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04055B - 攝像裝置 - Google Patents

攝像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04055B
TWI804055B TW110142842A TW110142842A TWI804055B TW I804055 B TWI804055 B TW I804055B TW 110142842 A TW110142842 A TW 110142842A TW 110142842 A TW110142842 A TW 110142842A TW I804055 B TWI804055 B TW I80405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circuit board
hole
bushing
imag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428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21755A (zh
Inventor
許正龍
劉彥廷
關啟福
Original Assignee
群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群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群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1428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804055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040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04055B/zh
Publication of TW2023217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21755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Measur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 Camera Bodies And Camera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一種攝像裝置包括外蓋、鏡頭、第一電路板、第二電路板及階梯螺絲。外蓋包括軸孔、外側及內側。鏡頭設置於外側。第一電路板包括第一穿孔、內表面及外表面,內表面設有感光元件。第二電路板包括第二穿孔、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第二穿孔具有孔緣。階梯螺絲包括頭部、連接柱及螺柱,連接柱具有第一端與第二端,第一端連接於頭部,第二端連接於螺柱,螺柱穿過第一穿孔並鎖固於外蓋之內側,連接柱之第二端抵靠於第一電路板之外表面,且連接柱與孔緣之間具有第一可活動間隙,頭部與第二表面之間具有第二可活動間隙。

Description

攝像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光學裝置,特別是指一種攝像裝置。
隨著科技的發展,攝像裝置越來越普遍地應用於諸如個人電子產品、汽車領域、醫學領域等,用以擷取外部影像。例如車輛上可安裝攝像裝置以擷取車外影像,作為行車輔助之用途。
由於目前多數產品皆朝輕薄化的發展趨勢,因此,攝像裝置也需要越來越小型化,為了讓攝像裝置能在有限的空間中配置足夠數量之電子元件,有些攝像裝置會採用多個電路板彼此堆疊固定的方式以為因應。然而,在攝像裝置的組裝過程中,容易因組裝零件(例如螺絲或連接器)的製造公差、組裝時的組裝公差、或者組裝位置的偏差,而使多個電路板組裝後產生內應力而導致電路板變形或斷裂。此外,攝像裝置遭受外力時(例如落摔或震動所產生之外力),多個電路板也容易因受力而導致損壞。
