配置 804:E場退火器配置 810:晶圓支撐件 820:電阻加熱元件 822:礦物絕緣纜線 824:纜線支撐件 830:電阻加熱元件 840:燈加熱器 850:雷射系統 852:雷射束 900:E場退火器配置 910:氣體入口管 920:氣體出口管 930:加熱線圈 1001:第一配置 1002:第二配置 1003:第三配置 1010:加熱源 1016:晶圓接觸 1018:晶圓接觸 1020:石英腔室壁 1022:晶圓支撐件 1024:基座 1026:多晶圓處理腔室 1028:晶圓支撐件 1040:主要電極 1042:次要電極 1044:監控電極 1101:集群工具 1102:集群工具 1103:集群工具 1110:處理腔室 1114:處理腔室 1116:電漿預清潔處理腔室 1118:PVD處理腔室 1120:晶圓傳送模塊 1130:設備前端模塊 1140:E場退火處理腔室 1150:電漿蝕刻處理腔室
為了更完整地理解本發明及其優勢,現在參考以下結合附隨圖式所做的描述,其中:
圖1A係依據本發明之實施例,繪示一電場退火器的一處理腔室的橫剖面圖;
圖1B係依據本發明之替代實施例,繪示一電場退火器的一處理腔室的橫剖面圖;
圖2係依據本發明之實施例,繪示一電場退火器的裝載導軌的透視圖;
圖3係圖2之中所繪示透視圖的細節之放大透視圖;
圖4係依據本發明之實施例,繪示一電場退火器的裝載導軌之透視圖;
圖5A係圖2之中所繪示透視圖的細節之放大透視圖;
圖5B係圖2之中所繪示透視圖的細節之不同方向的放大透視圖;
圖6A-6C係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繪示被放置在一電場退火器的處理腔室之中的各種不同半導體晶圓之橫剖面圖;
圖7A-7B係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繪示電場退火器配置的橫剖面圖,包含使用來自加熱源之傳導熱傳遞的單一晶圓電場退火處理腔室;
圖8A-8D係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繪示電場退火器配置的橫剖面圖,包含使用來自加熱源之輻射熱傳遞的單一晶圓電場退火處理腔室;
圖9係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繪示電場退火器配置的橫剖面圖,包含使用來自加熱源之對流熱傳遞的單一晶圓電場退火處理腔室;
圖10A-10C係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繪示電場退火器配置的橫剖面圖,包含複數晶圓電場退火處理腔室;
圖11A-11D係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繪示集群工具的橫剖面圖,包含電場退火模塊。
20:基板
30:MOS介電層
40:傳導頂電極層
50:半導體晶圓
130:DC功率供給件
150:伏特計
211:主要電極
212:監控電極
225:處理腔室
227:腔室壁
701:配置
710:加熱板
740:加熱器

Claims (23)

  1. 一種用於處理半導體晶圓的系統,該系統包含:一處理腔室;一加熱源;一基板固持器,其設置以暴露一半導體晶圓至該加熱源;第一電極,其設置為可拆卸地附接到該半導體晶圓,該第一電極之外表面設置以在將該第一電極可拆卸地附接到該半導體晶圓時與該半導體晶圓的第一主要表面實體接觸;以及第二電極,其耦合至該基板固持器,該第一電極與該第二電極共同設置成在該半導體晶圓中施加一電場。
  2. 如請求項1之系統,更包含一控制系統,其包含設置以在施加該電場時測量通過該半導體晶圓之一層的電流-電壓曲線之測量探針,該控制系統包含一控制器以控制該電場。
  3. 如請求項1之系統,其中該加熱源為放置在該半導體晶圓之背面下方的一加熱板。
  4. 如請求項3之系統,其中,該加熱板包含具有外表面的一基板,該外表面包含一電絕緣層,並且其中,該電絕緣層被一導電板覆蓋,該導電板被設置成電性耦合至該半導體晶圓之背面。
  5. 如請求項3之系統,其中該加熱板為一導電材料,該加熱板設置以電性耦合至該半導體晶圓之背面。
  6. 如請求項1之系統,其中該加熱源包含設置成輻射加熱該半導體晶圓的複數加熱源。
  7. 如請求項1之系統,其中該加熱源配置在該處理腔室外部且設置成透過輻射熱傳遞加熱該半導體晶圓。
  8. 如請求項1之系統,其中該加熱源配置在該處理腔室內部且設置成透過輻射熱傳遞加熱該半導體晶圓。
  9. 如請求項1之系統,其中該加熱源包含一電阻加熱源。
  10. 如請求項9之系統,其中該加熱源包含一礦物絕緣(MI)纜線、塗布有陶瓷的一電阻器、或塗布有熱解氮化硼(PBN)的一石墨電阻器。
  11. 如請求項1之系統,其中該加熱源包含一紅外線(IR)燈、一紫外線(UV)燈、或一閃光弧燈。
  12. 如請求項1之系統,其中該電場係設置成藉由下列而施加維持跨該第一電極與該第二電極的一固定電壓,或維持跨該第一電極與該第二電極的一時變電壓,其中該時變電壓包括一脈衝電壓或一正弦電壓。
  13. 如請求項1之系統,其中該第一電極或該第二電極係耦合至一浮動電位節點。
  14. 如請求項1之系統,更包含:一掃描器,其中該加熱源為一雷射束之源,該雷射束被設置以加熱與該雷射束相交的該半導體晶圓之主要表面的一部分,且 其中該掃描器係設置以移動與該雷射束相交的該主要表面的該部分,以將該主要表面的全部暴露於該雷射束。
  15. 如請求項1之系統,更包含:一流體入口及一流體出口,設置在該處理腔室中;及一加熱線圈,其設置以加熱流入該處理腔室中的一流體。
  16. 如請求項1之系統,更包含:一集群的模塊,包含一設備前端模塊、一晶圓傳送模塊、及一處理模塊,該處理腔室為該處理模塊的部分。
  17. 一種用於將一半導體晶圓退火的系統,該系統包含:一處理腔室;一加熱源;一基板固持器,其設置以藉由暴露於該加熱源而將該半導體晶圓退火;第一電極,其設置為可拆卸地附接到該半導體晶圓的第一主要表面;以及第二電極,其耦合至該基板固持器,該第一電極與該第二電極共同設置成在該退火期間於該半導體晶圓中施加一電場。
  18. 如請求項17之系統,更包含一控制系統,其包含設置以在施加該電場時測量通過該半導體晶圓之一層的電流-電壓曲線之測量探針,該控制系統包含一控制器以控制該電場。
  19. 如請求項17之系統,其中該加熱源為放置在該半導體晶圓之背面下方的一加熱板。
  20. 一種用於處理半導體晶圓的系統,該系統包含:一處理腔室; 一加熱源;一基板固持器,其設置以將該半導體晶圓暴露於該加熱源;第一電極,其設置為可拆卸地附接到該半導體晶圓,該第一電極之外表面設置以在將該第一電極可拆卸地附接到該半導體晶圓時與該半導體晶圓的第一主要表面實體接觸;以及一功率供給件,其耦合至該第一電極;第二電極,其耦合至該基板固持器,該第一電極與該第二電極共同設置成在該半導體晶圓中施加一電場;第三電極,其設置為可拆卸地附接到該第一半導體晶圓,該第三電極之外表面設置以在將該第三電極可拆卸地附接到該半導體晶圓時與該半導體晶圓的該第一主要表面實體接觸;以及一伏特計,其耦合至該第三電極,該伏特計被設置以監控該半導體晶圓之該第一主要表面上的一電位。
  21. 如請求項20之系統,其中該加熱源為放置在該半導體晶圓之背面下方的一加熱板。
  22. 如請求項20之系統,其中該加熱源包含設置成輻射加熱該半導體晶圓的複數加熱源。
  23. 如請求項20之系統,其中該加熱源包含一電阻加熱源。
TW111106188A 2021-02-25 2022-02-21 具有原位電偏壓的半導體處理系統 TWI82191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7/185,231 US11894240B2 (en) 2020-04-06 2021-02-25 Semiconductor processing systems with in-situ electrical bias
US17/185,231 2021-02-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42968A TW202242968A (zh) 2022-11-01
TWI821915B true TWI821915B (zh) 2023-11-11

