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97249B - 新生黴素(novobiocin)類似物及脯胺酸之共晶型、其製造方法及用途 - Google Patents

新生黴素(novobiocin)類似物及脯胺酸之共晶型、其製造方法及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97249B
TWI797249B TW108104336A TW108104336A TWI797249B TW I797249 B TWI797249 B TW I797249B TW 108104336 A TW108104336 A TW 108104336A TW 108104336 A TW108104336 A TW 108104336A TW I797249 B TWI797249 B TW I79724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roline
crystal
powder diffraction
ray powder
diffraction patter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043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45381A (zh
Inventor
江昕
約翰 艾倫 威林
梅蘭妮 J 畢菲
克里斯多夫 S 希迪克
傑瑞德 P 斯密特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瑞塔醫藥有限責任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瑞塔醫藥有限責任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瑞塔醫藥有限責任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453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453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972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97249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HSUGARS; DERIVATIVES THEREOF; NUCLEOSIDES; NUCLEOTIDES; NUCLEIC ACIDS
    • C07H15/00Compounds containing hydrocarbon or substituted hydrocarbon radicals directly attached to hetero atoms of saccharide radicals
    • C07H15/20Carbocyclic rings
    • C07H15/207Cyclohexane rings not substituted by nitrogen atoms, e.g. kasugamyci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70Carbohydrates; Sugars; Derivatives thereof
    • A61K31/7042Compounds having saccharide radicals and heterocyclic rings
    • A61K31/7048Compounds having saccharide radicals and heterocyclic rings having oxy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leucoglucosan, hesperidin, erythromycin, nystatin, digitoxin or digox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5/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nervous system
    • A61P25/02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nervous system for peripheral neuropathi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metabolism
    • A61P3/08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metabolism for glucose homeostasis
    • A61P3/1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metabolism for glucose homeostasis for hyperglycaemia, e.g. antidiabetic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HSUGARS; DERIVATIVES THEREOF; NUCLEOSIDES; NUCLEOTIDES; NUCLEIC ACIDS
    • C07H1/00Processe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sugar derivatives
    • C07H1/06Separation; Purific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BGENERAL METHODS OF ORGANIC CHEMISTRY; APPARATUS THEREFOR
    • C07B220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pecific properties of organic compounds
    • C07B2200/13Crystalline forms, e.g. polymorph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iabet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mergency Medicine (AREA)
  • Obesity (AREA)
  • Neurosurgery (AREA)
  • Endocrin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Neurolog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Medicines That Contain Protein Lipid Enzymes And Other Medicines (AREA)
  • Pyrrole Compounds (AREA)
  • Pyrane Compounds (AREA)
  • Plural Heterocyclic Compounds (AREA)
  • Saccharide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揭示N-(2-(5-(((2R,3R,4S,5R)-3,4-二羥基-5-甲氧基-6,6-二甲基四氫-2H-哌喃-2-基)氧基)-3'-氟-[1,1'-聯苯]-2-基)乙基)-乙醯胺及L-脯胺酸或D-脯胺酸之共晶型、其醫藥組合物、製造方法及用於治療諸如糖尿病性周邊神經病之神經退化性病症的方法。

Description

新生黴素(NOVOBIOCIN)類似物及脯胺酸之共晶型、其製造方法及用途
揭示N-(2-(5-(((2R,3R,4S,5R)-3,4-二羥基-5-甲氧基-6,6-二甲基四氫-2H-哌喃-2-基)氧基)-3'-氟-[1,1'-聯苯]-2-基)乙基)-乙醯胺及L-脯胺酸或D-脯胺酸之共晶型、其醫藥組合物、製造方法及用於治療諸如糖尿病性周邊神經病之神經退化性病症的方法。
大約2600萬美國人罹患1型或2型糖尿病。儘管使用胰島素及口服抗糖尿病藥物幫助維持血糖正常,但此等個體中約60%-70%顯現糖尿病性周邊神經病(DPN)。參見Veves,A.;Backonja,M.;Malik,R.A.,Pain Med.9(2008)660-674。據報導基於新生黴素骨架之許多小分子抑制熱休克蛋白90(Hsp90),且據報導其具有顯著神經保護特性且適用於逆轉動物模型中DPN之症狀。參見B.R.Kusuma等人,J.Med.Chem.55(2012)5797-5812;美國專利第9,422,320號。
此類型之一種新生黴素類似物(「新生黴素類似物」)為N-(2-(5-(((3R,4S,5R)-3,4-二羥基-5-甲氧基-6,6-二甲基四氫-2H-哌喃-2-基)氧基)-3'-氟-[1,1'-聯苯]-2-基)乙基)-乙醯胺(4),據報導其展現高神經元保護活性。Kusuma(2012)。進一步報導新生黴素類似物4具有與另一熱休 克蛋白Hsp70之存在相關之作用,而其他作用與Hsp70無關。Hsp70在新生黴素類似物4及相關化合物之作用機制中的確切作用尚未完全表徵。J.Ma等人,ACS Chem.Neurosci.6(9)(2015)1637-1648。
據報導新生黴素類似物4之合成遵循產生非晶固體之程序,且其物理化學表徵省略在2位之立體化學的明確分配(Kusuma(2012);美國專利第9,422,320號),藉此原則上允許如下文所示之兩種可能之變旋異構物4a4b的存在:
Figure 108104336-A0305-02-0004-2
如以下事實所證明,公開之4(亦稱為KU-596)之合成雖然指示HPLC純度為95.6%,但未指示非晶固體之變旋異構物純度:僅僅諾維糖2位缺乏立體化學之明確分配。(Kusuma(2012)。
本發明係基於以下意外發現:以高產率、純度及變旋異構物純度實現新生黴素類似物4a及L-脯胺酸或D-脯胺酸之共晶型。此外,本發明之形態證實相對於已知之非晶型4,生物可用性得到顯著改善。
因此,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為N-(2-(5-(((2R,3R,4S,5R)-3,4-二羥基-5-甲氧基-6,6-二甲基四氫-2H-哌喃-2-基)氧基)-3'-氟-[1,1'-聯苯]-2-基)乙基)-乙醯胺及L-脯胺酸(1:2)之共晶。該共晶之特徵在於如在繞射計上使用Cu-Kα輻射在1.54178Å之波長下所測定,包含以下峰之X射線粉末繞射圖:14.76、16.86、19.00及21.05 °2θ±0.20 °2θ。此共晶在本文中稱為「形態B」。
另一實施例為N-(2-(5-(((2R,3R,4S,5R)-3,4-二羥基-5-甲氧基-6,6-二甲基四氫-2H-哌喃-2-基)氧基)-3'-氟-[1,1'-聯苯]-2-基)乙基)-乙醯胺及L-脯胺酸(1:2)之共晶。該共晶之特徵在於如在繞射計上使用Cu-Kα輻射在1.54178Å之波長下所測定,包含以下峰之X射線粉末繞射圖:9.20、16.19、18.45及24.51 °2θ±0.2 °2θ。此共晶在本文中稱為「形態D」。
另外,一實施例為N-(2-(5-(((2R,3R,4S,5R)-3,4-二羥基-5-甲氧基-6,6-二甲基四氫-2H-哌喃-2-基)氧基)-3'-氟-[1,1'-聯苯]-2-基)乙基)-乙醯胺及L-脯胺酸呈丙酮溶劑合物形式存在之共晶(1:1:1)。此共晶之特徵在於如在繞射計上使用Cu-Kα輻射在1.54178Å之波長下所測定,包含以下峰之X射線粉末繞射圖:14.64、17.53、18.91及21.33 °2θ±0.20 °2θ。此共晶在本文中稱為「形態C」。
在又一實施例中,本發明係關於N-(2-(5-(((2R,3R,4S,5R)-3,4-二羥基-5-甲氧基-6,6-二甲基四氫-2H-哌喃-2-基)氧基)-3'-氟-[1,1'-聯苯]-2-基)乙基)-乙醯胺及L-脯胺酸呈甲基乙基酮與吡嗪之溶劑合物形式之共晶,莫耳比率分別為約1:1.2:0.6:0.1。該共晶之特徵在於如在繞射計上使用Cu-Kα輻射在1.54178Å之波長下所測定,包含以下峰之X射線粉末繞射圖:10.42、14.62、19.28及21.14 °2θ±0.20 °2θ。此共晶在本文中稱為「形態G」。
