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19194B - 個人電腦網路、行動連接及搜尋系統 - Google Patents

個人電腦網路、行動連接及搜尋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19194B
TWI819194B TW109105882A TW109105882A TWI819194B TW I819194 B TWI819194 B TW I819194B TW 109105882 A TW109105882 A TW 109105882A TW 109105882 A TW109105882 A TW 109105882A TW I819194 B TWI819194 B TW I81919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application
mobile
server
us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058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25672A (zh
Inventor
蕾 李
Original Assignee
蕾 李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蕾 李 filed Critical 蕾 李
Publication of TW2020256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256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191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19194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個人電腦網路運用邏輯連接技術來連接電腦使用者。行動使用者可經由最接近作業系統來存取該網路。在運用該網路之架構的情況下,PCN使電腦使用者及行動使用者兩者能夠運用介面中之網路目錄而按分類及地理來界定應用程式,且使該網路之搜尋系統極靈活、便利、充足且高效。PCN亦提供:用以統一不同應用程式系統以在該同一網路中工作且將該等應用程式系統之應用程式提供至電腦使用者及行動使用者兩者的通用平台;供行動使用者用以管理該網路及家用電腦中之檔案的檔案系統;不同作業系統中之兩個相同元件或同一作業系統中之兩個不同元件之間的內部連接;用以進行本機及全域搜尋之多個應用程式名稱伺服器(ANS)及伺服器瀏覽器(SB);以及用以將內部商業網路轉換至PCN之公用分支網路交換。

Description

個人電腦網路、行動連接及搜尋系統
本專利申請案主張2014年1月6日申請之名為「將行動網路連接至個人電腦網路連接系統(Connect Mobile Network to Personal Computer Networking System)」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1/923,829號的權利,該臨時專利申請案係與2014年10月27日申請之名為「具有固定路由之網路架構(Network Architecture with Fixed Routing)」之非臨時申請案(第61/962,311號)有關。該申請案之全文係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
發明領域
本發明包括:將行動使用者連接至個人電腦系統(PCN),及PCN如何將充足服務提供至行動使用者;運用邏輯連接技術將電腦使用者網路連接至個人電腦網路(PCN);針對行動使用者及電腦使用者兩者而設計介面中之網路目錄以按分類及地理來界定應用程式,此情形引起具有多個應用程式名稱伺服器(ANS)及伺服器瀏覽器的PCN之靈活、便利、充足且高效之搜尋系統以在PCN中進行本機及全域搜尋;PCN可提供之更多功能及特徵,諸如:用以統一不同應用程式系統以使該等應用程式系統能夠在同一網路中工作的通用平台;供行動使用者用以管理儲存器及使用者自己之電腦兩者中之檔案的檔案系統;用以在不同作業 系統中之兩個相同元件或同一作業系統中之兩個不同元件之間通訊的內部連接;以及用以將內部商業網路連接至PCN之公用分支網路交換。
發明背景
2014年10月27申請且名為「具有固定路由之網路架構」之先前申請案(第61/962,311號)指示網路之架構及PCN中之固定路由的發明。
在運用網路之架構的情況下,行動使用者可經由進入網路之最接近作業系統來存取網路,且發明邏輯連接技術以在全域連接電腦使用者。
可開發通用平台以統一不同應用程式系統以使該等應用程式系統在同一網路中工作,且統一用於行動使用者之應用程式與作業系統之行動單元中之網路計算系統。
可針對行動使用者而開發檔案系統以運用PCN來管理儲存器及使用者之家用電腦兩者中之檔案。
為了體現網路且連接行動使用者,本專利申請案論述介面中之網路目錄,其用以使電腦使用者及行動使用者兩者能夠在搜尋以用以進行本機及全域搜尋之多個應用程式名稱伺服器(ANS)及伺服器瀏覽器(SB)而開始之前界定應用程式之分類及地理,此情形基於應用程式按分類及地理之界定、網路之架構及固定路由而在PCN網路中引起靈活、便利、充足且高效之搜尋系統。
在運用先前申請案中指示之界定的情況下,將運用國碼及區碼來識別網路中之作業系統,且將針對作業系統中之元件而界定識別號碼。不同作業系統中之相同元件將具有相同識別號碼。可開發內部連接以基於國碼、區碼及識別號碼之界定而在不同作業系統中之兩個相同元件或同一作業系統中之不同元件之間通訊。
PCN最終可為極複雜之網路。若內部商業網路需要連接至PCN以共用由PCN提供之服務,則可使用公用分支網路交換以將內部商業網路連接至PCN之網路。
發明概要
本專利申請案係將行動使用者網路連接至最接近作業系統,且運用邏輯連接技術而與為網路連接式PCN之電腦使用者統一。
PCN使電腦使用者及行動使用者兩者能夠運用介面中之網路目錄而按分類及地理來界定應用程式以在PCN之網路中開發新搜尋系統。
按分類及地理來界定應用程式之此方法使用多個應用程式名稱伺服器(ANS)及伺服器瀏覽器(SB)以在網路中進行本機及全域搜尋而在PCN中引起靈活、便利、充足且高效之搜尋系統。
本專利申請案集中於使用者之PCN服務,其包括以下功能:PCN可統一行動使用者與其家用電腦;網路目錄在PCN中引起新的靈活、便利、充足且高效之搜尋系統;PCN提供在網際網路中不可能具有之更多功能及技術,諸如,內部連接,用以統一不同應用程式系統且使該等應用程式系統能夠在同一網路中工作之通用平台;用以使行動使用者能夠應用及管理儲存器及使用者之家用電腦兩者中之檔案的檔案系統;用以在PCN中高效地通訊之內部連接;以及內部商業網路可如何連接至PCN網路。
PCN改變電腦網路及作業系統之一些概念。然而,該改變可使吾人之電腦網路達到下一代、複雜且安全之工作環境。
[圖1]其展示個人電腦網路之架構,此等作業系統用以網路連接區域中之電腦使用者及行動使用者、邏輯上連接應用程式伺服器。作業系統被界定為本機作業系統、地區作業系統及全域作業系統。
[圖2]其展示本機作業系統之模組設計,本機作業系統可邏輯上網路連接個人電腦及行動使用者、邏輯上連接應用程式伺服器,且將新搜尋系統提供至電腦使用者及行動使用者兩者。
[圖3]其展示出PCN使用星形及樹形拓撲以運用集中/分散技術來整合及邏輯上連接個人電腦。
