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15016B - 散熱模組及電子裝置 - Google Patents

散熱模組及電子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15016B
TWI815016B TW109117644A TW109117644A TWI815016B TW I815016 B TWI815016 B TW I815016B TW 109117644 A TW109117644 A TW 109117644A TW 109117644 A TW109117644 A TW 109117644A TW I815016 B TWI815016 B TW I81501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cooling fan
slot
electronic device
fa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176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36703A (zh
Inventor
吳昌遠
Original Assignee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6/843,898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11839050B2/en
Application filed by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367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367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150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15016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3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heat transfer by conduction from the heat generating element to a dissipating body
    • H05K7/20409Outer radiating structures on heat dissipating housings, e.g. fins integrated with the housing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00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gaseous coolant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136Forced ventilation, e.g. by fans
    • H05K7/20145Means for directing air flow, e.g. ducts, deflectors, plenum or gui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散熱模組,適用於一電子裝置。散熱模組包括一散熱結構及一散熱風扇。散熱結構配置於電子裝置的一外殼內且具有一散熱部,其中散熱部與外殼之間形成一散熱流道。散熱風扇鄰接散熱部,其中散熱風扇或散熱結構具有一氣流導引部,氣流導引部具有一開槽,開槽連接散熱流道,散熱風扇適於提供一散熱氣流,氣流導引部適於導引部分散熱氣流沿不平行於散熱風扇的一出風方向的一方向通過開槽並接著通過散熱流道。

