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06058B - 生成服務內個人捷徑之方法及電腦可讀媒介 - Google Patents

生成服務內個人捷徑之方法及電腦可讀媒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06058B
TWI806058B TW110119090A TW110119090A TWI806058B TW I806058 B TWI806058 B TW I806058B TW 110119090 A TW110119090 A TW 110119090A TW 110119090 A TW110119090 A TW 110119090A TW I806058 B TWI806058 B TW I80605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hortcut
user
personal
service
block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190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46965A (zh
Inventor
李亭葦
劉繼謚
黃英華
胡家棟
曾建堂
Original Assignee
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1190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806058B/zh
Publication of TW2022469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469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060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06058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 Prostheses (AREA)
  • Toy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生成服務內個人捷徑之方法,係包括於行動裝置開啟應用程式服務後辨識用戶以載入對應之捷徑設定檔,依據該捷徑設定檔於行動裝置上產生捷徑,以於用戶使用應用程式服務時,分析用戶於行動裝置上之慣用區塊以及於應用程式服務之常用區塊,藉以獲得對應之捷徑生成位置以及捷徑內容項目,並據以更新捷徑設定檔,使應用程式服務更精準且有效率地符合用戶之操作需求。本發明復提供一種電腦可讀媒介,係用於執行本發明之方法。

Description

生成服務內個人捷徑之方法及電腦可讀媒介
本發明關於一種捷徑生成之機制,尤指一種有關應用程式的生成服務內個人捷徑之方法。
隨著現今行動裝置普及,以智慧型手機為例,使用者花費許多時間於智慧型手機上瀏覽訊息,在手機使用上,具有大尺寸螢幕之智慧型手機通常具有高可閱讀性之優勢,因而大尺寸螢幕之智慧型手機成為發展趨勢,惟儘管大尺寸螢幕之智慧型手機帶給使用者較佳的觀賞體驗,但基於裝置本身體積較大,故於操作上,易致使用者使用不便或有操作不流順之問題。
舉例來說,通勤族常因需要手提公事包或抓握公車扶手之故,往往僅能以單手操作手機,大尺寸螢幕恐有操作不便之情況,再者,不同使用者在操作習慣上也各有所異,有人以左手使用手機,有人則慣於右手操作,也會導致應用程式之操作介面無法滿足每個人需求,進言之,使用者利用智慧型手機執行應用程式(Application,以下稱APP)以瀏覽展示內容,例如購物或影視等APP,使用者可能會反覆進行同樣或相似之操作行為,以進行商品之挑選與影 片之瀏覽,然於操作過程中,當遇使用者欲重複操作之介面未於慣用手勢之範圍內時,使用者必須頻繁地改變手掌位置或是轉動手機方向或角度以操控手機,此增添了操作上之不便處。
為解決上述問題,市面上出現有行動裝置中內建單手模式,其以等比例縮小手機之螢幕畫面的方式,將螢幕畫面縮小到使用者手部慣用且可輕易觸及之操作範圍內,惟在縮小螢幕畫面之同時,亦將造成介面內所呈現之元件隨之縮小,此將導致APP的操作困難度增加,例如不易點選,又或是使用者易有誤觸其他功能之情況。因此,如何克服前述現有技術之種種缺失,此將成目前亟欲解決的課題。
