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86687B - 隱藏式連接件的連接裝置 - Google Patents

隱藏式連接件的連接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86687B
TWI786687B TW110122415A TW110122415A TWI786687B TW I786687 B TWI786687 B TW I786687B TW 110122415 A TW110122415 A TW 110122415A TW 110122415 A TW110122415 A TW 110122415A TW I786687 B TWI786687 B TW I78668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lastic
locking member
slot
elastic body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224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38004A (zh
Inventor
黃荺媃
林曉群
林曉歡
蘇偉生
郭玉武
Original Assignee
禾鉅工業有限公司
大陸商廣東精諾五金實業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禾鉅工業有限公司, 大陸商廣東精諾五金實業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禾鉅工業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380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380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866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86687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21/00Means for preventing relative axial movement of a pin, spigot, shaft or the like and a member surrounding it; Stud-and-socket releasable fastenings
    • F16B21/06Releasable fastening devices with snap-action
    • F16B21/08Releasable fastening devices with snap-action in which the stud, pin, or spigot has a resilient part
    • F16B21/086Releasable fastening devices with snap-action in which the stud, pin, or spigot has a resilient part the shank of the stud, pin or spigot having elevations, ribs, fins or prongs intended for deformation or tilting predominantly in a direc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direction of inser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12/00Jointing of furniture or the like, e.g. hidden from exterior
    • F16B12/10Jointing of furniture or the like, e.g. hidden from exterior using pegs, bolts, tenons, clamps, clips, or the lik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12/00Jointing of furniture or the like, e.g. hidden from exterior
    • F16B12/10Jointing of furniture or the like, e.g. hidden from exterior using pegs, bolts, tenons, clamps, clips, or the like
    • F16B2012/106Connection bolts for connection fitt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一種隱藏式連接件的連接裝置,包括第一連接件、第二連接件、鎖緊件及彈性體,其中,所述彈性體與所述第一連接件相連,所述第一連接件上設有插接槽,所述鎖緊件的一端插設於所述插接槽內,並通過所述彈性體的彈性作用力將所述鎖緊件鎖緊在所述插接槽內,所述鎖緊件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連接件可拆卸連接,當外部作用力小於所述彈性體的彈性作用力時,所述鎖緊件不能從所述插接槽內拔出,當外部作用力大於所述彈性體的彈性作用力時,所述鎖緊件可以從所述插接槽內拔出,從而實現所述第一連接件與所述第二連接件之間的分開。

Description

隱藏式連接件的連接裝置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拆裝方便,減少操作麻煩的同時提高連接穩定性的「隱藏式連接件的連接裝置」。
隨著人們對傢俱美觀性的要求越來越高,用於傢俱的連接件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隱形連接件的需求也越來越大。隱形連接件用於組裝傢俱後,可以將連接孔位隱藏,使得傢俱外觀幾乎沒有孔位痕跡,更加自然美觀。同時隱形連接件的安裝也快捷方便。
目前市面上的隱形連接件種類繁多,常見的如樂扣、木得易及拉米諾等,其中,拉米諾隱形連接件的結構主要如中國專利公告號第CN101675256B號所公開的「製造第一構件和第二構件的連接的連接機構和方法」,又如中國專利號第CN105051382B號所公開的「連接裝置」,又如中國專利號第CN105940172B號所公開的「用於連接兩個構件的連接裝置和方法」等,拉米諾隱形連接件克服了專利號第DE 19604243C2號的配件的半配件在裝入構件時必須借助於自攻式的突出棱邊進入保持槽,存在消耗力氣較大,且在如硬木的硬材料情況下,自攻式的楔入極其困難之問題;同時該自動式的楔入不能應用在例如普勒克西玻璃(Plexiglas)的其它材料或者金屬材料等問題,使用較為便捷且通用性強。
而目前可拆卸式的拉米諾隱形連接件是通過保持件完成保 持位置與鬆開位置之間的運動,但該保持件的運動需要借助額外工具來完成,當隱形連接件出現安裝錯誤而需要拆卸重裝時,操作較為麻煩,導致裝配效率較低。
故本發明人即有鑑於此,乃思及創作的意念,遂以多年的經驗加以設計,經多方探討並試作樣品試驗,及多次修正改良,乃推出本發明。
習知拉米諾隱形連接件之保持件的運動需要借助額外工具來完成,此乃欲解決之技術問題點者。
本發明之隱藏式連接件的連接裝置,其包括第一連接件、第二連接件、鎖緊件及彈性體,其中,所述彈性體與所述第一連接件相連,所述第一連接件上設有插接槽,所述鎖緊件的一端插設於所述插接槽內,並通過所述彈性體的彈性作用力將所述鎖緊件鎖緊在所述插接槽內,所述鎖緊件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連接件可拆卸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連接件上設有第一槽孔,所述彈性體設置在所述第一槽孔內並與所述鎖緊件相連。