本發明亦提供N-(2-(5-(((2R,3R,4S,5R)-3,4-二羥基-5-甲氧基-6,6-二甲基四氫-2H-哌喃-2-基)氧基)-3'-氟-[1,1'-聯苯]-2-基)乙基)-乙醯胺及D-脯胺酸(1:1)之共晶,其特徵在於如在繞射計上使用Cu-Kα1輻射在1.5405929Å之波長下所測定,包含以下峰之X射線粉末繞射圖: 11.77、14.52、19.54及21.23 °2θ±0.20 °2θ。
本發明進一步提供N-(2-(5-(((2R,3R,4S,5R)-3,4-二羥基-5-甲氧基-6,6-二甲基四氫-2H-哌喃-2-基)氧基)-3'-氟-[1,1'-聯苯]-2-基)乙基)-乙醯胺及L-脯胺酸(1:1)之共晶,其特徵在於如在繞射計上使用Cu-Kα1輻射在1.5405929Å之波長下所測定,包含以下峰之X射線粉末繞射圖:8.52、16.33、19.50及21.22 °2θ±0.20 °2θ。
根據另一實施例,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醫藥組合物,其包含本文所述之任一共晶型。該組合物進一步包含醫藥學上可接受之固體載劑。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進一步包含一或多種其他共晶型。
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為一種用於抑制個體中之熱休克蛋白90(Hsp90)的方法。該方法包含向個體投與治療有效量之本文所述之共晶。
本發明亦體現在一種用於治療或預防罹患神經退化性病症之個體之神經退化性病症的方法。該方法包含向個體投與治療有效量之本文所述之共晶。在一些實施例中,神經退化性病症為糖尿病性周邊神經病(DPN)。
或者,根據其他實施例,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預防糖尿病性周邊神經病自罹患1型或2型糖尿病之個體中顯現或降低此可能性的方法。該方法包含向該個體投與治療有效量之本文所述之共晶。
根據另一實施例,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製造形態B共晶之方法。該方法包含將N-(2-(5-(((2R,3R,4S,5R)-3,4-二羥基-5-甲氧基-6,6-二甲基四氫-2H-哌喃-2-基)氧基)-3'-氟-[1,1'-聯苯]-2-基)乙基)-乙醯胺(4a)與L-脯胺酸以約1:1至約1:2莫耳比之組合在C1-6烷基醇中加熱至第一溫 度,得到溶液的步驟。接著使溶液冷卻至不高於約30℃之第二溫度,藉此得到共晶之漿液,且接著在第二溫度下攪拌漿液約72小時或更少之持續時間。
另一實施例為一種製造形態D共晶之方法。該方法包含將N-(2-(5-(((2R,3R,4S,5R)-3,4-二羥基-5-甲氧基-6,6-二甲基四氫-2H-哌喃-2-基)氧基)-3'-氟-[1,1'-聯苯]-2-基)乙基)-乙醯胺(4a)與L-脯胺酸以約1:1莫耳比之組合在EtOH或乙腈中加熱至第一溫度,接著使溶液冷卻至不高於約30℃之第二溫度,藉此得到共晶之懸浮液。接著在第二溫度下攪拌懸浮液約72小時或更少之持續時間。
本發明體現在關於製造形態C共晶之又一方法。該方法包含(a)視情況使等莫耳量之N-(2-(5-(((2R,3R,4S,5R)-3,4-二羥基-5-甲氧基-6,6-二甲基四氫-2H-哌喃-2-基)氧基)-3'-氟-[1,1'-聯苯]-2-基)乙基)-乙醯胺(4a)及L-脯胺酸在EtOH中回流,得到溶液,且使溶液冷卻至不高於約30℃之溫度,藉此得到固體產物。接著將步驟(a)之產物或者N-(2-(5-(((2R,3R,4S,5R)-3,4-二羥基-5-甲氧基-6,6-二甲基四氫-2H-哌喃-2-基)氧基)-3'-氟-[1,1'-聯苯]-2-基)乙基)-乙醯胺(4a)與L-脯胺酸以約1:1莫耳比之組合在丙酮中在不高於約30℃之溫度下攪拌約72小時或更少之持續時間,藉此得到共晶。
根據另一實施例,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製造形態G共晶之方法。該方法包含將N-(2-(5-(((2R,3R,4S,5R)-3,4-二羥基-5-甲氧基-6,6-二甲基四氫-2H-哌喃-2-基)氧基)-3'-氟-[1,1'-聯苯]-2-基)乙基)-乙醯胺(4a)、L-脯胺酸及吡嗪分別以約1:1:20之莫耳比組合在甲基乙基酮(MEK)與MeOH之混合溶劑中,得到溶液,且接著攪拌溶液,藉此得到共晶。
本發明另外提供一種用於製造如本文所述之4a/D-脯胺酸之共晶的方法,其包含將N-(2-(5-(((2R,3R,4S,5R)-3,4-二羥基-5-甲氧基-6,6-二甲基四氫-2H-哌喃-2-基)氧基)-3'-氟-[1,1'-聯苯]-2-基)乙基)-乙醯胺(4a)與D-脯胺酸以約1:1莫耳比之組合在C1-6烷基醇中加熱至第一溫度,得到溶液;以及使溶液冷卻至不高於約30℃之第二溫度,藉此得到共晶之懸浮液。
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增加包含N-(2-(5-(((2R,3R,4S,5R)-3,4-二羥基-5-甲氧基-6,6-二甲基四氫-2H-哌喃-2-基)氧基)-3'-氟-[1,1'-聯苯]-2-基)乙基)-乙醯胺(4a)及N-(2-(5-(((2S,3R,4S,5R)-3,4-二羥基-5-甲氧基-6,6-二甲基四氫-2H-哌喃-2-基)氧基)-3'-氟-[1,1'-聯苯]-2-基)乙基)-乙醯胺(4b)之組合物中4a相對於4b之濃度的方法。該方法包含使該組合物與脯胺酸在溶劑中接觸,且使組合物、脯胺酸及溶劑經受結晶條件,由此產生4a及脯胺酸之共晶。大塊共晶呈現高於包含4a4b之組合物中的4a濃度。
圖1呈現形態B之X射線粉末繞射(XRPD)圖案。
圖2為形態B之差示掃描熱量測定(DSC)曲線。
圖3為形態B之熱解重量分析(TGA)曲線。
圖4為形態B之動態氣相吸附(DVS)曲線。
圖5為形態B之紅外(IR)光譜。
圖6為形態B之拉曼光譜。
圖7為藉由單晶X射線晶體學測定之形態B之原子位移橢球圖。
圖8為基於單晶結構測定之形態B之計算XRPD圖案。
圖9展示形態B之計算XRPD圖案(底部跡線)與形態B之實驗XRPD圖案(頂部跡線)的比較。
圖10呈現形態C之X射線粉末繞射(XRPD)圖案。
圖11為形態C之熱解重量分析(TGA)曲線。
圖12為藉由單晶X射線晶體學測定之形態C之原子位移橢球圖。
圖13為基於單晶結構測定之形態C之計算XRPD圖案。
圖14呈現形態D之X射線粉末繞射(XRPD)圖案。
圖15展示形態D之DSC(底部跡線)及TGA(頂部跡線)曲線。
圖16為形態D之動態氣相吸附(DVS)曲線。
圖17呈現形態G之X射線粉末繞射(XRPD)圖案。
圖18呈現4a/D-脯胺酸共晶之X射線粉末繞射(XRPD)圖案。
圖19展示4a/D-脯胺酸共晶之DSC(底部跡線)及TGA(頂部跡線)曲線。
圖20為4a/D-脯胺酸共晶之動態氣相吸附(DVS)曲線。
圖21展示在小鼠中在投與單次經口劑量之物質A(●)及非晶4a(○)後4a之平均血漿濃度。
圖22展示在猴中在藉由經口管飼法投與單次經口劑量之物質A(●)及非晶4a(○)以及以鬆散填充之膠囊投與物質A(▼)及非晶4a(△)後4a之平均血漿濃度。
圖23呈現4a/L-脯胺酸共晶物質A之X射線粉末繞射(XRPD)圖案。
圖24展示4a/L-脯胺酸共晶物質A之DSC(底部跡線)及TGA(頂部跡線)曲線。
圖25為4a/L-脯胺酸共晶物質A之動態氣相吸附(DVS)曲線。
定義
本發明全篇使用之縮寫、首字母縮寫詞及術語具有以下含義。
Figure 108104336-A0305-02-0010-5
Figure 108104336-A0305-02-0011-3
引言
如上所概述,關於新生黴素類似物4之研究強調該化合物在與Hsp70無關之Hsp90抑制中的極佳效力(Kusuma(2012)及Ma(2015))。該等研究揭露化合物合成之潛在缺點,包括其產生α-變旋異構物4a與β-變旋異構物4b之混合物的傾向及低總產率。另外,雖然報導之關於4之管柱層析純化方法適合於小規模研究,且甚至化合物為約95%純(HPLC),但該方法無法用於產生大量及醫藥學上純之量的α-變旋異構物4a進行藥物開發。
因此,本發明者進行多種分離4a之結晶策略。然而,本發明者未發現藉由結晶將4a4b分離之條件。
本發明者使非晶4a經受由28種共晶形成體構成之共晶篩選,且意外地發現L-脯胺酸及D-脯胺酸選擇性地與α-變旋異構物4a共結晶。此外,本發明者發現L-脯胺酸及D-脯胺酸為得到能夠明確表徵之任何結晶物質的唯一測試共晶形成體。(參見實例3)。
共晶型
化合物4與共晶形成體L-脯胺酸或D-脯胺酸接觸意外地引起4a與任一共晶形成體之選擇性共結晶(參見實例2及10)。以此方式,共結晶實現如藉由例如HPLC所測定,相對於4b,高度富集4a之大量4。因此,在一實施例中,4a與L-脯胺酸之選擇性共結晶降低β-變旋異構物之濃度且其促進少量雜質之移除。因此,4a/L-脯胺酸共晶之形成將4a(HPLC)之純度自約90%提高至至少95%、96%、97%或98%。隨後4a/L-脯胺酸共晶之再結晶將4a之純度進一步提供至至少97%、98%或99%。
類似地,在其他實施例中,4a4b之起始組合物與D-脯胺酸諸如以約等莫耳量之4a/4b及D-脯胺酸之共結晶產生其中相對於起始組合物中之4a濃度,4a之純度(亦即,濃度)如藉由HPLC所測定,提高至少15%、10%、5%或3%的4a/D-脯胺酸共晶。因此,舉例而言,4a/4b之起始組合物含有濃度為約93%之4a,且在與D-脯胺酸共結晶後,所得共晶含有濃度為約98%之4a。在一些實施例中,4a/D-脯胺酸共晶含有最終純度為至少85%、90%、95%、97%、98%或99%之4a
在其他實施例中,一定量之α-變旋異構物4a藉由其與D-脯胺酸諸如以等莫耳量接觸,由此產生4a/D-脯胺酸共晶來純化。大塊共晶中4a之所得濃度比起始量之4a4a濃度高例如至少1%、2%、3%、4%或5%(HPLC)。此等實施例中之每一者涵蓋視情況存在之一或多個再結晶之步驟以進一步增加所得到之共晶中4a之純度。
共結晶亦產生如上文概述之多種共晶型。藉由一或多種分析技術,包括X射線粉末繞射(XRPD)、差示掃描熱量測定(DSC)及熱解重量分析(TGA)鑑別各種形態且區分彼此。
形態B
因此,表示為形態B之一個實施例為N-(2-(5-(((2R,3R,4S,5R)-3,4-二羥基-5-甲氧基-6,6-二甲基四氫-2H-哌喃-2-基)氧基)-3'-氟-[1,1'-聯苯]-2-基)乙基)-乙醯胺(4a)及L-脯胺酸分別呈1:2莫耳比之共晶。如在繞射計上使用Cu-Kα輻射在1.54178Å之波長下所測定,X射線粉末繞射圖包含在14.76、16.86、19.00及21.05 °2θ±0.2 °2θ處之特徵峰。在一實施例中,X射線粉末繞射圖進一步包含在12.14、17.51、18.89及19.41 °2θ±0.2 °2θ處之峰。根據又一實施例,形態B另外實質上藉由其整個X射線粉末繞射圖表徵(參見圖1)。
形態B之DSC曲線表徵此共晶,其中其在約211℃下呈現放熱。根據一個實施例,形態B藉由如實質上圖2中所示之整個DSC熱分析圖表徵。
本發明進一步體現在一種用於製造形態B之方法(參見實例4)。該方法包含將N-(2-(5-(((2R,3R,4S,5R)-3,4-二羥基-5-甲氧基-6,6-二甲基四氫-2H-哌喃-2-基)氧基)-3'-氟-[1,1'-聯苯]-2-基)乙基)-乙醯胺(4a)及L-脯胺酸以約1:1至約1:2莫耳比之組合在C1-6烷基醇中加熱,得到溶液。在一些實施例中,4a呈純4a存在,而在其他實施例中,4a與β-變旋異構物4b組合存在,諸如由公開之4合成產生之組合(Kusuma 2012,見上文)。舉例而言,4a呈95%、96%、97%、98%或99%(w/w)存在。將該組合加熱至在約50℃至約80℃範圍內之第一溫度。例示性C1-6烷基醇包括甲醇、乙醇及正丙醇及異丙醇。在一個實施例中,醇為乙醇。根據一實施例,適宜第一溫度為在標準壓力下醇之沸點。因此,舉例而言,當乙醇為該醇時,第一溫度為沸點,亦即約78℃。
該方法進一步包含使4a及L-脯胺酸之溶液冷卻至不高於約30℃之第二溫度,藉此得到共晶之漿液的步驟。在第二溫度下攪拌漿液約72小時或更少之持續時間。在一實施例中,過濾漿液以分離形態B。
形態D
本發明進一步體現在4a及L-脯胺酸分別呈1:2莫耳比存在之共晶且其表示為形態D。形態D之特徵在於如在繞射計上使用Cu-Kα輻射在1.54178Å之波長下所測定,包含以下峰之X射線粉末繞射圖:9.20、16.19、18.45及24.51 °2θ±0.2 °2θ。另一實施例係關於在11.83、17.16、20.15及25.34 °2θ±0.2 °2θ處存在之額外特徵峰。形態D另外藉由如實質上圖14中所示之其X射線粉末繞射圖表徵。
形態D之DSC曲線亦表徵此共晶,其中其在約212.2℃下呈現吸熱,其中起始溫度為約211.2℃。根據一實施例,形態D藉由如實質上圖15中所示之整個DSC熱分析圖表徵。
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亦關於一種用於製造形態D之方法。該方法包含將N-(2-(5-(((2R,3R,4S,5R)-3,4-二羥基-5-甲氧基-6,6-二甲基四氫-2H-哌喃-2-基)氧基)-3'-氟-[1,1'-聯苯]-2-基)乙基)-乙醯胺(4a)及L-脯胺酸呈約1:1莫耳比之組合在EtOH或乙腈中加熱至第一溫度之步驟。在一些實施例中,4a呈純4a存在,而在其他實施例中,4a與β-變旋異構物4b組合存在,諸如由公開之4合成產生之組合(Kusuma 2012,見上文)。舉例而言,4a呈95%、96%、97%、98%或99%(w/w)存在。第一溫度為在約70℃至約85℃範圍內選擇之溫度。適宜溫度例如藉由使該組合回流來實現,亦即在約82℃之乙腈沸點下。
