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93670B - 自動化逃生路徑產生方法及其系統 - Google Patents

自動化逃生路徑產生方法及其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93670B
TWI793670B TW110125196A TW110125196A TWI793670B TW I793670 B TWI793670 B TW I793670B TW 110125196 A TW110125196 A TW 110125196A TW 110125196 A TW110125196 A TW 110125196A TW I793670 B TWI793670 B TW I79367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model
building
escape
fire sour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251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03530A (zh
Inventor
王思涵
劉廷毅
盧培文
洪晨瑋
賴建名
Original Assignee
中興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中興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中興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1251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93670B/zh
Publication of TW2023035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035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936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93670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一種自動化逃生路徑產生方法,其係應用於立體模型建成模組的環境中,立體模型建成模組係用於將建築物的平面圖轉換為立體模型。首先,提供建築資訊以及防煙區劃資訊:接著,輸入建築資訊以及防煙區劃資訊至立體模型建成模組中,以生成建築模型以及防煙區劃模型;隨後,根據防煙區劃模型產生火源資訊,該等火源資訊係代表火源發生的位置;最後,根據建築模型以及火源資訊產生逃生路徑,逃生路徑係包含火源資訊中的每一者的所有逃生路徑。藉此,提供三維空間中的所有逃生路徑供使用者從中選出最佳以及最嚴峻之逃生路徑,以產生比人為程序更為精確地控制和分析,達成保障建築物防火避難的安全,以提升後續營運管理及救災預防等目的。

Description

自動化逃生路徑產生方法及其系統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自動化逃生路徑產生方法,特別係關於一種自動化逃生路徑產生方法及其系統。
目前,建築防火避難性能驗證一般都是透過人工讀取二維平面圖中的資訊,再由工程師依據原則及經驗判斷火源位置及逃生路徑的方式進行計算作業,若是建築師事務所將原有二維平面圖進行修改時,必需藉由人工檢查並再次輸入或進行修正,此方式不僅耗費人力與時間,同事亦容易產生人工作業所導致資訊輸入、輸出錯誤等風險。
中華民國專利證書號I598853公開了一種智能提示系統,係可通訊一伺服器,透過於一場域空間設置多個感測器,以於該場域空間的不同位置廣播定位訊號,並感測所在位置是否存在感測物,據以演算得知操作者所在的位置資訊以及該場域空間内的感測物分佈狀態資訊,進而為該操作者提供到一目標位置的導引路徑。
然而,上述智能提示系統的缺點在於,上述之智能提示系統仍然是透過二維平面圖中的資訊演算後產生導引路徑,使得該導引路徑之演算難以模擬實際情形(例如:扣除基本樑柱的體積),因此不僅會影響空間及樓層之尺寸,同時亦會影響導引路徑的距離及避難時間的計算等。
此外,在建築生命週期中,建築物在完成後使用壽命的時間,相較規劃、設計、以及施工有倍數之多。有鑑於此,如何提升使用者作業的便利性與參數數值的精確度,使建築物防火避難產業升級,增加後續評定審查單位進行查核作業的品質與效率,保障建築物防火避難的安全,以提升後續營運管理及救災預防等目的係為一亟需解決的問題。
有鑑於上述缺點,發明人乃針對該等缺點研究改進之道,終於有本發明產生。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自動化逃生路徑產生方法,其係藉由建立立體模型提供三維視覺化介面,並將建築資訊以及防煙區劃資訊加以整合,並自動計算及檢核相關規定後,產生三維空間中所有火源資訊中的每一者的所有逃生路徑,不同於過往工程師僅能依據原則及經驗,判斷火源位置及逃生路徑,本發明建立一個可以將火災等風險量化後自動產生逃生路徑之方法,並檢核相關規定達到法定安全值的性能規範。
為達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發明提供一種自動化逃生路徑產生方法,其係應用於一立體模型建成模組的環境中,該逃生路徑產生方法係包含下列步驟:一提供步驟,提供一建築資訊以及一防煙區劃資訊,該建築資訊包含一空間資訊、複數昇降設備、以及複數障礙物,該防煙區劃資訊包含複數防煙區劃;一模型產生步驟,輸入該建築資訊以及該防煙區劃資訊至該立體模型建成模組中,該立體模型建成模組產生一建築模型以及一防煙區劃模型;一火源資訊產生步驟,根據該防煙區劃模型產生複數火源資訊,該等火源資訊係代表火源發生的位置,該等火源資訊包含複數防煙區劃的其中之一及其組合;以及一逃生路徑產生步驟,根據該建築模型以及該等火源資訊產生複數逃生路徑,該等逃生路徑係包含該等火源資訊中的每一者的所有逃生路徑;其中,該立體模型建成模組係用於產生一立體模型,該立體模型係具有一長度方向、一寬度方向、以及一高度方向,並且該等條逃生路徑係沿該長度方向、該寬度方向、以及該高度方向其中之一或其組合延伸。
較佳地,根據本發明之自動化逃生路徑產生方法,其係進一步包含一模型處理步驟,使用者係根據該建築模型以及該防煙區劃模型區分公眾使用的一公共區域以及員工使用的一非公共區域。
較佳地,根據本發明之自動化逃生路徑產生方法,其係進一步包含:一嚴峻條件步驟,設定該等昇降設備中的其中之一者為不能通行,以產生一嚴峻條件資訊;以及一最長路徑篩選步驟,根據該等火源資訊劃分該等逃生路徑,並且篩選出該等火源資訊中的每一者的該等逃生路徑中的最長者,以產生複數最嚴峻逃生路徑;其中,於該逃生路徑產生步驟,其係進一步根據該立體模型、該嚴峻條件資訊、以及該等火源資訊產生該等逃生路徑。