進一步地,所述鎖緊件開設有貫穿其兩側的第二通孔,所述彈性體滑動穿過所述第二通孔。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通孔的側壁上設有用於卡緊所述彈性體的第二凸點。
進一步地,所述鎖緊件的側壁上開設有第二盲孔,所述彈性體的端部插入所述第二盲孔內。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盲孔的數量為兩個,兩個所述第二盲孔相對於所述鎖緊件呈軸對稱設置,所述彈性體的數量為兩個,兩個所述彈性體的端部分別插入兩個所述第二盲孔內。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槽孔與所述插接槽連通,所述第一槽孔在沿所述插接槽的開口一側設有視窗,該視窗與所述插接槽的開口連通。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槽孔與所述插接槽的連接處設有支撐部,所述支撐部用於支撐所述彈性體以使所述彈性體部分突出於所述視窗的端面。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槽孔的至少一側貫穿於所述第一連接件的側壁以形成有供所述彈性體插入的插介面。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槽孔內設有限制所述彈性體從所述插介面移出的塞體。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槽孔的側壁上和/或所述彈性體的表面設有用於卡緊所述彈性體的第一凸點。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連接件開設有供所述鎖緊件穿過的穿接通道,所述穿接通道的內側壁上設有第一齒部,所述鎖緊件設有第二齒部,所述第一齒部具有多個沿所述穿接通道的軸向依次間隔設置的第一齒體,所述第二齒部具有多個依次間隔設置的第二齒體,所述鎖緊件沿預定方向插設於所述穿接通道內,且多個所述第一齒體分別與多個所述第二齒體配合咬合 以限制所述鎖緊件朝所述預定方向相反的一側移動。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齒部的數量為兩組,所述第二齒部的數量為兩組,兩組所述第一齒部與兩組所述第二齒部一一對應,兩組所述第二齒部相對於所述鎖緊件是呈軸對稱設置。
進一步地,所述鎖緊件在插入所述穿接通道的一端設有第一傾斜部,所述穿接通道的進口的側壁上設有與所述第一傾斜部配合導向的第二傾斜部。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連接件設有至少一個卡塊,所述第二連接件設有與所述卡塊配合卡緊的卡槽。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連接件設有至少一個彈性板,所述第二連接件設有與所述彈性板卡合的接納槽。
本發明的連接裝置在所述鎖緊件插設於所述插接槽內後,所述第一連接件上的所述彈性體對所述鎖緊件產生一定的彈性作用力,當外部作用力小於所述彈性體的彈性作用力時,所述鎖緊件不能從所述插接槽內拔出,從而實現所述第一連接件與所述第二連接件之間的固定,當外部作用力大於所述彈性體的彈性作用力時,所述鎖緊件可以從所述插接槽內拔出,使得所述第一連接件和所述鎖緊件共同與所述第二連接件分開,從而實現所述第一連接件與所述第二連接件之間的分開,通過外部直接作用在所述第一連接件或所述第二連接件上的作用力,使該外部作用力大於所述彈性體的彈性作用力即可拆分所述第一連接件與所述第二連接件,操作方便快 捷,提高了該連接裝置的裝配效率。
本發明部分:
(1):第一連接件
(11):插接槽
(12):第一槽孔
(121):視窗
(122):支撐部
(123):插介面
(13):卡塊
(14):彈性板
(15):第一穿孔
(16):第一連接件的表面
(17):第一彈性固定部
(171):第一弧形定位部
(172):第一彈性部件
(2):第二連接件
(21):穿接通道
(211):第一齒部
(212):第二傾斜部
(213):進口
(23):卡槽
(24):接納槽
(25):第二穿孔
(26):第二連接件的表面
(27):第二彈性固定部
(271):第二弧形定位部
(272):第二彈性部
(3):鎖緊件
(31):第二通孔
(32):第二盲孔
(33):第二齒部
(34):第一傾斜部
(4):彈性體
(10):第一構件
(101):第一弧形槽
(101a):第一連接孔
(101b):第一弧形槽的內側壁
(101c):第一弧形槽的底壁
(101d):缺口
(102):第一連接面
(20):第二構件
(201):第二弧形槽
(201a):第二連接孔
(201b):第二弧形槽的內側壁
(202):第二連接面
〔圖一〕係本發明的第一構件和第二構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二〕係本發明的第一構件和第一連接件的安裝示意圖。
〔圖三〕係本發明的連接裝置鎖緊後的結構示意圖。
〔圖四〕係本發明的連接裝置的爆炸示意圖。
〔圖五〕係本發明的連接裝置的剖視圖,圖中連接裝置設有一個彈性體,且鎖緊件的兩側均設有第二齒部。
〔圖六〕係本發明圖五的拆分示意圖。
〔圖七〕係本發明的連接裝置的剖視圖,圖中連接裝置設有一個彈性體,且鎖緊件的一側設有第二齒部。
〔圖八〕係本發明圖七的拆分示意圖。
〔圖九〕係本發明的連接裝置的剖視圖,圖中連接裝置設有兩個彈性體。
〔圖十〕係本發明的第一連接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十一〕係本發明圖十的剖視圖。
〔圖十二〕係本發明的第二連接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十三〕係本發明的鎖緊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十四〕係本發明的鎖緊件的剖視圖,圖中鎖緊件具有第二通孔。
〔圖十五〕係本發明的鎖緊件的剖視圖,圖中鎖緊件具有第二盲孔。
〔圖十六〕係本發明的連接裝置的爆炸示意圖,圖中第一連接件設有第一穿孔、第二連接件設有第二穿孔。
〔圖十七〕係本發明的第一構件和第二構件的結構示意圖,圖中第一構件設有第一連接孔、第二構件設有第二連接孔。
〔圖十八〕係本發明的連接裝置的剖視圖,圖中鎖緊件的兩組第二齒部沿穿接通道的軸向相互錯開分佈。
〔圖十九〕係本發明圖十八中A部分的放大圖。
〔圖二十〕係本發明的連接裝置的爆炸示意圖,圖中第一連接件設有第一彈性固定部,且該第一彈性固定部包括一種第一彈性部件。
〔圖二十一〕係本發明的連接裝置的爆炸示意圖,圖中第一連接件設有第一彈性固定部,且該第一彈性固定部包括另一種第一彈性部件。
〔圖二十二〕係發明圖二十一中B部分的放大圖。
〔圖二十三〕係本發明的連接裝置的爆炸示意圖,圖中第一連接件設有第一彈性固定部,且該第一彈性固定部呈波浪狀的彈性凸條。
為使 貴審查委員對本發明之目的、特徵及功效能夠有更進一步之瞭解與認識,以下茲請配合【圖式簡單說明】詳述如後: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長度”、“寬度”、“厚度”、“上”、“下”、“前”、“後”、“左”、“右”、“豎直”、“水準”、“頂”、“底”“內”、“外”、“順時針”、“逆時針”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為基於附圖所 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僅是為了便於描述本發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於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徵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徵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一個或者更多個該特徵。在本發明的描述中,“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除非另有明確具體的限定。