鑒於上述,於一實施例中,提供一種攝像裝置包括外蓋、鏡頭、第一電路板、第二電路板及階梯螺絲。外蓋包括軸孔及彼此軸向相對的外側與內側。鏡頭設置於外蓋之外側。第一電路板位於外蓋之內側,第一電路板包括第一穿孔及相對的內表面與外表面,第一穿孔貫穿內表面與外表面,內表面設有感光元件,感光元件位於軸孔內並對應於鏡頭。第二電路板電性連接於第一電路板,第二電路板包括第二穿孔及相對的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第一表面朝向第一電路板之外表面,第二穿孔貫穿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並對應於第一穿孔,且第二穿孔具有孔緣。階梯螺絲包括頭部、連接柱及螺柱,連接柱具有相對的第一端與第二端,第一端連接於頭部,第二端連接於螺柱,其中頭部的直徑大於連接柱的直徑,連接柱的直徑大於螺柱的直徑,螺柱穿過第一穿孔並鎖固於外蓋之內側,連接柱之第二端抵靠於第一電路板之外表面,且連接柱與孔緣之間具有第一可活動間隙,頭部與第二電路板的第二表面之間具有第二可活動間隙。
綜上,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攝像裝置,透過階梯螺絲之連接柱與第二電路板的孔緣之間具有第一可活動間隙,階梯螺絲之頭部與第二電路板的第二表面之間具有第二可活動間隙,使第二電路板未受定位而仍有活動空間,進而能夠吸收組裝後所產生的內應力或外力,避免攝像裝置因受力而發生損壞的情形。
以下提出各種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然而,實施例僅用以作為範例說明,並不會限縮本發明欲保護之範圍。此外,實施例中的圖式省略部份元件,以清楚顯示本發明的技術特點。在所有圖式中相同的標號將用於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件。
圖1為本發明攝像裝置一實施例之立體圖,圖2為本發明攝像裝置一實施例之分解立體圖,圖3為本發明攝像裝置一實施例之另一分解立體圖。如圖1至圖3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攝像裝置1包括外蓋10、鏡頭20、第一電路板30、第二電路板40及至少一個階梯螺絲50A。在一些實施例中,攝像裝置1可應用於各式電子產品,用以擷取電子產品周遭的影像。舉例來說,攝像裝置1可應用於車用產品(例如行車記錄器、倒車顯影系統或環景影像系統)、行動裝置(例如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或筆記型電腦)或攝像機等電子產品。
如圖1至圖3所示,外蓋10包括軸孔11以及彼此軸向相對的外側12與內側13。在本實施例中,軸孔11貫穿外蓋10的外側12與內側13,使外蓋10呈環型中空狀,其中軸孔11的形狀可因應實際使用之需要設計為圓孔、橢圓孔、方孔或其他不規則形孔,此並不侷限。
圖4為本發明攝像裝置一實施例之平面圖,圖5為圖4沿5-5線段之剖視圖。如圖1至圖5所示,鏡頭20設置於外蓋10之外側12以對應覆蓋於軸孔11的其中一端。在本實施例中,鏡頭20是透過黏著的方式固定於外蓋10之外側12,且鏡頭20的局部區域更伸入軸孔11內。舉例來說,在鏡頭20的組裝過程中,外蓋10之外側12可環繞設有光固化接著層,鏡頭20放置於光固化接著層上並調整完焦距後,可藉由特定光線照射光固化接著層,例如光固化接著層為紫外光固化膠層時,即以紫外光照射光固化接著層,使光固化接著層預固化(pre-cure)而避免鏡頭20位移,最後再對預固化之光固化接著層進行烘烤作業,使光固化接著層熱固化而形成固化膠層L,以固定鏡頭20於外蓋10的外側12。在一些實施例中,上述鏡頭20亦可透過一般黏膠黏固於外蓋10上,或者鏡頭20亦可透過卡扣、螺鎖或焊接等其他方式固定於外蓋10之外側12。
