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81140B - 用於編碼音訊通道之目標樣本產生之裝置、方法、包含指令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及設備 - Google Patents

用於編碼音訊通道之目標樣本產生之裝置、方法、包含指令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及設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81140B
TWI781140B TW107104922A TW107104922A TWI781140B TW I781140 B TWI781140 B TW I781140B TW 107104922 A TW107104922 A TW 107104922A TW 107104922 A TW107104922 A TW 107104922A TW I781140 B TWI781140 B TW I78114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value
signal
target
channel
sample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049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35898A (zh
Inventor
凡卡特拉曼 阿堤
文卡塔 薩伯拉曼亞姆 強卓 賽克哈爾 奇比亞姆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高通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高通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高通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358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358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811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81140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TECHNIQUES OR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19/00Speech or audio signals analysis-synthesis techniques for redundancy reduction, e.g. in vocoders; Coding or decoding of speech or audio signals, using source filter models or psychoacoustic analysis
    • G10L19/008Multichannel audio signal coding or decoding using interchannel correlation to reduce redundancy, e.g. joint-stereo, intensity-coding or matrixing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TECHNIQUES OR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19/00Speech or audio signals analysis-synthesis techniques for redundancy reduction, e.g. in vocoders; Coding or decoding of speech or audio signals, using source filter models or psychoacoustic analysis
    • G10L19/005Correction of errors induced by the transmission channel, if related to the coding algorithm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TECHNIQUES OR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19/00Speech or audio signals analysis-synthesis techniques for redundancy reduction, e.g. in vocoders; Coding or decoding of speech or audio signals, using source filter models or psychoacoustic analysis
    • G10L19/04Speech or audio signals analysis-synthesis techniques for redundancy reduction, e.g. in vocoders; Coding or decoding of speech or audio signals, using source filter models or psychoacoustic analysis using predictive techniques
    • G10L19/08Determination or coding of the excitation function; Determination or coding of the long-term prediction parameters
    • G10L19/12Determination or coding of the excitation function; Determination or coding of the long-term prediction parameters the excitation function being a code excitation, e.g. in code excited linear prediction [CELP] vocod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SSTEREOPHONIC SYSTEMS 
    • H04S3/00Systems employing more than two channels, e.g. quadraphonic
    • H04S3/008Systems employing more than two channels, e.g. quadraphonic in which the audio signals are in digital form, i.e. employing more than two discrete digital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SSTEREOPHONIC SYSTEMS 
    • H04S2400/00Details of stereophonic systems covered by H04S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its groups
    • H04S2400/03Aspects of down-mixing multi-channel audio to configurations with lower numbers of playback channels, e.g. 7.1 -> 5.1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SSTEREOPHONIC SYSTEMS 
    • H04S2400/00Details of stereophonic systems covered by H04S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its groups
    • H04S2400/15Aspects of sound capture and related signal processing for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ompression, Expansion, Code Conversion, And Decoders (AREA)
  • Stereophonic System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編碼音訊通道之方法,其包括在一編碼器處接收兩個或大於兩個通道;及識別一目標通道及一參考通道。該目標通道及該參考通道係基於一失配值自該兩個或大於兩個通道而識別。該方法亦包括藉由基於該失配值在時間上調整該目標通道而產生一經修改目標通道。該失配值指示該目標通道與該參考通道之間的一時間失配量。該方法亦包括判定指示相關聯於該參考通道之一第一信號與相關聯於該經修改目標通道之一第二信號之間的一時間相關度的一時間相關度值。該方法亦包括比較該時間相關度值與一臨限值。該方法進一步包括基於該比較、一寫碼器類型或其兩者產生遺失之目標樣本。

Description

用於編碼音訊通道之目標樣本產生之裝置、方法、包含指 令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及設備
本發明大體上係關於多個音訊信號之編碼。
技術之進步已帶來更小且更強大之計算裝置。舉例而言,當前存在多種攜帶型個人計算裝置,包括無線電話(諸如,行動及智慧型電話)、平板電腦及膝上型電腦,該等攜帶型個人計算裝置為小的輕質的且容易地由使用者攜載。此等裝置可經由無線網路傳達語音及資料封包。另外,許多此類裝置併入額外功能性,諸如數位靜態相機、數位視訊相機、數位記錄器及音訊檔案播放器。又,此類裝置可處理可執行指令,包括軟體應用程式,諸如可用以存取網際網路之網路瀏覽器應用程式。因而,此等裝置可包括顯著計算能力。
計算裝置可包括接收音訊信號之多個麥克風。一般而言,與多個麥克風之第二麥克風相比,聲源更接近於第一麥克風。因此,由於麥克風距聲源之距離,自第二麥克風接收之第二音訊信號可相對於自第一麥克風接收之音訊信號延遲。在立體聲編碼中,來自麥克風之音訊信號可經編碼以產生中間通道信號及一或多個旁側通道信號。中間聲道信號可對應於第一音訊信號及第二音訊信號之總和。旁側通道信號可對應於第一音訊信號與第二音訊信號之間的差值。由於接收第二音訊信號相對於第一音訊信號之延遲,第一音訊信號可不與第二音訊信號對準。第一音訊信號相對於第二音訊信號之未對準可增加兩種音訊信號之間的差值。由於差值增加,因此較高數目之位元可用以編碼旁側通道信號。
在特定實施中,編碼器經組態以接收兩個或大於兩個通道並識別一目標通道及一參考通道。該目標通道及該參考通道係基於一失配值自該兩個或大於兩個通道而識別。該編碼器亦經組態以藉由基於該失配值在時間上調整該目標通道而產生一經修改目標通道。該失配值指示該目標通道與該參考通道之間的一時間失配量。該編碼器經進一步組態以判定指示相關聯於該參考通道之一第一信號與相關聯於該經修改目標通道之一第二信號之間的一時間相關度的一時間相關度值。該編碼器經進一步組態以比較該時間相關度值與一臨限值。該編碼器亦經組態以基於該比較,使用基於該參考通道之一參考訊框或基於該經修改目標通道之一目標訊框中的至少一者,產生遺失之目標樣本。該第一信號對應於該參考訊框之一部分,且該第二信號對應於該目標訊框之一部分。 在另一特定實施中,一種編碼音訊通道之方法包括在一編碼器處接收兩個或大於兩個通道及識別一目標通道及一參考通道。該目標通道及該參考通道係基於一失配值自該兩個或大於兩個通道而識別。該方法亦包括藉由基於該失配值在時間上調整該目標通道而產生一經修改目標通道。該失配值指示該目標通道與該參考通道之間的一時間失配量。該方法亦包括判定指示相關聯於該參考通道之一第一信號與相關聯於該經修改目標通道之一第二信號之間的一時間相關度的一時間相關度值。該方法亦包括比較該時間相關度值與一臨限值。該方法進一步包括基於該比較,使用基於該參考通道之一參考訊框或基於該經修改目標通道之一目標訊框中的至少一者,產生遺失之目標樣本。該第一信號對應於該參考訊框之一部分,且該第二信號對應於該目標訊框之一部分。 在另一特定實施中,一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包括在由一編碼器內之一處理器執行時使得該編碼器執行包括識別一目標通道及一參考通道之操作的指令。該目標通道及該參考通道係基於一失配值自兩個或大於兩個通道而識別。該等操作亦包括藉由基於該失配值在時間上調整該目標通道而產生一經修改目標通道。該失配值指示該目標通道與該參考通道之間的一時間失配量。該等操作亦包括判定指示相關聯於該參考通道之一第一信號與相關聯於該經修改目標通道之一第二信號之間的一時間相關度的一時間相關度值。該等操作亦包括比較該時間相關度值與一臨限值。該等操作進一步包括基於該比較,使用基於該參考通道之一參考訊框或基於該經修改目標通道之一目標訊框中的至少一者,產生遺失之目標樣本。該第一信號對應於該參考訊框之一部分,且該第二信號對應於該目標訊框之一部分。 在另一特定實施中,一裝置包括用於識別一目標通道及一參考通道的構件。該目標通道及該參考通道係基於一失配值自兩個或大於兩個通道而識別。該裝置亦包括用於藉由基於該失配值在時間上調整該目標通道而產生一經修改目標通道的構件。該失配值指示該目標通道與該參考通道之間的一時間失配量。該裝置亦包括用於判定指示相關聯於該參考通道之一第一信號與相關聯於該經修改目標通道之一第二信號之間的一時間相關度的一時間相關度值的構件。該裝置亦包括用於比較該時間相關度值與一臨限值的構件。該裝置進一步包括用於基於該比較,使用基於該參考通道之一參考訊框或基於該經修改目標通道之一目標訊框中的至少一者,產生遺失之目標樣本的構件。該第一信號對應於該參考訊框之一部分,且該第二信號對應於該目標訊框之一部分。 在審閱整個申請案之後,本發明之其他態樣、優勢及特徵將變得顯而易見,該整個申請案包括以下章節:圖式簡單說明、實施方式,及申請專利範圍。
相關申請案 本申請案主張2017年3月20日申請之名為「TARGET SAMPLE GENERATION」之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2/474,010號之權利,該案明確地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下文參看圖式描述本發明之特定態樣。在本說明書中,共同部件由共同參考編號指定。如本文所使用,各種術語僅僅用於描述特定實施之目的,且並不意欲限制實施。舉例而言,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確指示,否則單數形式「一」及「該」意欲同樣包括複數形式。可進一步理解,術語「包含(comprises及comprising)」可與「包括(includes或including)」互換地使用。另外,應理解,術語「其中(wherein)」可與「在…的情況下(where)」互換使用。如本文所使用,用以修改諸如結構、組件、操作等之元件之序數術語(例如,「第一」、「第二」、「第三」等)本身不指示元件關於另一元件之任何優先權或次序,而是僅將元件與具有相同名稱之另一元件區別開(除非使用序數術語)。如本文所用,術語「集合」係指特定元件中之一或多者,且術語「複數個」係指特定元件之多個(例如,兩個或大於兩個)。 在本發明中,諸如「判定」、「計算」、「移位」、「調整」等之術語可用於描述如何執行一或多個操作。應注意此等術語不應理解為限制性且其他技術可用以執行類似操作。另外,如本文中所提及,「產生」、「計算」、「使用」、「選擇」、「存取」、「識別」及「判定」可互換地使用。舉例而言,「產生」、「計算」或「判定」參數(或信號)可指代積極主動地產生、計算或判定參數(或信號),或可指代使用、選擇或存取已(諸如,)由另一組件或裝置產生之參數(或信號)。 揭示可操作以編碼多個音訊信號之系統及裝置。裝置可包括經組態以編碼多個音訊信號之編碼器。可使用多個記錄裝置(例如,多個麥克風)同時及時地俘獲多個音訊信號。在一些實例中,可藉由多工若干同時或非同時記錄之音訊通道合成地(例如,人工地)產生多個音訊信號(或多通道音訊)。如說明性實例,音訊通道之並行記錄或多工可產生2通道組態(亦即,立體聲:左及右)、5.1通道組態(左、右、中央、左環繞、右環繞及低頻重音(LFE)通道)、7.1通道組態、7.1+4通道組態、22.2通道組態或N通道組態。 電話會議室(或遠程呈現室)內之音訊俘獲裝置可包括獲取空間音訊之多個麥克風。空間音訊可包括語音以及經編碼且經傳輸之背景音訊。視如何組態麥克風以及給定來源(例如,講話者)位於相對於麥克風及房間大小的位置,來自該來源(例如,講話者)之話語/音訊可於不同時間到達多個麥克風處。舉例而言,相比於與裝置相關聯之第二麥克風,聲源(例如,講話者)可更接近與裝置相關聯之第一麥克風。因此,與第二麥克風相比,自聲源發出之聲音可更早到達第一麥克風。裝置可經由第一麥克風接收第一音訊信號,且可經由第二麥克風接收第二音訊信號。 在一些實例中,麥克風可自多個聲源接收音訊。多個聲源可包括主要聲源(例如,講話者)及一或多個次要聲源(例如,通過之汽車、交通、背景音樂、街道噪音)。因此,與第二麥克風相比,自主要聲源發出之聲音可更早到達第一麥克風。 可以片段或訊框編碼音訊信號。訊框可對應於若干樣本(例如,640個樣本、1920個樣本或2000個樣本)。中側(MS)寫碼及參數立體(PS)寫碼為可提供優於雙單聲道寫碼技術之經改良效能的立體寫碼技術。在雙單聲道寫碼中,左(L)通道(或信號)及右(R)通道(或信號)經獨立地寫碼,而不利用通道間相關度。在寫碼之前,藉由將左通道及右通道變換為總通道及差通道(例如,旁側通道),MS寫碼減少相關L/R通道對之間的冗餘。總和信號及差值信號為以MS寫碼而寫碼的波形。總和信號比旁側信號耗費相對更多的位元。PS寫碼藉由將L/R信號轉換為總和信號及一組旁側參數來減少每一子頻帶中之冗餘。該等旁側參數可指示通道間強度差(IID)、通道間相位差(IPD)、通道間時間差(ITD)等。總和信號為經寫碼之波形且連同旁側參數傳輸。在混合式系統中,旁側通道可為在較低頻帶(例如,小於2至3千赫茲(kHz))中寫碼及在較高頻帶(例如,大於或等於2至3 kHz)中PS寫碼之波形,其中通道間相位保持在感知上不太關鍵。 可在頻域或子頻帶域中完成MS寫碼及PS寫碼。在一些實例中,左通道及右通道可不相關。舉例而言,左通道及右通道可包括不相關之合成信號。當左通道及右通道不相關時,MS寫碼、PS寫碼或其兩者之寫碼效率可接近於雙單聲道寫碼之寫碼效率。 取決於記錄組態,可在左通道與右通道之間存在時間移位以及其他空間效應(諸如,回聲及室內回響)。若並不補償通道之間的時間移位及相位失配,則總通道及差通道可含有減少與MS或PS技術相關聯之寫碼增益的可比能量。寫碼增益之減少可基於時間(或相位)移位之量。總和信號及差信號之可比能量可限制通道經時間移位但高度相關之某些訊框中的MS寫碼之使用。在立體聲寫碼中,中間通道(例如,總和通道)及旁側通道(例如,差通道)可基於以下等式而產生: M= (L+R)/2, S= (L-R)/2, 等式1 其中M對應於中間通道,S對應於旁側通道,L對應於左通道,且R對應於右通道。 在一些情況下,中間通道及旁側通道可基於以下等式產生: M = c (L+R), S = c (L-R), 等式2 其中,c對應於可不同於訊框比訊框,不同於一個頻率或子頻帶比另一頻率或子頻帶或其組合之複合值或實值。 在一些情況下,中間通道及旁側通道可基於以下等式產生: M = (c1*L + c2*R), S = (c3*L-c4*R), 等式3 其中,c1、c2、c3及c4為可不同於訊框比訊框,不同於一個子頻帶或頻率比另一子頻帶或頻率或其組合之複合值或實值。基於等式1、等式2或等式3來產生中間通道及旁側通道可稱為執行「降混」演算法。基於等式1、等式2或等式3自中間通道及旁側通道來產生左通道及右通道之反向處理程序可稱為執行「升混」演算法。 用以在MS寫碼或雙單聲道寫碼之間選擇特定訊框之特別途徑可包括:產生中間信號及旁側信號,計算中間信號及旁側信號之能量,並基於該等能量判定是否執行MS寫碼。舉例而言,可執行MS寫碼以回應旁側信號與中間信號之能量比小於臨限值之判定。舉例而言,若右通道經移位至少一第一時間(例如,大約0.001秒或在48 kHz下之48個樣本),則中間信號(對應於左信號及右信號之總和)之第一能量可與某些訊框之旁側信號(對應於左信號與右信號之間的差值)之第二能量相當。當第一能量與第二能量相當時,較高數目之位元可用於編碼旁側通道,藉此減少相對於雙單聲道寫碼之MS寫碼的寫碼效能。因此,當第一能量與第二能量相當時(例如,當第一能量與第二能量之比大於或等於臨限值時),可使用雙單聲道寫碼。在一替代途徑中,可基於左通道與右通道之臨限值及歸一化交叉相關值之比較來在MS寫碼與雙單聲道寫碼之間決定何者用於特定訊框。 在一些實例中,編碼器可判定指示第一音訊信號相對於第二音訊信號之時間失配(例如,移位)的失配值(例如,時間移位值、增益值、能量值、通道間預測值)。移位值(例如,失配值)可對應於第一音訊信號在第一麥克風處之接收與第二音訊信號在第二麥克風處之接收的時間延遲之量。另外,編碼器可在逐圖框之基礎上(例如,基於每一20毫秒(ms)話音/音訊訊框)判定移位值。舉例而言,移位值可對應於第二音訊信號之第二訊框相對於第一音訊信號之第一訊框延遲之一時間量。替代地,移位值可對應於第一音訊信號之第一訊框相對於第二音訊信號之第二訊框延遲之一時間量。 當聲源距第一麥克風之距離比距第二麥克風之距離更近時,第二音訊信號之訊框可相對於第一音訊信號之訊框而延遲。在此情況下,第一音訊信號可被稱為「參考音訊信號」或「參考通道」且經延遲第二音訊信號可被稱為「目標音訊信號」或「目標通道」。替代地,當聲源距第二麥克風之距離比距第一麥克風之距離更近時,第一音訊信號之訊框可相對於第二音訊信號之訊框而延遲。在此情況下,第二音訊信號可被稱為參考音訊信號或參考通道,且經延遲第一音訊信號可被稱為目標音訊信號或目標通道。 視聲源(例如,講話者)位於會議室或遠程呈現室內之位置及聲源(例如,講話者)位置如何相對於麥克風改變,參考通道及目標通道可在訊框間改變;類似地,時間失配(例如,移位)值亦可在訊框間改變。然而,在一些實施中,時間移位值可始終為正,以表示「目標」通道相對於「參考」通道之延遲的量。另外,移位值可對應於「非因果移位」值,經延遲目標通道藉由該「非因果移位」值及時「經拉回」,使得目標通道與「參考」通道對準(例如,最大限度地對準)。「拉回」目標通道可對應於及時推進目標通道。「非因果移位」可對應於經延遲音訊通道(例如,滯後音訊通道)相對於前導音訊通道之移位,以在時間上將經延遲音訊通道與前導音訊通道對準。可對參考通道及無關聯移位目標通道執行判定中間通道及旁側通道之降混演算法。 編碼器可基於第一音訊通道及複數個應用於第二音訊通道之移位值來判定移位值。舉例而言,可在第一時間(m1 )處接收第一音訊通道之第一訊框X。可在對應於第一移位值(例如,shift1=n1 -m1 )之第二時間(n1 )處接收第二音訊通道之第一特定訊框Y。此外,可在第三時間(m2 )處接收第一音訊通道之第二訊框。可在對應於第二移位值(例如,shift2 = n2 - m2 )之第四時間(n2 )處接收第二音訊通道之第二特定訊框。 裝置可以第一取樣速率(例如,32 kHz取樣速率(亦即,640個樣本每訊框))執行成框或緩衝演算法,以產生訊框(例如,20 ms樣本)。回應於第一音訊信號之第一訊框及第二音訊信號之第二訊框同時到達裝置之判定,編碼器可將移位值(例如,shift1)估計為等於零樣本。可在時間上對準左通道(例如,對應於第一音訊信號)及右通道(例如,對應於第二音訊信號)。在一些情況下,即使當對準時,左通道及右通道可歸因於各種原因(例如,麥克風校準)在能量方面存在不同。 在一些實例中,由於各種原因(例如,聲源(諸如,講話者)可能比另一個麥克風更接近其中一個麥克風,及兩個麥克風可能大於臨限值(例如,1至20公分)距離間隔),可在時間上失配(例如,不對準)左通道及右通道。聲源相對於麥克風之位置可在左通道及右通道中引入不同的延遲。另外,在左通道與右通道之間可存在增益差、能量差或位準差。 在一些實例中,當多個講話者交替地講話時(例如,在不重疊情況下),音訊信號自多個聲源(例如,講話者)到達麥克風之時間可變化。在此情況下,編碼器可基於講話者來動態調整時間移位值,以識別參考通道。在一些其他實例中,多個講話者可同時講話,取決於哪個講話者最大聲、距麥克風最近等,此可導致變化時間移位值。 在一些實例中,當兩種信號可能展示較少(例如,無)相關度時,可合成或人工地產生第一音訊信號及第二音訊信號。應理解,本文所描述之實例為說明性且可在類似或不同情境中判定第一音訊信號與第二音訊信號之間的關係中具指導性。 編碼器可基於第一音訊信號之第一訊框與第二音訊信號之複數個圖框的比較而產生比較值(例如,差值或交叉相關值)。複數個訊框之每一訊框可對應於特定移位值。編碼器可基於比較值來產生第一估計移位值(例如,第一估計失配值)。舉例而言,第一經估計移位值可對應於指示第一音訊信號之第一訊框與第二音訊信號之對應第一訊框之間的較高時間類似性(或較低差)之比較值。正移位值(例如,第一經估計移位值)可指示第一音訊信號為前導音訊信號(例如,在時間上前導之音訊信號)及第二音訊信號為滯後音訊信號(例如,在時間上滯後之音訊信號)。滯後音訊信號之訊框(例如,樣本)可相對於前導音訊信號之訊框(例如,樣本)在時間上延遲。 編碼器可藉由在多個階段中改進一序列估計移位值來判定最終移位值(例如,最終失配值)。舉例而言,編碼器可基於產生自第一音訊信號及第二音訊信號之經立體聲預處理及經重取樣版本的比較值來首先估計「暫訂」移位值。編碼器可產生接近估計「暫訂」移位值的與移位值相關聯之內插比較值。編碼器可基於內插比較值判定第二經估計「內插」移位值。舉例而言,第二經估計「內插」移位值可對應於指示相較於剩餘內插比較值及第一經估計「暫訂」移位值之較高時間相似性(或較低差)的特定內插比較值。若當前訊框(例如,第一音訊信號之第一訊框)之第二經估計「內插」移位值不同於前一訊框(例如,先於第一訊框之第一音訊信號的訊框)之最終移位值,則當前訊框之「內插」移位值經進一步「修正」,以改良第一音訊信號與經移位第二音訊信號之間的時間類似性。特定言之,第三經估計「修正」移位值可藉由圍繞當前訊框之第二經估計「內插」移位值及前一訊框之最終經估計移位值搜尋來對應於時間類似性之更準確量測。進一步調節第三經估計「修正」移位值以藉由限制訊框之間的移位值中的任何偽改變來估計最終移位值且進一步控制第三經估計「修正」移位值以不在如本文所描述之兩個相繼(或連續)訊框中將負移位值交換成正移位值(或反之亦然)。 在一些實例中,編碼器可避免在連續訊框中或相鄰訊框中之正移位值與負移位值之間的交換(反之亦然)。舉例而言,基於第一訊框之經估計「內插」或「修正」移位值及先於第一訊框之特定訊框中的對應經估計「內插」或「修正」或最終移位值,編碼器可將最終移位值設定為指示無時間移位之特定值(例如,0)。舉例而言,為回應當前訊框的經估計「暫訂」或「內插」或「修正」移位值中之一者為正且前一訊框(例如,先於第一訊框之訊框)的經估計「暫訂」或「內插」或「修正」或「最終」估計移位值中之另一者為負的判定,編碼器可設定當前訊框(例如,第一訊框)之最終移位值以指示無時間移位,亦即shift1 = 0。替代地,為回應當前訊框之經估計「暫訂」或「內插」或「修正」移位值中之一者為負且前一訊框(例如,先於第一訊框之訊框)之經估計「暫訂」或「內插」或「修正」或「最終」估計移位值中之另一者為正的判定,編碼器亦可設定當前訊框(例如,第一訊框)之最終移位值以指示無時間性移位,亦即shift1 = 0。如本文中所提及,「時間移位(temporal-shift)」可對應於時間移位(time-shift)、時間偏移、樣本移位、樣本偏移或偏移。 編碼器可基於移位值而選擇第一音訊信號或第二音訊信號之訊框作為「參考」或「目標」。舉例而言,回應於判定最終移位值為正,編碼器可產生具有指示第一音訊信號為「參考」信號且第二音訊信號為「目標」信號之第一值(例如,0)的參考通道或信號指示符。替代地,回應於判定最終移位值為負,編碼器可產生具有指示第二音訊信號為「參考」信號且第一音訊信號為「目標」信號之第二值(例如,1)的參考通道或信號指示符。 參考信號可對應於前導信號,而目標信號可對應於滯後信號。在一特定態樣中,參考信號可為由第一經估計移位值指示為前導信號之相同信號。在一替代態樣中,參考信號可不同於由第一經估計移位值指示為前導信號之信號。無論是否第一經估計移位值指示參考信號對應於前導信號,參考信號可被視為前導信號。舉例而言,藉由移位(例如,調整)相對於參考信號之另一信號(例如,目標信號),參考信號可視為前導信號。 