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76669B - 評估受人體影響後之天線輻射效率的建模系統 - Google Patents

評估受人體影響後之天線輻射效率的建模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76669B
TWI776669B TW110133487A TW110133487A TWI776669B TW I776669 B TWI776669 B TW I776669B TW 110133487 A TW110133487 A TW 110133487A TW 110133487 A TW110133487 A TW 110133487A TW I776669 B TWI776669 B TW I77666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radiation efficiency
human body
correction coefficient
gain correc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334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11759A (zh
Inventor
李俊廷
張育瑄
李國筠
鐘郁翔
邱宗文
呂沂儒
Original Assignee
川升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川升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川升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1334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76669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766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76669B/zh
Publication of TW2023117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11759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Abstract

一種評估受人體影響後之天線輻射效率的建模系統包括一天線場型量測設備及一輻射效率建模設備。該天線場型量測設備用以量測該天線在一預設球面上的複數個量測點的自由空間天線增益G(Ω)。該輻射效率建模設備內存有一虛擬人體模型的空間數據,並電連接該天線場型量測設備且接收該等自由空間增益,且根據每一量測點到該預設球面的一球心之間的一視線是否被該虛擬人體模型遮蔽去決定一增益修正係數K(Ω)的值。當該量測點到該球心之間的該視線被遮蔽時,則該增益修正係數K(Ω)=K1,當該量測點到該球心之間的該視線沒有被遮蔽時,則該增益修正係數K(Ω)=K2,K2/K1>5。最後,該輻射效率建模設備計算該行動裝置的天線的輻射效率η,η=ΣK(ΩG(ΩA(Ω)。參數A(Ω)是該預設球面上涵蓋該量測點的一子曲面的面積,且所有的該等量測點所對應的該等子曲面共同組成該預設球面。

Description

評估受人體影響後之天線輻射效率的建模系統
本發明是關於一種系統,特別是一評估受人體影響後之天線輻射效率的建模系統。
近年來行動終端已和人類的生活產生密不可分的關係,智慧型手機、平板、無線耳機等產品被每一個人貼身攜帶與使用,因此這類行動終端其內建天線的輻射效率必須將人體對天線輻射效率的影響考慮進去,才能符合實際使用時的用戶體驗。
目前行動終端對於人體效應的評估主要還是著眼於安全性,例如電磁波人體特定吸收率(Specific Absorption Rating,SAR)及功率密度(Power Density,PD)量測這兩種從人體安全性考量為主的強制性法規測試。
然而,除了要滿足強制性法規測試外,行動終端的銷售決勝點更在於用戶體驗的感受,也就是通訊品質的優劣,因此在強制性法規之外,還需要更僅一步的去評估行動終端實際使用時緊貼頭部,或是被手握住後其天線的輻射效率,而目前評估受影響後之天線輻射效率的方式有兩種:
(1)、純實體測試方法,以假頭、假手代替真人的頭、手,直接在電波暗室中量測行動終端受假頭或假手影響後的輻射場型、增益,或輻射效率,然而,這樣的方法其缺點在於不準確、耗時及量測費用昂貴,因為假手的材料、大小,持握位置、鬆緊等等都會影響量測結果,因此會因量測手法的嚴謹性不同而得到不一致的結果,另外,每次天線設計、機構調整,或電路板佈線變更都必須重新量測,整體的時間與費用成本高昂。
(2)、完全無實測的純軟體模擬法,以商用電磁軟體去模擬天線及人體,其缺點在於不準確,因行動終端的整體結構複雜,特別是主動電路運作後天線的輻射特性通常與被動測試時天線的輻射特性有所不同,行動終端的部件無法完全導入商用電磁軟體,通常是以一個簡略的結構代替,因此這種方法同樣存在高度不準確性的問題。
為了解決先前技術的問題,本發明提出了一種評估受人體影響後之天線輻射效率的建模系統,該建模系統應用於一行動裝置,該行動裝置內建一天線。
該評估受人體影響後之天線輻射效率的建模系統包含一天線場型量測設備及一輻射效率建模設備。
