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85635B - 火警監控系統 - Google Patents

火警監控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85635B
TWI785635B TW110120445A TW110120445A TWI785635B TW I785635 B TWI785635 B TW I785635B TW 110120445 A TW110120445 A TW 110120445A TW 110120445 A TW110120445 A TW 110120445A TW I785635 B TWI785635 B TW I78563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ire
module
field
fire alarm
communica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204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48967A (zh
Inventor
張宗祐
張倚禎
葉韋立
王藝絜
Original Assignee
樹德科技大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樹德科技大學 filed Critical 樹德科技大學
Priority to TW1101204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85635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856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85635B/zh
Publication of TW2022489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48967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re Alarms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種火警監控系統,包含一場域管控裝置、一火警監控裝置及一設置於一通訊裝置之應用軟體,該場域管控裝置設置於一場域中,並包括複數火災偵測模組,及複數人員登陸模組,該火警監控裝置包括一地圖模組、一火警監控模組,及一人員監控模組,該地圖模組儲存該場域之地圖資料,該通訊裝置執行該應用軟體時可與該火警監控裝置,及該複數人員登陸模組連接,當該通訊裝置與其中之一人員登陸模組連接時,該人員監控模組會藉由該人員登陸模組取得該通訊裝置的位置,當該場域發生火災,該通訊裝置的位置可輔助救災作業,也可以輔助人員逃離火場。

Description

火警監控系統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火警監控系統,尤其是一種可以輔助人員逃離火場的火警監控系統。
「消防安全」要達到最大效益,並非完全仰賴消防設備的設置,它必須架構在平時妥善的維護與管理、危急時正確的處置中。
政府雖有提出「防火管理制度」,要求室內(密閉)場所之硬體設備須符合規範,但卻未對維護、管理、防災意識及救災訓練等救災逃生軟體和消防硬體設備進行整合,以致目前的防火管理仍處在「被動式」的方式,必須仰賴人員操作,再加上其專業知識、維護事項過於繁複,無法發揮救災的最大效益,導致公共場所重大火災案件依然不斷發生,顯示公共場所之消防安全維護有嚴重缺失。
每當國內外的室內娛樂場所(如KTV、舞廳等)發生嚴重火災時,常導致許多民眾受困及傷亡,其主要原因為(1)對場域逃生路線不熟且資訊不明;(2)災害第一時間無法迅速獲知火勢位置及狀況;(3)業者及服務人員缺乏因應災害發生時的應變措施及訓練,因此常導致人員傷亡或財物損失,甚至是消防人員因公殉職等重大損傷。
參閱圖1,為中華民國專利I724490,說明一種火災通報裝置1,該火災通報裝置1包括一電信電話單元11、一通訊單元12、一通報單元13、一測試單元14、一檢測單元15,及一控制單元16,該火災通報裝置1與一管制機21、一消防通信器22、一火警設備23,及一雲端伺服單元24連接,該管制機21包括一通訊模組211、一功能模擬模組212,及一電信電話模組213。
該通報單元13接收到該火警設備23的警報資訊後,控制該電信電話單元11通知消防通信器22,該測試單元14可啟動測試模式,以與該管制機21相互傳輸資料,藉以測試該火災通報裝置是否正常。
雖然習知技術揭露了一種可以自動聯絡救災單位的技術,但是實際使用時仍具有下列缺點:
一、無法輔助逃亡:
當火災發生時,煙霧會充滿火場,人員的視線受阻,人員無法順利逃離,即使參閱現場地圖,也無法輕易地逃離火場。
二、無法輔助救災:
當救災人員到達現場時,無法確認火場中人員的狀況,無法再針對人員的受困地點進行針對性的救援。
三、無法確認災情:
一般的火災警報只會發出警報資訊,不會判斷災情的嚴重程度,無法提早預測救災方向,或投入的人力。
因此,如何在消防人員抵達現場前輔助人員逃離火場,指引場域內的服務人員、顧客等人進行安全防護與逃生,有效利用黃金搶救時間,以降低災害所產生的人員傷亡和損失,是相關技術人員亟需努力的目標。
有鑑於此,本發明之目的是在提供一種火警監控系統,可對至少一通訊裝置提供至少一場域的火警資料,該火警監控系統包含一場域管控裝置、一火警監控裝置,及一應用軟體。
該場域管控裝置設置於該場域中,並包括複數火災偵測模組,及複數人員登陸模組。
該火警監控裝置與該場域管控裝置連接,並包括一地圖模組、一火警監控模組,及一人員監控模組,該地圖模組儲存該場域之地圖資料,該場域之地圖資料具有該複數火災偵測模組,及該複數人員登陸模組的位置,該火警監控模組取得該複數火災偵測模組的偵測資料並判斷該場域發生火災的位置。
該應用軟體設置於該通訊裝置中,並包括一警報輸出模組,該通訊裝置執行該應用軟體時可與該火警監控裝置,及該複數人員登陸模組連接,當該通訊裝置與其中之一人員登陸模組連接時,該人員監控模組會藉由該人員登陸模組的位置取得該通訊裝置的位置,該火警監控模組判斷該場域發生火災時,對該通訊裝置發出火災警報,該警報輸出模組控制該通訊裝置輸出火災警報。
本發明的又一技術手段,是在於上述之火警監控裝置更包括一疏散規劃模組,該疏散規劃模組依據該火警監控模組,及該人員監控模組的資料,分別分析出複數通訊裝置於該場域的疏散路線,並將該複數疏散路線分別傳輸至對應之通訊裝置的應用軟體。
本發明的另一技術手段,是在於上述之應用軟體更包括一疏散路線輸出模組,該通訊裝置之應用軟體收到該疏散規劃模組輸出的疏散路線時,該疏散路線輸出模組控制該通訊裝置輸出逃生路線。
本發明的再一技術手段,是在於上述之火警監控裝置更包括一輔助救災模組,該輔助救災模組中儲存至少一救災聯絡資料,當該場域發生火災時,該輔助救災模組控制該火警監控裝置將該場域之地圖資料及該通訊裝置的位置傳輸至對應該救災聯絡資料的救災單位。
本發明的又一技術手段,是在於上述之應用軟體更包括一安全回報模組,該安全回報模組可供使用該通訊裝置的使用者輸入安全資料,並控制該通訊裝置將資料傳輸至火警監控裝置。
本發明的另一技術手段,是在於上述之火警監控裝置更包括一場域儲存模組,該場域儲存模組儲存複數場域的資料,該火警監控裝置將該場域儲存模組的儲存資料傳輸至該通訊裝置。
本發明的再一技術手段,是在於上述之應用軟體更包括一場域預約模組,該場域預約模組可供使用該通訊裝置的使用者輸入預計到達之場域的資料,並控制該通訊裝置將資料傳輸至火警監控裝置。
本發明的又一技術手段,是在於上述之場域管控裝置更包括一滅火模組,該火警監控模組可控制該滅火模組消滅火源。
本發明的另一技術手段,是在於上述之複數火災偵測模組為熱源感應攝影設備,藉此使該火警監控模組判斷火源的溫度,及範圍。
本發明的再一技術手段,是在於上述之複數火災偵測模組為煙霧偵測設備,藉此使該火警監控模組判斷煙霧的濃度。
本發明之有益功效在於,藉由設置於該場域之複數人員偵測模組,讓該火警監控裝置之人員監控模組可以判斷該通訊裝置於該場域的位置,當發生火災時,該通訊裝置的位置可以提供規劃逃生路線,或是提供救災單位盡速針對該訊裝置的位置進行救援。
有關本發明之相關申請專利特色與技術內容,在以下配合參考圖式之一個較佳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中,將可清楚地呈現。在進行詳細說明前應注意的是,類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編號來做表示。
參閱圖2,及圖3,為本發明一種火警監控系統3之一較佳實施例,該火警監控系統3可對至少一通訊裝置4提供至少一場域(圖式未示出)的火警資料,該火警監控系統3包含一場域管控裝置31、一火警監控裝置32,及一應用軟體33。
該通訊裝置4為智慧型手機裝置,可以安裝程式(APP,Application)以達成不同的功能,較佳地,該場域為室內場所,舉例來說,該場域可使是KTV、辦公室、公寓式套房群、舞廳,等等,實際實施時,該場域也可以是室外的集會區域,不應以此為限。
該場域管控裝置31包括複數火災偵測模組311、複數人員登陸模組312,及複數滅火模組313,其中,該火災偵測模組311是使用熱源感應攝影設備314或煙霧偵測設備315,該熱源感應攝影設備314會反應出高溫的區域大小,及高溫的溫度範圍,該人員登陸模組312是使用WiFi、藍芽、等等可以與該通訊裝置4傳輸資料的設備,該複數滅火模組313為自動灑水設備,以藉此判斷火災的範圍或程度。