有鑑於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生成服務內個人捷徑之方法,係應用於行動裝置上,以於用戶在該行動裝置上開啟應用程式服務時,執行個人捷徑之生成,其中,該方法包括:辨識用戶以載入個人捷徑設定檔或預設捷徑設定檔;依據該個人捷徑設定檔或該預設捷徑設定檔,於該行動裝置之顯示單元上配合該應用程式服務產生個人化捷徑;分析該用戶於該顯示單元上之使用區域以得到捷徑生成位置,及/或分析該用戶於該應用程式服務中之操作情況以得到捷徑內容項目;以及依據該捷徑生成位置及/或該捷徑內容項目,更新該個人捷徑設定檔,或替代該預設捷徑設定檔以成為新的個人捷徑設定檔。
於一實施例中,辨識該用戶後,係於存在對應該用戶之個人捷徑設定檔時,載入該個人捷徑設定檔,或是無對應該用戶之個人捷徑設定檔時,載入該預設捷徑設定檔。
於另一實施例中,該分析該用戶於該顯示單元上之使用區域以得到捷徑生成位置之步驟,係包括:將該顯示單元區劃分為多個顯示區塊,以令各該顯示區塊具有對應之捷徑位置;蒐集該用戶於該顯示單元上之滑動行為以及對應該滑動行為之滑動位置座標;以及依據該滑動行為以及該滑動位置座標分析該用戶於該顯示單元上之使用區域所對應之該顯示區塊,以根據該顯示區塊所對應之捷徑位置產生該捷徑生成位置。
於另一實施例中,該分析該用戶於該應用程式服務中之操作情況以得到捷徑內容項目之步驟,係包括:將該應用程式服務之介面區分為多個介面區塊;記錄該用戶點選之各該介面區塊之次數;以及選擇經點選之次數大於門檻值之該介面區塊,以生成該捷徑內容項目。
於另一實施例中,當具有複數個捷徑內容項目時,依據各該介面區塊所點選之次數以決定各該捷徑內容項目於該個人化捷徑中排列之優先次序。
於另一實施例中,復包括判斷各該介面區塊的位置是否位在該捷徑生成位置所對應之該顯示區塊中,以於該介面區塊位在該捷徑生成位置所對應之該顯示區塊時,降低該介面區塊之優先次序。
於另一實施例中,該更新該個人捷徑設定檔之步驟,係包括:設定該應用程式服務之介面區塊與捷徑對應表,其中,該介面區塊與捷徑對應表係具有各該介面區塊於該個人化捷徑中所呈現之樣式資料;以及依據各該捷徑內容項目之優先次序,將該介面區塊與捷徑對應表之資料更新於該個人捷徑設定檔。
於另一實施例中,該辨識用戶之步驟,係利用該行動裝置之感應單元,透過生物辨識技術以獲得該用戶之生理特徵並進行辨識。
於又一實施例中,該感應單元包括鏡頭及/或指紋辨識器。
本發明另提供一種電腦可讀媒介,應用於計算裝置或電腦中,係儲存有指令,以執行前述之生成服務內個人捷徑之方法。
綜上所述,透過本發明之生成服務內個人捷徑之方法及電腦可讀媒介,用戶於行動裝置中開啟應用程式後,經辨識身份以載入對應該用戶之個人捷徑設定檔或是無對應用戶下載入預設捷徑設定檔,以供用戶使用應用程式服務具有個人捷徑,另外,於用戶使用過程中,會記錄用戶習慣使用之畫面區域以及常用之應用程式之介面區塊,以持續更新個人捷徑設定檔而供下次應用程式啟動時使用,以使捷徑具有個人化之特性,進而符合用戶之操作習慣,故本發明可達到方便用戶流暢地使用應用程式服務之功效,並使應用程式服務更精準且有效率地符合用戶之操作需求。
S101~S105:步驟
S1031~S1033:步驟
S1041~S1044:步驟
S1051~S1053:步驟
501~508:流程
圖1係本發明之生成服務內個人捷徑之方法的步驟流程圖。
圖2係本發明之決定捷徑生成位置之步驟流程。
圖3係本發明之決定捷徑內容項目之步驟流程。
圖4係本發明之更新或建立個人捷徑設定檔之步驟流程。
圖5係本發明之生成服務內個人捷徑之方法的流程圖。
圖6係本發明開啟應用程式服務以於行動裝置上產生捷徑之使用示意圖。
圖7A和7B係本發明之行動裝置區分顯示區塊之示意圖。
圖8係本發明形成捷徑生成位置之示意圖。
圖9係本發明將應用程式服務之介面區分介面區塊之示意圖。
圖10係本發明生成捷徑內容項目之流程圖。
圖11係本發明形成或更新個人捷徑設定檔之流程圖。
以下藉由特定的具體實施形態說明本發明之技術內容,熟悉此技藝之人士可由本說明書所揭示之內容輕易地瞭解本發明之優點與功效。然本發明亦可藉由其他不同的具體實施形態加以施行或應用。
圖1為本發明之生成服務內個人捷徑之方法的步驟流程圖,其中,本發明之生成服務內個人捷徑之方法係應用於行動裝置上,例如智慧型手機或平板,以於行動裝置之用戶在行動裝置上開啟應用程式服務時,於行動裝置之顯示單元上顯示所開啟之應用程式服務並建立對應之個人化捷徑。
如圖所示,於步驟S101,辨識用戶之身份,以載入個人捷徑設定檔或預設捷徑設定檔。在一實施例中,辨識用戶之身份係利用用戶之行動裝置上所具有之感應單元,透過生物辨識技術辨識用戶之身份,以獲得該用戶之生理特徵,進而進行身份辨識。例如,於用戶於行動裝置上開啟應用程式服務時,利用行動裝置上所具有之鏡頭或指紋辨識器等感應單元,對用戶之生理特徵進行擷取及採集,經分析生理特徵並確定用戶身份後,應用程式服務即載入對應該用戶之個人捷徑設定檔或預設捷徑設定檔。是以,本發明透過生物識別技術辨識用戶身份,藉以建立個人化的捷徑資訊,經應用程式服務獲得用戶授 權,即可透過生物識別感應器辨識用戶,據此,本發明能避免同一登入帳號不同人使用時,造成個人化資訊不精確的情況。