[圖4]其展示按分類及地理而直接地界定的網路之資料庫之簡單結構,此情形引起PCN之搜尋系統之靈活性、便利性、高效性及充足性以進行本機及全域搜尋。
[圖5]其展示出PCN可提供用以將不同應用程式系統統一成標準基礎且使該等應用程式系統能夠在同一網路中工作之通用平台。
[圖6]其展示出PCN可運用記錄電腦使用者及行動使用者兩者之所有表現的功能來增加安全性。
[圖7]其展示出PCN使用多個應用程式名稱伺服器(ANS)及伺服器瀏覽器(SB)以在網路中進行本機及全域搜尋,此情形引起搜尋之靈活性、便利性、充足性及高效性。
[圖8]其展示出公用分支網路交換可用以將內部商業網路連接至PCN之網路。
[圖9]其展示作業系統之應用程式控制單元之主要功能,其包括:與介面合作;應用程式之邏輯連接;應用程式系統、合作系統與行動計算系統之統一;以及流量控制。
[圖10]其展示動態網路連接電腦使用者之主要功能:將行動使用者統一至家庭使用者、驗證自外籍作業系統在網路上簽署之家用作業系統使用者,以及記錄網路中之行動使用者及電腦使用者兩者之表現。
[圖11]其展示介面層和網路層間互動情況。
[圖12]其展示使用者之PCN服務的流程圖,包括:動態網路連接系統用以網路連接個人電腦及行動使用者且統一電腦使用者及行動使用者;應用程式控制單元與介面合作且連接PCN中之應用程式伺服器;行動計算系統與應用程式控制單元合作且使行動使用者能夠使用網路中之更充足的應用程式;作業系統中之多個應用程式名稱伺服器(ANS)及伺服器瀏覽器(SB)提供與介面中之應用程式之分類及地理之界定協作及合作的新搜尋方法。
[圖13]其展示PCN網路之九個層。在該等層當中,介面層係針對電腦使用者及行動使用者兩者而界定以開發PCN之新搜尋系統。
[圖14]其展示行動使用者之三個堆疊如何與電腦之九個層相比較。
[圖15]其展示作業系統之行動單元中的行動網路系統及行動計算系統如何與網路之作業系統中的行動使用者及其他單元(包括作業系統中之網路電腦單元及應用程式控制單元)通訊以提供網路之所有服務及應用程式。
詳細說明
個人電腦網路之架構
PCN之架構被界定為本機作業系統、地區作業系統及全域作業系統。該等作業系統在全域分佈(如圖1所展示)。
個人電腦網路使用本機作業系統、地區作業系統及全域作業系統以在全域網路連接電腦使用者及行動使用者(如圖1及圖2所展示)。
電腦使用者係運用邏輯連接拓撲而網路連接至PCN(如圖3所展示),且行動使用者可自網路中之最接近作業系統連接PCN。將在拓撲及行動連接之章節中指示詳細論述。
應用程式伺服器(亦被稱作個別商業伺服器(IBS))係藉由作業系統中之應用程式控制單元而邏輯上連接至PCN。將在作業系統及應用程式伺服器之章節中指示詳細論述。
行動使用者可經由行動網路之本籍代理及外籍代理而自最接近作業系統連接至PCN。在行動使用者網路連接至PCN之後,PCN將向行動使用者指派被稱作網路行動協定之協定以在網路中識別行動使用者。將在行動連接之章節中指示詳細論述。
針對作業系統中之所有元件而界定識別號碼。兩個相同元件在網路之作業系統中具有相同識別號碼。作業系統中之元件位址被界定為:國碼+區碼+識別號碼。
連接至網路之電腦使用者或行動使用者係藉由網路中之網路使用者協定或網路行動協定而識別。連接至網路之應用程式伺服器係藉由網路商業協定而識別。連接至PCN之網路的內部商業網路係藉由網路商業使用者協定(NBUP)而識別。
使用者與作業系統之間的介面具有用於電腦使用者及行動使用者兩者以按分類及地理來界定應用程式之網路目錄。網路目錄之發明引起PCN之網路的靈活、便利、充足及高效之本機搜尋及全域搜尋之新搜尋系統。
該等新搜尋系統使所有應用程式在應用程式伺服器中予以開發。該應用程式伺服器針對每一應用程式伺服器及初始伺服器使用多個應用程式名稱伺服器及伺服器瀏覽器以進行本機及全域搜尋。
應用程式(應用程式名稱)含有應用程式之分類代碼及應用程式 所處之應用程式伺服器的身分識別。應用程式之分類的概念不同於網際網路。PCN中之分類的概念被界定為應用程式之型錄的接受名稱。分類代碼係基於分類針對應用程式而界定之深度被給予應用程式。舉例而言,若代理人之代碼為100,則商業法之合法伺服器的代碼為010。因此,一般合法服務應用程式之分類代碼將為100,且商業法中之應用程式之分類代碼將為100 010。分類代碼之界定並無技術意義。
所有應用程式係在應用程式伺服器中予以開發。比如Microsoft之公司可具有其自己之應用程式伺服器以擴展及延伸其針對電腦使用者及行動使用者兩者之商業服務。一些應用程式伺服器可組合多個小商業應用程式且將該等商業應用程式建置於相同應用程式伺服器中。
每一應用程式伺服器具有除了該應用程式伺服器在網路中之位址以外的身分識別,使得該應用程式伺服器中之應用程式可具有相同身分識別以自身識別該等應用程式在網路中處於哪一應用程式伺服器。
使用者之電腦經組配以搜尋及採用該等應用程式。在介面中,可開發網路目錄以按分類及地理來界定應用程式,使得PCN之搜尋系統可經靈活地、便利地、充足地且高效地設計成在應用程式伺服器內部進行本機搜尋,且運用作業系統中之地理之邏輯界定而非介面中之網路目錄進行全域搜尋。
PCN之作業系統具有用於擴展及延伸之模組設計。其係如圖2所展示。應用程式控制單元用以邏輯上連接應用程式伺服器。在運用介面中之分類及地理之界定的情況下,將在本機在應用程式伺服器中搜尋應用程式伺服器中之應用程式。然而,該搜尋亦可運用轉移方法而轉移至全域搜尋。同時,運用作業系統之初始伺服器的全域搜尋可在應用程式伺服器被連接時之任何時間轉移至在應用程式伺服器內部之本機搜尋。
在運用網路之架構及以上界定的情況下,PCN可具有更多功能及 技術,諸如,內部連接、通用平台、用於行動使用者之檔案系統、公用分支網路交換等等。稍後將指示詳細論述。
如先前專利申請案(第61/962,311號)中所論述,網路中之應用程式的每工作階段之固定路由可基於網路之架構而建立。該固定路由係藉由電腦使用者或行動使用者所採用之應用程式而建立。
PCN由於本機作業系統、地區作業系統及全域作業系統之界定而使用不同傳輸系統。但,仍可應用諸如纜線、光纖、水下光纖及衛星之傳輸技術。
PCN至網路電腦使用者之拓撲
在先前申請案「具有固定路由之網路架構」中,吾人在局部區域中具有將連接至本機作業系統之n個電腦使用者。現在,吾人正論述如何將n個電腦使用者網路連接至本機作業系統的網路之拓撲(如圖3所展示)。
在網路之拓撲中,n個電腦使用者指代n個家用子網路,且每一家用子網路含有在家中之多個工作站、印表機及其他電腦化裝置。該等拓撲正運用邏輯連接技術將在家中之工作站及裝置網路連接至本機作業系統。
舉例而言,在本專利申請案中將此等n個家用子網路劃分成三個群組。該等群組為群組A、群組B及群組C。群組A具有a個子網路,群組B具有b個子網路,且群組C具有c個子網路。其係如圖3所展示。a、b及c之所有編號經組合以等於先前申請案中的區域中待網路連接至本機作業系統之n個電腦使用者。
在家中,吾人可以星形將所有工作站實體上連接至路由器。在家中之路由器用以充當集線器以連接在家中之工作站,且在家中之路由器亦用以充當交換器及路由器以自及向作業系統傳送及傳輸資料。每一子網路具有在家中之路由器。其係如圖3所展示。
在如本專利申請案中指示之本機作業系統中,存在兩個邏輯連接層以整合/分化及集中/分散電腦使用者。第一層具有三個產品以非同步地整合/分 化及集中/分散用於群組A、群組B及群組C之電腦使用者。第二層用以向及自作業系統中之最終邏輯連接產品非同步地整合/分化及集中/分散此等三個群組。
當最終中心網路連接點基於使用者之速度及容量之主要因素而建立時,區域中之電腦可邏輯上網路連接。
用以網路連接電腦使用者的PCN之拓撲的優點為:PCN中使用之拓撲組合星形及樹形拓撲之優點,此情形易於在錯誤發生時偵測到錯誤且便於非同步地使用邏輯連接。
行動連接
