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19888B - 變焦鏡頭 - Google Patents

變焦鏡頭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19888B
TWI819888B TW111142721A TW111142721A TWI819888B TW I819888 B TWI819888 B TW I819888B TW 111142721 A TW111142721 A TW 111142721A TW 111142721 A TW111142721 A TW 111142721A TW I819888 B TWI819888 B TW I81988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oint
lens group
zoom lens
photointerrupter
axi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427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09583A (zh
Inventor
洪偉智
王欣仁
林信忠
Original Assignee
光芒光學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光芒光學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光芒光學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11427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819888B/zh
Publication of TW2023095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095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198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19888B/zh

Links

Landscapes

  • Lenses (AREA)
  • Non-Silver Salt 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And Non-Silver Salt Photography (AREA)
  • Glass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一種變焦鏡頭包含一變焦鏡組、一對焦鏡組、一第一驅動機件、一第二驅動機件和一第一光遮斷器。其中變焦鏡頭在完成對焦後,變焦鏡組位置與相對應的對焦鏡組位置可在一直角坐標平面,形成一對應曲線。其中第一光遮斷器設有一置放位置,對應於變焦鏡組的一位置,變焦鏡組的該位置為對應曲線的一點在橫軸的一投影點,對應曲線的該點滿足下列條件之一: (1)0.1≦S≦5.7,(2)-5.7≦S≦-0.1,S為對應曲線的該點斜率。

Description

變焦鏡頭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變焦鏡頭,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具有光遮斷器的變焦鏡頭。
近年來,安控攝像機已普遍應用於安全監控。不論是在家庭、企業、政府機關,甚至是一般公眾場所中,對於人身安全和財產保護,安控攝像機成為不可或缺的監視工具。一般來說,安控攝像機可監視一監測環境的動態,以隨時掌握特殊事件的發生。因此,當發生特殊事件時,使用者可藉由安控攝像機察覺事件的發生,或是安控攝像機可自動通知使用者,以令使用者能立刻處理特殊事件。