詳言之,用戶在開啟應用程式服務後,透過行動裝置之生物辨識技術辨識出用戶身份,例如利用鏡頭進行人臉或瞳孔辨識,或利用指紋感應器以採集用戶之指紋進行指紋辨識。具體而言,於用戶啟動應用程式服務時,在應用程式服務啟動之載入過程中,開啟行動裝置之前置鏡頭以拍攝用戶之人臉特徵,以進行識別,或啟動行動裝置上之指紋辨識器,以擷取用戶指紋進行身份識別。另外,在應用程式服務啟動之載入過程中,可於行動裝置的螢幕上提供一載入畫面,且於畫面上提示用戶輸入其人臉影像或指紋之生物特徵。
於一實施例中,辨識用戶之身份時,如有對應該用戶之個人捷徑設定檔時,則載入該個人捷徑設定檔,如無對應用戶之個人捷徑設定檔時,則載入該預設捷徑設定檔,亦即,於用戶經身份辨識後,確認用戶是否建立過個人捷徑設定檔,例如於確認用戶之身份後,應用程式服務可自後端之資料庫中進行資料搜尋,以查看是否有該用戶的個人捷徑設定檔,若搜尋結果於資料庫中未建立該用戶之個人捷徑設定檔,亦即該用戶尚未建立過個人捷徑,則使用預設捷徑設定檔,進行載入以作捷徑顯示,其中,該預設捷徑設定檔採用固定生成位置以及一般人常用的內容項目,也就是以一般人為主的捷徑內容,另外,若於資料庫中尋得該用戶已建立過個人捷徑設定檔,則應用程式服務將自動使用對應該用戶之個人捷徑設定檔,並配合應用程式服務載入個人化捷徑。
於步驟S102,依據該個人捷徑設定檔或該預設捷徑設定檔,於該行動裝置之顯示單元上配合該應用程式服務產生個人化捷徑。具體而言,於應用程式服務中未建立用戶之個人捷徑設定檔時,係依據載入之預設捷徑設定檔 生成捷徑,反之,於應用程式服務中已建立有用戶之個人捷徑設定檔時,則依據載入之個人捷徑設定檔所載之捷徑位置以及捷徑項目產生個人化捷徑。
於步驟S103,分析該用戶於該顯示單元上之使用區域以得到捷徑生成位置。本步驟係用於決定捷徑生成位置,詳言之,於用戶使用應用程式服務之期間,偵測用戶於顯示單元上之操作情形,亦即蒐集用戶習慣使用區域以決定捷徑生成的位置,於一實施例中,用戶習慣使用之區域係指用戶於顯示單元之不同區域中,使用頻率最高之區域。詳言之,應用程式服務於用戶操作期間中,會記錄用戶於各區域之使用次數,以於比較各區域之使用次數後,得到使用次數最多,而使用率頻最高之區域將作為用戶之習慣使用區域,例如顯示單元劃分為四個區域,使用者最常使用右上角的區塊,則可將捷徑設於右上角的區塊,以利於用戶來操作捷徑,其中,各區域設定對應之捷徑生成位置之座標,以於確定使用次數最多之區域時,儲存該區域的捷徑生成位置之座標。
於步驟S104,分析該用戶於該應用程式服務中之操作情況以得到捷徑內容項目。本步驟係用於決定捷徑內容項目,藉由應用程式服務記錄用戶在使用應用程式服務時之介面操作情況,作為操作分析之基礎,以獲得可作為捷徑內容項目之相關資訊,亦即,應用程式服務分析用戶常用之介面區塊,進而將該些介面區塊之連結或功能加入捷徑中。
於步驟S105,依據該捷徑生成位置及該捷徑內容項目,更新該個人捷徑設定檔或替代該預設捷徑設定檔以成為新的個人捷徑設定檔,俾作為下次產生該個人捷徑設定檔之依據。本步驟係用以更新或建立個人捷徑設定檔,簡言之,應用程式服務將上述步驟S103-S104所分析出來之個人捷徑相關資訊,包括捷徑生成位置以及捷徑內容項目,對原本的個人捷徑設定檔進行更新,又 或是在先前無該用戶之個人捷徑設定檔下,成為新的個人捷徑設定檔,並於下次再次執行應用程式服務,載入最新的個人捷徑設定檔以產生個人化捷徑。
圖2為本發明之決定捷徑生成位置之步驟流程。如圖所示,本發明圖1之步驟S103進一步包括以下步驟。
於步驟S1031,將該顯示單元劃分為多個顯示區塊,以令各該顯示區塊具有對應之捷徑位置。亦即,應用程式服務預先將顯示單元之螢幕畫面切分為多個顯示區域,且對各顯示區塊進行定義,以設定各顯示區塊之編號、位置、大小以及區塊內捷徑要生成的位置,據以定義各顯示區塊的相關資訊欄位以及各顯示區域中捷徑對應生成之位置。
於步驟S1032,蒐集該用戶於該顯示單元上之滑動行為及對應該滑動行為之滑動位置座標。於用戶使用應用程式服務的過程中,應用程式服務偵測及蒐集用戶於顯示單元上之滑動行為與滑動的位置座標,亦即,應用程式服務偵測用戶在顯示單元上之不同顯示區域的操作情形,藉以蒐集用戶於各顯示區域之使用次數,進而將各顯示區域對應之編號及使用次數進行儲存。
於步驟S1033,依據該滑動行為以及該滑動位置座標分析該用戶於該顯示單元上之使用區域所對應之該顯示區塊,以依據該顯示區塊之該捷徑位置產生該捷徑生成位置。簡言之,應用程式服務總計並分析用戶習慣使用之顯示區塊,以將該顯示區塊對應之捷徑生成位置欄位儲存於個人捷徑設定檔中。
圖3為本發明之決定捷徑內容項目之步驟流程。如圖所示,本發明圖1之步驟S104進一步包括以下步驟。
