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92107B - 抽痰裝置 - Google Patents

抽痰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92107B
TWI792107B TW109142170A TW109142170A TWI792107B TW I792107 B TWI792107 B TW I792107B TW 109142170 A TW109142170 A TW 109142170A TW 109142170 A TW109142170 A TW 109142170A TW I792107 B TWI792107 B TW I79210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opening
guide
axis
sputum
sputum suc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421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22366A (zh
Inventor
王拔群
Original Assignee
貞安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貞安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貞安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91421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92107B/zh
Publication of TW2022223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223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921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92107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揭露之一實施例係關於一種用於抽痰裝置之導引件,包含第一部分及與該第一部分連通的拐角部分。該第一部分具有第一開口。該拐角部分具有與該第一開口相對之第二開口。該導引件具有延伸於該第一開口及該第二開口之間的側壁。該側壁具有連通該第一開口及該第二開口的第三開口。本揭露之另一實施例係關於一種抽痰裝置。

Description

抽痰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抽痰裝置及其導引件。
在傳統醫療照護或手術的過程中,病患若無法自行排出痰液,通常需要透過氣切手術,以氣切管形成氣切造口,並以抽痰管從氣切造口處伸向氣管腔內部抽痰。
由於氣切造口小,醫療人員將抽痰管插入無法氣切造口時看到氣管腔內部的情況。醫療人員可能無法在短時間內完成操作,且若判斷失誤或施力不當,將導致氣管受傷或造成病患不適。
本揭露之一實施例係關於一種用於抽痰裝置之導引件,包含第一部分及與該第一部分連通的拐角部分。該第一部分具有第一開口。該拐角部分具有與該第一開口相對之第二開口。該導引件具有延伸於該第一開口及該第二開口之間的側壁。該側壁具有連通該第一開口及該第二開口的第三開口。
本揭露之一實施例係關於一種抽痰裝置,包含抽痰管及導引件。該導引件具有第一開口、與該第一開口相對之第二開口、及延伸於該第一開口及該第二開口之間的側壁。該第一開口具有第一軸線且該第二開 口具有第二軸線,該第一軸線與該第二軸線呈大於0°且小於180°之夾角。該側壁具有第三開口連通該第一開口。當與該導引件一起使用時,該抽痰管經配置以從該第一開口或該第三開口置入該導引件。
10:導引件
10':導引件
10":導引件
10a:第一部分
10a1:第一開口
10a2:第三開口
10a2':第三開口
10a2":第三開口
10b:拐角部分
10b1:第二開口
10s:側壁
11:抽痰管
12:影像感測元件
13:顯示器
14:發光元件
30:導引件
30a:第一部分
30a1:第一開口
30a2:第三開口
30b:拐角部分
30b1:第二開口
40:導引件
40a:第一部分
40a1:第一開口
40a2:第三開口
40b:拐角部分
40c:第二部分
40c1:第五開口
50:導引件
50a:第一部分
50a1:第一開口
50b:拐角部分
50c:第二部分
0c1:第五開口
51:氣囊
C1:第一軸線
C2:第二軸線
C3:第三軸線
D1:直徑
D2:直徑
W1:寬度
W2:寬度
θ1:夾角
θ2:夾角
