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96059B - 一種動態調整資料傳輸格式之方法與運用該方法之無線周邊裝置 - Google Patents

一種動態調整資料傳輸格式之方法與運用該方法之無線周邊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96059B
TWI796059B TW110148524A TW110148524A TWI796059B TW I796059 B TWI796059 B TW I796059B TW 110148524 A TW110148524 A TW 110148524A TW 110148524 A TW110148524 A TW 110148524A TW I796059 B TWI796059 B TW I79605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peripheral device
input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bit length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485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27321A (zh
Inventor
蘇春男
簡志峰
林昀融
林晉安
Original Assignee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1485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96059B/zh
Priority to US17/724,144 priority patent/US11604522B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960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96059B/zh
Publication of TW2023273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27321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8Control and interface arrangements therefor, e.g. drivers or device-embedded control circuitr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54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2D relative movements between the device, or an operating part thereof, and a plane or surface, e.g. 2D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pucks
    • G06F3/03543Mice or puck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38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38
    • G06F2203/0384Wireless input, i.e. hardware and software details of wireless interface arrangements for pointing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2Input arrangements using manually operated switches, e.g. using keyboards or dia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62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1D translations or rotations of an operating part of the device, e.g. scroll wheels, sliders, knobs, rollers or bel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案為一種動態調整資料傳輸格式之方法,應用於一電腦主機與一無線周邊裝置之間,該方法主要是先運用一資料傳輸格式動態調整規則,以使自該無線周邊裝置中所取得的一周邊裝置原始輸入資訊予以動態轉換形成一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之後,並形成具有該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的一網路傳輸封包以進行傳輸;最後,因應該資料傳輸格式動態調整規則,以使該網路傳輸封包中之該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還原轉換形成一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並予以輸出至該電腦主機。本案另提供一種運用該方法之無線周邊裝置。

Description

一種動態調整資料傳輸格式之方法與運用該方法之無線周邊裝置
本案是有關於一種動態調整資料傳輸格式之方法與運用該方法之無線周邊裝置,尤指一種應用於一電腦主機與一周邊裝置之間的動態調整資料傳輸格式之方法與運用該方法之無線周邊裝置。
於資訊領域中,通常是利用人機介面裝置(Human Interface Device,HID)式周邊裝置,例如,滑鼠、鍵盤或聲控式語音輸入裝置等各式裝備,以將周邊裝置所產生或取得的輸入資訊,即時且不間斷地傳輸給電腦主機(Host)進行判斷及/或運用操作。
其中,對於採取無線傳輸方式的無線周邊裝置而言,除可以降低纜線(連接線)的生產成本外,還具有減低收納空間以及高操作距離的優勢;以滑鼠為例,其通常可被分類為有線滑鼠以及無線滑鼠,而相較於有線滑鼠而言,無線滑鼠明顯具有前述使用或技術優點而已有逐漸取代有線滑鼠的消費趨勢。
然而,近期市場上各式主打低功耗的無線周邊裝置(包括無線滑鼠在內),在正常情況下,使用一顆AA或是兩顆AAA電池,理論上可使用時間可長達24個月都不需更換電池。但面對實際應用領域(例如,需高速操作的電玩消費領域),其電池使用的壽命往往與理想使用時數之間存有不小的落差,這其中一項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無線周邊裝置在與電腦主機進行無線傳輸的過程中,受限於既有固定的資料傳輸格式,以致傳輸過多不必要的額外資訊而造成電力資源的浪費。
現以無線滑鼠此類的無線周邊裝置為例,進一步說明習知做法之缺失;請參閱圖1,其為習知無線周邊裝置與一電腦主機之間的運作概念示意圖;於其中,無線周邊裝置包含一無線周邊裝置本體(例如,無線滑鼠本體)10與一無線接收器(例如,為一USB型態的無線滑鼠接收器)11,且該無線周邊裝置本體10與該無線接收器11之間是以無線傳輸方式進行,而該無線接收器11則以有線方式電連接於一電腦主機12。
其中,該無線周邊裝置本體10具有一第一控制單元101與一無線傳送單元102,該第一控制單元101用以取得一周邊裝置原始輸入資訊R,並運用一資料傳輸格式固定轉換規則,以使該周邊裝置原始輸入資訊R固定轉換形成一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I;其中,以無線滑鼠此類的無線周邊裝置而言,該周邊裝置原始輸入資訊R包括一按鍵按壓資料、包含一水平感測位移資料與一垂直感測位移資料在內的一感測位移資料、以及包含一滾輪滾動位移資料與一滾輪傾斜位移資料在內的一滾輪位移資料。
而前述資料傳輸格式固定轉換規則,係指將該周邊裝置原始輸入資訊R以如下表格(一)所示的固定轉換與儲存方式,將其內容轉換成該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I:
表格(一):
B1 B2 B3 B4 B5 B6
BT_B X LS_B Y LS_N X MS_N Y MS_B WR_B WT_B
其中,該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I於進行無線傳輸時,其資料位元組數量係為具有至少6個資料位元組:第1個資料位元組B1〜第6個資料位元組B6;且,各資料位元組B1〜B6中對應於該周邊裝置原始輸入資訊R的各自儲存內容如下: 第1個資料位元組B1:用以表示按鍵按壓資料位元組BT_B; 第2個資料位元組B2:用以表示水平感測位移資料低位元組X LS_B; 第3個資料位元組B3的高半位元組:用以表示垂直感測位移資料低半位元組Y LS_N; 第3個資料位元組B3的低半位元組:用以表示水平感測位移資料高半位元組X MS_N; 第4個資料位元組B4:用以表示垂直感測位移資料高位元組Y MS_B; 第5個資料位元組B5:用以表示滾輪滾動位移資料位元組WR_B;以及 第6個資料位元組B6:用以表示滾輪傾斜位移資料位元組WT_B。
