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98883B - 訊號調整電路及使用其之接收端電路 - Google Patents

訊號調整電路及使用其之接收端電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98883B
TWI798883B TW110138810A TW110138810A TWI798883B TW I798883 B TWI798883 B TW I798883B TW 110138810 A TW110138810 A TW 110138810A TW 110138810 A TW110138810 A TW 110138810A TW I798883 B TWI798883 B TW I79888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circuit
output
input
variable resisto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388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18825A (zh
Inventor
張簡協修
蘇烜毅
陳志龍
Original Assignee
瑞昱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瑞昱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瑞昱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1388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98883B/zh
Priority to CN202111391881.0A priority patent/CN115996066A/zh
Priority to US17/870,939 priority patent/US20230117775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988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98883B/zh
Publication of TW2023188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18825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6Receivers
    • H04B1/10Means associated with receiver for limi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or interference
    • H04B1/1027Means associated with receiver for limi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or interference assessing signal quality or detecting noise/interference for the received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3/00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r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3/189High-frequency amplifiers, e.g. radio frequency amplifiers
    • H03F3/19High-frequency amplifiers, e.g. radio frequency amplifiers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3/00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r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3/45Differential amplifiers
    • H03F3/45071Differential amplifiers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3F3/45076Differential amplifiers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of implementation of the active amplifying circuit in the differential amplifier
    • H03F3/45475Differential amplifiers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of implementation of the active amplifying circuit in the differential amplifier using IC blocks as the active amplifying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GCONTROL OF AMPLIFICATION