該場域管控裝置31分散地設置於該場域中,舉例來說,該場域有複數包廂,每一包廂設置一個火災偵測模組311、一個人員登陸模組312,及一個滅火模組313,在通道中也於固定距離中設置一個火災偵測模組311、一個人員登陸模組312,及一個滅火模組313,讓該場域管控裝置31遍佈該場域。
該火警監控裝置32與該場域管控裝置31連接,較佳地,該場域管控裝置31,及該火警監控裝置32是使用第五代行動通訊技術(英語: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或5th generation wireless systems,簡稱5G)的通訊技術進行傳輸各種管控資料,並將場域中所有消防設備、場域狀況進行資訊整合。
該火警監控裝置32包括一地圖模組321、一火警監控模組322、一人員監控模組323、一疏散規劃模組324、一輔助救災模組325,及一場域儲存模組326,其中,該火警監控裝置32是一種網路伺服器,上述各個模組為設置於該火警監控裝置32中的程式,可使該火警監控裝置32進行各種不同的網路伺服服務,其中,該火警監控裝置32可與不斷電設備連接,藉此在沒有電源的狀況下運行。
其中,該地圖模組321中儲存著該場域之地圖資料,包括通道的位置及出入口的位置,而且該場域之地圖資料中也具有該複數火災偵測模組311、該複數人員登陸模組312,及該滅火模組313在該場域之地圖資料中的位置,該火警監控模組322取得該複數火災偵測模組311的偵測資料,經過數據分析後判斷該場域中發生火災的位置、火源的範圍及災區的範圍。
該應用軟體33為設置於該通訊裝置4中的程式(APP,Application),該應用軟體33包括一警報輸出模組331、一疏散路線輸出模組332、一安全回報模組333,及一場域預約模組334。
其中,該通訊裝置4執行該應用軟體33時可與該火警監控裝置32,及該複數人員登陸模組312連接,當該通訊裝置4未進入該場域時,可利用一般的無線通訊技術與該火警監控裝置32傳輸資料,當該通訊裝置4進入該場域時,可與其中之一人員登陸模組312連接,藉以與該火警監控裝置32傳輸資料,由於該複數人員登陸模組312有專屬的編號,可以與該場域的位置進行連結,該人員監控模組323會藉由該人員登陸模組312的位置取得該通訊裝置4在該場域中的位置。
請配合參閱圖4,當該火警監控模組322判斷該場域發生火災時,該火警監控模組322會對位於該場域的通訊裝置4發出火災警報,該警報輸出模組331控制該通訊裝置4輸出火災警報,其中,該通訊裝置4輸出火災警報包含著該通訊裝置4的位置,舉例來說,當該場域為KTV時,該通訊裝置4輸出的火災警報包含著所在包廂的號碼。
該疏散規劃模組324依據該火警監控模組322,及該人員監控模組323的資料,分別分析出複數通訊裝置4於該場域的疏散路線,並將該複數疏散路線分別傳輸至對應之通訊裝置4的應用軟體33,其中,所分析的疏散路線可以避開火源的位置,舉例來說,九個包廂編號依序為901~909,當火源在903包廂位置時,901~903包廂中通訊裝置4的疏散路線會規劃往901包廂附近的出入口,904~909包廂中通訊裝置4的疏散路線會規劃往909包廂附近的出入口,藉此避開火源位置,另外,所分析的疏散路線更可以分散移動的人潮,舉例來說,靠近1號出入口通訊裝置4的疏散路線會規劃往1號出入口,靠近2號出入口通訊裝置4的疏散路線會規劃往2號出入口,或是2F通訊裝置4的疏散路線會規劃往一側的逃生樓梯,3F通訊裝置4的疏散路線會規劃往另一側的逃生樓梯,藉此分散逃生出入口或逃生樓梯的人潮。
請配合參閱圖5,該通訊裝置4之應用軟體33收到該疏散規劃模組324輸出的疏散路線時,該疏散路線輸出模組332控制該通訊裝置4輸出逃生路線。於該圖5中,該通訊裝置4輸出逃生路線是以3D的地圖進行表示,可使該通訊裝置4的使用者更容易與該場域中現場的建築物比對,藉此確認疏散的方向,使用該通訊裝置4之使用者就可以依據疏散路線逃出該場域,實際實施時,該通訊裝置4輸出逃生路線可以使用2D的地圖進行表示,不應以此為限。
該輔助救災模組325中儲存至少一救災聯絡資料,較佳地,該救災聯絡資料可以是消防單位、保險單位、該場域的業主或負責人員,等的聯絡資料等,可以是LINE或其他通訊軟體的聯絡資料,以利用簡訊的方式進行資料的傳輸,當該場域發生火災時,該輔助救災模組325控制該火警監控裝置32將該場域的地址資料與地圖資料,以及位於該場域中之通訊裝置4的位置等資訊,傳輸至對應該救災聯絡資料的救災單位5,讓該救災單位5可以派遣救災人員前往該場域,並指揮救災人員針對該通訊裝置4的位置進行救援,可以在黃金救災時間中將該通訊裝置4的使用者救出。
請配合參閱圖6,該安全回報模組333可供使用該通訊裝置4的使用者輸入安全資料,並控制該通訊裝置4將資料傳輸至火警監控裝置32,當該通訊裝置4離開該場域,或是當該通訊裝置4沒有與該複數人員登陸模組312連接時,該安全回報模組333控制該通訊裝置4自動跳出選項,讓該火警監控裝置32確認該通訊裝置4的使用者安全地離開該場域,避免發生該場域中不存在受困者,但是救災人員還冒險進入火場的狀況。