如此一來,每當該無線周邊裝置本體10被按壓按鍵(或被移動而進行位移感測,或滾動/傾斜滾輪)時,該第一控制單元101即會依序取得相對應的該周邊裝置原始輸入資訊R,並運用前述資料傳輸格式固定轉換規則,以使該周邊裝置原始輸入資訊R先行固定轉換形成具有6個位元組之該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I,且之後,該第一控制單元101再進而形成具有該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I的一網路傳輸封包P(I),並透過該無線傳送單元102予以無線傳送輸出。
接下來,電連接於該電腦主機12且具有一第二控制單元111與一無線接收單元112之該無線接收器11,其運用該無線接收單元112用以接收並輸入具有該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I的該網路傳輸封包P(I),並透過該第二控制單元111直接取出該網路傳輸封包P(I)中之該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I,並予以輸出至該電腦主機12。
至於圖2所示者,其係為圖1中之該無線傳送單元102傳送具有該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I的該網路傳輸封包P(I)之時序波形示意圖,以及該第二控制單元111輸出該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I至該電腦主機12之時序波形示意圖。
在為簡要說明而暫時排除各種傳輸延遲等實際因素的前提下,自前述圖1與圖2可知,該無線傳送單元102以一第一傳輸時間間隔T 1(例如,8毫秒)之方式,分別傳送第1組至第4組具有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I 1〜I 4的網路傳輸封包P 11(I 1)〜P 14(I 4),而且理論上,該第二控制單元111也將以該第一傳輸時間間隔T 1(例如,8毫秒)之方式,分批輸出該第1組至第4組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I 1〜I 4至該電腦主機12。
自前述說明可知,不論該無線周邊裝置本體10被按壓按鍵(或被移動而進行位移感測,或被滾動/傾斜滾輪)而所產生的該周邊裝置原始輸入資訊R內容資訊的多寡,都是單一使用前述資料傳輸格式固定轉換規則,以將該周邊裝置原始輸入資訊R的內容,統一轉換成該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I,如此一來,因每一筆該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I都具有6個位元組長度的資料,該無線周邊裝置本體10即需要不斷地大量傳送大批資料至該無線接收器11,然因進行無線傳輸是需要消耗大量電力,而此舉顯將會嚴重浪費安裝於該無線周邊裝置本體10內部之電池(圖未示出)的電力資源。
基此,面對前述現有技術的瓶頸及缺失,與兼顧使用者的實際操作需求,如何在現有的無線周邊裝置工作原理之中,進一步探討是否還有方法可減少無線周邊裝置之電力消耗,正是本案所欲解決的技術課題。
本案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於無線周邊裝置之輸入資訊進行資訊傳輸的過程中,可有效減少無線周邊裝置之電力消耗的動態調整資料傳輸格式之方法與運用該方法之無線周邊裝置。
本案係關於一種動態調整資料傳輸格式之方法,應用於一電腦主機與一無線周邊裝置之間,該方法至少包括下列步驟:(a)自該無線周邊裝置中之一無線周邊裝置本體處取得一周邊裝置原始輸入資訊;(b)因應該周邊裝置原始輸入資訊,以及運用一資料傳輸格式動態調整規則,以使該周邊裝置原始輸入資訊動態轉換形成一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c)形成具有該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的一網路傳輸封包,並傳送該網路傳輸封包至該無線周邊裝置中之一無線接收器;(d)因應該資料傳輸格式動態調整規則,以使該網路傳輸封包中之該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還原轉換形成一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以及(e)自該無線接收器中輸出該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至該電腦主機;其中,該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係由單一資料位元組或由若干非固定數量之資料位元組所共同組成,且該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至少包含有一按鍵按壓資料,抑或由該按鍵按壓資料結合一滾輪位移資料與一感測位移資料中之至少一者所共同組成。
較佳者,其中該按鍵按壓資料至少包含一左鍵按壓資料、一中央鍵按壓資料以及一右鍵按壓資料,抑或該按鍵按壓資料至少包含該左鍵按壓資料、該中央鍵按壓資料、該右鍵按壓資料以及至少一擴充鍵按壓資料;抑或,其中該滾輪位移資料至少包含一滾輪滾動位移資料與一滾輪傾斜位移資料中之至少一者;抑或,其中該感測位移資料至少包含一水平感測位移資料與一垂直感測位移資料。
較佳者,其中該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之資料位元組數量不大於該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之資料位元組數量。
較佳者,其中該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之資料位元組數量係為1個至5個資料位元組中之至少一者,且該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之資料位元組數量係為具有至少6個資料位元組。
較佳者,其中該資料傳輸格式動態調整規則包含安排位於該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中之一第1個資料位元組,用以儲存代表不同類型的資料傳輸格式之一傳輸格式類型代碼資料以及該按鍵按壓資料,且該資料傳輸格式動態調整規則包含安排該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中除該第1個資料位元組以外的其餘資料位元組,用以儲存該滾輪位移資料與該感測位移資料中之至少一者。
較佳者,其中該傳輸格式類型代碼資料可用以表示至少八種不同類型的資料傳輸格式;其中,該八種類型的資料傳輸格式係指:僅包含該按鍵按壓資料之一第一類型資料傳輸格式,以及包含該按鍵按壓資料,並結合該滾輪位移資料與該感測位移資料中之至少一者的一第二類型資料傳輸格式至一第八類型資料傳輸格式。
較佳者,其中於該步驟(a)中依序取得兩筆相鄰的周邊裝置原始輸入資訊,以及於該步驟(b)中運用該資料傳輸格式動態調整規則而分別予以因應動態轉換形成兩筆相鄰的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之後,於接續執行該步驟(c)時,依序形成具有兩筆相鄰的該些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的兩個網路傳輸封包,並使該無線周邊裝置本體以一第一傳輸時間間隔之方式,分別依序傳輸該兩個網路傳輸封包至該無線接收器。
較佳者,其中於執行該步驟(d)中,該無線接收器因應並自該些網路傳輸封包中予以拆解出兩筆相鄰的該些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並分別因應該資料傳輸格式動態調整規則,以使兩筆相鄰的該些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分別還原轉換形成兩筆相鄰的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並於接續執行該步驟(e)中,以該第一傳輸時間間隔之方式,分別依序傳輸兩筆相鄰的該些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至該電腦主機。
較佳者,其中於該步驟(a)中依序取得兩筆相鄰的周邊裝置原始輸入資訊,以及於該步驟(b)中運用該資料傳輸格式動態調整規則而分別予以因應動態轉換形成兩筆相鄰的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之後,於接續執行該步驟(c)時,該無線周邊裝置本體先行合併兩筆相鄰的該些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而使其形成一合併的網路傳輸封包,且該無線周邊裝置本體以一第二傳輸時間間隔之方式,將該合併的網路傳輸封包予以傳輸至該無線接收器;其中,該第二傳輸時間間隔係為該第一傳輸時間間隔之整數倍。
較佳者,其中於執行該步驟(d)中,該無線接收器因應並自該合併的網路傳輸封包中予以拆解出兩筆相鄰的該些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並分別因應該資料傳輸格式動態調整規則,以使兩筆相鄰的該些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分別還原轉換形成兩筆相鄰的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並於接續執行該步驟(e)中,以該第一傳輸時間間隔之方式,分別依序傳輸兩筆相鄰的該些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至該電腦主機。
