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19656B - 人工椎間盤 - Google Patents

人工椎間盤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19656B
TWI819656B TW111122080A TW111122080A TWI819656B TW I819656 B TWI819656 B TW I819656B TW 111122080 A TW111122080 A TW 111122080A TW 111122080 A TW111122080 A TW 111122080A TW I819656 B TWI819656 B TW I81965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intervertebral disc
artificial intervertebral
core body
upper pl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220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48209A (zh
Inventor
林建宇
陳心譽
黃家潁
Original Assignee
緒鎮軟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緒鎮軟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緒鎮軟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11220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819656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196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19656B/zh
Publication of TW2023482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48209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 Magnetic Bearings And Hydrostatic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人工椎間盤,其包括一核體、外板以及至少一帶體,其中,該外板被配置為容納該核體,其包括一上板及一下板,該上板及該下板各自具有一第一區域及一第二區域,該第一區域對應於該核體,該第二區域圍繞該第一區域佈置,其上設有至少一個穿帶孔;至少一該帶體穿設於該上板及該下板上之該穿帶孔,其中,該外板的該上板及該下板通過該帶體與該核體固定,從而提高該外板與該核體之間的緊固性。

Description

人工椎間盤
本發明為一種可避免組構件分離的人工椎間盤。
當現代人長期久坐且姿勢不正確,該椎間盤會受到二相鄰的椎體骨骼壓迫,該纖維環會受擠壓且長期壓迫產生膨出,若是該纖維環膨出的狀況惡化即會發展成突出,呈現膨出狀態跟突出狀態的纖維環都還沒破裂,若是該纖維環持續受壓並且撕裂,該纖維環便會呈現無法限制該髓核而使該髓核脫出的狀態,或更嚴重造成該髓核游離在該纖維環外的狀態,若是該纖維環呈現撕裂的狀態,需於撕裂狀況還未惡化前進行治療,否則該纖維環呈現脫出或游離時,只能使用植入人工椎間盤的手術並輔以復健治療。
若是該纖維環已破損或者椎間盤退化等情況,不得不做人工椎間盤的移植手術時,傳統手術會以融合手術進行,首先將位於二相鄰的椎體骨骼之間破損或退化的椎間盤移除,把二相鄰的椎體骨骼之間的清空,接著植入椎體間支架(cage),以及複數個固定單元固定在該二椎體骨骼的後方並分別位於該椎體間支架的兩側,每一固定單元包含複數骨釘及一骨板,該複數骨釘分別設於該二椎體骨骼,該一骨板連接該複數骨釘,使得該二椎體骨骼形成相連並且固定,可促使該二椎體骨骼融合,並可防止該二椎體骨骼過度移動。
融合手術雖可提供該二椎體骨骼穩定的支撐,卻也使該二椎體骨骼失去活動空間,無法前彎後仰、左右彎曲以及旋轉,為解決融合手術造成該二椎體骨骼失去活動力的問題,現有一人工椎間盤具有彈性的高分子塑料製成,該人工椎間盤包含一下板塊、一球體及一上板塊,該下板塊的底面凸出一鰭部,該下板塊的頂面形成一凹部,該球體設於該凹部,該上板塊設於該球體的頂部,該上板塊的頂面形成一槽部,該槽部可容納該球體的頂部,該上板塊的頂面凸出一凸部,將該人工椎間盤移植進入已清空的該二相鄰的椎體骨骼之間,則會於該二相鄰的椎體骨骼切出符合該鰭部及該凸部的凹洞,讓該鰭部與該凸部可以伸入該二相鄰的椎體骨骼,藉以將該人工椎間盤固定在該二椎體骨骼之間,該人工椎間盤係具有彈性的高分子塑料,可提供人體活動時所需的彈性,讓該二椎體骨骼之間可以活動。