該方法進一步包含以下步驟:使溶液冷卻至不高於約30℃ 之第二溫度,藉此得到共晶之懸浮液,且接著在第二溫度下攪拌懸浮液約72小時或更少之持續時間。根據一實施例,將懸浮液過濾,例如以分離形態D。
形態C
本發明進一步體現在分別呈1:1:1莫耳比存在的4a及L-脯胺酸之共晶之丙酮溶劑合物且其表示為形態C(參見實例6)。該共晶之特徵在於如在繞射計上使用Cu-Kα輻射在1.54178Å之波長下所測定,包含以下峰之X射線粉末繞射圖:14.64、17.53、18.91及21.33 °2θ±0.2 °2θ。更特定而言,根據另一實施例,X射線粉末繞射圖包含在12.10、15.14、18.26及19.56 °2θ±0.2 °2θ處之額外峰。表徵形態C之此等及額外峰展示在如實質上圖10中所示之其X射線粉末繞射圖中。
形態C另外藉由參考其TGA熱分析圖來表徵,其TGA熱分析圖包含推斷在約150℃與約220℃下之重量損失步驟。一實施例係關於如實質上圖11中所示之形態C之TGA熱分析圖。
形態C藉由根據本發明之各種實施例之方法製造。因此,在一個實施例中,該方法包含使等莫耳量之N-(2-(5-(((2R,3R,4S,5R)-3,4-二羥基-5-甲氧基-6,6-二甲基四氫-2H-哌喃-2-基)氧基)-3'-氟-[1,1'-聯苯]-2-基)乙基)-乙醯胺(4a)及L-脯胺酸在EtOH中回流,得到溶液,且接著使溶液冷卻至不高於約30℃之溫度,藉此產生固體產物。接著在丙酮中在不高於約30℃之溫度下攪拌固體產物約72小時或更少之持續時間,藉此得到形態C。
或者,在丙酮中在不高於約30℃之溫度下攪拌4a及L-脯胺酸呈約1:1莫耳比之組合約72小時或更少之持續時間,藉此得到形態C。在此 等實施例中之任一者中,4a呈純4a或呈諸如藉由公開之4合成產生的與β-變旋異構物4b之組合存在。在另一實施例中,諸如藉由過濾來分離形態C。
形態G
本發明進一步關於呈甲基乙基酮及吡嗪之溶劑合物存在的4a及L-脯胺酸之共晶,且其表示為形態G(參見實例9)。如實例中所解釋,形態G之XRPD指標化與1:1之4a:L-脯胺酸莫耳比相一致,但該指標化未區分大小相當之MEK與吡嗪分子,使得藉由此分析技術難以確定溶劑之明確量。然而,形態G之質子NMR分析確定分別約1:1.2:0.6:0.1之4a、L-脯胺酸、MEK及吡嗪之莫耳比。因此,形態G藉由其XRPD繞射圖表徵為如在繞射計上使用Cu-Kα輻射在1.54178Å之波長下所測定,具有在10.42、14.62、19.28及21.14 °2θ±0.2 °2θ處之特徵峰。另一實施例提供在11.85、14.93、17.40及19.28 °2θ±0.2 °2θ處之額外峰。形態G亦可藉由如實質上圖17中所示之其完整XRPD繞射圖表徵。
根據另一個實施例,形態G之XRPD分析進一步確定表徵共晶之單位晶胞參數。因此,參數為a=10.975Å,b=10.310Å,c=15.704Å,α=90°,β=108.56°,及γ=90°。
本發明進一步關於一種用於製造形態G之方法。該方法包含將N-(2-(5-(((2R,3R,4S,5R)-3,4-二羥基-5-甲氧基-6,6-二甲基四氫-2H-哌喃-2-基)氧基)-3'-氟-[1,1'-聯苯]-2-基)乙基)-乙醯胺(4a)、L-脯胺酸及吡嗪分別以約1:1:20之莫耳比組合在甲基乙基酮(MEK)與MeOH之混合溶劑中,得到溶液。在一些實施例中,4a呈純4a存在,而在其他實施例中,4a與β-變旋異構物4b組合存在,諸如由公開之4合成產生之組合(Kusuma 2012,見上文)。舉例而言,4a呈95%、96%、97%、98%或99%(w/w)存 在。一般而言,混合溶劑體現在MEK相比於MeOH過量。因此,MEK與MeOH之例示性比率為約9:1(v/v)。接著攪拌溶液,藉此得到形態G。
物質A
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為分別以1:1莫耳比存在之4a及L-脯胺酸之共晶,其表示為物質A。物質A之特徵在於如在繞射計上使用Cu-Kα1輻射在1.5405929Å之波長下所測定,包含以下峰之X射線粉末繞射圖:8.52、16.33、19.50及21.22 °2θ±0.20 °2θ。另一實施例係關於在9.19、13.22、14.75及17.57 °2θ±0.2 °2θ處存在之額外特徵峰。物質A另外藉由如實質上圖23中所示之其X射線粉末繞射圖表徵。
根據另一個實施例,物質A之XRPD分析進一步確定表徵共晶之單位晶胞參數。因此,參數為a=10.126Å,b=11.021Å,c=30.259Å,α=90°,β=90°,及γ=90°。
物質A之DSC曲線亦表徵此共晶,其中其在約145℃下呈現吸熱。根據一實施例,物質A藉由如實質上圖24中所示之整個DSC熱分析圖表徵。
物質A另外藉由參考其TGA熱分析圖表徵,其TGA熱分析圖包含推斷在約160℃與約230℃下之重量損失步驟。一實施例係關於物質A之TGA熱分析圖,如實質上圖24中所示。
4a/D-脯胺酸共晶
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亦提供以1:1莫耳比存在之4a及D-脯胺酸之共晶(參見實例11)。該共晶藉由其XRPD繞射圖表徵為如在繞射計上使用Cu-Kα1輻射在1.5405929Å之波長下所測定,具有在11.77、14.52、19.54及21.23 °2θ±0.20 °2θ處之特徵峰。額外特徵存在於8.45、 13.18、16.95及19.12 °2θ±0.2 °2θ。表徵共晶之此等及甚至額外峰展示在如實質上圖18中所示之其X射線粉末繞射圖中。
4a/D-脯胺酸晶體之DSC曲線亦表徵此共晶,其中其在約130℃下呈現吸熱。根據一實施例,共晶藉由如實質上圖19中所示之整個DSC熱分析圖表徵。
共晶另外藉由參考其TGA熱分析圖表徵,其TGA熱分析圖包含推斷分別在約150-160℃與約230℃下之兩個重量損失步驟。一實施例係關於共晶之TGA熱分析圖,如實質上圖19中所示。
本發明進一步提供一種用於製造4a/D-脯胺酸晶體之方法。該方法包含以下步驟:(a)將N-(2-(5-(((2R,3R,4S,5R)-3,4-二羥基-5-甲氧基-6,6-二甲基四氫-2H-哌喃-2-基)氧基)-3'-氟-[1,1'-聯苯]-2-基)乙基)-乙醯胺(4a)及D-脯胺酸以約1:1莫耳比之組合在C1-6烷基醇中加熱至第一溫度,得到溶液;以及(b)使該溶液冷卻至不高於約30℃之第二溫度,藉此得到共晶之懸浮液。在一些實施例中,4a呈純4a存在,而在其他實施例中,4a與β-變旋異構物4b組合存在,諸如由公開之4合成產生之組合(Kusuma 2012,見上文)。舉例而言,4a呈95%、96%、97%、98%或99%(w/w)存在。
純化方法
根據一實施例,4a選擇性地與L-脯胺酸及D-脯胺酸共結晶之意外發現引起一種用於將4a自大批量4純化之方法。亦即,4a與脯胺酸共結晶使4a/脯胺酸共晶之所得大塊樣品中4a濃度相對於4b富集。一種提高4a濃度之方法首先涵蓋4a4b之起始組合物。起始組合物可為由公開之4合成產生或藉由熟習有機合成技術者已知或合理設想之產生4的大量替 代合成路徑之一產生的大塊固體。另外,起始組合物可為主要4a之大塊固體,由諸如管柱層析法之其他純化方式產生。本發明者意外地發現在此方面,4a挑戰所有結晶嘗試;實際上,沒有條件下可觀測到4a呈結晶形式存在。在此等實例中之任一者中,起始組合物含有至少一些量之4b,諸如0.5%至約10%(w/w)。
莫耳過量,諸如一至約兩當量之脯胺酸與起始組合物在溶劑中組合。在一些實施例中,脯胺酸為L-脯胺酸,且在其他實施例中,脯胺酸為D-脯胺酸。可使用L-脯胺酸與D-脯胺酸之混合物。能夠實質上溶解脯胺酸及起始組合物之任何溶劑均適合於達成此目的。諸如本文所述之任何溶劑的示例性溶劑包括C1-C6烷基醇,諸如甲醇及乙醇。在該方法之一些實施例中,宜藉由加熱起始組合物、脯胺酸及溶劑混合物來促進溶解。出於達成此目的之適宜溫度為溶劑之回流溫度。
接著起始組合物、脯胺酸及溶劑之組合經受結晶條件,實現4a與脯胺酸共結晶。在此上下文中多種結晶技術為適用的,諸如本文所述之彼等技術中之任一者。在示例性實施例中,使起始組合物與脯胺酸之溫溶液冷卻至室溫。可執行外部冷卻手段使溶液冷卻至低於室溫以促進共結晶。或者或組合地,使溶劑緩慢蒸發。單獨或彼此組合,此等方式中之任一者干擾溶液均衡,移向結晶。
藉此,相對於起始組合物中之4a濃度,所得到之4a及脯胺酸之大塊共晶富集4a。對應之4b濃度減少。另外,該方法將4a自其他雜質純化。用於定量4a濃度之適宜方法係藉由HPLC,不過能夠解析及定量混合物中存在之組分的任何分析技術均適合於達成此目的,包括在對掌性固定相上進行之氣相層析法(GC)。因此,舉例而言,大塊共晶中4a之濃 度比起始組合物中高約3%至約20%,或約5%至約15%(w/w)。或者,相對於大塊起始組合物中之4a濃度,大塊共晶中4a增加至少約5%、約10%或約15%(w/w)。因此,舉例而言,如藉由HPLC所測定,4之起始組合物含有約93% 4a與約6% 4b(參見實例10(A))。在如藉由本發明方法所指示,與L-脯胺酸共結晶後,所得到之大塊共晶中4b之量減少至約2.5%。在此等實施例中之任一者中,隨後4a/脯胺酸共晶之再結晶可進一步減少大塊物質中4b之量。
本發明提及根據特徵峰之圖案,諸如XRPD圖案。在可歸因於個別儀器及實驗條件之不確定性內,此類峰之集合係既定共晶型所獨有的。因此,舉例而言,各XRPD峰根據角度2θ揭示,角度2θ具有±0.2°2θ之可接受不確定性,因此應瞭解在其特徵峰之對應集合下,在此不確定性內特徵峰之變化決不削弱共晶型之特性。
醫藥組合物
本發明亦涵蓋包含如本文所述之共晶之醫藥組合物作為另一實施例。如實例中所解釋,本發明之共晶意外地呈現比單獨4a,亦即非晶固體大得多之生物可用性。因此,醫藥組合物可調配成相對於含有非晶4a之調配物,含有較低濃度之共晶來實現治療學上相同之作用。藉由本發明共晶之此益處,醫藥組合物中共晶之治療有效量提供約0.1mg至約1000mg之劑量,視需要根據個體之重量調整。典型劑量可在每天約0.01mg/kg至每天約100mg/kg之範圍內變化。
根據醫藥混配之習慣作法,醫藥組合物進一步包含一或多種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賦形劑、稀釋劑、佐劑、穩定劑、乳化劑、防腐劑、著色劑、緩衝劑或風味賦予劑,該等總體上構成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載劑。 一般而言,醫藥組合物用習知材料及技術,諸如混合、摻合及其類似技術製備。原則上,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載劑可為液體,只要共晶維持組成及結構穩定性即可,諸如不溶解於載劑中。一般而言,然而,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載劑及因此組合物整體上為固體。
根據一些實施例,醫藥組合物進一步包含一或多種如本文所揭示之其他共結晶體。舉例而言,該組合物包含兩種形態、三種形態或四種形態。一種示例性組合物包含形態B及形態D。二元組合物,亦即僅僅含有兩種形態之組合物,提供呈在約0.05:1至約1:0.05範圍內之多種重量比的形態。亦設想中間比率及範圍,諸如0.2:1至約1:0.2及0.5:1至約1:0.5。
對於錠劑組合物,本發明之共晶與無毒之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賦形劑混合,用於製造錠劑。此類賦形劑之實例包括(不限於)惰性稀釋劑,諸如碳酸鈣、碳酸鈉、乳糖、磷酸鈣或磷酸鈉;粒化劑及崩解劑,例如玉米澱粉或褐藻酸;黏合劑,例如澱粉、明膠或阿拉伯膠;及潤滑劑,例如硬脂酸鎂、硬脂酸或滑石。錠劑可不包覆包衣或其可藉由已知之包衣技術包覆包衣以延遲在胃腸道中之崩解及吸收,且藉此提供所需時間段之持續治療作用。舉例而言,可採用時間延遲材料,諸如單硬脂酸甘油酯或二硬脂酸甘油酯。
用於口服使用之調配物亦可呈硬明膠膠囊形式呈現,其中活性成分與惰性固體稀釋劑(例如碳酸鈣、磷酸鈣或高嶺土)混合;或以軟明膠膠囊形式呈現,其中活性成分與水或油性介質(例如花生油、液體石蠟或橄欖油)混合。此等調配物及本文所述之所有其他液體調配物均服從以上關於保持固體共晶之組成及結構完整性所描繪之限制。
根據下文描述之實施例,醫藥組合物呈現為懸浮液。該等實施例係指「穩定懸浮液」,意謂既定共晶或共晶之組合維持其特徵性特徵,例如XRPD峰,即使在接觸懸浮液之其他組分時,亦即不溶解於懸浮液之液體賦形劑中,不轉變成另一共晶型或非晶型,或兩者。
對於水性懸浮液,本發明之共晶與適合於維持穩定懸浮液之賦形劑混合。此類賦形劑之實例包括(但不限於)羧甲基纖維素鈉、甲基纖維素、羥丙基甲基纖維素、褐藻酸鈉、聚乙烯吡咯啶酮、黃蓍膠及阿拉伯膠。
