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02083B - 顯示系統及顯示方法 - Google Patents

顯示系統及顯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02083B
TWI802083B TW110142545A TW110142545A TWI802083B TW I802083 B TWI802083 B TW I802083B TW 110142545 A TW110142545 A TW 110142545A TW 110142545 A TW110142545 A TW 110142545A TW I802083 B TWI802083 B TW I80208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acklight
information
display
corrected
processing uni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425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34871A (zh
Inventor
方浩任
陳俊傑
王鎮城
吳明憲
伍瀅杰
王隆輝
Original Assignee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348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348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020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02083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Abstract

一種顯示系統及顯示方法。顯示系統包括處理單元、調光 電路、控制器、背光模組及顯示面板。處理單元用以分析顯示資訊中指定區域的灰階分布以產生第一背光資訊。調光電路耦接處理單元。調光電路依據顯示資訊的灰階分布以產生第二背光資訊。控制器耦接處理單元及調光電路。控制器依據第一背光資訊及第二背光資訊計算出補正背光資訊。背光模組具有多個背光區域。背光模組依據補正背光資訊以控制各背光區域的亮度。顯示面板電性耦接於背光模組。顯示面板用以依據顯示資訊並搭配背光模組來產生顯示畫面。

Description

顯示系統及顯示方法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系統及方法,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顯示系統及顯示方法。
隨著通訊方式的普及,視訊通訊在現代人的生活通訊中逐漸成為了重要的通訊方式之一。但是,視訊通訊往往需要仰賴環境光的照明,導致在背光或是環境照明不佳的環境下,使用者往往會體驗到品質不佳的視訊通訊品質。
本發明提供一種顯示系統及顯示方法,其可改善顯示品質。
本發明的顯示系統包括處理單元、調光電路、控制器、背光模組及顯示面板。處理單元用以分析顯示資訊中指定區域的灰階分布以產生第一背光資訊。調光電路耦接處理單元。調光電路依據顯示資訊的灰階分布以產生第二背光資訊。控制器耦接處理單元及調光電路。控制器依據第一背光資訊及第二背光資訊計算出 補正背光資訊。背光模組具有多個背光區域。背光模組依據補正背光資訊以控制各背光區域的亮度。顯示面板電性耦接於背光模組。顯示面板用以依據顯示資訊並搭配背光模組來產生顯示畫面。
本發明的顯示方法,包括:藉由處理單元依據顯示資訊以分析顯示畫面中指定區域的灰階分布以產生第一背光資訊;藉由調光電路依據顯示資訊分析顯示畫面中的灰階分布以產生第二背光資訊;藉由控制器依據第一背光資訊及第二資訊計算出補正背光資訊;藉由背光模組依據補正背光資訊以控制背光模組的多個背光區域的亮度,並藉由顯示面板依據顯示資訊並搭配背光模組來產生顯示畫面。
基於上述,本發明的顯示系統及顯示方法可針對顯示畫面的指定區域進行背光補正,進而提升顯示品質。
1:顯示系統
11:處理單元
12:調光電路
13:控制器
14:顯示面板
15:背光模組
A1~A9:第一背光值
B1~B9:第二背光值
BA1~BA5:背光區域
BA6:區塊
BI1:第一背光資訊
BI2:第二背光資訊
BI:補正背光資訊
BR:邊框區域
C1~C9:補正背光值
DA:顯示畫面
DI:顯示資訊
DR:指定區域
OR:操作區域
S31~S34、S91~S96、S101~S107:步驟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一顯示系統的方塊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一背光模組的背光區域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一顯示方法的流程圖。
