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90697B - 光鼓單元、卡匣、及電子相片影像形成裝置 - Google Patents

光鼓單元、卡匣、及電子相片影像形成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90697B
TWI790697B TW110127760A TW110127760A TWI790697B TW I790697 B TWI790697 B TW I790697B TW 110127760 A TW110127760 A TW 110127760A TW 110127760 A TW110127760 A TW 110127760A TW I790697 B TWI790697 B TW I79069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forementioned
cassette
extension
main body
coupl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277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44937A (zh
Inventor
上杉哲夫
田邉口人
森友紀
阿部大輔
津田忠之
河口秀司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佳能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佳能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佳能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1277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90697B/zh
Publication of TW2021449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449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906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90697B/zh

Links

Images

Abstract

可裝拆於電子照片影像形成裝置本體的方式構成的光鼓單元,具有感光體光鼓與設於感光體光鼓的耦合構件。耦合構件,具有驅動力承受部以及可移動地支撐驅動力承受部的支撐部。支撐部,具有至少延伸於感光體光鼓的軸線方向之第一延伸部以及第二延伸部。於軸線方向第一延伸部與第二延伸部延伸於互異的方向。

Description

光鼓單元、卡匣、及電子相片影像形成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使用了電子照片方式的電子照片影像形成裝置,使用彼之光鼓單元、卡匣、耦合構件等。
於電子照片方式的影像形成裝置,把作為相關於影像形成的旋轉體之感光體光鼓或顯影輥等要素作為卡匣一體化,可以往影像形成裝置本體(以下簡稱裝置本體)裝拆的構成係屬已知。在這樣的構成,為了使卡匣內的感光體光鼓旋轉而由裝置本體承受驅動力的構成已在許多裝置上被採用。此時,在卡匣側把耦合構件卡合於裝置本體側的驅動銷等驅動力傳達部而傳遞驅動力的構成亦屬已知。
例如,在特開2008-233867號公報,揭示了在感光體光鼓的端部具備可對感光體光鼓的旋轉軸線傾斜移動的耦合構件之卡匣。
本發明之課題在於發展前述之先前技術。
代表性的構成係一種光鼓單元,其係可以裝拆於具備被設置凹部的驅動軸之電子照片影像形成裝置本體的方式構成,具有:(1)感光體光鼓、(2)設於前述感光體光鼓的耦合構件,且係具有(2-1)以往前述凹部進入而承受供使前述感光體光鼓旋轉之用的驅動力的方式構成的驅動力承受部,以及(2-2)可移動地支撐前述驅動力承受部的支撐部之耦合構件;前述支撐部,至少具有在前述感光體光鼓的軸線方向延伸的第一延伸部及第二延伸部;於前述軸線方向前述第一延伸部與前述第二延伸部在互異的方向上延伸。
本發明使前述先前技術有所發展。
1:感光體光鼓
2:帶電輥
3:掃描機單元
4:顯影卡匣
5:中間轉印皮帶
6:清潔刮板
8:一次轉印輥
9:二次轉印輥
10:定著裝置
11:中間轉印皮帶清潔裝置
12:記錄材
13:光鼓卡匣
17:顯影輥
14:清潔框體
14a:廢碳粉收容部
14b:開口
28:耦合構件
29:非驅動側凸緣構件
30:光鼓單元
39R:光鼓單元軸承構件
39L:光鼓單元軸承構件
51:驅動輥
52:二次轉印對向輥
53:從動輥
71:圓筒部
71c:被軸承部
100:影像形成裝置
101:本體驅動軸
圖1係影像形成裝置100的概略剖面圖。
圖2係光鼓卡匣13的外觀立體圖。
圖3係顯影卡匣4的外觀立體圖。
圖4係光鼓卡匣13的包含感光體光鼓1的旋 轉中心的假想面切斷的剖面圖。
圖5係本體驅動軸的外型圖。
圖6係往影像形成裝置本體安裝的狀態之沿著本體驅動軸101的旋轉軸中心(旋轉軸線中心)切斷的剖面圖。
圖7係光鼓卡匣13及顯影卡匣4的剖面圖。
圖8係沿著旋轉軸(旋轉軸線)切斷的耦合器28與本體驅動軸101之剖面圖。
圖9係於對旋轉軸線垂直的方向切斷耦合構件28與本體驅動軸101的剖面圖。
圖10係沿著旋轉軸線切斷的耦合器28與本體驅動軸101之剖面圖。
圖11係凸緣構件70的立體圖。
圖12係由Z1側往Z2側所見的凸緣構件70之圖。
圖13係凸緣構件70的剖面立體圖。
圖14係在旋轉軸中心(旋轉軸線中心)切斷凸緣構件70之剖面圖。
圖15係於與旋轉軸線垂直的方向以通過驅動傳達面73a的方式切斷耦合構件28與本體驅動軸101的剖面圖。
圖16係在旋轉軸中心(旋轉軸線中心)切斷耦合構件28之剖面圖。
圖17係說明凸緣構件70的成形模具之剖面 圖。
圖18係調芯構件33的立體圖。
圖19係說明耦合構件28的組裝方法之圖。
圖20係供說明光鼓卡匣13之往影像形成裝置本體100A的安裝之用的立體圖。
圖21係供說明光鼓卡匣13之往影像形成裝置本體100A的安裝動作之用的剖面圖。
圖22係供說明耦合構件28之往本體驅動軸101的安裝動作之用的剖面圖。
圖23係供說明由本體驅動傳達溝101a與卡合部73(驅動承受面73a)之相位不合的狀態開始旋轉本體驅動軸101,在相位配合時之往本體驅動軸101的耦合構件28的安裝動作之用的剖面圖。
圖24係供說明耦合構件28從本體驅動軸101拔去的動作之用的剖面圖。
圖25係在旋轉軸中心(旋轉軸線中心)切斷相關於實施例2的耦合構件128之剖面圖。
圖26係在與旋轉軸線垂直的方向通過驅動承受面73a的位置切斷相關於實施例2的耦合構件128與本體驅動軸101的剖面圖。
圖27係由Z方向外側所見之相關於實施例2的凸緣構件170之圖與剖面圖。
圖28係由Z1側看Z2側所見之相關於實施例2的內側圓筒構件140之圖與側面圖。
圖29係顯示相關於實施例2的耦合構件128的組裝程序之說明剖面圖。
圖30係顯示由Z方向外側以及側面所見之相關於實施例2的耦合構件128的組裝程序之圖。
圖31係在旋轉軸中心(旋轉軸線中心)切斷相關於實施例3的凸緣構件270之剖面圖。
圖32係在與旋轉軸線垂直的方向通過支撐部74的位置切斷相關於實施例3的耦合構件228與本體驅動軸101的剖面圖。
圖33係相關於實施例3之調芯構件233的立體圖。
圖34係顯示相關於實施例3的耦合構件228的其他型態之圖。
圖35係在旋轉軸中心(旋轉軸線中心)切斷相關於實施例4的耦合構件328之剖面圖。
圖36係由Z方向外側所見之相關於實施例4的凸緣構件370之圖與剖面圖。
圖37係相關於實施例4之內側圓筒構件340之立體圖。
圖38係相關於實施例4之調芯構件333的立體圖。
圖39係相關於實施例4的耦合構件328的組裝之說明圖。
圖40係在與旋轉軸線垂直的方向通過驅動傳 達面373a的位置切斷相關於實施例4的耦合構件328與本體驅動軸101的剖面圖。
圖41係顯示相關於實施例4的內側圓筒構件340的其他實施型態之圖。
圖42係相關於實施例5之本體驅動軸5101的外型圖。
圖43係往影像形成裝置本體安裝相關於實施例5的本體驅動軸5101的狀態,係沿著本體驅動軸5101的旋轉軸(旋轉軸線)切斷的剖面圖。
圖44係在旋轉軸線切斷相關於實施例5的耦合構件528之剖面圖。
圖45係在旋轉軸線切斷相關於實施例5的汽缸構件570之剖面圖。
圖46係在與耦合構件528的旋轉軸線垂直的方向以通過驅動承受面573a的方式切斷相關於實施例5的耦合構件528與本體驅動軸5101的剖面圖。
圖47係相關於實施例5之調芯構件533的立體圖。
圖48係說明相關於實施例5的耦合構件528的組裝之圖。
圖49係沿著碳粉供給輥20與顯影輥17的軸線切斷相關於實施例5的顯影卡匣4之剖面圖。
圖50係說明往影像形成裝置本體100A之相關於實施例5之顯示卡匣4的安裝之立體圖。
圖51係說明往影像形成裝置本體100A之相關於實施例5之顯示卡匣4的安裝動作之剖面圖。
圖52係說明相關於實施例5的耦合構件528之往本體驅動軸5101的安裝動作之用的剖面圖。
圖53係顯示相關於實施例5的汽缸構件570的其他實施型態之圖。
圖54係顯示相關於實施例5的汽缸構件570的其他實施型態之圖。
圖55係顯示相關於實施例5的耦合構件528的其他實施型態之圖。
圖56係顯示相關於實施例5的汽缸構件570的其他實施型態之圖。
圖57係顯示相關於實施例5的耦合構件528的其他實施型態之圖。
圖58係相關於實施例6之調芯構件633的立體圖。
圖59係在旋轉軸線切斷相關於實施例6的調芯構件633之剖面圖。
圖60係在與旋轉軸線垂直的方向,以通過驅動承受面673a的方式切斷相關於實施例6的耦合構件628之剖面圖。
圖61係相關於實施例6之汽缸構件670的立體圖。
圖62係在旋轉軸線切斷相關於實施例6的耦 合構件628之剖面圖。
圖63係說明相關於實施例6的耦合構件628的組裝之圖。
圖64係顯示實施例1的變形例之圖。
圖65係顯示實施例1的變形例之圖。
以下,使用圖式說明本實施例之影像形成裝置,及光鼓卡匣、顯影卡匣。又,所謂影像形成裝置,例如係使用電子照片影像形成處理而在記錄媒體形成影像者。例如,包含電子照片複印機、電子照片印表機(例如,LED印表機、雷射印表機等)、電子照片傳真裝置等。此外,所謂卡匣,係可對影像形成裝置的本體(裝置本體、影像形成裝置本體、電子照片影像形成裝置本體)裝拆者。特別是光鼓卡匣,是具有感光體光鼓的卡匣。所謂顯影卡匣,是具有顯影被形成於感光體上的潛像的顯影手段等之卡匣。在本實施例,光鼓卡匣與顯影卡匣,分別可裝拆於影像形成裝置本體。此外,把感光體光鼓與耦合構件等一體化者,稱為光鼓單元。光鼓單元使用於光鼓卡匣。
又,在以下的實施例,例示著可裝拆4個光鼓卡匣與4個顯影卡匣的全彩影像形成裝置。但是,安裝於影像形成裝置的光鼓卡匣、顯影卡匣的個數並不以此為限定。此外,於實施例,例示光鼓卡匣、與顯影卡匣等使 用2種類的卡匣之構成,但是並不以此為限。例如,也可以是把光鼓卡匣、顯影卡匣的功能一體化之處理卡匣等的構成的卡匣。此外,同樣地,針對於實施例揭示的各構成,在沒有特別限定記載的情況下,並不限定其材質、配置、尺寸、其他數值等。此外,在沒有特別明記時,所謂的上方是指設置影像形成裝置時的重力方向的上方。
<實施例1>
〔電子照片影像形成裝置的概要〕
首先,用圖1說明相關於本實施例的電子照片影像形成裝置(影像形成裝置)之一實施例之全體構成。
圖1係本實施例之影像形成裝置100的概略剖面圖。
如圖1所示,影像形成裝置100作為複數影像形成部分別具有供形成黃(Y)、洋紅(M)、青(C)、黑(K)之各色影像之用的第1、第2、第3、第4影像形成部SY、SM、SC、SK。在本實施例,第1至第4影像形成部SY、SM、SC、SK,被配置為在約略水平方向上排成一列。
又,在本實施例,光鼓卡匣13(13Y,13M,13C,13K)與顯影卡匣4(4Y,4M,4C,4K)之構成以及動作,除了形成的影像的顏色是不同的以外,實質上相同。也就是說,以下,在沒有必要特地區別的場合, 省略Y、M、C、K而總括地進行說明。
在本實施例,影像形成裝置100,作為複數影像担持體,具有對鉛直方向稍微傾斜的方向上並列設置的4個具有感光層的圓筒(cylinder)(以下,稱為感光體光鼓)1。在光鼓卡匣13的重力方向下方被配置掃描機單元(曝光裝置)3。此外,於感光體光鼓1的周圍被配置著作為往其感光層上作用的處理手段(處理裝置、處理構件)之帶電輥2等。
帶電輥2是使感光體光鼓1的表面均勻帶電的帶電手段(帶電裝置、帶電構件)。接著,掃描機單元(曝光裝置)3,是根據影像資訊照射雷射在感光體光鼓1上形成靜電影像(靜電潛像)的曝光手段(曝光裝置、曝光構件)。在感光體光鼓1的周圍,被配置作為顯影卡匣4以及清潔手段(清潔裝置,清潔構件)之清潔刮板6。
進而,對向於4個感光體光鼓1,被配置著作為使感光體光鼓1上的碳粉影像轉印至記錄材(薄板、記錄媒體)12之用的中間轉印體之中間轉印皮帶5。
本實施例之顯影卡匣4,作為顯影劑使用非磁性單一成分顯影劑(以下,稱之為碳粉),採用使作為顯影劑担持體之顯影輥17對感光體光鼓1接觸之接觸顯影方式。
於前述之構成,把被形成於感光體光鼓1上的碳粉影像往薄板(紙)12上轉印,使被轉印至薄板上 的碳粉影像定著。此外,作為作用於感光體光鼓1的處理手段,光鼓卡匣13具備使感光體光鼓1帶電之帶電輥2、與清掃沒有被轉印至感光體光鼓1上而殘留的碳粉之清潔刮板6。未被轉印至薄板12上而殘留於感光體光鼓1上的轉印殘留碳粉,藉由清潔刮板6回收。此外,藉由清潔刮板6回收的轉印殘留碳粉,由開口14b(參照圖7)收容於除去顯影劑收容部(以下稱為廢碳粉收容部)14a。廢碳粉收容部14a(參照圖7)與清潔刮板6構成被一體化的清潔單元(感光體單元、影像担持體單元)13。
此外,影像形成裝置100A於本體框體具備安裝導件、定位構件(未圖示)等導件(定位手段)。顯影卡匣4與光鼓卡匣13藉由前述導件導引,以可對影像形成裝置本體100A裝拆的方式構成。
各色用的顯影卡匣4內,分別被收容黃(Y)、洋紅(M)、青(C)、黑(K)之各色碳粉。
中間轉印皮帶5,抵接於各處理卡匣具備的感光體光鼓1,朝向圖1中的箭頭B方向旋轉(移動)。中間轉印皮帶5,張掛於複數支撐構件(驅動輥51、二次轉印對向輥52、從動輥53)上。於中間轉印皮帶5的內周面側,以對向於各感光體光鼓1的方式,並排設置作為一次轉印手段之4個一次轉印輥8。此外,於中間轉印皮帶5的外周面側在對向於二次轉印對向輥52的位置,被配置作為二次轉印手段之二次轉印輥9。
形成影像時,首先是感光體光鼓1的表面藉 由帶電輥2均勻地帶電。接著,藉由掃描機單元3所發出的因應於影像資訊的雷射光,使帶電的感光體光鼓1的表面被掃描曝光。藉此,於感光體光鼓1上形成對應於影像資訊的靜電潛像。被形成於感光體光鼓1上的靜電潛像,藉由顯影卡匣4之顯影輥17(參照圖3)作為碳粉像(顯影劑像)被顯影。被形成於感光體光鼓1上的碳粉像,藉由一次轉印輥8的作用被轉印(一次轉印)到中間轉印皮帶5上。
例如,在形成全彩影像時,前述之處理,於4個光鼓卡匣13(13Y,13M,13C,13K)與顯影卡匣4(4Y,4M,4C,4K)依序進行。接著,被形成於各光鼓卡匣13的感光體光鼓1上的各色之碳粉像以在中間轉印皮帶5上重合的方式依序被一次轉印。其後,與中間轉印皮帶5的移動同步,記錄材12往二次轉印部搬送。接著,中間轉印皮帶5上的4色碳粉像統括被轉印至被搬送往中間轉印皮帶5與二次轉印輥9所形成的二次轉印部之記錄材12上。
被轉印碳粉像的記錄材12,被搬送至作為定著手段之定著裝置10。於定著裝置10藉著對記錄材12施加熱及壓力,在記錄材12上使碳粉像定著。此外,於一次轉印步驟後殘留於感光體光鼓1上的一次轉印殘留碳粉,藉由清潔刮板6除去,作為廢碳粉回收。此外,於二次轉印步驟後殘留於中間轉印皮帶5上的二次轉印殘留碳粉,藉由中間轉印皮帶清潔裝置11除去。
又,影像形成裝置100,也可以使用所要的單獨或者幾個(非全部)影像形成部,形成單色或者多色的影像。
〔處理手段的概要〕
其次,使用圖2、圖3、圖4、圖7說明被安裝於本實施例之影像形成裝置本體100A的光鼓卡匣13及顯影卡匣4的概要。
又,光鼓卡匣13Y、光鼓卡匣13M、光鼓卡匣13C及光鼓卡匣13K為同一構成。此外,收納黃色碳粉的顯影卡匣4Y、收納洋紅色碳粉的顯影卡匣4M、收納青色碳粉的顯影卡匣4C、收納黑色碳粉的顯影卡匣4K為同一構成。亦即,在以下的說明,總稱各光鼓卡匣13Y、13M、13C、13K為光鼓卡匣13,總稱各顯影卡匣4Y、4M、4C、4K為顯影卡匣4。針對各卡匣構成構件也同樣以總稱來進行說明。
