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05353B - 伺服驅動器及其增益快速自調整方法 - Google Patents

伺服驅動器及其增益快速自調整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05353B
TWI805353B TW111117139A TW111117139A TWI805353B TW I805353 B TWI805353 B TW I805353B TW 111117139 A TW111117139 A TW 111117139A TW 111117139 A TW111117139 A TW 111117139A TW I805353 B TWI805353 B TW I80535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ain
motor
driver
inertia
estimat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171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31435A (zh
Inventor
盧彥名
鄭中信
Original Assignee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053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05353B/zh
Publication of TW2023314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31435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21/00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 machines by vector control, e.g. by control of field orientation
    • H02P21/14Estimation or adaptation of machine parameters, e.g. flux, current or voltage
    • H02P21/20Estimation of torqu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21/00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 machines by vector control, e.g. by control of field orientation
    • H02P21/14Estimation or adaptation of machine parameters, e.g. flux, current or voltag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21/00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 machines by vector control, e.g. by control of field orientation
    • H02P21/14Estimation or adaptation of machine parameters, e.g. flux, current or voltage
    • H02P21/18Estimation of position or speed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21/00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 machines by vector control, e.g. by control of field orientation
    • H02P21/22Current control, e.g. using a current control loo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Feedback Control In General (AREA)
  • Control Of Electric Motors In General (AREA)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 Manipulator (AREA)
  • Fluid-Pressure Circuits (AREA)

Abstract

一種增益快速自調整方法,應用於與馬達連接的伺服驅動器,並且包括下列步驟:擷取馬達的電流回授訊號並計算扭矩估測值;擷取馬達的位置回授訊號並計算加速度估測值;依據扭矩估測值及加速度估測值計算系統慣量,其中系統慣量代表馬達承載一個特定負載時的慣量;依據系統慣量計算對應的估測控制增益;及,依據估測控制增益對伺服驅動器進行調整。

Description

伺服驅動器及其增益快速自調整方法
本發明涉及一種伺服驅動器,尤其涉及一種可以自動調整控制增益的伺服驅動器,以及伺服驅動器使用的自調整方法。
工業用的機台主要會透過一或多個馬達來帶動負載進行運動,並且機台上會配置一或多台伺服驅動器來分別控制這些馬達。伺服驅動器中記錄有許多參數,然而使用者通常不知道要如何設定這些參數,才能夠令機台運作在穩定的狀況下。