習知技藝也已經揭示一種應用金屬材料製成略凸球體結構組合淺凹槽結構,使凸球體和凹槽結構可相對移動的技術,來配合人體脊椎運動;例如,US 5676701號「LOW WEAR ARTIFICIAL SPINAL DISC」專利案,係提供了一個可行的實施例。不過,就像那些熟習此技藝的人所知悉,所述實施例受限於每一節脊椎骨之間的(椎間盤)高度限制,因此略凸球體和淺凹槽結構的組合,容易因為外力或運動而發生移位或脫離的情形。
鑒於以上內容,有必要提供一種防止結構分離的人工椎間盤。
根據本公開,提供了一種人工椎間盤,其包括一核體、外板以及至少一帶體,其中,該外板被配置為容納該核體,其包括一上板及一下板,該上板及該下板各自具有一第一區域及一第二區域,該第一區域對應於該核體,該第二區域圍繞該第一區域佈置,其上設有至少一個穿帶孔;至少一該帶體穿設於該板件上之該穿帶孔,其中,該外板的該上板及該下板通過該帶體與該核體固定,從而提高該外板與該核體之間的緊固性。
在一個實施例中,該穿帶孔在該第二區域上呈對稱布置。
在一個實施例中,該上板之該穿帶孔與該下板之該穿帶孔投影重疊。
在一個實施例中,該帶體穿設於該上板之該穿帶孔以及與其投影重疊的該下板之該穿帶孔。
在一個實施例中,該帶體穿設於該上板之該穿帶孔以及與其不投影重疊的該下板之該穿帶孔。
在一個實施例中,該帶體的長度大於該人工椎間盤的高度一預定長度。
在一個實施例中,該預定長度約為0.5~5.0 mm。
在一個實施例中,該穿帶孔的尺寸為1.0~5.0mm。
在一個實施例中,該外板之內表面的設有凹槽,該核體活動地設於其中。
在一個實施例中,該凹槽包含設於該上板的上凹槽以及設於該下板的下凹槽;其中,該上凹槽與該核體的一凸面配合,以提供該核體旋轉的空間;其中,該下凹槽與該核體的一平面配合,以提供該核體平移的空間。
在一個實施例中,該外板之外表面設有尖刺。
在一個實施例中,該外板包括鈷鉻鉬合金或鈦合金。
在一個實施例中,該核體包括超高分子聚乙烯、聚醚醚酮或聚胺酯。
以下,參照圖式對本發明之實施例詳細地進行說明。
以下描述包含關於本發明中例示實施方式的具體資訊。本發明中的附圖及其伴隨的詳細描述僅是針對例示的實施方式。然而,本發明並不限於這些例示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將意識到本發明的其他變型和實施方式。此外,本發明中的附圖和例示一般不按比例繪製,且非對應於實際的相對尺寸。
出於一致性和易於理解的目的,在示例性附圖中藉由標號以標示相同特徵。然而,不同實施方式中的特徵在其他方面可能不同,因此不應狹義地局限於附圖所示的特徵。出於一致性和易於理解的目的,在示例性附圖中藉由標號以標示相同特徵。然而,不同實施方式中的特徵在其他方面可能不同,因此不應狹義地局限於附圖所示的特徵。
本發明中的各詞彙僅用於描述特定實施例,且並非限制本發明之內容。除非內文有特別指明,在此所使用的單數形式 「一」、「所述」以及「該」也包含複數形式。本文使用之術語「包含」或「包括」或 「具有」,係指明存在一特徵、區域、整數、步驟、操作、元件、及/或組件,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更多其他特徵、區域、整數、步驟、操作、元件、組件、及/或其群組。
術語「及/或」包含一或多個相關列出的項目的任何及所有組合是可以理解的。雖然本發明中會出現「第一」、「第二」和「第三」一類的詞彙可能於此描述不同元件、構件、區域、部件及/或截面,這些元件、構件、區域、部件及/或截面不應被這些術語所限制。這些術語僅用來區別一元件、構件、區域、部件及/或截面,與另一元件、構件、區域、層或截面。因此,以不偏離本發明之教示做前提,以下敘述的一第一元件、構件、區域、部件或截面,也可以被命名為一第二元件、構件、區域、層或截面。
請參照圖1至圖6,本發明公開一種人工椎間盤10,該人工椎間盤10包括一核體101、一外板102及至少一帶體103,其中,該核體101可例如為超高分子聚乙烯、聚醚醚酮或聚胺酯等材質製成,該外板102被配置為容納該核體101,且可例如為鈷鉻鉬合金或鈦合金的材質製成,而該外板102包括一上板104及一下板105,且該上板104及該下板105各自具有一第一區域(1041、1051)及一第二區域(1042、1052),該第一區域(1041、1051)對應於該核體101,而該第二區域(1042、1052)圍繞該第一區域(1041、1051)佈置,該第二區域(1042、1052)上設有至少一個穿帶孔(1043、1053),且該穿帶孔(1043、1053)的尺寸可為1.0~5.0mm;一實施例中,該穿帶孔(1043、1053)可在該第二區域(1042、1052)上呈對稱布置;該帶體103穿設於該上板104及該下板105上之該穿帶孔(1043、1053),且在一實施例中,該上板104之該穿帶孔1043與該下板105之該穿帶孔1053投影重疊,該帶體103穿設於該上板104之該穿帶孔1043以及與其投影重疊的該下板105之該穿帶孔1053,使該外板102的該上板104及該下板105通過該帶體103與該核體101固定,從而提高該外板102與該核體101之間的緊固性,而該帶體103的長度可大於該人工椎間盤10的高度H一預定長度,該預定長度較佳約為0.5~5.0 