再如圖1至圖5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攝像裝置1更包括鏡頭襯套60,外蓋10之外側12設有組裝部15,其中組裝部15為多個鎖孔151並且環繞於軸孔11設置,鏡頭襯套60具有多個組裝孔63以對應於多個鎖孔151,多個組裝孔63分別透過多個螺絲70螺鎖組接於組裝部15的多個鎖孔151,使鏡頭襯套60固定於外蓋10之外側12。鏡頭20組接於鏡頭襯套60上,例如鏡頭20可透過上述黏著、卡扣、螺鎖或焊接等方式組接固定於鏡頭襯套60,使鏡頭20經由鏡頭襯套60間接設置於外蓋10之外側12。
然而,上述實施例僅為舉例,在一些實施例中,上述鏡頭襯套60亦可透過其他方式(例如黏著或卡扣)組接固定於外蓋10的外側12。上述鏡頭20亦可直接組接於外蓋10的外側12而不經由鏡頭襯套60,使攝像裝置1能夠省略設置鏡頭襯套60。
如圖1至圖5所示,第一電路板30位於外蓋10之內側13並且覆蓋於軸孔11遠離鏡頭20的一端,第一電路板30包括第一穿孔35以及彼此相對的內表面31與外表面32,其中內表面31為第一電路板30面向外蓋10之內側13的表面,內表面31上設有感光元件34,且感光元件34位於軸孔11內並對應於鏡頭20,使外部光線由鏡頭20入光後能夠通過軸孔11並聚光於感光元件34,從而使感光元件34能夠感測取得影像。第一穿孔35貫穿內表面31與外表面32,以供階梯螺絲50A對應組設,此容後詳述。
在一些實施例中,上述第一電路板30上可設有導電線路與其他電子元件(例如微處理器、電阻器或電容器等),在此省略繪示。上述感光元件34具體上可為感光耦合元件(charge-coupled device, CCD)、互補式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 CMOS)、或互補式金屬氧化物半導體主動像素傳感器(CMOS Active pixel sensor)。
如圖1至圖5所示,第二電路板40電性連接於第一電路板30,例如第一電路板30與第二電路板40之間可透過電連接器或線路彼此電性連接。第二電路板40包括第二穿孔45以及彼此相對的第一表面41與第二表面42,在本實施例中,第二電路板40與第一電路板30彼此層疊設置而形成多層電路板結構,且第二電路板40之第一表面41朝向第一電路板30之外表面32,第二穿孔45貫穿第一表面41與第二表面42並對應於第一穿孔35,以供階梯螺絲50A對應組設(此容後詳述),且第二穿孔45具有一孔緣451。在一些實施例中,上述第二電路板40上亦可設有導電線路與其他電子元件(例如微處理器、電阻器或電容器等),在此省略繪示。
再如圖1至圖5所示,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電路板30之外表面32設有第一電連接器33,第二電路板40之第一表面41設有第二電連接器43,例如第一電連接器33與第二電連接器43可分別為插座電連接器與插頭電連接器,且第一電連接器33與第二電連接器43彼此對應連接,使第一電路板30與第二電路板40彼此電性連接,且第一電路板30與第二電路板40更能透過第一電連接器33與第二電連接器43的限位而保持間距,以避免彼此碰觸或擠壓。
如圖1至圖5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攝像裝置1包括二個階梯螺絲50A、50B,但此並不侷限,攝像裝置1亦可僅包括一個階梯螺絲50A。其中,階梯螺絲50A可為一體成型之結構且包括頭部51A、連接柱52A及螺柱53A,連接柱52A連接於頭部51A與螺柱53A之間,具體而言,如圖5所示,連接柱52A具有彼此相對的第一端521A與第二端522A,第一端521A連接於頭部51A,第二端522A連接於螺柱53A,且頭部51A的直徑大於連接柱52A的直徑,連接柱52A的直徑大於螺柱53A的直徑。
如圖3與圖5所示,在攝像裝置1的組裝過程中,階梯螺絲50A可由第二電路板40的第二表面42穿入第二電路板40的第二穿孔45與第一電路板30的第一穿孔35,其中階梯螺絲50A之螺柱53A的直徑小於第一穿孔35的孔徑,且螺柱53A穿過第一穿孔35並鎖固於外蓋10之內側13。連接柱52A的直徑大於第一穿孔35的孔徑且小於第二穿孔45的孔徑,連接柱52A穿過第二穿孔45,且連接柱52A之第二端522A抵靠於第一電路板30之外表面32,使第一電路板30能夠固定於外蓋10之內側13,以避免第一電路板30上之感光元件34偏移而影響影像感測品質。