一般來說,機台上可能會配置有自動增益調整功能(或稱為自動調機功能),以協助使用者設定上述參數。自動增益調整功能主要是將專家的經驗以流程的方式撰寫成電腦軟體,或是將此流程記錄在伺服驅動器內部。藉此,不具備相關知識的使用者能夠藉由電腦或伺服驅動器上的使用者介面(User Interface,UI)的引導,一步步執行所述流程,進而對伺服驅動器的增益進行設定。如此一來,只有少部分無法通過自動增益調整功能來處理的機台,才需要請專業人員前往現場解決。藉此,可以節省大量的人力。
如上所述,為了讓一般使用者也能夠對機台進行設定,相關技術中的自動調機功能往往需搭配電腦軟體的使用,來產生引導使用者進行操作的人機介面。而對於部分無法使用電腦設備,或是電腦設備因為資安問題無法安裝軟體的場合(例如無塵室中),就無法使用實現上此自動調機功能。
另,相關技術中的自動增益調整功能一般會需控制機台讓受控元件於兩點間來回移動,因而需要令馬達旋轉1~3圈或以上的距離。因此,對於受控元件在不同位置時會有不同特性的機台(例如機械手臂),或只能令受控元件移動極短行程的機台,就無法使用此類型的自動增益調整功能。
再者,上述讓機台控制其上的受控元件在兩點間來回移動的做法,一般需耗時2至3分鐘或以上才能完成一次完整的增益調整程序。對於部分工業環境來說,這樣的增益調整程序實缺乏效率。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伺服驅動器及其增益快速自調整方法,係可於極短的時間內完成伺服驅動器的增益調整程序,並且在執行增益調整程序時,僅需令馬達進行最小幅度的移動。
為了達成上述之目的,本發明的增益快速自調整方法主要應用於與一馬達連接的一驅動器,並且包括下列步驟:a)擷取該馬達的一電流回授訊號,並基於該電流回授訊號計算一扭矩估測值;b)擷取該馬達的一位置回授訊號,並基於該位置回授訊號計算一加速度估測值; c)依據該扭矩估測值及該加速度估測值計算對應的一系統慣量,其中該系統慣量為該馬達承載一負載時的慣量;d)依據該馬達的一空載慣量及該系統慣量計算對應的一估測控制增益;及e)依據該估測控制增益對該驅動器進行調整。
為了達成上述之目的,本發明的伺服驅動器係與一馬達電性連接,其中該馬達承載一負載並與該負載共同構成該伺服驅動器的一受控系統,並且該伺服驅動器包括:一電流偵測元件,接收該馬達的一激磁電流並產生對應的一電流回授訊號;一中央處理單元,連接該電流偵測元件及該馬達,包括:一扭矩估測模組,基於該電流回授訊號計算一扭矩估測值;一加速度估測模組,接收該馬達的一位置回授訊號,並基於該位置回授訊號計算一加速度估測值;一增益計算模組,依據該扭矩估測值及該加速度估測值計算對應的一系統慣量,並依據該馬達的一空載慣量及該系統慣量計算對應的一估測控制增益,其中該系統慣量為該馬達承載該負載時的慣量;及一控制模組,依據該估測控制增益對該伺服驅動器進行調整;及一儲存單元,連接該中央處理單元,記錄包含該扭矩估測值及該加速度估測值的一資料陣列,並且該中央處理單元被配置來讀取該資料陣列以獲得該扭矩估測值及該加速度估測值。
相對於相關技術,本發明可以在伺服驅動器啟動後自動於完成增益調整程序,並且增益調整程序的執行時間極短,也不需要讓馬達進行大幅度的位移,更不需要為了執行增益調整程序而儲存大量的數據。
1:驅動器
11:中央處理單元
111:控制模組
112:扭矩估測模組
113:加速度估測模組
114:增益計算模組
115:速度估測模組
116:位置控制器
117:速度控制器
12:電流偵測元件
13:儲存單元
14:功率輸出元件
2:馬達
21:驅動單元
22:位置偵測元件
3:負載
4:受控系統
5:弦波電流
6:馬達空載時的響應曲線
7:馬達加載二十倍負載時的響應曲線
C:電壓命令
U:馬達電壓
I’:激磁電流
I:電流回授訊號
X:位置回授訊號
V:速度回授資訊
T:扭矩估測值
M:資料陣列
N:增益計算
α:加速度估測值
S10~S26:控制增益調整步驟
S30~S36:估測步驟
S40~S50:設定步驟
S60~S70:抑制步驟
圖1為本發明的一具體實施例的伺服驅動系統的方塊圖。
圖2為本發明的一具體實施例的調整方法的流程圖。
圖3為本發明的一具體實施例的慣量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的一具體實施例的控制增益設定流程圖。
圖5為本發明的一具體實施例的穩定判斷流程圖。
圖6為本發明的一具體實施例的慣量估測流程圖。
圖7為本發明的一具體實施例的控制架構的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的一具體實施例的頻率響應的示意圖。
茲就本發明之一較佳實施例,配合圖式,詳細說明如後。
首請參閱圖1及圖2,其中圖1為本發明的一具體實施例的伺服驅動系統的方塊圖,圖2為本發明的一具體實施例的調整方法的流程圖。圖1揭露了一種伺服驅動系統,其中伺服驅動系統包括本發明的伺服驅動器(Servo Actuator)(下面將於說明書中簡稱為驅動器1),以及與驅動器1電性連接的受控系統,其中受控系統至少包括與驅動器1電性連接的馬達2以及馬達2所承載的負載3。
本發明的主要技術特徵在於,驅動器1於通電啟動後,或是接受使用者的設定而啟動自動增益調整功能(或稱為自動調機功能)後,即可針對當前連接的受控系統來自動進行內部的控制增益的調整,藉此令受控系統在接受了驅動器1的控制時,能夠穩定地工作。
於一實施例中,使用者可通過使用者介面(User Interface,US)或其他媒介來對驅動器1內部的自動調機參數進行設定(例如將旗標致能)。當驅動器1偵測到所述自動調機參數被致能時,即可自動偵測當前連接的受控系統的狀態,並執行本發明的增益快速自調整方法,以實現自動增益調整功能。
如圖1所示,本發明的驅動器1至少具有中央處理單元(Central Process Unit,CPU)11、電流偵測元件12、儲存單元13及功率輸出元件14,其中電流偵測元件12、儲存單元13及功率輸出元件14分別電性連接中央處理單元11。
本發明中,中央處理單元11記錄有韌體,並且基於中央處理單元11所要執行的功能,可將韌體虛擬切割為控制模組111、扭矩估測模組112、加速度估測模組113及增益計算模組114。換句話說,本發明中的控制模組111、扭矩估測模組112、加速度估測模組113及增益計算模組114可為以韌體實現於中央處理單元11內的韌體模組。本發明中,中央處理單元11主要通過增益計算模組114來依據受控系統的狀態計算對應的控制增益,並且依據計算所得的控制增益自動對驅動器1進行調整(容後詳述)。
