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76084B - 二維碼的提供、驗證方法及裝置 - Google Patents

二維碼的提供、驗證方法及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76084B
TWI776084B TW108131509A TW108131509A TWI776084B TW I776084 B TWI776084 B TW I776084B TW 108131509 A TW108131509 A TW 108131509A TW 108131509 A TW108131509 A TW 108131509A TW I776084 B TWI776084 B TW I77608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icture
dimensional code
user
code
data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315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25021A (zh
Inventor
劉金星
Original Assignee
開曼群島商創新先進技術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開曼群島商創新先進技術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開曼群島商創新先進技術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250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250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760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76084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382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insuring higher security of transa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using light without selection of wavelength, e.g. sensing reflected white light
    • G06K7/1404Methods for optical code recognition
    • G06K7/1408Methods for optical code recognition the method being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type of code
    • G06K7/14172D bar c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using light without selection of wavelength, e.g. sensing reflected white light
    • G06K7/1404Methods for optical code recognition
    • G06K7/1408Methods for optical code recognition the method being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type of code
    • G06K7/1434Barcodes with supplemental or add-on c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G06K17/002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using light without selection of wavelength, e.g. sensing reflected white light
    • G06K7/1404Methods for optical code recognition
    • G06K7/1439Methods for optical code recognition including a method step for retrieval of the optical code
    • G06K7/1443Methods for optical code recognition including a method step for retrieval of the optical code locating of the code in an imag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02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involving a neutral party, e.g. certification authority, notary or trusted third party [TTP]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08Payment architectures
    • G06Q20/085Payment architectures involving remote charge determination or related payment systems
    • G06Q20/0855Payment architectures involving remote charge determination or related payment systems involving a third par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 G06Q20/32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using wireless devices
    • G06Q20/322Aspects of commerce using mobile devices [M-devices]
    • G06Q20/3223Realising banking transactions through M-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 G06Q20/32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using wireless devices
    • G06Q20/326Payment applications installed on the mobile devices
    • G06Q20/3267In-app pay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 G06Q20/32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using wireless devices
    • G06Q20/327Short range or proximity payments by means of M-devices
    • G06Q20/3276Short range or proximity payments by means of M-devices using a pictured code, e.g. barcode or QR-code, being read by the M-devi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382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insuring higher security of transaction
    • G06Q20/3827Use of message hash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40Authorisation, e.g. identification of payer or payee, verification of customer or shop credentials; Review and approval of payers, e.g. check credit lines or negative lists
    • G06Q20/401Transaction verif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40Authorisation, e.g. identification of payer or payee, verification of customer or shop credentials; Review and approval of payers, e.g. check credit lines or negative lists
    • G06Q20/401Transaction verification
    • G06Q20/4014Identity check for transac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40Authorisation, e.g. identification of payer or payee, verification of customer or shop credentials; Review and approval of payers, e.g. check credit lines or negative lists