在下文中參考圖式討論實施例之各種態樣,該等圖式並非按比例繪製,且該等圖式僅為例示,並未限制本發明之範疇。在圖式及說明書中使用的元件符號僅為例示,並未限制本發明之範疇。相同或相似的元件以相同的元件符號表示,其中:圖1A所示為根據本揭露之部分實施例之抽痰裝置之導引件與抽痰管之立體圖;圖1B所示為根據本揭露之部分實施例之抽痰裝置之導引件與抽痰管之立體圖;圖1C所示為根據本揭露之部分實施例之抽痰裝置之導引件與抽痰管之立體圖;圖2A所示為根據本揭露之部分實施例之抽痰裝置之操作示意圖;圖2B所示為根據本揭露之部分實施例之抽痰裝置之操作示意圖;圖3所示為根據本揭露之部分實施例之抽痰裝置之導引件之立體圖;圖4所示為根據本揭露之部分實施例之抽痰裝置之導引件與抽痰管之立體圖;圖5所示為根據本揭露之部分實施例之抽痰裝置之導引件之立體圖。
圖1A所示為根據本揭露之部分實施例之抽痰裝置之導引件10與抽痰管11之立體圖。
導引件10包括第一部分10a及與第一部分10a連通的拐角部分10b。第一部分10a與拐角部分10b形成導引件10的側壁10s。側壁10s界定導引件10之工作通道。側壁10s具有第三開口10a2(或稱為裂隙或側溝)。抽痰管11經由第三開口10a2可在工作通道中移動。第一部分10a具有一端與拐角部分10b連通,另一端形成第一開口10a1。拐角部分10b具有一端與第一部分10a連通,另一端形成第二開口10b1。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部分10a與拐角部分10b可為彼此連接的獨立元件,然而本發明並不限於此。根據本發明之部分實施例,第一部分10a與拐角部分10b可一體成形。例如,第一部分10a與拐角部分10b之間可無交界處。
第三開口10a2連通第一開口10a1及第二開口10b1。例如,第三開口10a2延伸於第一開口10a1及第二開口10b1之間。在鄰近於第一開口10a1處,第三開口10a2具有寬度W1。在鄰近於第二開口10b1處,第三開口10a2具有寬度W2。在一些實施例中,寬度W1及寬度W2可在圍繞側壁10s的方向上量測。在一些實施例中,寬度W1及寬度W2可在側壁10s的切線方向上量測。在一些實施例中,寬度W1與寬度W2可大致上相等,然而本發明並不限於此。根據本發明之部分實施例,寬度W1可大於寬度W2。例如,第三開口10a2可從第一開口10a1向第二開口10b1漸縮(例如圖3所示)。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開口10a1可包括直徑為D1的圓形或最長軸為D1的類圓形,其具有寬度為W1的切口。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開口10b1可包括直徑為D2的圓形或最長軸為D2的類圓形,其具有寬度為W2的切口。在一些實施例中,直徑D1與直徑D2可大致上相等,然而本發 明並不限於此。根據本發明之部分實施例,直徑D1可大於直徑D2(例如圖3所示)。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開口10a1可具有第一軸線C1。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軸線C1可為大致上垂直於第一部分10a之一端處(例如圖1中第一開口10a1標示處)之虛擬表面的虛擬軸線。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部分10a可具有沿第一軸線C1延伸的管狀。例如,第一部分10a可具有圓管狀,第一軸線C1可為該圓管之中心軸。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開口10b1可具有第二軸線C2。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軸線C2可為大致上垂直於拐角部分10b之一端處(例如圖1中第二開口10b1標示處)之虛擬表面的虛擬軸線。
第二軸線C2與第一軸線C1呈夾角θ1。在一些實施例中,夾角θ1可大於0°,且小於180°,例如,夾角θ1可為約90°。雖然圖1A描繪夾角θ1為約90°,然而本發明並不限於此。例如,根據本發明之部分實施例,夾角θ1可為約80°、約70°、約60°、約50°、約40°、約30°或呈其他角度。
拐角部分10b從第一軸線C1彎向第二軸線C2。例如,拐角部分10b與第一部分10a相連的一端沿著第一軸線C1延伸,另一端沿著第二軸線C2延伸。例如,拐角部分10b的相對的兩個開口的中心軸彼此不平行。
在一些實施例中,如圖1A所示,第一軸線C1與第二軸線C2可在XZ平面呈夾角θ1,第三開口10a2可朝向大致上平行於XZ平面之方向。例如,第一軸線C1、第二軸線C2、及夾角θ1可形成一虛擬表面穿過第三開口10a2。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三開口10a2朝向拐角部分10b之彎曲方向。例如,拐角部分10b向X軸方向彎曲,第三開口10a2朝向X軸方向。