在一些實例中,編碼器可基於對應於待編碼之訊框的失配值(例如,經估計移位值或最終移位值)及對應於先前經編碼圖框之失配(例如,移位)值識別或判定目標信號或參考信號中的至少一者。編碼器可將失配值儲存於記憶體中。目標通道可對應於兩個音訊通道之時間上滯後音訊通道,且參考通道可對應於兩個音訊通道之時間上前導音訊通道。在一些實例中,基於來自記憶體之失配值,編碼器可識別時間上滯後通道並可不最大限度地將目標通道與參考通道對準。舉例而言,編碼器可基於一或多個失配值使目標通道與參考通道部分對準。在一些其他實例中,藉由在經編碼多個訊框(例如,四個訊框)上將總失配值(例如,100個樣本)「非因果地」分佈成較小失配值(例如,25個樣本、25個樣本、25個樣本及25個樣本),編碼器可在一系列訊框上逐漸地調整目標通道。 編碼器可估計與參考信號及非因果經移位目標信號相關聯之相對增益(例如,相對增益參數)。舉例而言,回應於最終移位值為正之判定,編碼器可估計增益值以相對於藉由非因果移位值(例如,最終移位值之絕對值)偏移之第二音訊信號正規化或等化第一音訊信號的能量或功率位準。替代地,回應於最終移位值為負之判定,編碼器可估計增益值以相對於第二音訊信號正規化或等化非因果經移位之第一音訊信號的功率位準。在一些實例中,編碼器可估計增益值以正規化或等化「參考」信號相對於非因果經移位「目標」信號之能量或功率位準。在其他實例中,編碼器可相對於目標信號(例如,未移位之目標信號)基於參考信號來估計增益值(例如,相對增益值)。 編碼器可基於參考信號、目標信號(例如,經移位目標信號或未經移位目標信號)、非因果移位值及相對增益參數產生至少一個經編碼信號(例如,中間信號、旁側信號或其兩者)。旁側信號可對應於第一音訊信號之第一訊框的第一樣本與第二音訊信號之所選擇訊框的所選擇樣本之間的差。編碼器可基於最終移位值選擇所選擇之訊框。由於第一樣本與所選擇樣本之間的減小之差,相比於對應於第二音訊信號之訊框(與第一訊框同時由裝置接收)的第二音訊信號之其他樣本,更少的位元可用於編碼旁側通道信號。裝置之傳輸器可傳輸至少一個經編碼信號、非因果移位值、相對增益參數、參考通道或信號指示符或其組合。 編碼器可基於參考信號、目標信號(例如,經移位目標信號或未經移位目標信號)、非因果移位值、相對增益參數、第一音訊信號之特定訊框的低頻帶參數、特定訊框之高頻帶參數或其組合來產生至少一個經編碼信號(例如,中間信號、旁側信號或其兩者)。特定訊框可先於第一訊框。來自一或多個前述訊框之某些低頻帶參數、高頻帶參數或其組合可用於編碼第一訊框之中間信號、旁側信號或其兩者。基於低頻帶參數、高頻帶參數或其組合來編碼中間信號、旁側信號或其兩者可改良非因果移位值及通道間相對增益參數之估計。低頻帶參數、高頻帶參數或其組合可包括音調參數、語音參數、寫碼器類型參數、低頻帶能量參數、高頻帶能量參數、傾角參數、音調增益參數、FCB增益參數、寫碼模式參數、語音活動參數、雜訊估計參數、訊雜比參數、共振峰參數、話語/音樂決策參數、非因果移位、通道間增益參數或其組合。裝置之傳輸器可傳輸至少一個經編碼信號、非因果移位值、相對增益參數、參考通道(或信號)指示符或其組合。如本文中所提及,音訊「信號」對應於音訊「通道」。如本文中所提及,「移位值」對應於偏移值、失配值、時間偏移值、樣本移位值或樣本偏移值。如本文中所提及,「移位」目標信號可對應於:對表示目標信號之資料之一或多個位置進行移位;將資料複製至一或多個記憶體緩衝器;移動與目標信號相關聯之一或多個記憶體指標;或其組合。 根據一些編碼實施,非因果移位可用於在時間上對準參考通道及目標通道。舉例而言,目標通道可在時間上經移位一非因果移位值以產生大體上在時間上與參考通道對準的經修改目標通道。在移位目標通道以產生經修改目標通道中,損壞部分(例如,遺失之目標樣本)可變得存在。舉例而言,在非因果移位之後來自目標通道之不可用樣本可存在。 為產生遺失之目標樣本,編碼器可判定指示相關聯於參考通道之第一信號與相關聯於經修改目標通道之第二信號之間的時間相似性及時間短期/長期相關度之時間相關度值。在一個實例實施中,第一信號及第二信號對應於參考通道之參考訊框的一部分及目標通道之目標訊框的一對應部分。作為非限制性實例,參考訊框可具有20毫秒(ms)之訊框持續期間且第一信號可對應於參考訊框之5 ms部分。類似地,目標訊框可具有20 ms之訊框持續期間且第二信號可對應於目標訊框之5 ms部分。高時間相關度值可指示參考通道及經修改目標通道大體上在時間上對準。高時間相關度值亦可指示短期及長期相關度十分地相似。低時間相關度值可指示參考通道及經修改目標通道大體上在時間上不對準。若時間相關度值相對較高(例如,滿足第一臨限值),則編碼器可基於參考通道產生遺失之目標樣本。舉例而言,若在非因果移位之後在參考通道與經修改目標通道之間存在大(例如,強)時間相關度,則可基於參考通道產生遺失之目標樣本。若時間相關度值相對較低(例如,未能滿足第二臨限值),則編碼器可獨立於參考通道產生遺失之目標樣本。作為非限制性實例,若在非因果移位之後在參考通道與經修改目標通道之間存在小(例如,弱)時間相關度,則可基於自目標通道之過去樣本集濾波的隨機雜訊、基於目標通道自身之外推、基於零值或其組合產生遺失之目標樣本。 參看圖1,揭示系統之特定說明性實例且一般將其指定為100。系統100包括經由網路120以通信方式耦接至第二裝置106之第一裝置104。網路120可包括一或多個無線網路、一或多個有線網路或其組合。 第一裝置104可包括編碼器114、傳輸器110、一或多個輸入介面112或其組合。輸入介面112中之第一輸入介面可耦接至第一麥克風146。輸入介面112中之第二輸入介面可耦接至第二麥克風148。編碼器114可包括時間等化器108且可經組態以降混並編碼多個音訊信號,如本文所描述。第一裝置104亦可包括經組態以儲存分析資料190之記憶體153。第二裝置106可包括解碼器118。解碼器118可包括經組態以升混及再現多個通道之時間平衡器124。第二裝置106可耦接至第一擴音器142、第二擴音器144或其兩者。 在操作期間,第一裝置104可經由第一輸入介面自第一麥克風146接收第一音訊信號130,且可經由第二輸入介面自第二麥克風148接收第二音訊信號132。第一音訊信號130可對應於右通道信號或左通道信號中之一者。第二音訊信號132可對應於右通道信號或左通道信號中之另一者。第一麥克風146及第二麥克風148可自聲源152 (例如,使用者、揚聲器、環境雜訊、樂器等)接收音訊。在一特定態樣中,第一麥克風146、第二麥克風148或其兩者可自多個聲源接收音訊。多個聲源可包括主要(或最主要)聲源(例如,聲源152)及一或多個次要聲源。一或多個次要聲源可對應於交通、背景音樂、另一講話者、街道噪音等。與第二麥克風148相比,聲源152 (例如,主要聲源)可更接近第一麥克風146。因此,來自聲源152之音訊信號可在與經由第二麥克風148相比較早時間經由第一麥克風146在輸入介面112處接收。經由多個麥克風之多通道信號獲取的此固有延遲可在第一音訊信號130與第二音訊信號132之間引入時間移位。 第一裝置104可將第一音訊信號130、第二音訊信號132或其兩者儲存在記憶體153中。時間等化器108可判定指示第一音訊信號130(例如,「目標」)相對於第二音訊信號132(例如,「參考」)之移位(例如,非因果移位)的最終移位值116(例如,非因果移位值),如參看圖10A至圖10B所進一步描述。最終移位值116(例如,最終失配值)可指示第一音訊信號與第二音訊信號之間的時間失配(例如,時間延遲)之量。如本文中所提及,「時間延遲(time delay)」可對應於「時間延遲(temporal delay)」。時間失配可指示經由第一麥克風146之第一音訊信號130之接收與經由第二麥克風148之第二音訊信號132之接收之間的時間延遲。 最終移位值116之第一值(例如,正值)可指示第二音訊信號132相對於第一音訊信號130而延遲。在此實例中,第一音訊信號130可對應於前導信號且第二音訊信號132可對應於滯後信號。最終移位值116之第二值(例如,負值)可指示第一音訊信號130相對於第二音訊信號132而延遲。在此實例中,第一音訊信號130可對應於滯後信號且第二音訊信號132可對應於前導信號。最終移位值116之第三值(例如,0)可指示第一音訊信號130與第二音訊信號132之間無延遲。 在一些實施中,最終移位值116之第三值(例如,0)可指示第一音訊信號130與第二音訊信號132之間的延遲已交換正負號。舉例而言,第一音訊信號130之第一特定訊框可先於第一訊框。第二音訊信號132之第一特定訊框及第二特定訊框可對應於由聲源152發出之同一聲音。在第一麥克風146處可比在第二麥克風148處更早地偵測到該相同聲音。第一音訊信號130與第二音訊信號132之間的延遲可自第一特定訊框相對於第二特定訊框延遲交換至第二訊框相對於第一訊框延遲。替代地,第一音訊信號130與第二音訊信號132之間的延遲可自第二特定訊框相對於第一特定訊框延遲交換至第一訊框相對於第二訊框延遲。回應於判定第一音訊信號130與第二音訊信號132之間的延遲已交換正負號,時間等化器108可設定最終移位值116以指示第三值(例如,0),如參看圖10A至圖10B所進一步描述。 時間等化器108可基於最終移位值116產生參考信號指示符164(例如,參考通道指示符),如參看圖12所進一步描述。舉例而言,回應於最終移位值116指示第一值(例如,正值)之判定,時間等化器108可產生具有指示第一音訊信號130為「參考」信號之第一值(例如,0)的參考信號指示符164。回應於最終移位值116指示第一值(例如,正值)之判定,時間等化器108可判定第二音訊信號132對應於「目標」信號。替代地,回應於最終移位值116指示第二值(例如,負值)的判定,時間等化器108可產生具有指示第二音訊信號132為「參考」信號之第二值(例如,1)的參考信號指示符164。回應於最終移位值116指示第二值(例如,負值)之判定,時間等化器108可判定第一音訊信號130對應於「目標」信號。回應於最終移位值116指示第三值(例如,0)之判定,時間等化器108可產生具有指示第一音訊信號130為「參考」信號之第一值(例如,0)的參考信號指示符164。回應於最終移位值116指示第三值(例如,0)之判定,時間等化器108可判定第二音訊信號132對應於「目標」信號。替代地,回應於最終移位值116指示第三值(例如,0)之判定,時間等化器108可產生具有指示第二音訊信號132為「參考」信號之第二值(例如,1)的參考信號指示符164。回應於最終移位值116指示第三值(例如,0)之判定,時間等化器108可判定第一音訊信號130對應於「目標」信號。在一些實施中,回應於最終移位值116指示第三值(例如,0)之判定,時間等化器108可保持參考信號指示符164不變。舉例而言,參考信號指示符164可與對應於第一音訊信號130之第一特定訊框的參考信號指示符相同。時間等化器108可產生指示最終移位值116之絕對值之非因果移位值162(例如,非因果失配值)。 時間等化器108可基於「目標」信號之樣本及基於「參考」信號之樣本產生增益參數160(例如,編解碼器增益參數)。舉例而言,時間等化器108可基於非因果移位值162選擇第二音訊信號132之樣本。如本文中所提及,基於移位值選擇音訊信號之樣本可對應於基於移位值藉由調整(例如,移位)來產生經修改(例如,經時間移位)之音訊信號及選擇經修改之音訊信號的樣本。舉例而言,時間等化器108可基於非因果移位值162藉由移位第二音訊信號132產生經時間移位之第二音訊信號,且可選擇經時間移位之第二音訊信號的樣本。時間等化器108可基於非因果移位值162調整(例如,移位)第一音訊信號130或第二音訊信號132的單一音訊信號(例如,單一通道)。替代地,與非因果移位值162無關,時間等化器108可選擇第二音訊信號132之樣本。回應於第一音訊信號130為參考信號之判定,時間等化器108可基於第一音訊信號130之第一訊框的第一樣本來判定所選擇樣本之增益參數160。替代地,回應於第二音訊信號132為參考信號之判定,時間等化器108可基於所選樣本判定第一樣本之增益參數160。作為一實例,增益參數160可基於以下等等式中之一者:
Figure 02_image001
, 等式1a
Figure 02_image003
, 等式1b
Figure 02_image005
, 等式1c
Figure 02_image007
, 等式1d
Figure 02_image009
等式1e
Figure 02_image011
等式1f 其中
Figure 02_image013
對應於用於降混處理之相對增益參數160,
Figure 02_image015
對應於「參考」信號之樣本,
Figure 02_image017
對應於第一訊框之非因果移位值162,且
Figure 02_image019
對應於「目標」信號之樣本。可(例如,)基於等式1a至1f中之一者來修改增益參數160(gD )以併入長期平滑/滯後邏輯,以避免訊框之間的增益之巨大跳變。當目標信號包括第一音訊信號130時,第一樣本可包括目標信號之樣本,且所選擇之樣本可包括參考信號之樣本。當目標信號包括第二音訊信號132時,第一樣本可包括參考信號之樣本,且所選擇之樣本可包括目標信號之樣本。 在一些實施中,時間等化器108可基於將第一音訊信號130視為參考信號及將第二音訊信號132視為目標信號來產生無關於參考信號指示符164之增益參數160。舉例而言,時間等化器108可基於等式1a至1f中之一者產生增益參數160,其中Ref(n)對應於第一音訊信號130之樣本(例如,第一樣本)且Targ(n+N1 )對應於第二音訊信號132之樣本(例如,所選擇之樣本)。在替代實施中,時間等化器108可基於將第二音訊信號132視為參考信號及將第一音訊信號130視為目標信號來產生無關於參考信號指示符164之增益參數160。舉例而言,時間等化器108可基於等式1a至1f中之一者產生增益參數160,其中Ref(n)對應於第二音訊信號132的樣本(例如,所選擇之樣本)且Targ(n+N1 )對應於第一音訊信號130之樣本(例如,第一樣本)。 根據一個實施,時間等化器108可經組態以將目標通道(例如,第一音訊信號130)移位最終移位值116以產生經修改目標通道194。編碼器114可判定經修改目標通道194與參考通道(例如,第二音訊信號132)之間的時間相關度值192。時間相關度值192可指示參考通道與經修改目標通道194之間的時間相關度。根據一些實施,時間相關度值192可指示參考通道之參考訊框與經修改目標通道194之對應目標訊框之間的時間相關度。時間相關度值192可作為分析資料190儲存在記憶體153中。 可基於最終移位值116與「真」移位之間的差而判定時間相關度值192。舉例而言,真移位可為待應用於目標通道以產生在時間上與參考通道對準的經修改目標通道194之移位量。因為可在若干訊框上執行非因果移位,所以時間相關度值192可藉由每一訊框之可允許時間移位量而正規化。舉例而言,若給定訊框可經移位高至20 ms(例如,可允許之時間移位量),則時間相關度值192可基於20 ms移位量而正規化。舉例而言,若參考訊框與目標訊框之間的時間差為5 ms,則可藉由自可允許時間移位量減去時間差(例如,20 ms - 5 ms)及相對於可允許時間移位量(例如,15 ms/20 ms)正規化而判定時間相關度值192。因此,時間相關度值192可為「0.75」。 根據另一實施,時間相關度值192可基於參考通道與經修改目標通道194之間的時間未對準。作為非限制性實例,若參考通道與經修改目標通道192之間的時間差為80 ms,則時間相關度值192可基於80 ms差。一或多個臨限值可藉由編碼器114設定以基於時間相關度值192 (例如,80 ms)判定相關度。作為非限制性實例,第一臨限值可等於70 ms,第二臨限值可等於50 ms,且第三臨限值可等於25 ms。因為時間相關度值192大於或等於第一臨限值,所以可存在在參考通道與經修改目標通道194之間的低相關度。因此,零值可用於產生遺失之目標樣本196。在時間相關度值192在第一臨限值與第二臨限值之間的其他情形中,自目標通道濾波之隨機雜訊可用於產生遺失之目標樣本196。在時間相關度值192在第二臨限值與第三臨限值之間的其他情形中,基於目標通道之外推可用於產生遺失之目標樣本196。在時間相關度值192低於第三臨限值之其他情形中,遺失之目標樣本196可基於參考通道而產生。應理解,前述情形僅出於說明性目的,且不應解釋為限制性的。舉例而言,在其他情形中,單一臨限值可結合時間相關度值192使用以判定如何產生遺失之目標樣本196。 根據一個實施,時間相關度值192可介於零至一範圍。為一之時間相關度值192指示參考通道與經修改目標通道194之間的「強相關度」。舉例而言,為一之時間相關度值192可指示參考通道及經修改目標通道194在時間上對準。為零之時間相關度值192指示參考通道與經修改目標通道194之間的「弱相關度」。舉例而言,為零之時間相關度值192可指示參考通道及經修改目標通道194大體上在時間上不對準。 根據一個實施,時間相關度值192可介於零至一範圍。時間相關度值192可基於經產生以判定暫訂移位值之比較值(例如,交叉相關值)、用以判定內插移位值之比較值,或在判定最終移位值116之處理程序中產生的任何其他比較值。在特定實施中,對應於最終移位值116之比較值可用作時間相關度值192。 因為對應目標訊框之目標樣本相對於目標通道(例如,第一音訊信號130)而移位最終移位值116,所以目標訊框之目標樣本可由於移位而遺失。舉例而言,遺失目標樣本可對應於由於移位而經時間移位出目標訊框的第一音訊信號130之目標樣本。根據一些實施,時間等化器108可基於參考通道之樣本及經修改目標通道194之樣本(例如,經時間移位及經調整樣本)產生中間信號。時間移位可產生包括至少一個「損壞」部分之中間信號。在一特定態樣中,損壞部分包括來自參考通道之樣本資訊且不包括來自目標通道之樣本資訊。在一些情況下,在非因果移位之後來自目標通道之不可用樣本可自其他資訊(例如,自目標通道之過去樣本集濾波的隨機雜訊、目標通道之外推、參考通道等)預測。舉例而言,時間等化器108可基於其他資訊產生預測樣本。預測(即,預測樣本)可係不完美的,使得所預測樣本不同於目標通道之不可用樣本。 時間等化器108可比較時間相關度值192與一或多個臨限值以判定如何產生遺失之目標樣本196。舉例而言,時間等化器108可比較時間相關度值192與第一臨限值。作為非限制性實例,第一臨限值可為「0.8」。因此,若時間相關度值192大於或等於「0.8」,則時間相關度值192可滿足第一臨限值。若時間相關度值192滿足第一臨限值,則可存在參考通道與經修改目標通道194之間的高相關度。若時間相關度值192滿足第一臨限值(例如,若參考通道及經修改目標通道194大體上在時間上對準),則編碼器114可基於參考通道產生遺失之目標樣本196。舉例而言,編碼器114可使用與參考通道相關聯之參考樣本以產生由時間移位目標通道引起的遺失之目標樣本196。 若時間相關度值192未能滿足第一臨限值,則編碼器114可判定時間相關度值192是否滿足第二臨限值。作為非限制性實例,第二臨限值可為「0.1」。因此,若時間相關度值192小於或等於「0.1」,則時間相關度值192可未能滿足第二臨限值。若時間相關度值192未能滿足第二臨限值,則可存在參考通道與經修改目標通道194之間的低相關度。若時間相關度值192未能滿足第二臨限值(例如,若參考通道及經修改目標通道194大體上在時間上不對準),則編碼器114可獨立於參考通道產生遺失之目標樣本196。 舉例而言,回應於時間相關度值192未能滿足第二臨限值之判定,編碼器114可在產生遺失之目標樣本196時略過參考通道之使用(即,不使用)。根據一個實施,回應於時間相關度值192未能滿足第二臨限值之判定,可基於使用線性預測濾波器自經修改目標通道194之過去樣本集濾波的隨機雜訊產生遺失之目標樣本196。根據另一實施,回應於時間相關度值192未能滿足第二臨限值之判定,遺失之目標樣本196可設定成零值。根據另一實施,回應於時間相關度值192未能滿足第二臨限值之判定,遺失之目標樣本196可自經修改目標通道194外推。根據另一實施,遺失之目標樣本196可基於來自參考通道之經按比例調整之激勵信號而產生。經按比例調整之激勵信號可藉由對參考通道執行LPC分析操作及使用線性預測濾波器濾波自目標通道之可用樣本導出的此經按比例調整之激勵信號而導出。 若時間相關度值192滿足第二臨限值且未能滿足第一臨限值,則編碼器114可部分基於參考通道及部分獨立於參考通道而產生遺失之目標樣本196。作為非限制性實例,若時間相關度值192在「0.8」與「0.1」之間,則編碼器114可將第一權重(w1)應用於用於基於參考通道之參考樣本產生遺失之目標樣本196的演算法且可將第二權重(w2)應用於用於獨立於參考通道產生遺失之目標樣本196的演算法。舉例而言,可基於參考通道產生第一數目個遺失目標樣本196,且可基於目標通道產生第二數目個遺失目標樣本196。在其他實施中,遺失之目標樣本196可基於參考通道、目標通道、零值、隨機雜訊或其組合而產生。在另一替代實施中,權重(w1、w2)可並不取決於時間相關度值192是否滿足臨限值。舉例而言,權重(w1、w2)可基於來自時間相關度值192之實際值的映射函式。應注意,儘管僅僅描述兩個權重(w1、w2),但可存在其中存在大於兩種用於預測遺失目標通道樣本之技術的替代實施,因此導致多個權重。 時間等化器108可基於第一樣本、所選擇樣本及用於降混處理之相對增益參數160產生一或多個經編碼信號102(例如,中間通道信號、旁側通道信號或其兩者)。舉例而言,時間等化器108可基於以下等式中之一者產生中間信號:
Figure 02_image021
, 等式2a
Figure 02_image023
, 等式2b 其中M對應於中間通道信號,
Figure 02_image025
對應於用於降混處理之相對增益參數160,
Figure 02_image027
對應於「參考」信號之樣本,
Figure 02_image029
對應於第一訊框之非因果移位值162,且
Figure 02_image031
對應於「目標」信號之樣本。 時間等化器108可基於以下等式中之一者產生旁側通道信號:
Figure 02_image033
, 等式3a
Figure 02_image035
, 等式3b 其中S對應於旁側通道信號,
Figure 02_image037
對應於用於降混處理之相對增益參數160,
Figure 02_image039
對應於「參考」信號之樣本,
Figure 02_image041
對應於第一訊框之非因果移位值162,且
Figure 02_image043
對應於「目標」信號之樣本。 傳輸器110可經由網路120傳輸經編碼信號102(例如,中間通道信號、旁側通道信號或其兩者)、參考信號指示符164、非因果移位值162、增益參數160或其組合至第二裝置106。在一些實施中,傳輸器110可在網路120之裝置或本端裝置處儲存經編碼信號102(例如,中間通道信號、旁側通道信號或其兩者)、參考信號指示符164、非因果移位值162、增益參數160或其組合以供稍後進一步處理或解碼。 解碼器118可解碼經編碼信號102。時間平衡器124可執行升混以產生第一輸出信號126(例如,對應於第一音訊信號130)、第二輸出信號128 (例如,對應於第二音訊信號132)或其兩者。第二裝置106可經由第一擴音器142輸出第一輸出信號126。第二裝置106可經由第二擴音器144輸出第二輸出信號128。 系統100可因此使得時間等化器108能夠使用比中間信號更少之位元來編碼旁側通道信號。第一音訊信號130之第一訊框之第一樣本及第二音訊信號132之所選擇樣本可對應於藉由聲源152發出的同一聲音,且因此第一樣本與所選擇樣本之間的差可小於第一樣本與第二音訊信號132之其他樣本之間的差。旁側通道信號可對應於第一樣本與所選擇樣本之間的差。 參看圖2,揭示系統之特定說明性態樣且一般將其指定為200。系統200包括經由網路120耦接至第二裝置106之第一裝置204。第一裝置204可對應於圖1之第一裝置104。系統200不同於圖1之系統100,其不同之處在於第一裝置204耦接至大於兩個麥克風。舉例而言,第一裝置204可耦接至第一麥克風146、第N麥克風248及一或多個額外麥克風(例如,圖1之第二麥克風148)。第二裝置106可耦接至第一擴音器142、第Y揚聲器244、一或多個額外揚聲器(例如,第二擴音器144)或其組合。第一裝置204可包括編碼器214。編碼器214可對應於圖1之編碼器114。編碼器214可包括一或多個時間等化器208。舉例而言,一或多個時間等化器208可包括圖1之時間等化器108。 在操作期間,第一裝置204可接收大於兩個音訊信號。舉例而言,第一裝置204可經由第一麥克風146接收第一音訊信號130,經由第N麥克風248接收第N音訊信號232,且經由額外麥克風(例如,第二麥克風148)接收一或多個額外音訊信號(例如,第二音訊信號132)。 一或多個時間等化器208可產生一或多個參考信號指示符264、最終移位值216、非因果移位值262、增益參數260、經編碼信號202或其組合,如參看圖14至圖15所進一步描述。舉例而言,一或多個時間等化器208可判定第一音訊信號130為參考信號及第N音訊信號232及額外音訊信號中之每一者為目標信號。一或多個時間等化器208可產生參考信號指示符164、最終移位值216、非因果移位值262、增益參數260,及對應於第一音訊信號130及第N音訊信號232及額外音訊信號中之每一者的經編碼信號202,如參看圖14描述。 參考信號指示符264可包括參考信號指示符164。最終移位值216可包括:指示第二音訊信號132相對於第一音訊信號130之移位的最終移位值116;指示第N音訊信號232相對於第一音訊信號130之移位的第二最終移位值;或其兩者,如參看圖14進一步描述。非因果移位值262可包括:對應於最終移位值116之絕對值的非因果移位值162;對應於第二最終移位值之絕對值的第二非因果移位值;或其兩者,如參看圖14進一步描述。增益參數260可包括:第二音訊信號132之所選擇樣本之增益參數160;第N音訊信號232之所選擇樣本之第二增益參數;或其兩者,如參看圖14進一步描述。經編碼信號202可包括經編碼信號102中的至少一者。舉例而言,經編碼信號202可包括:對應於第一音訊信號130之第一樣本及第二音訊信號132之所選擇樣本的旁側通道;對應於第一樣本及第N音訊信號232之所選擇樣本的第二旁側通道;或其兩者,如參看圖14進一步描述。經編碼信號202可包括對應於第一樣本、第二音訊信號132之所選擇樣本及第N音訊信號232之所選擇樣本的中間通道信號,如參看圖14進一步描述。 在一些實施中,一或多個時間等化器208可判定多個參考信號及對應目標信號,如參看圖15所描述。舉例而言,參考信號指示符264可包括對應於每一對參考信號及目標信號之參考信號指示符。舉例而言,參考信號指示符264可包括對應於第一音訊信號130及第二音訊信號132之參考信號指示符164。最終移位值216可包括對應於每一對參考信號及目標信號之最終移位值。舉例而言,最終移位值216可包括對應於第一音訊信號130及第二音訊信號132之最終移位值116。非因果移位值262可包括對應於每一對參考信號及目標信號之非因果移位值。舉例而言,非因果移位值262可包括對應於第一音訊信號130及第二音訊信號132之非因果移位值162。增益參數260可包括對應於每一對參考信號及目標信號之增益參數。舉例而言,增益參數260可包括對應於第一音訊信號130及第二音訊信號132之增益參數160。經編碼信號202可包括對應於每一對參考信號及目標信號之中間通道信號及旁側通道信號。舉例而言,經編碼信號202可包括對應於第一音訊信號130及第二音訊信號132之經編碼信號102。 傳輸器110可經由網路120將參考信號指示符264、非因果移位值262、增益參數260、經編碼信號202或其組合傳輸至第二裝置106。解碼器118可基於參考信號指示符264、非因果移位值262、增益參數260、經編碼信號202或其組合產生一或多個輸出信號。舉例而言,解碼器118可經由第一擴音器142輸出第一輸出信號226,經由第Y擴音器244輸出第Y輸出信號228,經由一或多個額外擴音器(例如,第二擴音器144)輸出一或多個額外輸出信號(例如,第二輸出信號128),或其組合。 因此,系統200可使得一或多個時間等化器208能夠編碼大於兩個音訊信號。舉例而言,藉由基於非因果移位值262產生旁側通道信號,經編碼信號202可包括使用比對應中間通道更少之位元進行編碼的多個旁側通道信號。 參看圖3,展示樣本之說明性實例且一般指定為300。樣本300之至少一子集可由第一裝置104編碼,如本文所描述。 樣本300可包括對應於第一音訊信號130之第一樣本320、對應於第二音訊信號132之第二樣本350或其兩者。第一樣本320可包括樣本322、樣本324、樣本326、樣本328、樣本330、樣本332、樣本334、樣本336、一或多個額外樣本或其組合。第二樣本350可包括樣本352、樣本354、樣本356、樣本358、樣本360、樣本362、樣本364、樣本366、一或多個額外樣本或其組合。 第一音訊信號130可對應於複數個訊框(例如,訊框302、訊框304、訊框306或其組合)。複數個訊框中之每一者可對應於第一樣本320之一樣本子集(例如,對應於20 ms,諸如32 kHz下之640個樣本或48 kHz下之960個樣本)。舉例而言,訊框302可對應於樣本322、樣本324、一或多個額外樣本或其組合。訊框304可對應於樣本326、樣本328、樣本330、樣本332、一或多個額外樣本或其組合。訊框306可對應於樣本334、樣本336、一或多個額外樣本或其組合。 可於圖1之一或多個輸入介面112處在與樣本352大致相同的時間處接收樣本322。可於圖1之一或多個輸入介面112處在與接收樣本354大致相同的時間處接收樣本324。可於圖1之一或多個輸入介面112處在與接收樣本356大致相同的時間處接收樣本326。可於圖1之一或多個輸入介面112處在與接收樣本358大致相同的時間處接收樣本328。