行動使用者可經由PCN網路之最接近作業系統而連接至PCN網路(如圖1、圖2、圖12及圖15所展示)。在行動使用者可連接至網路之前,行動使用者需要運用PCN網路服務提供者來開啟帳戶。該帳戶可與行動使用者之家用電腦之帳戶連結,以便統一使用者之行動裝置與其家用電腦。行動使用者可經由本籍代理、外籍代理或廣告而連接至網路。其取決於行動使用者在想要存取網路時處於何處。
在PCN之作業系統之行動單元中存在兩個主要行動系統(如圖15所展示),以與網路電腦單元、應用程式控制單元、應用程式單元及初始伺服器合作,且將PCN之所有服務提供至行動使用者。一個行動系統被稱作行動網路系統,且另一行動系統被稱作行動計算系統。
行動網路系統經組配為網路及鑑認系統、行動協定管理系統以及行動帳戶統一系統。行動網路系統用以向連接至網路之行動使用者指派被稱作網路行動協定之協定以在網路中識別行動使用者。行動網路系統可與行動使用者之家用電腦統一,且記錄行動使用者在網路中之表現。
行動計算系統經組配為行動檔案系統、行動儲存系統、行動應用程式統一系統以及行動應用程式控制系統。
PCN可向行動使用者提供檔案系統以運用網路儲存系統及使用者之家用電腦兩者來管理檔案。行動使用者之檔案儲存於行動使用者註冊所處的行動使用者之家用作業系統中。
在PCN之作業系統中,行動單元經設計成定位使用者、偵測移動、更新傳信且(重新)建立路徑,使得可向及自行動使用者傳輸所有經請求資訊。
可與用於家用電腦使用者之功能及特徵一樣多地在網路中探索PCN之行動性。行動計算系統經設計成不僅將檔案系統提供至行動使用者以管理器及採用儲存器以及家用電腦中之檔案,而且將網路中之應用程式統一至行動使用者且提供用於行動使用者之行動通用平台以使不同行動應用程式系統能夠在同一網路中工作。
與具有供家用電腦用以統一不同應用程式系統且使該等應用程式系統能夠在同一網路中工作之標準基礎的通用平台相同,具有標準系統之通用平台可經設計成統一網路中用於行動使用者之應用程式且統一不同行動應用程式系統以在同一網路中工作。
行動網路系統可使行動使用者與網路電腦系統合作及協作以統一行動使用者與行動使用者之家用電腦。當行動使用者運用服務提供者來開啟行動網路帳戶時,行動使用者可向服務提供者告知行動使用者之家用電腦之帳戶(若行動使用者想要統一該等帳戶)。行動使用者與家用電腦之間的統一經過PCN之作業系統中的行動網路系統及網路電腦系統。
行動計算系統可將其連接至應用程式控制單元以使行動使用者能夠在網路中之所有應用程式藉由行動計算系統而統一之後使用該等應用程式。採用用於行動使用者的PCN之應用程式將經過行動計算系統及應用程式控制單元以統一用於行動使用者的PCN之所有應用程式。
行動計算系統亦可毫無疑問地向行動使用者提供儲存系統。更功 能上,行動計算系統可向行動使用者提供檔案系統,其使行動使用者能夠應用及管理行動使用者之家用作業系統中的儲存系統中之檔案,但亦管理行動使用者之家用電腦中之檔案。更便利的是使網路將行動使用者統一至使用者之家用作業系統,且應用儲存於行動使用者之家用作業系統及家用電腦中之檔案。
行動單元用以定位行動使用者、偵測行動使用者之移動、更新傳信且(重新)建立路徑以在行動使用者與網路之間通訊的功能可經設計成增加行動系統之安全性。人類之移動存在限制。吾人僅需要設置人類移動之步調的合理參數以偵測行動使用者之不合理表現。在運用行動使用者之網路行動協定之驗證的情況下,可偵測非法攻擊。
作業系統:PCN之作業系統具有用以滿足擴展及延伸之要求的模組設計(如圖2所展示)。其含有網路連接電腦單元(NCU)、應用程式控制單元(ACU)、應用程式單元(AU)、行動單元(MU)及初始伺服器(IS)。
網路電腦單元(組配係如圖10所展示)具有用以運用邏輯連接技術來網路連接區域中之電腦使用者的功能。網路電腦單元亦鑑認使用者以將使用者連接至網路。網路電腦單元在每一使用者連接至網路之後將網路使用者協定提供至該使用者。使用者之家用作業系統的網路電腦單元亦可在使用者自外籍作業系統登入網路時運用其他作業系統進行驗證。網路電腦單元亦可在行動使用者想要連接至使用者之家用電腦時與行動單元中之行動網路系統合作及協作,以經由使用者之連接外籍作業系統及使用者之家用作業系統(家用作業系統被界定為使用者所註冊之作業系統)而將行動使用者統一至其家用電腦。PCN中之網路電腦單元亦可記錄使用者之所有表現。在運用記錄之特徵的情況下,可改良網路之安全性且可良好地管理網路。
記錄功能(如圖6所展示)係基於在電腦使用者或行動使用者連接 至網路之後向電腦使用者或行動使用者指派之網路使用者協定及網路行動協定而設計。每當電腦使用者或行動使用者連接至網路時,PCN就將向使用者指派一協定以在網路中識別使用者。每當使用者連接至網路時,所指派協定就出於安全性原因而不同。
在網路電腦單元向使用者指派該協定之後,網路電腦單元將使該使用者之真實身分識別保持於該單元中,且給出使用者之遮罩身分識別以採用應用程式。每當使用者完成應用程式且開始新應用程式時,網路電腦單元就將自使用者接收訊息且改變用於新應用程式之遮罩身分識別,直至使用者登出網路為止。藉由提供使用者之遮罩身分識別且記錄使用者在網路中之表現,亦可改良PCN之安全性。
用以網路連接行動使用者之網路行動單元具有用以記錄行動使用者在網路中之表現的相同功能。行動單元中之網路行動系統將向行動使用者指派一協定以在網路中識別行動使用者。行動單元中之網路行動系統將保持行動使用者之身分識別,且給出使用者之遮罩身分識別以採用應用程式。每當行動使用者改變應用程式時,網路行動系統就將被給予一訊息且改變用於新應用程式的使用者之身分識別,直至使用者登出網路為止。以此方式,可一起改良PCN及行動網路兩者之安全性。
作業系統(如圖2所展示)中之應用程式控制單元(組配係如圖9所展示)連接介面中可由電腦使用者及行動使用者兩者使用以在搜尋開始之前界定應用程式之分類及地理之網路目錄,且運用國碼及區碼來分析應用程式之所界定分類及地理之代碼以尋找應用程式。接著,應用程式控制單元中之應用程式連接伺服器地理上藉由應用程式之識別號碼中含有的所界定分類之代碼來連接應用程式。
應用程式控制單元亦提供通用平台(如圖6所展示)以使不同應用 程式系統能夠在同一網路中工作。通用平台由不同應用程式系統可運用介面而轉換至的標準基礎組成。
應用程式控制單元亦可統一網路中之所有應用程式與行動計算系統中之行動統一系統以將網路中之所有應用程式提供至行動使用者。
作業系統中之應用程式單元係針對區域中之應用程式伺服器而設計。該應用程式單元可經設計成非常容易地在網路中擴展及延伸,此係因為PCN之網路中之所有應用程式將在應用程式伺服器中予以開發。所有應用程式伺服器具有身分識別,且伺服器中之應用程式將具有應用程式伺服器之身分識別以自身識別應用程式處於哪一應用程式伺服器。同時,應用程式之識別號碼之部分含有分類代碼,應用程式控制單元可藉由該(該等)代碼而在分析使用者在具有網路目錄之介面中界定之分類及地理的代碼之後進行搜尋。
每一應用程式具有供電腦使用者及行動使用者兩者用以進行搜尋之應用程式名稱。具有多個應用程式之應用程式伺服器含有其自己之應用程式名稱伺服器(ANS)及伺服器瀏覽器以在本機搜尋伺服器中之應用程式或子應用程式。本機搜尋可運用同一作業系統或不同作業系統中之兩個伺服器瀏覽器之間的帶下劃線連結及內部連接後方的指示而轉換至全域搜尋。該指示將本機搜尋引導至全域搜尋。
在電腦使用者或行動使用者未在網路目錄處按分類及地理來界定應用程式之後,作業系統之初始伺服器基本上運用伺服器瀏覽器中之搜尋引擎進行全域搜尋。取而代之,電腦使用者或行動使用者運用應用程式名稱進行搜尋。應用程式名稱之識別號碼亦含有分類代碼。應用程式控制單元在分析應用程式之代碼之後將請求發送至初始伺服器,作業系統之初始伺服器中之搜尋引擎運用地理界定而藉由分類代碼來擷取應用程式以進行全域搜尋。全域搜尋可轉移至本機搜尋。