於步驟S1041,將該應用程式服務之介面區分為多個介面區塊。簡言之,應用程式服務先將應用程式服務之介面與元件以區塊進行定義,其中,各介面區塊可由一到多個元件所組成,進而定義各個介面區塊之相關資訊,其中,應用程式服務之介面中包含多個元件,而元件可為例如搜尋功能或排行榜中陳列之影片,介面區塊則由單一元件或多個元件所組成之區域。
於步驟S1042,記錄該用戶點選之各該介面區塊之次數。簡言之,應用程式服務以頁面為單位,記錄用戶在不同頁面中點選的介面區塊次數,亦即,應用程式服務於用戶點選之介面區塊(例如排行榜)或介面區塊中之元件(例如排行榜中之影片)時,記錄介面區塊或是元件對應之介面區塊之點選次數。
於步驟S1043,選擇點選之次數大於門檻值之該介面區塊,以生成對應之捷徑內容項目。簡言之,應用程式服務統計用戶對於各個介面區塊之點選次數,將點選次數大於門檻值之介面區塊加入個人捷徑設定檔之待選項目,亦即,應用程式服務中設定點選次數之門檻值,據此,應用程式服務透過分析所記錄之介面區塊的點選次數,藉以挑選點選次數大於門檻值之介面區塊作為捷徑中之捷徑內容項目。
於步驟S1044,於生成之捷徑內容項目為複數時,依據各該介面區塊所點選之次數以決定各該捷徑內容項目於該捷徑中排列之優先次序。詳言之,當利用門檻值挑選出之介面區塊為多個時,其對應將產生多個捷徑內容項目,依據應用程式服務所記錄之介面區塊的點選次數多寡,作為捷徑中排列捷徑內容項目的依據,亦即,點選次數多的介面區塊為用戶常用之介面區塊,因此,將此介面區塊所對應之捷徑內容項目排列於捷徑之前面區域,是以,可利 於用戶在點選捷徑中之內容項目,能速提找出所需之功能或連結至相關頁面。另外,由於捷徑中之捷徑內容項目所對應之介面區塊可能位於用戶習慣使用之顯示區塊中,因而無須將該介面區塊轉換為捷徑內容項目,故應用程式服務於決定捷徑內容項目的優先次序後,進一步判斷各介面區塊的位置是否在用戶習慣使用的區塊中,若是,則降低該介面區塊之優先次序。據此可知,本發明之應用程式服務依據介面區塊之點選次數以及判斷介面區塊的位置是否在用戶習慣使用的區塊之中,以決定待選項目的優先次序,據以使得捷徑具有較佳之使用功效。
圖4為本發明之更新或建立個人捷徑設定檔之步驟流程。如圖所示,本發明圖1之步驟S105進一步包括以下步驟。
於步驟S1051,設定該應用程式服務之介面區塊與捷徑對應表,其中,該介面區塊與捷徑對應表係具有各該介面區塊於該個人化捷徑中所呈現之樣式資料。具體而言,應用程式服務定義介面區塊與捷徑之對應表,以定義所挑選之各介面區塊於個人化捷徑中所呈現之態樣,其可包含介面區塊以及介面區塊所對應之捷徑項目的相關資訊,其中,樣式資料可為捷徑圖式或捷徑標題。
於步驟S1052,依據各該捷徑內容項目之優先次序,將該介面區塊與捷徑對應表之資料更新於該個人捷徑設定檔。簡言之,應用程式服務依據捷徑內容項目之優先次序,將介面區塊在對應表中之資料,記載於個人捷徑設定檔中。
於步驟S1053,應用程式服務更新個人捷徑設定檔,以供用戶於下次開啟應用程式服務時,即可載入更新後之個人捷徑設定檔,以形成個人化之捷徑。
圖5為本發明之生成服務內個人捷徑之方法的流程圖。如圖所示,本發明之流程如下所述。
於流程501-505中,開啟應用程式服務,透過行動裝置之鏡頭或指紋感應器辨識用戶,以進行個人捷徑設定檔之載入程序,於載入程序中,應用程式服務自資料庫搜尋是否存在已建立之個人捷徑設定檔,若無,則依據預設捷徑設定檔產生捷徑,若有,則依據個人捷徑設定檔產生捷徑。另外,於流程506,應用程式服務蒐集用戶習慣使用區域,決定捷徑生成位置,於流程507,分析用戶常用的介面區塊,決定捷徑內容項目,以及於流程508,生成新的個人捷徑設定檔,更新設定檔供下次載入。以下以實際案例進行詳細說明。
圖6為本發明開啟應用程式服務以於行動裝置上產生捷徑之使用示意圖。如圖所示,用戶A開啟應用程式服務後,在應用程式服務啟動的載入過程中,應用程式服務先開啟行動裝置之前置鏡頭或指紋感應器以拍攝用戶A人臉或擷取用戶A之指紋進行識別,其中,行動裝置可於螢幕上提供載入畫面,以提示用戶A可於螢幕之畫面上輸入其生物特徵。易言之,用戶可透過行動裝置之生物辨識技術,如利用前置鏡頭進行人臉辨識或以指紋感應器識別指紋,據以辨識用戶A之身份,於確定用戶A之身份後,經應用程式服務自資料庫中確認用戶A是否建立過個人捷徑設定檔,如果沒有,則依據預設捷徑設定檔或自動沿用前一次開啟該應用程式服務之用戶A的個人捷徑設定檔,以對應產 生捷徑,預設捷徑設定檔使用固定生成位置與較多人常用的內容項目,假如有個人捷徑設定檔,則依據設定檔中的捷徑位置與捷徑項目來生成。
圖7A及7B為本發明之行動裝置區分顯示區塊之示意圖,圖8為本發明形成捷徑生成位置之示意圖。如圖所示,個人捷徑設定檔之生成,首先要決定捷徑生成的位置,其中,應用程式服務預先將行動裝置的螢幕畫面切分多個顯示區塊,如圖7A所示,其可區分為四個顯示區塊,或如圖7B所示,更細分為九個顯示區塊。再如圖8所示,應用程式服務再分別定義各顯示區塊之編號、位置、大小以及區塊內捷徑要生成的位置。於一實施例中,顯示區塊會隨行動裝置以橫向擺放或直向擺放之姿態而有不同,是以,顯示區塊之位置與大小之欄位資料可分別定義橫擺與直擺的參數資料。