圖4為一顯示系統1用來執行如圖3所繪示的顯示方法的操作情境圖。
圖5A~5E為本發明實施例中不同第一背光資訊的影像效果示意圖。
圖6A為本發明實施例一顯示系統1在提供顯示畫面的示意圖。
圖6B為對應於圖6A的第一背光資訊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實施例一顯示畫面的灰階分布與第二背光資訊的灰階分布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實施例一控制器依據第一背光資訊及第二背光資訊來計算出補正背光資訊的示意圖。
圖9為本發明實施例一顯示方法的流程圖。
圖10為本發明實施例一顯示方法的流程圖。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一顯示系統1的方塊示意圖。顯示系統1包括處理單元11、調光電路12、控制器13顯示面板14及背光模組15。
整體來說,顯示系統1的顯示面板14及背光模組15兩者可共同搭配,其中顯示面板14依據顯示資訊DI進行顯示,而控制器13可共同依據由顯示資訊DI所計算出的第一背光資訊BI1及第二背光資訊BI2,來控制背光模組15所進行的背光控制,進而使顯示面板14及背光模組15共同產生出顯示畫面DA。進一步,處理單元11還可針對顯示資訊DI進行分析,以判斷出顯示畫面DA中符合條件的指定區域,並依據指定區域的灰階分布以計算出第一背光資訊BI1,並將第一背光資訊BI1提供至背光模組 15,以針對顯示畫面DA中的指定區域進行背光補正。
詳細來說,處理單元11經組態以針對顯示資訊DI進行分析,以依據顯示資訊DI判斷出顯示畫面DA中符合預設條件的的指定區域。進一步,處理單元11並依據指定區域中的灰階分布以產生第一背光資訊BI1。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背光資訊BI1在指定區域中的灰階分布與顯示資訊DI在指定區域中的灰階分布為負相關。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背光資訊BI1在指定區域中的灰階分布與顯示資訊DI在指定區域中的灰階分布為正相關。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背光資訊BI1在指定區域中的灰階分布與顯示資訊DI在指定區域中的灰階分布具有預設圖形化分布。
舉例來說,處理單元11可例如是中央處理單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或是其他可程式化之一般用途或特殊用途的微控制單元(Micro Control Unit,MCU)、微處理器(Microprocessor)、數位信號處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可程式化控制器、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圖形處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算數邏輯單元(Arithmetic Logic Unit,ALU)、複雜可程式邏輯裝置(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CPLD)、現場可程式化邏輯閘陣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任何其他種類的積體電路、狀態機、基於進階精簡指令集機器(Advanced RISC Machine,ARM)的處理器、或其他類似元件或上述元件的組合。又或者是,處理單元11可以是透過硬體描述語 言(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HDL)或是其他任意本領域具通常知識者所熟知的數位電路的設計方式來進行設計,並透過現場可程式邏輯門陣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複雜可程式邏輯裝置(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CPLD)或是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的方式來實現的硬體電路。
調光電路12耦接處理單元11。調光電路12可經組態以接收顯示資訊DI,並依據顯示資訊DI中所指示的灰階分布來產生第二背光資訊BI2。在一些實施例中,調光電路12可依據顯示資訊DI中所指示的畫面灰階分布,來產生出與畫面灰階分布為正相關的第二背光資訊BI2。也就是說,顯示資訊DI中所指示畫面較亮的位置,第二背光資訊BI2也同樣會指示背光模組以在該位置顯示較亮的背光亮度。如此一來,透過控制背光模組15依據第二背光資訊BI2進行驅動,顯示面板1即可增加其所顯示畫面的對比度。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背光資訊BI2例如是針對整體畫面的灰階分布進行灰階控制,而第一背光資訊BI1則例如是針對特定區域進行灰階控制。第一背光資訊BI1及第二背光資訊BI2兩者所進行背光控制的範圍不同。舉例來說,調光電路12可例如是區域調光電路(local dimming circuit)。