較佳者,其中於執行該步驟(c)中,該無線周邊裝置本體判斷兩筆相鄰的該些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中的各自按鍵按壓資料皆為相同,且其皆僅具有各自不同的感測位移資料時,該無線周邊裝置本體先行將合併兩筆相鄰的該些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而使其形成該合併的網路傳輸封包,且該無線周邊裝置本體於經過該第二傳輸時間間隔之後,將該合併的網路傳輸封包予以傳輸至該無線接收器。
本案亦係關於一種無線周邊裝置,電連接於一電腦主機,該無線周邊裝置包含:一無線周邊裝置本體,具有一第一控制單元與一無線傳送單元,該第一控制單元用以取得一周邊裝置原始輸入資訊,並運用一資料傳輸格式動態調整規則,以使該周邊裝置原始輸入資訊動態轉換形成一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且進而形成具有該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的一網路傳輸封包,並透過該無線傳送單元予以傳送輸出;以及一無線接收器,電連接於該電腦主機,且該無線接收器具有一第二控制單元與一無線接收單元;其中,該無線接收單元用以接收並輸入具有該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的該網路傳輸封包,並透過該第二控制單元因應該資料傳輸格式動態調整規則,以使該網路傳輸封包中之該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還原轉換形成一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並予以輸出至該電腦主機;其中,該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係由單一資料位元組或由若干非固定數量之資料位元組所共同組成,且該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至少包含有一按鍵按壓資料,抑或由該按鍵按壓資料結合一滾輪位移資料與一感測位移資料中之至少一者所共同組成。
較佳者,其中該按鍵按壓資料至少包含一左鍵按壓資料、一中央鍵按壓資料以及一右鍵按壓資料,抑或該按鍵按壓資料至少包含該左鍵按壓資料、該中央鍵按壓資料、該右鍵按壓資料以及至少一擴充鍵按壓資料;抑或,其中該滾輪位移資料至少包含一滾輪滾動位移資料與一滾輪傾斜位移資料中之至少一者;抑或,其中該感測位移資料至少包含一水平感測位移資料與一垂直感測位移資料。
較佳者,其中該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之資料位元組數量不大於該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之資料位元組數量。
較佳者,其中該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之資料位元組數量係為1個至5個資料位元組中之至少一者,且該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之資料位元組數量係為具有至少6個資料位元組。
較佳者,其中該資料傳輸格式動態調整規則包含安排位於該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中之一第1個資料位元組,用以儲存代表不同類型的資料傳輸格式之一傳輸格式類型代碼資料以及該按鍵按壓資料,且該資料傳輸格式動態調整規則包含安排位於該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中除該第1個資料位元組以外的其餘資料位元組,用以儲存該滾輪位移資料與該感測位移資料中之至少一者。
較佳者,其中該傳輸格式類型代碼資料可用以表示至少八種不同類型的資料傳輸格式;其中,該八種類型的資料傳輸格式係指:僅包含該按鍵按壓資料之一第一類型資料傳輸格式,以及包含該按鍵按壓資料,並結合該滾輪位移資料與該感測位移資料中之至少一者的一第二類型資料傳輸格式至一第八類型資料傳輸格式。
較佳者,其中於該第一控制單元依序取得之兩筆相鄰的周邊裝置原始輸入資訊,以及運用該資料傳輸格式動態調整規則而分別予以因應動態轉換形成兩筆相鄰的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且進而依序形成具有該些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的兩個網路傳輸封包之後,該第一控制單元以一第一傳輸時間間隔之方式,透過該無線傳送單元分別依序傳輸該兩個網路傳輸封包至該無線接收器。
較佳者,其中於該第一控制單元依序取得之兩筆相鄰的周邊裝置原始輸入資訊,以及運用該資料傳輸格式動態調整規則而將兩筆相鄰的該些周邊裝置原始輸入資訊分別予以因應動態轉換形成兩筆相鄰的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時,該第一控制單元先行合併兩筆相鄰的該些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而使其形成一合併的網路傳輸封包,且該第一控制單元以一第二傳輸時間間隔之方式,將該合併的網路傳輸封包透過該無線傳送單元予以傳輸至該無線接收器;其中,該第二傳輸時間間隔係為該第一傳輸時間間隔之整數倍。
較佳者,其中該無線接收單元用以接收並輸入該合併的網路傳輸封包,並透過該第二控制單元因應並自該合併的網路傳輸封包中予以拆解出兩筆相鄰的該些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並分別因應該資料傳輸格式動態調整規則,以使兩筆相鄰的該些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分別還原轉換形成兩筆相鄰的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並以該第一傳輸時間間隔之方式,依序分別傳輸兩筆相鄰的該些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至該電腦主機。
為了對本案之上述及其他方面有更佳的瞭解,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進行詳細說明。
以下係提出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實施例僅用以作為範例說明,並不會限縮本案欲保護之範圍。此外,實施例中之圖式係省略不必要或以通常技術即可完成之元件,以清楚顯示本案之技術特點。
首先,請參閱圖3A,其為本案無線周邊裝置與一電腦主機之間的運作概念示意圖;於其中,無線周邊裝置包含一無線周邊裝置本體(例如,無線滑鼠本體)20與一無線接收器(例如,為一USB型態的無線滑鼠接收器)21,且該無線周邊裝置本體20與該無線接收器21之間是以無線傳輸方式進行,而該無線接收器21則以有線方式電連接於一電腦主機22。
其中,該無線周邊裝置本體20具有一第一控制單元201與一無線傳送單元202,該第一控制單元201用以取得一周邊裝置原始輸入資訊R,並運用一資料傳輸格式動態調整規則,以使該周邊裝置原始輸入資訊R固定轉換形成一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I’;其中,以無線滑鼠此類的無線周邊裝置而言,該周邊裝置原始輸入資訊R包括一按鍵按壓資料、包含一水平感測位移資料與一垂直感測位移資料在內的一感測位移資料、以及包含一滾輪滾動位移資料與一滾輪傾斜位移資料在內的一滾輪位移資料。
接下來,該第一控制單201再進而形成具有該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I’的一網路傳輸封包P(I’),並透過該無線傳送單元202予以無線傳送輸出。
再則,電連接於該電腦主機22且具有一第二控制單元211與一無線接收單元212之該無線接收器21,其運用該無線接收單元212用以接收並輸入具有該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I’的該網路傳輸封包P(I’),並透過該第二控制單元111取出該網路傳輸封包P(I’)中之該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I’之後,再次因應前述資料傳輸格式動態調整規則,以使該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I’還原轉換形成一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I,並予以輸出至該電腦主機22。
由於該無線周邊裝置本體20被按壓按鍵(或被移動而進行位移感測,或被滾動/傾斜滾輪)而所產生的該周邊裝置原始輸入資訊R內容資訊多寡不一,透過本案所揭露之方法與實施架構,將可因應只具有該按鍵按壓資料之該周邊裝置原始輸入資訊R的最簡單使用情境,直到須以較長位元組(例如,包括至少12個位元的1個半位元組)來分別表示該水平感測位移資料及/或該垂直感測位移資料,以及亦同時產生該滾輪滾動位移資料與該滾輪傾斜位移資料之較複雜的使用情境,並分別對應產生不具有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該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I’,藉以有效減少該無線傳送單元202予以無線傳送輸出時的電力消耗。