Description

散熱模組及電子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散熱模組及電子裝置,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具有散熱風扇的散熱模組及電子裝置。
近年來隨著科技的突飛猛進,使得電子裝置(如電腦)之運作速度不斷地提高,並且電子裝置內部之發熱元件所發出之熱量亦不斷地攀升。為了預防電子裝置過熱而導致暫時性或永久性的失效,對於電子裝置內部的發熱元件進行散熱將變得非常重要。此外,發熱元件產生的熱能可能會傳遞至電子裝置的外殼而導致外殼溫度過高,因此一些電子裝置的外殼亦需進行散熱。因此,如何提升散熱模組對電子裝置內部之發熱元件及電子裝置之外殼的散熱效率,是散熱模組設計上的重要課題。
本發明提供一種散熱模組,對電子裝置內部之發熱元件及電子裝置之外殼具有良好的散熱效率。
本發明提供一種電子裝置,其散熱模組對電子裝置內部之發熱元件及電子裝置之外殼具有良好的散熱效率。
本發明的散熱模組適用於一電子裝置。散熱模組包括一散熱結構及一散熱風扇。散熱結構配置於電子裝置的一外殼內且具有一散熱部,其中散熱部與外殼之間形成一散熱流道。散熱風扇鄰接散熱部,其中散熱風扇或散熱結構具有一氣流導引部,氣流導引部具有一開槽,開槽連接散熱流道,散熱風扇適於提供一散熱氣流,氣流導引部適於導引部分散熱氣流沿不平行於散熱風扇的一出風方向的一方向通過開槽並接著通過散熱流道。
本發明的電子裝置包括一外殼及一散熱模組。散熱模組包括一散熱結構及一散熱風扇。散熱結構配置於外殼內且具有一散熱部,其中散熱部與外殼之間形成一散熱流道。散熱風扇鄰接散熱部,其中散熱風扇或散熱結構具有一氣流導引部,氣流導引部具有一開槽,開槽連接散熱流道,散熱風扇適於提供一散熱氣流,氣流導引部適於導引部分散熱氣流沿不平行於散熱風扇的一出風方向的一方向通過開槽並接著通過散熱流道。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散熱風扇的一外殼的一端具有一折壁以形成氣流導引部,折壁傾斜於散熱風扇的出風方向,開槽形成於折壁。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開槽形成於散熱風扇的一外殼,外殼具有鄰接開槽的一舌部以形成氣流導引部,舌部傾斜於散熱風扇的出風方向。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散熱部包括散熱鰭片。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散熱模組包括一熱管,其中熱管配置於散熱部上。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散熱結構具有一延伸部以形成氣流導引部,延伸部具有開槽,散熱風扇可拆卸地組裝於延伸部且覆蓋開槽。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散熱結構具有一接觸部,接觸部接觸電子裝置的一發熱元件,延伸部連接於接觸部。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散熱結構具有一導流部,導流部形成於延伸部上,散熱風扇包括一扇葉結構,導流部與扇葉結構之間形成一增壓流道。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延伸部上具有多個螺柱,散熱風扇可拆卸地螺鎖於這些螺柱。
基於上述,在本發明的散熱模組中,散熱風扇或散熱結構具有氣流導引部,氣流導引部具有開槽,使散熱風扇產生的散熱氣流可透過開槽而流至散熱部與外殼之間的散熱流道,以提升散熱風扇對散熱部的散熱效率,且使散熱風扇能夠對外殼進行散熱,有效降低外殼的溫度。此外,可將散熱風扇配置為可拆卸地組裝於散熱結構的延伸部,使散熱風扇的更換及維護更為便利。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圖1是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局部立體圖。請參考圖1,本實施例的電子裝置100包括一外殼110及一散熱模組120。電子裝置100例如是筆記型電腦,外殼110例如是筆記型電腦的主機外殼,為使圖式較為清楚,圖1的外殼110僅繪示岀其底部殼體。散熱模組120配置於外殼110且用以對外殼110內的發熱元件130、140進行散熱,發熱元件130、140例如是筆記型電腦的中央處理器或其他種類的處理晶片。在其他實施例中,電子裝置100可為其他種類的裝置,本發明不對此加以限制。
圖2是圖1的散熱模組的部分構件立體圖。圖3是圖1的電子裝置的局部示意圖。請參考圖1至圖3,散熱模組120包括一散熱結構122及一散熱風扇124。散熱結構122配置於外殼110內且具有一散熱部122a及一延伸部122b,散熱部122a及延伸部122b例如是一體成形地相連接。散熱部122a例如是散熱鰭片。散熱風扇124可拆卸地組裝於延伸部122b而鄰接散熱部122a,且用以往散熱部122a產生散熱氣流F1。
散熱部122a與外殼110之間形成一散熱流道110a。延伸部122b形成一氣流導引部且具有一開槽S1,散熱風扇124覆蓋延伸部122b的開槽S1,開槽S1連接散熱部122a與外殼110之間的散熱流道110a。散熱風扇124提供部分散熱氣流F2,其藉由所述氣流導引部的導引而沿不平行於(繪示為垂直於)散熱風扇124的一出風方向(散熱氣流F1的方向)的一方向通過開槽S1並接著通過散熱流道110a。由於散熱風扇124除了產生散熱氣流F1往散熱部122a流動,更產生散熱氣流F2透過開槽S1而流至散熱部122a與外殼110之間的散熱流道110a,故可提升散熱風扇124對散熱部122a的散熱效率,且使散熱風扇124能夠對外殼110進行散熱,有效降低外殼110的溫度。此外,散熱風扇124可拆卸地組裝於散熱結構122的延伸部122b,使散熱風扇124的更換及維護更為便利。
