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99149B - 用於降低雜音發生可能性的藍牙控制電路 - Google Patents

用於降低雜音發生可能性的藍牙控制電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99149B
TWI799149B TW111106238A TW111106238A TWI799149B TW I799149 B TWI799149 B TW I799149B TW 111106238 A TW111106238 A TW 111106238A TW 111106238 A TW111106238 A TW 111106238A TW I799149 B TWI799149 B TW I79914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unt value
time slot
circuit
transmission
control circui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062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34907A (zh
Inventor
洪浩哲
李亮輝
洪佳君
Original Assignee
瑞昱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瑞昱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瑞昱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349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349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991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99149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6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format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7/00Arrangements for writing information into, or reading information out from, a digital store
    • G11C7/16Storage of analogue signals in digital stores using an arrangement comprising analogue/digital [A/D] converters, digital memories and digital/analogue [D/A] convert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7/00Arrangements for writing information into, or reading information out from, a digital store
    • G11C7/22Read-write [R-W] timing or clocking circuits; Read-write [R-W] control signal generators or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LAUTOMATIC CONTROL, STARTING, SYNCHRONISATION OR STABILISATION OF GENERATORS OF ELECTRONIC OSCILLATIONS OR PULSES
    • H03L7/00Automatic control of frequency or phase; Synchronisation
    • H03L7/06Automatic control of frequency or phase; Synchronisation using a reference signal applied to a frequency- or phase-locked loop
    • H03L7/08Details of the phase-locked loop
    • H03L7/0805Details of the phase-locked loop the loop being adapted to provide an additional control signal for use outside the loop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LAUTOMATIC CONTROL, STARTING, SYNCHRONISATION OR STABILISATION OF GENERATORS OF ELECTRONIC OSCILLATIONS OR PULSES
    • H03L7/00Automatic control of frequency or phase; Synchronisation
    • H03L7/06Automatic control of frequency or phase; Synchronisation using a reference signal applied to a frequency- or phase-locked loop
    • H03L7/08Details of the phase-locked loop
    • H03L7/081Details of the phase-locked loop provided with an additional controlled phase shifter
    • H03L7/0812Details of the phase-locked loop provided with an additional controlled phase shifter and where no voltage or current controlled oscillator is used
    • H03L7/0816Details of the phase-locked loop provided with an additional controlled phase shifter and where no voltage or current controlled oscillator is used the controlled phase shifter and the frequency- or phase-detection arrangement being connected to a common inpu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Noise Elimination (AREA)
  •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出一種藍牙控制電路,其包含:一時脈計數器,設置成可產生與一參考時脈信號相應的一第一計數值;一計數值調整電路,設置成可依據該第一計數值產生一第二計數值;一時槽決定電路,設置成可依據該第二計數值決定個別傳送時槽的時序;一傳收電路,設置成可在該時槽決定電路所決定的傳送時槽中傳送藍牙信號;以及一控制電路,耦接於該計數值調整電路、該時槽決定電路、及該傳收電路,且設置成可控制該計數值調整電路、該時槽決定電路、及該傳收電路的運作。

Description