圖6為圖5之區域6的局部放大圖。如圖5與圖6所示,階梯螺絲50A之連接柱52A的環周更與第二穿孔45的孔緣451之間具有第一可活動間隙G1。階梯螺絲50A之頭部51A的直徑大於第二穿孔45的孔徑,且頭部51A與第二電路板40的第二表面42之間具有第二可活動間隙G2,其中第一可活動間隙G1可等於、大於或小於第二可活動間隙G2。藉此,第二電路板40可受到階梯螺絲50A限位但未受到定位,也就是說,透過階梯螺絲50A與第二電路板40之間具有上述第一可活動間隙G1與第二可活動間隙G2,使第二電路板40未受定位而仍有活動空間,進而能夠吸收攝像裝置1組裝後因各種條件所產生的內應力或外力,避免攝像裝置1因受力而發生損壞的情形。
承上,具體而言,如圖3、圖5及圖6所示,在本實施例中,階梯螺絲50A與第一電連接器33分別鄰近於第一電路板30的相對二側,當攝像裝置1在組裝過程中,若因組裝零件的製造公差、組裝時的組裝公差、或者組裝位置的偏差,而使第一電路板30與第二電路板40組裝後產生內應力時,第二電路板40可基於第一可活動間隙G1與第二可活動間隙G2而能因應上述內應力朝多個軸向活動(例如朝圖2中之X軸方向、Y軸方向或Z軸方向活動),例如第二電路板40能以第一電連接器33為支點擺動,進而消除上述內應力以避免攝像裝置1因受力而損壞。或者,當攝像裝置1遭受外力作用時(例如落摔或震動所產生之外力),第二電路板40也可基於第一可活動間隙G1與第二可活動間隙G2而能因應上述外力朝多個軸向活動,進而消除上述外力以避免攝像裝置1因受力而損壞。
如圖3與圖5所示,另一個階梯螺絲50B的結構可與階梯螺絲50A的結構相同或相似而同樣包括頭部51B、連接柱52B及螺柱53B,連接柱52B連接於頭部51B與螺柱53B之間,具體而言,連接柱52B具有彼此相對的第三端521B與第四端522B,第三端521B連接於頭部51B,第四端522B連接於螺柱53B,頭部51B的直徑大於連接柱52B的直徑,連接柱52B的直徑大於螺柱53B的直徑。
如圖3與圖5所示,第一電路板30更包括第三穿孔36,第三穿孔36貫穿內表面31與外表面32,且第三穿孔36與第一穿孔35分別位於第一電路板30的不同位置。第二電路板40包括第四穿孔46,第四穿孔46貫穿第一表面41與第二表面42並對應於第三穿孔36,且第四穿孔46具有孔緣461。在攝像裝置1的組裝過程中,階梯螺絲50B可由第二電路板40的第二表面42穿入第四穿孔46與第一電路板30的第三穿孔36,其中階梯螺絲50B之螺柱53B的直徑小於第三穿孔36的孔徑,且螺柱53B穿過第三穿孔36並鎖固於外蓋10之內側13。連接柱52B的直徑大於第三穿孔36的孔徑且小於第四穿孔46的孔徑,連接柱52B穿過第四穿孔46,且連接柱52B之第四端522B抵靠於第一電路板30之外表面32,使第一電路板30能夠更牢固地組接於外蓋10之內側13。
如圖5所示,階梯螺絲50B之連接柱52B的環周與第四穿孔46的孔緣461之間具有第三可活動間隙(如上述第一可活動間隙G1)。階梯螺絲50B之頭部51B的直徑大於第四穿孔46的孔徑,且頭部51B與第二電路板40的第二表面42之間具有第四可活動間隙(如上述第二可活動間隙G2)。因此,第二電路板40可透過上述階梯螺絲50A與階梯螺絲50B而獲得更佳的限位作用,且基於上述第一可活動間隙G1、第二可活動間隙G2、第三可活動間隙及第四可活動間隙,使第二電路板40未受定位而仍有活動空間,進而能夠吸收攝像裝置1組裝後所產生的內應力或外力,避免攝像裝置1因受力而發生損壞的情形。
如圖2、圖3及圖5所示,第一電路板30包括四角落區域37,階梯螺絲50A與另一個階梯螺絲50B可分別鄰近於四角落區域37的其中二者,以加強第二電路板40的限位效果以及第一電路板30之定位效果。在本實施例中,階梯螺絲50B與第一電連接器33鄰近於第一電路板30的同一側,階梯螺絲50A與階梯螺絲50B分別鄰近於第一電路板30的相對二側。