口服懸浮液亦可含有分散劑或潤濕劑,諸如天然存在之磷脂,例如卵磷脂;或環氧烷與脂肪酸之縮合產物,例如聚氧乙烯硬脂酸酯;或環氧乙烷與長鏈脂族醇之縮合產物,例如十七伸乙基氧基十六醇;或環氧乙烷與衍生自脂肪酸及己醣醇之偏酯的縮合產物,諸如聚氧乙烯山梨糖醇單油酸酯;或環氧乙烷與衍生自脂肪酸及己醣醇酸酐之偏酯的縮合產物,例如聚乙烯脫水山梨糖醇單油酸酯。水性懸浮液亦可含有一或多種防腐劑,例如對羥基苯甲酸乙酯或對羥基苯甲酸正丙酯;一或多種著色劑;一或多種調味劑;及一或多種甜味劑,諸如蔗糖或糖精。
油性懸浮液可藉由使活性成分懸浮於植物油(例如花生油、橄欖油、芝麻油或椰子油)中或礦物油(諸如液體石蠟)中來調配。油性懸浮液可含有增稠劑,例如蜂蠟、硬石蠟或鯨蠟醇。
可添加甜味劑(諸如上述之彼等甜味劑)及調味劑,以提供適口之口服製劑。此等組合物可藉由添加抗氧化劑諸如抗壞血酸來保存。
適合於藉由添加水製備水性懸浮液之可分散散劑及顆粒可提供活性成分與分散劑或濕潤劑、懸浮劑及一或多種防腐劑之混合物。合 適分散劑或潤濕劑及懸浮劑由上文已提及之彼等分散劑或潤濕劑及懸浮劑例示。亦可存在其他賦形劑,例如甜味劑、調味劑及著色劑。
本發明之醫藥組合物亦可呈水包油乳液形式。油相可為植物油,例如橄欖油或花生油;或礦物油,例如液體石蠟,或此等油之混合物。合適乳化劑可為天然存在之樹膠,例如阿拉伯膠或黃蓍膠;天然存在之磷脂,例如大豆、卵磷脂;及衍生自脂肪酸及己醣醇酐之酯或偏酯,例如脫水山梨糖醇單油酸酯;及所述偏酯與環氧乙烷之縮合產物,例如聚氧乙烯脫水山梨糖醇單油酸酯。乳液亦可含有甜味劑及調味劑。
可利用例如丙三醇、丙二醇、山梨糖醇或蔗糖之甜味劑來調配糖漿及酏劑。此類調配物亦可含有緩和劑、防腐劑及調味劑及著色劑。醫藥組合物可呈無菌可注射液、水性懸浮液或油性懸浮液形式。此懸浮液可根據已知技術使用上文已提及之合適分散劑或潤濕劑及懸浮劑來調配。無菌可注射製劑亦可為於非經腸可接受之無毒稀釋劑或溶劑中的無菌可注射溶液或懸浮液,例如呈於1,3-丁二醇中之溶液的形式。可採用之可接受之媒劑及溶劑為水、林格氏溶液(Ringer's solution)及等滲氯化鈉溶液。此外,無菌不揮發性油常規用作溶劑或懸浮介質。出於此目的,可採用任何溫和不揮發性油,包括合成單甘油酯或二甘油酯。另外,諸如油酸之脂肪酸可用於製備可注射液。
本發明之共晶亦可呈栓劑形式投與以經直腸投與共晶。可藉由將共晶與合適之非刺激性賦形劑混合來製備此等組合物,該賦形劑在常溫下為固體但在直腸溫度下為液體且因此將在直腸中熔融以釋放共晶。此類物質之實例為可可脂及聚乙二醇。
用於非經腸投與之組合物於無菌介質中投與。視所用媒劑 及調配物中共晶之濃度而定,非經腸調配物可為共晶之懸浮液,其限制條件為共晶之粒徑分佈適合於此投與模式。諸如局部麻醉劑、防腐劑及緩衝劑之佐劑亦可添加至非經腸組合物中。
使用方法
如藉由隨附實例所證明,本發明之共晶所賦予之一個意外益處為能夠製造大量極高非對映異構體及化學純度之4a。此對於遵循例如由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頒佈之良好生產規範(GMP)規定,研發4a而言尤其重要。相比之下,非晶4a之合成需要後續及費力之分離技術,諸如層析法,且所有結晶嘗試如上文所提及均不成功,其仍無法以高化學及非對映異構體純度分離4a用於達成GMP目的。出於此等原因,本發明之共晶及其製造方法提供大量可用於臨床試驗及商業化工作之4a
本發明之共晶之另一益處在於與非晶4a相比,來自共晶之4a的生物可用性意外很高。更特定言之,活體內投與共晶使4a之生物可用性相對於相同劑量之非晶4a增加約1.5-2倍(參見實例12及13)。考慮到醫藥之非晶型比其結晶對應物顯著更可溶且因此生物可用性更高的一般觀測結果,本發明之共晶的此特徵更令人意外,且實際上,形成對比。參見B.C.Hancock等人,Pharm.Res.17(4)(2000)397-404;B.C.Hancock等人,J.Pharm.Sci.86(1)(1997)1-12。
依據此等優點,本發明進一步關於任一共晶型,包括其醫藥組合物之用途,用於治療或預防罹患神經退化性病症之個體之該病症。此類神經退化性病症之非限制性實例包括阿茲海默氏病(Alzheimer's disease)、帕金森氏病(Parkinson's disease)、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ALS)、亨廷頓氏症(Huntington's disease)、脊髓性肌萎縮、脊髓小腦失 調及共濟失調形式,及包括運動神經元疾病之脫髓鞘神經病症。另外,共晶型及其醫藥組合物可用於治療糖尿病性神經病變(包括其疼痛與無感覺形式)及神經病之其他形式,包括並非由糖尿病引起之神經性疼痛。
依據所報導的化合物4a用於改善神經元中受損粒線體功能及減少糖尿病神經元中發炎標記物之表現的用途(Ma(2015)),共晶型及其醫藥組合物亦可用於治療與粒線體功能障礙、氧化應激或發炎有關之神經病症。因為糖尿病組織經受顯著氧化應激,所以此等結果表明本發明之共晶型及其醫藥組合物可用於治療與氧化應激及慢性發炎有關之其他神經病症,包括癲癇症、多發性硬化症、脊髓損傷及精神病症,包括精神分裂症、抑鬱症、躁鬱症、自閉症及相關病症,以及創傷後應激病症。組合物及共晶型可與其他療法、尤其藉由其他機制減少氧化應激、發炎及粒線體功能障礙之療法組合使用。
「神經退化性病症」如該術語在本文所用,係指其中在周邊神經系統中或在中樞神經系統中神經元逐漸喪失之病症。因此,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藉由抑制引起細胞死亡之神經元的逐漸惡化,諸如在治療神經退化性病症期間或之後,抑制個體中之Hsp90之方法。
如本文所述之方法包含向個體投與治療有效量之本發明之共晶。在上述給藥準則內,「治療有效量」為共晶完全或部分抑制病症進展或至少部分緩解病症之一或多種症狀的量。治療有效量亦可為預防有效量。治療有效量將視患者體型及性別、待治療之病症、病症之嚴重性及尋求之結果而定。對於既定患者及病症,治療有效量可藉由熟習此項技術者已知之方法確定。
在各種實施例中,方法預防神經病症。如本文所用之術語 「預防(preventing)」或「預防(prevention)」意謂當投與在投與時尚未診斷為可能患有病症但通常預期將顯現病症或處於增加之病症風險下的個體時本發明之共晶適用。本發明之共晶減緩病症症狀之發展,延遲病症發作或完全阻止個體顯現病症。預防亦涵蓋向認為由於年齡、家族病史、基因或染色體異常及/或由於存在病症之一或多種生物學標記物而易患病症的個體投與共晶。
在其他實施例中,本發明之方法「治療(treatment)」或「治療(treating)」意謂共晶用於至少臨時診斷出病症之個體中。因此,本發明之共晶延遲或減緩病症進展。另外,術語「治療」至少包含與病症相關之症狀的改善,其中改善在廣泛意義上使用,係指至少與所治療之病狀相關之參數,例如症狀之量值減小。由此,「治療」亦包括病症或至少與其相關之症狀得到完全抑制,例如預防發生,或停止,例如終止之情況,使得個體不再罹患該病症或至少無表徵該病症之症狀。
在一個實施例中,神經退化性病症為由例如與糖尿病症狀相關之高血糖症引起的感覺神經元葡萄糖毒性。舉例而言,個體罹患1型或2型糖尿病。更特定言之,根據一實施例,神經退化性病症為糖尿病性周邊神經病。因此,在一實施例中,本發明之方法包含預防罹患1型或2型糖尿病之個體中顯現糖尿病性周邊神經病或降低此可能性。
在本發明之方法及用途之情況下,待用本發明之共晶治療的「個體」為動物且較佳為哺乳動物,例如犬、貓、小鼠、猴、大鼠、兔、馬、牛、天竺鼠、綿羊。在一實施例中,個體為人類。
實例
提供以下非限制性實例以說明本發明之額外實施例。
例如根據公開程序(Kusuma(2012)及美國專利第9,422,320號)獲得約95%純度(HPLC)之非晶4a
I.通用結晶實驗方法
急速沈澱(CP):在攪動下,以既定莫耳比,用多種共晶形成體在多種溶劑或溶劑系統中製備4a之溶液。在攪拌下分配多種反溶劑之等分試樣,直至出現沈澱。將混合物攪拌特定時間段。在說明之情況下,採用其他結晶技術。
快速蒸發(FE):在攪動下,以既定莫耳比,用多種共晶形成體在多種溶劑中製備4a之溶液。除非另有說明,否則在周圍條件下自空心小瓶蒸發各溶液。除非指明為部分蒸發(存在固體,少量溶劑剩餘),否則使溶液蒸發至乾燥,在此情況下固體藉由所說明方法分離或如所說明採用其他結晶技術。
手工碾磨:將所稱之量之4a及多種共晶形成體轉移至瑪瑙研缽。將少量既定溶劑添加至固體,且用瑪瑙缽杵手動碾磨混合物既定時間量。
研磨:將所稱之量之4a及既定共晶形成體轉移至瑪瑙研磨容器。將少量既定溶劑及瑪瑙研磨球添加至容器,容器接著附接至Retsch研磨機。將混合物在30s-1下研磨所說明之持續時間。在循環之間將固體自瓶壁刮下。
反應結晶(RC):藉由添加一種組分之固體至第二組分之溶液,在既定溶劑中製備4a與多種共晶形成體之混合物。當添加足夠固體使得溶液含有不同濃度各組分(一般一種組分相對於其他組分,莫耳濃度相差10至20倍)時,將溶液攪拌長時間段。當詳細說明時,若未出現沈澱, 則添加更濃組分之其他固體,且再次將混合物攪拌長時間段。分離任何沈澱固體且分析。
緩慢冷卻(SC):在高溫下,在攪拌下,以既定莫耳比,用多種共晶形成體在多種溶劑系統中製備4a之濃溶液。將各小瓶加蓋且置於加熱板上,且關閉加熱板以使樣品緩慢冷卻至周圍溫度。若在冷卻至周圍溫度之後不存在固體,則樣品置於冰箱(大約2至8℃)及/或冷凍機(大約-10至-25℃)中進一步冷卻。若不存在固體,則如詳細說明,採用其他結晶技術。
緩慢蒸發(SE):以既定莫耳比,用多種共晶形成體在多種溶劑系統中製備4a之溶液。在周圍條件下,在用經針孔穿孔之鋁箔覆蓋之小瓶中將各溶液蒸發。除非指明為部分緩慢蒸發,其中蒸發一部分溶劑,否則將溶液蒸發至乾燥。藉由所說明之技術分離所得固體,或在說明之情況下,採用其他結晶技術。
漿液實驗:藉由在周圍條件下添加足夠固體至既定溶劑系統,使得存在未溶解固體,以所說明莫耳比用多種共晶形成體製備4a之懸浮液。接著在密封小瓶中,在所說明之條件下攪動(通常藉由攪拌)混合物長時間段。藉由所說明之技術分離固體,或在說明之情況下,採用其他結晶技術。
蒸汽擴散(VD):在多種溶劑中製備既定起始物質之濃溶液(4a/L-脯胺酸之既定形態或4a與L-脯胺酸之所說明化學計量混合物)。在一些情況下,經由0.2μm耐綸過濾器過濾溶液。將各溶液分配至小瓶中,接著將小瓶置於含有既定反溶劑之較大瓶內。在說明之情況下,將既定4a/L-脯胺酸形態之晶種添加至溶液。將小瓶敞開,且將較大瓶加蓋,以 允許進行蒸汽擴散。在說明之情況下,採用其他結晶技術。
真空過濾:藉由真空過濾,將固體收集在紙或耐綸過濾器上,且在該等過濾器上在減壓下短暫空氣乾燥,接著轉移至小瓶。
互變漿液:藉由在所說明之溫度下添加固體至既定溶劑系統來製備既定起始物質之溶液(既定4a/L-脯胺酸形態或4a與L-脯胺酸之所說明之化學計量混合物)。若指定飽和溶液,則在環境溫度下攪動懸浮液長時間段以確保液相飽和。將所關注之既定4a/L-脯胺酸形態每一者之晶種添加至所製備溶液(來自飽和溶液之過濾液相),使得存在未溶解固體。接著在所說明之溫度下在密封小瓶中攪動(通常藉由攪拌)各混合物既定持續時間。藉由真空過濾分離固體且分析。
II.X射線粉末繞射(XRPD)峰之鑑別
本發明全篇為x射線繞射圖案及具有峰清單之表。選擇在至多約30° 2θ範圍內之峰。捨入演算法用於將各峰捨入至最接近0.01° 2θ。使用專用軟體(TRIADSTM 2.0版)確定圖與清單中峰沿著x軸(° 2θ)之位置,且捨入至十進制小數點後兩個有效數字。基於USP中關於X射線粉末繞射變率之論述(美國藥典(United States Pharmacopeia),USP 38-NF 33至S2,<941>12/1/2015)所概述之建議,指定峰位置變率在±0.2° 2θ內。尚未確定與本文所揭示之任何特定量測相關的準確度及精確度。此外,在不同儀器上關於獨立製備之樣品的第三方量測可產生超過±0.2° 2θ之變率。用於計算d-間距之波長為1.5405929Å,Cu-Kα1波長(Holzer,G.;Fritsch,M.;Deutsch,M.;Hartwig,J.;Forster,E.Phys.Rev. 1997,A56(6),4554-4568)。在各d-間距下,自USP建議計算與d-間距估值相關之變率,且提供於相應資料表中。
根據USP準則,可變水合物及溶劑合物可顯示超過0.2° 2θ之峰方差,因此0.2° 2θ之峰方差不適用於此等物質。
對於僅僅具有一種XRPD圖案之樣品且無其他手段評估樣品是否提供粉末平均值之良好近似值,峰表含有僅僅鑑別為「主峰」之資料。此等峰為整個觀測到之峰清單的子集。主要峰係藉由鑑別具有較強強度之較佳不重疊、低角度峰,選自觀測到之峰。
在可獲得多個繞射圖案之情況下,可評估粒子統計學(PS)及/或較佳取向(PO)。來自在單一繞射儀上分析之多種樣品的XRPD圖案之間的再現性表明粒子統計學足夠。來自多個繞射計之XRPD圖案之間相對強度之一致性表明良好取向統計學。或者,基於單一晶體結構(若可獲得),所觀測到之XRPD圖案可與計算XRPD圖案相比較。使用平面偵測器之二維散射圖案亦可用於評估PS/PO。若確定PS與PO之作用可忽略,則XRPD圖案代表樣品之粉末平均強度且主峰可鑑別為「代表性峰」。一般而言,收集用於確定代表性峰之資料愈多,將彼等峰分類愈自信。