在本發明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固定”等術語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成一體;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或兩個元件的相互作用關係。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發明中的具體含義。
在本發明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第一特徵在第二特徵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徵直接接觸,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徵不是直接接觸而是通過它們之間的另外的特徵接觸。而且,第一特徵在第二特徵“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徵在第二特徵正上方和斜上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徵水準高度高於第二特徵。第一特徵在第二特徵“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徵在第二特徵正下方和斜下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徵水準高度小於第二特徵。
首先,請由圖一所示觀之,本發明示例性地將呈板狀的第一 構件(10)和呈板狀的第二構件(20)作為連線物件,用以說明本發明連接裝置之圖二至圖九所示的一種實施方式。
其中,所述第一構件(10)和所述第二構件(20)的材質為木質,也可以為其它材料,如金屬或塑膠或玻璃或合成材料。此外,所述第一構件(10)和所述第二構件(20)兩者也可以由不同的材料製成。
請參考圖一及圖二,所述第一構件(10)與所述第二構件(20)之連接狀態中,會形成所述第一構件(10)的第一連接面(102)及所述第二構件(20)的第二連接面(202),其中該第一連接面(102)和該第二連接面(202)相貼合,同時通過機械加工的方式在所述第一連接面(102)上開設有一第一弧形槽(101)、所述第二連接面(202)上開設有一第二弧形槽(201)。進一步地,請參考圖十至圖十二,根據所述第一弧形槽(101)和所述第二弧形槽(201)的結構及尺寸,將所述第一連接件(1)和所述第二連接件(2)分別設置成半月形狀,以使所述第一連接件(1)可沿著第一弧形槽的底壁(101c)滑入、所述第二連接件(2)可沿著第二弧形槽的弧形底壁滑入,同時所述第一連接件(1)可全部容置在所述第一弧形槽(101)內、所述第二連接件(2)可全部容置在所述第二弧形槽(201)內,接著通過所述第一連接件(1)與所述第二連接件(2)的相互連接,以使所述第一構件(10)和所述第二構件(20)通過所述第一連接面(102)與所述第二連接面(202)貼合接觸完成連接。
請參考圖三至圖九,為了實現所述第一連接件(1)與所述第二連接件(2)的可拆卸連接,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的一種連接裝置還包括鎖緊件(3)及彈性體(4);所述彈性體(4)與所述第一連接件(1)相連,該第一連接件(1)上設有插接槽(11),所述鎖緊件(3)的一端插設於該插接槽(11)內,並 通過所述彈性體(4)的彈性作用力將所述鎖緊件(3)鎖緊在該插接槽(11)中,所述鎖緊件(3)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連接件(2)進行可拆卸之連接。
其中,本發明之申請並不限制所述鎖緊件(3)、所述插接槽(11)及所述彈性體(4)的具體數量,可以理解為,所述鎖緊件(3)的數量可以為一個或多個,所述插接槽(11)的數量與所述鎖緊件(3)的數量適配相同;所述彈性體(4)的數量與所述鎖緊件(3)的數量可以相同,也可以多於或少於所述鎖緊件(3)的數量。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實際工作的需求,相應選擇若干所述鎖緊件(3)、所述插接槽(11)及所述彈性體(4),以控制所述第一連接件(1)與第二連接件(2)之間的鎖緊效果及所述彈性體(4)對所述鎖緊件(3)的彈性作用力。通常情況下,所述鎖緊件(3)的數量越多,所述第一連接件(1)與所述第二連接件(2)的鎖緊效果越強;所述彈性體(4)數量越多,所述彈性體(4)對所述鎖緊件(3)的彈性作用力就越強。
同時所述插接槽(11)可以位於所述第一連接件(1)的表面中部,也可以位於所述第一連接件(1)的表面邊緣。所述插接槽(11)用於限制所述鎖緊件(3)在水準方向上左右或前後擺動,起限位作用。
所述彈性體(4)由除去外力後能恢復原狀的材料製成,例如橡膠或矽膠等高分子材料或金屬彈簧鋼,同時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並不限制所述彈性體(4)的具體結構或尺寸,如所述彈性體(4)可以為條狀或方框狀等、所述彈性體(4)的橫截面可以為圓形或方形或不規則形狀等。
基於上述結構,當所述鎖緊件(3)插設於所述插接槽(11)內時,所述鎖緊件(3)可以對所述彈性體(4)發生彈性形變,或者處於壓縮狀態的所述彈性體(4)對所述鎖緊件(3)產生一個壓縮預緊力,該壓縮預緊力將所 述鎖緊件(3)鎖緊在所述插接槽(11)內;或者,當所述鎖緊件(3)插設於所述插接槽(11)內後,所述彈性體(4)利用自身的彈性形變,對所述鎖緊件(3)產生一個拉伸預緊力,限制所述鎖緊件(3)從所述插接槽(11)內拔出,進而將所述鎖緊件(3)鎖緊在所述插接槽(11)內。進一步地,當所述第一連接件(1)或所述第二連接件(2)受到外部作用力以使所述第一連接件(1)和第二連接件(2)相對分開時,當外力作用力大於所述彈性體(4)的彈性作用力(即壓縮預緊力或拉伸預緊力)時,所述鎖緊件(3)即可從所述插接槽(11)內拔出,將所述第一連接件(1)與第二連接件(2)拆分,並在拆分過程中無需借助額外工具,拆卸方便快捷,提高裝配及拆卸效率。
下面,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對連接裝置的具體結構作進一步的說明。為了實現所述彈性體(4)與所述第一連接件(1)相連,請參考圖四至圖十一,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在所述第一連接件(1)上設有第一槽孔(12),所述彈性體(4)可嵌裝在該第一槽孔(12)內並與所述鎖緊件(3)接觸,該第一槽孔(12)對所述彈性體(4)形成一個固定空間,防止所述彈性體(4)在所述第一連接件(1)上發生位移,以使所述彈性體(4)可拆卸安裝在所述第一連接件(1)上。
為了方便所述彈性體(4)安裝至所述第一槽孔(12)內,請參考圖四至圖十一,所述第一槽孔(12)的至少一側貫穿於所述第一連接件(1)的側壁以形成有供所述彈性體(4)插入的插介面(123)。同時,當所述彈性體(4)安裝至所述第一槽孔(12)後,為了防止所述彈性體(4)從所述插介面(123)拔出,所述第一槽孔(12)內設有限制所述彈性體(4)從所述插介面(123)移出的塞體,該塞體優選設置在所述插介面(123)處。此外,還可以通過在所述第一 槽孔(12)的側壁上和/或所述彈性體(4)的表面設有第一凸點,第一凸點對所述彈性體(4)的移動產生一定的摩擦力,限制所述彈性體(4)在自然狀態下發生位移,第一凸點對所述彈性體(4)起到定位作用。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凸點可以由彈性材料製成,便於所述彈性體(4)安裝至所述第一槽孔(12)內。
