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93174B - 通訊裝置及通訊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通訊裝置及通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93174B
TWI793174B TW107133112A TW107133112A TWI793174B TW I793174 B TWI793174 B TW I793174B TW 107133112 A TW107133112 A TW 107133112A TW 107133112 A TW107133112 A TW 107133112A TW I793174 B TWI793174 B TW I79317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acket
information
aforementioned
control
frequency ban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331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24431A (zh
Inventor
森岡裕一
菅谷茂
相尾浩介
平田龍一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索尼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索尼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索尼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244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244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931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93174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提供將無線封包予以收送訊的通訊裝置及通訊方法。   通訊裝置係具備:通訊部,係在所定之佔有頻帶中將封包進行收送訊;和部分頻帶處理部,係在從前記通訊部所發送之封包的前記佔有頻帶之一部分之頻帶中,設置含有所定之控制資訊的控制訊號領域。前記控制資訊係以所被規定之時間間隔而含有複數個同步訊號,且含有:NAV的相關資訊、用來識別前記通訊裝置所隸屬之網路的網路識別元、封包的送訊功率資訊、容許干擾量資訊、封包的殘存時間資訊這類非封包之目的地的第三台專用之資訊。

Description

通訊裝置及通訊方法
本說明書中所揭露的技術係有關於,將無線封包予以收送訊的通訊裝置及通訊方法。
隨著無線LAN(Local Area Network)系統之普及,網路彼此重疊、彼此干擾,導致通訊品質劣化的問題,越來越顯著。因此,在無線LAN系統的代表規格之1的IEEE802.11中,係導入了以NAV(Network Allocation Vector)或EIFS(Extended Inter Frame Space)為首的,由無線LAN終端進行送訊抑制以避免干擾的機制(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又,在目前正在規格化中的IEEE802.11ax中,為了解決上記的送訊抑制被過剩地設定之課題,而有各式各樣的方式正被研討。具體而言,基於已接收之訊號的資訊來判斷自身是否進行封包送訊,和進行送訊功率或送訊時間等之送訊參數之設定的方式,正被研討。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6-28465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本說明書所揭露之技術的目的在於,提供將無線封包予以收送訊的通訊裝置及通訊方法。 [用以解決課題之手段]
本說明書中所揭露的技術的第1側面,係為   一種通訊裝置,係具備:   通訊部,係在所定之佔有頻帶中將封包進行收送訊;和   部分頻帶處理部,係在從前記通訊部所發送之封包的前記佔有頻帶之一部分之頻帶中,設置含有所定之控制資訊的控制訊號領域。
前記部分頻帶處理部,係在不與同步訊號或其他控制訊號重疊的時間領域中,設置前記控制訊號領域。又,前記控制資訊係含有:NAV的相關資訊、用來識別前記通訊裝置所隸屬之網路的網路識別元、封包的送訊功率資訊、容許干擾量資訊、封包的殘存時間資訊這類非封包之目的地的第三台專用之資訊。
又,本說明書中所揭露的技術的第2側面,係為   一種通訊方法,係具有:   部分頻帶處理步驟,係在封包之佔有頻帶之一部分之頻帶中,設置含有所定之控制資訊的控制訊號領域;和   送訊步驟,係將含有前記控制訊號領域的封包,予以發送。
又,本說明書中所揭露的技術的第3側面,係為   一種通訊裝置,係具備:   通訊部,係將所定之佔有頻帶中所被傳輸之封包,進行收送訊;和   部分頻帶處理部,係將封包的前記佔有頻帶之一部分之頻帶中所被設置之控制訊號領域,進行收訊處理。
前記部分頻帶處理部,係基於前記控制訊號領域中所含之同步訊號,來進行同步處理。又,前記通訊裝置係還具備:控制部,係基於前記控制訊號領域中所含之控制資訊,來控制前記通訊部中的封包送訊動作。前記控制部,係基於作為前記控制資訊而被含有的NAV的相關資訊,來設定NAV。又,前記控制部,係基於作為前記控制資訊而被含有的網路識別元,來判別從其他網路所抵達之封包;基於作為前記控制資訊而被含有的封包的送訊功率資訊、容許干擾量資訊、或封包的殘存時間資訊,來控制封包的空間再利用送訊。
又,本說明書中所揭露的技術的第4側面,係為   一種通訊方法,係具有:   收訊處理步驟,係將在所定之佔有頻帶中所被傳輸之封包,進行收訊處理;和   部分頻帶處理步驟,係將封包的前記佔有頻帶之一部分之頻帶中所被設置之控制訊號領域,進行收訊處理。 [發明效果]
若依據本說明書中所揭露的技術,則可提供將無線封包予以收送訊的通訊裝置及通訊方法。
此外,本說明書所記載之效果係僅為例示,本發明的效果係不限定於此。又,本發明係除了上記之效果以外,還更進一步具有達成附加性效果的情況。
本說明書中所揭示的技術的更多其他目的、特徵或優點,係可基於後述之實施形態或添附圖面所作的更詳細說明來理解。
以下,一邊參照圖式,一邊詳細說明本說明書中所揭露之技術的實施形態。
在現況的無線LAN終端中,如上記的送訊判斷或送訊參數調整上所必須之資訊,係被包含在位於封包之開頭的前文訊號中。該前文訊號內的資訊,通常係以可被偵測到訊號所有無線LAN終端所取得的形式,而被傳輸。
可是,隨著IEEE802.11系統之普及,在有多數網路重疊的環境下,一旦封包發生部分碰撞,則恐怕導致無線LAN終端接收其他無線LAN終端之前文訊號時會發生失敗。又,即使對某個無線LAN終端,從其他無線LAN終端所被發送的訊號是可以抵達,若在此時點上正在進行別的處理(例如封包之送訊、或其他封包之收訊)的情況下,則無法接收上記前文訊號。
無線LAN終端係一旦錯過前文訊號之收訊,則從封包的中途就無法取得資訊,就不能進行送訊判斷或送訊參數調整。此種狀況,係在無線LAN終端被高密度地配置,且被給予高流量的情況下,預料會變得更加嚴重。因此,無線LAN終端只用前文訊號來向其他無線LAN終端傳達必要之資訊的機會,及從其他無線LAN終端取得其之機會,係可說是受限。
例如,針對如圖9所示的2台存取點AP A的蜂巢網(BSS:Basic Service Set)與AP B的蜂巢網係為相鄰的此種網路拓撲中的干擾控制,嘗試來做考察。於同圖中,一方之存取點AP A上係被連接有終端STA A,他方之存取點AP B上係被連接有終端STA B。