為了更高效之搜尋,較好的是使應用程式伺服器界定其在網路中之涵蓋範圍,使得作業系統之初始伺服器可容易地且高效地按地理來界定應用程式。
應用程式單元係用於連接至作業系統之應用程式伺服器。在PCN中,每一應用程式具有一名稱,且每一應用程式伺服器亦具有一名稱。對於電腦使用者及行動使用者兩者,其無需知道應用程式伺服器名稱。電腦使用者及行動使用者僅需要知道應用程式名稱。
應用程式伺服器名稱可為其應用程式名稱中之一者。該等應用程式名稱文字上相同,但該等應用程式名稱之概念不同,且該等應用程式名稱之位址亦不同。
行動單元由行動網路系統及行動計算系統組成(如圖15所展示)。行動網路系統經設計成自比如CDMA之數位系統連接行動使用者、定位行動使用者、偵測使用者之移動、更新行動使用者之傳信且(重新)建立路徑以與行動使用者通訊。
在行動使用者連接至網路之後,行動網路系統向行動使用者提供網路行動協定以在網路中識別行動使用者。行動網路系統亦可統一行動使用者與使用者之家用電腦且記錄行動使用者在網路中之表現,直至行動使用者登出為止。
PCN之行動計算系統可向行動使用者提供PCN之檔案系統、儲存系統及充足應用程式服務。檔案系統使行動使用者能夠管理儲存器及使用者之家用電腦兩者中之檔案。行動電腦系統亦可將PCN中之應用程式統一至行動使用者。
介面
PCN中之電腦及行動裝置經組配以搜尋應用程式且採用該等應 用程式。使用者與作業系統之間的介面使使用者能夠採用網路中之所有應用程式,以及管理、控制及維持來自該等應用程式之所有檔案(如圖1及圖2所展示)。
此處,吾人論述介面中之網路目錄,其可針對PCN之電腦使用者及行動使用者兩者而被設計成按分類及地理來界定應用程式,使得可在PCN中開發新的靈活、便利、充足且高效之搜尋系統以進行本機及全域搜尋。
在PCN中,供使用者採用之應用程式可位於不同國家或區域中。雖然作業系統中之應用程式控制單元、應用程式名稱伺服器(ANS)及伺服器瀏覽器以及初始伺服器可進行全域控制及搜尋,但介面中之網路目錄之設計使使用者能夠按分類及地理來界定應用程式,使得PCN中之搜尋系統可經靈活地、便利地、充足地且高效地設計成在應用程式伺服器中運用應用程式控制單元、ANS及伺服器瀏覽器進行本機搜尋。
舉例而言,可採用Microsoft之應用程式,只要使用者在Microsoft涵蓋整個網路之情況下在網路中之任何地方鍵入該應用程式之名稱即可。然而,不同位置中之不同使用者可具有不同的Microsoft應用程式。若中國之使用者想要知道美國有何種Microsoft應用程式,則中國之使用者可首先界定位置,且接著鍵入應用程式之名稱。PCN將使使用者到達美國之國家且向使用者展示美國有何種Microsoft應用程式。
對於使用者而言,界定分類同樣如此。在使用者按地理來界定美國之位置之後,若使用者不知道其可採用哪一應用程式以尋找比如MicrosoftCorp.之公司,則PCN向使用者提供用以藉由分類、應用程式名稱、應用程式關鍵字或主題進行搜尋之搜尋方式。對於此狀況,使用者僅需要界定「大型電腦公司」之分類以使Microsoft Corp.精細。
網路目錄基本上為一資料庫,其含有應用程式之所有分類及地理,該等分類及地理用以按分類及地理來界定該等應用程式且建立新搜尋系統 以進行本機及全域搜尋。資料庫亦含有應用程式名稱。存在用以界定應用程式之分類的分類代碼。應用程式名稱可用以界定應用程式之分類,且亦為應用程式名稱伺服器之分量。但,在網路目錄之資料庫中,應用程式名稱僅具有應用程式之分類代碼,其用於搜尋應用程式。地理係藉由國碼及區碼而界定。
識別號碼、國碼及區碼已在先前專利申請案「具有固定路由之網路架構」(序號:61/962,311)中予以論述。
分類代碼係根據型錄之接受名稱而界定。舉例而言,代理人係作為一般合法服務而被界定為100,且特殊化合法服務(比如商業法)被界定為100 001,而醫師係作為醫學醫生而被界定為200,且特殊化皮膚科醫生可被界定為200 030。
分類代碼將為應用程式之識別號碼之部分。在此狀況下,商業法中之合法服務的應用程式之識別號碼含有分類代碼100 001,而皮膚學應用程式在其應用程式之識別號碼中含有分類代碼200 030。此等分類代碼並無技術意義。
應用程式之分類代碼與識別號碼之間的關係為:分類代碼為應用程式之識別號碼之部分,且連接至網路目錄之應用程式控制單元使用分類代碼以使含有由使用者在網路目錄中界定之分類代碼的應用程式精細。
所界定地理將藉由作業系統中之應用程式控制單元而運用國碼及區碼予以識別,以定位待搜尋之作業系統且在網路中之所界定位置中尋找含有所界定分類之代碼的所有應用程式。
用以在介面中尋找應用程式的應用程式之分類不同於經界定以在PCN中進行搜尋之應用程式名稱,即使該分類及該應用程式名稱有時可文字上相同亦如此。該分類及該應用程式名稱在PCN中之概念係不同的。用以界定應用程式之分類的分類名稱具有代碼,且應用程式控制單元藉由該(該等)代碼而用以搜尋應用程式,而用以搜尋應用程式之應用程式名稱具有網路中之位址。應用 程式名稱不僅為應用程式名稱伺服器(ANS)之分量(其由伺服器瀏覽器用以在PCN之網路中進行本機及全域搜尋),而且為邏輯上連接至PCN之網路且在PCN之網路中被本機及全域搜尋的應用程式伺服器之分量。
資料庫之最簡單結構可被設計如下:
Figure 109105882-A0305-02-0019-8
吾人可具有三個搜尋方塊以供使用者分離地按分類及地理來界定應用程式,或運用網路目錄中之應用程式名稱進行搜尋。對於地理,PCN網路使使用者能夠運用國家名稱、城市名稱、深至郵遞區號來界定位置,使用者可直接地藉由在網路目錄中之搜尋方塊中鍵入「密蘇里州聖路易市菲加森之郵遞區號(zip code of Ferguson,St.Louis,Missouri)」來尋找其郵遞區號。
地理上界定應用程式之郵遞區號將藉由應用程式控制單元而解譯成國碼及區碼以定位作業系統。雖然郵遞區號用以界定地理,但郵遞區號有時將成為應用程式之識別號碼之部分,比如,分類代碼。此係因為具有國碼及區碼之作業系統可涵蓋大區域,其在該區域中具有多個郵遞區號。郵遞區號不能用以 表示作業系統中之位置。但,郵遞區號可用以識別作業系統中之應用程式(在解譯郵遞區號之後藉由國碼及區碼而界定)。
舉例而言,在具有國碼001及區碼717之作業系統所涵蓋之區域中存在三個郵遞區號。該等郵遞區號為17033、17109及17111。若吾人針對具有不同郵遞區號之此等位置具有「當地商業」之三個應用程式,則郵遞區號可用以針對具有不同郵遞區號之不同區域而識別「當地商業」之應用程式。因此,應針對具有三個不同郵遞區號之此等三個區域而在用於「當地商業」之應用程式的識別號碼中指示郵遞區號,但郵遞區號用以界定應用程式之地理。
網路目錄之資料庫連接至可分析分類代碼以及所界定地理之國碼及區碼以尋找所界定應用程式的應用程式控制單元(ACU)。在找到應用程式之後,ACU將連接邏輯上在所界定地理中之應用程式伺服器。
在使用者在介面中按分類及地理來界定應用程式之後,PCN將首先以靈活、便利、充足且高效之方式進行本機搜尋。本機搜尋可轉移至全域搜尋。但,使用者不必在搜尋開始之前最初在介面中按分類及地理來界定應用程式。使用者可藉由應用程式名稱進行搜尋。在此狀況下,全域搜尋將首先開始且稍後轉移至本機搜尋。
現在,可宣告,在PCN中存在兩種搜尋方式:一種搜尋方式係在應用程式按分類及地理而界定之後使用應用程式伺服器中之應用程式名稱伺服器以進行本機搜尋;且另一搜尋方式係當搜尋依賴於初始伺服器以界定地理時進行全域搜尋。
為了使搜尋系統更加高效,吾人可界定PCN之網路中的應用程式之涵蓋範圍,但比如「當地商業」之應用程式伺服器未必界定PCN之網路中的涵蓋範圍。當使用者想要尋找應用程式伺服器時,使用者將界定應用程式之分類及地理以進行本機搜尋。然而,比如「Microsoft」之大型公司非常必要地界定PCN 之網路中的涵蓋範圍。
PCN之搜尋系統