於現有技術中,安控攝像機包括的鏡頭模組可分為定焦鏡頭或變焦鏡頭等各種形式。其中因為定焦鏡頭的結構相較為簡單,具有體積小、重量輕、影像畫質較佳、價格相對便宜的優點,而被一般消費者廣泛使用,但其卻具有無法隨意改變焦距的缺點,造成使用者使用具有定焦鏡頭的安控攝像機時會受到一定的限制。此外,即便是使用具有變焦鏡頭的安控攝像機讓使用者可以依據自身需求來調整焦距,隨著高像素的安控攝像機被開發出來,常會發生因為變焦鏡頭的變焦精度未相對應提升而使高像素的安控攝像機的影像品質無法發揮其最大效用,進一步讓安控攝像機的取像畫面因為變焦鏡頭的變焦精度不足而影響取像品質。因此,如何提供一種達成高變焦精度的方式則是製造廠商需要解決的課題。
本發明的其他目的和優點可以從本發明實施例所揭露的技術特徵中得到進一步的了解。
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提出一種變焦鏡頭,包含一變焦鏡組、一對焦鏡組、一第一驅動機件、一第二驅動機件和一第一光遮斷器。變焦鏡組和對焦鏡組設有同一光軸。第一驅動機件可驅動變焦鏡組沿光軸移動,第二驅動機件可驅動對焦鏡組沿光軸移動。其中變焦鏡頭在完成對焦後,變焦鏡組位置與相對應的對焦鏡組位置可在一直角坐標平面,形成一對應曲線,直角坐標平面以變焦鏡組在廣角端位置為原點,變焦鏡組由廣角端向望遠端沿光軸移動的方向為直角坐標平面的橫軸正向,變焦鏡組位置和變焦鏡組廣角端位置的相對距離為橫軸座標,以一對焦基準線位置為直角坐標平面的縱軸0點,對焦鏡組由對焦基準線位置向對焦鏡組廣角端沿光軸移動的方向為直角坐標平面的縱軸正向,對焦鏡組位置和對焦基準線位置的相對距離為縱軸座標,其中第一光遮斷器設有一置放位置,對應於變焦鏡組的一位置,變焦鏡組的該位置為對應曲線的一點在橫軸的一投影點,對應曲線的該點滿足下列條件之一: (1)0.1≦S≦5.7,(2)-5.7≦S≦-0.1,S為對應曲線的該點斜率。
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提出一種變焦鏡頭,包含一變焦鏡組、一對焦鏡組、一第一驅動機件、一第二驅動機件和一第一光遮斷器。變焦鏡組和對焦鏡組設有同一光軸。第一驅動機件可驅動變焦鏡組沿光軸移動,第二驅動機件可驅動對焦鏡組沿光軸移動。其中變焦鏡頭在完成對焦後,變焦鏡組位置與相對應的對焦鏡組位置可在一直角坐標平面,形成一對應曲線,直角坐標平面以變焦鏡組在廣角端位置為原點,變焦鏡組由廣角端向望遠端沿光軸移動的方向為直角坐標平面的橫軸正向,變焦鏡組位置和變焦鏡組廣角端位置的相對距離為橫軸座標,以一對焦基準線位置為直角坐標平面的縱軸0點,對焦鏡組由對焦基準線位置向對焦鏡組廣角端沿光軸移動的方向為直角坐標平面的縱軸正向,對焦鏡組位置和對焦基準線位置的相對距離為縱軸座標,其中對應曲線具有斜率為0的一反曲點,反曲點在橫軸的投影點為C,變焦鏡組在望遠端位置對應橫軸的一點為A10,將橫軸上C點到A10點的距離均分為10等分,且9個等分點分別設為A1、A2…、A8、A9,A1最靠近C點,將橫軸上C點到原點的距離均分為10等分,且9個等分點分別設為B1、B2…、B8、B9,B9最靠近C點,其中第一光遮斷器設有一置放位置,對應於變焦鏡組的一位置,變焦鏡組的該位置滿足下列條件之一: (1)介於A1點和A9點之間,(2)介於B1點和B9點之間。
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提出一種變焦鏡頭,包含一變焦鏡組、一對焦鏡組、一第一步進馬達、一第二步進馬達和一第一光遮斷器。變焦鏡組和對焦鏡組設有同一光軸。第一步進馬達可驅動變焦鏡組沿光軸移動,第二步進馬達可驅動對焦鏡組沿光軸移動。其中變焦鏡頭在完成對焦後,變焦鏡組位置與相對應的對焦鏡組位置可在一直角坐標平面,形成一對應曲線,直角坐標平面以變焦鏡組在廣角端位置為原點,變焦鏡組由廣角端向望遠端沿光軸移動的方向為直角坐標平面的橫軸正向,變焦鏡組位置和變焦鏡組廣角端位置的相對距離為橫軸座標,以一對焦基準線位置為直角坐標平面的縱軸0點,對焦鏡組由對焦基準線位置向對焦鏡組廣角端沿光軸移動的方向為直角坐標平面的縱軸正向,對焦鏡組位置和對焦基準線位置的相對距離為縱軸座標,其中對應曲線具有斜率為0的一反曲點,反曲點在橫軸的投影點為C,第一步進馬達在反曲點位置向望遠端方向驅動變焦鏡組以全步進方式移動一步,其在對應曲線上對應橫軸的投影點為H1,第二步進馬達在望遠端位置向反曲點方向驅動對焦鏡組以全步進方式移動一步,其在對應曲線對應橫軸的投影點為I1,第一步進馬達在反曲點位置向廣角端方向驅動變焦鏡組以全步進方式移動一步,其在對應曲線對應橫軸的投影點為J1,第二步進馬達在廣角端位置向反曲點方向驅動對焦鏡組以全步進方式移動一步,其在對應曲線對應橫軸的投影點為L1,其中第一光遮斷器設有一置放位置,對應於變焦鏡組的一位置,變焦鏡組的該位置滿足下列條件之一: (1)介於H1點和I1點之間,(2)介於J1點和L1點之間。