具體而言,以行動裝置之螢幕畫面區分為四個顯示區塊為例,首先定義好各顯示區塊之相關資訊與捷徑生成位置,以編號2之顯示區塊為範例說明,設若編號2之顯示區塊的左上方位置座標為(x,y),而整個區塊大小長為h、寬為w,接著於用戶A使用行動裝置之畫面的過程中,應用程式服務搜集用戶之滑動行為與滑動之位置,以分析出用戶A習慣使用之顯示區塊為編號2之顯示區塊,簡言之,偵測用戶A手勢,若為滑動時記錄其位置,假設滑動係從(a1,b1)到(a2,b2),則判斷位置包含在哪一個區塊中最多,藉以推得用戶A較習慣在哪一個區塊上操作。具體而言,如圖中應用程式服務偵測用戶A之滑動手勢,以分析出用戶A之常用區域在編號2之顯示區塊中,故將編號2之顯示區塊之捷徑生成位置(scx,scy)載入用戶A之個人捷徑設定檔。
圖9為本發明將應用程式服務之介面區分介面區塊之示意圖,圖10為本發明生成捷徑內容項目之流程圖。如圖9所示,將應用程式服務之介面與 元件以介面區塊進行定義,如圖所示,介面區塊可包括單一元件,如介面區塊A之搜尋功能,或者可包括多個元件,如介面區塊B之多個連結選項(例如影片連結或頁面連結),亦即,介面區塊可包括功能或連結。如圖10所示,應用程式服務中,具體定義各介面區塊之介面區塊編號、介面區塊元件、介面區塊組成、介面區塊位置和介面區塊功能,例如介面區塊編號A之介面區塊之組成為搜尋之元件和按鍵,其位置位於介面之(xA,yA),而其功能為搜尋。另外,由於如智慧型手機之行動裝置的畫面有直立或橫擺之情況,是以,前述介面區塊之位置將隨行動裝置之橫直擺放情況而不同,因而介面區塊之位置的欄位可以分別定義橫擺與直擺的值。
進言之,如圖10所示,圖中包含介面區塊A-D,每一個介面區塊有各自的定義,例如區塊A,其定義包含:介面區塊編號為A,介面區塊組成為[bottom,search],亦即包含區塊為按鈕(bottom)形成呈現,其功能為搜尋(search),介面區塊位置為(xA,yA),此為定義區塊位置,另外,介面區塊功能為搜尋(search),另外,區塊B其介面區塊編號為B,係由多個介面元件組成,包含類別標題、多個子項目圖片、多個子項目標題,區塊位置為(xB,yB),介面區塊無功能,亦即點擊後無反應,其餘區塊定義可類推。於定義各介面區塊後,於用戶操作應用程式服務之過程中,應用程式服務記錄用戶A於不同頁面中點選的介面區塊之操作情形,以統計用戶於每一介面區塊之使用次數或點選次數,其中,應用程式服務預設挑選門檻值,以圖10為例,設定門檻值為2,據以將點選次數大於2之介面區塊A、B、C挑選出來,以作為個人捷徑的待選項目。於一實施例中,應用程式服務復考量上述之用戶習慣使用之顯示區塊,以降低挑選之介面區塊中同時位於顯示區塊內者之優先次序,舉例而言,用戶A常用 之顯示區塊為顯示區塊編號2之右上方部分,若於挑選介面區塊時考量顯示區塊時,則介面區塊A之搜尋按鈕雖點選次數最高,但介面區塊之位置位於用戶A常用的編號2之顯示區塊範圍內,是以,無需額外將介面區塊A之功能或連結加入捷徑,故降低介面區塊之優先次序,相對地,未於編號2之顯示區塊範圍內之介面區塊B的優先次序則會相對提升,故捷徑中之捷徑內容項目的排列次序則調整為介面區塊B、介面區塊C以及介面區塊A。
圖11為本發明形成或更新個人捷徑設定檔之流程圖。於決定捷徑生成位置以及捷徑內容項目後,應用程式服務進一步將分析所得到之個人化資訊記載於用戶A之個人捷徑設定檔中。如圖所示,應用程式服務預先定義介面區塊與捷徑對應表,其中,介面區塊與捷徑對應表包含介面區塊編號、捷徑圖示、捷徑標題以及捷徑行為等欄位,應用程式服務依據上述之捷徑內容項目之優先次序,將用戶A常用之介面區塊B、C、A依序自介面區塊與捷徑對應表中取出對應之資訊,以記載於用戶A之個人捷徑設定檔中,舉例來說,區塊A其捷徑圖示為搜尋圖示(Search.png),但不含標題,而其捷徑行為則是搜尋(Search),另外,區塊B並無捷徑圖示,但具有標題(即“排行榜”),而其捷徑行為則是滾動到某處(Scroll to),其餘區塊不再一一贅述,最後這些資訊將記錄於設定檔中,亦即介面區塊與捷徑對應表中記載各區塊的相關資訊,包括以標題或圖示呈現,各別行為為何(例如搜尋(search)、滾動到某處(Scroll to加上位置資訊)、開啟選單(Open menu))。於一實施例中,可經由設定來控制捷徑內容項目之個數,無須將所有之待選項目之徑捷內容項目盡皆加入於捷徑內,最後將用戶A之個人捷徑設定檔儲存於資料庫,或更新前一次之個人捷徑設定檔案後於資料庫中 儲存。據此,用戶A於下一次開啟應用服務時,應用程式服務將於搜尋到新的個人捷徑設定檔後,在載入該個人捷徑設定檔後自動生成捷徑給用戶A。