控制器13耦接該處理單元11及調光電路12。控制器13經組態以依據第一背光資訊BI1及第二背光資訊BI2計算出補正背光資訊BI。舉例來說,控制器13可例如是設置在顯示面板14 上的微控制單元或微處理器,或是其他適合的電路結構。
背光模組15耦接控制器13。背光模組15可具有多個背光區域。背光模組15經組態依據補正背光資訊BI以針對各個背光區域進行驅動,來控制各個背光區域的亮度。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一背光模組15的背光區域BA1~BA5的示意圖。在此實施例中,背光模組15可具有背光區域BA1~BA5,而背光模組15可依據補正背光資訊BI來驅動各個背光區域BA1~BA5所發出的背光亮度。當然,本領域具通常知識者可依據不同的設計需求來針對背光區域的數量進行調整。
在一些實施例中,各個背光區域BA1~BA5還可進一步再被區分為多個背光子區域。舉例來說,圖2的左側針對背光區域BA1中區塊BA6所圈選處繪示有放大示意圖。如圖2左側放大的區塊BA6所繪示,背光區域BA1還可依據行方向及列方向被區分為多個背光子區域,而背光模組15當然可依據補正背光資訊BI來針對各個背光子區域進行背光驅動,以控制各個背光子區域的背光亮度。另外,本領域具通常知識者可當然依據不同的設計需求來針對背光模組15的背光區域BA1~BA5或背光子區域的劃分進行必要的調整。舉例來說,背光模組15中的背光區域可當然針對行數量與列數量進行調整。或者,背光區域的設置可具有除了行方向與列方向之外的設置,例如是交錯設置。又或者,各個背光區域可具有不同的大小。上述不同實施例的變化皆屬於本發明之範疇。
顯示面板14電性耦接於背光模組15。顯示面板14經組態以依據顯示資訊DI並搭配背光模組15來產生顯示畫面DA。在一些實施例中,顯示面板14可例如是設置在背光模組15的上方,或是背光模組15可被設置在顯示面板14的螢幕背面,使顯示面板14可搭配背光模組15所發出的背光亮度來共同顯示影像。舉例來說,顯示面板14可例如是液晶顯示面板,或是其他適合搭配背光模組15來進行顯示的顯示面板。
具體來說,調光電路12可依據顯示資訊DI中所指示的灰階分布,以產生與顯示資訊DI的灰階分布正相關的第二背光資訊BI2,進而控制背光模組15中各個背光區域的背光強度。如此一來,透過背光模組15以正相關於顯示資訊DI的灰階分布進行背光驅動,可降低顯示面板14的功率消耗,並同時加強顯示畫面DA中的對比度。另一方面,處理單元11還可依據顯示資訊DI來產生第一背光資訊BI1,來針對滿足預設條件的指定區域進行背光補正。如此一來,顯示系統1可透過調光電路12在針對整個顯示畫面DA的整個畫面進行背光補正的同時,還可透過處理單元11來針對顯示畫面DA中的部分指定區域進行另一個背光補正的操作,以產生使用者指定或是特殊的影像效果。
在一些實施例中,雖然未繪示於圖1中,顯示系統1可例如是一筆記型電腦或一桌上型電腦。調光電路12、控制器13、顯示面板14及背光模組15可例如是設置在電腦的顯示器中。而處理單元11可例如是中央處理器,並設置在與顯示器相異的硬體 部件中。
在一些實施例中,處理單元11可例如是透過執行軟體或應用程式來依據顯示資訊DI產生第一背光資訊BI1。在處理單元11產生第一背光資訊BI1的過程中,處理單元11可例如是接收使用者的調整資訊,以由多個待選擇補正方式中選出一選中補正方式來產生第一背光資訊BI1。或者,處理單元11可例如是接收調整資訊,以針對選中補正方式所產生的第一背光資訊BI1進行調整。舉例來說,使用者可透過提供調整資訊至顯示系統1,來由顯示系統1所提供的多個影像效果中選擇出其所想要呈現的選中影像效果。進一步,處理單元11還可透過執行軟體或應用程式的顯示介面中來顯示控制介面,控制介面可例如是一個或多個滑動控制選單條。故使用者可透過操作控制介面中的滑動控制選單條,來針對選中影像效果中的影像參數進行微調,以依據使用者需求進行調整,進而產生第一背光資訊BI1。
因此,透過顯示系統1透過上述硬體及軟體的整體配置,處理單元11可在將顯示資訊DI提供至顯示器進行顯示之前,處理單元11即可依據顯示資訊DI來產生出針對指定區域進行背光補正的第一背光資訊BI1。由於是透過處理單元11來產生第一背光資訊BI1的,因此可依據使用者所提供的調整資訊更貼近使用者需求地針對指定區域進行背光補正,並同時降低顯示器的運算需求。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一顯示方法的流程圖。圖3所繪示 的顯示方法可由圖1所繪示的顯示系統1所執行。
在步驟S31中,處理單元11可依據顯示資訊DI以分析顯示畫面DA中指定區域的灰階分布以產生第一背光資訊BI。詳細來說,處理單元11可先依據顯示資訊DI來針對顯示畫面DA進行影像辨識,以判斷出顯示畫面DA中符合預設條件的指定區域。