Family

ID=831513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06188A TWI821915B (zh) 2021-02-25 2022-02-21 具有原位電偏壓的半導體處理系統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22130335A (zh)
KR (1) KR20220121750A (zh)
TW (1) TWI821915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441129B (en) * 1998-08-31 2001-06-16 Symetrix Corp Recovery of electronic properties in process-damaged ferroelectrics by voltage-cycling
TW201643562A (zh) * 2015-06-08 2016-12-16 應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浸沒場引導的曝光和曝光後烘烤製程
TW201835967A (zh) * 2017-03-15 2018-10-01 李仁喆 用於半導體腔室的泵系統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441129B (en) * 1998-08-31 2001-06-16 Symetrix Corp Recovery of electronic properties in process-damaged ferroelectrics by voltage-cycling
TW201643562A (zh) * 2015-06-08 2016-12-16 應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浸沒場引導的曝光和曝光後烘烤製程
TW201835967A (zh) * 2017-03-15 2018-10-01 李仁喆 用於半導體腔室的泵系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42968A (zh) 2022-11-01
KR20220121750A (ko) 2022-09-01
JP2022130335A (ja) 2022-09-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658746B1 (ko) 플라즈마 및/또는 열 처리를 사용하여 산화하프늄 기반 강유전체 재료의 성능을 개선하기 위한 방법들
US10833150B2 (en) Fast recrystallization of hafnium or zirconium based oxides in insulator-metal structures
US6809017B2 (en) Interfacial layer for gate electrode and high-k dielectric layer and methods of fabrication
KR20180127180A (ko) 반도체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US8541297B2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WO2004095531A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of a substrate
US11158650B2 (en) Memory cell fabrication for 3D nand applications
US11264460B2 (en) Vertical transistor fabrication for memory applications
US12108604B2 (en) Vertical transistor fabrication for memory applications
US9653311B1 (en) 3D NAND staircase CD fabrication utilizing ruthenium material
JP2007262473A (ja) マグネトロンスパッタ成膜装置、及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US20210193793A1 (en) Back-end-of-line compatible metal-insulator-metal on-chip decoupling capacitor
TWI458013B (zh) 矽氮化物之選擇性蝕刻製程
CN111095522A (zh) 用于无损衬底处理的静电吸盘
US11894240B2 (en) Semiconductor processing systems with in-situ electrical bias
US11837652B2 (en) Semiconductor processing system with in-situ electrical bias and methods thereof
TWI821915B (zh) 具有原位電偏壓的半導體處理系統
US20210367046A1 (e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platform with in-situ electrical bias and methods thereof
US6783591B1 (en) Laser thermal annealing method for high dielectric constant gate oxide films
TW202314865A (zh) 具有原位電偏壓的半導體製造平台及其方法
WO2000045429A1 (fr)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un dispositif de circuit integre a semi-conducteur
WO2021206684A1 (en) Semiconductor processing system with in-situ electrical bias and methods thereof
US11362275B2 (en) Annealing processes for memory devices
US20230397514A1 (en) Tunable resistive random access memory cell
KR20230054721A (ko) 게르마늄에 대한 확산 배리어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