在一些實施例中,當從側面觀看時,拐角部分10b可具有凹面及凸面。例如,當從側面觀看時,拐角部分10b從其凸面彎向其凹面。 在一些實施例中,當從側面觀看時,拐角部分10b之凸面的弧長可大於拐角部分10b之凹面的弧長。在一些實施例中,當從側面觀看時,第三開口10a2形成於拐角部分10b之凹面。
在一些實施例中,導引件10可包含摩擦係數小的材料。在一些實施例中,導引件10可包含具有彈性之材料,例如矽膠、橡膠,或其他可彈性變形至一定程度的的材料。在一些實施例中,導引件10可包含不具彈性(例如彈性變形量較小或幾乎為零)之材料。例如,導引件10可包含具有剛性之材料。
在一些實施例中,抽痰裝置可進一步包括影像感測元件12。影像感測元件12可形成於鄰近第二開口10b1處。在一些實施例中,影像感測元件12可包括(但不限於)複數個光學元件(例如透鏡)、光感測區域(例如像素(pixels))、及鏡頭中之一或更多者。影像感測元件12可經組態以擷取圖片或影像,例如氣管造口及氣管腔內部的圖片或影像。在操作時,影像感測元件12可透過一傳送模組(未繪示於圖中)以有線或無線之連接方式將擷取之圖片或影像呈現在一顯示器(例如圖2A之顯示器13)上,以輔助使用者(例如醫生、護理師、看護等)放置抽痰裝置1於氣管中,以降低傷害氣管造口及氣管腔內部的風險。根據本揭露之部分實施例,影像感測元件12可放置在拐角部分10b的前端並環繞第二軸線C2。根據不同之設計態樣,影像感測元件12亦可位於抽痰裝置內之任何位置,例如位於抽痰管11的前端。根據不同之設計態樣,影像感測元件12可包括任意數量。根據本揭露之部分實施例,影像感測元件12可以不同形式位於導引件10的前端以及抽痰管11的前端。
在一些實施例中,抽痰裝置可進一步包括發光元件14。發光元件14可形成於鄰近第二開口10b1處。在一些實施例中,發光元件14可補充影像感測元件12所需的光源。在一些實施例中,發光元件14可放置在拐 角部分10b的前端並環繞第二軸線C2,以隨時提供充足光源給使用者。根據不同之設計態樣,發光元件14亦可位於抽痰裝置內之任何位置,例如位於抽痰管11的前端。根據不同之設計態樣,發光元件14可包括任意數量。根據本揭露之部分實施例,發光元件14可位於導引件10的前端以及抽痰管11的前端。
當使用者欲使用抽痰管11抽痰時,抽痰管11的末端(其另一端可連接到一抽痰機器)可從第一開口10a1或第三開口10a2置入導引件10中,並經由第一開口10a1或第三開口10a2在導引件10界定的工作通道中移動以進行抽痰。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三開口10a2的裂隙開口的尺寸可大於或等於抽痰管11的直徑。例如,寬度W1可大於或等於抽痰管11的直徑。例如,寬度W2可大於或等於抽痰管11的直徑。在一些實施例中,抽痰管11的直徑可小於或等於導引件10的直徑的百分之七十(70%)、小於或等於導引件10的直徑的50%、或更小。在一些實施例中,抽痰管11的截面積可小於或等於導引件10的截面積的70%、小於或等於導引件10的截面積的50%、或更小。在一些實施例中,由於抽痰管11可從第一開口10a1或第三開口10a2置入導引件10中,並經由第一開口10a1或第三開口10a2在導引件10界定的工作通道中移動,抽痰管11的選擇相較於沒有開口的導引件,較不受尺寸限制。
例如,抽痰管11可從大致上平行於XZ平面的方向置入導引件10中。在一些實施例中,由於抽痰管11可經由第一開口10a1或第三開口10a2在導引件10界定的工作通道中移動,因此抽痰管11的工作路徑不會影響到使用者的操作視線。
在一些實施例中,使用者的操作方向可不同於抽痰管11之行徑方向。在一些實施例中,抽痰管11可沿著導引件10所界定的方向彎曲。例如,抽痰管11的第三軸線C3可從第一軸線C1彎向第二軸線C2。例如,當使 用者在大致上平行於第一軸線C1之方向上移動時,抽痰管11之末端可在大致上平行於第二軸線C2之方向上移動。
使用者可從顯示器觀看影像感測元件12所擷取的圖片或影像,同時使用抽痰管11在工作通道與第三開口10a2中自由地移動,以進行抽痰,達到在短時間內完成抽痰操作且降低病患不適的效果。
圖1B所示為根據本揭露之部分實施例之抽痰裝置之導引件10'與抽痰管11之立體圖。導引件10'與圖1A所示之導引件10相似。為簡潔之緣故,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將不在此贅述,以下僅描述導引件10'與導引件10相異之處。
如圖1B所示,導引件10'之第一軸線C1與第二軸線C2在XZ平面呈夾角θ1,第三開口10a2'朝向大致上垂直於XZ平面之方向。例如,第一軸線C1、第二軸線C2、及夾角θ1可形成一虛擬表面,第三開口10a2'朝向大致上垂直於該虛擬表面之方向。例如,第三開口10a2'朝向Y軸方向。
在一些實施例中,當從側面觀看時,導引件10'可具有凹面及凸面。例如,當從側面觀看時,導引件10'從其凸面彎向其凹面。在一些實施例中,當從側面觀看時,第三開口10a2'形成於導引件10'之凹面及凸面之間。