馬達2至少具有驅動單元21及位置偵測元件22,並且馬達2直接連接負載3,或是通過連動裝置(例如皮帶或連桿等)間接連接負載3。於一實施例中,驅動器1通過中央處理單元11、電流偵測元件12及功率輸出元件14 連接馬達2。如圖1所示,中央處理單元11發出電壓命令C至功率輸出元件14,並且功率輸出元件14基於電壓命令C產生對應的馬達電壓U並輸出至馬達2,藉此對馬達2進行控制。
馬達2通過驅動單元21來從驅動器1接收馬達電壓U,並且受驅動單元21的驅動以進行轉動。馬達2在轉動後可以帶動負載3進行運動,並且馬達2通過位置偵測元件22偵測並記錄馬達2的位置回授訊號X,並且將位置回授訊號X回傳至驅動器1。並且,馬達2還可通過驅動單元21回傳激磁電流I’至驅動器1,並且驅動器1通過電流偵測元件12接收馬達的激磁電流I’並產生對應的電流回授訊號I。
請同時參閱圖1及圖2,其中圖2為本發明的一具體實施例的調整方法的流程圖。圖2揭露了本發明的增益快速自調整方法(下面將於說明書中簡稱為調整方法)的具體執行步驟,並且所述調整方法應用於如圖1所示的驅動器1。
本發明中,驅動器1具有複數可供設定及調整的參數,其中包括一個自動調機參數。要令驅動器1執行本發明的調整方法以實現自動增益調整功能,使用者需通過使用者介面(圖未標示)致能驅動器1的自動調機參數。驅動器1在偵測到自動調機參數被致能後,即可自動輸入對應至一個單頻弦波的弦波電流至受控系統,藉此擾動受控系統以取得對應資訊(步驟S10)。藉此,驅動器1可基於所取得的資訊來執行本發明的調整方法。
馬達2接收弦波電流後,會產生小幅度的位移。此時,驅動器1可接收馬達2輸出的激磁電流,並且由電流偵測元件12基於激磁電流產生對應 的電流回授訊號(步驟S12)。並且,驅動器1還通過中央處理單元11的扭矩估測模組112擷取電流回授訊號I,並基於電流回授訊號計算扭矩估測值(步驟S14)。
於馬達2產生位移時,驅動器1還通過中央處理單元11的加速度估測模組113接收馬達2輸出的位置回授訊號,並基於位置回授訊號計算加速度估測值(步驟S16)。
如上所述,本實施例的受控系統包括馬達2及其所承載的負載3。上述扭矩估測值指的是馬達2在承載負載3的狀態下進行位移所產生的扭矩,而上述加速度估測值指的是馬達2在承載負載3的狀態下進行位移所產生的加速度。並且,上述步驟S12、步驟S14及步驟S16並不具有執行上的順序關係,中央處理單元11可以依據任意順序來計算扭矩估測值及加速度估測值,亦可基於多工技術來同時計算扭矩估測值及加速度估測值,而不以圖2所示的執行順序為限。
於步驟S14以及步驟S16後,驅動器1通過中央處理單元11的增益計算模組114取得扭矩估測值及加速度估測值,並且基於扭矩估測值及加速度估測值計算對應的系統慣量(步驟S18)。具體地,本實施例的系統慣量指的是馬達2在承載負載3的狀態下的慣量。更具體地,系統慣量指的是馬達2當前承載的負載3的重量。
於一實施例中,增益計算模組114主要可依據下列第一公式計算系統慣量:
Figure 111117139-A0305-02-0009-1
,其中J為系統慣量,T為扭矩估測值,並且α為加速度估測值。惟,上述僅為本發明的其中一個具體實施範例,但並不以此為限。
值得一提的是,驅動器1還具有連接中央處理單元11的儲存單元13,所述儲存單元13可例如為各式記憶體,但不加以限定。
於一實施例中,扭矩估測模組112在步驟S14後將計算所得的扭矩估測值儲存於儲存單元13中,並且加速度估測模組113在步驟S16後將計算所得的加速度估測值儲存於儲存單元13中。本實施例中,儲存單元13用以記錄包含有扭矩估測值和加速度估測值的資料陣列(例如圖1所示的資料陣列M)。於步驟S18中,中央處理單元11的增益計算模組114可讀取儲存單元13中的資料陣列M,以獲得扭矩估測值及加速度估測值,藉此計算系統慣量。
請同時參閱圖3,為本發明的一具體實施例的慣量示意圖。如上所述,本發明中,中央處理單元11是基於扭矩估測值以及加速度估測值來計算系統慣量,而由於是使用估測值來進行計算,計算所得的系統慣量將可能具有誤差。
於圖3的實施例中,驅動器1通過弦波電流來令馬達2產生位移,並且中央處理單元11在馬達2位移的多個時間點取得多筆扭矩估測值以及多筆加速度估測值。本實施例中,中央處理單元11的增益計算模組114主要是依據多個時間點的扭矩估測值與加速度估測值執行一階線性回歸計算,並且產生一條回歸線。藉此,中央處理單元11的增益計算模組114可以將這條回歸線的斜率做為受控系統的系統慣量。
舉例來說,所述弦波電流可對應至頻率為5Hz的單頻弦波,也就是說此單頻弦波對應的時間為200ms。於此實施例中,中央處理單元11可以在輸入弦波電流後,每隔20ms計算一筆扭矩估測值與一筆加速度估測值,並且通過十筆扭矩估測值與十筆加速度估測值來計算受控系統的系統慣量。惟,上述時間及筆數僅為舉例之用,並非用以對本案的技術範圍進行限定。
本發明基於多筆扭矩估測值與多筆加速度估測值來執行一階線性回歸,進而計算系統慣量,可以令計算所得的系統慣量更為準確。並且,驅動器1無需使用大量的記憶體來儲存計算系統慣量以及控制增益所需的數據。在不需要使用大量儲存空間的情況下,本發明可以不利用額外的電腦設備而直接由驅動器1來實現控制增益的自調整。
回到圖2。於步驟S18後,增益計算模組114依據馬達2的空載慣量及計算所得的系統慣量來計算對應的一估測控制增益(例如圖1所示的估測控制增益N)(步驟S20),並且將估測控制增益提供給控制模組111。於一實施例中,所述估測控制增益可例如包括驅動器1內的位置控制器所採用的位置增益以及速度控制器所採用的速度增益,但不以此為限。
具體地,馬達2的空載慣量在馬達2製造完成後即已固定,屬於驅動器1的已知資訊。據此,增益計算模組114可以通過馬達2的空載慣量以及估算所得的系統慣量計算出驅動器1應該採用的各項參數(即,估測控制增益),使得驅動器1能夠控制受控系統進行穩定的運動。
請同時參閱圖4,為本發明的一具體實施例的控制增益設定流程圖。圖4用以對圖2所示的步驟S20做進一步的說明。