圖4為一顯示系統1用來執行如圖3所繪示的顯示方法的操作情境圖。在圖4所繪示的非限制操作情境中,顯示系統1可例如是筆記型電腦,且顯示系統1可用來提供使用者進行視訊通訊。具體來說,在顯示系統1所顯示的顯示畫面DA中,可包含使用者以及其他進行視訊通訊的影像,而指定區域DR可例如是使用者的臉部區域。如此一來,使用者在透過顯示系統1進行視訊通訊時,顯示系統1可將顯示畫面DA中使用者的臉部區域判斷為指定區域DR,以針對使用者的臉部區域進行背光補償,以於使用者的臉部區域上提供預設或是使用者所指定的影像效果。另外,關於處理單元11是如何依據顯示資訊DI而產生第一背光資訊BI1,以提供各種不同影像效果的細節將於後面篇幅中詳述。
圖5A~5E為本發明實施例中不同第一背光資訊BI1的影像效果示意圖。
圖5A的左側、中間及右側分別繪示了顯示資訊DI在指定區域中的灰階分布、第一背光資訊在指定區域中的灰階分布以及顯示畫面DA在指定區域中的灰階分布。
首先,在圖5A中,如圖5A的左側所示,光源從畫面的右方照射,使用者的右半邊臉部比左半邊臉部亮,或是,使用者在顯示資訊DI中指定區域中的灰階分布可能受到光源的影響而具有由左至右逐漸變亮的漸層灰階分布。對應於此,處理單元11可針對顯示資訊DI中使用者臉部的灰階分布進行補正,以產生具有指定區域的左側較亮,且在往右側逐漸變暗的漸層灰階分布的第一背光資訊BI1。也就是說,處理單元11可產生顯示資訊DI在指定區域中的灰階分布負相關的第一背光資訊BI1。如此一來,使用者的臉部除了亮度更高,整體亮暗狀態也較為均勻,顯示系統1在顯示畫面DA中指定區域的灰階分布可為均勻的。
在圖5B中,如圖5B的左側所示,光源大致位於畫面的中央,因此使用者中間部位的臉部,相比左、右半部的臉亮度較高,或是,使用者在顯示資訊DI中指定區域中的灰階分布可能受到光源的影響,而具有在中央行上較亮,且在兩側行方向上逐漸變暗的漸層灰階分布。對應於此,處理單元11可針對顯示資訊DI中使用者臉部的灰階分布進行補正,以產生具有指定區域的中央行上較亮,且在兩側行方向上逐漸變暗的漸層灰階分布的第一背光資訊BI1。也就是說,處理單元11可產生顯示資訊DI在指定區域中的灰階分布負相關的第一背光資訊BI1。如此一來,使用者的臉部除了亮度更高,整體亮暗狀態也較為均勻,顯示系統1在顯示畫面DA中指定區域的灰階分布可為均勻的。
在圖5C中,如圖5C的左側所示,使用者的鼻子部位, 相比其他部位臉部,亮度較高,或是,使用者在顯示資訊DI中指定區域中的灰階分布可能受到光源的影響,而具有在中央區塊上較亮,且在邊緣的行方向及列方向上較暗的灰階分布。對應於此,處理單元11可針對顯示資訊DI中使用者臉部的灰階分布進行補正,以產生具有指定區域的中央區塊上較暗,且在邊緣的行方向及列方向上較量的灰階分布的第一背光資訊BI1。也就是說,處理單元11可產生顯示資訊DI在指定區域中的灰階分布負相關的第一背光資訊BI1。如此一來,使用者的臉部除了亮度更高,整體亮暗狀態也較為均勻,顯示系統1在顯示畫面DA中指定區域的灰階分布可為均勻的。
依據上述圖5A~5C所揭示的內容,處理單元11可產生顯示資訊DI在指定區域中的灰階分布負相關的第一背光資訊BI1,使顯示系統1所顯示的顯示畫面DA中指定區域的灰階分布為均勻的,但本發明並不限於上述。舉例來說,處理單元11所產生的第一背光資訊BI1在指定區域中的灰階分布可具有預設圖形化分布。
在圖5D中,如圖5D的左側所示,受到環境光源的限制或影響,使用者的臉部缺乏立體感,或是,使用者在顯示資訊DI中指定區域中的灰階分布為均勻的。處理單元11可在判斷出顯示畫面DA的指定區域之後,可產生如圖5D中間所示,在指定區域中的灰階分布具有預設圖形化分布的第一背光資訊BI1。在此實施例中,預設圖形化分布可例如是產生以光源照相使用者左臉的影 像效果。如此一來,如圖5D的右側所示,使用者的臉部具有立體感,或是,顯示畫面DA中的指定區域可產生被光源照射的影像效果。
在圖5E中,如圖5E的左側所示,使用者在顯示資訊DI中指定區域中的灰階分布為均勻的。處理單元11可在判斷出顯示畫面DA的指定區域之後,可產生如圖5E中間所示,在指定區域中的灰階分布具有預設圖形化分布的第一背光資訊BI1。在此實施例中,預設圖形化分布可例如是突顯使用者眼睛周邊亮度的影像效果。如此一來,如圖5E的右側所示,顯示畫面DA中的指定區域可產生打亮眼睛周邊的影像效果。
因此,在步驟S31中,處理單元11可針對顯示畫面DA中的指定區域進行背光補正,以預設圖形化分布來突顯使用者臉部的特定區塊,或產生特定的影像效果。
圖6A為本發明實施例一顯示系統1在提供顯示畫面DA的示意圖。在此實施例中,顯示系統1可被使用者用來進行視訊通訊。並且,顯示系統1的處理單元11可將顯示畫面DA區分為邊框區域BR及操作區域OR,其中邊框區域BR環繞操作區域OR。操作區域OR中可包含有例如為人臉的指定區域DR。進一步,處理單元11所產生的產生第一背光資訊BI1中,邊框區域BR的灰階值可被設定為大於預設灰階閥值。而在操作區域OR中,則可被用來顯示使用者所進行的視訊通訊影像。
