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07878B - 植株端盤 - Google Patents

植株端盤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07878B
TWI807878B TW111123525A TW111123525A TWI807878B TW I807878 B TWI807878 B TW I807878B TW 111123525 A TW111123525 A TW 111123525A TW 111123525 A TW111123525 A TW 111123525A TW I807878 B TWI807878 B TW I80787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xis
end plate
angle
plant end
chamb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235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95314B (zh
TW202400006A (zh
Inventor
徐豊荏
Original Assignee
徐豊荏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徐豊荏 filed Critical 徐豊荏
Priority to TW1111235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807878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953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95314B/zh
Publication of TWI8078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07878B/zh
Publication of TW2024000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400006A/zh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發明係一種植株端盤,包含有至少一容置座,該容置座縱向定義有一第一軸線且包含一下容室與一上容室;該下容室之內側壁相對該第一軸線具有一第一角度;該上容室之內側壁相對該第一軸線具有一第二角度,該上容室位於該下容室上方並連通該下容室;其中,該第一角度大於該第二角度,藉此,使該上容室上方之開口不致過大,因而可使容置於該容置座中之植株的葉子挺立,而不會向四周散開,故可避免各植株之葉子相互遮蓋的問題,更可提升植株栽種之密度。

Description

植株端盤
本發明與植株種植用具有關,特別是指一種植株端盤。
於種植植物前,通常須先培養出幼苗植株後,方能提供植株於花盆或花園中進行栽種。於培養幼苗植株方面,一般會在溫室中進行栽培,使植株在適合生長的環境中穩定成長,其中,在具有多個植株的情況下,各植株會預先被置於一植株端盤中,以便於管理,再者,由於溫室中之空間寶貴,是以,植株端盤中的植株往往相當密集,以達節省空間之效果。
然而,習知的植株端盤用以容置植株的結構皆呈向上開口漸寬之倒錐狀,因而在承裝植株後,隨著植株成長,其葉子將會向四周伸展,將造成各植株之葉子相互遮蓋陽光而影響光合作用之問題,且由於葉子向外擴展,更將衍生葉子無法挺立之問題,故植株無法密集地種植。因此,如何避免植株因葉子相互影響以及無法挺立之問題,將是所要面對之關鍵挑戰。
本發明之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植株端盤,可於容置植株時,使植株之葉子挺立,而不會向四周散開而遮蓋其他植株之陽光,本發明之另一目的在於藉由使植株之葉子挺立,可使得植株可較密集地栽種,以提升植株之種植密度。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之植株端盤包含有至少一容置座,該容置座縱向定義有一第一軸線且包含一下容室與一上容室;該下容室之內側壁相對該第一軸線具有一第一角度;該上容室之內側壁相對該第一軸線具有一第二角度,該上容室位於該下容室上方並連通該下容室;其中,該第一角度大於該第二角度,且該第二角度大於或等於0°,據此,使該上容室上方之開口不會過大,因而可使植株之葉子挺立而不致向四周散開,故可避免各植株之間的葉子相互遮蓋,亦可提升植株之種植密度。
以下藉由一較佳實施例配合圖式,詳細說明本發明的技術內容及特徵,如圖1以及圖2所示,係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所提供之植株端盤10,包含有多數容置座11以及一連接部18,詳述如下。