在存在之情況下,「特徵峰」為代表性峰之子集,且用來區分一種結晶多晶型物與另一結晶多晶型物(多晶型物為具有相同化學組成之結晶形態)。藉由在±0.2° 2θ內,針對化合物之所有其他已知結晶多晶型物,評估哪些代表性峰(若存在)存在於該化合物之一種結晶多晶型物中,確定特徵峰。並非化合物之全部結晶多晶型物必需具有至少一個特徵峰。
儀器技術
差示掃描熱量測定(DSC):使用TA Instruments Q2000差示掃描量熱計進行DSC。使用NIST可追蹤之銦金屬進行溫度校準。將樣 品置放於Tzero捲曲DSC鋁盤中,用蓋子覆蓋,且準確記錄重量。將組態成樣品盤之稱量鋁盤置放於池之參考側面上。
動態蒸汽吸附(DVS):在VTI SGA-100蒸汽吸附分析器上收集動態蒸汽吸附資料。NaCl及聚乙烯吡咯啶酮(PVP)用作校準標準。在分析之前不乾燥樣品。在氮氣淨化下以10% RH遞增,收集5%至95% RH範圍內之吸附及解吸附資料。用於分析之平衡準則為5分鐘內重量變化小於0.0100%,最大平衡時間為3小時。未針對樣品之初始水分含量對資料進行校正。
EasyMax TM 反應器:使用具有Julabo F26冷卻器/循環器之Mettler Toledo EasyMaxTM 102進行結晶實驗。在20mL玻璃管(加蓋)中,在磁力攪拌下,進行結晶。使用夾套溫度(Tj)設置控制溫度。
元素分析:藉由Galbraith Laboratories(Knoxville,TN)進行元素分析。
紅外光譜法:在裝備有Ever-Glo中/遠IR源、溴化鉀(KBr)分束器及氘化三甘胺酸硫酸鹽(DTGS)偵測器之Nicolet 6700傅立葉變換紅外(FT-IR)分光光度計(Thermo Nicolet)上獲取IR光譜。使用NIST SRM 1921b(聚苯乙烯)進行波長驗證。具有鍺(Ge)晶體之衰減全反射(ATR)附件(ThunderdomeTM,Thermo Spectra-Tech)用於獲取資料。各光譜代表在4cm-1頻譜解析度下收集之256次共添掃描。用乾淨Ge晶體獲取背景資料集。藉由採用此兩個資料集相對於彼此之比率來獲取Log 1/R(R=反射率)光譜。
拉曼光譜分析:在與裝備有砷化銦鎵(InGaAs)偵測器之Nexus 670 FT-IR分光光度計(Thermo Nicolet)接合之FT-拉曼模組上獲得 拉曼光譜。使用硫及環己烷進行波長驗證。藉由將樣品置於球粒固定器將各樣品準備用於分析。大約0.514W Nd:YVO4雷射功率(1064nm激發波長)用於照射樣品。各光譜代表在4cm-1頻譜解析度下收集之256次共添掃描。
單晶X射線繞射(SCXRD):在Purdue University之Crystallography Laboratory,確定4a/L-脯胺酸形態B及形態C之單晶結構。
熱解重量分析(TGA):使用TA Instruments 2050或Discovery熱解重量分析儀進行TG分析。使用鎳及AlumeITM進行溫度校準。將各樣品置於鋁或鉑盤中且插入至TG鍋爐中。將鍋爐在氮氣淨化下以10℃/min之加熱速率自周圍溫度加熱至350℃。
光學顯微法:在Wolfe光學顯微鏡下,利用正交偏光片,以2x或4x物鏡,或在Leica立體顯微鏡下,利用一級紅色補償器與正交偏光片,以0.8x至10x物鏡,觀測樣品。
溶液 1 H NMR光譜法:藉由Spectral Data Services of Champaign(IL),在25℃下,利用Varian UNITY INOVA-400光譜儀,獲得溶液1H NMR光譜。樣品溶解於DMSO-d 6中。來自不完全氘化DMSO之殘餘峰在大約2.5ppm下,且在大約3.3ppm下之相對較寬峰係由水引起。
X射線粉末繞射(XRPD)
PANalytical X'PERT Pro MPD繞射儀-透射幾何學(大部分樣品):經由PANalytical X'Pert PRO MPD繞射儀,使用利用Optix長細焦輻射源所產生之入射Cu輻射束,收集XRPD圖案。使用橢圓形階化多層鏡將Cu Kα X射線聚焦穿過樣本且到達偵測器上。分析之前,對矽樣本(NIST SRM 640e)進行分析以驗證Si 111峰之所觀測位置與NIST證實之位 置一致。將樣品之樣本夾入3μm厚膜之間且以透射幾何學加以分析。使用射束截捕器、短防散射延伸部分及防散射刀口來使空氣所產生的背景最小化。使用針對入射光束及繞射光束之索勒狹縫(Soller slits)以使軸向發散變寬降至最低。使用距離試樣240mm之掃描位置敏感性偵測器(X'Celerator)及資料收集軟體2.2b版來收集繞射圖案。
PANalytical X'PERT Pro MPD繞射儀-反射幾何學(樣品為有限數量):藉由PANalytical X'Pert PRO MPD繞射儀,使用由使用長細焦輻射源及鎳濾光器產生之Cu Kα輻射之入射光束收集XRPD圖案。繞射儀使用對稱布拉格-布倫塔諾幾何學(Bragg-Brentano geometry)組態。分析之前,對矽樣本(NIST SRM 640e)進行分析以驗證Si 111峰之所觀測位置與NIST證實之位置一致。將樣品之樣本製備成薄的圓形層,置於零背景矽基板上之中央。使用抗散射狹縫(SS)以使空氣所產生之背景降至最低。使用針對入射光束及繞射光束之索勒狹縫以使軸向發散變寬降至最低。使用距離樣品240mm之掃描位置敏感性偵測器(X'Celerator)及資料收集器軟體2.2b版收集繞射圖案。
HPLC程序
下表呈現本文所述之HPLC量測之參數及條件。報導之4a4b之HPLC純度不考慮脯胺酸之峰。
Figure 108104336-A0305-02-0033-54
Figure 108104336-A0305-02-0034-7
實例1:4a/L-脯胺酸共晶(物質A)之合成
Figure 108104336-A0305-02-0034-8
化合物4a藉由層析分離(HPLC:4a 96.4%及4b 1.2%,500mg)獲得且與L-脯胺酸(128mg,1當量)混合於EtOH(4mL)中。在回流下加熱混合物15分鐘。熱溶液經由棉花塞過濾。使所得透明濾液緩慢冷卻且保持在室溫下16小時。藉由過濾收集沈澱固體,且在室溫下空氣乾燥,得到呈白色固體之4a/L-脯胺酸共晶,指定為物質A(456mg,73%產率)。M.P.203-205℃。1H NMR指示4a與L-脯胺酸之比率為1:1.1。
物質A為1:1 4a/L-脯胺酸共晶且其可能為同構溶劑合物。基於成功地指標化(表A1)之XRPD圖案(圖23),物質A含有少量L-脯胺酸組分。XRPD指標化通常成功用於主要或僅僅由單晶相組成之樣品。然而,針對此混合物,獲得指標化方案,瞭解到XRPD圖案中在8.7°、15.0°及18.0° 2θ處存在之少量峰/肩部與指標化方案不一致,且可能歸因於L-脯胺酸。獲自指標化方案之精選單位晶胞參數呈現於表A2中。
表A1:針對4a/L-脯胺酸物質A觀測到之峰
Figure 108104336-A0305-02-0035-9
Figure 108104336-A0305-02-0036-10
Figure 108104336-A0305-02-0036-11
單位晶胞體積足夠大以容納溶劑化1:1 4a/L-脯胺酸共晶。自由體積(或考慮共晶體後剩餘之單位晶胞體積)可能適合於水及/或產生物質A之任一溶劑,包括EtOH、IPA及THF。
如上所述之物質A另外藉由DSC、TGA及DVS表徵。該物質之DSC及TGA熱分析圖之重疊圖展示於圖24中。TGA熱分析圖呈現兩個不同重量損失步驟,第一個存在於約100℃與160℃之間(7wt%)且第二個存在於160℃與230℃之間(21wt%)。藉由DSC觀測到寬廣吸熱,其中 峰最大值在145℃下,對應於第一個TGA重量損失步驟。此等事件發生之相對較高溫度以及逐步重量損失性可能指示結合之溶劑/水之喪失。藉由DSG,約170℃與約240℃之間的重疊吸熱事件對應於TGA熱分析圖中之第二個重量損失步驟,可能與同時的共晶體之熔融及L-脯胺酸組分之揮發對應。TGA熱分析圖中超過約250℃下之急劇下降可能對應於分解。
如上所述之物質A之DVS等溫線呈現於圖25中。因為該物質表徵為與未反應L-脯胺酸之混合物,所以過量L-脯胺酸可能對蒸汽吸附行為產生什麼作用(若存在)係未知的。該物質呈現在85% RH或高於85% RH下之顯著吸濕性,介於85%與95% RH之間,吸收約6wt%水蒸氣。蒸汽吸附動力學平衡暫停在85%-95% RH,此表明若允許更長平衡時間,則與量測相比,共晶體可能吸收更多水分。在95%與5% RH之間解吸附時,注意到相對穩定之重量損失。解吸附時損失之重量(約8wt%)顯著高於在吸附期間獲得的重量,此表明該物質在該分析開始時可能溶劑化/水合。藉由XRPD分析DVS後物質顯示結晶度降低,不過固體形式保持完整。由於XRPD圖案中之無序,無法證實DVS後樣品中過量L-脯胺酸存在或不存在。
實例2:藉由與L-脯胺酸共結晶純化4a
使500mg由化合物4a4b組成之4(HPLC:92.0% 4a及7.1% 4b)及L-脯胺酸(128mg,1當量)於乙醇(4mL)中之混合物回流15分鐘。將混合物用在實例1中獲得之共晶接種,且使混合物冷卻且接著保持在室溫下18小時。過濾出白色固體,同時將殘餘固體與母液一起移出反應瓶。所收集數量之4a/L-脯胺酸共晶(如藉由1H-NMR所測定,1:1比率,497mg,79%產率)由98.0% 4a及1.49% 4b(藉由HPLC分析)組成。
實例3:共晶篩選
非晶4a與除L-脯胺酸及D-脯胺酸外之26種共晶形成體一起用於大約50個共晶篩選實驗中,如下表1中所概述。採用能夠形成共晶之多種結晶技術,包括溶劑輔助之研磨及手工碾磨、冷卻、蒸發、漿液、急速沈澱及反應結晶,其中含有高莫耳過量之一種組分的溶液與另一組分組合以促進反應平衡利於共晶形成。利用具有能夠形成氫鍵之官能基的多種共晶形成體,包括羧酸、胺基酸、糖、醯胺、胺及大量官能性芳族化合物。然而,在此篩選中探索之多種條件及共晶形成體下,4a不與此等常見共晶形成體形成任何經證實之共晶。
Figure 108104336-A0305-02-0038-12
Figure 108104336-A0305-02-0039-13
Figure 108104336-A0305-02-0040-14
Figure 108104336-A0305-02-0041-15
Figure 108104336-A0305-02-0042-16
Figure 108104336-A0305-02-0043-17
Figure 108104336-A0305-02-0044-18
Figure 108104336-A0305-02-0045-19
Figure 108104336-A0305-02-0046-20
a,b 包含4a及焦麩胺酸之未表徵結晶物質之多批晶種
實例4:4a/L-脯胺酸形態B之製備及表徵
將等莫耳量之非晶4a與L-脯胺酸(1:1)混合於甲醇中且加熱至約68℃。使所得溶液緩慢冷卻至室溫,此時形成白色懸浮液。接著將懸浮液在室溫下攪拌三天,之後藉由過濾來收集呈白色固體之形態B且乾燥。
或者,將1:2莫耳比之非晶4a與L-脯胺酸組合在乙醇中且加熱至約82℃,得到白色懸浮液。將懸浮液保持在82℃下約5分鐘,使其緩慢冷卻至室溫,且接著在室溫下攪拌三天。藉由過濾來收集呈白色固體之形態B且乾燥。
形態B為無水1:2 4a/L-脯胺酸共晶。形態B藉由XRPD(利用指標化)、DSC、TGA、DVS、拉曼光譜法、IR光譜法、質子NMR、HPLC及元素分析來表徵。
形態B之XRPD圖案成功地指標化(表2)且其指示形態B主要或僅僅由單晶相組成(圖1)。自指標化方案獲得之單位晶胞體積符合無水1:2 4a/L-脯胺酸共晶。下表3呈現單位晶胞參數。
Figure 108104336-A0305-02-0046-21
Figure 108104336-A0305-02-0047-22
Figure 108104336-A0305-02-0048-23
Figure 108104336-A0305-02-0048-24
藉由質子NMR及HPLC表徵自MeOH漿液分離之形態B之樣品。質子NMR資料指示1:2 4a/L-脯胺酸化學計量,未偵測到殘餘溶劑。如藉由HPLC所測定,樣品中4a之純度為99.7%。
形態B之DSC及TGA熱分析圖分別呈現於圖2及圖3中。因為各技術分析不同樣品,所以資料分開繪製。藉由TGA分析之樣品自MeOH漿液分離,而DSC樣品由共晶形成實驗在MeOH中產生。實際上在周圍溫度與190℃之間TGA未觀測到重量損失,與無水/未溶劑化物質相一致。DSC亦與此相一致,表明無顯著熱事件,直至208℃下開始吸熱事件,具有重疊強放熱事件。值得注意地,在此分析之後觀測到樣品自盤脫出,可能對放熱幅度有影響。此等事件可能對應於共晶之熔融/解離。類似地,TGA熱分析圖中超過190℃之急劇降低可能歸因於共晶之一部分L- 脯胺酸組分揮發,接著可能分解。
為進一步證實共晶化學計量,藉由C、H、N、F及O元素分析來分析形態B(表4)。1:1及1:2共晶之實驗組成百分比值與理論值之比較顯示樣品與1:2共晶相更緊密一致。此結果與其他表徵資料相一致。
Figure 108104336-A0305-02-0049-25
形態B之動態蒸汽吸附(DVS)等溫線顯示於圖4中。注意到5%與95% RH之間重量增加2.3wt%,其中大部分吸附發生在超過50% RH。所有此重量在解吸附上喪失,注意到少許滯後。蒸汽吸附動力學平衡暫停在吸附步驟上85%-95% RH之間,此表明與允許更長平衡時間下所量測相比,共晶可能吸收更多水分。藉由XRPD對DVS後物質之分析未顯示形態可觀測之改變。