當然,為使該電腦主機22能接收到與習知技術類似具有相同規格之具有該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I,本案之該第二控制單元211將再次因應前述資料傳輸格式動態調整規則,以使該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I’還原轉換形成該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I,如此一來,對於該電腦主機22而言,其除了與平常的作業模式一樣,仍可辨別並運用屬於標準格式之該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I,以正確顯示對應於該無線周邊裝置本體20的操作行為之外,本案更可具體有效改善前述習知作法過度浪費該無線周邊裝置本體20內部電池電力的缺失。
較佳者,有關本案所採用之前述資料傳輸格式動態調整規則,係指將該周邊裝置原始輸入資訊R以如下表格(二)所示的動態調整與儲存方式,將其內容動態轉換成該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I’:
表格(二):
B1 B18 0 0 0 0 1 1 1 1
B17 0 0 1 1 0 0 1 1
B16 0 1 0 1 0 1 0 1
B15 S5 S5 S5 S5 S5 S5 S5 S5
B14 S4 S4 S4 S4 S4 S4 S4 S5
B13 M M M M M M M M
B12 R R R R R R R R
B11 L L L L L L L L
B2 H_N N/A T Y Y X LS_B X LS_B X1_B X_B
L_N W X X
B3 H_N N/A N/A T Y LS_N Y LS_N Y1_B Y_B
L_N W X MS_N X MS_N
B4 H_N N/A Y MS_B Y MS_B X2_B T
L_N W
B5 H_N N/A T Y2_B N/A
L_N W
其中,於本實施例中之該按鍵按壓資料至少包含一左鍵按壓資料L、一中央鍵按壓資料M、一右鍵按壓資料R以及一第四擴充鍵按壓資料S4與一第五擴充鍵按壓資料S5,且呈現於表格(二)中以進行後續說明,但本案不以此為限。
另外,該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I’於進行無線傳輸時,其資料位元組數量係為1個至5個資料位元組中之至少一者,亦即,該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I’可包括第1個資料位元組B1〜第5個資料位元組B5中之至少一者;且,以本實施例而言,為因應該周邊裝置原始輸入資訊R中不同的資料內容,總計提出八種不同類型的資料模式,並說明如下。
首先,表格(二)所示之該資料傳輸格式動態調整規則包含安排位於該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I’中之一第1個資料位元組B1,其中位元B18〜位元B16等3個位元係用以組成表示一傳輸格式類型代碼資料,藉由儲存”000”〜”111”八種二進制位元變化中之一者,以代表八種不同類型的資料傳輸格式中之一者;另外,第1個資料位元組B1中位元B15〜位元B11等五個位元,則分別用以固定儲存該按鍵按壓資料中的該左鍵按壓資料L、該中央鍵按壓資料M、該右鍵按壓資料R、該第四擴充鍵按壓資料S4與該第五擴充鍵按壓資料S5。
再則,前述該八種類型的資料傳輸格式係指:僅包含前述各按鍵按壓資料(S5、S4、M、R、L)之一第一類型資料傳輸格式,以及包含前述各按鍵按壓資料(S5、S4、M、R、L),並結合該滾輪位移資料與該感測位移資料中之至少一者的一第二類型資料傳輸格式至一第八類型資料傳輸格式。
如此一來,前述該八種類型的資料傳輸格式中資料長度最短的資料傳輸格式,即第1個資料位元組B1中傳輸格式類型代碼資料為”000”者,其僅具有第1個資料位元組B1,而前述該八種類型的資料傳輸格式中資料長度最長的資料傳輸格式,則是第1個資料位元組B1中傳輸格式類型代碼資料為”101”與”110”者,其皆分別使用了第1個資料位元組B1至第5個資料位元組B5等共5個資料位元組;另外,第1個資料位元組B1中傳輸格式類型代碼資料為”001”與”010”者所表示的兩種資料傳輸格式,其皆分別使用了第1個資料位元組B1與第2個資料位元組B2等共2個資料位元組;又,第1個資料位元組B1中傳輸格式類型代碼資料為”011”者所表示的資料傳輸格式,其使用了第1個資料位元組B1至第3個資料位元組B3等共3個資料位元組;至於第1個資料位元組B1中傳輸格式類型代碼資料為”100”與”111”者所表示的兩種資料傳輸格式,其皆分別使用了第1個資料位元組B1至第4個資料位元組B4等共4個資料位元組。
再則,以表格(二)而言,任一種類型資料傳輸格式中皆會包括有第1個資料位元組B1,如此一來,可以確保任一筆該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I’被傳輸到該無線接收器21與該電腦主機22等接收端時,都可以讓接收端即時知悉發生在該無線周邊裝置本體20的任何按鍵按壓狀態,而不會有因網路傳輸封包遺失而造成接收端不易判斷按鍵按壓資料之所處狀態的問題產生。
另外,於該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I’中用以代表第二類型資料傳輸格式至第八類型資料傳輸格式,即第1個資料位元組B1中輸格式類型代碼資料為”001”〜”111”者,其中第2個資料位元組B2至第5個資料位元組B5,主要是用以儲存來自該周邊裝置原始輸入資訊R中與該滾輪位移資料與該感測位移資料中之至少一者有關之轉換資料,並如前述表格(二)所示,且其中的代號予以說明如下,包括:
H_N:表示各個資料位元組B2〜B5中的高半位元組;
L_N:表示各個資料位元組B2〜B5中的低半位元組;
N/A:表示某一類型資料傳輸格式不需要使用的位元組;
T:表示滾輪傾斜位移資料半位元組;
W:表示滾輪滾動位移資料半位元組;
X:表示水平感測位移資料半位元組;
X1_B:表示第一水平感測位移資料位元組;
X2_B:表示第二水平感測位移資料位元組;
X_B:表示水平感測位移資料位元組;
X LS_B:表示水平感測位移資料低位元組;
X MS_N:表示水平感測位移資料高半位元組;
Y:表示垂直感測位移資料半位元組;
Y1_B:表示第一垂直感測位移資料位元組;
Y2_B:表示第二垂直感測位移資料位元組;
Y_B:表示垂直感測位移資料位元組;
Y LS_N:表示垂直感測位移資料低半位元組;以及
Y MS_B:表示垂直感測位移資料高位元組。
再請參閱圖3B,其為搭配本案圖3A所示之一第一較佳實施流程之概念示意圖,其具體實施步驟如下所示:
步驟S10:開始;
步驟S11:該無線周邊裝置本體20中之該第一控制單元201取得該周邊裝置原始輸入資訊R;
步驟S12:該第一控制單元201因應該周邊裝置原始輸入資訊R,以及運用該資料傳輸格式動態調整規則,以使該周邊裝置原始輸入資訊R動態轉換形成該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I’;
步驟S13:該第一控制單元201進而形成具有該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I’的該網路傳輸封包P(I’),並透過該無線傳送單元202以該第一傳輸時間間隔T 1,傳送該網路傳輸封包P(I’)至該無線接收器21;
步驟S14:該無線接收器21中之該無線接收單元212用以接收並輸入具有該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I’的該網路傳輸封包P(I’);
步驟S15:該無線接收器21中之該第二控制單元211因應該資料傳輸格式動態調整規則,以使該網路傳輸封包P(I’)中之該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I’,還原轉換形成該固定標準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I;以及
步驟S16:該第二控制單元211以該第一傳輸時間間隔T 1,輸出該固定標準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I至該電腦主機22。
至於圖4所示者,為本案圖3A中之該無線傳送單元202傳送具有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I’的該網路傳輸封包P(I’)之時序波形示意圖,以及該第二控制單元211輸出該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I至該電腦主機22之時序波形示意圖。
申言之,在為簡要說明而暫時排除各種傳輸延遲等實際因素的前提下,自前述圖3A與圖4可知,該無線傳送單元202以該第一傳輸時間間隔T 1(例如,8毫秒)之方式,分別傳送第1組至第4組具有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I’ 1〜I’ 4的網路傳輸封包P 21(I’ 1)〜P 24(I’ 4),而且理論上,該第二控制單元211也將以該第一傳輸時間間隔T 1(例如,8毫秒)之方式,分批輸出該第1組至第4組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I 1〜I 4至該電腦主機22。