圖6B為對應於圖6A的第一背光資訊BI1示意圖。如圖 6B所示,第一背光資訊BI1中的周圍對應於顯示畫面DA的邊框區域BR,且其灰階分布被設定為大於預設灰階閥值。而在第一背光資訊BI1的中央可對應於操作區域OR,可被用來顯示使用者所進行的視訊通訊影像。
如此一來,透過將顯示畫面DA的邊框區域BR的灰階分布設定為大於預設灰階閥值,當使用者在進行視訊通訊時,邊框區域BR可對使用者的臉部提供均勻且足夠的照明,以改善使用者在進行視訊通訊時所呈現的影像。
請重新參考圖3,在步驟S32中,調光電路12可依據顯示資訊DI分析顯示畫面DA中的灰階分布以產生第二背光資訊BI2。具體來說,調光電路12可依據顯示資訊DI中整個顯示畫面DA的灰階分布來產生第二背光資訊BI2,且所產生的第二背光資訊BI2的灰階分布與顯示資訊DI的灰階分布為正相關。
圖7為本發明實施例一顯示畫面DA的灰階分布與第二背光資訊BI2的灰階分布示意圖。在圖7所繪示的非限制實施例中,圖7的左側繪示有包含一台汽車的顯示畫面DA。相對應地,在圖7的右側繪示有對應於顯示畫面DA的第二背光資訊BI2。詳細來說,第二背光資訊BI2的灰階分布與顯示資訊DI的灰階分布為正相關,如此一來,則可加強顯示系統1所顯示的對比度,並同時降低顯示面板14在進行顯示時所需的功耗。
在步驟S33中,控制器13可依據第一背光資訊BI1及第二資訊BI2計算出補正背光資訊BI。
圖8為本發明實施例一控制器13依據第一背光資訊BI1及第二背光資訊BI2來計算出補正背光資訊BI的示意圖。
如圖8所示,第一背光資訊BI1及第二背光資訊BI2皆可包含有背光模組15中各個背光區域的多個第一背光值A1~A9及多個第二背光資訊B1~B9。進一步,控制器13可將對應各個背光區域的第一背光值與第二背光值相乘,進而計算出補正背光資訊BI的補正背光值C1~C9。舉例來說,補正背光值C1即為第一背光值A1與第二背光值B1的乘積、補正背光值C2即為第一背光值A2與第二背光值B2的乘積,以此類推。
如此一來,當顯示系統1欲在指定區域內產生均勻的灰階分布時,則第一背光資訊BI1及第二背光資訊BI2在指定區域中,互相對應的第一背光值及第二背光值應呈現反比,使得相乘而產生的補正背光值為定值。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背光資訊BI1中的各個第一背光值可例如是灰階值的調整比值,第二背光資訊BI2中的各個第二背光值可例如是各個背光區域的灰階值。第一背光值的數值可為小於等於1。如此一來,控制器13透過將第一背光值與第二背光值相乘可調降各個背光區域的所顯示亮度的上限值。當然,在另一些實施例中,第一背光值可例如是灰階值亦可為大於1的比值,而控制器13將第一背光值與第二背光值相乘的操作,亦可為調升各個背光區域的所顯示亮度的上限值。
如此一來,當顯示系統1欲在指定區域內產生均勻的灰 階分布時,則第一背光資訊BI1及第二背光資訊BI2在指定區域中,互相對應的第一背光值及第二背光值應呈現互補,使得相加而產生的補正背光值為定值。
在其他實施例中,控制器13當然可依據相乘以外的方式來依據第一背光資訊BI1及第二背光資訊BI2以計算出補正背光資訊BI。舉例來說,控制器13可依據將第一背光資訊BI1及第二背光資訊BI2相加的方式以計算出補正背光資訊BI,透過將第一背光值及第二背光值相加的方式來在指定區域中產生均勻或預設圖形化分布的灰階分布,如此一來,則第一背光值及第二背光值皆為各個背光區域的灰階值,透過第一背光值及第二背光值的相加來決定各個背光區域欲顯示的灰階。上述內容亦應屬於本發明之範疇。
在步驟S34中,背光模組15可依據補正背光資訊BI以控制背光模組15上各個背光區域的亮度,並藉由顯示面板14依據顯示資訊DI以搭配背光模組15來產生顯示畫面DA。詳細來說,背光模組15可依據第一背光資訊BI1及第二背光資訊BI2所計算出來的補正背光資訊BI來驅動各個背光區域。同時,顯示面板14可依據顯示資訊DI進行顯示。而顯示面板14搭配背光模組15兩者可共同顯示經過補正的顯示畫面DA。
在一些實施例中,例如是第一背光值為調整比值且第二背光值是灰階值的情況下,背光模組15還可判斷補正背光資訊BI中的補正背光值是否落在背光模組15可顯示的最大灰階值範圍內 (也就是預設範圍)內。當背光模組15判斷補正背光值落在背光模組15可顯示的最大灰階值範圍之外時,背光模組15可對補正背光值進行修正,例如是將超過的補正背光值設定為背光模組15可顯示的最大灰階值範圍。
在一些實施例中,背光模組15例如是透過脈寬調變(pulse width modulation)的方式,依據補正背光資訊BI中對應各個背光區域的補正背光值來控制各個背光區域的發光時間長度或發光時間比例。
圖9為本發明實施例一顯示方法的流程圖。圖9所繪示的顯示方法可由圖1所繪示的顯示系統1所執行。
在步驟S91中,處理單元11可依據顯示資訊DI對顯示畫面進行影像辨識,來判斷出在顯示畫面DA中符合預設條件的指定區域。
在步驟S92中,處理單元11可依據顯示資訊DI以分析顯示畫面DA中指定區域的灰階分布以產生第一背光資訊BI1。
在步驟S93中,調光電路12可依據顯示資訊DI分析顯示畫面DA中的灰階分布以產生第二背光資訊BI2。
在步驟S94中,控制器13可將第一背光資訊BI1的多個第一背光值分別與第二背光資訊BI2的多個第二背光值相乘以計算出補正背光資訊BI的多個補正背光值。