    • G06Q20/401Transaction verification
    • G06Q20/4016Transaction verification involving fraud or risk level assessment in transaction process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Finance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說明書實施例提供一種提供和驗證二維碼的方法和裝置,所述提供二維碼的方法包括:從第一用戶的終端機接收二維碼生成請求,所述請求中包括與該二維碼對應的業務資料,其中,所述業務資料包括所述第一用戶的用戶標識;獲取第一圖片以與所述用戶標識相對應,其中,所述第一圖片為肉眼可識別圖片;儲存所述用戶標識與所述第一圖片的關聯關係;根據所述第一圖片與所述業務資料生成二維碼;以及將所述二維碼和所述第一圖片提供給所述第一用戶。

Description

二維碼的提供、驗證方法及裝置
本說明書的實施例涉及二維碼技術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二維碼的提供、驗證方法及裝置。
二維碼又稱二維條碼,常見的二維碼為QR碼(Quick Response Code),是一個近幾年來行動裝置上非常流行的一種編碼方式,其相比於傳統的條碼可以儲存更多的資訊,也可以表示更多的資料類型。 隨著線下支付的不斷推廣,利用二維碼作為收款碼、引流入口等目前已廣泛流行。例如,商家可以把二維碼收款碼列印出來,張貼在收銀臺上,以便於用戶進行掃碼支付。又例如,平台在對其進行推廣時,可將其app的下載二維碼張貼在人流較多的地方,吸引過往人群通過掃描二維碼進行app的下載。 現在存在商家張貼的二維碼有可能被他人用自己的二維碼替換的風險。而在商家的二維碼被替換時,由於二維碼本身很難識別,使得商家很難發現自己的二維碼被替換了。雖然二維碼中包括具備差異性的標識(logo)區域,但由於他人可將自己的二維碼中logo區域自訂為商家的logo,從而仍然使得商家難以發現二維碼是否被替換。而在商家二維碼被替換的情況中,當用戶支付時,交易涉及的款項,則進入到他人帳戶而非商家帳戶,進而給用戶或商家帶來資金損失。 因此,需要一種更有效的二維碼的提供、驗證方案。
本說明書的實施例旨在提供一種更有效的二維碼的提供、驗證方案,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不足。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說明書一個方面提供一種提供二維碼的方法,包括: 從第一用戶的終端機接收二維碼生成請求,所述請求中包括與該二維碼對應的業務資料,其中,所述業務資料包括所述第一用戶的用戶標識; 獲取第一圖片以與所述用戶標識相對應,其中,所述第一圖片為肉眼可識別圖片; 儲存所述用戶標識與所述第一圖片的關聯關係; 根據所述業務資料生成二維碼;以及 將所述二維碼和所述第一圖片提供給所述第一用戶。 本說明書另一方面提供一種提供二維碼的方法,包括: 從第一用戶的終端機接收二維碼生成請求,所述請求中包括與該二維碼對應的業務資料,其中,所述業務資料包括所述第一用戶的用戶標識; 獲取第一圖片以與所述用戶標識相對應,其中,所述第一圖片為肉眼可識別圖片; 儲存所述用戶標識與所述第一圖片的關聯關係; 根據所述第一圖片與所述業務資料生成二維碼;以及 將所述二維碼和所述第一圖片提供給所述第一用戶。 在一實施例中,將所述二維碼和所述第一圖片提供給所述第一用戶包括,藉由疊加所述第一圖片和所述二維碼以獲取業務碼,以及,將所述業務碼提供給所述第一用戶。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圖片為二維碼識別設備能夠讀取的圖片。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圖片位於所述二維碼內部。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圖片的面積係根據所述二維碼的糾錯級別來確定。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圖片包括以下至少一種內容:圖案、文字、數位、符號。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圖片的用於對應於其他用戶標識的重複獲取率低於第一預定值。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用戶標識與所述第一圖片係唯一對應。 在一實施例中,獲取與所述用戶標識對應的第一圖片包括,從預先建立的圖庫中獲取與所述用戶標識對應的第一圖片,其中,所述圖庫包括數量多於預定值的圖片。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方法還包括,在從預先建立的圖庫中獲取與所述用戶標識對應的第一圖片之後,在所述圖庫中對所述第一圖片進行標記。 在一實施例中,從預先建立的圖庫中獲取與所述用戶標識對應的第一圖片包括,從預先建立的圖庫中隨機獲取與所述用戶標識對應的第一圖片。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圖片的圖像資料量小於等於第二預定值。 在一實施例中,根據所述第一圖片與所述業務資料生成二維碼包括,藉由預定的加密方法對所述第一圖片與所述業務資料的組合進行加密以獲取加密資料,並根據所述加密資料生成二維碼。 本說明書另一方面提供一種驗證二維碼的方法,包括: 從第二用戶的終端機接收二維碼資訊和第一圖片; 根據所述二維碼資訊,獲取二維碼的內容資料; 根據所述二維碼的內容資料,獲取業務資料,其中,所述業務資料中包括第三用戶的用戶標識; 根據預存的用戶標識與圖片的關聯關係,獲取與所述第三用戶的用戶標識對應的第三圖片; 確定所述第一圖片與所述第三圖片是否一致;以及 在所述第一圖片與所述第三圖片不一致的情況中,確定所述驗證不通過。 本說明書另一方面提供一種驗證二維碼的方法,包括: 從第二用戶的終端機接收二維碼資訊和第一圖片; 根據所述二維碼資訊,獲取二維碼的內容資料; 根據所述二維碼的內容資料,獲取業務資料和第二圖片資訊; 根據所述第一圖片和所述第二圖片資訊,確定所述第一圖片與所述第二圖片的相似度;以及 在所述相似度低於預定閾值時,確定所述驗證不通過。 在一個實施例中,根據所述二維碼的內容資料,獲取業務資料和第二圖片資訊包括,藉由預定的解密方法對所述二維碼的內容資料進行解密,用以獲取業務資料和第二圖片。 在一實施例中,從第二用戶的終端機接收二維碼資訊和第一圖片包括,從第二用戶的終端機接收業務碼,其中,所述業務碼中包括被疊加的二維碼和所述第一圖片。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二維碼資訊包括二維碼的內容資料。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業務資料包括第三用戶的用戶標識,所述方法還包括: 在所述第一圖片與所述第二圖片相似度高於預定閾值的情況中,根據預存的用戶標識與圖片的關聯關係,獲取與所述第三用戶的用戶標識對應的第三圖片; 確定所述第一圖片與所述第三圖片是否一致;以及 在所述第一圖片與所述第三圖片不一致的情況中,確定所述驗證不通過。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方法還包括: 在所述第一圖片與所述第三圖片一致的情況中,確定所述驗證通過;以及 將所述業務資料發送給所述第二用戶的終端機。 本說明書另一方面提供一種提供二維碼的裝置,包括: 接收單元,其被建構來從第一用戶的終端機接收二維碼生成請求,所述請求中包括與該二維碼對應的業務資料,其中,所述業務資料包括所述第一用戶的用戶標識; 獲取單元,其被建構來獲取第一圖片以與所述用戶標識相對應,其中,所述第一圖片為肉眼可識別圖片; 儲存單元,其被建構來儲存所述用戶標識與所述第一圖片的關聯關係; 生成單元,其被建構來根據所述業務資料生成二維碼;以及 提供單元,其被建構來將所述二維碼和所述第一圖片提供給所述第一用戶。 本說明書另一方面提供一種提供二維碼的裝置,包括: 接收單元,其被建構來從第一用戶的終端機接收二維碼生成請求,所述請求中包括與該二維碼對應的業務資料,其中,所述業務資料包括所述第一用戶的用戶標識; 獲取單元,其被建構來獲取第一圖片以與所述用戶標識相對應,其中,所述第一圖片為肉眼可識別圖片; 儲存單元,其被建構來儲存所述用戶標識與所述第一圖片的關聯關係; 生成單元,其被建構來根據所述第一圖片與所述業務資料生成二維碼;以及 提供單元,其被建構來將所述二維碼和所述第一圖片提供給所述第一用戶。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提供單元還包括,疊加子單元,其被建構來藉由疊加所述第一圖片和所述二維碼以獲取業務碼,以及,提供子單元,其被建構來將所述業務碼提供給所述第一用戶的終端機。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獲取單元還被建構來從預先建立的圖庫中獲取與所述用戶標識對應的第一圖片,其中,所述圖庫包括數量多於預定值的圖片。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裝置還包括標記單元,其被建構來在從預先建立的圖庫中獲取與所述用戶標識對應的第一圖片之後,在所述圖庫中對所述第一圖片進行標記。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獲取單元還被建構來從預先建立的圖庫中隨機獲取與所述用戶標識對應的第一圖片。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生成單元包括,加密子單元,其被建構來藉由預定的加密方法對所述第一圖片與所述業務資料的組合進行加密以獲取加密資料,以及生成子單元,其被建構來根據所述加密資料生成二維碼。 本說明書另一方面提供一種驗證二維碼的裝置,包括: 接收單元,其被建構來從第二用戶的終端機接收二維碼資訊和第一圖片; 第一獲取單元,其被建構來根據所述二維碼資訊,獲取二維碼的內容資料; 第二獲取單元,其被建構來根據所述二維碼的內容資料,獲取業務資料,其中,所述業務資料中包括第三用戶的用戶標識; 第三獲取單元,其被建構來根據預存的用戶標識與圖片的關聯關係,獲取與所述第三用戶的用戶標識對應的第三圖片; 第一確定單元,其被建構來確定所述第一圖片與所述第三圖片是否一致;以及 第二確定單元,其被建構來在所述第一圖片與所述第三圖片不一致的情況中,確定所述驗證不通過。