    • H03G3/00Gain control in amplifiers or frequency changers
    • H03G3/20Automatic control
    • H03G3/30Automatic control in amplifiers hav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 H03G3/3036Automatic control in amplifiers hav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in high-frequency amplifiers or in frequency-changer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GCONTROL OF AMPLIFICATION
    • H03G3/00Gain control in amplifiers or frequency changers
    • H03G3/20Automatic control
    • H03G3/30Automatic control in amplifiers hav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 H03G3/3084Automatic control in amplifiers hav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in receivers or transmitters for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lightwav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6Receivers
    • H04B1/10Means associated with receiver for limi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or interference
    • H04B1/12Neutralising, balancing, or compensation arrangements
    • H04B1/123Neutralising, balancing, or compensation arrangements using adaptive balancing or compensation mea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6Receivers
    • H04B1/16Circuits
    • H04B1/1607Supply circu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ntrol Of Amplification And Gain Control (AREA)
  • Circuits Of Receivers In General (AREA)
  • Burglar Alarm Systems (AREA)
  • Input Circuits Of Receivers And Coupling Of Receivers And Audio Equipment (AREA)
  • Amplifier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公開一種訊號調整電路及使用其之接收端電路。訊號調整電路適用於峰值檢測器,且包括第一放大器及第一回授電路。第一放大器接收第一輸入訊號,且將第一輸入訊號放大以輸出第一輸出訊號。第一回授電路連接於第一放大器的第一輸入端及第一輸出端之間,用於決定第一輸出訊號的第一增益。其中,峰值檢測器連接於第一回授電路的第一輸出節點以接收第一檢測訊號,並檢測第一檢測訊號的峰值。其中,峰值檢測器具有預定功率輸入範圍,且第一回授電路使第一檢測訊號在預定功率輸入範圍內。

Description

訊號調整電路及使用其之接收端電路
本發明涉及一種訊號調整電路及使用其之接收端電路,特別是涉及一種可避免額外增加元件來適配峰值檢測器的訊號調整電路及使用其之接收端電路。
在現有的接收端電路中,常使用峰值檢測器(Peak Detector,PD)來偵測輸入訊號的峰值是否會超過預定範圍,而無法維持訊號完整度。
例如,若想要將峰值檢測器應用於偵測轉阻放大器(transimpedance amplifier,TIA)的輸出訊號,在一般設計良好的狀況下,轉阻放大器的輸出訊號的線性度良好且接近供應電源電壓的極限,此時需要額外使用衰減器,然而,使用更多元件會增加失配(mismatch)量。
在另一種方式中,可將峰值檢測器設置在轉阻放大器的輸入端來進行偵測,然而,由於要在訊號尚未被放大的狀況下來偵測,因此需要額外的前置放大器(Preamplifier)來讓峰值檢測器可以正常工作,但會增加其變異量。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 種可避免額外增加元件來適配峰值檢測器的訊號調整電路及使用其之接收端電路。