存取點或終端等之各無線LAN終端,係使用佔有所定之頻帶的無線傳輸路(媒體),來進行封包之收送訊。其中,在圖9所示的網路拓撲中係想定,雖然STA A與STA B可偵測彼此的訊號,但由於距離衰減,導致STA A無法偵測AP B之訊號,且STA B無法偵測AP A之訊號。
又,圖10中係圖示了,圖9所示之網路拓撲中的通訊程序例。其中,圖中之各橫軸係為每一終端(存取點及終端)的時間軸。又,以實線描繪的矩形係表示在橫軸上之位置所對應之時刻上從相應之通訊裝置所被發送的封包,以虛線描繪的矩形係表示在橫軸上之位置所對應之時刻抵達相應之通訊裝置或受到干擾的封包。又,從實線之矩形所表示的送訊封包往縱方向延伸的箭頭係表示封包的送訊方向以及抵達方向。
最初獲得送訊權的STA A,係將給AP A收的資料封包(DATA)予以發送。STA B,係一旦旁聽到該資料封包,就在該封包中所被記載之期間(Duration)之間,抑制自身之送訊(亦即設定NAV)。
AP A,係一旦來自STA A的資料封包之收訊為成功,就將收訊確認封包(ACK),往STA A進行送訊。由於STA B正處於送訊抑制期間中(亦即NAV設定中),因此無法偵測到給STA A收的ACK封包。
然後,STA B,係在送訊抑制期間結束後一旦取得送訊權,就將給AP B收的資料封包(DATA)予以發送。STA A,係一旦旁聽到該資料封包,就在該封包中所被記載之期間(Duration)之間,抑制自身之送訊(亦即設定NAV)。
AP B,係一旦來自STA B的資料封包之收訊為成功,就將收訊確認封包(ACK),往STA B進行送訊。由於STA A正處於送訊抑制期間中(亦即NAV設定中),因此無法偵測到給STA B收的ACK封包。
STA B,係對AP A而言是處於隱藏終端狀態,但如上述,藉由活用NAV之機制,STA B係可抑制與從AP A所被發送之ACK封包發生碰撞(或干擾)。同樣地,STA A,係對AP B而言是處於隱藏終端狀態,但如上述,藉由活用NAV之機制,STA A係可抑制與從AP B所被發送之ACK封包發生碰撞(或干擾)。亦即,圖10所示的通訊程序,係為只藉由NAV之機制就使干擾控制為成功的例子。
接下來,針對如圖11所示的,有3台存取點AP A、AP B、AP C為相鄰的網路拓撲,嘗試來做考察。存取點AP A上係被連接有終端STA A,存取點AP B上係被連接有終端STA B,然後存取點AP C上係被連接有終端STA C。圖11係可說是比圖9所示的例子還要稠密的環境。此處想定,STA B雖然可以偵測到來自STA A及AP C的訊號,但由於距離衰減,導致STA A與AP C無法偵測彼此的訊號。又,假設AP A及STA A與AP B及STA B的位置關係,係和圖9所示之網路拓撲相同。
又,圖12中係圖示了,圖11所示之網路拓撲中的通訊程序例。其中,圖中之各橫軸係為每一終端(存取點及終端)的時間軸。又,以實線描繪的矩形係表示在橫軸上之位置所對應之時刻上從相應之通訊裝置所被發送的封包,以虛線描繪的矩形係表示在橫軸上之位置所對應之時刻抵達相應之通訊裝置或受到干擾的封包。又,從實線之矩形所表示的送訊封包往縱方向延伸的箭頭係表示封包的送訊方向以及抵達方向。
最初獲得送訊權的AP C,係開始向旗下的STA C(圖12中係未圖示)進行封包之送訊。從AP C所被發送之資料封包,係也抵達相鄰之AP B及STA B。另一方面,由於STA A係無法偵測到AP C之訊號,因此其後立刻獲得送訊權,將給AP A收的資料封包(DATA)予以發送。
STA B雖然位於來自STA A及AP C的訊號皆可偵測的場所,但由於從STA A及AP C所被發送之兩訊號發生重疊因此任一訊號均無法解碼,其結果為不會進行NAV之設定。即使從STA A及AP C所被發送之兩訊號只有部分地發生重疊的情況下,STA B係只要一旦錯過前文訊號之收訊,就無法獲得正確的同步,無法從封包之中途取得資訊,因此導致不會設定NAV。
然後,STA B,係一旦來自STA A的(無法解碼的)訊號結束,就判斷為媒體是閒置,而獲得送訊權,開始資料封包之送訊。其結果為,對STA A而言係為所望訊號的來自AP A之ACK封包,與來自STA B之資料封包發生碰撞,而導致發生干擾。亦即,圖12所示的通訊程序,係為NAV所致之干擾控制為失敗的例子。
由圖11及圖12所示的例子也可得知,在有許多網路重疊的這種稠密環境下,會有NAV所致之干擾抑制機制失靈的情況。
即使從STA A及AP C所被發送之兩訊號只有部分地發生重疊的情況下,STA B係只要一旦錯過前文訊號之收訊,就無法獲得正確的同步,無法從封包之中途取得資訊,因此就無法進行送訊判斷或送訊參數調整。
無線LAN終端被高密度地配置,且被給予高流量的情況下,抵達的封包發生重疊的頻繁度會變高,因此無線LAN終端無法進行送訊判斷或送訊參數調整,此一問題正日漸嚴重。因此,無線LAN終端只用前文訊號來向其他無線LAN終端傳達必要之資訊,及從其他無線LAN終端取得其之機會,係可說是受限。
於是,在本說明書中,無線LAN終端不要仰賴前文訊號,即使從封包之中途也能夠讓其他無線LAN終端取得必要之資訊的關於用來實施此種資訊傳達所需的無線通訊技術,提案如下。
圖1中係圖示了,被構成為即使從封包之中途也能取得必要之資訊的封包格式之一例。於同圖中,橫軸係為時間軸,縱軸係為頻率軸。
圖1所示的封包100,係在開頭部分是被附加有同步訊號(Sync)101及控制訊號(Control)102,其後則接續有資料部(或是酬載)103。
同步訊號101中係含有,訊號偵測用的前文訊號、或同步獲得或相位補正所需之訓練訊號。又,控制訊號102,係相當於所謂的封包的標頭,含有調變方式或資料長度等之實體層的控制資訊、或目的地位址、Duration這類媒體存取所需之控制資訊等。在封包100之開頭,一般會被附加有同步訊號101以及控制訊號102。
接下來,在資料部103中係儲存有,需要用該當封包100進行傳輸的資料本體。但是,在本實施形態中,在資料部(Data)103之中,係在封包100所佔有之頻帶之一部分之窄頻帶中,新設置了控制訊號領域110。當然,亦可在資料部103中,不是分配窄頻帶而是將較寬的頻帶分配給控制訊號領域110,但是如此一來,1個封包所能傳輸的送訊資料之資訊量就會變低。控制訊號領域110,係以與既存之同步訊號101及控制訊號102的時間領域不重疊的方式而被設置,這點請充分留意。
控制訊號領域110中係儲存有,以元件符號112所表示的,主要是第三台專用的控制資訊。此處所謂的第三台,係為並非被控制訊號102所指定的封包100之目的地的無線LAN終端(包含存取點)。第三台係為例如:與封包100之送訊來源(或是目的地)之無線LAN終端的可收訊範圍係為重疊的其他BSS(以下亦稱為「OBSS(Overlapping Basic Service Set)」)中所屬之無線LAN終端。
又,第三台專用之控制資訊中,係除了NAV資訊以外,還含有網路識別元(BSS Color)、封包100的送訊功率資訊、容許干擾量資訊、封包100的殘存時間資訊等。此外,控制訊號領域110中所儲存的控制資訊之至少一部分,亦可和封包100的開頭中所被附加之控制訊號102中所被儲存之資訊重疊。以下將此種第三台專用之控制資訊,亦稱為「OBSS Control」。
位於封包100的可收訊範圍中的無線LAN終端,係即使封包100與其他封包發生部分碰撞,封包100的開頭之控制訊號102係為無法解碼的情況下,只要能夠從資料部103之一部分之窄頻帶解碼出控制資訊OBSS Control,就可基於從控制資訊OBSS Control所取出的NAV資訊,而適切地設定NAV,提高使干擾控制成功的可能性。
又,作為網路識別元的BSS Color,係為相當於6位元的簡化過的BSS的識別資訊。位於封包100的可收訊範圍中的無線LAN終端,係即使封包100與其他封包發生部分碰撞,封包100的開頭之控制訊號102係為無法解碼的情況下,只要能夠從資料部103之一部分之窄頻帶解碼出控制資訊OBSS Control,就可基於從控制資訊OBSS Control所取出的BSS Color,來判別封包100是否為從OBSS所被發送之訊號(以下亦稱為「OBSS訊號」)。然後,在判定該封包100是OBSS訊號時,則無線LAN終端,係可基於送訊功率資訊或容許干擾量資訊,而算出不會對封包100的通訊程序(例如直到ACK封包之收送訊處理完成為止)造成干擾的此種送訊功率或送訊時間等,而可進行空間再利用所致之資料封包之送訊。