需要說明的是,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並不限制在所述第一槽孔(12)內設有塞體或第一凸點來實現所述彈性體(4)在所述第一槽孔(12)內的定位,本發明還可以通過其它方案來實現所述彈性體(4)在所述第一槽孔(12)內的定位,例如將所述彈性體(4)設置成變徑結構或提高所述彈性體(4)表面的摩擦力等。
進一步地,在考慮安裝效率及所述鎖緊件(3)與所述彈性體(4)之間連接的穩定性,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利用所述彈性體(4)的拉伸預緊力所述將鎖緊件(3)鎖緊在所述插接槽(11)內。為了滿足所述彈性體(4)對所述鎖緊件(3)形成拉伸預緊力,作為一個實施方式,請參考圖三至圖八、圖十四,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在所述鎖緊件(3)上開設有貫穿其兩側的第二通孔(31),所述彈性體(4)滑動穿過該第二通孔(31)。
其中,所述第一槽孔(12)可以與所述插接槽(11)連通,即所述彈性體(4)與所述鎖緊件(3)插入所述插接槽(11)的部分相連;所述第一槽孔(12)也可以不與所述插接槽(11)連通,即所述彈性體(4)與所述鎖緊件(3)在不插入所述插接槽(11)的部分相連。為了提高所述彈性體(4)與所述鎖緊件(3)的連接穩定性,本發明的所述第一槽孔(12)優選與所述插接槽(11)連通,且所述第一槽孔(12)在沿所述插接槽(11)的開口一側設有視窗(121),該視窗(121)與所述插接槽(11)的開口連通。所述鎖緊件(3)與所述彈性體(4)的中部形 成一個整體,所述彈性體(4)的兩端分別與所述第一槽孔(12)的內側壁相抵緊。當所述鎖緊件(3)拉動所述彈性體(4)的中部從所述插接槽(11)內拔出時,所述第一槽孔(12)的內側壁對所述彈性體(4)的兩端形成有壓力,使得所述彈性體(4)的中部發生彎曲形變,對所述鎖緊件(3)產生拉伸預緊力,限制所述鎖緊件(3)從所述插接槽(11)內直接拔出。當作用在所述鎖緊件(3)的外部作用力大於所述彈性體(4)的拉伸預緊力時,所述鎖緊件(3)從所述插接槽(11)的開口拔出,同時帶動所述彈性體(4)從所述視窗(121)拔出,以使所述鎖緊件(3)與所述第一連接件(1)分開,進而實現所述第一連接件(1)與所述第二連接件(2)的拆分。
請參考圖十一,為了方便觀察所述彈性體(4)是否穿過所述第二通孔(31),及提高所述彈性體(4)與所述鎖緊件(3)之間的配合關係,所述第一槽孔(12)與所述插接槽(11)的連接處設有支撐部(122),該支撐部(122)用於支撐所述彈性體(4)以使所述彈性體(4)部分突出於所述視窗(121)的端面。進一步地,基於所述彈性體(4)部分突出於所述視窗(121)的端面,當所述鎖緊件(3)插設於所述插接槽(11)內時,所述第二通孔(31)部分也突出於所述視窗(121)的端面,確保所述彈性體(4)可以順暢穿過所述第二通孔(31),且裝配過程中觀察並判斷所述彈性體(4)是否穿過所述第二通孔(31)。
進一步地,可以在所述第二通孔(31)的側壁上設有用於卡緊所述彈性體(4)的第二凸點,使得所述彈性體(4)穿過所述第二通孔(31)時,第二凸點限制所述彈性體(4)發生位移,以使得所述彈性體(4)可以穩定地停留在所述第二通孔(31)內。
為了滿足所述彈性體(4)對所述鎖緊件(3)形成拉伸預緊力, 作為另一個實施方式,請參考圖九,所述鎖緊件(3)的側壁上開設有第二盲孔(32),所述彈性體(4)的端部插入該第二盲孔(32)內,所述彈性體(4)在遠離所述鎖緊件(3)的一端與所述第一槽孔(12)的內側壁相抵緊。當所述鎖緊件(3)拉動所述彈性體(4)一端從所述插接槽(11)拔出時,所述第一槽孔(12)的內側壁對所述彈性體(4)的另一端形成有壓力,使得所述彈性體(4)發生彎曲形變,對所述鎖緊件(3)產生拉伸預緊力,限制所述鎖緊件(3)從所述插接槽(11)內直接拔出。當作用在所述鎖緊件(3)的外部作用力大於所述彈性體(4)的拉伸預緊力時,所述彈性體(4)的一端從所述第二盲孔(32)內脫離,使所述鎖緊件(3)不受所述彈性體(4)的彈性作用力從所述插接槽(11)內拔出,而所述彈性體(4)保留在所述第一槽孔(12)內,進而實現所述第一連接件(1)與所述第二連接件(2)的拆分。
但當所述鎖緊件(3)設有一個所述第二盲孔(32)時,一個所述彈性體(4)的彈性作用力只能作用於所述鎖緊件(3)的一側,容易導致所述鎖緊件(3)在所述插接槽(11)內受到的彈性作用力不平衡。為了使所述鎖緊件(3)受到平衡的彈性作用力以提高穩定性,請參考圖九、圖十五,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在所述鎖緊件(3)上開設有兩個所述第二盲孔(32),兩個所述第二盲孔(32)相對於所述鎖緊件(3)呈軸對稱設置;所述彈性體(4)的數量為兩個,兩個所述彈性體(4)的端部分別插入兩個所述第二盲孔(32)內。同時,為了便於安裝兩個所述彈性體(4),所述第一槽孔(12)的相對兩側分別貫穿於所述第一連接件(1)的側壁以形成有兩個所述插介面(123),兩個所述彈性體(4)分別從兩個所述插介面(123)安裝至所述第一槽孔(12)內並使端部插入兩個所述第二盲孔(32)內,對所述鎖緊件(3)的相對兩側均形成有彈性作用力,提高所 述鎖緊件(3)在所述插接槽(11)內的穩定性。
綜上,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的連接裝置在實現所述第一連接件(1)與所述第二連接件(2)的可拆卸連接的主要方式包括以下兩種:
(1)當所述鎖緊件(3)開設有貫穿其兩側的所述第二通孔(31)時,先將所述鎖緊件(3)插設於所述插接槽(11)內,所述彈性體(4)從所述插介面(123)安裝至所述第一槽孔(12)內並滑動穿過所述第二通孔(31),使得所述鎖緊件(3)與所述彈性體(4)的中部形成一個整體,當作用在所述鎖緊件(3)上的外部作用力大於所述彈性體(4)對所述鎖緊件(3)形成的彈性作用力時,所述鎖緊件(3)和所述彈性體(4)一起從所述插接槽(11)的開口方向拔出,實現所述第一連接件(1)與所述第二連接件(2)的拆分。隨後所述彈性體(4)可以先從所述第二通孔(31)移出,再將所述鎖緊件(3)插入所述插接槽(11)後將所述彈性體(4)再次穿過所述第二通孔(31),使該連接裝置可重複迴圈使用。
(2)當所述鎖緊件(3)的兩側分別開設有所述第二盲孔(32)時,先將所述鎖緊件(3)插設於所述插接槽(11)內,兩個所述彈性體(4)分別從兩個所述插介面(123)安裝至所述第一槽孔(12)內並使兩個所述彈性體(4)的端部分別插入兩個所述第二盲孔(32)內,當作用在所述鎖緊件(3)的外部作用力大於所述彈性體(4)對所述鎖緊件(3)形成的彈性作用力時,所述鎖緊件(3)與所述彈性體(4)分開,使得所述鎖緊件(3)能夠從所述插接槽(11)內拔出,而所述彈性體(4)保留在所述第一槽孔(12)內,實現所述第一連接件(1)與所述第二連接件(2)的拆分。隨後兩個所述彈性體(4)可以先從所述第一槽孔(12)移出,再將所述鎖緊件(3)插入所述插接槽(11)後將兩個所述彈性體(4)的端部分別插入兩個所述第二盲孔(32),使該連接裝置可以重複迴圈使用。
本發明第二較佳實施例公開一種鎖緊結構,用於實現上述第一較佳實施例中鎖緊件(3)與第二連接件(2)之間的可拆卸連接。
請參考圖四至圖九、圖十二至圖十五,本發明第二較佳實施例的鎖緊結構包括在所述第二連接件(2)開設有供所述鎖緊件(3)穿過的穿接通道(21),該穿接通道(21)的內側壁上設有第一齒部(211),所述鎖緊件(3)設有第二齒部(33);所述第一齒部(211)具有多個沿所述穿接通道(21)的軸向依次間隔設置的第一齒體,所述第二齒部(33)具有多個依次間隔設置的第二齒體;所述鎖緊件(3)沿預定方向插設於所述穿接通道(21)內,且多個所述第一齒體分別與多個所述第二齒體配合咬合以限制所述鎖緊件(3)朝預定方向相反的一側移動。
其中,請參考圖十三至圖十五,所述第一齒體和所述第二齒體均呈斜齒狀,所述第一齒體和所述第二齒體均包括一個水平面和傾斜面,當所述第一齒體和所述第二齒體咬合時構成齒式棘輪機構,使得所述第二齒體可以沿預定方向移動,而所述第一齒體抵緊所述第二齒體以限制所述第一齒體朝預定方向相反的一側移動,限制所述鎖緊件(3)和所述第二連接件(2)相對分開,以使所述鎖緊件(3)與所述第二連接件(2)相互鎖緊。同時所述鎖緊件(3)可沿預定方向穿過所述穿接通道(21)後與所述第二連接件(2)分開,以實現所述鎖緊件(3)與所述第二連接件(2)相互拆卸的目的。