獲得形態B之IR及拉曼光譜且分別呈現於圖5及圖6中。
實例5:4a/L-脯胺酸形態B之單晶X射線結構測定
資料收集
具有0.70×0.45×0.30mm之大致尺寸的4a/L-脯胺酸形態B(C34H48FN3O10[C24H30FNO6,2(C5H9NO2)])之無色片狀物以無規取向安裝在耐綸環上。在裝備有共焦光學裝置之Rigaku Rapid II繞射儀上利用Cu Kα輻射(λ=1.54178Å)進行初步檢查及資料收集。使用SHELX2013進行修正(Sheldrick,G.M.Acta Cryst.,2008,A64,112)。
使用在4°<θ<68°範圍內的21646個反射之設置角,自最小平方修正,獲得用於收集資料之晶胞常數及取向矩陣。自DENZO/SCALEPACK修正之鑲嵌度為0.44°,表明晶體品質良好(Otwinowski,Z.;Minor,W.Methods Enzymol. 1997,276,307)。藉由程式XPREP確定空間群(Bruker,XPREP in SHELXTL 6.12版,Bruker AXS Inc.,Madison,WI,USA,2002)。自以下條件之系統性存在:0k0 k=2n,且自隨後最小平方修正,確定空間群為P21(no.4)。
在室溫下資料收集至135.73°之最大繞射角(2θ)。
資料還原
用HKL3000整合訊框(Otwinowski(1997))。收集總共21646個反射,其中5936個為獨特的。勞倫茲及極化校正應用於資料。對於Cu Kα輻射,線性吸收係數為0.833mm-1。應用使用SCALEPACK之經驗吸收校正(Otwinowski(1997))。透射係數在0.128至0.779範圍內。應用二次消光校正(Sheldrick(2008))。以最小平方修正之最終係數為0.0157(11)(絕對單位)。將同等反射之強度平均化。基於強度,平均化之一致性因子為4.1%。
結構解析及修正
藉由使用SHELXT(Sheldrick(2008))之直接法,解析結構。剩餘原子位於後續差分傅立葉綜合(succeeding difference Fourier syntheses)中。氫原子包括在修正中,但限於騎在其鍵結之原子上。藉由將以下函數最小化,以全矩陣最小平方修正結構:
Figure 108104336-A0305-02-0050-32
權重w定義為1/[σ 2(F o 2)+(0.0640P)2+(0.5095P)],其中P=(F o 2 +2F c 2)/3。
散射因子獲自「國際晶體學表」(國際晶體學表,C卷,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Dordrecht,The Netherlands,1992,表4.2.6.8及6.1.1.4)。在用於修正之5936個反射中,僅僅F o 2>2σ(F o 2)之反射用於計算擬合殘差R。計算中使用總共5601個反射。最終修正循環包括490個可變參數且用以下未加權及加權一致性因子收斂(最大參數變化<0.01×其估計標準偏差):R=Σ|F o -F c |/ΣF o =0.0422
Figure 108104336-A0305-02-0051-33
單位權重之觀測結果的標準偏差(擬合優度)為1.062。最終差分傅立葉中之最高峰具有0.187e/Å3之高度。最小負峰具有-0.193e/Å3之高度。
計算之X射線粉末繞射(XRPD)圖案
使用Mercury(Macrae,C.F.Edgington,P.R.McCabe,P.Pidcock,E.Shields,G.P.Taylor,R.Towler M.及van de Streek,J.;J.Appl.Cryst.,2006,39,453-457)及單晶結構之原子座標、空間群及單位晶胞參數產生計算XRPD圖案。
原子位移橢球及填充圖
原子位移橢球圖係使用Mercury(Macrae(2006))製定。原子由50%概率各向異性熱橢球表示。填充圖及其他圖用Mercury(Macrae(2006))產生。氫鍵結表示為短劃線。對掌性中心之評估用PLATON(Spek,A.L.PLATON.Molecular Graphics Program.Utrecht University,Utrecht,The Netherlands,2008.Spek,A.L,J.Appl.Cryst. 2003,36,7)進 行。使用分子對掌性規則之說明評估絕對組態(Cahn,R.S.;Ingold,C;Prelog,V.Angew.Chem.Intern.Ed.Eng., 1966,5,385;Prelog,V.,Helmchen,G.Angew.Chem.Intern.Ed.Eng., 1982,21,567)。
結果
單斜晶胞參數及所計算之體積為:a=11.1270(4)Å,b=10.1566(4)Å,c=16.0790(6)Å,β=109.309(2)°(α=γ=90°),V=1714.91(11)Å3。形態B之晶體結構中不對稱單元之式量為677.75g mol-1,其中Z=2,使得計算密度為1.313g cm-3。確定空間群為P21(no.4)。表5中提供晶體資料及晶體學資料收集參數之概述。
Figure 108104336-A0305-02-0052-26
Figure 108104336-A0305-02-0053-27
a Otwinowski,Z.;Minor,W.Methods Enzymol.1997,276,307。
b Flack,H.D.Acta Cryst.,1983 A39,876。
c Hooft,R.W.W.,Straver,L.H.,及Spek,A.L.J.Appl.Cryst.,2008,41,96-103。
空間群及單位晶胞參數與自形態B之XRPD分析獲得之空間群及單位晶胞參數相一致(參見以上表3)。
如由0.0422(4.22%)之擬合殘差R指示,所得結構之品質高。最可靠確定之結構引用在0.02至0.06範圍內之R值(Glusker,Jenny Pickworth;Trueblood,Kenneth N.Crystal Structure Analysis:A Primer,第2版;Oxford University press:New York,1985;第87頁)。
形態B之原子位移橢球圖顯示於圖7中。在單晶結構之不對 稱單元中觀測到之分子與所提出之4a之分子結構相一致。圖7中所示之不對稱單元含有一個4a分子及兩個L-脯胺酸分子,與1:2 4a:L-脯胺酸化學計量相一致。兩個質子位於兩個脯胺酸氮原子上且獨立地修正,表明兩性離子。兩個L-脯胺酸分子在兩個位置上無序,修正為82/18%及71/29%佔有率。
絕對結構可經由對晶體之異常X射線散射之分析來確定。稱為弗蘭克參數之修正參數x(Flack,H.D.;Bernardinelli,G.,Acta Cryst. 1999,A55,908;Flack,H.D.;Bernardinelli,G.,J.Appl.Cryst. 2000,33,1143;Flack,H.D.Acta Cryst. 1983,A39,876;Parsons,S.,Flack,H.D.,Wagner,T.,Acta Cryst. 2013,B69,249-259)以倒反雙晶編碼兩個組分之相對豐度。該結構含有經修正之模型之分數1-x,及其反量x。倘若獲得低標準不確定性,若解析之結構正確,則弗蘭克參數應接近0,且若,則倒反模型正確,則接近1。圖7中所示之形態B之結構的量測弗蘭克參數為-0.02,標準不確定度為0.11,此表明倒反區分能力弱,且因此無法解釋弗蘭克參數。標準不確定度中之誤差阻止僅僅基於弗蘭克因子進行分配。
弗蘭克參數(x)之修正未得到關於絕對結構分配之定量陳述。然而,應用貝氏統計(Bayesian statistics)於比約沃特差(Bijvoet difference)之方法可為絕對結構之不同假設提供一系列概率(Hooft,R.W.W.,Straver,L.H.,及Spek,A.L.J.Appl.Cryst.,2008,41,96-103;Bijvoet,J.M.;Peerdeman,A.F.;van Bommel A.J.Nature 1951 ,168,271)。除絕對結構為正確、不正確或外消旋雙晶之概率外,此分析提供弗蘭克同等(霍夫特)參數。對於當前資料集,確定弗蘭克同等(霍夫 特)參數為-0.02(5),結構正確之概率為1.000,結構不正確之概率0.9×10-91,且物質為外消旋雙晶之概率為0.2×10-24。因此,圖7中模型之絕對組態為正確的。此結構含有在4a上之四個對掌性中心,位於C7、C9、C11及C12(圖7),其分別呈RRSR組態鍵結;及脯胺酸分子每一者上一個對掌性中心,在C26及C31上,均呈S組態鍵結。
圖8展示形態B之計算XRPD圖案,由單晶結構產生。以上顯示先前指標化之形態B之實驗XRPD圖案(實例4)且與計算XRPD圖案(圖9)相一致。
實例6:4a/L-脯胺酸形態C之製備及表徵
使等莫耳量之非晶4a及L-脯胺酸(1:1)形成漿液且接著在室溫下在丙酮中攪拌3天。過濾漿液以收集呈白色固體狀之形態C。
形態C亦藉由使等莫耳量之非晶4a及L-脯胺酸溶解於EtOH中來製備。接著藉由蒸汽擴散(VD)將丙酮引入溶液,使形態C沈澱。
資料指示形態C由1:1共晶組成,其中1莫耳丙酮存在於晶格中,不過丙酮不參與氫鍵結。單晶資料證實化學及固相組成。
成功地將形態C之XRPD圖案(圖10)指標化,且表6中展示觀測到之峰。
Figure 108104336-A0305-02-0055-28
Figure 108104336-A0305-02-0056-29
下表7中呈現來自XRPD指標化之單位晶胞參數:
Figure 108104336-A0305-02-0056-30
Figure 108104336-A0305-02-0057-31
形態C之TGA熱分析圖呈現逐步重量損失,與該物質由丙酮溶劑合物組成之發現相一致(圖11)。丙酮似乎分兩步蒸發。第一步,在約60℃與150℃之間觀測到2.6%重量損失。假設揮發物為丙酮,2.6wt%對應於0.26莫耳(或每個單晶結構約1/4總丙酮)。在150℃與220℃之間的第二步重量損失對應於6.7%重量損失,或若假定丙酮為唯一揮發物,則為0.70莫耳。
實例7:4a/L-脯胺酸形態C之單晶X射線結構測定
具有0.19×0.18×0.10mm之大致尺寸的C32H45FN2O9[C24H30FNO6,C5H9NO2,C3H6O]之無色片狀物以無規取向安裝在纖維上。在裝備有共焦光學裝置之Rigaku Rapid II繞射儀上利用Cu Kα輻射(λ=1.54178Å)進行初步檢查及資料收集。使用SHELX2013進行修正(Sheldrick(2008))。
使用在4°<θ<59°範圍內的12615個反射之設置角,自最小平方修正,獲得用於收集資料之晶胞常數及取向矩陣。自DENZO/SCALEPACK修正之鑲嵌度為0.25°,指示良好晶體品質(Otwinowski(1997))。藉由程式XPREP(Bruker(2002))確定空間群。自以下條件之系統性存在:0k0 k=2n,且自隨後最小平方修正,確定空間群為P21(no.4)。
在室溫下資料收集至117.84°之最大繞射角(2θ)。
用HKL3000整合訊框(Bruker(2002))。收集總共12615個反射,其中4368個為獨特的。勞倫茲及極化校正應用於資料。對於Cu Kα輻射,線性吸收係數為0.788mm-1。應用使用SCALEPACK之經驗吸收校正(Bruker(2002))。透射係數在0.060至0.924範圍內。應用二次消光校正(Sheldrick(2008))。以最小平方修正之最終係數為0.0049(7)(絕對單位)。將同等反射之強度平均化。基於強度,平均化之一致性因子為4.8%。
結構解析及修正以類似於以上實例5之方式進行。在用於修正之4368個反射中,僅僅F o 2>2σ(F o 2)之反射用於計算擬合殘差R。總共3518個反射用於計算。修正之最終循環包括417個可變參數且用以下未加權及加權一致性因子收斂(最大參數變化<0.01×其估計標準偏差):R=Σ|F o -F c |/ΣF o =0.0535
Figure 108104336-A0305-02-0058-34
單位權重之觀測結果的標準偏差(擬合優度)為1.078。最終差分傅立葉中之最高峰具有0.271e/Å3之高度。最小負峰具有-0.167e/Å3之高度。
根據實例5中之程序產生計算XRPD圖案及原子位移橢球圖。
單斜晶胞參數及所計算之體積為:a=10.9962(6)Å,b=10.2721(6)Å,c=15.3197(9)Å,β=107.937(4)°(α=γ=90°),V=1646.32(17)Å3。形態C之晶體結構中不對稱單元之式量為620.70g mol-1,其中Z=2,使得計算密度為1.252g cm-3。確定空間群為P21(no.4)。 表8中提供晶體資料及晶體學資料收集參數之概述。空間群及單位晶胞參數與先前藉由XRPD指標化獲得之空間群及單位晶胞參數一致(實例6)。
Figure 108104336-A0305-02-0059-35
Figure 108104336-A0305-02-0060-36
a Otwinowski(1997).
b Flack(1983).
c Hooft(2008).