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裝置還包括: 第三確定單元,其被建構來在所述第一圖片與所述第三圖片一致的情況中,確定所述驗證通過;以及 發送單元,其被建構來將所述業務資料發送給所述第二用戶的終端機。 本說明書另一方面提供一種驗證二維碼的裝置,包括: 接收單元,其被建構來從第二用戶的終端機接收二維碼資訊和第一圖片; 第一獲取單元,其被建構來根據所述二維碼資訊,獲取二維碼的內容資料; 第二獲取單元,其被建構來根據所述二維碼的內容資料,獲取業務資料和第二圖片資訊; 第一確定單元,其被建構來根據所述第一圖片和所述第二圖片資訊,確定所述第一圖片與所述第二圖片的相似度;以及 第二確定單元,其被建構來在所述相似度低於預定閾值時,確定所述驗證不通過。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二獲取單元還被建構來藉由預定的解密方法對所述二維碼的內容資料進行解密,用以獲取業務資料和第二圖片。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接收單元還被建構來從第二用戶的終端機接收業務碼,其中,所述業務碼中包括被疊加的二維碼和所述第一圖片。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業務資料包括第三用戶的用戶標識,所述裝置還包括: 第三獲取單元,其被建構來在所述第一圖片與所述第二圖片相似度高於預定閾值的情況中,根據預存的用戶標識與圖片的關聯關係,獲取與所述第三用戶的用戶標識對應的第三圖片; 第三確定單元,其被建構來確定所述第一圖片與所述第三圖片是否一致;以及 第四確定單元,其被建構來在所述第一圖片與所述第三圖片不一致的情況中,確定所述驗證不通過。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裝置還包括: 第五確定單元,其被建構來在所述第一圖片與所述第三圖片一致的情況中,確定所述驗證通過;以及 發送單元,其被建構來將所述業務資料發送給所述第二用戶的終端機。 本說明書另一方面提供一種計算設備,包括記憶體和處理器,其特徵在於,所述記憶體中儲存有可執行的程式碼,所述處理器執行所述可執行的程式碼時,實施上述任一種方法。 根據本說明書的實施例的二維碼方案與傳統的二維碼相比,增加了“驗證圖片”,驗證圖片所攜帶和展示的資訊與二維碼主體呈基本唯一對應的關係,並且驗證圖片具有明顯鑑別度,用以使得:當二維碼整體被替換(主體+驗證圖片)時,用戶(例如商家或消費者)很容易肉眼發現。當二維碼主體被替換,而驗證圖片保留時,整體的流程會被伺服器端判斷為校驗不通過,流程中斷,從而避免資金損失或其他風險。
下面將結合附圖描述本說明書的實施例。 圖1示出根據本說明書的實施例的根據二維碼的業務系統100的示意圖。如圖1所示,系統100可以包括伺服器11、網路12、手機13和電腦14等。系統100例如用於進行商家與消費者之間的交易業務。伺服器11可以為包含一獨立主機的物理伺服器,或者該伺服器11可以為主機集群承載的虛擬伺服器;該伺服器11可以承載例如所述交易業務的業務平台,比如該業務平台可以為支付平台。手機13例如為消費者使用的終端機,該手機13上運行有用戶端,該用戶端例如可以實現與消費者相關的業務功能,當然,除了手機13之外,消費者還可以採用電腦、平板設備、筆記型電腦、掌上型電腦、可穿戴設備(如智慧眼鏡、智慧手錶等)等其他類型的終端機設備,本說明書並不對此進行限制。電腦14可以為商家使用的終端機設備,該電腦14上運行有用戶端2,該用戶端2可以實現例如與商家相關的業務功能;當然,除了電腦14之外,商家還可以採用手機、平板設備、筆記型電腦、掌上型電腦、可穿戴設備(如智慧眼鏡、智慧手錶等)等其他類型的終端機設備,本說明書並不對此進行限制。手機13、電腦14與伺服器11之間透過網路12進行交流互動,所述網路12可以包括多種類型的有線或無線網路,比如,該網路12可以包括公共交換電話網絡(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PSTN)和網際網路。 根據本說明書的實施例,在生成二維碼的階段,電腦14向伺服器11發送生成二維碼的請求,該請求包括商家的用戶標識。伺服器11獲取與該用戶標識對應的第一圖片,在伺服器本地將其關聯地儲存,並對第一圖片和業務資料的組合進行加密,以獲取加密資料,然後,根據加密資料生成二維碼,並將所述第一圖片疊加在所述二維碼上,用以生成最終的業務碼,並將該業務碼發送給電腦14。在二維碼驗證階段,例如,消費者透過掃描商家的二維碼準備進行支付,在該情況中,手機13掃描上述業務碼,讀取該業務碼,並將其發送給伺服器11。伺服器11根據該業務碼獲取二維碼和第一圖片。然後,伺服器11對二維碼解碼,獲取二維碼的內容資料,並藉由預定的解密方法對該內容資料解密,用以獲取業務資料和第二圖片。伺服器11比較第一圖片與第二圖片,在第一圖片與第二圖片相似度較低的情況中,確定驗證不通過,進而終止交易。在第一圖片與第二圖片相似度高於預定閾值的情況中,伺服器11根據業務資料中包括的用戶標識,獲取與該用戶標識對應的第三圖片,並比較第三圖片與第一圖片是否一致。在第三圖片與第一圖片不一致的情況中,確定驗證不通過,進而終止交易,在第三圖片與第一圖片一致的情況中,確定驗證通過,繼續交易業務。 圖1所示的系統100和相關的描述只是示意性地,例如,系統100可包括多個商家的終端機、多個消費者的終端機。另外,所述伺服器不限於對應於支付平台,例如還可以對應於社交平台、下載平台等等,其中,在社交平台中,例如在用戶收聽公眾號時,藉由根據本說明書的實施例的系統可避免由於二維碼被替換造成的粉絲截流,在下載平台中,藉由根據本說明書的實施例的系統可避免由於二維碼被替換造成的下載截流等等。 圖2示出根據本說明書的實施例的一種提供二維碼的方法流程圖,包括: 在步驟S202,從第一用戶的終端機接收二維碼生成請求,所述請求中包括與該二維碼對應的業務資料,其中,所述業務資料包括所述第一用戶的用戶標識; 在步驟S204,獲取第一圖片以與所述用戶標識相對應,其中,所述第一圖片為肉眼可識別圖片; 在步驟S206,儲存所述用戶標識與所述第一圖片的關聯關係; 在步驟S208,根據所述第一圖片與所述業務資料生成二維碼;以及 在步驟S210,將所述二維碼和所述第一圖片提供給所述第一用戶。 首先,在步驟S202,從第一用戶的終端機接收二維碼生成請求,所述請求中包括與該二維碼對應的業務資料,其中,所述業務資料包括所述第一用戶的用戶標識。 如上文所述,該方法例如在業務平台的伺服器中執行,該業務平台例如為支付平台(如支付寶平台),第一用戶例如為商家,其終端機可以為電腦、手機等等。商家例如希望將其支付寶帳戶生成二維碼以便於消費者進行支付,因而,商家向伺服器發送二維碼生成請求,並在該請求中包括自己的支付寶帳戶。在一實施例中,商家例如希望對其出售的每個商品生成一個二維碼,以便於消費者在挑選商品時可以自動購買,在該情況中,商家向伺服器發送的二維碼生成請求中,除了包括其支付寶帳戶之外,還可以包括商品名稱、商品價格等業務資料。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業務平台不限於支付平台,而對應於不同的業務平台,二維碼生成請求中包括的業務資料也相應地不同,例如,在下載平台中,業務資料中可能包括下載APP的名稱、APP價格等業務資料。 在步驟S204,獲取第一圖片以與所述用戶標識相對應,其中,所述第一圖片為肉眼可識別圖片。 所述第一圖片必須是肉眼可識別的,例如,該圖片中可包括較清晰的圖案、文字、數位、符號及其組合等。所述圖案例如可以為心形圖案、電腦圖案等。所述文字可以為各種語言,如漢語、英語等。所述數位可以為阿拉伯數字、羅馬數字等等。所述符號例如包括標點符號、表情符號、運算子號等等。另外,該圖片中還可以包括不同的顏色以用於圖片識別。藉由使得第一圖片具有可識別性,在後續的二維碼使用中,才能首先由二維碼用戶根據該第一圖片由肉眼識別該二維碼的真假。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圖片可透過二維碼識別設備讀取。所述二維碼識別設備例如為手機、掃碼槍等。在例如掃碼槍的情況中,掃碼槍藉由其中的光電裝置對二維碼進行掃碼,用以將該二維碼轉換為二進位的字串(即01串)。圖3示出可透過二維碼識別設備讀取的圖片的示意圖。如圖3所示,圖中示出的六個圖案都是根據二維碼的格式生成,即,其中的邊緣或內部由多個方塊構成,該方塊與二維碼圖形中的一位元的大小相同,用以使得掃碼槍在掃碼該圖片時,可與二維碼同時地將其識別為二進位字元串。在一實施例中,識別設備中可包括顏色識別裝置,因而可將彩色的第一圖片識別為帶顏色資訊的二進位字元串。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圖片不一定要透過二維碼識別設備讀取,例如,當透過手機掃描該第一圖片之後,可透過圖像識別設備、裝置、單元等來識別該第一圖片。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圖片將在後續步驟中被置於所述二維碼的內部(例如中心處)。在該情況中,所述第一圖片的面積係根據所述二維碼的糾錯級別來確定。例如,二維碼的糾錯級別越大,該第一圖片的面積可以越大。因而,當將該第一圖片置於二維碼中心處的情況下,仍可藉由改錯碼來識別出該二維碼的完整資料。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用戶標識與所述第一圖片係唯一對應,例如商家在全國多個城市開有分店,該商家的支付二維碼將在多個城市使用,藉由使得用戶標識與第一圖片唯一對應,可確保該二維碼在任何城市的安全性。在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圖片在所述二維碼的使用地域範圍中與所述用戶標識係唯一對應。例如,商家只是在一個城市(例如北京)進行營業,即,其二維碼只在北京使用,並且在北京範圍內,商家的用戶標識與第一圖片是唯一對應的。而在外地,例如在杭州,即使存在另一個用戶標識,其對應的圖片與該第一圖片相同,其獲知北京的該商家的第一圖片與其對應圖片相同、並用自己二維碼對該商家的二維碼進行套碼的概率將會非常低。 在一實施例中,可預先建立圖庫,該圖庫中包括數量足夠大的用於驗證的圖片,例如圖片數量的量級為十萬量級、百萬量級等等。當需要生成二維碼、並需要獲取與用戶標識對應的圖片時,在一實施例中,可從該圖庫中獲取第一圖片,並在獲取該第一圖片時,在圖庫中將該第一圖片標記為不可用,用以避免對該第一圖片的重複使用。