圖2係光鼓卡匣13的外觀立體圖。此處,如圖2所示,把感光體光鼓1的旋轉軸方向作為Z方向(箭頭Z1、箭頭Z2),把圖1之水平方向作為X方向(箭頭X1、箭頭X2),把圖1之鉛直方向作為Y方向(箭頭Y1、箭頭Y2)。
光鼓卡匣13具有作為支撐光鼓卡匣13內的各種要素的框體之清潔框體14。感光體光鼓1可旋轉地支撐於此清潔框體14。
又,感光體光鼓1,是以在其表面担持著以碳粉(顯影劑)形成的影像(碳粉像,顯影劑像)的方式構成的旋轉體(影像担持體)。
圖4係光鼓卡匣13的包含感光體光鼓1的旋轉中心的假想面切斷的剖面圖。又,於感光體光鼓1的軸線方向,把耦合構件28從影像形成裝置本體承受驅動力之側(Z1方向之側)稱為光鼓卡匣13的驅動側(深側)。此外,於軸線方向,把與驅動側相反之側(Z2方向之側)稱為光鼓卡匣13之非驅動側(前側)。
在光鼓卡匣13被安裝於裝置本體時,光鼓卡匣13之驅動側被配置於卡匣安裝方向的下游側,非驅動側被配置於安裝方向的上游側。換句話說,光鼓卡匣13被配置於裝置本體內部的狀態下,光鼓卡匣13的驅動側被配置於印表機的深側,光鼓卡匣13的非驅動側被配置於印表機的前側。
又,所謂感光體光鼓1的軸線方向,是感光體光鼓1之與軸線(旋轉軸線)平行的方向。所謂感光體光鼓1的軸線,是以通過感光體光鼓1的旋轉中心的方式延伸的假想直線,在圖4相當於通過感光體光鼓1的中心的虛線。在與耦合構件28相反側的端部(處理卡匣的非驅動側的端部),有與感光體光鼓1的內面接觸的電極(電極部),此電極藉著與影像形成裝置本體接觸而發揮接地的作用。
於感光體光鼓1的一端安裝著耦合構件28, 且於感光體光鼓1的另一端安裝著非驅動側凸緣構件29,形成感光體光鼓單元(亦簡稱為光鼓單元)30。感光體光鼓單元30,中介著耦合構件28,由設於影像形成裝置本體100A的本體驅動軸101得到驅動力。
耦合構件28,是被安裝於感光體光鼓1的驅動側端部的凸緣構件(驅動側凸緣構件)。耦合構件28伴隨著卡匣7被安裝於裝置本體100A而可對本體驅動軸101卡合。此外,耦合構件28伴隨著卡匣7由裝置本體100A取下而可從本體驅動軸101脫離。
又,被設於光鼓單元30的感光體光鼓1、耦合構件28、非驅動側凸緣構件29被配置為同軸狀。這些的旋轉軸線(軸線)與光鼓單元30的旋轉軸線一致。因此,光鼓單元30的軸線或軸線方向,與感光體光鼓1、耦合構件28、非驅動側凸緣構件29各個的軸線或軸線方向相同。
如圖4所示,耦合構件28的Z1側為圓筒形狀(圓筒部71)。圓筒部71的Z1側的部分為被軸承部71c。被軸承部71c可旋轉地被支撐於光鼓單元軸承構件39R。總之,藉著被軸承部71c藉由光鼓單元軸承構件39R的軸承部支撐而使感光體光鼓單元30成為可旋轉。
同樣地,設於感光體光鼓單元30的非驅動側的非驅動側凸緣構件29,可旋轉地被支撐於光鼓單元軸承構件39L的軸承部。非驅動側凸緣構件29,具有由感光體光鼓1的端部突出的圓筒狀的部分(圓筒部),此圓 筒部的外周面29a可旋轉地被支撐於光鼓單元軸承構件39L。外周面29a為非驅動側的被軸承部。
又,光鼓單元軸承構件39R被配置於光鼓卡匣13的驅動側,光鼓單元軸承構件39L被配置於光鼓卡匣13的非驅動側。
光鼓卡匣13被安裝於裝置本體100A時,如圖4所示,光鼓單元軸承構件39R,抵觸於設在影像形成裝置本體100A的後側卡匣定位部108。此外,光鼓單元軸承構件39L,抵觸於設在影像形成裝置本體100A的前側卡匣定位部110。藉此,卡匣7被定位於影像形成裝置100A。
於本實施例的Z方向,光鼓單元軸承構件39R,配置於支撐被軸承部71c的位置,光鼓單元軸承構件39R,配置於接近被定位在後側卡匣定位部108的位置之位置。藉著如此進行,光鼓卡匣13被安裝於裝置本體100A時,可以抑制耦合構件28傾斜。
以軸承構件39R配置於支撐被軸承部71c的位置,軸承構件39R配置於接近被定位在後側卡匣定位部108的位置之位置的方式,配置被軸承部部71c。總之,在設於耦合構件28的圓筒部71的外周面71a的先端側(Z1方向側)配置被軸承部71c。
同樣地,於Z方向,光鼓單元軸承構件39L,配置於可旋轉地支撐非驅動側凸緣構件29的處所,光鼓單元軸承構件39L配置於接近被定位在前側卡匣定位 部110的位置之位置。藉此抑制非驅動側凸緣構件29傾斜。
光鼓單元軸承構件39R,39L,分別被安裝於清潔框體14的兩側,分別支撐感光體光鼓單元30。藉此,感光體光鼓單元30可旋轉地支撐於清潔框體14。
此外,於清潔框體14被安裝著帶電輥2及清潔刮板6,這些是以與感光體光鼓1的表面接觸的方式配置。此外,於清潔框體14,被安裝著帶電輥軸承15(15R,15L)(參照圖7)。帶電輥軸承15,是供支撐帶電輥2的軸之用的軸承。
圖7係光鼓卡匣13及顯影卡匣4的剖面圖。
在此,帶電輥軸承15(15R,15L),以可移動於圖7所示的箭頭C方向的方式安裝著。帶電輥2的旋轉軸2a,可旋轉地安裝於帶電輥軸承15(15R,15L)。接著,帶電輥軸承15,藉由作為彈推手段之加壓彈簧16朝向感光體光鼓1彈推。藉此,帶電輥2對感光體光鼓1抵接,隨著感光體光鼓1旋轉。
於清潔框體14,設有除去殘留於感光體光鼓1的表面的碳粉之作為清潔手段的清潔刮板6。清潔刮板6,係與感光體光鼓1抵接以除去感光體光鼓1上的碳粉之刮板狀橡膠(彈性構件)6a,與支撐彼之支撐板金6b被一體化者。於本實施例,支撐板金6b以螺釘固定安裝於清潔框體14。
如前所述,清潔框體14,具有供回收藉由清 潔刮板6回收的轉印殘留碳粉之用的開口14b。於開口14b,設有與感光體光鼓1抵接,密封在感光體光鼓1與開口14b之間的防止吹出板26,防止開口14b的上部方向之碳粉洩漏。
圖3係顯影卡匣4的外觀立體圖。
顯影卡匣4具有支撐各種要素的顯影框體18。於顯影卡匣4,設有與感光體光鼓1接觸而作為旋轉於圖7所示的箭頭D方向(反時針方向)的顯影劑担持體之顯影輥17。顯影輥17,是把供對感光體光鼓1供給的顯影劑担持於其表面之用的旋轉體(顯影構件)。藉由從顯影輥17對感光體光鼓1供給的碳粉,感光體光鼓1的潛像被顯影。
顯影輥17,於其長邊方向(旋轉軸線方向)的兩端部,中介著顯影軸承19(19R、19L),可旋轉地支撐於顯影框體18。此處,顯影軸承19(19R、19L),分別被安裝於顯影框體18的兩側部。
此外,顯影卡匣4,如圖7所示具有顯影劑收容室(以下,稱為碳粉收容室)18a,與被配設顯影輥17的顯影室18b。
於顯影室18b,被配置著作為接觸於顯影輥17而旋轉於箭頭E方向的顯影劑供給構件之碳粉供給輥20與顯影輥17的限制碳粉層之用的顯影劑限制構件的顯影刮板21。
供給輥(供給構件)20,也是於其表面担持 顯影劑(碳粉)而旋轉的旋轉體,與供給輥同樣是顯影劑担持體。被担持於供給輥20表面的碳粉,被供給至顯影輥17。
顯影刮板21,藉由對固定構件22進行熔接等而固定、一體化。
此外,於顯影框體18的碳粉收容室18a,設有攪拌被收容的碳粉同時往碳粉供給輥20搬送碳粉之用的攪拌構件23。
藉由採用如此把可裝拆於裝置本體的光鼓卡匣13、顯影卡匣4之相關於影像形成的要素予以集約之構成,提高維修容易性。換句話說,使用者藉由使光鼓卡匣13、顯影卡匣4對裝置本體100A裝拆,可以容易進行裝置的維修。因此,可以提供維修工作不僅服務人員連使用者也可以容易進行之裝置。
又,在本實施例,是光鼓卡匣13以及顯影卡匣4分別獨立被安裝於裝置本體A的構成。但是,供形成相同色的影像所使用的光鼓卡匣13與顯影卡匣4單元化成一個亦可。也可以採取把如此單元化的卡匣(處理卡匣)裝拆於裝置本體的方式構成。
〔本體驅動軸的構成〕
使用圖5、圖6、圖8、圖9、圖10說明本體驅動軸101的構成。
圖5係本體驅動軸的外型圖。
圖6係往影像形成裝置本體安裝的狀態之沿著本體驅動軸101的旋轉軸(旋轉軸線)切斷的剖面圖。
圖8係沿著旋轉軸(旋轉軸線)切斷的耦合器28與本體驅動軸101之剖面圖。
圖9係於對旋轉軸線垂直的方向切斷耦合構件28與本體驅動軸101的剖面圖。
圖10係沿著旋轉軸線切斷的耦合器28與本體驅動軸101之剖面圖。
如圖5所示,本體驅動軸101,具有齒輪部101e、軸部101f、粗導引部101g與被軸承部101d。
於影像形成裝置本體100A設有作為驅動源之馬達(未圖示)。齒輪部101e由此馬達獲得旋轉驅動而本體驅動軸101進行旋轉。此外,本體驅動軸101具備沿著旋轉軸線比齒輪部101e更朝向卡匣側突出的可旋轉的突起形狀的軸部101f。接著,由馬達承受的旋轉驅動力透過設於軸部101f的溝形狀的驅動傳達溝101a(凹部、驅動傳遞部)透過耦合構件28,往光鼓卡匣13的感光體光鼓1傳達。此外,軸部101f,於其先端具有半球形狀101c。
此本體驅動傳達溝101a,為後述之卡合部73的一部分可進入的形狀。具體而言,具備與耦合構件28的驅動承受面(驅動承受部)73a接觸而作為傳達驅動力之面的本體驅動傳達面101b。
此外,如圖5所示,本體驅動傳達面101b不 是平面,是以本體驅動軸101的旋轉軸為中心成為扭轉的形狀。其扭轉方向,係本體驅動軸101的Z1方向側對Z2方向側,被配置於本體驅動軸101的旋轉方向上游側的方向。本實施例之沿著卡合部73的圓筒(cylinder)的旋轉軸線方向扭轉量為1°每1mm的程度。採取扭轉本體驅動傳達面101b的形狀的理由將於稍後詳述。
此外,於本體驅動傳達溝101a的Z2方向側的面,設有本體側拔去傾斜面101i。本體側拔去傾斜面101i,是在把光鼓卡匣13從裝置本體100A拆下時,供協助卡合部73由驅動傳達溝101a拔出之用的梯度(傾斜面、傾斜部)。詳見後述。
此處,由驅動傳達溝101a對卡合部73傳達驅動時,本體驅動傳達面101b與驅動承受面(驅動承受部)73a以確實抵接為較佳。在此,以本體驅動傳達面101b以外的面不與作為驅動力承受部的卡合部73抵接的方式,本體驅動傳達溝101a,採用於旋轉軸方向、周方向、徑方向之各個對卡合部73具有間隙(G)的構成(參照圖9、圖10)。
此外,於本體驅動傳達溝101a的軸線方向前端側具有作為傾斜面(傾斜部)的本體側拔去傾斜面101i。此外,於本體驅動軸101的軸線方向,半球形狀101c的中心101h,被配置於本體驅動傳達溝101a的範圍內(參照圖8)。換句話說,於本體驅動軸101的軸線,把中心101h與本體驅動傳達溝101a投影的話,於軸線 上,在本體驅動傳達溝101a的投影區域的內部,被配置中心101h的投影區域。
粗導引部101g,於軸線方向,被設於軸部101f與齒輪部101e之間(參照圖6)。粗導引部101g,於軸部101f側的先端具有傾斜面形狀,粗導引部101g的外徑D6,如圖8所示,比後述的耦合構件28的圓筒部71的內周面71b之內徑D2還要小。此外,粗導引部101g的外徑D6,如圖5所示,比軸部101f的外徑D5更大。藉此,把卡匣7往影像形成裝置本體100A插入時,能夠以減低圓筒部71的旋轉中心與軸部101f的旋轉中心的軸偏移的方式使本體驅動軸101仿效於耦合構件28的方式進行導引。因此,粗導引部101g可改稱為插入導件。
又,卡匣7之往影像形成裝置本體100A的安裝結束之後,以粗導引部101g不與內周面71b抵接的方式設定尺寸關係。
被軸承部101d,如圖6所示,挾著齒輪部101e被配置於粗導引部101g的相反側。接著,被軸承部101d,藉由設於影像形成裝置本體100A的軸承構件102可旋轉地被支撐(軸撐)。
此外,本體驅動軸101,如圖6所示,藉由影像形成裝置本體100A的彈簧構件103被彈推往光鼓卡匣13。但是,本體驅動軸101的Z方向的可移動量(游隙),為1mm程度比後述的驅動承受面73a的Z方向之寬幅還要充分地小。
如以上所述,在本體驅動軸101設本體驅動傳達溝101a,於耦合構件28設卡合部73,成為由裝置本體100A往光鼓卡匣13(光鼓單元30)傳達驅動的構成。
又,詳細內容稍後敘述,但卡合部73,可彈性變形地設於支撐部74的前端。因此,卡合部73,是在把光鼓卡匣13安裝於裝置本體100A時,可移動往徑向外側的構成。藉此,伴隨著把光鼓卡匣13插入裝置本體100A,卡合部73進入驅動傳達溝101a,卡合部73與本體驅動傳達溝101a可以卡合。
〔耦合構件的構成〕
使用圖11~19說明耦合構件28的構成。
圖11係凸緣構件70的立體圖。
圖12係由Z1側往Z2側所見的凸緣構件70之圖。
圖13係凸緣構件70的剖面立體圖。
圖14係在旋轉軸中心(旋轉軸線中心)切斷凸緣構件70之剖面圖。
圖15係於與旋轉軸線垂直的方向以通過驅動傳達面73a的方式切斷耦合構件28與本體驅動軸101的剖面圖。
圖16係在旋轉軸中心(旋轉軸線中心)切斷耦合構件28之剖面圖。
圖17係說明凸緣構件70的成形模具之剖面 圖。
圖18係調芯構件33的立體圖。
圖19係說明耦合構件28的組裝方法之圖。
耦合構件28,如圖16所示,由凸緣構件70與調芯構件33構成。
(關於凸緣構件之說明)
使用圖4、9、11、12、13、14、15、17說明凸緣構件70的構成。
凸緣構件70,如圖13所示,具備安裝部(被固定部)72、圓筒部71、鍔部75、卡合部73、支撐部74、受力部77。
安裝部72是供被安裝於感光體光鼓1的部位。安裝部72,如圖11所示,具有被壓入感光體光鼓1的汽缸內徑的壓入部72d、暫鎖溝72e、與設於比壓入部72d更深側(Z2方向側)的壓入導引部72f。
作為結合部之壓入部72d,是藉由被壓入感光體光鼓1,把耦合構件28固定於感光體光鼓1之用的部位。具體而言,採用使感光體光鼓1的圓筒(cylinder)內徑與壓入部72d的外形成為鎖嵌關係的尺寸。又,根據暫鎖提高締結力的構成,或是以黏接固定汽缸內徑與壓入部72d之間的場合不限於前述關係。
暫鎖溝72e,如圖11、12所示,是在Z軸方向被設於壓入部72d的感光體光鼓1側的溝形狀(凹 部)。暫鎖溝72e在耦合構件28的旋轉軸線周圍均等地被配置於2處所。又,於耦合構件28的旋轉軸線方向,暫鎖溝72e與鍔部75以相互重疊的方式配置。換句話說,對耦合構件28的旋轉軸線,把暫鎖溝72e與鍔部75垂直投影的話,於軸線上暫鎖溝72e的投影區域與鍔部75的投影區域重疊。
又,所謂「於A方向X與Y重疊(overlap)」,意味著「對平行於A方向的假想線投影X與Y時,於該假想線上,X之投影區域的至少一部分與Y之投影區域的至少一部份重疊」。藉由在感光體光鼓1的耦合構件28側端的一部分進行暫鎖使感光體光鼓1塑性變形。藉此,使感光體的一部分進入暫鎖溝72e的內部,堅固地固定感光體光鼓1與耦合構件28。又,所謂暫鎖是指把複數零件的一部分塑性加工而接合的動作。在本實施例,藉由使感光體光鼓1的汽缸(鋁)的一部分塑性變形,使感光體光鼓1的汽缸與耦合構件28結合。在本實施例,作為在感光體光鼓1堅固地固定耦合構件28的手段之一例,採取使用暫鎖溝72e的構成,但使圓筒(cylinder)內徑與壓入72d之間以黏接進行固定等,使用其他固定手段亦可。亦即,暫鎖溝72e並不是必須構成。
壓入導引部72f往感光體光鼓1組裝耦合構件28時,採取容易往感光體光鼓1組裝耦合構件28,安定地進行壓入部72d之往感光體光鼓1的壓入之形狀。具 體而言,壓入導引部72f的外徑比壓入部72d的外徑以及感光體光鼓1的汽缸內徑更小,在往感光體光鼓1的安裝方向前端側具有導引傾斜面72g。導引傾斜面72g,是為了使耦合構件28容易往感光體光鼓1的內部插入,設於耦合構件28的傾斜部。
圓筒部71如前所述具有被軸承部71c(圖4、圖11所示)。被軸承部71c藉由光鼓單元軸承構件39R可旋轉地被支撐。圓筒部71的內周面71b的內徑D2,如圖13所示,比安裝部72的內周面72m的內徑D9更小。此外,如圖13、14所示,圓筒部71地內周面71b,於前側(Z1方向)先端具有傾斜面形狀。此傾斜面形狀,是供導引被插入至圓筒部71的內部之本體驅動軸101之用的傾斜部(傾斜面)。藉此,把光鼓卡匣13往影像形成裝置本體100A插入時,能夠以減低圓筒部71的旋轉中心與軸部101f的旋轉中心的軸偏移的方式使本體驅動軸101仿效於耦合構件28的方式進行導引。此外,如圖8所示,內周面71b的內徑D2,比本體驅動軸101的軸部101f的外徑D6更大。因此,光鼓卡匣13之往影像形成裝置本體100A的安裝結束之後,內周面71b不與粗導引部101g抵接。
鍔部75,如圖14所示,係於徑向比壓入部72d更朝向外側突出的形狀。耦合構件28在往感光體光鼓1組裝時,於鍔部75的端面75b藉著抵觸於感光體光鼓1的端面,決定Z方向之感光體光鼓1與耦合構件28 的位置之形狀。
卡合部73如圖12所示,為了與本體驅動軸101卡合,至少往耦合構件28的徑向內側突出。卡合部73在耦合構件28的圓周方向上以均等的間隔配置3處(120°間隔,約略等間隔)。同樣地,支撐部的基部74也在凸緣構件70的圓周方向上以均等的間隔配置3處。此外,如圖12所示,卡合部73具有驅動承受面73a。此外,基部74具有被支援(backup)面74i與抵接面74h。
所謂驅動承受面73a是藉著與驅動溝101a接觸而從本體驅動軸101承受驅動力的驅動力承受部。凸緣構件70,是透過驅動承受面73a承受驅動力之驅動力承受構件。
設於支撐部的基部74的抵接面74h,是耦合構件28與本體驅動軸101卡合時,與軸部101f抵接的曲面,沿著耦合構件28的圓周方向(旋轉方向)的圓弧面。構成抵接面74h的圓弧的半徑R1,如圖9所示,與軸部101f的半徑R2約略相同。