進一步地,為了提高所述鎖緊件(3)和所述第二連接件(2)之間的鎖緊效果,本發明第二較佳實施例的所述第一齒部(211)和所述第二齒部(33)的數量分別至少為兩組,且各組所述第一齒部(211)的第一齒體與各組所述第二齒部(33)的第二齒體相互咬合後達到鎖緊的目的,同時有效提高鎖 緊穩定性。
當所述鎖緊件(3)插設於所述穿接通道(21)內時,任意一個所述第一齒體在兩個所述第二齒體之間存在誤差允許範圍內的移動間隙,使得所述第一齒體或所述第二齒體可以在移動間隙上發生微小位移,從而導致所述鎖緊件(3)在所述第二連接件(2)上可以顫動,鎖緊效果較差。請參考圖十八、圖十九,為了提高所述鎖緊件(3)與所述第二連接件(2)的鎖緊效果,至少包括兩組所述第一齒部(211)的第一齒體沿所述穿接通道(21)的軸向相互錯開分佈,且各組所述第二齒部(33)的第二齒體沿所述穿接通道(21)的軸向位於同一水平面上,使得至少兩組所述第一齒部(211)的第一齒體位於移動間隙的位置不同,通過至少兩組所述第一齒部(211)的第一齒體之間相對錯位形成相對約束,能夠減少至少一組所述第一齒部(211)的第一齒體在兩個第二齒體之間的移動間隙,以使其中一組所述第一齒部(211)的第一齒體更加緊密地與第二齒體相互咬合,大大提高所述鎖緊件(3)與所述第二連接件(2)之間的鎖緊效果。
具體為,當存在兩組所述第一齒部(211)之間的第一齒體沿所述穿接通道(21)的軸向相互錯開分佈時,有效減小第一齒體在兩個第二齒體之間移動間隙的二分之一,提高所述鎖緊件(3)與所述第二連接件(2)之間的鎖緊效果。當存在三組所述第一齒部(211)之間的第一齒體沿所述穿接通道(21)的軸向相互錯開分佈時,有效減小第一齒體在兩個第二齒體之間移動間隙的三分之一,提高所述鎖緊件(3)與所述第二連接件(2)之間的鎖緊效果。如此類推,當多組所述第一齒部(211)之間的第一齒體之間相互錯開的組數越多,則第一齒體在兩個第二齒體之間的移動間隙就越小,從而使所 述鎖緊件(3)與所述第二連接件(2)的鎖緊效果越好。
相同原理,本發明第二較佳實施例還可以通過將至少兩組所述第二齒部(33)的第二齒體沿所述穿接通道(21)的軸向相互錯開分佈,且各組所述第一齒部(211)的第一齒體沿所述穿接通道(21)的軸向位於同一水平面上,進而實現提高所述鎖緊件(3)與所述第二連接件(2)的鎖緊效果。
在滿足上述用於提高所述鎖緊件(3)與所述第二連接件(2)之間的鎖緊效果的情況下,為了便於加工製造及提高裝配效率,請參考圖四至圖六、圖九、圖十四至圖十五,所述第一齒部(211)的數量為兩組,所述第二齒部(33)的數量為兩組,兩組所述第一齒部(211)與兩組所述第二齒部(33)一一對應;兩組所述第二齒部(33)相對於所述鎖緊件(3)是呈軸對稱設置。其中,兩組所述第一齒部(211)與兩組所述第二齒部(33)一一對應是指方位上的相適配,以使其中一組所述第一齒部(211)與其中一組所述第二齒部(33)相互咬合,另一組所述第一齒部(211)與另一組所述第二齒部(33)相互咬合。將兩組所述第二齒部(33)軸對稱設置在所述鎖緊件(3)上可以在裝配是不用區分所述鎖緊件(3)的所述第二齒部(33)的方位,以使所述鎖緊件(3)正反向均可插設於所述穿接通道(21)。
請參考圖四至圖九、圖十三至圖十五,為了進一步便於所述鎖緊件(3)插入所述穿接通道(21)內,所述鎖緊件(3)在插入所述穿接通道(21)的一端設有第一傾斜部(34),所述穿接通道(21)的進口(213)的側壁上設有與所述第一傾斜部(34)配合導向的第二傾斜部(212)。其中,所述第一傾斜部(34)的表面與所述第二傾斜部(212)的表面相互貼合,便於所述鎖緊件(3)穩定地沿預定方向插入所述穿接通道(21)。
進一步地,為了確保所述鎖緊件(3)只承受沿所述穿接通道(21)軸向方向上的作用力,所述鎖緊件(3)的結構與所述穿接通道(21)的結構相適配,所述鎖緊件(3)的表面與所述穿接通道(21)的內側壁貼合,使得所述穿接通道(21)的內側壁限制所述鎖緊件(3)徑向移動,提高所述鎖緊件(3)與所述第二連接件(2)的鎖緊效果。其中,所述鎖緊件(3)可以為圓柱體或方柱體或六邊形柱體等,為了提高所述鎖緊件(3)在所述穿接通道(21)內的鎖緊效果,請參考圖十三,本發明第二較佳實施例的所述鎖緊件(3)的橫截面呈方形,有效限制所述鎖緊件(3)在所述穿接通道(21)內徑向移動。
本發明第三較佳實施例公開一種固定結構,用於將上述第一較佳實施例的所述第一連接件(1)卡緊在所述第一弧形槽(101)內及所述第二連接件(2)卡緊在所述第二弧形槽(201)內。
下面是將本發明第三較佳實施例的固定結構應用在所述第一連接件(1)與所述第一構件(10)的具體說明。
請參考圖二、圖二十至圖二十三,第一連接件的表面(16)設有第一彈性固定部(17),當所述第一連接件(1)沿所述第一弧形槽(101)的弧形面滑入後,所述第一彈性固定部(17)發生彈性形變並抵緊所述第一弧形槽的內側壁(101b),以限制所述第一連接件(1)與所述第一構件(10)相對移動。進一步地,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實際工作的需求,在所述第一連接件的表面(16)設有一個或多個所述第一彈性固定部(17)來提高所述第一連接件(1)在所述第一弧形槽(101)內的卡緊效果。優選地,本發明第三較佳實施例的所述第一彈性固定部(17)的數量為兩個,兩個所述第一彈性固定部(17)分別設置在第一連接件的相對兩個表面(16)上,使所述第一連接件(1)的相對兩個表面 (16)分別抵緊所述第一弧形槽的內側壁(101b),提高所述第一連接件(1)在所述第一弧形槽(101)內的卡緊效果及穩定性。
進一步地,請參考圖一至圖二,由於所述第一弧形槽(101)是兩端淺中間深,使得所述第一連接件的表面(16)兩端與所述第一弧形槽的內側壁(101b)兩端的接觸面積較小、所述第一連接件的表面(16)中心區域與所述第一弧形槽的內側壁(101b)中心區域的接觸面積較大,因此為了提高所述第一連接件(1)在所述第一弧形槽(101)內的卡緊效果,使所述第一彈性固定部(17)的中心區域的彈性形變量大於所述第一彈性固定部(17)的兩端的彈性形變量,使所述第一連接件(1)與所述第一弧形槽(101)之間接觸面積較大的位置的彈性預緊力較大,進而將所述第一連接件(1)牢固地卡緊在所述第一弧形槽(101)內。同時,所述第一彈性固定部(17)的兩端較小的彈性形變量是有利於所述第一連接件(1)滑入所述第一弧形槽(101)內,避免所述第一連接件(1)整體的摩擦力過大而需要很大外力來推動所述第一連接件(1)的滑入,省力便捷。
請參考圖二十至圖二十二,其為本發明第四較佳實施例的第一彈性固定部(17)的一種具體結構。該第一彈性固定部(17)包括設置在所述第一連接件的表面(16)的第一弧形定位部(171)以及設置在所述第一弧形定位部(171)上的第一彈性部件(172);該第一彈性部件(172)可發生彈性形變並抵緊所述第一弧形槽的內側壁(101b)的底部。相應地,請參考圖一至圖二,所述第一弧形槽的兩個內側壁(101b)的底部分別凹設有能夠容納所述第一弧形定位部(171)的弧形安裝槽,且弧形安裝槽沿第一弧形槽的底壁(101c)延伸方向延伸至所述第一弧形槽(101)的開口,使得所述第一弧形槽(101)的開 口兩端形成有呈T字形的缺口(101d)。當所述第一連接件(1)沿所述第一弧形槽的底壁(101c)滑入的過程中,所述第一弧形定位部(171)從所述缺口(101d)滑進弧形安裝槽,且所述第一連接件的表面(16)貼合所述第一弧形槽的內側壁(101b)。在安裝結束後,由於所述第一彈性部件(172)發生彈性形變並抵緊所述第一弧形槽的內側壁(101b)的底部,使得所述第一弧形定位部(171)在所述第一弧形槽的內側壁(101b)的底部之間具有較大的抵緊力,以使所述第一連接件(1)與所述第一構件(10)之間形成較大的預緊力,進而限制所述第一連接件(1)與所述第一構件(10)相對移動。同時,為了確保所述第一弧形定位部(171)的弧形邊緣能夠貼合至所述第一弧形槽的底壁(101c),所述第一弧形定位部(171)的弧形邊緣的半徑尺寸大於所述第一弧形槽的底壁(101c)的半徑尺寸,使得安裝結束後,所述第一弧形定位部(171)的弧形邊緣能夠貼緊所述第一弧形槽的底壁(101c)邊緣,確保所述第一弧形定位部(171)位於所述第一弧形槽的內側壁(101b)的底部,進而使所述第一彈性部件(172)與所述第一弧形槽的內側壁(101b)的底部之間形成較大的預緊力,提高所述第一連接件(1)與所述第一構件(10)之間的卡緊效果。