用於降低雜音發生可能性的藍牙控制電路
本發明涉及藍牙技術,尤指一種用於降低雜音發生可能性的藍牙控制電路。
眾所周知,藍牙通信裝置是在藍牙通信協定所規範的傳送時槽(transmission slot,TX slot)中進行藍牙封包的傳送動作,且絕大多數的傳送時槽都具有週期性。換言之,藍牙通信裝置發送藍牙封包的動作,通常都是週期性動作。因此,從另一角度而言,藍牙通信裝置所發出的藍牙信號,會具有特定的頻率。
然而,基於藍牙通信協定對於某些傳送時槽的週期長度(例如,312.5微秒)的規定,藍牙通信裝置發送的某些藍牙信號的頻率,會落入人耳可察覺的頻率範圍內。因此,傳統的藍牙通信裝置在發送藍牙信號的過程中,有時會產生能夠被人耳所察覺到的雜音,進而對藍牙通信裝置的使用者體驗造成負面影響,甚至可能導致使用者感到不適。
有鑑於此,如何減輕或消除藍牙通信裝置可能會在發送藍牙信號的過程中產生雜音的問題,實為有待解決的問題。
本說明書提供一種藍牙控制電路的實施例,其包含:一時脈計數器,設置成可產生與一參考時脈信號相應的一第一計數值;一計數值調整電路,耦接於該時脈計數器,且設置成可對該第一計數值進行調整以產生一第二計數值,使得該第二計數值的大小間歇性發生非線性變化;一時槽決定電路,耦接於該計數值調整電路,且設置成可依據該第二計數值調整個別傳送時槽的時序,以致使相鄰傳送時槽之間的時距不會保持一致;一傳收電路,耦接於該時槽決定電路,且設置成可在該時槽決定電路所決定的傳送時槽中傳送藍牙信號;以及一控制電路,耦接於該計數值調整電路、該時槽決定電路、及該傳收電路,且設置成可控制該計數值調整電路、該時槽決定電路、及該傳收電路的運作;其中,該時槽決定電路還設置成可依據該第二計數值調整一目標傳送時槽中的個別傳送事件的觸發時序,以致使該目標傳送時槽中的相鄰傳送事件之間的時距不會保持一致。
本說明書另提供一種藍牙控制電路的實施例,其包含:一時脈計數器,設置成可產生與一參考時脈信號相應的一第一計數值;一計數值調整電路,耦接於該時脈計數器,且設置成可依據該第一計數值產生一第二計數值;一時槽決定電路,耦接於該計數值調整電路,且設置成可依據該第二計數值決定個別傳送時槽的時序;一傳收電路,耦接於該時槽決定電路,且設置成可在該時槽決定電路所決定的傳送時槽中傳送藍牙信號;以及一控制電路,耦接於該計數值調整電路、該時槽決定電路、及該傳收電路,且設置成可控制該計數值調整電路、該時槽決定電路、及該傳收電路的運作。
上述實施例的優點之一,是藍牙控制電路可動態地調整個別傳送時槽的時序和/或個別傳送事件的觸發時序,所以能夠有效破壞藍牙封包發送行為的週期性。
上述實施例的另一優點,是由於藍牙控制電路可破壞藍牙封包發送行為的週期性,因此可有效降低相關藍牙通信裝置產生可被人耳察覺的雜音的可能性。
本發明的其他優點將搭配以下的說明和圖式進行更詳細的解說。
以下將配合相關圖式來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在圖式中,相同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方法流程。
圖1為本發明一第一實施例的藍牙控制電路100簡化後的功能方塊圖。如圖1所示,藍牙控制電路100包含有一第一時脈計數器112、一第一計數值調整電路114、一第一時槽決定電路116、一傳收電路120、一音訊處理電路130、以及一控制電路140。
第一時脈計數器112設置成可產生與一參考時脈信號CLKR相應的一第一計數值CV1。例如,第一時脈計數器112可依據參考時脈信號CLKR的特定邊緣(例如,上升緣、或下降緣)來進行計數,以產生與參考時脈信號CLKR的特定邊緣的數量相應的第一計數值CV1。在一般情況下,參考時脈信號CLKR具有穩定的頻率,因此,第一時脈計數器112所產生的第一計數值CV1的大小,會穩定地遞增而呈現線性變化(linear change)的態樣。第一時脈計數器112可在合適的時間重置第一計數值CV1的大小。
第一計數值調整電路114耦接於第一時脈計數器112,且設置成可依據第一計數值CV1產生一第二計數值CV2。
第一時槽決定電路116耦接於第一計數值調整電路114,且設置成可依據第二計數值CV2決定個別傳送時槽(transmission slot,TX slot)的時序(timing)、以及個別接收時槽(reception slot,RX slot)的時序。
傳收電路120耦接於第一時槽決定電路116,且設置成可在第一時槽決定電路116所決定的傳送時槽中傳送藍牙信號,並可在第一時槽決定電路116所決定的接收時槽中接收藍牙信號。實作上,傳收電路120也可以耦接於一合適類型的天線102。
實作上,傳收電路120可用能夠支援各種版本的藍牙通信協定的合適藍牙通信電路來實現。
音訊處理電路130耦接於一音訊播放電路104以及一收音電路106。實作上,音訊播放電路104可用能夠接收及播放音訊資料的各種合適電路來實現,例如,各種類型的喇叭、耳機、頭戴式裝置等。收音電路106可用能夠接收聲音並轉換成相應音訊信號的各種合適電路來實現,例如,各種類型的麥克風。音訊處理電路130可用能夠對音訊資料號進行各種編解碼處理和/或資料格式轉換的數位運算電路、微處理器、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是數位至類比轉換電路(digital-to-analog converter,DAC)來實現。
控制電路140耦接於第一計數值調整電路114、第一時槽決定電路116、傳收電路120、以及音訊處理電路130,且設置成可控第一計數值調整電路114、第一時槽決定電路116、傳收電路120、以及音訊處理電路130的運作。
在運作時,音訊處理電路130可依據控制電路140的指示,處理其他藍牙裝置(圖中未繪示)傳來的音訊資料(例如,對音訊資料進行編碼或解碼運作,和/或進行資料格式轉換),並可控制音訊播放電路104播放音訊資料的內容。音訊處理電路130還可對收音電路106接收到的聲音進行編碼,以產生相應的聲音資料。控制電路140可將音訊處理電路130所產生的聲音資料,透過傳收電路120傳送給其他藍牙裝置(圖中未繪示)。
另外,控制電路140可在藍牙控制電路100的不同運作階段中,利用一第一控制信號CTL1控制第一計數值調整電路114以不同的方式來產生第二計數值CV2,並控制第一時槽決定電路116以不同的方式來決定個別傳送時槽的時序。
實作上,控制電路140可用具有適當運算能力、能夠解析及產生藍牙封包的各種封包處理電路、數位運算電路、微處理器、單一處理器模組、多個處理器模組的組合、或是特殊應用積體電路來實現。
在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中所指稱的「藍牙封包」一詞,也包含各種藍牙通信標準所規範的各式協定資料單元(protocol data unit,PDU)。
在實際應用中,前述藍牙控制電路100中的不同功能方塊可分別用不同的電路來實現,也可整合在一單一電路晶片或一單一裝置中。例如,可將前述的傳收電路120和/或音訊處理電路130整合到前述的控制電路140中。
或者,也可將藍牙控制電路100中的所有功能方塊,整合在一單一電路晶片、一行動通信裝置(例如,手機)、一穿戴式裝置、一平板電腦、一筆記型電腦、一桌上型電腦、一音訊廣播系統、一語音導覽系統、一語音廣播系統、一車載通信系統、一衛星通信裝置、一智慧電視(smart TV)、或一藍牙智慧音箱等等中。
以下將搭配圖2至圖7來進一步描述藍牙控制電路100動態調整時槽時序(slot timing)的運作方式。圖2至圖7為本發明之藍牙控制電路100動態調整時槽時序的不同實施例簡化後的時槽時序示意圖。
在圖2至圖7中,圖面的上半部是藍牙控制電路100沒有調整傳送時槽時序時的時槽時序,而圖面的下半部則是藍牙控制電路100對傳送時槽時序進行調整後的時槽時序。
在無需調整傳送時槽時序時,控制電路140可指示第一計數值調整電路114直接利用第一時脈計數器112所產生的第一計數值CV1,來做為第二計數值CV2。換言之,第二計數值CV2會與第一計數值CV1相同,因此,第二計數值CV2也會穩定地遞增而呈現線性變化(linear change)的態樣。