於一實施例中,驅動器1可於內部建立一個頻寬對應表(圖未標示),所述頻寬對應表中預先記錄了不同的系統慣量所分別對應的期望頻寬,其中系統慣量與其對應的期望頻寬成反比。換句話說,較小的系統慣量較小對應至較大的期望頻寬,而較大的系統慣量較大對應至較小的期望頻寬。例如,頻寬對應表中可記錄10倍慣量的負載3對應至100Hz的期望頻寬,100倍慣量的 負載3對應至10Hz的期望頻寬。惟,上述僅為本發明的其中一個實施範例,但不以此為限。
本實施例中,增益計算模組114係先取得在步驟S18中所估算的系統慣量(步驟S30),接著依據系統慣量查詢所述頻寬對應表(步驟S32),以獲得此系統慣量所對應的期望頻寬(步驟S34)。並且,增益計算模組114依據這個期望頻寬來決定要令驅動器1採用的估測控制增益(步驟S36)。換句話說,本發明對驅動器1進行調整所使用的估測控制增益,係與驅動器1當前連接的受控系統的系統慣量所對應的期望頻寬直接相關。惟,上述僅為本發明的其中一個具體實施範例,但並不以此為限。
回到圖2。步驟S20後,中央處理單元11可通過控制模組111來依據增益計算模組114提供的估測控制增益對驅動器1進行調整(步驟S22)。
通過本發明的調整方法,使用者不需要使用額外的電腦軟體,也不需要通過電腦介面的引導來對驅動器1進行控制增益的設定。相對地,使用者僅需致能驅動器1中的一個對應參數(例如將自動調機參數打勾),即可啟用自動增益調整功能,以令驅動器1自動完成增益調整程序,相當便利。
於較佳的情境中,驅動器1在接受了控制模組111的調整後,即可自動完成多項參數的設定,並可控制受控系統進行穩定的運動。然而,本發明的中央處理單元11是基於估測的系統慣量來計算估測控制增益,因此在步驟S20中估測的系統慣量可能會與受控系統的實際系統慣量具有誤差。有鑑於此,本發明在完成了對驅動器1的調整後,還可進一步對調整後的驅動器1進行測試。
如圖2所示,於步驟S22後,調整後的驅動器1可輸入一個測試訊號至受控系統(步驟S24),藉此令受控系統的馬達2執行運動。本實施例中,所述測試訊號對應至一個方波電流。藉由讓調整後的驅動器1產生方波電流以對馬達2進行擾動,本發明可以確認在驅動器1當前採用的期望頻寬下,受控系統的運作是否穩定。如果受控系統的運作穩定,驅動器1就可以結束本次的增益調整程序(步驟S26)。若受控系統的運作不穩定(例如受控系統會產生振動),則驅動器1再通過中央處理單元11來對所採用的估測控制增益進行調整(容後詳述)。
續請同時參閱圖1、圖2及圖5,其中圖5為本發明的一具體實施例的穩定判斷流程圖。如圖5所示,在驅動器1接受了估測控制增益的調整後,調整後的驅動器1可接著輸入所述測試訊號至受控系統(步驟S60)。此時,受控系統的馬達2會接受擾動而執行運動,而驅動器1可判斷受控系統在馬達2執行運動時是否穩定(步驟S62)。
具體地,所述測試訊號為驅動器1對受控系統發出的一個脈衝(pulse),而可令受控系統(尤其是馬達2)進行一個小幅度的位移。於一實施例中,驅動器1在步驟S62中是判斷在採用了新的控制增益(即,估測控制增益)來對受控系統進行控制時,馬達2的運動是否會令受控系統產生不必要的振動。
若於步驟S62中判斷受控系統穩定,則可結束本發明的調整方法,並完成驅動器1的增益調整程序。
若於步驟S62中判斷受控系統處於不穩定狀態,則驅動器1通過中央處理單元11對這個不穩定狀態進行評估,以判斷這個不穩定狀態是否能藉由驅動器1執行共振抑制程序來解決(步驟S64)。
具體地,中央處理單元11對於增益計算模組114計算所得的估測控制增益的對應頻寬是已知的,並且驅動器1可以經過監控程序(monitor)來獲得受控系統處於不穩定狀態時的振動頻率。於步驟S64中,中央處理單元11可以依據估測控制增益的頻寬與受控系統的振動頻率的關係,直接判斷受控系統的不穩定狀態是否可以通過共振抑制程序來解決。所述共振抑制程序為本技術領域中的常用技術手段,於此不再贅述。
若中央處理單元11判斷受控系統處於不穩定狀態,但這個不穩定狀態可以藉由共振抑制程序來解決,則中央處理單元11控制驅動器1執行共振抑制程序(步驟S66)。本實施例中,中央處理單元11可以藉由讓驅動器1執行共振抑制程序來令受控系統恢復穩定(例如不再振動),而不需要再調整驅動器1的控制增益。
若中央處理單元11判斷受控系統處於不穩定狀態,並且這個不穩定狀態無法藉由共振抑制程序來解決,代表增益計算模組114所計算的估測控制增益太高。對此,中央處理單元11可調降增益計算模組114計算的估測控制增益所對應的頻寬(步驟S68)。
步驟S68後,中央處理單元11通過控制模組111來依據調降後的估測控制增益再次對驅動器1進行調整,並且通過與上述相同的方式(例如輸入測試訊號)判斷受控系統是否穩定(步驟S70)。若受控系統穩定,則中央處理單元11結束本發明的調整方法,並完成驅動器1的增益調整程序。若受控系統仍然不穩定,則中央處理單元11再次執行步驟S68,以再次調降估測控制增益的對應頻寬,並且基於頻寬調降後的估測控制增益再次對驅動器1進行調整。
如前文所述,驅動器1發出的測試訊號僅會令受控系統(尤其是馬達2)進行一個小幅度的位移,而驅動器1可以藉由這個小幅度的位移判斷受控系統是否穩定。於一實施例中,驅動器1在執行本發明的調整方法時僅需令馬達2執行不超過1/10圈(即,小於或等於36度)的位移量,因而可令受控系統的硬體結構具有較大的適用彈性。
更具體地,為了成功估測系統慣量,驅動器1必須確保馬達2能夠在小幅度的位移中產生較大的速度響應。藉此,驅動器1才能於馬達2的位移中計算有效的加速度估測值,進而能夠估測對應的系統慣量。
續請同時參閱圖1、圖2、圖6及圖7,其中圖6為本發明的一具體實施例的慣量估測流程圖,圖7為本發明的一具體實施例的控制架構的示意圖。
在令驅動器1執行增益調整程序前,使用者可針對驅動器1當前連接的馬達2的規格設定一組初始控制增益,並且中央處理單元11的控制模組111可依據初始控制增益對驅動器1進行初始設定(步驟S40)。於一實施例中,所述初始控制增益至少包括基於馬達2的規格而對驅動器1內的位置控制器116所設定的位置增益,以及基於馬達2的規格而對驅動器1內的速度控制器117所設定的速度增益。