被支援面74i是與後述的調芯構件33的支援部33j的支援面33t抵接的面,對驅動承受面73a被配置於旋轉方向下游側(圖12所圖示)。此外,如圖15所示,以被支援面74i與驅動承受面73a所夾的角J為銳角的方式配進行配置。總之,對於支援部33j的支援面33t,驅動承受面73a為傾斜的。
驅動承受面(驅動力承受部)73a,藉由支撐 部(73、74)可移動地支撐著。支撐部(73、74)為U字形狀的卡扣。
構成耦合構件28的汽缸構件70為圓筒狀(中空狀)。總之,汽缸構件70為耦合構件28的中空部(內部具有空洞的部分)。支撐部(73,74)的基部74具有固定端之根本部74a,根本部74a被固定於汽缸70的內面。
支撐部(73、74)其至少一部分被配置於汽缸構件70的內部。在本實施例,支撐部(73,74)之全體被配置於汽缸構件70的內部。
如圖13、14所示,基部74,以基部74的根本部(固定端)74a為起點,從耦合構件28的中空部(汽缸構件70)的內面延伸。此外,基部74具有可彈性變形的部分(彈性變形部)。藉此,基部74,可移動地支撐設於其前端(自由端)的卡合部73。
更詳細地說,基部74,具有根本側延伸部(固定端側延伸部)74t、折返部(彎曲部、接續部)74r與自由端側延伸部(前端側延伸部)74s。於自由端側延伸部74s,設有被支援面74i或抵接面74h。
根本側延伸部74t,是由根本部(固定端)74a,與凸緣構件70的旋轉軸線約略平行地,朝向Z2方向(亦即軸線方向之光鼓單元30的內側)延伸的延伸部。總之,根本側延伸部74t,朝向折返部74r延伸於Z2方向。
根本側延伸部74t,對卡合部73或自由端側延伸部74s配置於徑向外側。
折返部74r與根本側延伸部74t連續地形成,也是與自由端延伸部74s連續地相連的部分。總之,折返部74s,是設於根本側延伸部74t與自由端側延伸部74s之間的彎曲部。此外,折返部74s,是接續自由端側延伸部74s與根本側延伸部74t之接續部。在本實施例,折返部74r的折曲角度比90°還要大。具體而言,使角度為約180°。
折返部74r與根本側延伸部74t是可彈性變形的彈性部。
自由端側延伸部74,以折返部74r為起點,與凸緣構件70的旋轉軸線約略平行地,往Z1方向(亦即軸線方向之光鼓單元30的外側)延伸的延伸部。自由端側延伸部74s,對根本側延伸部74t配置於徑向內側。
藉著折曲被形成為一體的基部74,形成自由端延伸部74s,與根本側延伸部74t。若是如此的構成,可以簡易地構成支撐部(73,74)。
但是,接續部、根本側延伸部74t、自由端側延伸部74s分別以個別個體(不同構件)形成,藉由接續構件(接續部)接續根本側延伸部74t與自由端側延伸部74s的構成亦為可能。
自由端側延伸部74s,也是供支撐驅動承受面73a之部分。亦即,自由端側延伸部74s,具有被形成驅 動承受面73a的卡合部(突起部、突出部)73。
卡合部73,是設於自由端側延伸部74s的前端的突起部,朝向徑向內側突出。總之,自由端側延伸部74s延伸的方向(軸線方向),與卡合部73突出的方向(徑向)交叉著。卡合部73,進入本體驅動傳達溝101a的內部,是與本體驅動傳達溝101a卡合的部分。
根本側延伸部74t與自由端側延伸部74s係於光鼓單元30的軸線方向已至少相互一部份重疊的方式構成。亦即,光鼓單元30的軸線上,垂直投影根本側延伸部74t與自由端側延伸部74s的話,係以相互的投影區域之至少一部分重疊的方式構成。
設於卡合部73的驅動承受面73a,是對耦合構件28的旋轉方向(圓周方向)交叉的面。此外,驅動承受面73a也是由自由端側延伸部74s朝向徑向內側延伸的面。
又,在本實施例,根本側延伸部74t及自由端側延伸部74s為平行於軸線方向地延伸的直線部。但是不限於這樣的構成。
也就是說,各延伸部(74t、74s)至少延伸於軸線方向即可。換句話說,各延伸部(74t、74s)延伸方向上延伸的向量,具有軸線方向的成分即可。作為其一例,於圖64、圖65顯示本實施例之變形例。如這些圖所示,根本側延伸部74g對軸線方向傾斜同時往Z2方向延伸亦可。此外,如圖64,圖65所示自由端側延伸部74s對 軸線方向傾斜同時往Z1方向延伸亦可。在這樣的場合,根本側延伸部74t與自由端側延伸部74s也視為至少在軸線方向延伸。此外,根本側延伸部74t與自由端側延伸部74s視為軸線方向延伸往互異的方向。
此外,根本側延伸部74t及自由端側延伸部74s至少延伸於軸線方向的話,這些不是延伸為直線狀亦可。
卡合部73的自由端(亦即自由端側延伸部74s的前端),被配置於比折返部74r更靠Z1側。此外,基部74的根本(固定端)74a也被配置於比折返部74r更靠Z1側。
根本側延伸部74t的內側面,以與圓筒部71的內周面71b之徑相同或者突出於內徑側的方式配置。
卡合部73藉由可彈性變形的基部74支撐,卡合部73藉由基部74的變形而可移動於耦合構件28的徑向。換句話說,基部74受到外力變形,在往自然狀態的位置在返回方向上產生復原力(彈性力)。
根本側延伸部74t,係以根本74a為起點而傾斜的方式變形。此外,折返部74r以使自由端側延伸部74s傾斜的方式變形。其結果,變成卡合部73可移動於與各延伸部(74t、74s)延伸的方向交叉的方向。
具體而言,卡合部73接觸於本體驅動軸101的外周面時,藉由基部74彈性變形使卡合部73沿著本體驅動軸101的外周面朝向徑向外側移動。其後,卡合部 73成為與設於本體驅動軸101的外周面的本體側驅動傳達溝101a同位置(同相位)時,朝向基部74的彈性變形被解消的方向移動。如此一來,卡合部73移動往徑向內側,卡合部73的一部分可以進入驅動傳達溝101a。
此外,凸緣構件70的驅動承受面73a,為以凸緣構件70的軸線為中心而扭轉的形狀,在本實施例,其扭轉輛與本體驅動傳達面101b相同量。
又,驅動承受面73a只要與驅動軸101相接的2點的旋轉方向的相位不同即可。總之,驅動承受面73a,只要是具有與扭轉的面同等的機能的構成即可,不一定要是扭轉的形狀。
li4ru2,對於驅動承受面73a的感光體光鼓單元30的外側(Z1方向側)為內側(Z2方向側),是被配置於感光體光鼓1的旋轉方向上游側的形狀即可。換句話說,作為驅動力承受部之卡合部73的連結沿著汽缸軸線方向的汽缸內側端部與汽缸外側端部的直線,與汽缸的旋轉軸線交叉的方式構成。驅動承受面73a是對耦合構件28的軸線傾斜的傾斜部。
如此藉由使驅動承受面73a為扭轉的形狀或是傾斜的形狀,在驅動承受面73a承受驅動時,於感光體光鼓單元30,被施加被拉入本體驅動軸101之被軸承部101d側的力。
如圖14所示,卡合部73於Z方向在感光體光鼓單元30的外側(Z1方向側)具有作為安裝時受力部 之插入傾斜面73d。此外,卡合部73於Z方向在感光體光鼓單元30的內側(Z2方向側)具有作為拆下時力量承受部之拔去傾斜面73e。藉此,可以提高耦合構件28之往本體驅動軸101的安裝性、裝拆性。
安裝時,插入傾斜面73d與半球形狀101c抵接,卡合部73朝向驅動軸的徑向外側移動。此外,拔出時,拔去傾斜面73e與本體側拔去傾斜面101i抵接,卡合部73朝向本體驅動軸101的徑向外側移動。
此外,如圖14所示,於Z方向,對從圓筒部71的前側端面起至卡合部73的前側端面為止的距離L1,以使驅動承受面73的長度L2成為L1>L2的關係的方式進行配置卡合部73。
受力部77如圖15所示,被配置於卡合部73的旋轉方向下游側,具有承受面77a與肋片77e。係把後述之調芯構件33的支援部33j以挾入設在自由端側延伸部74s的被支援面74i與承受面77a之間的構成。承受面77a與驅動承受面73是被配置為約略平行。肋片77e,如圖15所示,以承受面77a的內徑側端為起點,與承受面77a幾乎垂直地,以抵觸於安裝部72的內周面72m的方式配置。
又,支撐部(73,74)以及驅動承受面73a至少其一部分於光鼓單元30的軸線方向,被配置於比被軸承部71c更靠內側。因此,支撐部(73、74)或驅動承受面73a可以藉由被軸承部71c或軸承構件19R保護。特別 是在本實施例,支撐部(73,74)以及驅動承受面73a的全體於光鼓單元30的軸線方向,被配置於比被軸承部71c更靠內側。
進而,支撐部(73,74)之至少一部分被配置於感光體光鼓1的內部空間。總之,支撐部(73、74)至少其一部分,於軸線方向位於比感光體光鼓1的端部更為內側。換句話說,把支撐部(73,74)以及感光體光鼓1,對感光體光鼓1的軸線垂直地投影的話,支撐部(73、74)的投影區域與感光體光鼓1的投影區域,為相互至少有一部分重疊。此外,支撐部(73,74)其至少其一部分於光鼓單元徑向,也被配置於感光體光鼓1的內側。
同樣地,驅動力承受部(驅動承受面73a)之至少一部分被配置於感光體光鼓1的內部。因此,把驅動承受面73a及感光體光鼓1,對感光體光鼓1的軸線垂直地投影的話,驅動承受面73a的投影區域與感光體光鼓1的投影區域,為相互至少有一部分重疊。
支撐部(73,74)之至少一部分或驅動承受面73a之至少一部分被配置於感光體光鼓1之內部的話,可以藉由感光體光鼓1保護支撐部(73,74)或驅動承受面73a。
特別是,在本實施例,(73,74)的全體以及驅動承受面73a的全體被配置於感光體光鼓1的內部。
此外,支撐部(73、74)的固定端之根本部74a配置於感光體光鼓1的內部,具有以下的效果。根本 部74a被配置於感光體光鼓1的內部,是為了凸緣構件70(耦合構件28)於根本部74a的周圍藉由感光體光鼓1覆蓋,被固定於感光體光鼓1。感光體光鼓1剛性很高,凸緣構件70之被感光體光鼓1覆蓋的部分變得不易變形。
支撐部(73、74)以根本部74a為起點可以彈性變形,但即使支撐部(73、74)彈性變形,也可以藉由感光體光鼓1抑制該變形對根本部74a造成影響。
凸緣構件70的變形受到抑制的話,凸緣構件70的被軸承部71c可以安定地藉由軸承構件39R支撐。此外,藉由凸緣構件70的不容易變形的部分,使支撐部(73、74)被支撐。結果,設於支撐部(73,74)的驅動力承受部(驅動承受面73a)可以安定地由本體驅動軸101承受驅動力。
此外,藉著把驅動承受面73a設於感光體光鼓1的內部,可以使本體驅動軸101更長。本體驅動軸101,藉由裝置本體支撐其固定端(被軸承部101d),藉由光鼓單元支撐其自由端(軸部101f)。如此一來,本體驅動軸101其被軸承部101d與軸部101f之間的距離越長,對光鼓單元變得越不容易大幅傾斜。總之,在裝置本體安裝卡匣7時,變得容易把本體驅動軸101與光鼓單元保持為平行。
在此把驅動承受面73a配置於感光體光鼓1內部的話,把軸部101f插入感光體光鼓1的內部,可以 在感光體光鼓1的內部支撐軸部101f。若是如此的構成,可以抑制裝置本體的大型化,容易確保本體驅動軸101的長度(被軸承部101d與軸部101f之間的距離)。
(關於製造方法之說明)
本實施例之凸緣構件70以射出成型(嵌入成型)法使用模具來製造。
使用圖17說明關於成型凸緣構件70時使用的金屬模具的構成。
凸緣構件70其鍔部75係於徑向最往外側突出的形狀。成形這樣的形狀的場合,以使用如圖17所示的金屬模具為較佳。
具體而言,金屬模具,如圖所示為左側之模具(圓筒側金屬模具60)與右側的模具(安裝部側金屬模具61)之2體的構成。藉著合攏左右的模具,形成與成形品相同形狀的空間部(塑膜空孔、空洞部)。藉著材料往此空間部流入,在金屬模具內固化,形成凸緣構件70。金屬模具在形成鍔部75的空間的附近配置了合攏左右之模具的處所亦即分模面62(供把模具分開之面,供合攏模具之面)的構成。接著,圓筒型金屬模具60為具備供成形圓筒部71的外周之用的空間的形狀。同樣地,安裝部側金屬模具61為具備供成形安裝部72之用的空間的形狀。
使用這樣的金屬模具形成凸緣構件70的場 合,由量產性的觀點來看以使用熱塑性樹脂為佳。具體而言,以POM、PPS等材料為適切。然而為了滿足強度等要求,亦可適當選擇其他材料。具體而言,也可考慮使用熱硬化性樹脂或金屬材料等。
如前所述,卡合部73,於Z方向於一端具有插入斜面73d,於另一端具有拔去斜面73e。因此,要把金屬模具的分模面62配置於卡合部73的Z方向之哪一個端面會是困難的選擇。這是因為使用分割為2體的金屬模具的場合,把分模面62配置於卡合部73的2個端面之任一個時,會使被成形的凸緣構件70很難由金屬模具取出。總之,卡合部73被成形後把2個金屬模具由卡合部73取下時,至少一方的金屬模具會卡到卡合部73而變得無法移動。
分模面62盡可能作成狹窄者,金屬模具的製作會比較容易。結果,高精度製作分模面62成為可能。藉此,儘可能地狹窄地作成分模面62的話,可以減低樹脂滲漏等發生的可能性。
為了使卡合部73的分模面62更為狹窄,至少由插入斜面73d,把驅動承受面73a配置於感光體光鼓單元30的深側(Z2側)是必要的。在此在本實施例,把插入斜面73d之端與驅動承受面73a之端,於Z方向配置於相同位置。
此外,形成本實施例的凸緣構件70時,如以下所述配置分模面62。總之,以安裝部側金屬模具61形 成驅動承受面73a以及基部74之由Z2方向側所見之面。此外,以圓筒側金屬模具60形成插入斜面73d以及基部74之由Z1方向側所見之面。如前所述,根本側延伸部74t的內側面,以與圓筒部71的內周面71R之徑相同或者突出於內徑側的方式配置。這種作法,可以防止根本側延伸部74t為圓筒部側金屬模具60卡住而阻礙圓筒部側金屬模具60的移動。
此外,由Z方向來看凸緣構件70時(沿著軸線方向來看凸緣構件70時),如圖12所示,受力部77,有必要以卡合部73以及基部74不重疊的方式配置。總之,沿著軸線方向來看凸緣構件70時,受力部77有必要對卡合部73或基部74隔開間隙而配置。考慮金屬模具的厚度的話,受力部77,最好是由卡合部73及基部74具有1mm程度的間隙而配置為較佳。
(關於調芯構件之說明)
使用圖10、15、16、18、19說明調芯構件(定位構件)33的構成。
在本實施例,調芯構件33具有朝向底部縮窄的凹部(逆圓錐型狀33a)。逆圓錐型狀33a是幾乎為圓錐型狀的低窪(凹部),被配置於光鼓單元30的軸線上。此外,於光鼓單元30的軸線方向,被配置於比驅動承受面73a更靠內側。以下敘述調芯構件33的詳細形狀。
如圖18所示,調芯構件33,具有逆圓錐型狀33a、嵌合部33b、止脫離部33c、與支援部33j。
如圖19所示,係藉由使調芯構件33,由凸緣構件70的Z2側往Z1側,沿著旋轉軸線組裝,而構成耦合構件28。
如圖10所示,逆圓錐型狀33a被配置於比卡合部73更靠感光體光鼓單元30的內側(Z2方向側)。此外,沿著Z方向來看調芯構件33時,以使逆圓錐型狀33a的中心與感光體光鼓1的中心一致的方式安裝凸緣構件70與調芯構件33。
逆圓錐型狀33a,具有在感光體光鼓1之旋轉驅動時與本體驅動軸101的前端的半球形狀之半球形狀101c抵接的抵接部33e。又,逆圓錐型狀33a為約略逆圓錐型狀(約略圓錐狀地漥下的形狀)。如圖10所示,調芯構件33,於Z方向,在抵接部33e與半球形狀101c抵接的狀態下,本體驅動軸101的半球形狀101c的中心101h,以在驅動承受面73a的範圍內的方式,安裝於凸緣構件70。
設於逆圓錐型狀33a的抵接部33e,藉著接觸於本體驅動軸101的半球形狀101c,對本體驅動軸101定位光鼓單元30。
總之,逆圓錐型狀33a,可以決定對本體驅動軸101之光鼓單元30的軸線方向之位置,以及徑向之位置。總之,逆圓錐型狀33a為徑向定位部,也是軸延伸方 向定位部。
又,徑向定位部以及長邊方向定位部,沒有必要是像逆圓錐型狀33a那樣的圓錐型狀的低窪。徑向定位部以及長邊方向定位部接觸於本體驅動軸101的時,只要可以對本體驅動軸101決定感光體光鼓單元30的位置即可其形狀在所不問。例如,這些以隨著朝向底部變窄的低窪(凹部)為適切的。作為這樣之物,也可以使用角錐(四角錐等)那樣的不是圓錐的錐體形狀。但是,如本實施例之逆圓錐形狀33a那樣,只要是對耦合構件28的軸線為對稱的圓錐型狀的凹部的話,可以特別精度佳地保持耦合構件28的位置(光鼓單元30的位置)。
又,逆圓錐形狀33a只要是供與本體驅動軸101接觸之用的區域即可,不接觸的區域不管是哪種形狀皆可。例如,與本體驅動軸101不接觸的部分亦即逆圓錐型狀33a之底亦可沒有,逆圓錐形狀33a是沒有底的凹部亦可。
嵌合部33b,在把調芯構件33對凸緣構件70安裝之用而設的處所,如圖10所示,凸緣構件70在對應於嵌合部33b的處所具有被嵌合部72a。此外,嵌合部33b,被配置於比抵接部33e更靠感光體光鼓單元30的內側(Z2方向側)。
止脫離部33c,如圖18所示,是以卡住的形狀,供防止調芯構件33從凸緣構件70脫落之用的形狀。此外,凸緣構件70如圖11所示,在對應於止脫離部33c 的處所,具有孔形狀72b。
支援部33j,如圖15所示,被組裝於凸緣構件70的被支援面74i與承受面77a之間隙,是防止卡合部73往旋轉方向上游側倒下之形狀。因此,支援部33j的厚度,與被支援面74i與承受面77a之間隙約略相同。