在一實施例中,可從該圖庫中隨機獲取第一圖片,由於該圖庫的圖片數量巨大,因而,圖片的重複獲取概率非常低,因而確保了該方法的安全性。 在本說明書的實施例中,不限於從圖庫中獲取第一圖片,例如,可藉由根據預定規則現場生成第一圖片,可透過由第一用戶自身提交圖片,用以獲取第一圖片等等。在這些情況中,只要確保第一圖片相對於不同用戶標識的重複獲取率低於預定閾值即可,因而可保證該方法的安全性。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圖片的圖像資料量小於第二預定值。由於根據該方法的後續步驟,藉由對該第一圖片與業務資料的組合進行加密,獲取加密資料,並對該加密資料進行編碼,以獲取二維碼,進而根據二維碼可表示的最大位數、加密方法、以及業務資料預留量,可確定該第一圖片的資料量的最大值,並將該第一圖片圖像資料量限定為小於等於該最大值時。另外,將第一圖片圖像資料量限定為小於等於預定值,也有利於在傳輸該第一圖片時,節省資料傳輸成本。在一實施例中,在第一圖片的資料量較大的情況中,可首先對第一圖片進行壓縮,然後對該壓縮後的第一圖片與業務資料的組合進行加密。 在步驟S206,儲存所述用戶標識與所述第一圖片的關聯關係。在一實施例中,將用戶標識與第一圖片記錄到資料庫中,以用於後續的驗證。所述用戶標識例如為用戶郵箱位址,在第一圖片例如為圖3所示的圖片的情況中,其可用二進位字元串表示並儲存到資料庫中。在一個實施例中,可將用戶標識與第一圖片的標識記錄到資料庫中,例如,第一圖片為資料量較大圖片,在該情況中,可對圖庫中的圖片進行編號,並在資料庫中僅記錄第一圖片的編號及對應的用戶標識,在進行二維碼驗證時,可根據圖片編號在圖庫中獲取對應的圖片。 在步驟S208,根據所述第一圖片與所述業務資料生成二維碼。 在一個實施例中,根據所述第一圖片與所述業務資料生成二維碼包括,藉由預定的加密方法對所述第一圖片與所述業務資料的組合進行加密以獲取加密資料,並根據所述加密資料生成二維碼。 第一圖片可表示為一個01字元矩陣,用以可根據該字元矩陣獲取01字串。所述業務資料例如為第一用戶的用戶標識,例如為第一用戶的電子郵箱位址、手機號碼等。因此,第一圖片與業務資料的組合可以是數位的組合,也可以是數位與字母、符號的組合等等。本說明書對於所述組合的方式並不進行限制,例如可將用戶標識置於第一圖片對應的字串之前或之後或中間等等,只要在後續進行二維碼驗證時可以相應地將其拆分開即可。所述加密方式可以為對稱加密、非對稱加密等等,本說明書並不對此進行限制。在經過該加密之後被獲取的加密資料也可以為數位的組合、數位與字母、符號的組合等等。然後,根據所述加密資料,藉由預定版本的二維碼的編碼規則,對該加密資料進行編碼,用以獲取二維碼。該二維碼以圖片的格式儲存。 在本說明書的實施例中,根據所述第一圖片與所述業務資料生成二維碼不限於根據其的組合的加密資料生成二維碼,例如,可根據所述組合直接生成二維碼,根據第一圖片的加密資料與業務資料的組合生成二維碼、根據第一圖片的雜湊值與業務資料的組合生成二維碼等等。 在步驟S210,將所述二維碼和所述第一圖片提供給所述第一用戶。 在一實施例中,在生成二維碼之後,將所述二維碼和所述第一圖片發送給所述第一用戶的終端機。在一實施例中,在獲取二維碼之後,將第一圖片與二維碼圖片疊加到一起以獲取業務碼,用以向第一用戶的終端機發送業務碼,用以同時發送所述第一圖片和二維碼。在一實施例中,將第一圖片置於二維碼內部,例如,將第一圖片置於二維碼圖片的中心,即類似於傳統二維碼的logo區的位置,圖4示出將第一圖片置於二維碼圖片中心的示意圖。如圖4所示,圖中示出兩個根據本說明書的實施例的業務碼。這兩個業務碼中心的圖案具有可辨別性,因此可肉眼識別出這兩個業務碼對應於不同的用戶標識。而如圖中所示,業務碼中心位置為第一圖片所在位置,該位置即為根據本說明書的實施例的驗證區,在該業務碼驗證區周圍是資料區。在該情況中,如前文所述,需根據二維碼的糾錯級別來確定該第一圖片的圖片面積。該第一圖片不限於置於二維碼圖片的內部,例如,該第一圖片可置於二維碼圖片的外部,例如可置於二維碼圖片的一邊之外,可置於二維碼圖片的四邊之外等等,本說明書並不對此進行限制。在將第一圖片置於二維碼圖片外部的情況中,對第一圖片的尺寸不作限制,一般可將第一圖片的尺寸設置為方便二維碼掃描設備在一次掃描中同時掃描所述第一圖片和所述二維碼。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圖片和所述二維碼圖片不限於一次傳輸,也可以在兩次傳輸中分別向第一用戶的終端機發送第一圖片和二維碼圖片。例如,可以先發送第一圖片,再發送二維碼圖片等等。另外,本說明書的實施例不限於由伺服器將所述第一圖片和所述二維碼圖片發送給第一用戶的終端機,例如,可由第一用戶的終端機從伺服器讀取所述二維碼圖片和第一圖片等等。 第一用戶在從伺服器接收所述二維碼和第一圖片之後,可對其進行列印,並張貼出來,以方便其他用戶進行掃碼。 圖5示出根據本說明書的實施例的一種提供二維碼的方法的流程圖,包括: 在步驟S502,從第一用戶的終端機接收二維碼生成請求,所述請求中包括與該二維碼對應的業務資料,其中,所述業務資料包括所述第一用戶的用戶標識; 在步驟S504,獲取第一圖片以與所述用戶標識相對應,其中,所述第一圖片為肉眼可識別圖片; 在步驟S506,儲存所述用戶標識與所述第一圖片的關聯關係; 在步驟S508,根據所述業務資料生成二維碼;以及 在步驟S510,將所述二維碼和所述第一圖片提供給所述第一用戶。 其中,步驟S502-S506和S510可參考上述對步驟S202-S206和S210的具體描述,在此不再贅述。圖5所示方法與圖2所示方法不同處在於,在步驟S508,根據所述業務資料生成二維碼。例如,所述業務資料為第一用戶的用戶標識,在該步驟中,可根據該用戶標識生成二維碼,或者根據該用戶標識的加密資料生成二維碼等等。同樣地,所述業務資料不限於僅包括用戶標識,還可以例如包括商品金額等其它業務資料。在該情況中,對第一圖片的圖像資料量不再有限制。 圖6示出根據本說明書的實施例的一種驗證二維碼的方法流程圖,包括: 在步驟S602,從第二用戶的終端機接收二維碼資訊和第一圖片; 在步驟S604,根據所述二維碼資訊,獲取二維碼的內容資料; 在步驟S606,根據所述二維碼的內容資料,獲取業務資料和第二圖片資訊; 在步驟S608,根據所述第一圖片和所述第二圖片資訊,確定所述第一圖片與所述第二圖片的相似度;以及 在步驟S610,在所述相似度低於預定閾值時,確定所述驗證不通過。 首先,在步驟S602,從第二用戶的終端機接收二維碼資訊和第一圖片。該方法在業務平台(例如支付平台)的伺服器中執行,所述第二用戶例如為消費者,其透過使用自己的二維碼識別設備(例如手機)掃描商家的業務碼而即將透過該支付平台進行支付業務。該第二用戶在掃碼之前可觀察第一圖片,以確定該第一圖片是否為商家的預先公示的驗證圖片,由於第一圖片為肉眼可識別圖片,第二用戶可容易地進行該確定。例如,第一圖片疊加在二維碼的中心位置,第二用戶通過觀察二維碼的中心位置的第一圖片,確定該第一圖片是否是商戶的驗證圖片。也就是說,第二用戶在確定第一圖片是商家的驗證圖片之後,對該業務碼進行掃碼。另一方面,商家也可以透過肉眼檢測其業務碼中的圖片是否為其驗證圖片,以確定該業務碼是否被他人替換。 在一實施例中,如上文所述,在該二維碼和第一圖片為疊加在一起的業務碼的情況中,第二用戶透過掃描業務碼,將該業務碼讀取為二進位資料串,並將該二進位資料串發送給伺服器。其中,根據預先設定好的位置,所述二進位資料串中預定位置的資料為對應於第一圖片的資料,其它位置為對應於二維碼的資料。 在一實施例中,用戶二維碼識別設備中配置有對二維碼進行解碼的硬體或軟體,因此,用戶在將上述業務碼讀取為二進位資料串之後,除了如上所述獲取對應於第一圖片的資料之外,還透過解碼裝置對其中對應於二維碼的資料進行解碼,用以獲取該二維碼對應的內容資料。 另外,如上文所述,所述二維碼資訊和所述第一圖片不限定為由第二用戶設備在一次中發送。在所述二維碼資訊和所述第一圖片疊加為業務碼的情況中,第二用戶設備在讀取二進位字元串並獲取對應於第一圖片的資料串之後,可先將第一圖片(對應的資料串)發送給伺服器,然後在對二維碼解碼之後,再將二維碼的內容資訊再發送給伺服器。在所述二維碼和所述第一圖片未疊加在一起,第二用戶設備分兩次分別掃描二維碼和第一圖片的情況中,可先後在每次掃描後向伺服器發送二維碼資訊和第一圖片。 在步驟S604,根據所述二維碼資訊,獲取二維碼的內容資料。 如上文所述,在一實施例中,第二用戶的設備掃描業務碼,並讀取與該業務碼對應的二進位字元串,並將該字串發送給伺服器。在該情況中,二維碼資訊為所述字串中對應於二維碼部分的字串。伺服器根據二維碼中的改錯碼對二維碼進行解碼,以獲取二維碼完整的內容資料。 在一實施例中,第二用戶的設備中包括解碼裝置,並透過對掃描獲取的二維碼進行解碼,來獲取二維碼的內容資料,並將該二維碼的內容資料發送給伺服器,亦即,所述二維碼資訊包括二維碼的內容資料。因此,伺服器可直接從被接收的二維碼資訊中獲取二維碼的內容資料,而不需要另外解碼。 在步驟S606,根據所述二維碼的內容資料,獲取業務資料和第二圖片資訊。 在一實施例中,根據所述二維碼的內容資料,獲取業務資料和第二圖片資訊包括,藉由預定的解密方法對所述二維碼的內容資料進行解密,用以獲取業務資料和第二圖片。 如上文參考圖2所述,伺服器在生成二維碼時,係根據加密資料來生成二維碼,而加密資料是藉由對業務資料和第二圖片的組合進行加密所獲取。因此,在獲取二維碼內容資料之後,可相應地對該內容資料進行解密。例如,在藉由對稱加密方法進行加密的情況中,可藉由與加密時相同的金鑰對該內容資料進行解密。在藉由非對稱加密方法進行加密的情況中,可藉由預先設定好的另一金鑰對該內容資料進行解密。在解密之後,根據業務資料與第二圖片在加密時的組合形式,對解密資料進行拆分,用以獲取業務資料和第二圖片。在此處,第二圖片即第二圖片的資料表示,通常為二進位字元矩陣,其係從解密資料中的與第二圖片對應的資料串獲取,例如,在對應於第二圖片的順序排列的二進位字元串中,以預定數目的連續字元為一行獲取矩陣的多行,用以獲取與第二圖片對應的二進位字元矩陣。另外,如上文所述,所述業務資料為明文資料,例如,在支付平台的場景中,其對應於用戶(例如第一用戶)的帳戶。 可以理解的是,根據所述二維碼的內容資料,獲取業務資料和第二圖片資訊的方式不限於上述解密的方式,其具體方式取決於所獲取的二維碼的內容資料的形式。例如,所述二維碼的內容資料為明文的業務資料和第二圖片的組合,則可直接獲取業務資料和第二圖片。例如,所述二維碼的內容資料為業務資料的加密資料與第二圖片的組合,則可藉由對業務資料解密來獲取業務資料和第二圖片。例如,所述二維碼的內容資料為業務資料與第二圖片的雜湊值的組合,則可直接獲取業務資料和第二圖片的雜湊值(即第二圖片資訊),等等。 