較佳地,根據本發明之自動化逃生路徑產生方法,其係進一步包含一轉換步驟,將該建築模型以及該防煙區劃模型轉換為一平面模型,該平面模型係由一平面資訊以及一物件資訊組成,該平面資訊係用於表示該建築資訊的該空間資訊,該物件資訊係用於表示該建築資訊的該等昇降設備、該等障礙物、以及該等防煙區劃;其中,該物件資訊包含複數傳送點,該等傳送點之間彼此相互對應,並且藉由該等傳送點之間相互傳送反映該立體模型建成模組所產生的該立體模型的該高度方向;其中,該逃生路徑產生步驟,其係進一步根據該平面模型以及該等火源資訊產生該等逃生路徑。
較佳地,根據本發明之自動化逃生路徑產生方法,其中,該平面資訊包含複數虛擬點以及複數虛擬線,該等虛擬點係用於表示公眾所站立的位置,該等虛擬線係用於表示該建築資訊的該空間資訊中可連結之路徑。
較佳地,根據本發明之自動化逃生路徑產生方法,其係進一步包含:一最短路徑篩選步驟,根據該等火源資訊、該等虛擬點、以及該等虛擬線劃分該等逃生路徑,並且篩選出該等火源資訊中的每一者的所有逃生路徑中的最短者,以產生複數最短逃生路徑;以及一指標產生步驟,根據該等虛擬點、該等虛擬線、以及該等最短逃生路徑,產生複數逃生指標資訊。
較佳地,根據本發明之自動化逃生路徑產生方法,其係進一步包含一辨識步驟,其係藉由一演算法辨識該平面模型中的該物件資訊並藉此區分公眾使用的一公共區域以及員工使用的一非公共區域,該演算法係接收該空間資訊以及該物件資訊後,藉由標示出該等物件資訊中的該等傳送點,並且藉由判別該等傳送點所在之封閉區域,以區分該公共區域以及該非公共區域。
較佳地,根據本發明之自動化逃生路徑產生方法,其中,該演算法係為類流體模擬演算法。
又,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係根據上述之自動化逃生路徑產生方法為基礎,進一步提供一種執行上述逃生路徑產生系統,其係包含有:一輸入模組,其係用於接收一建築資訊以及一防煙區劃資訊,該建築資訊包含一空間資訊、複數昇降設備、以及複數障礙物,該防煙區劃資訊包含複數防煙區劃;一立體模型建成模組,其係耦接於該輸入模組,該立體模型建成模組係接收該建築資訊以及該防煙區劃資訊後產生一建築模型以及一防煙區劃模型;以及一運算模組,其係耦接於該立體模型建成模組,該運算模組係根據該防煙區劃模型產生複數火源資訊,並且根據該建築模型以及該等火源資訊產生複數逃生路徑,其中,該等逃生路徑係包含該等火源資訊中的每一者的所有逃生路徑;其中,該立體模型建成模組係用於產生一立體模型,該立體模型係具有一長度方向、一寬度方向、以及一高度方向,並且該等條逃生路徑係沿該長度方向、該寬度方向、以及該高度方向其中之一或其組合延伸。
較佳地,根據本發明之逃生路徑產生系統,其中,該逃生路徑產生系統進一步包含一通訊模組,其係耦接於該運算模組,該通訊模組用於發送與該等逃生路徑相關聯之複數逃生指標資訊。
綜上,本發明所提供之自動化逃生路徑產生方法及其逃生路徑產生系統,藉由建立立體模型提供三維視覺化介面,大幅提升使用者作業之便利性與參數數值的精確度。同時,將建築資訊以及防煙區劃資訊加以整合,並自動計算及檢核相關規定後,產生三維空間中所有火源資訊中的每一者的所有逃生路徑,不同於過往工程師依據原則及經驗,判斷火源位置及逃生路徑,本發明建立一個可以將火災等風險量化後自動產生逃生路徑之方法,並檢核相關規定達到法定安全值的性能規範。
爲使熟悉該項技藝人士瞭解本發明之目的、特徵及功效,茲藉由下述具體實施例,並配合所附之圖式,對本發明詳加說明如下。
現在將參照其中示出本發明概念的示例性實施例的附圖在下文中更充分地闡述本發明概念。以下藉由參照附圖更詳細地闡述的示例性實施例,本發明概念的優點及特徵以及其達成方法將顯而易見。然而,應注意,本發明概念並非僅限於以下示例性實施例,而是可實施為各種形式。因此,提供示例性實施例僅是為了揭露本發明概念並使熟習此項技術者瞭解本發明概念的類別。在圖式中,本發明概念的示例性實施例並非僅限於本文所提供的特定實例且為清晰起見而進行誇大。
本文所用術語僅用於闡述特定實施例,而並非旨在限制本發明。除非上下文中清楚地另外指明,否則本文所用的單數形式的用語「一」及「該」旨在亦包括複數形式。本文所用的用語「及/或」包括相關所列項其中一或多者的任意及所有組合。應理解,當稱元件「連接」或「耦合」至另一元件時,所述元件可直接連接或耦合至所述另一元件或可存在中間元件。
相似地,應理解,當稱一個元件(例如層、區或基板)位於另一元件「上」時,所述元件可直接位於所述另一元件上,或可存在中間元件。相比之下,用語「直接」意指不存在中間元件。更應理解,當在本文中使用用語「包括」、「包含」時,是表明所陳述的特徵、整數、步驟、操作、元件、及/或組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或多個其他特徵、整數、步驟、操作、元件、組件、及/或其群組的存在或添加。
此外,將藉由作為本發明概念的理想化示例性圖的剖視圖來闡述詳細說明中的示例性實施例。相應地,可根據製造技術及/或可容許的誤差來修改示例性圖的形狀。因此,本發明概念的示例性實施例並非僅限於示例性圖中所示出的特定形狀,而是可包括可根據製造製程而產生的其他形狀。圖式中所例示的區域具有一般特性,且用於說明元件的特定形狀。因此,此不應被視為僅限於本發明概念的範圍。
亦應理解,儘管本文中可能使用用語「第一」、「第二」、「第三」等來闡述各種元件,然而該些元件不應受限於該些用語。該些用語僅用於區分各個元件。因此,某些實施例中的第一元件可在其他實施例中被稱為第二元件,而此並不背離本發明的教示內容。本文中所闡釋及說明的本發明概念的態樣的示例性實施例包括其互補對應物。本說明書通篇中,相同的參考編號或相同的指示物表示相同的元件。
此外,本文中參照剖視圖及/或平面圖來闡述示例性實施例,其中所述剖視圖及/或平面圖是理想化示例性說明圖。因此,預期存在由例如製造技術及/或容差所造成的相對於圖示形狀的偏離。因此,示例性實施例不應被視作僅限於本文中所示區的形狀,而是欲包括由例如製造所導致的形狀偏差。因此,圖中所示的區為示意性的,且其形狀並非旨在說明裝置的區的實際形狀、亦並非旨在限制示例性實施例的範圍。
請參閱圖1至圖3所示,圖1為根據本發明之逃生路徑產生系統的示意圖;圖2為說明根據本發明之自動化逃生路徑產生方法的步驟方塊圖;圖3為說明根據本發明之自動化逃生路徑產生方法實際執行過程之步驟流程圖。如圖1所示,根據本發明之逃生路徑產生系統100包括:輸入模組11、立體模型建成模組12、以及運算模組13。
具體地,根據本發明之逃生路徑產生系統100,其係可以為包含軟體、硬體、以及韌體之組合。逃生路徑產生系統100可以建置於雲端伺服器,或者逃生路徑產生系統100可以建置於例如為個人電腦或智慧型手機中,其狀態皆為已連線至網際網路。此外,逃生路徑產生系統100可以藉由網際網路供使用者隨時隨地連線登入後使用。藉此,大幅提升根據本發明之逃生路徑產生系統100的適用範圍,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