為再優化本案的實施概念,本案除運用前述實施例所示藉由動態調整所傳輸的資料量以節省該無線周邊裝置本體20的電池電力消耗的改善方案之外,可在此基礎之上更進一步提出本案的另一較佳實施方式,目的是在該無線周邊裝置本體20的傳輸時機(即,傳輸次數)方面也同步進行優化改善,以進一步提升該無線周邊裝置本體20的功耗表現。
亦即,請參閱圖5A所示之本案的另一較佳實施方式,其為本案圖3A中之該無線傳送單元202傳送具有兩筆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I’的該網路傳輸封包P(I’)之時序波形示意圖,以及該第二控制單元211輸出該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I至該電腦主機22之時序波形示意圖,並請配合參閱圖3A所示者。
其中,在為簡要說明而暫時排除各種傳輸延遲等實際因素的前提下,於該第一控制單元201依序取得之兩筆相鄰的周邊裝置原始輸入資訊R1、R2(或R3、R4),以及運用前述表格(二)所示之該資料傳輸格式動態調整規則,而分別予以因應動態轉換形成兩筆相鄰的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I’ 1、I’ 2(或I’ 3、I’ 4)時,該第一控制單元201先行合併兩筆相鄰的該些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I’ 1、I’ 2(或I’ 3、I’ 4)而使其形成一合併的網路傳輸封包P 31(I’ 1+I’ 2)(或P 32(I’ 3+I’ 4)),且該第一控制單元201以一第二傳輸時間間隔T 2之方式,將該合併的網路傳輸封包P 31(I’ 1+I’ 2)(或P 32(I’ 3+I’ 4))透過該無線傳送單元202予以傳輸至該無線接收器21;其中,該第二傳輸時間間隔T 2係為該第一傳輸時間間隔T 1之整數倍,例如,本案的該第二傳輸時間間隔T 2可為16毫秒。
再則,該無線接收單元212用以依序接收並輸入該兩組合併的網路傳輸封包P 31(I’ 1+I’ 2)、P 32(I’ 3+I’ 4),並透過該第二控制單元211因應並自該兩組合併的網路傳輸封包P 31(I’ 1+I’ 2)、P 32(I’ 3+I’ 4)中予以拆解出兩筆相鄰的該些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I’ 1、I’ 2(或I’ 3、I’ 4),並分別因應表格(二)所示之該資料傳輸格式動態調整規則,以使兩筆相鄰的該些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I’ 1、I’ 2(或I’ 3、I’ 4),分別還原轉換形成兩筆相鄰的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I 1、I 2(或I 3、I 4),並以該第一傳輸時間間隔T 1之方式,依序分別傳輸兩筆相鄰的該些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I 1、I 2(或I 3、I 4),至該電腦主機22。
另外,圖5B至圖5C則是為搭配本案圖5A所示之一第二較佳實施流程之概念示意圖較佳者,具體實施步驟如下所示:
步驟S20:開始;
步驟S21:該無線周邊裝置本體20中之該第一控制單元201依序取得兩筆相鄰的周邊裝置原始輸入資訊R1、R2(抑或R3、R4);
步驟S22:該第一控制單元201因應該兩筆相鄰的周邊裝置原始輸入資訊R1、R2(抑或R3、R4),以及運用該資料傳輸格式動態調整規則,以使該些相鄰的周邊裝置原始輸入資訊R1、R2(抑或R3、R4)分別依序動態轉換形成兩筆相鄰的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I’ 1、I’ 2(抑或I’ 3、I’ 4);
步驟S23:該第一控制單元201合併兩筆相鄰的該些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I’ 1、I’ 2(抑或I’ 3、I’ 4)進而使其形成一合併的網路傳輸封包P 31(I’ 1+I’ 2)(抑或另一合併的網路傳輸封包P 32(I’ 3+I’ 4));
步驟S24:該第一控制單元201以該第二傳輸時間間隔T 2之方式,透過該無線傳送單元202傳送該合併的網路傳輸封包P 31(I’ 1+I’ 2)(抑或另一合併的網路傳輸封包P 32(I’ 3+I’ 4))至該無線接收器21;
步驟S25:該無線接收器21中之該無線接收單元212用以接收具有該些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I’ 1、I’ 2(抑或I’ 3、I’ 4)的該合併的網路傳輸封包P 31(I’ 1+I’ 2)(抑或另一合併的網路傳輸封包P 32(I’ 3+I’ 4));
步驟S26:該無線接收器21中之該第二控制單元211因應並自該合併的網路傳輸封包P 31(I’ 1+I’ 2)(抑或另一合併的網路傳輸封包P 32(I’ 3+I’ 4))中,予以拆解出兩筆相鄰的該些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I’ 1、I’ 2(抑或I’ 3、I’ 4);
步驟S27:該第二控制單元211因應該資料傳輸格式動態調整規則,以使該些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I’ 1、I’ 2(抑或I’ 3、I’ 4),分別還原轉換形成兩筆相鄰的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I 1、I 2(抑或I 3、I 4);以及
步驟S28:該第二控制單元211以該第一傳輸時間間隔T 1之方式,依序輸出該些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I 1、I 2(抑或I’ 3、I’ 4)至該電腦主機22。
如此一來,藉由圖5A至圖5C所示之另一較佳實施方法與實施架構可知,其可透過合併相鄰的該些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I’ 1、I’ 2(抑或I’ 3、I’ 4)以及延長傳輸時間間隔之方式,來降低該無線傳送單元202傳送資料的次數,進而提升該無線周邊裝置本體20的功耗表現;且,雖然該無線傳送單元202傳輸資料的時間間隔變長(例如,從8毫秒變成16毫秒),但第二控制單元211仍可以該第一傳輸時間間隔T 1之方式,依序分別傳輸兩筆相鄰的該些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I 1、I 2(或I 3、I 4)至該電腦主機22,以確保不會影響原本已設定完成的資料傳輸速度。
較佳者,於前述步驟S23中,該第一控制單元201合併兩筆相鄰的該些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I’ 1、I’ 2(抑或I’ 3、I’ 4)之前,該無線周邊裝置本體20可先行判斷兩筆相鄰的該些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I’ 1、I’ 2(抑或I’ 3、I’ 4)中的各自按鍵按壓資料是否皆為相同,且其是否皆僅具有各自不同的感測位移資料,一旦於判斷結果為是時,該無線周邊裝置本體20方使其形成前述步驟S23中所示該合併的網路傳輸封包P 31(I’ 1+I’ 2)(抑或P 32(I’ 3+I’ 4))。當然,前述合併相鄰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的具體實施標準,也可視應用需求而有不同的設計方案,本案並不以此為限。
再則,合併前述兩筆相鄰的該些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I’ 1、I’ 2(抑或I’ 3、I’ 4)之具體實施方式,係可選擇運用前述表格(二)中所示第1個資料位元組B1中傳輸格式類型代碼資料為”110”者,因其使用了第1個資料位元組B1至第5個資料位元組B5等共5個資料位元組,且第2個與第3個資料位元組B2、B3,用以表示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I’ 1(抑或I’ 3)中之該第一水平感測位移資料位元組X1_B與該第一垂直感測位移資料位元組Y1_B,而第4個與第5個資料位元組B4、B5,則用以表示相鄰的另一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I’ 2(抑或I’ 4)中之該第二水平感測位移資料位元組X2_B與該第二垂直感測位移資料Y2_B位元組。
綜上所述,藉由本案所提出之各項較佳實施作法,將可確實有效節省周邊裝置的電池功耗表現,故本案實為一極具產業價值之作。
