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19738B - 電子裝置 - Google Patents

電子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19738B
TWI819738B TW111129784A TW111129784A TWI819738B TW I819738 B TWI819738 B TW I819738B TW 111129784 A TW111129784 A TW 111129784A TW 111129784 A TW111129784 A TW 111129784A TW I819738 B TWI819738 B TW I81973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etal
section
antenna
cavity
electronic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297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408083A (zh
Inventor
吳建逸
浩元 陳
廖志威
吳朝旭
莊文信
陳嘉宏
江林旭
林政寬
陳錫泳
Original Assignee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11297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819738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197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19738B/zh
Publication of TW2024080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408083A/zh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種電子裝置,包括一金屬殼體、一第一金屬件、一第一天線、一第二金屬件及一第二天線。金屬殼體包括一金屬背蓋及一金屬側壁。第一金屬件與金屬背蓋及金屬側壁共同圍繞出一第一腔體。第一腔體具有一第一開口。第一天線用以共振一第一頻率。第一天線包括一第一饋入端及一第一接地端。第一接地端搭接至金屬側壁。第二金屬件與金屬背蓋及金屬側壁共同圍繞出一第二腔體。第二腔體具有一第二開口。第一腔體相鄰於對應的第二腔體。第二天線並用以共振一第二頻率。第二天線包括一第二饋入端及一第二接地端。第二接地端搭接至金屬側壁。

Description

電子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電子裝置,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具有天線的電子裝置。
一般而言,天線配置於金屬機殼內時,容易有頻寬不足以及輻射效能不佳的問題。因此,如何改善天線模組的設計,以具有良好的頻寬表現及輻射效能,是本領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本發明提供一種電子裝置,具有良好的頻寬表現及輻射效能。
本發明的電子裝置,包括一金屬殼體、一第一金屬件、一第一天線、一第二金屬件及一第二天線。金屬殼體包括一金屬背蓋及一金屬側壁。第一金屬件設置於金屬殼體內,且與金屬背蓋及金屬側壁共同圍繞出一第一腔體。第一腔體包括遠離金屬背蓋的一第一開口。第一天線設置於第一腔體內,用以共振一第一頻率。第一天線包括一第一饋入端及一第一接地端,且第一接地端搭接至金屬側壁。第二金屬件設置於金屬殼體內,且與金屬背蓋及金屬側壁共同圍繞出一第二腔體。第二腔體包括遠離金屬背蓋的一第二開口。第一腔體相鄰於對應的第二腔體。第二天線設置於第二腔體內,用以共振一第二頻率。第二天線包括一第二饋入端及一第二接地端,且第二接地端搭接至金屬側壁。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金屬件與第一天線之間存在一第一耦合間隙,第一耦合間隙介於0.5公厘至1公厘之間。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天線包括一第一段及一第二段,第一饋入端位於第一段與第二段之間,第一接地端位於第二段,第一段與金屬側壁之間存在一第二耦合間隙,第二耦合間隙介於1.5公厘至2.5公厘之間。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二天線包括一第三段及一第四段,第二饋入端位於第三段與第四段之間,第二接地端位於第四段,第三段與金屬側壁之間存在一第三耦合間隙,第三耦合間隙介於0.5公厘至1公厘之間。