形態C之原子位移橢球圖顯示於圖12中。在單晶結構之不對稱單元中觀測到之分子與所提出之4a/L-脯胺酸之分子結構相一致。圖12中所示之不對稱單元含有一個4a分子及兩個L-脯胺酸分子及一個丙酮分子。兩個質子位於脯胺酸氮原子上且獨立地修正,表明兩性離子。
圖13展示形態C之計算XRPD圖案,由單晶結構產生。如上所述,獲得晶體之大塊物質的實驗XRPD圖案顯示於圖10中。實驗圖案中之所有峰均展現在計算XRPD圖案中,表明大塊物質可能為單相。計算與實驗粉末繞射圖之間的強度差異常常由較佳取向引起。較佳取向為晶體以一定程度次序自身對準之傾向。在實驗粉末繞射圖案中樣品之此較佳取向可顯著影響峰強度,但不影響峰位置。
對於當前資料集,以實例5中描述之方式確定弗蘭克同等(霍夫特)參數,且確定其為0.09(9),該結構正確之概率為1.000,該結構不正確之概率為0.4×10-21,且該物質為外消旋雙晶之概率為0.4×10-4
因此,圖12中模型之絕對組態可能為正確的。此結構含有在4a上之四個對掌性中心,位於C7、C9、C11及C12(圖12),其分別呈 RRSR組態鍵結;及脯胺酸上一個對掌性中心,位於C26,呈S組態鍵結。
實例8:4a/L-脯胺酸形態D之製備及表徵
將等莫耳量之非晶4a及L-脯胺酸組合在乙腈中,得到稀懸浮液,接著將其加熱至約85℃。使懸浮液冷卻至約71℃,用少量實例1中製備之物質接種,且保持在約71℃下約15分鐘。接著使懸浮液緩慢冷卻至室溫,且接著攪拌三天。過濾所得白色懸浮液,得到形態D,接著乾燥。
亦藉由以下來製備形態D:將等莫耳量之非晶4a及L-脯胺酸組合在EtOH中,加熱至約82℃且保持在該溫度下約15分鐘,冷卻至約76℃,用少量實例1中製備之物質接種,緩慢冷卻至室溫,且攪拌三天。過濾所得灰白色漿液,且將所收集量之形態D在真空下在約48℃下乾燥。
形態D由無水/未溶劑化1:2 4a/L-脯胺酸共晶組成。形態D之XRPD圖案成功地指標化,表明該物質主要或僅僅由單晶相組成(圖14、表9)。自指標化方案獲得之單位晶胞體積(表10)符合無水1:2 4a/L-脯胺酸共晶。
Figure 108104336-A0305-02-0061-37
Figure 108104336-A0305-02-0062-38
Figure 108104336-A0305-02-0062-39
Figure 108104336-A0305-02-0063-40
形態D藉由熱技術、質子NMR、HPLC及DVS表徵。經乾燥形態D之DSC及TGA熱分析圖之重疊圖展示於15圖中。藉由TGA至185℃之不顯著重量損失與藉由DSC之寬廣去溶劑化吸熱符合無水/未溶劑化物質。在132℃下觀測到小的寬廣吸熱(峰最大值)。TGA熱分析圖中在211℃下開始之急劇吸熱與26wt%之急劇逐步重量損失一致,可能對應於同時的共晶之熔融及L-脯胺酸之揮發。
質子NMR資料指示1:2 4a/L-脯胺酸化學計量,偵測到0.2wt%殘餘EtOH。藉由HPLC,樣品中4a之純度為99.6%。
形態D之DVS等溫線顯示於圖16中。該物質呈現顯著吸濕性,尤其超過55% RH,其中注意到在5%與95% RH之間重量增加4.7wt%。所有此重量在解吸附上喪失,注意到少許滯後。應注意,蒸汽吸附動力學平衡暫停在吸附步驟上85%-95% RH之間,此表明與允許更長平衡時間下所量測相比,共晶可能吸收更多水分。
實例9:4a/L-脯胺酸形態G之製備及表徵
藉由首先將吡嗪溶解於甲基乙基酮及MeOH(90:10,v/v)中,將非晶4a、吡嗪及L-脯胺酸分別以1:20:1莫耳比組合。將吡嗪溶液添加至4a及L-脯胺酸混合物且在室溫下攪拌兩天,得到不透明白色懸浮液。 藉由真空過濾懸浮液分離形態G。
形態G由MEK溶劑化4a/L-脯胺酸共晶組成。藉由指標化(表11)之XRPD(圖17),形態G展示獨特結晶圖案。
Figure 108104336-A0305-02-0064-41
Figure 108104336-A0305-02-0065-42
自XRPD圖案指標化獲得之單位晶胞體積(表12)符合1:1 4a/L-脯胺酸共晶,其中存在至多1莫耳MEK或吡嗪(MEK及吡嗪分子體積相當且無法藉由XRPD指標化來區分)。單位晶胞參數(表12)亦指示形態G與形態B及形態C同構。藉由質子NMR,證實形態G含有約1:1.2:0.6:0.1莫耳比之4a、L-脯胺酸、MEK及少量殘餘吡嗪。
Figure 108104336-A0305-02-0065-43
形態B及形態C之單晶分析表明彼等形態係同構,其中4a及L-脯胺酸形成容納形態B之其他L-脯胺酸及形態C之丙酮的通道。相應通道中之L-脯胺酸及丙酮分子兩者不與包含通道之分子形成氫鍵。如上文所提及,針對形態G獲得之空間群及其他單位晶胞參數表明其與形態B及 形態C同構。雖然可能有其他解釋,但考慮到關於彼等形態之分子填充及藉由質子NMR針對形態G量測之L-脯胺酸及MEK之非化學計量當量所瞭解的內容,非常可能形態G中之通道因通道內缺乏氫鍵導致易於交換而容納非化學計量(及可能可變)比率之L-脯胺酸及MEK兩者。
實例10:藉由形成共晶純化4a
A.用L-脯胺酸純化
根據以上程序之4之共結晶產生形態B及形態D,且藉此極有效地減少β-變旋異構物4b之量。如藉由HPLC所測定,典型批次之非晶體4由93.2%/6.3%之4a/4b組成。在典型實驗中之共晶形成步驟後,4b含量自6.3%減少至2.4%(HPLC)。所得4a/L-脯胺酸共晶藉由將其與MeOH(2體積)混合而再結晶,且使混合物在加熱下回流3小時。經2.5小時使混合物冷卻至0±3℃且接著攪拌隔夜。所得固體藉由過濾來收集。再結晶後,4b之量進一步減少至1.2%,且4a之純度提高至98.7%(HPLC)。
B.用D-脯胺酸純化
如藉由HPLC所測定,另一數量之非晶體化合物4含有89.3% 4a及10.1% 4b。將含化合物4(300mg,0.670mmol)及D-脯胺酸(77.3mg,0.671mmol)之EtOH(2.4mL)在90℃油浴中加熱。回流15分鐘後,在小瓶中使所得溶液冷卻至室溫,且保持24小時,其中移除小瓶蓋子以使EtOH在室溫下緩慢蒸發。沈澱固體藉由過濾來收集,且空氣乾燥,得到4a/D-脯胺酸共晶。如藉由HPLC所測定,共晶含有97.6% 4a及2.1% 4b(150mg,40%產率,呈白色固體)。共晶之1H NMR分析表明1:1莫耳比之4a與D-脯胺酸。
實例11:4a/D-脯胺酸共晶之製備及表徵
將化合物4a(100mg,0.223mmol)及D-脯胺酸(25.8mg,0.224mmol)於EtOH(0.8mL)中之混合物在90℃油浴中加熱。回流15分鐘後,使溶液冷卻至室溫,且在加蓋小瓶中保持在室溫下24小時。接著移除小瓶蓋子以使EtOH在室溫下緩慢蒸發。24小時後,沈澱固體藉由過濾來收集且接著空氣乾燥,得到呈白色固體之4a/D-脯胺酸共晶(74mg,59%產率),純度99+%(HPLC)。1H NMR分析表明共晶含有1/1比率之化合物4a與D-脯胺酸。
4a/D-脯胺酸共晶藉由XRPD、DSC、TGA及DVS表徵。4a/D-脯胺酸共晶之XRPD圖案成功地指標化,表明該物質主要或僅僅由單晶相組成(圖18,表13)。
Figure 108104336-A0305-02-0067-44
Figure 108104336-A0305-02-0068-45
Figure 108104336-A0305-02-0069-46
該物質之DSC/TGA重疊圖顯示於圖19中。4a/D-脯胺酸共晶之TGA熱分析圖展示兩個不同之重量損失步驟,第一個存在於約100℃與150-160℃之間(7.0%重量損失),且第二個存在於150℃與230℃之間(20.0%重量損失)。藉由DSC觀測到寬廣吸熱,其中峰最大值在130℃下,其對應於第一個TGA重量損失步驟,可能歸因於結合之溶劑/水之損失。在超過約170℃下觀測到重疊吸熱事件,可能歸因於共晶之D-脯胺酸組分同時熔融/揮發。TGA熱分析圖中超過約250℃下之急劇下降可能對應於分解。
D-脯胺酸共晶之DVS等溫線呈現於圖20中。在吸附時,在5%與95% RH之間共晶增加26wt%,其中絕大部分重量增加存在於85%與95% RH之間。動力學平衡在此步驟期間暫停,此表明若允許更長平衡時間,則與量測相比,共晶體可能吸收更多水分。在解吸附時,在95%與5% RH之間共晶展示相對穩定之重量損失且損失之重量超過吸附期間增加之重量(29wt%),此表明在開始該分析時該物質可能含有溶劑/水。應注 意,觀測到D-脯胺酸共晶之DVS後樣品黏住盤且無法回收,此表明在實驗期間部分潮解。
實例12:4a/L-脯胺酸物質A與非晶4a投與小鼠之比較
本實例評估在雄性C57BL/6小鼠中與非晶4a之懸浮液調配物相比經口投與如實例1中所製備之物質A之懸浮液調配物後的4a全身暴露。
非晶4a或物質A於具有5% DMSO之0.5% CMC中調配(以重量計,考慮脯胺酸之存在),且使用15mL/kg之給藥體積,藉由經口管飼以1000mg/kg投與35隻雄性C57BL/6小鼠。每個時間點使用另一組(n=5/組/時間點)小鼠,在給藥後0.25、0.5、1、2、4、8及24小時收集用於分離血漿之血液樣品,如以下表14中所概述。藉由如下所述之LC/MS/MS法分析血漿樣品之4a濃度。
Figure 108104336-A0305-02-0070-47
試劑及供應:適當時所有試劑及供應品均具有高品質及LC/MS級且自標準商業供應商獲得。
血漿樣品製備:使用蛋白質沈澱法,自K3EDTA強化之血漿樣品提取4a。在聚丙烯微量培養盤(96孔)之孔中,添加20μL於乙腈/H2O(1:1)中製備之2.5-ng/mL D3-4a(內標,IS)溶液,接著添加20μL血漿樣品。將盤用密封帶(Phenomenex,AH0-7362)密封,且用漩渦混合器平緩地混合1分鐘。將溶液吸入含有500μL甲醇之聚丙烯盤(96孔,2 mL,Phenomenex,AH0-7194)之孔中。將盤密封且漩渦混合5分鐘,接著在室溫下在3000×g下離心3分鐘。將300μL上清液之等分試樣轉移至含有300μL去離子水之新孔。平緩混合後,將盤密封且置於維持在12℃下之LC自動進樣器中,且將10μL等分試樣注射至LC/MS/MS系統中以定量分析4a
層析及質譜分析條件:4a之液相層析分離藉由逆相分析型管柱來達成,其中移動相溶液含有H2O、乙腈及甲酸。層析分析物藉由以多反應監測(MRM)模式操作之Waters Xevo TQ-S三重四極質譜儀偵測。使用MassLynx軟體4.1版(Waters Corp.)整合品質控制樣品、校準標準及研究樣品之層析峰面積。
藥物動力學分析:使用WinNonlinTM軟體6.3版(Pharsight Corp.,Cary,NC),針對各劑量組,自平均4a血漿濃度-時間資料之非房室分析獲得藥物動力學參數估計值。使用線性對數梯形法則,確定4a之最後可量測濃度自時間零至時間(t)之血漿濃度-時間曲線下面積(AUC(0-t))。最後可量測濃度之時間定義為在大部分動物中各劑量組之4a濃度低於定量極限(BLQ)的時間。
結果:在單次經口管飼投與物質A及非晶4a後平均(±SD)4a血漿濃度-時間資料呈現於以下表15中且展示於圖21中。4a之藥物動力學參數估計值呈現於表16中。
Figure 108104336-A0305-02-0071-48
Figure 108104336-A0305-02-0072-49
a 組中之所有樣品均為BLQ。
Figure 108104336-A0305-02-0072-50
實例13:4a/L-脯胺酸物質A與非晶4a投與猴之比較
本實例評估在雄性食蟹猴中使用含0.5%羧基甲基纖維素(CMC)之無菌水作為媒劑(5mL/kg)以30mg/kg或於疏鬆填充之膠囊中以50mg(無論體重如何)在單次經口管飼投與後如實例1中所製備之物質A及非晶4a調配物分別之全身暴露,如以下表17中所概述。
Figure 108104336-A0305-02-0072-51
a 無論體重如何,均投與之劑量
b NA,不適用
物質A之給與以重量計,考慮脯胺酸之存在。在給藥後0.25、0.5、1、2、4、8、12及24小時自各猴收集用於分離血漿之血液樣品。藉由LC/MS/MS法分析血漿樣品之4a濃度,且如以上實例12中所述進行藥物動力學分析。
結果:在單次經口管飼(30mg/kg、5mL/kg)後或膠囊給藥(50mg)後之平均(±SD)血漿濃度呈現於以下表18中且展示於圖22中。藥物動力學參數估計值呈現於表19中。
Figure 108104336-A0305-02-0073-52
a 中間時間點(亦即,具有可定量值之2個時間點之間)之3個值中的2個低於定量極限(BLQ)且作為定量下限(LLOQ)之一半(亦即,0.200ng/mL)包括在平均值中
b 中間時間點(亦即,具有可定量值之2個時間點之間)之所有值為BLQ且報導為LLOQ之一半(亦即,0.200ng/mL)
c 3個值中之1個為BLQ且賦予LLOQ一半(亦即,0.200ng/mL)之值以計算平均值及標準偏差
d 平均值報導為BLQ,因為3個樣品中之2個為BLQ
e 所有值均為BLQ
Figure 108104336-A0305-02-0074-53
a 資料呈現為中值
兩種膠囊調配物(而非口服懸浮液調配物)在給藥後4及8小時產生低於或接近於定量下限(亦即,0.400ng/mL)之4a血漿濃度,但在24小時顯示第二暴露峰,其中物質A及非晶4a調配物之平均(±SD)4a濃度分別為12.5±11.0及6.11±9.23。
Figure 108104336-A0305-02-0002-1

Claims (45)

  1. 一種N-(2-(5-(((2R,3R,4S,5R)-3,4-二羥基-5-甲氧基-6,6-二甲基四氫-2H-哌喃-2-基)氧基)-3'-氟-[1,1'-聯苯]-2-基)乙基)-乙醯胺及L-脯胺酸(1:2)之共晶,其特徵在於如在繞射計上使用Cu-Kα輻射在1.54178Å之波長下所測定,包含以下峰之X射線粉末繞射圖:14.76、16.86、19.00及21.05 °2θ±0.20 °2θ。
  2. 如請求項1之共晶,其中該X射線粉末繞射圖進一步包含在12.14、17.51、18.89及19.41 °2θ±0.20 °2θ處之峰。
  3. 如請求項1之共晶,其中該X射線粉末繞射圖實質上如圖1中所示。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共晶,其中差示掃描熱量測定(DSC)熱分析圖包含約211℃下放熱。
  5. 如請求項4之共晶,其中該DSC熱分析圖實質上如圖2中所示。
  6. 一種N-(2-(5-(((2R,3R,4S,5R)-3,4-二羥基-5-甲氧基-6,6-二甲基四氫-2H-哌喃-2-基)氧基)-3'-氟-[1,1'-聯苯]-2-基)乙基)-乙醯胺及L-脯胺酸(1:2)之共晶,其特徵在於如在繞射計上使用Cu-Kα輻射在1.54178Å之波長下所測定,包含以下峰之X射線粉末繞射圖:9.20、16.19、18.45及24.51 °2θ±0.20 °2θ。
  7. 如請求項6之共晶,其中該X射線粉末繞射圖進一步包含在11.83、17.16、20.15及25.34 °2θ±0.2 °2θ處之峰。
  8. 如請求項6之共晶,其中該X射線粉末繞射圖實質上如圖14中所示。
  9. 如請求項6至8中任一項之共晶,其中差示掃描熱量測定(DSC)熱分析圖包含具有約211.2℃之起始溫度之吸熱。
  10. 如請求項9之共晶,其中該DSC熱分析圖實質上如圖15中所示。
  11. 一種N-(2-(5-(((2R,3R,4S,5R)-3,4-二羥基-5-甲氧基-6,6-二甲基四氫-2H-哌喃-2-基)氧基)-3'-氟-[1,1'-聯苯]-2-基)乙基)-乙醯胺及L-脯胺酸丙酮溶劑合物(1:1:1)之共晶,其特徵在於如在繞射計上使用Cu-Kα輻射在1.54178Å之波長下所測定,包含以下峰之X射線粉末繞射圖:14.64、17.53、18.91及21.33 °2θ±0.20 °2θ。
  12. 如請求項11之共晶,其中該X射線粉末繞射圖進一步包含在12.10、15.14、18.26及19.56 °2θ±0.2 °2θ處之峰。
  13. 如請求項11之共晶,其中該X射線粉末繞射圖實質上如圖10中所示。
  14. 如請求項11至13中任一項之共晶,其中熱解重量分析(TGA)熱分析 圖包含推斷在約150℃與約220℃下之重量損失步驟。
  15. 如請求項14之共晶,其中該TGA熱分析圖實質上如圖11中所示。
  16. 一種莫耳比率為約1:1.2:0.6:0.1之N-(2-(5-(((2R,3R,4S,5R)-3,4-二羥基-5-甲氧基-6,6-二甲基四氫-2H-哌喃-2-基)氧基)-3'-氟-[1,1'-聯苯]-2-基)乙基)-乙醯胺、L-脯胺酸、甲基乙基酮及吡嗪之共晶,其特徵在於如在繞射計上使用Cu-Kα輻射在1.54178Å之波長下所測定,包含以下峰之X射線粉末繞射圖:10.42、14.62、19.28及21.14 °2θ±0.20 °2θ。
  17. 如請求項16之共晶,其中該X射線粉末繞射圖進一步包含在11.85、14.93、17.40及19.28 °2θ±0.2 °2θ處之峰。
  18. 如請求項16之共晶,其中該X射線粉末繞射圖實質上如圖17中所示。
  19. 如請求項16至18中任一項之共晶,其中單位晶胞尺寸如下:a=10.975Å,b=10.310Å,c=15.704Å,α=90°,β=108.56°及γ=90°。