為了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所採用的其中一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訊號調整電路,適用於一峰值檢測器,訊號調整電路包括第一放大器及第一回授電路。第一放大器,包括一第一輸入端及一第一輸出端,其中,該第一輸入端接收一第一輸入訊號,且該第一放大器用於將該第一輸入訊號放大以從該第一輸出端輸出一第一輸出訊號。第一回授電路,包括第一電容、第一電阻及第二電阻。第一電容,連接於該第一輸入端及該第一輸出端之間。第一電阻,連接於該第一輸入端及一第一輸出節點之間。第二電阻,連接於該第一輸出節點及該第一輸出端之間,其中,該第一回授電路用於決定該第一輸出訊號的一第一增益。其中,該峰值檢測器連接於該第一輸出節點以接收一第一檢測訊號,並檢測該第一檢測訊號的峰值。其中,該峰值檢測器具有一預定功率輸入範圍,且該第一電阻及該第二電阻具有一第一預定比例,使該第一檢測訊號相對於該第一輸入訊號具有一第二增益,且在該預定功率輸入範圍內。
為了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所採用的另外一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接收端電路,包括轉阻放大器以及第一峰值檢測器。轉阻放大器包括一第一訊號調整電路,其包括第一放大器、第一回授電路及第一控制電路。第一放大器,包括一第一輸入端及一第一輸出端,其中,該第一輸入端接收一第一輸入訊號,且該第一放大器用於將該第一輸入訊號放大以從該第一輸出端輸出一第一輸出訊號。第一回授電路,包括第一電容、第一可變電阻及第二可變電阻。第一電容,連接於該第一輸入端及該第一輸出端之間。第一可變電阻,連接於該第一輸入端及一第一輸出節點之間。第二可變電阻,連接於該第一輸出節點及該第一輸出端之間。第一控制電路,經配置以控制該 第一可變電阻及該第二可變電阻的電阻值,以決定該第一輸出訊號相對於該第一輸入訊號的一第一增益,以及一第一檢測訊號相對於該第一輸入訊號的一第二增益。第一峰值檢測器,連接於該第一輸出節點以接收該第一檢測訊號,具有一第一預定功率輸入範圍且用於檢測該第一檢測訊號的峰值,其中,該第一控制電路控制該第一可變電阻及該第二可變電阻的電阻值具有一第一預定比例,使該第一檢測訊號在該第一預定功率輸入範圍內。
本發明的其中一有益效果在於,本發明所提供的訊號調整電路及使用其之接收端電路,可搭配接收端電路中的轉阻放大器或基頻濾波器的適當設計,在不增加面積的情況下,不需額外使用衰減器或前置放大器而適用於接收端峰值檢測器,進而降低使用上述額外元件所產生的失配情況。
為使能更進一步瞭解本發明的特徵及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發明的詳細說明與圖式,然而所提供的圖式僅用於提供參考與說明,並非用來對本發明加以限制。
3、4:接收端電路
10、30:訊號調整電路
12、32、421、422、423、424:峰值檢測器
14、34、44:混頻器
16:接收端濾波器
31、41:天線
33、43:低雜訊放大器
35、45:轉阻放大器
36、47:類比數位轉換器
46:接收端基頻濾波器
48:增益自動控制電路
100:第一放大器
102:第一回授電路
104、454、464:控制電路
302:第一回授電路
450、460:放大器
452、462:回授電路
C1、C1"、C2":電容
N1:第一輸出節點
N2:第二輸出節點
R1、R1"、R2、R2"、R3、R3"、R4"、R5"、R11、R12、R21、R22:電阻
R1'、R2':可變電阻
S1、S2、S3、S4:開關
Sd1、Sd1'、Sd1":第一檢測訊號
Sd2":第二檢測訊號
Sin1、Sin1'、Sin1":第一輸入訊號
Sout1、Sout1'、Sout1":第一輸出訊號
Sout2:第二輸出訊號
圖1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訊號調整電路的電路佈局圖。
圖2A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訊號調整電路的另一電路佈局圖。
圖2B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訊號調整電路的另一電路佈局圖。
圖3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訊號調整電路應用於接收端電路的電路佈局圖。
圖4為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接收端電路的方塊示意圖。
圖5為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接收端電路的轉阻放大器及接收端基頻濾波器的電路架構圖。
以下是通過特定的具體實施例來說明本發明所公開有關“訊號調整電路及使用其之接收端電路”的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可由本說明書所公開的內容瞭解本發明的優點與效果。本發明可通過其他不同的具體實施例加以施行或應用,本說明書中的各項細節也可基於不同觀點與應用,在不背離本發明的構思下進行各種修改與變更。另外,本發明的附圖僅為簡單示意說明,並非依實際尺寸的描繪,事先聲明。以下的實施方式將進一步詳細說明本發明的相關技術內容,但所公開的內容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另外,本文中所使用的術語“或”,應視實際情況可能包括相關聯的列出項目中的任一個或者多個的組合。另外,關於本說明書中所使用之「連接」,可指二或多個元件相互直接作實體或電性接觸,或是相互間接作實體或電性接觸,亦可指二或多個元件相互操作或動作。
[第一實施例]
圖1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訊號調整電路的電路佈局圖。
參閱圖1所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提供一種訊號調整電路10,適用於一峰值檢測器12,訊號調整電路10包括第一放大器100及第一回授電路102。