PCN中之搜尋由於如下優點而不同於網際網路:PCN向吾人提供介面中之網路目錄,其使電腦使用者及行動使用者兩者能夠在PCN開始搜尋之前按分類及地理來界定應用程式。網路目錄之優點向吾人提供新搜尋系統以准許網路運用多個應用程式名稱伺服器(ANS)及伺服器瀏覽器(SB)來靈活地、便利地、充足地且高效地搜尋資訊(如圖7所展示)。
PCN之網路的搜尋系統由網路目錄、應用程式控制單元、應用程式伺服器、應用程式、初始伺服器以及多個應用程式名稱伺服器(ANS)及伺服器瀏覽器(SB)組成。
網路目錄基本上為一資料庫。該資料庫具有三個搜尋方塊以供使用者按分類及地理來界定應用程式。第三搜尋方塊係供使用者運用應用程式名稱進行搜尋。用以在網路目錄中進行搜尋之應用程式名稱在其後方具有分類代碼。
PCN之網路中之所有應用程式係在應用程式伺服器中予以開發。每一應用程式伺服器具有一名稱、身分識別及位址。應用程式伺服器中之應用程式將具有應用程式伺服器之身分識別以自身識別該等應用程式處於哪一應用程式伺服器。
應用程式伺服器亦具有名稱。應用程式伺服器之名稱可在PCN之網路中被複製。然而,具有相同名稱之兩個應用程式伺服器在PCN之網路中具有不同身分識別及位址。網路之使用者無需知道該名稱。
應用程式名稱在PCN之網路中係唯一的。應用程式名稱不能被複製。電腦使用者或行動使用者無需知道應用程式伺服器之名稱。但,電腦使用者或行動使用者可記住待搜尋之應用程式名稱。若使用者不知道應用程式名稱,則 使用者可按分類及地理來界定應用程式以進行搜尋。
應用程式名稱伺服器含有應用程式名稱。每一應用程式名稱具有其在網路中之位址,應用程式之每一位址具有其識別號碼,應用程式之每一識別號碼具有分類代碼,且每一應用程式具有指示該應用程式處於哪一應用程式伺服器之身分識別。
應用程式伺服器之名稱可與伺服器中之應用程式中之一者相同,且應用程式伺服器之名稱可在PCN之網路中被複製。然而,具複製名稱之應用程式伺服器在PCN之網路中具有不同位址。PCN之網路中之應用程式名稱係唯一的,除非應用程式被界定且僅在本機唯一。
應用程式伺服器具有用以在網路中識別自身之身分識別。應用程式伺服器在其連接至PCN之網路之後將被給予被稱作網路商業協定之協定。應用程式伺服器中之所有應用程式具有應用程式伺服器之身分識別以自身識別該等應用程式處於哪一應用程式伺服器。
應用程式之識別號碼含有分類代碼,PCN之網路之搜尋系統可依賴於該(該等)分類代碼以進行搜尋。
網路目錄連接至應用程式控制單元(ACU)及初始伺服器(IS)以用於本機搜尋及全域搜尋。在使用者界定應用程式之分類及地理之後,ACU或IS將分析分類及地理之界定,且在所界定地理中運用分類代碼來搜尋應用程式。
舉例而言,若界定表明使用者需要在美國舊金山(國碼001、區碼415及分類代碼200 030)尋找皮膚科醫生,則使用者之作業系統中之應用程式控制單元將內部連接至舊金山之應用程式控制單元。舊金山之應用程式控制單元使用伺服器瀏覽器及ANS以藉由應用程式之識別號碼中之分類代碼200 030來連接皮膚學服務之所有應用程式且連接該等應用程式以開始本機搜尋。
本機搜尋在分類及地理兩者在網路目錄處被界定之後開始。在運 用應用程式之分類及地理之界定的情況下,應用程式控制單元連接含有所界定分類代碼之應用程式所處的應用程式伺服器,且本機搜尋在所搜尋應用程式伺服器中開始。
本機搜尋可運用在電腦及網路中組配以再次界定分類之新界定方法而在任何時間轉換至全域搜尋。在運用在電腦中組配之新界定方法的情況下,本機搜尋亦可轉換至另一本機搜尋。
全域搜尋在使用者僅界定分類時開始。在不具有網路目錄處之地理之界定或在電腦及網路中組配之新界定方法的情況下,PCN之網路將邏輯上界定地理以開始全域搜尋。
全域搜尋亦可藉由電腦之組配而轉換至本機搜尋。將在另一申請案中提交運用電腦及網路之組配進行的在本機搜尋與全域搜尋之間的轉換之詳細設計。
多個伺服器瀏覽器(SB)及應用程式名稱伺服器(ANS)在PCN之網路中用以進行搜尋。伺服器瀏覽器及ANS係在每一應用程式伺服器中予以開發。
兩個伺服器瀏覽器之間的通訊可高效地使用者內部連接。若此等兩個伺服器瀏覽器處於具有相同國碼及區碼之相同位置中,則可在改變接收伺服器瀏覽器之識別號碼以判定位址之後進行內部連接。若此等兩個伺服器瀏覽器為相同瀏覽器,但處於不同位置中,則可在改變接收伺服器瀏覽器之國碼及區域以判定位址之後進行內部連接。
PCN之搜尋系統可始終以字母、商業規模、商業距離或風行度的次序向使用者呈現應用程式名稱。
如所知,網路目錄之設計使電腦使用者及行動使用者兩者能夠界定應用程式之分類及地理,此情形引起PCN之靈活、便利、充足且高效之搜尋系統。
PCN中之搜尋系統之靈活性係基於網路目錄之設計。網路目錄可針對電腦使用者及行動使用者兩者而被設計成不僅按分類及地理來界定應用程式,而且使用應用程式名稱、關鍵字或主題進行搜尋。當使用者被判定要搜尋何物及搜尋何處時,PCN可特定地在所界定位置中在本機搜尋所分類應用程式。同時,PCN搜尋系統之靈活性使電腦使用者及行動使用者兩者能夠直接地進行搜尋而不在全域界定應用程式之分類及地理。本機搜尋及全域搜尋可藉由應用程式頁面中之帶下劃線連結而基於該等連結後方之位址進行轉換。
PCN中之搜尋之便利性係藉由介面中之網路目錄中之搜尋方塊而設計。一個方塊用以界定分類,且第二方塊用以界定地理以用於搜尋應用程式。第三搜尋方塊用以不僅直接地搜尋應用程式,而且直接地搜尋其他已知應用程式,諸如,世界之郵遞區號。可以字母、距離、商業規模或風行度等等的次序呈現結果。
PCN之充足性可運用通用平台(如圖5所展示)予以開發,通用平台使所有種類之應用程式系統能夠在同一網路中工作。充足性亦可在PCN之網路中之所有應用程式可針對行動使用者而統一之後針對行動使用者予以開發。通用平台可經開發為具有標準基礎且將不同種類之應用程式系統轉換至通用平台之標準基礎。通用平台係在作業系統之應用程式控制單元中予以開發。可在應用程式伺服器被連接之後轉換不同應用程式系統。應用程式控制單元之組配係如圖9所展示。
使用PCN之高效性可藉由使用者之服務及網路效能兩者而基於網路之架構、網路之特徵及技術(諸如,邏輯網路連接技術、網路目錄、內部連接及固定路由)予以開發。網路目錄藉由界定應用程式之分類及地理而向網路提供高效搜尋方式。PCN可提供更多技術(諸如,多個應用程式名稱伺服器及伺服器瀏覽器)以在PCN之網路中高效地建立本機搜尋及全域搜尋。
舉例而言,當電腦使用者需要採用自己之區域中之「當地商業」之應用程式伺服器中的應用程式中之一者時,電腦使用可直接地轉至當地商業以尋找其想要採用之應用程式;對於網路,搜尋將僅保持於本機作業系統中,且無需轉至網路中之任何地方。
應用程式伺服器中之伺服器瀏覽器不僅可搜尋資訊,而且可用以運用被稱作內部連接(其為PCN之唯一特徵)之方式而與其他伺服器瀏覽器通訊。伺服器瀏覽器係基於如下事實而設計:不同位置中的作業系統中之相同元件具有相同識別號碼,此情形使兩個相同元件僅具有在其位址中不同之國碼及區碼。非常高效的是在不同位置中之兩個相同元件之間通訊,此情形僅需要改變該等元件在位址中之國碼及區碼。內部連接之特徵亦使PCN搜尋系統非常高效。
PCN之層
在PCN之網路中存在電腦之九個層(如圖13所展示)。在此等九個層當中,介面層係與任何其他層一樣重要。電腦使用者及行動使用者兩者具有此層。該層係重要的,此係因為電腦使用者及行動使用者兩者可使用此層以按分類及地理來界定應用程式以具有本機搜尋及全域搜尋,且使PCN之搜尋系統靈活、便利、充足且高效。
PCN之傳輸層係使用路由器以在使用者與PCN之作業系統之間傳輸資料。吾人需要將路由器用於在使用者與作業系統之間傳輸資料的特徵係藉由網路之架構而判定。
PCN之作業系統之通用平台