mm,藉由該預定長度可提供該帶體103在固定該上板104及該下板105時可預留調整的空間;又,一實施例中,該人工椎間盤10的該穿帶孔(1043、1053)亦可彼此呈不投影重疊狀,使該帶體103穿設於該上板104之該穿帶孔1043以及與其不投影重疊的該下板105之該穿帶孔1053中,以進行該上板104與該下板105的固定。
再請參閱圖1至圖7,本發明組合時,先將核體101設於外板102的該上板104與該下板105之間,再透過至少一該帶體103穿設於該上板104的該穿帶孔1043及該下板105的穿帶孔1053,使該核體101被固定於該上板104及該下板105 之間,再將組合完成的該人工椎間盤10植入二椎體骨骼(A、B)之間,且為了進一步讓外板102可穩固的固定於二椎體骨骼(A、B)之間,該外板102之外表面可設有一個以上的穩固單元1022,該穩固單元1022可例如為尖刺或其他可防止該上板104與該椎體骨骼A之間產生位移或該下板105與該椎體骨骼B之間位移的元件,使該人工椎間盤10完成植入後,該人工椎間盤10即可避免兩該椎體骨骼(A、B)過度移動,並保持兩該椎體骨骼(A、B)原本的活動空間,仍舊可前彎後仰、左右彎曲以及旋轉,且經由該帶體103固定該上板104及該下板105,使得該人工椎間盤10在活動時不易造成構件分離解體的狀況,再者,本發明所述的帶體103並非僅單純作為固定用的構件,該帶體103在穿設於該些穿帶孔(1043、1053)時,該帶體103所綑綁的鬆緊程度為預先經過計算,使該上板104及該下板105在受到該帶體103的綑綁固定後,該上板104及該下板105之間仍可維持良好的活動度,而不會造成該上板104及該下板105之間鎖死固定。
再請參閱圖8,承上所述,在一實施例中,該外板102之內表面的設有一凹槽1021,可提供該核體101活動地設於其中,具體地說,該凹槽1021為該上板104與該下板105之間所形成的一容置空間,可供以該核體101放置。
再請參閱圖1至圖2及圖7至圖11,進一步的說,為使核體101能夠更順利的在該凹槽1021內移動,在一實施例中,該凹槽1021包含設於該上板104的一上凹槽1044以及設於該下板105的一下凹槽1054;其中,該上凹槽1044與該核體101的一凸面1011配合,以提供該核體101旋轉的空間;其中,該下凹槽1054與該核體101的一平面1012配合,以提供該核體101平移的空間,而該人工椎間盤10作動的態樣即如圖7至圖9所示,該上板104的該上凹槽1044呈圓弧狀,且該核體101的該凸面1011亦相對該上凹槽1044呈相對凸圓的態樣,而該椎體骨骼A常態下與該上板104的上表面全部或部分貼合,該椎體骨骼A可藉由與該上板104之間產生的摩擦力來推動該上板104位移,因此,該上板104的該上凹槽1044與該核體101的該凸面1011之間即可相互進行有限度的位移;再如圖7、圖10及圖11所示,該下板105的該下凹槽1054 為一個呈圓形狀的容置空間,而該核體101的該平面1012之外觀亦相對於該下凹槽1054呈一圓形狀,因此,該下板105的該下凹槽1054與該核體101的該平面1012之間即可相互進行有限度的位移,而該椎體骨骼B常態下與該下板105的上表面全部或部分貼合,該下板105可藉由與該椎體骨骼B之間產生的摩擦力來推動該椎體骨骼B的一部分進行位移;承上,由於該上板104及該下板105的表面具有特殊鍍層技術,使該上板104及該下板105的表面產生具有高表面粗糙度之鍍層,因此,該椎體骨骼(A、B)與該上板104及下板105表面會產生高摩擦力,使該椎體骨骼(A、B)可帶動該上板104及該下板105產生位移;另外,位於該上板104的該穩固單元1022可加強該上板104在位移時與該椎體骨骼A之間的穩定性,並有助於該椎體骨骼A帶動該上板104的移動,而位於該下板105的該穩固單元1022亦可加強該椎體骨骼B的該部分在位移時與該下板105之間的穩定性,並有助於該下板105帶動該椎體骨骼B的該部分的移動;綜上所述可知,該核體101的該凸面1011以及該平面1012,可分別相對於該上凹槽1044及該下凹槽1054進行位移,該上板104及該下板105亦可相對該核體101進行位移,使兩該椎體骨骼(A、B)之間設置的該人工椎間盤10,可進一步輔助兩該椎體骨骼(A、B)產生適度的移動。
以上,參照圖式對本發明之實施例進行了詳述,但具體構成不限於該實施例,亦包含不脫離本發明宗旨之範圍內之設計變更等。又,本發明可於申請專利範圍所示之範圍內進行各種變更,將不同實施形態所分別揭示之技術手段適當加以組合而獲得之實施形態亦包含於本發明的技術範圍。又,亦包含將作為上述實施例所記載之要素且發揮同樣效果之要素彼此調換所得之構成。