第一放大器100,具有第一輸入端(左側正(+)端)、第二輸入端(左側負(-)端)、第一輸出端(右側負(-)端)及第二輸出端(右側正(+)端)。第一輸入端接收第一輸入訊號Sin1,且第一放大器100用於將第一輸入訊號Sin1放大以從第一輸出端輸出第一輸出訊號Sout1。
第一回授電路102包括電容C1、電阻R1及電阻R2。電容C1連接於第一輸入端及第一輸出端之間。電阻R1一端連接於第一輸入端,另一端連接於第一輸出節點N1。電阻R2連接於第一輸出節點N1及第一輸出端之間。其 中,第一回授電路102用於決定第一輸出訊號Sout1的第一增益。
在本實施例中,訊號調整電路10可例如作為一轉阻放大器(Transimpedance amplifier,TIA)的半電路而連接於混頻器(mixer)14及接收端濾波器16之間,且此TIA適用於一差動傳輸方案,因此更包括另一半電路,其具有與訊號調整電路10對稱的電路架構。因此,顯而易見的,第一輸入端連接於混頻器14以接收第一輸入訊號Sin1,第一輸出端連接於接收端濾波器16以輸出第一輸出訊號Sout1。
此外,峰值檢測器12連接於第一輸出節點N1以接收第一檢測訊號Sd1,並檢測第一檢測訊號Sd1的峰值。需要說明的,峰值檢測器12可將交流訊號轉換為直流電壓位準,再傳輸至比較器電路進行比較,因此可在第一檢測訊號Sd1超過一預設電壓值時輸出高位準訊號,用以偵測第一檢測訊號Sd1是否符合一預定功率輸入範圍。且電阻R1及電阻R2可經設計而具有第一預定比例,其目的在於配合TIA的整體增益(前述的第一增益)來選擇合適的中間增益,進而提供適當的第一檢測訊號Sd1給峰值檢測器12。換言之,電阻值具有第一預定比例的電阻R1及電阻R2可使第一檢測訊號Sd1相對於第一輸入訊號Sin1具有第二增益,且在峰值檢測器12的預定功率輸入範圍內。
此外,需要說明的是,第一增益(下稱Gain1)取決於包括混頻器14的前端電路的等效阻抗(下稱Rmix),以及電阻R1及R2的電阻值。
以下舉一範例說明電阻R1及R2的電阻值的決定方式。
如果需求是在TIA的輸出端要設置一峰值檢測器,其預定功率輸入範圍為+10dBm,而TIA的整體增益(Gain1)為28dB,則等效需要在第一輸出節點N1處提供具有18dB的第二增益(下稱Gain2)的第一檢測訊號Sd1。
因此,需要選擇適當的電阻R1及R2的比例來滿足下式(1)、(2):
Figure 110138810-A0305-02-0007-1
Figure 110138810-A0305-02-0008-2
其中,假設由TIA向混頻器14一端觀察得到的等效阻抗Rmix為400Ohm,則可由下式(3)-(5)得到電阻R1及R2:
Figure 110138810-A0305-02-0008-3
Figure 110138810-A0305-02-0008-4
R2=10.048-3.177=6.871kOhm...式(5)。
由上述諸式可知,本發明提供的訊號調整電路10可針對TIA設計電阻R1及R2的電阻值,使第一檢測訊號Sd1相對於第一輸入訊號Sin1具有適當的第二增益,且在峰值檢測器12的預定功率輸入範圍內。
圖2A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訊號調整電路的另一電路佈局圖,圖2B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訊號調整電路的另一電路佈局圖。
在圖2A的實施例中,電阻R1可替換為可變電阻R1’,電阻R2可替換為可變電阻R2’,且訊號調整電路10更包括控制電路104,其經配置以通過控制可變電阻R1’及R2’的電阻值,來控制第一增益及第二增益,以使第一輸出訊號Sout1改變後,第一檢測訊號Sd1仍在預定功率輸入範圍內。
此外,如圖2B所示,可變電阻R1’包括開關S1、S2及具有不同電阻值的電阻R11、R12,且開關S1、S2分別與電阻R11、R12串聯。類似的,可變電阻R2’包括開關S3、S4及具有不同電阻值的電阻R21、R22,且開關S3、S4分別與電阻R21、R22串聯。
在本實施例中,控制電路104經配置以控制開關S1、S2、S3、S4導通或關閉,以決定第一增益及第二增益。
舉例來說,倘若TIA本身可以切換不同的整體增益(第一增益),亦可設計適當的電阻R1、R2的電阻值來適用相同的峰值檢測器12,換言之,使第一檢測訊號Sd1仍在相同的預定功率輸入範圍內,而不需使用不同的峰值 檢測器12,亦不必增加額外的前置放大器或是衰減器。
以下依據圖2A、2B的訊號調整電路來舉例。
如果需求是在TIA的輸出端要設置一峰值檢測器,其預定功率輸入範圍為+10dBm,而TIA的整體增益(Gain1)可在28dB及22dB之間切換,則等效需要在第一輸出節點N1處提供具有18dB及12dB的第二增益(下稱Gain2)的第一檢測訊號Sd1。
有了上述條件,可依據上述式(1)-(5)分別計算在第二增益為18dB及12dB時,需要採用的電阻R1、R2的電阻值,進而可通過控制電路104進行控制,使第一輸出訊號Sout1因增益調整而改變後,可對應調整第二增益,使第一檢測訊號Sd1仍在預定功率輸入範圍內。因此,不需使用不同的峰值檢測器12,亦不必增加額外的前置放大器或是衰減器。
[第二實施例]
圖3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訊號調整電路應用於接收端電路的電路佈局圖。
參閱圖3所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提供一種訊號調整電路30,適用於一峰值檢測器32,訊號調整電路30包括第一放大器100及第一回授電路302,第一回授電路302包括電容C1、電阻R1及R2。需要說明的是,訊號調整電路30的架構基本上與圖1的訊號調整電路10的架構相同,故省略重複敘述。