每一該容置座11縱向定義有一第一軸線Z,且包含一下容室12與一上容室13,其中,該上容室13位於該下容室12上方並連通該下容室12。如圖2所示,該下容室12之內側壁120相對該第一軸線Z具有一第一角度θ1,另外,該上容室13之內側壁130相對該第一軸線Z具有一第二角度θ2,亦即,該下容室12之內側壁120相對於縱向垂直線之間的角度為第一角度θ1,同理,第二角度θ2亦然,其中,該第一角度θ1大於該第二角度θ2,且該第二角度θ2大於0°。其中,該第一角度θ1係可為6°~10°,該第二角度θ2係可為1°~5°,於本實施例中,該第一角度θ1係為8°,且該第二角度θ2係為4°。
於本實施例中,該下容室12呈向下漸縮狀,且該上容室13係呈向下漸縮狀,具體地,該下容室12以及該上容室13係可皆為倒圓錐狀。
如圖1~2所示,於本實施例中,該植株端盤10復橫向定義有一第二軸線X以及垂直於該第一軸線Z與該第二軸線X之一第三軸線Y,且各該容置座11沿該第二軸線X排成二橫列,其中,沿該第二軸線相鄰之各該容置座11之間以側邊相互連接且連通以形成一容置槽14,進而使得各該下容室12之內側壁120相連接且沿該第三軸線Y分成一下前側壁121以及一下後側壁122,以及各該上容室13之內側壁130相連接且沿該第三軸線Y分成一上前側壁131以及一上後側壁132。據此,本發明可透過將各該容置座11串接成該容置槽14之方式,縮小相鄰之各該容置座11之間的距離,達到可提高種植之密度之目的。
此外,本發明之該容置座11係可具有多數鏤空部15,該鏤空部15連通外界與該上容室13或該下容室12;該鏤空部15的形狀並無限制,於本實施例中,該下容室12之該內側壁120(或該下前側壁121與該下後側壁122)以及該上容室13之該內側壁130(或該上前側壁131與該上後側壁132)係縱向設有多個肋條16,以增加各該容置座11縱向受力之強度;又,該容置槽14之二端係設置呈平面或斜平面之二外側壁17,以於使用多個該植株端盤10沿第二軸線X方向拼接時,可縮小相鄰之各該植株端盤10之間的距離,以提升種植之密度。
該連接部18係可為板體或框架,於本實施例中,以長形之板體為例,使各該容置座11可自該連接部18向下延伸,且透過該連接部18相互連接,本發明藉由連接部18之設計提供便於端取該植株端盤10之功能。另外,該連接部18與各該容置座11係可為一體成形之結構。
於實際應用上,如圖1~3所示,本發明之植株端盤10透過各該容置座11供各植株2容置,具體地,各該植株2係以根部(圖未示)種於培養土3中,使其葉子21向上延伸,是以,使該培養土3容置於該下容室12中,且使該葉子21延伸至該上容室13,甚至凸出於該上容室13外,透過上容室13之第二角度θ2小於下容室12之第一角度θ1的設計,使得該植株端盤10之該上容室13的開口不會過大,因而令該葉子21受該上容室13之限制而向中間靠攏且向上挺立,故不會向四周散開。
本發明所提供之植株端盤10可藉由雙角度(即該第二角度θ2小於該第一角度θ1)之設計,避免相鄰之植株2之間因葉子21四散而相互遮蓋,因此,可達到使植株2之葉子21可獲得足夠的陽光照射而充分進行光合作用之目的,更可達到使植株2之葉子21挺立之效果,且由於葉子21挺立,復可令植株2以更加密集的方式栽種,以達到增加單位面積種植之密度的功效。
基於本發明之設計精神,該植株端盤10之結構可有其他變化,例如:各該容置座11除了串聯成容置槽14外,亦可透過相互獨立而不互為連通的方式,利用該連接部18或僅以各該容置座11之側邊相連接;該下容室12以及該上容室13除了呈圓錐狀外,亦可為例如方錐狀、六角錐狀或其他幾何形狀,另外,該上容室13除呈向下漸縮狀外,亦可呈直筒狀,亦即該第二角度θ2等於0°,具體可例如圓直筒狀、方直筒狀、六角直筒狀或其他幾何形狀;該下容室12以及該上容室13之內側壁120, 130縱剖面可為平直狀(如圖2),亦可為彎曲狀,使該第一角度θ1與該第二角度θ2在一範圍內變化,只要該第一角度θ1之範圍大於該第二角度θ2之範圍即可;本發明之該植株端盤10亦可不具有連接部18,而使得各該容置座11僅以側邊相鄰連接;各該容置座11所連接的橫列之數量亦可為一列或多於二列;該連接部18與各該容置座11除為一體成形之結構外,亦可透過相互組合的方式進行結合;另外,本發明亦可不設置鏤空部15、肋條16以及外側壁17。
綜上所述,舉凡此等可輕易思及的結構變化,均應為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涵蓋。
10:植株端盤
11:容置座
12:下容室
13:上容室
120:內側壁
121:下前側壁
122:下後側壁
130:內側壁
131:上前側壁
132:上後側壁
14:容置槽
15:鏤空部
16:肋條
17:外側壁
18:連接部
2:植株
21:葉子
3:培養土
Z:第一軸線
X:第二軸線
Y:第三軸線
θ1:第一角度
θ2:第二角度
圖1為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之植株端盤之立體圖; 圖2為圖1之A-A剖線之剖視圖; 圖3為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之植株端盤的使用狀態剖視圖。
10:植株端盤
11:容置座
12:下容室
13:上容室
14:容置槽
15:鏤空部
16:肋條
17:外側壁
18:連接部
Z:第一軸線
X:第二軸線
Y:第三軸線