在本實施例中,散熱結構122的延伸部122b上具有多個螺柱P(繪示為兩個),散熱風扇124可拆卸地螺鎖於這些螺柱P。在其他實施例中,散熱風扇124可藉由其他適當方式組裝於散熱結構122的延伸部122b,本發明不對此加以限制。
以下詳細說明散熱模組120對發熱元件130、140的散熱方式。散熱模組120包括一熱管126,熱管126配置於散熱結構122的散熱部122a上,且延伸至發熱元件130處及發熱元件140處。發熱元件130產生的熱及發熱元件140產生的熱透過熱管126而傳遞至散熱結構122的散熱部122a,以在散熱部122a處藉由散熱風扇124產生的散熱氣流F1進行散熱。此外,本實施例的散熱結構122具有一接觸部122d,接觸部122d接觸發熱元件130,且延伸部122b連接於接觸部122d。藉此,發熱元件130產生的熱除了可透過熱管126而傳遞至散熱部122a,更可透過接觸部122d及延伸部122b而傳遞至散熱部122a,以提升散熱模組120對發熱元件130的散熱效率。
圖4是圖1的散熱模組的部分構件俯視圖。請參考圖2及圖4,本實施例的散熱結構122具有一導流部122c,導流部122c形成於延伸部122b上。導流部122c與散熱風扇124的扇葉結構124a之間形成一增壓流道124b,用以對扇葉結構124a產生的散熱氣流進行增壓。藉此,散熱風扇124本身不需具有導流部,增加了散熱模組120設計上的靈活性。
圖5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局部示意圖。圖6是圖5的散熱模組的部分構件俯視圖。圖5及圖6的實施例與圖1至圖4的實施例的不同處在於,在圖5及圖6的實施例中,散熱風扇124的外殼124c的一端具有一折壁124c1以形成所述氣流導引部。至少部分折壁124c1傾斜於散熱風扇124的出風方向(散熱氣流F1的方向),且一開槽S2形成於折壁124c1上。使散熱氣流F2可藉由折壁124c1的導引而沿不平行於(繪示為傾斜於)散熱風扇124的出風方向(散熱氣流F1的方向)的一方向通過開槽S2,並接著通過散熱流道110a。在本實施例中,折壁124c1相對於散熱風扇124的出風方向的傾斜角度例如為0~90度,且較佳為60度。
圖7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局部示意圖。圖7的實施例與圖5的實施例的不同處在於,圖7的折壁124c1及其上的開槽S2是形成於外殼124c的頂側,而圖5的折壁124c1及其上的開槽S2是形成於外殼124c的底側。
圖8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局部示意圖。圖8的實施例與圖1至圖4的實施例的不同處在於,在圖8的實施例中,一開槽S3形成於散熱風扇124的外殼124c。外殼124c具有鄰接開槽S3的一舌部124c2以形成所述氣流導引部,且舌部124c2傾斜於散熱風扇124的出風方向(散熱氣流F1的方向)。使散熱氣流F2可藉由舌部124c2的導引而沿不平行於(繪示為傾斜於)散熱風扇124的出風方向(散熱氣流F1的方向)的一方向通過開槽S3,並接著通過散熱流道110a。在本實施例中,開槽S3及舌部124c2可形成於外殼124c的底側,而在其他實施例中,開槽S3及舌部124c2可形成於外殼124c的頂側。在本實施例中,舌部124c2相對於散熱風扇124的出風方向的傾斜角度例如為0~90度,且較佳為60度。
綜上所述,在本發明的散熱模組中,散熱風扇或散熱結構具有氣流導引部,氣流導引部具有開槽,使散熱風扇產生的散熱氣流可透過開槽而流至散熱部與外殼之間的散熱流道,以提升散熱風扇對散熱部的散熱效率,且使散熱風扇能夠對外殼進行散熱,有效降低外殼的溫度。此外,可將散熱風扇配置為可拆卸地組裝於散熱結構的延伸部,使散熱風扇的更換及維護更為便利。另外,藉由將散熱結構的接觸部連接於散熱結構的延伸部,接觸部處的發熱元件產生的熱除了可透過熱管而傳遞至散熱結構的散熱部,更可透過接觸部及延伸部而傳遞至散熱部,以提升散熱模組對發熱元件的散熱效率。再者,由於散熱結構的延伸部上具有用以對散熱氣流進行增壓的導流部,故散熱風扇本身不需具有導流部,增加了散熱模組設計上的靈活性。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電子裝置 110、124c:外殼 110a:散熱流道 120:散熱模組 122:散熱結構 122a:散熱部 122b:延伸部 122c:導流部 122d:接觸部 124:散熱風扇 124a:扇葉結構 124b:增壓流道 124c1:折壁 124c2:舌部 126:熱管 130、140:發熱元件 F1、F2:散熱氣流 P:螺柱 S1、S2、S3:開槽
圖1是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局部立體圖。 圖2是圖1的散熱模組的部分構件立體圖。 圖3是圖1的電子裝置的局部示意圖。 圖4是圖1的散熱模組的部分構件俯視圖。 圖5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局部示意圖。 圖6是圖5的散熱模組的部分構件俯視圖。 圖7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局部示意圖。 圖8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局部示意圖。
110:外殼
110a:散熱流道
122:散熱結構
122a:散熱部
122b:延伸部
124:散熱風扇
F1、F2:散熱氣流
S1:開槽