該天線場型量測設備用以量測該天線在一預設球面上的複數個量測點的自由空間天線增益G(Ω),該天線場型量測設備量測該天線時,該天線的一訊號饋入點是對準該預設球面的球心。該天線場型量測設備是採用縮距天線量測場(Compact Antenna Test Range,CATR)技術去量 測該行動裝置的天線,或者,是採用直接遠場(Direct Far Field,DFF)技術去量測該行動裝置的天線。
該輻射效率建模設備內存有一虛擬人體模型的空間數據,並電連接該天線場型量測設備且接收該等自由空間增益,並根據每一量測點到該預設球面的一球心之間的一視線是否被該虛擬人體模型遮蔽去決定一增益修正係數K(Ω)的值,當該量測點到該球心之間的該視線被遮蔽時,則該增益修正係數K(Ω)=K1,當該量測點到該球心之間的該視線沒有被遮蔽時,則該增益修正係數K(Ω)=K2K2/K1>5,最後該輻射效率建模設備計算該行動裝置的天線的輻射效率η,η=ΣK(Ω)×G(Ω)×A(Ω),參數A(Ω)是該預設球面上涵蓋該量測點的一子曲面的面積,且所有的該等量測點所對應的該等子曲面共同組成該預設球面,該預設球面是一個完整的正圓球面。
更精確的,當該虛擬人體模型的幾何形狀是一個人手時,該增益修正係數K1大於0.08小於0.12,該增益修正係數K2=1,特別是當該天線是倒F型天線且該虛擬人體模型的幾何形狀是一個人手時,K1=0.1且K2=1,K2/K1=10。
本發明的效果在於:結合實體量測與數值運算,利用該天線場型量測設備去實際量測該天線在自由空間中之複數個量測點的自由空間天線增益G(Ω),因此能實際反應出該行動裝置結合該天線的輻射狀態,避免純模擬的行動裝置模型與實體的該行動裝置之間的差異,另外,將傳統實測的人體模型測試改採數值方式處理,因此能避免實測人體模型每次擺放不一致的問題。
1:行動裝置
11:天線
111:訊號饋入點
2:天線場型量測設備
3:輻射效率建模設備
4:預設球面
41:量測點
411:量測點
412:量測點
5:虛擬人體模型
6:迴歸線
O:球心
LoS:視線
A:子曲面
第1圖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的示意圖。
第2圖是該較佳實施例與一預設球面的示意圖。
第3圖是人體效應對增益影響的分析圖。
第4圖是人體影響後的各量測點的增益對應各量測點自由空間天線增益的關係圖。
參閱圖1及圖2,本發明評估受人體影響後之天線輻射效率的建模系統的較佳實施例應用於一行動裝置1,該行動裝置1內建一天線11,該建模系統包含:一天線場型量測設備2及一輻射效率建模設備3。
該天線場型量測設備2用以量測該天線11在一預設球面4上的複數個量測點41的自由空間天線增益G(Ω),該天線場型量測設備2量測該天線11時,該天線11的一訊號饋入點111是對準該預設球面4的球心O。該天線場型量測設備2是採用縮距天線量測場(Compact Antenna Test Range,CATR)技術去量測該行動裝置1的天線11,或者,是採用直接遠場(Direct Far Field,DFF)技術去量測該行動裝置1的天線11。
該輻射效率建模設備3內存有一虛擬人體模型5的空間數據,並電連接該天線場型量測設備2且接收該等自由空間增益G(Ω),並根據每一量測點41到該預設球面4的該球心O之間的一視線LoS是否被該虛擬人體模型5遮蔽去決定一增益修正係數K(Ω)的值,當該量測點41到該球心O之間的該視線LoS被遮蔽時,則該增益修正係數K(Ω)=K1,當該量測點412 到該球心O之間的該視線LoS沒有被遮蔽時,則該增益修正係數K(Ω)=K2,K2/K1>5,最後該輻射效率建模設備3計算該行動裝置1的天線11的輻射效率η=ΣK(ΩG(ΩA(Ω),參數A(Ω)是該預設球面4上涵蓋該量測點41的一子曲面A的面積,且所有的該等量測點41所對應的該等子曲面A共同組成該預設球面4,該預設球面4是一個完整正圓的該預設球面4。
更精確的,當該虛擬人體模型5的幾何形狀是一個人手時,該增益修正係數K1大於0.08小於0.12,該增益修正係數K2=1,特別是當該天線11是倒F型天線時,K1=0.1且K2=1,K2/K1=10。
舉例說明,圖2中的子曲面A的幾何中心就是該量測點411,該量測點411到該球心O之間的該視線LoS是被該虛擬人體模型5遮蔽,則在該量測點411的自由空間中量得該天線11的自由空間天線增益G(Ω)就要乘上該增益修正係數K(Ω)=K1=0.1,相對的,該量測點412到該球心O之間的該視線LoS沒有被該虛擬人體模型5遮蔽,則在自由空間中量得該天線11的自由空間天線增益G(Ω)就要乘上該增益修正係數K(Ω)=K2=1,也就是G(Ω)維持不變。
參閱圖2及圖3,圖3是人體效應對增益影響(phantom effect)的分析圖,其代表的意義是:當該天線11放在自由空間中,原本具有相同天線增益的量測點41其到球心O的視線LoS無論是否被人體遮蔽,都會產生不一致的變化,原因在於電磁波打到人體會產生散射,有些角度訊號強度會被加強,有些角度訊號強度會相消弱化,因此無法從單一方向來分析該天線11的增益變化。舉例來說,當原本無人體影響時,在自由空間中具有1dBi增益的該些量測點41在加入人手後的天線增益就是固定橫軸X 數值(X=1)對應的Y軸數值,視線LoS被手遮蔽的該些天線增益(空心圓點)落於0~2dBi之間,視線LoS無被手遮蔽的該些天線增益(實心黑點)大約落於0.7~2dBi之間,可見分析單一方向的天線增益是難以找出規則性,必須從完整包覆住該天線11的輻射效率來考量。
參閱圖2及圖4,當手遮蔽該天線11的立體角的比例從0~0.625變化時,可以觀察出該天線11整體的輻射效率的變化具有一定的規律,且這個規律可從圖4通過線性迴歸被定義出來。舉例說明,手遮蔽該天線11的立體角比例0所代表的意思是完全沒有手靠近該天線11,比例0.5代表整個該預設球面4的該球心O到所有該等量測點41之間的視線LoS有一半的比例被手遮蔽(也就是對應一個完整球體從球心O往外的立體角有一半立體角被手遮蔽),更進一步的,透過改變「手遮蔽天線之立體角的比例」對應「人體影響後的天線輻射效率(%)」做出離散的點狀圖後再經由線性迴歸發現得到一迴歸線6,再經由該迴歸線6反推K(Ω)=