不同之處在於,圖3的訊號調整電路30更包括電阻R3,其一端用於接收第一輸入訊號Sin1’,其另一端連接於第一放大器100的第一輸入端(左側正(+)端)。
需要說明的是,本實施例的訊號調整電路30係應用於接收端電路3,接收端電路3還包括天線31、峰值檢測器32、低雜訊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33、混頻器34、轉阻放大器35及類比數位轉換器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ADC)36。訊號調整電路30可例如作為一接收端基頻濾波器(Rx baseband filter)的半電路而連接於轉阻放大器35及類比數位轉換器36之間,且類似的,為了適用於差動傳輸方案,接收端基頻濾波器還包括另一半電路,其具有與訊號調整電路30對稱的電路架構。
在本實施例中,接收端基頻濾波器的整體增益(第一增益Gain1)取決於電阻R1、R2及R3的電阻值,如下式(6)所示:
Figure 110138810-A0305-02-0010-5
此外,需要說明的是,本實施例中的電阻R1、R2可類似於圖2A採用控制電路來控制可變電阻,或是採用圖2B的控制電路來切換開關,本發明不限於此。
以下舉一範例說明本實施例的電阻R1及R2的電阻值的決定方式。
如果需求是在接收端基頻濾波器的輸出端要設置一峰值檢測器,其預定功率輸入範圍為+10dBm,而接收端基頻濾波器的整體增益(Gain1)為24dB,則等效需要在第一輸出節點N1處提供具有14dB的第二增益(下稱Gain2)的第一檢測訊號Sd1’,使輸入峰值檢測器32的第一檢測訊號Sd1’為0dBm。
假設電阻R3的電阻值為1kOhm,則可由式(6)計算電阻R1、R2的總和,如下式(7)所示:
Figure 110138810-A0305-02-0010-6
接著,需要選擇適當的電阻R1及R2的比例來使輸入峰值檢測器32的第一檢測訊號Sd1’為0dBm,以等效使接收端基頻濾波器的輸出端設置的峰值檢測器接收到+10dBm的訊號。因此,電阻R1及R2可由下式(8)-(10)得到:
Figure 110138810-A0305-02-0010-7
Figure 110138810-A0305-02-0011-8
R2=15.849-5.011=10.838k Ohm...式(10)。
由上述諸式可知,本發明提供的訊號調整電路30可在接收端電路3中使用,且可針對接收端基頻濾波器設計電阻R1及R2的電阻值,使第一檢測訊號Sd1’相對於第一輸入訊號Sin1’具有適當的第二增益,且在峰值檢測器32的預定功率輸入範圍內。
[第三實施例]
圖4為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接收端電路的方塊示意圖,圖5為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接收端電路的轉阻放大器及接收端基頻濾波器的電路架構圖。
參閱圖4所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提供一種接收端電路4,其包括天線41、峰值檢測器421、422、423、424、LNA 43、混頻器44、轉阻放大器45、接收端基頻濾波器46、ADC 47及增益自動控制電路48。
如圖5所示,轉阻放大器45的半電路連接於混頻器44,接收端基頻濾波器46的半電路連接於轉阻放大器45的半電路,且類似的,為了適用於差動傳輸方案,轉阻放大器45及接收端基頻濾波器462都還包括另一半電路,具有對稱的電路架構。
轉阻放大器45包括前述實施例提到的訊號調整電路,例如圖2A的訊號調整電路10,其包括放大器450、回授電路452及控制電路454。放大器450用於將第一輸入訊號Sin1”放大以輸出第一輸出訊號Sout1”。回授電路452包括電容C1”、可變電阻R1”及R2”。放大器450及回授電路452與圖2A的電路架構相同,故省略重複敘述。
控制電路454用於控制可變電阻R1”及R2”,以決定第一輸出訊號Sout1”相對於第一輸入訊號Sin1”的第一增益,以及第一檢測訊號Sd1”相對 於第一輸入訊號Sin1”的第二增益。峰值檢測器421連接於第一輸出節點N1以接收第一檢測訊號Sd1”,具有第一預定功率輸入範圍且用於檢測第一檢測訊號Sd1”的峰值。類似的,控制電路454控制可變電阻R1”及R2”的電阻值具有一第一預定比例,使第一檢測訊號Sd1”在第一預定功率輸入範圍內。
接收端基頻濾波器46包括一第二訊號調整電路,其包括電阻R5”、放大器460及回授電路462。電阻R5”的一端連接於放大器460的第一輸入端。放大器460用於將第一輸出訊號Sout1”放大以輸出第二輸出訊號Sout2。回授電路462包括電容C2”、可變電阻R3”及R4”。放大器460及回授電路462與圖2A的電路架構相同,故省略重複敘述。
其中,控制電路464用於控制可變電阻R3”及R4”,以決定第二輸出訊號Sout2相對於第一輸出訊號Sout1”的第三增益,以及第二檢測訊號Sd2”相對於第一輸出訊號Sout1”的第四增益。峰值檢測器423連接於第二輸出節點N2以接收第二檢測訊號Sd2”,具有第二預定功率輸入範圍且用於檢測第二檢測訊號Sd2”的峰值。類似的,控制電路464控制可變電阻R3”及R4”的電阻值具有第二預定比例,使第二檢測訊號Sd2”在第二預定功率輸入範圍內。在另一實施例中,控制電路454及控制電路464可整合於同一控制電路中,用以控制可變電阻R1”、R2”、R3”及R4”的電阻值,然本發明不限於此。
在接收端電路4中,LNA43為增益可調整的,LNA43接收來自天線的接收訊號,進行放大後提供接收端訊號並輸入混頻器44。混頻器44連接於LNA43及轉阻放大器45,以將接收端訊號進行混頻處理,以降頻後提供第一輸入訊號Sin1”給轉阻放大器45。類比數位轉換器,連接於接收端基頻濾波器46,以接收第二輸出訊號,並將第二輸出訊號Sout2進行類比數位轉換後產生數位訊號。