再次參照圖1,使用資料部103之一部分之窄頻帶的控制訊號領域110中,係有以元件符號111所表示的,第三台專用之複數個同步訊號(以下亦稱為「OBSS Sync」),是以所被規定之一定時間間隔而被發送。又,在各OBSS Sync之間,係被插入有第三台專用之控制資訊亦即OBSS Control。亦可說成是,在控制訊號領域110中,係被設有複數個控制資訊之區間。
同步訊號OBSS Sync係由已知訊號所成。因此,位於封包100的可收訊範圍中的無線LAN終端,係藉由在一定間隔之間,於封包100所佔有之頻帶之一部分之窄頻帶中嘗試同步訊號OBSS Sync之偵測而獲得同步,就可判斷控制訊號領域110之有無。同步訊號OBSS Sync,係可適用與窄頻帶系統也就是IEEE802.11ah相同的方式。
即使在封包100與其他封包發生部分碰撞,而無法從同步訊號101獲得同步的情況下,第三台,係仍可使用同步訊號OBSS Sync而即使從封包100的中途仍可獲得同步,將控制資訊OBSS Control予以解碼,設定適切的NAV而使干擾控制能夠成功。又,第三台,係基於控制資訊OBSS Control內的BSS Color,而判定封包100是OBSS訊號時,則算出不會對封包100的通訊程序(例如直到ACK封包之收送訊處理完成為止)造成干擾的此種送訊功率或送訊時間等,而可進行空間再利用所致之資料封包之送訊。
此外,封包100的資料部103之中,控制訊號領域110所被設置的頻帶的頻率位置資訊,係假設是於網路系統中(或是BSS間)被共有。在圖1所示的例子中,雖然是在封包100所佔有之頻帶之中比較高頻的頻率位置設置控制訊號領域100,但可利用的頻帶係不限定於此。例如亦可如圖2所示,在封包100所佔有之頻帶之中比較低頻的頻率位置上,設置控制訊號領域100。又,亦可在封包之佔有領域內,分配隨每一BSS而不同的頻率位置。
圖3中係圖示了,如圖11所示的稠密的網路拓撲中,適用了圖1所示之封包格式時的通訊程序例。其中,圖中之各橫軸係為每一終端(存取點及終端)的時間軸。又,各個矩形係表示橫軸上之位置所對應之時刻上從相應之通訊裝置所被發送的封包。又,從封包往縱方向延伸的箭頭係表示封包的抵達方向。又,表示送訊封包的矩形的高度,係代表送訊功率。
最初獲得送訊權的AP C,係開始向旗下的STA C(圖3中係未圖示)進行資料封包(DATA)之送訊。此時,由於STA A係無法偵測到AP C之訊號,因此其後立刻獲得送訊權,將給AP A收的資料封包(DATA)予以發送。
STA B,係位於來自STA A及AP C的訊號皆可偵測到的場所。因此,從STA A及AP C之各者所被發送的資料封包,會發生部分碰撞。
STA B,係每一定期間,於來自STA A的資料封包之一部分之窄頻帶中,嘗試同步訊號OBSS Sync之偵測。然後,STA B,係偵測同步訊號OBSS Sync,並判斷為該資料封包之資料領域中有控制訊號領域,就基於同步訊號OBSS Sync而獲得同步,而將控制資訊OBSS Control予以解碼。然後,STA B,係基於已解碼之控制資訊OBSS Control中所被記載之NAV資訊而設定適切期間的NAV,抑制自身之送訊。
AP A,係一旦來自STA A的資料封包之收訊為成功,就將收訊確認封包(ACK),往STA A進行送訊。由於STA B正處於送訊抑制期間中(亦即NAV設定中),因此無法偵測到給STA A收的ACK封包。然後,STA B,係在送訊抑制期間結束後一旦取得送訊權,就將給AP B收的資料封包(DATA)予以發送。
STA B,係對AP A而言是處於隱藏終端狀態。即使在封包會發生部分碰撞的此種稠密環境(參照圖11)下,藉由利用在封包所佔有之頻帶之一部分之窄頻帶中設置控制訊號領域的封包格式(參照圖1),STA B係可從由STA A抵達之封包的資料部獲得NAV之資訊而設定適切期間的NAV,藉此,可抑制與從AP A所被發送之ACK封包發生碰撞(或干擾)。
又,即使在封包會發生部分碰撞的此種稠密環境(參照圖11)下,藉由利用在封包所佔有之頻帶之一部分之窄頻帶中設置控制訊號領域的封包格式(參照圖1),STA B係可從由AP C亦即OBSS抵達之封包的資料部,獲得BSS Color或送訊功率資訊、容許干擾量資訊這類空間再利用所致之封包送訊時所必要之資訊。
然後,STA B,係一旦判別發生了部分碰撞之來自AP C之抵達封包是OBSS訊號,就算出不會對該封包的通訊程序(例如直到ACK封包之收送訊處理完成為止)造成干擾的此種送訊功率或送訊時間等,而可進行空間再利用所致之資料封包之送訊。在圖3所示的例子中,STA B係藉由降低送訊功率,以發送往AP B之資料封包。其結果為,STA B係可獲得較多的送訊機會。又,就系統全體而言,因為有效活用頻率資源而提高空間利用效率,所以具有提升吞吐率的此一優點。
圖4中係圖示了,圖1所示的封包格式之變形例。如參照圖1所說明,封包100的資料部103中,係在封包100所佔有之頻帶之一部分之窄頻帶中,新設置了控制訊號領域110。在圖4所示的封包格式中,係在控制訊號領域110的高頻側或低率側所相鄰之領域中,有以元件符號401及402所分別表示的(超窄頻帶)之無訊號領域,是被當成Guard Band而設置。藉由將此種無訊號領域401及402,相鄰於控制訊號領域110之高頻側或低率側之各者而設置,在該當封包100之收訊側的終端中,就可容易從資料部103抽出控制訊號領域110,具有如此優點。無訊號領域401及402,係由例如1乃至數載波程度的頻帶寬度所成。此外,亦可考慮,只在控制訊號領域110之高頻側或低率側之其中任一方所相鄰之領域中設置Guard Band(亦即只設置無訊號領域401或402之其中一方)的此種封包格式。
又,圖5中係圖示了,圖1所示之封包格式之其他變形例。如參照圖1所說明,在封包100的資料部103中,在封包100所佔有之頻帶之一部分之窄頻帶中所被給予的控制訊號領域110裡,係有第三台專用之複數個同步訊號OBSS Sync,是以所被規定之一定時間間隔而被重複發送,在各同步訊號OBSS Sync之間係被插入有第三台專用之控制資訊OBSS Control。在圖5所示的封包格式中,各同步訊號OBSS Sync之前一個時間領域中,係有以元件符號501所表示的無訊號領域,是被當成Gap而被設置。藉由將此種無訊號領域501設在各同步訊號OBSS Sync的緊鄰前方,在該當封包100之收訊側的終端中,就可容易抽出控制訊號領域110,且即使從封包100之中途仍可容易獲得同步,具有如此優點。
此外,雖然在圖4及圖5中分別圖示了,在控制訊號領域110中設置Guard Band或Gap之其中任一方之無訊號領域的封包格式例,但想當然爾,亦可想到在控制訊號領域110中設置Guard Band及Gap之雙方之無訊號領域的封包格式。
圖6中係圖示了,想定對IEEE802.11系統做適用,在佔有頻帶之一部分之窄頻帶中新設置了控制訊號領域的封包格式之具體例。假設圖6所示的封包600,係佔有20MHz之頻帶。
元件符號601所示的從封包600之開頭起算8微秒的L-STF(Legacy-Short Training Field)、及元件符號602所示的L-STF之後續的8微秒的L-LTF(Legacy-Long Training Field),係都是以封包佔有頻帶20MHz而被發送。L-STF及L-LTF係由已知的訓練型樣所成,相當於圖1所示的同步訊號102。例如,L-STF係主要被利用於粗略的同步獲得,L-LTF係主要被利用於精確的同步獲得以及相位補正。
元件符號603所示的L-LTF之後所接續的4微秒間,係有相當於圖1之控制訊號102的L-SIG(Legacy-SIGNAL),同樣地以封包佔有頻帶20MHz而被發送。L-SIG中係儲存有資料部的傳輸速率或資料長度等之控制資訊。其中,L-SIG的記載內容係與本說明書中所揭露之技術沒有直接關連,因此省略詳細說明。
上記的L-STF601及L-LTF602、及L-SIG603,係相當於例如先前格式(Legacy)的封包中的前文以及標頭。然後,從封包600之開頭起算12微秒以後,係相當於圖1所示之封包格式的資料部103。