該場域儲存模組326儲存複數場域的資料,較佳地,是儲存設置有該火警監控系統3的場域資料,該火警監控裝置32將該場域儲存模組326的儲存資料傳輸至該通訊裝置4,可提供該通訊裝置4的使用者選擇安全的場域進行活動,該通訊裝置4上可秀出安裝該場域的店家資訊,提供民眾選擇安全場域活動,同時提升店家安裝該火警監控系統3的意願。
當該通訊裝置4的使用者決定預前往之場域時,該場域預約模組334可供使用該通訊裝置4的使用者輸入預計到達之場域的資料,並控制該通訊裝置4將資料傳輸至火警監控裝置32,並將該通訊裝置4進行儲存。
本發明以「5G 網路系統」追蹤該場域中之人員的定位資料,當災害發生時,能夠即時依據各人員所處區域情況,即時給予逃生指引,同時指引消防人員迅速抵達受困人員所在位置,協助人員能安全脫困。
另外,可針對產險公司合作火災險種之行銷方案,即時提供產險公司關於投保火險之企業的火災事故相關資料,讓產險公司能確實及清楚地全面掌握火災資訊,協助規劃後續理賠事宜。
本發明藉由整合室內現有的消防設備與警報系統,採取主動告知救災逃生的資訊,統一監控的室內場域之消防設備及環境狀況的資訊,即時傳送給場域的每一個人。當火警發生時,該火警監控裝置32會主動告知及指引相關人員進行逃生的動作,避免相關人員因公共室內場所的危害因素發生所造成的災害損失。
同時,該火警監控裝置32會主動及強制通報營業主管、營業執行人員外,也會將記錄與偵測現場狀況上傳至雲端,其上傳資訊包含:起火點位置、起火原因、室內是否有受困人員及所處位置、室內的空間配置等,以供業者及消防人員能全面掌控火災場域之重要資訊,以提升整體救災效益。
目前市面消防設備多為針對周邊環境滅火、報警與警報為主(例如:自動灑水系統、室內消防栓設備、自動報警系統、警報系統等),而以一般的消防設備功能都為獨立系統,並無連貫性及完善運作方式,且市面上也並無針對引導人群疏散至正確路線的系統進行開發與執行,故本發明之火警監控系統3為一整合室內消防設備、通報警消單位及透過手機應用軟體33迅速引導人群疏散等完善運作之室內消防安全管理系統,另外,本發明採取主動式的開放系統,現場持有該通訊裝置4的使用者可以即時獲知所處室內空間安全狀況,並在災害發生的初期即可獲知危害發生的狀況,有利於儘快疏散逃生,以及救災人員迅速掌握災難現況,採取適當的救災行動,進而減少災害損失。
值得一提的是,過去對於消防救災的應變作為視為單一個案進行處置,因此當建物在設置消防系統時,只針對自我場域空間進行設置及規劃,進而演變為各建物之獨立運作消防設備,如:室內警報器、煙霧偵測器、灑水裝置等。而消費者多以相信企業具有社會責任為前提,對所處場域之安全設備毫無任何危機意識,當火災發生時,才自覺所處環境的逃生路線十分陌生,導致面臨著逃生危機。另外,消防人員當接到火災通報後,到達火災現場,才發現對於火災現場資訊掌握不足,只能藉由滅火時順機找尋內部是否有受困者,進而將其救出。但有時卻因火災現場資訊不明,發生消防人員的傷亡事件。
該場域管控裝置31配置於該場域的各處,並利用無線通訊的技術與該火警監控裝置32連接藉此傳輸資料,讓該火警監控裝置32利用該場域管控裝置31監控該場域的安全狀況,該應用軟體33控制該通訊裝置4與該火警監控裝置32利用無線通訊連接並藉此傳輸資訊,以提供使用該通訊裝置4的使用者可以在遭遇火災時取得疏散路線,以迅速逃離危機,而救災單位5可以取得該火警監控裝置32輸出的資料,藉此快速救出該場域中受困的人員。
由上述說明可知,本發明一種火警監控系統3確實具有下列功效:
一、提升逃生機率:
使用該通訊裝置4的使用者於火災發生時,可以第一時間收到火災警報,並可依據所取得的疏散路線進行逃生,可以提升逃生的機率。
二、提升救災效益:
該火警監控裝置32會將該場域、人員及相關災情傳輸至該輔助救災模組325中儲存的救災單位5,可以針對受困的人員進行搜索及救援,有效提升救災的效益。
三、確認災情:
該火警監控裝置32可以儲存該火災偵測模組311的資料,藉此救災單位5確認災情,以判斷派遣的救災人力,或是可以提供產險相關業者,以確認後續的責任歸屬或理賠狀況。