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天線的長度介於第一頻率的0.2倍至0.3倍波長之間,第二天線的長度介於第二頻率的0.2倍至0.3倍波長之間。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天線包括一第一段及一第二段,第一饋入端位於第一段與第二段之間,第一接地端位於第二段,各第二天線包括一第三段及一第四段,第二饋入端位於第三段與第四段之間,第二接地端位於第四段,第一段與第三段分別從第一饋入端與第二饋入端往相反的方向延伸。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金屬件與第二金屬件之間的距離介於5公厘至15公厘之間。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電子裝置更包括一第一同軸傳輸線及一第二同軸傳輸線,其中第一同軸傳輸線連接至第一饋入端,第二同軸傳輸線連接至第二饋入端,第一金屬件與第二金屬件的每一者呈L型,第一金屬件的一端連接至金屬側壁,第一腔體包括位於第一金屬件的另一端旁的一第一缺口,第一同軸傳輸線伸出於第一缺口,第二金屬件的一端連接至金屬側壁,第二腔體包括位於第二金屬件的另一端旁的一第二缺口,第二同軸傳輸線伸出於第二缺口。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電子裝置更包括一觸控螢幕及覆蓋觸控螢幕的一觸控蓋板,觸控蓋板包括一可視區及環繞可視區的一非可視區,可視區的範圍對應於觸控螢幕的範圍,非可視區為具有一黑色印刷區域的一絕緣邊框,其中絕緣邊框設置於金屬側壁上,絕緣邊框覆蓋第一開口與第二開口。
基於上述,在本發明的電子裝置中,第一天線可共振出第一頻率,且第一天線位在第一金屬件圍繞出的第一腔體內。第一金屬件與金屬背蓋及金屬側壁共同圍繞出第一腔體,且第一金屬件具有遠離金屬背蓋的第一開口。第二天線可共振出第二頻率,且第二天線位在第二金屬件圍繞出的第二腔體內。第二金屬件與金屬背蓋及金屬側壁共同圍繞出第二腔體,且第二金屬件具有遠離金屬背蓋的第二開口。這樣的設計可使得第一天線與第二天線的天線訊號能分別由第一開口及第二開口輻射至外界,使天線訊號不受金屬殼體影響,能有良好的頻寬表現及輻射效能。
圖1是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俯視示意圖。需要注意的是,圖1的部分構件採透視的方式進行繪製以達到清楚表示及便於說明的目的。
請參考圖1,本實施例的電子裝置10包括一金屬殼體20、一鏡頭30、一觸控螢幕40(圖3)、一觸控蓋板50及至少一天線模組100。觸控蓋板50覆蓋觸控螢幕40(圖3),且觸控蓋板50包括一可視區51及一非可視區52。可視區51的範圍對應於觸控螢幕40(圖3)的範圍,且非可視區52環繞於可視區51的周圍。天線模組100的數量例如是兩個,兩天線模組100的位置皆對應於非可視區52的區域。本實施例的觸控蓋板50例如是玻璃,但本發明不對此加以限制。
值得一提的是,本實施例的天線模組100的數量為兩個,然而在本發明的其他實施例中,天線模組100的數量可不為兩個,本發明不對此加以限制。此外,在本發明的其他實施例中,鏡頭30可為其他組件,本發明亦不對此加以限制。
圖2A及圖2B是圖1的電子裝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圖3是圖2的電子裝置沿AA線段的剖面側視圖。需要注意的是,圖2A及圖2B省略了部分構件的繪製以達到清楚表示及便於說明的目的。
請參考圖2A至圖3,本實施例的天線模組100包括一第一金屬件110(位置B1、B2、B3、B4,位置標示於圖2B)、第一天線120(位置A2、A1、A3,位置標示於圖2B)、第二金屬件130(位置B5、B6、B7,位置標示於圖2B)及第二天線140(位置A5、A4、A6,位置標示於圖2B),且金屬殼體20如圖3所示地包括一金屬背蓋21及一金屬側壁22。第一金屬件110設置於金屬殼體20內,且第一金屬件110與金屬背蓋21及金屬側壁22共同圍繞出一第一腔體111。第一腔體111具有一第一開口112。第一天線120設置於第一腔體111內。第一天線120可共振出一第一頻率,且第一頻率所對應的頻段為2400-2500兆赫(MHz)。然而在本發明的其他實施例中,第一頻率所對應的頻段不以此為限制。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天線120(位置A2、A1、A3,位置標示於圖2B)的總長度(未標示)介於第一頻率的0.2倍至0.3倍波長之間,例如是0.25倍波長。第一天線120包括一第一饋入端121及一第一接地端122,且第一接地端122如圖2A所示地搭接至金屬側壁22。