在步驟S95中,背光模組15可判斷補正背光資訊BI的補正背光值是否落入預設範圍內,並且背光模組15在補正背光值 落出預設範圍時,對落出預設範圍的補正背光值進行修正。
在步驟S96中,背光模組15可依據補正背光資訊BI以控制背光模組15上多個背光區域的亮度,並且,顯示面板14可依據顯示資訊DI以搭配背光模組15來共同產生顯示畫面DA。
圖10為本發明實施例一顯示方法的流程圖。圖10所繪示的顯示方法可由圖1所繪示的顯示系統1所執行。
在步驟S101中,處理單元11可依據顯示資訊DI對顯示畫面DA進行影像辨識,來判斷出在顯示畫面DA中符合預設條件的指定區域。
在步驟S102中,處理單元11可依據顯示資訊DI以分析顯示畫面DA中指定區域的灰階分布以設定第一背光資訊BI1。
在步驟S103中,處理單元11可判斷出顯示畫面DA的邊框區域BR,以將邊框區域BR的灰階值設定為大於預設灰階閥值以設定第一背光資訊BI1。
在步驟S104中,調光電路12可依據顯示資訊DI分析顯示畫面DA中的灰階分布以產生第二背光資訊BI2。
在步驟S105中,控制器13可將第一背光資訊BI1的多個第一背光值分別與第二背光資訊BI2的多個第二背光值相乘以計算出補正背光資訊BI的多個補正背光值。
在步驟S106中,背光模組15可判斷補正背光資訊BI的補正背光值是否落入預設範圍內,並且背光模組15在補正背光值落出預設範圍時,對落出預設範圍的補正背光值進行修正。
在步驟S107中,背光模組15可依據補正背光資訊BI以控制背光模組15上多個背光區域的亮度,並且顯示面板14可依據顯示資訊DI以搭配背光模組15來產生顯示畫面DA。
本領域具通常知識者當然可依據不同設計需求對上述實施方式進行變化、調整或是結合。舉例來說,顯示畫面DA可具有不只一個指定區域。或者,顯示畫面DA在包含邊框區域及操作區域時,顯示系統可將邊框區域設定為大於預設灰階閥值的同時,亦可在操作區域中判斷出指定區域並進行背光補正。又或者,指定區域可不只是使用者的臉部,可例如是透過被使用者選定,顯示影像中的其他特定物件,並透過加亮、加暗、均勻化等其他方式來提供不同的影像效果。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顯示系統及顯示方法可透過處理單元先依據顯示資訊來判斷出指定區域。進一步,處理單元可透過執行軟體或應用程式的方式來接收使用者的調整資訊,以針對使用者指示產生第一背光資訊來對指定區域進行背光補正。同時,顯示系統的調光電路還可針對顯示影像的整體進行背光補正。最後,控制器、背光模組及顯示面板可依據補正背光資訊及顯示資訊來共同顯示補正過的顯示畫面,以在指定區域上提供預設或是使用者所指定的影像效果,以提供呈現影像的豐富性,提升使用者的使用滿意度。同時,相較於透過增加顯示面板中的顯示亮度,透過背光模組針對指定區域進行背光補正更可有效改善整體的功率消耗。
1:顯示系統
11:處理單元
12:調光電路
13:控制器
14:顯示面板
15:背光模組
BI1:第一背光資訊
BI2:第二背光資訊
BI:補正背光資訊
DA:顯示畫面
DI:顯示資訊

Claims (18)

  1. 一種顯示系統,包括:一處理單元,用以分析一顯示資訊中一指定區域的灰階分布以產生一第一背光資訊;一調光電路,耦接該處理單元,該調光電路依據該顯示資訊的灰階分布以產生一第二背光資訊;一控制器,耦接該處理單元及該調光電路,該控制器依據該第一背光資訊及該第二背光資訊計算出一補正背光資訊;一背光模組,具有多個背光區域,該背光模組依據該補正背光資訊以控制各該背光區域的亮度;以及一顯示面板,電性耦接於該背光模組,該顯示面板用以依據該顯示資訊並搭配該背光模組來產生一顯示畫面,其中該處理單元是依據該顯示資訊對該顯示畫面進行影像辨識,來判斷出在該顯示畫面中符合一預設條件的該指定區域。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顯示系統,其中該第二背光資訊的灰階分布與該顯示資訊的灰階分布為正相關。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顯示系統,其中該第一背光資訊在該指定區域中的灰階分布與該顯示資訊在該指定區域中的灰階分布為負相關。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顯示系統,其中該背光模組依據該補正背光資訊進行顯示,並搭配該顯示面板依據該顯示資訊進行顯示,使該顯示畫面的該指定區域中所顯示的亮度分布為均勻。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顯示系統,其中該第一背光資訊在該指定區域中的灰階分布具有一預設圖形化分布。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顯示系統,其中該控制器依據該第一背光資訊調整該背光模組的該些背光區域所顯示亮度的多個上限值。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顯示系統,其中該控制器將該第一背光資訊的多個第一背光值分別與該第二背光資訊的多個第二背光值相乘以計算出該補正背光資訊的多個補正背光值。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顯示系統,其中該背光模組還判斷該些補正背光值是否落入一預設範圍內,並且該背光模組在該些補正背光值的任一落出該預設範圍時,對落出該預設範圍的該些補正背光值的任一進行修正。