綜上所述,該火警監控裝置32可以對進入該場域的通訊裝置4進行位置的監控,以於該場域發生火災時對該通訊裝置4發出警報,並可針對不同位置之通訊裝置4發出對應的疏散路線,可以提升該通訊裝置4之使用者逃生的機率,該火警監控裝置32可將受困於該場域之通訊裝置4讀的位置傳輸給救災單位5,讓救災人員可針對受困的人員進行救援,不僅可以提升救援的效率,更可以避免救災人員的傷亡,故確實可以達成本發明之目的。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一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即大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發明說明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1:火災通報裝置 11:電信電話單元 12:通訊單元 13:通報單元 14:測試單元 15:檢測單元 16:控制單元 2:管制機 211:通訊模組 212:功能模擬模組 213:電信電話模組 22:消防通信器 23:火警設備 24:雲端伺服單元 3:火警監控系統 31:場域管控裝置 311:火災偵測模組 312:人員登陸模組 313:滅火模組 314:熱源感應攝影設備 315:煙霧偵測設備 32:火警監控裝置 321:地圖模組 322:火警監控模組 323:人員監控模組 324:疏散規劃模組 325:輔助救災模組 326:場域儲存模組 33:應用軟體 331:警報輸出模組 332:疏散路線輸出模組 333:安全回報模組 334:場域預約模組 4:通訊裝置 5:救災單位
圖1是一裝置示意圖,說明中華民國專利I724490,一種火災通報裝置1的裝置設置態樣; 圖2是一裝置示意圖,為本發明一種火警監控系統之一較佳實施例,說明該火警監控系統的裝置設置態樣; 圖3是一裝置示意圖,說明於該較佳實施例中,該火警監控系統的裝置設置態樣; 圖4是一顯示示意圖,說明於該較佳實施例中,一通訊裝置的顯示畫面; 圖5是一顯示示意圖,說明於該較佳實施例中,該通訊裝置的另一顯示畫面;及 圖6是一顯示示意圖,說明於該較佳實施例中,該通訊裝置的另一顯示畫面。
3:火警監控系統
31:場域管控裝置
311:火災偵測模組
312:人員登陸模組
313:滅火模組
32:火警監控裝置
321:地圖模組
322:火警監控模組
323:人員監控模組
324:疏散規劃模組
325:輔助救災模組
326:場域儲存模組
33:應用軟體
331:警報輸出模組
332:疏散路線輸出模組
333:安全回報模組
334:場域預約模組
4:通訊裝置
5:救災單位

Claims (9)

  1. 一種火警監控系統,可對至少一通訊裝置提供至少一場域的火警資料,其包含:一場域管控裝置,設置於該場域中,並包括複數火災偵測模組,及複數人員登陸模組;一火警監控裝置,與該場域管控裝置連接,並包括一地圖模組、一火警監控模組,及一人員監控模組,該地圖模組儲存該場域之地圖資料,該場域之地圖資料具有該複數火災偵測模組,及該複數人員登陸模組的位置,該火警監控模組取得該複數火災偵測模組的偵測資料並判斷該場域發生火災的位置;及一應用軟體,設置於該通訊裝置中,並包括一警報輸出模組,該通訊裝置執行該應用軟體時可與該火警監控裝置,及該複數人員登陸模組連接,當該通訊裝置與其中之一人員登陸模組連接時,該人員監控模組會藉由該人員登陸模組的位置取得該通訊裝置的位置,該火警監控模組判斷該場域發生火災時,對該通訊裝置發出火災警報,該警報輸出模組控制該通訊裝置輸出火災警報;其中,該應用軟體更包括一場域預約模組,該場域預約模組可供使用該通訊裝置的使用者輸入預計到達之場域的資料,並控制該通訊裝置將資料傳輸至火警監控裝置。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火警監控系統,其中,該火警監控裝置更包括一疏散規劃模組,該疏散規劃模組依據該火警監控模組,及該人員監控模組的資料,分別分析出複數通訊裝置於 該場域的疏散路線,並將該複數疏散路線分別傳輸至對應之通訊裝置的應用軟體。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火警監控系統,其中,該應用軟體更包括一疏散路線輸出模組,該通訊裝置之應用軟體收到該疏散規劃模組輸出的疏散路線時,該疏散路線輸出模組控制該通訊裝置輸出逃生路線。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火警監控系統,其中,該火警監控裝置更包括一輔助救災模組,該輔助救災模組中儲存至少一救災聯絡資料,當該場域發生火災時,該輔助救災模組控制該火警監控裝置將該場域之地圖資料,及該通訊裝置的位置傳輸至對應該救災聯絡資料的救災單位。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火警監控系統,其中,該應用軟體更包括一安全回報模組,該安全回報模組可供使用該通訊裝置的使用者輸入安全資料,並控制該通訊裝置將資料傳輸至火警監控裝置。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火警監控系統,其中,該火警監控裝置更包括一場域儲存模組,該場域儲存模組儲存複數場域的資料,該火警監控裝置將該場域儲存模組的儲存資料傳輸至該通訊裝置。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火警監控系統,其中,該場域管控裝置更包括一滅火模組,該火警監控模組可控制該滅火模組消滅火源。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火警監控系統,其中,該複數火災偵測模組為熱源感應攝影設備,藉此使該火警監控模組判斷火源的溫度及範圍。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火警監控系統,其中,該複數火災偵測模組為煙霧偵測設備,藉此使該火警監控模組判斷煙霧的濃度。