如上所述,本發明依據馬達2的規格來設定初始控制增益,並且依據初始控制增益對驅動器1進行初始設定後,再對受控系統進行測試。因此,不會因為驅動器1內部的既有參數(例如由使用者自行設定的隨機參數)影響而調機結果。
步驟S40後,經過初始設定後的驅動器1輸入前述弦波電流至受控系統(步驟S42),以對馬達2進行擾動(即,令馬達2進行前述小幅度的位移)。具體地,步驟S42與前述圖2的步驟S10相似,於此不再贅述。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縮短系統慣量的估測時間,驅動器1必須讓馬達2在極短時間內完成位移,因此弦波電流所對應的單頻弦波的頻率不能太低。另,為了避免馬達2在進行位移時發生振動,因此弦波電流所對應的單頻弦波的頻率亦不能太高(例如不能大於系統共振頻率)。
於一實施例中,所述弦波電流可對應至頻率範圍在5Hz~15Hz間的單頻弦波,也就是說弦波電流對馬達2的擾動時間約為66ms~200ms。惟,上述僅為本發明的其中一個具體實施範例,所述單頻弦波的頻率可小於5Hz或大於15Hz,而不以上述頻率範圍為限。
通過對單頻弦波的頻率範圍進行設定,驅動器1可以縮短系統慣量的估測時間,進而令完整的增益調整程序的執行時間不超過1秒鐘。藉此,可大幅提昇驅動器1的效率。
如上所述,若採用頻率過小(例如小於5Hz)的單頻弦波,則完整的增益調整程序的執行時間將會過長,而可能不符合使用者需求。於此情況下,驅動器1可以不要使用一個完整的弦波,藉此縮短整個增益調整程序的執行時間。惟,上述僅為本發明的其中一個實施範例,但不加以限定。
步驟S42後,驅動器1即可在馬達2進行運動時,通過電流偵測元件12、扭矩估測模組112及加速度估測模組113來擷取馬達2的電流回授訊號及位置回授訊號並計算扭矩估測值及加速度估測值,並且再通過增益計算模組114來估測受控系統的系統慣量(步驟S44)。
如前文所述,增益計算模組114是基於扭矩估測值及加速度估測值來估算系統慣量,因此若馬達2於前述擾動時間內的速度響應不足,將可能導致驅動器1無法正確計算馬達2的加速度估測值,進而無法估測系統慣量。
本實施例中,中央處理單元11於步驟S44後判斷系統慣量是否估測成功(步驟S46)。若系統慣量估測成功,則中央處理單元11可繼續執行剩餘的增益調整程序(步驟S50),例如,中央處理單元11可接續執行圖2所示的步驟S20至步驟S26,但不以此為限。
若於步驟S46中判斷系統慣量估測失敗,中央處理單元11可基於馬達2的回授資訊(例如所述電流回授訊號及位置回授訊號)調整在步驟S40中獲得的初始控制增益,並由控制模組111依據調整後的初始控制增益再次對驅動器進行初始設定(步驟S48)。並且,中央處理單元11再次執行步驟S42及步驟S44,以由調整後的驅動器1再次發出弦波電流至受控系統,並接受馬達2的回授資訊以再次估測系統慣量。
具體地,驅動器1在接受初始設定後會輸入弦波電流至受控系統,並且持續監控馬達2被擾動後產生的位移,同時基於馬達2的位置回授訊號計算加速度估測值。要讓驅動器1能成功計算加速度估測值,馬達2在接受擾動後需在短時間內進行增幅夠大的位移。是以,本發明中對於初始控制增益的內容以及單頻弦波的頻率的設定,目的在於讓馬達2可以在進行位移時達到最大的加速度特性。因此,當連接不同的馬達2時,所述初始控制增益與單頻弦波亦會所有不同。
如圖7所示,本發明的驅動器1還包括速度估測模組115、位置控制器116及速度控制器117,其中速度估測模組115、位置控制器116及速度控制器117可例如為中央處理單元11內部的韌體模組,但不加以限定。
如圖7所示,受控系統4(即,馬達2及負載3)進行運動時,可由位置偵測元件22輸出位置回授訊號X。驅動器1接收位置回授訊號X後,可將位置回授訊號X反饋給位置控制器116,並且由速度估測模組115基於位置回授訊號X計算馬達2的速度回授資訊V並反饋給速度控制器117。
位置控制器116與速度控制器117基於回授訊號對受控系統4進行控制,並且驅動器1可輸入所述弦波電流5至受控系統4。受控系統4在受到弦波電流5的擾動後,可輸出電流回授訊號I至驅動器1的扭矩估測模組112,並且輸出位置回授訊號X至驅動器1的加速度估測模組113。藉此,驅動器1的扭矩估測模組112可基於電流回授訊號I計算扭矩估測值T,並且加速度估測模組113可基於位置回授訊號X計算加速度估測值α。
如上所述,當驅動器1無法藉由馬達2的位移來獲得符合需求的加速度估測值時,即需執行圖6的步驟S48來對初始控制增益進行調整,其中包括調整位置控制器116採用的位置增益以及速度控制器117採用的速度增益。具體地,驅動器1透過調整後的初始控制增益來放大受控系統4於弦波電流5對應的頻率下的速度響應,藉此讓受控系統4在接收弦波電流5後可產生夠大的加速度。
請同時參閱圖8,為本發明的一具體實施例的頻率響應的示意圖。圖8揭露了受控系統4在馬達空載時的響應曲線6以及馬達加載二十倍負載時的響應曲線7。
如圖8所示,在馬達2空載時,最大的增幅(40.37dB)出現在頻率20.5Hz的位置,而在馬達2加載二十倍負載時,最大的增幅(40.36dB)出現在頻率6.463Hz的位置。上述資訊是在馬達2出廠時經過測試即可獲得的已知資訊。
基於上述資訊,驅動器1在圖6的步驟S42中可選擇6.4Hz至20.5Hz間的單頻弦波來產生弦波電流5。於此情況下,馬達2在空載至承載二十倍負載的情況下受到弦波電流5的擾動,皆能有較大的速度響應,而使得驅動器1能成功計算馬達2的加速度估測值。
若於圖6的步驟S46中判斷系統慣量估測失敗,代表馬達2的負載可能超出了單頻弦波的上述頻率範圍,例如,馬達2加載了三十倍的負載。
具體地,圖8所示的增幅(即,dB值)是由馬達2的速度回授和位置回授所描繪出來的,因此於圖6的步驟S48中,驅動器1的中央處理單元11可依據馬達2的回授訊號來調整位置控制器116採用的位置增量以及速度控制器117採用的速度增量,藉此放大馬達2的速度響應。如此一來,可確保在驅動器1下次輸入弦波電流5至受控系統4時,能夠成功獲得加速度估測值,進而能夠成功估測系統慣量。