圖9中已展示應用程式控制單元之組配。應用程式控制單元之功能中之一者係提供用於所有應用程式系統之通用平台,且將不同應用程式系統統一至標準平台且使不同應用程式系統能夠在同一網路中工作。行動計算系統中用於行動使用者之通用平台不僅統一網路中用於行動使用者之所有應用程式 以向行動使用者提供網路中之充足應用程式,而且將不同行動系統統一至標準平台且使該等行動系統能夠在同一網路中工作。
電腦使用者及行動使用者僅需要將標準平台下載於其電腦或行動裝置中以運用PCN之網路中之不同系統來採用所有應用程式。
可設計及開發用於電腦使用者之標準平台或用於行動使用者之標準平台。因此,轉換介面可經設計成將每一不同系統轉換成PCN標準系統。自應用程式系統成為PCN標準平台之轉換將在應用程式控制單元邏輯上將應用程式伺服器連接至作業系統之後發生。
應用程式伺服器及應用程式
在PCN中,所有應用程式將在被稱作應用程式伺服器之伺服器中予以開發。應用程式伺服器在先前申請案(第61/962,311號)中亦被稱作個別商業伺服器、商業伺服器及商業資訊伺服器。應用程式伺服器可為用於單一商業之應用程式伺服器,諸如,Microsoft之應用程式、Amazon之應用程式。應用程式伺服器亦可為組合相同地理中或相同分類中或毫無共同點之許多一些小商業應用程式的應用程式伺服器。舉例而言,Hershey,PA的當地商業之應用程式(其組合當地商業與Hershey PA中之服務),及癌症治療(Cancer Treatments)之應用程式(其組合一些特殊化癌症治療設施)。
應用程式伺服器具有名稱,但使用者不必知道。應用程式伺服器之名稱可被複製,且該名稱可與其在伺服器中之應用程式中之一者相同。但,具複製名稱之應用程式伺服器在網路中具有不同身分識別及位址。
所有應用程式在PCN之網路中具有名稱。該等應用程式之名稱不能被複製,此係因為應用程式名稱用以進行搜尋。
應用程式伺服器含有應用程式伺服器之身分識別。應用程式伺服器不必在其識別號碼中含有分類代碼。然而,應用程式伺服器中之應用程式必須 具有與應用程式伺服器相同之身分識別以自身識別該等應用程式處於哪一應用程式伺服器。應用程式伺服器中之應用程式之識別號碼必須含有所界定分類之代碼。
可在多個應用程式伺服器中找到一些應用程式。其要求可在多個應用程式伺服器中找到之應用程式必須含有該等應用程式所處之應用程式伺服器的所有身分識別。
應用程式必須含有一些重要因素:一個重要因素為應用程式所處之應用程式伺服器的身分識別;另一重要因素為應用程式之分類代碼。在運用分類代碼的情況下,作業系統將尋找應用程式;在運用應用程式伺服器之身分識別的情況下,作業系統可依賴於應用程式伺服器之身分識別以連接應用程式伺服器。
與介面中之網路目錄合作的應用程式控制單元及初始伺服器可在應用程式之分類及地理兩者被界定時在本機藉由分類代碼來搜尋應用程式,且在僅分類被界定且地理需要由作業系統邏輯上界定時在全域藉由分類代碼來搜尋應用程式。此為吾人需要界定一些應用程式及應用程式伺服器之涵蓋範圍使得作業系統可高效地界定地理的原因。
應用程式伺服器具有三種類型:一種類型為用於大型公司(比如,「Microsoft」、「Google」、「Amazon」等等)之應用程式伺服器。使用者可使用其產品而尋找其商業資訊,且具有一些商業行為。該等使用者自身可在應用程式伺服器中擴展及延伸其商業以向網路中之使用者提供更多服務。第二類型為組合一些商業且將該等商業開發至同一應用程式伺服器中。第三類型為供使用者僅搜尋其資訊(諸如,「美國白宮」、「國會圖書館」等等)之應用程式伺服器。PCN之網路中之所有應用程式伺服器可靈活地且便利地擴展及延伸其商業。
應用程式及應用程式伺服器之設計可使網路被良好地組織、便利 地擴展及延伸,且能夠被開發成熟、安全且高效之網路。
內部連接
專利申請案「固定路由之網路架構」(第61/962,311號)論述識別作業系統中之元件的識別號碼。兩個不同位置中的作業系統之相同元件具有相同識別號碼,以便增加網路之高效性。應界定國碼及區碼以識別網路之作業系統。
基於網路中之元件的國碼、區碼及識別號碼之界定,可建立內部連接以增加網路中之執行高效性。
內部連接係針對具有相同識別號碼但具有不同國碼或區碼之兩個相同元件或具有同一作業系統中之相同國碼或區碼的同一作業系統中之兩個不同元件之間的連接而界定。
由於網路之高效性,封包之輸送不再以位元串流而進行,且PCN中的封包之輸送可以每工作階段之封包串流而設計,用以僅改變接收器之位址之部分的PCN中之內部連接之特徵可使網路難以置信地高效,且可開發新技術,包括可重整資料之編碼的技術。
總而言之,在運用內部連接之優點的情況下,將更快速地改良PCN之高效性,且可成熟地開發PCN之網路。
公用分支網路交換(PBNX)
由吾人命名為公用分支網路交換(PBNX)之交換器裝置可用以將內部商業網路連接至PCN。將在另一專利申請案「公用分支網路交換」中提交詳細設計(如圖8所展示)。
在運用PBNX的情況下,公司之內部網路可被視為運用路由器而連接至PCN之網路使用者,且PCN將向內部商業網路指派被稱作網路商業使用者協定(NBUP)之協定。
網路商業使用者協定經界定以藉由PCN中之作業系統之網路連 接單元來識別PCN中之內部商業網路。
內部商業網路之使用者可與個人電腦使用者一樣地使用PCN。內部商業網路之使用可與個人電腦使用者一樣地使用PCN,使得其伺服器及電腦將以與個人電腦使用者相同的方式而組配以使用網路目錄以按分類及地理來界定應用程式,且進行本機及全域搜尋。

Claims (26)

  1. 一種邏輯控制網路(100),其提供針對邏輯連接至該網路(100)的電腦使用者及行動使用者之該網路(100)的集中和固定服務以及功能,邏輯連接商業資訊應用程式至該網路(100),且使該電腦使用者及該行動使用者能夠以針對資料傳輸之固定位址系統及固定路由之特徵在該封閉網路(100)進行搜尋,該邏輯控制網路(100)包括:- 全域作業系統;- 地區作業系統;以及- 本機作業系統;該些全域作業系統、該些地區作業系統和該些本機作業系統在全域分佈之集中建築物中被混合,其中該些本機作業系統被設計成邏輯連接在區域中的該些電腦使用者及該些行動使用者,以及其中該路由是以下列規則所固定以便轉移該資料:- 任意兩全域作業系統(24、26)可以在國家中或是全域地直接彼此通訊;- 任意全域作業系統可以在它們的國家中和每個地區作業系統(20)通訊;- 在該相同國家中的任意兩個地區作業系統可以直接彼此通訊;- 任意地區作業系統可以和在該國家的該地區中的所有本機作業系統(18)通訊;以及- 任意兩個本機作業系統可以在該國家的該地區中彼此直接通訊;其中,針對資料的全域傳輸,發送器的本機作業系統經組配以判定在該發送器的國家中的該路由,以及在接收器的國家中的該全域作業系統經組配以判定在該接收器的國家中的該固定路由,其特色在於:該發送器的位址、該接收器的位址和在該固定路由中的所有位址是在資料結構的標頭中;以及 其中,介面連接工作站而形成在該電腦使用者的家庭處的子網路,以及該行動使用者的該介面具有網路目錄,提供針對該些電腦使用者和該些行動使用者的該些固定功能和該些服務,和針對該電腦使用者或該行動使用者的該網路進行通訊,以及處理、管理和控制針對該電腦使用者或該行動使用者之該資料和檔案;其中,該網路(100)具有針對包括固定功能和服務的伺服器和應用程式伺服器之該網路(100)中之每一元件之該固定且界定的位址系統,該固定且界定的位址系統是由該元件的國碼、區碼和識別所組成;其中,該些所有商業資訊應用程式可被開發至該些伺服器中且連接到針對該些電腦使用者和該些行動使用者的該網路(100),以便用他們自己的應用程式名稱伺服器和伺服器瀏覽器進行搜尋;其中,該些所有作業系統和應用程式伺服器是經模組設計的,包括用於像是網路伺服器、電子郵件伺服器、應用程式控制伺服器、檔案伺服器、初始伺服器、行動網路伺服器、行動計算伺服器、統一伺服器、流量控制伺服器、通用平台、記錄伺服器、次序伺服器等等之該些固定功能和服務之該些作業系統中的該些伺服器;其中,該網路(100)具有交集搜尋系統,其包括被該網路(100)和該固定位址系統之架構所界定之本機搜尋和全域搜尋;其中,該網路也具有特殊特徵和功能,像是內部連接,其是基於該固定且界定的位址系統;統一系統,其用於把該些電腦使用者和他們的行動裝置進行統一的;通用平台,其用於提供針對不同系統開發之該些應用程式之該平台;檔案系統,其用於儲存針對行動使用者之該些檔案、管理針對行動使用者之該些檔案、以及發送針對行動使用者之該些檔案至他們的電腦站。