在一些實施例中,攝像裝置1可包括多個鏡頭襯套,且同一外蓋10可選擇性地組裝多個鏡頭襯套中的其中一者,以搭配不同的鏡頭或者改變原有鏡頭的組裝位置。具體而言,由於不同廠牌或款式之鏡頭的對焦高度、外觀尺寸或固定方式不同,因此,藉由鏡頭襯套作為外蓋10與鏡頭之間的連接橋梁,以透過更換不同的鏡頭襯套配合不同廠牌或款式之鏡頭,使外蓋10的結構無需改變或重新設計即可共用不同廠牌或款式的鏡頭,達到減少變動幅度、優化開發時間及減少成本等優點,此分別配合圖式說明如下。
請對照圖7與圖8所示,其中圖7為圖4沿7-7線段之剖視圖,圖8為本發明攝像裝置安裝另一鏡頭襯套之剖視圖。在本實施例中,攝像裝置1可包括另一個鏡頭襯套60A,鏡頭襯套60或鏡頭襯套60A可選擇性地組接於組裝部15上,且鏡頭襯套60的形狀不同於鏡頭襯套60A的形狀(例如鏡頭襯套60與鏡頭襯套60A的長度、寬度、厚度、外型或組裝結構不同),鏡頭20組接於鏡頭襯套60或鏡頭襯套60A上。
也就是說,如圖7所示,外蓋10之組裝部15可供鏡頭襯套60組裝,鏡頭20再組接於鏡頭襯套60上。或者,如圖8所示,外蓋10之組裝部15亦可更換組裝另一個不同的鏡頭襯套60A,在此,鏡頭襯套60A同樣是透過多個螺絲70分別螺鎖組接於組裝部15的多個鎖孔151(請參照圖2所示),鏡頭20則組接於另一個鏡頭襯套60A,例如鏡頭20可透過黏著、卡扣、螺鎖或焊接等方式組接固定於鏡頭襯套60A。藉此,本發明實施例可透過更換不同的襯套來調整鏡頭20的位置,舉例來說,請對照圖7與圖8所示,其中鏡頭襯套60的整體厚度D1可不同於另一鏡頭襯套60A的整體厚度D2(在此厚度D1小於厚度D2),使攝像裝置1能夠以同一個外蓋10的同一組裝部15更換組裝不同厚度的鏡頭襯套60,60A而調整鏡頭20的組裝位置(例如調整鏡頭20與感光元件34之間的距離)。
圖9為本發明攝像裝置安裝另一鏡頭襯套與鏡頭之剖視圖,請對照圖7與圖9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攝像裝置1可包括另一個鏡頭襯套60B與另一個鏡頭20B,鏡頭20B可組接於鏡頭襯套60B上,鏡頭襯套60或鏡頭襯套60B可選擇性地組接於組裝部15上,且鏡頭20不同於鏡頭20B,例如鏡頭20與鏡頭20B分別為標準鏡頭與廣角鏡頭而互不相同,或者鏡頭20的組裝結構與鏡頭20B的組裝結構不同。也就是說,外蓋10之組裝部15可組裝鏡頭襯套60或者鏡頭襯套60B以分別供不同種類之鏡頭安裝,例如圖7所示,外蓋10之組裝部15可供鏡頭襯套60組裝,鏡頭20透過黏著的方式組接於鏡頭襯套60上,或者,如圖9所示,外蓋10之組裝部15亦可更換組裝另一個不同的鏡頭襯套60B,在此,鏡頭襯套60B同樣是透過多個螺絲70分別螺鎖組接於組裝部15的多個鎖孔151(請參照圖2所示),其中鏡頭襯套60B與鏡頭襯套60的差異至少在於,鏡頭襯套60B具有內螺紋孔61,鏡頭20B具有外螺紋部21以對應螺鎖固定於鏡頭襯套60B的內螺紋孔61。
圖10為本發明攝像裝置安裝另一鏡頭襯套之剖視圖,請對照圖2、圖7與圖10所示,在本實施例中,外蓋10之外側12除了設有組裝部15之外,外側12更設有另一個組裝部16,且外蓋10可選擇性地以組裝部15組接鏡頭襯套60或者以組裝部16組接另一個鏡頭襯套60C,其中鏡頭襯套60的形狀不同於鏡頭襯套60C的形狀(例如鏡頭襯套60與鏡頭襯套60C的長度、寬度、厚度、外型或組裝結構不同),鏡頭20組接於鏡頭襯套60或鏡頭襯套60C。也就是說,如圖7所示,外蓋10之組裝部15可供鏡頭襯套60組裝,鏡頭20透過組接於鏡頭襯套60上,或者,如圖10所示,外蓋10之組裝部16亦可更換組裝另一個不同的鏡頭襯套60C,在此,外蓋10之外側12的組裝部16為一黏著部,其中黏著部可為環狀凹槽以供填入液態黏膠H1,鏡頭襯套60C與鏡頭襯套60的差異在於組接結構不同,其中鏡頭襯套60C具有外環周62,且外環周62對應置入組裝部16內而透過黏膠H1接著固定於外蓋10,鏡頭20可透過黏著、卡扣、螺鎖或焊接等方式組接固定於鏡頭襯套60C。