此外,本發明還揭示一種電腦可讀媒介,係應用於具有處理器(例如,CPU、GPU等)及/或記憶體的計算裝置或電腦中,且儲存有指令,並可利用此計算裝置或電腦透過處理器及/或記憶體執行此電腦可讀媒介,以於執行此電腦可讀媒介時執行上述之方法及各步驟。
綜上所述,本發明之生成服務內個人捷徑之方法及電腦可讀媒介,提供用戶於行動裝置中開啟應用程式且經辨識身份後,載入對應之個人捷徑設定檔或載入預設捷徑設定檔,以使用戶使用應用程式服務更便利,亦即藉由操作個人化之捷徑,於不縮小行動裝置之畫面的觀看範圍之情況下,有效改善大尺寸螢幕行動裝置操作不便之問題,且應用程式服務於用戶使用應用程式服務之過程中,記載用戶習慣使用之畫面區域以及常用之應用程式之介面區塊,藉以持續更新個人捷徑設定檔,如此使得具有不同操作習慣之用戶皆能於獲得個人化之捷徑,能方便用戶流暢地使用應用程式服務,因此,本發明可達到如下技術功效。
首先,本發明可改善用戶於大尺寸螢幕之行動裝置下所致之應用程式服務操作不流暢之問題。
其次,本發明持續偵測用戶於行動裝置上之滑動手勢,以分析出用戶之慣用範圍,進而將捷徑自動形成於慣用範圍之中。
又,本發明將應用程式之介面的元件區分為介面區塊,且持續記錄以及分析用戶常用之介面區塊,據以自動將該介面區塊所對應之內容形成捷徑內容項目以加入捷徑中,藉以聚合用戶之偏好行為,使得用戶能透過所形成 之個人化之捷徑,以方便且快速地操作應用程式服務,以連結到所欲連結之頁面或使用對應之功能。
上述實施形態僅例示性說明本發明之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於限制本發明。任何熟習此項技藝之人士均可在不違背本發明之精神及範疇下,對上述實施形態進行修飾與改變。因此,本發明之權利保護範圍,應如後述之申請專利範圍所列。
S101~S105:步驟

Claims (10)

  1. 一種生成服務內個人捷徑之方法,係應用於行動裝置上,以於用戶在該行動裝置上開啟應用程式服務時,執行個人捷徑之生成,其中,該方法包括:辨識用戶以載入個人捷徑設定檔或預設捷徑設定檔;依據該個人捷徑設定檔或該預設捷徑設定檔,於該行動裝置之顯示單元上顯示所開啟之應用程式服務並配合該應用程式服務於該應用程式服務上產生對應之個人化捷徑;分析該用戶於該顯示單元上之使用區域以得到捷徑生成位置,及分析該用戶於該應用程式服務中之操作情況以得到捷徑內容項目;以及依據該捷徑生成位置及該捷徑內容項目,更新該個人捷徑設定檔或替代該預設捷徑設定檔以成為新的個人捷徑設定檔。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生成服務內個人捷徑之方法,其中,辨識該用戶後,係於存在對應該用戶之個人捷徑設定檔時,載入該個人捷徑設定檔,或是無對應該用戶之個人捷徑設定檔時,載入該預設捷徑設定檔。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生成服務內個人捷徑之方法,其中,該分析該用戶於該顯示單元上之使用區域以得到捷徑生成位置之步驟,係包括下列子步驟:將該顯示單元區劃分為多個顯示區塊,以令各該顯示區塊具有對應之捷徑位置;蒐集該用戶於該顯示單元上之滑動行為以及對應該滑動行為之滑動位置座標;以及 依據該滑動行為以及該滑動位置座標分析該用戶於該顯示單元上之使用區域所對應之該顯示區塊,以根據該顯示區塊所對應之捷徑位置產生該捷徑生成位置。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生成服務內個人捷徑之方法,其中,該分析該用戶於該應用程式服務中之操作情況以得到捷徑內容項目之步驟,係包括下列子步驟:將該應用程式服務之介面區分為多個介面區塊;記錄該用戶點選之各該介面區塊之次數;以及選擇經點選之次數大於門檻值之該介面區塊,以生成該捷徑內容項目。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生成服務內個人捷徑之方法,其中,當具有複數個捷徑內容項目時,依據各該介面區塊所點選之次數以決定各該捷徑內容項目於該個人化捷徑中排列之優先次序。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生成服務內個人捷徑之方法,復包括判斷各該介面區塊的位置是否位在該捷徑生成位置所對應之該顯示區塊中,以於該介面區塊位在該捷徑生成位置所對應之該顯示區塊時,降低該介面區塊之優先次序。
  7. 如請求項5所述之生成服務內個人捷徑之方法,其中,該更新該個人捷徑設定檔之步驟,係包括下列子步驟:設定該應用程式服務之介面區塊與捷徑對應表,其中,該介面區塊與捷徑對應表係具有各該介面區塊於該個人化捷徑中所呈現之樣式資料;以及依據各該捷徑內容項目之優先次序,將該介面區塊與捷徑對應表之資料更新於該個人捷徑設定檔。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生成服務內個人捷徑之方法,其中,該辨識用戶之步驟,係利用該行動裝置之感應單元,透過生物辨識技術以獲得該用戶之生理特徵並進行辨識。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生成服務內個人捷徑之方法,其中,該感應單元包括鏡頭或指紋辨識器。