  20. 一種N-(2-(5-(((2R,3R,4S,5R)-3,4-二羥基-5-甲氧基-6,6-二甲基四氫-2H-哌喃-2-基)氧基)-3'-氟-[1,1'-聯苯]-2-基)乙基)-乙醯胺及D-脯胺酸(1:1)之共晶,其特徵在於如在繞射計上使用Cu-Kα1輻射在1.5405929Å之波長 下所測定,包含以下峰之X射線粉末繞射圖:11.77、14.52、19.54及21.23 °2θ±0.20 °2θ。
  21. 如請求項20之共晶,其中該X射線粉末繞射圖進一步包含在8.45、13.18、16.95及19.12 °2θ±0.2 °2θ處之峰。
  22. 如請求項20之共晶,其中該X射線粉末繞射圖實質上如圖18中所示。
  23. 如請求項20至22中任一項之共晶,其中差示掃描熱量測定(DSC)熱分析圖包含約130℃下之吸熱。
  24. 如請求項23之共晶,其中該DSC熱分析圖實質上如圖19中所示。
  25. 一種N-(2-(5-(((2R,3R,4S,5R)-3,4-二羥基-5-甲氧基-6,6-二甲基四氫-2H-哌喃-2-基)氧基)-3'-氟-[1,1'-聯苯]-2-基)乙基)-乙醯胺及L-脯胺酸(1:1)之共晶,其特徵在於如在繞射計上使用Cu-Kα1輻射在1.5405929Å之波長下所測定,包含以下峰之X射線粉末繞射圖:8.52、16.33、19.50及21.22 °2θ±0.20 °2θ。
  26. 如請求項25之共晶,其中該X射線粉末繞射圖進一步包含在9.19、13.22、14.75及17.57 °2θ±0.2 °2θ處之峰。
  27. 如請求項25之共晶,其中該X射線粉末繞射圖實質上如圖23中所示。
  28. 如請求項25至27中任一項之共晶,其中單位晶胞尺寸如下:a=10.126Å,b=11.021Å,c=30.259Å,α=90°,β=90°及γ=90°。
  29. 如請求項25至27中任一項之共晶,其中差示掃描熱量測定(DSC)熱分析圖包含約145℃下吸熱。
  30. 如請求項29之共晶,其中該DSC熱分析圖實質上如圖24中所示。
  31. 一種醫藥組合物,其包含如請求項1至30中任一項之共晶及醫藥學上可接受之固體載劑。
  32. 一種如請求項1至30中任一項之共晶之用途,其用於製造抑制熱休克蛋白90(Hsp90)之藥物。
  33. 一種增加包含N-(2-(5-(((2R,3R,4S,5R)-3,4-二羥基-5-甲氧基-6,6-二甲基四氫-2H-哌喃-2-基)氧基)-3'-氟-[1,1'-聯苯]-2-基)乙基)-乙醯胺(4a)及N-(2-(5-(((2S,3R,4S,5R)-3,4-二羥基-5-甲氧基-6,6-二甲基四氫-2H-哌喃-2-基)氧基)-3'-氟-[1,1'-聯苯]-2-基)乙基)-乙醯胺(4b)之起始組合物中4a相對於4b之濃度的方法,其包含使該起始組合物與脯胺酸在溶劑中接觸,且使該起始組合物、脯胺酸及溶劑經受結晶條件,由此產生4a及脯胺酸之共 晶,其中該大塊共晶呈現高於包含4a4b之該起始組合物中的4a濃度。
  34. 如請求項33之方法,其中該脯胺酸為L-脯胺酸。
  35. 如請求項33之方法,其中該脯胺酸為D-脯胺酸。
  36. 如請求項33至35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方法進一步包含加熱該起始組合物、脯胺酸及溶劑。
  37. 如請求項33至35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4a濃度藉由HPLC測定。
  38. 如請求項33至35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4a及脯胺酸之該大塊共晶中之該4a濃度比該起始組合物中高約3%至約20%(w/w)。
  39. 如請求項33至35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4a及脯胺酸之該大塊共晶中之該4a濃度比該起始組合物中高約5%至約15%(w/w)。
  40. 如請求項33至35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4a及脯胺酸之該大塊共晶中之該4a濃度增加約5%、約10%或約15%(w/w)。
  41. 如請求項1、6、11、16、20及25中任一項之共晶,其用於治療或預防罹患神經退化性病症之個體之神經退化性病症。
  42. 如請求項1、6、11、16、20及25中任一項之共晶,其用於預防糖尿病性周邊神經病自罹患1型或2型糖尿病之個體中顯現或降低此可能性。
  43. 一種如請求項1至30中任一項之共晶之用途,其用於製造供治療或預防罹患神經退化性病症之個體之神經退化性病症用的藥物。
  44. 一種如請求項1至30中任一項之共晶之用途,其用於製造供預防糖尿病性周邊神經病自罹患1型或2型糖尿病之個體中顯現或降低此可能性用的藥物。
  45. 如請求項43之用途,其中該神經退化性病症為糖尿病性周邊神經病。
TW108104336A 2018-02-07 2019-02-01 新生黴素(novobiocin)類似物及脯胺酸之共晶型、其製造方法及用途 TWI79724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862627570P 2018-02-07 2018-02-07
US62/627,570 2018-02-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45381A TW201945381A (zh) 2019-12-01
TWI797249B true TWI797249B (zh) 2023-04-01

Family

ID=6544436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2106332A TW202323267A (zh) 2018-02-07 2019-02-01 新生黴素(novobiocin)類似物及脯胺酸之共晶型及其用途
TW108104336A TWI797249B (zh) 2018-02-07 2019-02-01 新生黴素(novobiocin)類似物及脯胺酸之共晶型、其製造方法及用途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2106332A TW202323267A (zh) 2018-02-07 2019-02-01 新生黴素(novobiocin)類似物及脯胺酸之共晶型及其用途

Country Status (18)

Country Link
US (3) US10717755B2 (zh)
EP (1) EP3749675A1 (zh)
JP (2) JP2021512910A (zh)
KR (1) KR20200141985A (zh)
CN (1) CN112020506A (zh)
AR (1) AR114245A1 (zh)
AU (2) AU2019217821B2 (zh)
BR (1) BR112020016205A2 (zh)
CA (2) CA3226385A1 (zh)
CL (2) CL2020002051A1 (zh)
CO (1) CO2020009761A2 (zh)
EA (1) EA202091885A1 (zh)
IL (1) IL276583A (zh)
MX (2) MX2020008326A (zh)
PE (1) PE20211446A1 (zh)
SG (1) SG11202007530XA (zh)
TW (2) TW202323267A (zh)
WO (1) WO201915690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749675A1 (en) 2018-02-07 2020-12-16 Reata Pharmaceuticals, Inc. Co-crystal forms of a novobiocin analog and proline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537901A (ja) * 2010-09-23 2013-10-07 ナフォーミックス リミテッド アプレピタントl−プロリン組成物および共結晶
TW201414745A (zh) * 2012-08-31 2014-04-16 Novartis Ag 用於治療病毒感染的2’-支鏈核苷
US9422320B2 (en) * 2012-02-09 2016-08-23 University Of Kansas C-terminal HSP90 inhibitors
CN106536498A (zh) * 2014-06-24 2017-03-22 堪萨斯大学 作为hsp90抑制剂和hsp70诱导剂的具有经修饰醚基的联苯酰胺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42596B (zh) * 2011-05-09 2016-07-21 健生藥品公司 (2s,3r,4r,5s,6r)-2-(3-((5-(4-氟苯基)噻吩-2-基)甲基)-4-甲基苯基)-6-(羥甲基)四氫-2h-哌喃-3,4,5-三醇之l-脯胺酸及檸檬酸共晶體
CN104159584A (zh) * 2011-11-25 2014-11-19 诺弗米克斯有限公司 阿瑞吡坦l-脯氨酸溶剂化物-组合物和共晶体
EP2602249B1 (en) * 2011-12-06 2015-08-12 F.I.S. Fabbrica Italiana Sintetici S.p.A. Synthesis of rosuvastatin by means of co-crystals
TW201512201A (zh) * 2013-03-14 2015-04-01 Forum Pharmaceuticals Inc 化合物的多晶型及鹽類
HUE052588T2 (hu) * 2014-09-30 2021-05-28 Jiangsu Hengrui Medicine Co Az L-prolin/nátrium-glukóz kotranszporter 2 gátló kristály komplexének kristálya
EP3749675A1 (en) 2018-02-07 2020-12-16 Reata Pharmaceuticals, Inc. Co-crystal forms of a novobiocin analog and prolin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537901A (ja) * 2010-09-23 2013-10-07 ナフォーミックス リミテッド アプレピタントl−プロリン組成物および共結晶
US9422320B2 (en) * 2012-02-09 2016-08-23 University Of Kansas C-terminal HSP90 inhibitors
TW201414745A (zh) * 2012-08-31 2014-04-16 Novartis Ag 用於治療病毒感染的2’-支鏈核苷
CN106536498A (zh) * 2014-06-24 2017-03-22 堪萨斯大学 作为hsp90抑制剂和hsp70诱导剂的具有经修饰醚基的联苯酰胺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期刊 Bhaskar Reddy Kusuma, Liang Zhang, Teather Sundstrom, Laura B. Peterson, Rick T. Dobrowsky, and Brian S. J. Blagg Synthesis and Evaluation of Novologues as C-Terminal Hsp90 Inhibitors with Cytoprotective Activity against Sensory Neuron Glucotoxicity J. Med. Chem 2012, 55, 12 Publication Date:June 15, 2012 P5797–5812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IL276583A (en) 2020-09-30
CL2022003784A1 (es) 2023-06-09
CA3226385A1 (en) 2019-08-15
TW202323267A (zh) 2023-06-16
AR114245A1 (es) 2020-08-12
AU2019217821A1 (en) 2020-09-24
US11401294B2 (en) 2022-08-02
CL2020002051A1 (es) 2021-02-19
AU2019217821B2 (en) 2022-09-08
CN112020506A (zh) 2020-12-01
AU2022283638A1 (en) 2023-02-02
CA3090646C (en) 2024-02-27
WO2019156907A1 (en) 2019-08-15
MX2020008326A (es) 2020-09-28
CA3090646A1 (en) 2019-08-15
US20240043465A1 (en) 2024-02-08
KR20200141985A (ko) 2020-12-21
BR112020016205A2 (pt) 2020-12-15
CO2020009761A2 (es) 2020-10-30
EP3749675A1 (en) 2020-12-16
MX2022012856A (es) 2022-11-30
US10717755B2 (en) 2020-07-21
SG11202007530XA (en) 2020-09-29
US20200347088A1 (en) 2020-11-05
JP2021512910A (ja) 2021-05-20
TW201945381A (zh) 2019-12-01
JP2024001167A (ja) 2024-01-09
PE20211446A1 (es) 2021-08-05
US20190241599A1 (en) 2019-08-08
EA202091885A1 (ru) 2021-0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01287B2 (en) Solid forms of cenicriviroc mesylate and processes of making solid forms of cenicriviroc mesylate
KR20200115661A (ko) 노르이보가인 염 무용매화물
US10000526B2 (en) Optimized synthesis of pure, non-polymorphic, crystalline bile acids with defined particle size
US20120029083A1 (en) Polymorphic forms of aliskiren hemifumarate and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thereof
US9221815B2 (en) Solid state form of vemurafenib choline salt
JP2024001167A (ja) ノボビオシン類似体とプロリンとの共結晶形態
US20230373967A1 (en) A stable crystalline hydrate of clazosentan disodium salt
TW202208325A (zh) (R)—羥布托尼(Oxybutynin)鹽酸鹽之多晶形式
US20200283381A1 (en) Solid state forms of elafibranor
EA043335B1 (ru) Формы сокристаллов аналога новобиоцина и пролина
AU2020213989B2 (en) Polymorphic forms of a substituted-quinoxaline-type bridged-piperidine compound
WO2020001460A1 (zh) 氮杂双环基取代的三唑类衍生物的可药用盐、晶型及制备方法
US20120220663A1 (en) Solid forms of aliskiren hemifumarate and processes for preparation thereof
CN117396460A (zh) (r)-奥昔布宁d-苹果酸盐的固体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