在步驟S608,根據所述第一圖片和所述第二圖片資訊,確定所述第一圖片與所述第二圖片的相似度。 在一實施例中,第二圖片資訊為第二圖片本身,在第一圖片為圖3所示的圖片的情況中,亦即,第二用戶的識別設備在讀取二維碼的同時可讀取第一圖片,在二維碼未被替換的情況中,第二圖片例如是藉由對二維碼與第一圖片的組合進行加密、由設備掃碼、解密、以及拆分所獲取的圖片,因此,該第二圖片與第一圖片應基本相同,其中,設備掃碼時可能會存在輕微誤差,以及在加密並解密之後,由於加密方法的不同,可能會造成輕微的誤差。在該情況中,第一圖片與第二圖片的相似度可通過各種相似度計算方法根據第一圖片與第二圖片的資料表示(例如矩陣)計算其相似度,並且其相似度應較高。所述相似度包括歐式距離、明氏距離、餘弦相似度等。 在一實施例中,第二圖片資訊為第二圖片本身,在第一圖片不能藉由二維碼識別設備直接讀取而是藉由例如圖像識別裝置進行識別的情況中,在二維碼未被替換的情況中,由於藉由圖像識別獲取的圖片的清晰度、顏色、亮度等都會存在偏差,因此,第一圖片與第二圖片(第二圖片如上段中所述獲取)的相似度應低於上一種情況中二者的相似度。在該情況中,可以同樣地藉由各種相似度計算方法根據第一圖片與第二圖片的資料表示計算其相似度,也可以根據第一圖片與第二圖片的圖片特徵、內容特徵計算其相似度等等。 在一實施例中,在上述二維碼的內容資料為業務資料與第二圖片的雜湊值的組合的情況中,亦即,第二圖片資訊為第二圖片的雜湊值,可藉由對第一圖片進行同樣的雜湊計算,以獲取第一圖片的雜湊值,並根據第一圖片的雜湊值與第二圖片的雜湊值,計算第一圖片與第二圖片的相似度。 在步驟S610,在所述相似度低於預定閾值時,確定所述驗證不通過。 可根據不同類型的圖片,設定閾值的大小。例如,在上述第一圖片為圖3所示圖片的情況中,在二維碼未被替換的情況中,第一圖片與第二圖片的相似度應非常高,因此,可將該類型圖片的情況下的預定閾值設定為較高,例如相似度閾值為90%,在低於90%時,即確定驗證不通過。例如,在上述第一圖片是透過圖像識別裝置進行圖像識別而獲取的情況中,相應地,可將預定閾值設置為低於上述情況中的閾值,例如設置為80%。 在例如支付場景中,例如第二用戶透過掃描業務碼準備向第一用戶進行支付。如前文所述,第一用戶已經確認了業務碼中的第一圖片為第一用戶預先公示的其驗證圖片,如果他人(如第三用戶)將該業務碼中的二維碼部分簡單地替換成他自己的二維碼,即包括第三用戶的用戶標識,則伺服器藉由根據前述步驟S602-S606從第三用戶的二維碼獲取第二圖片之後,第二圖片與第一圖片必然差別很大,即第一圖片與第二圖片的相似度低於預定閾值,因而可確定驗證不通過,以制止這種套碼行為。因此,藉由簡單地比較第一圖片和第二圖片就可以初步制止這種套碼行為,而省去了後續地查找資料庫的步驟,節省了時間成本。 在上述場景中,在確定驗證不通過之後,可終止支付業務,另外,可通知第二用戶,該二維碼已被替換。在一個實施例中,還可以透過第一圖片獲取第一圖片對應的商家帳戶,並通知該商家其二維碼被他人替換。在一實施例中,還可以在平台中發出公告,以提醒其他用戶注意類似風險。 在一實施例中,在上述解密獲取的業務資料中包括第三用戶的用戶標識,例如,在支付場景中,業務資料中包括的用戶標識為將用於收款的帳戶。在所述第一圖片與所述第二圖片相似度高於預定閾值的情況中,根據預存的用戶標識與圖片的關聯關係,獲取與所述第三用戶的用戶標識對應的第三圖片;以及在所述第一圖片與所述第三圖片不一致的情況中,確定所述驗證不通過。根據上述參考圖2的描述,平台伺服器在生成每個二維碼時都會獲取與相應用戶標識對應的圖片,並將其關聯關係儲存在伺服器中,例如儲存在資料庫中。因此,在從業務資料中獲取第三用戶的用戶標識之後,可從資料庫中查找出與該第三用戶的用戶標識對應的第三圖片。 在一種套碼場景中,第三用戶破解了所述加密演算法,其透過所述加密演算法將自己的帳戶與第一圖片的組合進行加密生成二維碼並疊加第一圖片生成非法的業務碼,在該情況中,第二用戶通過肉眼識別第一圖片為第一用戶的驗證圖片,並且伺服器也確定第一圖片與第二圖片是相同的。但是伺服器在獲取第三用戶的帳戶之後,搜索出與第三用戶對應的第三圖片,並確定該第三圖片與第一圖片不一致,因而可確定驗證不通過,制止該種套碼行為,並終止支付業務。 在一實施例中,例如在第二用戶打算透過該二維碼向第一用戶進行支付的場景中,在該二維碼未被替換的情況中,該第三用戶即第一用戶,即,第三圖片與第一圖片都是與第一用戶對應的圖片,因而是一致的。因此,在第一圖片與第三圖片一致的情況中,可確定驗證通過,並將業務資料發送給第二用戶的終端機,以繼續進行所述支付業務。 圖7示出根據本說明書的實施例的伺服器與第一用戶終端機、第二用戶終端機之間的交流互動圖式。如圖7所示,第一階段為生成二維碼的階段。首先,第一用戶終端機在步驟701向伺服器發送二維碼生成請求,該請求中包括與二維碼對應的業務資料,在該業務資料中包括第一用戶的用戶標識。伺服器在接收該請求之後,在步驟702獲取第一圖片,以與第一用戶的用戶標識相對應,並在步驟703將第一圖片與該用戶標識的關聯關係儲存起來。然後,在步驟704,伺服器對用戶標識與第一圖片的組合進行加密,以生成加密資料,並在步驟705,根據加密資料生成二維碼。之後,伺服器在步驟706將二維碼和第一圖片發送給第一用戶的終端機以供第一用戶使用。在一實施例中,伺服器將第一圖片疊加在二維碼的中心形成業務碼,並將該業務碼發給第一用戶終端機。第一用戶終端機在接收該業務碼之後,在步驟707將業務碼列印出來,例如張貼在收銀台處以供消費者掃描支付。 如圖7所示,第二階段為驗證二維碼的階段。第二用戶在步驟708使用其終端機(如手機)掃描上述業務碼,用以獲取二維碼資訊和第一圖片,並在步驟709將其發送給伺服器。伺服器在接收所述二維碼資訊和第一圖片之後,在步驟710獲取二維碼的內容資料,在步驟711,對該內容資料解密,獲取業務資料和第二圖片。在步驟712,伺服器確定第一圖片與第二圖片的相似度,在步驟713,當相似度低於預定閾值時,確定驗證不通過。在步驟714-715,在確定驗證不通過之後,伺服器可分別通知第一用戶終端機和第二用戶終端機,以提醒其警惕套碼風險,另外,伺服器也可以在平台發出公告,以提醒其他用戶警惕套碼風險。在步驟716,在相似度高於預定閾值的情況中,伺服器獲取與業務資料中包括的用戶標識關聯的第三圖片,在步驟717,確定第一圖片與第三圖片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則在步驟718確定驗證不通過,並與上述類似地在步驟719-720通知第一用戶和第二用戶,如果一致,則在步驟721確定驗證通過,並在步驟722向第二用戶終端機發送業務資料,以繼續後續的業務。 圖8示出根據本說明書的實施例的一種驗證二維碼的方法,包括: 在步驟S802,從第二用戶的終端機接收二維碼資訊和第一圖片; 在步驟S804,根據所述二維碼資訊,獲取二維碼的內容資料; 在步驟S806,根據所述二維碼的內容資料,獲取業務資料,其中,所述業務資料中包括第三用戶的用戶標識; 在步驟S808,根據預存的用戶標識與圖片的關聯關係,獲取與所述第三用戶的用戶標識對應的第三圖片; 在步驟S810,確定所述第一圖片與所述第三圖片是否一致;以及 在步驟S812,在所述第一圖片與所述第三圖片不一致的情況中,確定所述驗證不通過。 其中,步驟S802-S804、S808-S812可參考上文中對圖6相應步驟的具體描述,在此不再贅述。在步驟S806,根據所述二維碼的內容資料,獲取業務資料,其中,所述業務資料中包括第三用戶的用戶標識。在一實施例中,所述二維碼的內容資料為業務資料明文,則可直接獲取該業務資料。在一實施例中,所述二維碼的內容資料為業務資料的加密資料,則藉由預定的解密方法對該加密資料進行解密,用以可獲取相應的業務資料。 所述方法還包括:在所述第一圖片與所述第三圖片一致的情況中,確定所述驗證通過;以及將所述業務資料發送給所述第二用戶的終端機。 圖9示出根據本說明書的實施例的一種提供二維碼的裝置900,包括: 接收單元91,其被建構來從第一用戶的終端機接收二維碼生成請求,所述請求中包括與該二維碼對應的業務資料,其中,所述業務資料包括所述第一用戶的用戶標識; 獲取單元92,其被建構來獲取第一圖片以與所述用戶標識相對應,其中,所述第一圖片為肉眼可識別圖片; 儲存單元93,其被建構來儲存所述用戶標識與所述第一圖片的關聯關係; 生成單元94,其被建構來根據所述第一圖片與所述業務資料生成二維碼;以及 提供單元95,其被建構來將所述二維碼和所述第一圖片提供給所述第一用戶。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提供單元95還包括,疊加子單元951,其被建構來藉由疊加所述第一圖片和所述二維碼以獲取業務碼,以及,提供子單元952,其被建構來將所述業務碼發送給所述第一用戶。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獲取單元92還被建構來從預先建立的圖庫中獲取與所述用戶標識對應的第一圖片,其中,所述圖庫包括數量多於預定值的圖片。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裝置還包括標記單元96,其被建構來在從預先建立的圖庫中獲取與所述用戶標識對應的第一圖片之後,在所述圖庫中對所述第一圖片進行標記。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獲取單元92還被建構來從預先建立的圖庫中隨機獲取與所述用戶標識對應的第一圖片。 圖10示出根據本說明書的實施例的一種提供二維碼的裝置1000,包括: 接收單元101,其被建構來從第一用戶的終端機接收二維碼生成請求,所述請求中包括與該二維碼對應的業務資料,其中,所述業務資料包括所述第一用戶的用戶標識; 獲取單元102,其被建構來獲取第一圖片以與所述用戶標識相對應,其中,所述第一圖片為肉眼可識別圖片; 儲存單元103,其被建構來儲存所述用戶標識與所述第一圖片的關聯關係; 生成單元104,其被建構來根據所述業務資料生成二維碼;以及 提供單元105,其被建構來將所述二維碼和所述第一圖片提供給所述第一用戶。 圖11示出根據本說明書的實施例的一種驗證二維碼的裝置1100,包括: 接收單元1101,其被建構來從第二用戶的終端機接收二維碼資訊和第一圖片; 第一獲取單元1102,其被建構來根據所述二維碼資訊,獲取二維碼的內容資料; 第二獲取單元1103,其被建構來根據所述二維碼的內容資料,獲取業務資料和第二圖片資訊; 第一確定單元1104,其被建構來根據所述第一圖片和所述第二圖片資訊,確定所述第一圖片與所述第二圖片的相似度;以及 第二確定單元1105,其被建構來在所述相似度低於預定閾值時,確定所述驗證不通過。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二獲取單元1103還被建構來藉由預定的解密方法對所述二維碼的內容資料進行解密,用以獲取業務資料和第二圖片。