在圖6所示的封包格式例中,在資料部中,係使用相當於封包佔有頻帶20MHz的8分之1的2.5MHz之頻帶,而設置了控制訊號領域610。在圖6所示的例子中,封包佔有頻帶20MHz之中從最高頻率位置起算的2.5MHz帶中,係被分配有控制訊號領域610。但是,分配給控制訊號領域610的頻帶係不特別限定為圖6所示的例子,亦可將封包佔有頻帶20MHz中的任意之頻率位置的2.5MHz帶,分配成控制訊號領域610。
和參照圖1所說明同樣地,相當於封包佔有頻帶20MHz的8分之1的2.5MHz之頻帶中所被設置的控制訊號領域610中,係有第三台專用之複數個同步訊號,是以所被規定之一定時間間隔而被發送,同時,在這些同步訊號之間係有第三台專用之控制資訊被發送。
以元件符號611及612所分別表示的O-STF(OBSS-STF)及O-LTF(OBSS-LTF)係相當於,在控制訊號領域610中所被發送的第三台專用之同步訊號OBSS-Sync。由圖6可知,O-STF611及O-LTF612,係以所被規定之一定時間間隔而被重複送訊。
第三台,係即使在因為封包之部分碰撞等而導致無法接收L-STF601及L-LTF602而獲得同步的情況下,仍可使用封包佔有頻帶20MHz之一部分之窄頻帶中所被設置之控制訊號領域610中被重複發送的O-STF611及O-LTF612,而即使從封包600之中途仍可獲得同步。具體而言,第三台係使用O-STF611而進行粗略的同步獲得,然後使用O-LTF612而進行精確的同步獲得以及相位補正。
又,元件符號613所示的O-SIG(OBSS-SIGNAL),係相當於第三台專用之控制訊號OBSS-Control。由圖6可知,O-SIG係在控制訊號領域610內在由O-STF611及O-LTF612所成之同步訊號之間,會被發送。O-SIG613中,係除了NAV資訊以外,還含有網路識別元(BSS Color)、封包600的送訊功率資訊、容許干擾量資訊、封包600的殘存時間資訊等(同上)。
第三台,係即使在因為封包600之部分碰撞等而導致無法從其標頭部601~603解碼出干擾控制或空間再利用送訊等所需之控制資訊的情況下,仍可使用封包600之佔有頻帶20MHz之一部分之窄頻帶中所被設置之控制訊號領域610中的O-STF611及O-LTF611而獲得同步,藉此可將同控制訊號領域610中的控制資訊O-SIG予以良好地解碼。
然後,第三台係基於從O-SIG613所取出的BSS Color,來判別已接收之封包600是否為OBSS訊號。第三台係在得知已接收之封包600是OBSS訊號時,就算出不會對封包600的通訊程序(例如直到ACK封包之收送訊處理完成為止)造成干擾的此種送訊功率或送訊時間等,而可進行空間再利用所致之資料封包之送訊。
此外,也想定了追加的控制資訊或追加的同步訊號是以封包600的資料部而被發送。例如會有,依照新制定之通訊規格的控制資訊或同步訊號,是以封包600的資料部而被發送的情況。在圖6所示的封包格式例中,XX-SIG係相當於追加的控制資訊,XX-STF及XX-LTF係相當於追加的同步訊號。這些追加的控制資訊XX-SIG、與追加的同步訊號XX-STF及XX-LTF,係被附加至資料部的開頭部分。追加的同步訊號XX-STF及XX-LTF,以及追加的控制資訊XX-SIG,係為例如支援IEEE802.11之擴充規格的同步訊號以及控制訊號等。具體而言,規定了在封包之佔有頻帶之一部分之頻帶中設置控制訊號領域的規格以後所被制定的同步訊號或控制資訊,係會被當成XX-STF及XX-LTF、以及XX-SIG而被發送。
這些追加的控制資訊XX-SIG、或追加的同步訊號XX-STF及XX-LTF,係與先前的控制資訊L-SIG、以及先前的同步訊號L-STF及L-LTF,不會發生資源重疊。又,這些追加的控制資訊XX-SIG、或追加的同步訊號XX-STF及XX-LTF,係想定在封包600的資料部中,以封包600之佔有頻帶20MHz全體而被發送。但是,如圖6所示般地,將封包600之佔有頻帶之一部分之窄頻帶分配成第三台專用之控制訊號領域610的情況下,則使用控制訊號領域610除外的資料部之資源來發送追加的控制資訊XX-SIG、追加的同步訊號XX-STF及XX-LTF。亦即,控制訊號領域610,係與資料部610中所被配置的同步訊號XX-STF及XX-LTF或控制資訊XX-SIG,是以時間領域發生重疊的形式,而被設置。
此外,第三台專用之控制訊號領域610是佔有封包600之佔有頻帶20MHz的8分之1之頻帶寬度的情況下,為了確保與以封包600之佔有頻帶20MHz全體而被發送之同步訊號L-STF及L-LTF相同的偵測精度,或發送與以封包600之佔有頻帶20MHz全體而被發送之控制資訊L-SIG相同的資訊量,控制訊號領域610的時間性長度必須要為它們的8倍。必須要隨應於所被要求的偵測精度或應送訊之資訊量,來決定控制訊號領域610的時間性長度。同步訊號O-STF等的時間性長度,係考慮藉由設定成封包600之其他部分的符元長度之整數倍,就可使得送訊處理變為簡易。
又,插入第三台專用之同步訊號及第三台專用之控制資訊,而在控制訊號領域610中產生殘存時間的情況下,則考慮在其剩餘的領域中施以填補。該填補訊號(Pad),係亦可用例如表示封包600之末端用的已知型樣來構成。
又,第三台專用之同步訊號中,係有作為候補的複數個型樣。因此,也考慮藉由第三台專用之同步訊號型樣或封包之佔有頻帶中的頻率配置,來傳達更多的資訊。
此外,雖然在圖6中係省略圖示,但亦可和圖4所示的封包格式同樣地,在控制訊號領域610之上或下側的其中至少一方之領域中,設置Guard Band。藉由設置Guard Band,在接收該當封包600的終端側,就可容易從資料部抽出控制訊號領域610,具有如此優點。
此外,雖然在圖6中係省略圖示,但亦可和圖5所示的封包格式同樣地,在控制訊號領域610內,各O-STF611的前一個時間領域中設置Gap。藉由設置Gap領域,在接收該當封包600的終端側,即使從封包600之中途也可容易獲得同步,具有如此優點。
圖7中係圖示了,可適用本說明書中所揭露之技術的通訊裝置700的構成例。圖示的通訊裝置700,係使用佔有所定之頻帶的無線傳輸路(媒體)而進行封包之收送訊,但具有使用封包所佔有之頻帶之一部分之窄頻帶來發送控制資訊、或將使用封包所佔有之頻帶之一部分之窄頻帶而被傳輸之控制資訊進行收訊處理的機能。通訊裝置700,係於例如圖10及圖11所示的網路拓撲中,可身為AP或STA之任一者而動作。
通訊裝置700係具備:資料處理部701、控制部702、通訊部703、電源部704。又,通訊部703還由:調變解調部711、訊號處理部712、無線介面(IF)部714、放大部715、天線716所構成。此外,無線介面部714、放大部715及天線716,這些係可為1組,也可為1組以上的構成要素。又,放大部715係有時候其機能是被內包於無線介面部714中。此外,天線716係有:是屬於通訊裝置700(或是通訊部703)之一部分的情況、和被外加在通訊裝置700(或是通訊部703)的情況(亦即非通訊裝置700之構成要素的情況)。
資料處理部701,係在由協定上層(未圖示)輸入資料的送訊時,從該資料生成無線送訊所需之封包,實施媒體存取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 MAC)所需之標頭之附加或錯誤偵測碼之附加等之處理,將處理後的資料,提供給通訊部703內的調變解調部711。反之,在有來自調變解調部711之輸入的收訊時,資料處理部701係實施MAC標頭之解析、封包錯誤之偵測及重排處理等,將處理後的資料提供給自身之協定上層。
控制部702,係控制通訊裝置700內的各部間的資訊之收授。又,控制部702,係進行調變部711及訊號處理部712中的參數設定、資料處理部701中的封包之排程。又,控制部702,係進行無線介面部714及放大部715的參數設定及送訊功率控制。
又,於該當通訊裝置700中,使用封包所佔有之頻帶之一部分之窄頻帶來發送控制資訊、或將使用封包所佔有之頻帶之一部分之窄頻帶而被傳輸之控制資訊進行收訊處理的情況下,控制部702係也進行窄頻帶調變部721及窄頻帶訊號處理部722中的參數設定。