接收端電路4的增益自動控制電路48連接於控制電路454、464、 峰值檢測器421、422、423、424及LNA 43,且經配置以依據峰值檢測器421、422、423、424的檢測結果控制控制電路454、464及LNA 43。
更詳細而言,在本實施例中,以峰值檢測器421、422、423、424為1位元(1-bit)的峰值檢測器來舉例,其僅會輸出高低位準來代表檢測結果。且在本實施例中,將峰值檢測器421、423設計來偵測轉阻放大器45及接收端基頻濾波器的輸出功率均為+10dBm。在其他實施例中,峰值檢測器可由多位元(multi-bits)的峰值檢測器實現,然本發明不限於此。
在本實施例中,當峰值檢測器421、423的檢測結果均為高位準,代表訊號增益過大,需要以較大的幅度來調整增益,例如,可配置增益自動控制電路48在得到此檢測結果時,對應調整LNA 43及接收端基頻濾波器46的整體增益。其中,接收端基頻濾波器46的整體增益的調整方式已於上述實施例中說明,故在此省略。
當峰值檢測器421的檢測結果為高位準,峰值檢測器423的檢測結果為低位準,代表此時可能發生共存干擾而有較大的帶外突波(outband spur)則可配置增益自動控制電路48在得到此檢測結果時,對應調降LNA 43及轉阻放大器45的整體增益。其中,轉阻放大器45的整體增益的調整方式已於上述實施例中說明,故在此省略。
當峰值檢測器421的檢測結果為低位準,峰值檢測器423的檢測結果為高位準,或是,當峰值檢測器421、423的檢測結果均為低位準,代表此時需微調接收端基頻濾波器46的整體增益,將其輸出功率調到適當範圍。
再者,若設置更多的峰值檢測器,例如圖5的峰值檢測器422、424,則可以依據檢測結果來更精確調整增益。例如,可計算峰值檢測器422輸出高位準時代表從LNA 43的輸入功率大於特定功率,並依據峰值檢測器422、424的資訊判斷LNA 43的輸入功率在何種功率位準,藉此讓增益自動調 整電路48控制控制電路454、464及LNA 43快速切換到適合的增益。
[實施例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的其中一有益效果在於,本發明所提供的訊號調整電路及使用其之接收端電路,可搭配接收端電路中的轉阻放大器或基頻濾波器的適當設計,在不增加面積的情況下,不需使用額外的衰減器或前置放大器而適用於接收端峰值檢測器,進而降低使用上述額外元件所產生的失配情況。
以上所公開的內容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可行實施例,並非因此侷限本發明的申請專利範圍,所以凡是運用本發明說明書及圖式內容所做的等效技術變化,均包含於本發明的申請專利範圍內。
10:訊號調整電路
12:峰值檢測器
14:混頻器
16:接收端濾波器
100:第一放大器
102:第一回授電路
C1:電容
N1:第一輸出節點
R1、R1"、R2、R2"、R3、R3"、R4"、R5"、R11、R12、R21、R22:電阻
R1'、R2':可變電阻
S1、S2、S3、S4:開關
Sd1、Sd1'、Sd1":第一檢測訊號
Sd2":第二檢測訊號
Sin1、Sin1'、Sin1":第一輸入訊號
Sout1、Sout1'、Sout1":第一輸出訊號
Sout2:第二輸出訊號

Claims (10)

  1. 一種訊號調整電路,適用於一峰值檢測器,該訊號調整電路包括:一第一放大器,包括一第一輸入端及一第一輸出端,其中,該第一輸入端接收一第一輸入訊號,且該第一放大器用於將該第一輸入訊號放大以從該第一輸出端輸出一第一輸出訊號;以及一第一回授電路,包括:一第一電容,連接於該第一輸入端及該第一輸出端之間;一第一電阻,連接於該第一輸入端及一第一輸出節點之間;及一第二電阻,連接於該第一輸出節點及該第一輸出端之間,其中,該第一回授電路用於決定該第一輸出訊號的一第一增益;其中,該峰值檢測器連接於該第一輸出節點以接收一第一檢測訊號,並檢測該第一檢測訊號的峰值;其中,該峰值檢測器具有一預定功率輸入範圍,且該第一電阻及該第二電阻具有一第一預定比例,使該第一檢測訊號相對於該第一輸入訊號具有一第二增益,且在該預定功率輸入範圍內,其中,該訊號調整電路作為一第一轉阻放大器的一第一半電路,且該第一轉阻放大器更包括一第二半電路,其具有與該第一半電路對稱的一電路架構,以適用於一差動傳輸方案。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訊號調整電路,其中該訊號調整電路連接於一混頻器及一接收端濾波器之間。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訊號調整電路,其中該第一增益取決於包 括該混頻器的一前端電路的一第一等效阻抗、該第一電阻及該第二電阻。
  4. 如請求項2所述的訊號調整電路,其中,該第一輸入端連接於該混頻器以接收該第一輸入訊號,該第一輸出端連接於該接收端濾波器以輸出該第一輸出訊號。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訊號調整電路,其中該第一電阻為一第一可變電阻,該第二電阻為一第二可變電阻,且該訊號調整電路更包括一控制電路,其經配置以通過控制該第一可變電阻及該第二可變電阻的電阻值來控制該第一增益及該第二增益,以使該第一輸出訊號改變後,該第一檢測訊號仍在該預定功率輸入範圍內。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訊號調整電路,其中,該第一可變電阻包括多個第一開關及具有不同電阻值的多個第三電阻,且該些第一開關分別與該些第三電阻串聯,其中,該第二可變電阻包括多個第二開關及具有不同電阻值的多個第四電阻,且該些第一開關分別與該些第三電阻串聯,其中,該控制電路經配置以控制該些第一開關及該些第二開關導通或關閉,以決定該第一增益及該第二增益。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訊號調整電路,更包括一第五電阻,其一端用於接收該第一輸入訊號,其另一端連接於該第一輸入端。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訊號調整電路,其中該訊號調整電路作為一接收端基頻濾波器的一第三半電路而連接於一第二轉阻放大器及一類比數位轉換器之間,且該接收端基頻濾波器還包括一第四半電路,其具有與該第三半電路對稱的電路架構,以適用於該差動傳輸方案。