藉由本發明實施例的設計,透過變焦鏡組和對焦鏡組的光遮斷器置放位置的限制可使變焦鏡頭具有高變焦精度。因此,可提供一種具有良好變焦精度且能提供較佳成像品質的變焦鏡頭設計。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有關本發明之前述及其他技術內容、特點與功效,在以下配合參考圖式之多個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中,將可清楚的呈現。以下實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語,例如「上」、「下」、「前」、「後」、「左」、「右」等,僅是參考附加圖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語是用來說明,而非用來限制本發明。另外,下列實施例中所使用的用語「第一」、「第二」是為了辨識相同或相似的元件而使用,並非用以限定該元件。另外,以下實施例只針對投影裝置及顯示系統做進一步的說明,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依照實際需求而將此連接系統應用於任何所需要的狀況。
本發明一實施例提出一種使用變焦鏡頭攝像裝置,圖1顯示本發明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攝像裝置10的概要結構圖。作為攝像裝置10,例如安控攝像機、數位相機、智慧手機、無人機等。攝像裝置10包含變焦鏡頭1、配置在變焦鏡頭1像側的濾光片7、接收變焦鏡頭1產生影像的影像感測器8、將來自影像感測器8的輸出信號進行運算處理的微處理器4、用於變焦鏡頭1的變焦(zoom)的變焦鏡組控制模組5、以及用於進行變焦鏡頭1的對焦(focus)的對焦鏡組控制模組6。在圖1中顯示出變焦鏡頭1由第一透鏡鏡組G1~第五透鏡鏡組G5所構成,但本發明的變焦鏡頭並不局限於此,也可以是由兩鏡組、三鏡組或其他鏡組數所構成,只要同時具有變焦鏡組及對焦鏡組即可。變焦鏡組包含的鏡片數目,可以是單片或多片,對焦鏡組包含的鏡片數目,可以是單片或多片,本發明對此並不做限制。影像感測器8,例如是CCD(Charge Coupled Device)、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等。需要說明的是,圖1僅示出一個影像感測器8,但本發明的攝像裝置並不局限於此,也可以是具有三個影像感測器的所謂3板方式的攝像裝置。
圖2顯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涉及的變焦鏡頭1的剖面概要結構圖。變焦鏡頭1包括第一透鏡鏡組G1、第二透鏡鏡組G2、第三透鏡鏡組G3、第四透鏡鏡組G4和第五透鏡鏡組G5。第二透鏡鏡組G2(變焦鏡組)沿著光軸20方向運動以用於變焦,並以變焦鏡組G2的廣角端(wide)的位置做為變焦基準線42。第四透鏡鏡組G4(對焦鏡組)沿著光軸20方向運動以用於對焦,並以一機件(圖中未顯示)做為對焦基準線44,箭頭X和-X的方向與光軸20方向一致。箭頭X的方向為變焦鏡組G2從廣角端到望遠端(tele)移動的方向,箭頭-X的方向為變焦鏡組G2從望遠端到廣角端移動的方向。第一透鏡鏡組G1、第三透鏡鏡組G3和第五透鏡鏡組G5固定於框架(圖中未顯示)。
驅動機件22沿著光軸20方向驅動變焦鏡組G2運動以用於變焦,驅動機件24沿著光軸20方向驅動對焦鏡組G4運動以用於對焦。作為驅動機件22、24,例如步進馬達、音圈馬達、壓電元件等。本實施例中,驅動機件22、24為步進馬達,要注意的是,步進馬達可分成全步進、半步進和微步進等方式,其中全步進是將轉子的齒槽對準定子的齒槽,因此全步進步進馬達每次運動的距離都是一步的複數倍,半步進是將轉子的齒槽移動到定子兩個齒槽中間,因此半步進步進馬達每次運動的距離都是1/2步的複數倍,而微步進是運用電流和磁力技術,以電子分割來達到更細微的定位分割(解析度)。本實施例中,雖然使用全步進步進馬達,但並不局限於此,也可以使用半步進或微步進步進馬達。