在本實施例中,第二金屬件130同樣也設置於金屬殼體20內,且第二金屬件130與金屬背蓋21(圖3)及金屬側壁22共同圍繞出一第二腔體131。第二腔體131具有一第二開口132,且第二腔體131相鄰於對應的第一腔體111。第二天線140如圖2A所示地設置於第二腔體131內。第二天線140可共振出一第二頻率,且第二頻率所對應的頻段為5150-5850兆赫(MHz)。然而在本發明的其他實施例中,第二頻率所對應的頻段不以此為限制。
在本實施例中,第二天線140(位置A5、A4、A6,位置標示於圖2B)的總長度(未標示)介於第二頻率的0.2倍至0.3倍波長之間,例如是0.25倍波長。第二天線140包括一第二饋入端141及一第二接地端142,且第二接地端142如圖2A及圖2B所示地搭接至金屬側壁22。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金屬件110與第二金屬件130的每一者皆呈L型。第一金屬件110的一端(位置B4)連接至金屬側壁22,且第一腔體111具有鄰近第一金屬件110的另一端(位置B1)的一第一缺口113。第二金屬件130的一端(位置B7)同樣連接至金屬側壁22,且第二腔體131具有鄰近第二金屬件130的另一端(位置B5)的一第二缺口133。
值得一提的是,本實施例的第一金屬件110及第二金屬件130的功效為界定出第一腔體111及第二腔體131的範圍,本發明並未對第一金屬件110及第二金屬件130的形狀有特殊的限制。意即,在本發明的其他實施例中,第一金屬件110及第二金屬件130的形狀可不為L型,本發明不對此加以限制。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金屬件110具有如圖2A所示的一長度L1(位置B1、B2、B3),第二金屬件130具有一長度L2(位置B5、B6),且第一金屬件110及第二金屬件130皆具有一寬度W(位置B3、B4及位置B6、B7)。本實施例的長度L1為43公厘,長度L2為23公厘,且寬度W為8公厘,但本發明不對第一金屬件110及第二金屬件130的尺寸加以限制。
進一步而言,本實施例的第一天線120如圖2A以及圖2B所示地包括一第一段123(位置A1、A2)及一第二段124(位置A1、A3)。第一饋入端121位於第一段123與第二段124之間的交界處(位置A1),且第一接地端122位於第二段124和金屬側壁22之間(位置A3)。第一接地端122透過一第一導體件C1連接並導通至金屬側壁22。第二天線140如圖2A所示地包括一第三段143(位置A4、A5)及一第四段144(位置A4、A6)。第二饋入端141位於第三段143與第四段144之間的交界處(位置A4),且第二接地端142位於第四段144和金屬側壁22之間(位置A6)。第二接地端142透過一第二導體件C2連接並導通至金屬側壁22。
此外,本實施例的第一段123與第三段143的延伸方向相反。具體而言,第一段123自第一饋入端121的延伸方向相同於方向X,而第三段143自第二饋入端141的延伸方向相反於方向X。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段123及第二段124如圖2A及圖2B所示地相互垂直,第三段143及第四段144也如圖2A及圖2B所示地相互垂直。然而,在本發明的其他實施例中,第一段123及第二段124可不為相互垂直,第三段143及第四段144也可不為相互垂直,本發明不對此加以限制。
在本實施例中,電子裝置10的天線模組100更包括一第一同軸傳輸線150(圖2B)及一第二同軸傳輸線160(圖2B)。第一同軸傳輸線150的正端如圖3所示地依序透過一天線電路板E及一第三導體件C3連接至第一饋入端121,而第一同軸傳輸線150的負端連接至金屬背蓋21以接地。第二同軸傳輸線160的正端連接至第二饋入端141的方式相同於第一同軸傳輸線150的正端連接至第一饋入端121的方式,而第二同軸傳輸線160的負端連接至金屬背蓋21以接地。第一同軸傳輸線150及第二同軸傳輸線160分別伸出於第一腔體111的第一缺口113及第二腔體131的第二缺口133。
進一步而言,本實施例的第一天線120的第一段123具有一長度L3(位置A1、A2),且第二天線140的第三段143具有一長度L4(位置A4、A5)。第一金屬件110(位置B1、B2)與第一天線120的第一段123之間存在一第一耦合間隙G1,第一段123與金屬側壁22之間存在一第二耦合間隙G2,且第三段143與金屬側壁22之間存在一第三耦合間隙G3。第一耦合間隙G1介於0.5公厘至1公厘之間。第二耦合間隙G2介於1.5公厘至2.5公厘之間。第三耦合間隙G3介於0.5公厘至1公厘之間。
在本實施例中,天線模組100可藉由改變第一耦合間隙G1及第二耦合間隙G2的大小,以調整第一天線120的阻抗匹配。此外,天線模組100可藉由改變第一段123的長度L3的大小,以調整第一天線120的頻率點位置。藉此,天線模組100可透過調整第一天線120的阻抗匹配及頻率點位置達到客製化設計的功效。
再者,本實施例的天線模組100可藉由改變第三耦合間隙G3的大小以調整第二天線140的阻抗匹配。另外,天線模組100可藉由改變第三段143的長度L4的大小,以調整第二天線140的頻率點位置。如此一來,天線模組100可透過調整第二天線140的阻抗匹配及頻率點位置達到客製化設計的功效。