TW110120445A 2021-06-04 2021-06-04 火警監控系統 TWI7856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20445A TWI785635B (zh) 2021-06-04 2021-06-04 火警監控系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20445A TWI785635B (zh) 2021-06-04 2021-06-04 火警監控系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85635B true TWI785635B (zh) 2022-12-01
TW202248967A TW202248967A (zh) 2022-12-16

Family

ID=857935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20445A TWI785635B (zh) 2021-06-04 2021-06-04 火警監控系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85635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138353A1 (en) * 2005-05-09 2009-05-28 Ehud Mendels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larming notification and real-time, critical emergency information to occupants in a building or emergency designed area and evacuation guidance system to and in the emergency exit route
TW201545132A (zh) * 2014-05-26 2015-12-01 Bingotimes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無線通訊救援系統
TW201712642A (zh) * 2015-09-24 2017-04-01 Xiang-Che Kong 室內避難引導方法及系統
CN108924745A (zh) * 2018-07-09 2018-11-30 上海伟梦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消防疏散救援引导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09360368A (zh) * 2018-10-11 2019-02-19 深圳市亿兆互联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LoRa的火灾逃生方法及系统
CN109831742A (zh) * 2019-01-14 2019-05-31 深圳市安必信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终端检测的监控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138353A1 (en) * 2005-05-09 2009-05-28 Ehud Mendels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larming notification and real-time, critical emergency information to occupants in a building or emergency designed area and evacuation guidance system to and in the emergency exit route
TW201545132A (zh) * 2014-05-26 2015-12-01 Bingotimes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無線通訊救援系統