透過光遮斷器32偵測由設置在變焦鏡組G2的遮光部222沿著光軸20方向的運動而導致的遮光狀態和光傳播狀態之間的切換,以確認變焦鏡組G2的位置。同理,透過光遮斷器34偵測由設置在對焦鏡組G4的遮光部242沿著光軸20方向的運動而導致的遮光狀態和光傳播狀態之間的切換,以確認對焦鏡組G4的位置。
圖3顯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涉及的變焦鏡頭1在完成對焦後,以變焦鏡組位置和相對應的對焦鏡組位置在直角坐標平面50所描繪出的對應曲線60概要圖。直角坐標平面50是以變焦鏡組G2在廣角端(wide)的位置當作原點O,以變焦鏡組G2從廣角端到望遠端(tele)移動的方向為橫軸(X軸)的正向方向(+X),以變焦鏡組G2的位置和廣角端位置的相對距離為橫軸座標。以圖2中的對焦基準線44位置當作縱軸(Y軸)0點,以對焦鏡組G4從基準線到廣角端移動的方向為縱軸的正向方向(+Y),以對焦鏡組G4的位置和基準線位置的相對距離為縱軸座標。表一為完成對焦後,以變焦鏡組位置和相對應的對焦鏡組位置做為直角坐標平面50的數個座標點K1~K7的值。圖3亦標出K1~K7在對應曲線60的大概位置。 表一
  橫軸(mm) 縱軸(mm) 備註
K1 0 8.68 變焦鏡組廣角端 對焦鏡組廣角端
K2 7.08 7.74  
K3 16.23 5.77  
K4 28.22 1.87 反曲點
K5 30.51 2.75  
K6 32.65 6.09  
K7 33.25 7.60 變焦鏡組望遠端 對焦鏡組望遠端
為使變焦鏡頭具有高變焦精度,本發明一實施例藉由限制變焦鏡組和變焦鏡組的光遮斷器置放位置來達成。請同時参考圖2、圖3和圖4,對應曲線60具有斜率為0的一反曲點K4,反曲點K4在橫軸的投影點為C,變焦鏡組G2在望遠端位置K7對應橫軸的一點為A10,將橫軸上C點到A10點的距離均分為10等分,且9個等分點分別設為A1、A2…、A8、A9,A1最靠近C點,將橫軸上C點到原點的距離均分為10等分,且9個等分點分別設為B1、B2…、B8、B9,B9最靠近C點,其中變焦鏡組G2的光遮斷器32的置放位置,對應於變焦鏡組位置,介於A1點和A9點之間,或介於B1點和B9點之間。較佳者可介於A2點和A8點之間,或介於B2點和B8點之間。更佳者可介於A3點和A7點之間,或介於B3點和B7點之間。要注意的是,所謂變焦鏡組G2的光遮斷器32的置放位置,對應於變焦鏡組位置,是指光遮斷器32和變焦鏡組G2在箭頭X的方向上的位置相同。
同樣的,請同時参考圖2、圖3和圖4,對應曲線60具有斜率為0的一反曲點K4,反曲點K4在縱軸的投影點為D,對焦鏡組G4在望遠端位置K7對應縱軸的一點為E10,將縱軸上D點到E10點的距離均分為10等分,且9個等分點分別設為E1、E2…、E8、E9,E1最靠近D點,對焦鏡組G4在廣角端位置K1對應縱軸的一點為F10,將縱軸上D點到F10點的距離均分為10等分,且9個等分點分別設為F1、F2…、F8、F9,F1最靠近D點,其中對焦鏡組G4的光遮斷器34的置放位置,對應於對焦鏡組位置,介於E1點和E9點之間,或介於F1點和F9點之間。較佳者可介於E2點和E8點之間,或介於F2點和F8點之間。更佳者可介於E3點和E7點之間,或介於F3點和F7點之間。要注意的是,所謂對焦鏡組G4的光遮斷器34的置放位置,對應於對焦鏡組位置,是指光遮斷器34和對焦鏡組G4在箭頭X的方向上的位置相同。
請同時参考圖2、圖3和圖5,對應曲線60具有斜率為0的一反曲點K4,反曲點K4在橫軸的投影點為C,驅動機件(第一步進馬達)22在反曲點K4位置向望遠端K7方向驅動變焦鏡組G2以全步進(full step)方式移動一步,其在對應曲線60對應橫軸的投影點為H1,驅動機件(第二步進馬達)24在望遠端K7位置向該反曲點K4方向驅動對焦鏡組G4以全步進方式移動一步,其在對應曲線60對應橫軸的投影點為I1,驅動機件(第一步進馬達)22在反曲點K4位置向廣角端K1方向驅動變焦鏡組G2以全步進方式移動一步,其在對應曲線60對應橫軸的投影點為J1,驅動機件(第二步進馬達)24在廣角端K1位置向反曲點K4方向驅動對焦鏡組G4以全步進方式移動一步,其在對應曲線60對應橫軸的投影點為L1,其中變焦鏡組G2的光遮斷器32的置放位置,對應於變焦鏡組位置,介於H1點和I1點之間,或介於J1點和L1點之間。要注意的是,所謂變焦鏡組G2的光遮斷器32的置放位置,對應於變焦鏡組位置,是指光遮斷器32和變焦鏡組G2在箭頭X的方向上的位置相同。