總之,支援部33j,是藉由與被支援面74i接觸,抑制卡合部73(驅動承受面73a)移動往凸緣構件70的圓周方向的部分。此外,調芯構件33是具有支援部33j的支援構件。
此外,調芯構件33,也是決定對本體驅動軸101之凸緣構件70(光鼓單元30)的相對位置的定位構件。設於調芯構件33的凹部(逆圓錐型狀33a)作為定位部接觸於本體驅動軸101的前端。藉此,對本體驅動軸101,共同決定凸緣構件70的軸線方向的相對位置與徑向的相對位置。
此外,由Z方向來看,通過支援部33j的卡合部73側的稜線之圓,係以其中心與逆圓錐型狀33a成為相同的方式配置,該圓的直徑為D8。直徑D8,與本體驅動軸101的軸部101f的外徑D5約略相同,或者是在對分別的尺寸精度檢討時,以成為D8≧D5的方式作成。此外,支援部33j,如圖16所示,於Z方向,以與驅動承受面73a重疊的方式配置。
〔卡匣之往影像形成裝置本體的安裝〕
使用圖20、圖21,說明光鼓卡匣13之往影像形成裝置本體的裝拆。
圖20係供說明光鼓卡匣13之往影像形成裝置本體100A的安裝之用的立體圖。
圖21係供說明光鼓卡匣13之往影像形成裝置本體100A的安裝動作之用的剖面圖。
本實施例之影像形成裝置本體100A採用可在約略水平方向上安裝卡匣的構成。具體而言,影像形成裝置本體100A於其內部具備可安裝卡匣的空間。接著,於影像形成裝置本體100A之前側(使用時為使用者站立的方向)具有使卡匣往前述空間插入之用的卡匣門104(前門)。
如圖20所示,影像形成裝置本體100A的卡匣門104被設置為可開閉。打開卡匣門104時,光鼓卡匣13的卡匣下導軌105配置於前述空間的底面,卡匣上導軌106配置於上面。光鼓卡匣13藉由設於前述空間上下的上下導軌(105、106)被導引往安裝位置。光鼓卡匣13約略沿著感光體光鼓單元30的軸線,往安裝位置插入。
以下,使用圖21,說明卡匣之往影像形成裝置本體100A的裝拆動作。
如圖21(a)所示,光鼓卡匣13,在開始插入時光鼓單元軸承構件39R以及感光體光鼓1不與中間轉印皮帶5接觸。換句話說,在光鼓卡匣13的插入方向深 側的端部被卡匣下導軌105支撐的狀態下,成為感光體光鼓1與中間轉印皮帶5不接觸的尺寸關係。
其次,如圖21(b)所示,影像形成裝置本體100A在卡匣下導軌105的插入方向深側具備比卡匣下導軌105更往重力方向上方突出的深側卡匣下導件107。此深側卡匣下導件107在光鼓卡匣13的插入方向前側具備傾斜面107a。伴隨著插入,光鼓卡匣13騎上傾斜面107a被導引往安裝位置。
又,深側卡匣下導件107的位置或形狀,只要設成在把卡匣往裝置本體100A插入時,卡匣的一部分不與中間轉印皮帶5的影像形成區域5A滑擦即可。此處,所謂影像形成區域5A是指中間轉印皮帶5之被担持著往記錄材12轉印的碳粉像的區域。此外,於本實施例,維持安裝姿勢之卡匣之中,被設於光鼓卡匣13的插入方向深側的單元軸承構件39R往重力方向上方最為突出。因此,只要以光鼓單元軸承構件39R之最往插入方向深側的端部在插入時所描繪的軌跡(以下稱為插入軌跡)與影像形成區域5A不干涉的方式,適當選擇個要素的配置與形狀即可。
其後,如圖21(c)所示,光鼓卡匣13由其上深側卡匣下導件107的狀態進而被插入影像形成裝置本體100A的深側。接著,光鼓單元軸承構件39R,抵觸於設在影像形成裝置本體100A的深側卡匣定位部108。此時,光鼓卡匣13(感光體光鼓單元30)成為比結束安裝 於影像形成裝置本體100A的狀態(圖21(d))更傾斜0.5至2°程度的狀態。總之,於光鼓卡匣13的插入方向,成為光鼓卡匣13(感光體光鼓單元30)的下游側比上游側更為抬起的狀態。
圖21(d)係顯示卡匣門104關閉的狀態之裝置本體與卡匣的狀態之圖。影像形成裝置100A於卡匣下導軌105的插入方向前側具有前側卡匣下導件109。此前側卡匣下導件109以連動於卡匣門(前門)104的開閉而上下的方式構成。
藉由使用者關閉卡匣門104時,前側卡匣下導件109上升。接著,光鼓單元軸承構件39L與影像形成裝置本體100A的前側卡匣定位部110抵接,光鼓卡匣13對影像形成裝置本體100A定位。
藉由以上的動作,結束光鼓卡匣13之往影像形成裝置本體100A的安裝。
此外,從影像形成裝置本體100A拔去光鼓卡匣13,是與前述插入動作相反的順序。
如前所述因為採用斜向安裝構成,所以把光鼓卡匣13安裝於裝置本體100A時,可以抑制感光體光鼓與中間轉印皮帶之滑擦。因此,可以抑制感光體光鼓的表面或中間轉印皮帶的表面產生微小傷痕(擦傷)。
此外,在本實施例揭示的構成,與在裝置本體使卡匣移動於水平方向而安裝之後抬起卡匣全體的構成相比,可以使影像形成裝置本體100A的構成更為簡易 化。
〔耦合構件之往本體驅動軸的卡合過程〕
接著,使用圖22、圖23詳細說明耦合構件28與本體驅動軸101之卡合過程。
圖22係供說明耦合構件28之往本體驅動軸101的安裝動作之用的剖面圖。
圖23係供說明由本體驅動傳達溝101a與卡合部73(驅動承受面73a)之相位不合的狀態開始旋轉本體驅動軸101,在相位配合時之往本體驅動軸101的耦合構件28的安裝動作之用的剖面圖。
圖22(a)係顯示耦合構件28開始與本體驅動軸101卡合的狀態之圖。此外,圖22(e)顯示把光鼓卡匣13往影像形成裝置本體100A安裝的狀態。特別是圖23(e),顯示伴隨著卡匣門104關閉,前側卡匣下導件109上升的狀態,光鼓卡匣13對影像形成裝置本體100A被定位。
此處,由圖22(b)至(d),係供說明在圖22(a)與圖22(e)之間,耦合構件28與本體驅動軸101的安裝過程之圖。又,本體驅動軸101藉由其自重僅以微小角度朝向重力方向下方垂下。
此外,圖23(a),係供說明本體驅動傳達溝101a與卡合部73(驅動承受面73a)之相位不合的狀態之用的圖。
如使用圖21(b)所說明的,光鼓卡匣13騎上深側卡匣下導件107。亦即,光鼓卡匣13,直到成為圖21(a)至圖21(b)的狀態為止,徐徐增加傾斜同時成為傾斜約0.5至2°程度的狀態。接著,光鼓卡匣13騎上深側卡匣下導件107。
同樣地,如圖22(a)所示,耦合構件28,對在光鼓卡匣13對影像形成裝置本體100A被定位的狀態時(如圖22(e)所示),以傾斜約0.5至2°程度的狀態對本體驅動軸101插入。
如圖6所示那樣,本體驅動軸101,單側支撐被軸承部101d。此外,齒輪部101e,與對齒輪部101e傳達驅動之齒輪(未圖示)咬合。圖22(a)係顯示本體驅動軸101不與耦合構件28抵接的狀態之圖。於此狀態,對光鼓卡匣13對影像形成裝置本體100A被定位的狀態(如圖22(e)所示),以被軸承部101d為旋轉中心,往藉由自重與咬合方向決定的方向θ1倒下。
如圖22(b)所示,首先耦合構件28的圓筒部71的內周面71b的前端,抵接於本體驅動軸101的粗導引部101g。如圖所示,是本體驅動軸101,單側支撐被軸承部101d的構成。因此,本體驅動軸101的粗導引部101g,以不離地跟隨耦合構件28的內周面71b的狀態插入本體驅動軸101。如前述那樣,卡合部73,係於Z方向,對從圓筒部71的前側端面起至卡合部73的前側端面為止的距離L1,以使驅動承受面73的長度L2成為L1> L2的關係的方式進行配置(如圖14所示)。因此,本體驅動軸101的前端的半球形狀101c,在抵接卡合部73之前,本體驅動軸101的粗導引部101g,沿著耦合構件28的內周面71b。藉此,本體驅動軸101,對耦合構件28被導引。藉此,可以抑制本體驅動軸101的前端之半球形狀101c,與卡合部73或者基部74在無預期的場所抵觸,可抑制這些破損。
如圖22(c)所示,從圖22(b)進而把耦合構件28朝向本體驅動軸101的深側插入,使卡合部73的插入傾斜面73d與本體驅動軸101的前端的半球形狀101c抵接。藉由插入傾斜面73d的斜面與半球形狀101c的球形狀,本體驅動軸101被導引於3個卡合部73的約略中央。
進而,耦合構件28,插入本體驅動軸101時,基部74以卡合部73沿著半球形狀101c的方式往徑向外側彈性變形。結果,如圖23(a)所示,卡合部73移動(退避)到本體驅動軸101的軸部101f的外徑。藉由此移動,如圖22(d)所示,卡合部73的拔去傾斜面73e從本體驅動軸101的本體側拔去傾斜面101i直到Z方向深側為止,耦合構件28被安裝於本體驅動軸101。如前所述,基部74具有可彈性變形的根本側延伸部74t以及折返部74r。卡合部73往徑向外側移動時,基部74其根本側延伸部74t與折返部74r分別彈性變形,所以與僅有根本側延伸部74t彈性變形的構成相比,可以小的力量 往徑向外側變形。因此,可以把光鼓卡匣13之往影像形成裝置本體100A的安裝力抑制得很低。
此外,基部74具有折返部74r,所以於Z方向可以配置在有限的空間。
由以上所述,凸緣構件70不必往Z2方向大型化,就可以把光鼓卡匣13之往影像形成裝置本體100A的安裝力抑制得很低。
此後,如前所述,以光鼓卡匣13之光鼓單元軸承構件39L抵觸於前側卡匣定位部110的方式抬起光鼓卡匣13。藉著光鼓卡匣13被抬起,光鼓卡匣13成為對影像形成裝置本體100A被定位的狀態(如圖21(d)所示)。藉由此光鼓卡匣13的動作,如圖22(e)所示,解消耦合構件28的傾斜。
接著,本體驅動軸101旋轉的話,如圖23(b)所示,本體驅動傳達溝101a與卡合部73成為同相位。藉此,基部74的彈性變形至少有一部分被解消,卡合部73的一部分,進入本體驅動傳達溝101a,耦合構件28與本體驅動軸101卡合。
又,本體驅動傳達溝101a與卡合部73之相位配合好的場合,在圖22(d)的階段基部74的彈性變形被解除,成為圖23(b)的狀態,可以使本體驅動軸101的驅動力透過耦合構件28往光鼓卡匣13傳達。
以上,如既已說明的,伴隨著把光鼓卡匣13安裝於裝置本體100A,本體驅動傳達溝101a與卡合部73 成為可卡合的狀態。因此,沒有必要移動本體驅動軸101,使卡合於耦合構件28。總之,沒有必要在影像形成裝置的裝置本體100A設置供使本體驅動軸101以與耦合構件28卡合的方式移動之機構。可以從裝置本體100A省略掉在把光鼓卡匣13往影像形成裝置100A安裝後,使本體驅動軸101卡合於耦合單元28的機構。
又,光鼓卡匣13被安裝於裝置本體100A時,是耦合構件28的卡合部73,藉著接觸於本體驅動軸101而退避往徑向外側的構成。接著,藉著卡合部73移動往徑向內側而卡合於本體驅動軸101的溝(本體驅動傳達溝101a)的構成。
此處,也可以於耦合構件設置供承受驅動之用的溝,也可以在本體驅動軸101側,設置藉著移動於徑向而可與溝卡合的可動部。但是,與光鼓卡匣13相比,影像形成裝置本體100A要求更高耐久性。如本實施例這樣把可移動於直徑方向的可動部(卡合部73)設於光鼓卡匣13的耦合構件28側的做法,提高影像形成裝置本體100A的耐久性所以較佳。
〔根據本體驅動軸之耦合構件的驅動〕
使用圖15說明由本體驅動軸101往耦合構件28之旋轉驅動的傳達。
此耦合構件28的驅動承受面73a,抵觸於本體驅動傳達面101b時,清潔刮板26、帶電輥22等對感 光體光鼓單元30提供負荷。亦即,驅動承受面73a,承受負荷(驅動力)F1,同時與驅動傳達面101b一體地旋轉。
驅動承受面73a承受此驅動力F1時,被支援面74i與驅動承受面73a夾角為銳角,所以可以分解為與被支援面74i成垂直方向的成分Fv以及與被支援面74i平行的成分Fh。如圖15所示,垂直方向的成分Fv傳遞至與卡合部73之驅動承受面73a相反側的被支援面74i。卡合部73,透過支援部33j、肋片77e,在安裝部72被支援(支持,backup),所以卡合部73在旋轉方向下游側幾乎不變形。
此外,卡合部73承受平行方向的成分Fv時,抵接面74h,抵接於本體驅動軸101的軸部101f,卡合部73被支援(支持,backup)。
此外,藉由對被支援面74i平行之力的成分Fv,卡合部73(驅動承受面73a),成為朝向驅動傳達溝101a的內部往徑向內側彈推。
總之,支援部33j的支援面33t,或被支援面74i,對驅動承受面73a傾斜。結果,驅動承受面73a承受來自本體驅動軸101的驅動傳達溝101a之力,被支援面74i接觸於支援面33t時,卡合部73沿著支援面33t移動至徑向內側。總之,支援面33t或被支援面74i,藉著對驅動承受面73a傾斜,在支援面33t與被支援面74i接觸時,產生使卡合部73朝向徑向內側彈推之力。
於圖15所示的剖面,沿著驅動承受面73a延伸的直線,與沿著支援面33t延伸的直線,於耦合構件的徑向在比驅動力承受面73a更外側相交。
此外,於耦合構件28的徑向,支援面33t以其內徑側配置在比其外徑側更靠旋轉方向下游側的方式傾斜。被支援面74i也同樣。
此外,設於卡合部73的驅動力承受面73a,是對卡合部73的移動方向傾斜的傾斜部。卡合部73,以可朝向耦合構件28的徑向之外側退避的方式移動,驅動力承受面73a對該方向傾斜。
換句話說,在驅動力承受面73a與驅動傳達溝101a接觸的狀態下,驅動承受面73a以驅動承受面73a咬入驅動傳達溝101a的方式傾斜。因此,在驅動承受面73a從驅動傳達溝101a承受驅動力的狀態,卡合部73不容易從驅動傳達溝101a退避。總之,卡合部73與驅動傳達溝101a的卡合狀態為安定化的狀態。
更詳細地說,驅動承受面73a,是耦合構件28的內徑側(前端側)被配置在比外徑側(後端側)更靠近耦合構件28之旋轉方向之上游側。總之,73a,以至少面對耦合構件28的徑向之外側的方式傾斜。總之,延伸於與驅動承受面73a垂直的驅動承受面73a面對之側的法線向量,於徑向具有朝向外側的成分。
因此,在耦合構件28(感光體光鼓單元30)旋轉時,驅動承受面73a承受的力,使卡合部73往與本 體驅動傳達溝101a卡合的方向作動。總之,藉由驅動承受面73a承受的驅動力使卡合部73被彈推往徑向的內側。結果,卡合部73與本體驅動傳達溝101a之卡合狀態為安定,抑制卡合部73與本體驅動傳達溝101a之脫離卡合。
前述構成的結果,可以使驅動承受面73a安定而抵接於本體驅動承受面101a,可以把感光體光鼓單元30往本體驅動軸101之被軸承部101d側拉入。此外,即使負荷F1變動,卡合部73也如前所述被支援,所以抑制卡合部的變形。因此,感光體光鼓1的旋轉量也幾乎不改變,結果,可以保持畫質的品質。
又,在本實施例,支援部33i設於調芯構件(定位構件)33。然而,把支援部33i設為與調芯構件33不同的構件亦可。
總之,亦可把支援部33i,設為與供進行對本體驅動軸101的光鼓單元30的定位之用的定位部(逆圓錐型狀33a)不同的構件。
〔耦合構件之從本體驅動軸的拔去〕
使用圖24說明耦合構件28之由本體驅動軸101拔去的動作。
圖24係供說明耦合構件28從本體驅動軸101拔去的動作之用的剖面圖。
如圖24(a)所示,在本體驅動軸101的旋轉 驅動停止的時間點,驅動承受面73與本體驅動傳達面101b為抵接的狀態。在此狀態,卡合部73的一部分進入本體驅動傳達溝101a。
卡匣門104打開時,前側卡匣下導件109下降,光鼓單元軸承構件39L,從影像形成裝置本體100A的前側卡匣定位部110離開。此時,耦合構件28以及本體驅動軸101,如圖24(b)所示,成為對結束安裝狀態(Z方向),傾斜約0.5至2°程度的狀態。
開始把光鼓卡匣13從影像形成裝置本體100A拔除時,如圖24(c)所示,卡合部73的拔除傾斜面73e,與本體側拔除傾斜面101i抵觸。拔去傾斜面73e,因為抵觸於本體側拔去梯度101i,基部74開始彈性變形,使卡合部73沿著本體側拔去傾斜面101i移動往徑向外側。
進而,耦合構件28,由本體驅動軸101拔去時,基部74進而彈性變形,使卡合部73移動至本體驅動軸101的軸部101f的外徑。藉著卡合部73移動至軸部101f的外徑,如圖24(d)所示,可以使耦合構件28由本體驅動軸101拔去。
進而,耦合構件28,從本體驅動軸101拔去時,如圖24(e)所示,基部74的彈性變形被解除,卡合部73的位置也回到彈性變形前的位置。
以上,藉著使用本實施例之耦合構件,可以抑制凸緣構件70之往Z2方向的大型化。接著,可以把光鼓卡匣 13之往影像形成裝置本體100A的安裝力抑制得很低,可以抑制感光體光鼓1的旋轉量的變化,可以保持畫質的品質。
此外,在本實施例,基部74,把折返部74r分別設於1處,但只要可以配置於耦合構件28的內周面72m的空間上的話,具有複數折返部74r的構成亦為可能。
例如亦可考慮隨著從基部74之固定端朝向自由端依序配置以下的構成。亦即,(1)於軸線方向延伸於內側的延伸部、(2)折返部、(3)於軸線方向延伸於外側的延伸部、(4)折返部、(5)於軸線方向延伸於內側的延伸部。在此場合,基部74具有3個延伸部成為S字形狀。折返部為1個的場合或是有複數個的場合,基部74都是至少具有在軸線方向延伸於互異的方向上肢第一延伸部與第二延伸部。於圖13、圖14等所示之本實施例,延伸於互異方向的根本側延伸部74t與自由端側延伸部74s之中,一方相當於第一延伸部,另一方相當於第二延伸部。
例如使支撐部之原本被配置於自由端側的自由端側延伸部74s為第一延伸部的話,與其接續的根本側延伸部74t為第二延伸部。在此場合,也可以說是第一延伸部(74s)由第二延伸部(74t)朝向支撐部的自由端延伸,第二延伸部(74t)由支撐部的固定端朝向第一延伸部(74s)延伸。