當使用者欲使用抽痰管11抽痰時,抽痰管11可從第三開口10a2'置入導引件10中,在導引件10界定的工作通道中移動,以進行抽痰。例如,抽痰管11可從大致上垂直於XZ平面的方向(例如,從大致上平行於Y軸的方向)置入導引件10'中。
圖1C所示為根據本揭露之部分實施例之抽痰裝置之導引件10"與抽痰管11之立體圖。導引件10'與圖1A所示之導引件10相似。為簡潔之緣故,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將不在此贅述,以下僅描述導引件10"與導引件10相異之處。
如圖1C所示,導引件10"之第一軸線C1與第二軸線C2在XZ平面呈夾角θ1,第三開口10a2"背向第二軸線C2之延伸方向。例如,第二軸線C2朝XZ平面延伸,第三開口10a2"朝向反方向。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三開口10a2"背向導引件10"之拐角部分之彎曲方向。例如,導引件10"之拐角部分向X軸方向彎曲,第三開口10a2"朝向-X軸方向。
在一些實施例中,當從側面觀看時,導引件10"可具有凹面及凸面。例如,當從側面觀看時,導引件10"從其凸面彎向其凹面。在一些實施例中,當從側面觀看時,第三開口10a2"形成於導引件10"之凸面。
當使用者欲使用抽痰管11抽痰時,抽痰管11可從第三開口10a2"置入導引件10中,在導引件10界定的工作通道中移動,以進行抽痰。例如,抽痰管11可從大致上平行於XZ平面的方向(例如,從大致上平行於X軸的方向)置入導引件10"中。
圖2A及2B所示為根據本揭露之部分實施例之抽痰裝置之操作示意圖。在操作時,使用者可使用導引件10及抽痰管11從病患的頸部氣管開口處抽痰(例如圖2A所示)或經由口腔、穿過喉嚨、聲門和聲帶再進入氣管抽痰(例如圖2B所示)。
根據不同的操作方向及不同的需求,使用者亦可以選擇導引件10'或導引件10"進行抽痰操作。
在一些實施例中,影像感測元件(例如,圖1A之影像感測元件12)擷取之圖片或影像可即時地呈現在顯示器13上,以輔助使用者放置抽痰管11。由於使用者可以看到抽痰管11在氣管腔內部的位置,因此使用者可將抽痰管11移動至氣管腔內部的任意位置,包括氣管分支處,而提高抽痰管11的抽痰效果或成功率。在一些實施例中,影像感測元件擷取之圖 片或影像可傳送到一記憶體或儲存為電子病歷,以協助其他使用者了解病患情況並提高醫療團隊的溝通效率。
圖3所示為根據本揭露之部分實施例之抽痰裝置之導引件30之立體圖。導引件30與圖1A所示之導引件10相似。為簡潔之緣故,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將不在此贅述,以下僅描述導引件30與導引件10相異之處。
導引件30包括第一部分30a及與第一部分30a連通的拐角部分30b。第一部分30a具有直徑為D1的第一開口30a1。拐角部分30b具有直徑為D2的第二開口30b1。直徑D1大於直徑D2。
導引件30具有延伸於第一開口30a1及第二開口30b1之間的第三開口30a2。在鄰近於第一開口30a1處,第三開口30a2具有寬度W1。在鄰近於第二開口30b1處,第三開口30a2具有寬度W2。寬度W1大於寬度W2。例如,第三開口30a2從第一開口30a1向第二開口30b1漸縮。
導引件30透過前端最尖處插入頸部氣管開口處(例如圖2A所示),再利用厚端將軟組織分開,可降低病患的不適感。在一些實施例中,圖1A所示之導引件10、圖1B所示之導引件10'、及圖1C所示之導引件10"亦可具有如導引件30的縮口設計,以降低病患的不適感。然而若導引件10之前端第二開口10b1具有較大的直徑(例如直徑D1等於直徑D2),可提供較大的工作範圍。
圖4所示為根據本揭露之部分實施例之抽痰裝置之導引件40之立體圖。導引件40與圖1A所示之導引件10相似。為簡潔之緣故,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將不在此贅述,以下僅描述導引件40與導引件10相異之處。
導引件40包括第一部分40a、與第一部分40a連通的拐角部分40b、及與拐角部分40b連通的第二部分40c。第一部分40a具有一端與拐角部分40b連通,另一端形成第一開口40a1。第二部分40c具有一端(例如,一第 四開口)與拐角部分40b連通,另一端形成第五開口40c1。拐角部分40b連接在第一部分40a及第二部分40c之間。
導引件40具有第三開口40a2形成於第一部分40a與拐角部分40b之側壁上。第一開口40a1可具有第一軸線C1,第五開口40c1可具有第二軸線C2。
當使用者欲使用抽痰管11抽痰時,抽痰管11可從第一開口40a1或第三開口40a2置入導引件40中,並從第五開口40c1伸出。抽痰管11可在第三開口40a2自由移動。例如,抽痰管11的第三軸線C3可與第一軸線C1呈夾角θ2。在一些實施例中,夾角θ2可大於0°,且小於180°,例如,夾角θ2可為約90°、約80°、約70°、約60°、約50°、約40°、約30°或呈其他角度。