110:人工椎間盤
101:核體
1011:凸面
1012:平面
102:外板
1021:凹槽
1022:穩固單元
103:帶體
104:上板
1041:第一區域
1042:第二區域
1043:穿帶孔
1044:上凹槽
105:下板
1051:第一區域
1052:第二區域
1053:穿帶孔
1054:下凹槽
A:椎體骨骼
B:椎體骨骼
H:高度
圖1為本發明之構件分解圖(一)。 圖2為本發明之構件分解圖(二)。 圖3為本發明之側視分解圖。 圖4為本發明上板及下板的構造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之立體組合完成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之組合完成側視圖。 圖7為本發明的實施示意圖(一)。 圖8為本發明的實施示意圖(二)。 圖9為本發明的實施示意圖(三)。 圖10為本發明的實施示意圖(四)。 圖11為本發明的實施示意圖(五)。
10:人工椎間盤
101:核體
103:繩帶
104:上板
105:下板

Claims (10)

  1. 一種人工椎間盤,其包括:一核體;外板,其被配置為容納該核體,其包括一上板及一下板,該上板及該下板各自具有:第一區域,其對應於該核體;及第二區域,圍繞該第一區域佈置,其上設有至少一個穿帶孔;以及至少一帶體,該帶體的長度大於該人工椎間盤的高度一預定長度,其穿設於該上板及該下板上之該穿帶孔;其中,該外板的該上板及該下板通過該帶體與該核體固定,從而提高該外板與該核體之間的緊固性。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人工椎間盤,其中,該穿帶孔在該第二區域上呈對稱布置。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人工椎間盤,其中,該上板之該穿帶孔與該下板之該穿帶孔投影重疊。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人工椎間盤,其中,該帶體穿設於該上板之該穿帶孔以及與其投影重疊的該下板之該穿帶孔。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人工椎間盤,其中,該帶體穿設於該上板之該穿帶孔以及與其不投影重疊的該下板之該穿帶孔。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人工椎間盤,其中,該預定長度約為0.5~5.0mm。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人工椎間盤,其中,該穿帶孔的尺寸為1.0~5.0mm。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人工椎間盤,其中,該外板之內表面的設有凹槽,該核體活動地設於其中。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人工椎間盤,其中,該凹槽包含設於該上板的上凹槽以及設於該下板的下凹槽;其中,該上凹槽與該核體的一凸面配合,以提供該核體旋轉的空間;其中,該下凹槽與該核體的一平面配合,以提供該核體平移的空間。
  10. 如請求項1所述之人工椎間盤,其中,該外板之外表面設有尖刺。
TW111122080A 2022-06-14 2022-06-14 人工椎間盤 TWI8196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22080A TWI819656B (zh) 2022-06-14 2022-06-14 人工椎間盤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22080A TWI819656B (zh) 2022-06-14 2022-06-14 人工椎間盤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819656B true TWI819656B (zh) 2023-10-21
TW202348209A TW202348209A (zh) 2023-12-16

Family

ID=898575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22080A TWI819656B (zh) 2022-06-14 2022-06-14 人工椎間盤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819656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76701A (en) * 1993-01-14 1997-10-14 Smith & Nephew, Inc. Low wear artificial spinal disc