<實施例2>
使用圖25至圖30說明第2實施例。
圖25係在旋轉軸中心(旋轉軸線中心)切斷相關於本實施例的耦合構件128之剖面圖。
圖26係在與旋轉軸線垂直的方向通過驅動承受面73a的位置切斷相關於本實施例的耦合構件128與本體驅動軸101的剖面圖。
圖27係由Z方向外側所見之相關於本實施例的凸緣構件170之圖與剖面圖。
圖28係由Z1側看Z2側所見之相關於本實施例的內側圓筒構件140之圖與側面圖。
圖29係顯示相關於本實施例的耦合構件128的組裝程序之說明剖面圖。
圖30係顯示由Z方向外側以及側面所見之相關於本實施例的耦合構件128的組裝程序之圖。
本實施例之要素與實施例1所說明的要素對應的場合賦予同一名稱。針對這些要素特別詳細說明與前述之實施例的要素不同的構成或作用等,與前述要素同樣之處亦有省略說明的場合。
此外,針對與前述之實施例的要素實質同等的要素,賦予同一名稱且使用同一符號,省略詳細說明。
在實施例1,把耦合構件28分為凸緣構件70與調芯構件33等2個零件來構成。相對於此,在本實施例,耦合構件128,如圖25所示,由凸緣構件170與內側圓筒 構件140構成。
更具體地說明的話,凸緣構件170,如圖27所示,具有安裝部172、圓筒部171、鍔部175、受力部177、調芯部133a、圓筒構件按壓部178。內側圓筒構件140,如圖28所示,具有基部174、卡合部173、嵌合部140a、防脫落部140b、止轉部140c。
基部174以及卡合部173,與實施例1之基部74及卡合部73同樣,形成供支撐驅動力承受部(驅動承受面173a)之用的支撐部。此支撐部(174、173)為具有U字形狀的卡扣。內側圓筒構件140,是藉由設於卡合部173的驅動承受面173a(參照圖28),由裝置本體承受驅動力之驅動力承受構件。
凸緣構件170,是從內側圓筒構件140傳達驅動力的被傳達構件。
(關於凸緣構件之說明)
如前所述,凸緣構件170,如圖27所示,具有安裝部172、圓筒部171、鍔部175、受力部177、逆圓錐型狀133a、圓筒構件按壓部178。
安裝部172,與實施例1之安裝部72同樣,是供被安裝於感光體光鼓1的部位。安裝部172,藉由接著於感光體光鼓1的內周,被壓入感光體光鼓1的內周。
圓筒部171,具有與實施例1的被軸承部71c同等的被軸承部,藉由此被軸承部可旋轉地支撐光鼓單元軸承構 件39R。
鍔部175,與實施例1同樣,是決定Z方向之感光體光鼓1與耦合構件128的位置之形狀。
受力部177,是在耦合構件128由本體驅動軸101承受驅動時,與後述之內側圓筒的被支援面174i抵接,供防止卡合部173於旋轉方向下游側變形之用的形狀。亦即,在耦合構件128的狀態,被配置於卡合部173的旋轉方向下游側。
受力部177,與被支援面174i平行,具有與被支援面174i抵接的承受面177a、以及與承受面177a垂直地配置,由承受面的內徑端往安裝部172延伸的肋片177e。
承受面177a,是抑制卡合部173(驅動承受面173a)移動往凸緣構件128的圓周方向的支援部。此外,凸緣構件170,是具有支援部(承受面177a)的支援構件。
進而,承受面177a,藉著與被支援面174i接觸,由內側圓筒構件140傳達驅動力。亦即,卡合部173之驅動承受面173a從裝置本體承受的驅動力,透過被支援面174i與承受面177a從內側圓筒構件140傳達至汽缸構件170。承受面177a,是供從內側圓筒構件140傳達驅動力之用的被傳達部。
逆圓錐型狀133a,與實施例1同樣,為約略逆圓錐的形狀。於Z方向,在抵接部133e與半球形狀101c抵接的狀態下,本體驅動軸101的半球形狀101c的中心101h,以在驅動承受面173a的範圍內的方式,配置於凸 緣構件170。
圓筒構件按壓部178,是設於受力部177的深側(Z2側)的空隙。
如圖25所示,於安裝部172的內周面172m之內,於徑向對應於卡合部173的處所的半徑R19,比圓筒部171的內周面171b的半徑R12更大。
(關於內側圓筒之說明)
如前所述,內側圓筒140,具有支撐部的基部174、支撐部的卡合部173、嵌合部140a、防脫落部140b、止轉部140c(如圖28所示)。
卡合部173與實施例1同樣,具有驅動承受面173a。
基部174,與實施例1同樣,具有根本側延伸部174t、折返部174r與自由端側延伸部174s。自由端側延伸部174s具有被支援(backup)面174i與抵接面174h。
在本實施例,根本側延伸部174t與自由端側延伸部174s之各個,分別對實施例1之根本側延伸部74t與自由端側延伸部74s之各個,延伸方向為相反。
根本側延伸部174t,係由根本部174a,約略平行於凸緣構件170的旋轉軸線,往Z1方向(光鼓單元軸線方向之外側)延伸,對根本側延伸部174s或卡合部173被配置於徑向外側。
折返部174r,是連續地連接根本側延伸部 174s的固定端側,與根本側延伸部174t的自由端側的彎曲部。
於根本側延伸部174s,在其幾乎全區域設有卡合部173。卡合部173是根本側延伸部174s具有的突起部,在卡合部173設有驅動力承受部(驅動承受面173a)。
基部174,根本側延伸部174t與折返部174r之各個進行彈性變形。與僅有根本側延伸部174t彈性變形的構成相比,可以小的力量往徑向外側變形。此與實施例1相同。
卡合部173的自由端側(自由端延伸部174s的前端側),與基部174的根本174a,都被配置於比折返部174r更靠Z2側。
嵌合部140a被配置於比基部174及卡合部173更靠深側,藉著嵌入調芯部133a的外周面,是供高精度對準凸緣構件170與內側圓筒構件140的中心之用的部分。
防脫落部140b是為了防止內側圓筒構件140由凸緣構件170脫落之用的部分。更具體地說,內側圓筒構件140,在組入凸緣構件170後,藉著進入圓筒構件按壓部178,防止脫落。防脫落部140b,如圖29(a)所示,於凸緣構件170被組入內側圓筒構件140的狀態(圖29(b)所示),於旋轉方向上游側,具有避免與凸緣構件170的受力部177干涉的餘隙部140d。
止轉部140c,在凸緣構件170被組入內側圓筒構件140後,內側圓筒構件140限制往旋轉方向上游側旋轉,防脫落部140b是供防止由圓筒構件按壓部178脫離的部分。如圖28(B)所示為卡扣形狀。
(耦合構件的組裝)
如前所述,耦合構件128由凸緣構件170與內側圓筒構件140構成。使用圖29、圖30說明耦合構件128的組裝。
圖29(c)、圖30(c)分別顯示耦合構件128之組裝結束狀態。
首先,如圖29(a)、圖30(a)所示,對凸緣構件170,使內側圓筒構件140由Z1側朝向Z2側組裝。此時內側圓筒構件140,對圖29(c)、圖30(c)之組裝結束狀態,以耦合構件128的旋轉方向上游側的相位進行組裝。於此相位,防脫落部140b之餘隙部140d,與受力部177之相位是相合的。因此,如圖29(b)、圖30(b)所示,於Z方向,防脫落部140b,被組裝至設在受力部177的深側的空隙之與圓筒構件按壓部178相同的位置。此時,藉著內側圓筒構件140的嵌合部140a,嵌入凸緣構件170的逆圓錐型狀133a的外周,可以高精度地配合凸緣構件170與內側圓筒構件140之旋轉中心。此外,此時卡扣形狀之止轉部140c為撓曲狀態。
其後,如圖29(c)、圖30(c)所示,對凸 緣構件170,使內側圓筒構件140往旋轉方向下游側旋轉。藉由此旋轉,內側圓筒構件140的卡合部173之被支援面174i,與凸緣構件170的受力部177之承受面177a成為可抵接。此外,此時卡扣形狀之止轉部140c的撓曲被解放,對凸緣構件170,內側圓筒構件140成為安裝結束。
亦即,對凸緣構件170,內側圓筒構件140被限制旋轉方向的移動。總之,內側圓筒構件140於旋轉方向下游側,被支援面174i可以在抵接於承受面177a為止的範圍內旋轉。於旋轉方向上游側,內側圓筒構件140可以在止轉部140c與凸緣構件170抵接為止的範圍內旋轉。
〔根據本體驅動軸之耦合構件的驅動〕
使用圖26說明由本體驅動軸101往耦合構件128之旋轉驅動的傳達。
此耦合構件128的驅動承受面173a,與本體驅動傳達面101b抵觸時,與實施例1同樣,驅動承受面173a,承受負荷(驅動力)F1,同時與驅動傳達面101b一體地旋轉。
驅動承受面173a承受此驅動力F1時,被支援面174i與驅動承受面173a夾角為銳角,所以可以分解為與被支援面174i成垂直方向的成分Fv以及水平方向的成分Fh。如圖15所示,垂直方向的成分Fv傳遞至與卡 合部173之驅動承受面173a相反側的被支援面174i。卡合部173,透過肋片177e,在安裝部172被支援(支持,backup),所以卡合部173在旋轉方向下游側幾乎不變形。此外,卡合部173承受垂直方向的成分Fh時,抵接面174h,抵接於本體驅動軸101的軸部101f,卡合部173被支援(支持,backup)。
結果,可以使驅動承受面73a安定而抵接於本體驅動承受面101a,可以把感光體光鼓單元30往本體驅動軸101之被軸承部101d側拉入。此外,即使負荷F1變動,卡合部73因為如前所述被支援著,而幾乎不變形,所以感光體光鼓1的旋轉量也幾乎不改變,可以保持畫質的品質。
<實施例3>
使用圖31至圖34說明第3實施例。
圖31係在旋轉軸中心(旋轉軸線中心)切斷相關於本實施例的凸緣構件270之剖面圖。
圖32係在與旋轉軸線垂直的方向通過基部274的位置切斷相關於本實施例的耦合構件228與本體驅動軸101的剖面圖。
圖33係相關於本實施例之調芯構件233的立體圖。
圖34係顯示相關於本實施例的耦合構件228的其他型態之圖。
本實施例之要素之中,對應於在前述實施例所說明的要素者,賦予與前述之實施例的要素相同的名稱。針對這些特別詳細說明與前述之要素不同的構成或作用等,與前述要素同樣之處亦有省略說明的場合。
此外,本實施例之要素之中,針對與前述之實施例的要素實質同等者,賦予同一名稱以及使用同一符號,省略詳細說明。在本實施例如圖31所示,根本側延伸部274,對卡合部273,被配置於旋轉方向下游側,由根本部(固定端)274a,朝向Z2方向(光鼓單元30的軸線方向之內側)延伸著。接著,根本側延伸部274t,被配置為與凸緣構件270的旋轉軸線約略平行。此外,折返部274r與根本側延伸部274t連續地形成,也是與自由端延伸部274s連續地相連的部分。
自由端側延伸部274s,由折返部274r朝向Z1方向(光鼓單元30之軸線方向之外側),沿著軸線方向延伸。
於自由端側延伸部274s,被形成卡合部(突起部)273。
折返部274r,對卡合部273被配置於軸線方向之光鼓單元30的深側(Z2側)。
又,在本實施例,於光鼓單元30之圓周方向(旋轉方向),自由端側延伸部274s與根本側延伸部274t被配置於不同的位置。換句話說,自由端側延伸部274s與根本側延伸部274t於圓周方向(旋轉方向)被配 置於相互偏移的位置。此外,換其他說法的話,自由端側延伸部274s,於旋轉方向,被配置於比根本側延伸部274t更靠近上游側(參照圖32)。這點與實施例1不同。
又,供可移動地支撐驅動力承受部(驅動承受面273a)之用的支撐部,藉由基部274及卡合部273形成的這一點與實施例1相同。
調芯構件233,與實施例1同樣,具有逆圓錐型狀233a、嵌合部233b、止脫離部233c、與支援部233j(如圖33所示)。如圖32所示,根據本體驅動軸101之耦合構件228的驅動時之驅動力F1的傳達也與實施例1相同,卡合部273,透過支援部233j、肋片277e,以安裝部272來支援的構成也與實施例1相同。於本實施例,調芯構件233也是支援構件,而且也是定位構件。
此外,卡匣1往影像形成裝置本體100安裝時,卡合部273往徑向外側移動。此時,藉著基部274的根本側延伸部274t以及折返部274r彈性變形,能夠以低負荷安裝卡匣1也是與實施例1相同。
此外,在本實施例,為了說明,把根本側延伸部274t,對卡合部273或自由端側延伸部274s配置於旋轉方向下游側。但是,把根本側延伸部274t,對卡合部273或自由端側延伸部274s配置於旋轉方向上游側亦可(參照圖34(a))。或者是,如圖34(b)所示,把根本側延伸部274t,對卡合部273或自由端側延伸部274s 配置於旋轉方向上游側與下游側雙方的構成亦可。此時,雖屬當然,折返部274r也對卡合部273或自由端側延伸部274s配置於兩側。
總之,在圖34(b)所示的構成,支撐部(273、274),具有2個供支撐自由端側延伸部274s之用的根本側延伸部274t。換其他說法,自由端側延伸部274s,透過2個折返部274r,與2個根本側延伸部274t接續。這樣的支撐部(273、274),成為M字形狀(參照圖34(b))。
<實施例4>
使用圖35至圖41說明第4實施例。
圖35係沿著旋轉軸中心(旋轉軸線中心)切斷相關於本實施例的耦合構件328之剖面圖。
圖36係由Z方向外側所見之相關於本實施例的凸緣構件370之圖與剖面圖。
圖37係相關於本實施例之內側圓筒構件340之立體圖。
圖38係相關於本實施例之調芯構件333的立體圖。
圖39係相關於本實施例的耦合構件328的組裝之說明圖。
圖40係在與旋轉軸線垂直的方向通過驅動傳達面373a的位置切斷相關於本實施例的耦合構件328與 本體驅動軸101的剖面圖。
圖41係顯示相關於本實施例的內側圓筒構件340的其他實施型態之圖。
針對對應於在前述實施例所說明的要素者,賦予與前述之實施例相同的名稱。針對這些特別詳細說明與前述之要素不同的構成或作用等,與前述要素同樣之處亦有省略說明的場合。
此外,本實施例之要素之中,針對與前述之實施例的要素實質同等者,賦予同一名稱以及使用同一符號,省略詳細說明。
在本實施例,詳細說明特別是與實施例3不同之處。本實施例之自由端側延伸部374s與固定端側延伸部374t之各個,與實施例3之自由端側延伸部274s與固定端側延伸部274t,延伸方向為不同。
此外,在實施例3,把耦合構件228以凸緣構件270、與調芯構件233構成,凸緣構件270為具有卡合部273與基部274的構成。此外,基部274,把折返部274r配置於對卡合部之深側(Z2側)。
對此,在本實施例,把耦合構件328如圖35所示,以凸緣構件370、內側圓筒構件340、以及調芯構件333構成。內側圓筒構件340與實施例2同樣為驅動力承受構件,此外調芯構件333與實施例2同樣為支援部,而且是被傳達構件,也是定位構件。
更具體地說明的話,凸緣構件370,如圖36 所示,具有安裝部372、圓筒部371、鍔部375、受力部377。
此外,內側圓筒構件340,如圖37所示,具有基部374、卡合部373、嵌合部340a。基部374,與實施例3同樣,具有根本部延伸部374t、折返部374r。
在本實施例如圖37所示,根本側延伸部374t,對卡合部373或自由端側延伸部374s,被配置於旋轉方向下游側。根本側延伸部374t,係由根本部374a往Z1方向(光鼓單元30的軸線方向之外側)延伸,被配置為與凸緣構件370的旋轉軸線約略平行。此外,使折返部374r,與根本側延伸部374t連續地形成,與自由端延伸部374s連續地相連。
折返部374r,對自由端側延伸部374s的前端(卡合部373的自由端),配置於Z1側。
自由端側延伸部374s,係由折返部374r往Z2方向(光鼓單元30的軸線方向之內側)延伸,被配置為與凸緣構件370的旋轉軸線約略平行。
於自由端側延伸部374s的幾乎全區域被形成卡合部373。於卡合部373設有驅動力承受部亦即驅動承受面373a。
調芯構件333,如圖38所示,具有逆圓錐型狀333a、調芯構件嵌合部333i、防脫落部333j、內側圓筒構件被嵌合部333k。
調芯構件嵌合部333i,如圖39所示,與凸緣構件 370的安裝部372的內周面372m(參照圖36)嵌合。防脫落部333j,如圖38所示,為延伸於Z方向的卡扣形狀。凸緣構件370,如圖39所示,在對應於止脫離部333j的處所具有孔形狀372b。內側圓筒構件嵌合部333k,如圖39所示,與內側圓筒構件340的嵌合部340a嵌合。
如圖39所示,對凸緣構件370,由Z2側往Z1側,組裝內側圓筒構件340、調芯構件333,完成耦合構件328。如圖35所示,於耦合器328之組裝完成狀態,內側圓筒構件340,藉著被凸緣構件370與調芯構件333挾入,限制Z方向的移動。內側圓筒構件340,成為在卡合部373與旋轉方向上游側、下游側的受力部377抵觸的範圍內可旋轉地被組裝於凸緣構件370的構成。
耦合構件328由本體驅動軸101承受驅動時,與實施例2同樣,如圖40所示,卡合部373之被支援面374i,透過受力部377之肋片377e,以安裝部372來支援。因此,卡合部373於旋轉方向下游側幾乎不變形。
此外,與實施例1同樣,卡匣1往影像形成裝置本體100安裝時,在卡合部373往徑向外側移動之際,藉著基部374的根本側延伸部374t以及折返部374r彈性變形,能夠以低負荷安裝卡匣1。