調變解調部711,係在使用封包之佔有頻帶的訊號的送訊時,對來自資料處理部701的輸入資料,基於已被控制部702所設定的編碼方式及調變方式,進行編碼、交錯及調變,生成資料符元串流,並提供給訊號處理部712。又,調變解調部711,係在使用到封包之佔有頻帶的訊號之收訊時,對來自訊號處理部712之輸入進行和送訊時相反的處理,向資料處理部701或是控制部702提供收訊資料。
訊號處理部712,係在使用到封包之佔有頻帶的訊號之送訊時,對來自調變解調部711之輸入進行訊號處理,將所得到的1個以上之送訊符元串流,提供給各個無線介面部714。又,訊號處理部712,係在使用到封包之佔有頻帶的訊號之收訊時,對從各個無線介面部714所被輸入之收訊符元串流進行訊號處理,然後提供給調變解調部711。
此外,訊號處理部712,係因應需要,而會進行訊號送訊時的複數串流之空間多工處理、以及訊號收訊時的收訊訊號之複數串流的空間分解處理這類空間處理。因此,訊號處理部712,係在來自各個無線介面部214的輸入訊號之中,從前文部分及訓練訊號部分,算出傳播路徑的複合頻道增益資訊,而利用於空間處理。
窄頻帶調變解調部721,係隨應於控制部702之判斷而使用封包之佔有頻帶之一部分之窄頻帶來發送第三台專用之控制資訊之際,對於來自控制部702之輸入資料,基於已被控制部702所設定的編碼及調變方式,進行編碼、交錯及調變,生成資料符元串流,並提供給窄頻帶訊號處理部722。又,窄頻帶調變解調部721,係在使用封包之佔有頻帶之一部分之窄頻帶所被傳輸的第三台專用之控制資訊的收訊時,對於來自窄頻帶訊號處理部722之輸入進行與送訊時相反的處理,向控制部702提供收訊資料。
窄頻帶訊號處理部722,係在使用到封包之佔有頻帶之一部分之窄頻帶的訊號之送訊時,對來自窄頻帶調變解調部721之輸入進行該當窄頻帶中的訊號處理,將所得到的1個以上之送訊符元串流,提供給各個無線介面部714。如同參照圖1所說明,窄頻帶訊號處理部722,係在送訊時,在所定之窄頻帶中將複數個同步訊號OBSS Sync及控制資訊OBSS Control予以重複配置。此外,在同步訊號OBSS Sync中有作為候補的複數種型樣的情況下,窄頻帶訊號處理部722,係還可使用對應於所欲傳達之資訊的型樣所成之同步訊號OBSS Sync。又,窄頻帶訊號處理部722,係在使用封包之佔有頻帶之一部分之窄頻帶所被傳輸之訊號之收訊時,係對從各個無線介面部714所被輸入之收訊符元串流進行該當窄頻帶中的訊號處理,然後提供給窄頻帶調變解調部721。亦即,在收訊時,窄頻帶訊號處理部722,係在一定間隔之間,在所定之窄頻帶中嘗試同步訊號OBSS Sync之偵測。然後,窄頻帶訊號處理部722使用同步訊號OBSS Sync而成功獲得同步的情況下,窄頻帶調變解調部721,係可於所定之窄頻帶中將控制資訊OBSS Control予以解碼。此外,在同步訊號OBSS Sync中有作為候補的複數種型樣的情況下,窄頻帶訊號處理部722,係亦可將隨應於所偵測到之同步訊號OBSS Sync之型樣而被傳達的資訊,予以偵測。
無線介面部714,在訊號送訊時,係將來自訊號處理部712之輸入轉換成類比訊號,實施濾波及往載波頻率之升轉,往天線716或放大部715送出。以封包所佔有之頻帶之一部分之頻帶來發送第三台專用之控制資訊時,無線介面部714,係將來自窄頻帶訊號處理部722之輸入轉換成類比訊號,實施濾波及往載波頻率之升轉,往天線716或放大部715送出。
又,無線介面部714,係在訊號之收訊時,對來自天線716或放大部715之輸入實施相反的處理,將資料提供給訊號處理部712。以封包所佔有之頻帶之一部分之頻帶來傳輸第三台專用之控制資訊的情況下,無線介面部714,係將該當窄頻帶之部分的資料,提供給窄頻帶訊號處理部722。
放大部715,係在訊號之送訊時,將從無線介面部714所被輸入之類比訊號增幅至所定之功率,並往天線716送出。又,放大部715,係在訊號之收訊時,將從天線716所被輸入之訊號低雜訊增幅至所定之功率,並輸出至無線介面部714。該放大部715,係有送訊時之機能與收訊時之機能的至少其中一方係會被內包於無線介面部714中的情況。
電源部704,係由電池電源或固定電源所構成,對通訊裝置200內之各部供給電力。
圖8中係將圖7所示的通訊裝置700為了抑制干擾而實施所需之處理程序,以流程圖之形式加以圖示。圖示的處理程序,基本上是由通訊裝置700內的控制部702所主導而實現。以下,為了簡化說明,而使用圖1所示之封包格式。但是,即使使用圖2、圖4~圖6所示的封包格式的情況下,依照同樣的處理程序仍可抑制干擾,這點請充分理解。
一旦從協定上層發生送訊要求,則控制部702係在所定期間之間,指示各部實施訊號偵測處理(步驟S801)。
在本實施形態中,作為步驟S801的訊號偵測處理,是平行地實施跨越封包之佔有頻帶的通常的訊號偵測處理、與封包之佔有頻帶之一部分之窄頻帶中的訊號偵測處理。封包之佔有頻帶的訊號偵測處理,係藉由訊號處理部712及調變解調部711而被執行。又,封包之佔有頻帶之一部分之窄頻帶中的訊號偵測處理,係藉由窄頻帶訊號處理部722及窄頻帶調變解調部721而被執行。
訊號處理部712及調變解調部711,係在偵測抵達的封包100之開頭的同步訊號101而成功獲得同步的情況下(步驟S802之Yes),則接著可將控制訊號102予以解碼而獲得控制資訊,然後可將資料部103予以解碼(步驟S803)。作為步驟S803之處理,若抵達的封包100是給本台收的,則跨越資料部103全體進行解碼而進行收訊處理。又,若抵達的封包100並非給本台收的,則依照該當封包100內所被指定之NAV資訊來設定NAV而抑制送訊。
又,作為步驟S801的訊號偵測處理,窄頻帶訊號處理部722及窄頻帶調變解調部721,係在一定間隔之間,於使用資料部103之一部分之窄頻帶的控制訊號領域110中嘗試同步訊號OBSS Sync之偵測,判斷控制訊號領域110之有無。然後,窄頻帶訊號處理部722及窄頻帶調變解調部721,係在使用同步訊號OBSS Sync而成功獲得同步的情況下,則將被插入在各OBSS Sync之間的第三台專用之控制資訊OBSS Control,予以解碼。
因此,即使抵達的封包100發生部分碰撞,導致訊號處理部712及調變解調部711無法偵測到封包100之開頭的同步訊號101的情況(或是雖然成功獲得同步但無法解碼控制訊號102的情況)下,窄頻帶訊號處理部722及窄頻帶調變解調部721仍可取得以封包之佔有領域之一部分之窄頻帶而被送來的控制資訊。
控制部102,係從資料部103之一部分之窄頻帶偵測出同步訊號(OBSS Sync),然後基於該同步訊號而取得同步而成功接收控制訊號(OBSS Control)時(步驟S802之Yes),就隨應於已接收之控制訊號,設定追加的等待時間(NAV),進行封包送訊之際的送訊功率等之送訊參數調整(步驟S803),在等待時間經過後,開始封包之送訊。又,控制部102,係在一定時間中即使進行了訊號偵測處理,訊號處理部712及調變解調部711以及窄頻帶訊號處理部722及窄頻帶調變解調部721之任一者都無法偵測出同步訊號及控制訊號時(步驟S802之No),就判斷為媒體係為閒置,而立刻開始封包之送訊。
訊號處理部712及調變解調部711可偵測到封包100之開頭的同步訊號101,且成功解碼控制訊號102時(步驟S802之Yes),則在步驟S803中,實施通常的封包之收訊處理。亦即,抵達的封包100是以通訊裝置700本身為目的地的情況下,則控制部702係對各部指示封包100的資料部103之解調及解碼處理,並且令其將已被解碼之收訊資料,通知給協定上層。又,通訊裝置700本身並非封包100之目的地的情況下,則控制部702係基於例如MAC標頭中所被記載之Duration資訊而指示NAV之設定。然後控制部102係亦可進行封包的空間再利用送訊,作為步驟S803之處理。亦即,控制部102,係基於抵達的封包100的資料部103解碼所得之網路識別元(BSS Color)來判別是否為OBSS訊號。然後,在判定該封包100是OBSS訊號時,則控制部702,係同樣地基於從控制資訊OBSS Control所取出之送訊功率資訊或容許干擾量資訊,而算出不會對封包100的通訊程序(例如直到ACK封包之收送訊處理完成為止)造成干擾的此種送訊功率或送訊時間等,而可進行空間再利用所致之資料封包之送訊。