  2. 如請求項1之網路(100),其中該網路的該架構是封閉網路,以 及所有該些電腦使用者和該些行動使用者,藉由驗證被該些電腦使用者和該些行動使用者經由服務提供者用該本機作業系統所建立之使用者名稱和密碼而被該網路(100)所鑑認,以及該些電腦使用者和該些行動使用者經由該封閉網路而彼此通訊。
  3. 如請求項1之網路(100),其中電腦使用者或行動使用者的該介面連接在家庭處的該些工作站而形成該子網路,以便作為該集中伺服器而執行,提供針對該些電腦使用者和該些行動使用者的該些固定功能和服務,和針對該電腦使用者或該行動使用者的該網路進行通訊,以及處理、管理和控制針對該電腦使用者或該行動使用者之該資料和檔案。
  4. 如請求項1之網路(100),其中該網路是用該固定位址系統而被特徵化,即在該網路中之元件的該位址是由國碼、區碼以及它的永久識別號碼所組成,使得沒有任何兩個元件具有相同國碼和識別號碼將具有相同區碼,以及沒有任何兩個元件具有相同區碼和識別號碼將具有相同國碼,使得在該網路中的該元件的該位址並不只指示該元件的位置,並也指示在該網路中的該元件的該功能和該功能的規模。
  5. 如請求項1之網路(100),其中連接至該網路的該應用程式的該固定位址是由國碼、區碼以及它的永久識別號碼所組成,其中該識別號碼的部分並不只指示該應用程式的位置,並也指示該應用程式和開發該應用程式的一或多個應用程式伺服器的分類和該分類的規模。
  6. 如請求項1之網路(100),其中開發該些應用程式的該應用程式伺服器的該固定位址是由國碼、區碼以及它的永久識別號碼所組成,其中該識別號碼的部分指示被該應用程式伺服器所開發的所有該些應用程式,所有彼此連接而用於搜尋之該些應用程式伺服器。
  7. 如請求項1至6任一項之網路(100),其中在該電腦使用者和該行 動使用者的該介面中之網路目錄包含資料庫,該資料庫具有連接至該網路的該些應用程式的名稱,其包括該些應用程式的該些分類和地理,以及該些應用程式名稱的該些分類和地理是被用邏輯連接至該網路的該些應用程式所相同編碼,使得在該電腦使用者或該行動使用者界定該搜尋的類型後,該搜尋可以被直接連結至在該一或多個應用程式伺服器中所開發的該些應用程式,並且邏輯連接至該封閉網路。
  8. 如請求項1至6任一項之網路(100),其中閘道路由器被用來連接該電腦使用者至該本機作業系統,以及被程式化成和該本機作業系統和該些應用程式合作與協作,以便接受和排拒進入和離去的資料封包,並且作為該閘道路由器,藉由和本機作業系統合作與協作去邏輯連接在串列和並列連接的該些電腦使用者,而具有功能以集中/分散該些電腦使用者去邏輯連接該網路。
  9. 如請求項1至6任一項之網路(100),其中開發該些應用程式的每個應用程式伺服器具有應用程式名稱伺服器,其包含在該應用程式伺服器中所有該些應用程式的名稱,以及伺服器瀏覽器,其用於在該應用程式伺服器內部進行搜尋,並和其它一個或多個應用程式伺服器進行通訊。
  10. 如請求項1至6任一項之網路(100),其中該集中應用程式名稱伺服器是不同於該本機應用程式名稱伺服器,其包含邏輯連接至該網路的所有該些應用程式伺服器的資訊,以便用該集中伺服器瀏覽器執行該全域搜尋。
  11. 如請求項1至6任一項之網路(100),其中邏輯連接至該網路(100)之該應用程式是該網路(100)的搜尋系統的根目錄,其界定為本機搜尋和全域搜尋。
  12. 如請求項1至6任一項之網路(100),其中當該分類和該地理兩者均被界定而用於該電腦使用者或該行動使用者的該介面處進行搜尋時,該本機搜尋是被界定的,然而當該分類或該地理在該電腦使用者或該行動使用者的 該介面處被界定時,該全域搜尋是被界定的。
  13. 如請求項1至6任一項之網路(100),其中當該電腦使用者正被邏輯連接至該網路(100)時,該電腦使用者是在給予的網路使用者協定(NUP)中,以便為了在安全下傳輸該資料而識別在該網路(100)中的該電腦使用者,其中當該行動使用者正被邏輯連接至該網路時,該行動使用者是在給予的網路行動協定(NMP)中,以便為了在安全下傳輸該資料而識別該行動使用者並與他的家用電腦進行統一,以及其中該商業資訊應用程式是在給予的網路應用程式協定(NAP)中,以便為了在安全下傳輸該資料而識別邏輯連接至該網路(100)之該應用程式,其中所有該網路使用者協定、該網路行動協定、該網路應用程式協定不同於該網路(100)的傳輸控制協定的多層的一者之網路協定。
  14. 如請求項1至6任一項之網路(100),其中進一步包含傳輸控制協定的多層,亦即,介面、資料連結、傳輸、網路、輸送、應用程式、以及管理與控制,該網路(100)之傳輸控制協定的七層,且在該網路(100)之傳輸控制協定並不要求電腦使用者之協定(NUP)、行動使用者協定(NMP)、或應用程式協定(NAP)作為轉移該資料之套件而和該傳輸控制協定工作。
  15. 如請求項1至6任一項之網路(100),其中進一步包含TCP可用性伺服器,其具有在該網路(100)中所有該些協定的該可用性的動態資訊。
  16. 如請求項1至6任一項之網路(100),其中進一步包含伺服器呼叫時間/路由表,其包括由一協定至另一協定的傳輸動態時間,用此計算以便邏輯控制在該網路(100)中的該傳輸。
  17. 如請求項1至6任一項之網路(100),其中所有該些伺服器是模組設計的,不是大多數但至少包括應用程式伺服器、網路伺服器、記錄伺服器、電子郵件伺服器、應用程式控制伺服器、TCP可用性伺服器、初始伺服器、流量與擁塞控制伺服器、檔案系統伺服器、行動計算伺服器、行動網路伺服器,使得 該網路(100)容易被管理、維持和控制。
  18. 如請求項1至6任一項之網路(100),其中該網路的該資料結構明確地指示在該網路(100)中流動的該資料具有進入和離去二個方向,以及在該固定路由中的該些位址,包括該使用者的位址、網路位址、工作站ID、應用程式的位址(被它的應用程式伺服器所包含)、資料、序號,以及錯誤檢查。
  19. 如請求項1至6任一項之網路(100),其中該網路(100)的該資料結構具有版本,其至少指示:該資料之開始、該資料之方向、該服務之類型、及該搜尋之類型(如圖9所示)。
  20. 如請求項1至6任一項之網路(100),其中該介面的多個埠和協定是用來控制與管理針對子網路工作站的該資料並和該網路通訊,其邏輯連接該電腦使用者以及鑑認該電腦使用者(如圖11所示)。
  21. 如請求項1至6任一項之網路(100),其中該內部連接之該特徵是在具有相同國碼和區碼但不同識別號碼、或在具有相同國碼和識別號碼區域但不同區碼、或在具有相同區碼和識別號碼但不同國碼之兩個元件之間所界定。
  22. 如請求項1至6任一項之網路(100),其中該行動使用者經由CDMA(碼分多重存取)連接至該網路(100)而至該網路(如圖12所示)。
  23. 如請求項1至6任一項之網路(100),其中該網路具有該統一系統,其統一該行動使用者至他的一個或多個家用工作站,使得該行動使用者的檔案可以經由該網路(100)的該檔案系統而容易轉移到他的一個或多個家用工作站。
  24. 如請求項1至6任一項之網路(100),其中該網路(100)具有在該些作業系統中開發的該些計錄伺服器,以便計錄進入和離去資料的該些資料結構,這不僅是為了該網路的安全性,也是為了在該網路中的犯罪。