通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驅動器可以在啟動後自動完成增益調整程序,其中增益調整程序的執行時間極短,並且馬達不需要進行大幅度的位移,驅動器也不需要為了增益調整程序的執行而儲存大量的數據。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具體實例,非因此即侷限本發明之專利範圍,故舉凡運用本發明內容所為之等效變化,均同理皆包含於本發明之範圍內,合予陳明。
S10~S26:控制增益調整步驟

Claims (20)

  1. 一種增益快速自調整方法,應用於與一馬達連接的一驅動器,包括:a)擷取該馬達的一電流回授訊號,並基於該電流回授訊號計算一扭矩估測值;b)擷取該馬達的一位置回授訊號,並基於該位置回授訊號計算一加速度估測值;c)依據該扭矩估測值及該加速度估測值計算對應的一系統慣量,其中該系統慣量為該馬達承載一負載時的慣量;d)依據該馬達的一空載慣量及該系統慣量計算對應的一估測控制增益;及e)依據該估測控制增益對該驅動器進行調整。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增益快速自調整方法,其中更包括:f)由調整後的該驅動器輸入一測試訊號至包含該馬達及該負載的一受控系統,其中該測試訊號令該馬達執行運動;g)判斷該受控系統於該馬達執行運動時是否穩定;h)於判斷該受控系統處於一不穩定狀態,但該不穩定狀態可藉由一共振抑制程序解決時,控制該驅動器執行該共振抑制程序;及i)於判斷該受控系統處於該不穩定狀態,並且該不穩定狀態無法藉由該共振抑制程序解決時,調降該估測控制增益對應的一頻寬,並依據調降頻寬後的該估測控制增益重新對該驅動器進行調整。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增益快速自調整方法,其中該步驟h)與該步驟i)是基於該估測控制增益對應的該頻寬與該受控系統處於該不穩定狀態時的 一振動頻率的一對應關係,判斷該不穩定狀態是否可以藉由該共振抑制程序解決。
  4. 如請求項2所述的增益快速自調整方法,其中該步驟a)之前更包括一步驟a1):輸入一弦波電流至該受控系統以令該馬達進行運動,其中該步驟a)及該步驟b)於該馬達進行運動時擷取該電流回授訊號及該位置回授訊號。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增益快速自調整方法,其中該弦波電流對應至頻率範圍為5~15Hz的一單頻弦波。
  6. 如請求項4所述的增益快速自調整方法,其中該步驟a1)之前更包括一步驟a0):依據一初始控制增益對該驅動器進行初始設定,其中該初始控制增益至少包括基於該馬達的規格所設定的一位置增益及一速度增益,並且該步驟a1)是由初始設定後的該驅動器輸入該弦波電流至該受控系統。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增益快速自調整方法,其中更包括:c1)該步驟c)後,判斷該系統慣量是否估測成功;c2)於該系統慣量估測失敗時調整該初始控制增益並重新對該驅動器進行初始設定,並且再次執行該步驟a0)、該步驟a1)及該步驟a)至該步驟c);及c3)於該系統慣量估測成功時,依據該系統慣量執行該步驟d)。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增益快速自調整方法,其中該步驟c2)是調整該位置增益及該速度增益,以放大該受控系統於該弦波電流對應的頻率下的一速度響應。
  9. 如請求項2所述的增益快速自調整方法,其中該步驟c)依據一第一公式計算該系統慣量:
    Figure 111117139-A0305-02-0023-2
    ,其中J為該系統慣量,T為該扭矩估測值,α為該加速度估測值。
  10. 如請求項2所述的增益快速自調整方法,其中該步驟c)是依據多個時間點的該扭矩估測值與該加速度估測值執行一階線性回歸計算以產生一回歸線,並以該回歸線的斜率做為該系統慣量。
  11. 如請求項2所述的增益快速自調整方法,其中該驅動器具有一頻寬對應表,該頻寬對應表記錄不同的該系統慣量所分別對應的一期望頻寬,並且該系統慣量與該期望頻寬成反比;其中,該步驟d)是依據該系統慣量查詢該頻寬對應表以獲得對應的該期望頻寬,並依據該期望頻寬決定該估測控制增益。
  12. 一種伺服驅動器,與一馬達電性連接,其中該馬達承載一負載並與該負載共同構成該伺服驅動器的一受控系統,並且該伺服驅動器包括:一電流偵測元件,接收該馬達的一激磁電流並產生對應的一電流回授訊號;一中央處理單元,連接該電流偵測元件及該馬達,包括:一扭矩估測模組,基於該電流回授訊號計算一扭矩估測值;一加速度估測模組,接收該馬達的一位置回授訊號,並基於該位置回授訊號計算一加速度估測值;一增益計算模組,依據該扭矩估測值及該加速度估測值計算對應的一系統慣量,並依據該馬達的一空載慣量及該系統慣量計算對應的一估測控制增益,其中該系統慣量為該馬達承載該負載時的慣量;及一控制模組,依據該估測控制增益對該伺服驅動器進行調整;及 一儲存單元,連接該中央處理單元,記錄包含該扭矩估測值及該加速度估測值的一資料陣列,並且該中央處理單元被配置來讀取該資料陣列以獲得該扭矩估測值及該加速度估測值。
  13. 如請求項12所述的伺服驅動器,其中該中央處理單元被配置來於該伺服驅動器被調整後輸入一測試訊號至該受控系統以令該馬達執行運動,並且判斷該受控系統於該馬達執行運動時是否穩定;其中,該中央處理單元被配置來於判斷該受控系統處於一不穩定狀態,但該不穩定狀態可藉由一共振抑制程序解決時,執行該共振抑制程序,並且於該不穩定狀態無法藉由該共振抑制程序解決時調降該估測控制增益對應的一頻寬,並且依據調降頻寬後的該估測控制增益重新對該伺服驅動器進行調整。
  14. 如請求項13所述的伺服驅動器,其中該中央處理單元被配置來輸入一弦波電流至該受控系統以令該馬達進行運動,並且該扭矩估測模組被配置於該馬達進行運動時擷取該電流回授訊號,該加速度估測模組被配置於該馬達進行運動時擷取該位置回授訊號。
  15. 如請求項14所述的伺服驅動器,其中該中央處理單元被配置來基於頻率範圍為5~15Hz的一單頻弦波產生該弦波電流。