此外,本實施例的第一金屬件110與第二金屬件130之間具有如圖2B所示的一距離L5,且距離L5介於5公厘至15公厘之間。
本實施例的第一開口112如圖3所示地遠離金屬背蓋21,且第一同軸傳輸線150是沿垂直於金屬背蓋21的方向Z連接至第一饋入端121。藉此,第一天線120共振出的天線訊號得以因第一金屬件110圍繞出的第一腔體111,而集中往垂直於第一開口112的方向Z向外界輻射,有效地改善第一天線120的天線訊號不受金屬屏蔽的影響,使天線模組100的第一頻率能有良好的頻寬表現及輻射效能。
需要注意的是,本實施例的第二同軸傳輸線160連接至第二饋入端141(圖2A)的方式相同於第一同軸傳輸線150連接至第一饋入端121的方式,且第二腔體131的第二開口132也如第一開口112般地遠離金屬背蓋21。第二同軸傳輸線160是沿垂直於金屬背蓋21的方向Z連接至第二饋入端141,第二天線140共振出的天線訊號得以因第二金屬件130圍繞出的第二腔體131,而集中往垂直於第二開口132的方向Z向外界輻射,有效地改善第二天線140的天線訊號不受金屬屏蔽的影響,使天線模組100的第二頻率也能有良好的頻寬表現及輻射效能。
請參考圖1及圖3,本實施例的非可視區52為具有一黑色印刷區域的一絕緣邊框53。絕緣邊框53如圖3所示地設置於金屬側壁22上,且絕緣邊框53覆蓋第一開口112、第二開口132及鏡頭30。第一天線120的天線訊號及第二天線140的天線訊號皆朝絕緣邊框53所在的方向往外界輻射。
圖4是圖1的電子裝置於全金屬背蓋環境下的頻率-天線效率的關係圖。請參考圖4,曲線A為本實施例的第一天線120的天線效率,而曲線B為本實施例的第二天線140的天線效率。本實施例的電子裝置10於第一頻率的天線效率相較於先前技術的單一天線於第一頻率的天線效率提升了1.3 dBi至2.3 dBi,且電子裝置10於第二頻率的天線效率相較於先前技術的單一天線於第二頻率的天線效率提升了0.2 dBi至0.8 dBi。電子裝置10對比於先前技術的單一天線而言,有效地改善了天線輻射的效能。
圖5是圖1的電子裝置於平板裝置的頻率-隔離度的關係圖。請參考圖1及圖5,本實施例位於鏡頭30兩側的第一天線120與第二天線140的天線訊號在第一頻段及第二頻段的隔離度皆在25dB以下,具有良好的隔離度表現。
圖6是圖1的電子裝置於平板裝置的頻率-天線效率的關係圖。請參考圖1及圖6,曲線C為本實施例的位於鏡頭30(圖1)左側的第一天線120與第二天線140兩者的天線訊號在第一頻率及第二頻率的天線效率,曲線D為本實施例的位於鏡頭30(圖1)右側的第一天線120與第二天線140兩者的天線訊號在第一頻率及第二頻率的天線效率。位於鏡頭30兩側的第一天線120的天線訊號於第一頻率的天線效率如圖6所示地介於-4.6 dBi至-6.5 dBi之間,而位於鏡頭30兩側的第二天線140的天線訊號於第二頻率的天線效率介於-4.5 dBi至-5.6 dBi之間,具有良好的天線效率表現。
綜上所述,在本發明的電子裝置中,第一天線可共振出第一頻率,且第一天線位在第一金屬件圍繞出的第一腔體內。第一金屬件具有遠離金屬背蓋的第一開口。第二天線可共振出第二頻率,且第二天線位在第二金屬件圍繞出的第二腔體內。第二金屬件具有遠離金屬背蓋的第二開口。藉此,第一天線與第二天線的天線訊號能分別由第一開口及第二開口輻射至外界使天線訊號不受金屬殼體影響,且有良好的頻寬表現及輻射效能。
在一實施例中,電子裝置的第一同軸傳輸線是沿垂直於第一開口的方向連接至第一饋入端,第二同軸傳輸線是沿垂直於第二開口的方向連接至第二饋入端,第一頻率及第二頻率的天線訊號得以集中往垂直於第一開口和第二開口的方向向外界輻射,有效地改善第一頻率和第二頻率不受金屬屏蔽的影響,使電子裝置的第一頻率和第二頻率能有良好的頻寬表現及輻射效能。此外,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可透過分別調整第一天線或第二天線的阻抗匹配及頻率點位置以達到客製化設計的功效。
10:電子裝置 20:金屬殼體 21:金屬背蓋 22:金屬側壁 30:鏡頭 40:觸控螢幕 50:觸控蓋板 51:可視區 52:非可視區 53:絕緣邊框 100:天線模組 110:第一金屬件 111:第一腔體 112:第一開口 113:第一缺口 120:第一天線 121:第一饋入端 122:第一接地端 123:第一段 124:第二段 130:第二金屬件 131:第二腔體 132:第二開口 133:第二缺口 140:第二天線 141:第二饋入端 142:第二接地端 143:第三段 144:第四段 150:第一同軸傳輸線 160:第二同軸傳輸線 A、B、C、D:曲線 AA:線段 A1、A2、A3、A4、A5、A6:位置 B1、B2、B3、B4、B5、B6、B7:位置 C1:第一導體 C2:第二導體 C3:第三導體 E:天線電路板 G1:第一耦合間隙 G2:第二耦合間隙 G3:第三耦合間隙 L1、L2、L3、L4:長度 L5:距離 W:寬度