可於圖1之一或多個輸入介面112處在與接收樣本360大致相同的時間處接收樣本330。可於圖1之一或多個輸入介面112處在與接收樣本362大致相同的時間處接收樣本332。可於圖1之一或多個輸入介面112處在與接收樣本364大致相同的時間處接收樣本334。可於圖1之一或多個輸入介面112處在與接收樣本366大致相同的時間處接收樣本336。 最終移位值116之第一值(例如,正值)可指示第一音訊信號130與第二音訊信號132之間的時間失配量,其指示第二音訊信號132相對於第一音訊信號130的時間延遲。舉例而言,最終移位值116之第一值(例如,+X ms或+Y樣本,其中X及Y包括正實數)可指示訊框304(例如,樣本326至332)對應於樣本358至364。第二音訊信號132之樣本358至樣本364可相對於樣本326至樣本332在時間上延遲。樣本326至樣本332及樣本358至樣本364可對應於由聲源152發出之相同聲音。樣本358至樣本364可對應於第二音訊信號132之訊框344。圖1至圖15中之一或多者中具有網狀線之樣本的圖示可指示樣本對應於同一聲音。舉例而言,在圖3中說明具有網狀線之樣本326至樣本332及樣本358至樣本364,以指示樣本326至樣本332(例如,訊框304)及樣本358至樣本364(例如,訊框344)對應於由聲源152發出的相同之聲音。 應理解,如圖3中所展示,Y樣本之時間偏移為說明性的。舉例而言,時間偏移可對應於大量樣本Y,其大於或等於0。在時間偏移Y = 0個樣本之第一情況下,樣本326至樣本332(例如,對應於訊框304)及樣本356至樣本362(例如,對應於訊框344)可展示無任何訊框偏移之高相似性。在時間偏移Y = 2個樣本之第二情況中,訊框304及訊框344可偏移2個樣本。在此情況下,可在一或多個輸入介面112處在第二音訊信號132之前Y=2個樣本或X=(2/Fs)ms接收到第一音訊信號130,其中Fs對應於以kHz計之取樣速率。在一些情況下,時間性偏移Y可包括非整數值,例如,Y=1.6個樣本,其對應於32 kHz下之X=0.05 ms。 圖1之時間等化器108可基於最終移位值116判定第一音訊信號130對應於參考信號且第二音訊信號132對應於目標信號。參考信號(例如,第一音訊信號130)可對應於前導信號,且目標信號(例如,第二音訊信號132)可對應於滯後信號。舉例而言,藉由基於最終移位值116使第二音訊信號132相對於第一音訊信號130移位,可將第一音訊信號130視為參考信號。 時間等化器108可移位第二音訊信號132以指示將用樣本358至樣本264 (相比於樣本356至362)來編碼樣本326至樣本332。舉例而言,時間等化器108可將樣本358至樣本364之位置移位至樣本356至樣本362之位置。時間等化器108可更新一或多個指標,以自指示樣本356至樣本362之位置轉而指示樣本358至樣本364之位置。相比於複製對應於樣本356至樣本362之資料,時間等化器108可將對應於樣本358至樣本364之資料複製至緩衝器。時間性等化器108可藉由編碼樣本326至樣本332及樣本358至樣本364來產生經編碼信號102,如參看圖1所描述。 參看圖4,展示樣本之說明性實例且一般指定為400。實例400不同於實例300,其不同之處在於第一音訊信號130相對於第二音訊信號132延遲。 最終移位值116之第二值(例如,負值)可指示第一音訊信號130與第二音訊信號132之間的時間失配量,其指示第一音訊信號130相對於第二音訊信號132的時間延遲。舉例而言,最終移位值116之第二值(例如,-X ms或-Y樣本,其中X及Y包括正實數)可指示訊框304(例如,樣本326至332)對應於樣本354至360。樣本354至樣本360可對應於第二音訊信號132之訊框344。樣本326至332相對於樣本354至樣本360時間延遲。樣本354至樣本360(例如,訊框344)及樣本326至樣本332(例如,訊框304)可對應於自聲源152發出的相同聲音。 應理解,如圖4中所展示,-Y樣本之時間偏移為說明性的。舉例而言,時間偏移可對應於大量樣本,亦即-Y小於或等於0。在時間偏移Y = 0個樣本之第一情況下,樣本326至樣本332(例如,對應於訊框304)及樣本356至樣本362(例如,對應於訊框344)可展示無任何訊框偏移之高相似性。在時間偏移Y=- 6個樣本之第二情況中,訊框304及訊框344可偏移6個樣本。在此情況下,可在一或多個輸入介面112處在第二音訊信號132之後Y=-6樣本或X=(-6/Fs)ms接收到第一音訊信號130,其中Fs對應於以kHz計之取樣速率。在一些情況下,時間偏移Y可包括非整數值,例如,Y = -3.2個樣本,其對應於32 kHz下之X = -0.1 ms。 圖1之時間等化器108可判定第二音訊信號132對應於參考信號,且第一音訊信號130對應於目標信號。特定言之,時間等化器108可根據最終移位值116估計非因果移位值162,如參看圖5所描述。時間等化器108可基於最終移位值116之正負號將第一音訊信號130或第二音訊信號132中之一者識別(例如,指示)為參考信號並將第一音訊信號130或第二音訊信號132中之另一者識別(例如,指定)為目標信號。 參考信號(例如,第二音訊信號132)可對應於前導信號,且目標信號(例如,第一音訊信號130)可對應於滯後信號。舉例而言,藉由基於最終移位值116相對於第二音訊信號132移位第一音訊信號130,可將第二音訊信號132視為參考信號。 時間等化器108可移位第一音訊信號130以指示將用樣本326至樣本332 (相比於樣本324至樣本330)來編碼樣本354至樣本360。舉例而言,時間等化器108可將樣本326至樣本332之位置移位至樣本324至樣本330之位置。時間等化器108可更新一或多個指標,以自指示樣本324至樣本330之位置轉而指示樣本326至樣本332之位置。相比於複製對應於樣本324至樣本330之資料,時間等化器108可將對應於樣本326至樣本332之資料複製至緩衝器。時間等化器108可藉由編碼樣本354至樣本360及樣本326至樣本332來產生經編碼信號102,如參看圖1所描述。 參看圖5,展示系統之說明性實例且一般將其指定為500。系統500可對應於圖1之系統100。舉例而言,圖1之系統100、第一裝置104或其兩者可包括系統500之一或多個組件。時間等化器108可包括重取樣器504、信號比較器506、內插器510、移位改進器511、移位改變分析器512、絕對移位產生器513、參考信號指定器508、增益參數產生器514、信號產生器516或其組合。 在操作期間,如結合圖6予以進一步描述,重取樣器504可產生一或多個經重新取樣之信號。舉例而言,基於重取樣(例如,下取樣或上取樣)因子(D) (例如,≥1),重取樣器504可藉由重取樣(例如,下取樣或上取樣)第一音訊信號130來產生第一經重取樣之信號530 (經下取樣之信號或經上取樣之信號)。重取樣器504可基於重取樣因子(D)藉由重取樣第二音訊信號132來產生第二經重取樣之信號532。重取樣器504可將第一經重取樣信號530、第二經重取樣信號532或其兩者提供至信號比較器506。 信號比較器506可產生比較值534 (例如,差值、相似性值、相干值或交叉相關值)、暫訂移位值536 (例如,暫訂失配值)或其兩者,如參看圖7進一步描述。舉例而言,基於第一經重取樣之信號530及應用於第二經重取樣之信號532的複數個移位值,信號比較器506可產生比較值534,如參看圖7進一步描述。信號比較器506可基於比較值534來判定暫訂移位值536,如參看圖7進一步描述。第一經重取樣信號530可包括比第一音訊信號130更少的樣本或更多的樣本。第二經重取樣信號532可包括比第二音訊信號132更少之樣本或更多之樣本。在一替代態樣中,第一經重取樣之信號530可與第一音訊信號130相同,且第二經重取樣之信號532可與第二音訊信號132相同。相比於基於原始信號(例如,第一音訊信號130及第二音訊信號132)之樣本,基於經重取樣之信號(例如,第一經重取樣之信號530及第二經重取樣之信號532)的較少樣本判定比較值534可使用更少的資源(例如,時間、操作之數目,或其兩者)。相比於基於原始信號(例如,第一音訊信號130及第二音訊信號132)之樣本,基於經重取樣之信號(例如,第一經重取樣之信號530及第二經重取樣之信號532)的更多樣本判定比較值534可增加精確度。信號比較器506可將比較值534、暫訂移位值536或其兩者提供至內插器510。 內插器510可擴大暫訂移位值536。舉例而言,內插器510可產生經內插移位值538 (例如,經內插失配值),如參看圖8進一步描述。舉例而言,內插器510可藉由對比較值534進行內插來產生對應於接近暫訂移位值536之移位值的經內插比較值。內插器510可基於經內插比較值及比較值534來判定經內插移位值538。比較值534可基於移位值之較粗略之粒度。舉例而言,比較值534可基於移位值之集合的第一子集,以使得第一子集之第一移位值與第一子集之每一第二移位值之間的差值大於或等於臨限值(例如,≥1)。該臨限值可基於重取樣因子(D)。 經內插比較值可基於接近於經重取樣之暫訂移位值536的移位值之較精細之粒度。舉例而言,經內插比較值可基於移位值之集合之第二子集,以使得第二子集之最大移位值與經重取樣暫訂移位值536之間的差值小於臨限值(例如,≥1),且第二子集之最小移位值與經重取樣暫訂移位值536之間的差值小於臨限值。相比於基於移位值之集合之較精細粒度(例如,所有)判定比較值534,基於移位值之集合的較粗略粒度(例如,第一子集)判定比較值534可使用更少的資源(例如,時間、操作或其兩者)。基於接近於暫訂移位值536之較小集合移位值之較精細粒度,並不判定對應於該集合之移位值的每一移位值之比較值,判定對應於移位值之第二子集的經內插比較值可擴大暫訂移位值536。因此,基於移位值之第一子集判定暫訂移位值536及基於經內插比較值判定內插移位值538可平衡經估計移位值之資源使用率及改進。內插器510可提供經內插移位值538至移位改進器511。 移位改進器511可藉由改進經內插移位值538來產生經修正移位值540,如參看圖9A至圖9C所進一步描述。舉例而言,移位改進器511可判定指示第一音訊信號130與第二音訊信號132之間的移位改變之經內插移位值538是否大於移位改變臨限值,如參看圖9A進一步描述。可藉由內插移位值538與第一移位值(與圖3之訊框302相關聯)之間的差來指示移位改變。移位改進器511可回應於差值小於或等於臨限值之判定,將經修正移位值540設定成經內插移位值538。替代地,回應於差值大於臨限值之判定,移位改進器511可判定複數個移位值對應於小於或等於移位改變臨限值之差,如參看圖9A進一步描述。移位改進器511可基於第一音訊信號130及應用於第二音訊信號132之複數個移位值判定比較值。移位改進器511可基於比較值判定經修正移位值540,如參看圖9A進一步描述。舉例而言,移位改進器511可基於比較值及經內插移位值538來選擇複數個移位值中之一移位值,如參看圖9A進一步描述。移位改進器511可設定經修正移位值540以指示所選擇移位值。對應於訊框302之第一移位值與經內插移位值538之間的非零差可指示第二音訊信號132之一些樣本對應於兩個訊框(例如,訊框302及訊框304)。舉例而言,可在編碼期間複製第二音訊信號132之一些樣本。替代地,非零差值可指示第二音訊信號132之一些樣本既不對應於訊框302亦不對應於訊框304。舉例而言,第二音訊信號132之一些樣本可在編碼期間丟失。將經修正移位值540設定成複數個移位值中之一者可防止連續(或鄰近)訊框之間的較大移位改變,藉此在編碼期間減少樣本丟失或樣本複製的量。移位改進器511可將經修正移位值540提供至移位改變分析器512。 在一些實施中,移位改進器511可調整內插移位值538,如參看圖9B所描述。移位改進器511可基於經調整內插移位值538判定經修正移位值540。在一些實施中,移位改進器511可判定如參看圖9C所描述之經修正移位值540。 如參看圖1描述,移位改變分析器512可判定經修正移位值540是否指示第一音訊信號130與第二音訊信號132在時序上的交換或逆轉。詳言之,時序逆轉或交換可指示:對於訊框302而言,在一或多個輸入介面112處先於第二音訊信號132接收第一音訊信號130,且對於後一訊框(例如,訊框304或訊框306)而言,在一或多個輸入介面處先於第一音訊信號130接收第二音訊信號132。替代地,時序逆轉或交換可指示,對於訊框302而言,在一或多個輸入介面112處先於第一音訊信號130接收第二音訊信號132,且對於後一訊框(例如,訊框304或訊框306)而言,在一或多個輸入介面處先於第二音訊信號132接收第一音訊信號130。換言之,時序之交換或逆轉可指示對應於訊框302之最終移位值具有不同於對應於訊框304之經修正移位值540之第二正負號的第一正負號(例如,正至負轉變或反之亦然)。移位改變分析器512可判定第一音訊信號130與第二音訊信號132之間的延遲是否已基於經修正移位值540及與訊框302相關聯之第一移位值交換正負號,如參看圖10A進一步描述。回應於第一音訊信號130與第二音訊信號132之間的延遲已交換正負號的判定,移位改變分析器512可將最終移位值116設定為指示無時間移位之值(例如,0)。替代地,回應於第一音訊信號130與第二音訊信號132之間的延遲未交換正負號的判定,移位改變分析器512可將最終移位值116設定成經修正移位值540,如參看圖10A進一步描述。移位改變分析器512可藉由改進經修正移位值540來產生經估計移位值,如參看圖10A、圖11進一步描述。移位改變分析器512可將最終移位值116設定為經估計移位值。藉由避免第一音訊信號130之連續(或相鄰)訊框的第一音訊信號130及第二音訊信號132在相對方向上之時間移位,將最終移位值116設為指示無時間移位可減少解碼器處之失真。移位改變分析器512可向參考信號指定器508、向絕對移位產生器513或其兩者提供最終移位值116。在一些實施中,移位改變分析器512可判定最終移位值116,如參看圖10B所描述。 絕對移位產生器513可藉由將絕對函式應用於最終移位值116來產生非因果移位值162。絕對移位產生器513可提供非因果移位值162至增益參數產生器514。 參考信號指定器508可產生參考信號指示符164,如參看圖12至圖13進一步描述。舉例而言,參考信號指示符164可具有指示第一音訊信號130為參考信號之第一值或指示第二音訊信號132為參考信號之第二值。參考信號指定器508可將參考信號指示符164提供至增益參數產生器514。 增益參數產生器514可基於非因果移位值162選擇目標信號(例如,第二音訊信號132)之樣本。舉例而言,增益參數產生器514可藉由基於非因果移位值162移位目標信號(例如,第二音訊信號132)產生經時間移位目標信號(例如,經時間移位第二音訊信號)且可選擇經時間移位目標信號之樣本。舉例而言,回應於非因果移位值162具有第一值(例如,+X ms或+Y樣本,其中X及Y包括正實數)的判定,增益參數產生器514可選擇樣本358至樣本364。回應於非因果移位值162具有第二值(例如,-X ms或-Y樣本)的判定,增益參數產生器514可選擇樣本354至樣本360。回應於非因果移位值162具有指示無時間移位之值(例如,0)的判定,增益參數產生器514可選擇樣本356至樣本362。 基於參考信號指示符164,增益參數產生器514可判定第一音訊信號130是否為參考信號或第二音訊信號132是否為參考信號。增益參數產生器514可基於訊框304之樣本326至樣本332及第二音訊信號132之所選擇樣本(例如,樣本354至樣本360、樣本356至樣本362,或樣本358至樣本364)產生增益參數160,如參看圖1所描述。舉例而言,增益參數產生器514可基於等式1a至等式1f中之一或多者產生增益參數160,其中gD 對應於增益參數160,Ref(n)對應於參考信號之樣本,且Targ(n+N1 )對應於目標信號之樣本。舉例而言,當非因果移位值162具有第一值(例如,+X ms或+Y樣本,其中X及Y包括正實數)時,Ref(n)可對應於訊框304之樣本326至樣本332且Targ(n+tN1 )可對應於訊框344之樣本358至樣本364。在一些實施中,如參看圖1所描述,Ref(n)可對應於第一音訊信號130之樣本,且Targ(n+N1 )可對應於第二音訊信號132之樣本。在替代實施中,Ref(n)可對應於第二音訊信號132之樣本,且Targ(n+N1 )可對應於第一音訊信號130之樣本,如參看圖1所描述。 增益參數產生器514可將增益參數160、參考信號指示符164、非因果移位值162或其組合提供至信號產生器516。信號產生器516可產生經編碼信號102,如參看圖1所描述。舉例而言,經編碼信號102可包括第一經編碼信號訊框564(例如,中間通道訊框)、第二經編碼信號訊框566(例如,旁側通道訊框),或其兩者。信號產生器516可基於等式2a或等式2b產生第一經編碼信號訊框564,其中M對應於第一經編碼信號訊框564,gD 對應於增益參數160,Ref(n)對應於參考信號之樣本,且Targ(n+N1 )對應於目標信號之樣本。信號產生器516可基於等式3a或等式3b產生第二經編碼信號訊框566,其中S對應於第二經編碼信號訊框566,gD 對應於增益參數160,Ref(n)對應於參考信號之樣本,且Targ(n+N1 )對應於目標信號之樣本。 時間等化器108可將以下各者儲存在記憶體153中:第一經重取樣之信號530、第二經重取樣之信號532、比較值534、暫訂移位值536、經內插移位值538、經修正移位值540、非因果移位值162、參考信號指示符164、最終移位值116、增益參數160、第一經編碼信號訊框564、第二經編碼信號訊框566或其組合。舉例而言,分析資料190可包括:第一經重取樣之信號530、第二經重取樣之信號532、比較值534、暫訂移位值536、內插移位值538、經修正移位值540、非因果移位值162、參考信號指示符164、最終移位值116、增益參數160、第一經編碼信號訊框564、第二經編碼信號訊框566或其組合。 參看圖6,展示系統之說明性實例且一般將其指定為600。系統600可對應於圖1之系統100。舉例而言,圖1之系統100、第一裝置104或其兩者可包括系統600之一或多個組件。 重取樣器504可藉由重取樣(例如,下取樣或上取樣)圖1之第一音訊信號130來產生第一經重取樣之信號530之第一樣本620。重取樣器504可藉由對圖1之第二音訊信號132重取樣(例如,下取樣或上取樣)而產生第二經重取樣信號532之第二樣本650。 可以第一取樣速率(Fs)取樣第一音訊信號130以產生圖3之樣本320。第一取樣速率(Fs)可對應於:與寬頻帶(WB)頻寬相關聯之第一速率(例如,16千赫茲(kHz)),與超寬頻帶(SWB)頻寬相關聯之第二速率(例如,32 kHz),與全頻帶(FB)頻寬相關聯之第三速率(例如,48 kHz),或另一速率。第二音訊信號132可以第一取樣率(Fs)加以取樣以產生圖3之第二樣本350。 在一些實施中,重取樣器504可在重取樣第一音訊信號130 (或第二音訊信號132)之前預處理第一音訊信號130 (或第二音訊信號132)。基於無限脈衝回應(IIR)濾波器(例如,一級IIR濾波器),藉由濾波第一音訊信號130(或第二音訊信號132),重取樣器504可預處理第一音訊信號130(或第二音訊信號132)。IIR濾波器可基於以下等式:
Figure 02_image045
, 等式4 其中a為正數,諸如0.68或0.72。在重取樣之前執行去加重可減少諸如頻疊、信號調節或其兩者之效應。可基於重取樣因子(D)重取樣第一音訊信號130 (例如,經預處理之第一音訊信號130)及第二音訊信號132 (例如,經預處理之第二音訊信號132)。重取樣因子(D)可基於第一取樣速率(Fs)(例如,D=Fs/8,D=2Fs等)。 在替代實施中,在重取樣之前可對第一音訊信號130及第二音訊信號132進行低通濾波或使用抗頻疊濾波器進行抽取。抽取濾波器可基於重取樣因子(D)。在一特定實例中,回應於第一取樣速率(Fs)對應於特定速率(例如,32 kHz)之判定,重取樣器504可選擇具有第一截止頻率(例如,π/D或π/4)之抽取濾波器。藉由去加重多個信號(例如,第一音訊信號130及第二音訊信號132)來減少頻疊可在計算上比對多個信號應用抽取濾波器更便宜。 第一樣本620可包括樣本622、樣本624、樣本626、樣本628、樣本630、樣本632、樣本634、樣本636、一或多個額外樣本或其組合。第一樣本620可包括圖3之第一樣本320的子集(例如,1/8)。舉例而言,樣本622、樣本624、一或多個額外樣本或其組合可對應於訊框302。樣本626、樣本628、樣本630、樣本632、一或多個額外樣本或其組合可對應於訊框304。樣本634、樣本636、一或多個額外樣本或其組合可對應於訊框306。 第二樣本650可包括樣本652、樣本654、樣本656、樣本658、樣本660、樣本662、樣本664、樣本666、一或多個額外樣本或其組合。第二樣本650可包括圖3之第二樣本350的子集(例如,1/8)。樣本654至樣本660可對應於樣本354至樣本360。舉例而言,樣本654至樣本660可包括樣本354至樣本360之子集(例如,1/8)。樣本656至樣本662可對應於樣本356至樣本362。舉例而言,樣本656至樣本662可包括樣本356至樣本362之子集(例如,1/8)。樣本658至樣本664可對應於樣本358至樣本364。舉例而言,樣本658至樣本664可包括樣本358至樣本364之子集(例如,1/8)。在一些實施中,重取樣因子可對應於第一值(例如,1),其中圖6之樣本622至樣本636及樣本652至樣本666可分別類似於圖3之樣本322至樣本336及樣本352至樣本366。 重取樣器504可將第一樣本620、第二樣本650或其兩者儲存在記憶體153中。舉例而言,分析資料190可包括第一樣本620、第二樣本650或其兩者。 參看圖7,展示系統之說明性實例且一般將其指定為700。系統700可對應於圖1之系統100。舉例而言,圖1之系統100、第一裝置104或其兩者可包括系統700之一或多個組件。 記憶體153可儲存複數個移位值760。移位值760可包括第一移位值764(例如,-X ms或-Y樣本,其中X及Y包括正實數)、第二移位值766(例如,+X ms或+Y樣本,其中X及Y包括正實數),或其兩者。移位值760之範圍可自較小移位值(例如,最小移位值T_MIN)至較大移位值(例如,最大移位值T_MAX)變動。移位值760可指示第一音訊信號130與第二音訊信號132之間的預期時間移位(例如,最大預期時間移位)。 在操作期間,基於第一樣本620及施加至第二樣本650之移位值760,信號比較器506可判定比較值534。舉例而言,樣本626至樣本632可對應於第一時間(t)。舉例而言,圖1之一或多個輸入介面112可在大致第一時間(t)處接收對應於訊框304之樣本626至樣本632。第一移位值764(例如,-X ms或-Y樣本,其中X及Y包括正實數)可對應於第二時間(t-1)。 樣本654至樣本660可對應於第二時間(t-1)。舉例而言,一或多個輸入介面112可在大致第二時間(t-1)處接收樣本654至樣本660。基於樣本626至樣本632及樣本654至樣本660,信號比較器506可判定對應於第一移位值764之第一比較值714 (例如,差值或交叉相關值)。舉例而言,第一比較值714可對應於樣本626至樣本632及樣本654至樣本660之交叉相關絕對值。作為另一實例,第一比較值714可指示樣本626至樣本632與樣本654至樣本660之間的差。 第二移位值766(例如,+X ms或+Y樣本,其中X及Y包括正實數)可對應於第三時間(t+1)。樣本658至樣本664可對應於第三時間(t+1)。舉例而言,一或多個輸入介面112可在大致第三時間(t+1)處接收樣本658至樣本664。信號比較器506可基於樣本626至632及樣本658至664而判定對應於第二移位值766之第二比較值716 (例如,差值或交叉相關值)。舉例而言,第二比較值716可對應於樣本626至樣本632及樣本658至樣本664之交叉相關絕對值。作為另一實例,第二比較值716可指示樣本626至樣本632與樣本658至樣本664之間的差。信號比較器506可將比較值534儲存於記憶體153中。舉例而言,分析資料190可包括比較值534。 信號比較器506可識別比較值534的具有比比較值534之其他值更大(或更小)之值的所選擇比較值736。舉例而言,回應於第二比較值716大於或等於第一比較值714之判定,信號比較器506可選擇第二比較值716作為所選擇比較值736。在一些實施中,比較值534可對應於交叉相關值。回應於第二比較值716大於第一比較值714之判定,信號比較器506可判定樣本626至樣本632與樣本658至樣本664之相關度高於與樣本654至樣本660之相關度。信號比較器506可選擇指示較高相關度之第二比較值716作為所選擇比較值736。在其他實施中,比較值534可對應於差值。回應於第二比較值716小於第一比較值714之判定,信號比較器506可判定樣本626至樣本632與樣本658至樣本664的相似性大於與樣本654至樣本660之相似性(例如,樣本626至樣本632與樣本658至樣本664之差小於與樣本654至樣本660之差)。信號比較器506可選擇指示較小差之第二比較值716作為所選擇比較值736。 所選擇比較值736可指示比比較值534之其他值更高的相關度(或更小的差)。信號比較器506可識別對應於所選擇之比較值736的移位值760之暫訂移位值536。舉例而言,回應於第二移位值766對應於所選擇比較值736 (例如,第二比較值716)之判定,信號比較器506可將第二移位值766識別為暫訂移位值536。 信號比較器506可基於以下等式判定所選擇比較值736:
Figure 02_image047
, 等式5 其中,maxXCorr對應於所選擇之比較值736,且k對應於移位值。w(n)*l¢對應於去加重、經重取樣及加窗第一音訊信號130,且w(n)*r¢對應於去加重、經重取樣及加窗第二音訊信號132。舉例而言,w(n)*l¢可對應於樣本626至樣本632,w(n-1)*r¢可對應於樣本654至樣本660,w(n)*r¢可對應於樣本656至樣本662,且w(n+1)*r¢可對應於樣本658至樣本664。-K可對應於移位值760之較小移位值(例如,最小移位值),且K可對應於移位值760之較大移位值(例如,最大移位值)。在等式5中,w(n)*l¢對應於第一音訊信號130而獨立於第一音訊信號130是否對應於右(r)通道信號或左(l)通道信號。在等式5中,w(n)*r¢對應於第二音訊信號132而獨立於第二音訊信號132是否對應於右(r)通道信號或左(l)通道信號。 信號比較器506可基於以下等式判定暫訂移位值536:
Figure 02_image049
, 等式6 其中T對應於暫訂移位值536。 基於圖6之重取樣因子(D),信號比較器506將暫訂移位值536自經重取樣之樣本映射至原始樣本。舉例而言,信號比較器506可基於重取樣因子(D)而更新暫訂移位值536。舉例而言,信號比較器506可將暫訂移位值536設定成暫訂移位值536(例如,3)與重取樣因子(D)(例如,4)的乘積(例如,12)。 參看圖8,展示系統之說明性實例且一般將其指定為800。系統800可對應於圖1之系統100。舉例而言,圖1之系統100、第一裝置104或其兩者可包括系統800之一或多個組件。記憶體153可經組態以儲存移位值860。移位值860可包括第一移位值864、第二移位值866或其兩者。 在操作期間,內插器510可產生接近於暫訂移位值536 (例如,12)之移位值860,如本文中所描述。經映射移位值可對應於基於重取樣因子(D)自經重取樣之樣本映射至原始樣本之移位值760。舉例而言,經映射移位值之第一經映射移位值可對應於第一移位值764與重取樣因子(D)之乘積。經映射移位值之第一經映射移位值與經映射移位值之每一第二經映射移位值之間的差值可大於或等於臨限值(例如,重取樣因子(D),諸如4)。移位值860可具有比移位值760更精細之粒度。舉例而言,移位值860之較小值(例如,最小值)與暫訂移位值536之間的差值可小於臨限值(例如,4)。臨限值可對應於圖6之重取樣因子(D)。移位值860可介於第一值(例如,暫訂移位值536 - (臨限值-1))至第二值(例如,暫訂移位值536 + (臨限值-1))之範圍內。 內插器510可藉由對比較值534執行內插來產生對應於移位值860之內插比較值816,如本文所描述。由於比較值534之較低粒度,對應於移位值860中之一或多者的比較值可不包括比較值534。使用經內插比較值816可能夠搜尋對應於移位值860中之一或多者的經內插比較值,以判定對應於接近於暫訂移位值536之特定移位值的經內插比較值是否指示比圖7之第二比較值716較高相關度(或較小差)。 圖8包括說明經內插比較值816及比較值534(例如,交叉相關值)之實例的圖表820。基於漢寧加窗正弦內插、基於IIR濾波器之內插、樣條內插、另一形式之信號內插或其組合,內插器510可執行內插。舉例而言,內插器510可基於以下等式來執行漢寧加窗正弦內插:
Figure 02_image051
, 等式7 其中
Figure 02_image053
,b對應於加窗正弦函式,
Figure 02_image055
對應於暫訂移位值536。
Figure 02_image057
可對應於比較值534中之特定比較值。舉例而言,
Figure 02_image059
可指示當i對應於4時對應於第一移位值(例如,8)的比較值534中之第一比較值。當i對應於0時,
Figure 02_image061
可指示對應於暫訂移位值536 (例如,12)之第二比較值716。當i對應於-4時,
Figure 02_image063