具體地,根據本發明之輸入模組11,其係用於接收建築資訊21以及防煙區劃資訊22,其中,建築資訊21可以為使用2D之CAD繪圖技術繪製的設計圖、施工圖、以及竣工圖其中之一或其組合,並且建築資訊21可以是例如視訊、影像、電子郵件等資訊形式,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
需要進一步說明的是,防煙區劃資訊22主要依照「建築技術規則」、「各類場所消防安全設備設置標準」、「消防法」及「消防法施行細則」等規範產生,例如:每層樓地板面積每五百平方公尺內以防煙壁區劃,以及地下建築物之地下通道每三百平方公尺應以防煙壁區劃等規範,藉此檢核相關規定達到法定安全值的性能規範,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
具體地,建築資訊21可以包含空間資訊211、昇降設備212、以及障礙物213。其中,空間資訊211除了空間幾何性質外,亦可以包含多種專案性的數據,例如:房間用途類型;昇降設備212可以是包含電扶梯、樓梯、電梯、緊急逃生梯等,或者任何用於運輸公眾的工具;障礙物213可以包含公眾詢問處、座椅、資訊看板等,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
具體地,根據本發明之立體模型建成模組12,其係耦接於輸入模組11,立體模型建成模組12接收建築資訊21以及防煙區劃資訊22後產生建築模型31以及防煙區劃模型32。需要進一步說明的是,立體模型建成模組12係用於產生立體模型300,立體模型300可以包含有三維空間中的幾何資訊,立體模型300具有長度方向x、寬度方向y、以及高度方向z,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值得一提的是,立體模型300亦可以包含有四維空間(三維空間加上時間)、五維空間(三維空間加上時間以及金錢)、或者複數維度空間等資訊,不須特別限制。
具體地,根據本發明之運算模組13,其係耦接於立體模型建成模組12。在一些實施例中,運算模組13接收建築模型31以及防煙區劃模型32後,運算模組13自動辨識立體模型300內的元件、運算立體模型300內的元件數量、以及讀取立體模型300內的元件之參數等,然而本發明不限此。運算模組13係根據防煙區劃模型32產生相對應的火源資訊23,其中火源資訊23係用於代表火源發生的位置,並且運算模組13根據建築模型31以及火源資訊23自動計算檢核相關規定以產生逃生路徑24,其中,逃生路徑24係包含火源資訊23中的每一者的所有逃生路徑。
藉此,本發明之逃生路徑產生系統100係可以藉由建立立體模型300,以供使用者隨時加入不同的參數加以分析,提供三維視覺化介面的同時將建築資訊數位化,並藉由運算模組13自動辨識立體模型300內的各項元件以及參數,大幅提升使用者作業的便利性與參數數值的精確度。
請參閱圖2,並搭配圖1及圖3所示。本發明係以逃生路徑產生系統100為基礎,進一步提供一種執行逃生路徑產生系統100的自動化逃生路徑產生方法,係包含下列步驟:
提供步驟S1,提供建築資訊21以及防煙區劃資訊22,建築資訊21包含空間資訊211、昇降設備212、以及障礙物213,防煙區劃資訊22包含防煙區劃221,接著執行模型產生步驟S2。
模型產生步驟S2,輸入建築資訊21以及防煙區劃資訊22至立體模型建成模組12中,立體模型建成模組12產生建築模型31以及防煙區劃模型32,接著執行火源資訊產生步驟S3。
火源資訊產生步驟S3,根據防煙區劃模型32產生火源資訊23,火源資訊23係用於代表火源發生的位置,火源資訊23包含防煙區劃221的其中之一及其組合,接著執行逃生路徑產生步驟S4。
逃生路徑產生步驟S4,根據建築模型31以及火源資訊23產生逃生路徑24,逃生路徑24包含火源資訊23中的每一者的所有逃生路徑。
需要進一步說明的是,火源資訊23乃據以想定空間中火災時之情境,並藉由對火災情境之模擬提供消防安全工程設計規劃上之參考。由於大多數的燃燒火源的位置將隨時間產生變化,實際情形通常是火源將隨時間逐漸擴大蔓延至整個空間,因此本發明之自動化逃生路徑產生方法係藉由根據防煙區劃模型32產生火源資訊23,以找出最符合真實火災情形之火源資訊23,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
為供進一步瞭解本發明構造特徵、運用技術手段及所預期達成之功效,茲將本發明實際執行過程加以敘述,相信當可由此而對本發明有更深入且具體瞭解,如下所述:
請參閱圖3,並搭配圖1及圖2所示。根據本發明之逃生路徑產生系統100實際執行過程說明如下:首先執行提供步驟S1,使用者透過輸入模組11提供建築資訊21以及防煙區劃資訊22;接著執行模型產生步驟S2,透過與輸入立體模型建成模組12將建築資訊21以及防煙區劃資訊22轉換為建築模型31以及防煙區劃模型32;之後執行火源資訊產生步驟S3,運算模組13根據防煙區劃模型32產生相對應的火源資訊23;最後執行逃生路徑產生步驟S4,運算模組13根據建築模型31以及火源資訊23自動計算檢核相關規定以產生逃生路徑24。
藉此,根據本發明之逃生路徑產生系統100,藉由建立立體模型300提供三維視覺化介面外,亦將建築資訊21以及防煙區劃資訊22加以整合,以自動提供三維空間中所有火源資訊23中的每一者的所有逃生路徑24,不同於過往工程師僅能依據原則及經驗,判斷火源位置及逃生路徑,本發明建立一個可以將火災等風險量化後自動產生逃生路徑之方法,並檢核相關規定達到法定安全值的性能規範。
以下,參照圖式,說明本發明的逃生路徑產生系統100的第一實施之實施形態,以使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更清楚的理解可能的變化。以與上述相同的元件符號指示的元件實質上相同於上述參照圖1至圖3所敘述者。與逃生路徑產生系統100相同的元件、特徵、和優點將不再贅述。
請參閱圖4所示,圖4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逃生路徑產生系統的示意圖。如圖4所示,根據本發明之逃生路徑產生系統100包括:輸入模組11、立體模型建成模組12、以及運算模組13。
具體地,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逃生路徑產生系統100,其中,運算模組13係進一步包含有設定單元131,在本實施例中,立體模型建成模組12與運算模組13可以通過有線連接或者無線連接與彼此相連或者通訊。有線連接可以包括金屬纜線、光纜、混合纜線或類似物或其任意組合。無線連接可以包括區域網路(LAN)、廣域網路(WAN)、藍牙、近場通訊(NFC)或類似物或其任意組合,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