TW201712642A (zh) * 2015-09-24 2017-04-01 Xiang-Che Kong 室內避難引導方法及系統
CN108924745A (zh) * 2018-07-09 2018-11-30 上海伟梦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消防疏散救援引导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09360368A (zh) * 2018-10-11 2019-02-19 深圳市亿兆互联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LoRa的火灾逃生方法及系统
CN109831742A (zh) * 2019-01-14 2019-05-31 深圳市安必信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终端检测的监控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48967A (zh) 2022-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59625B (zh) 一种基于建筑建模和人员移动定位的逃生救援方法
US20200202471A1 (en) Personalized display of real-time safety information of an industrial environment
CN110689689A (zh) 一种社会单位消防控制室在线智慧监管系统
CN109819043A (zh) 三维智能应急消防平台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KR101444395B1 (ko) 비상 대처가 가능한 지능형 자동제어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10652684A (zh) 电力消防安全综合管理系统
JP2011233150A (ja) 災難管理システム及びその方法
Nadzim et al. Appraisal of fire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s at educational buildings
CN204856856U (zh) 智能火灾自动报警逃生指示系统
US2014034400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bnormal event response planning
KR20220071880A (ko) 지하공동구 맞춤형 디지털트윈 재난 관리 시스템
CN114444932A (zh) 区域安全应急一体化平台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12288320A (zh) 一种地铁运行风险监控和管理系统
CN113082588A (zh) 一种博物馆消防系统
CN112040006A (zh) 一种危化品企业消防安全管控灭系统
Hsiao et al. Real-time fire protection system architecture for building safety
CN114326468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消防远程监控系统
CN114567655A (zh) 一种基于ai语音交互的社区消防安全救助系统
KR20190134543A (ko) 양방향 비콘의 위치 기반을 이용한 스마트 방향 지시 유도등을 구비하는 대피 경로 유도 제어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KR102367869B1 (ko) 재난 상황에 대응하기 위한 시스템
TWI785635B (zh) 火警監控系統
EP3686789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sponding to a building event, and memorizer
CN117046019A (zh) 一种消控室智能语音交互的数字值班机器人系统和方法
CN115733880A (zh) 一种智慧消防管理系统
CN210743124U (zh) 一种社会单位消防控制室在线智慧监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