  9. 如請求項1所述的顯示系統,其中該處理單元還將該顯示畫面區分為一邊框區域及一操作區域,其中該邊框區域環繞該操作區域,該處理單元將該邊框區域的一灰階值設定為大於一預設灰階閥值以產生該第一背光資訊。
  10. 如請求項1所述的顯示系統,其中該處理單元還透過一控制介面來接收一使用者所輸入的一調整資訊,該處理單元根據該調整資訊來調整該指定區域的至少一顯示參數,以產生該第一背光資訊。
  11. 一種顯示方法,包括:藉由一處理單元依據一顯示資訊以分析一顯示畫面中一指定 區域的灰階分布以產生一第一背光資訊;藉由一調光電路依據該顯示資訊分析該顯示畫面中的灰階分布以產生一第二背光資訊;藉由一控制器依據該第一背光資訊及該第二資訊計算出一補正背光資訊;以及藉由一背光模組依據該補正背光資訊以控制該背光模組的多個背光區域的亮度,並藉由一顯示面板依據該顯示資訊並搭配該背光模組來產生一顯示畫面,藉由該處理單元依據該顯示資訊對該顯示畫面進行影像辨識,來判斷出在該顯示畫面中符合一預設條件的該指定區域。
  12. 如請求項11所述的顯示方法,其中該第二背光資訊的灰階分布與該顯示資訊的灰階分布為正相關。
  13. 如請求項11所述的顯示方法,其中該第一背光資訊在該指定區域中的灰階分布與該顯示資訊在該指定區域中的灰階分布為負相關。
  14. 如請求項113所述的顯示方法,還包括藉由該背光模組依據該補正背光資訊進行顯示,並藉由該顯示面板依據該顯示資訊進行顯示,使該顯示畫面的該指定區域中所顯示的亮度分布為均勻。
  15. 如請求項11所述的顯示方法,其中該第一背光資訊在該指定區域中的灰階分布具有一預設圖形化分布。
  16. 如請求項11所述的顯示方法,其中該控制器依據該第一背光資訊調整該背光模組的該些背光區域所顯示亮度的多個上限值。
  17. 如請求項11所述的顯示方法,其中藉由該控制器依據該第一背光資訊及該第二資訊計算出該補正背光資訊的步驟包括:藉由該控制器將該第一背光資訊的多個第一背光值分別與該第二背光資訊的多個第二背光值相乘,以計算出該補正背光資訊的多個補正背光值。
  18. 如請求項17所述的顯示方法,還包括:藉由該背光模組判斷該些補正背光值是否落入一預設範圍內,並且該背光模組在該些補正背光值的任一落出該預設範圍時,對落出該預設範圍的該些補正背光值的任一進行修正。
TW110142545A 2021-02-23 2021-11-16 顯示系統及顯示方法 TWI80208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163152779P 2021-02-23 2021-02-23
US63/152,779 2021-02-2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34871A TW202234871A (zh) 2022-09-01
TWI802083B true TWI802083B (zh) 2023-05-11

Family

ID=849571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42545A TWI802083B (zh) 2021-02-23 2021-11-16 顯示系統及顯示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802083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027495A (en) * 2009-01-12 2010-07-16 Chi Mei Optoelectronics Corp Backlight modul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for local dimming
CN105047145A (zh) * 2015-09-14 2015-11-11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亮度控制方法、背光亮度控制装置及显示终端
US20200234450A1 (en) * 2019-01-17 2020-07-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gion of interest histogram processing for improved picture enhancement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027495A (en) * 2009-01-12 2010-07-16 Chi Mei Optoelectronics Corp Backlight modul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for local dimming