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接收單元1101還被建構來從第二用戶的終端機接收業務碼,其中,所述業務碼中包括被疊加的二維碼和所述第一圖片。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業務資料包括第三用戶的用戶標識,所述裝置還包括: 第三獲取單元1106,其被建構來在所述第一圖片與所述第二圖片相似度高於預定閾值的情況中,根據預存的用戶標識與圖片的關聯關係,獲取與所述第三用戶的用戶標識對應的第三圖片; 第三確定單元1107,其被建構來確定所述第一圖片與所述第三圖片是否一致;以及 第四確定單元1108,其被建構來在所述第一圖片與所述第三圖片不一致的情況中,確定所述驗證不通過。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裝置還包括: 第五確定單元1109,其被建構來在所述第一圖片與所述第三圖片一致的情況中,確定所述驗證通過;以及 發送單元1110,其被建構來將所述業務資料發送給所述第二用戶的終端機。 圖12示出根據本說明書的實施例的一種驗證二維碼的裝置1200,包括: 接收單元121,其被建構來從第二用戶的終端機接收二維碼資訊和第一圖片; 第一獲取單元122,其被建構來根據所述二維碼資訊,獲取二維碼的內容資料; 第二獲取單元123,其被建構來根據所述二維碼的內容資料,獲取業務資料,其中,所述業務資料中包括第三用戶的用戶標識; 第三獲取單元124,其被建構來根據預存的用戶標識與圖片的關聯關係,獲取與所述第三用戶的用戶標識對應的第三圖片; 第一確定單元125,其被建構來確定所述第一圖片與所述第三圖片是否一致;以及 第二確定單元126,其被建構來在所述第一圖片與所述第三圖片不一致的情況中,確定所述驗證不通過。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裝置還包括: 第三確定單元127,其被建構來在所述第一圖片與所述第三圖片一致的情況中,確定所述驗證通過;以及 發送單元128,其被建構來將所述業務資料發送給所述第二用戶的終端機。 本說明書另一方面提供一種計算設備,包括記憶體和處理器,其特徵在於,所述記憶體中儲存有可執行的程式碼,所述處理器執行所述可執行的程式碼時,實施上述任一種方法。 根據本說明書的實施例的二維碼方案與傳統的二維碼相比,增加“驗證圖片”,驗證圖片所攜帶和展示的資訊與二維碼主體呈基本唯一對應的關係,並且驗證圖片具有明顯鑑別度,從而使得:當二維碼整體被替換(主體+驗證圖片)時,用戶(例如商家或消費者)很容易用肉眼發現。當二維碼主體被替換,而驗證圖片保留時,整體的流程會被伺服器端判斷為校驗不通過,流程中斷,用以避免資金損失或其他風險。 本說明書中的各個實施例均採用遞進的方式描述,各個實施例之間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參見即可,每個實施例重點說明的都是與其他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尤其是,對於系統實施例而言,由於其基本相似於方法實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較簡單,相關之處參見方法實施例的部分說明即可。 上述對本說明書特定實施例進行了描述。其它實施例在所附申請專利範圍內。在一些情況下,在申請專利範圍中記載的動作或步驟可以按照不同於其中的順序來實施並且仍然可以實現所想要的結果。另外,在附圖中描繪的過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順序或者連續順序才能實現所想要的結果。在某些實施方式中,多工處理和並行處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應該還可以進一步意識到,結合本文中所揭露的實施例描述的各例子的單元及演算法步驟,能夠以電子硬體、電腦軟體或者二者的結合來實施,為了清楚地說明硬體和軟體的可互換性,在上述說明中已經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組成及步驟。這些功能究竟以硬體還是軟體方式來實施,取決於技術方案的特定應用和設計約束條件。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可以對每個特定的應用來使用不同方法來實現所描述的功能,但是這種實施不應認為超出本申請案的範圍。 結合本文中所公開的實施例描述的方法或演算法的步驟可以用硬體、處理器實施的軟體模組,或者二者的結合來實施。軟體模組可以置於隨機記憶體(RAM)、記憶體、唯讀記憶體(ROM)、電可程式ROM、電可抹除可程式ROM、暫存器、硬碟、抽取式磁碟、CD-ROM、或技術領域內所公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儲存媒介中。 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而已,並不用於限定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
100:系統 11:伺服器 12:網路 13:手機 14:電腦 900:提供二維碼的裝置 91:接收單元 92:獲取單元 93:儲存單元 94:生成單元 95:提供單元 96:標記單元 951:疊加子單元 952:提供子單元 1000:提供二維碼的裝置 101:接收單元 102:獲取單元 103:儲存單元 104:生成單元 105:提供單元 1100:驗證二維碼的裝置 1101:接收單元 1102:第一獲取單元 1103:第二獲取單元 1104:第一確定單元 1105:第二確定單元 1106:第三獲取單元 1107:第三確定單元 1108:第四確定單元 1109:第五確定單元 1110:發送單元 1200:驗證二維碼的裝置 121:接收單元 122:第一獲取單元 123:第二獲取單元 124:第三獲取單元 125:第一確定單元 126:第二確定單元 127:第三確定單元 128:發送單元
藉由結合附圖描述本說明書實施例,可以使得本說明書實施例更加清楚: 圖1示出根據本說明書的實施例的根據二維碼的業務系統100的示意圖; 圖2示出根據本說明書的實施例的一種提供二維碼的方法流程圖; 圖3示出可透過二維碼識別設備讀取的圖片的示意圖; 圖4示出將第一圖片置於二維碼圖片中心的示意圖; 圖5示出根據本說明書的實施例的一種提供二維碼的方法的流程圖; 圖6示出根據本說明書的實施例的一種驗證二維碼的方法流程圖; 圖7示出根據本說明書的實施例的伺服器與第一用戶終端機、第二用戶終端機之間的交流互動圖; 圖8示出根據本說明書的實施例的一種驗證二維碼的方法; 圖9示出根據本說明書的實施例的一種提供二維碼的裝置900; 圖10示出根據本說明書的實施例的一種提供二維碼的裝置1000; 圖11示出根據本說明書的實施例的一種驗證二維碼的裝置1100; 圖12示出根據本說明書的實施例的一種驗證二維碼的裝置1200。

Claims (35)

  1. 一種提供二維碼的方法,包含:從第一用戶的終端機接收二維碼生成請求,所述請求中包括與該二維碼對應的業務資料,其中,所述業務資料包括所述第一用戶的用戶標識;獲取第一圖片以與所述用戶標識相對應,其中,所述第一圖片為肉眼可識別的圖片;儲存所述用戶標識與所述第一圖片的關聯關係;藉由預定加密方法對所述第一圖片與所述業務資料的組合進行加密以獲取加密資料;根據所述加密資料生成二維碼;以及將所述二維碼和所述第一圖片提供給所述第一用戶,其中,所述用戶標識與所述第一圖片係唯一對應,其中,所述二維碼中具有所述第一圖片的資訊。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將所述二維碼和所述第一圖片提供給所述第一用戶包括,藉由疊加所述第一圖片和所述二維碼以獲取業務碼,以及,將所述業務碼提供給所述第一用戶。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圖片為二維碼識別設備能夠讀取的圖片。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圖片位於所述二維碼內部。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圖片的面積係根據所述二維碼的糾錯級別來確定。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圖片包括以下至少一種內容:圖案、文字、數位、符號。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圖片的用於對應於其他用戶標識的重複獲取率低於第一預定值。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方法,其中,獲取與所述用戶標識對應的第一圖片包括從預先建立的圖庫中獲取與所述用戶標識對應的第一圖片,其中,所述圖庫包括數量多於預定值的圖片。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方法,還包含,在從預先建立的圖庫中獲取與所述用戶標識對應的第一圖片之後,在所述圖庫中對所述第一圖片進行標記。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或9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從預先建立的圖庫中獲取與所述用戶標識對應的第一圖片包括從 預先建立的圖庫中隨機獲取與所述用戶標識對應的第一圖片。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圖片的圖像資料量小於等於第二預定值。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更包含:從第二用戶的終端機接收二維碼資訊和第一圖片;根據所述二維碼資訊,獲取二維碼的內容資料;根據所述二維碼的內容資料,獲取業務資料和第二圖片資訊;根據所述第一圖片與所述第二圖片資訊,確定所述第一圖片與所述第二圖片的相似度;以及在所述相似度低於預定閾值時,確定所述驗證不通過,其中,所述第一圖片與第一用戶的用戶標識係唯一對應,其中,所述二維碼中具有所述第一圖片的資訊。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據所述二維碼的內容資料,獲取業務資料和第二圖片資訊包括,藉由預定的解密方法對所述二維碼的內容資料進行解密,用以獲取業務資料和第二圖片。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從第二用戶的終端機接收二維碼資訊和第一圖片包括,從第二用戶的終端機接收業務碼,其中,所述業務碼中包括被疊加的二維碼和所述第一圖片。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二維碼資訊包括二維碼的內容資料。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業務資料包括第三用戶的用戶標識,所述方法還包含:在所述第一圖片與所述第二圖片相似度高於預定閾值的情況中,根據預存的用戶標識與圖片的關聯關係,獲取與所述第三用戶的用戶標識對應的第三圖片;確定所述第一圖片與所述第三圖片是否一致;以及在所述第一圖片與所述第三圖片不一致的情況中,確定所述驗證不通過。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的方法,還包含:在所述第一圖片與所述第三圖片一致的情況中,確定所述驗證通過;以及將所述業務資料發送給所述第二用戶的終端機。