請參閱圖5A至圖5C所示,圖5A為說明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逃生路徑產生系統區分公共區域以及非公共區域示意圖;圖5B為說明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逃生路徑產生系統所產生之示例性立體模型的示意圖;圖5C為說明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逃生路徑產生系統所產生之示例性逃生路徑的示意圖。如圖5A所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設定單元131,其係用於針對建築模型31以及防煙區劃模型32,供使用者自行設定區分公眾使用的公共區域25以及員工使用的非公共區域26。需要進一步說明的是,設定單元131可以包含有使用者介面(User interface, UI)以供使用者針對建築模型31及防煙區劃模型32中的元件進行篩選及操作,例如:選擇任一防煙區劃221作為起點,或者選擇任一安全地點作為終點等操作,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
值得一提的是,如圖5B所示,使用者亦可以藉由設定單元131於立體模型300上繪製障礙物213,例如:電扶梯、樓梯、月台門、以及月台邊緣等的障礙牆,或者於建築模型31上繪製昇降設備212,例如:電扶梯、樓梯、員工梯、以及緊急逃生梯等的逃生通過線,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
值得再提的是,如圖5C所示,當使用者透過設定單元131根據建築模型31以及防煙區劃模型32區分公眾使用的公共區域25以及員工使用的非公共區域26後,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運算模組13係根據防煙區劃模型32產生相對應的火源資訊23,並且運算模組13根據建築模型31以及火源資訊23自動計算檢核相關規定以產生逃生路徑24,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
藉此,根據本發明之逃生路徑產生系統100,藉由建立立體模型300提供三維視覺化介面,同時將建築資訊21以及防煙區劃資訊22加以整合,並且透過設定單元131針對建築資訊21以及防煙區劃資訊22,供使用者自行設定區分公眾使用的公共區域25以及員工使用的非公共區域26,提升條件參數資訊的精確度外,亦提升逃生路徑24的精準度,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
請參閱圖6及圖7所示,圖6為說明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自動化逃生路徑產生方法的步驟方塊圖;圖7為說明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自動化逃生路徑產生方法實際執行過程之步驟流程圖。本發明係以第一實施例之逃生路徑產生系統100為基礎,進一步提供一種執行逃生路徑產生系統100的自動化逃生路徑產生方法,係包含下列步驟:
提供步驟S1',提供建築資訊21以及防煙區劃資訊22,建築資訊21包含空間資訊211、昇降設備212、以及障礙物213,防煙區劃資訊22包含防煙區劃221,接著執行模型產生步驟S2'。
模型產生步驟S2',輸入建築資訊21以及防煙區劃資訊22至立體模型建成模組12中,立體模型建成模組12產生建築模型31以及防煙區劃模型32,接著執行模型處理步驟S3'。
模型處理步驟S3',使用者係根據建築模型31以及防煙區劃模型32區分公眾使用的公共區域25以及員工使用的非公共區域26,接著執行火源資訊產生步驟S4'。
火源資訊產生步驟S4',根據防煙區劃模型32產生火源資訊23,火源資訊23係用於代表火源發生的位置,火源資訊23包含防煙區劃221的其中之一及其組合,接著執行嚴峻條件步驟S5'。
嚴峻條件步驟S5',設定該等昇降設備212中的其中之一者為不能通行,以產生嚴峻條件資訊27,接著執行逃生路徑產生步驟S6'。
逃生路徑產生步驟S6',根據建築模型31、嚴峻條件資訊27以及火源資訊23產生逃生路徑24,逃生路徑24包含火源資訊23中的每一者的所有逃生路徑,接著執行最長路徑篩選步驟S7'。
最長路徑篩選步驟S7',根據火源資訊23劃分逃生路徑24,並且篩選出火源資訊23中所有的逃生路徑24中的最長者,以產生最嚴峻逃生路徑241。
請參閱圖7,並搭配圖4至圖6所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逃生路徑產生系統100實際執行過程說明如下:首先執行提供步驟S1',使用者透過輸入模組11提供建築資訊21以及防煙區劃資訊22;接著執行模型產生步驟S2',透過立體模型建成模組12將建築資訊21以及防煙區劃資訊22轉換為建築模型31以及防煙區劃模型32;隨後執行模型處理步驟S3',使用者透過設定單元131根據建築模型31以及防煙區劃模型32區分公眾使用的公共區域25以及員工使用的非公共區域26;之後執行火源資訊產生步驟S4',運算模組13根據防煙區劃模型32產生相對應的火源資訊23;之後執行嚴峻條件步驟S5',使用者透過設定單元131設定該等昇降設備212中的其中之一者為不能通行,以產生嚴峻條件資訊27;接著執行逃生路徑產生步驟S6',運算模組13根據建築模型31、嚴峻條件資訊27、以及火源資訊23自動計算檢核相關規定以產生逃生路徑24;最後執行最長路徑篩選步驟S7',使用者透過運算模組13根據火源資訊23劃分逃生路徑24,並且篩選出火源資訊23中所有的逃生路徑24中的最長者,以產生最嚴峻逃生路徑241。
藉此,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逃生路徑產生系統100,其係可以用於提供建築物避難安全驗證,確認建築物中之避難人員從避難開始至避難結束之避難逃生時間,並透過嚴峻條件步驟S5'設定避難開始處至昇降裝置其中一者因火災造成無法使用,以產生最嚴峻逃生路徑241,並且藉由最嚴峻逃生路徑241驗證是否可於安全時間內完成避難行動,藉此,增加後續評定審查單位進行查核作業的品質與效率,保障建築物防火避難的安全外,亦提升後續營運管理及救災預防等目的。
以下提供逃生路徑產生系統的其他示例,以使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更清楚的理解可能的變化。以與上述實施例相同的元件符號指示的元件實質上相同於上述參照圖1、圖4所敘述者。與逃生路徑產生系統100相同的元件、特徵、和優點將不再贅述。