圖1是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俯視示意圖。 圖2A及圖2B是圖1的電子裝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3是圖2的電子裝置沿AA線段的剖面側視圖。 圖4是圖1的電子裝置於全金屬背蓋環境下的頻率-天線效率的關係圖。 圖5是圖1的電子裝置於平板裝置的頻率-隔離度的關係圖。 圖6是圖1的電子裝置於平板裝置的頻率-天線效率的關係圖。
10:電子裝置
20:金屬殼體
30:鏡頭
100:天線模組
110:第一金屬件
111:第一腔體
112:第一開口
113:第一缺口
120:第一天線
121:第一饋入端
122:第一接地端
123:第一段
124:第二段
130:第二金屬件
131:第二腔體
132:第二開口
133:第二缺口
140:第二天線
141:第二饋入端
142:第二接地端
143:第三段
144:第四段
AA:線段
C1:第一導體
C2:第二導體
L1、L2:長度
W:寬度

Claims (9)

  1. 一種電子裝置,包括: 一金屬殼體,包括一金屬背蓋及一金屬側壁; 一第一金屬件,設置於該金屬殼體內且與該金屬背蓋及該金屬側壁共同圍繞出一第一腔體,該第一腔體具有遠離該金屬背蓋的一第一開口; 一第一天線,設置於該第一腔體內,用以共振一第一頻率,該第一天線包括一第一饋入端及一第一接地端,該第一接地端搭接至該金屬側壁; 一第二金屬件,設置於該金屬殼體內且與該金屬背蓋及該金屬側壁共同圍繞出一第二腔體,該第二腔體具有遠離該金屬背蓋的一第二開口,該第一腔體相鄰於對應的該第二腔體;以及 一第二天線,設置於該第二腔體內,用以共振一第二頻率,該第二天線包括一第二饋入端及一第二接地端,該第二接地端搭接至該金屬側壁。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一金屬件與該第一天線之間存在一第一耦合間隙,該第一耦合間隙介於0.5公厘至1公厘之間。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一天線包括一第一段及一第二段,該第一饋入端位於該第一段與該第二段之交界處,該第一接地端位於該第二段,該第一段與該金屬側壁之間存在一第二耦合間隙,該第二耦合間隙介於1.5公厘至2.5公厘之間。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二天線包括一第三段及一第四段,該第二饋入端位於該第三段與該第四段之交界處,該第二接地端位於該第四段,該第三段與該金屬側壁之間存在一第三耦合間隙,該第三耦合間隙介於0.5公厘至1公厘之間。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一天線的長度介於該第一頻率的0.2倍至0.3倍波長之間,該第二天線的長度介於該第二頻率的0.2倍至0.3倍波長之間。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一天線包括一第一段及一第二段,該第一饋入端位於該第一段與該第二段之交界處,該第一接地端位於該第二段,各該第二天線包括一第三段及一第四段,該第二饋入端位於該第三段與該第四段之交界處,該第二接地端位於該第四段,該第一段與該第三段的延伸方向相反。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一金屬件與該第二金屬件之間的距離介於5公厘至15公厘之間。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子裝置,更包括一第一同軸傳輸線及一第二同軸傳輸線,其中該第一同軸傳輸線連接至該第一饋入端,該第二同軸傳輸線連接至該第二饋入端,該第一金屬件與該第二金屬件的每一者呈L型,該第一金屬件的一端連接至該金屬側壁,該第一腔體具有鄰近該第一金屬件的另一端的一第一缺口,該第一同軸傳輸線伸出於該第一缺口,該第二金屬件的一端連接至該金屬側壁,該第二腔體具有鄰近該第二金屬件的另一端的一第二缺口,該第二同軸傳輸線伸出於該第二缺口。
  9.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子裝置,更包括一觸控螢幕及覆蓋該觸控螢幕的一觸控蓋板,該觸控蓋板包括一可視區及環繞該可視區的一非可視區,該可視區的範圍對應於該觸控螢幕的範圍,該非可視區為具有一黑色印刷區域的一絕緣邊框,其中該絕緣邊框設置於該金屬側壁上,該絕緣邊框覆蓋該第一開口與該第二開口。
TW111129784A 2022-08-08 2022-08-08 電子裝置 TWI8197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29784A TWI819738B (zh) 2022-08-08 2022-08-08 電子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29784A TWI819738B (zh) 2022-08-08 2022-08-08 電子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819738B true TWI819738B (zh) 2023-10-21