此外,在本實施例,為了說明,內側圓筒構件340,係把根本側延伸部374t,對卡合部373配置於旋 轉方向下游側。但是,把內側圓筒構件340如圖41(a)所示,配置於旋轉方向上游側亦可,或如圖41(b)所示,配置於旋轉方向兩側亦可。
又,在本實施例4以及前述之實施例1至3,說明了光鼓卡匣13的供驅動感光體光鼓1之用的承受驅動力之耦合構件的構成。
總之,可以把前述之各耦合構件(28,128,228、328),設於顯影卡匣4。在此場合,成為承受供驅動把各耦合構件(28,128,228、328)設於顯影輥17、碳粉供給輥18、攪拌構件23等、顯影卡匣4的要素之用的驅動力。於以下的實施例5、6詳細說明那樣構成之例。
<實施例5>
使用圖42至圖57說明第5實施例。
在本實施例,說明為了驅動顯影卡匣4之顯影輥17、碳粉供給輥18、攪拌構件23而設於顯影卡匣4的耦合構件528。此外,說明關於為了對耦合構件528傳達驅動力而設於影像形成裝置本體100A的本體驅動軸5101。
在前述實施例1至4解說了裝置本體與光鼓卡匣之驅動連結部分(耦合構件以及本體驅動軸101)的構成。本實施例以及後述的實施例6,是將此構成援用於裝置本體與顯影卡匣之驅動連結部分(耦合構件528及本 體驅動軸5101)的構成。
亦即,本實施例之要素之中,針對對應於在前述實施例所說明的要素者,賦予與前述要素相同的名稱。針對這些特別詳細說明與前述之要素不同的構成或作用等,與前述要素同樣之處亦有省略說明的場合。
此外,本實施例之要素之中,針對與前述之實施例的要素同等者,賦予同一名稱以及使用同一符號,省略詳細說明。
〔本體驅動軸的構成〕
使用圖42、圖43說明本體驅動軸5101的構成。
圖42係本體驅動軸5101的外型圖。
圖43係往影像形成裝置本體安裝的狀態之沿著本體驅動軸5101的旋轉軸(旋轉軸線)切斷的剖面圖。
如圖42所示,本體驅動軸5101,係由齒輪構件5101e、中間體5101p、輸出構件5101q、驅動傳達構件5101r所構成。
於影像形成裝置本體100A設有作為驅動源之馬達(未圖示)。齒輪構件5101e由此馬達獲得旋轉驅動,以中間體5101p,輸出構件5101q,驅動傳達構件5101r的順序傳達驅動而本體驅動軸5101進行旋轉。
此外,齒輪構件5101e,中間體5101p,輸出 構件5101q具有Oldham聯軸器之機構,於X方向、Y方向可移動一定之距離。因此,於本體驅動軸5101的卡匣側中介著Oldham聯軸器設置的驅動傳達構件5101r也在X方向、Y方向可移動一定的距離。接著,驅動傳達構件5101r具備可旋轉地軸部5101f,由馬達承受的旋轉驅動力透過設於軸部5101f的溝形狀的驅動傳達溝5101a(凹部、驅動傳遞部)往顯影卡匣4側傳達。此外,軸部5101f,於其先端具有圓錐型狀5101c。
此本體驅動傳達溝5101a,為後述之卡合部573的一部分可進入的形狀。具體而言,具備與耦合構件528的驅動承受面(驅動承受部)573a接觸而作為傳達驅動力之面的本體驅動傳達面5101b。
此外,如圖42所示,本體驅動傳達面5101b不是平面,是以本體驅動軸5101的旋轉軸為中心成為扭轉的形狀。其扭轉方向,係本體驅動軸5101的Z1方向側對Z2方向側,被配置於本體驅動軸5101的旋轉方向上游側的方向。本實施例之沿著卡合部573的圓筒(cylinder)的旋轉軸線方向扭轉量為1°每1mm的程度。採取扭轉本體驅動傳達面5101b的形狀的理由將於稍後詳述。
此外,於本體驅動傳達溝5101a的Z2方向側的面,設有本體側拔去傾斜面5101i。本體側拔去梯度5101i,是在把顯影卡匣4從裝置本體100A拆下時,供協助卡合部573由驅動傳達溝5101a拔出之用的梯度(傾斜 面、傾斜部)。
如圖43所示,設於齒輪構件5101e的被軸承部5101d,藉由設於影像形成裝置本體100A的軸承構件5102可旋轉地被支撐(軸撐)。其次,輸出構件5101q,藉由耦合器夾持架5101s可旋轉地被支撐著。此外,驅動傳達構件5101r可移動於Z方向地被支撐於輸出構件5101q,藉由彈簧構件5103彈推於顯影卡匣4側(Z2方向)。但是,驅動傳達構件5101q的Z方向的可移動量(游隙),為1mm程度比後述的驅動承受面573a的Z方向之寬幅還要充分地小。
進而,耦合器夾持架5101s藉由作用彈簧5101t,被彈推於約略Y2方向,如稍後所述,在顯影卡匣4之安裝時,驅動傳達構件5101r對齒輪構件5101e的軸線,位於在約略Y2方向上偏移的位置。
如以上所述,在驅動傳達構件5101r設本體驅動傳達溝5101a,於耦合構件528設卡合部573,成為由裝置本體100A往顯影卡匣4傳達驅動的構成。
又,詳細內容稍後敘述,但卡合部573,可彈性變形地設於基部574的前端。因此,卡合部573,是在把顯影卡匣4安裝於裝置本體100A時,可移動往徑向外側的構成。藉此,伴隨著把顯影卡匣4插入裝置本體100A,卡合部573進入驅動傳達溝5101a,卡合部573與本體驅動傳達溝5101a可以卡合。
卡合部573,具有由顯影卡匣4的外部承受驅 動力之用的驅動力承受部。藉由基部574及卡合部,形成供可移動地支撐驅動力承受部之用的支撐部這一點與前述實施例相同。
〔耦合構件的構成〕
接著,使用圖44、圖45、圖46、圖47、圖48、圖49詳細說明本實施例之耦合構件528。
圖44係在旋轉軸線切斷耦合構件528之剖面圖。
圖45係在旋轉軸線切斷汽缸構件570之剖面圖。
圖46係在與耦合構件528的旋轉軸線垂直的方向以通過驅動承受面573a的方式切斷耦合構件528與本體驅動軸5101的剖面圖。
圖47係調芯構件533的立體圖。
圖48係說明耦合構件528的組裝之圖。
圖49係沿著碳粉供給輥20與顯影輥17的軸線切斷顯影卡匣4之剖面圖。
如圖44所示,耦合構件528係組合汽缸構件570與調芯構件533以2個體構成的。但是,隨著材質或成形方法、構成等的選擇不同,沒有必要為2個體,亦可組合3個體以上的構件來構成。
汽缸構件570與實施例1同樣,是供由裝置本體承受驅動力之驅動承受面573a被設置的驅動力承受構件。調芯構件533與實施例1同樣,是從汽缸構件570傳達驅動力的被傳達構件。此外,調芯構件533也是抑制驅動承受 面573a移動往汽缸構件570的圓周方向的支援部被設置之支援構件。
如圖48所示,調芯構件533朝向汽缸構件570的軸線方向(箭頭圖示),被組裝於汽缸構件570。進而,藉著使調芯構件533旋轉於反時針方向(箭頭圖示),防脫落部533c卡合於掛勾部572,調芯構件533與汽缸構件570一起被單元化。
(關於凸緣構件之說明)
汽缸構件570,如圖45所示,與實施例1同樣,具有卡合部573與基部574。卡合部573與基部574與實施例1同樣,是可移動地支撐驅動力承受部(驅動承受面573a)之用的支撐部。
卡合部573,與實施例1同樣,如圖46所示,在耦合構件528的圓周方向上以均等的間隔配置於3處(120°間隔,約略等間隔),具有驅動承受面573a。基部574具有被支援(backup)面574i與抵接面574h。
驅動承受面573a,是藉著與本體驅動軸5101之本體驅動傳達面5101b抵接,對耦合構件528傳達本體驅動軸5101的驅動力之面。
抵接面574h,是耦合構件528與本體驅動軸5101卡合時,與軸部5101f抵接的面,構成其內徑的圓弧的半徑R51,與軸部5101f的半徑R52約略相同。
被支援部574i是耦合構件528與本體驅動軸 5101卡合時,與後述的調芯構件533的受力部577之承受面577a抵接的面,對驅動承受面573a被配置於旋轉方向下游側(圖46所圖示)。此外,如圖46所示,以被支援面574i與驅動承受面573a所夾的角J為銳角的方式配進行配置。
又,驅動承受面573a只要與驅動傳達構件5101r相接的2點的旋轉方向的相位不同即可。總之,驅動承受面573a,只要是具有與扭轉的面同等的機能的構成即可,不一定要是扭轉的形狀。藉由使驅動承受面573a為扭轉的形狀或是傾斜的形狀,在驅動承受面573a承受驅動時,於耦合構件528,被施加被拉入顯影卡匣4的外側(Z1方向側)的力。
進而,如圖45所示,卡合部573於Z方向在顯影卡匣4的外側(Z1方向側)具有作為安裝時受力部之插入傾斜面573d。此外,卡合部573於Z方向在顯影卡匣4的內側(Z2方向側)具有作為拆下時力量承受部之拔去傾斜面573e。藉此,可以提高耦合構件4028之往本體驅動軸5101的安裝性、裝拆性。
安裝時,插入傾斜面573d與圓錐型狀5101c抵接,卡合部573朝向驅動軸的徑向外側移動。此外,拔出時,拔去傾斜面573e與本體側拔去傾斜面5101i抵接,卡合部573朝向本體驅動軸5101的徑向外側移動。
基部574,與實施例1同樣,具有根本側延伸部574t、折返部574r與自由端側延伸部574s。與實施例 1同樣,根本側延伸部574t,由根本部574a,與汽缸構件570的旋轉軸線約略平行地,往Z2方向(顯影輥的軸線方向之內側)延伸。根本側延伸部574t,對卡合部573或自由端側延伸部574s配置於耦合構件的徑向外側。
折返部574r與根本側延伸部574t連續地形成,也是與自由端延伸部574s連續地相連的部分。
根本側延伸部574t,由折返部574r,與汽缸構件570的旋轉軸線約略平行地,往Z1方向(顯影輥的軸線方向之外側)延伸。
卡合部573的自由端(自由端側延伸部574s的前端),與基部的根本574a,都被配置於比折返部574r更靠Z1側。
卡合部573是設於自由端側延伸部574s的突起部,具有驅動力承受部(驅動承受面573a)。
與實施例1同樣,藉由基部574的彈性變形,卡合部573可移動於耦合構件528的徑向。換句話說,基部574受到外力變形,在往自然狀態的位置在返回方向上具有復原力(彈性力)。
與實施例1同樣,耦合構件528往本體驅動軸5101卡合時,根本側延伸部574t與折返部574r一起彈性變形,可以低的安裝力把耦合構件528安裝於本體驅動軸5101。
此外,耦合構件528的驅動承受面573a,為以耦合構件528的軸線為中心而扭轉的形狀,在本實施 例,其扭轉輛與本體驅動傳達面5101b相同量。
(關於調芯構件之說明)
其次,如圖47所示,調芯構件533,具有逆圓錐型狀533a、受力部577、防脫落部533c、調芯構件驅動傳達面(以下簡稱驅動傳達面)。
逆圓錐型狀533a是供決定本體驅動軸5101的軸線方向的位置以及徑向的位置之部位。藉著逆圓錐型狀533a的逆圓錐型狀接觸於驅動傳達構件5101r的圓錐型狀5101c,限制驅動傳達構件5101r移動於本體驅動軸5101的軸線方向以及直徑方向。
受力面577,在耦合器528之組裝完成狀態,係以與設於卡合部573的被支援面574i抵接的面亦即承受面577a(參照圖46)、以及與承受面577a垂直的肋片577e(參照圖46)所構成。承受面577a與實施例1同樣,是支援部,而且也是供由汽缸構件570承受驅動力之用的被傳達部。
如圖48所示,驅動傳達面533m,是由汽缸構件570對調芯構件533傳達驅動的面(被傳達部)。汽缸構件570具有對應的汽缸驅動傳達面(驅動傳達部)570m。分別於調芯構件533與汽缸構件570的圓周方向上以均等的間隔配置3處(120°間隔,約略等間隔)。
此外,汽缸驅動傳達面570m與驅動傳達面533m,分別沿著汽缸構件570與調芯構件453的軸線成 扭轉的形狀,扭轉量每1mm為2°程度。
作為此扭轉量,成立以下的關係。汽缸構件570,在驅動承受面573a承受被拉進顯影卡匣4的外側(Z1方向側)之力Fz1。而且汽缸構件570,在凸緣驅動承受面570m承受被拉進顯影卡匣4的內側(Z2方向側)之力Fz2。在此場合必定為Fz2>Fz1的關係。
因此,汽缸構件570必定往Z2方向拉入。而且,汽缸驅動傳達面570m與驅動傳達面33m的Z方向之卡合部D之至少一部分,於Z方向,是與驅動承受面573a、受力部577之承受面577a重疊的位置關係。藉此可以抑制汽缸構件570的變形量。
在本實施例,設於調芯構件533的D形狀的孔亦即安裝部533d(參照圖37),如圖49所示,被安裝於碳粉供給輥20之軸。接著藉由驅動從調芯構件533傳達至碳粉供給輥20之軸,使碳粉供給輥20可旋轉。其次,對設於碳粉供給輥20的軸之Z1方向側的碳粉供給輥齒輪598傳達驅動。最後,從碳粉供給輥齒輪598對設於顯影輥17的軸之Z1方向側的顯影輥齒輪599傳達驅動,使顯影輥17可旋轉。顯影輥17分別藉由顯影軸承519R、519L可旋轉地支撐著其兩端。
〔卡匣之往影像形成裝置本體的安裝〕
使用圖50、圖51,說明顯影卡匣4之往影像形成裝置本體100A的裝拆。
圖50係供說明顯影卡匣4之往影像形成裝置本體100A的安裝之用的立體圖。
圖51係供說明顯影卡匣4之往影像形成裝置本體100A的安裝動作之用的剖面圖。
本實施例之影像形成裝置本體100A採用可在水平方向上安裝顯影卡匣4的構成。具體而言,影像形成裝置本體100A於其內部具備可安裝顯影卡匣4的空間。接著,於影像形成裝置本體100A之前側(使用時為使用者站立的方向)具有使顯影卡匣4往前述空間插入之用的卡匣門5104(前門)。
如圖50所示,影像形成裝置本體100A的卡匣門5104被設置為可開閉。打開卡匣門5104時,導引顯影卡匣4的卡匣下導軌5105配置於空間的底面,卡匣上導軌5106配置於上面。顯影卡匣4藉由設於空間上下的上下之導軌(5105、5106)被導引往安裝位置。顯影卡匣4約略沿著顯影輥20的軸線,往安裝位置插入。
以下,使用圖51,說明顯影卡匣4之往影像形成裝置本體100A的裝拆動作。
如圖51(a)所示,顯影卡匣4,係以插入方向深側的端部下側為卡匣下導軌5105所支撐/導引。顯影卡匣4,係以插入方向深側的端部shang4側為卡匣shang4導軌5106(未圖示)所導引。在這樣的狀態下顯影卡匣4被插入裝置本體。此時,顯影框體18及顯影軸承19(19L、19R)成為中間轉印皮帶5不接觸的尺寸關 係。
其次,如圖51(b)所示,顯影卡匣4以被卡匣下導軌5105所支撐的狀態往水平方向插入,被插入直到抵處於設在影像形成裝置本體100A的深側卡匣定位部5108為止。
此外,在顯影卡匣4之安裝時,如前所述影像形成裝置本體100A的驅動傳達構件5101r,以被彈推往約略Y2方向的狀態,與耦合構件528卡合。
圖51(c)係顯示卡匣門5104關閉的狀態之影像形成裝置本體100A與顯影卡匣4的狀態之圖。影像形成裝置本體100A的卡匣下導軌5105以連動於卡匣門(前門)5104的開閉而上下的方式構成。
藉由使用者關閉卡匣門5104時,卡匣下導軌5105上升。接著,顯影卡匣4的兩端部與影像形成裝置本體100A的卡匣定位部(5108‧5110)抵接,顯影卡匣4對影像形成裝置本體100A定位。此外,影像形成裝置本體100A的驅動傳達構件5101r也追隨顯影卡匣4上升。
藉由以上的動作,結束顯影卡匣4之往影像形成裝置本體100A的安裝。
此外,從影像形成裝置本體100A拔去顯影卡匣4,是與前述插入動作相反的順序。
〔耦合構件之往本體驅動軸的卡合過程〕
接著,使用圖52詳細說明耦合構件528與本體驅動軸5101之卡合過程。
圖52係供說明耦合構件528之往本體驅動軸5101的安裝動作之用的剖面圖。
圖52(a)係顯示耦合構件528開始與驅動傳達構件5101r卡合之前的狀態之圖。此外,圖52(d)顯示把顯影卡匣4往影像形成裝置本體100A安裝的狀態。特別是圖52(d),顯示伴隨著卡匣門5104關閉,卡匣下導軌105上升的狀態,顯影卡匣4對影像形成裝置本體100A被定位。
此處,圖52(b)(c)係供說明在圖52(a)與圖52(d)之間,耦合構件528與驅動傳達構件5101r的安裝過程之圖。又,驅動傳達構件5101r藉由彈推彈簧5101t被彈推往約略Y2方向,驅動傳達構件5101r的軸線被彈推直到比耦合構件528的軸線在約略Y2方向上偏移的位置為止。
顯影卡匣4如使用圖51所說明的,影像形成裝置本體100A以被卡匣下導軌5105支撐的狀態下往水平方向插入。
圖52(a)係顯示驅動傳達構件5101r不與耦合構件528抵接的狀態之圖。如前所述,於此狀態,驅動傳達構件5101r的軸線與耦合構件528的軸線是偏離的。
如圖52(b)所示,從圖52(a)進而把耦合構件528朝向驅動傳達構件5101r的深側插入,首先耦合 構件528的插入傾斜面573d與驅動傳達構件5101r的圓錐型狀5101c抵接。於耦合構件528的插入傾斜面573d,驅動傳達構件5101r的圓錐型狀5101c被導引,耦合構件528的軸線與驅動傳達構件5101r的軸線成為約略相同。
如圖52(c)所示,顯示由圖52(b)進而使耦合構件528朝向驅動傳達構件5101r的深側插入的狀態之圖為圖52(c)。藉著基部574彈性變形,以卡合部573的插入傾斜面573d,沿著圓錐型狀5101c的方式,卡合部573往耦合構件528的徑向外側變形。進而耦合構件528往Z1方向插入的話,耦合構件528之卡合部573的拔去傾斜面573e,比驅動傳達構件5101r的本體側拔去傾斜面5101i更靠近Z方向深側(Z1側)為止,插入至驅動傳達構件5101r。其次,直到耦合構件528的定位部533a與驅動傳達構件5101r的圓錐型狀5101c抵接為止,耦合構件528被插入驅動傳達構件5101r。