TW200418439A (en) * 2002-12-17 2004-10-01 Mathys Medizinaltechnik Ag Intervertebral implant
US20070168037A1 (en) * 2006-01-13 2007-07-19 Posnick Jeffrey C Orthopedic implant
JP5409642B2 (ja) * 2007-10-25 2014-02-05 ドゥッガル ニール 椎間板置換の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76701A (en) * 1993-01-14 1997-10-14 Smith & Nephew, Inc. Low wear artificial spinal disc
TW200418439A (en) * 2002-12-17 2004-10-01 Mathys Medizinaltechnik Ag Intervertebral implant
US20070168037A1 (en) * 2006-01-13 2007-07-19 Posnick Jeffrey C Orthopedic implant
JP5409642B2 (ja) * 2007-10-25 2014-02-05 ドゥッガル ニール 椎間板置換の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48209A (zh) 2023-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87958B2 (en) Six degree spine stabilization devices and methods
CN104042366B (zh) 矫形可扩张装置
US8801785B2 (en) Articulating spinal implant
US1034998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tering biomechanics of the shoulder
US8192494B2 (en) Posterior metal-on-metal disc replacement device and method
EP2566417B1 (en) Mobile bearing glenoid prosthesis
US10154910B2 (en) Articulating disc implant
US8236055B2 (en) Intervertebral prosthesis for supporting adjacent vertebral bodies enabling the creation of soft fusion and method
JP4920602B2 (ja) 衝撃吸収椎間補綴板
US20050197703A1 (en) Spinal implant
US20040167631A1 (en) Fixation surface for ankle prosthesis
EP0747025A1 (en) Low wear artificial spinal disc
US20110118845A1 (en) Flexible dampening intervertebral spacer device
KR20010022695A (ko) 다축 추골간 인공기관
CA2605676A1 (en) Motion restoring intervertebral device
US20140058517A1 (en) Auxetic prosthetic implant
WO2004084773A1 (en) Sphere-on-sphere ankle prosthesis
KR20190038593A (ko) 초기 고정, 골절 재건, 및 관절 생체역학을 개선할 수 있는 모듈형 부착물들을 갖는 플랫폼 rtsa 관절와 보철물
JP2015516238A (ja) Thaのための最適接触機構
CN202027749U (zh) 一种整体式人工椎间盘
US7842089B2 (en) Intervertebral disc prosthesis
TWI819656B (zh) 人工椎間盤
CN101677864B (zh) 人造椎间盘
TWM634837U (zh) 人工椎間盤
JP2012517871A (ja) 椎間板プロテー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