  18. 一種提供二維碼的裝置,包含:接收單元,其被建構來從第一用戶的終端機接收二維 碼生成請求,所述請求中包括與該二維碼對應的業務資料,其中,所述業務資料包括所述第一用戶的用戶標識;獲取單元,其被建構來獲取第一圖片以與所述用戶標識相對應,其中,所述第一圖片為肉眼可識別圖片;儲存單元,其被建構來儲存所述用戶標識與所述第一圖片的關聯關係;生成單元,其被建構來根據所述第一圖片與所述業務資料生成二維碼;以及提供單元,其被建構來將所述二維碼和所述第一圖片提供給所述第一用戶,其中,所述用戶標識與所述第一圖片係唯一對應,其中,所述二維碼中具有所述第一圖片的資訊,其中,所述生成單元包括,加密子單元,其被建構來藉由預定的加密方法對所述第一圖片與所述業務資料的組合進行加密以獲取加密資料,以及生成子單元,其被建構來根據所述加密資料生成二維碼。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提供單元還包括,疊加子單元,其被建構來藉由疊加所述第一圖片和所述二維碼以獲取業務碼,以及,提供子單元,其被建構來將所述業務碼提供給所述第一用戶。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第一圖片為二維碼識別設備能夠讀取的圖片。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第一圖片位於所述二維碼內部。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第一圖片的面積係根據所述二維碼的糾錯級別來確定。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第一圖片包括以下至少一種內容:圖案、文字、數位、符號。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第一圖片的用於對應於其他用戶標識的重複獲取率低於第一預定值。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獲取單元還被建構來從預先建立的圖庫中獲取與所述用戶標識對應的第一圖片,其中,所述圖庫包括數量多於預定值的圖片。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所述的裝置,還包含標記單元,其被建構來在從預先建立的圖庫中獲取與所述用戶標識對應的第一圖片之後,在所述圖庫中對所述第一圖片進行標記。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或26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獲取單元還被建構來從預先建立的圖庫中隨機獲取與所述用戶標識對應的第一圖片。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第一圖片的圖像資料量小於等於第二預定值。
  2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的裝置,更包含:接收單元,其被建構來從第二用戶的終端機接收二維碼資訊和第一圖片;第一獲取單元,其被建構來根據所述二維碼資訊,獲取二維碼的內容資料;第二獲取單元,其被建構來根據所述二維碼的內容資料,獲取業務資料和第二圖片資訊;第一確定單元,其被建構來根據所述第一圖片和所述第二圖片資訊,確定所述第一圖片與所述第二圖片的相似度;以及第二確定單元,其被建構來在所述相似度低於預定閾值時,確定所述驗證不通過,其中,所述第一圖片與第一用戶的用戶標識係唯一對應,其中,所述二維碼中具有所述第一圖片的資訊。
  3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9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第二 獲取單元還被建構來藉由預定的解密方法對所述二維碼的內容資料進行解密,用以獲取業務資料和第二圖片。
  3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9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接收單元還被建構來從第二用戶的終端機接收業務碼,其中,所述業務碼中包括被疊加的二維碼和所述第一圖片。
  3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9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二維碼資訊包括二維碼的內容資料。
  3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9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業務資料包括第三用戶的用戶標識,所述裝置還包含:第三獲取單元,其被建構來在所述第一圖片與所述第二圖片相似度高於預定閾值的情況中,根據預存的用戶標識與圖片的關聯關係,獲取與所述第三用戶的用戶標識對應的第三圖片;第三確定單元,其被建構來確定所述第一圖片與所述第三圖片是否一致;以及第四確定單元,其被建構來在所述第一圖片與所述第三圖片不一致的情況中,確定所述驗證不通過。
  3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3項所述的裝置,還包含:第五確定單元,其被建構來在所述第一圖片與所述第三圖片一致的情況中,確定所述驗證通過;以及 發送單元,其被建構來將所述業務資料發送給所述第二用戶的終端機。
  35. 一種計算設備,包含記憶體和處理器,其特徵在於,所述記憶體中儲存有可執行的程式碼,所述處理器執行所述可執行的程式碼時,實施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7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
TW108131509A 2018-11-28 2019-09-02 二維碼的提供、驗證方法及裝置 TWI77608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33719.9A CN109583894A (zh) 2018-11-28 2018-11-28 二维码的提供、验证方法和装置
CN201811433719.9 2018-11-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25021A TW202025021A (zh) 2020-07-01
TWI776084B true TWI776084B (zh) 2022-09-01

Family

ID=659248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31509A TWI776084B (zh) 2018-11-28 2019-09-02 二維碼的提供、驗證方法及裝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216627B2 (zh)
EP (1) EP3889866A4 (zh)
CN (1) CN109583894A (zh)
SG (1) SG11202100613QA (zh)
TW (1) TWI776084B (zh)
WO (1) WO202010811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83894A (zh) * 2018-11-28 2019-04-05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二维码的提供、验证方法和装置
JP7325259B2 (ja) * 2019-08-20 2023-08-14 ヤフー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制御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US11461988B2 (en) * 2020-07-23 2022-10-04 Suresh Babu Revoled Konti Method of transferring data between unconnected computing devices