請參閱圖8至圖10所示,圖8為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逃生路徑產生系統的示意圖;圖9為說明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自動化逃生路徑產生方法的步驟方塊圖;圖10為說明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自動化逃生路徑產生方法實際執行過程之步驟流程圖。如圖8所示,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逃生路徑產生系統100,其係包含有:輸入模組11、立體模型建成模組12、運算模組13、以及通訊模組14。其中,第一實施例與第二實施例主要的差別在於,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運算模組13,其係進一步將建築模型31以及防煙區劃模型32轉換為平面模型28,其中,平面模型28可以由平面資訊281以及物件資訊282組成,平面資訊281可以用於表示建築資訊21的空間資訊211,物件資訊282可以用於表示建築資訊21的昇降設備212、障礙物213、以及防煙區劃221,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如此一來,將原本由立體模型建成模組12所建立之立體模型300從三維空間中的幾何資訊轉換為二維空間中的幾何資訊,大幅降低運算模組13自動計算檢核相關規定以產生逃生路徑24的運算複雜度。
需要進一步說明的是,在本實施例中,平面資訊281可以進一步包含有複數虛擬點2811以及複數虛擬線2812,其中,虛擬點2811可以用於標示公眾所站立的位置,虛擬線2812可以用於表示該建築資訊21的空間資訊211中可連結之路徑,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藉此,在降低運算模組13的運算複雜度後,使用者可以藉由大量虛擬點2811表示公眾所站立的位置,以模擬大量公眾進行疏散的狀況,亦即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逃生路徑產生系統100可以同時運算大量公眾中的每一者的逃生路徑24,大幅增進根據本發明之逃生路徑產生系統100的適用性以及利用性。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物件資訊282可以進一步包含有複數傳送點2821,傳送點2821之間彼此相互對應並且藉由傳送點2821彼此相互傳送的方式表示三維空間中的幾何資訊之高度方向z,可以理解的是,藉由引進傳送點2821的方式立體模型300從三維空間中的幾何資訊轉換為二維空間中的幾何資訊,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舉例而言,傳送點2821可以與昇降設備212相互對應,當昇降設備212用於將公眾由其中一樓層運輸至另一樓層時,可以藉由從其中一傳送點2821傳送至另一傳送點2821取代原本三維空間中的昇降設備212,亦即藉由傳送點2821彼此相互傳送的方式表示三維空間中的幾何資訊之高度方向z,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
值得再提的是,藉由運算模組13建築模型31以及防煙區劃模型32轉換為平面模型28後,由於平面模型28為二維空間中的幾何資訊,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運算模組13可以進一步藉由演算法29辨識平面模型28中的物件資訊282,並藉此區分公眾使用的公共區域25以及員工使用的非公共區域26。在本實施例中,演算法29可以為類流體模擬演算法,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如此一來,運算模組13可以藉由演算法29自動識別出物件資訊282中的傳送點資訊2821,藉由自動辨識傳送點資訊2821所在之封閉區域,以區分產生公共區域25以及非公共區域26之功效。
具體地,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通訊模組14,其係耦接於運算模組13,通訊模組14通訊模組用於發送與逃生路徑24相關聯之逃生指標資訊243。需要進一步說明的是,根據本發明之通訊模組14係為無線訊號的資訊傳輸,其係選自無線射頻電路(RFID)、或近距離無線通訊技術(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藍芽(Bluetooth)、第三代行動通訊(3G)、第四代行動通訊(4G)、無線區域網路(Wi-Fi)、無線區域網路(WLAN)、第五代行動通訊(5G)之無線通訊協定的其中之一;又,該通訊模組14係為有線訊號的資訊傳輸,其係為乙太網路(Ethernet),通訊模組14可以用於發送與逃生路徑24相關聯之逃生指標資訊25,或者通訊模組14可以用於與外部裝置進行資訊通訊,例如:個人電腦、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等,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
請參閱圖9及圖10所示,本發明係以第二實施例之逃生路徑產生系統100為基礎,進一步提供一種執行逃生路徑產生系統100的自動化逃生路徑產生方法,係包含下列步驟:
提供步驟S1",提供建築資訊21以及防煙區劃資訊22,建築資訊21包含空間資訊211、昇降設備212、以及障礙物213,防煙區劃資訊22包含防煙區劃221,接著執行模型產生步驟S2"。
模型產生步驟S2",輸入建築資訊21以及防煙區劃資訊22至立體模型建成模組12中,立體模型建成模組12產生建築模型31以及防煙區劃模型32,接著執行轉換步驟S3"。
轉換步驟S3",將建築模型31以及該防煙區劃模型32轉換為一平面模型28,平面模型28係由平面資訊281以及物件資訊282組成,接著執行辨識步驟S4"。
辨識步驟S4",藉由演算法29辨識該物件資訊282中的傳送點2821,並且藉由判別傳送點2821所在之封閉區域,以區分公眾使用的公共區域25以及員工使用的非公共區域26,接著執行火源資訊產生步驟S5"。
火源資訊產生步驟S5",根據防煙區劃模型32產生火源資訊23,火源資訊23係用於代表火源發生的位置,火源資訊23包含防煙區劃221的其中之一及其組合,接著執行逃生路徑產生步驟S6"。
逃生路徑產生步驟S6",根據建築模型31以及火源資訊23產生逃生路徑24,逃生路徑24包含火源資訊23中的每一者的所有逃生路徑,接著執行最短路徑篩選步驟S7"。
最短路徑篩選步驟S7",根據火源資訊23、虛擬點2811、以及虛擬線2812劃分逃生路徑24,並且篩選出火源資訊23中所有的逃生路徑24中的最短者,以產生最短逃生路徑242,接著執行指標產生步驟S8"。
指標產生步驟S8",根據虛擬點2811以及最短逃生路徑242,產生虛擬點2811中的每一者的所有逃生指標資訊243。