可指示比較值534中之對應於第三移位值(例如,16)的第三比較值。 R(k)32kHz 可對應於經內插比較值816中之特定內插值。經內插比較值816之每一內插值可對應於加窗正弦函式(b)之乘積與第一比較值、第二比較值716及第三比較值中之每一者之和。舉例而言,內插器510可判定加窗正弦函式(b)與第一比較值之第一乘積、加窗正弦函式(b)與第二比較值716之第二乘積及加窗正弦函式(b)與第三比較值之第三乘積。內插器510可基於第一乘積、第二乘積及第三乘積之和判定特定內插值。內插比較值816之第一內插值可對應於第一移位值(例如,9)。加窗正弦函式(b)可具有對應於第一移位值之第一值。經內插比較值816的第二經內插值可對應於第二移位值(例如,10)。加窗正弦函式(b)可具有對應於第二移位值之第二值。加窗正弦函式(b)之第一值可與第二值不同。第一內插值可因此與第二內插值不同。 在等式7中,8 kHz可對應於比較值534之第一速率。舉例而言,第一速率可指示包括於比較值534中對應於訊框(例如,圖3之訊框304)之比較值的數目(例如,8)。32 kHz可對應於經內插比較值816之第二速率。舉例而言,第二速率可指示包括於經內插比較值816中對應於訊框(例如,圖3之訊框304)之經內插比較值的數目(例如,32)。 內插器510可選擇經內插比較值816的經內插比較值838(例如,最大值或最小值)。內插器510可選擇對應於內插比較值838之移位值860之移位值(例如,14)。內插器510可產生指示所選擇移位值(例如,第二移位值866)之經內插移位值538。 使用粗略的方法以判定暫訂移位值536且圍繞暫訂移位值536進行搜尋以判定內插移位值538可在不損害搜尋效率或精確性的情況下降低搜尋複雜度。 參看圖9A,展示系統之說明性實例且一般將其指定為900。系統900可對應於圖1之系統100。舉例而言,圖1之系統100、第一裝置104或其兩者可包括系統900之一或多個組件。系統900可包括記憶體153、移位改進器911或其兩者。記憶體153可經組態以儲存對應於訊框302之第一移位值962。舉例而言,分析資料190可包括第一移位值962。第一移位值962可對應於與訊框302相關聯的暫訂移位值、內插移位值、經修正移位值、最終移位值或非因果移位值。訊框302在第一音訊信號130中可先於訊框304。移位改進器911可對應於圖1之移位改進器511。 圖9A亦包括一般指定為920之說明性操作方法之流程圖。方法920可藉由以下各者執行:圖1之時間等化器108、編碼器114、第一裝置104;圖2之一或多個時間等化器208、編碼器214、第一裝置204;圖5之移位改進器511;移位改進器911;或其組合。 方法920包括在901處,判定第一移位值962與內插移位值538之間的差之絕對值是否大於第一臨限值。舉例而言,移位改進器911可判定第一移位值962與經內插移位值538之間的差之絕對值是否大於第一臨限值(例如,移位改變臨限值)。 回應於901處絕對值小於或等於第一臨限值之判定,方法920亦包括在902處將經修正移位值540設為指示經內插移位值538。舉例而言,回應於絕對值小於或等於移位改變臨限值之判定,移位改進器911可將經修正移位值540設定為指示經內插移位值538。在一些實施中,當第一移位值962等於經內插移位值538時,移位改變臨限值可具有指示經修正移位值540待設為經內插移位值538之第一值(例如,0)。在替代實施中,移位改變臨限值可具有第二值(例如,≥1),其指示經修正移位值540在902處將設定成內插移位值538,具有較大自由度。舉例而言,經修正移位值540可設定成第一移位值962與經內插移位值538之間的差值範圍的經內插移位值538。舉例而言,當第一移位值962與經內插移位值538之間的差(例如,-2、-1、0、1、2)之絕對值小於或等於移位改變臨限值(例如,2)時,經修正移位值540可設定為經內插移位值538。 方法920進一步包括,回應於在901處絕對值大於第一臨限值之判定,在904處判定第一移位值962是否大於內插移位值538。舉例而言,回應於絕對值大於移位改變臨限值之判定,移位改進器911可判定第一移位值962是否大於經內插移位值538。 回應於904處第一移位值962大於經內插移位值538之判定,方法920亦包括在906處將較小移位值930設為第一移位值962與第二臨限值之間的差,並將較大移位值932設為第一移位值962。舉例而言,回應於第一移位值962(例如,20)大於經內插移位值538(例如,14)之判定,移位改進器911可將較小移位值930(例如,17)設為第一移位值962(例如,20)與第二臨限值(例如,3)之間的差。另外,或在替代例中,回應於第一移位值962大於經內插移位值538之判定,移位改進器911可將較大移位值932 (例如,20)設為第一移位值962。第二臨限值可基於第一移位值962與經內插移位值538之間的差值。在一些實施中,較小移位值930可設為經內插移位值538與臨限值(例如,第二臨限值)之間的差,且較大移位值932可設為第一移位值962與臨限值(例如,第二臨限值)之間的差。 方法920進一步包括,回應於在904處第一移位值962小於或等於經內插移位值538之判定,在910處將較小移位值930設為第一移位值962,且將較大移位值932設為第一移位值962與第三臨限值之總和。舉例而言,回應於第一移位值962(例如,10)小於或等於經內插移位值538(例如,14)之判定,移位改進器911可將較小移位值930設為第一移位值962(例如,10)。另外,或在替代例中,回應於第一移位值962小於或等於經內插移位值538之判定,移位改進器911可將較大移位值932(例如,13)設為第一移位值962(例如,10)與第三臨限值(例如,3)之總和。第三臨限值可基於第一移位值962與經內插移位值538之間的差值。在一些實施中,較小移位值930可設為第一移位值962與臨限值(例如,第三臨限值)之間的差,且較大移位值932可設為經內插移位值538與臨限值(例如,第三臨限值)之間的差。 方法920亦包括在908處基於第一音訊信號130及應用於第二音訊信號132之移位值960判定比較值916。舉例而言,移位改進器911 (或信號比較器506)可基於第一音訊信號130及應用於第二音訊信號132之移位值960產生比較值916,如參看圖7所描述。為了說明,移位值960可在較小移位值930 (例如,17)至較大移位值932 (例如,20)之範圍內。基於樣本326至樣本332及第二樣本350之特定子集,移位改進器911 (或信號比較器506)可產生比較值916的特定比較值。第二樣本350之特定子集可對應於移位值960之特定移位值(例如,17)。特定比較值可指示樣本326至樣本332與第二樣本350之特定子集之間的差值(或相關度)。 方法920進一步包括在912處基於比較值916 (基於第一音訊信號130及第二音訊信號132產生)判定經修正移位值540。舉例而言,移位改進器911可基於比較值916判定經修正移位值540。舉例而言,在第一情況中,當比較值916對應於交叉相關值時,移位改進器911可判定對應於經內插移位值538之圖8的經內插比較值838大於或等於比較值916之最大比較值。替代地,當比較值916對應於差值時,移位改進器911可判定內插比較值838小於或等於比較值916之最小比較值。在此情況下,回應於第一移位值962(例如,20)大於經內插移位值538 (例如,14)之判定,移位改進器911可將經修正移位值540設為較小移位值930(例如,17)。替代地,回應於第一移位值962(例如,10)小於或等於經內插移位值538 (例如,14)之判定,移位改進器911可將經修正移位值540設為較大移位值932(例如,13)。 在第二情況下,當比較值916對應於交叉相關值時,移位改進器911可判定經內插比較值838小於比較值916之最大比較值,並可將經修正移位值540設為對應於最大比較值之移位值960的特定移位值(例如,18)。替代地,當比較值916對應於差值時,移位改進器911可判定經內插比較值838大於比較值916之最小比較值且可將經修正移位值540設為對應於最小比較值之移位值960之特定移位值(例如,18)。 基於第一音訊信號130、第二音訊信號132及移位值960可產生比較值916。如參看圖7描述,使用如藉由信號比較器506執行之類似程序,可基於比較值916產生經修正移位值540。 方法920可因此能夠使移位改進器911限制與連續(或鄰近)訊框相關聯之移位值之改變。減少的移位值改變可減少編碼期間之樣本丟失或樣本複製。 參看圖9B,展示系統之說明性實例且一般將其指定為950。系統950可對應於圖1之系統100。舉例而言,圖1之系統100、第一裝置104或其兩者可包括系統950之一或多個組件。系統950可包括記憶體153、移位改進器511或其兩者。移位改進器511可包括經內插移位調整器958。經內插移位調整器958可經組態以基於第一移位值962選擇性地調整經內插移位值538,如本文所描述。移位改進器511可基於經內插移位值538 (例如,經調整的內插移位值538)來判定經修正移位值540,如參看圖9A、圖9C所描述。 圖9B亦包括一般指定為951之說明性操作方法之流程圖。方法951可藉由以下各者執行:圖1之時間等化器108、編碼器114、第一裝置104;圖2之一或多個時間等化器208、編碼器214、第一裝置204;圖5之移位改進器511;圖9A之移位改進器911;經經內插移位調整器958;或其組合。 方法951包括在952處基於第一移位值962與不受限經內插移位值956之間的差值產生偏移957。舉例而言,經經內插移位調整器958可基於第一移位值962與不受限經內插移位值956之間的差值產生偏移957。不受限經內插移位值956可對應於經內插移位值538(例如,在藉由經經內插移位調整器958調整之前)。經經內插移位調整器958可將不受限經內插移位值956儲存在記憶體153中。舉例而言,分析資料190可包括不受限經內插移位值956。 方法951亦包括在953處判定偏移957之絕對值是否大於臨限值。舉例而言,經經內插移位調整器958可判定偏移957之絕對值是否滿足臨限值。臨限值可對應於經內插移位限制MAX_SHIFT_CHANGE (例如,4)。 回應於在953處偏移957之絕對值大於臨限值之判定,方法951包括在954處基於第一移位值962、偏移957之正負號及臨限值設定經內插移位值538。舉例而言,回應於偏移957之絕對值未能滿足(例如,大於)臨限值之判定,經經內插移位調整器958可限定經內插移位值538。舉例而言,經經內插移位調整器958可基於第一移位值962、偏移957之正負(例如,+1或-1)及臨限值調整經內插移位值538 (例如,經內插移位值538=第一移位值962+正負(偏移957)×臨限值)。 回應於在953處偏移957之絕對值小於或等於臨限值之判定,方法951包括在955處將經內插移位值538設為不受限經內插移位值956。舉例而言,回應於偏移957之絕對值滿足(例如,小於或等於)臨限值的判定,經經內插移位調整器958可避免改變經內插移位值538。 方法951可因此能夠約束經內插移位值538,以使得經內插移位值538相對於第一移位值962之改變滿足內插移位限制。 參看圖9C,展示系統之說明性實例且一般將其指定為970。系統970可對應於圖1之系統100。舉例而言,圖1之系統100、第一裝置104或其兩者可包括系統970之一或多個組件。系統970可包括記憶體153、移位改進器921或其兩者。移位改進器921可對應於圖5之移位改進器511。 圖9C亦包括一般指定為971之說明性操作方法之流程圖。方法971可藉由以下各者執行:圖1之時間等化器108、編碼器114、第一裝置104;圖2之一或多個時間等化器208、編碼器214、第一裝置204;圖5之移位改進器511;圖9A之移位改進器911;移位改進器921;或其組合。 方法971包括在972處判定第一移位值962與經內插移位值538之間的差是否非零。舉例而言,移位改進器921可判定第一移位值962與經內插移位值538之間的差值是否非零。 方法971包括,回應於在972處對第一移位值962與經內插移位值538之間的差值為零之判定,在973處將經修正移位值540設為經內插移位值538。舉例而言,回應於第一移位值962與經內插移位值538之間的差值為零之判定,移位改進器921可基於經內插移位值538判定經修正移位值540(例如,經修正移位值540=經內插移位值538)。 方法971包括,回應於在972處對第一移位值962與經內插移位值538之間的差非零之判定,在975處判定偏移957之絕對值是否大於臨限值。舉例而言,回應於第一移位值962與經內插移位值538之間的差值非零之判定,移位改進器921可判定偏移957之絕對值是否大於臨限值。偏移957可對應於第一移位值962與不受限經內插移位值956之間的差值,如參看圖9B所描述。臨限值可對應於經內插移位限制MAX_SHIFT_CHANGE (例如,4)。 方法971包括,回應於在972處對第一移位值962與內插移位值538之間的差非零之判定或在975處對偏移957之絕對值小於或等於臨限值之判定,在976處將較小移位值930設為第一臨限值與第一移位值962及經內插移位值538中之最小值之間的差,且將較大移位值932設為第二臨限值與第一移位值962及經內插移位值538中之最大值的總和。舉例而言,回應於偏移957之絕對值小於或等於臨限值之判定,移位改進器921可基於第一臨限值與第一移位值962及經內插移位值538中之最小值之間的差值判定較小移位值930。移位改進器921亦可基於第二臨限值與第一移位值962及經內插移位值538中之最大值的和來判定較大移位值932。 方法971亦包括在977處基於第一音訊信號130及應用於第二音訊信號132之移位值960來產生比較值916。舉例而言,移位改進器921 (或信號比較器506)可基於第一音訊信號130及應用於第二音訊信號132之移位值960產生比較值916,如參看圖7所描述。移位值960可介於較小移位值930至較大移位值932之範圍內。方法971可前進至979。 方法971包括,回應於在975處對偏移957之絕對值大於臨限值之判定,在978處基於第一音訊信號130及應用於第二音訊信號132之不受限經內插移位值956產生比較值915。舉例而言,移位改進器921 (或信號比較器506)可基於第一音訊信號130及應用於第二音訊信號132之不受限內插移位值956產生比較值915,如參看圖7所描述。 方法971亦包括在979處基於比較值916、比較值915或其組合判定經修正移位值540。舉例而言,如參看圖9A描述,移位改進器921可基於比較值916、比較值915或其組合來判定經修正移位值540。在一些實施中,移位改進器921可基於比較值915與比較值916之比較判定經修正移位值540以避免歸因於移位變化引起之局部最大值。 在一些情況下,第一音訊信號130、第一經重取樣之信號530、第二音訊信號132、第二經重取樣之信號532或其組合之固有音調可干擾移位估計處理程序。在此等情況下,可執行音調去加重或音調過濾,以減少由音調引起之干擾以及改良多個通道之間的移位估計之可靠性。在一些情況下,在第一音訊信號130、第一經重取樣之信號530、第二音訊信號132、第二經重取樣之信號532或其組合中可存在可干擾移位估計處理程序之背景雜訊。在此等情況下,雜訊抑制或雜訊抵消可用以改良多個通道之間的移位估計之可靠性。 參看圖10A,展示系統之說明性實例且一般將其指定為1000。系統1000可對應於圖1之系統100。舉例而言,圖1之系統100、第一裝置104或其兩者可包括系統1000之一或多個組件。 圖10A亦包括一般指定為1020之說明性操作方法之流程圖。可藉由移位改變分析器512、時間等化器108、編碼器114、第一裝置104或其組合執行方法1020。 方法1020包括在1001處判定第一移位值962是否等於0。舉例而言,移位改變分析器512可判定對應於訊框302之第一移位值962是否具有指示無時間移位之第一值(例如,0)。回應於在1001處對第一移位值962等於0之判定,方法1020包括前進至1010。 回應於在1001處對第一移位值962非零之判定,方法1020包括在1002處判定第一移位值962是否大於0。舉例而言,移位改變分析器512可判定對應於訊框302之第一移位值962是否具有指示第二音訊信號132相對於第一音訊信號130在時間上延遲的第一值(例如,正值)。 方法1020包括,回應於在1002處對第一移位值962大於0之判定,在1004處判定經修正移位值540是否小於0。舉例而言,回應於第一移位值962具有第一值(例如,正值)之判定,移位改變分析器512可判定經修正移位值540是否具有指示第一音訊信號130在時間上相對於第二音訊信號132延遲之第二值(例如,負值)。方法1020包括,回應於在1004處對經修正移位值540小於0之判定,前進至1008。方法1020包括,回應於在1004處對經修正移位值540大於或等於0之判定,前進至1010。 方法1020包括,回應於在1002處對第一移位值962小於0之判定,在1006處判定經修正移位值540是否大於0。舉例而言,回應於第一移位值962具有第二值(例如,負值)之判定,移位改變分析器512可判定經修正移位值540是否具有指示第二音訊信號132在時間上相對於第一音訊信號130延遲之第一值(例如,正值)。方法1020包括,回應於在1006處對經修正移位值540大於0之判定,前進至1008。方法1020包括,回應於在1006處對經修正移位值540小於或等於0之判定,前進至1010。 方法1020包括在1008處將最終移位值116設定為0。舉例而言,移位改變分析器512可將最終移位值116設定為指示無時間移位之特定值(例如,0)。回應於前導信號及滯後信號在產生訊框302之後的一段時間內已交換之判定,可將最終移位值116設為特定值(例如,0)。舉例而言,可基於指示第一音訊信號130為前導信號及第二音訊信號132為滯後信號之第一移位值962編碼訊框302。經修正移位值540可指示第一音訊信號130為滯後信號且第二音訊信號132為前導信號。回應於藉由第一移位值962指示之前導信號不同於藉由經修正移位值540指示之前導信號的判定,移位改變分析器512可將最終移位值116設為特定值。 方法1020包括在1010處判定第一移位值962是否等於經修正移位值540。舉例而言,移位改變分析器512可判定第一移位值962及經修正移位值540是否指示第一音訊信號130與第二音訊信號132之間的相同的時間延遲。 方法1020包括回應於在1010處對第一移位值962等於經修正移位值540的判定,在1012處將最終移位值116設定成經修正移位值540。舉例而言,移位改變分析器512可將最終移位值116設定為經修正移位值540。 回應於在1010處對第一移位值962並不等於經修正移位值540之判定,方法1020包括在1014處產生經估計移位值1072。舉例而言,如參看圖11進一步描述,移位改變分析器512可藉由改進經修正移位值540來判定經估計移位值1072。 方法1020包括在1016處將最終移位值116設定為經估計移位值1072。舉例而言,移位改變分析器512可將最終移位值116設定為經估計移位值1072。 在一些實施中,回應於第一音訊信號130與第二音訊信號132之間之延遲並未交換的判定,移位改變分析器512可將非因果移位值162設定為指示第二經估計移位值。舉例而言,回應於在1001處第一移位值962等於0之判定,在1004處經修正移位值540大於或等於0之判定,或在1006處經修正移位值540小於或等於0之判定,移位改變分析器512可將非因果移位值162設定為指示經修正移位值540。 回應於在圖3之訊框302與訊框304之間交換之第一音訊信號130與第二音訊信號132之間的延遲的判定,移位改變分析器512可因此將非因果移位值162設定為指示無時間移位。防止非因果移位值162在連續訊框之間交換方向(例如,正至負或負至正)可減少在編碼器114處在降混信號產生中之失真,避免在解碼器處使用額外延遲用於升混合成,或其兩者。 參看圖10B,展示系統之說明性實例且一般將其指定為1030。系統1030可對應於圖1之系統100。舉例而言,圖1之系統100、第一裝置104或其兩者可包括系統1030之一或多個組件。 圖10B亦包括一般指定為1031之說明性操作方法之流程圖。可藉由移位改變分析器512、時間等化器108、編碼器114、第一裝置104或其組合執行方法1031。 方法1031包括在1032處判定第一移位值962是否大於零及經修正移位值540是否小於零。舉例而言,移位改變分析器512可判定第一移位值962是否大於零及經修正移位值540是否小於零。 方法1031包括,回應於在1032處對第一移位值962大於零及經修正移位值540小於零之判定,在1033處將最終移位值116設為零。舉例而言,移位改變分析器512可回應於第一移位值962大於零及經修正移位值540小於零的判定,將最終移位值116設為指示無時間移位之第一值(例如,0)。 方法1031包括,回應於在1032處對第一移位值962小於或等於零或經修正移位值540大於或等於零之判定,在1034處判定第一移位值962是否小於零及經修正移位值540是否大於零。舉例而言,移位改變分析器512可回應於第一移位值962小於或等於零或經修正移位值540大於或等於零的判定,判定第一移位值962是否小於零及經修正移位值540是否大於零。 方法1031包括,回應於第一移位值962小於零及經修正移位值540大於零之判定,前進至1033。方法1031包括回應於第一移位值962大於或等於零或經修正移位值540小於或等於零的判定,在1035處將最終移位值116設定為經修正移位值540。舉例而言,移位改變分析器512可回應於第一移位值962大於或等於零或經修正移位值540小於或等於零的判定,將最終移位值116設定為經修正移位值540。 參看圖11,展示系統之說明性實例且一般將其指定為1100。系統1100可對應於圖1之系統100。舉例而言,圖1之系統100、第一裝置104或其兩者可包括系統1100之一或多個組件。圖11亦包括說明一般指定為1120之操作方法的流程圖。可藉由移位改變分析器512、時間等化器108、編碼器114、第一裝置104或其組合執行方法1120。方法1120可對應於圖10A之步驟1014。 方法1120包括在1104處判定第一移位值962是否大於經修正移位值540。舉例而言,移位改變分析器512可判定第一移位值962是否大於經修正移位值540。 方法1120亦包括回應於在1104處對第一移位值962大於經修正移位值540的判定,在1106處將第一移位值1130設定為經修正移位值540與第一偏移之間的差值,並將第二移位值1132設定為第一移位值962與第一偏移之和。舉例而言,移位改變分析器512可回應於第一移位值962 (例如,20)大於經修正移位值540 (例如,18)的判定,基於經修正移位值540判定第一移位值1130(例如,17)(例如,經修正移位值540-第一偏移)。替代地或另外,移位改變分析器512可基於第一移位值962來判定第二移位值1132 (例如,21) (例如,第一移位值962 + 第一偏移)。方法1120可前進至1108。 方法1120進一步包括,回應於在1104處對第一移位值962小於或等於經修正移位值540的判定,將第一移位值1130設定為第一移位值962與第二偏移之間的差,且將第二移位值1132設定為經修正移位值540與第二偏移之和。舉例而言,移位改變分析器512可回應於第一移位值962 (例如,10)小於或等於經修正移位值540(例如,12)之判定,基於第一移位值962判定第一移位值1130 (例如,9) (例如,第一移位值962-第二偏移)。替代地或另外,移位改變分析器512可基於經修正移位值540來判定第二移位值1132 (例如,13) (例如,經修正移位值540+第二偏移)。第一偏移(例如,2)可不同於第二偏移(例如,3)。在一些實施中,第一偏移可與第二偏移相同。第一偏移、第二偏移或其兩者之較大值可改良搜尋範圍。 方法1120亦包括在1108處基於第一音訊信號130及應用於第二音訊信號132之移位值1160來產生比較值1140。舉例而言,如參看圖7描述,基於第一音訊信號130及應用於第二音訊信號132之移位值1160,移位改變分析器512可產生比較值1140。舉例而言,移位值1160可在第一移位值1130 (例如,17)至第二移位值1132 (例如,21)之範圍內。移位改變分析器512可基於樣本326至樣本332及第二樣本350之特定子集產生比較值1140之特定比較值。第二樣本350之特定子集可對應於移位值1160之特定移位值(例如,17)。特定比較值可指示樣本326至樣本332與第二樣本350之特定子集之間的差值(或相關度)。 方法1120進一步包括在1112處基於比較值1140判定經估計移位值1072。舉例而言,當比較值1140對應於交叉相關值時,移位改變分析器512可選擇比較值1140之最大比較值作為經估計移位值1072。替代地,當比較值1140對應於差值時,移位改變分析器512可選擇比較值1140之最小比較值作為經估計移位值1072。 方法1120可因此使移位改變分析器512能夠藉由改進經修正移位值540來產生經估計移位值1072。舉例而言,移位改變分析器512可基於原始樣本判定比較值1140,並可選擇對應於比較值1140之比較值的指示最大相關度(或最小差值)之經估計移位值1072。 參看圖12,展示系統之說明性實例且一般將其指定為1200。系統1200可對應於圖1之系統100。舉例而言,圖1之系統100、第一裝置104或其兩者可包括系統1200之一或多個組件。圖12亦包括說明一般指定為1220之操作方法的流程圖。可藉由參考信號指定器508、時間等化器108、編碼器114、第一裝置104或其組合執行方法1220。 方法1220包括在1202處判定最終移位值116是否等於0。舉例而言,參考信號指定器508可判定最終移位值116是否具有指示無時間移位之特定值(例如,0)。 方法1220包括回應於在1202處最終移位值116等於0之判定,在1204處使參考信號指示符164不變。舉例而言,參考信號指定器508可回應於最終移位值116具有指示無時間移位之特定值(例如,0)之判定,使參考信號指示符164不變。舉例而言,參考信號指示符164可指示相同的音訊信號(例如,第一音訊信號130或第二音訊信號132)為與訊框304相關聯之參考信號,訊框302亦是如此。 回應於1202處對最終移位值116非零之判定,方法1220包括在1206處判定最終移位值116是否大於0。舉例而言,參考信號指定器508可回應於最終移位值116具有指示時間移位之特定值(例如,非零值)的判定,判定最終移位值116是否具有指示第二音訊信號132相對於第一音訊信號130延遲的第一值(例如,正值)或指示第一音訊信號130相對於第二音訊信號132延遲的第二值(例如,負值)。 方法1220包括回應於最終移位值116具有第一值(例如,正值)之判定,在1208處將參考信號指示符164設定為具有指示第一音訊信號130為參考信號之第一值(例如,0)。舉例而言,回應於最終移位值116具有第一值(例如,正值)之判定,參考信號指定器508可將參考信號指示符164設定為指示第一音訊信號130為參考信號之第一值(例如,0)。回應於最終移位值116具有第一值(例如,正值)之判定,參考信號指定器508可判定第二音訊信號132對應於目標信號。 方法1220包括回應於最終移位值116具有第二值(例如,負值)之判定,在1210處將參考信號指示符164設定為具有指示第二音訊信號132為參考信號之第二值(例如,1)。舉例而言,參考信號指定器508可回應於最終移位值116具有指示第一音訊信號130相對於第二音訊信號132延遲之第二值(例如,負值)的判定,將參考信號指示符164設定為指示第二音訊信號132為參考信號之第二值(例如,1)。回應於最終移位值116具有第二值(例如,負值)之判定,參考信號指定器508可判定第一音訊信號130對應於目標信號。 參考信號指定器508可將參考信號指示符164提供至增益參數產生器514。增益參數產生器514可基於參考信號判定目標信號之增益參數(例如,增益參數160),如參看圖5所描述。 目標信號可相對於參考信號在時間上延遲。參考信號指示符164可指示第一音訊信號130或第二音訊信號132是否對應於參考信號。參考信號指示符164可指示增益參數160是否對應於第一音訊信號130或第二音訊信號132。 參看圖13,展示說明特定操作方法的流程圖,且一般指定為1300。可藉由參考信號指定器508、時間等化器108、編碼器114、第一裝置104或其組合執行方法1300。 方法1300包括在1302處判定最終移位值116是否大於或等於零。舉例而言,參考信號指定器508可判定最終移位值116是否大於或等於零。回應於1302處對最終移位值116大於或等於零之判定,方法1300亦包括前進至1208。方法1300進一步包括,回應於在1302處對最終移位值116小於零之判定,前進至1210。方法1300不同於圖12之方法1220,不同之處在於回應於最終移位值116具有指示無時間移位之特定值(例如,0)的判定,將參考信號指示符164設定為指示第一音訊信號130對應於參考信號的第一值(例如,0)。在一些實施中,參考信號指定器508可執行方法1220。在其他實施中,參考信號指定器508可執行方法1300。 當最終移位值116獨立於第一音訊信號130是否對應於訊框302之參考信號而指示無時間移位時,方法1300可因此能夠將參考信號指示符164設定為指示第一音訊信號130對應於參考信號的特定值(例如,0)。 參看圖14,展示系統之說明性實例且一般將其指定為1400。系統1400可對應於圖1之系統100、圖2之系統200或其兩者。舉例而言,系統100、圖1之第一裝置104、系統200、圖2之第一裝置204或其組合可包括系統1400之一或多個組件。第一裝置204耦接至第一麥克風146、第二麥克風148、第三麥克風1446及第四麥克風1448。 