Claims (10)

  1. 一種散熱模組,適用於一電子裝置,該散熱模組包括:一散熱結構,配置於該電子裝置的一外殼內且具有一散熱部,其中該散熱部與該外殼之間形成一散熱流道;以及一散熱風扇,鄰接該散熱部,其中該散熱風扇具有一氣流導引部,該氣流導引部具有一開槽,該開槽連接該散熱流道,該散熱風扇適於提供一散熱氣流,該散熱風扇適於藉由該氣流導引部導引部分該散熱氣流沿不平行於該散熱風扇的一出風方向的一方向離開該散熱風扇並接著通過該散熱流道。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散熱模組,其中該散熱風扇的一外殼的一端具有一折壁以形成該氣流導引部,該折壁傾斜於該散熱風扇的該出風方向,該開槽形成於該折壁。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散熱模組,其中該開槽形成於該散熱風扇的一外殼,該外殼具有鄰接該開槽的一舌部以形成該氣流導引部,該舌部傾斜於該散熱風扇的該出風方向。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散熱模組,其中該散熱部包括散熱鰭片。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散熱模組,包括一熱管,其中該熱管配置於該散熱部上。
  6. 一種電子裝置,包括:一外殼;以及一散熱模組,包括: 一散熱結構,配置於該外殼內且具有一散熱部,其中該散熱部與該外殼之間形成一散熱流道;以及一散熱風扇,鄰接該散熱部,其中該散熱風扇具有一氣流導引部,該氣流導引部具有一開槽,該開槽連接該散熱流道,該散熱風扇適於提供一散熱氣流,該散熱風扇適於藉由該氣流導引部導引該散熱氣流沿不平行於該散熱風扇的一出風方向的一方向離開該散熱風扇並接著通過該散熱流道。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散熱風扇的一外殼的一端具有一折壁以形成該氣流導引部,該折壁傾斜於該散熱風扇的該出風方向,該開槽形成於該折壁。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開槽形成於該散熱風扇的一外殼,該外殼具有鄰接該開槽的一舌部以形成該氣流導引部,該舌部傾斜於該散熱風扇的該出風方向。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散熱部包括散熱鰭片。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散熱模組包括一熱管,該熱管配置於該散熱部上。
TW109117644A 2020-03-30 2020-05-27 散熱模組及電子裝置 TWI81501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063001557P 2020-03-30 2020-03-30
US63/001,557 2020-03-30
US16/843,898 US11839050B2 (en) 2017-08-17 2020-04-09 Heat dissipation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6/843,898 2020-04-0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36703A TW202136703A (zh) 2021-10-01
TWI815016B true TWI815016B (zh) 2023-09-11

Family

ID=778681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17644A TWI815016B (zh) 2020-03-30 2020-05-27 散熱模組及電子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73794A (zh)
TW (1) TWI815016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407314A (zh) * 2012-08-03 2014-02-16 Acer Inc 電子裝置及散熱模組
TWI546457B (zh) * 2010-12-01 2016-08-21 鴻準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散熱裝置及其離心風扇
TWI651039B (zh) * 2017-08-17 2019-02-1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散熱模組及電子裝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834461B1 (ko) * 2006-07-25 2008-06-0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휴대용 컴퓨터의 방열유니트
TW201413428A (zh) * 2012-09-28 2014-04-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散熱裝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46457B (zh) * 2010-12-01 2016-08-21 鴻準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散熱裝置及其離心風扇
TW201407314A (zh) * 2012-08-03 2014-02-16 Acer Inc 電子裝置及散熱模組
TWI651039B (zh) * 2017-08-17 2019-02-1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散熱模組及電子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36703A (zh) 2021-10-01
CN113473794A (zh) 2021-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51039B (zh) 散熱模組及電子裝置
TWI505073B (zh) 電子裝置
TWI414235B (zh) 散熱模組
JP2010216482A (ja) 遠心ファン、該遠心ファンを有する放熱装置及び該放熱装置を使う電子装置
US11452232B2 (en) Electronic device
JP6079806B2 (ja) 冷却構造及び装置
US20050252642A1 (en) Finned heat dissipation module with smooth guiding structure
US7564686B2 (en) Heat-dissipating module
US20090034196A1 (en) Heat-dissipating module
TWI664353B (zh) 風扇模組及電子裝置
TWM619677U (zh) 電子裝置
TWI815016B (zh) 散熱模組及電子裝置
TWI394030B (zh) 散熱模組及採用該散熱模組之電子裝置
TW201422135A (zh) 電子裝置
US20140085819A1 (en) Electronic device
US20200245498A1 (en) Heat dissipation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1031767B (zh) 电子设备以及散热模组
US20100002373A1 (en) Heat dissipating device for electronic device
TWI564699B (zh) 散熱組件及顯示卡模組
JP2006303510A (ja) ファンモジュールとファンダクト
TWM494220U (zh) 風扇之扇葉氣流引流結構
TWI784820B (zh) 顯示卡組件
US20090034193A1 (en) Heat-dissipating module
TWM566459U (zh) Structural improvement of heat sink
TWI686124B (zh) 散熱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