在此情況下,如圖2至圖7的上半部所示,第一時槽決定電路116可在第二計數值CV2於一第一時點T1達到一第一預定值時,產生與一第一傳送時槽201的起始點相應的一傳送時槽指示信號210,使得傳收電路120依據傳送時槽指示信號210開始進行一藍牙信號傳送運作。第一時槽決定電路116可在第二計數值CV2達到一第二預定值時,產生與一第一接收時槽203的起始點相應的一接收時槽指示信號240,使得傳收電路120依據接收時槽指示信號240開始進行一藍牙信號接收運作。
接著,第一時槽決定電路116可在第二計數值CV2於一第二時點T2達到一第三預定值時,產生與一第二傳送時槽205的起始點相應的一傳送時槽指示信號220,使得傳收電路120依據傳送時槽指示信號220再次開始進行藍牙信號傳送運作。第一時槽決定電路116可在第二計數值CV2達到一第四預定值時,產生與一第二接收時槽207的起始點相應的一接收時槽指示信號250,使得傳收電路120依據接收時槽指示信號250再次進行藍牙信號接收運作。
之後,第一時槽決定電路116可在第二計數值CV2於一第三時點T3達到一第五預定值時,產生與一第三傳送時槽209的起始點相應的一傳送時槽指示信號230,使得傳收電路120依據傳送時槽指示信號230再次開始進行藍牙信號傳送運作。
依此類推,傳收電路120便可依據第一時槽決定電路116所產生的相關指示信號,在傳送模式與接收模式之間交替切換。
由前述說明可知,第一時槽決定電路116依據第二計數值CV2所產生的傳送時槽指示信號210、傳送時槽指示信號220、及傳送時槽指示信號230,分別對應於不同的傳送事件(transmission event),且可分別用來決定第一傳送時槽201、第二傳送時槽205、及第三傳送時槽209的時序。
在前述的情況中,第一傳送時槽201與第二傳送時槽205之間的一第一時槽時距P1,會與第二傳送時槽205與第三傳送時槽209之間的一第二時槽時距P2相等。
另外,如圖2至圖7的上半部所示,在每個傳送時槽中,第一時槽決定電路116還可在第二計數值CV2達到特定的預定值時,產生一相應的切換信號,以指示傳收電路120切換到不同的頻率或不同的通道來進行藍牙信號傳送運作。
例如,在第一傳送時槽201中,第一時槽決定電路116可在第二計數值CV2達到一第一目標值時,產生一切換信號212,以指示傳收電路120切換到不同的頻率或不同的通道來進行藍牙信號傳送運作。
又例如,在第二傳送時槽205中,第一時槽決定電路116可在第二計數值CV2達到一第二目標值時,產生一切換信號222,以指示傳收電路120切換到不同的頻率或不同的通道來進行藍牙信號傳送運作。
又例如,在第三傳送時槽209中,第一時槽決定電路116可在第二計數值CV2達到一第三目標值時,產生一切換信號232,以指示傳收電路120切換到不同的頻率或不同的通道來進行藍牙信號傳送運作。
由前述說明可知,第一時槽決定電路116所產生的切換信號212、切換信號222、及切換信號232,也都分別對應於不同的傳送事件。
在前述的情況中,第一傳送時槽201中的相鄰兩個傳送事件(例如,傳送時槽指示信號210所對應的傳送事件、以及切換信號212所對應的傳送事件)之間的時距是L0;第二傳送時槽205中的相鄰兩個傳送事件(例如,傳送時槽指示信號220所對應的傳送事件、以及切換信號222所對應的傳送事件)之間的時距是L0;第三傳送時槽209中的相鄰兩個傳送事件(例如,傳送時槽指示信號230所對應的傳送事件、以及切換信號232所對應的傳送事件)之間的時距也是L0。
如前所述,控制電路140可在藍牙控制電路100的不同運作階段中,控制第一計數值調整電路114以不同的方式來產生第二計數值CV2,並控制第一時槽決定電路116以不同的方式來決定個別傳送時槽的時序。
例如,控制電路140可在預定的運作階段中(例如,在藍牙控制電路100與其他藍牙電路進行藍牙配對之前),指示第一計數值調整電路114對第一時脈計數器112所產生的第一計數值CV1進行調整,以產生一第二計數值CV2,使得第二計數值CV2的大小(magnitude)間歇性發生非線性變化(non-linear change)。在運作時,第一計數值調整電路114可藉由間歇性增加第一計數值CV1的大小、間歇性減少第一計數值CV1的大小、週期性增加第一計數值CV1的大小、或是週期性減少第一計數值CV1的大小的方式,來產生第二計數值CV2。
例如,第一計數值調整電路114可間歇性地將第一計數值CV1加上一固定值、一可變值、或是一隨機值,以產生第二計數值CV2。在此情況下,第二計數值CV2的遞增速度會比第一計數值CV1快,而且第二計數值CV2達到特定數值的時間點會比原先情況往前提早。
又例如,第一計數值調整電路114可間歇性地將第一計數值CV1減去一固定值、一可變值、或是一隨機值,以產生第二計數值CV2。在此情況下,第二計數值CV2的遞增速度會比第一計數值CV1慢,而且第二計數值CV2達到特定數值的時間點會比原先情況往後延遲。
又例如,第一計數值調整電路114可週期性地將第一計數值CV1加上一可變值、或是一隨機值,以產生第二計數值CV2。在此情況下,第二計數值CV2的遞增速度會比第一計數值CV1快,而且第二計數值CV2達到特定數值的時間點會比原先情況往前提早。
又例如,第一計數值調整電路114可週期性地將第一計數值CV1減去一可變值、或是一隨機值,以產生第二計數值CV2。在此情況下,第二計數值CV2的遞增速度會比第一計數值CV1慢,而且第二計數值CV2達到特定數值的時間點會比原先情況往後延遲。
在一實施例中,前述的固定值、可變值、和/或隨機值,是由第一計數值調整電路114自行決定。在另一實施例中,前述的固定值、可變值、和/或隨機值,則是由控制電路140所設定。
在採用前述的幾種不同做法時,第一計數值調整電路114所產生的第二計數值CV2的大小,並不會持續地穩定地遞增,而是會間歇性出現非線性變化。在運作時,第一計數值調整電路114也可藉由將前述幾種不同方式搭配組合的方式,來產生第二計數值CV2,以藉此調整第二計數值CV2達到特定數值的時間點。
如前所述,第一時槽決定電路116會依據第二計數值CV2來決定個別傳送時槽的時序。因此,當第一計數值調整電路114利用前述方式調整第二計數值CV2達到特定數值的時間點時,第一時槽決定電路116便可依據第二計數值CV2調整個別傳送時槽的時序,以致使相鄰傳送時槽之間的時距不會保持一致。
例如,第一計數值調整電路114可採用前述的各種方式讓第二計數值CV2提早達到特定數值。在此情況下,第一時槽決定電路116可依據第二計數值CV2將特定的傳送時槽的時序往前移。
又例如,第一計數值調整電路114可採用前述的各種方式讓第二計數值CV2延後達到特定數值。在此情況下,第一時槽決定電路116可依據第二計數值CV2將特定的傳送時槽的時序往後移。
由於第二計數值CV2的大小會間歇性出現非線性變化,所以第一時槽決定電路116對於不同的傳送時槽的時序調整方式可以有所不同,以確保相鄰傳送時槽之間的時距不會保持一致。
另外,當第一計數值調整電路114利用前述方式調整第二計數值CV2達到特定數值的時間點時,第一時槽決定電路116還可依據第二計數值CV2調整一特定傳送時槽中的個別切換信號的產生時序,以調整個別傳送事件的觸發時序,以藉此致使特定傳送時槽中的相鄰傳送事件之間的時距不會保持一致。
例如,第一計數值調整電路114可採用前述的各種方式讓第二計數值CV2提早達到特定數值。在此情況下,第一時槽決定電路116可依據第二計數值CV2將一或多個切換信號的產生時序往前移,以藉此將一或多個相應的傳送事件的觸發時序往前移。
又例如,第一計數值調整電路114可採用前述的各種方式讓第二計數值CV2延後達到特定數值。在此情況下,第一時槽決定電路116可依據第二計數值CV2將一或多個切換信號的產生時序往後移,以藉此將一或多個相應的傳送事件的觸發時序往前移。
由於第二計數值CV2的大小會間歇性出現非線性變化,所以第一時槽決定電路116對於不同的傳送事件的觸發時序的調整方式可以有所不同,以確保同一傳送時槽中的相鄰傳送事件之間的時距不會保持一致。
以下將分別針對圖2至圖7的不同實施例加以說明。
在圖2的實施例中,第一時槽決定電路116同樣是於第一時點T1依據第二計數值CV2產生傳送時槽指示信號210,並同樣是於第三時點T3依據第二計數值CV2產生傳送時槽指示信號230。因此,相較於原先情況而言,第一時槽決定電路116並沒有改變第一傳送時槽201的時序、及第三傳送時槽209的時序。