CN111860726B (zh) * 2020-07-30 2023-12-22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二维码显示方法、验证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784481B (zh) * 2020-08-03 2023-08-08 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扫码下单方法、业务码创建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2015758B (zh) * 2020-08-27 2023-07-28 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产品取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359526A (zh) * 2021-06-10 2021-09-07 上海钛米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权限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TWI778804B (zh) * 2021-09-22 2022-09-21 阿丹電子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可快速定位與識別的高強固性二維碼及其定位與識別方法
CN114298258A (zh) * 2021-12-21 2022-04-08 北京格灵深瞳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离线二维码生成方法
CN114444860B (zh) * 2021-12-24 2023-04-18 长威信息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一码通行方法及终端
CN114692663B (zh) * 2022-03-30 2023-09-29 上海中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读码失败的拍照识别容错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07007A (zh) * 2017-08-30 2017-12-2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支付二维码验证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TWI637283B (zh) * 2016-10-13 2018-10-01 南韓商密刻愛你有限公司 以電子文檔的內容為基礎的防篡改裝置和系統及其方法
CN108898206A (zh) * 2018-06-11 2018-11-27 上海掌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成收款码的方法及扫码安全校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798417B2 (en) * 2000-01-03 2010-09-21 Snyder David M Method for data interchange
CN101063999B (zh) * 2006-04-29 2010-09-15 银河联动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二维码与标识的合成系统及方法
US7823779B2 (en) * 2008-06-02 2010-11-02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Complimentary optical image and radio frequency signal processing
US20100057586A1 (en) * 2008-09-04 2010-03-04 China Software Venture Offer Repor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EP2737438A4 (en) * 2011-07-25 2015-08-05 Koji Sakahashi DEVICE AND USE FOR CREATING, TRANSMITTING AND MANAGING 2D BAR CODES WITH INTEGRATED IMAGES
US9424504B2 (en) * 2014-09-15 2016-08-23 Paypal, Inc. Combining a QR code and an image
US10152663B2 (en) * 2015-09-11 2018-12-11 Graphiclead LLC Method to store a secret QR code into a colored secure QR code
CN105930892A (zh) * 2016-04-22 2016-09-07 深圳活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变logo二维码防伪方法及系统
US10237277B2 (en) * 2016-08-15 2019-03-19 Facebook, Inc. Generating and utilizing digital visual codes to grant privileges via a networking system
CN107025480B (zh) * 2017-02-13 2020-02-0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图像生成方法及其设备
CN106960411A (zh) * 2017-03-27 2017-07-18 珠海丹德图像技术有限公司 二维码叠加数字水印的方法及其识别方法和识别系统
CN108898205A (zh) * 2017-05-09 2018-11-27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二进制图形编码的创建、认证方法及系统
WO2019183276A1 (en) * 2018-03-20 2019-09-26 Wright Rocky Jerome Augmented reality and messaging
CN109583894A (zh) * 2018-11-28 2019-04-05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二维码的提供、验证方法和装置
US11379820B2 (en) * 2019-04-18 2022-07-05 Capital One Services, Llc Expressive digital content using payment QR code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37283B (zh) * 2016-10-13 2018-10-01 南韓商密刻愛你有限公司 以電子文檔的內容為基礎的防篡改裝置和系統及其方法
CN107507007A (zh) * 2017-08-30 2017-12-2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支付二维码验证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898206A (zh) * 2018-06-11 2018-11-27 上海掌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成收款码的方法及扫码安全校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25021A (zh) 2020-07-01
EP3889866A1 (en) 2021-10-06
US11216627B2 (en) 2022-01-04
WO2020108118A1 (zh) 2020-06-04
US20210150169A1 (en) 2021-05-20
EP3889866A4 (en) 2022-08-10
CN109583894A (zh) 2019-04-05
SG11202100613QA (en) 2021-0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76084B (zh) 二維碼的提供、驗證方法及裝置
US11544519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generating secure tags
US9646296B2 (en) Mobile-to-mobile transactions
ES2809489T3 (es) Transmisión segura de datos sensibles
US7992772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rring product counterfeiting, diversion and piracy on a single system
US20140100973A1 (en) Smartphone virtual payment card
CN107341676A (zh) 防伪溯源标识和方法
US9721259B2 (en) Rules-based selection of counterfeit detection techniques
US20170262861A1 (en) Transmit an authentication mark
KR101242684B1 (ko) 2차원바코드를 이용한 사용자 인증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3168621A (zh) 用于生成令牌化图像的系统、方法和设备
CN108830626A (zh) 一种适用于电子商务的二维码防伪溯源系统和方法
CN108830364A (zh) 一种动态二维码生成方法及系统
JP2020194544A (ja) マトリックスバーコードを生成及び検証するシステム、マトリックスバーコードを生成する方法並びにマトリックスバーコードを検証する方法
WO2019127514A1 (zh) 一种图形码生成、验证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JP2011519448A (ja) 短文メッセージサービスを利用したコード提供方法、短文メッセージサービスを利用したコード提供装置、短文メッセージを通じて受信されたコードの認識装置及び短文メッセージを通じて伝送可能なコー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