同樣的,請同時参考圖2、圖3和圖5,對應曲線60具有斜率為0的一反曲點K4,反曲點K4在縱軸的投影點為D,驅動機件(第一步進馬達)22在反曲點K4位置向望遠端K7方向驅動變焦鏡組G2以全步進(full step)方式移動一步,其在對應曲線60對應縱軸的投影點為H2,驅動機件(第二步進馬達)24在望遠端K7位置向該反曲點K4方向驅動對焦鏡組G4以全步進方式移動一步,其在對應曲線60對應縱軸的投影點為I2,驅動機件(第一步進馬達)22在反曲點K4位置向廣角端K1方向驅動變焦鏡組G2以全步進方式移動一步,其在對應曲線60對應縱軸的投影點為J2,驅動機件(第二步進馬達)24在廣角端K1位置向反曲點K4方向驅動對焦鏡組G4以全步進方式移動一步,其在對應曲線60對應縱軸的投影點為L2,其中對焦鏡組G4的光遮斷器34的置放位置,對應於對焦鏡組位置,介於H2點和I2點之間,或介於J2點和L2點之間。要注意的是,所謂對焦鏡組G4的光遮斷器34的置放位置,對應於對焦鏡組位置,是指光遮斷器34和對焦鏡組G4在箭頭X的方向上的位置相同。
另外,前述變焦鏡組G2的光遮斷器32和對焦鏡組G4的光遮斷器34的置放位置,均是以驅動機件(步進馬達)以全步進方式移動一步來限制,本發明並不局限於此,較佳者可使用驅動機件(步進馬達)以全步進方式移動二步來決定H1、H2、I1、I2、J1、J2、L1和L2點的位置。更佳者可使用驅動機件(步進馬達)以全步進方式移動三步來決定H1、H2、I1、I2、J1、J2、L1和L2點的位置。
也可以使用對應曲線60的斜率S來限制變焦鏡組G2的光遮斷器32和對焦鏡組G4的光遮斷器34的置放位置。請同時参考圖2和圖3,光遮斷器32的置放位置,對應於變焦鏡組G2的一位置,變焦鏡組G2的該位置為對應曲線60的一點在橫軸的投影點,對應曲線60的該點滿足0.1≦S≦5.7或-5.7≦S≦-0.1,S為對應曲線60的該點斜率。較佳者對應曲線60的該點滿足0.1≦S≦4.7或-4.7≦S≦-0.1。更佳者對應曲線60的該點滿足0.1≦S≦2.7或-0.56≦S≦-0.1。要注意的是,所謂變焦鏡組G2的光遮斷器32的置放位置,對應於變焦鏡組位置,是指光遮斷器32和變焦鏡組G2在箭頭X的方向上的位置相同。同樣的,請同時参考圖2和圖3,光遮斷器34的置放位置,對應於對焦鏡組G4的一位置,對焦鏡組G4的該位置為對應曲線60的一點在縱軸的投影點,對應曲線60的該點滿足0.1≦S≦5.7或-5.7≦S≦-0.1,S為對應曲線60的該點斜率。較佳者對應曲線60的該點滿足0.1≦S≦4.7或-4.7≦S≦-0.1。更佳者對應曲線60的該點滿足0.1≦S≦2.7或-0.56≦S≦-0.1。要注意的是,所謂對焦鏡組G4的光遮斷器34的置放位置,對應於對焦鏡組位置,是指光遮斷器34和對焦鏡組G4在箭頭X的方向上的位置相同。
依上述實施例之設計,透過變焦鏡組和對焦鏡組的光遮斷器置放位置的限制可使變焦鏡頭具有高變焦精度。因此,可提供一種具有良好變焦精度且能提供較佳成像品質的變焦鏡頭設計。
需注意表一列出的參數僅為例示之用而非限制本發明。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另外,本發明的任一實施例或申請專利範圍不須達成本發明所揭露之全部目的或優點或特點。此外,摘要部分和標題僅是用來輔助專利文件搜尋之用,並非用來限制本發明之權利範圍。
1:變焦鏡頭 4:微處理器 5:變焦鏡組控制模組 6:對焦鏡組控制模組 7:濾光片 8:影像感測器 10:攝像裝置 20:光軸 22、24:驅動機件(步進馬達) 222、242:遮光部 32、34:光遮斷器 42:變焦基準線 44:對焦基準線 50:直角坐標平面 60:對應曲線 A1-A9、B1-B9:等分點 E1-E9、F1-F9:等分點 A10:變焦鏡組望遠端對應橫軸的點 E10:對焦鏡組望遠端對應縱軸的點 F10:對焦鏡組廣角端對應縱軸的點 C、D:投影點 G1、G3、G5:透鏡鏡組 G2:變焦鏡組(透鏡鏡組) G4:對焦鏡組(透鏡鏡組) K1-K7:座標點 H1、H2、I1、I2、J1、J2、L1、L2:投影點 X、-X:箭頭