所述第一彈性部件(172)是由除去外力後能恢復原狀的材料製成,例如橡膠或矽膠等高分子材料,以使所述第一連接件(1)在外力作用下滑入所述第一弧形槽(101)的過程中,促使所述第一彈性部件(172)發生壓縮變形,當外力撤銷後,利用所述第一彈性部件(172)的彈性預緊力抵緊所述第一弧形槽的內側壁(101b)的底部,使得所述第一弧形定位部(171)在所述第一弧形槽的內側壁(101b)的底部之間具有較大的抵緊力,增大所述第一連接件(1)與所述第一弧形槽的內側壁(101b)之間的摩擦係數,達到限制所述第 一連接件(1)與所述第一構件(10)相對移動的目的。
所述第一彈性部件(172)可以是連續的凸條結構,也可以是間隔設置的突起結構,以下分別是當所述第一彈性部件(172)為凸條結構或突起結構的進一步說明。
請參考圖二十,所述第一彈性部件(172)為沿所述第一弧形定位部(171)的弧形邊緣設置的弧形凸條。連續的弧形凸條結構可以增大與所述第一弧形槽的內側壁(101b)之間的接觸面積,使所述第一連接件(1)與所述第一弧形槽(101)之間的摩擦力較大,以提高所述第一連接件(1)在所述第一弧形槽(101)的卡緊效果。
請參考圖二十一至圖二十二,所述第一彈性部件(172)為彈性突起。當所述第一彈性部件(172)為彈性突起時,為了確保所述第一彈性部件(172)提供足夠的彈性預緊力,彈性突起的數量為多個,多個彈性突起沿所述第一弧形定位部(171)的弧形邊緣所在的方向上間隔設置,任意相鄰兩個彈性突起的之間的間距可以相同或不相同,以使所述第一彈性固定部(17)在所述第一構件(10)上形成均勻且平衡的預緊力,提高所述第一連接件(1)在所述第一弧形槽(101)內的卡緊效果。
進一步地,請參考圖二十二,彈性突起呈弧形狀,該彈性突起是沿所述第一弧形定位部(171)的弧形邊緣所在的方向上延伸,以確保彈性突起與所述第一弧形槽(101)之間的彈性預緊力。進一步地,若所述第一構件(10)為軟木或由其它具有彈性的材料製成,當所述第一連接件(1)容置在所述第一弧形槽(101)內時,所述第一弧形槽的內側壁(101b)能夠發生彈性形變,以提高所述第一連接件(1)與所述第一弧形槽的內側壁(101b)之間的摩擦 力,因此可以減小彈性突起的彈性力,或者彈性突起的彈性力可以小於所述第一構件(10)的彈性力。進一步地,彈性突起上設置可滾動的球形珠,球形珠的設置,進一步避免所述第一連接件(1)整體的摩擦力過大而需要很大外力來推動所述第一連接件(1)的滑入,省力便捷。
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所述第一弧形定位部(171)的材質與所述第一連接件(1)的材質相同,例如熱固性塑膠材質,所述第一弧形定位部(171)與所述第一連接件(1)可以通過注塑成型為一體件,而所述第一彈性部件(172)採用膠黏的方式或其它的方式設置在所述第一弧形定位部(171)上。在另外一些實施方案中,所述第一弧形定位部(171)和所述第一彈性部件(172)的材質與所述第一連接件(1)的材質相同,所述第一弧形定位部(171)、所述第一彈性部件(172)及所述第一連接件(1)通過注塑成型為一體件,結構更為牢固。
請參考圖二十三,其為本發明第三較佳實施例第一彈性固定部(17)的另一種具體結構。所述第一彈性固定部(17)為呈波浪狀的彈性凸條。彈性凸條沿所述第一連接件(1)的弧形邊緣所在的方向上延伸,增大彈性凸條與所述第一弧形槽的內側壁(101b)的接觸面積,使所述第一連接件(1)更牢靠地卡緊在所述第一弧形槽(101)內。同時,呈不規則形狀的彈性凸條在發生彈性形變時,其與所述第一弧形槽(101)之間的接觸面積更大,使所述第一連接件(1)在所述第一弧形槽(101)內的預緊力更大,使所述第一連接件(1)可以更為牢固地卡緊在所述第一弧形槽(101)內。其中,呈波浪狀的所述第一彈性固定部(17)可以與所述第一連接件(1)形成一體件,也可通過膠黏的方式或其它的方式固定在所述第一連接件的表面(16)上。
此外,本發明第三較佳實施例的固定結構應用在所述第二連接件(2)與所述第二構件(20)和上述固定結構應用在所述第一連接件(1)與所述第一構件(10)的結構及原理相同,請參考圖二十至圖二十三,即所述第二連接件的表面(26)設有第二彈性固定部(27),當所述第二連接件(2)沿第二弧形槽(201)的弧形面滑入後,所述第二彈性固定部(27)發生彈性形變並抵緊所述第二弧形槽的內側壁(201b),以限制所述第二連接件(2)與所述第二構件(20)相對移動。故本發明第三較佳實施例省略說明所述第二彈性固定部(27)的具體結構,本領域技術入員可參考所述第一連接件(1)上的所述第一彈性固定部(17)的具體結構來確定所述第二彈性固定部(27)的結構。
本發明第四較佳實施例公開一種連接裝置,其基於上述第一較佳實施例的連接裝置作進一步深入優化,因此,本發明第四較佳實施例與第一較佳實施例結構相同的部分將不再贅述。
請參考圖四至圖十四,所述第一連接件(1)設有至少一個卡塊(13),所述第二連接件(2)設有與所述卡塊(13)配合卡緊的卡槽(23)。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所述卡塊(13)與所述卡槽(23)可以通過過盈配合的方式來實現卡緊效果,也可以通過所述卡塊(13)的彈性形變來增大摩擦力的方式來實現卡緊效果,因此本發明第四較佳實施例並不限制所述卡塊(13)及所述卡槽(23)的具體結構或卡緊原理。所述卡塊(13)可以為半球體結構,也可以為方體結構,故本發明第四較佳實施例並不限制所述卡塊(13)的具體結構。
示例性地,所述第一連接件(1)上所述卡塊(13)的數量為兩個,所述第二連接件(2)上所述卡槽(23)的數量也為兩個,且所述卡塊(13)的形狀與所述卡槽(23)的形狀相適配,而所述卡塊(13)的橫截面面積稍大於所 述卡槽(23)的橫截面面積,以使兩個所述卡塊(13)分別通過過盈配合的方式卡緊在兩個所述卡槽(23)內,進而提高所述第一連接件(1)與所述第二連接件(2)的卡緊效果。
本發明第五較佳實施例公開一種連接裝置,其基於上述第一較佳實施例的連接裝置作進一步深入優化,因此,本發明第五較佳實施例與第一較佳實施例相同的部分將不再贅述。
請參考圖四至圖十一,本發明第五較佳實施例的所述第一連接件(1)設有至少一個彈性板(14),所述第二連接件(2)設有與該彈性板(14)卡合的接納槽(24)。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彈性板(14)可以為彎曲形板體狀,且所述彈性板(14)的自由端具有一定的彈性形變力,所述接納槽(24)貫穿於所述第二連接件(2)的表面,同時所述接納槽(24)與所述彈性板(14)接觸的一側是傾斜面,且該傾斜面的傾斜方向與所述彈性板(14)的彎曲方向相反,當所述彈性板(14)插入所述接納槽(24)內時,該傾斜面抵緊所述彈性板(14)使所述彈性板(14)發生彈性彎折,同時所述彈性板(14)的彈性勢能反向抵緊所述接納槽(24)的傾斜面,增大所述彈性板(14)與傾斜面之間的摩擦力,進而提高所述第一連接件(1)與所述第二連接件(2)的卡緊效果。示例性地,所述第一連接件(1)上所述彈性板(14)的數量為兩個,且兩個所述彈性板(14)的彎曲方向相反,使得兩個所述彈性板(14)相對於所述第一連接件(1)呈軸對稱,相應地,所述接納槽(24)的數量為兩個,兩個所述彈性板(14)分別卡合在兩個所述接納槽(24)內,以提高所述第一連接件(1)與所述第二連接件(2)的卡緊效果。
本發明第六較佳實施例公開一種連接裝置,其基於上述第一 較佳實施例的連接裝置作進一步深入優化,因此,本發明第六較佳實施例與第一較佳實施例相同的部分將不再贅述。