其後,如前所述,藉著顯影卡匣4藉由卡匣下導軌5105抬起,而顯影卡匣4成為對影像形成裝置本體100A被定位的狀態(如圖51(c)所示)。此外,如圖51(d)所示,伴隨著顯影卡匣4的上升,驅動傳達構件5101r也上升。其後,與實施例1同樣,本體驅動軸5101旋轉,卡合部573與驅動傳達溝5101a之相位配合時,基部574的彈性變形被解除,卡合部573侵入驅動傳達溝5101a。
〔根據本體驅動軸之耦合構件的驅動〕
使用圖46說明由本體驅動軸5101往耦合構件528之旋轉驅動的傳達。
此耦合器528的驅動承受面573a,在抵觸於本體驅動傳達面5101b時,顯影輥17、透過顯影輥17之顯影刮板21等被提供負荷。亦即,驅動承受面573a,承受負荷(驅動力)F51,同時與驅動傳達面101b一體地旋轉。
驅動承受面753a承受此驅動力F51時,被支援面574i與驅動承受面573a夾角為銳角,所以可以分解為與被支援面574i成垂直方向的成分Fv以及水平方向的成分Fh。如圖46所示,垂直方向的成分Fv傳遞至與卡合部573之驅動承受面573a相反側的被支援面574i。藉由被支援面574i抵觸於力承受面577a,或是與力承受面577a垂直方向的肋片577e被支援。結果,即使負荷F51變動,卡合部573因為如前所述被支援著,而幾乎不變形,所以碳粉供給輥20、顯影輥17的旋轉量也幾乎不改變,結果,可以保持畫質的品質。
此外,從影像形成裝置本體100A拔去顯影卡匣4,是與前述插入動作相反的順序。
於本實施例,根本側延伸部574t,與汽缸構件570的旋轉軸線約略平行地,往深側(Z2方向)延伸。接著,根本側延伸部574t被配置於卡合部573的徑 向外側,卡合部573的自由端側,與基部的根本574a一起被配置於比折返部574r更靠Z1側。
作為其他實施型態,如圖53所示,卡合部573的自由端側,與基部的根本574a一起被配置於比折返部574r更靠Z2側的構成亦可。
如圖54(a)、圖55所示,根本側延伸部574t,對卡合部573,被配置於旋轉方向下游側,比根本部274a更往深側(Z2方向)延伸的構成亦可。如圖54(b)所示,根本側延伸部574t,對卡合部573,被配置於旋轉方向上游側,比根本部274a更往深側(Z2方向)延伸的構成亦可。如圖54(c)所示。根本側延伸部574t,對卡合部573,被配置於旋轉方向兩側的構成亦可。
如圖56(a)、圖57所示,根本側延伸部574t,對卡合部573或自由端側延伸部574s,被配置於旋轉方向下游側,比根本部574a更往Z1方向延伸的構成亦可。如圖56(b)所示,根本側延伸部574t,對卡合部573或自由端側延伸部574s,被配置於旋轉方向上游側,比根本部574a更往Z1方向延伸的構成亦可。如圖56(c)所示,根本側延伸部574t,對卡合部573或自由端側延伸部574s,配置於旋轉方向兩側的構成亦可。
<實施例6>
使用圖58至圖63說明第6實施例。
圖58係相關於本實施例之調芯構件633的立體圖。
圖59係在旋轉軸線切斷相關於本實施例的調芯構件633之剖面圖。
圖60係在與旋轉軸線垂直的方向,以通過驅動承受面673a的方式切斷相關於本實施例的耦合構件628之剖面圖。
圖61係相關於本實施例之汽缸構件670的立體圖。
圖62係在旋轉軸線切斷相關於本實施例的耦合構件628之剖面圖。
圖63係說明相關於本實施例的耦合構件628的組裝之圖。
針對對應於在前述實施例所揭示的要素之要素,賦予相同的名稱。針對這些特別詳細說明與前述之要素不同的構成或作用等,與前述要素同樣之處亦有省略說明的場合。此外,針對與前述要素實質同等者,賦予同一名稱及同一符號,省略詳細說明。在本實施例,詳細說明特別是與實施例5不同之處。
在實施例5,以汽缸構件570、調芯構件533構成耦合構件528,係汽缸構件570具有汽缸驅動傳達面570m、基部574、卡合部573,調芯構件533具有受力部577、驅動傳達面533m的構成。
另一方面,在本實施例,係於汽缸構件670 設支援部670j,於調芯構件633配設基部674、卡合部673、受力部677的構成。
更詳細地說,如圖58所示,調芯構件633,具有基部674、卡合部673、受力部677、逆圓錐型狀633a、與止脫離部633c。
基部674,如圖59所示,於Z1側具有根本部674a,具有延伸於耦合構件628的軸線方向的根本側延伸部674t,以及自由端側延伸部674s、根本側延伸部674t與折返部674r。
卡合部673與實施例5同樣,具有驅動承受面673a。總之,調芯構件633,是被設置供由裝置本體承受驅動力之用的驅動力承受部之驅動力承受構件。
此外,自由端側延伸部674s具有被支援(backup)面674i與抵接面674h。
驅動承受面673a與被支援面674i夾角j,與實施例5同樣為銳角。
受力部677,如圖60所示,被配置於卡合部673的旋轉方向下游側,具有承受面677a與肋片677e。承受面677a,是把後述之汽缸構件670的支援部670j,以基部674之被支援面674i挾入之用的面。承受面677a與被支援面674i是被配置為約略平行。肋片677e,如圖60所示,以承受面677a的內徑側端為起點,與承受面677a幾乎垂直地配置。
此外,逆圓錐型狀633a,與實施例5同樣, 是決定耦合構件628與本體驅動軸5101的位置之部位。
防脫落部633c,藉著與設於汽缸構件670的掛鉤部672卡合,而把調芯構件633與汽缸構件670與以單元化的部位。
汽缸構件670,如圖61所示,具有支援部670j與掛勾部672。總之,汽缸構件670是具有支援部的支援構件。
支援部670j,如圖60所示,被組裝於調芯構件633的被支援面674i與承受面677a之間隙,是防止卡合部673往旋轉方向上游側倒下之形狀。因此,支援部670j的厚度,與被支援面674i與承受面677a之間隙約略相同。此外,由Z方向來看,通過支援部670j的卡合部673側的稜線之圓,係以其中心與逆圓錐型狀633a成為相同的方式配置。該圓的直徑D68,與本體驅動軸5101的軸部5101f的外徑D65約略相同,或者是在對分別的尺寸精度檢討時,以成為D68≧D65的方式作成。此外,支援部670j,如圖62所示,於Z方向,以與驅動承受面673a重疊的方式配置。
對汽缸構件670,藉由把調芯構件633由Z方向深側往前側(由Z2側往Z1側)組裝,構成耦合構件628(如圖62所示)。此時,如前所述,調芯構件633的防脫落部633c,與設於汽缸構件670的掛鉤部672卡合。
耦合構件628由本體驅動軸5101承受驅動 時,如圖60所示,卡合部673之驅動承受面673a承受驅動力F1。其中,關於與被支援面垂直方向的力Fv,因為被支援面674i、支援部670j、承受面670a、肋片670e被支援,所以可防止卡合部673於旋轉方向下游側變形。此外,抵抗與被支援面674i平行方向的力Fh,基部674的抵接面674h,藉著抵觸於本體驅動軸5101的軸部5101f,可以防止卡合部673於徑向變形。
此外,在實施例5,於汽缸構件570設卡合部573,於調芯構件533跨設配置逆圓錐型狀533a與其他零件。因此,於汽缸構件570設汽缸驅動傳達面570m,於調芯構件533設驅動傳達面533m。藉此,藉著把汽缸構件570往調芯構件533側(Z2方向側)拉進,使Z方向之卡合部573與逆圓錐型狀533a之位置安定化。
對此,在本實施例,卡合部673與逆圓錐型狀633a,是配至於調芯構件633,所以沒有必要把汽缸構件670往調芯構件633側拉進。
作為其他實施型態,與實施例5之圖53同樣,把基部674的根本側延伸部674t的根本部674a設於Z2側,把折返部674r設於根本側延伸部674t的Z1側亦可(未圖示)。此外,與圖54、56同樣,根本側延伸部674t,亦可被配置於卡合部673的旋轉方向之上游側、下游側、或兩側。又,匯集前述實施例1~6之構成如下。根據在本案說明的各構成,藉著支撐驅動力承受部(驅動承受面)的支撐部具有延伸於互異方向的第一延伸部以及 第二延伸部,即使在狹小空間之中也可以確保支撐部有一定的長度。總之,可以確保耦合器或卡匣為小型,而且支撐部能夠可移動地支撐驅動力承受部。此外,藉由這樣的支撐部的構成,卡匣被安裝於影像形成裝置本體時,驅動力承受部(卡合部)可以與設於影像形成裝置本體的本體驅動軸卡合。
〔產業上利用可能性〕
根據本發明,提供可以裝拆於電子照片影像形成裝置本體的方式構成的感光光鼓單元。
70:凸緣構件
71:圓筒部
71b:內周面
71R:內周面
72:安裝部
72d:壓入部
72f:壓入導引部
72g:導引傾斜面
72m:內周面
73:卡合部
73a:驅動承受面
74:支撐部
74a:根本部
74h:抵接面
74i:支援面
74r:折返部
74s:自由端延伸部
74t:根本側延伸部
75:鍔部
77:受力部
D2、D9:內徑
Z1、Z2:箭頭

Claims (53)

  1. 一種光鼓單元(30),可以裝拆於電子相片影像形成裝置(100)的本體(100A),前述本體(100A)包括設有凹部(101a,5101a)的驅動軸(101,5101),前述光鼓單元(30)包含:(1)感光體光鼓(1);和(2)設於前述感光體光鼓(1)上的耦合構件(28,128,228,328,528,628),前述耦合構件(28,128,228,328,528,628)包括:(2-1)驅動力承受部(73a,173a,273a,373a,573a,673a),其被建構用於進入前述凹部(101a,5101a),以承受驅動力,用於轉動前述感光體光鼓(1);和(2-2)支撐部(73,74,173,174,273,274,373,374,573,574,673,674),可運動地支撐前述驅動力承受部(73a,173a,273a,373a,573a,673a),其中前述支撐部(73,74,173,174,273,274,373,374,573,574,673,674)包括:(i)第一延伸部(74s,174s,274s,374s,574s,674s),支撐前述驅動力承受部(73a,173a,273a,373a,573a,673a);和(ii)第二延伸部(74t,174t,274t,374t,574t,674t);和(iii)連接部(74r,174r,274r,374r,574r,674r),設置在前述第一延伸部(74s,174s,274s,374s,574s,674s)和前述第二延伸部(74t,174t,274t,374t,574t,674t)之間,及其中前述第一延伸部(74s,174s,274s,374s,574s,674s)和前述第二延伸部(74t,174t,274t,374t,574t,674t) 至少在前述感光體光鼓(1)的軸線方向(Z1,Z2)中延伸,及其中前述支撐部(73,74,173,174,273,274,373,374,573,574,673,674)在前述連接部(74r,174r,274r,374r,574r,674r)被彎曲,使得前述第一延伸部(74s,174s,274s,374s,574s,674s)從前述連接部(74r,174r,274r,374r,574r,674r)延伸的第一方向和前述第二延伸部(74t,174t,274t,374t,574t,674t)延伸至前述連接部(74r,174r,274r,374r,574r,674r)的第二方向在前述軸線方向(Z1,Z2)中彼此不同。
  2. 如請求項1之光鼓單元(30),其中前述第一延伸部(74s,174s,274s,374s,574s,674s)設有突出部,其具有前述驅動力承受部(73a,173a,273a,373a,573a,673a)。
  3. 如請求項2之光鼓單元(30),其中前述突出部朝向前述光鼓單元(30)的徑向內側突出。
  4. 如請求項1~3中任一項之光鼓單元(30),其中前述第一延伸部(74s,274s,574s,674s)從前述連接部(74r,274r,574r,674r)朝向前述支撐部(73,74,273,274,573,574,673,674)的自由端延伸。
  5. 如請求項1~3中任一項之光鼓單元(30),其中前述第二延伸部(74t,174t,274t,374t,574t,674t)具有前述支撐部(73,74,173,174,273,274,373,374,573,574,673,674)的固定端(74a,174a,274a,374a,574a,674a)。
  6. 如請求項5之光鼓單元(30),其中前述耦合構件(28,228,528,628)包括中空部,且前述支撐部(73,74,273,274,373,573,574,673,674)的前述固定端(74a,274a,574a,674a)被固定至界定前述中空部的內表面。
  7. 如請求項1~3中任一項之光鼓單元(30),其中前述支撐部(73,74,173,174,273,274,373,374,573,574,673,674)支撐前述驅動力承受部(73a,173a,273a,373a,573a,673a),以便至少可在前述光鼓單元(30)的徑向中運動。
  8. 如請求項1~3中任一項之光鼓單元(30),其中前述支撐部(73,74,173,174,273,274,373,374,573,574,673,674)可彈性變形。
  9. 如請求項1~3中任一項之光鼓單元(30),其中在前述光鼓單元(30)的徑向中,前述第一延伸部(74s,274s,574s,674s)比前述第二延伸部(74t,174t,274t,574t,674t)被設置得更靠近前述耦合構件(28,128,528,628)的軸線。
  10. 如請求項1~3中任一項之光鼓單元(30),其中前述第一延伸部(274s,374s,574s)和前述第二延伸部(274t,374t,574t)在前述光鼓單元(30)的周圍方向中偏置。
  11. 如請求項1~3中任一項之光鼓單元(30),其中前述支撐部(73,74,173,174,273,274,373, 374,573,574,673,674)包括多個前述第二延伸部(74t,174t,274t,374t,574t,674t)。
  12. 如請求項11之光鼓單元(30),其中前述第一延伸部(74s,174s,274s,374s,574s,674s)連接於前述多個前述第二延伸部(74t,174t,274t,374t,574t,674t)。
  13. 如請求項1~3中任一項之光鼓單元(30),其中前述耦合構件(28,128,228,328,528,628)包括多個前述驅動力承受部(73a,173a,273a,373a,573a,673a)和多個前述支撐部(73,74,173,174,273,274,373,374,573,574,673,674)。
  14. 如請求項1~3中任一項之光鼓單元(30),其中前述耦合構件(28,128,228,328,528,628)包括:(i)第一驅動力承受構件(140,340),設有前述支撐部(173,174,373,374)和前述驅動力承受部(173a,373a);和(ii)第二驅動力承受構件(170,370),用於將來自前述第一驅動力承受構件(140,340)的前述驅動力朝向前述感光體光鼓(1)傳送。
  15. 如請求項1~3中任一項之光鼓單元(30),其中前述耦合構件(28,128,328,528,628)包括被支援部(74i,174i,374i,574i,674i),用於限制前述驅動力承受部(73a,173a,273a,373a,573a,673a)在前述耦合構件(28,128,328,528,628)的周圍方向中的運動。
  16. 如請求項1~3中任一項之光鼓單元(30),其中前述驅動力承受部(73a,173a,273a,373a)的至少一部份被設置在前述感光體光鼓(1)內。
  17. 如請求項1~3中任一項之光鼓單元(30),其中前述耦合構件(28,128,228,328)包括定位部(33a,133a,233a,333a),用於決定前述光鼓單元(30)相對於前述驅動軸(101)的位置,其中前述定位部(33a,133a,233a,333a)被設置在前述驅動力承受部(73a,173a,273a,373a)關於前述光鼓單元(30)之前述軸線方向(Z1,Z2)的內側。
  18. 如請求項17之光鼓單元(30),其中前述定位部(33a,133a,233a,333a)是凹部,其在前述軸線方向(Z1,Z2)中朝向內側縮減。
  19. 如請求項1~3中任一項之光鼓單元(30),其中前述第一延伸部(74s,174s,274s,374s,574s,674s)、前述第二延伸部(74t,174t,274t,374t,574t,674t)、和前述連接部(74r,174r,274r,374r,574r,674r)一體成型。
  20. 如請求項1~3中任一項之光鼓單元(30),其中前述第一延伸部(74s,174s,274s,374s,574s,674s)、前述第二延伸部(74t,174t,274t,374t,574t,674t)、和前述連接部(74r,174r,274r,374r,574r,674r)是分離的構件。