圖1顯示本發明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攝像裝置概要結構圖。
圖2顯示本發明一實施例變焦鏡頭的剖面概要結構圖。
圖3顯示本發明一實施例所涉及的變焦鏡頭於完成對焦後,以變焦鏡組位置和相對應的對焦鏡組位置在直角坐標平面所描繪出的對應曲線概要圖。
圖4顯示本發明一實施例所涉及的變焦鏡頭,其變焦鏡組和對焦鏡組的光遮斷器置放位置的限制概要圖。
圖5顯示本發明一實施例所涉及的變焦鏡頭,其變焦鏡組和對焦鏡組的光遮斷器置放位置的限制概要圖。
1:變焦鏡頭
20:光軸
22、24:驅動機件(步進馬達)
222、242:遮光部
32、34:光遮斷器
42:變焦基準線
44:對焦基準線
G1、G3、G5:透鏡鏡組
G2:變焦鏡組(透鏡鏡組)
G4:對焦鏡組(透鏡鏡組)

Claims (8)

  1. 一種變焦鏡頭,包含: 一變焦鏡組和一對焦鏡組,該變焦鏡組和該對焦鏡組設有同一光軸; 一第一驅動機件和一第二驅動機件,該第一驅動機件可驅動該變焦鏡組沿該光軸移動,該第二驅動機件可驅動該對焦鏡組沿該光軸移動; 一第一光遮斷器,其中該變焦鏡頭在完成對焦後,該變焦鏡組位置與相對應的該對焦鏡組位置可在一直角坐標平面,形成一對應曲線,該直角坐標平面以該變焦鏡組在廣角端位置設為一原點,該變焦鏡組由廣角端向望遠端沿該光軸移動的方向為該直角坐標平面的一橫軸正向,該變焦鏡組位置和該變焦鏡組廣角端位置的相對距離為該橫軸座標,以一對焦基準線位置設為該直角坐標平面的一縱軸0點,該對焦鏡組由該對焦基準線位置向該對焦鏡組廣角端沿該光軸移動的方向為該直角坐標平面的該縱軸正向,該對焦鏡組位置和該對焦基準線位置的相對距離為該縱軸座標,其中該第一光遮斷器設有一置放位置,對應於該對焦鏡組的一位置,該對焦鏡組的該位置為該對應曲線的一點在該縱軸的一投影點,該對應曲線的該點滿足下列條件之一: (1)0.1≦S≦2.7,(2)-0.56≦S≦-0.1,S為該對應曲線的該點斜率。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變焦鏡頭,其中該變焦鏡頭還包含一第二光遮斷器,其中該第二光遮斷器設有一置放位置,對應於該變焦鏡組的一位置,該變焦鏡組的該位置為該對應曲線的該點在該橫軸的一投影點。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變焦鏡頭,其中該對應曲線具有斜率為0的一反曲點,該反曲點在該縱軸的一投影點為D,該對焦鏡組在望遠端位置對應該縱軸的一點為E10,將縱軸上該D點到該E10點的距離均分為10等分,且9個等分點分別設為E1、E2…、E8、E9,E1最靠近該D點,該對焦鏡組在廣角端位置對應該縱軸的一點為F10,將縱軸上該D點到該F10點的距離均分為10等分,且9個等分點分別設為F1、F2…、F8、F9,F1最靠近該D點,其中該對焦鏡組的該位置滿足下列條件之一:(1)介於E1點和E9點之間,(2)介於F1點和F9點之間。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變焦鏡頭,其中該變焦鏡頭還包含一第二光遮斷器,其中當該對焦鏡組的該位置介於E1點和E9點之間,該反曲點在該橫軸的一投影點為C,該變焦鏡組在望遠端位置對應該橫軸的一點為A10,將橫軸上該C點到該A10點的距離均分為10等分,且9個等分點分別設為A1、A2…、A8、A9,A1最靠近該C點,該第二光遮斷器設有一置放位置,對應於該變焦鏡組的一位置,且該變焦鏡組的該位置介於A1點和A9點之間。
  5. 如請求項3所述之變焦鏡頭,其中該變焦鏡頭還包含一第二光遮斷器,其中當該對焦鏡組的該位置介於F1點和F9點之間,該反曲點在該橫軸的一投影點為C,將橫軸上該C點到該原點的距離均分為10等分,且9個等分點分別設為B1、B2…、B8、B9,B9最靠近該C點,其中該第二光遮斷器設有一置放位置,對應於該變焦鏡組的一位置,且該變焦鏡組的該位置介於B1點和B9點之間。