雖然本案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案。本案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案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案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20:周邊裝置本體 101、201:第一控制單元 102、202:無線傳送單元 11、21:無線接收器 111、211:第二控制單元 112、212:無線接收單元 12、22:電腦主機 R、R1〜R4:周邊裝置原始輸入資訊 I: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 I 1〜I 4:第1組至第4組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 P(I):具有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I的網路傳輸封包 P 11(I 1)〜P 14(I 4):第1組至第4組具有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I 1〜I 4的網路傳輸封包 I’: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 I’ 1〜I’ 4:第1組至第4組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 P(I’):具有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I’的網路傳輸封包 P 21(I’ 1)〜P 24(I’ 4):第1組至第4組具有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I’ 1〜I’ 4的網路傳輸封包 P 31(I’ 1+I’ 2):第1組具有兩筆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I’ 1+I’的網路傳輸封包 P 32(I’ 3+I’ 4):第2組具有兩筆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I’ 3+I’ 4的網路傳輸封包 T 1:第一傳輸時間間隔 T 2:第二傳輸時間間隔 B1:第1個資料位元組 B11〜B18:第1個資料位元組中之第1個位元至第8個位元 B2:第2個資料位元組 B3:第3個資料位元組 B4:第4個資料位元組 B5:第5個資料位元組 B6:第6個資料位元組 H_N:高半位元組 L_N:低半位元組 N/A:無位元組 BT_B:按鍵按壓資料位元組 M:中央按鍵按壓資料位元 R:右按鍵按壓資料位元 L:左按鍵按壓資料位元 S4:第四按鍵按壓資料位元 S5:第五按鍵按壓資料位元 WR_B:滾輪滾動位移資料位元組 WT_B:滾輪傾斜位移資料位元組 T:滾輪傾斜位移資料半位元組 W:滾輪滾動位移資料半位元組 X:水平感測位移資料半位元組 X1_B:第一水平感測位移資料位元組 X2_B:第二水平感測位移資料位元組 X_B:水平感測位移資料位元組 X LS_B:水平感測位移資料低位元組 X MS_N:水平感測位移資料高半位元組 Y:垂直感測位移資料半位元組 Y1_B:第一垂直感測位移資料位元組 Y2_B:第二垂直感測位移資料位元組 Y_B:垂直感測位移資料位元組 Y LS_N:垂直感測位移資料低半位元組 Y MS_B:垂直感測位移資料高位元組 S10〜S16:步驟 S20〜S28:步驟
[圖1]為習知無線周邊裝置與一電腦主機之間的運作概念示意圖。 [圖2]為圖1中之該無線傳送單元傳送具有該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的該網路傳輸封包之時序波形示意圖,以及該第二控制單元輸出該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至該電腦主機之時序波形示意圖。 [圖3A]為本案無線周邊裝置與一電腦主機之間的運作概念示意圖。 [圖3B]為搭配本案圖3A所示之一第一較佳實施流程之概念示意圖。 [圖4]為本案圖3A中之該無線傳送單元傳送具有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的該網路傳輸封包之時序波形示意圖,以及該第二控制單元輸出該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至該電腦主機之時序波形示意圖。 [圖5A]為本案圖3A中之該無線傳送單元傳送具有兩筆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的該網路傳輸封包之時序波形示意圖,以及該第二控制單元輸出該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至該電腦主機之時序波形示意圖。 [圖5B至圖5C]為搭配本案圖5A所示之一第二較佳實施流程之概念示意圖。
S10~S16:步驟

Claims (18)

  1. 一種動態調整資料傳輸格式之方法,應用於一電腦主機與一無線周邊裝置之間,該方法至少包括下列步驟:(a)自該無線周邊裝置中之一無線周邊裝置本體處取得一周邊裝置原始輸入資訊;(b)因應該周邊裝置原始輸入資訊,以及運用一資料傳輸格式動態調整規則,以使該周邊裝置原始輸入資訊動態轉換形成一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c)形成具有該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的一網路傳輸封包,並傳送該網路傳輸封包至該無線周邊裝置中之一無線接收器;(d)因應該資料傳輸格式動態調整規則,以使該網路傳輸封包中之該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還原轉換形成一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以及(e)自該無線接收器中輸出該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至該電腦主機;其中,該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係由單一資料位元組或由若干非固定數量之資料位元組所共同組成,且該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至少包含有一按鍵按壓資料,抑或由該按鍵按壓資料結 合一滾輪位移資料與一感測位移資料中之至少一者所共同組成;其中,該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之資料位元組數量不大於該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之資料位元組數量。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動態調整資料傳輸格式之方法,其中該按鍵按壓資料至少包含一左鍵按壓資料、一中央鍵按壓資料以及一右鍵按壓資料,抑或該按鍵按壓資料至少包含該左鍵按壓資料、該中央鍵按壓資料、該右鍵按壓資料以及至少一擴充鍵按壓資料;抑或,其中該滾輪位移資料至少包含一滾輪滾動位移資料與一滾輪傾斜位移資料中之至少一者;抑或,其中該感測位移資料至少包含一水平感測位移資料與一垂直感測位移資料。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動態調整資料傳輸格式之方法,其中該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之資料位元組數量係為1個至5個資料位元組中之至少一者,且該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之資料位元組數量係為具有至少6個資料位元組。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動態調整資料傳輸格式之方法,其中該資料傳輸格式動態調整規則包含安排位於該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中之一第1個資料位元組,用以儲存代表不同類型的資料傳輸格式之一傳輸格式類型代碼資料以及該按鍵按壓資料,且該資料傳輸格式動態調整規則包含安排該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 輸輸入資訊中除該第1個資料位元組以外的其餘資料位元組,用以儲存該滾輪位移資料與該感測位移資料中之至少一者。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動態調整資料傳輸格式之方法,其中該傳輸格式類型代碼資料可用以表示至少八種不同類型的資料傳輸格式;其中,該八種類型的資料傳輸格式係指:僅包含該按鍵按壓資料之一第一類型資料傳輸格式,以及包含該按鍵按壓資料,並結合該滾輪位移資料與該感測位移資料中之至少一者的一第二類型資料傳輸格式至一第八類型資料傳輸格式。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動態調整資料傳輸格式之方法,其中於該步驟(a)中依序取得兩筆相鄰的周邊裝置原始輸入資訊,以及於該步驟(b)中運用該資料傳輸格式動態調整規則而分別予以因應動態轉換形成兩筆相鄰的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之後,於接續執行該步驟(c)時,依序形成具有兩筆相鄰的該些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的兩個網路傳輸封包,並使該無線周邊裝置本體以一第一傳輸時間間隔之方式,分別依序傳輸該兩個網路傳輸封包至該無線接收器。