  10. 一種電腦可讀媒介,應用於計算裝置或電腦中,係儲存有指令,以執行如請求項1至9之任一者所述之生成服務內個人捷徑之方法。
TW110119090A 2021-05-26 2021-05-26 生成服務內個人捷徑之方法及電腦可讀媒介 TWI8060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19090A TWI806058B (zh) 2021-05-26 2021-05-26 生成服務內個人捷徑之方法及電腦可讀媒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19090A TWI806058B (zh) 2021-05-26 2021-05-26 生成服務內個人捷徑之方法及電腦可讀媒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46965A TW202246965A (zh) 2022-12-01
TWI806058B true TWI806058B (zh) 2023-06-21

Family

ID=857937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19090A TWI806058B (zh) 2021-05-26 2021-05-26 生成服務內個人捷徑之方法及電腦可讀媒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806058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287469A1 (en) * 2009-05-07 2010-11-11 Shenzhen Futaihong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user interface thereof
US20140082515A1 (en) * 2012-09-17 2014-03-20 Harman International Industries, Incorporate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sizing and arrangement system
CN104081382A (zh) * 2012-01-08 2014-10-01 泰克尼森有限公司 建立可动态指定的用户界面的方法和系统
TW201531918A (zh) * 2013-10-16 2015-08-16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在使用者介面上組織數位便箋
TW201816582A (zh) * 2016-10-20 2018-05-01 香港商阿里巴巴集團服務有限公司 應用介面的管理方法和裝置
CN111399952A (zh) * 2020-03-09 2020-07-10 江苏美的清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应用界面布局的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287469A1 (en) * 2009-05-07 2010-11-11 Shenzhen Futaihong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user interface thereof
CN104081382A (zh) * 2012-01-08 2014-10-01 泰克尼森有限公司 建立可动态指定的用户界面的方法和系统
US20140082515A1 (en) * 2012-09-17 2014-03-20 Harman International Industries, Incorporate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sizing and arrangement system
TW201531918A (zh) * 2013-10-16 2015-08-16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在使用者介面上組織數位便箋