為了進一步確保所述第一連接件(1)固定在所述第一弧形槽(101)內,請參考圖十六至圖十七,所述第一連接件(1)上開設有供第一緊固件穿過的第一穿孔(15),同時所述第一弧形槽(101)的底部設有與所述第一緊固件連接的第一連接孔(101a),其中,所述第一緊固件為螺釘或螺栓或鉚釘等,所述第一緊固件穿過所述第一穿孔(15)後與所述第一連接孔(101a)連接,以使所述第一連接件(1)牢靠地固定在所述第一弧形槽(101)內。示例性地,所述第一連接件(1)的所述第一穿孔(15)的數量為兩個,兩個所述第一穿孔(15)軸對稱設置在所述第一連接件(1)的兩側,進一步提高所述第一連接件(1)在所述第一弧形槽(101)內的牢固性及穩定性。
相同原理地,所述第二連接件(2)上開設有供第二緊固件穿過的第二穿孔(25),同時所述第二弧形槽(201)的底部設有與所述第二緊固件連接的第二連接孔(201a)。
藉由上述隱藏式連接件的連接裝置具有下列之優點:本發明的連接裝置在所述鎖緊件(3)插設於所述插接槽(11)內後,所述第一連接件(1)上的所述彈性體(4)對所述鎖緊件(3)產生一定的彈性作用力,當外部作用力小於所述彈性體(4)的彈性作用力時,所述鎖緊件(3)不能從所述插接槽(11)內拔出,從而實現所述第一連接件(1)與所述第二連接件(2)之間的固定,當外部作用力大於所述彈性體(4)的彈性作用力時,所述鎖緊件(3)可以從所述插接槽(11)內拔出,使得所述第一連接件(1)和所述鎖緊件(3)共同與所述第二連接件(2)分開,從而實現所述第一連接件(1)與所述第二連接件(2)之間的分 開,通過外部直接作用在所述第一連接件(1)或所述第二連接件(2)上的作用力,使該外部作用力大於所述彈性體(4)的彈性作用力即可拆分所述第一連接件(1)與所述第二連接件(2),操作方便快捷,提高了該連接裝置的裝配效率。
唯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一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之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即大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作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創作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1):第一連接件
(11):插接槽
(12):第一槽孔
(121):視窗
(13):卡塊
(14):彈性板
(16):第一連接件的表面
(17):第一彈性固定部
(2):第二連接件
(21):穿接通道
(23):卡槽
(24):接納槽
(26):第二連接件的表面
(27):第二彈性固定部
(3):鎖緊件
(33):第二齒部
(34):第一傾斜部
(4):彈性體

Claims (14)

  1. 一種隱藏式連接件的連接裝置,其包括第一連接件、第二連接件、鎖緊件及彈性體,其中:所述彈性體與所述第一連接件相連,所述第一連接件上設有插接槽,所述鎖緊件的一端插設於所述插接槽內,並通過所述彈性體的彈性作用力將所述鎖緊件鎖緊在所述插接槽內,所述鎖緊件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連接件可拆卸連接,又所述第一連接件上設有第一槽孔,所述彈性體設置在所述第一槽孔內並與所述鎖緊件相連,所述鎖緊件開設有貫穿其兩側的第二通孔,所述彈性體滑動穿過所述第二通孔。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隱藏式連接件的連接裝置,其中,所述第二通孔的側壁上設有用於卡緊所述彈性體的第二凸點。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隱藏式連接件的連接裝置,其中,所述鎖緊件的側壁上開設有第二盲孔,所述彈性體的端部插入所述第二盲孔內。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隱藏式連接件的連接裝置,其中,所述第二盲孔的數量為兩個,兩個所述第二盲孔相對於所述鎖緊件呈軸對稱設置,所述彈性體的數量為兩個,兩個所述彈性體的端部分別插入兩個所述第二盲孔內。
  5. 如請求項1至請求項4任一項所述之隱藏式連接件的連接裝置,其中,所述第一槽孔與所述插接槽連通,所述第一槽孔在 沿所述插接槽的開口一側設有視窗,該視窗與所述插接槽的開口連通。
  6. 如請求項1至請求項4任一項所述之隱藏式連接件的連接裝置,其中,所述第一槽孔與所述插接槽連通,所述第一槽孔在沿所述插接槽的開口一側設有視窗,該視窗與所述插接槽的開口連通,所述第一槽孔與所述插接槽的連接處設有支撐部,所述支撐部用於支撐所述彈性體以使所述彈性體部分突出於所述視窗的端面。
  7. 如請求項1至請求項4任一項所述之隱藏式連接件的連接裝置,其中,所述第一槽孔的至少一側貫穿於所述第一連接件的側壁以形成有供所述彈性體插入的插介面。
  8. 如請求項1至請求項4任一項所述之隱藏式連接件的連接裝置,其中,所述第一槽孔的至少一側貫穿於所述第一連接件的側壁以形成有供所述彈性體插入的插介面,所述第一槽孔內設有限制所述彈性體從所述插介面移出的塞體。
  9. 如請求項1至請求項4任一項所述之隱藏式連接件的連接裝置,其中,所述第一槽孔的側壁上和/或所述彈性體的表面設有用於卡緊所述彈性體的第一凸點。
  10. 如請求項1至請求項4任一項所述之隱藏式連接件的連接裝置,其中,所述第二連接件開設有供所述鎖緊件穿過的穿接通道,所述穿接通道的內側壁上設有第一齒部,所述鎖緊件設有第二齒部,所述第一齒部具有多個沿所述穿接通道的軸向依次間隔設置的 第一齒體,所述第二齒部具有多個依次間隔設置的第二齒體,所述鎖緊件沿預定方向插設於所述穿接通道內,且多個所述第一齒體分別與多個所述第二齒體配合咬合以限制所述鎖緊件朝所述預定方向相反的一側移動。
  11. 如請求項1至請求項4任一項所述之隱藏式連接件的連接裝置,其中,所述第二連接件開設有供所述鎖緊件穿過的穿接通道,所述穿接通道的內側壁上設有第一齒部,所述鎖緊件設有第二齒部,所述第一齒部具有多個沿所述穿接通道的軸向依次間隔設置的第一齒體,所述第二齒部具有多個依次間隔設置的第二齒體,所述鎖緊件沿預定方向插設於所述穿接通道內,且多個所述第一齒體分別與多個所述第二齒體配合咬合以限制所述鎖緊件朝所述預定方向相反的一側移動,又所述第一齒部的數量為兩組,所述第二齒部的數量為兩組,兩組所述第一齒部與兩組所述第二齒部一一對應,兩組所述第二齒部相對於所述鎖緊件是呈軸對稱設置。
  12. 如請求項1至請求項4任一項所述之隱藏式連接件的連接裝置,其中,所述第二連接件開設有供所述鎖緊件穿過的穿接通道,所述穿接通道的內側壁上設有第一齒部,所述鎖緊件設有第二齒部,所述第一齒部具有多個沿所述穿接通道的軸向依次間隔設置的第一齒體,所述第二齒部具有多個依次間隔設置的第二齒體,所述鎖緊件沿預定方向插設於所述穿接通道內,且多個所述第一齒體分別與 多個所述第二齒體配合咬合以限制所述鎖緊件朝所述預定方向相反的一側移動,又所述鎖緊件在插入所述穿接通道的一端設有第一傾斜部,所述穿接通道的進口的側壁上設有與所述第一傾斜部配合導向的第二傾斜部。
  13. 如請求項1至請求項4任一項所述之隱藏式連接件的連接裝置,其中,所述第一連接件設有至少一個卡塊,所述第二連接件設有與所述卡塊配合卡緊的卡槽。
  14. 如請求項1至請求項4任一項所述之隱藏式連接件的連接裝置,其中,所述第一連接件設有至少一個彈性板,所述第二連接件設有與所述彈性板卡合的接納槽。
TW110122415A 2021-02-27 2021-06-18 隱藏式連接件的連接裝置 TWI78668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21767 2021-02-27
CN202110316013.X 2021-03-24
CN202110316013.XA CN112922943B (zh) 2021-02-27 2021-03-24 一种连接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38004A TW202238004A (zh) 2022-10-01
TWI786687B true TWI786687B (zh) 2022-12-11

Family

ID=7617583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22415A TWI786687B (zh) 2021-02-27 2021-06-18 隱藏式連接件的連接裝置