請參閱圖10,並搭配圖8及圖9所示。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逃生路徑產生系統100實際執行過程說明如下:首先執行提供步驟S1",使用者透過輸入模組11提供建築資訊21以及防煙區劃資訊22;接著執行模型產生步驟S2",透過立體模型建成模組12將建築資訊21以及防煙區劃資訊22轉換為建築模型31以及防煙區劃模型32;之後執行轉換步驟S3'',透過運算模組13將建築模型31以及該防煙區劃模型32轉換為一平面模型28,平面模型28係由平面資訊281以及物件資訊282組成;隨後執行辨識步驟S4'',運算模組13執行演算法29辨識該平面模型28中的物件資訊282(即傳送點2821)並藉此區分公眾使用的公共區域25以及員工使用的非公共區域26;接著執行火源資訊產生步驟S5'',運算模組13根據防煙區劃模型32產生相對應的火源資訊23;之後執行逃生路徑產生步驟S6'',運算模組13根據建築模型31以及火源資訊23自動計算檢核相關規定以產生逃生路徑24;隨後執行最短路徑篩選步驟S7'',使用者透過運算模組13根據火源資訊23、虛擬點2811、以及虛擬線2812自動產出逃生路徑24,並且篩選出火源資訊23中所有的逃生路徑24中的最短者,以產生最短逃生路徑242;最後執行指標產生步驟S8'',使用者透過運算模組13根據虛擬點2811以及最短逃生路徑242,產生虛擬點2811中的每一者的所有逃生指標資訊243。
藉此,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逃生路徑產生系統100,其係可以藉由通訊模組14將上述之逃生指標資訊243傳輸至相對應的虛擬點2811,虛擬點2811中的每一者係可以代表公眾所站立的位置,亦即當發生火災等天然災害時,逃生路徑產生系統100可以即時根據公眾所站立的位置,透過通訊模組14傳輸相對應的逃生指標資訊243,並且可以透過便攜性的電子裝置(例如:智慧型手機)顯示逃生指標資訊243,以提供公眾最短逃生路徑242,減少人們生命財產上的損失。
可以理解的是,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能夠基於上述示例再作出各種變化和調整,在此不再一一列舉。
藉此,本發明具有以下之實施功效及技術功效:
其一,本發明之逃生路徑產生系統100係可以藉由建立立體模型300,以供使用者隨時加入不同的參數加以分析,提供三維視覺化介面的同時將建築資訊數位化,並藉由運算模組13自動辨識立體模型300內的各項元件以及參數,大幅提升使用者作業的便利性與參數數值的精確度。
其二,根據本發明之逃生路徑產生系統100,藉由將建築資訊21以及防煙區劃資訊22加以整合,以自動提供三維空間中所有火源資訊23中的每一者的所有逃生路徑24,不同於過往工程師僅依據原則及經驗,判斷火源位置及逃生路徑,本發明建立一個可以將火災等風險量化後自動產生逃生路徑之方法,並檢核相關規定達到法定安全值的性能規範。
其三,根據本發明之逃生路徑產生系統100,透過設定單元131針對建築資訊21以及防煙區劃資訊22,供使用者自行設定區分公眾使用的公共區域25以及員工使用的非公共區域26,提升條件參數資訊的精確度外,亦提升逃生路徑24的精準度。
其四,根據本發明之逃生路徑產生系統100,進一步將建築模型31以及防煙區劃模型32轉換為平面模型28,將原本由立體模型建成模組12所建立之立體模型300從三維空間中的幾何資訊轉換為二維空間中的幾何資訊,大幅降低運算模組13自動計算檢核相關規定以產生逃生路徑24的運算複雜度。
其五,根據本發明之逃生路徑產生系統100,在降低運算模組13的運算複雜度後,使用者可以藉由大量虛擬點2811表示公眾所站立的位置,同時搭配虛擬線2812表示人員行經的路徑,以模擬大量公眾進行疏散的狀況,大幅增進根據本發明之逃生路徑產生系統100的適用性以及利用性。
以上係藉由特定的具體實施例說明本發明之實施方式,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可由本說明書所揭示之內容輕易地瞭解本發明之其他優點及功效。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之範圍;凡其它未脫離本發明所揭示之精神下所完成之等效改變或修飾,均應包含在下述之專利範圍內。
100:逃生路徑產生系統
11:輸入模組
12:立體模型建成模組
13:運算模組
14:通訊模組
131:設定單元
21:建築資訊
211:空間資訊
212:昇降設備
213:障礙物
22:防煙區劃資訊
221:防煙區劃
23:火源資訊
24:逃生路徑
241:最嚴峻逃生路徑
242:最短逃生路徑
243:逃生指標資訊
25:公共區域
26:非公共區域
27:嚴峻條件資訊
28:平面模型
281:平面資訊
2811:虛擬點
2812:虛擬線
282:物件資訊
2821:傳送點
29:演算法
300:立體模型
31:建築模型
32:防煙區劃模型
S1:提供步驟
S2:模型產生步驟
S3:火源資訊產生步驟
S4:逃生路徑產生步驟
S1':提供步驟
S2':模型產生步驟
S3':模型處理步驟
S4':火源資訊產生步驟
S5':嚴峻條件步驟
S6':逃生路徑產生步驟
S7':最長路徑篩選步驟
S1'':提供步驟
S2'':模型產生步驟
S3'':轉換步驟
S4'':辨識步驟
S5'':火源資訊產生步驟
S6'':逃生路徑產生步驟
S7'':最短路徑篩選步驟
S8'':指標產生步驟
圖1為根據本發明之逃生路徑產生系統的示意圖; 圖2為說明根據本發明之自動化逃生路徑產生方法的步驟方塊圖; 圖3為說明根據本發明之自動化逃生路徑產生方法實際執行過程之步驟流程圖; 圖4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逃生路徑產生系統的示意圖; 圖5A為說明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逃生路徑產生系統區分公共區域以及非公共區域示意圖; 圖5B為說明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逃生路徑產生系統所產生之示例性立體模型的示意圖; 圖5C為說明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逃生路徑產生系統所產生之示例性逃生路徑的示意圖; 圖6為說明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自動化逃生路徑產生方法的步驟方塊圖; 圖7為說明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自動化逃生路徑產生方法實際執行過程之步驟流程圖; 圖8為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逃生路徑產生系統的示意圖; 圖9為說明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自動化逃生路徑產生方法的步驟方塊圖; 圖10為說明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自動化逃生路徑產生方法實際執行過程之步驟流程圖。