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變焦鏡頭,其中該第一驅動機件為一第一步進馬達且該第二驅動機件為一第二步進馬達,該第一步進馬達可驅動該變焦鏡組沿該光軸移動,該第二步進馬達可驅動該對焦鏡組沿該光軸移動,該對應曲線具有斜率為0的一反曲點,該反曲點在該縱軸的一投影點為D,該第一步進馬達在該反曲點位置向望遠端方向驅動該變焦鏡組以全步進(full step)方式移動一步,其在該對應曲線上對應該縱軸的一投影點為H2,該第二步進馬達在望遠端位置向該反曲點方向驅動該對焦鏡組以全步進方式移動一步,其在該對應曲線對應該縱軸的一投影點為I2,該第一步進馬達在該反曲點位置向廣角端方向驅動該變焦鏡組以全步進方式移動一步,其在該對應曲線上對應該縱軸的一投影點為J2,該第二步進馬達在廣角端位置向該反曲點方向驅動該對焦鏡組以全步進方式移動一步,其在該對應曲線對應該縱軸的一投影點為L2,其中該對焦鏡組的該位置滿足下列條件之一:(1)介於H2點和I2點之間,(2)介於J2點和L2點之間。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變焦鏡頭,其中該變焦鏡頭還包含一第二光遮斷器,其中當該對焦鏡組的該位置介於H2點和I2點之間,該反曲點在該橫軸的一投影點為C,該第一步進馬達在該反曲點位置向望遠端方向驅動該變焦鏡組以全步進方式移動一步,其在該對應曲線上對應該橫軸的一投影點為H1,該第二步進馬達在望遠端位置向該反曲點方向驅動該對焦鏡組以全步進方式移動一步,其在該對應曲線對應該橫軸的一投影點為I1,其中該第二光遮斷器設有一置放位置,對應於該變焦鏡組的一位置,且該變焦鏡組的該位置介於H1點和I1點之間。
  8. 如請求項6所述之變焦鏡頭,其中該變焦鏡頭還包含一第二光遮斷器,其中當該對焦鏡組的該位置介於J2點和L2點之間,該反曲點在該橫軸的一投影點為C,該第一步進馬達在該反曲點位置向廣角端方向驅動該變焦鏡組以全步進方式移動一步,其在該對應曲線對應該橫軸的一投影點為J1,該第二步進馬達在廣角端位置向該反曲點方向驅動該對焦鏡組以全步進方式移動一步,其在該對應曲線對應該橫軸的一投影點為L1,其中該第二光遮斷器設有一置放位置,對應於該變焦鏡組的一位置,且該變焦鏡組的該位置介於J1點和L1點之間。
TW111142721A 2017-04-14 2017-04-14 變焦鏡頭 TWI8198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42721A TWI819888B (zh) 2017-04-14 2017-04-14 變焦鏡頭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42721A TWI819888B (zh) 2017-04-14 2017-04-14 變焦鏡頭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09583A TW202309583A (zh) 2023-03-01
TWI819888B true TWI819888B (zh) 2023-10-21

Family

ID=866907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42721A TWI819888B (zh) 2017-04-14 2017-04-14 變焦鏡頭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819888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61146A (en) * 1987-01-24 1989-08-29 Ricoh Company, Ltd. Variable focal lens device
EP0791844A2 (en) * 1990-05-28 1997-08-2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Optical system controlling apparatus
WO1997044695A1 (fr) * 1996-05-17 1997-11-27 Sanyo Electric Co., Ltd. Dispositif de focalisation automatique d'un systeme de prise de vues et procede de correction de la courbe de suivi du zoom