在操作期間,第一裝置204可經由第一麥克風146接收第一音訊信號130,經由第二麥克風148接收第二音訊信號132,經由第三麥克風1446接收第三音訊信號1430,經由第四麥克風1448接收第四音訊信號1432,或其組合。聲源152距第一麥克風146、第二麥克風148、第三麥克風1446或第四麥克風1448中之一者之距離可比距剩餘麥克風之距離更近。舉例而言,聲源152可比第二麥克風148、第三麥克風1446及第四麥克風1448中之每一者更接近第一麥克風146。 一或多個時間等化器208可判定最終移位值(如參看圖1所描述),其指示第一音訊信號130、第二音訊信號132、第三音訊信號1430或第四音訊信號1432之特定音訊信號相對於剩餘音訊信號中之每一者的移位。舉例而言,一或多個時間等化器208可判定指示第二音訊信號132相對於第一音訊信號130之移位的最終移位值116,指示第三音訊信號1430相對於第一音訊信號130之移位的第二最終移位值1416,指示第四音訊信號1432相對於第一音訊信號130之移位的第三最終移位值1418,或其組合。 一或多個時間等化器208可基於最終移位值116、第二最終移位值1416及第三最終移位值1418選擇第一音訊信號130、第二音訊信號132、第三音訊信號1430或第四音訊信號1432中之一者作為參考信號。舉例而言,一或多個時間等化器208可回應於最終移位值116、第二最終移位值1416及第三最終移位值1418中之每一者具有指示對應音訊信號在時間上相對於特定音訊信號延遲或在對應音訊信號與特定音訊信號之間不存在時間延遲的第一值(例如,非負值)之判定而選擇特定信號(例如,第一音訊信號130)作為參考信號。舉例而言,移位值(例如,最終移位值116、第二最終移位值1416或第三最終移位值1418)之正值可指示對應信號(例如,第二音訊信號132、第三音訊信號1430或第四音訊信號1432)相對於第一音訊信號130在時間上延遲。移位值(例如,最終移位值116、第二最終移位值1416或第三最終移位值1418)之零值可指示在對應信號(例如,第二音訊信號132、第三音訊信號1430或第四音訊信號1432)與第一音訊信號130之間不存在時間延遲。 一或多個時間等化器208可產生指示第一音訊信號130對應於參考信號的參考信號指示符164。一或多個時間等化器208可判定第二音訊信號132、第三音訊信號1430及第四音訊信號1432對應於目標信號。 替代地,一或多個時間等化器208可判定:最終移位值116、第二最終移位值1416或第三最終移位值1418中之至少一者具有指示特定音訊信號(例如,第一音訊信號130)相對於另一音訊信號(例如,第二音訊信號132、第三音訊信號1430或第四音訊信號1432)延遲之第二值(例如,負值)。 一或多個時間等化器208可自最終移位值116、第二最終移位值1416及第三最終移位值1418選擇移位值之第一子集。第一子集之每一移位值可具有指示第一音訊信號130相對於對應音訊信號在時間上延遲的值(例如,負值)。舉例而言,第二最終移位值1416 (例如,-12)可指示第一音訊信號130相對於第三音訊信號1430在時間上延遲。第三最終移位值1418 (例如,-14)可指示第一音訊信號130相對於第四音訊信號1432在時間上延遲。移位值之第一子集可包括第二最終移位值1416及第三最終移位值1418。 一或多個時間等化器208可選擇第一子集之指示第一音訊信號130相對於對應音訊信號之較大延遲的特定移位值(例如,較小移位值)。第二最終移位值1416可指示第一音訊信號130相對於第三音訊信號1430之第一延遲。第三最終移位值1418可指示第一音訊信號130相對於第四音訊信號1432之第二延遲。回應於第二延遲長於第一延遲之判定,一或多個時間等化器208可自移位值之第一子集選擇第三最終移位值1418。 一或多個時間等化器208可選擇對應於特定移位值之音訊信號作為參考信號。舉例而言,一或多個時間等化器208可選擇對應於第三最終移位值1418之第四音訊信號1432作為參考信號。一或多個時間等化器208可產生指示第四音訊信號1432對應於參考信號的參考信號指示符164。一或多個時間等化器208可判定第一音訊信號130、第二音訊信號132及第三音訊信號1430對應於目標信號。 基於對應於參考信號之特定移位值,一或多個時間等化器208可更新最終移位值116及第二最終移位值1416。舉例而言,一或多個時間等化器208可基於指示第四音訊信號1432相對於第二音訊信號132之第一特定延遲的第三最終移位值1418更新最終移位值116(例如,最終移位值116=最終移位值116-第三最終移位值1418)。舉例而言,最終移位值116 (例如,2)可指示第一音訊信號130相對於第二音訊信號132之延遲。第三最終移位值1418 (例如,-14)可指示第一音訊信號130相對於第四音訊信號1432之延遲。最終移位值116與第三最終移位值1418之間的第一差(例如,16=2-(-14))可指示第四音訊信號1432相對於第二音訊信號132的延遲。一或多個時間等化器208可基於第一差值更新最終移位值116。一或多個時間等化器208可基於指示第四音訊信號1432相對於第三音訊信號1430之第二特定延遲的第三最終移位值1418更新第二最終移位值1416 (例如,2) (例如,第二最終移位值1416=第二最終移位值1416-第三最終移位值1418)。舉例而言,第二最終移位值1416 (例如,-12)可指示第一音訊信號130相對於第三音訊信號1430之延遲。第三最終移位值1418 (例如,-14)可指示第一音訊信號130相對於第四音訊信號1432之延遲。第二最終移位值1416與第三最終移位值1418之間的第二差值(例如,2=-12-(-14))可指示第四音訊信號1432相對於第三音訊信號1430之延遲。一或多個時間等化器208可基於第二差值更新第二最終移位值1416。 一或多個時間等化器208可逆轉第三最終移位值1418以指示第四音訊信號1432相對於第一音訊信號130之延遲。舉例而言,一或多個時間等化器208可將第三最終移位值1418自指示第一音訊信號130相對於第四音訊信號1432之延遲的第一值(例如,-14)更新至指示第四音訊信號1432相對於第一音訊信號130之延遲的第二值(例如,+14) (例如,第三最終移位值1418=-第三最終移位值1418)。 一或多個時間等化器208可藉由將絕對值函式應用於最終移位值116來產生非因果移位值162。藉由將絕對值函式應用於第二最終移位值1416,一或多個時間等化器208可產生第二非因果移位值1462。藉由將絕對值函式應用於第三最終移位值1418,一或多個時間等化器208可產生第三非因果移位值1464。 一或多個時間等化器208可基於參考信號產生每一目標信號之增益參數,如參看圖1描述。在一實例中,當第一音訊信號130對應於參考信號時,一或多個時間等化器208可:基於第一音訊信號130產生第二音訊信號132之增益參數160,基於第一音訊信號130產生第三音訊信號1430之第二增益參數1460,基於第一音訊信號130產生第四音訊信號1432之第三增益參數1461,或其組合。 一或多個時間等化器208可基於第一音訊信號130、第二音訊信號132、第三音訊信號1430及第四音訊信號1432產生編碼信號(例如,中間通道信號訊框)。舉例而言,經編碼信號(例如,第一經編碼信號訊框1454)可對應於參考信號(例如,第一音訊信號130)之樣本與目標信號(例如,第二音訊信號132、第三音訊信號1430及第四音訊信號1432)之樣本的和。目標信號中之每一者之樣本可基於對應移位值相對於參考信號之樣本經時間移位,如參看圖1所描述。一或多個時間等化器208可判定增益參數160與第二音訊信號132之樣本的第一乘積,第二增益參數1460與第三音訊信號1430之樣本的第二乘積,及第三增益參數1461與第四音訊信號1432之樣本的第三乘積。第一經編碼信號訊框1454可對應於第一音訊信號130之樣本、第一乘積、第二乘積及第三乘積的和。亦即,可基於以下等式產生第一經編碼信號訊框1454:
Figure 02_image065
,等式8a
Figure 02_image067
, 等式8b 其中M對應於中間通道訊框(例如,第一經編碼信號訊框1454),
Figure 02_image069
對應於參考信號(例如,第一音訊信號130)之樣本,
Figure 02_image071
對應於增益參數160,
Figure 02_image073
對應於第二增益參數1460,
Figure 02_image075
對應於第三增益參數1461,
Figure 02_image077
對應於非因果移位值162,
Figure 02_image079
對應於第二非因果移位值1462,
Figure 02_image081
對應於第三非因果移位值1464,
Figure 02_image083
對應於第一目標信號(例如,第二音訊信號132)之樣本,
Figure 02_image085
對應於第二目標信號(例如,第三音訊信號1430)之樣本,且
Figure 02_image087
對應於第三目標信號(例如,第四音訊信號1432)之樣本。 一或多個時間等化器208可產生對應於目標信號中之每一者的經編碼信號(例如,旁側通道信號訊框)。舉例而言,一或多個時間等化器208可基於第一音訊信號130及第二音訊信號132產生第二經編碼信號訊框566。舉例而言,第二經編碼信號訊框566可對應於第一音訊信號130之樣本與第二音訊信號132之樣本之差值,如參看圖5所描述。類似地,一或多個時間等化器208可基於第一音訊信號130及第三音訊信號1430產生第三經編碼信號訊框1466 (例如,旁側通道訊框)。舉例而言,第三經編碼信號訊框1466可對應於第一音訊信號130之樣本與第三音訊信號1430之樣本之差值。一或多個時間等化器208可基於第一音訊信號130及第四音訊信號1432產生第四經編碼信號訊框1468 (例如,旁側通道訊框)。舉例而言,第四經編碼信號訊框1468可對應於第一音訊信號130之樣本與第四音訊信號1432之樣本之差值。可基於以下等式中之一者來產生第二經編碼信號訊框566、第三經編碼信號訊框1466及第四經編碼信號訊框1468:
Figure 02_image089
, 等式9a
Figure 02_image091
, 等式9b 其中SP 對應於旁側通道訊框,
Figure 02_image093
對應於參考信號(例如,第一音訊信號130)之樣本,
Figure 02_image095
對應於對應於相關聯目標信號之增益參數,
Figure 02_image097
對應於對應於相關聯目標信號之非因果移位值,且
Figure 02_image099
對應於相關聯目標信號之樣本。舉例而言,SP 可對應於第二經編碼信號訊框566,
Figure 02_image101
可對應於增益參數160,
Figure 02_image103
可對應於非因果移位值162,且
Figure 02_image105
可對應於第二音訊信號132之樣本。作為另一實例,SP 可對應於第三經編碼信號訊框1466,
Figure 02_image107
可對應於第二增益參數1460,
Figure 02_image109
可對應於第二非因果移位值1462,且
Figure 02_image111
可對應於第三音訊信號1430之樣本。作為又一實例,SP 可對應於第四經編碼信號訊框1468,
Figure 02_image113
可對應於第三增益參數1461,
Figure 02_image115
可對應於第三非因果移位值1464,且
Figure 02_image117
可對應於第四音訊信號1432之樣本。 一或多個時間等化器208可將以下各者儲存於記憶體153中:第二最終移位值1416、第三最終移位值1418、第二非因果移位值1462、第三非因果移位值1464、第二增益參數1460、第三增益參數1461、第一經編碼信號訊框1454、第二經編碼信號訊框566、第三經編碼信號訊框1466、第四經編碼信號訊框1468或其組合。舉例而言,分析資料190可包括:第二最終移位值1416、第三最終移位值1418、第二非因果移位值1462、第三非因果移位值1464、第二增益參數1460、第三增益參數1461、第一經編碼信號訊框1454、第三經編碼信號訊框1466、第四經編碼信號訊框1468或其組合。 傳輸器110可傳輸:第一經編碼信號訊框1454、第二經編碼信號訊框566、第三經編碼信號訊框1466、第四經編碼信號訊框1468、增益參數160、第二增益參數1460、第三增益參數1461、參考信號指示符164、非因果移位值162、第二非因果移位值1462、第三非因果移位值1464或其組合。參考信號指示符164可對應於圖2之參考信號指示符264。第一經編碼信號訊框1454、第二經編碼信號訊框566、第三經編碼信號訊框1466、第四經編碼信號訊框1468或其組合可對應於圖2之經編碼信號202。最終移位值116、第二最終移位值1416、第三最終移位值1418或其組合可對應於圖2之最終移位值216。非因果移位值162、第二非因果移位值1462、第三非因果移位值1464或其組合可對應於圖2之非因果移位值262。增益參數160、第二增益參數1460、第三增益參數1461或其組合可對應於圖2之增益參數260。 參看圖15,展示系統之說明性實例且一般將其指定為1500。如本文所描述,系統1500不同於圖14之系統1400,其不同之處在於一或多個時間等化器208可經組態以判定多個參考信號。 在操作期間,一或多個時間等化器208可經由第一麥克風146接收第一音訊信號130,經由第二麥克風148接收第二音訊信號132,經由第三麥克風1446接收第三音訊信號1430,經由第四麥克風1448接收第四音訊信號1432,或其組合。一或多個時間等化器208可基於第一音訊信號130及第二音訊信號132判定最終移位值116、非因果移位值162、增益參數160、參考信號指示符164、第一經編碼信號訊框564、第二經編碼信號訊框566或其組合,如參看圖1及圖5所描述。類似地,一或多個時間等化器208可基於第三音訊信號1430及第四音訊信號1432判定第二最終移位值1516、第二非因果移位值1562、第二增益參數1560、第二參考信號指示符1552、第三經編碼信號訊框1564(例如,中間通道信號訊框)、第四經編碼信號訊框1566(例如,旁側通道信號訊框)或其組合。 傳輸器110可傳輸:第一經編碼信號訊框564、第二經編碼信號訊框566、第三經編碼信號訊框1564、第四經編碼信號訊框1566、增益參數160、第二增益參數1560、非因果移位值162、第二非因果移位值1562、參考信號指示符164、第二參考信號指示符1552或其組合。第一經編碼信號訊框564、第二經編碼信號訊框566、第三經編碼信號訊框1564、第四經編碼信號訊框1566或其組合可對應於圖2之經編碼信號202。增益參數160、第二增益參數1560或其兩者可對應於圖2之增益參數260。最終移位值116、第二最終移位值1516或其兩者可對應於圖2之最終移位值216。非因果移位值162、第二非因果移位值1562或其兩者可對應於圖2之非因果移位值262。參考信號指示符164、第二參考信號指示符1552或其兩者可對應於圖2之參考信號指示符264。 參看圖16,展示說明操作之特定方法的流程圖,且一般指定為1600。可藉由圖1之時間等化器108、編碼器114、第一裝置104或其組合執行方法1600。 方法1600包括於1602處在第一裝置處判定指示第一音訊信號相對於第二音訊信號之移位的最終移位值。舉例而言,圖1之第一裝置104之時間等化器108可判定指示第一音訊信號130相對於第二音訊信號132之移位的最終移位值116,如參看圖1所描述。作為另一實例,時間等化器108可判定:指示第一音訊信號130相對於第二音訊信號132之移位的最終移位值116、指示第一音訊信號130相對於第三音訊信號1430之移位的第二最終移位值1416、指示第一音訊信號130相對於第四音訊信號1432之移位的第三最終移位值1418或其組合,如參看圖14所描述。作為又一實例,時間等化器108可判定:指示第一音訊信號130相對於第二音訊信號132之移位的最終移位值116、指示第三音訊信號1430相對於第四音訊信號1432之移位的第二最終移位值1516或其兩者,如參看圖15所描述。 方法1600亦包括在1604處,在第一裝置處基於第一音訊信號之第一樣本及第二音訊信號之第二樣本產生至少一個經編碼信號。舉例而言,基於圖3之樣本326至樣本332及圖3之樣本358至樣本364,圖1之第一裝置104的時間等化器108可產生經編碼信號102,如參看圖5所進一步描述。樣本358至樣本364相對於樣本326至樣本332可經時間移位達基於最終移位值116之量。 作為另一實例,基於圖3之樣本326至樣本332、樣本358至樣本364、第三音訊信號1430之第三樣本、第四音訊信號1432之第四樣本或其組合,時間等化器108可產生第一經編碼信號訊框1454,如參看圖14描述。樣本358至樣本364、第三樣本及第四樣本可相對於樣本326至樣本332分別經時間移位基於最終移位值116、第二最終移位值1416及第三最終移位值1418之量。 時間等化器108可基於圖3之樣本326至樣本332及樣本358至樣本364產生第二經編碼信號訊框566,如參看圖5及圖14所描述。基於樣本326至樣本332及第三樣本,時間等化器108可產生第三經編碼信號訊框1466。基於樣本326至樣本332及第四樣本,時間等化器108可產生第四經編碼信號訊框1468。 作為又一實例,如參看圖5及圖15描述,基於樣本326至樣本332及樣本358至樣本364,時間等化器108可產生第一經編碼信號訊框564及第二經編碼信號訊框566。如參看圖15描述,基於第三音訊信號1430之第三樣本及第四音訊信號1432之第四樣本,時間等化器108可產生第三經編碼信號訊框1564及第四經編碼信號訊框1566。第四樣本可基於第二最終移位值1516相對於第三樣本經時間移位,如參看圖15所描述。 方法1600進一步包括於1606處將至少一個經編碼信號自第一裝置發送至第二裝置。舉例而言,圖1之傳輸器110可將至少經編碼信號102自第一裝置104發送至第二裝置106,如參看圖1進一步描述。作為另一實例,傳輸器110可發送至少第一經編碼信號訊框1454、第二經編碼信號訊框566、第三經編碼信號訊框1466、第四經編碼信號訊框1468或其組合,如參看圖14所描述。作為又一實例,傳輸器110可發送至少第一經編碼信號訊框564、第二經編碼信號訊框566、第三經編碼信號訊框1564、第四經編碼信號訊框1566或其組合,如參看圖15所描述。 方法1600可因此使得能基於第一音訊信號之第一樣本及第二音訊信號之第二樣本來產生經編碼信號,該等經編碼信號基於指示第一音訊信號相對於第二音訊信號之移位的移位值相對於第一音訊信號經時間移位。時間移位第二音訊信號之樣本可減少第一音訊信號與音訊信號之間的差,此可改良聯合通道寫碼效能。第一音訊信號130或第二音訊信號132中的一者可基於最終移位值116之正負號(例如,負或正)而指定為參考信號。第一音訊信號130或第二音訊信號132中之另一者(例如,目標信號)可基於非因果移位值162(例如,最終移位值116之絕對值)經時間移位。 參看圖17,展示系統之說明性實例且一般將其指定為1700。系統1700可對應於圖1之系統100。舉例而言,圖1之系統100、第一裝置104或其兩者可包括系統1700之一或多個組件。 系統1700包括經由移位估計器1704耦接至框間移位變化分析器1706、參考信號指定器508或其兩者之信號預處理器1702。在一特定態樣中,信號預處理器1702可對應於重取樣器504。在一特定態樣中,移位估計器1704可對應於圖1之時間等化器108。舉例而言,移位估計器1704可包括時間等化器108之一或多個組件。 框間移位變化分析器1706可經由目標信號調整器1708耦接至增益參數產生器514。參考信號指定器508可耦接至框間移位變化分析器1706、增益參數產生器514或其兩者。目標信號調整器1708可耦接至中側產生器1710。在一特定態樣中,中側產生器1710可對應於圖5之信號產生器516。增益參數產生器514可耦接至中側產生器1710。中側產生器1710可耦接至頻寬擴展(BWE)空間平衡器1712、中間BWE寫碼器1714、低頻帶(LB)信號再生器1716或其組合。LB信號再生器1716可耦接至LB旁側核心寫碼器1718、LB中間核心寫碼器1720或其兩者。LB中間核心寫碼器1720可耦接至中間BWE寫碼器1714、LB旁側核心寫碼器1718或其兩者。中間BWE編碼器1714可耦接至BWE空間平衡器1712。 在操作期間,信號預處理器1702可接收音訊信號1728。舉例而言,信號預處理器1702可自輸入介面112接收音訊信號1728。音訊信號1728可包括第一音訊信號130、第二音訊信號132或其兩者。信號預處理器1702可產生第一經重取樣之信號530、第二經重取樣之信號532或其兩者,如參看圖18進一步描述。信號預處理器1702可將第一經重取樣之信號530、第二經重取樣之信號532或其兩者提供至移位估計器1704。 基於第一經重取樣之信號530、第二經重取樣之信號532或其兩者,移位估計器1704可產生最終移位值116 (T)非因果移位值162或其兩者,如參看圖19進一步描述。移位估計器1704可向框間移位變化分析器1706、參考信號指定器508或其兩者提供最終移位值116。 參考信號指定器508可產生參考信號指示符164,如參看圖5、圖12及圖13所描述。回應於參考信號指示符164指示第一音訊信號130對應於參考信號之判定,參考信號指示符164可判定參考信號1740包括第一音訊信號130及目標信號1742包括第二音訊信號132。替代地,回應於參考信號指示符164指示第二音訊信號132對應於參考信號之判定,參考信號指示符164可判定參考信號1740包括第二音訊信號132及目標信號1742包括第一音訊信號130。參考信號指定器508可向框間移位變化分析器1706、向增益參數產生器514或其兩者提供參考信號指示符164。 框間移位變化分析器1706可基於目標信號1742、參考信號1740、第一移位值962 (Tprev)、最終移位值116 (T)、參考信號指示符164或其組合產生目標信號指示符1764,如參看圖21進一步描述。框間移位變化分析器1706可向目標信號調整器1708提供目標信號指示符1764。 目標信號調整器1708可基於目標信號指示符1764、目標信號1742或其兩者產生經調整目標信號1752 (例如,經修改目標通道194)。基於自第一移位值962 (Tprev)至最終移位值116 (T)之時間移位演進,目標信號調整器1708可調整目標信號1742。舉例而言,第一移位值962可包括對應於訊框302之最終移位值。回應於最終移位值自具有小於對應於訊框304之最終移位值116 (例如,T=4)之對應於訊框302之第一值(例如,Tprev=2)的第一移位值962改變之判定,目標信號調整器1708可內插目標信號1742,以使得對應於訊框邊界之目標信號1742的樣本之子集經由平滑且緩慢移位丟棄,以產生經調整之目標信號1752。替代地,回應於最終移位值自大於最終移位值116 (例如,T=2)之第一移位值962 (例如,Tprev=4)改變之判定,目標信號調整器1708可內插目標信號1742,以使得對應於訊框邊界之目標信號1742的樣本之子集經由平滑且緩慢移位重複,以產生經調整之目標信號1752。基於混合式正弦內插器及拉格朗日內插器,可執行平滑及緩慢移位。回應於最終移位值並未自第一移位值962改變成最終移位值116 (例如,Tprev=T)之判定,目標信號調整器1708可在時間上偏移目標信號1742以產生經調整目標信號1752。目標信號調整器1708可向增益參數產生器514、中側產生器1710或其兩者提供經調整之目標信號1752。 基於參考信號指示符164、經調整之目標信號1752、參考信號1740或其組合,增益參數產生器514可產生增益參數160,如參看圖20進一步描述。增益參數產生器514可向中側產生器1710提供增益參數160。 中側產生器1710可基於經調整目標信號1752、參考信號1740、增益參數160或其組合產生中間信號1770、旁側信號1772或其兩者。舉例而言,中側產生器1710可基於等式2a或等式2b產生中間信號1770,其中M對應於中間信號1770,gD 對應於增益參數160,Ref(n)對應於參考信號1740之樣本,且Targ(n+N1 )對應於經調整之目標信號1752之樣本。舉例而言,中側產生器1710可基於等式3a或等式3b產生旁側信號1772,其中S對應於旁側信號1772,gD 對應於增益參數160,Ref(n)對應於參考信號1740之樣本,且Targ(n+N1 )對應於經調整之目標信號1752之樣本。 中側產生器1710可將旁側信號1772提供至BWE空間平衡器1712、LB信號再生器1716或其兩者。中側產生器1710可將中間信號1770提供至中間BWE編碼器1714、LB信號再生器1716或其兩者。LB信號再生器1716可基於中間信號1770產生LB中間信號1760。舉例而言,藉由濾波中間信號1770,LB信號再生器1716可產生LB中間信號1760。LB信號再生器1716可向LB中間核心寫碼器1720提供LB中間信號1760。LB中間核心寫碼器1720可基於LB中間信號1760產生參數(例如,核心參數1771、參數1775或其兩者)。核心參數1771、參數1775或其兩者可包括激勵參數、語音參數等。LB中間核心寫碼器1720可將核心參數1771提供至中間BWE寫碼器1714,將參數1775提供至LB旁側核心寫碼器1718,或其兩者。核心參數1771可與參數1775相同或不同。舉例而言,核心參數1771可包括參數1775中之一或多者,可不包括參數1775中之一或多者,可包括一或多個額外參數,或其組合。基於中間信號1770、核心參數1771或其組合,中間BWE寫碼器1714可產生經寫碼之中間BWE信號1773。中間BWE寫碼器1714可向BWE空間平衡器1712提供經寫碼之中間BWE信號1773。 LB信號再生器1716可基於旁側信號1772產生LB旁側信號1762。舉例而言,藉由濾波旁側信號1772,LB信號再生器1716可產生LB旁側信號1762。LB信號再生器1716可向LB旁側核心寫碼器1718提供LB旁側信號1762。 參看圖18,展示系統之說明性實例且一般將其指定為1800。系統1800可對應於圖1之系統100。舉例而言,圖1之系統100、第一裝置104或其兩者可包括系統1800之一或多個組件。 系統1800包括信號預處理器1702。信號預處理器1702可包括耦接至重取樣因子估計器1830、去加重器1804、去加重器1834或其組合之解多工器(DeMUX)1802。去加重器1804可經由重取樣器1806耦接至去加重器1808。去加重器1808可經由重取樣器1810耦接至傾斜平衡器1812。去加重器1834可經由重取樣器1836耦接至去加重器1838。去加重器1838可經由重取樣器1840耦接至傾斜平衡器1842。 在操作期間,deMUX 1802可藉由解多工音訊信號1728來產生第一音訊信號130及第二音訊信號132。deMUX 1802可向重取樣因子估計器1830提供與第一音訊信號130、第二音訊信號132或其兩者相關聯之第一取樣速率1860。deMUX 1802可向去加重器1804提供第一音訊信號130,向去加重器1834提供第二音訊信號132,或其兩者。 重取樣因子估計器1830可基於第一取樣速率1860、第二取樣速率1880或其兩者產生第一因子1862 (d1)、第二因子1882 (d2)或其兩者。重取樣因子估計器1830可基於第一取樣速率1860、第二取樣速率1880或其兩者判定重取樣因子(D)。舉例而言,重取樣因子(D)可對應於第一取樣速率1860與第二取樣速率1880之比(例如,重取樣因子(D)=第二取樣速率1880/第一取樣速率1860或重取樣因子(D)=第一取樣速率1860/第二取樣速率1880)。第一因子1862(d1)、第二因子1882(d2)或其兩者可為重取樣因子(D)之因子。舉例而言,重取樣因子(D)可對應於第一因子1862 (d1)與第二因子1882 (d2)之乘積(例如,重取樣因子(D)=第一因子1862 (d1)×第二因子1882 (d2))。在一些實施中,如本文所描述,第一因子1862 (d1)可具有第一值(例如,1),第二因子1882 (d2)可具有第二值(例如,1),或其兩者,此舉略過重取樣階段。 去加重器1804可基於IIR濾波器(例如,一級IIR濾波器)藉由濾波第一音訊信號130來產生經去加重之信號1864,如參看圖6所描述。去加重器1804可將經去加重之信號1864提供至重取樣器1806。重取樣器1806可基於第一因子1862 (d1)藉由重取樣經去加重之信號1864產生經重取樣之信號1866。重取樣器1806可向去加重器1808提供經重取樣之信號1866。去加重器1808可基於IIR濾波器藉由對經重取樣之信號1866進行濾波來產生經去加重之信號1868,如參看圖6所描述。去加重器1808可將經去加重之信號1868提供至重取樣器1810。重取樣器1810可藉由基於第二因子1882 (d2)重取樣經去加重之信號1868產生經重取樣之信號1870。 在一些實施中,第一因子1862(d1)可具有第一值(例如,1),第二因子1882 (d2)可具有第二值(例如,1),或其兩者,此舉略過重取樣階段。舉例而言,當第一因子1862 (d1)具有第一值(例如,1)時,經重取樣之信號1866可與去加重信號1864相同。作為另一實例,當第二因子1882 (d2)具有第二值(例如,1)時,經重取樣之信號1870可與經去加重信號1868相同。重取樣器1810可向傾斜平衡器1812提供經重取樣之信號1870。