100: 逃生路徑產生系統 11:輸入模組 12:立體模型建成模組 13:運算模組

Claims (9)

  1. 一種自動化逃生路徑產生方法,其係應用於一立體模型建成模組的環境中,該逃生路徑產生方法係包含下列步驟: 一提供步驟,提供一建築資訊以及一防煙區劃資訊,該建築資訊包含一空間資訊、複數昇降設備、以及複數障礙物,該防煙區劃資訊包含複數防煙區劃; 一模型產生步驟,輸入該建築資訊以及該防煙區劃資訊至該立體模型建成模組中,該立體模型建成模組產生一建築模型以及一防煙區劃模型; 一火源資訊產生步驟,根據該防煙區劃模型產生複數火源資訊,該等火源資訊係代表火源發生的位置,該等火源資訊包含複數(該等)防煙區劃的其中之一及其組合;以及 一逃生路徑產生步驟,根據該建築模型以及該等火源資訊產生複數逃生路徑,該等逃生路徑係包含該等火源資訊中的每一者的所有逃生路徑; 其中,該立體模型建成模組係用於產生一立體模型,該立體模型係具有一長度方向、一寬度方向、以及一高度方向,並且該等條逃生路徑係沿該長度方向、該寬度方向、以及該高度方向其中之一或其組合延伸。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自動化逃生路徑產生方法,其係進一步包含一模型處理步驟,使用者係根據該建築模型以及該防煙區劃模型區分公眾使用的一公共區域以及員工使用的一非公共區域。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自動化逃生路徑產生方法,其係進一步包含: 一嚴峻條件步驟,設定該等昇降設備中的其中之一者為不能通行,以產生一嚴峻條件資訊;以及 一最長路徑篩選步驟,根據該等火源資訊劃分該等逃生路徑,並且篩選出該等火源資訊中的每一者的該等逃生路徑中的最長者,以產生複數最嚴峻逃生路徑; 其中,於該逃生路徑產生步驟,其係進一步根據立體模型、該嚴峻條件資訊、以及該等火源資訊產生該等逃生路徑。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自動化逃生路徑產生方法,其係進一步包含: 一轉換步驟,將該建築模型以及該防煙區劃模型轉換為一平面模型,該平面模型係由一平面資訊以及一物件資訊組成,該平面資訊係用於表示該建築資訊的該空間資訊,該物件資訊係用於表示該建築資訊的該等昇降設備、該等障礙物、以及該等防煙區劃; 其中,該物件資訊包含複數傳送點,該等傳送點之間彼此相互對應,並且藉由該等傳送點之間相互傳送反應該立體模型建成模組所產生的該立體模型的該高度方向; 其中,該逃生路徑產生步驟,其係進一步根據該平面模型以及該等火源資訊產生該等逃生路徑。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自動化逃生路徑產生方法,其中,該平面資訊包含複數虛擬點以及複數虛擬線,該等虛擬點係用於表示公眾所站立的位置,該等虛擬線係用於表示該建築資訊的該空間資訊中可連結之路徑。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自動化逃生路徑產生方法,其係進一步包含: 一最短路徑篩選步驟,根據該等火源資訊、該等虛擬點、以及該等虛擬線劃分該等逃生路徑,並且篩選出該等火源資訊中的每一者的所有逃生路徑中的最短者,以產生複數最短逃生路徑;以及 一指標產生步驟,根據該等虛擬點、該等虛擬線、以及該等最短逃生路徑,產生複數逃生指標資訊。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自動化逃生路徑產生方法,其係進一步包含一辨識步驟,其係藉由一演算法辨識該平面模型中的該物件資訊並藉此區分公眾使用的一公共區域以及員工使用的一非公共區域,該演算法係接收該空間資訊以及該物件資訊後,藉由標示出該等物件資訊中的該等傳送點,並且藉由判別該等傳送點所在之封閉區域,以區分該公共區域以及該非公共區域。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自動化逃生路徑產生方法,其中,該演算法係為類流體模擬演算法。
  9. 一種逃生路徑產生系統,其係包含有: 一輸入模組,其係用於接收一建築資訊以及一防煙區劃資訊,該建築資訊包含一空間資訊、複數昇降設備、以及複數障礙物,該防煙區劃資訊包含複數防煙區劃;一立體模型建成模組,其係耦接於該輸入模組,該立體模型建成模組係接收該建築資訊以及該防煙區劃資訊後產生一建築模型以及一防煙區劃模型;一運算模組,其係耦接於該立體模型建成模組,該運算模組係根據該防煙區劃模型產生複數火源資訊,並且根據該建築模型以及該等火源資訊產生複數逃生路徑,其中,該等逃生路徑係包含該等火源資訊中的每一者的所有逃生路徑;以及一通訊模組,其係耦接於該運算模組,該通訊模組用於發送與該等逃生路徑相關聯之複數逃生指標資訊,其中,該等逃生指標資訊係根據該等火源資訊中的每一者的所有逃生路徑中的最短者產生;其中,該立體模型建成模組係用於產生一立體模型,該立體模型係具有一長度方向、一寬度方向、以及一高度方向,並且該等條逃生路徑係沿該長度方向、該寬度方向、以及該高度方向其中之一或其組合延伸。
TW110125196A 2021-07-08 2021-07-08 自動化逃生路徑產生方法及其系統 TWI7936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25196A TWI793670B (zh) 2021-07-08 2021-07-08 自動化逃生路徑產生方法及其系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25196A TWI793670B (zh) 2021-07-08 2021-07-08 自動化逃生路徑產生方法及其系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03530A TW202303530A (zh) 2023-01-16
TWI793670B true TWI793670B (zh) 2023-02-21

Family

ID=866579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25196A TWI793670B (zh) 2021-07-08 2021-07-08 自動化逃生路徑產生方法及其系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93670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41479A1 (de) * 2011-09-20 2013-03-28 Robert Bosch Gmbh Evakuierungssystem zur planung von fluchtwegen in einem gebäude, verfahren sowie computerprogramm