TW110122420A TW202233965A (zh) 2021-02-27 2021-06-18 隱藏式連接件的固定結構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22420A TW202233965A (zh) 2021-02-27 2021-06-18 隱藏式連接件的固定結構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2) CN113027887B (zh)
TW (2) TWI786687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49784A1 (de) * 2007-10-12 2009-04-23 Böllhoff Verbindungstechnik GmbH Schnellbefestigungseinrichtung
KR20130014658A (ko) * 2011-07-29 2013-02-08 (주)퍼즐 커넥터 및 그것을 포함하는 조립 장치
CN106763047A (zh) * 2013-02-27 2017-05-31 弗兰兹·波尔 连接装置
CN108006027A (zh) * 2018-01-20 2018-05-08 厦门顾信家居有限公司 家具连接件以及家具连接结构
CN109477505A (zh) * 2016-08-11 2019-03-15 弗兰兹·波尔 弹簧装置和连接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68109A (en) * 1993-02-11 1995-11-21 Franco Ferrari Quick removable fasteners in particular for furniture
CN2479275Y (zh) * 2001-02-28 2002-02-27 成都水井坊有限公司 弹性销钉
JP3764068B2 (ja) * 2001-06-01 2006-04-05 株式会社大林組 接合構造
CN101782096B (zh) * 2009-10-20 2011-11-02 刘家宇 一种家居产品的连接配件
DE102014101158A1 (de) * 2014-01-30 2015-07-30 Franz Baur Verbindungsmittel und Verfahren zum Verbinden zweier Bauteile
CN106523489A (zh) * 2015-09-09 2017-03-22 佛山市三水凯乐德卫浴有限公司 板材连接件及板材连接方法
CN105840605B (zh) * 2016-04-16 2019-05-07 唐腊辉 一种工件与工件之间的扣装结构
CN106351928B (zh) * 2016-11-03 2019-02-01 河南科技大学 一种一面两销定位装置
JP6851884B2 (ja) * 2017-04-06 2021-03-31 ポップリベット・ファスナー株式会社 クリップ
CN109899359A (zh) * 2017-12-11 2019-06-18 上海航空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弹性卡紧机构及其安装方法
CN112119226B (zh) * 2018-04-18 2022-05-27 瓦林格创新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机械锁定装置的镶板组
CN208089718U (zh) * 2018-04-23 2018-11-13 深圳市优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新型家具隐形快速连接件
CN209586872U (zh) * 2019-02-27 2019-11-05 赵珍之 一种家具快装连接件
CN212475897U (zh) * 2020-06-02 2021-02-05 浙江德清华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可靠的销轴连接结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49784A1 (de) * 2007-10-12 2009-04-23 Böllhoff Verbindungstechnik GmbH Schnellbefestigungseinrichtung
KR20130014658A (ko) * 2011-07-29 2013-02-08 (주)퍼즐 커넥터 및 그것을 포함하는 조립 장치
CN106763047A (zh) * 2013-02-27 2017-05-31 弗兰兹·波尔 连接装置
CN109477505A (zh) * 2016-08-11 2019-03-15 弗兰兹·波尔 弹簧装置和连接装置
CN108006027A (zh) * 2018-01-20 2018-05-08 厦门顾信家居有限公司 家具连接件以及家具连接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33965A (zh) 2022-09-01
CN113027887B (zh) 2022-12-23
TW202238004A (zh) 2022-10-01
CN112922943A (zh) 2021-06-08
CN113027887A (zh) 2021-06-25
CN112922943B (zh) 2023-03-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37315B (zh) 扣具
US20100189492A1 (en) Quick Assembly Desk System And Components Therefor
JPH0923909A (ja) 紐締め具
WO2003001073A3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stening steel framing with nails
TWI786687B (zh) 隱藏式連接件的連接裝置
US20100232903A1 (en) Clip
US8585337B1 (en) Panel mount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use
TWI762357B (zh) 隱藏式連接件的鎖緊結構
CN113757582A (zh) 一种卡接结构及应用其的台灯
CN212280207U (zh) 转动扣合结构、按扣及转动扣合结构的组装工具
TWI786688B (zh) 隱藏式連接件的連接元件
TW202233966A (zh) 隱藏式連接件的防復位結構
CA3047946C (en) Fastening mechanism and furniture assembly
TWI797647B (zh) 隱藏式連接件的連接裝置
GB2495111A (en) Securing mechanism for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KR200390983Y1 (ko) 원터치 결합형 리벳
CN214432303U (zh) 一种拉链结构
CN220236207U (zh) 一种新型按压绳扣
CN216147374U (zh) 一种侧压弹片式连接器
CN220250278U (zh) 一种后围板组件及柜机
CN217711468U (zh) 一种可拆卸墙面结构
CN218176477U (zh) 防水水泥纤维板
CN218513773U (zh) 一种连接器防水外壳
CN218265509U (zh) 一种用于冰箱门板的钣金自锁结构
CN218828147U (zh) 一种电源接线端子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