又,窄頻帶訊號處理部722及窄頻帶調變解調部721從資料部103之一部分之窄頻帶偵測出第三台專用之同步訊號OBSS Sync且可成功解碼第三台專用之控制資訊OBSS Control時(步驟S802之Yes),則在步驟S803中,控制部702係基於從控制資訊OBSS Control所取出之NAV資訊而指示NAV之設定。
然後控制部102係亦可進行封包的空間再利用送訊,作為步驟S803之處理。亦即,控制部102,係基於從控制資訊OBSS Control所取出之網路識別元(BSS Color),來判別抵達的封包100是否為OBSS訊號。然後,在判定該封包100是OBSS訊號時,則控制部702,係同樣地基於從控制資訊OBSS Control所取出之送訊功率資訊或容許干擾量資訊,而算出不會對封包100的通訊程序(例如直到ACK封包之收送訊處理完成為止)造成干擾的此種送訊功率或送訊時間等,而可進行空間再利用所致之資料封包之送訊。
圖8所示的處理程序,係通訊裝置700在封包送訊前監視媒體(封包100所佔有之頻帶)的利用狀況達所定之時間,當偵測到其他訊號時,亦即其他使用者正在利用媒體時則抑制送訊達所定之時間以控制干擾,是以此為基礎(但是,在符合IEEE802.11ax的系統中,所謂「抑制送訊」係包含,藉由送訊功率之控制而進行空間再利用送訊)。在圖8所示的處理程序中,在監視媒體利用狀況之際,會平行地實施跨越封包之佔有頻帶的通常的訊號偵測處理、與封包之佔有頻帶之一部分之窄頻帶中的訊號偵測處理,這點係為主要特徵。 [產業上利用之可能性]
以上,一面參照特定實施形態,一面詳細說明了本說明書所揭露之技術。可是在此同時,在不脫離本說明書所揭示的技術之要旨的範圍內,當業者可以對該實施形態進行修正或代用,此乃自明事項。
若依據本說明書中所揭露的技術,則可將原本使用前文訊號而被傳達的資訊,用前文訊號以後的OFDM訊號也能加以傳達之,因此,收訊側的無線終端,係即使錯過前文訊號,仍可從封包之中途取得之。若依據本說明書中所揭露的技術,則可將例如進行空間再利用所致之封包送訊時所必要之資訊,即使從封包之中途仍可加以取得,因此無線終端係可獲得較多的送訊機會,可有效活用頻率資源,因此也可提升系統全體的吞吐率。
本說明書中所揭露的技術係可對於例如符合IEEE802.11ax的無線通訊系統做適用,但當然,即使對於利用佔有所定之頻帶的無線傳輸路來進行封包通訊的各式各樣的無線LAN系統也可同樣地適用,而使其可提升干擾控制之機能,或可理想實施空間再利用所致之封包送訊等等。
重點是,僅以例示形態來說明本說明書所揭露的技術,但不應把本說明書的記載內容做限定解釋。本說明書所揭露之技術的要旨,應要參酌申請專利範圍。
此外,本說明書所揭露的技術,係亦可採取如下之構成。   (1)一種通訊裝置,係具備:   通訊部,係在所定之佔有頻帶中將封包進行收送訊;和   部分頻帶處理部,係在從前記通訊部所發送之封包的前記佔有頻帶之一部分之頻帶中,設置含有所定之控制資訊的控制訊號領域。   (2)如上記(1)所記載之通訊裝置,其中,前記部分頻帶處理部,係在封包的資料部中的前記佔有頻帶之前記一部分之頻帶中,設置前記控制訊號領域。   (3)如上記(1)或(2)之任一項所記載之通訊裝置,其中,前記部分頻帶處理部,係在不與同步訊號或其他控制訊號重疊的時間領域中,設置前記控制訊號領域。   (4)如上記(1)乃至(3)之任一項所記載之通訊裝置,其中,前記控制資訊係含有:非封包之目的地的第三台專用之資訊。   (5)如上記(1)乃至(4)之任一項所記載之通訊裝置,其中,前記控制資訊係含有NAV的相關資訊。   (6)如上記(1)乃至(5)之任一項所記載之通訊裝置,其中,前記控制資訊係含有:用來識別前記通訊裝置所隸屬之網路的網路識別元、封包的送訊功率資訊、容許干擾量資訊、封包的殘存時間資訊之其中至少1者。   (7)如上記(1)乃至(6)之任一項所記載之通訊裝置,其中,前記控制訊號領域係含有同步訊號。   (8)如上記(1)乃至(7)之任一項所記載之通訊裝置,其中,前記控制訊號領域係以所被規定之時間間隔而含有複數個同步訊號。   (9)如上記(8)所記載之通訊裝置,其中,前記控制訊號領域係含有複數個控制資訊之區間。   (10)如上記(1)乃至(9)之任一項所記載之通訊裝置,其中,前記部分頻帶處理部,係將由應傳輸之資訊所對應之型樣所成之同步訊號,含入在前記控制訊號領域中。   (11)如上記(1)乃至(10)之任一項所記載之通訊裝置,其中,前記部分頻帶處理部,係在前記控制訊號領域的高頻側或低率側之至少一方所相鄰之頻帶中,設置無訊號領域。   (12)如上記(1)乃至(11)之任一項所記載之通訊裝置,其中,前記部分頻帶處理部,係在前記控制訊號領域內的同步訊號的前一個時間領域中,設置無訊號領域。   (13)一種通訊方法,係具有:   部分頻帶處理步驟,係在封包之佔有頻帶之一部分之頻帶中,設置含有所定之控制資訊的控制訊號領域;和   送訊步驟,係將含有前記控制訊號領域的封包,予以發送。   (14)一種通訊裝置,係具備:   通訊部,係將所定之佔有頻帶中所被傳輸之封包,進行收送訊;和   部分頻帶處理部,係將封包的前記佔有頻帶之一部分之頻帶中所被設置之控制訊號領域,進行收訊處理。   (15)如上記(14)所記載之通訊裝置,其中,前記部分頻帶處理部,係基於前記控制訊號領域中所含之同步訊號,來進行同步處理。   (16)如上記(14)或(15)之任一項所記載之通訊裝置,其中,還具備:控制部,係基於前記控制訊號領域中所含之控制資訊,來控制前記通訊部中的封包送訊動作。   (17)如上記(16)所記載之通訊裝置,其中,前記控制部,係基於作為前記控制資訊而被含有的NAV的相關資訊,來設定NAV。   (18)如上記(16)或(17)之任一項所記載之通訊裝置,其中,前記控制部,係基於作為前記控制資訊而被含有的網路識別元,來判別從其他網路所抵達之封包。   (19)如上記(16)或(17)之任一項所記載之通訊裝置,其中,前記控制部,係基於作為前記控制資訊而被含有的封包的送訊功率資訊、容許干擾量資訊、或封包的殘存時間資訊,來控制封包之送訊。   (20)一種通訊方法,係具有:   收訊處理步驟,係將在所定之佔有頻帶中所被傳輸之封包,進行收訊處理;和   部分頻帶處理步驟,係將封包的前記佔有頻帶之一部分之頻帶中所被設置之控制訊號領域,進行收訊處理。
100‧‧‧封包101‧‧‧同步訊號102‧‧‧控制訊號103‧‧‧資料部110‧‧‧控制訊號領域111‧‧‧OBSS Sync112‧‧‧OBSS Control401‧‧‧無訊號領域402‧‧‧無訊號領域501‧‧‧無訊號領域600‧‧‧封包601‧‧‧L-STF602‧‧‧L-LTF603‧‧‧L-SIG611‧‧‧O-STF612‧‧‧O-LTF613‧‧‧O-SIG700‧‧‧通訊裝置701‧‧‧資料處理部702‧‧‧控制部703‧‧‧通訊部704‧‧‧電源部711‧‧‧調變解調部712‧‧‧訊號處理部714‧‧‧無線介面部715‧‧‧放大部716‧‧‧天線721‧‧‧窄頻帶調變解調部722‧‧‧窄頻帶訊號處理部
[圖1]圖1係被構成為即使從封包之中途也能取得必要之資訊的封包格式之一例的圖示。   [圖2]圖2係圖1所示之封包格式之變形例的圖示。   [圖3]圖3係利用了圖1所示之封包格式的網路拓撲中的通訊程序例的圖示。   [圖4]圖4係圖1所示之封包格式之變形例的圖示。   [圖5]圖5係圖1所示之封包格式之變形例的圖示。   [圖6]圖6係在佔有頻帶之一部分之窄頻帶中設有控制訊號領域的封包格式之具體例的圖示。   [圖7]圖7係可適用本說明書中所揭露之技術的通訊裝置700之構成例的圖示。   [圖8]圖8係通訊裝置700為了抑制干擾而實施所需之處理程序的流程圖。   [圖9]圖9係網路拓撲之一例的圖示。   [圖10]圖10係圖9所示之網路拓撲中的通訊程序例的圖示。   [圖11]圖11係網路拓撲之其他例(稠密環境)的圖示。   [圖12]圖12係圖11所示的網路拓撲中的通訊程序例的圖示。
100‧‧‧封包
101‧‧‧同步訊號
102‧‧‧控制訊號
103‧‧‧資料部
110‧‧‧控制訊號領域
111‧‧‧OBSS Sync