CN107563549A (zh) * 2017-08-22 2018-01-09 深圳市泰和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模型的逃生路径生成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2288985A (zh) * 2020-10-26 2021-01-29 上海今维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数据实时更新的火灾应急逃生路径生成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TW202123181A (zh) * 2019-12-12 2021-06-16 聯騏技研有限公司 火警逃生路線建議系統及方法
TWM621394U (zh) * 2021-07-08 2021-12-21 中興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自動化逃生路徑產生裝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41479A1 (de) * 2011-09-20 2013-03-28 Robert Bosch Gmbh Evakuierungssystem zur planung von fluchtwegen in einem gebäude, verfahren sowie computerprogramm
CN107563549A (zh) * 2017-08-22 2018-01-09 深圳市泰和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模型的逃生路径生成方法、装置及设备
TW202123181A (zh) * 2019-12-12 2021-06-16 聯騏技研有限公司 火警逃生路線建議系統及方法
CN112288985A (zh) * 2020-10-26 2021-01-29 上海今维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数据实时更新的火灾应急逃生路径生成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TWM621394U (zh) * 2021-07-08 2021-12-21 中興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自動化逃生路徑產生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03530A (zh) 2023-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63976B2 (en) Providing information on construction errors based on construction site images
US11481853B2 (en) Selective reporting of construction errors
CN106709660B (zh) 基于bim的建筑设计方法
CN109557934B (zh) 一种基于装配式建筑平台的无人机巡航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US9883407B2 (en) Radio wave propagation environment measuring apparatus, radio network construc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radio wave propagation environment
WO2020056669A1 (zh) 一种基于装配式建筑平台的无人机巡航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US9489103B2 (en) Techniques for optimizing stringing of solar panel modules
WO2016034027A1 (zh) 三维空间软件的配模方法及系统
CN110232235B (zh) 基于三维模型的关系型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0096802B (zh) 一种基于bim与三维实时建模技术的钢结构屋顶安装方法
CN111241618A (zh) 基于bim模型的智慧工地信息处理方法、系统及应用
CN104063529A (zh) 一种数字化汽车工厂布局规划仿真的方法
KR20130016620A (ko) Bim 구현을 위한 3차원 공정관리방법
CN112906248B (zh)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大型钢结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方法
CN106815377B (zh) 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设计指标自动计算的编制方法及系统
WO2019159115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of construction site images
CN108171795A (zh) 一种综合管廊的显示方法、装置及虚拟现实设备
CN107436967A (zh) 基于bim的专业知识库协同介入系统及其协同介入方法
TWM621394U (zh) 自動化逃生路徑產生裝置
CN106952346B (zh) 一种基于画平面多边形生成吊顶3d模型的系统及方法
TWI793670B (zh) 自動化逃生路徑產生方法及其系統
CN110516387A (zh) 一种基于手机bim模型的位置快速定位查询方法
CN111126691B (zh) 项目管理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6408028A (zh) 一种城乡规划检验测绘数据处理方法
WO2023019102A1 (en) Virtual building construction inspection for permit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