傾斜平衡器1812可藉由對經重取樣之信號1870執行傾斜平衡而產生第一經重取樣之信號530。 去加重器1834可基於IIR濾波器(例如,一級IIR濾波器)藉由濾波第二音訊信號132來產生經去加重之信號1884,如參看圖6所描述。去加重器1834可將經去加重之信號1884提供至重取樣器1836。重取樣器1836可基於第一因子1862 (d1)藉由重取樣經去加重之信號1884產生經重取樣之信號1886。重取樣器1836可向去加重器1838提供經重取樣之信號1886。去加重器1838可基於IIR濾波器藉由對經重取樣之信號1886進行濾波來產生經去加重之信號1888,如參看圖6所描述。去加重器1838可將經去加重之信號1888提供至重取樣器1840。重取樣器1840可基於第二因子1882 (d2)藉由重取樣經去加重之信號1888產生經重取樣之信號1890。 在一些實施中,第一因子1862(d1)可具有第一值(例如,1),第二因子1882 (d2)可具有第二值(例如,1),或其兩者,此舉略過重取樣階段。舉例而言,當第一因子1862 (d1)具有第一值(例如,1)時,經重取樣之信號1886可與去加重信號1884相同。作為另一實例,當第二因子1882 (d2)具有第二值(例如,1)時,經重取樣之信號1890可與經去加重信號1888相同。重取樣器1840可向傾斜平衡器1842提供經重取樣之信號1890。傾斜平衡器1842可藉由對經重取樣之信號1890執行傾斜平衡而產生第二經重取樣之信號532。在一些實施中,傾斜平衡器1812及傾斜平衡器1842可分別抵消歸因於去加重器1804及去加重器1834之低通(LP)效應。 參看圖19,展示系統之說明性實例且一般將其指定為1900。系統1900可對應於圖1之系統100。舉例而言,圖1之系統100、第一裝置104或其兩者可包括系統1900之一或多個組件。 系統1900包括移位估計器1704。移位估計器1704可包括信號比較器506、內插器510、移位改進器511、移位改變分析器512、絕對移位產生器513或其組合。應理解,系統1900可包括少於或多於圖19中所說明之組件。系統1900可經組態以執行本文所描述的一或多個操作。舉例而言,系統1900可經組態以執行關於圖5之時間等化器108、圖17之移位估計器1704或其兩者所描述之一或多個操作。應理解,可基於一或多個經低通濾波之信號、一或多個經高通濾波之信號或其組合來估計非因果移位值162,該等信號基於第一音訊信號130、第一經重取樣之信號530、第二音訊信號132、第二經重取樣之信號532或其組合產生。 參看圖20,展示系統之說明性實例且一般將其指定為2000。系統2000可對應於圖1之系統100。舉例而言,圖1之系統100、第一裝置104或其兩者可包括系統2000之一或多個組件。 系統2000包括增益參數產生器514。增益參數產生器514可包括耦接至增益平滑器2008之增益估計器2002。增益估計器2002可包括基於包絡之增益估計器2004、基於相干性之增益估計器2006或其兩者。增益估計器2002可基於等式1a至等式1f中之一或多者產生增益,如參看圖1描述。 在操作期間,回應於參考信號指示符164指示第一音訊信號130對應於參考信號之判定,增益估計器2002可判定參考信號1740包括第一音訊信號130。替代地,回應於參考信號指示符164指示第二音訊信號132對應於參考信號之判定,增益估計器2002可判定參考信號1740包括第二音訊信號132。 基於包絡之增益估計器2004可基於參考信號1740、經調整之目標信號1752或其兩者來產生基於包絡之增益2020。舉例而言,基於參考信號1740之第一包絡及經調整之目標信號1752之第二包絡,基於包絡之增益估計器2004可判定基於包絡之增益2020。基於包絡之增益估計器2004可向增益平滑器2008提供基於包絡之增益2020。 基於參考信號1740、經調整之目標信號1752或其兩者,基於相干性之增益估計器2006可產生基於相干性之增益2022。舉例而言,基於相干性之增益估計器2006可判定對應於參考信號1740、經調整之目標信號1752或其兩者之經估計相干。基於相干性之增益估計器2006可基於經估計相干判定基於相干性之增益2022。基於相干性之增益估計器2006可向增益平滑器2008提供基於相干性之增益2022。 基於基於包絡之增益2020、基於相干性之增益2022、第一增益2060或其組合,增益平滑器2008可產生增益參數160。舉例而言,增益參數160可對應於基於包絡之增益2020、基於相干性之增益2022、第一增益2060或其組合之平均值。第一增益2060可與訊框302相關聯。 參看圖21,展示系統之說明性實例且一般將其指定為2100。系統2100可對應於圖1之系統100。舉例而言,圖1之系統100、第一裝置104或其兩者可包括系統2100之一或多個組件。圖21亦包括狀態圖2120。狀態圖2120可說明框間移位變化分析器1706之操作。 狀態圖2120包括於狀態2102下將圖17之目標信號指示符1764設為指示第二音訊信號132。狀態圖2120包括在狀態2104下將目標信號指示符1764設為指示第一音訊信號130。回應於第一移位值962具有第一值(例如,零)且最終移位值116具有第二值(例如,負值)之判定,框間移位變化分析器1706可自狀態2104轉變至狀態2102。舉例而言,回應於第一移位值962具有第一值(例如,零)且最終移位值116具有第二值(例如,負值)之判定,框間移位變化分析器1706可將目標信號指示符1764自指示第一音訊信號130變為指示第二音訊信號132。回應於第一移位值962具有第一值(例如,負值)且最終移位值116具有第二值(例如,零)之判定,框間移位變化分析器1706可自狀態2102轉變為狀態2104。舉例而言,回應於第一移位值962具有第一值(例如,負值)且最終移位值116具有第二值(例如,零)之判定,框間移位變化分析器1706可將目標信號指示符1764自指示第二音訊信號132變為指示第一音訊信號130。框間移位改變分析器1706可向目標信號調整器1708提供目標信號指示符1764。在一些實施中,框間移位改變分析器1706可向目標信號調整器1708提供藉由目標信號指示符1764指示之目標信號(例如,第一音訊信號130或第二音訊信號132),以用於平化及緩慢移位。目標信號可對應於圖17之目標信號1742。 參看圖22,展示說明特定操作方法的流程圖,且一般指定為2200。可藉由圖1之時間等化器108、編碼器114、第一裝置104或其組合執行方法2200。 方法2200包括於2202處在裝置處接收兩個音訊通道。舉例而言,圖1之輸入介面112之第一輸入介面可接收第一音訊信號130 (例如,第一音訊通道),且輸入介面112之第二輸入介面可接收第二音訊信號132 (例如,第二音訊通道)。 方法2200亦包括於2204處在裝置處判定指示兩個音訊通道之間的時間失配之量的失配值。舉例而言,圖1之時間等化器108可判定指示第一音訊信號130與第二音訊信號132之間的時間失配量的最終移位值116 (例如,失配值),如參看圖1所描述。作為另一實例,如參看圖14描述,時間等化器108可判定指示第一音訊信號130與第二音訊信號132之間的時間失配量的最終移位值116 (例如,失配值),指示第一音訊信號130與第三音訊信號1430之間的時間失配量的第二最終移位值1416 (例如,失配值),指示第一音訊信號130與第四音訊信號1432之間的時間失配量的第三最終移位值1418 (例如,失配值),或其組合。作為又一實例,時間等化器108可判定指示第一音訊信號130與第二音訊信號132之間的時間失配量的最終移位值116 (例如,失配值),指示第三音訊信號1430與第四音訊信號1432之間的時間失配之第二最終移位值1516 (例如,失配值),或其兩者,如參看圖15描述。 方法2200進一步包括於2206處基於失配值判定目標通道或參考通道中之至少一者。舉例而言,圖1之時間等化器108可基於最終移位值116判定目標信號1742 (例如,目標通道)或參考信號1740 (例如,參考通道)中之至少一者,如參看圖17所描述。目標信號1742可對應於兩個音訊通道(例如,第一音訊信號130及第二音訊信號132)之滯後音訊通道。參考信號1740可對應於兩個音訊通道(例如,第一音訊信號130及第二音訊信號132)之前導音訊通道。 方法2200亦包括在2208處,在裝置處藉由基於失配值調整目標通道而產生經修改目標通道。舉例而言,圖1之時間等化器108可基於最終移位值116藉由調整目標信號1742產生經調整目標信號1752 (例如,經修改目標通道),如參看圖17所描述。 方法2200亦包括在2210處,在裝置處基於參考通道及經修改目標通道產生至少一個經編碼信號。舉例而言,圖1之時間等化器108可基於參考信號1740(例如,參考通道)及經調整目標信號1752(例如,經修改目標通道)產生經編碼信號102,如參看圖17所描述。 作為另一實例,時間等化器108可基於第一音訊信號130 (例如,參考通道)之樣本326至樣本332、第二音訊信號132 (例如,經修改目標通道)之樣本358至樣本364、第三音訊信號1430(例如,經修改目標通道)之第三樣本、第四音訊信號1432 (例如,經修改目標通道)之第四樣本或其組合產生第一經編碼信號訊框1454,如參看圖14所描述。樣本358至樣本364、第三樣本及第四樣本可相對於樣本326至樣本332分別經時間移位基於最終移位值116、第二最終移位值1416及第三最終移位值1418之量。基於(參考通道之)樣本326至樣本332及(經修改之目標通道之)樣本358至樣本364,時間等化器108可產生第二經編碼信號訊框566,如參看圖5及圖14描述。基於(參考通道之)樣本326至樣本332及(經修改之目標通道)之第三樣本,時間等化器108可產生第三經編碼信號訊框1466。基於(參考通道之)樣本326至樣本332及(經修改之目標通道之)第四樣本,時間等化器108可產生第四經編碼信號訊框1468。 作為又一實例,基於(參考通道之)樣本326至樣本332及(經修改之目標通道之)樣本358至樣本364,時間等化器108可產生第一經編碼信號訊框564及第二經編碼信號訊框566,如參看圖5及圖15所描述。基於第三音訊信號1430 (例如,參考通道)之第三樣本及第四音訊信號1432 (例如,經修改之目標通道)之第四樣本,時間等化器108可產生第三經編碼信號訊框1564及第四經編碼信號訊框1566,如參看圖15所描述。第四樣本可基於第二最終移位值1516相對於第三樣本經移位,如參看圖15描述。 方法2200可因此使得能基於參考通道及經修改之目標通道產生經編碼信號。可基於失配值藉由調整目標通道來產生經修改之目標通道。經修改之目標通道與參考通道之間的差可小於目標通道與參考通道之間的差。經減小之差可改良聯合通道寫碼效能。 參看圖23,展示用於產生目標樣本之程序圖2300。與程序圖2300相關聯之操作可藉由圖1之編碼器114、圖2之編碼器214或其兩者執行。 在2302處,編碼器可判定指示參考通道與經修改目標通道194之間的時間相關度之時間相關度值192。如本文所使用,「時間相關度」可指示參考通道與經修改目標通道194之時間對準,參考通道與經修改目標通道194之時間相似性,參考通道與經修改目標通道194之間的時間短期相關度,參考通道與經修改目標通道194之間的時間長期相關度,或其組合。若第一音訊信號130為參考通道(例如,兩個音訊信號130、132之前導音訊通道)且第二音訊信號132為目標通道(例如,兩個音訊信號130、132之滯後音訊通道),則經修改目標通道194可對應於非因果地經移位最終移位值116的第二音訊信號132。 作為非限制性實例,時間相關度值192可介於零至一範圍。為一之時間相關度值192指示參考通道與經修改目標通道194之間的「強相關度」。舉例而言,為一之時間相關度值192可指示參考通道與經修改目標通道194相似。為零之時間相關度值192指示參考通道與經修改目標通道194之間的「弱相關度」。舉例而言,為零之時間相關度值192可指示參考通道及經修改目標通道194大體上在時間上不對準。在一個實例實施中,時間相關度可基於短期時間相關度及長期相關度在訊框之間的變化而估計。時間相關度亦可基於實際失配值及失配值之變化。在另一實例實施中,時間相關度可基於寫碼器類型(例如,無聲、有聲、音樂、非作用中訊框寫碼等)、目標增益及目標增益在訊框之間的變化。 在2304處,編碼器可判定時間相關度值192是否滿足第一臨限值。作為非限制性實例,第一臨限值可為「0.8」。因此,若時間相關度值192大於或等於「0.8」,則時間相關度值192可滿足第一臨限值。在其他實施中,第一臨限值可為另一值,諸如「0.9」。若時間相關度值192滿足第一臨限值(例如,若參考通道及經修改目標通道194大體上在時間上對準),則在2306處編碼器可基於參考通道產生目標樣本。舉例而言,編碼器可使用與參考通道相關聯之參考樣本以產生由時間移位目標通道引起的遺失之目標樣本196。 若時間相關度值192未能滿足第一臨限值,則在2308處編碼器可判定時間相關度值192是否滿足第二臨限值。作為非限制性實例,第二臨限值可為「0.1」。因此,若時間相關度值192小於或等於「0.1」,則時間相關度值192可未能滿足第二臨限值。在其他實施中,第二臨限值可為另一值,諸如「0.2」或「0.15」。若時間相關度值192未能滿足第二臨限值(例如,若參考通道及經修改目標通道194大體上在時間上不對準),則在2310處編碼器可獨立於參考通道產生目標樣本。舉例而言,回應於在2308處對時間相關度值192未能滿足第二臨限值之判定,編碼器可在產生遺失之目標樣本196時略過參考通道之使用。根據一個實施,回應於時間相關度值192未能滿足第二臨限值之判定,可基於使用線性預測濾波器自經修改目標通道194之過去樣本集濾波的隨機雜訊產生遺失之目標樣本196。根據另一實施,回應於時間相關度值192未能滿足第二臨限值之判定,遺失之目標樣本196可設定成零值。根據另一實施,回應於時間相關度值192未能滿足第二臨限值之判定,遺失之目標樣本196可自經修改目標通道194外推。 若時間相關度值192滿足第二臨限值且未能滿足第一臨限值,則在2312處編碼器可部分基於參考通道及部分獨立於參考通道而產生目標樣本。作為非限制性實例,若時間相關度值192在「0.8」與「0.1」之間,則編碼器可將第一權重(w1)應用於用於基於參考通道之參考樣本產生遺失之目標樣本196的演算法且可將第二權重(w2)應用於用於獨立於參考通道產生遺失之目標樣本196的演算法。在一些實施中,第二臨限值及第一臨限值可相等且目標信號遺失樣本產生之選擇係基於參考通道或獨立於參考通道。 在一些實施中,相較於固定值,第一及第二臨限值之值係基於編碼器214中之參數。舉例而言,第一臨限值及第二臨限值之可基於寫碼器類型(例如,無聲、有聲、音樂、非作用中訊框寫碼等)、目標增益及目標增益在訊框之間的變化。 在另一實例實施中,基於寫碼器類型(例如,無聲、有聲、音樂、作用中語音/音樂、非作用中背景雜訊訊框),遺失之目標樣本可基於參考通道或獨立於參考通道而產生。在2304處,編碼器214可判定輸入訊框(例如,當前訊框或前一訊框)係為話音訊框抑或為音樂/背景雜訊訊框。作為非限制性實例,若輸入訊框經判定為純淨話音訊框,則在2306處編碼器214可基於參考通道產生目標樣本。舉例而言,編碼器214可使用與參考通道相關聯之參考樣本以產生由時間移位目標通道引起的遺失之目標樣本196。 在2308處,若輸入訊框經判定為音樂訊框或背景雜訊,則在2310處編碼器214可獨立於參考通道產生或修改目標樣本。舉例而言,回應於在2308處對輸入訊框經判定為音樂/背景雜訊訊框的判定,編碼器214可在產生遺失之目標樣本或修改/更新目標樣本196時略過參考通道之使用。根據一個實施,遺失之目標樣本196可基於線性預測濾波器自經修改目標通道194之過去樣本集濾波的隨機雜訊而產生。根據另一實施,遺失目標樣本196可設定成零值。根據另一實施,遺失之目標樣本196可自經修改目標通道194外推。在另一實施中,目標樣本196之更新至少基於通道間位準差(ILD),或通道間能量之比,或通道間時差(ICTD)。 在2308處,若輸入訊框經判定為雜訊話音或混合音樂訊框,則在2312處編碼器214可部分基於參考通道及部分獨立於參考通道產生目標樣本。作為非限制性實例,若輸入訊框為雜訊話音(例如,基於長期雜訊位準或訊號雜訊比而判定),則編碼器214可將第一權重(w1)應用於用於基於參考通道之參考樣本產生遺失目標樣本196的演算法且可將第二權重(w2)應用於用於獨立於參考通道產生遺失目標樣本196的演算法。在一些實施中,第二臨限值及第一臨限值可相等且目標信號遺失樣本產生之選擇係基於參考通道或獨立於參考通道。 在另一實施中,遺失目標樣本之產生可基於寫碼器類型是否為話音或音樂或背景雜訊與時間相關度是否滿足第一臨限值及第二臨限值中之一者的組合。 參看圖24,展示產生目標樣本之方法2400。方法2400可藉由圖1之編碼器114、圖2之編碼器214或其兩者執行。 方法2400包括在2402處在編碼器處接收兩個或大於兩個通道。舉例而言,參看圖1,編碼器114可接收來自第一麥克風146之第一音訊信號130且可接收來自第二麥克風148之第二音訊信號132。 方法2400亦包括在2404處識別目標通道及參考通道。該目標通道及該參考通道係基於一失配值自該兩個或大於兩個通道而識別。根據一個實施,目標通道可對應於可自參考通道產生(例如,估計或導出)的音訊通道。目標通道可為兩個音訊通道之滯後通道,且參考通道可對應於兩個音訊通道之在空間上主要通道。舉例而言,編碼器114可判定第一音訊信號130為目標通道且第二音訊信號132為參考通道。在一個實例實施中,編碼器114可判定第一音訊信號130為滯後音訊通道且第二音訊信號132為前導音訊通道。 方法2400亦包括在2406處藉由基於失配值在時間上調整目標通道而產生經修改目標通道。該失配值指示該目標通道與該參考通道之間的一時間失配量。舉例而言,時間等化器108可藉由將第一音訊信號130在時間上調整最終移位值116而產生經修改目標通道194 (例如,根據方法2400之目標通道)。 方法2400亦包括在2408處判定指示相關聯於參考通道之第一信號與相關聯於經修改目標通道之第二信號之間的時間相關度的一時間相關度值。參考訊框可包括與參考訊框之第一部分相關聯的第一參考樣本及與參考訊框之第二部分相關聯的第二參考樣本。目標訊框可包括與目標訊框之第一部分相關聯的第一目標樣本。舉例而言,編碼器114可判定指示第二音訊信號132之訊框344(例如,參考通道之參考訊框)與經移位最終移位值116的第一音訊信號130之訊框304(例如,經修改目標通道194之目標訊框)之間的時間相似性及短期/長期相關度的時間相關度值192。訊框344可包括與第二音訊信號132之第一部分相關聯的第一參考樣本(例如,樣本358、樣本360、樣本362)及與第二音訊信號132之第二部分相關聯的第二參考樣本(例如,樣本364)。訊框304可包括與第一音訊信號130之第一部分相關聯的第一目標樣本(例如,樣本328、樣本330、樣本332)。在圖3之此特定實例中,第一樣本320視為非因果地移位之目標信號且第二樣本350視為參考信號。 方法2400亦包括在2410處比較時間相關度值與臨限值。舉例而言,編碼器114可比較時間相關度值192與臨限值。方法2400亦可包括在2412處基於該比較,使用基於參考通道之參考訊框或基於經修改目標通道之目標訊框中的至少一者,產生遺失之目標樣本。該第一信號對應於該參考訊框之一部分,且該第二信號對應於該目標訊框之一部分。根據一些實施,方法2400包括選擇如何使用參考通道以基於該比較產生遺失之目標樣本。如本文所使用,選擇「如何」使用參考通道以產生遺失之目標樣本可包括自複數個目標樣本產生方案中選擇目標樣本產生方案。 舉例而言,該複數個目標樣本產生方案可包括:其中基於參考通道產生遺失之目標樣本334的第一方案,其中基於使用線性預測濾波器自經修改目標通道194之過去樣本集濾波的隨機雜訊產生遺失之目標樣本334的第二方案,或其中藉由按比例調整經修改目標通道194(例如,直至零)產生遺失之目標樣本334的第三方案。該複數個目標樣本產生方案亦可包括:其中自經修改目標通道194外推遺失之目標樣本334的第四方案,或其中部分基於參考通道及部分基於使用線性預測濾波器自經修改目標通道194之過去樣本集濾波的隨機雜訊產生遺失之目標樣本334的第五方案。該複數個目標樣本產生方案亦可包括:其中部分基於參考通道及部分基於按比例調整經修改目標通道194(例如,直至零)產生遺失之目標樣本的第六方案,或其中部分基於參考通道及部分基於自經修改目標通道194之外推產生遺失之目標樣本334的第七方案。因此,選擇「如何」使用參考通道以產生遺失之目標樣本亦可包括在目標參考樣本產生中選擇「是否」使用參考通道。 若編碼器114判定時間相關度值192滿足第一臨限值,則編碼器114可基於第二音訊信號132(例如,參考通道)產生遺失之目標樣本196。然而,若編碼器114判定時間相關度值192未能滿足第二臨限值,則編碼器114可在不使用第二音訊信號132的情況下產生遺失之目標樣本196。舉例而言,回應於時間相關度值192未能滿足第二臨限值之判定,編碼器114可基於使用線性預測濾波器自經修改目標通道之過去樣本集濾波的隨機雜訊產生遺失之目標樣本196。作為另一實例,回應於時間相關度值192未能滿足第二臨限值之判定,編碼器114可藉由將經修改目標通道194按比例調整成零值而產生遺失之目標樣本196。作為另一實例,回應於時間相關度值192未能滿足第二臨限值之判定,遺失之目標樣本196可自經修改目標通道194外推。 根據一個實施,方法2400可包括判定時間相關度值192未能滿足第一臨限值(例如,強相關度臨限值)及時間相關度值192滿足小於第一臨限值之第二臨限值(例如,弱相關度臨限值)。作為非限制性實例,編碼器114可判定時間相關度值192小於「0.8」並大於「0.1」。因此,編碼器114可部分基於參考通道(例如,第二音訊信號132)及部分基於自經修改目標通道194之過去樣本集濾波的隨機雜訊、零值或自經修改目標通道194之外推而產生遺失之目標樣本196。 根據方法2400之一個實施,單一臨限值可用於判定如何產生遺失之目標樣本196。單一臨限值之非限制性實例可為「0.5」。然而,在其他實施中,不同值可以用於單一臨限值,諸如「0.6」、「0.65」、「0.7」等。若時間相關度值192滿足單一臨限值(例如,大於或等於單一臨限值),則遺失之目標樣本196可使用參考通道而產生。然而,若時間相關度值192未能滿足單一臨限值,則遺失之目標樣本196可基於自前一目標訊框濾波的隨機雜訊、基於目標通道之外推、基於零值或基於其組合而產生。 根據方法2400之另一實施,三個或三個以上臨限值可用於判定如何產生遺失之目標樣本196。作為非限制性實例,若滿足第一臨限值(例如,強相關度臨限值),則可基於參考通道產生遺失之目標樣本196。若不滿足第一臨限值且滿足第二臨限值(例如,媒體相關度臨限值),則遺失之目標樣本196可基於自前一目標訊框濾波的隨機雜訊而產生。若既不滿足第一臨限值亦不滿足第二臨限值且滿足第三臨限值(例如,低相關度臨限值),則可基於自目標通道之外推而產生遺失之目標樣本196。另外,若既不滿足第一臨限值、第二臨限值亦不滿足第三臨限值且滿足第四臨限值(例如,微小相關度臨限值),則遺失之目標樣本196可設為零值。應理解,以上呈現之情形僅出於說明性目的,且不應解釋為限制性的。在其他實施中,用於產生遺失之目標樣本196的不同技術可應用於不同臨限值。作為非限制性實例,若既不滿足第一臨限值亦不滿足第二臨限值且滿足第三臨限值(例如,低相關度臨限值),則遺失之目標樣本196可設為零值。 根據另一實施,方法2400亦可包括將訊框自第一裝置發送至第二裝置。訊框可包括與參考訊框相關聯之第一參考樣本、與參考訊框相關聯之第二參考樣本、與目標訊框相關聯之第一目標樣本,及與目標訊框相關聯之遺失目標樣本196。舉例而言,參看圖1,第一裝置104可將訊框僅作為經編碼信號102發送至第二裝置106。 參看圖25,描繪了裝置(例如,無線通信裝置)之特定說明性實例的方塊圖,且一般將該裝置指定為2500。在各個態樣中,裝置2500可具有比圖25中所說明的更少或更多之組件。在說明性態樣中,裝置2500可對應於圖1之第一裝置104或第二裝置106。在一說明性態樣中,裝置2500可執行參看圖1至圖24之系統及方法所描述之一或多個操作。 在一特定態樣中,裝置2500包括處理器2506(例如,中央處理單元(CPU))。裝置2500可包括一或多個額外處理器2510 (例如,一或多個數位信號處理器(DSP))。處理器2510可包括媒體(例如,話音及音樂)寫碼器-解碼器(編解碼器)2508及回音消除器2512。媒體編解碼器2508可包括圖1之解碼器118、編碼器114或其兩者。編碼器114可包括時間等化器108。 裝置2500可包括記憶體153及編解碼器2534。儘管媒體編解碼器2508說明為處理器2510 (例如,專用電路及/或可執行程式碼)之組件,但在其他態樣中媒體編解碼器2508之一或多個組件(諸如,解碼器118、編碼器114或其兩者)可包括於處理器2506、編解碼器2534、另一處理組件或其組合中。 裝置2500可包括耦接至天線2542之傳輸器110。裝置2500可包括耦接至顯示控制器2526之顯示器2528。可將一或多個揚聲器2548耦接至編解碼器2534。一或多個麥克風2546可經由一或多個輸入介面112耦接至編解碼器2534。在一特定態樣中,揚聲器2548可包括圖1之第一擴音器142、第二擴音器144、圖2之第Y擴音器244或其組合。在一特定態樣中,麥克風2546可包括圖1之第一麥克風146、第二麥克風148、圖2之第N麥克風248、圖11之第三麥克風1146、第四麥克風1148或其組合。編解碼器2534可包括數位至類比轉換器(DAC) 2502及類比至數位轉換器(ADC) 2504。 記憶體153可包括可由處理器2506、處理器2510、編解碼器2534、裝置2500之另一處理單元或其組合執行,以執行參看圖1至圖24描述之一或多個操作的指令2560。記憶體153可儲存分析資料190。 根據一個實施,指令2560可經執行以使得處理器(例如,處理器2506、處理器2510或編碼器114)執行操作,該等操作包括接收兩個音訊通道(例如,音訊通道130、132),及識別目標通道及參考通道。目標通道可對應於可自參考通道產生(例如,估計或導出)的音訊通道。目標通道可為兩個音訊通道之滯後通道,且參考通道可對應於兩個音訊通道之在空間上主要通道。操作亦可包括藉由基於失配值(例如,最終移位值116)在時間上移位目標通道而產生經修改目標通道(例如,經修改目標通道194)。失配值可指示目標通道與參考通道之間的一時間失配量。操作亦可包括判定指示參考通道之參考訊框與經修改目標通道之對應目標訊框之間的時間相似性以及短期及長期相關度的時間相關度值(例如,時間相關度值192)。參考訊框可包括與參考訊框之第一部分相關聯的第一參考樣本及與參考訊框之第二部分相關聯的第二參考樣本。目標訊框可包括與目標訊框之第一部分相關聯的第一目標樣本。操作亦可包括基於時間相關度值192選擇如何使用參考通道以產生與目標訊框之第二部分相關聯的遺失之目標樣本(例如,遺失之目標樣本196)。操作可進一步包括基於選擇產生遺失之目標樣本。 裝置2500之一或多個組件可經由專用硬體(例如,電路)、藉由執行一或多個任務之處理器執行指令或其組合而實施。作為實例,處理器2506、處理器2510及/或編解碼器2534之記憶體153或一或多個組件可為記憶體裝置(例如,電腦可讀儲存裝置),諸如隨機存取記憶體(RAM)、磁阻隨機存取記憶體(MRAM)、自旋力矩轉移MRAM(STT-MRAM)、快閃記憶體、唯讀記憶體(ROM)、可程式化唯讀記憶體(PROM)、可抹除可程式化唯讀記憶體(EPROM)、電可抹除可程式化唯讀記憶體(EEPROM)、暫存器、硬碟、抽取式磁碟或緊密光碟唯讀記憶體(CD-ROM)。記憶體裝置可包括(例如,儲存)指令(例如,指令2560),該等指令在由一電腦(例如,編解碼器2534中之處理器、處理器2506及/或處理器2510)執行時可使得該電腦執行參看圖1至圖24所描述之一或多個操作。作為實例,記憶體153或處理器2506、處理器2510及/或編解碼器2534中之一或多個組件可為包括指令(例如,指令2560)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當由電腦(例如,編解碼器2534中之處理器、處理器2506及/或處理器2510)執行時,該等指令使得電腦執行參看圖1至圖24所描述之一或多個操作。 在一特定態樣中,裝置2500可包括於系統級封裝或系統單晶片裝置(例如,行動台數據機(MSM))2522中。在一特定態樣中,處理器2506、處理器2510、顯示控制器2526、記憶體153、編解碼器2534及傳輸器110包括於系統級封裝或系統單晶片裝置2522中。在特定態樣中,諸如觸控螢幕及/或小鍵盤之輸入裝置2530及電源供應器2544耦接至系統單晶片裝置2522。此外,在一特定態樣中,如圖25中所說明,顯示器2528、輸入裝置2530、揚聲器2548、麥克風2546、天線2542及電源供應器2544在系統單晶片裝置2522外部。然而,顯示器2528、輸入裝置2530、揚聲器2548、麥克風2546、天線2542及電源供應器2544中之每一者可耦接至系統單晶片裝置2522之組件(諸如,介面或控制器)。 裝置2500可包括:無線電話、行動通信裝置、行動裝置、智慧型電話、蜂巢式電話、膝上型電腦、桌上型電腦、電腦、平板電腦、機上盒、個人數位助理(PDA)、顯示裝置、電視、遊戲控制台、音樂播放器、收音機、視訊播放器、娛樂單元、通信裝置、固定位置資料單元、個人媒體播放器、數位視訊播放器、數位視訊光碟(DVD)播放器、調諧器、攝影機、導航裝置、解碼器系統、編碼器系統或其任何組合。 在特定態樣中,參看圖1至圖24所描述之系統之一或多個組件及裝置2500可整合至解碼系統或設備(例如,電子裝置、編解碼器或其中之處理器)中、整合至編碼系統或設備中,或整合至兩者中。