112‧‧‧OBSS Control

Claims (13)

  1. 一種通訊裝置,係具備電路,係被構成為:在所定之佔有頻帶中,將具有前文、標頭、酬載的封包進行收送訊;在所發送之前記封包的前記酬載中的前記所定之佔有頻帶之窄頻帶中,設置含有來自於前記標頭之所定之控制資訊的控制訊號領域;前記控制訊號領域係含有:帶有所被規定之時間間隔的複數個同步訊號、複數個控制資訊之區間、由應傳輸之資訊所對應之型樣所成的前記複數個同步訊號之1個同步訊號;前記控制資訊係含有關於NAV(Network Allocation Vector)的資訊:在不與前記複數個同步訊號之1個同步訊號或其他控制訊號重疊的時間領域中,設置前記控制訊號領域。
  2.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通訊裝置,其中,前記控制資訊係含有:非前記封包之目的地的第三台專用之資訊。
  3.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通訊裝置,其中,前記控制資訊係含有:用來識別前記通訊裝置所隸屬之網路的網路識別元、前記封包的送訊功率資訊、容許干擾量資訊、前記封包的殘存時間資訊之其中至少1者。
  4.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通訊裝置,其中,前記控制訊號領域內的前記複數個同步訊號之1個同步訊號係來自於前記前文。
  5.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通訊裝置,其中,前記電路係被構成為,在前記酬載中的前記所定之佔有頻帶的前記控制訊號領域的高頻側或低率側之至少一方所相鄰之頻帶中,設置無訊號領域。
  6.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通訊裝置,其中,前記電路被構成為,在前記控制訊號領域內的前記複數個同步訊號之1個同步訊號的前一個時間領域中,設置無訊號領域。
  7. 一種通訊方法,係具有以下步驟:在封包之佔有頻帶之窄頻帶中,設置含有所定之控制資訊的控制訊號領域,前記封包係具有前文、標頭、酬載,前記所定之控制資訊係來自於前記標頭,前記控制訊號領域係位於前記封包的前記酬載中;前記控制訊號領域係含有:帶有所被規定之時間間隔的複數個同步訊號、複數個控制資訊之區間、由應傳輸之資訊所對應之型樣所成的前記複數個同步訊號之1個同步訊號;在不與前記複數個同步訊號之1個同步訊號或其他控制訊號重疊的時間領域中,設置前記控制訊號領域;前記 控制資訊係含有關於NAV(Network Allocation Vector)的資訊;將含有前記控制訊號領域的前記封包,予以發送。
  8. 一種通訊裝置,係具備電路,係被構成為:將所定之佔有頻帶中所被傳輸之具有前文、標頭、酬載的封包,進行收送訊;將已接收之前記封包的前記酬載中的前記所定之佔有頻帶之窄頻帶中所被設置之,含有來自於前記標頭之所定之控制資訊的控制訊號領域,進行收訊;前記控制訊號領域係含有:帶有所被規定之時間間隔的複數個同步訊號、複數個控制資訊之區間、由應傳輸之資訊所對應之型樣所成的前記複數個同步訊號之1個同步訊號;前記控制訊號領域係位於不與前記複數個同步訊號之1個同步訊號或其他控制訊號重疊的時間領域中;基於前記控制資訊中所含有之關於NAV(Network Allocation Vector)的資訊,而偵測出NAV。
  9. 如請求項8所記載之通訊裝置,其中,前記電路係被構成為,基於前記控制訊號領域中所含之前記複數個同步訊號之1個同步訊號,來進行同步處理。
  10. 如請求項8所記載之通訊裝置,其中, 前記電路係進一步被構成為:基於前記控制訊號領域中所含之控制資訊,來控制封包送訊動作。
  11. 如請求項10所記載之通訊裝置,其中,前記電路係被構成為,基於作為前記控制資訊而被含有的網路識別元,來判別從其他網路所抵達之封包。
  12. 如請求項10所記載之通訊裝置,其中,前記電路係被構成為,基於作為前記控制資訊而被含有的前記封包的送訊功率資訊、容許干擾量資訊、或前記封包的殘存時間資訊,來控制前記封包之送訊。
  13. 一種通訊方法,係具有以下步驟:將在所定之佔有頻帶中所被傳輸之具有前文、標頭、酬載的封包,進行收訊;將已接收之前記封包的前記酬載中的前記佔有頻帶之窄頻帶中所被設置之含有來自於前記標頭之所定之控制資訊的控制訊號領域,進行收訊;前記控制訊號領域係含有:帶有所被規定之時間間隔的複數個同步訊號、複數個控制資訊之區間、由應傳輸之資訊所對應之型樣所成的前記複數個同步訊號之1個同步訊號;前記控制訊號領域係位於不與前記複數個同步訊號之1個同步訊號或其他控制訊號重疊的時間領域中;基於前記控制資訊中所含有之關於NAV(Network Allocation Vector)的資訊,而偵測出NAV。
TW107133112A 2017-10-02 2018-09-20 通訊裝置及通訊方法 TWI79317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92596 2017-10-02
JP2017192596 2017-10-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24431A TW201924431A (zh) 2019-06-16
TWI793174B true TWI793174B (zh) 2023-02-21

Family

ID=659953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33112A TWI793174B (zh) 2017-10-02 2018-09-20 通訊裝置及通訊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395178B2 (zh)
CN (1) CN111149385B (zh)
TW (1) TWI793174B (zh)
WO (1) WO201906953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368896B2 (en) * 2020-05-01 2022-06-21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Industries, Llc Flexible distributed antenna array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016642A1 (en) * 2009-07-23 2013-01-17 Raja Banerjea Coexistence of a normal-rate physical layer and a low-rate physical layer in a wireless network
CN106664165A (zh) * 2014-08-21 2017-05-10 Lg 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上行链路传输的方法及其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44493A1 (en) * 2004-06-30 2008-06-19 Chi-Hsiang Yeh Method of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for interference/collision prevention/avoidance and spatial reuse enhancement
JP5241254B2 (ja) * 2007-02-06 2013-07-1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無線通信装置