然而,第一時槽決定電路116在圖2的實施例中是在早於第二時點T2的一第四時點T4依據第二計數值CV2產生傳送時槽指示信號220。因此,相較於原先情況而言,第一時槽決定電路116是將第二傳送時槽205的時序往前移。
在此情況下,第一傳送時槽201與第二傳送時槽205之間的一第一調整後時槽時距P1’,會小於原先的第一時槽時距P1,而第二傳送時槽205與第三傳送時槽209之間的一第二調整後時槽時距P2’,則會大於第一調整後時槽時距P1’。
因此,採用圖2的傳送時槽時序調整方式,可破壞多個傳送時槽(例如,第一傳送時槽201、第二傳送時槽205、及第三傳送時槽209)原先的週期性關係。
另外,在圖2的實施例中,第一時槽決定電路116可依據第二計數值CV2調整第一傳送時槽201中的個別切換信號(例如,切換信號212)的產生時序,以將相關傳送事件的觸發時序往前移、或是往後移。在此情況下,第一時槽決定電路116可將第一傳送時槽201中的前兩個相鄰傳送事件(亦即,傳送時槽指示信號210所對應的傳送事件、以及切換信號212所對應的傳送事件)之間的時距,由原先的L0變成L1。
同樣地,第一時槽決定電路116可依據第二計數值CV2調整第二傳送時槽205中的個別切換信號(例如,切換信號222)的產生時序,以將相關傳送事件的觸發時序往前移、或是往後移。在此情況下,第一時槽決定電路116可將第二傳送時槽205中的前兩個相鄰傳送事件(亦即,傳送時槽指示信號220所對應的傳送事件、以及切換信號222所對應的傳送事件)之間的時距,由原先的L0變成L2。
同樣地,第一時槽決定電路116可依據第二計數值CV2調整第三傳送時槽209中的個別切換信號(例如,切換信號232)的產生時序,以將相關傳送事件的觸發時序往前移、或是往後移。在此情況下,第一時槽決定電路116可將第三傳送時槽209中的前兩個相鄰傳送事件(亦即,傳送時槽指示信號230所對應的傳送事件、以及切換信號232所對應的傳送事件)之間的時距,由原先的L0變成L3。實作上,前述的時距L1、時距L2、及時距L3可以彼此不同。
在圖3的實施例中,第一時槽決定電路116同樣是於第一時點T1依據第二計數值CV2產生傳送時槽指示信號210。因此,相較於原先情況而言,第一時槽決定電路116並沒有改變第一傳送時槽201的時序。
然而,在圖3的實施例中,第一時槽決定電路116是在早於第二時點T2的一第四時點T4依據第二計數值CV2產生傳送時槽指示信號220,並且在早於第三時點T3的一第五時點T5依據第二計數值CV2產生傳送時槽指示信號230。因此,相較於原先情況而言,第一時槽決定電路116是將第二傳送時槽205的時序、及第三傳送時槽209的時序都往前移,但在此並不侷限第二傳送時槽205及第三傳送時槽209兩者的時序調整幅度要相同。
在此情況下,第一傳送時槽201與第二傳送時槽205之間的一第一調整後時槽時距P1’,會小於原先的第一時槽時距P1,而第二傳送時槽205與第三傳送時槽209之間的第二調整後時槽時距P2’,則可能會大於或小於第一調整後時槽時距P1’。
因此,採用圖3的傳送時槽時序調整方式,同樣可破壞多個傳送時槽(例如,第一傳送時槽201、第二傳送時槽205、及第三傳送時槽209)原先的週期性關係。
另外,在圖3的實施例中,第一時槽決定電路116可依據第二計數值CV2調整第一傳送時槽201中的個別切換信號(例如,切換信號212)的產生時序,以將相關傳送事件的觸發時序往前移、或是往後移。在此情況下,第一時槽決定電路116可將第一傳送時槽201中的前兩個相鄰傳送事件(亦即,傳送時槽指示信號210所對應的傳送事件、以及切換信號212所對應的傳送事件)之間的時距,由原先的L0變成L1。
同樣地,第一時槽決定電路116可依據第二計數值CV2調整第二傳送時槽205中的個別切換信號(例如,切換信號222)的產生時序,以將相關傳送事件的觸發時序往前移、或是往後移。在此情況下,第一時槽決定電路116可將第二傳送時槽205中的前兩個相鄰傳送事件(亦即,傳送時槽指示信號220所對應的傳送事件、以及切換信號222所對應的傳送事件)之間的時距,由原先的L0變成L2。
同樣地,第一時槽決定電路116可依據第二計數值CV2調整第三傳送時槽209中的個別切換信號(例如,切換信號232)的產生時序,以將相關傳送事件的觸發時序往前移、或是往後移。在此情況下,第一時槽決定電路116可將第三傳送時槽209中的前兩個相鄰傳送事件(亦即,傳送時槽指示信號230所對應的傳送事件、以及切換信號232所對應的傳送事件)之間的時距,由原先的L0變成L3。實作上,前述的時距L1、時距L2、及時距L3可以彼此不同。
在圖4的實施例中,第一時槽決定電路116同樣是於第一時點T1依據第二計數值CV2產生傳送時槽指示信號210。因此,相較於原先情況而言,第一時槽決定電路116並沒有改變第一傳送時槽201的時序。
然而,在圖4的實施例中,第一時槽決定電路116是在早於第二時點T2的第四時點T4依據第二計數值CV2產生傳送時槽指示信號220,並且在晚於第三時點T3的一第六時點T6依據第二計數值CV2產生傳送時槽指示信號230。因此,相較於原先情況而言,第一時槽決定電路116是將第二傳送時槽205的時序往前移,並將第三傳送時槽209的時序往後移。
在此情況下,第一傳送時槽201與第二傳送時槽205之間的第一調整後時槽時距P1’,會小於原先的第一時槽時距P1,而第二傳送時槽205與第三傳送時槽209之間的第二調整後時槽時距P2’,則會大於第一調整後時槽時距P1’。
因此,採用圖4的傳送時槽時序調整方式,同樣可破壞多個傳送時槽(例如,第一傳送時槽201、第二傳送時槽205、及第三傳送時槽209)原先的週期性關係。
另外,在圖4的實施例中,第一時槽決定電路116可依據第二計數值CV2調整第一傳送時槽201中的個別切換信號(例如,切換信號212)的產生時序,以將相關傳送事件的觸發時序往前移、或是往後移。在此情況下,第一時槽決定電路116可將第一傳送時槽201中的前兩個相鄰傳送事件(亦即,傳送時槽指示信號210所對應的傳送事件、以及切換信號212所對應的傳送事件)之間的時距,由原先的L0變成L1。
同樣地,第一時槽決定電路116可依據第二計數值CV2調整第二傳送時槽205中的個別切換信號(例如,切換信號222)的產生時序,以將相關傳送事件的觸發時序往前移、或是往後移。在此情況下,第一時槽決定電路116可將第二傳送時槽205中的前兩個相鄰傳送事件(亦即,傳送時槽指示信號220所對應的傳送事件、以及切換信號222所對應的傳送事件)之間的時距,由原先的L0變成L2。
同樣地,第一時槽決定電路116可依據第二計數值CV2調整第三傳送時槽209中的個別切換信號(例如,切換信號232)的產生時序,以將相關傳送事件的觸發時序往前移、或是往後移。在此情況下,第一時槽決定電路116可將第三傳送時槽209中的前兩個相鄰傳送事件(亦即,傳送時槽指示信號230所對應的傳送事件、以及切換信號232所對應的傳送事件)之間的時距,由原先的L0變成L3。實作上,前述的時距L1、時距L2、及時距L3可以彼此不同。
在圖5的實施例中,第一時槽決定電路116同樣是於第一時點T1依據第二計數值CV2產生傳送時槽指示信號210,並同樣是於第三時點T3依據第二計數值CV2產生傳送時槽指示信號230。因此,相較於原先情況而言,第一時槽決定電路116並沒有改變第一傳送時槽201的時序、及第三傳送時槽209的時序。
然而,在圖5的實施例中,第一時槽決定電路116是在晚於第二時點T2的一第七時點T7依據第二計數值CV2產生傳送時槽指示信號220。因此,相較於原先情況而言,第一時槽決定電路116是將第二傳送時槽205的時序往後移。
在此情況下,第一傳送時槽201與第二傳送時槽205之間的第一調整後時槽時距P1’,會大於原先的第一時槽時距P1,而第二傳送時槽205與第三傳送時槽209之間的第二調整後時槽時距P2’,則會小於第一調整後時槽時距P1’。
因此,採用圖5的傳送時槽時序調整方式,同樣可破壞多個傳送時槽(例如,第一傳送時槽201、第二傳送時槽205、及第三傳送時槽209)原先的週期性關係。
另外,在圖5的實施例中,第一時槽決定電路116可依據第二計數值CV2調整第一傳送時槽201中的個別切換信號(例如,切換信號212)的產生時序,以將相關傳送事件的觸發時序往前移、或是往後移。在此情況下,第一時槽決定電路116可將第一傳送時槽201中的前兩個相鄰傳送事件(亦即,傳送時槽指示信號210所對應的傳送事件、以及切換信號212所對應的傳送事件)之間的時距,由原先的L0變成L1。