  9. 一種接收端電路,包括:一轉阻放大器,包括一第一訊號調整電路,包括:一第一放大器,包括一第一輸入端及一第一輸出端,其中,該第一輸入端接收一第一輸入訊號,且該第一放大器用於將該第一輸入訊號放大以從該第一輸出端輸出一第一輸出訊號;一第一回授電路,包括:一第一電容,連接於該第一輸入端及該第一輸出端之間;一第一可變電阻,連接於該第一輸入端及一第一輸出節點之間;及一第二可變電阻,連接於該第一輸出節點及該第一輸出端之間;及一第一控制電路,經配置以控制該第一可變電阻及該第二可變電阻的電阻值,以決定該第一輸出訊號相對於該第一輸入訊號的一第一增益,以及一第一檢測訊號相對於該第一輸入訊號的一第二增益;以及一第一峰值檢測器,連接於該第一輸出節點以接收該第一檢測訊號,具有一第一預定功率輸入範圍且用於檢測該第一檢測訊號的峰值,其中,該第一控制電路控制該第一可變電阻及該第二可變電阻的電阻值具有一第一預定比例,使該第一檢測訊號在該第一預定功率輸入範圍內,其中,該第一訊號調整電路作為該轉阻放大器的一第一半電路,且該轉阻放大器更包括一第二半電路,其具有與該第一半電路對稱的一電路架構,以適用於一差動傳輸方案。
  10. 如請求項9所述的接收端電路,還包括:一接收端基頻濾波器,包括一第二訊號調整電路,包括: 一第一電阻,其一端連接於該第一輸出端;及一第二放大器,包括一第二輸入端及一第二輸出端,其中,該第二輸入端通過該第一電阻連接於該第一輸出端以接收該第一輸出訊號,且該第二放大器用於將該第一輸出訊號放大以從該第二輸出端輸出一第二輸出訊號;以及一第二回授電路,包括:一第二電容,連接於該第二輸入端及該第二輸出端之間;一第三可變電阻,連接於該第二輸入端及一第二輸出節點之間;及一第四可變電阻,連接於該第二輸出節點及該第二輸出端之間,其中,該第二回授電路用於決定該第二輸出訊號相對於該第一輸出訊號的一第三增益;及一第二控制電路,經配置以控制該第三可變電阻及該第四可變電阻的電阻值,以決定一第二檢測訊號相對於該第一輸出訊號的一第二增益;一第二峰值檢測器,連接於該第二輸出節點以接收該第二檢測訊號,具有一第二預定功率輸入範圍且用於檢測該第二檢測訊號的峰值,其中,該第二控制電路控制該第三可變電阻及該第四可變電阻的電阻值具有一第二預定比例,使該第二檢測訊號在該第二預定功率輸入範圍內。
TW110138810A 2021-10-20 2021-10-20 訊號調整電路及使用其之接收端電路 TWI7988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38810A TWI798883B (zh) 2021-10-20 2021-10-20 訊號調整電路及使用其之接收端電路
CN202111391881.0A CN115996066A (zh) 2021-10-20 2021-11-19 信号调整电路及使用其的接收端电路
US17/870,939 US20230117775A1 (en) 2021-10-20 2022-07-22 Signal adjusting circuit and receiving end circuit using the sam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38810A TWI798883B (zh) 2021-10-20 2021-10-20 訊號調整電路及使用其之接收端電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98883B true TWI798883B (zh) 2023-04-11
TW202318825A TW202318825A (zh) 2023-05-01

Family

ID=859826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38810A TWI798883B (zh) 2021-10-20 2021-10-20 訊號調整電路及使用其之接收端電路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17775A1 (zh)
CN (1) CN115996066A (zh)
TW (1) TWI798883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284315A1 (en) * 2006-11-30 2009-11-19 Satoshi Kobayashi Operational amplifier
US20130293305A1 (en) * 2012-05-04 2013-11-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mplifier and filter having cutoff frequency controlled according to digital code
US20160142026A1 (en) * 2014-11-14 2016-05-19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Regulated cascode (rgc)-type burst mode optic pre-amplifier having extended linear input rang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284315A1 (en) * 2006-11-30 2009-11-19 Satoshi Kobayashi Operational amplifier