圖11為本發明攝像裝置安裝另一鏡頭襯套與鏡頭之剖視圖,如圖11所示,本實施例與上述圖10之實施例的差異在於,本實施例之外蓋10之外側12的組裝部16內設置固態膠片H2(例如雙面膠),鏡頭襯套60C之外環周62置入組裝部16內而透過膠片H2接著固定於外蓋10,且鏡頭襯套60C組接於另一個鏡頭20C,其中鏡頭20C不同於鏡頭20,例如鏡頭20與鏡頭20C分別為定焦鏡頭與變焦鏡頭而互不相同,或者鏡頭20的組裝結構與鏡頭20C的組裝結構不同。
綜上,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攝像裝置,透過階梯螺絲之連接柱與第二電路板的孔緣之間具有第一可活動間隙,階梯螺絲之頭部與第二電路板的第二表面之間具有第二可活動間隙,使第二電路板未受定位而仍有活動空間,進而能夠吸收組裝後所產生的內應力或外力,避免攝像裝置因受力而發生損壞的情形。
雖然本發明的技術內容已經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所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皆應涵蓋於本發明的範疇內,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攝像裝置 6:區域 10:外蓋 11:軸孔 12:外側 13:內側 15,16:組裝部 151:鎖孔 20,20B,20C:鏡頭 21:外螺紋部 30:第一電路板 31:內表面 32:外表面 33:第一電連接器 34:感光元件 35:第一穿孔 36:第三穿孔 37:角落區域 40:第二電路板 41:第一表面 42:第二表面 43:第二電連接器 45:第二穿孔 451:孔緣 46:第四穿孔 461:孔緣 50A,50B:階梯螺絲 51A,51B:頭部 52A,52B:連接柱 521A:第一端 522A:第二端 521B:第三端 522B:第四端 53A,53B:螺柱 G1:第一可活動間隙 G2:第二可活動間隙 60,60A,60B,60C:鏡頭襯套 61:內螺紋孔 62:外環周 63:組裝孔 70:螺絲 L:固化膠層 D1,D2:厚度 H1:黏膠 H2:膠片
[圖1] 係本發明攝像裝置一實施例之立體圖。 [圖2] 係本發明攝像裝置一實施例之分解立體圖。 [圖3] 係本發明攝像裝置一實施例之另一分解立體圖。 [圖4] 係本發明攝像裝置一實施例之平面圖。 [圖5] 係圖4沿5-5線段之剖視圖。 [圖6] 係圖5之局部放大圖。 [圖7] 係圖4沿7-7線段之剖視圖。 [圖8] 係本發明攝像裝置安裝另一鏡頭襯套之剖視圖。 [圖9] 係本發明攝像裝置安裝另一鏡頭襯套與鏡頭之剖視圖。 [圖10] 係本發明攝像裝置安裝另一鏡頭襯套之剖視圖。 [圖11] 係本發明攝像裝置安裝另一鏡頭襯套與鏡頭之剖視圖。
1:攝像裝置 10:外蓋 11:軸孔 12:外側 13:內側 15,16:組裝部 151:鎖孔 20:鏡頭 30:第一電路板 31:內表面 32:外表面 34:感光元件 35:第一穿孔 36:第三穿孔 37:角落區域 40:第二電路板 41:第一表面 42:第二表面 43:第二電連接器 45:第二穿孔 451:孔緣 46:第四穿孔 461:孔緣 50A,50B:階梯螺絲 51A,51B:頭部 52A,52B:連接柱 53A,53B:螺柱 60:鏡頭襯套 63:組裝孔 70:螺絲

Claims (13)

  1. 一種攝像裝置,包括: 一外蓋,包括一軸孔以及彼此軸向相對的一外側與一內側; 一鏡頭,設置於該外蓋之該外側; 一第一電路板,位於該外蓋之該內側,該第一電路板包括一第一穿孔以及相對的一內表面與一外表面,該第一穿孔貫穿該內表面與該外表面,該內表面設有一感光元件,該感光元件位於該軸孔內並對應於該鏡頭; 一第二電路板,電性連接於該第一電路板,該第二電路板包括一第二穿孔以及相對的一第一表面與一第二表面,該第一表面朝向該第一電路板之該外表面,該第二穿孔貫穿該第一表面與該第二表面並對應於該第一穿孔,且該第二穿孔具有一孔緣;以及 一階梯螺絲,包括一頭部、一連接柱及一螺柱,該連接柱具有相對的一第一端與一第二端,該第一端連接於該頭部,該第二端連接於該螺柱,其中該頭部的直徑大於該連接柱的直徑,該連接柱的直徑大於該螺柱的直徑,該螺柱穿過該第一穿孔並鎖固於該外蓋之該內側,該連接柱之該第二端抵靠於該第一電路板之該外表面,且該連接柱與該孔緣之間具有一第一可活動間隙,該頭部與該第二電路板的該第二表面之間具有一第二可活動間隙。