同樣地,第一時槽決定電路116可依據第二計數值CV2調整第二傳送時槽205中的個別切換信號(例如,切換信號222)的產生時序,以將相關傳送事件的觸發時序往前移、或是往後移。在此情況下,第一時槽決定電路116可將第二傳送時槽205中的前兩個相鄰傳送事件(亦即,傳送時槽指示信號220所對應的傳送事件、以及切換信號222所對應的傳送事件)之間的時距,由原先的L0變成L2。
同樣地,第一時槽決定電路116可依據第二計數值CV2調整第三傳送時槽209中的個別切換信號(例如,切換信號232)的產生時序,以將相關傳送事件的觸發時序往前移、或是往後移。在此情況下,第一時槽決定電路116可將第三傳送時槽209中的前兩個相鄰傳送事件(亦即,傳送時槽指示信號230所對應的傳送事件、以及切換信號232所對應的傳送事件)之間的時距,由原先的L0變成L3。實作上,前述的時距L1、時距L2、及時距L3可以彼此不同。
在圖6的實施例中,第一時槽決定電路116同樣是於第一時點T1依據第二計數值CV2產生傳送時槽指示信號210。因此,相較於原先情況而言,第一時槽決定電路116並沒有改變第一傳送時槽201的時序。
然而,在圖6的實施例中,第一時槽決定電路116是在晚於第二時點T2的第七時點T7依據第二計數值CV2產生傳送時槽指示信號220,並且在晚於第三時點T3的第六時點T6依據第二計數值CV2產生傳送時槽指示信號230。因此,相較於原先情況而言,第一時槽決定電路116是將第二傳送時槽205的時序、及第三傳送時槽209的時序都往後移,但在此並不侷限第二傳送時槽205及第三傳送時槽209兩者的時序調整幅度要相同。
在此情況下,第一傳送時槽201與第二傳送時槽205之間的一第一調整後時槽時距P1’,會大於原先的第一時槽時距P1,而第二傳送時槽205與第三傳送時槽209之間的第二調整後時槽時距P2’,則可能會大於或小於第一調整後時槽時距P1’。
因此,採用圖6的傳送時槽時序調整方式,同樣可破壞多個傳送時槽(例如,第一傳送時槽201、第二傳送時槽205、及第三傳送時槽209)原先的週期性關係。
另外,在圖6的實施例中,第一時槽決定電路116可依據第二計數值CV2調整第一傳送時槽201中的個別切換信號(例如,切換信號212)的產生時序,以將相關傳送事件的觸發時序往前移、或是往後移。在此情況下,第一時槽決定電路116可將第一傳送時槽201中的前兩個相鄰傳送事件(亦即,傳送時槽指示信號210所對應的傳送事件、以及切換信號212所對應的傳送事件)之間的時距,由原先的L0變成L1。
同樣地,第一時槽決定電路116可依據第二計數值CV2調整第二傳送時槽205中的個別切換信號(例如,切換信號222)的產生時序,以將相關傳送事件的觸發時序往前移、或是往後移。在此情況下,第一時槽決定電路116可將第二傳送時槽205中的前兩個相鄰傳送事件(亦即,傳送時槽指示信號220所對應的傳送事件、以及切換信號222所對應的傳送事件)之間的時距,由原先的L0變成L2。
同樣地,第一時槽決定電路116可依據第二計數值CV2調整第三傳送時槽209中的個別切換信號(例如,切換信號232)的產生時序,以將相關傳送事件的觸發時序往前移、或是往後移。在此情況下,第一時槽決定電路116可將第三傳送時槽209中的前兩個相鄰傳送事件(亦即,傳送時槽指示信號230所對應的傳送事件、以及切換信號232所對應的傳送事件)之間的時距,由原先的L0變成L3。實作上,前述的時距L1、時距L2、及時距L3可以彼此不同。
在圖7的實施例中,第一時槽決定電路116同樣是於第一時點T1依據第二計數值CV2產生傳送時槽指示信號210。因此,相較於原先情況而言,第一時槽決定電路116並沒有改變第一傳送時槽201的時序。
然而,在圖7的實施例中,第一時槽決定電路116是在晚於第二時點T2的第七時點T7依據第二計數值CV2產生傳送時槽指示信號220,並且在早於第三時點T3的第五時點T5依據第二計數值CV2產生傳送時槽指示信號230。因此,相較於原先情況而言,第一時槽決定電路116是將第二傳送時槽205的時序往後移,並將第三傳送時槽209的時序往前移。
在此情況下,第一傳送時槽201與第二傳送時槽205之間的第一調整後時槽時距P1’,會大於原先的第一時槽時距P1,而第二傳送時槽205與第三傳送時槽209之間的第二調整後時槽時距P2’,則會小於第一調整後時槽時距P1’。
因此,採用圖7的傳送時槽時序調整方式,同樣可破壞多個傳送時槽(例如,第一傳送時槽201、第二傳送時槽205、及第三傳送時槽209)原先的週期性關係。
另外,在圖7的實施例中,第一時槽決定電路116可依據第二計數值CV2調整第一傳送時槽201中的個別切換信號(例如,切換信號212)的產生時序,以將相關傳送事件的觸發時序往前移、或是往後移。在此情況下,第一時槽決定電路116可將第一傳送時槽201中的前兩個相鄰傳送事件(亦即,傳送時槽指示信號210所對應的傳送事件、以及切換信號212所對應的傳送事件)之間的時距,由原先的L0變成L1。
同樣地,第一時槽決定電路116可依據第二計數值CV2調整第二傳送時槽205中的個別切換信號(例如,切換信號222)的產生時序,以將相關傳送事件的觸發時序往前移、或是往後移。在此情況下,第一時槽決定電路116可將第二傳送時槽205中的前兩個相鄰傳送事件(亦即,傳送時槽指示信號220所對應的傳送事件、以及切換信號222所對應的傳送事件)之間的時距,由原先的L0變成L2。
同樣地,第一時槽決定電路116可依據第二計數值CV2調整第三傳送時槽209中的個別切換信號(例如,切換信號232)的產生時序,以將相關傳送事件的觸發時序往前移、或是往後移。在此情況下,第一時槽決定電路116可將第三傳送時槽209中的前兩個相鄰傳送事件(亦即,傳送時槽指示信號230所對應的傳送事件、以及切換信號232所對應的傳送事件)之間的時距,由原先的L0變成L3。實作上,前述的時距L1、時距L2、及時距L3可以彼此不同。
在前述圖2至圖7的實施例中,第一時槽決定電路116可依據第二計數值CV2將個別傳送時槽的時序往前移、或是往後移,而且不限制不同的傳送時槽必須具有相同的時序移動方向和/或時序移動幅度。實作上,第一時槽決定電路116可依據第二計數值CV2將個別傳送時槽的時序往前提早2%至19.5%。
例如,第一計數值調整電路114可採用前述的各種方式來調整第二計數值CV2達到特定數值的時間點,以使得第一時槽決定電路116能夠將特定傳送時槽的時序往前提早3.5%、5%、7%、8.5%、10%、12%、15%、17%、18.5%、或19.5%。
另外,在前述圖2至圖7的實施例中,第一時槽決定電路116可依據第二計數值CV2將同一傳送時槽中的個別傳送事件的觸發時序往前移、或是往後移,而且不限制不同的傳送事件必須具有相同的觸發時序移動方向和/或觸發時序移動幅度。實作上,第一時槽決定電路116可依據第二計數值CV2將個別傳送事件的觸發時序,往前提早3%至78%、或是往後延遲3%至78%。
例如,第一計數值調整電路114可採用前述的各種方式來調整第二計數值CV2達到特定數值的時間點,以使得第一時槽決定電路116能夠將同一傳送時槽中的個別傳送事件的觸發時序,往前提早5%、7.5%、10%、15%、20%、25%、30%、45%、50%、60%、或75%,或是往後延遲5%、7.5%、10%、15%、20%、25%、30%、45%、50%、60%、或75%。
另一方面,在藍牙控制電路100與其他藍牙電路完成藍牙配對之後,控制電路140可指示第一計數值調整電路114直接利用當時第一時脈計數器112所產生的第一計數值CV1,來做為當時的第二計數值CV2,而無需對第一計數值CV1進行調整。
由前述說明可知,第一計數值調整電路114可依據控制電路140的指示,對第一時脈計數器112所產生的第一計數值CV1進行調整,以產生第二計數值CV2,使得第二計數值CV2的大小間歇性發生非線性變化。
當第一計數值調整電路114利用前述方式調整第二計數值CV2達到特定數值的時間點時,第一時槽決定電路116得以依據第二計數值CV2調整個別傳送時槽的時序,以致使相鄰傳送時槽之間的時距不會保持一致。
另外,當第一計數值調整電路114利用前述方式調整第二計數值CV2達到特定數值的時間點時,第一時槽決定電路116還得以依據第二計數值CV2調整一特定傳送時槽中的個別切換信號的產生時序,以調整個別傳送事件的觸發時序,以藉此致使同一傳送時槽中的相鄰傳送事件之間的時距不會保持一致。