在一些實施例中,由於導引件40具有第二部分40c延長拐角部分40b的另一端,相較於沒有延長設計的圖1A所示之導引件10,導引件40可幫助導引抽痰管11經氣管造口置入氣管腔內部深處。在一些實施例中,依設計需求,圖1A所示之導引件10、圖1B所示之導引件10'、及圖1C所示之導引件10"亦可具有如導引件40的延長設計。
圖5所示為根據本揭露之部分實施例之抽痰裝置之導引件50之立體圖。導引件50與圖4所示之導引件40相似。為簡潔之緣故,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將不在此贅述,以下僅描述導引件50與導引件40相異之處。
導引件50包括第一部分50a、與第一部分50a連通的拐角部分50b、及與拐角部分50b連通的第二部分50c。第一部分50a具有一端與拐角部分50b連通,另一端形成第一開口50a1。第二部分50c具有一端(例如,一第四開口)與拐角部分50b連通,另一端形成第五開口50c1。拐角部分50b連接在第一部分50a及第二部分50c之間。第一開口50a1的直徑D1大於第五開口50c1的直徑D2。
此外,導引件50還包括包覆於第二部分50c之外側的氣囊51。在一些實施例中,氣囊51可與氣管壁接觸並固定,以避免導引件50移位。在一些實施例中,依設計需求,圖4所示之導引件40亦可具有如導引件50的氣囊。
本文討論之系統及方法之實施例不限於文中所述或圖中所繪之構造及/或配置之細節,而係可以各種方式實踐或執行。本文中的特定實施例僅屬例示性且不意在限制本發明。
此外,在本文中使用之措辭及術語僅屬例示性且不意在限制本發明。單數形式或複數形式僅屬例示性且不意在限制本發明之系統或方法、其等元件、組件、或步驟。本文中「包含」、「包括」、「具有」、「含有」、「涉及」及其他類似的用語涵蓋在其後列出之項目、等效物、及額外項目。「或」及其他類似的用語可視為指示所描述之項目之之任一者。
10:導引件
10a:第一部分
10a1:第一開口
10a2:第三開口
10b:拐角部分
10b1:第二開口
10s:側壁
11:抽痰管
12:影像感測元件
14:發光元件
C1:第一軸線
C2:第二軸線
C3:第三軸線
D1:直徑
D2:直徑
W1:寬度
W2:寬度
θ1:夾角

Claims (10)

  1. 一種抽痰裝置,包含:一導引件,該導引件包含:一第一部分,其具有一第一開口;及一拐角部分,與該第一部分連通,該拐角部分具有與該第一開口相對之一第二開口;及一影像感測元件,位於該導引件上且鄰近於該第二開口;其中該導引件具有延伸於該第一開口及該第二開口之間的一側壁,該側壁具有一第三開口,該第三開口連通該第一開口及該第二開口;且其中該拐角部分具有自該第一部分向該第二開口漸縮的一直徑。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抽痰裝置,其中該第一開口具有一第一軸線且該第二開口具有一第二軸線,該第一軸線與該第二軸線呈大於0°且小於90°之一夾角。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抽痰裝置,其中當使用於一病患以進行抽痰操作時,該導引件經配置以將該第二開口穿過該病患之一頸部氣管開口。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抽痰裝置,其中該側壁經配置以撐開該頸部氣管開口並形成一工作通道用以置入一抽痰管。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抽痰裝置,其中當該抽痰管與該導引件一起使用時, 該抽痰管之一第三軸線從平行於該第一軸線之一方向朝平行於該第二軸線之一方向彎曲。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抽痰裝置,更包含:一第二部分,其具有與該拐角部分之該第二開口連通的一第四開口、及與該第四開口相對之一第五開口。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抽痰裝置,其中該第二部分具有自該第四開口向該第五開口漸縮的一直徑。
  8. 如請求項6所述之抽痰裝置,更包含:一氣囊,包覆於該第二部分的一外側。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抽痰裝置,更包含:一傳送模組,經配置以將該影像感測元件所擷取的一影像傳送至一顯示裝置。
  10. 如請求項1所述之抽痰裝置,更包含:一發光元件,位於該導引件上且鄰近於該第二開口。
TW109142170A 2020-12-01 2020-12-01 抽痰裝置 TWI7921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42170A TWI792107B (zh) 2020-12-01 2020-12-01 抽痰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42170A TWI792107B (zh) 2020-12-01 2020-12-01 抽痰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22366A TW202222366A (zh) 2022-06-16