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攝像裝置,其中該第一可活動間隙等於該第二可活動間隙。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攝像裝置,其中該第一電路板之該外表面設有一第一電連接器,該第二電路板之該第一表面設有一第二電連接器,該第一電連接器與該第二電連接器彼此對應連接。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攝像裝置,其中該階梯螺絲與該第一電連接器分別鄰近於該第一電路板的相對二側。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攝像裝置,更包括: 另一階梯螺絲,包括另一頭部、另一連接柱及另一螺柱,該另一連接柱具有相對的一第三端與一第四端,該第三端連接於該另一頭部,該第四端連接於該另一螺柱,該另一頭部的直徑大於該另一連接柱的直徑,該另一連接柱的直徑大於該另一螺柱的直徑; 其中,該第一電路板包括一第三穿孔,該第三穿孔貫穿該內表面與該外表面,該第二電路板包括一第四穿孔,該第四穿孔貫穿該第一表面與該第二表面並對應於該第三穿孔,且該第四穿孔具有另一孔緣,該另一階梯螺絲之該另一螺柱穿過該第三穿孔並鎖固於該外蓋之該內側,該另一連接柱之該第四端抵靠於該第一電路板之該外表面,且該另一連接柱與該另一孔緣之間具有一第三可活動間隙,該另一頭部與該第二電路板的該第二表面之間具有一第四可活動間隙。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攝像裝置,其中該第一電路板包括四角落區域,該階梯螺絲與該另一階梯螺絲分別鄰近於該四角落區域的其中二者。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攝像裝置,更包括一鏡頭襯套,該外蓋之該外側設有一組裝部,該鏡頭襯套組接於該組裝部上,該鏡頭組接於該鏡頭襯套上。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攝像裝置,更包括另一鏡頭襯套,該鏡頭襯套或該另一鏡頭襯套可選擇性地組接於該組裝部上,該鏡頭襯套的形狀不同於該另一鏡頭襯套的形狀,該鏡頭組接於該鏡頭襯套或該另一鏡頭襯套上。
  9. 如請求項7所述之攝像裝置,更包括另一鏡頭襯套與另一鏡頭,該另一鏡頭組接於該另一鏡頭襯套上,該鏡頭襯套或該另一鏡頭襯套可選擇性地組接於該組裝部上,且該鏡頭不同於該另一鏡頭。
  10. 如請求項7所述之攝像裝置,其中該外蓋之該外側更設有另一組裝部,該外蓋可選擇性地以該組裝部組接該鏡頭襯套或者以該另一組裝部組接另一鏡頭襯套,該鏡頭襯套的形狀不同於該另一鏡頭襯套的形狀,該鏡頭組接於該鏡頭襯套或該另一鏡頭襯套。
  11. 如請求項7所述之攝像裝置,更包括另一鏡頭襯套與另一鏡頭,該另一鏡頭組接於該另一鏡頭襯套上,該外蓋之該外側更設有另一組裝部,該外蓋可選擇性地以該組裝部組接該鏡頭襯套或者以該另一組裝部組接該另一鏡頭襯套,該鏡頭襯套的形狀不同於該另一鏡頭襯套的形狀。
  12. 如請求項8至11中任一項所述之攝像裝置,其中該鏡頭襯套的厚度不同於該另一鏡頭襯套的厚度。
  13. 如請求項10或11所述之攝像裝置,其中該組裝部為至少一鎖孔,該另一組裝部為至少一黏著部。
TW110142842A 2021-11-17 2021-11-17 攝像裝置 TWI8040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42842A TWI804055B (zh) 2021-11-17 2021-11-17 攝像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42842A TWI804055B (zh) 2021-11-17 2021-11-17 攝像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804055B true TWI804055B (zh) 2023-06-01