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動態調整資料傳輸格式之方法,其中於執行該步驟(d)中,該無線接收器因應並自該些網路傳輸封包中予以拆解出兩筆相鄰的該些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並分別因應該資料傳輸格式動態調整規則,以使兩筆相鄰的該些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 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分別還原轉換形成兩筆相鄰的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並於接續執行該步驟(e)中,以該第一傳輸時間間隔之方式,分別依序傳輸兩筆相鄰的該些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至該電腦主機。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動態調整資料傳輸格式之方法,其中於該步驟(a)中依序取得兩筆相鄰的周邊裝置原始輸入資訊,以及於該步驟(b)中運用該資料傳輸格式動態調整規則而分別予以因應動態轉換形成兩筆相鄰的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之後,於接續執行該步驟(c)時,該無線周邊裝置本體先行合併兩筆相鄰的該些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而使其形成一合併的網路傳輸封包,且該無線周邊裝置本體以一第二傳輸時間間隔之方式,將該合併的網路傳輸封包予以傳輸至該無線接收器;其中,該第二傳輸時間間隔係為該第一傳輸時間間隔之整數倍。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動態調整資料傳輸格式之方法,其中於執行該步驟(d)中,該無線接收器因應並自該合併的網路傳輸封包中予以拆解出兩筆相鄰的該些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並分別因應該資料傳輸格式動態調整規則,以使兩筆相鄰的該些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分別還原轉換形成兩筆相鄰的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並於接續執行 該步驟(e)中,以該第一傳輸時間間隔之方式,分別依序傳輸兩筆相鄰的該些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至該電腦主機。
  10. 如請求項8所述之動態調整資料傳輸格式之方法,其中於執行該步驟(c)中,該無線周邊裝置本體判斷兩筆相鄰的該些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中的各自按鍵按壓資料皆為相同,且其皆僅具有各自不同的感測位移資料時,該無線周邊裝置本體先行將合併兩筆相鄰的該些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而使其形成該合併的網路傳輸封包,且該無線周邊裝置本體於經過該第二傳輸時間間隔之後,將該合併的網路傳輸封包予以傳輸至該無線接收器。
  11. 一種無線周邊裝置,電連接於一電腦主機,該無線周邊裝置包含:一無線周邊裝置本體,具有一第一控制單元與一無線傳送單元,該第一控制單元用以取得一周邊裝置原始輸入資訊,並運用一資料傳輸格式動態調整規則,以使該周邊裝置原始輸入資訊動態轉換形成一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且進而形成具有該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的一網路傳輸封包,並透過該無線傳送單元予以傳送輸出;以及一無線接收器,電連接於該電腦主機,且該無線接收器具有一第二控制單元與一無線接收單元;其中,該無線接收單元 用以接收並輸入具有該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的該網路傳輸封包,並透過該第二控制單元因應該資料傳輸格式動態調整規則,以使該網路傳輸封包中之該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還原轉換形成一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並予以輸出至該電腦主機;其中,該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係由單一資料位元組或由若干非固定數量之資料位元組所共同組成,且該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至少包含有一按鍵按壓資料,抑或由該按鍵按壓資料結合一滾輪位移資料與一感測位移資料中之至少一者所共同組成;其中,該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之資料位元組數量不大於該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之資料位元組數量。
  12. 如請求項11所述之無線周邊裝置,其中該按鍵按壓資料至少包含一左鍵按壓資料、一中央鍵按壓資料以及一右鍵按壓資料,抑或該按鍵按壓資料至少包含該左鍵按壓資料、該中央鍵按壓資料、該右鍵按壓資料以及至少一擴充鍵按壓資料;抑或,其中該滾輪位移資料至少包含一滾輪滾動位移資料與一滾輪傾斜位移資料中之至少一者;抑或,其中該感測位移資料至少包含一水平感測位移資料與一垂直感測位移資料。
  13. 如請求項11所述之無線周邊裝置,其中該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之資料位元組數量係為1個至5個資料位元組中之至少一者,且該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之資料位元組數量係為具有至少6個資料位元組。
  14. 如請求項11所述之無線周邊裝置,其中該資料傳輸格式動態調整規則包含安排位於該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中之一第1個資料位元組,用以儲存代表不同類型的資料傳輸格式之一傳輸格式類型代碼資料以及該按鍵按壓資料,且該資料傳輸格式動態調整規則包含安排位於該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中除該第1個資料位元組以外的其餘資料位元組,用以儲存該滾輪位移資料與該感測位移資料中之至少一者。
  15. 如請求項14所述之無線周邊裝置,其中該傳輸格式類型代碼資料可用以表示至少八種不同類型的資料傳輸格式;其中,該八種類型的資料傳輸格式係指:僅包含該按鍵按壓資料之一第一類型資料傳輸格式,以及包含該按鍵按壓資料,並結合該滾輪位移資料與該感測位移資料中之至少一者的一第二類型資料傳輸格式至一第八類型資料傳輸格式。
  16. 如請求項11所述之無線周邊裝置,其中於該第一控制單元依序取得之兩筆相鄰的周邊裝置原始輸入資訊,以及運用該資料傳輸格式動態調整規則而分別予以因應 動態轉換形成兩筆相鄰的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且進而依序形成具有該些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的兩個網路傳輸封包之後,該第一控制單元以一第一傳輸時間間隔之方式,透過該無線傳送單元分別依序傳輸該兩個網路傳輸封包至該無線接收器。
  17. 如請求項11所述之無線周邊裝置,其中於該第一控制單元依序取得之兩筆相鄰的周邊裝置原始輸入資訊,以及運用該資料傳輸格式動態調整規則而將兩筆相鄰的該些周邊裝置原始輸入資訊分別予以因應動態轉換形成兩筆相鄰的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時,該第一控制單元先行合併兩筆相鄰的該些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而使其形成一合併的網路傳輸封包,且該第一控制單元以一第二傳輸時間間隔之方式,將該合併的網路傳輸封包透過該無線傳送單元予以傳輸至該無線接收器;其中,該第二傳輸時間間隔係為該第一傳輸時間間隔之整數倍。
  18. 如請求項17所述之無線周邊裝置,其中該無線接收單元用以接收並輸入該合併的網路傳輸封包,並透過該第二控制單元因應並自該合併的網路傳輸封包中予以拆解出兩筆相鄰的該些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並分別因應該資料傳輸格式動態調整規則,以使兩筆相鄰的該些非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分別還原轉換形成兩筆相鄰的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 輸輸入資訊,並以該第一傳輸時間間隔之方式,依序分別傳輸兩筆相鄰的該些固定資料位元長度之周邊裝置傳輸輸入資訊至該電腦主機。
TW110148524A 2021-12-23 2021-12-23 一種動態調整資料傳輸格式之方法與運用該方法之無線周邊裝置 TWI7960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48524A TWI796059B (zh) 2021-12-23 2021-12-23 一種動態調整資料傳輸格式之方法與運用該方法之無線周邊裝置