TW202408083A TW202408083A (zh) 2024-02-16

Family

ID=898575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29784A TWI819738B (zh) 2022-08-08 2022-08-08 電子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819738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541708A (zh) * 2014-04-25 2015-11-01 Univ Nat Sun Yat Sen 通訊裝置及其寬頻低耦合雙天線元件
TW201902030A (zh) * 2017-05-25 2019-01-01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天線結構及電子裝置
CN106450662B (zh) * 2015-08-13 2019-03-2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电子装置
TW202125895A (zh) * 2016-12-27 2021-07-01 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行動裝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541708A (zh) * 2014-04-25 2015-11-01 Univ Nat Sun Yat Sen 通訊裝置及其寬頻低耦合雙天線元件
CN106450662B (zh) * 2015-08-13 2019-03-2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电子装置
TW202125895A (zh) * 2016-12-27 2021-07-01 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行動裝置
TW201902030A (zh) * 2017-05-25 2019-01-01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天線結構及電子裝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66678B2 (en) Antenna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device
TWI628856B (zh) 無線通訊系統及包含其之穿戴式電子裝置
TWM505714U (zh) 具有接地導體的高頻連接器結構
US10804612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antenna structure thereof
US11477564B1 (en) Earphone module
TWI430508B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及天線
TWI768843B (zh) 天線模組及電子裝置
TWI804109B (zh) 耳機模組
TWI819738B (zh) 電子裝置
TW202408083A (zh) 電子裝置
US20170171676A1 (en) Hearing aid
TWI628865B (zh) 天線結構及電子裝置
TWI712215B (zh) 天線結構及通訊裝置
US11283181B2 (en) Antenna module
TW202329529A (zh) 天線結構與電子裝置
TWI821812B (zh) 電子裝置
TWI734469B (zh) 電子裝置與天線模組
TWI760197B (zh) 天線模組
TWI782647B (zh) 電子裝置
TWI788038B (zh) 電子裝置
TWI599097B (zh) 具有天線結構的電子裝置
TWI792570B (zh) 電子裝置
TWI557990B (zh)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US20230208042A1 (en) Antenna apparatus
TWI633709B (zh) 行動電子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