TW202321755A TW202321755A (zh) 2023-06-01

Family

ID=878033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42842A TWI804055B (zh) 2021-11-17 2021-11-17 攝像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804055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78625B2 (ja) * 2010-12-06 2015-03-04 ソニー株式会社 電子カメラ
CN106664358A (zh) * 2014-08-01 2017-05-10 日本电产科宝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光学设备、电子设备、车辆以及摄像装置的制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78625B2 (ja) * 2010-12-06 2015-03-04 ソニー株式会社 電子カメラ
CN106664358A (zh) * 2014-08-01 2017-05-10 日本电产科宝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光学设备、电子设备、车辆以及摄像装置的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21755A (zh) 2023-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601000B2 (ja) 撮像装置
JP3846158B2 (ja) 鏡筒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撮像装置
JP6578279B2 (ja) 撮像装置、光学機器、電子機器、車両および撮像装置の製造方法
TW201346372A (zh) 攝影模組
US10748946B2 (en) Lens module
WO2020182145A1 (zh)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其制造方法
JP2005018024A (ja) レンズユニット及び該レンズユニットを備えた撮像装置並びに携帯端末
JP5821394B2 (ja) 撮像装置
TW200425493A (en) Image pickup device and portable terminal
CN114706185B (zh) 使用金属固定环的成像镜头、相机模块及电子装置
TWI804055B (zh) 攝像裝置
KR102105140B1 (ko) 카메라 모듈 및 카메라 모듈의 광 차단 도장층 형성방법
JP5747714B2 (ja) 撮像装置
KR20090120926A (ko) 카메라 모듈
CN116193219A (zh) 摄像装置
US20220171183A1 (en) Camera device
JP5510705B2 (ja) 撮像装置
JP5713125B2 (ja) 撮像装置
TWI778873B (zh) 攝像裝置
TWI697723B (zh) 鏡頭模組及電子裝置
KR20120029208A (ko) 카메라 모듈용 필터 패키지 및 카메라 모듈
KR100803275B1 (ko) 카메라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2471211B1 (ko) 카메라 모듈
TWI681244B (zh) 相機模組及其製造方法
JPH08195899A (ja) 撮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