Figure 110133487-A0101-12-0006-1
。在得到
Figure 110133487-A0101-12-0006-2
的規律後,一旦該天線11的設計有所變更或微調就不需要如傳統實測法重新將該行動裝置1連同該虛擬人體模型5一併放入暗室(圖未示出)中再重新量測該天線11的輻射效率,而是可以利用該增益修正係數K(Ω)對自由空間中量到的該天線11的輻射效率η’=ΣG(ΩA(Ω)進行修正,進而得到考慮人體效應的輻射效率η=ΣK(ΩG(ΩA(Ω)。
本發明的效果在於:結合實體量測與數值運算,利用該天線場型量測設備2去實際量測該天線11在自由空間中之複數個量測點41的自由空間天線增益G(Ω),因此能實際反應出該行動裝置1結合該天線11的 輻射狀態,避免純模擬的行動裝置模型與實體的該行動裝置之間的差異,另外,將傳統實測的人體模型測試改採數值方式處理,因此能避免實測人體模型每次擺放不一致的問題。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凡是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專利說明書內容所作之簡單地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1:行動裝置
11:天線
111:訊號饋入點
2:天線場型量測設備
3:輻射效率建模設備
5:虛擬人體模型

Claims (10)

  1. 一種評估受人體影響後之天線輻射效率的建模系統,應用於一行動裝置,該行動裝置內建一天線,該建模系統包括:
    一天線場型量測設備,用以量測該天線在一預設球面上的複數個量測點的自由空間天線增益G(Ω);及
    一輻射效率建模設備,內存有一虛擬人體模型的空間數據,並電連接該天線場型量測設備且接收該等自由空間增益,並根據每一量測點到該預設球面的一球心之間的一視線是否被該虛擬人體模型遮蔽去決定一增益修正係數K(Ω)的值,
    當該量測點到該球心之間的該視線被遮蔽時,則該增益修正係數K(Ω)=K1
    當該量測點到該球心之間的該視線沒有被遮蔽時,則該增益修正係數K(Ω)=K2K2/K1>5,
    最後該輻射效率建模設備計算該行動裝置的天線的輻射效率η,η=ΣK(ΩG(ΩA(Ω),參數A(Ω)是該預設球面上涵蓋該量測點的一子曲面的面積,且所有的該等量測點所對應的該等子曲面共同組成該預設球面。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評估受人體影響後之天線輻射效率的建模系統,其中,該增益修正係數K2=1。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評項之估受人體影響後之天線輻射效率的建模系統,其中,該增益修正係數K1=0.1。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評估受人體影響後之天線輻射效率的建模系統,其中,該增益修正係數K1=0.1。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評估受人體影響後之天線輻射效率的建模系統,其中,該虛擬人體模型的幾何形狀是一個人手,該增益修正係數K1=0.1,該增益修正係數K2=1。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評估受人體影響後之天線輻射效率的建模系統,其中,該行動裝置的天線具有一訊號饋入點,該天線場型量測設備量測該天線時,該天線的訊號饋入點是對準該預設球面的球心。
  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評估受人體影響後之天線輻射效率的建模系統,其中,該天線場型量測設備是採用縮距天線量測場(Compact Antenna Test Range,CATR)技術去量測該行動裝置的天線。
  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評估受人體影響後之天線輻射效率的建模系統,其中,該場型量測單元是採用直接遠場(Direct Far Field,DFF)技術去量測該行動裝置的天線。
  9. 一種評估受人體影響後之天線輻射效率的建模系統,應用於一行動裝置,該行動裝置內建一天線,該建模系統包括:
    一天線;
    一天線場型量測設備,用以量測該天線在一預設球面上的複數個量測點的自由空間天線增益G(Ω);及
    一輻射效率建模設備,內存有一虛擬人體模型的空間數據,並電連接該天線場型量測設備且接收該等自由空間增益,並根據每一量測點到該預設球面的一球心之間的一視線是否被該虛擬人體模型遮蔽去決定一增益修正係數K(Ω)的值,
    當該量測點到該球心之間的該視線被遮蔽時,則該增益修正係數K(Ω)=K1
    當該量測點到該球心之間的該視線沒有被遮蔽時,則該增益修正係數K(Ω)=K2,且K2/K1>5,
    該輻射效率建模設備還計算該天線的輻射效率η,η=ΣK(ΩG(ΩA(Ω),參數A(Ω)是該預設球面上涵蓋該量測點的一子曲面,且所有的該等量測點所對應的該等子曲面共同組成該預設球面。
  1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評估受人體影響後之天線輻射效率的建模系統,其中,該虛擬人體模型的幾何形狀是一個人手,該增益修正係數K1大於0.08小於0.12,該增益修正係數K2=1。