TWI792107B true TWI792107B (zh) 2023-02-11

Family

ID=830622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42170A TWI792107B (zh) 2020-12-01 2020-12-01 抽痰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92107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63870A1 (en) * 2004-10-05 2008-07-10 Takao Kusunoki Tracheostomy Tube
CN207412483U (zh) * 2017-03-03 2018-05-29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一种用于纤维支气管镜插管的引导器
CN210409174U (zh) * 2019-04-09 2020-04-28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一种用于消化内镜全麻的口咽通气道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63870A1 (en) * 2004-10-05 2008-07-10 Takao Kusunoki Tracheostomy Tube
CN207412483U (zh) * 2017-03-03 2018-05-29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一种用于纤维支气管镜插管的引导器
CN210409174U (zh) * 2019-04-09 2020-04-28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一种用于消化内镜全麻的口咽通气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22366A (zh) 2022-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76231B2 (en) Imaging stylet for intubation
EP2567725A2 (en) Tracheal intubation device
CN102448363B (zh) 带有侧向管引导件的用于喉镜的插入区段
CN102448361B (zh) 带有管引导件的喉镜插入区段
US6840903B2 (en) Laryngoscope with image sensor
EP1989993B1 (en) Insertion assisting tool for an endoscope
JP6061468B2 (ja) 視覚化手段を伴う気管気管支吸引のためのカテーテル
US10682047B2 (en) Tracheal tube
CN102448531B (zh) 插管器引导件
JP2008528131A (ja) ビデオに支援された喉頭マスク気道デバイス
CN102599874A (zh) 内窥镜
WO2012172076A1 (en) Medical device for conducting a medical examination and/or intervention within a human or animal body
CN211986451U (zh) 一种多功能可视导管
JP2022552769A (ja) 経口気管挿管用の喉頭鏡
TWI792107B (zh) 抽痰裝置
WO2017115858A2 (ja) 喉頭カメラユニット、及び喉頭カメラセット
CN208864274U (zh) 可引导气管插管的可视3d内窥镜
WO2013142915A1 (en) Endotracheal tube introducer
US10188267B2 (en) Distal end structure of endoscope
CN203852727U (zh) 可视吸痰管
CN111514419B (zh) 视像远端容纳组件及具有其的喉罩主体、喉罩
CN215605578U (zh) 一种用于口咽清洁的视频口咽镜
CN114423328A (zh) 内窥镜
CN216394868U (zh) 一种吸痰管结构
TW201713380A (zh) 可撓條狀攝影機及使用該可撓條狀攝影機之氣管插管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