在其他態樣中,參看圖1至圖24描述之系統的一或多個組件及裝置2500可整合至以下各者中:無線電話、平板電腦、桌上型電腦、膝上型電腦、機上盒、音樂播放器、視訊播放器、娛樂單元、電視、遊戲控制台、導航裝置、通信裝置、個人數位助理(PDA)、固定位置資料單元、個人媒體播放器、或另一類型之裝置。 應注意,由參看圖1至圖24所描述之系統之一或多個組件及裝置2500所執行的各種功能經描述為由某些組件或模組執行。組件及模組之此劃分僅用於說明。在一替代態樣中,由特定組件或模組所執行之功能可劃分於多個組件或模組中。此外,在替代態樣中,參看圖1至圖24所描述的兩個或大於兩個組件或模組可整合至單個組件或模組中。參看圖1至圖24所描述之每一組件或模組可使用硬體(例如,場可程式化閘陣列(FPGA)裝置、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DSP、控制器等)、軟體(例如,可由處理器執行的指令)或其任何組合來實施。 結合所描述態樣,設備包括用於接收兩個或大於兩個通道的構件。舉例而言,用於接收兩個音訊通道的構件可包括圖1之第一麥克風146、圖1之第二麥克風148、圖25之麥克風2546,或其任何組合。 設備亦可包括用於識別目標通道及參考通道的構件。目標通道及參考通道可基於失配值自兩個或大於兩個通道而識別。目標通道可對應於可自參考通道產生(例如,估計或導出)的音訊通道。目標通道可為兩個音訊通道之滯後通道,且參考通道可對應於兩個音訊通道之在空間上主要通道。舉例而言,用於識別的構件可包括圖1之時間等化器108、編碼器114、第一裝置104、媒體編解碼器2508、處理器2510、裝置2500、經組態以判定失配值的一或多個裝置(例如,執行儲存於電腦可讀儲存裝置處之指令的處理器),或其組合。 設備亦可包括用於藉由基於失配值在時間上調整目標通道而產生一經修改目標通道的構件。失配值可指示目標通道與參考通道之間的一時間失配量。舉例而言,用於產生經修改目標通道的構件可包括時間等化器108、編碼器114、圖1之第一裝置104、媒體編解碼器2508、處理器2510、裝置2500、經組態以判定失配值的一或多個裝置(例如,執行儲存於電腦可讀儲存裝置處之指令的處理器)或其組合。 設備亦可包括用於判定指示相關聯於參考通道之第一信號與相關聯於經修改目標通道之第二信號之間的時間相關度的時間相關度值的構件。參考訊框可包括與參考訊框之第一部分相關聯的第一參考樣本及與參考訊框之第二部分相關聯的第二參考樣本。目標訊框可包括與目標訊框之第一部分相關聯的第一目標樣本。舉例而言,用於判定時間相關度值的構件可包括時間等化器108、編碼器114、圖1之第一裝置104、媒體編解碼器2508、處理器2510、裝置2500、經組態以判定失配值的一或多個裝置(例如,執行儲存於電腦可讀儲存裝置處之指令的處理器)或其組合。 設備亦可包括用於比較時間相關度值與臨限值的構件。舉例而言,用於比較的構件可包括時間等化器108、編碼器114、圖1之第一裝置104、媒體編解碼器2508、處理器2510、裝置2500、經組態以判定失配值的一或多個裝置(例如,執行儲存於電腦可讀儲存裝置處之指令的處理器)或其組合。 設備亦可包括用於基於該比較使用基於參考通道之參考訊框或基於經修改目標通道之目標通道中的至少一者產生遺失之目標樣本的構件。該第一信號對應於該參考訊框之一部分,且該第二信號對應於該目標訊框之一部分。舉例而言,用於產生的構件可包括時間等化器108、編碼器114、圖1之第一裝置104、媒體編解碼器2508、處理器2510、裝置2500、經組態以判定失配值的一或多個裝置(例如,執行儲存於電腦可讀儲存裝置處之指令的處理器)或其組合。 參看圖26,描繪基地台2600之特定說明性實例之方塊圖。在各種實施中,基地台2600可相比圖26中所說明的具有較多組件或較少組件。在說明性實例中,基地台2600可包括圖1之第一裝置104、第二裝置106、圖2之第一裝置204或其組合。在說明性實例中,基地台2600可根據參看圖1至圖23所描述之方法或系統中之一或多者操作。 基地台2600可為無線通信系統之部分。無線通信系統可包括多個基地台及多個無線裝置。無線通信系統可為長期演進(LTE)系統、分碼多重存取(CDMA)系統、全球行動通信系統(GSM)系統、無線區域網路(WLAN)系統,或某其他無線系統。CDMA系統可實施寬頻CDMA (WCDMA)、CDMA 1X、演進資料最佳化(EVDO)、分時同步CDMA (TD-SCDMA),或一些其他版本之CDMA。 無線裝置亦可被稱作使用者裝備(UE)、行動台、終端機、存取終端機、用戶單元、工作台等。該等無線裝置可包括:蜂巢式電話、智慧型電話、平板電腦、無線數據機、個人數位助理(PDA)、手持型裝置、膝上型電腦、智能本、迷你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無接線電話、無線區域迴路(WLL)台、藍芽裝置等。無線裝置可包括或對應於圖23之裝置2300。 各種功能可藉由基地台2600之一或多個組件(及/或在未圖示之其他組件中)執行,諸如發送及接收訊息及資料(例如,音訊資料)。在特定實例中,基地台2600包括處理器2606(例如,CPU)。基地台2600可包括轉碼器2610。轉碼器2610可包括音訊編解碼器2608。舉例而言,轉碼器2610可包括經組態以執行音訊編解碼器2608之操作的一或多個組件(例如,電路)。作為另一實例,轉碼器2610可經組態以執行一或多個電腦可讀指令以執行音訊編解碼器2608之操作。儘管音訊編解碼器2608說明為轉碼器2610之組件,但在其他實例中,音訊編解碼器2608之一或多個組件可包括於處理器2606、另一處理組件,或其組合中。舉例而言,解碼器2638 (例如,聲碼器解碼器)可包括於接收器資料處理器2664中。作為另一實例,編碼器2636 (例如,聲碼器編碼器)可包括於傳輸資料處理器2682中。 轉碼器2610可起到在兩個或大於兩個網路之間轉碼訊息及資料的作用。轉碼器2610可經組態以將訊息及音訊資料自第一格式(例如,數位格式)轉換成第二格式。舉例而言,解碼器2638可解碼具有第一格式之經編碼信號,且編碼器2636可將經解碼信號編碼成具有第二格式之經編碼信號。另外或替代地,轉碼器2610可經組態以執行資料速率調適。舉例而言,轉碼器2610可在不改變音訊資料之格式的情況下降頻轉換資料速率或升頻轉換資料速率。舉例而言,轉碼器2610可將64千位元/秒信號降頻轉換成16千位元/秒信號。 音訊編解碼器2608可包括編碼器2636及解碼器2638。編碼器2636可包括圖1之編碼器114、圖2之編碼器214,或其兩者。解碼器2638可包括圖1之解碼器118。 基地台2600可包括記憶體2632。諸如電腦可讀儲存裝置之記憶體2632可包括指令。指令可包括可由處理器2606、轉碼器2610或其組合執行之一或多個指令,以執行參看圖1至圖25之方法及系統所描述之一或多個操作。基地台2600可包括耦接至天線陣列之多個傳輸器及接收器(例如,收發器),諸如第一收發器2652及第二收發器2654。天線陣列可包括第一天線2642及第二天線2644。天線陣列可經組態以無線方式與一或多個無線裝置通信,諸如圖25之裝置2500。舉例而言,第二天線2644可自無線裝置接收資料串流2614 (例如,位元串流)。資料串流2614可包括訊息、資料(例如,經編碼話音資料),或其組合。 基地台2600可包括網路連接2660,諸如空載傳輸連接。網路連接2660可經組態以與無線通信網路之核心網路或一或多個基地台通信。舉例而言,基地台2600可經由網路連接2660自核心網路接收第二資料串流(例如,訊息或音訊資料)。基地台2600可處理第二資料串流以產生訊息或音訊資料,且經由天線陣列之一或多個天線將訊息或音訊資料提供至一或多個無線裝置,或經由網路連接2660將其提供至另一基地台。在特定實施中,網路連接2660可為廣域網路(WAN)連接,作為說明性非限制性實例。在一些實施中,核心網路可包括或對應於公眾交換電話網路(PSTN)、封包基幹網路或其兩者。 基地台2600可包括耦接至網路連接2660及處理器2606之媒體閘道器2670。媒體閘道器2670可經組態以在不同電信技術之媒體串流之間進行轉換。舉例而言,媒體閘道器2670可在不同傳輸協定、不同寫碼方案或其兩者之間轉換。舉例而言,媒體閘道器2670可自PCM信號轉換成即時輸送協定(RTP)信號,作為說明性非限制性實例。媒體閘道器2670可在封包交換式網路(例如,網際網路通訊協定語音(VoIP)網路、IP多媒體子系統(IMS)、第四代(4G)無線網路(諸如,LTE、WiMax及UMB等))、電路交換式網路(例如,PSTN)及混合式網路(例如,第二代(2G)無線網路(諸如,GSM、GPRS及EDGE)、第三代(3G)無線網路(諸如,WCDMA、EV-DO及HSPA等))之間轉換資料。 另外,媒體閘道器2670可包括諸如轉碼器610之轉碼器,且可經組態以在編解碼器不相容時轉碼資料。舉例而言,媒體閘道器2670可在適應性多重速率(AMR)編解碼器與G.711編解碼器之間進行轉碼,作為說明性非限制性實例。媒體閘道器2670可包括路由器及複數個實體介面。在一些實施中,媒體閘道器2670亦可包括控制器(未圖示)。在一特定實施中,媒體閘道器控制器可在媒體閘道器2670外部、在基地台2600外部或在兩者外部。媒體閘道器控制器可控制並協調多個媒體閘道器之操作。媒體閘道器2670可自媒體閘道器控制器接收控制信號,且可起到在不同傳輸技術之間橋接器的作用,且可添加對最終使用者能力及連接之服務。 基地台2600可包括耦接至收發器2652、收發器2654、接收器資料處理器2664及處理器2606之解調變器2662,且接收器資料處理器2664可耦接至處理器2606。解調變器2662可經組態以解調變自收發器2652、收發器2654所接收之經調變信號,且可經組態以將經解調資料提供至接收器資料處理器2664。接收器資料處理器2664可經組態以自經解調資料提取訊息或音訊資料,並將該訊息或音訊資料發送至處理器2606。 基地台2600可包括傳輸資料處理器2682及傳輸多輸入多輸出(MIMO)處理器2684。可將傳輸資料處理器2682耦接至處理器2606及傳輸MIMO處理器2684。傳輸MIMO處理器2684可耦接至收發器2652、收發器2654及處理器2606。在一些實施中,可將傳輸MIMO處理器2684耦接至媒體閘道器2670。傳輸資料處理器2682可經組態以自處理器2606接收訊息或音訊資料,且基於諸如CDMA或正交分頻多工(OFDM)之寫碼方案寫碼該等訊息或該音訊資料,作為說明性非限制性實例。傳輸資料處理器2682可將經寫碼資料提供至傳輸MIMO處理器2684。 可使用CDMA或OFDM技術將經寫碼資料與諸如導頻資料之其他資料多工在一起以產生經多工資料。經多工資料接著可藉由傳輸資料處理器2682基於特定調變方案(例如,二進位相移鍵控(「BPSK」)、正交相移鍵控(「QSPK」)、M-元相移鍵控(「M-PSK」)、M-元正交振幅調變(「M-QAM」)等)調變(亦即,符號映射)以產生調變符號。在一特定實施中,經寫碼資料及其他資料可使用不同調變方案調變。針對每一資料串流之資料速率、寫碼及調變可由處理器2606執行之指令判定。 傳輸MIMO處理器2684可經組態以自傳輸資料處理器2682接收調變符號,且可進一步處理調變符號,且可對該資料執行波束成形。舉例而言,傳輸MIMO處理器2684可將波束成形權重應用於調變符號。波束成形權重可對應於天線陣列之一或多個天線(自該等天線傳輸調變符號)。 在操作期間,基地台2600之第二天線2644可接收資料串流2614。第二收發器2654可自第二天線2644接收資料串流2614,且可向解調變器2662提供資料串流2614。解調變器2662可解調資料串流2614之經調變信號,且將經解調資料提供至接收器資料處理器2664。接收器資料處理器2664可自經解調資料提取音訊資料且將所提取音訊資料提供至處理器2606。 處理器2606可將音訊資料提供至轉碼器2610以用於轉碼。轉碼器2610之解碼器2638可將音訊資料自第一格式解碼成經解碼音訊資料,且編碼器2636可將經解碼音訊資料編碼成第二格式。在一些實施中,編碼器2636可使用比自無線裝置所接收之資料速率更高資料速率(例如,升頻轉換)或更低資料速率(例如,降頻轉換)來編碼音訊資料。在其他實施中,音訊資料可未經轉碼。儘管轉碼(例如,解碼及編碼)經說明為藉由轉碼器2610執行,但轉碼操作(例如,解碼及編碼)可藉由基地台2600之多個組件執行。舉例而言,解碼可由接收器資料處理器2664執行,且編碼可由傳輸資料處理器2682執行。在其他實施中,處理器2606可將音訊資料提供至媒體閘道器2670用於轉換成另一傳輸協定、寫碼方案或其兩者。媒體閘道器2670可經由網路連接2660將經轉換資料提供至另一基地台或核心網路。 編碼器2636可判定指示第一音訊信號130與第二音訊信號132之間的時間延遲之最終移位值116。編碼器2636可藉由基於最終移位值116編碼第一音訊信號130及第二音訊信號132來產生經編碼信號102、增益參數160或其兩者。編碼器2636可基於最終移位值116產生參考信號指示符164及非因果移位值162。解碼器118可藉由基於參考信號指示符164、非因果移位值162、增益參數160或其組合解碼經編碼信號來產生第一輸出信號126及第二輸出信號128。可經由處理器2606將在編碼器2636處產生之經編碼音訊資料(諸如,經轉碼資料)提供至傳輸資料處理器2682或網路連接2660。 可將來自轉碼器2610之經轉碼音訊資料提供至傳輸資料處理器2682,用於根據諸如OFDM之調變方案寫碼,以產生調變符號。傳輸資料處理器2682可將調變符號提供至傳輸MIMO處理器2684以供進一步處理及波束成形。傳輸MIMO處理器2684可應用波束成形權重,且可經由第一收發器2652將調變符號提供至天線陣列之一或多個天線,諸如第一天線2642。因此,基地台2600可將對應於自無線裝置所接收之資料串流2614的經轉碼資料串流2616提供至另一無線裝置。經轉碼資料串流2616可具有與資料串流2614相比不同之編碼格式、資料速率或其兩者。在其他實施中,可將經轉碼資料串流2616提供至網路連接2660,以供傳輸至另一基地台或核心網路。 基地台2600可因此包括儲存指令之電腦可讀儲存裝置(例如,記憶體2632),該等指令在由處理器(例如,處理器2606或轉碼器2610)執行時使得處理器執行操作,該等操作包括判定指示第一音訊信號與第二音訊信號之間的時間延遲量的移位值。經由第一麥克風接收第一音訊信號且經由第二麥克風接收第二音訊信號。操作亦包括基於移位值藉由移位第二音訊信號來產生經時間移位之第二音訊信號。操作進一步包括基於第一音訊信號之第一樣本及經時間移位之第二音訊信號的第二樣本來產生至少一個經編碼信號。操作亦包括發送至少一個經編碼信號至裝置。 熟習此項技術者將進一步瞭解,結合本文中所揭示之態樣描述的各種說明性邏輯區塊、組態、模組、電路及演算步驟可實施為電子硬體、由諸如硬體處理器之處理裝置執行的電腦軟體,或其兩者之組合。上文大體在功能性方面描述各種說明性組件、區塊、組態、模組、電路及步驟。此功能性經實施為硬體或是可執行軟體取決於特定應用及強加於整個系統之設計約束而定。熟習此項技術者可針對每一特定應用而以變化之方式實施所描述之功能性,而但不應將此等實施決策解譯為致使脫離本發明之範疇。 結合本文中所揭示之態樣而描述的方法或演算法之步驟可直接實施於硬體、由處理器執行之軟體模組,或其兩者之組合中。軟體模組可駐存於記憶體裝置中,諸如隨機存取記憶體(RAM)、磁電阻隨機存取記憶體(MRAM)、自旋力矩轉移(STT-MRAM)、快閃記憶體、唯讀記憶體(ROM)、可程式化唯讀記憶體(PROM)、可抹除可程式化唯讀記憶體(EPROM)、電可抹除可程式化唯讀記憶體(EEPROM)、暫存器、硬碟、抽取式磁碟或光碟唯讀記憶體(CD-ROM)。例示性記憶體裝置耦接至處理器,以使得處理器可自記憶體裝置讀取資訊及將資訊寫入至記憶體裝置。在替代例中,記憶體裝置可與處理器成一體式。處理器及儲存媒體可駐存於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中。ASIC可駐存於計算裝置或使用者終端機中。在替代例中,處理器及儲存媒體可作為離散組件駐存於計算裝置或使用者終端機中。 提供所揭示態樣之先前描述以使得熟習此項技術者能夠製作或使用所揭示態樣。熟習此項技術者將易於瞭解對此等態樣之各種修改,且本文中定義之原理可應用於其他態樣而不脫離本發明之範疇。因此,本發明並不意欲限於本文中所展示之態樣,而應符合可能與如以下申請專利範圍所定義之原理及新穎特徵相一致的最廣泛範疇。
100‧‧‧系統102‧‧‧經編碼信號104‧‧‧第一裝置106‧‧‧第二裝置108‧‧‧時間等化器110‧‧‧傳輸器112‧‧‧輸入介面114‧‧‧編碼器116‧‧‧最終移位值118‧‧‧解碼器120‧‧‧網路124‧‧‧時間平衡器126‧‧‧第一輸出信號128‧‧‧第二輸出信號130‧‧‧第一音訊信號132‧‧‧第二音訊信號142‧‧‧第一擴音器144‧‧‧第二擴音器146‧‧‧第一麥克風148‧‧‧第二麥克風152‧‧‧聲源153‧‧‧記憶體154‧‧‧使用者160‧‧‧增益參數162‧‧‧非因果移位值164‧‧‧參考信號指示符190‧‧‧分析資料192‧‧‧時間相關度值194‧‧‧經修改目標通道196‧‧‧遺失之目標樣本200‧‧‧系統202‧‧‧經編碼信號204‧‧‧第一裝置208‧‧‧時間等化器214‧‧‧編碼器216‧‧‧最終移位值226‧‧‧第一輸出信號228‧‧‧第Y輸出信號232‧‧‧第N音訊信號244‧‧‧第Y擴音器248‧‧‧第N麥克風260‧‧‧增益參數262‧‧‧非因果移位值264‧‧‧參考信號指示符300‧‧‧樣本實例302‧‧‧訊框304‧‧‧訊框306‧‧‧訊框320‧‧‧第一樣本322‧‧‧樣本324‧‧‧樣本326‧‧‧樣本328‧‧‧樣本330‧‧‧樣本332‧‧‧樣本334‧‧‧樣本336‧‧‧樣本344‧‧‧訊框350‧‧‧第二樣本352‧‧‧樣本354‧‧‧樣本356‧‧‧樣本358‧‧‧樣本360‧‧‧樣本362‧‧‧樣本364‧‧‧樣本366‧‧‧樣本400‧‧‧樣本實例500‧‧‧系統504‧‧‧重取樣器506‧‧‧信號比較器508‧‧‧參考信號指定器510‧‧‧內插器511‧‧‧移位改進器512‧‧‧移位改變分析器513‧‧‧絕對移位產生器514‧‧‧增益參數產生器516‧‧‧信號產生器530‧‧‧第一經重取樣之信號532‧‧‧第二經重取樣之信號534‧‧‧比較值536‧‧‧暫訂移位值538‧‧‧經內插移位值540‧‧‧經修正移位值564‧‧‧第一經編碼信號訊框566‧‧‧第二經編碼信號訊框600‧‧‧系統620‧‧‧第一樣本622‧‧‧樣本624‧‧‧樣本626‧‧‧樣本628‧‧‧樣本630‧‧‧樣本632‧‧‧樣本634‧‧‧樣本636‧‧‧樣本650‧‧‧第二樣本652‧‧‧樣本654‧‧‧樣本656‧‧‧樣本658‧‧‧樣本660‧‧‧樣本662‧‧‧樣本664‧‧‧樣本666‧‧‧樣本700‧‧‧系統714‧‧‧第一比較值716‧‧‧第二比較值736‧‧‧所選擇比較值760‧‧‧移位值764‧‧‧第一移位值766‧‧‧第二移位值800‧‧‧系統816‧‧‧經內插比較值820‧‧‧圖表838‧‧‧經內插比較值860‧‧‧移位值864‧‧‧第一移位值866‧‧‧第二移位值900‧‧‧系統901‧‧‧操作902‧‧‧操作904‧‧‧操作906‧‧‧操作908‧‧‧操作910‧‧‧操作911‧‧‧移位改進器912‧‧‧操作916‧‧‧比較值920‧‧‧方法921‧‧‧移位改進器930‧‧‧較小移位值932‧‧‧較大移位值950‧‧‧系統951‧‧‧方法952‧‧‧操作953‧‧‧操作954‧‧‧操作955‧‧‧操作956‧‧‧不受限經內插移位值957‧‧‧偏移958‧‧‧經內插移位調整器960‧‧‧移位值962‧‧‧第一移位值970‧‧‧系統971‧‧‧方法972‧‧‧操作973‧‧‧操作975‧‧‧操作976‧‧‧操作977‧‧‧操作978‧‧‧操作979‧‧‧操作1000‧‧‧系統1001‧‧‧操作1002‧‧‧操作1004‧‧‧操作1006‧‧‧操作1008‧‧‧操作1010‧‧‧操作1012‧‧‧操作1014‧‧‧操作/步驟1016‧‧‧操作1020‧‧‧方法1030‧‧‧系統1031‧‧‧方法1032‧‧‧操作1033‧‧‧操作1034‧‧‧操作1035‧‧‧操作1072‧‧‧經估計移位值1100‧‧‧系統1104‧‧‧操作1106‧‧‧操作1108‧‧‧操作1110‧‧‧操作1112‧‧‧操作1120‧‧‧方法1130‧‧‧第一移位值1132‧‧‧第二移位值1140‧‧‧比較值1146‧‧‧第三麥克風1148‧‧‧第四麥克風1160‧‧‧移位值1200‧‧‧系統1220‧‧‧方法1202‧‧‧操作1204‧‧‧操作1206‧‧‧操作1208‧‧‧操作1210‧‧‧操作1300‧‧‧方法1302‧‧‧操作1400‧‧‧系統1416‧‧‧第二最終移位值1418‧‧‧第三最終移位值1430‧‧‧第三音訊信號1432‧‧‧第四音訊信號1446‧‧‧第三麥克風1448‧‧‧第四麥克風1454‧‧‧第一經編碼信號訊框1460‧‧‧第二增益參數1461‧‧‧第三增益參數1462‧‧‧第二非因果移位值1464‧‧‧第三非因果移位值1466‧‧‧第三經編碼信號訊框1468‧‧‧第四經編碼信號訊框1500‧‧‧系統1516‧‧‧第二最終移位值1552‧‧‧第二參考信號指示符1560‧‧‧第二增益參數1562‧‧‧第二非因果移位值1564‧‧‧第三經編碼信號訊框1566‧‧‧第四經編碼信號訊框1600‧‧‧方法1602‧‧‧操作1604‧‧‧操作1606‧‧‧操作1700‧‧‧系統1702‧‧‧信號預處理器1704‧‧‧移位估計器1706‧‧‧框間移位變化分析器1708‧‧‧目標信號調整器1710‧‧‧中側產生器1712‧‧‧頻寬擴展(BWE)空間平衡器1714‧‧‧中間頻寬擴展(BWE)寫碼器1716‧‧‧低頻帶(LB)信號再生器1718‧‧‧低頻帶(LB)旁側核心寫碼器1720‧‧‧低頻帶(LB)中間核心寫碼器1728‧‧‧音訊信號1740‧‧‧參考信號1742‧‧‧目標信號1752‧‧‧經調整目標信號1760‧‧‧低頻帶(LB)中間信號1762‧‧‧低頻帶(LB)旁側信號1764‧‧‧目標信號指示符1770‧‧‧中間信號1771‧‧‧核心參數1772‧‧‧旁側信號1773‧‧‧經寫碼之中間頻寬擴展(BWE)信號1775‧‧‧參數1800‧‧‧系統1802‧‧‧解多工器(DeMUX)1804‧‧‧去加重器1806‧‧‧重取樣器1808‧‧‧去加重器1810‧‧‧重取樣器1812‧‧‧傾斜平衡器1830‧‧‧重取樣因子估計器1834‧‧‧去加重器1836‧‧‧重取樣器1838‧‧‧去加重器1840‧‧‧重取樣器1842‧‧‧傾斜平衡器1860‧‧‧第一取樣速率1862‧‧‧第一因子(d1)1864‧‧‧經去加重之信號1866‧‧‧經重取樣之信號1868‧‧‧經去加重之信號1870‧‧‧經重取樣之信號1880‧‧‧第二取樣速率1882‧‧‧第二因子(d2)1884‧‧‧經去加重之信號1886‧‧‧經重取樣之信號1888‧‧‧經去加重之信號1890‧‧‧經重取樣之信號1900‧‧‧系統2000‧‧‧系統2002‧‧‧增益估計器2004‧‧‧基於包絡之增益估計器2006‧‧‧基於相干性之增益估計器2008‧‧‧增益平滑器2020‧‧‧基於包絡之增益2022‧‧‧基於相干性之增益2060‧‧‧第一增益2100‧‧‧系統2102‧‧‧狀態2104‧‧‧狀態2120‧‧‧狀態圖2200‧‧‧方法2202‧‧‧操作2204‧‧‧操作2206‧‧‧操作2208‧‧‧操作2210‧‧‧操作2300‧‧‧用於產生目標樣本之程序圖2302‧‧‧操作2304‧‧‧操作2306‧‧‧操作2308‧‧‧操作2310‧‧‧操作2312‧‧‧操作2400‧‧‧產生目標樣本之方法2402‧‧‧操作2404‧‧‧操作2406‧‧‧操作2408‧‧‧操作2410‧‧‧操作2412‧‧‧操作2500‧‧‧裝置2502‧‧‧數位至類比轉換器(DAC)2504‧‧‧類比至數位轉換器(ADC)2506‧‧‧處理器2508‧‧‧媒體寫碼器-解碼器2510‧‧‧處理器2512‧‧‧回音消除器2522‧‧‧系統單晶片裝置2526‧‧‧顯示控制器2528‧‧‧顯示器2530‧‧‧輸入裝置2534‧‧‧編解碼器2542‧‧‧天線2544‧‧‧電源供應器2546‧‧‧麥克風2548‧‧‧揚聲器2560‧‧‧指令2600‧‧‧基地台2606‧‧‧處理器2608‧‧‧音訊編解碼器2610‧‧‧轉碼器2614‧‧‧資料串流2616‧‧‧經轉碼資料串流2632‧‧‧記憶體2636‧‧‧編碼器2638‧‧‧解碼器2642‧‧‧第一天線2644‧‧‧第二天線2652‧‧‧第一收發器2654‧‧‧第二收發器2660‧‧‧網路連接2662‧‧‧解調變器2664‧‧‧接收器資料處理器2670‧‧‧媒體閘道器2682‧‧‧傳輸資料處理器2684‧‧‧傳輸多輸入多輸出(MIMO)處理器
圖1為包括可操作以編碼多個音訊信號之裝置的系統之特定說明性實例的方塊圖; 圖2為說明包括圖1之裝置之系統的另一實例之圖式; 圖3為說明可由圖1之裝置編碼之樣本的特定實例之圖式; 圖4為說明可由圖1之裝置編碼之樣本的特定實例之圖式; 圖5為說明可操作以編碼多個音訊信號之系統的另一實例之圖式; 圖6為說明可操作以編碼多個音訊信號之系統的另一實例之圖式; 圖7為說明可操作以編碼多個音訊信號之系統的另一實例之圖式; 圖8為說明可操作以編碼多個音訊信號的系統之另一實例之圖式; 圖9A為說明可操作以編碼多個音訊信號之系統的另一實例之圖式; 圖9B為說明可操作以編碼多個音訊信號之系統的另一實例之圖式; 圖9C為說明可操作以編碼多個音訊信號之系統的另一實例之圖式; 圖10A為說明可操作以編碼多個音訊信號的系統之另一實例之圖式; 圖10B為說明可操作以編碼多個音訊信號之系統的另一實例之圖式; 圖11為說明可操作以編碼多個音訊信號之系統的另一實例之圖式; 圖12為說明可操作以編碼多個音訊信號之系統的另一實例之圖式; 圖13為說明編碼多個音訊信號之特定方法之流程圖; 圖14為說明包括圖1之裝置之系統的另一實例之圖式; 圖15為說明包括圖1之裝置之系統的另一實例之圖式; 圖16為說明編碼多個音訊信號之特定方法之流程圖; 圖17為說明可操作以編碼多個音訊信號之系統的另一實例之圖式; 圖18為說明可操作以編碼多個音訊信號之系統的另一實例之圖式; 圖19為說明可操作以編碼多個音訊信號之系統的另一實例之圖式; 圖20為說明可操作以編碼多個音訊信號之系統的另一實例之圖式; 圖21為說明可操作以編碼多個音訊信號之系統的另一實例之圖式; 圖22為說明編碼多個音訊信號之特定方法之流程圖; 圖23為用於產生在時間上移位之目標通道的的目標樣本的處理程序圖; 圖24為說明產生在時間上移位之目標通道的目標樣本之特定方法的流程圖; 圖25為可操作以編碼多個音訊信號之裝置之特定說明性實例的方塊圖;且 圖26為可操作以編碼多個音訊信號之基地台之方塊圖。
2400‧‧‧產生目標樣本之方法
2402‧‧‧操作
2404‧‧‧操作
2406‧‧‧操作
2408‧‧‧操作
2410‧‧‧操作
2412‧‧‧操作

Claims (30)

  1. 一種用於編碼音訊通道之裝置,其包含:一編碼器,其經組態以進行以下操作:接收兩個或大於兩個通道;識別一目標通道及一參考通道,該目標通道及該參考通道係基於一失配值自該兩個或大於兩個通道而識別;藉由基於該失配值在時間上調整該目標通道而產生一經修改目標通道,該失配值指示該目標通道與該參考通道之間的一時間失配量;判定指示相關聯於該參考通道之一第一信號與相關聯於該經修改目標通道之一第二信號之間的一時間相關度之一時間相關度值;比較該時間相關度值與一臨限值;及基於該比較使用基於該參考通道之一參考訊框或基於該經修改目標通道之一目標訊框中的至少一者產生遺失之目標樣本,其中該第一信號對應於該參考訊框之一部分,且其中該第二信號對應於該目標訊框之一部分。
  2. 如請求項1之裝置,其中該參考訊框包含與該參考訊框之一第一部分相關聯的第一參考樣本及與該參考訊框之一第二部分相關聯的第二參考樣本,且其中該目標訊框包含與該目標訊框之一第一部分相關聯的第一目標樣本。
  3. 如請求項1之裝置,其中該編碼器經進一步組態以判定該時間相關度值滿足該臨限值,且其中回應於該時間相關度值滿足該臨限值的該判定,基於該參考通道產生該等遺失之目標樣本。
  4. 如請求項1之裝置,其中該編碼器經進一步組態以判定該時間相關度值未能滿足該臨限值,且其中回應於該時間相關度值未能滿足該臨限值之該判定,基於使用一線性預測濾波器自該經修改目標通道之一過去樣本集濾波的隨機雜訊產生該等遺失之目標樣本。
  5. 如請求項1之裝置,其中該編碼器經進一步組態以判定該時間相關度值未能滿足該臨限值,且其中回應於該時間相關度值未能滿足該臨限值之該判定,藉由將該經修改目標通道按比例調整成零產生該等遺失之目標樣本。
  6. 如請求項1之裝置,其中該編碼器經進一步組態以判定該時間相關度值未能滿足該臨限值,且其中回應於該時間相關度值未能滿足該臨限值的該判定,自該經修改目標通道外推該等遺失之目標樣本。
  7. 如請求項1之裝置,其中該等遺失之目標樣本係部分基於該參考通道及部分基於使用一線性預測濾波器自該經修改目標通道之一過去樣本集濾波的隨機雜訊而產生。
  8. 如請求項1之裝置,其中該等遺失之目標樣本係部分基於該參考通道及部分基於將該經修改目標通道按比例調整成零而產生。
  9. 如請求項1之裝置,其中該等遺失之目標樣本係部分基於該參考通道及部分基於自該經修改目標通道之外推而產生。
  10. 如請求項1之裝置,其中該目標通道之調整係基於一非因果移位。