TW110133487A 2021-09-07 2021-09-07 評估受人體影響後之天線輻射效率的建模系統 TWI7766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33487A TWI776669B (zh) 2021-09-07 2021-09-07 評估受人體影響後之天線輻射效率的建模系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33487A TWI776669B (zh) 2021-09-07 2021-09-07 評估受人體影響後之天線輻射效率的建模系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76669B true TWI776669B (zh) 2022-09-01
TW202311759A TW202311759A (zh) 2023-03-16

Family

ID=849580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33487A TWI776669B (zh) 2021-09-07 2021-09-07 評估受人體影響後之天線輻射效率的建模系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76669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54318A (zh) * 2000-08-03 2003-11-05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电磁兼容性驱动产品设计的系统、方法与设备
CN1675558A (zh) * 2002-06-06 2005-09-28 交互通信集成有限公司 确定辐射装置的场辐射水平的方法
US20130265049A1 (en) * 2012-04-05 2013-10-10 Hans Peter Fautz Controlling Magnetic Resonance Systems
US20170014643A1 (en) * 2014-03-13 2017-01-19 Koninklijke Philips N.V. Magnetic resonance antenna with electronic dosimeters
US20170322247A1 (en) * 2016-05-05 2017-11-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vice and method for rf exposure assessment at millimeter wave frequencies
US20190008411A1 (en) * 2017-07-07 2019-01-10 Siemens Healthcare Gmbh Method for supporting a user when positioning an accessory for a magnetic resonance examination
US20190056465A1 (en) * 2017-08-17 2019-02-21 Siemens Healthcare Gmbh Method for a magnetic resonance system for patient protection
TWI697682B (zh) * 2019-12-18 2020-07-01 川升股份有限公司 綜合遠場及縮距場的天線量測系統
TW202040144A (zh) * 2019-04-24 2020-11-01 川升股份有限公司 天線智能量測系統
US20210030306A1 (en) * 2018-04-09 2021-02-04 Koninklijke Philips N.V. Automatic positioning of antenna connectors fo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54318A (zh) * 2000-08-03 2003-11-05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电磁兼容性驱动产品设计的系统、方法与设备
CN1675558A (zh) * 2002-06-06 2005-09-28 交互通信集成有限公司 确定辐射装置的场辐射水平的方法
US20130265049A1 (en) * 2012-04-05 2013-10-10 Hans Peter Fautz Controlling Magnetic Resonance Systems
US20170014643A1 (en) * 2014-03-13 2017-01-19 Koninklijke Philips N.V. Magnetic resonance antenna with electronic dosimeters
US20170322247A1 (en) * 2016-05-05 2017-11-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vice and method for rf exposure assessment at millimeter wave frequencies
US20190008411A1 (en) * 2017-07-07 2019-01-10 Siemens Healthcare Gmbh Method for supporting a user when positioning an accessory for a magnetic resonance examination