由前述說明可知,前揭的藍牙控制電路100可動態地調整別傳送時槽的時序、和/或個別傳送事件的觸發時序,所以能夠有效破壞傳收電路120的藍牙封包發送行為的週期性。
由於藍牙控制電路100可破壞藍牙封包發送行為的週期性,因此可有效降低藍牙控制電路100或藍牙控制電路100所在的相關藍牙通信裝置產生可被人耳察覺的雜音的可能性。
另外,週期性的信號有可能對周邊電路產生電磁干擾(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的問題。因此,從另一角度而言,由於藍牙控制電路100採用前述圖2至圖7的時槽時序調整方式可破壞藍牙封包發送行為的週期性,所有也能夠同時降低傳收電路120的藍牙封包發送行為對藍牙控制電路100的內部電路或其他電路(例如,音訊播放電路104、或收音電路106)造成EMI干擾的可能性。
請注意,前述藍牙控制電路100中的功能方塊的個數與功能,都可依實際電路設計的需要而調整,並不侷限於前述實施例所繪示的態樣。
例如,圖8為本發明一第二實施例的藍牙控制電路800簡化後的功能方塊圖。藍牙控制電路800類似於前述的藍牙控制電路100,但藍牙控制電路800還額外包含一第二時脈計數器812、一第二計數值調整電路814、以及一第二時槽決定電路816。
第二時脈計數器812設置成可產生與參考時脈信號CLKR相應的一第三計數值CV3。例如,第二時脈計數器812可依據參考時脈信號CLKR的特定邊緣(例如,上升緣、或下降緣)來進行計數,以產生與參考時脈信號CLKR的特定邊緣的數量相應的第三計數值CV3。在一般情況下,參考時脈信號CLKR具有穩定的頻率,因此,第二時脈計數器812所產生的第三計數值CV3的大小,也會穩定地遞增而呈現線性變化(linear change)的態樣。同樣地,第二時脈計數器812可在合適的時間重置第三計數值CV3的大小。
第二計數值調整電路814耦接於第二時脈計數器812,且設置成可依據第三計數值CV3產生一第四計數值CV4。
第二時槽決定電路816耦接於第二計數值調整電路814,且設置成可依據第四計數值CV4決定個別傳送時槽的時序、以及個別接收時槽的時序。
在圖8的實施例中,傳收電路120除了耦接於前述的第一時槽決定電路116之外,還耦接於第二時槽決定電路816,且設置成可在第二時槽決定電路816所決定的傳送時槽中傳送藍牙信號,並可在第二時槽決定電路816所決定的接收時槽中接收藍牙信號。
另外,圖8實施例中的控制電路140可在藍牙控制電路800的不同運作階段中,利用一第二控制信號CTL2控制第二計數值調整電路814以不同的方式來產生第四計數值CV4。
前述有關圖1中的第一時脈計數器112、第一計數值調整電路114、第一時槽決定電路116的連接關係、實施方式、運作方式、以及相關優點等說明,亦適用於圖8中的第二時脈計數器812、第二計數值調整電路814、以及第二時槽決定電路816。另外,前述有關圖1中的其他元件的連接關係、實施方式、運作方式、以及相關優點等說明,亦適用於圖8的實施例。為簡潔起見,在此不重複敘述。
藍牙控制電路800可利用第一時脈計數器112、第一計數值調整電路114、及第一時槽決定電路116的搭配,來動態調整與一第一藍牙微網(piconet)相應的傳送時槽的時序,並可用第二時脈計數器812、第二計數值調整電路814、及第二時槽決定電路816的搭配,來動態調整與一第二藍牙微網相應的傳送時槽的時序。
實作上,在前述的藍牙控制電路100及藍牙控制電路800中,都可以設置更多套具有前述的時槽時序調整功能的電路,以將前述的傳送時槽調整機制同時應用在更多藍牙微網中。
在無需利用藍牙控制電路100及藍牙控制電路800接收使用者或環境聲音的某些實施例中,可將收音電路106省略。
在無需利用藍牙控制電路100播放音訊資料的實施例中,可將音訊播放電路104省略。
在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中使用了某些詞彙來指稱特定的元件,而本領域內的技術人員可能會用不同的名詞來稱呼同樣的元件。本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並不以名稱的差異來做為區分元件的方式,而是以元件在功能上的差異來做為區分的基準。在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中所提及的「包含」爲開放式的用語,應解釋成「包含但不限定於」。另外,「耦接」一詞在此包含任何直接及間接的連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第一元件耦接於第二元件,則代表第一元件可通過電性連接或無線傳輸、光學傳輸等信號連接方式而直接地連接於第二元件,或通過其它元件或連接手段間接地電性或信號連接至第二元件。
在說明書中所使用的「和/或」的描述方式,包含所列舉的其中一個項目或多個項目的任意組合。另外,除非說明書中特別指明,否則任何單數格的用語都同時包含複數格的含義。
以上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明請求項所做的等效變化與修改,皆應屬本發明的涵蓋範圍。
100、800:藍牙控制電路(Bluetooth controller circuit)
102:天線(antenna)
104:音訊播放電路(audio playback circuit)
106:收音電路(sound capturing circuit)
112:第一時脈計數器(first clock counter)
114:第一計數值調整電路(first count value adjusting circuit)
116:第一時槽決定電路(first time slot determining circuit)
120:傳收電路(transceiver circuit)
130:音訊處理電路(audio processing circuit)
140:控制電路(control circuit)
201、205、209:傳送時槽(transmission slot)
203、207:接收時槽(reception slot)
210、220、230:傳送時槽指示信號(transmission slot indication signal)
212、222、232:切換信號(switch signal)
240、250:接收時槽指示信號(reception slot indication signal)
812:第二時脈計數器(second clock counter)
814:第二計數值調整電路(second count value adjusting circuit)
816:第二時槽決定電路(second time slot determining circuit)
CLKR:參考時脈信號(reference clock signal)
CTL1:第一控制信號(first control signal)
CTL2:第二控制信號(second control signal)
CV1:第一計數值(first count value)
CV2:第二計數值(second count value)
CV3:第三計數值(third count value)
CV4:第四計數值(fourth count value)
L0、L1、L2、L3:時距(time interval)
P1:第一時槽時距(first slot interval)
P2:第二時槽時距(second slot interval)
P1’:第一調整後時槽時距(first adjusted slot interval)
P2’:第二調整後時槽時距(second adjusted slot interval)
T1:第一時點(first time point)
T2:第二時點(second time point)
T3:第三時點(third time point)
T4:第四時點(fourth time point)
T5:第五時點(fifth time point)
T6:第六時點(sixth time point)