  16. 如請求項14所述的伺服驅動器,其中該控制模組被配置來依據一初始控制增益對該伺服驅動器進行初始設定,該初始控制增益至少包括基於該馬達的規格所設定的一位置增益及一速度增益,並且該中央處理單元被配置來於該伺服驅動器完成初始設定後輸入該弦波電流至該受控系統。
  17. 如請求項16所述的伺服驅動器,其中該中央處理單元被配置來於該系統慣量估測失敗時調整該初始控制增益的該位置增益及該速度增益以放大該受控系統於該弦波電流對應的頻率下的一速度響應,並依據調整後的該初始控制增益重新對該伺服驅動器進行初始設定。
  18. 如請求項13所述的伺服驅動器,其中該增益計算模組被配置來依據一第一公式計算該系統慣量:
    Figure 111117139-A0305-02-0026-3
    ,其中J為該系統慣量,T為該扭矩估測值,α為該加速度估測值。
  19. 如請求項13所述的伺服驅動器,其中該扭矩估測模組及該加速度估測模組被配置來於該中央處理單元輸入一弦波電流至該受控系統後的多個時間點分別擷取該扭矩估測值與該加速度估測值,並且該增益計算模組被配置來依據多筆該扭矩估測值及多筆該加速度估測值執行一階線性回歸計算以產生一回歸線,並以該回歸線的斜率做為該系統慣量。
  20. 如請求項13所述的伺服驅動器,其中該伺服驅動器具有記錄了不同的該系統慣量所分別對應的一期望頻寬的一頻寬對應表,其中該系統慣量與該期望頻寬成反比,並且該增益計算模組被配置來依據計算所得的該系統慣量查詢該頻寬對應表以獲得對應的該期望頻寬,並依據查詢所得的該期望頻寬決定該估測控制增益。
TW111117139A 2022-01-25 2022-05-06 伺服驅動器及其增益快速自調整方法 TWI80535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263302689P 2022-01-25 2022-01-25
US63/302,689 2022-01-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805353B true TWI805353B (zh) 2023-06-11
TW202331435A TW202331435A (zh) 2023-08-01

Family

ID=874441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17139A TWI805353B (zh) 2022-01-25 2022-05-06 伺服驅動器及其增益快速自調整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45327A (zh)
TW (1) TWI805353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56699A (ja) * 2005-12-02 2007-06-21 Sanyo Denki Co Ltd モータの負荷イナーシャ推定方法
US7684879B2 (en) * 2006-05-19 2010-03-23 Siemens Energy & Automation, Inc. Automating tuning of a closed loop controller
CN102637011A (zh) * 2011-11-30 2012-08-15 沈阳工业大学 基于坐标变换和参数调整直接驱动数控平台鲁棒控制方法
US20130238101A1 (en) * 2010-10-18 2013-09-12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Load inertia estimation method and control parameter adjustment method
US20160070252A1 (en) * 2013-04-10 2016-03-10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Motor drive device
TW201633669A (zh) * 2015-03-13 2016-09-16 光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伺服馬達系統及其控制方法
US10416612B2 (en) * 2016-03-14 2019-09-17 Omron Corporation Control device and method for tuning a servo motor
US10564619B2 (en) * 2017-03-15 2020-02-18 Fanuc Corporation Machine learning device, servo control device, servo control system, and machine learning method
US10648318B2 (en) * 2014-11-10 2020-05-12 Halliburton Energy Services, Inc. Feedback based toolface control system for a rotary steerable drilling tool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56699A (ja) * 2005-12-02 2007-06-21 Sanyo Denki Co Ltd モータの負荷イナーシャ推定方法
US7684879B2 (en) * 2006-05-19 2010-03-23 Siemens Energy & Automation, Inc. Automating tuning of a closed loop controller
US20130238101A1 (en) * 2010-10-18 2013-09-12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Load inertia estimation method and control parameter adjustment method