US17/724,144 US11604522B1 (en) 2021-12-23 2022-04-19 Dynamic data transmission format adjustment method and wireless peripheral device using sam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48524A TWI796059B (zh) 2021-12-23 2021-12-23 一種動態調整資料傳輸格式之方法與運用該方法之無線周邊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96059B true TWI796059B (zh) 2023-03-11
TW202327321A TW202327321A (zh) 2023-07-01

Family

ID=854808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48524A TWI796059B (zh) 2021-12-23 2021-12-23 一種動態調整資料傳輸格式之方法與運用該方法之無線周邊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1604522B1 (zh)
TW (1) TWI796059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37932A (en) * 1996-05-28 2000-03-14 Microsoft Corporation Method for sending computer network data as part of vertical blanking interval
CN103814561A (zh) * 2011-09-19 2014-05-2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通过互联网协议发送人工输入设备命令
TW202145756A (zh) * 2020-05-15 2021-12-01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無線輸入裝置及其資訊傳輸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28323B2 (en) * 2003-06-10 2007-06-05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HIS data compression
US7813816B2 (en) * 2004-02-20 2010-10-12 Siemens Industry, Inc. Methods and structures for utilizing a memory device for a PLC
US7660611B1 (en) * 2004-03-25 2010-02-09 Cypress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Wireless human interface device packet compress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power consumption
US20150363478A1 (en) * 2008-07-11 2015-12-17 Michael N. Haynes Systems, Devices, and/or Methods for Managing Data
US9316513B2 (en) * 2012-01-08 2016-04-19 Sensor Platform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alibrating sensors for different operating environments
US20170168782A1 (en) * 2012-05-28 2017-06-15 Ian Boyd System and method for creating a universally compatible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system
US20140011575A1 (en) * 2012-07-03 2014-01-09 Jason Neubauer Peer-to-peer betting systems and methods
US9277857B1 (en) * 2014-11-06 2016-03-08 Bertec Corporation System for testing and/or training the vision of a subject
US10108273B2 (en) * 2016-03-07 2018-10-23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Movement space mapping for control sticks in user input devices
US10463954B2 (en) * 2016-03-07 2019-11-05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Mechanical center calibration of control sticks in user input device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37932A (en) * 1996-05-28 2000-03-14 Microsoft Corporation Method for sending computer network data as part of vertical blanking interval
CN103814561A (zh) * 2011-09-19 2014-05-2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通过互联网协议发送人工输入设备命令
TW202145756A (zh) * 2020-05-15 2021-12-01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無線輸入裝置及其資訊傳輸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27321A (zh) 2023-07-01
US11604522B1 (en) 2023-03-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13045B (zh) 基于无线人机交互设备的个人电脑系统及其数据传输方法
KR20060056989A (ko) 더 높은 데이터 레이트를 위한 신호 인터페이스
US749343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xtending the range of the universal serial bus protocol
CN2641944Y (zh) 外接显示屏分离式智能电脑手机
CN108616845B (zh) 基于社交内容的d2d分组多目标缓存方法及其系统、装置
TW201320662A (zh) 序列資料傳輸系統、方法及其記錄媒體
JP4633200B2 (ja) 無線データ転送中の電力消費を低減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CN111491284A (zh) 蓝牙ble时延优化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TWI796059B (zh) 一種動態調整資料傳輸格式之方法與運用該方法之無線周邊裝置
TWI423032B (zh) 提升資料傳輸效能的方法
CN1561492A (zh) 用于与总线连接的总线系统和总线接口
JP2017502539A (ja) マルチユーザの省電力コードブックの最適化を実現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101609370A (zh) 一种键盘及其工作方法
CN105659502A (zh) 用于节省存储器系统中的功耗的系统和方法
US6941385B2 (en) Server transferring only image display data for a part of a display image which is to be updated for associated terminals
CN205015832U (zh) 具有快速充电功能的多计算机切换装置
CN201222250Y (zh) 具有计算机间数据传输功能的多计算机切换装置
CN201622818U (zh) 显示设备
WO2020088504A1 (zh) 一种数据分流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1996611A (zh) 显示设备
CN116339526A (zh) 动态调整数据传输格式方法与运用该方法的无线周边装置
CN101163304B (zh) 一种处理外接设备文件的方法和系统以及一种移动终端
CN102023957A (zh) Usb接口模拟多串口传输数据的方法及usb复合设备
CN103777993A (zh) 一种多用户计算机系统
CN102279645A (zh) 一机多用户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