T7:第七時點(seventh time point)
圖1為本發明一第一實施例的藍牙控制電路簡化後的功能方塊圖。
圖2為圖1中的藍牙控制電路動態調整時槽時序的一第一實施例簡化後的時槽時序示意圖。
圖3為圖1中的藍牙控制電路動態調整時槽時序的一第二實施例簡化後的時槽時序示意圖。
圖4為圖1中的藍牙控制電路動態調整時槽時序的一第三實施例簡化後的時槽時序示意圖。
圖5為圖1中的藍牙控制電路動態調整時槽時序的一第四實施例簡化後的時槽時序示意圖。
圖6為圖1中的藍牙控制電路動態調整時槽時序的一第五實施例簡化後的時槽時序示意圖。
圖7為圖1中的藍牙控制電路動態調整時槽時序的一第六實施例簡化後的時槽時序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一第二實施例的藍牙控制電路簡化後的功能方塊圖。
100:藍牙控制電路
102:天線
104:音訊播放電路
106:收音電路
112:第一時脈計數器
114:第一計數值調整電路
116:第一時槽決定電路
120:傳收電路
130:音訊處理電路
140:控制電路

Claims (10)

  1. 一種藍牙控制電路(100、800),其包含: 一時脈計數器(112),設置成可產生與一參考時脈信號(CLKR)相應的一第一計數值(CV1); 一計數值調整電路(114),耦接於該時脈計數器(112),且設置成可對該第一計數值(CV1)進行調整以產生一第二計數值(CV2),使得該第二計數值(CV2)的大小間歇性發生非線性變化; 一時槽決定電路(116),耦接於該計數值調整電路(114),且設置成可依據該第二計數值(CV2)調整個別傳送時槽(TX slot)的時序(timing),以致使相鄰傳送時槽之間的時距不會保持一致; 一傳收電路(120),耦接於該時槽決定電路(116),且設置成可在該時槽決定電路(116)所決定的傳送時槽中傳送藍牙信號;以及 一控制電路(140),耦接於該計數值調整電路(114)、該時槽決定電路(116)、及該傳收電路(120),且設置成可控制該計數值調整電路(114)、該時槽決定電路(116)、及該傳收電路(120)的運作; 其中,該時槽決定電路(116)還設置成可依據該第二計數值(CV2)調整一目標傳送時槽中的個別傳送事件(transmission event)的觸發時序,以致使該目標傳送時槽中的相鄰傳送事件之間的時距不會保持一致。
  2. 一種藍牙控制電路(100、800),其包含: 一時脈計數器(112),設置成可產生與一參考時脈信號(CLKR)相應的一第一計數值(CV1); 一計數值調整電路(114),耦接於該時脈計數器(112),且設置成可依據該第一計數值(CV1)產生一第二計數值(CV2); 一時槽決定電路(116),耦接於該計數值調整電路(114),且設置成可依據該第二計數值(CV2)決定個別傳送時槽(TX slot)的時序(timing); 一傳收電路(120),耦接於該時槽決定電路(116),且設置成可在該時槽決定電路(116)所決定的傳送時槽中傳送藍牙信號;以及 一控制電路(140),耦接於該計數值調整電路(114)、該時槽決定電路(116)、及該傳收電路(120),且設置成可控制該計數值調整電路(114)、該時槽決定電路(116)、及該傳收電路(120)的運作。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藍牙控制電路(100、800),其中,該計數值調整電路(114)設置成可依據該控制電路(140)的指示對該第一計數值(CV1)進行調整,以產生該第二計數值(CV2),使得該第二計數值(CV2)的大小間歇性發生非線性變化。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藍牙控制電路(100、800),其中,該計數值調整電路(114)還設置成可間歇性增加該第一計數值(CV1)的大小來產生該第二計數值(CV2)、間歇性減少該第一計數值(CV1)的大小來產生該第二計數值(CV2)、週期性增加該第一計數值(CV1)的大小來產生該第二計數值(CV2)、或週期性減少該第一計數值(CV1)的大小來產生該第二計數值(CV2)。
  5. 如請求項3所述的藍牙控制電路(100、800),其中,該時槽決定電路(116)設置成可依據該第二計數值(CV2)調整個別傳送時槽的時序,以致使相鄰傳送時槽之間的時距不會保持一致。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藍牙控制電路(100、800),其中,該時槽決定電路(116)設置成可依據該第二計數值(CV2)將個別傳送時槽的時序往前提早3%至19.5%。
  7. 如請求項3所述的藍牙控制電路(100、800),其中,該控制電路(140)是設置成在該藍牙控制電路(100、800)與其他藍牙電路配對之前,指示該計數值調整電路(114)對該第一計數值(CV1)進行調整,以產生該第二計數值(CV2)。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藍牙控制電路(100、800),其中,該控制電路(140)還設置成可在該藍牙控制電路(100、800)與其他藍牙電路配對之後,指示該計數值調整電路(114)直接利用該第一計數值(CV1)做為該第二計數值(CV2)。
  9. 如請求項5所述的藍牙控制電路(100、800),其中,該時槽決定電路(116)還設置成可依據該第二計數值(CV2)調整一目標傳送時槽中的個別傳送事件(transmission event)的觸發時序,以致使該目標傳送時槽中的相鄰傳送事件之間的時距不會保持一致。
  10. 如請求項9所述的藍牙控制電路(100、800),其中,該時槽決定電路(116)設置成可依據該第二計數值(CV2)將該目標傳送時槽中的個別傳送事件的觸發時序,往前提早3%至78%、或是往後延遲3%至78%。
TW111106238A 2021-02-19 2022-02-21 用於降低雜音發生可能性的藍牙控制電路 TWI79914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163151067P 2021-02-19 2021-02-19
US63/151,067 2021-02-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34907A TW202234907A (zh) 2022-09-01
TWI799149B true TWI799149B (zh) 2023-04-11

Family

ID=829012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06238A TWI799149B (zh) 2021-02-19 2022-02-21 用於降低雜音發生可能性的藍牙控制電路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570606B2 (zh)
CN (1) CN114978415B (zh)
TW (1) TWI799149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53420A1 (en) * 2000-08-31 2008-06-26 Kitchin Duncan M Mitigating interference between wireless systems
WO2012130029A1 (zh) * 2011-03-30 2012-10-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干扰避免方法、系统及移动设备
TW201933930A (zh) * 2018-01-19 2019-08-16 瑞典商Lm艾瑞克生(Publ)電話公司 用於在網路中之一主要裝置與複數個次要裝置之一者之間共享經建立連結的方法與裝置