  11. 如請求項1之裝置,其中該等遺失之目標樣本係進一步基於一寫碼器類型。
  12. 如請求項1之裝置,其中該參考訊框係基於該參考通道之一激發,且其中該目標訊框係基於該經修改目標通道之一激發。
  13. 如請求項1之裝置,其中該編碼器整合至一行動裝置中。
  14. 如請求項1之裝置,其中該編碼器整合至一基地台中。
  15. 一種編碼音訊通道之方法,該方法包含:在一編碼器處接收兩個或大於兩個通道;識別一目標通道及一參考通道,該目標通道及該參考通道係基於一失配值自該兩個或大於兩個通道而識別;藉由基於該失配值在時間上調整該目標通道而產生一經修改目標通道,該失配值指示該目標通道與該參考通道之間的一時間失配量;判定指示相關聯於該參考通道之一第一信號與相關聯於該經修改目標通道之一第二信號之間的一時間相關度之一時間相關度值;比較該時間相關度值與一臨限值;及基於該比較使用基於該參考通道之一參考訊框或基於該經修改目標通道之一目標訊框中的至少一者產生遺失之目標樣本,其中該第一信號對應於該參考訊框之一部分,且其中該第二信號對應於該目標訊框之一部分。
  16. 如請求項15之方法,其中該參考訊框包含與該參考訊框之一第一部分相關聯的第一參考樣本及與該參考訊框之一第二部分相關聯的第二參考樣本,且其中該目標訊框包含與該目標訊框之一第一部分相關聯的第一目標樣本。
  17. 如請求項15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判定該時間相關度值滿足該臨限值,其中回應於該時間相關度值滿足該臨限值之該判定,基於該參考通道產生該等遺失之目標樣本。
  18. 如請求項15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判定該時間相關度值未能滿足該臨限值,其中回應於該時間相關度值未能滿足該臨限值之該判定,基於使用一線性預測濾波器自該經修改目標通道之一過去樣本集濾波的隨機雜訊產生該等遺失之目標樣本。
  19. 如請求項15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判定該時間相關度值未能滿足該臨限值,其中回應於該時間相關度值未能滿足該臨限值之該判定,藉由將該經修改目標通道按比例調整成零而產生該等遺失之目標樣本。
  20. 如請求項15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判定該時間相關度值未能滿足該臨限值,其中回應於該時間相關度值未能滿足該臨限值之該判定,自該經修改目標通道外推該等遺失之目標樣本。
  21. 如請求項15之方法,其中該等遺失之目標樣本係部分基於該參考通道及部分基於使用一線性預測濾波器自該經修改目標通道之一過去樣本集濾波的隨機雜訊而產生。
  22. 如請求項15之方法,其中產生該等遺失之目標樣本係在一行動裝置處執行。
  23. 如請求項15之方法,其中產生該等遺失之目標樣本係在一基地台處執行。
  24. 一種包含指令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該等指令在由一編碼器內之一處理器執行時使該處理器執行包含以下各者的操作:識別一目標通道及一參考通道,該目標通道及該參考通道係基於一失配值自兩個或大於兩個通道而識別;藉由基於該失配值在時間上調整該目標通道而產生一經修改目標通道,該失配值指示該目標通道與該參考通道之間的一時間失配量;判定指示相關聯於該參考通道之一第一信號與相關聯於該經修改目標通道之一第二信號之間的一時間相關度之一時間相關度值;比較該時間相關度值與一臨限值;及基於該比較使用基於該參考通道之一參考訊框或基於該經修改目標通道之一目標訊框中的至少一者產生遺失之目標樣本,其中該第一信號對應於該參考訊框之一部分,且其中該第二信號對應於該目標訊框之一部分。
  25. 如請求項24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其中該參考訊框包含與該參考訊框之一第一部分相關聯的第一參考樣本及與該參考訊框之一第二部分相關聯的第二參考樣本,且其中該目標訊框包含與該目標訊框之一第一部分相關聯的第一目標樣本。
  26. 如請求項24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其中該等操作進一步包含判定該時間相關度值滿足該臨限值,且其中回應於該時間相關度值滿足該臨限值之該判定,基於該參考通道產生該等遺失之目標樣本。
  27. 如請求項24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其中該等操作進一步包含判定該時間相關度值未能滿足該臨限值,且其中回應於該時間相關度值未能滿足該臨限值之該判定,基於使用一線性預測濾波器自該經修改目標通道之一過去樣本集濾波的隨機雜訊產生該等遺失之目標樣本。
  28. 一種用於編碼音訊通道之設備,其包含:用於識別一目標通道及一參考通道的構件,該目標通道及該參考通道係基於一失配值自兩個或大於兩個通道而識別;用於藉由基於該失配值在時間上調整該目標通道而產生一經修改目標通道的構件,該失配值指示該目標通道與該參考通道之間的一時間失配量;用於判定指示相關聯於該參考通道之一第一信號與相關聯於該經修改目標通道之一第二信號之間的一時間相關度之一時間相關度值的構件;用於比較該時間相關度值與一臨限值的構件;及用於基於該比較使用基於該參考通道之一參考訊框或基於該經修改目標通道之一目標訊框中的至少一者產生遺失之目標樣本的構件,其中該第一信號對應於該參考訊框之一部分,且其中該第二信號對應於該目標訊框之一部分。
  29. 如請求項28之設備,其中用於產生該等遺失之目標樣本的該構件整合至一行動裝置中。
  30. 如請求項28之設備,其中用於產生該等遺失之目標樣本的該構件整合至一基地台中。
TW107104922A 2017-03-20 2018-02-12 用於編碼音訊通道之目標樣本產生之裝置、方法、包含指令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及設備 TWI78114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762474010P 2017-03-20 2017-03-20
US62/474,010 2017-03-20
US15/892,130 US10304468B2 (en) 2017-03-20 2018-02-08 Target sample generation
US15/892,130 2018-02-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35898A TW201835898A (zh) 2018-10-01
TWI781140B true TWI781140B (zh) 2022-10-21

Family

ID=635201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04922A TWI781140B (zh) 2017-03-20 2018-02-12 用於編碼音訊通道之目標樣本產生之裝置、方法、包含指令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及設備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2) US10304468B2 (zh)
EP (1) EP3602547B1 (zh)
KR (1) KR102551431B1 (zh)
CN (1) CN110462732A (zh)
AU (1) AU2018237285B2 (zh)
BR (1) BR112019019144A2 (zh)
SG (1) SG11201907116UA (zh)
TW (1) TWI781140B (zh)
WO (1) WO201817501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304468B2 (en) 2017-03-20 2019-05-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Target sample generation
US10891960B2 (en) 2017-09-11 2021-01-12 Qualcomm Incorproated Temporal offset estimation
US10932122B1 (en) * 2019-06-07 2021-02-23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User equipment beam effectiveness
CN111199743B (zh) * 2020-02-28 2023-08-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音频编码格式确定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037825B (zh) * 2020-08-10 2022-09-27 北京小米松果电子有限公司 音频信号的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KR102421027B1 (ko) * 2020-08-28 2022-07-15 국방과학연구소 화자 음성 분석 장치, 방법, 컴퓨터 판독 가능한 기록매체 및 컴퓨터 프로그램
JP2023057938A (ja) 2021-10-12 2023-04-24 イリソ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セット
JP2023057934A (ja) 2021-10-12 2023-04-24 イリソ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34863A (zh) * 2010-03-05 2012-12-19 摩托罗拉移动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包括通用音频和语音帧的音频信号的解码器
US20160372127A1 (en) * 2015-06-22 2016-12-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ndom noise seed value gener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4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36578A (en) * 1990-09-21 1992-08-04 Northern Telecom Limited Transposed multi-channel switching
US6785261B1 (en) * 1999-05-28 2004-08-31 3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with different frame sizes
US20050007452A1 (en) * 2001-09-07 2005-01-13 Mckay Therman Ward Video analyzer
US7020203B1 (en) * 2001-12-21 2006-03-28 Polycom, Inc. Dynamic intra-coded macroblock refresh interval for video error concealment
CA2478243C (en) * 2002-03-22 2012-07-24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Anomaly recognition
US20060256867A1 (en) * 2002-09-06 2006-11-16 Turaga Deepak S Content-adaptive multiple description motion compensation for improved efficiency and error resilience
US7032166B2 (en) * 2002-12-03 2006-04-18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tecting data
US7873515B2 (en) * 2004-11-23 2011-01-18 Stmicroelectronics Asia Pacific Pte.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error reconstruction of streaming audio information
US7852950B2 (en) * 2005-02-25 2010-12-14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canceling correlated noise in a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system
JP5129115B2 (ja) * 2005-04-01 2013-01-23 クゥアルコム・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高帯域バーストの抑制のためのシステム、方法、および装置
US7370261B2 (en) * 2005-05-09 2008-05-0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onvolution-encoded raid with trellis-decode-rebuild
EP1908300B1 (en) * 2005-07-25 2018-05-16 Thomson Licensing DTV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concealment of missing video frames
US7974713B2 (en) * 2005-10-12 2011-07-05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oe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Temporal and spatial shaping of multi-channel audio signals
FR2903562A1 (fr) * 2006-07-07 2008-01-11 France Telecom Spatialisation binaurale de donnees sonores encodees en compression.
US8126721B2 (en) * 2006-10-18 2012-02-28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oe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Encoding an information signal
US8041578B2 (en) * 2006-10-18 2011-10-18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oe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Encoding an information signal
US8972247B2 (en) * 2007-12-26 2015-03-03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Selection of speech encoding schem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s
US8902996B2 (en) * 2008-02-26 2014-12-02 Richwave Technology Corp. Adaptive wireless video transmission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2160113B (zh) * 2008-08-11 2013-05-08 诺基亚公司 多声道音频编码器和解码器
US20100158130A1 (en) * 2008-12-22 2010-06-24 Mediatek Inc. Video decoding method
JP5764488B2 (ja) * 2009-05-26 2015-08-19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アメリカ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復号装置及び復号方法
EP2535892B1 (en) * 2009-06-24 2014-08-27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Audio signal decoder, method for decoding an audio signal and computer program using cascaded audio object processing stages
AU2010309867B2 (en) * 2009-10-20 2014-05-08 Dolby International Ab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n upmix signal representation on the basis of a downmix signal representation,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 bitstream representing a multichannel audio signal, methods, computer program and bitstream using a distortion control signaling
CN102656627B (zh) * 2009-12-16 2014-04-30 诺基亚公司 多信道音频处理方法和装置
BR112012020993A2 (pt) * 2010-02-24 2016-05-03 Nippon Telegraph & Telephone método de codificação de vídeo de múltiplas visões , método de decodificação de vídeo de múltiplas visões, aparelho de codificação de vídeo de múltiplas visões, aparelho de decodificação de vídeo de múltiplas visões , e programa
US9424852B2 (en) 2011-02-02 2016-08-2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Determining the inter-channel time difference of a multi-channel audio signal
US9311923B2 (en) * 2011-05-19 2016-04-12 Dolby Laboratories Licensing Corporation Adaptive audio processing based on forensic detection of media processing history
JP5947971B2 (ja) * 2012-04-05 2016-07-06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マルチチャネルオーディオ信号の符号化パラメータを決定する方法及びマルチチャネルオーディオエンコーダ
ES2560402T3 (es) * 2012-04-05 2016-02-1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étodo para la codificación y la decodificación de audio espacial paramétrica, codificador de audio espacial paramétrico y decodificador de audio espacial paramétrico
CA2870067C (en) * 2012-04-16 2017-01-17 Nokia Corporation Video coding and decoding using multiple parameter sets which are identified in video unit headers
WO2014094313A1 (en) * 2012-12-21 2014-06-26 Thomson Licensing Video quality model, method for training a video quality model,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video quality using a video quality model
EP2830065A1 (en) * 2013-07-22 2015-01-28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coding an encoded audio signal using a cross-over filter around a transition frequency
US9767802B2 (en) * 2013-08-29 2017-09-19 Vonage Busines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nducting internet protocol telephony communications
GB2515362B (en) * 2013-12-16 2015-12-09 Imagination Tech Ltd Decoding frames
US10152977B2 (en) * 2015-11-20 2018-12-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Encoding of multiple audio signals
US10045145B2 (en) * 2015-12-18 2018-08-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mporal offset estimation
US10115403B2 (en) * 2015-12-18 2018-10-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Encoding of multiple audio signals
US10074373B2 (en) * 2015-12-21 2018-09-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adjustment for inter-frame temporal shift variations
US10157621B2 (en) * 2016-03-18 2018-12-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Audio signal decoding
US10210871B2 (en) * 2016-03-18 2019-02-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Audio processing for temporally mismatched signals
US10217467B2 (en) * 2016-06-20 2019-02-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Encoding and decoding of interchannel phase differences between audio signals
US11445223B2 (en) * 2016-09-09 2022-09-13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Loss detection for encoded video transmission
US10224042B2 (en) * 2016-10-31 2019-03-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Encoding of multiple audio signals
US10366695B2 (en) * 2017-01-19 2019-07-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channel phase difference parameter modification
US10217468B2 (en) * 2017-01-19 2019-02-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ding of multiple audio signals
US10304468B2 (en) 2017-03-20 2019-05-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Target sample generation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34863A (zh) * 2010-03-05 2012-12-19 摩托罗拉移动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包括通用音频和语音帧的音频信号的解码器
US20160372127A1 (en) * 2015-06-22 2016-12-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ndom noise seed value gener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18237285B2 (en) 2022-11-10
WO2018175012A1 (en) 2018-09-27
KR20190129084A (ko) 2019-11-19
AU2018237285A1 (en) 2019-08-22
KR102551431B1 (ko) 2023-07-04
TW201835898A (zh) 2018-10-01
EP3602547A1 (en) 2020-02-05
US20180268828A1 (en) 2018-09-20
US20190259392A1 (en) 2019-08-22
BR112019019144A2 (pt) 2020-04-14
CN110462732A (zh) 2019-11-15
SG11201907116UA (en) 2019-10-30
US10304468B2 (en) 2019-05-28
EP3602547C0 (en) 2023-08-30
EP3602547B1 (en) 2023-08-30
US10714101B2 (en) 2020-07-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94330B2 (en) Encoding of multiple audio signals
TWI781140B (zh) 用於編碼音訊通道之目標樣本產生之裝置、方法、包含指令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及設備
TWI688243B (zh) 時間性偏移估計
CN108431890B (zh) 多音频信号的编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