TW201816582A (zh) * 2016-10-20 2018-05-01 香港商阿里巴巴集團服務有限公司 應用介面的管理方法和裝置
CN111399952A (zh) * 2020-03-09 2020-07-10 江苏美的清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应用界面布局的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46965A (zh) 2022-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074516B1 (ko) 폴더블 디바이스 및 그 제어 방법
US20230289008A1 (en) Device, method, an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for navigating through a user interface using a dynamic object selection indicator
US9310921B2 (en) Screen control method and the apparatus
EP2972727B1 (en) Non-occluded display for hover interactions
US9594431B2 (en) Qualified command
US9965039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displaying user interface of virtual input device based on motion recognition
US20160124514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KR20170080538A (ko) 스마트 데스크탑 및 스마트 단말에 기반한 컨텐츠 표시 방법
US20060026521A1 (en) Gestures for touch sensitive input devices
CN111580923B (zh)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US9430089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WO2019128193A1 (zh) 移动终端及浮屏操作控制方法、装置
US8462113B2 (en) Method for executing mouse function of electronic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of
US20190266129A1 (en) Icon Search Method and Terminal
WO2013011863A1 (ja) 情報処理装置、操作画面表示方法、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US20140009395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eye tracking
JP5173001B2 (ja) 情報処理装置、画面表示方法、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CN106648141A (zh) 显示候选词的方法及装置
CN112286614A (zh) 用户界面的显示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EP2899623A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CN107015735A (zh) 一种浏览器操作栏的控制方法及触控设备
TWI806058B (zh) 生成服務內個人捷徑之方法及電腦可讀媒介
JP2013218379A (ja) 表示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130308836A1 (en) Photo image managing method and photo image managing system
US20150033121A1 (en) Motion based filtering of content el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