JP4888396B2 (ja) * 2007-03-05 2012-02-29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2010252049A (ja) * 2009-04-15 2010-11-04 Sony Corp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ー・プログラム、並びに通信システム
JP5598023B2 (ja) * 2010-03-03 2014-10-01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KR101947108B1 (ko) * 2011-07-15 2019-02-13 마벨 월드 트레이드 리미티드 무선 네트워크에서 정상 속도 물리적 계층과 낮은 속도 물리적 계층의 공존
EP2752066B1 (en) * 2011-08-29 2016-09-14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Coexistence of a normal-rate physical layer and a low-rate physical layer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9591429B2 (en) * 2012-05-11 2017-03-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s
EP3065485A4 (en) * 2013-11-01 2017-06-28 Kyocera Corpo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user terminals
JP6398728B2 (ja) 2014-07-11 2018-10-03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
KR20170065001A (ko) * 2015-12-02 2017-06-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랜 시스템에서 자원유닛을 지시하는 제어정보를 설정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11109372B2 (en) * 2016-01-11 2021-08-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Narrow-band physical control channel design
US10149209B2 (en) * 2016-05-13 2018-12-04 Blackberry Limited Communicating in a second channel while ceasing transmission in a first channel
US10154435B2 (en) * 2016-10-01 2018-12-11 Intel Corporation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coexistence of heterogeneous bandwidth communications
CN115103330A (zh) * 2016-12-30 2022-09-23 英特尔公司 用于无线电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016642A1 (en) * 2009-07-23 2013-01-17 Raja Banerjea Coexistence of a normal-rate physical layer and a low-rate physical layer in a wireless network
CN106664165A (zh) * 2014-08-21 2017-05-10 Lg 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上行链路传输的方法及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280877A1 (en) 2020-09-03
WO2019069533A1 (ja) 2019-04-11
US11395178B2 (en) 2022-07-19
TW201924431A (zh) 2019-06-16
CN111149385B (zh) 2023-07-25
CN111149385A (zh) 2020-05-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59511B2 (en)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1060254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frame in wireless LAN
US8259828B2 (en) Sub-carrier alignment mechanism for OFDM multi-carrier systems
JP4927179B2 (ja) 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共通制御情報を送受信する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EP2088814B1 (en) Radio relay station and radio terminal
EP1786144B1 (en) Wireless access control method, relay station and base station
JP2019118107A (ja)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US992454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frame in wireless LAN
KR20220070295A (ko) 비면허 스펙트럼의 cot 공유 방법 및 장치
KR20100033100A (ko) 펨토셀 기지국의 동기화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펨토셀 기지국
US1135704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signal transmission of terminal supporting plurality of carriers
TWI793174B (zh) 通訊裝置及通訊方法
EP3430844B1 (en) Telegram splitting for slotted aloha
EP3909336B1 (en) Remote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resource configuration
WO2023081423A1 (en) Communication operations in a shared spectrum
EP4115574A1 (en) Spectral efficiency for tone reservation peak-to-average power ratio reduction
US20170201888A1 (en) Device and method
JP4613224B2 (ja) ビジー信号用トランシー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