CN102637011A (zh) * 2011-11-30 2012-08-15 沈阳工业大学 基于坐标变换和参数调整直接驱动数控平台鲁棒控制方法
US20160070252A1 (en) * 2013-04-10 2016-03-10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Motor drive device
US10648318B2 (en) * 2014-11-10 2020-05-12 Halliburton Energy Services, Inc. Feedback based toolface control system for a rotary steerable drilling tool
TW201633669A (zh) * 2015-03-13 2016-09-16 光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伺服馬達系統及其控制方法
US10416612B2 (en) * 2016-03-14 2019-09-17 Omron Corporation Control device and method for tuning a servo motor
US10564619B2 (en) * 2017-03-15 2020-02-18 Fanuc Corporation Machine learning device, servo control device, servo control system, and machine learning metho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45327A (zh) 2023-08-04
TW202331435A (zh) 2023-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91999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agnosing a controller in a limited rotation motor system
US8073568B2 (en) Device utilizing a PID controller, control method thereof, and robot utilizing the controller
US10824121B2 (en) Machine learning device, servo motor controller, servo motor control system, and machine learning method
US6861814B2 (en) Control parameter automatic adjustment apparatus
US7292001B2 (en) Gain adjusting method for servo control device
CN111879499A (zh) 摄像头驱动马达的光学稳像性能测试方法
TWI805353B (zh) 伺服驅動器及其增益快速自調整方法
US20230278205A1 (en) Robot system and robot control device
CN105450084B (zh) 保持输入功率最小的超声电机最优频率跟踪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888398B (zh) 控制装置、cnc装置以及控制方法
CN115508032B (zh) 风机叶片双自由度疲劳加载激振装置、系统及控制方法
US11314232B2 (en) Frequency response diagnostics for characterizing servo controlled mechanisms
CN114545862A (zh) 一种夹具作业点位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30236572A1 (en) Servo actuator and fast self-tuning method of gain for using the same
CN112994530A (zh) 伺服驱动系统的两轴同步调整方法
JP5151164B2 (ja) ロボット試験装置、ロボット試験システム、ロボット試験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ロボット試験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JP7331779B2 (ja) 機械制御システム、波形生成装置、波形生成方法、および波形生成プログラム
TW202105101A (zh) 系統鑑別與伺服調機方法
JP7080446B1 (ja) 多軸制御調整装置、多軸制御調整システム、多軸制御調整方法
TWI724467B (zh) 機台老化診斷方法
CN117134676B (zh) 参数校正方法、伺服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693053B2 (en) Bode fingerprinting for characterizations and failure detections in processing chamber
WO2024070054A1 (ja) 制御パラメータ調整装置、および、制御パラメータ調整方法
CN116038693A (zh) 一种多轴机械臂关节伺服控制参数调整优化方法
CN116766236A (zh) 一种基建砌筑机器人复合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