Claims (8)

  1. 一種植株端盤,包含有:多數容置座,該容置座縱向定義有一第一軸線且包含一下容室與一上容室;該下容室之內側壁相對該第一軸線具有一第一角度;該上容室之內側壁相對該第一軸線具有一第二角度,該上容室位於該下容室上方並連通該下容室;其中,該第一角度大於該第二角度,且該第二角度大於或等於0°;該植株端盤係橫向定義有一第二軸線,該些容置座沿該第二軸線排成至少一橫列,其中沿該第二軸線相鄰之各該容置座相連通以形成一容置槽。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植株端盤,其中該下容室呈向下漸縮狀,且該上容室係呈向下漸縮狀或直筒狀。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植株端盤,其中該容置座具有多數鏤空部,該鏤空部連通外界與該上容室或該下容室。
  4. 如請求項2所述之植株端盤,係垂直該第一軸線與該第二軸線定義有一第三軸線,使得各該下容室之內側壁相連接且沿該第三軸線分成一下前側壁與一下後側壁,以及該上容室之內側壁相連接且沿該第三軸線分成一上前側壁與一上後側壁。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植株端盤,其中該容置槽之二端係設置呈平面之二外側壁。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植株端盤,復包含有一連接部,其中,各該容置座自該連接部向下延伸,且透過該連接部相互連接。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植株端盤,其中該下容室之該內側壁以及該上容室之該內側壁係縱向設有多數肋條。
  8. 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所述之植株端盤,其中該第一角度為6°~10°,該第二角度為0°~5°。
TW111123525A 2022-06-23 2022-06-23 植株端盤 TWI8078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23525A TWI807878B (zh) 2022-06-23 2022-06-23 植株端盤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23525A TWI807878B (zh) 2022-06-23 2022-06-23 植株端盤

Public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95314B TWI795314B (zh) 2023-03-01
TWI807878B true TWI807878B (zh) 2023-07-01
TW202400006A TW202400006A (zh) 2024-01-01

Family

ID=881493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23525A TWI807878B (zh) 2022-06-23 2022-06-23 植株端盤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807878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603267U (zh) * 2012-06-15 2012-12-19 漳州钜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独株花卉的暂存容器
TWM538317U (zh) * 2016-11-09 2017-03-21 蔡科期 植物培養模組
TWM631296U (zh) * 2022-06-23 2022-08-21 徐豊荏 植株端盤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603267U (zh) * 2012-06-15 2012-12-19 漳州钜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独株花卉的暂存容器
TWM538317U (zh) * 2016-11-09 2017-03-21 蔡科期 植物培養模組
TWM631296U (zh) * 2022-06-23 2022-08-21 徐豊荏 植株端盤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400006A (zh) 2024-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07620B2 (en) Seedling tray
US20140366444A1 (en) Propagation container for plants and propagation plate having several such propagation containers
CN102187792B (zh) 一种植物栽培容器
WO2018218773A1 (zh) 育苗穴盘和育苗系统
CN202035326U (zh) 一种植物栽培容器
TWM631296U (zh) 植株端盤
TWI807878B (zh) 植株端盤
CN202444879U (zh) 一种结构改进的育苗盘
AU2008100248A4 (en) Superimposed Raising Seedlings Device
TWI795314B (zh) 植株端盤
KR20180033350A (ko) 뿌리식물 재배용기
KR101024967B1 (ko) 포켓이 구비된 입상식 농작물 재배장치
CN202035327U (zh) 一种栽培植物的容器
CN203446282U (zh) 水稻育秧盘
KR101698112B1 (ko) 격자형 셀이 형성된 육묘 상자 및 블록매트형 상토를 포함하는 육묘 장치
CN208258534U (zh) 一种新型穴盘
KR20100004168U (ko) 공기통공을 구비한 육묘용 연결포트
KR200227662Y1 (ko) 육묘용 포트
TWM479011U (zh) 具多孔式栽培杯的穴盤
KR200359219Y1 (ko) 활엽수용 양묘 포트
CN214508287U (zh) 一种高密度育苗穴盘
EP0669798B1 (en) Plant pot
CN203219747U (zh) 一种栽培容器及栽培装置
CN212851922U (zh) 一种果树育苗盘
US20090139140A1 (en) Method and device to grow bulb-cro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