CN105047145A (zh) * 2015-09-14 2015-11-11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亮度控制方法、背光亮度控制装置及显示终端
US20200234450A1 (en) * 2019-01-17 2020-07-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gion of interest histogram processing for improved picture enhancemen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34871A (zh) 2022-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64979B (zh) 图像显示处理方法及装置、显示装置及存储介质
US10665181B2 (en) Backlights with dynamic dimming ranges
US8957880B2 (en)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back light with multiple light sources and configured to control luminance for each of a plurality of areas that exceed the number of light sources
US8134549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reducing power consumption of self-luminous display
US9489725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expanding a dynamic range of display device
US10810950B2 (en) Light source control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US10467968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4979776B2 (ja) 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画像表示方法
JP5347100B2 (ja) 輝度調節が可能な映像表示装置および映像表示方法
CN101383132B (zh) 液晶显示方法
KR100957876B1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JP4011104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US20060044254A1 (en) Variable brightness LCD backlight
US20070216636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display backlight
KR20130098354A (ko) 전력 소비량을 감소시키면서 영상 디스플레이 품질을 실질적으로 유지하기 위해 디스플레이를 위한 조명과 비디오 픽셀 데이터를 동적으로 조절하기 위한 제어 데이터를 제공하기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1281730A (zh) 液晶显示方法
US20190088193A1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WO2013099350A1 (ja) 映像表示装置
CN101281731A (zh) 液晶显示方法
JP2011203707A (ja) ディスプレイ装置及びディスプレイ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18010060A (ja) 表示装置
TWI802083B (zh) 顯示系統及顯示方法
US20120056905A1 (en)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JP6505007B2 (ja) バックライト制御装置、画像表示装置及びバックライト制御方法
JP7481828B2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