US20020154241A1 (en) * 1995-09-20 2002-10-24 Hiroto Ohkawara Video camera system with interchangeable lens assembly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61146A (en) * 1987-01-24 1989-08-29 Ricoh Company, Ltd. Variable focal lens device
EP0791844A2 (en) * 1990-05-28 1997-08-2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Optical system controlling apparatus
US20020154241A1 (en) * 1995-09-20 2002-10-24 Hiroto Ohkawara Video camera system with interchangeable lens assembly
WO1997044695A1 (fr) * 1996-05-17 1997-11-27 Sanyo Electric Co., Ltd. Dispositif de focalisation automatique d'un systeme de prise de vues et procede de correction de la courbe de suivi du zoo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09583A (zh) 2023-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03668B2 (en) Zoom dual-aperture camera with folded lens
CN105408806B (zh) 纤薄双孔径变焦数字摄影机
US9253382B2 (en) Zoom lens and image pickup apparatus
US9223119B2 (en) Zoom lens and image pickup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US20130033621A1 (en) Zoom lens and imaging device
JP2006267391A (ja) 撮像装置
TWI594039B (zh) 影像擷取光學鏡片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JP2009210910A (ja) 撮像レンズ及び撮像装置
JPWO2013161995A1 (ja) ズームレンズ、撮像装置、及びデジタル機器
JP2008040485A (ja) レンズユニットおよび撮像装置
JP2014052565A (ja) 結像レンズ、撮像装置および情報装置
TWI819888B (zh) 變焦鏡頭
JP2015222333A (ja)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撮像装置
JP2021124630A (ja) 光学系及び撮像装置
JP2005265914A (ja) ズームレンズ、カメラおよび携帯情報端末装置
TWI802537B (zh) 變焦鏡頭
TWI778697B (zh) 成像鏡頭模組以及電子裝置
JP2021124629A (ja) 光学系及び撮像装置
KR101720188B1 (ko) 초소형 렌즈 광학계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디지털 카메라 모듈
JP2015060083A (ja)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撮像装置
JP2008122583A (ja) レンズ鏡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