US20190056465A1 (en) * 2017-08-17 2019-02-21 Siemens Healthcare Gmbh Method for a magnetic resonance system for patient protection
US20210030306A1 (en) * 2018-04-09 2021-02-04 Koninklijke Philips N.V. Automatic positioning of antenna connectors fo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TW202040144A (zh) * 2019-04-24 2020-11-01 川升股份有限公司 天線智能量測系統
TWI697682B (zh) * 2019-12-18 2020-07-01 川升股份有限公司 綜合遠場及縮距場的天線量測系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11759A (zh) 2023-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Peyman et al. Assessment of exposure to electromagnetic fields from wireless computer networks (wi-fi) in schools; results of laboratory measurements
CN103562737A (zh) 用于测量天线、移动电话以及其他无线终端的性能的改进的方法和装置
CN108234036A (zh) Mimo无线终端的无线性能测试方法
KR20030007572A (ko) 무선 주파수(r f) 테스트 장치 및 무선 주파수(r f) 멀티테스트 장치 및 방법
CN107154825A (zh) NB‑IoT设备的OTA测试系统和方法
de Miguel‐Bilbao et al. Assessment of human body influence on exposure measurements of electric field in indoor enclosures
WO2009039693A1 (fr) Procédé d'essai de l'efficacité ota d'un produit de communication sans fil
de Miguel-Bilbao et al. Effective analysis of human exposure conditions with body-worn dosimeters in the 2.4 GHz band
TWI776669B (zh) 評估受人體影響後之天線輻射效率的建模系統
CN106772177B (zh) 一种基于混响室和传递探头的电磁场传感器校准系统
CN101106432A (zh) 一种移动终端接收灵敏度参数的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05187135B (zh) 测试无线设备的方法及系统
CN101106792A (zh) 用于无线视频终端的参数测量方法
JP2003332999A (ja) 局所sar測定装置及び方法
Rodríguez et al. Statistical perturbations in personal exposure meters caused by the human body in dynamic outdoor environments
CN114375033A (zh) 一种信号强度调整方法、基站系统、基站及介质
TWI710772B (zh) 天線智能量測系統
Douglas et al.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of SAR evaluations
Paraskevopoulos et al. Cylindrical near‐field assessment of wearable antennas for body‐centric communications
KR101070762B1 (ko) 단말기의 방사성능 측정시스템 및 그 측정방법
Yamaguchi et al. Lightweight tissue-equivalent phantom for evaluation of antenna performances
CN208143227U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测试系统
Krogerus et al. Dependence of mean effective gain of mobile terminal antennas on side of head
Derat et al. Absorbed Power Density Assessment Using Simulation-Augmented Over-The-Air Measurement
Pfrommer et al. Automated measurement setup for the on-body link of wireless body area networ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