  25. 如請求項1至6任一項之網路(100),其中該PBNX(公用分支網 路交換)系統是針對在該網路(100)外面的小網路而被開發,以便切換自它們的小網路至該網路(100)。
  26. 如請求項1至6任一項之網路(100),其中該網路(100)的該安全性是被高度地增加,以便藉由使用邏輯連接、邏輯控制、該固定位址系統、該固定路由,以及在該封閉網路中的該固定的該些集中伺服器和該些功能之封閉網路之該架構,而去達成一安全、高效且充足的工作環境。
TW109105882A 2014-01-06 2015-01-05 個人電腦網路、行動連接及搜尋系統 TWI81919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461923829P 2014-01-06 2014-01-06
US61/923,829 2014-01-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25672A TW202025672A (zh) 2020-07-01
TWI819194B true TWI819194B (zh) 2023-10-21

Family

ID=5485152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05882A TWI819194B (zh) 2014-01-06 2015-01-05 個人電腦網路、行動連接及搜尋系統
TW104100070A TWI689182B (zh) 2014-01-06 2015-01-05 個人電腦網路、行動連接及搜尋系統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00070A TWI689182B (zh) 2014-01-06 2015-01-05 個人電腦網路、行動連接及搜尋系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2) TWI819194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10051973A1 (en) * 2000-06-08 2001-12-13 Poi Systems, Inc.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a locator service
US20060089140A1 (en) * 2002-07-08 2006-04-27 Shaobo Zhang Network and method of realizing local roaming for subscribers
US7421275B1 (en) * 1996-08-22 2008-09-02 Civix-Ddi,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locating points of interest using a portable phon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21275B1 (en) * 1996-08-22 2008-09-02 Civix-Ddi,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locating points of interest using a portable phone
US20010051973A1 (en) * 2000-06-08 2001-12-13 Poi Systems, Inc.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a locator service
US20060089140A1 (en) * 2002-07-08 2006-04-27 Shaobo Zhang Network and method of realizing local roaming for subscriber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25672A (zh) 2020-07-01
TWI689182B (zh) 2020-03-21
TW201540019A (zh) 2015-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46465B (zh) 提供对远程服务的本地安全网络访问
US11362986B2 (en) Resolution of domain name requests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 environments
CN110351191B (zh) 网络配置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KR101774326B1 (ko) 네트워크들을 통한 접속을 보장하기 위한 오버레이 사용
CN102484639B (zh) 用于多个nat64环境的方法和主机节点
CN102246147B (zh) 提供到可配置专用计算机网络的访问
CN103944768A (zh) 为受管计算机网络提供逻辑联网功能
CN101321128B (zh) 通信设备、通信网络系统和通信方法
CN102769529A (zh) Dnssec签名服务器
WO2001067690A1 (fr) Reseau d'information semantique
CN103354566A (zh) 配置计算机节点之间的通信
CN102325186A (zh) 远程服务调用方法及系统
CN104811371A (zh) 一种全新的即时通信系统
CN113472668B (zh) 多方安全计算中的路由方法和系统
CN104811379B (zh) 用于即时通信服务器互联互通的路由器寻址方法
CN101272395B (zh) 一种通信网络的层次接入控制方法
US20160164969A1 (en) Personal Computer Network, Mobile Connection and Searching Systems
TWI819194B (zh) 個人電腦網路、行動連接及搜尋系統
JP5190922B2 (ja) コミュニティ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および通信制御方法
TWI720437B (zh) 具有固定路由的網路架構
Yu et al. Standardization activities for future networks in ITU-T: A case study from Y. 3071: Data aware networking (Information Centric Networking)—Requirements and Capabilities
CN116582516B (zh) 数据传输方法、设备、系统、介质及程序产品
CN116938878A (zh) 地址分配方法、云控制台、物联终端及专用网关
Radia Network protocol folklore
Enokibori et al. Realizing a secure federation of multi-institutional service syst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