  21. 如請求項1~3中任一項之光鼓單元 (30),其中前述第一延伸部(74s,174s,274s,374s,574s,674s)經由前述第二延伸部(74t,174t,274t,374t,574t,674t)而連接至前述耦合構件(28,128,228,328,528,628)的主體。
  22. 如請求項1~3中任一項之光鼓單元(30),其中前述感光體光鼓(1)具有第一端、和在前述軸線方向(Z1,Z2)中與前述第一端相反的第二端,其中前述耦合構件(28,128,228,328,528,628)被設置在前述感光體光鼓(1)的前述第一端,和其中前述第一方向和前述第二方向其中一者是朝向前述感光體光鼓(1)之前述第二端的方向(Z2),且前述第一方向和前述第二方向其中另一者是遠離前述感光體光鼓(1)之前述第二端的方向(Z1)。
  23. 一種卡匣(4,13),包含:如請求項1~3中任一項之光鼓單元(30),和框體(14),可旋轉地支撐前述光鼓單元(30)。
  24. 一種卡匣(4,13),可以裝拆於電子相片影像形成裝置(100)的本體(100A),前述本體(100A)包括設有凹部(101a,5101a)的驅動軸(101,5101),前述卡匣(4,13)包含:(1)可旋轉構件(1,17,20),可連同其表面上所承載的顯影劑旋轉;和(2)耦合構件(28,128,228,328,528,628),包括: (2-1)驅動力承受部(73a,173a,273a,373a,573a,673a),其被建構用於進入前述凹部(101a,5101a),以承受驅動力,用於轉動前述可旋轉構件(1,17,20);和(2-2)支撐部(73,74,173,174,273,274,373,374,573,574,673,674),可運動地支撐前述驅動力承受部(73a,173a,273a,373a,573a,673a),其中前述支撐部(73,74,173,174,273,274,373,374,573,574,673,674)包括:(i)第一延伸部(74s,174s,274s,374s,574s,674s),支撐前述驅動力承受部(73a,173a,273a,373a,573a,673a);和(ii)第二延伸部(74t,174t,274t,374t,574t,674t);和(iii)連接部(74r,174r,274r,374r,574r,674r),設置在前述第一延伸部(74s,174s,274s,374s,574s,674s)和前述第二延伸部(74t,174t,274t,374t,574t,674t)之間,及其中前述第一延伸部(74s,174s,274s,374s,574s,674s)和前述第二延伸部(74t,174t,274t,374t,574t,674t)至少在前述可旋轉構件(1,17,20)的軸線方向(Z1,Z2)中延伸,及其中前述支撐部(73,74,173,174,273,274,373,374,573,574,673,674)在前述連接部(74r,174r,274r,374r,574r,674r)被彎曲,使得前述第一延伸部(74s,174s,274s,374s,574s,674s)從前述連接部(74r,174r,274r,374r,574r,674r)延伸的第一方向和前述第二延伸部(74t,174t,274t,374t,574t,674t)延伸至前述連接部(74r,174r,274r, 374r,574r,674r)的第二方向在前述軸線方向(Z1,Z2)中彼此不同。
  25. 如請求項24之卡匣(4,13),其中前述第一延伸部(74s,174s,274s,374s,574s,674s)設有突出部,其具有前述驅動力承受部(73a,173a,273a,373a,573a,673a)。
  26. 如請求項25之卡匣(4,13),其中前述突出部朝向前述耦合構件(28,128,228,328,528,628)的徑向內側突出。
  27. 如請求項24~26中任一項之卡匣(4,13),其中前述第一延伸部(74s,274s,574s,674s)從前述連接部(74r,274r,574r,674r)朝向前述支撐部(73,74,273,274,573,574,673,674)的自由端延伸。
  28. 如請求項24~26中任一項之卡匣(4,13),其中前述第二延伸部(74a,174a,274a,374a,574a,674a)具有前述支撐部(73,74,173,174,273,274,373,374,573,574,673,674)的固定端。
  29. 如請求項24~26中任一項之卡匣(4,13),其中前述耦合構件(28,228,528,628)包括中空部,且前述支撐部(73,74,273,274,573,574,673,674)的前述固定端(74a,274a,574a,674a)被固定至界定前述中空部的內表面。
  30. 如請求項24~26中任一項之卡匣(4,13),其中前述支撐部(73,74,173,174,273,274,373, 374,573,574,673,674)支撐前述驅動力承受部(73a,173a,273a,373a,573a,673a),以便至少可在前述耦合構件(28,128,228,328,528,628)的徑向中運動。
  31. 如請求項24~26中任一項之卡匣(4,13),其中前述支撐部(73,74,173,174,273,274,373,374,573,574,673,674)可彈性變形。
  32. 如請求項24~26中任一項之卡匣(4,13),其中在前述耦合構件(28,128,228,328,528,628)的徑向中,前述第一延伸部(74s,274s,574s,674s)比前述第二延伸部(74t,174t,574t,674t)被設置得更靠近前述耦合構件(28,128,528,628)的軸線。
  33. 如請求項24~26中任一項之卡匣(4,13),其中前述第一延伸部(274s,374s,574s)和前述第二延伸部(274t,374t,574t)在前述耦合構件(28,128,228,328,528,628)的周圍方向中偏置。
  34. 如請求項24~26中任一項之卡匣(4,13),其中前述支撐部(73,74,173,174,273,274,373,374,573,574,673,674)包括多個前述第二延伸部(74t,174t,274t,374t,574t,674t)。
  35. 如請求項34之卡匣(4,13),其中前述第一延伸部(74s,174s,274s,374s,574s,674s)連接於前述多個前述第二延伸部(74t,174t,274t,374t,574t,674t)。
  36. 如請求項24~26中任一項之卡匣(4,13),其中前述耦合構件(128,328)包括: (i)第一驅動力承受構件(140,340),設有前述支撐部(173,174,373,374)和前述驅動力承受部(173a,373a);和(ii)第二驅動力承受構件(170,370),用於將來自前述第一驅動力承受構件(140,340)的前述驅動力朝向前述可旋轉構件(1,17,20)傳送。
  37. 如請求項24~26中任一項之卡匣(4,13),其中前述耦合構件(28,128,328,528,628)包括被支援部(74i,174i,374i,574i,674i),用於限制前述驅動力承受部(73a,173a,373a,573a,673a)在前述耦合構件(28,128,328,528,628)的周圍方向中的運動。
  38. 如請求項24~26中任一項之卡匣(4,13),其中前述驅動力承受部(73a,173a,273a,373a)的至少一部份被設置在前述可旋轉構件(1,17,20)內。
  39. 如請求項24~26中任一項之卡匣(4,13),其中前述耦合構件(28,128,228,328,528,628)包括中空部,且前述支撐部(73,74,173,174,273,274,373,374,573,574,673,674)的至少一部份在前述中空部內。
  40. 如請求項24~26中任一項之卡匣(4,13),其中前述耦合構件(28,128,228,328)包括定位部(33a,133a,233a,333a),用於決定前述耦合構件(28,128,228,328)相對於前述驅動軸(101)的位置,其中前述定位部(33a,133a,233a,333a)被設置在前述驅動力承受部(73a,173a,273a,373a)關於前述耦合構件(28,128,228,328)之前述軸線方向(Z1,Z2)的內側。
  41. 如請求項40之卡匣(4,13),其中前述定位部(33a,133a,233a,333a)是凹部,其在前述軸線方向(Z1,Z2)中朝向內側縮減。
  42. 如請求項24~26中任一項之卡匣(13),其中前述可旋轉構件是感光體光鼓(1)。
  43. 如請求項24~26中任一項之卡匣(4),其中前述可旋轉構件是顯影輥(17)。
  44. 如請求項43之卡匣(4),另外包含供給輥(20),用於供給前述顯影劑至前述顯影輥(17)。
  45. 如請求項44之卡匣(4),其中前述供給輥(20)被建構用於被前述驅動力承受部(73a,173a,273a,373a,573a,673a)所承受的前述驅動力所轉動。
  46. 如請求項44之卡匣(4),其中前述顯影輥(17)被建構用於經由前述供給輥(20)承受來自前述耦合構件(28,128,228,328,528,628)的前述驅動力。
  47. 如請求項24~26中任一項之卡匣(4),其中前述可旋轉構件是供給輥(20),用於供給前述顯影劑至顯影輥(17)。
  48. 如請求項24~26中任一項之卡匣(4,13),其中前述可旋轉構件(1,17,20)包括軸,且前述耦合構件(28,128,228,328,528,628)可被安裝至前述軸。
  49. 如請求項24~26中任一項之卡匣(4,13),其中前述第一延伸部(74s,174s,274s,374s,574s,674s)、前述第二延伸部(74t,174t,274t,374t,574t, 674t)、和前述連接部(74r,174r,274r,374r,574r,674r)一體成型。
  50. 如請求項24~26中任一項之卡匣(4,13),其中前述第一延伸部(74s,174s,274s,374s,574s,674s)、前述第二延伸部(74t,174t,274t,374t,574t,674t)、和前述連接部(74r,174r,274r,374r,574r,674r)是分離的構件。
  51. 如請求項24~26中任一項之卡匣(4,13),其中前述第一延伸部(74s,174s,274s,374s,574s,674s)經由前述第二延伸部(74t,174t,274t,374t,574t,674t)而連接至前述耦合構件(28,128,228,328,528,628)的主體。
  52. 如請求項24~26中任一項之卡匣(4,13),另外包含第一側、和在前述軸線方向(Z1,Z2)中與前述第一側相反的第二側,其中前述耦合構件(28,128,228,328,528,628)被設置在前述卡匣(4,13)的前述第一側,和其中前述第一方向和前述第二方向其中一者是朝向前述卡匣(4,13)之前述第二側的方向(Z2),且前述第一方向和前述第二方向其中另一者是遠離前述卡匣(4,13)之前述第二側的方向(Z1)。
  53. 一種電子相片影像形成裝置(100),包含:如請求項23~26中任一項之卡匣(4,13),和 電子相片影像形成裝置本體(100A),前述卡匣(4,13)可安裝至前述電子相片影像形成裝置本體(100A)。
TW110127760A 2016-08-26 2016-08-26 光鼓單元、卡匣、及電子相片影像形成裝置 TWI7906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27760A TWI790697B (zh) 2016-08-26 2016-08-26 光鼓單元、卡匣、及電子相片影像形成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27760A TWI790697B (zh) 2016-08-26 2016-08-26 光鼓單元、卡匣、及電子相片影像形成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44937A TW202144937A (zh) 2021-12-01
TWI790697B true TWI790697B (zh) 2023-01-21

Family

ID=807838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27760A TWI790697B (zh) 2016-08-26 2016-08-26 光鼓單元、卡匣、及電子相片影像形成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90697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27029A1 (en) * 2001-02-19 2002-09-1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ealing member, toner accommodating contain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W201621484A (zh) * 2014-11-28 2016-06-16 佳能股份有限公司 卡匣及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
WO2016137014A1 (ja) * 2015-02-27 2016-09-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ドラムユニット、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カップリング部材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27029A1 (en) * 2001-02-19 2002-09-1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ealing member, toner accommodating contain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W201621484A (zh) * 2014-11-28 2016-06-16 佳能股份有限公司 卡匣及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
WO2016137014A1 (ja) * 2015-02-27 2016-09-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ドラムユニット、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カップリング部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44937A (zh) 2021-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119168B2 (ja) ドラムユニット、カートリッジ、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カップリング部材
AU2022202626B2 (en) Drum unit, cartridge,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oupling member
TWI790697B (zh) 光鼓單元、卡匣、及電子相片影像形成裝置
US8666281B2 (en) Process cartridge and developing device
TWI685727B (zh) 卡匣及電子照片影像形成裝置
TWI737126B (zh) 卡匣
TWI636347B (zh) 光鼓單元、卡匣、電子相片影像形成裝置及耦合構件
RU2722140C1 (ru) Узел барабана, картридж, электрофотографическ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изображений и муфт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