US20130293305A1 (en) * 2012-05-04 2013-11-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mplifier and filter having cutoff frequency controlled according to digital code
US20160142026A1 (en) * 2014-11-14 2016-05-19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Regulated cascode (rgc)-type burst mode optic pre-amplifier having extended linear input rang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96066A (zh) 2023-04-21
TW202318825A (zh) 2023-05-01
US20230117775A1 (en) 2023-04-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93583B2 (en) Radio frequency tuner
JP3174340B2 (ja) 受信機の自動利得制御装置
JP2009124189A (ja) 自動利得制御回路
TW200822534A (en) Peak detector and fixed gain amplifier circuit for automatic gain control and variable gain amplifier circuit and method thereof
US9037105B2 (en) Dynamic gain assignment in analog baseband circuits
JP2010051011A (ja) 高ダイナミックレンジ可変利得増幅器
US20030141927A1 (en) Variable impedance load for a variable gain radio frequency amplifier
US9048921B2 (en) Receiver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23378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DC offset cancellation in a receiver
US7027790B2 (en) Transceiver front-end
WO2002065633A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transceiver having a constant power output
US7436251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ynamic power-optimization of analog active filters
EP0983631B1 (en) Power amplifier and method therein
JP2017208635A (ja) 低雑音増幅装置
JP2011205362A (ja) 高周波増幅回路
EP1568236B1 (en) Continuously variable gain radio frequency driver amplifier having linear in decibel gain control characteristics
TWI798883B (zh) 訊號調整電路及使用其之接收端電路
Zhang et al. A low power programmable gain amplifier with 70-dB control range in CMOS technology
KR100968807B1 (ko) 가변이득증폭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수신기
Xiangning et al. An efficient CMOS DC offset cancellation circuit for PGA of low IF wireless receivers
Xiangning et al. A CMOS DC offset cancellation (DOC) circuit for PGA of low IF wireless receivers
Zhang et al. A 250MHz 60dB gain control range 1dB gain step programmable gain amplifier with DC-offset calibration
US6977555B2 (en) Tuner circuit
CA2846321A1 (en) Voltage controlled amplifier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KR100303311B1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에서 무선신호 수신 회로 및 장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