CN111491283A (zh) * 2015-09-28 2020-08-04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蓝牙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21262A1 (en) * 2000-11-13 2003-01-30 Kc Technology, Inc. Bluetooth baseband controller
US20090312010A1 (en) * 2008-06-16 2009-12-17 Steven Hall Method and system for bluetooth and wimax coexistence
US8184566B2 (en) * 2009-06-05 2012-05-22 Mediatek Inc. Systems for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LAN) transmission and for coexistence of WLAN and another type of wireless transmission and methods thereof
JP2011199617A (ja) * 2010-03-19 2011-10-06 Elpida Memory Inc クロック生成回路及びこれを備える半導体装置、並びに、クロック信号の生成方法
CN105096552A (zh) * 2014-04-15 2015-11-25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蓝牙遥控系统及相关的装置
CN104459729B (zh) * 2014-12-29 2017-04-12 上海华测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Gnss接收机中实现蓝牙异常检测和恢复的系统及方法
TWI666956B (zh) * 2018-01-02 2019-07-21 瑞昱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無線區域網路暨藍牙裝置
US11146273B2 (en) * 2020-02-25 2021-10-12 Realtek Semiconductor Corp. Electronic device and electronic product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53420A1 (en) * 2000-08-31 2008-06-26 Kitchin Duncan M Mitigating interference between wireless systems
WO2012130029A1 (zh) * 2011-03-30 2012-10-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干扰避免方法、系统及移动设备
CN111491283A (zh) * 2015-09-28 2020-08-04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蓝牙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TW201933930A (zh) * 2018-01-19 2019-08-16 瑞典商Lm艾瑞克生(Publ)電話公司 用於在網路中之一主要裝置與複數個次要裝置之一者之間共享經建立連結的方法與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78415A (zh) 2022-08-30
TW202234907A (zh) 2022-09-01
US20220271759A1 (en) 2022-08-25
US11570606B2 (en) 2023-01-31
CN114978415B (zh) 2024-0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53239B (zh) 无线音频同步
CN102047594B (zh) 多个数据宿的信号同步
US20200137699A1 (en) Synchronization method for synchronizing clocks of a bluetooth device
US7496077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ynamically changing audio stream bit rate based on condition of a Bluetooth connection
US20090298420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time synchronization of wireless audio data streams
US11102565B1 (en) Low latency Bluetooth earbuds
US20170170853A1 (en) Synchronised radio transceivers
JP2006313513A (ja) コンピュータ用無線周辺システム
US20070140506A1 (en) Synchronization of sound generated in binaural hearing system
WO2013043418A1 (en) Audio codec with vibrator support
TWI799149B (zh) 用於降低雜音發生可能性的藍牙控制電路
US11606408B2 (en) Audio synchronization in wireless systems
WO2024087881A1 (zh) 时钟同步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JP5474987B2 (ja) 超広帯域無線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いて同時直交チャネルを実施する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EP1759292A4 (en) VIDEO AND AUDIO SYNCHRONIZATION
US20210125594A1 (en) Wireless midi headset
JP2014123952A (ja) 統合された音響位相アレイ
US20230421347A1 (en) Electronic device that adjusts local clock according to clock information of another electronic device and associated computer system
WO2024111199A1 (ja) 電気音響変換装置
JP2006191405A (ja) 無線通信用半導体集積回路および無線通信装置
EP4369747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of transmitting data in electronic device
US20220360934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audio and data connection for gaming headphones and gaming devices
KR20240041789A (ko)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에서 데이터를 전송하는 방법
CN114615589A (zh) 一种无线耳机的音量控制方法及无线耳机
KR20050102539A (ko) 표준 샘플 데이터의 비트 에러율을 이용한 블루투스장치의음질 향상 방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